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
与考试改革
世界课程评价的历史沿革
?第一代评价时期:测验和测量时期
?第二代评价时期:描述时期
?第三代评价时期:判断时期
?第四代评价时期:建构时期
第一代评价时期,
测验和测量时期
?评价在本质上是以测验( testing)或
测量( measurement)的方式,测定学
生对知识的记忆状况或某项特质。
?第一代评价的基本特点是:认为评价
就是测量, 评价者的工作就是测量技
术员的工作 ----选择测量工具, 组织
测量, 提供测量数据 。 因此, 这一时
期也被称为, 测验, 和, 测量, 的时
期 。
第二代评价时期,
描述时期
? 这 代 评 价 认 为, 评 价 在 本 质 上 是, 描述,
( description) ----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相一
致的程度, 从而发现问题, 改进课程教材和教育
教学方案方法 。
? 第二代评价的基本特点是:认为评价过程是将教
育结果与预定教育目标相对照的过程, 是根据预
定教育目标对教育结果进行客观描述的过程;评
价的关键是确定清晰的, 可操作的行为目标;评
价 不 等 于, 考试, 和, 测验,, 尽管, 考
试,,测验, 可以成为评价的一部分 。
第三代评价时期,
判断时期
? 这代评价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 判断,
( judgement) 。
? 第三代评价的基本特点是:把评价视为价
值判断的过程。
第四代评价时期:建
构时期
? 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 协商, 进行的共
同心理建构过程;
? 评价是受, 多元主义, 价值观所支配的;
? 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 主体参与的过程, 而非评
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程, 学生 ( 被评价者 )
也是评价的参与者, 评价的主体;
? 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质性研究方法 。
我国现存的评价方式,与前述三
代评价具有同样的弊端。因而丧
失了许多更重要的东西,如高层
次的认知能力和情意能力,以及
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更有甚者,
这种并未经过合理性论证的分数,
却被作为对学生分等划类的依据,
甚至不乏“一分定终身”的现象。
量化课程评价
? 所谓量化课程评价,就是力图把复杂的教育现象
和课程现象简化为数量,进而从数量的分析与比
较,推断某一评价对象的成效。
? 量化评价范式的认识论基于科学实证主义,它认
为,只有定量化研究、量化的数据才是科学的,
才能得出客观可信的结论。
? 课程评价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与整个教育对科学
化的追求联系在一起的。以量化形式表征事物的
性质被认为是科学化的特征之一,因此,量化评
价范式一直占据着评价领域的主导地位。
? 量化评价范式如果使用恰当,确实能凸显教育现
象和教育问题,提供具有说服力的证据。
质性课程评价
? 所谓质性评价,就是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
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中
的意义,促进理解。
? 质性评价范式,也被称为自然主义评价范式,它在
认识上反对科学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反对把复杂
的教育现象和课程现象简化为数字,认为这种做法
提供的只能是歪曲的教育信息,且有可能丢失重要
信息。它主张评价应全面反映教育现象和课程现象
的真实情况,为改进教育和课程实践提供真实可靠
的依据。
? 质性评价范式是随着评价领域对传统以量化为特征
的评价范式的反思批判而发展起来的,它也是科学
研究中的质性研究范式在评价领域渗透的结果。
量化课程评价的反思与批判
? ( 1) 量化课程评价忽略了教育计划中那些不可测量的重要方
面, 忽略了人类经验的不可测量性 。
? ( 2) 量化课程评价往往以预定目标为评价标准, 因此, 它排
斥对给定教育计划的持续性再开发 ( redevelopment), 这就
不可避免地造成课程评价者和课程开发者的利益冲突 。
? ( 3) 量化课程评价倾向于重视行政管理人员和研究者的利益,
而忽视教师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
? ( 4) 由于量化课程评价支持有意识, 有组织的结果, 它就必
然忽视非计划性结果 。
? ( 5)量化课程评价信奉一元性评价标准,实际上对课程目标
达成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因为,量化课程评价忽视了价值
的多元性。
走向质性课程评价
? 随着, 课程理解范式, 的兴起,,量化研究, 渐
次为, 质性研究, ( qualitative research)所
取代,体现着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 目前在美国课程研究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是形形色
色的, 质性研究,,包括行动研究( action
