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医学教育管理 学习目标 1.掌握医学教育管理的概念和主要任务,了解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2.熟悉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形式与措施,掌握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管理的基本环节; 3.了解我国中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历史功绩,熟悉我国中等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方向; 4.掌握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卫生管理干部岗位培训、成人学历教育和乡村医生培训等医学成人教育的基本内涵与任务; 5.了解医学教育规划在医学教育管理中的意义与作用,掌握制定医学教育规划的基本步骤; 6.了解医学教育评估在医学教育管理中的目的、作用及类型,掌握制订医学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方法。 第一节 医学教育管理概述 一、教育、医学教育与医学教育管理 “教育”是人类传递社会经验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其目的是促进受教育者适应社会、发展自己,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推动社会不断前进。“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对人有影响的一切人类活动,包括人类占绝大多数的无意识的活动。这些活动对人的发展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指的是人类为了传递社会经验而专门安排的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医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卫生人力资源开发、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医学教育泛指以医学科学为主要教育内容、以培养各种类型的医学专业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整个医学教育系统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的,它一般由“学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三个阶段组成,这三个阶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这两个阶段又可以统称为“医学成人教育”。 医学教育管理是对医学教育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技术等)进行合理组合,使之有效运转,以实现医学教育管理目标的协调活动过程。作为一门学科,它是研究医学教育的基本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医学教育管理,主要管理学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三个阶段的医学教育工作及各种形式的医学教育活动。医学教育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医学教育层次结构、医学教育发展规划和医学教育评估等。 二、医学教育管理的任务 医学教育管理的任务,就是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层次结构、发展规划和积极有效的医学教育评估,努力开发卫生人力资源,保证为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数量适中、质量优良的医疗卫生人才,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具体来说,医学教育管理的任务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在宏观层次上,把医学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这一专业性系统的组织结构、布局、规模和发展方向等;在微观层次上,把医学教育过程本身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和改革,从理论上阐明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考试评价等教学环节,使之更加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的要求。卫生部早在1985年就设立了医学教育司。机构改革后,医学教育司与科技司合并成立科教司,主管全国的医学教育工作。医学教育管理的主要任务有: 调查了解医学教育有关方针、政策执行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制定医学教育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监督检查执行。 对全国医学院校、进修基地的设置、调整和撤销提出意见和建议。 制定和修订医学教育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条例,并监督检查执行。 协同国家教育部管理医学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学制;制定和修订医学院校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编写教材。 负责管理高等医学院校和医学科研机构的研究工作。 组织实施卫生系统的学位工作,办理有关授予学者荣誉称号事宜。 管理师资、技术骨干、卫生管理干部的进修培训工作,管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负责组织出国进修生、研究生的选拔工作和来华外国留学生的管理工作。 负责医学教育软件的鉴定、评选、奖励和推广工作。 组织全国性医学教育研究与经验交流。 三、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现状 解放初期,我国仅有高等医药院校44所,其中22所附设于综合大学。在中等医学教育方面,仅办了一些护士学校和助产学校,且规模小、招生少、专业不配套。医学教育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的需求。 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我国的医学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既受到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同时也受国家卫生工作方针的指导。50多年来,我国医学教育事业逐步形成了一套中国自己的医学教育模式,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按比例、分阶段地发展了高、中、初等医学教育和进修教育,形成了医学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了包括学校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的连续统一的医学教育体系。医学教育的规模、质量、效益有了明显提高。高等医学院校数量和在校生由建国初期的44所、1.52 万人,发展到2000年的177所、71.48万人。普通中等卫生学校由1949年的181所,发展到2000年的489所。医学教育师资队伍不断加强,教学条件逐步改善。 50年来,医学教育为我国卫生事业输送了一大批合格的医药卫生人才。2000年卫生队伍总量已超过559万人,其中卫技人员449万人,医生207.6万人(医师160.3万人)、护士126.7万人。