第六章 花卉的应用第一节 花卉的园林应用
木本花卉在园林中主要是作为骨架花材用于园林空间的构建,草本花卉则因具有丰富的色彩,主要是作为细部点缀,用于园林气氛的渲染。草花的园林应用包括花坛、花台、花境、花丛、花架、水景园、岩石园、草坪和地被等形式,其应用原则是服从园林规划布局及园林风格。
一、花 坛
花坛是在具有一定几何轮廓的植床内种植颜色、形态、质地不同的花卉,以体现其色彩美或图案美的园林应用形式。花坛具有规则的外部轮廓,内部植物配置也是规则式的,属于完全规则式的园林应用形式。花坛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和观赏性,常布置在广场和道路的中央、两侧或周围等规则式的园林空间中。
(一)花坛的类别
1.按表现主题分类 花坛根据表现主题的不同可分为盛花花坛和模纹花坛。
盛花花坛图案简单,以色彩美为其表现主题,又称花丛式花坛。这种花坛不宜采用复杂的图案,但要求图案轮廓鲜明、对比度强。盛花花坛着重观赏开花时草花群体所展现出的华丽鲜艳的色彩,因此必须选用花期一致、花期较长、高矮一致、开花整齐、色彩艳丽的花卉,如三色堇、金鱼草、金盏菊、万寿菊、翠菊、百日草、福禄考、紫罗兰、石竹、一串红、夏堇、矮牵牛、长春花、美女樱、鸡冠花等。一些色彩鲜艳的一、二年生观叶花卉也较常用,如羽衣甘蓝、银叶菊、地肤、彩叶草等。也可以用一些宿根花卉或球根花卉,如鸢尾、菊花、郁金香、风信子、水仙等,它们的花形和花色都很理想,但株丛较稀,因此栽植时一定要加大密度。同一花坛内的几种花卉之间的界限必须明显,相邻的花卉色彩对比一定要强烈,高矮则不能相差悬殊。盛花花坛的观赏价值高,但观赏期较短,必须经常更换花材以延长其观赏期。由于经营费工,盛花花坛一般只用于园林中重点地段的布置。
模纹花坛以精细的图案为表现主题,又称图案式花坛、毛毡花坛、镶嵌式花坛等。由于要清晰准确地表现纹样,模纹花坛中应用的花卉要求植株低矮、株丛紧密、生长缓慢、耐修剪,如五色苋、三色堇、半支莲、矮牵牛、香雪球、佛甲草、彩叶草、四季海棠、银叶菊、孔雀草、万寿菊、一串红等。此外,一些低矮紧密的灌木也常用于模纹花坛,如雀舌黄杨等。这种花坛要经常修剪以保持其原有的纹样,其观赏期长,采用木本的可长期观赏。模纹花坛表现的图案除平面的文字、钟面、花纹等外,也可以是立体的造型,称为立体花坛。常见的立体造型有花篮、花瓶、动物或建筑小品如亭、桥、柱、长城、华表、日晷等。这种花坛通常以竹木或钢筋为骨架进行造型,再在其表面种植草花而形成立体装饰的效果。
2.按布置形式分类 花坛根据布置形式的不同分为独立式花坛、组合式花坛和带状花坛。
独立式花坛为单个花坛或多个花坛紧密结合而成。大多作为局部构图的中心,一般布置在轴线的焦点、道路交叉口或大型建筑前的广场上。
组合式花坛又称花坛群,是由多个花坛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组合式花坛与独立式花坛的区别在于组成花坛群的各个花坛之间在空间上是分割的,一般用道路或草地连接,游人可以自由进入。组合式花坛用花量大,造价高,管理费工,因而只在重要地段、重要场合使用。
带状花坛长为宽的3倍以上,在道路、广场、草坪的中央或两侧,划分成若干段落,有节奏地简单重复布置。
(二)花坛的设计
花坛的设计包括花坛的外形轮廓、花坛的高度、边缘处理、花坛内部的纹样、色彩的设计以及花材的选配等。
花坛的外形轮廓设计应服从园林规划布局的要求。作为主景设计的花坛一般采用辐射对称、四面观赏的外形,而作为建筑物的陪衬则可采用左右对称、单面观赏的轮廓。花坛的大小应与所处的园林空间相协调,一般以不超过广场面积的1/3、不小于广场面积的1/10为宜。为便于观赏和管理,独立花坛的直径或宽度应在lorn以下,必要时采用组合式布置。带状花坛的宽度2~4m为宜,其长度及段落的划分则依环境而定。
花坛的高度设计应主要从方便观赏的角度出发,如供四面观的花坛一般要求中间高,四周低。要达到这一要求有两种方法:一是堆土法,即在种植池中堆出中间高、四周低的土基,再将高度一致的花材按设计的要求进行种植;另一种方法是直接选择不同高度的花卉进行布置,将高的种在中间,矮的种在四周即可。若为两侧观的带状花坛则要求中间高、两侧低或为平面布置,而单面观的花坛要求前排低、后排高。
花坛的边缘处理主要考虑对花坛进行装饰和避免游人踩踏,一般设有装缘石和矮栏杆。常见的装缘石有砼石、砖、条石、假山石等,其高度一般设为10—15cm,不超过30cm,宽10~15cm,兼作坐凳的可增至50 cm。有些花坛不用装缘石,而是在花坛边缘铺设一圈草皮作装饰,或者种植一圈装缘植物,如葱兰、韭兰、麦冬、吉祥草、书带草、地肤、雀舌黄杨等,更显自然美观。花坛边缘的矮栏杆一般是可有可无的,但矮栏杆有装饰和保护的双重作用,因而应用仍然广泛。矮栏杆主要有竹制、木制、铁铸和钢筋砼制的四种,前两种制作简单,后两种经久耐用,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矮栏杆设计的高度不宜超过40cm,纹样宜简洁,色彩以白色和墨绿色为佳。这两种颜色都能起到装饰和衬托的效果,而以白色更为醒目,墨绿色更耐脏。在以木本花卉作花材的花坛设计中,矮栏杆可用红橙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等的绿篱代替。此外,装缘石和矮栏杆的设计应注意与周围的道路和广场铺装材料相协调。
花坛内部的纹样和色彩的设计应与园林风格相适应,热烈的气氛中采用鲜艳的色彩,严肃的环境下准确展示纹样。一般色彩鲜艳的花坛,图案就力求简单;图案复杂的花坛,色彩不能杂乱。
花坛中花材的选配应满足前面提到的不同主题的花坛的要求,考虑高度和色彩的搭配,并注意花期的一致性。
二、花 池
花池是在特定种植槽内栽种花卉的园林形式。花池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外形轮廓可以是自然式的,也可是规则式的,内部花卉的配置以自然式为主。因此,与花坛的纯规则式布置不同,花池是纯自然式或由自然式向规则式过渡的园林形式。
自然式花池外部种植槽的轮廓和内部植物配置都是自然式的。自然式花池常见于中国古典园林,其种植槽多由假山石围合,池中花卉多以传统木本名花为主体,衬以宿根草花。如以花坛中作装缘植物的麦冬、吉祥草、书带草以及玉簪、萱草、兰花等草花衬托松、竹、南天竹、蜡梅等花木的姿态。
规则式花池外部种植槽的轮廓是规则式的,内部植物配置是自然式的。规则式花池常见于现代园林中,其形式灵活多变,有独立的,有与其他园林小品相结合的。如将花池与栏杆、踏步相结合,以便争取更多的绿化面积,创造舒适的环境;还有的把花池与主要的观赏景点结合起来,将花木山石构成一个大盆景,称为盆景式花池。规则式花池中植物的选用更为灵活,除盆景式花池中的植物仍似上述规则式花池的布置外,其他多采用鲜艳的草花以加强装饰效果。
花池的建造材料和施工工艺多种多样,有天然石砌筑、规整石砌筑、混凝土预制块砌筑、砖砌筑以及塑料预制块砌筑等多种形式。表面材料有干黏石、黏卵石、洗石子、瓷砖和马赛克等。
三、花 台
花台是在高出地面几十厘米的植床中栽植花木的园林形式。花台的特点主要是种植槽高出地面,装饰效果更为突出,其次花台的外形轮廓都是规则的,而内部植物配置有规则式的,也有自然式的。因此,花台属于规则式或由规则式向自然式过渡的园林形式。
花台最初用于栽植名贵的花木,如梅花、蜡梅、牡丹、杜鹃、山茶、石榴、松、柏、竹、南天竹等,非常注重植株的姿态和造型,常在花台中配置山石、小草等,属于自然式的植物配置形式。这种花台常见于中国古典园林或民族式建筑物的庭园内,通常把花台当盆模仿盆景的形式进行布置。
现代园林中的花台更像是小而高的花坛,在外形规则的种植槽中规则地种植一、二年生花卉。由于面积较小,每个花台内一般只栽种一种草花,同花丛式花坛一样,以盛花期鲜艳的花色取胜。又由于花台较高,故应选用株形较矮、株丛紧密或匍匐性的花卉,使它们的匍匐枝或叶片从台壁的外沿垂挂下来,如天门冬、书带草等,也可以用宿根和球根草花来布置。这种花台一般布置在广场或庭园的中央,也布置在建筑物的前面。与花坛相似,花台有单个的,也有组合型的,如有的将花台与休息坐椅相结合,有的结合竖向构图,把花台做成与各种隔断、格架或墙面结合的高低错落的画面,使绿化与建筑装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构图上形成富有趣味性的装饰小品。
传统的花台四周用砖或混凝土砌出矮墙,里面装土,将花卉栽种在台子上,使其更加突出,并增加立体感。随着屋顶花园、城市广场、商业街、步行街的盛行,现代花台的种植槽已演变为可移动的、外形简洁多样的花钵。为了减轻荷载,花钵多采用轻质介质代替土壤栽培花木。
四、花 境
花境(flowerborder)是将花卉布置于绿篱、栏杆、建筑物前或道路两侧的园林形式。花境没有人工修砌的种植槽,外形可采用直线布置如带状花坛,也可作规则的曲线布置,内部植物配置是自然式的,属于由规则式向自然式过渡的园林形式。
花境主要表现花卉丰富的形态、色彩、高度、质地及季相变化之美,故多采用花朵顶生、植株较高大、叶丛直立生长的宿根和木本花卉,如玉簪、鸢尾、萱草、芍药、随意草、麦冬等,应时令要求也可适当配以一、二年生花卉或球根花卉。由于主要采用了多年生植物,不需要经常更换花卉,养护也比较省工。
花境内花卉的布置方式大多采用不同种类的自然斑状混交,但在同一花境内种植的不同花卉应注意株型和数量上的彼此协调,色彩或姿态上的鲜明对比。花境配置的密度以花卉成年后不露土面为度,不能用草坪植物覆盖花境内的地面,否则花卉将无法生长。常用花卉有垂盆草、半支莲等便于自然繁衍的低矮草花。
五、花 丛
花丛是将大量花卉成丛种植的园林应用形式。花丛没有人工修砌的种植槽,从外形轮廓到内部植物配置都是自然式的,属纯自然式的园林应用形式。
花丛在园林中的应用极其广泛,它借鉴了天然风景区中野花散生的景观,可以布置在大树脚下、岩石中、溪水边、自然式的草坪边缘等,将自然景观相互连接起来,从而加强园林布局的整体性。用于草坪边缘的花丛亦称为“岛式”种植。
花丛花卉在种类的选择上要求植株茎秆必须挺拔直立,叶丛不能倒伏,花朵或花枝应着生紧密,仍以宿根或球根类花卉为宜。常用花卉有小菊、芍药、萱草、鸢尾、百合、郁金香、水仙、风信子、石蒜、葱兰、文殊兰等,或可用时令一、二年生花卉。
六、岩石园
岩石园是用岩生花卉点缀、装饰较大面积的岩石地面的园林应用形式。岩石园是借鉴自然界山峦的形象,在园林中用山石堆砌假山或溪涧,模仿山野在崖壁、岩缝或石隙间布置单株或成丛的岩生花卉。因此,岩石园属纯自然的专类园林应用形式。