research)、人种志研究( ethnography)、理论
研究( theoretical research)等。
? 如果说量化课程评价本质上是受, 工具理性, 所
支配的话,那么质性课程评价则是以追求, 实践
理性, 和, 解放理性, 为根本目的的,因此,在
课程评价领域,由量化评价向质性评价的转换在
某种意义上是必然的。
质性课程评价典范之一,档案袋评
定 ? 在教育上,档案袋评定也即汇集学生作品的样本。
建立档案袋的目的和档案袋内容,是为了展示学生
的学习和进步状况。
? 通常,档案袋内容的选择或提交,是由学生和教师
共同决定的。档案袋制作的进程,涵盖了一项任务
从起始阶段到完成阶段的整个跨度。
? 例如,从事写作教学任务的教师,要求学生提交头
脑风暴( brainstorming)记录,第一份提纲,早期
的草稿,修改过或再次修改的草稿,以及最终的作
品。但必须说明的是,档案袋中究竟选择哪些内容,
并没有硬性的标准。关键的是,必须清楚建立档案
袋的目的是什么,档案袋是给谁看的,档案袋将如
何使用,它对学生有什么帮助,这些都会影响到档
案袋内容的选择。
档案袋评定的类型和构成
? 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心理学教授格
莱德勒( Margaret E.Gredler),以档案袋的不
同功能为标准,把档案袋评定分为:理想型
( ideal)、展示型( showcase)、文件型
( documentation)、评价型( evaluation)、以
及课堂型( class)。
? 理想型档案袋主要有三个部分构成,分别是作品
产生过程的说明( biographies of works)、系
列作品( a range of works)、以及学生的反思
( students reflections)。
? 比尔 ·约翰逊则把档案袋评定分为最佳成果型、精
选型和过程型。
质性课程评价典范之一,苏格拉底式评定
?苏格拉底式评定方法,是把学生在
,班级参与, ( class participation)
和, 课堂讨论, ( class discussion)
中的表现作为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一
个部分。但对于班级参与和课堂讨论
形式和实质,它都有一些特别的要求,
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 让学生学会更
有成效地思考并为自己的见解提出证
据 。 显然,它与古希腊那位伟大的哲
人所创造的, 产婆术, 有着共同的见
地和追求。
苏式研讨法的具体步骤
?( 1)明确教育结果
?( 2)选定研讨采用的文本
?( 3)教师提出一个起始问题。
?( 4)选择记录研讨过程的方式或设计
简明的记录表。
?( 5)以多种方式完成评价。
语文课程评价的三个维度,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一,以往评价中的弊端
评价目的片面
评价范围狭窄
评价手段单一
评价主体局限
具体表现在
? 一是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在评价中的
作用, 把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习结
果, 评价具体的课程方案优劣的唯一指标,
把考试与评价等同起来 。
? 二是过多地强调定量化的评价手段, 而忽
视定性的研究 。
? 三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评价过
程之外, 他们只能充当被评价的对象, 而
无法参与评价过程 。
第二,语文课程标准
,评价建议,
?评价的目的
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
改进师生的教与学
改善课程设计
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二,语文课程标准
,评价建议,
?评价的取向
摒弃片面的评价观念
全面反映课程的全貌
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
第二,语文课程标准
,评价建议,
评价的手段
注重多样化和灵活性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如:, 成长记录的方式,
, 语文学习的档案资料,
语文档案袋评价
? 解读“评价建议” 的第一部分,有一个概
念值得关注,即“语文学习档案资料”。
它并不是指学生语文学习分数的成绩档案,
而是所有定量与定性评价资料的集合,它
与“成长记录” 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其
中,也包括采用档案袋评价的方式,即通
过记录学生某一项学习任务从开始到结束
全过程中主要活动的档案袋来评价学生的
语文学习表现。
评价
课程 教学
第二,语文课程标准
,评价建议,
多元评价主体
教师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家长评价
新课程实验中的评价情况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 改变课程评价过
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一思想已深
入人心 。
? 在实验区,绝大多数学校和教师都已接受、认同了
,评价主体多元化, 这一新理念,并开始尝试将它
贯彻到考试与评价改革的实践之中。
? 坚持多元评价。新课程在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教