每千人口医师数从建国初期的0.1上升到1.30,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这支队伍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医学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地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和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医学教育管理经验,这些经验集中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发展医学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与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医学教育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做到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同时,还必须注意到医学教育的内部和外部关系,因为它既要受外部的制约,也要受自身规律的制约。要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需要与可能的关系,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二)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又红又专的方向,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现代医学科技知识的卫生人才。 (三)正确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依靠广大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是办好医学院校和发展医学教育的关键。 (四)调动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是加速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途径。实行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办学,才能为国家早出人才。 (五)必须坚持正确的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指导原则。在教学工作上,我国曾先后提出过以下一些主要原则:贯彻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也就是说用历史的、发展变化的、实事求是的观点去进行教学;贯彻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贯彻打好基本功(即搞好基本训练)的原则;贯彻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原则;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贯彻中、西医结合的原则;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贯彻总结我国自己的经验并与移植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 高等医学教育管理 高等医学教育通常是指高等医学院校中普通本科、专科教育及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还包括为在职卫生技术人员举办的各种形式的本科和专科学历教育。 一、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高等医学教育的规模、质量和效益有了明显提高。高等医学院校的数量由建国初期的44所发展到2000年的177所,在校生的数量由建国初期的1.52万人发展到2000年的71.48万人。50多年来,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为我国卫生事业输送了一大批合格的医药卫生技术人才,每千人口医师数从建国初期的0.1上升到1.3,接近世界平均水平。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这批人才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虽然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与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仍不适应。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贯彻调整结构、强化管理、提高质量、稳步发展的方针,根据卫生事业发展对卫生人力的需求,统一调整规划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开始了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在学校内部管理方面,围绕医学模式转变及医学教育的服务方向和卫生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教育体制改革,调整和改进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及临床实习组织管理等,建立了在校生参加防病治病、社会实践制度,大力加强医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同时,优化教育环境,努力增加智力投资,优先保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1999年卫生部与教育部共同组织制定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规定了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即:优化结构,深化改革,稳步发展,提高质量。在高等医学教育方面,《纲要》明确要求,调整医学教育总体规模,扩大高等医学教育,压缩中等医学教育,使其与人民群众卫生服务需求及卫生人力发展需要相适应。这无疑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形式与措施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后,我国的医学教育体制在改革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政府开始改变高度集中和部门包揽办学的做法,对高等医学教育的管理也逐渐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其主要形式和措施有: (一)共建 中央部门与地方政府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学校,淡化学校单一的隶属关系,拓宽学校的服务面向,加强条块结合。这种共建是实行中央部门与省、直辖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学校主管部门保证教育事业费、基本建设费的正常投入;地方政府对共建学校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将中央部门所属的高等医学院校的发展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医学院校为区域卫生服务做出贡献。 (二)合作 不同类型、不同科类的学校之间,在原行政管理体制和隶属关系、经费渠道不变、保持高校原有独立性的情况下,在同一地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之间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科交叉、协同发展,共同提高学术水平和办学效益。合作办学的高等学校,通过教师互聘、课程互选、互相承认学分、科研合作和技术开发、联合培养长学制研究生班,实行计算机联网、共用图书、共办产业等,充分挖掘潜力,做到互惠、互利、互补,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三)合并 这是近年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主要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形式是将学科、科类单一、设置重复的医学院校与综合性大学进行合并,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布局、合理使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和经费,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水平。如浙江大学与浙江医科大学的合并、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的合并、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的合并、青岛医学院与青岛大学的合并、延边医学院与延边农学院、延边大学的合并等,就是这种类型的体制改革。 