岩生花卉的特点是耐瘠薄和干旱,一般植株低矮、紧密,枝叶细小,花色鲜艳。岩生花卉生长在千米以上的高山上,大都喜欢紫外线强烈、阳光充足和冷凉的环境条件,这类植物大多不适应平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在盛夏酷暑季节常常死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多从宿根草花或亚灌木中进行选择,条件是根系能在石隙间生长,不需要经常灌水和施肥,如耧斗菜、荷包牡丹、宿根福禄考、剪夏罗、桔梗、玉簪、石蒜等。
岩石园中有些阴湿的位置如溪涧,或有些山地园林中为防护坡地水土流失用石块砌筑梯田式挡土墙的部位,应选用极耐阴的植物作装饰,如中华卷柏、肾蕨、虎耳草、苦苣苔等。
七、水景园
水景园是用水生花卉对园林中的水面进行绿化装饰的纯自然式的专类园林形式。
水景园的水面形式包括池塘、湖泊、沼泽地和低湿地等。水生花卉可以改善水面单调呆板的空间,净化水质,抑制有害藻类的生长,还可以充分利用水生植物的经济价值。
水生花卉的应用应考虑水的深度、流速以及园林景观的需要。如荷花可栽在1m以下、流速缓慢的浅水中,睡莲则应栽在水池等静止的水中,超过1m深的湖泊和水塘多栽植萍蓬草、风眼莲等,千屈菜、芦苇、慈姑、石菖蒲、花菖蒲、水生鸢尾等则可栽在沼泽或低湿地上。为体现水面特有的空灵、宁静,应限制水生花卉的生长区域,不能让植物占据整个水面,以免妨碍水中倒影的产生。此外,同一片水面的水生花卉种类宜简不宜杂,简而后生雅,方能与水的特质相协调。
八、垂直绿化
垂直绿化又称立体绿化,是在园林的立面空间进行绿化装饰的一种园林形式。
垂直绿化是在提倡向建筑要绿地、见缝插绿的城市园林化进程中盛行起来的。因此,垂直绿化常见于用蔓性攀缘类花卉对建筑或一些建筑小品的立面进行绿化。这种绿化形式不仅可以装点枯燥、僵硬的墙体,还可以起到保温、降温及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些外观奇特的建筑或建筑的正立面要保证其观赏性时,不可滥用垂直绿化。
为了营造丰富的园林景观,在园林中还可以充分利用蔓性植物构成篱栅、棚架、花洞和花廊。这些结构不但可以起掩蔽、防护和点缀作用,还能给游人提供纳凉和休息的场所。
垂直绿化的植物材料种类很多,草花由于重量较轻,适宜在篱栅、棚架作立体布置,常用的蔓生草花有牵牛花、茑萝、香豌豆、小葫芦等,也有的结合经济效益栽种丝瓜、苦瓜等。
九、草坪地被
地被是采用低矮紧密的植物材料对地面进行覆盖的园林形式。草坪是地被的一种,特指用以禾本科、莎草科为主的草本植物对地面进行覆盖。
地被是园林中为提高园林环境质量、达到黄土不露天的绿化效果所采用的园林形式。它不仅能增加园林植物层次,丰富园林色彩,提高园林布局的艺术效果;也能阻滞沙尘、净化空气、调节温度和空气湿度;还能护坡固堤,保持水土,抑制杂草的生长。
园林中适宜作地被的草本花卉有白三叶(Trioliumrepens)、紫花苜蓿(MedicagosarizN)、蛇莓(Duchesneaindica)、美女樱、含羞草(Mimosapudica)、二月兰、矮雪轮、波斯菊、大金鸡菊、蛇目菊、白芨、麦冬、吉祥草、万年青、沿阶草、石菖蒲、留兰香、过路黄等。
狭义的地被游人一般不能进入游憩,要提供居民休息、锻炼的场地,可采用嵌草铺装,选用紧贴地面匍匐生长的地被植物如马蹄金(Dichondrarepens)、百里香(Thymusmongolicus)、婆婆纳(Veronicapolita)镶嵌在石板或预制砼板的缝隙内,使硬质地面增添有生命的绿色,显得生动活泼。
在园林中,草坪首先提供了一个统一协调的有生命的底色,使天空、山石、树木、水体、建筑、小品得以映衬,更显明朗、洁净,增强了园林艺术的表现力;草坪还可为游人提供足够的观赏、游憩、运动和开展各种社会活动的园林空间;更为重要的是草坪本身所具有的开阔、舒适的园林观赏价值。此外,草坪也具有与地被相同的生态调节功能。
草坪有规则式的,也有自然式的,规则式的草坪在铺设前要进行地面平整,自然式的则要进行地面修整。无论规则式的还是自然式的草坪都要排水良好,避免积水造成草坪上形成枯黄的斑块。
草坪根据布置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空旷草坪、缀花草坪和疏林草坪三种。
空旷草坪上不栽种除草坪草之外的任何其他植物材料。草坪草一般要求生长低矮紧密,耐修剪、耐践踏。草种灼选择还应考虑草坪所处的地域及其主要园林用途。如作为暖季型草种,狗牙根(Cynodondactylon)、结缕草(Zoysiajaponica)、天鹅绒(Ztenuiolia)、假俭草(Eremochloaophiuroides)、黑麦草(Lolium perenne)、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莎草(Cyperuscompressus)等多不耐寒,一般应用于我国南方;而作为冷季型草种,羊胡子草(Carexregescens)、野牛草(Buchloedactyloides)、早熟禾(Poa spp.)、剪股颖(Agrostisspp.)、羊茅(Festucaspp.)、冰草(Agropyroncristatum)等不耐湿热,多用于我国北方。
缀花草坪是在以某一草种为主的草坪上混植少量多年生草花,如鸢尾、番红花、秋水仙、海葱、葱兰、韭兰、葡萄风信子、水仙、石蒜、酢浆草、虞美人等。缀花草坪上草花的应用不宜超过草坪面积的1/3,分布则尽可能自然错落,疏密有致,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观赏效果。
疏林草地是模仿森林中的空地,在草坪上疏散地布置树木的形式。疏林草地上的树木株距一般在8~12m左右,树冠的覆盖率为30%~60%。由于庇荫性不大,在这种草坪上可以选用一些能耐适度遮阴的草种,如黑麦草、剪股颖、高羊茅、早熟禾、羊胡子草等。
第二节 花卉装饰
花卉装饰(flowerdecoration)是指用盆花或切花制成的各种花卉植物装饰晶对室内外环境进行的美化和布置。花卉装饰的环境与对象既包括室内公共环境的美化布置,也包括居家环境以及人体服饰等的装饰。在各种公共场所如车站、码头、展览厅、舞台、宾馆等场所进行花卉布置与装饰,可以烘托气氛、突出主题,居家花卉装饰更可美化居室、消除疲劳、清新环境、增进身心健康。花卉装饰品作为社交、礼仪、馈赠用花还可倡导社交新时尚,提高国民素养。随着花卉装饰业的兴起,花卉装饰艺术必将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和增加国民收入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而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盆花装饰
(一)盆花装饰的特点
盆花装饰(decorationwithpottedflower)是指用盆栽花卉进行的装饰。广义的盆栽花卉既包括以观花为目的的盆花,又包括以观叶、观果、观形为目的栽培的盆栽观叶植物和盆景等。这些花卉通常是在花圃或温室等人工控制条件下栽培成形后,达到适于观赏和应用的生长发育阶段后摆放在需要装饰的场所,在失去最佳观赏效果或完成装饰任务后移走或更换。
盆花装饰用的植物种类多,不受地域适应性的限制,栽培造型方便。布置场合随意性强,在室外可装点街道、广场及建筑周围,也可装点阳台、露台和屋顶花园,在室内可装饰会场、休息室、餐厅、走道、橱窗以及家居环境等,是花卉植物应用很普遍的一种形式。
(二)盆花的种类
1、根据观赏部位分类 依观赏部位不同,广义的盆花包括观花盆栽(狭义的盆花)、观叶盆栽和盆景等。
(1)盆花类 以观赏花部器官为主的盆栽花卉有菊花、大丽花、仙客来、瓜叶菊、一品红,彩叶凤梨、月季花、杜鹃花、茶花、梅花等。这类花卉通常较喜光,适于园林花坛、花境和专类园的布置以及室内的短期摆放。
(2)观叶类 以观赏叶色、叶形特异性为主的植物种类,包括木本观叶植物和草本观叶植物。木本植物如南洋杉、龙血树、苏铁和棕竹等,草本如白鹤芋、广东万年青、秋海棠、冷水花、豆瓣绿、虎尾兰、文竹和旱伞草等。这类花卉耐阴性比盆花强,更适于室内较长期摆放。
(3)盆景类 以盆景艺术造型为观赏目的的类别。多为喜光的树木类,较喜光,不宜在室内长期摆放,如五针松、六月雪、火棘、九里香等。
2.根据植物姿态及造型分类 依植物姿态及造型不同,可分为自然式、垂吊式、立柱式、攀缘式和组合式等。
(1)自然式 盆栽花卉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可依其自然姿态选择适宜的环境进行装饰。如利用植物自然矮化、株形丰满的特点单独摆放于桌案或多盆组合成带状或块状图案,如仙客来、瓜叶菊、蒲包花、冷水花、中国兰等;利用植物本身姿态直立、高耸或有明显挺拔的主干,可以形成直立性线条的特点,用作花卉装饰的背景材料或形成装饰物的视觉中心,如盆栽南洋杉、龙血树、旱伞草和马拉巴栗等;利用植物株形四散、枝叶开展、占有空间大的特点,可用于较大空间的室内外单独摆放,或布置成带状或块状,如苏铁、椰枣、散尾葵等。
(2)垂吊式 茎叶细软、下弯或蔓生花卉可作垂吊式栽培,放置室内几架高处,或嵌放在街道建筑物或房屋建筑的墙面等,也可植于吊篮悬挂窗前、檐下,其枝叶自然下垂,姿态潇洒自然,装饰性很强,如吊兰、吊金钱、常春藤、球兰、吊竹梅、蔓性天竺葵、蔓性矮牵牛等。
(3)立柱式 对一些攀缘性和具气生根的花卉如绿萝、黄金葛、合果芋和喜林芋等,盆栽后于盆中央直立一柱,柱上缠以吸湿的棕皮等软质材料,将植株缠附在柱的周围,气生根可继续吸水供生长所需,全株形成直立柱状。立柱高低依植物种类而异,高时可达2~3m,装饰门厅、通道、厅堂角隅,十分壮观,小型的可装饰居室角隅,使室内富有生气。
(4)攀缘式 蔓性和攀缘性花卉盆栽后,可经牵引使其沿室内窗前墙面或阳台栏杆攀爬,使室内生气盎然,如旱金莲、常春藤、鸭跖草、观赏南瓜、丝瓜和红花菜豆等。
(三)盆花装饰技艺
1.室外装饰 室外盆花常应用于建筑周围铺装场地,在盛大节日、迎宾、庆典时作为街道、广场的临时性装饰。室外装饰的形式通常与园林中花坛、花境等布置相似,可根据布置的形式与场地环境条件选用不同形态与生态要求的种类。应该指出,室外盆花在布置、更换与清场或收回过程中要耗去大量人工和运费,摆放期要求精细照管,因此,只宜作为园林布置的补充。作专类展示或综合展示时也往往采用盆花室外装饰的方式,如菊展、大丽花展、郁金香展等。
