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病
杨洪涌
郁病
定义:郁病是由于气机郁滞、脏腑功能
失调至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
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
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又有脏躁、梅核气等病证。
源流
西医范围
见于西医学的神经衰弱、癔病及焦虑症
等。另外,也见于更年期综合征及反应
性精神病。
证候特征( 1)
气机郁滞所引起的气郁症状, 如精神抑
郁, 情绪不宁, 胸胁胀满疼痛等, 为郁
病的各种证型所共有, 是郁病的证候特
征 。
在气郁的基础上继发其他郁滞, 则出现
相应的症状, 如
血郁:兼见胸胁胀痛, 或呈刺痛, 部位
固定, 舌质有瘀点, 瘀斑, 或舌质紫暗;
证候特征( 2)
火郁:兼见性情急躁易怒, 胸闷胁痛,
嘈杂吞酸, 口干而苦, 便秘, 舌质红,
苔黄, 脉弦数;
食郁:兼见胃脘胀满, 嗳气酸腐, 不思
饮食;
湿郁:兼见身重, 脘腹胀满, 嗳气, 口
腻, 便溏腹泻;
证候特征( 3)
痰郁:兼见脘腹胀满, 咽中如物梗塞,
苔腻 。
脏躁发作时出现的精神恍惚, 悲哀哭泣,
哭笑无常, 以及梅核气所表现的咽中如
有炙脔, 吞之不下, 咯之不出等症, 是
郁病中具有特异性的证候特征 。
郁病日久, 则常出现心, 脾, 肝, 肾亏
损的虚证症状 。
病因病机
郁病的总的病因是情志内伤, 内因为脏气抑郁
1、愤懑郁怒,肝气郁结
2、忧愁思虑,脾失健运
3、情志过极,心失所养
4、脏气易郁,为郁内因
总之, 郁病的病因有内外两个方面, 其外因为
情志所伤, 其内因为脏气易郁 。 其病机主要为
气机郁滞, 脏腑功能失调 。
诊断
1,临床表现:以忧郁不畅, 精神不
振, 胸闷胁胀, 喜太息, 或不思饮
食, 失眠多梦, 或易怒易哭, 或咽
中如有炙脔为主症 。 多发于青中年
女性 。
2,病史:患者大多数有忧愁, 焦虑,
悲哀, 恐惧, 愤懑等情志内伤的病
史 。
3,各系统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正常,
除外器质性疾病 。
鉴别诊断( 1)
梅核气与虚火喉痹的鉴别
共同点:咽喉不适 。
梅核气 多见于青中年女性, 因情志抑
郁而起病, 自觉咽中有物梗塞, 咽之不
下, 咯之不出, 但无咽痛及吞咽困难,
其症状的轻重与情绪波动有关 。
鉴别诊断( 2)
喉痹 则以青中年男性发病较多, 多因
感冒, 长期烟酒及嗜食辛辣食物而引发,
咽部除有异物感外, 尚觉咽干, 灼热,
咽痒 。 咽部症状与情绪无关, 但过度辛
劳或感受外邪则易于加剧 。
鉴别诊断( 3)
梅核气与噎膈鉴别
共同点:症状与吞咽有关
梅核气 有咽部异物感, 但进食无阻塞,
无吞咽困难 。
? 噎膈 以吞咽困难为主,多见于
中老年男性居多,梗塞的感觉主要在
胸骨后的部位,吞咽困难的程度日渐
加重,作食管检查常有异常发现。
鉴别诊断( 4)
脏躁与癫病
共同点:心神失常 。
脏躁 多发于青中年妇女或绝经期缓慢起病,
主要表现有情绪不稳定, 烦躁不宁, 易激惹,
易怒, 时作欠伸等, 具有自知自控能力 。
癫病 则多发于青壮年, 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
别, 主要表现为表情淡漠, 沉默痴呆, 出言无