三、高等医学教育的教学管理 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卫生人才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完成的。教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工作,因而教学管理自然成了高等医药院校管理的中心内容。 高等医药院校教学管理的任务是根据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管理原则、程序和方法去组织管理教学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信息,建立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秩序保持教学过程的通畅,使教学过程达到协调化、高效率与最优化,确保教学任务完成,以培养得、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卫生人才。教学管理必须紧紧围绕这样一个功能目标,加强对从招生至毕业分配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的管理,处理好教学系统与整个学校系统之间的关系,实现教学工作全过程和全系统的质量管理,才能最终保证教学质量。 (一)教学管理的特点 1.综合性 高等医学教育具有多学科、多层次和办学形式多样化的特点,教学工作呈现多样化和复杂性。教学管理不仅要管教,又要管学,还要管工作任务和承担任务的思想工作。 2.连续性 由于教学工作具有循序渐进和周期长的特点,在教学全过程中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管理要连续进行,不可中断,不可脱节。坚持教学的计划性与保持教学秩序的稳定性十分重要。 3.及时性与教育性 教学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发展过程,教学管理系统是一个多变的、复杂的系统。因此,要建立强有力的指挥系统,不断获取教学过程的信息,根据反馈原理及时调节各方面的工作关系,使整个系统调节运转,提高管理效能。 另外,教学管理的重要对象之一是对人的管理。调动教师、学生与各级各类管理干部的积极性,合力推动教学过程,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教学管理的基本环节 教学管理的一般过程是按计划-执行-检查-总结的基本步骤展开。 1.计划 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学管理的首要环节。一个学校制定教学计划以后,再围绕全校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各系统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的内容包括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工作进度、工作方法和如何分工协作等。学校领导要善于通过计划统一大家的认识,明确各个部门及其成员的具体教学任务和责任。 2.执行 执行是实现教学计划的中心环节,在合理组织人、材、物的过程中,通过指导和调节,使全校教职员工都为培养卫生人才服务,切实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3.检查 检查是对实施计划的督促环节,也是对各级管理人员的考核措施。 4.总结 总结是对计划本身和执行结果的评价。 (三)学制与专业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现行学制:医学专业为5年,少数学校为6年或7年,有一所为8年(即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专科学校为3年;中医专业为5年,少数学校为7年;儿科、卫生、口腔专业为5年,少数为6年;中药、药学专业为4年,少数为5年。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高等医药院校设有医学、卫生、口腔、儿科、中医、中药、药学7种通用专业,设置专业是国家统一管理的。改革开放以后,根据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政策,高等医学院校设置了一些新的专业,如医学检验、影像、生物医学工程、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全科医学、高级护理等,以满足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对卫生人才的新的、更高的需求。国家确定了基本学制以后,各地在执行时允许有一定的灵活性,即允许进行基本学制以外的实验工作,如有的专业学制定为4年、6年或7年。 (四)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由卫生部统一制定和颁布。制定的原则是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在加强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坚持教育同社会生产劳动相结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我国高等医药院校执行的教学计划、教育大纲由卫生部于1978年颁布。教材方面,我国曾于1956年开始组织编写自己的教材,到1964年大学本科和专科教材基本出齐。教材工作在“文革”时期遭到破坏,1977年重新组织编写。到1980年止,大学本科92种,大学专科19种,共111种教材,都已出齐。1981年10月,卫生部成立医学专业教材审编委员会,相继又成立了中医专业和中药专业及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卫生、口腔、儿科、医药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陆续成立,开始有计划地对以前各种版本的教材进行修订。同时在全国各院校也推广了电化教学。近年来,为了更新教学内容,卫生部又积极组织编写面向21世纪规划教材,临床医学专业的新教材已经出版并投入使用,预防医学和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新教材正在编写和出版中。 (五)课程设置 高等医学院校各专业的课程均按传统方法,以学科为基础来开设。大体可分为三类即共同的普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各专业的共同基础课有政治、体育、外语、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专业基础课就各专业的需要而有所不同,医学、儿科、口腔和卫生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基本相同,主要有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物学。专业课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定,上述各专业除设中医学、内科学 、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皮肤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核医学和卫生学等课程外,儿科专业尚有儿童保健、小儿内科、小儿外科、小儿传染病学等专业课;口腔专业有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学与病理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矫形学等专业课;卫生专业有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与职业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少年儿童卫生学等专业课。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解剖生理学、药用植物学、中医学基础,主要专业课有药物化学、生物学、植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中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与药学专业基本相同,重要的专业课有中药学、药剂学、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炮制学和制剂学。 