2.室内装饰 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不同,室内不同部位的生态环境有很大差异,布置时要科学分析环境的差异和植物在该条件下的反应,在此基础上再加以艺术布局,使植物的自然美表现得更集中、更突出,更有益于改善室内环境,有益于身心健康。
(1)室内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室内生态环境因建筑材料的透光性和建筑结构等的不同而对花卉生育影响不同,其中主导的生态因子为光照强度和空气湿度。
①光照强度:现代建筑物有大面积进光的玻璃与人工照明场所,光照充足,可摆放喜光花卉,如观花类的梅花、仙客来、山茶、月季等。靠近东窗或西窗附近,光照较充足,并有部分直射光的场所,可放置较喜光的花卉,如中国兰、凤梨、竹芋、朱蕉、八仙花等。较明亮但无直射光的场所,或具有其他人工照明的场所,可以摆放半耐阴花卉,如龟背竹、一叶兰、八角金盘、君子兰等。靠近无直射光的窗口,或远离有直射光的窗口的场所,光照不足,只能摆放耐阴花卉,如鹅掌柴、万年青等,或短期摆放,需频繁更换。
②空气湿度:一些原产热带雨林的植物于室内摆放时,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才能保持蓬勃生机。在我国北方春、秋、冬季多于燥,冬季室内取暖后空气湿度低,常是一些室内花卉的应用障碍,需要增加空气湿度。如常进行叶面喷水,或采用人工加湿器,或在室内设计喷泉、流水、水景盆栽,用以调节室内空气湿度。在北窗的附近,没有直接阳光,易于保持空气湿度,可以摆放较喜湿花卉,而南窗则相反,可摆放较耐旱花卉。通常室内不宜摆放要求湿度过高的花卉,如蕨类等,因湿度过大易损伤室内墙面、橱柜、书籍及衣物。
(2)室内花卉布置遵循的艺术原则
①要注意装饰效果与所要创造的装饰目标和气氛相一致。隆重、严肃的会场布置宜选用形态整齐、端庄、大体量的盆花组成规则式的线点主体,色彩宜简单不宜繁杂。一般性庆祝会场或纪念会场,宜创造活泼轻松的气氛,所用盆花体量不必太大,花卉色彩可适当丰富、色调热烈,形式活泼。居室盆花装饰要创造舒适、轻松、宁静的气氛,摆花种类和数量都不宜过多过杂,色彩宜淡雅。
②花卉装饰风格要与环境相协调,即与建筑式样、室内布置整体的风格、情调以及家具的色彩、式样相协调。如在东方式的建筑与家具陈设环境下,盆花配以中国传统题材的松、竹、梅、兰、南天竹、万年青、牡丹等,再配上几架就十分相称。在现代建筑与陈设的环境中,适宜配以棕竹、椰枣、绿萝、朱蕉或垂吊花卉等。
③花卉装饰符合造型艺术的基本法则。如在深色家具或较暗的室内需要明亮花色,而在浅色家具和明亮的室内可采用色彩稍深、鲜艳的盆花。盆花装饰的体量与数量要与环境相协调,在装饰布局与选材上如能考虑艺术构思与主题表现,能表现更深的意境。
二、插花艺术
插花艺术是指在一定的容器中,将适当剪切或整形处理的花材,运用造型艺术的基本原理创作而成的花卉装饰艺术。插花作品陈设于室内桌面或几架之上,或落地摆放,可增加环境装饰性。
(一)插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插花艺术在东西方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千百年来民族历史、经济、文化等共同积淀而形成的,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体现。然而,由于插花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即时性,并与传统工艺与民间文学一样,属于一种非物质性的文化遗产,故其传承性远不如传统的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那样被后人所认识。加之插花艺术过去极少有人进行专门的考证,对其起源与发展的考证更多依赖各类非物质性的史料记载或地下出土文物等,如果与插花相关的某些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面临绝续之虞或已然断脉,那么,插花艺术的传统形式或风格就更无从考证了。这里仅将前人对插花艺术的起源与特点的研究做一简要介绍。
1.东方插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1)中国插花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具有悠久的花卉栽培与欣赏历史。插花艺术是中华艺术百花园中一颗绚丽的瑰宝,借自然万物之灵气,寓相关姊妹艺术(绘画、书法、园林等)之精华,在几千年悠久文化积淀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中国插花艺术属于东方插花艺术的范畴,中国是东方插花艺术的起源地。
前人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始于先秦的原始阶段,渐趋形成于汉晋南北朝,兴盛于隋唐,至宋代发展迅速,进人插花艺术的极盛时期,元代朝政更迭,插花艺术仅在宫廷和少数文人中流行。明朝是中国插花复兴、昌盛和成熟的时期,在技艺和理论上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清代在插花形式、技艺和著作等方面日趋多样,理论上亦日渐成熟,但至清末,随社会的衰落与政局动荡,插花日渐沉沦,处于停滞衰微的境地。中国插花经历了各朝代的几起几落,经历了清末的萧条与数十年的孤寂,终于今又复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花卉园艺事业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
①先秦的原始阶段:在距今5 000年的代表仰韶文化的彩陶上,绘有多数由五个花瓣组成的花朵纹饰,还有许多其他花卉题材图案在各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陆续发现,在其他出土文物中,还可找到4 500年前的云纹彩陶花瓶。这是最早关于插花起源的证据。
人们在以后的生产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与花为伴的习惯,认为佩戴花(叶)可作为护身符,驱魔祛邪,得以平安,装饰人体可表现自己的美丽迷人,互相赠送以示爱慕和思念。从《诗经》的“比兴”到孔子的“比德”,再到屈原的“内美”,一方面表明插花的早期形式为手拿秉花、插于头上或襟前的佩花;另一方面说明花材的自然美已与人品道德融为一体,以花卉之美来比喻人品、人貌之美,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孔子说:“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劝戒人们学习松柏岁寒不凋的永恒精神,讲究花的形色香德,以花的生长习性或特点喻意人的品性之风开始流行,奠定了中国插花艺术意境的基础。屈原的《离骚》、《楚辞·九歌》和《思美好人》等都有关于佩戴花饰、以花相赠或寄托思念、祭祀的诗名。
②汉晋南北朝的形成阶段:汉代园艺事业开始兴旺,人们玩赏花木之风甚盛,中国插花也步人初级阶段,渐趋成熟。河北望都东汉墓道壁画中陶质圆盆中的六枝小红花的考古发现,是人们认为插花的花、盆、架三位一体的最早形式,此时的插花已从先前的随意插作、佩戴、摆放与观赏,到有规律地造型,置于几架上欣赏。这时期民间插花与佛前供花都有很大发展。如北周庾信(513—581)的杏花诗曰:“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依稀映村坞,烂漫开山前,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将折取的粉红杏枝插于金色铜盘待客,表现一种殷勤与愉快的心情,这种形式很像现在的浮花。另有《晋诗清商曲辞·孟珠》的“扬州石榴花,摘插双襟中”,《宋诗清商曲辞,石城乐》的“阳春百花生,摘插环鬓前”的诗句,无不显现当时用花的习俗。随着文化艺术的交流,佛教从印度传人我国,佛前供花同时也随之传人,出现佛教供花的几种形式,即皿花、拈花和散花。佛经和《魏书》中都有“花供养”的记载。到了南北朝,佛教才真正大为流行,佛事活动才日渐兴旺。此期,一些文人或虔诚于宗教,将我国民间的插花艺术很自然地与佛教活动相结合,或隐居山林,以自然山水为友,怡然自得。因此,其形式和风格或多或少带有一些宗教色彩。公元5世纪的《南史》中,有关于晋安王子懋的记载:“年七岁时,母阮淑媛尝病危笃,请僧行道,有献莲花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子懋流涕礼佛曰:‘若使阿姨因此和胜,愿诸佛令华竞斋不萎。’七日斋毕,华更鲜红,视罂中稍有根须,当世称其孝感。”这段莲花供佛的记载,被认为是插花源于佛教的文证,也是已知的历史遗存中,关于容器插花水养的最早文字记载。
③隋唐五代的繁荣阶段,隋唐时代(581—907)是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史上的昌盛时期,此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空前活跃,插花艺术也进入了黄金时代。插花已深植民众日常生活,人们均以花为荣。唐代富强昌盛,促使了插花艺术的蓬勃发展,当时可谓君王提倡、文士雅尚、仕女爱花,处处呈现一派赏花爱花、争奇斗艳的盛况,并把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订为“花朝”,视做百花诞生日。隋唐君王与文人均雅好花艺,帝王们不但在御花园中广植名花,还在园中布置人造绢花,使花卉艺术成为雅士游行的一部分。唐代文人爱花的狂热从白居易的《买花诗》中可见一斑:“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人们竞相赏花、买花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杜牧的《杏园》诗中说:“有微雨洗芳尘,公子骅骝步贻匀,莫怀杏园悴憔去,满城多少插花人!”正是当时盛况的写照。这期间插花从佛前供花发展为宫廷和民间。佛前供花以荷花和牡丹为主,色彩素雅,构图简洁,表现虔诚与庄重的气氛。宫廷和民间多以牡丹为主,讲究花材的品格与寓意。牡丹被视为富贵的象征而为人们所偏爱,称为牡丹精神。罗虬的《花九锡》是我国最早的插花专著。“九锡”是古代帝王尊礼臣所赐的九种器物,是至高无上的。作者以此强调牡丹插花应遵循的准则,