序或喃喃自语, 静而多喜等, 病者缺乏自知自
控能力 。
辨证要点 ( 1)
辨明所郁脏腑
郁病的发生主要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
心失所养,应依据临床症状,辨明其受
病脏腑侧重之差异。郁病以气郁为主要
病变,但在治疗时应辨清楚六郁。一般
说来,气郁、血郁、火郁主要关系于肝;
食郁、湿郁、痰郁主要关系于脾;而虚
证证型则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
辨证要点( 2)
辨别证候虚实 六郁病变,即气郁、血
瘀、化火、食积、湿滞、痰结均属实,
而心、脾、肝的气血或阴精亏虚所导致
的证候则属虚。
治疗原则
理气开郁, 调畅气机是治疗郁病的基本原则 。
实证, 首应理气开郁, 并需根据是否兼有血瘀,
痰结, 湿滞, 食积等而分别采用活血, 降火,
祛痰, 化湿, 消食等法 。 虚证则应根据亏虚的
不同情况而补之, 或养心安神, 或补益心脾,
或滋养肝肾 。 对于虚实夹杂者, 则又当视虚实
的偏重而虚实兼顾 。
治疗原则
郁病一般病程较长,用药不宜峻猛,否
则欲速不达。在实证治疗中,应注意理
气而不耗气,活血而不破血,清热而不
损胃,祛痰而不伤正,燥湿而不伤阴,
消食而不伤脾;在虚证治疗中,应注意
补益心脾而不过燥,滋养肝肾而不过腻。
分证论治( 1)
肝气郁结
症状:精神抑郁, 情绪不宁, 胸部满闷,
胁肋胀痛, 痛无定处, 脘闷嗳气, 不思
饮食, 大便不调, 苔薄腻, 脉弦 。
治法:疏肝解郁, 理气畅中 。
方药:柴胡疏肝散
分证论治( 2)
气郁化火
症状:性情急躁易怒, 胸胁胀满, 口苦而
干, 或头痛, 目赤, 耳鸣, 或嘈杂吞酸,
大便秘结, 舌质红, 苔黄, 脉弦数 。
治法:疏肝解郁, 清肝泻火 。
方药:丹栀逍遥散
分证论治( 3)
血行郁滞
症状:精神抑郁, 性情急躁, 头痛, 失眠,
健忘, 胸胁疼痛, 或身体某部有发冷或
发热感, 舌质紫暗, 或有瘀点, 瘀斑,
脉弦或涩 。
治法:活血化瘀, 理气解郁 。
方药:血府逐瘀汤
分证论治( 4)
4,痰气郁结
症状:精神抑郁, 胸部闷塞, 胁肋胀满,
咽中如有物梗塞, 吞之不下, 咯之不出
或见咳嗽有痰, 或吐痰而不咳嗽, 或兼
胸胁刺痛;舌质淡红, 苔白腻, 脉弦滑 。
治法:行气开郁, 化痰散结 。
方药:半夏厚朴汤
分证论治( 5)
心神惑乱
症状:精神恍惚, 心神不宁, 多疑易惊, 悲
忧善哭, 喜怒无常, 或时时欠伸, 或手舞足蹈,
骂詈喊叫等多种症状, 舌质淡, 脉弦 。
此种证候多见于女性, 常因精神刺激而诱发 。
称为, 脏躁, 。
治法:甘润缓急, 养心安神 。
方药:甘麦大枣汤
分证论治( 6)
心脾两虚
症状:多思善疑, 头晕, 心悸胆怯, 失眠,
健忘, 神疲, 纳差, 面色不华, 舌质淡,
苔薄白, 脉细弱 。
治法:健脾养心, 补益气血 。
方药:归脾汤
分证论治( 7)
心阴亏虚
症状:情绪不宁, 心悸, 健忘, 失眠, 多
梦, 五心烦热, 盗汗, 口咽干燥, 舌红
少苔, 脉细数 。
治法:滋阴养血, 补心安神 。
方药:天王补心丹
分证论治( 8)
肝阴亏虚
症状:情绪不宁, 急躁易怒, 眩晕, 耳鸣,
或头痛且胀, 面红目赤, 目干畏光, 视
物不明, 舌干红, 脉弦细或数 。
治法:滋养阴精, 补益肝肾 。
方药:滋水清肝饮
郁证
转归与预后
预防和调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