根据医学科学发展及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和可能,各院校还设置了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卫生管理学、卫生经济学等选修课或讲座。 (六)教学方法 在医学教育中,不少院校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注意教学法的研究,贯彻启发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但仍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有待在深化教改中逐步解决。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日益普及,医学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正在不断地得到改进,医学教育网络化与远程医学教育正在不断地得到发展。 同时由于医学教育的实践性强,这就要求医学教育要特别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因而应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对学生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节 中等医学教育管理 中等医学教育是以培养中等医药卫生人才为目标的中等专业教育领域,其培养的人才是在我国城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层次的卫生技术人才。目前我国中等医学教育专业类别包括:医疗保健类、中医类、医学技术类、药剂类、计划生育类5大类30个专业,主要为农村、基层培养医疗保健人员(各类医士);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培养护理人员(护士)和其他类型辅助卫生技术人员(药剂士、检验士、放射技士等各类技士)。 一、中等医学教育发展概况 中等医学教育在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受到特别重视。建国初期,由于我国经济基础非常薄弱,基础教育严重不发达,再加上我国广大的基层和农村地区又非常缺乏基本的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因此,在这种客观形势的迫切要求下,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我国高度重视中等医学教育的发展,1950年9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四十九次会议听取了卫生部长李德全关于全国卫生会议情况的报告,确定建立高、中、初三级医学教育体系,并优先发展中等医学教育,同年9月18日,卫生部召开中级医学教育会议,制定了中级医学教育发展计划,这是全国解放初期采取的一项有力措施。 此后,在改造旧中国医学教育的同时,兴建了一批新的医药卫生学校和专业,调整了学校和专业布局,明确了管理体制,更新了教学内容,把中等医学教育纳入国家计划轨道。经过我国医学教育战线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努力,我国中等医学教育发展很快,普通中等卫生学校由1949年的181所发展到2000年的489所。所有这些加速了大批初、中级卫生技术人才的培养,满足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及卫生事业发展的紧迫需要。 客观地说,中等医学教育的发展,为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为广大的基层和农村地区的大批卫生机构输送了大量的初、中级卫生技术人才,对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我国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不容置疑的。改革开放以来,中等医学教育更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基本形成了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卫生服务需求、专业设置齐全、学校布局合理的中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因此,中等卫校在我国医学教育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作用。 二、中等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随着社会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健康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卫生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中等医学教育逐渐显露出一些不适应的方面。卫生服务作为知识、技术密集性的行业,在人才培养的规格上要求越来越高,中专医士等中专专业已不能适应逐渐富裕的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护理、检验等中专专业也逐渐不能适应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需要,中专卫校毕业生在知识层次和能力培养上都应有大的发展和提高。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或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差距明显地显露出来,特别是卫生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规格与国外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差距更是十分明显,我们必须大力提高医学教育的层次和质量,以解决这一关键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允许国外医疗卫生机构参与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竞争,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我们应该正视我国卫生技术人员与国外发达国家卫生技术人员在专业知识水平与素质上的差异,因此,必须努力提高中专卫校毕业生在知识层次和能力上的要求。 这两方面的形势和情况,对我国医学教育规模、结构、布局的调整和医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得中等医学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中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要求,调整医学教育总体规模,扩大高等医学教育,压缩中等医学教育,使其与人民群众卫生服务需求及卫生人力发展需要相适应。普通医学教育年招生总量保持相对稳定,研究生和本专科招生数量大幅度增长,中等教育招生数量大幅度压缩。《纲要》规定,到2005年,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年招生总量较1999年增长50%以上,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年招生总量占总体的比例达到60%以上,2005年以后,高等医学教育的招生规模稳中有进,到2015年增长到70%以上。这无疑对我国中等医学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中等卫生学校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三、中等医学教育的改革方向 首先,要做好中等医学教育的专业和结构调整工作。《决定》和《纲要》都要求,在压缩中等卫生学校规模的同时,大力推进中等医学教育资源的优化重组,建立与区域卫生规划相适应的学校布局。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具备的条件,可以保留部分中等卫生学校;按照国家教育部在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总体设想,在发达地区重点卫生学校开办高等职业教育;一些条件较好的中等卫生学校可以并入有关高等医学院校或独立升格为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大专层次的护士和医学技术人才;在中等卫生学校较多的地区,对办学规模小、服务面窄的学校应予以撤并调整。 