以这种礼仪替牡丹封锡,即所谓的《花九锡》:重顶幄——障风;金错刀——剪截;甘泉——浸;玉缸——贮;雕文台座——安置;书图;翻曲;美醑——欣赏;新诗——咏。对插花陈列环境、剪切工具、容器、几案以及花、画、酒曲伴赏的情趣提出了一系列严格规定与要求。由此可见,当时对插花已有相当的欣赏品味和创作技艺。
五代十国(907—960)政局动荡,文人雅士隐居避难,插花成为他们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手段。蜀汉张翊的《花经》更以古代王朝选才任官的体制所谓“九品”、“九命”来定花卉的品第高下,开创了中国近千年来花卉品第高下的先例。另外,在《花沐浴》、《花宠幸》等书中,分别有将梅、海棠、桂花、牡丹等花卉人格化的记述,以花品影射人生或解说教义。这时,佛教由盛渐转衰微,佛前供花仍承袭唐以前的瓶花和盘花形式,民间插花形式多样,花器从瓷、盘扩展为竹筒、漆器等,意在表现自然情趣和朴实简洁的风格。
④宋元的精雅期:宋代(960—1279)由于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插花艺术也步人极盛时期。表现为插花形式多样,技艺精湛,意境深邃。宋代祟尚理学,代表人物有周敦颐(1017—1073)及其弟子以及南宋朱熹(1130—1200)等。插花受其影响,不只追求怡情娱乐,而是注重构思理念与内涵。花材多选用寓意深刻的松柏、竹类、梅、兰、桂、山茶等上品花木。欣赏插花的习俗虽仍沿袭唐代,但经五代的战乱,不像唐代那样富丽堂皇,构图力求清新、疏朗,线条优美,从而形成以花品、花德为基础的人伦教化的插花形式。
除宫廷贵族或喜庆节日外,宋人多喜爱梅花,讲求高雅韵致,审美标准也不同于唐代,以清雅素淡为美,视为“梅花精神”。陆游(1125—1206)在《岁暮书怀》中写道:,床头酒瓮寒难热,瓶里梅花夜更香。”杨万里(1127—1210)在《瓶中梅花》中有:“胆样银瓶玉样梅,北枝折得未全开;为怜落寞空山里,唤入诗人几案来。”由此可见当时文人对插花的情感寄托。
宋代插花艺术成就颇多,主要特色为花器多样、以花拟人、民间爱花成风以及风格独特等。继五代的占景盘后,又有三十一孔瓷花盆、六孑L花瓶等。宋代的篮花也极为流行,花篮造型精致,纹样优美,花材(牡丹、萱草、蜀葵等)色彩鲜艳,生机勃勃。此外放置花瓶的花几、花架也十分考究,这都大大促进了陶瓷、漆雕、竹木器等工艺的发展。北宋中期“理学”兴起,提出“太极”、“阴阳”、“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更加深了以花寓意、人伦教化的风尚,因而产生了“理念花”的形式——一种以花的品格寓意人伦教化的插花花型。理念花多以松、柏、竹、兰、梅、桂等素雅花材为主,结构清新、疏朗,用来影射人格,解说教义,以表现理学之“理”。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相继出现了许多关于以花拟人的著作,如曾糙的《花中十友》、张敏叔的《花十二客》、姚伯声的《花十三客》和元·程綮的《花五十客》等,对当时插花的构思立意、选材、造型与风格形成等都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此期广为人们欣赏的花有牡丹、荷花、梅和菊等,牡丹是沿袭唐代习俗,主要为宫廷君王官贵们所追崇。宋代王者簪花、赐花赏给群臣之风比唐代更盛。理学奠基人周敦颐的《爱莲说》喻莲为花之君子,菊为隐者,还有林逋的爱梅,这些寓意得到不少文人雅士的支持,人们的审美观念渐从好尚牡丹的雍荣华富走向追求梅、菊、荷的清雅隐逸。
元代(1206—1368)朝代更迭,文化艺术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插花也发展缓慢。普通平民少有插花、赏花的闲情逸致,而仅在宫廷和少数文人中流行。随着文人们避世思想滋长,他们不注重人伦教化的内涵和形式,而从个人感性出发,追求借花传情和禅房清静,出现所谓“心象花”和“自由花”。与“理念花”相比,不强调花材的品格理意,没有严格的结构形式,信手拈来,凭个人的愿望,或以此明志,或借花浇愁,颇具抽象艺术美。代表作品有荷叶上置花瓣,表现孤凄寒意的“平安莲年”,以瓶的谐音“平”表达期望的“年年太平”等。
⑤明代的完善期:明代(1368—1644)插花在宋代精雅的基础上,更趋成熟。插花的理论更为系统与完善,是中国插花艺术的复兴、昌盛与成熟时期。插花不仅重意,更善借鉴书法与绘画的构图章法等,讲求布局造型。这个时期的插花以瓶花为主流,从原来崇尚的佩花和秉花,到注重瓶花造型、瓶花与环境的配合。明代的插花专著颇丰,袁宏道的《瓶史》和张谦德的《瓶花谱》把插花的理论与实践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讲求构图严谨,注重比例,《瓶史》曰“大率插花须要花与瓶称,花高于瓶四五寸则可,假如瓶高二尺,肚大下实者,花出瓶口二尺六七寸,须折斜冗花枝,铺撒左右,覆瓶两旁之半,则雅。”讲求章法,花枝布局合理,“若瓶高瘦,却宜一高一低,双枝或曲屈斜袅,较瓶身少短数寸乃佳,最忌花瘦于瓶,又忌繁杂,如缚成把,殊无雅趣。……”。花材的配置以高雅脱俗、韵致天然为美,“疏密斜正,各具意态,得画家写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不过二种三种,高低疏密如书苑布置方妙。”“夫花之所谓整齐者,正以参差不伦,意态天然”。由此可见,当时插花的构图布局十分讲求书画的趣味,已把自然之美和画苑布置、诗文情趣结合,上升为艺术之美了。
明代插花风格有两种,一种为隆盛理念花,是宫廷和民间岁朝时节庆贺的厅堂插花,也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式古典插花,这种形式传人日本,对日本的立华造型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它以花表现人格、哲理,花材也以梅、松等为主,以其枝条曲折迂回表现中国书法的线条美,瓶口配以山茶、兰花、水仙、柿子、灵芝、松、柏等。另一种为清雅的文人花,以清韵脱俗为主,花材常用一种,多则两、三种,选取有点、线特征的花木,表现花枝的流畅利落。形式多变,高洁清雅,追求中国书法和绘画之虚灵与线条飘洒流畅的美感,乃是中国插花特有的风格。
⑥清代的衰微期:清代的插花艺术渐趋停滞、衰微,但清初和中期人们对政局深感厌倦,故寄心于花木之美,花市兴旺,种花赏花便成为一种时尚,并强调赏花要特别注意花卉性情。如“赏梅令人高、赏兰令人幽、蕉与竹令人韵……”等。不仅眼鼻欣赏花的形、色、香,耳闻花木之声也是人间快事,如雨打芭蕉、荷叶,风吹秋叶之声等。花与环境也要求相称,如梅旁的石宜古,松下的石宜拙等。品赏的方法除品茗、晶画外,清人更将花自“人格化”进而“神化”。把有关的历代名人按其个性或事迹予以配称,作为各花的花神,如正月梅花,花神是柳梦梅,二月:杏花,花神是杨玉环等。令人对各种花卉油然产生不同的联想,更增加了赏花的情趣。 沈复的《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论述有关插花的技术和方法,都极有见地,他提出的“起把宜紧”、“瓶口宜清”等技巧,对插花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起了促进作用。所谓“起把宜紧”,即“自五七花至三四十花,必于瓶口中一丛怒起,以不散漫、不挤轧、不靠瓶品为妙”。日本池,
坊流的“立华’’和“生花’’就采用这种“点”的插法。所谓“瓶口宜清”,“瓶口宜阔大不取窄小,阔大都舒展。……花取参差,间以花蕊以免飞钹要盘之物。叶取不乱,梗取不强……”
清代的写景花和谐音造型花得到发展。由于盆景艺术的高度发展,插花艺术也受熏陶,不仅欣赏花材枝条的自然美姿,还利用花材表现自然景色,采用写实手法把自然风光移人盆中。枫叶竹枝、乱草荆棘均堪入选,以表现满山秋色,几条水草、两朵荷花表现荷塘清趣等等,这就是当时风行的写景式插花,达到“能备风晴雨露,精妙人神”的境地,此外,清代沿袭旧俗,利用花材的谐音或意义,配合果蔬的天然色泽进行造型,寓教于花,把清雅的插花艺术变为实用艺术,具有社会教育的功能,如柏、柿、灵芝构成“百事如意”,铜钱、拂尘、万年青、李子构成“前程万里”等等。年节吉庆,一律以吉祥为主题,这也是中国插花异于他人之处。清末以后,中国插花逐渐沉沦,传统插花濒临绝迹。
⑦现代插花的复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插花开始得以复苏,几经起落,终又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1984年在中国台湾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古典插花艺术展览,奠定了当代花艺的基础。1989年中国台湾花艺界又组团首次参加了在东京举行的“FTD'’世界大会暨世界杯花艺比赛。1987年与1989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花卉博览会上,祖国大陆才有了真正专题性插花展览和比赛,之后,中国插花花艺协会、中国花卉协会和各级地方花卉协会组织相继举办的各种国际性的、全国性的插花艺术展览与大赛,有力地推进了中国插花花艺事业发展的进程。
(2)日本插花 日本的插花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15世纪以前,日本插花主要是佛教寺庙内僧侣中流传的佛前供花。相传6世纪时,中国的插花艺术随着佛教传人日本,发展为早期日本插花的始源——“池坊”插花。16—19世纪初为日本插花的黄金时代,这期间,日本太平盛世,民众生活水平提高,插花也从僧侣、贵族阶层人士中进入平民百姓家。池坊的“立华”不断完善,插花著作先后问世,如《池坊专应口传书》、《立花大全》、《抛人花传书》等。但立华愈趋豪华,一般百姓难以接受。随着茶道的流行,又出现简朴素雅的抛人花(俗称茶花),在此基础上逐渐演变为三主枝结构的“生花”。从此,插花在日本得以普及,池坊流也于此时开始分出不同的流派。中国唐代插花的风俗传人日本,日本的皇室贵族们也仿效中国举办“花御会”(即插花展览)、“七瓶花赛”、斗草等,使日本的插花从佛寺供花逐渐转向宫廷和民间。我国袁宏道的瓶史》被日本插花界奉为经典,还因而产生了“宏道派”。