学理念、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
许多重要的变革,所以语文课程评价的内容必须做
出相应的调整,主要是改变过去只注重考核知识与
技能的状况,高度重视对过去被忽视的重要方面的
评价,科学、全面、合理地确定评价的内容。
新课程实验中的评价情况
? 每一种评价与考试的方法,都有其优势与局限性,
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学生发展的不同侧面有
不同特点和表现形式,对评价的方法也有不同的要
求。教师在设计评价方案时,必须全面、充分地考
虑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对象,以及班级教学
实际等,综合选择和使用各种方法。此外,课程评
价改革不能盲目追求方法上的新异性和多样性,或
一味迎合学生的兴趣,应当保证能有效地考查学生
是否实现学习目标,充分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
激励与发展功能,要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减轻
学生负担与确保评价的信度效度之间找到合适的平
衡。
新课程实验中的评价情况
? 评价应根据学生发展的不同侧面而具有不同
的特点。有些发展侧面(如识字)需要在期
末阶段通过考试或其他形式的集中评价予以
考查,教师在注意期末评价的同时应与平时
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些发展侧面(如写
作)可以组织期末考试,也可以完全依据日
常学习活动中有意收集的各种信息和证据做
出评定;有些发展侧面(如学习态度)不能
进行期末考试,必须通过平时的观察、轶事
记录、访谈等手段,收集相关信息,凭借教
师的经验和智慧给出一个描述性的评价意见。
语文考试( 评价手段之一 )
?杜绝繁、难、偏、旧
?不考名词术语
知识命意
能力命意
素养命意
命题指导思想
语文素养
? 听、说、读、写,显性言语行为
? 语文知识, 言语技能, 语文感悟和语文
思维
? 语文的动机, 情感和 态度, 语文的习惯
和语文行为的意志
? 言语主体的思想 品德修养, 文化知识积
累, 智力水平, 人格个性以及具体的语
言环境
关于语文知识的检测(语境)
? 我们的小草,在那纤细弱小的身驱里,竟然蕴藏
? 着多么强大的生命力啊!难怪古代诗人写下的咏
? 草诗句:, ______”,千载之后,读来仍然使人激
? 动不已。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关于语言积累、文化积淀
?基础加选拔
中考的一个显著特点
两种命题方式
?客观性命题
?主观性命题(加强)
三类阅读能力
?认读、理解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
?鉴赏、评价能力
写作:四种联系
?联系学生
? 联系生活
? 联系社会
? 联系时代
阅读:五种类型
?整体把握
? 语言品味(语言应用)
? 信息筛选
? 试题的开放性
? 试题的选择性
? 仿写: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的
诗意绵长。(语言应用)
? 为什么作者认为二胡不属于文人官宦,而属于平民百
姓?
? 根据文意对某某人物作一简介。
? 给下列成语分类(信息筛选)
? 有人说, 知足常乐,,有人说, 知不足常乐,,你赞
成哪种观点,请说说理由。
? 有人说,这段文字优美流畅,但有点消极悲凉。你是
怎么看的,请说说理由。(选择性)
? 本文列举许多历史人物,是为了证明 ____这一观点。
? 本文的写作意图是 ______。(整体把握)
? 生活中经常看见, 乐在骑中,,, 默默无蚊,,, 食
全食美, 等广告语,试对这种语言现象作具体分析。
(开放题)
? 这次作文你写了一个女乞丐,这说明你关心社会问题。耳闻目睹,有感而
发,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是可以畅所欲言的。至于社会上的反映,家
长的惴惴不安,那是另一个问题,可以做参考,不能因此而扫兴。不过有
些问题,你的看法并不全面,我想提些意见供你参考。青少年是革命事业
的接班人,你们应该关心社会;可是你文章中有些语句不恰当。比如写
,繁华的南京路并不繁华,,写看到一个女乞丐后,,顿时我眼前感到一
片黑暗,仿佛看见高大的国际饭店在黑暗中慢慢倒下,,还有文章结尾时
写到我扭头瞥了, 大光明, 电影院的三个霓虹灯大字,觉得, 大光明, 并
不光明等,看来你是很同情那个女乞丐的。可是你对她如何沦为乞丐这一
点恐怕至今还不知道吧!其实,那天晚上,你完全可以放弃看电影的机会,
对她进行一番调查,问一问情由,是冤假错案尚未解决,还是水害虫灾减
少了收成?是官僚主义无人过问,还是留恋城市不爱劳动?只有把这些问
题都弄清楚了,再发议论才有针对性。正如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等办
法对病人进行诊断一样。再说遭了十年破坏的国民经济的恢复不可能在一
个早晨完成。看来你不但心急,而且很担心,唯恐几百万人口的上海市,
因为出现了一个乞丐而降低了她的国际声誉,拥有九亿五千万人口的中国,
因为有了一些乞丐而丧失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里的夸张和逻辑是
否恰当?(这是本质问题)今后希望你对社会观察更细致一些,分析更深
入一些,态度更积极一些,语言更贴切一些,要积极热情地抒发自己的真
情实感。
语文课程评价实施个案,
(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