另一方面,要继续深化中等医学教育的内部改革,按照《决定》和《纲要》的精神,认真做好中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和课程调整两方面的工作,加强中等医学教育的教学改革,推动以目标教学为代表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改革,使中专卫生学校毕业生在知识层次和能力培养上都能适应社会和卫生事业发展对卫生技术人才的要求。 第四节 医学成人教育管理 医学成人教育是医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的学校教育向终生教育发展的新型教育制度的表现形式。它主要包括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卫生管理干部岗位培训、成人学历教育和乡村医生培训等方面。 一、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制度 毕业后医学教育是指对医学院校毕业后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的正规化培训,包括建立临床住院医生和专科医生培训以及研究生培养三个方面。 继续医学教育是对完成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中级及中级以上人员进行的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终身教育的一种形式。 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相关规章制度,在发挥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和省市级医院的临床学科优势,推进临床住院医生、专科医生培训以及研究生培养等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继续医学教育方面的规章制度,为选拔和培养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提高我国医疗技术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要求,要进一步完善包括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在内的医学教育体系,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建立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基地。这表明,我国的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正在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的轨道上迈进。 二、卫生管理干部教育与岗位培训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注重对卫生管理干部开展岗位必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正规化培训,充分发挥卫生部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的作用,对在职卫生管理干部重点进行科学管理知识培训;同时,按照卫生部颁布的医政、护理、科研、教育、防疫、监督、药政、妇幼、爱国卫生、地方病、初级卫生保健等培训规范要求进行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培养造就一批适应新时期卫生事业发展的职业化管理队伍,为提高我国卫生事业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做出积极贡献。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的“高度重视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职业化管理队伍”的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在现有的大批卫生管理干部中,仍然有相当数量的人没有经过卫生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在职卫生管理干部的培训任务仍然相当艰巨,卫生管理人员的职业化进程仍然与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不相适应。 因此,在当前,应该在大力发展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普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培养高素质卫生管理人才后备队伍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在职卫生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在职卫生人员的实际,采取适宜的培训模式,提高其卫生管理专业素质、技能和管理水平。 三、医学成人学历教育 医学成人学历教育是针对我国国情,对大批已走上工作岗位但又未达到岗位规定要求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水平的卫生技术人员,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中、高等医学学历教育,其主要目标是为基层和农村培养医学专门人才。成人学历教育的形式有脱产、夜大学、函授和自学考试等。办学层次以专科教育为重点,高等医学院校发挥师资和办学条件的优势,适当发展成人本科医学教育,按国家有关规定授予符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医学学士学位。 医学成人学历教育应该贯彻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坚持结合卫生工作的实际,教学上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进行教学领域的改革,积极探索学分制和课程体系等方面改革,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多年来,医学成人教育的发展为我国基层和农村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了大批适用的医学专门人才,全面提高了我国卫生技术人员的素质。 四、乡村医生培训工作 农村卫生关系到保护农民健康和振兴农村经济的大局,做好乡村医生的培训工作对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我国医学教育部门认真落实卫生部颁发的《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十年规划)的指标要求,巩固和完善了乡村医生教育体系,为农村培养了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乡村医生队伍,到2000年,平均每个行政村经卫生行政部门注册的乡村医生数达到1.2人,在岗的乡村医生接受系统化正规化教育的比例达到80%,2000年以后新上岗的乡村医生基本达到中专学历。非卫生技术人员进入卫生技术岗位的现象基本结束。 第五节 医学教育规划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医学教育体系,医学教育机构主要按部门、地方的行政隶属关系设置,实行多部门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原有体制下形成的医学教育条块分割、结构不合理、效率不高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卫生改革的要求,推动医学教育健康发展,1999年初,由教育部与卫生部共同立项,首先开展了《2001—2005年中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研究》,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形成与颁布实施,为我国各地区医学教育规划的制定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方向。 一、医学教育规划的意义 实施医学教育规划是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政府对医学教育事业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医学教育发展与社会对卫生人力需求相协调的必然要求。