20世纪随着西洋花卉的引进和西方思想的影响和冲击,原来保守的池坊流的追随者另立流派,派生出多个流派,其中较有影响的如“小原流”(1911年创立)、草月流等。小原云心受到当时流行的中国盆景和清代写景式插花手法的影响,又吸收了西洋花卉的色彩,把原来立华和生花那种“点”的插法改为“面”的插法,自行设计了圆形浅盆,把自然景色移入盆中,称为“盛花”,从此盛花开始流行。1930年以“草月流”为首的几个新兴流派创造新花型,大胆尝试非植物材料和各种新奇插法,不拘泥形式,是日本插花界标新立异的新流派。
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插花界也进入了低谷,花道濒于崩溃。二次大战后的日本沦为战败国,插花更无人问津。但是,美国驻军开进日本,给日本插花带来了起死回生的转机,首先是“草月流”,随后其他各流派也都开始复苏、改革、组合与活跃起来。20世纪50年代初日本插花传人北美,世界各地热爱插花的女士们成立了“国际插花协会”,加强了各国的文化交流。现在各流派都在外国设立培训分部,大大促进了插花的国际交流和普及。
2.西方插花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插花源自古埃及,这在西方插花著作和部分中文插花书刊中都有此提法,其根据是公元前2500年埃及贝尼哈桑壁上的睡莲瓶壁画,并在墓中发现有鲜花随葬。据说古埃及人早就知道把莲花安置在有水的瓶口,使之不萎。这些都足以说明古埃及人很早就有鲜花祭祀的仪式。西方人认为花可抵抗巫术、闪电和毒药。在祭奠时,人们用橄榄叶与月桂叶做成花环,作为膜拜的用具,将花环戴在头上、脖上,即可作护身符,挂在门上和墙上可防邪魔。古罗马人悬挂花环来庆祝“农神节”,并习惯将蔷薇花瓣洒在宴会桌和地板上,使客人闻香。从西方插花的造型形式看,随着罗马帝国席卷欧洲,建都于拜占庭后,开始出现神殿仪式用的大型插花,称之为拜占庭式圆锥型插花。圣诞节的教堂装饰插花多使用百合、鸢尾等象征圣洁的花材。
随着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促进了包括建筑、室内设计、造园设计和花卉设计等造型艺术的发展。人们将多种鲜花插满花瓶、花篮、果盘,陈设在室内,插花花艺成了人们生活的一种情趣。而17、18世纪随着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以及战争、贸易的往来,各地插花花材得以广泛引种与交流,大大促进了家庭园艺和插花装饰艺术的发展。这期间,西方插花理论与技艺也得到显著发展,出版了大量的园艺书籍和插花书籍,如罗马出版的《花卉栽培与装饰》等。19、20世纪花卉引种与研究中心逐渐从法国、德国等移到英国。插花形式逐渐从大型浅盘插花、胸花向贴花、花束等多样化形式发展。美国早期的花艺形式主要受当时维多利亚风格的圆型花式影响,表现为大体量、大堆头的花艺造型,后来则不断吸收东方插花与绘画的线条造型,使花艺设计更趋完美。美国人结合花艺商业化的需要,配合各种节假纪念日,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等,不断研发各种新型花艺设计与礼品包装设计等,将插花花艺推向市场。随着世界花艺组织的发展和鲜花速递等业务的开展,花艺设计与花卉装饰业逐渐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事业。
综上所述,西方插花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受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几何学、雕塑、建筑学等文化艺术的影响,以理性、神圣为思想基础,以欧美插花为代表的西方插花形式强调几何形构图,体现均衡、对称、稳重的效果。用大量花材形成丰富的色块,花色浓重、华丽而和谐,构图轮廓清晰,透视感强,富于感染力。花器多用钵、高脚杯,常用花材将容器遮掩。西方插花端庄大方,雍容华贵,气氛热烈,装饰性强,多用于室内装饰及礼仪庆贺。
3.现代插花 现代插花艺术融合了东西方插花艺术的特点,比传统插花更富有装饰性,更自由、更抽象,艺术风格与现代科技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材广泛 除传统常见花材外,新的插花材料不断开发,尤其是许多澳洲和非洲的热带、亚热带花材得到广泛开发利用,如帝王花(Procfd)、唐棉等,干花花材和各种人造花材琳琅满目。
(2)东西方插花风格相互融合与渗透 东方插花在讲求传统东方插花风格的线条、简洁与意境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插花构图形式的规整性与装饰性,在实用礼仪插花上得到迅速发展,容器形式也更为多样化。西方插花同样也不断吸收东方插花的线条与寓意,主题比传统更为深刻而简练,更活泼,更富有创造性。
(3)风格更为自由与抽象,富于装饰性 现代插花既把对传统插花的临摹与再现作为时尚,也把应用现代流行色、开发新型材料作为时尚,尤其是将大量非植物材料用于插花中。现代的插花既有表现自然美的简洁插花,也有富丽堂皇的豪华装饰性插花和风景式插花。新型的风景式插花仿清代盆景式插花,以浅盆为容器,花材姿态新奇,或配以野花野草,模拟自然花丛景色,高低、疏密相间,盆的下部也可铺垫碎石、青苔、小草,体现山野风光和庭院景色,不求奢华,给人以置身大自然的感受。
(二)插花的构图原则
插花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构图手法有一些需遵循的基本原则。1.均衡 均衡是指花材、容器在构图布局上给人的稳定感和自我支撑能力,包括重力、形态、色彩、质感各方面给人的视觉平衡感。
形态上的均衡可以用对称图形获得,即在垂直中心线的各个侧面所用花材形状、姿态、分量相同,这种平衡称为对称平衡,如三角型插花、半圆型插花、椭圆型插花等。构图上并不对称,但利用花材质地、色彩、形状、力矩等产生视觉上的平衡构图称为非对称平衡,如直角型插花、新月型插花等。
除了构图形状外,还应考虑重力平衡与运动平衡。重力平衡通常分势平衡、力平衡、量平衡、质平衡,同物理中的力矩平衡。构图中最引人注意的视觉焦点应靠近重力中心,视觉中心远离重力中心会产生不稳定与压抑感。花的色彩、大小、厚薄、开放程度都会产生视觉质感,质感重的应放在接近重力中心处,质感轻者放在远离中心处。线形花材也给人轻重感受,下垂姿态重,上挑姿态轻,因此下垂姿态不宜远离重力中心。运动平衡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平衡,有时为了表达某种特定的主题和目的,故意将平衡打破,让其形成新的平衡,产生一种动态的平衡感。
2.协调 协调是指各构图因素本身和相互之间的和谐与统一,插花的协调包括质感和谐、形态和谐和色彩和谐等。花材与花材、花材与容器之间的色彩、大小、粗细、明暗和形态等都要有一定的和谐与统一,这样才能产生令人悦目的艺术效果。
3.韵律 韵律是变化的节奏,节奏原指音乐上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明暗、缓急现象,在插花艺术中指花材色彩的强弱、明暗、浓淡和形态的大小、高低、俯仰、曲直等。多个相似或相同的色彩或形式的重复或渐变,能形成较强的节奏,有组织有节奏的变化就构成了插花的韵律,这种韵律感要借助观赏者视线的转移完成。构图中心即为视觉中心,因此,要将大型的、盛开的鲜艳花朵放在焦点上,而依次将中小型、开放程度渐低的,或色彩淡的花向周围过渡,就能将视觉向焦点转移,从而突出重点,强化韵律感。放射状构图、弯曲的线条更可直接引导视觉运动,产生韵律。
4.对比 构图各因素在程度上形成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影响到人的审美心理的变化叫对比。如色彩的深与浅、明与暗,线条的方向、粗细与曲直的对比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垂直线条显现刚直与进取,平斜线条展现轻松、文雅与愉快,曲线可产生动感,给人带来活泼、妩媚的美感,下垂线则给人带来轻柔与沉思的感受。恰到好处的对比可使人产生刺激、兴奋,使主题更突出。
不同的要素对比给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觉。如水平直线给人宁静、广阔的感觉,竖线给人挺拔、坚毅、权力、尊严的感觉,斜线则给人时空的动感和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几何形插花给人稳重、生硬和平衡之感,而自然形插花则显活泼和轻巧。
色彩本身就十分诱人,成功的插花构图需要科学地运用色彩的对比。不同色彩给人不同的感觉。暖色(红、橙、黄等)使人联想到阳光、火焰,令人感到温暖、兴奋、愉快,这类色彩在阳光和白炽灯下很动人。冷色(蓝、绿、白、紫等)使人联想到天空、水面、原野,给人宽阔、舒畅、宁静、凉爽的感觉,这类色彩在烛光和荧光灯下显示幽静美。不同色彩的花的组合能创造变化无穷的艺术效果。相似色(色环上位置相邻的色彩)、互补色(含有同一原色的色类)可以创造和谐感,对比色(色环上呈1800对应的色类)可产生鲜明的对比,有突出重点的效果。同一色类也有不同色调强度的不同,即色的深浅与明暗,色调强度的变化可以转化为视觉的质感,创造和谐与韵律。
对比手法处理不当时,常会给人造成不均衡或不和谐的感觉,需要有高度的表现技巧。只有在熟练遵循构图原则的基础上运用才能有独创的效果,否则会弄巧成拙。
(三)插花技术
1.插花花材分类 色、香、姿、韵俱佳的切花、切叶枝和果实等,经适当剪截与修整后,都可以作为插花花材。根据花材的形态与特点,通常将其分为线形花材、块状花材和散状花材三种;按花材在插花构图中的作用,又可分别将其称为骨架花、焦点花与填充花。
(1)线型花材(1ineflower) 花姿或枝条直立、修长,常用作插花造型与构图的高度和外形轮廓控制的材料,因此又称为骨架花。如唐菖蒲、金鱼草、紫罗兰、飞燕草,切叶如棕榈叶、凤尾蕨、虎尾兰等,木本切枝如银芽柳、龙血树、朱蕉等。