推行医学教育规划管理的意义是: (一)实施医学教育规划是医学教育事业适应我国人民对卫生人力需求的需要,符合国际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 医学教育规划有利于促使医学教育事业从偏重数量、规模、速度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向以内涵为主、注重质量和效益的集约型增长模式。由于医学教育事业的性质和卫生服务的特殊性决定它不能单纯依赖市场机制使卫生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调节供求关系,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医学教育规划是市场机制调节失灵下政府宏观调控、管理医学教育事业的重要手段和管理模式。因此,推行医学教育规划管理模式不仅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国际通行做法,同时也完全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医学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实施医学教育规划是医学教育体制改革、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是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长期以来,由于原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和宏观管理不力,造成医学教育机构不是按区域、人群健康需要设置,而是按部门、地方的行政隶属关系设置,由多部门举办与管理。不同部门、地方的医学教育机构都在近年“大扩招”的政策下,盲目地追求数量和规模的发展,造成条块分割、医学教育机构重叠的不合理格局,导致医学教育机构盲目、重复设置,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卫生技术人才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上述这些矛盾和问题,成为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发展到现阶段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医学教育规划管理能较好地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通过规划,对医学教育进行结构调整,对现有医学教育机构的布局、层次、招生规模和专业设置等进行改革,促进卫生技术人才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平衡。 (三)实施医学教育规划是政府主管部门转变职能、实现对医学教育事业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和重要手段 医学教育规划是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医学教育事业发展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和重要手段,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逐步强化政府对医学教育事业的宏观调控力度,保证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医学教育规划内容及编制程序 医学教育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制定医学教育规划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根据各地区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合适的研究内容和采取适宜的研究步骤。其基本思路是以《中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为指导,以卫生服务需求需要为出发点,以卫生人力规划为导向,以医学教育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研究为基础,紧紧围绕医学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核心问题,以及各地区医学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应用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的主要步骤如下: (一)医学教育规划设计与准备 医学教育规划涉及的关系和内容非常复杂,规划任务的完成需要相当多的资源投入,特别是人力资源的投入。因此,在规划编制正式开始之前需要做精心的准备,准备越充分,则规划编制工作进行越顺利,编制质量就越高。医学教育规划研究设计应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研究过程、阶段成果、研究的组织、研究的经费预算及研究进度等内容。 (二)医学教育状况分析 医学教育状况分析的目的是从医学教育供方的角度去发现主要医学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并为开发相应的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为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医学教育资源,改变医学教育机构布局不合理、发展无秩序、利用低效率等状况奠定基础。主要收集与分析的信息包括:医学教育机构的数量、类型、分布等;医学教育人员的数量、结构、分布等;医学教育经费的数量、来源、分配与使用等;医学教育设备设施的数量、分布及利用等。 (三)诊断医学教育问题 医学教育问题诊断是医学教育规划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今后医学教育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资源调整的方向等。医学教育问题的诊断应在形势分析及医学教育机构承担对社会卫生保健负有责任的基础和前提下进行。医学教育问题诊断的主要依据为:医学教育资源总量、结构是否与社会对卫生人力的需求相匹配,是否能满足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现有医学教育机构、结构与分布是否有效、经济,现有医学教育机构的配置效率如何,是否存在资源的短缺或过剩,改变目前医学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突破口是什么,等等。 (四)确定医学教育发展目标 医学教育规划目标的内容应包括:医学教育发展总目标、具体目标、指标和标准。在确定各地区医学教育发展总目标、具体目标、指标和标准时,除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之外,还要充分考虑《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规定的新世纪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目标。其具体内容为: 1.2005年目标 第一,进一步完善包括学校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在内的连续统一的医学教育体系;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21世纪需要的医学教育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第二,普通医学教育年招生总量相对稳定;研究生和本专科招生数大幅度增长,中等教育招生数量大幅度压缩。各层次医学教育招生数所占比例:本专科教育(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由1999年的35%提高到52%,研究生教育由1999年的近3%提高到8%,中等教育由1999年的62%减少到40%。 第三,进一步调整和减少医学类专业数量,拓宽专业口径;积极发展医学相关类专业;取消中等医学教育中的临床医学类专业;积极开展通过毕业后教育培养公共卫生人才的实践。 第四,适应西部大开发和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需要,进一步调整医学教育布局,使西部地区医学教育有较快的发展,使农村卫生人力的数量和质量有明显提高。 第五,根据我国卫生服务的需要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高等医学教育在坚持现行学制的基础上,逐步扩大长学制教育,并在实践中进一步规范医学教育学制。 