(2)块状花材(massflower) 单朵花或花序、叶片外形呈团块状,色彩鲜艳,并形成一定的面。典型的花器官为团块状花卉如月季花、标准菊、香石竹、非洲菊、茶花、牡丹和芍药等,切叶为团块状的花卉如花叶芋、龟背竹、喜林芋等。这类花在构图中可形成鲜明的色块,常作为骨架花和焦点花应用,形成插花构图的主体,体现插花作品的构图、色彩与意境形成的主流。可以单类应用,也可多种组合以增加插花构图的分量。块状花材中有一类花材具有较为特殊的形态(有时称为特态花),或花朵硕大,如百合、花烛,或花序特殊,花常朝向一个方向开放,如鹤望兰、小苍兰等,若注意这类花的配插技巧,如适当增加其高度或放置于显著位置加以突出,可起到特殊的造型效果,表达特定的主题。
(3)散状花材(sprayflower) 这类花材花朵小而分散,根据其形状又可分为束散花与星散花两类。前者花小,茎多分枝而紧凑,呈束状,如一枝黄花、蓬蓬菊、纽扣菊、香豌豆;后者花小而繁密,分枝多而松散,如丝石竹、补血草、勿忘草、欧石楠等。切枝如天门冬、蚌壳花等。这类花材常用作填补插花构图的空隙,在骨架花之间起连接及遮掩容器等作用,故又称为填充花。填充花对主体的形式、风格和色彩起补充、协调作用,使作品更丰满、自然,富于魅力。
花材除鲜花花材外,还包括干花花材和人造花材。不同类型的花材既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混合使用时特别要注意不同类型花材之间质感与色彩的协调以及插作要求和养护条件的差异性。
2.容器 容器既是插花盛水工具,也是构成插花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容器的质地、形状、色泽以及纹饰等不同,插花作品的艺术效果也不同。如玻璃、陶瓷、铜质、塑料和竹木质等不同的材料表现不同的质感,瓶、钵、盂、壶、盘、筒以及各种特形容器给人不同的外形感受。容器表现的各种特征或秀雅细腻,或粗犷浑厚,或古朴端庄,或玲珑清透,要根据不同的插花主题和风格认真选配。一般来说,容器的外形不宜过分雕琢,纹饰及色彩宜典雅清素。除容器外,适当的配件也对主题的表达和构图的完整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插花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造型,主要由花材与容器组成,有时还可附加一些配器。
3.插花步骤
(1)构思与构图设计 动手之前应明确所插作品的类型、风格以及所要采取的形式。如是礼仪用花、艺术插花还是趣味性插花;作品放置的环境与位置是会场还是居室;所要表现的气氛是喜庆、祝贺,还是哀悼等。要根据条件及要求选择适宜的容器、花材与构图形式。创作命题性的艺术插花应根据命题、立意,确定构图后选择用材。
(2)花材整理 插花素材需经过整理,即根据造型的要求进行枝叶与花材的剪切与整理。需要人工弯曲或剪裁造型的叶材,可根据需要做定型处理。
(3)固定花材 为稳定插花方向、位置、俯仰、垂卧的姿态,可用剑山、花泥、插座或金属网作为固定花材的辅助用具,应用花泥需预先吸足清水。
(4)插花顺序 先插骨架花与焦点花,然后插填充花与衬叶。
(5)终饰与命题 插好的作品,要反复多次从多方位审视端详,对照原定构思、立意以及基本构图法则对作品进行修饰调整,使之尽量完美。艺术插花作品还常给作品进行题名,可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4.其他形式的插花 除一般的瓶插或盘插插花外,还有几种常见的其他形式的插花。
(1)花束 花束也称手花,是手持的礼仪用花,用以迎送宾客,馈赠亲友,表示祝贺、慰问和思念。最常用的礼仪花束由线性花材决定花束长(高)度范围,块状花数量和大小确定花束体量,然后用填充花填充空间。花束用花不宜带刺,应无异味,不污染衣物。
花束造型可以是单种,也可多种混合。外形轮廓也有倒锥型、圆球型和扇型等多种。制作时一手握第一花枝中下部,然后逐枝增加,呈螺旋式重叠,同时调节上下位置及疏密程度,最后在握手处用缎带捆紧,外面套以各种装饰性包装纸。
(2)花篮 将切花插于用藤、竹、柳条等编制的花篮中的插花形式,常用于礼仪、喜庆或探亲访友以及室内装饰等。
花篮制作时先在篮中放置吸水花泥或其他吸水材料,用作花材的固着物及供水来源。插作时一般先以线形花材勾出构图轮廓,再插主体花和填充花,最后用丝带作蝴蝶结系于篮环上或插上标签等。艺术花篮则有不同的形式与风格,创作过程与手法与瓶花或盘花相同。
(3)花圈和花环 将切花捆附在用软性枝蔓(如藤、柳、竹片等)扎成的圆环上制成的装饰品或礼品称花环。精制的花环上还可饰以彩带、小铃等。花环可悬挂在门上、墙面作装饰,也常是圣诞节等节日的装饰礼品。由于花环没有供水来源,应选用持久性强的花材如热带兰、鸡蛋花、茉莉花、代代花、松枝、十大功劳叶和果、冬青叶等。有些国家将花朵直接用线串成软性花环,挂于胸颈前或头部作装饰。
花圈也将花捆扎在用枝、蔓等制作的圆盘形支架上,花色多用冷色,并用常青叶、松枝等作衬垫,用于祭奠与悼念。
(4)桌饰 用于宴会餐桌的装饰花称为桌饰。通常放于餐桌中央。桌饰花要求精细美丽,常用的花材既有传统的月季、香石竹、非洲菊、菊花、热带兰和水仙等常见花卉,也有新型的现代线形衬材用小花类以及各种水果。将花材或水果直接在桌上铺成与餐桌形状相称的各种图案,再用文竹、天门冬等枝叶作衬叶,将图案联系成整体。设计图案要简洁、清新。桌饰花宜平矮,不能影响坐席两面的对视线。花材不能有异味,不能有病虫和散落花粉等污染。
(5)捧花和胸花 捧花常被称为新娘捧花,供新娘在婚礼上用。根据捧花的形状可分为束状捧花、圆球型捧花和下垂型捧花。
捧花所用花材要精致、美丽或有香气。常用象征百年好合、相亲相爱等美好祝愿花语的百合、马蹄莲、月季花、热带兰、非洲菊等,再配以丝石竹、小白菊、蕨类、文竹等。下垂型捧花常用文竹、常春藤等蔓性枝使其自然下垂,使捧花更潇洒,情意缠绵。捧花的式样及色彩应配合新娘服饰,显示爱情纯洁,陪衬主人的端庄、温柔气质。
制作捧花时,剪取长约20cm的花材,用金属细丝将之缠住,以便于牢固和弯曲造型,每朵花与少量衬吁组合扎成小型花组,以小花组为单位将之缚成球状或束状捧花,基部用缎带结扎,或插入捧花专用的握柄中。
胸花也称襟花,是将切花组合成小型的花束小品,佩戴在胸前或衣襟、裙子或发际。胸花制作时用花量少而精,选用小型花朵如香石竹、铃兰、热带兰等为主花,再衬以小花、细叶作衬花,如丝石竹、文竹等。制作精巧、高雅,装饰性强。我国传统用茉莉、白兰花、代代花等用细铁丝穿成花串佩戴在头上、衣襟上,或放在车内闻香。
三、切花采后处理
切花采后处理主要包括花材的采切、贮藏与切花保鲜剂处理等步骤。
(一)剪切阶段
适时剪切是保证切花质量的关键。适时剪切包括剪切时间和掌握切花采切度两个方面。一般选晴朗天气早晨或傍晚采切,以保证花材体内最充足的含水量,最大限度防止切花过早萎蔫。不同花卉种类的开放度和开放速度不同,因而最佳采切期也不同。蕾期采切的花卉有香石竹、唐菖蒲、晚香玉等,完全开放后再剪切的切花有菊花、郁金香等。剪切花枝的刀剪必须十分锋利,剪切后的花材放在水中和阴凉处。
(二)贮藏运输阶段
不同切花种类和品种耐贮性不同。红色月季品种、香石竹等切花在贮藏期花瓣常变蓝或变黑,百合、满天星型菊花、微型唐菖蒲等在贮运中易发生叶片变黄,金鱼草、香豌豆、飞燕草等在贮运中易发生切花花芽脱落等问题。有实验表明:唐菖蒲、百合、郁金香和月季等切花贮藏后瓶插于水中,开花发育良好;但香石竹、菊花、金鱼草等切花贮藏后直接插于水中发育和开放不佳,若使用催花液或瓶插保持液处理后,开花质量有所提高。切花贮运方法分为冷藏、气调贮藏和减压贮藏几种。
1.冷藏 冷藏即低温贮藏·,低温可使切花呼吸缓慢,能量消耗减少,乙烯的产生也受到抑制,从而延缓其衰老过程。同时,还可避免切花变色、变形及微生物的滋生。一般来说,起源于温带的花卉适宜的冷藏温度为。一1℃;起源于热带和亚热带的花卉适宜的冷藏温度分别为7~15℃和4~7℃,适宜的湿度为90%~95%。低温贮藏切花时,可采取快速冷却的方法以降低切花体内能量的消耗。在荷兰,采用真空冷却的方法效果好,可以一直冷到切花的髓部,用此法冷藏的切花有月季、康乃馨、菊花、小苍兰、郁金香、水仙等,虽经长途运输,温度也不容易很快提高,保鲜效果好。依据贮藏的时间长短不同和切花种类不同,又分干藏和湿藏两种。
(1)湿藏 即把切花置于盛有水或保鲜剂溶液的容器中贮藏。通常用于切花的短期(1~4周)贮藏,有些切花种类如康乃馨、百合、非洲菊、金鱼草等在湿藏条件下能保存几个星期。这种贮藏方式不需要包装,切花组织可保持高紧张度,但湿藏需占据冷库较大空间。采切后立即放入盛有温水或温暖保鲜液(38~43℃)的容器中,再把容器与切花一起放在冷库(3—4℃)中。对易感病的切花,湿藏前先喷布杀菌剂,花梗下部的叶片也应去除,防止在水中或溶液中腐烂。保鲜液可作为切花在整个湿藏期间的保持液,也可作为预处理液在贮前使用,对乙烯高度敏感的切花多用硫代硫酸银(STS)溶液预处理。切花经预处理后,仍置于水中或保持液中。
(2)干藏 将切花包装于纸箱、聚乙烯薄膜袋或用铝箔包裹表面的圆筒之中,以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呼吸速率,有利于延长切花的寿命。干藏通常用于切花的长期贮藏。干藏温度比湿藏温度略低,切花组织内营养物质消耗较慢,花蕾发育和老化过程也慢,因此切花干藏的贮藏期比湿藏长,且花的质量好,如康乃馨干藏在0~1℃时,最长贮藏期为16~24周。干藏能节省贮库空间,但适于干藏的切花质量要求和包装要求高,需花费较多劳力和包装材料。有些切花如大丽花、小苍兰、非洲菊、丝石竹和唐菖蒲等湿藏效果比干藏好。
2.气调贮藏 在低温的基础上,创造低氧和高二氧化碳含量的气调环境是现代采后技术的重要途径。通过气调降低切花呼吸速率,减缓组织中营养物质的消耗,抑制乙烯的产生和作用,达到延长切花寿命的目的。与果蔬产品气调贮藏一样,气调有人工气调和自发气调两种,用塑料薄膜包装和硅橡胶窗气调是两种常见的自发调节方法。二氧化碳含量一般控制在0.35%~10%,氧的含量控制在0.5%~1.0%,可达到良好的保鲜效果。气调冷藏库的装备必须密闭,并具备冷藏和控制气体成分的设备,因此,气调贮藏比常规冷藏成本更高。
3.减压贮藏 减压贮藏是根据美国的S.P.Burg提出的减压贮藏保鲜原理,把切花材料置于低气压(相对于周围大气正常气压条件)并有连续湿气流供应的低温贮藏室进行贮藏,以此延长贮存期。把大气压力降到5.3~8。0kPa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在低压条件下,植物组织中氧浓度降低,乙烯释放速度及浓度也低,从而可以延缓贮藏室内切花的衰老过程。
(三)切花采后保鲜生理与技术
切花种类或品种不同,采后寿命差异很大。花烛的瓶插寿命在1个月左右,鹤望兰切花在常温下的货架寿命为25—35d,菊花与兰科植物可达2~3周,紫罗兰、石竹、金鱼草则可保持l周左右,鸢尾仅3~5d。
1、切花采后的生理基础 切花离开母体后,体内的水分与营养、植物激素等含量和成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认识这些物质的变化规律是调控切花采后品质的基础。
(1)水分和碳水化合物 一定的含水量是保持切花品质的基本条件。切花离体后,无法再由根部供水,而蒸腾作用的失水仍在进行,这使得原有的体内水分平衡被打乱。要保证切花的鲜活度和品质,细胞和组织必须保持较高含水量和高度的膨胀状态,否则,切花就会萎蔫和死亡。故采切后一般要放在水中补充水分。但由于切口的创伤,切口端受伤细胞会释放出单宁和过氧化物酶物质,其氧化产物的钙、镁盐黏滞物会积累在切面的维管束附近,酶作用引起果胶分解产物堵塞输导组织。或切口处常有迅速繁殖的大量微生物菌丝体侵入导管,引起木质部导管堵塞,导致花茎生理性和病理性堵塞,引起水分传导性的降低。因此,切花采收后应采取适当措施,保持其具有一定的含水量对于保鲜是极为重要的。
切花从母体切离后,体内原有的养分源也被切断,以后主要依靠花茎中贮藏的养分进行新陈代谢。随着贮藏养分的逐渐耗尽,切花开始衰竭,衰竭的速度取决于茎内养分的贮存量。糖作为能源物质可以延缓切花衰老症状的出现,保护细胞线粒体和细胞膜的完整性。
(2)结构物质和细胞膜透性 切花采收后,由于花枝与母体植株之间的联系被切断,花瓣内部的蛋白质、核酸、磷脂等大分子生命物质和结构性物质被逐渐降解而失去原有的功能。细胞内质膜流动性降低,通透性增加,最后导致细胞解体死亡,外观上表现为花瓣枯萎或脱落。切花体内的大多数蛋白质主要起着催化各种代谢反应的酶的作用,其中,相当一部分酶蛋白对维持切花的生命活动十分必需,也有一些酶类(如蛋白酶、过氧化物酶等)在切花采后活性往往提高,从而引起切花品质的降低。
切花中的氨基酸除了作为蛋白质的组分构成外,还有其他的特殊功能,如甲硫氨酸是乙烯合成的前体物质,而乙烯是促进切花衰老的最重要的激素。另外,切花采后蛋白质大量降解往往会引起丝氨酸的含量增加,其又能促进酶蛋白的合成,从而进一步加速蛋白质的水解。关于切花衰老时总的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在香石竹和月季切花上都已有报道,即花瓣衰老时体内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是上升的。
(3)植物内源激素 乙烯是切花衰老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植物激素,切花衰老的最初反应之一便是自动催化而产生乙烯物质。切花衰老过程产生乙烯,乙烯又反过来促进衰老,用乙烯抑制剂或颉颃剂来抑制乙烯产生或干扰其作用,则可延缓切花衰老。各种花卉对乙烯均有一定程度的敏感性,只是受害程度和响应剂量(乙烯浓度)因种类而异。乙烯敏感型切花有康乃馨、兰花、小苍兰、仙客来、百合、金鱼草和石蒜属等,非乙烯敏感型切花有菊花、郁金香、唐菖蒲和蔷薇类等。其他激素如激动素(CTK)可延缓香石竹、月季、鸢尾、郁金香和菊花等切花的衰老。赤霉素(GA)能延迟离体香石竹花瓣衰老,并延长百合的瓶插寿命。吲哚乙酸(1AA)对切花衰老的作用因种而异,如能延迟一品红的衰老,却促进香石竹的衰老。
(4)钙信使与钙调素 切花在衰老过程中,细胞膜透性增加,而且类脂化合物中磷脂成分减少,膜的流动性减弱,这种生理变化可能与组织中Ca的分布有关。当区隔化破坏导致胞内游离的Ca2+浓度迅速增加,Ca2+作为第二信使使细胞对胞外信号做出生理响应,Caz+与CaM结合,激活CaM,使磷脂酶A2活化,导致膜上磷脂水解,最终产生MDA等代谢物,对膜造成伤害,从而加速衰老。此外,CaZ+的代谢与乙烯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关联,康乃馨衰老过程中,CaM的增加与乙烯生成呈正相关。
(5)活性氧代谢与生物自由基 正常情况下,植物体内自由基和保护性酶促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当切花衰老时,这种平衡被打破。过剩的自由基会对构成组织细胞的生物大分子化学结构造成破坏,当损伤程度超过修复程度或使其代偿能力丧失时,组织器官的机能逐步发生紊乱和阻碍。这种紊乱突出表现为脂质过氧化,结果是膜结构破坏,膜渗漏而启动了衰老,切花逐渐趋于衰败。切花保鲜剂中常加入苯甲酸钠、水杨酸等自由基清除剂,以维持切花体内保护酶系统如SOD、CAT等的平衡,从而延缓切花衰老。另外,其他物质如脂类、有机酸、挥发性物质、矿质元素和维生素等在采后也都发生各种不同的变化。
2.切花保鲜剂种类与成分
(1)切花保鲜剂类别 在采后处理的各个环节中,切花或切叶经保鲜剂处理后,可适当延长瓶插寿命。切花保鲜剂分为预处理液、开花液和保持液三种。
①预处理液(pre—treatedsolution):在切花采切分级以后,贮藏运输或瓶插前使用,以降低贮运过程中乙烯对切花的伤害作用。通常用高浓度蔗糖和杀菌剂溶液(又叫脉冲液)脉冲处理数小时或2d,脉冲液中蔗糖浓度比一般瓶插保鲜液蔗糖浓度高出数倍(2%一5%,高可达20%)。
也可用一定浓度的硝酸银溶液或硫代硫酸银溶液对一些乙烯敏感性切花进行脉冲处理,如香石竹、香豌豆、兰花等。处理时,先配制好硫代硫酸银溶液(0.2mmol/L),然后把切花茎端插入溶液5~10min,处理时间因切花种类、品种和计划贮藏期而异。
②开花液(openingsolution):又称催花液,是促使蕾期采收的切花如康乃馨、郁金香和鸢尾等开放所用的保鲜液。成分与预处理液相似,主要是糖和杀菌剂。由于催花所需的时间较长(一般需数天),一般选用的蔗糖浓度要低些,蔗糖浓度为1.5%~2.0%,杀菌剂(如硝酸银)200mg/L,有机酸70~100mg/L。适宜浓度的开花液既可促进开花,又能促使花蕾膨大。
③保持液(preservationsolution):切花在瓶插观赏期所用的保鲜液,主要功能除提供糖和防止导管堵塞外,还可起到酸化溶液、抑制细菌滋生、防止切花萎蔫的作用。瓶插液的配方成分、浓度种类繁多复杂,随切花种类而异,主要有糖、有机酸和杀菌剂。
(2)切花保鲜剂的主要成分 保鲜剂的成分主要包括水、营养物质、杀菌剂、乙烯抑制剂和颉颃剂、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和pH调节剂等,可根据切花种类和实际条件选配。
①水:水是切花保鲜剂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水质对切花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水的含盐量、特殊离子的存在和溶液pH及其相互作用。一般来说,自来水对切花有不利影响,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可以延长切花的采后寿命。因为去离子水不含污染物,保鲜剂中的化学成分不会与污染物发生反应而产生沉淀,有利于完全溶解保鲜剂中各种化学成分。溶于去离子水中的花卉保鲜剂活性较稳定。如果没有去离子水,也可用自来水,但使用前应煮沸,冷却后把沉淀物过滤掉。
②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被花枝吸收后先在叶片中积累,后转运到基部参与代谢。碳水化合物能提供切花呼吸基质,补充能量,改善切花营养状况,促进生命活动,保护细胞中线粒体结构和功能;调节蒸腾作用和细胞渗透压,促进水分平衡,增加水分吸人;保持生物膜的完整性,并维持和改善植株体内激素的含量。蔗糖是切花保鲜剂中使用最广泛的碳水化合物之一,在一些配方中还采用葡萄糖和果糖。另外,有人发现糖能抑制康乃馨花瓣中乙烯形成酶的活性。
一些盐类,如钾盐、钙盐、镍盐、铜盐、锌盐和硼盐等常用于切花保鲜剂中,可增加溶液的渗透压和切花花瓣细胞的膨压,保持切花的水分平衡,防止花茎变软及“弯颈”现象发生。
③杀菌剂:在切花保鲜剂中添加杀菌剂是为了控制微生物生长繁衍,降低微生物对切花的危害作用。各种切花保鲜剂配方中一般至少含有一种杀菌剂,如8—羟基喹啉及其盐类、银盐和硫代硫酸银、硫酸铝、缓释氯化合物等,其他一些杀菌剂如次氯酸钠、硫酸铜、醋酸锌、硝酸铝等也常用于切花保鲜液中。
④乙烯抑制剂和颉颃剂:切花在老化过程中,随着花朵的凋谢,由植物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乙烯量也急剧增大,释放出的乙烯会促使切花的凋谢。因此,控制乙烯的产生是控制许多切花老化的关键。目前普遍使用的乙烯抑制剂和颉颃剂有硝酸银、硫代硫酸银、氨基乙烯基甘氨酸(AVG)、氨氧乙酸(AOA)、乙醇、二硝基苯酚(DNP)等,它们可以抑制乙烯的产生或干扰乙烯的发生,从而使乙烯的伤害减缓。
另外,在切花保鲜上还有生长调节物质和有机酸的应用。生长调节物质如细胞分裂素类、赤霉素类、生长素类、B9和矮壮素、青鲜素及多胺、油菜素内酯、三十烷醇等。有机酸类能降低保鲜液的pH,抑制微生物滋生,阻止花茎维管束的堵塞,促进花枝吸水。目前,常用于切花保鲜液中的有机酸及其盐主要有柠檬酸及其盐、苯酚、山梨酸、水杨酸、阿司匹林、苯甲酸、异抗坏血酸、酒石酸及其钠盐、一些长链脂肪酸(如硬脂酸)和植酸等。
四、干燥花
(一)干燥花种类
干燥花可分原色干花、漂白干花、染色干花和涂色干花。
1.原色干花 花材干燥后大体保持原来的色彩,可以直接制作干花饰品,如麦秆菊、补血草、一串红、一点樱、千日红、叶子花、矢车菊、黄刺玫、迎春、连翘、毛茛、金莲花、孔雀草、三色堇、飞燕草、瓜叶菊、桔梗等。
2.漂白干花 不少花材干燥后出现褪色现象,或色泽晦暗,或易形成污斑。对这类花材需采用漂白方法,将花材经脱漂白处理,使其洁白明净,并依然保持花材原有形状、姿态。制作漂白干花的花材应是茎秆强硬、不易折损的花枝、花穗,如丝石竹花枝、野亚麻果穗、益母草果枝、狗尾草花穗、曼陀罗果枝、蜡梅花枝、柳枝、竹枝等。
3.染色干花 干燥过程中易变色、褪色的花材容易失去魅力,可使植物吸收色料制成染色干切花与染色压花,增强干燥花的色彩感染力,提高饰品的装饰效果。
4.涂色干花 经过干燥处理的干切花,在其表面喷、涂色料,利用附着剂或黏着剂的固着力将色料固着于干材表面。涂色干花色彩新艳,具极强的装饰效果。如金属光泽的铜金粉和铝银粉,分别放出金光与银光,此外水性颜料、油性颜料、印花染料都可用作涂染干花的色料。