第六,通过高等医学院校与其他科类大学联合办学或合并等形式,形成综合性大学医学院与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并存的管理与办学体制。 第七,通过探索初步形成适应21世纪医学科学发展和卫生服务模式转变需要的文、理、医结合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第八,建立各级各类医学教育专业设置标准,逐步完善教育评估制度,形成医学教育质量评价监控体系。 第九,建立并逐步完善临床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和公共卫生专业学位制度,形成医学科学学位和医学专业学位并存的医学学位体系。 第十,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建立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建立和完善全科医师培训制度。 第十一,在医学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省区,试行高等医学院校举办分校或与当地中等卫生学校联合办学形式,为农村基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科以上的高质量卫生人才,并加快制定有利于为农村培养卫生人才的各项政策。 2.2015年目标 第一,建立起层次和专业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开放的医学教育体系,实现医学教育现代化。 第二,普通医学院校本专科和研究生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中等医学教育规模大幅度压缩。各层次医学教育招生规模所占比例:本专科教育(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到60%,研究生教育提高到12%,中等教育减少到28%。 第三,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普通本科主要设置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药学、中药学和护理学专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中等教育主要设置医学相关类专业。 第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普通专业教育与医学职业技术教育并举、分工明确、互相沟通、彼此衔接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以及专科医师与全科医师同步发展的培训制度,继续深化医学教育改革,使医学教育质量有明显提高。 (五)提出实现医学教育规划目标的政策措施 在医学教育规划中,对策和措施是为解决主要医学教育问题、实现规划目标的可供操作的行动方案,它表明为了解决主要医学教育问题需采取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政策、行动及其措施。主要内容涉及:(1)针对主要医学教育问题拟定对策:这些问题是实现医学教育目标的障碍,这些障碍包括政策上、体制上、资源分配与布局等方面,是实现医学教育目标的制约因素,或者是医学教育问题不能解决的关键问题。(2)组织措施:规划实施必要的领导、协调等措施。如政府组织制定和实施规划,加强行业管理等。(3)技术措施:针对主要医学教育问题干预措施。通过干预措施的拟定与实施,减轻和控制医学教育盲目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4)配套政策:针对主要医学教育问题的解决,制定相关政策。如人事制度的改革、建立与卫生服务新体系相适应的卫生人力培训计划等。 (六)医学教育规划的实施 在规划制定之后,规划目标能否实现,能否真正解决已确定的主要医学教育问题,能否落实拟定的对策与措施,关键在实施。而规划实施行动的正确与否及其落实程度,关键取决于:(1)责任明确。在制定了规划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对策与措施之后,要明确落实这些措施的组织领导部门及负责人,明确责任。(2)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各部门针对自己承担的任务拟定实施方案。建立实施责任书与日程表,将落实各项对策、措施与需要采取的活动列出来,规定主管部门、承担部门及相关部门各自的责任与任务,并明确责任人、具体执行人、监督人以及完成期限。(3)制定规划实施的考核、监测办法。包括考核和监测的内容、方法、时间及负责人。医学教育规划还应规定规划的行业管理效力和违反规划的处罚。据此对规划实施的进度、目标与指标的完成状况、对策与措施的落实程度等进行检查和监督,对未达到规划规定要求或违反规定的部门或单位采取必要的处罚。 (七)医学教育规划的评价 在医学教育规划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中,对规划的评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评价有以下主要作用:(1)可以检验规划的实施过程,评价规划的实施是否接近规划的目标;(2)根据评价中发现的问题,为规划的调整和完善提供依据;(3)督促规划实施进程。 为此,在医学教育规划实施方案中,应制定具体的评价方案。评价方案主要涉及下列内容: 1.明确规定评价内容及评价指标 以利于规划的制定者与实施者都能够明确各项评价指标应收集的信息、数据及要求,使之在规划的制定阶段,就将建立和健全规划信息系统摆上议事日程。 2.确定评价方法及其评价方式 通常对规划的评价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内部评价,即由规划主管部门对规划制定与实施过程的评价,主要由政府授权具体负责医学教育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的卫生行政部门或其他组织负责组织;二是外部评价,即由规划批准颁布部门组织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中要明确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的具体内容与要求。 3.规定评价时间与期限 应根据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的方式来确定,一般在规划期初、期中和期末均应进行比较系统的评价;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还应有年度评价。 4.确定评价人员 组成医学教育规划评价小组,其成员应包括规划的制定者、实施者和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等;为了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应聘请有关的专家学者参与整个评价过程,包括评价方法及指标的选定、评价结果的分析等。 第六节 医学教育评估 医学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了保证医学人才的质量,卫生系统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建立并实施医学人才准入制度,开展执业医师、助理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资格考试,加强对医学教育的引导。另一方面,《中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各级各类医学教育专业设置标准,严格审批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医学教育评估制度,对医学教育单位的办学条件、教学工作及教育质量进行评估,规范医学教育办学形式,逐步形成医学教育质量评价监控体系,确保教学质量,使医学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这表明,我国医学教育评估开始走上制度化建设的轨道,医学教育评估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一、 医学教育评估的目的和作用 医学教育评估是医学教育科学管理的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和保证医学教育社会价值的实现。通过医学教育评估,进一步加强医学教育管理部门对医学教育的宏观指导,引导医学教育沿着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前进,促进具有我国特色的医学教育体系的建立。