(二)干燥花的制作过程
1.采集与整理 干花花材的来源广泛,采集时应根据目的选择适宜的花材。剪取花材应以不影响植株继续生长的能力、不破坏资源为度。采后防止变干枯萎,如有失水萎蔫,应先复水使其充分伸展然后制作,不能复原的花材和有病虫为害的花材应剔去。根据欲制作干花的规格、体量做剪截整理。
2.花材干燥 干燥处理是制作干花的关键环节,涉及保形、保色、防止腐坏等一系列保证干花品质的关键措施。花材干燥的方法很多,都应达到快速、保形、保色的效果。
(1)压花干燥法 压花干燥法是制作平面干燥花的方法。将经整理过的花材(常是花朵和叶片)分散平铺在吸水纸上,各花、叶之间保持适当的间隔,在最底面和最上面分别用夹板将层叠的吸水纸夹紧,然后放通风干燥处,待其自然干燥。
(2)自然干燥法 制作干切花时,一些易于干燥的花材如麦秆菊、千日红、补血草、丝石竹、香蒲、芦苇、早熟禾果穗、狗尾草穗等花材,可采用自然干燥法。将采集的花材捆成适当大小的捆束,放于洁净、干燥、通风场所,避免日晒、雨淋,任其自然风干。
(3)干燥剂埋设干燥法 干燥或干燥后易变形的大型花材,可用干燥剂埋设干燥法。选用适当大小的玻璃容器,在容器内放一层干燥剂(如硅胶),再将花材逐一放进容器,同时徐徐注入硅胶,直至将花材全部埋没。最后密闭容器盖,直到花材干燥为止。待花材充分干燥后,再徐徐倾出硅胶,取出花,用毛笔清除残留在花材上的硅胶,将干燥后的花分门别类保存在洁净、干燥的容器中待用。除硅胶外,也可用烘干河沙、食盐、硼砂等作为埋设材料。这些材料本身吸湿力低,但也可起定型作用,埋花后不需将容器封盖,置通风、干燥处任其自然干燥,常用于含水量稍少的花材如三色堇、。矢车菊。
其他干燥法还有加热干燥法和冷冻减压干燥法等。
3.脱色与漂白
(1)自然脱色 花材在自然条件下由于氧和光的作用使色素受到破坏,导致褪色。如绿色的叶片和一些小形花穗褪色后呈淡绿色或浅棕色,但制作干花装饰品时仍具有较好观赏价值,这类花材可采用自然褪色法。这种方法经济实惠。
(2)漂白 不少花材在自然脱色后缺乏纯净感,还需经人工漂白以提高洁白度,增强观赏性与装饰价值。漂白时应选用适宜的漂白剂,调节适当浓度、pH以及漂白持续时间。漂白处理后还需用酸或碱中和花材表面的残液,再用清水洗净、晾干。常用的漂白剂有过氧化氢(H:O:)、亚氯酸钠(NaCl02)、漂白粉[CaCl2·Ca(OCl2)2·2H]、漂白精[Ca(OCl:):]、次氯酸钠(NaOCl2)和硫磺熏蒸等。供漂白的花材茎秆组织含纤维丰富。
4.保色、染色与涂色
(1)保色 应用化学药物增加花材原有色素的稳定性,可以有效地保持色彩。常用的绿叶保色采用硫酸铜浸渍或煮浸法,以铜离子置换叶绿素中的镁离子,使叶绿素稳定而保持绿色,又如用酒石酸、柠檬酸、硫酸铝、氧化锌、氯化锡、氯化亚锡、明矾配制的溶液浸渍,在pH下降情况下,以金属离子络合花青素类色素而保持红色。
(2)染色 成熟的花材组织中含有大量纤维素,具有吸附色料的能力。将花材浸于色料中,色料随茎秆吸的水液流进入纤维素的组织中,随着花材干燥而固着在纤维壁上,从而使花材着色。花材染色与植物纤维纺织品的染色原理相同,因此多数植物纤维纺织品的染料,如直色染料、活性染料、还原染料、氧化染料、防离子染料等,都可作为干花染色的色料。
(3)涂色 由于涂料本身固着力差,需加入适当的黏合剂,常用的铜金粉(金色)、铝银浆(银色)都以清漆为黏合剂,将色料固着于花材表面,呈强金属光。此外还有水溶性的广告颜料、水粉画颜料,需加胶性黏合剂;印花颜料不溶于水,需加高分子黏合剂。涂色后任其自然干燥即可。通常涂色法只用于厚实、挺拔、结构牢固的花材,如松果、桉叶等。
第三节 花卉的其他应用
一、香花植物
许多观赏植物不仅色彩美丽,株形优美,而且具有浓郁的香味,具有香味的植物称为香花植物。我国具有悠久的花卉栽培历史,香花植物的栽培更是其中的首选。据明代周嘉胄《香乘》称:“香之为用从上古矣”,“秦汉以前,堆称兰蕙椒桂而已”。兰花芳香宜人,自古深受人们喜爱。《fL子家语》中有“与善人居,如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具化。”可见秦汉以前早已有香花的使用了。汉代香的应用始于宫廷之间,外国进贡的奇香珍品才开始使用。南宋叶廷硅的《叶氏香录》有:“余于泉州职事实,兼舶司,因蕃商之至,询究本末,录之以广异闻。”说明以泉州为枢纽构成的香料之路,使国内外的贸易盛极一时。
香花植物一方面用于观赏、闻香,另一方面用于加工利用。近百年来,我国对香花植物的生产最初仍然只限于植物自身,如小花茉莉,已有1 700多年的栽培历史,但直至19世纪50年代才开始将其花朵用于窨制花茶。其他民间习用的有桂花糕、玫瑰羹和檀香扇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多的植物进行加工提油生产。
(一)香花植物类别
1.观赏香花植物 园林中广为应用的香花植物很多,依栽培方式分为以下几类。
(1)切花类 月季、康乃馨、百合、菊花、晚香玉、姜花等。
(2)盆花类 九里香、水仙、白兰、紫罗兰、珠兰、香叶天竺葵、玳玳等。
(3)服饰佩花类 用于胸花、襟花佩戴的香花有白兰、茉莉等。
(4)庭园花卉类 栀子花、桂花、蜡梅、瑞香、木香、铃兰、香水草、百里香、金银花等。其中可作为夜花园的香花有月见草、紫茉莉、昙花、夜来香等,作为家庭花园的香料植物有茴香、薄荷等。
2.香料加工植物 植物除桂花、茶花、白兰、梅花、蜡梅、茉莉、米兰等观赏与香料两用的植物外,还有些特别用于香精或香料加工的植物,如依兰(Cannagaodorata)、灵香草(Lysimachia/oenum—graecum)、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香荚兰、留兰香(Menthaspi—cata)、薰衣草(Lavandulaangusti/olia)、珠兰、玫瑰、柠檬、岩蔷薇(Cistusladani/erus)、丁子香(S~zygiumaromaticum)、广藿香(Pogostemoncablin)、芸香草(Cymbopogondis—tans)、罗勒(Ocimumgratissimum)、檀香(Santalumalbum)、白兰、大花茉莉、黄心夜合
(Micheliabodiuieri)、含笑、香叶菊、团香果(Linderalati/olia)、青兰(Dracocephalumtan—guticum)等。
(二)香花植物加工技术
香花植物主要含精油(essentialoil),在化学和医药上称为挥发油,商业上称为芳香油,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枝和果实等部位。精油是许多不同的化学物质的混合物,包括含氮、含硫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的直链化合物等。世界主要的花精油的加工在地中海沿岸、法国和意大利等,主要加工技术包括提取自然的花精油,再添加配料以及合成香料加配料。香花植物的加工主要在茶叶赋香,如茉莉花茶、栀子花茶、米兰花茶等。天然香料的抽取方法有蒸馏法、抽取法、吸附法和压榨法。
1.蒸馏法 水和原料同时加热,或原料直接加热,然后冷却分离得到精油。适于蒸馏法的
花卉有苦橙、薰衣草、玫瑰等。
2.抽取法 用热水蒸气间接加热提取花精油的方法,用挥发性溶剂如石油醚、苯、安息香油或液化气体如丙烷、丁烷等抽取,适于此法的花卉有苦橙、含羞草、紫丁香、栀子花、小苍兰和铃兰等。
3.吸附法 将脂肪基涂于玻璃板两面,随即将花蕾平铺于玻璃板上冷吸香脂,此法适于茉莉、晚香玉等成熟花蕾期采收的花卉,用脂肪冷吸放香时间长。已开放的香花适于用油脂温浸吸附,如玫瑰、橙花和金合欢花等。将鲜花浸在温热的精炼过的油脂中,经过一定时间后更换鲜花,直至油脂中芳香物质达到饱和为止,除去废花后,即为香花香脂。利用一定湿度的空气和风量均匀鼓人鲜花筛,从花层中吹出的香气进入活性炭吸附层,香气被吸附达饱和时,再用溶剂多次脱附,回收溶剂,即得吹附精油。其他加工法还有压榨法,主要是对柑橘果实和果皮通过磨皮或压榨提取精油的方法。
二、食用花卉
食用花卉是国内外饮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按食用方式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直接食用 花朵是植物精华,尤其是花粉,科学家证实其含有96种物质,包括22种氨基酸、14种维生素和丰富的微量元素,因而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完美的食物”。可食的种类很多,既有野生花卉,又有栽培的观赏园艺花卉,如菊花、玫瑰、百合、芙蓉花、石斛花、桂花、月季、荷花、晚香玉、凤仙花、玉簪花等。在我国许多地方名菜中,有粤菜的菊花凤骨、大红菊,鲁菜中的桂花丸子,京菜中的芙蓉鸡片,沪菜中的茉莉汤、菊花鲈鱼、荷花栗子等,一些地方还推出留兰香花拌平菇、兰花鸡丝等。早在16世纪,欧洲就有食用番红花的习俗,西班牙用番红花调理杂锦饭,法国人用来作火锅,日本人用作咖喱饭的调色剂。英国人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用玫瑰花果酱提取维生素C治疗坏血病的历史,澳大利亚人用新鲜金莲花拌色拉食用,墨西哥人早有食用仙人掌的习惯,美国人用紫罗兰、矮牵牛、菊花、金莲花作花食,日本人喜用茶花作泡菜,将樱花、玉兰、桂花等搬上餐桌。这些花卉是菜肴的色香装饰,有丰富的饮食文化内涵。
2.药用花卉 花卉除供观赏外,还是治病良药和滋补佳品。兰花可清肺解毒、化痰止咳,菊花养肝明日,荷花治失眠、吐血,茶花治烫伤、血痢,梅花收敛止痢、解热镇咳,水仙消肿解毒,芦荟治咳嗽、清热解毒,鸡冠花治痔血,刺槐花凉血止血,桂花化痰化瘀,杜鹃治疗哮喘、风湿病、闭经等。
3.窨制花茶 利用花的芳香给茶赋香,制成花茶。传统的花茶主要有茉莉花茶、桂花花茶,此外,还有玉兰花茶、珠兰茶等。近年来,直接泡茶的干花还有玫瑰花蕾、千日红花序、栀子花蕾、柚子花等。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和顺应人们“饮食回归自然”的要求,食用花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途径将越来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