具体来说,医学教育评估的目的和作用主要有: 教育评估,对医学院校各项工作做出综合性检验,借以找出差距,明确办学目标,逐步实现学校工作的整体化,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通过医学教育评估,使医学院校有比较、学习的对象,增强发展与前进的动力和压力,以调动领导和师生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发挥优势,增强学校自我调节的能力,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办出特色做出新的贡献。 通过医学教育评估,还可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监督和促进医学教育工作,密切医学院校与社会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联系,增强培养卫生技术人才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二、 医学教育评估的类型 (一)自我评估和他人评估 根据评估实施的主体,医学教育评估可分为自我评估和他人评估。自我评估的主要类型是学校内部评估。学校内部评估可随时进行,有利于发现问题,及时自我调节,改进工作。学校内部评估是加强医学院校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医学教育评估工作的基础,其目的是通过自我评估,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与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其重点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课程或其他教育工作的单项评估。 自我评估标准往往偏宽,为弥补其不足,并加强社会的监督,使评估结论具有权威性,故需他人评估。他人评估包括由国家各级医学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界、知识界和用人部门等组成的国家评估(社会评估)等。关于自我评估和社会评估的关系,应以自我评估为基础,社会评估为重点。 国家评估包括合格(鉴定)评估、办学水平评估和选优评估三种主要类型。 合格评估是国家对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和基本教育质量的一种认可制度。由国家教育部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其合格标准以国家有关规定为依据。鉴定结论为“合格”、“暂缓通过”和“不合格”三种。 办学水平评估是对已鉴定合格的学校进行经常性评估。包括对整个学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估和学校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课程及其他教育工作的单项评估。 选优评估是对学校进行的评比选拔活动,其目的是在办学水平评估的基础上,遴选优秀,择优支持,促进竞争,提高水平。 (二)宏观评估和微观评估 根据评估涉及的范围,可分为宏观评估和微观评估。宏观评估通常是指高层次、范围较广泛的综合性评估。例如对医学教育体制、结构和布局、教育政策与宏观管理效能及教育质量的评估等;微观评估是指办学水平的评估或学校内部某个领域或某个教学环节(如课堂授课质量、实验室建设等)的评估。 (三)目标(终结性)评估和过程(形成性)评估 根据医学教育过程,医学教育评估可分为目标评估和过程评估。前者是对医学教育活动的结果做出判断,如对被评学校做出某种资格的鉴定(合格评估),或对办学水平的高低做出评估等。后者的特点是侧重于揭示医学教育活动过程中为实现确定的目标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力,偏离目标的程度和原因所在,借以获得反馈信息,作为制定措施(追踪性决策)、改进工作的依据。 (四)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 根据量化的方法,医学教育评估可分为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前者是指对照评估标准,用数量表示其达到的程度,如图书馆藏书量及适用图书量等。但不少指标难于直接量化,如政治态度、道德品质等则需做出定性评估。医学教育评估应将两者结合起来,片面地追求量化,则易掩盖评估对象的真实情况。 三、医学教育评估的指标体系 进行医学教育评估在确定评估目标(如办学水平或课程等),明确评估目的以后,还应该把目标分解为能代表其本质属性或特征的某方面的质量或数量标准,即指标。而根据某目标所构成的指标群,就是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不仅为评估目标树立了一个尺度,同时也对医学院校的工作起着推动和导向作用。因此,制订科学、客观的评估指标体系是进行医学教育评估的核心。 制订医学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其方法如下: 第一,确定指标层次系统,即根据评估目标诸因素的内在联系,逐级分解,形成一个评估指标层次结构,一般分解为2级或3级指标。 第二,限定末级指标的内涵,并根据上述制订体标指系的基本原则,优化指标结构。 第三,为使评估方案符合客观实际,切实可行,应进行试测,并针对试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修改。 为了区别各级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则需给予量的测度,即权重(权值)。确定医学教育评估指标权重常用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学者T.L.Saaty(斯塔)首先用于教育评估领域以解决权重的确定问题的一种方法。应用此法时,首先是根据相对重要性等级表(表16-1),对同级各指标列出两两比较矩阵,再按公式计算出每项指标的权重。 表16-1 Saaty相对重要性等级表 相对重要程度 定义  1 同等重要  3 略为重要  5 更为重要  7 确为重要  9 绝对重要  2、4、6、8 两相邻程度中间值   例如,设有A、B、C、D、E五项指标,A与B相比时,若认为B比A略为重要,则在B行A列相交处给B记3,在A行列处给A记1/3;若A与C相比较,认为C比A稍微重要,居同等重要和略为重要之间,则在C行A列处给C记2,在A行C列给A记1/2……,如此类推,直至两两比较完成为止,所得到的判断矩阵如表16-2。 表16-2 指标权重确定 指标 A B C D E Wi  A 1 1/3 1/2 1/3 1/2 0.09  B 3 1 1/4 1/4 2 0.13  C 2 4 1 1 7 0.34  D 3 4 1 1 7 0.36  E 2 1/2 1/7 1/7 1 0.08  ∑aij 11 9.83 2.89 2.72 17.5 1.00  层次分析法把专家的经验和理性的分析结合起来,并且用两两比较,可使不确定因素得到很大程度的降低。因此,这是确定权重比较理想的方法。 四、 评估信息的获取和指标量化 (一)评估信息的获取 评估信息的获取是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常用方法如下。 1.自陈法 即由被评单位根据评估的目的、要求、指标体系等在自我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书面或口头自评报告。自评不仅有利于自我调节,改进工作和相互交流经验,也是他人评估的基础。 2.考核法 即通过命题考核,获取某些重要信息的方法。例如,当在校际间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时,为了具有可比性,统一命题、同时考核的方法。一般说来考核法用于诊断性评估,借以肯定成绩,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或合格评估,以评定学生是否达到某阶段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可取的,若作为校际间比较宜慎用。 3.考察法 即由有关专家、教育管理人员等组成的考察小组对评估院校进行实地考察,听取各类人员的意见,查阅有关资料,以判断自我评估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单位写出考察报告,做出初步评价。考察组所做出的评估往往带有权威性,故在考察过程中应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态度,并注意评估标准在单位间的一致。 4.社会调查法 即向社会上有关专家、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本人等咨询,以获取评价信息,这是判断医学教育社会效益高低的重要途径,也是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可用座谈或书面形式进行。调查内容要具体,内涵要明确,庞杂的调查内容往往造成调查对象的厌倦,使调查结果失去可靠性。调查对象要选择对调查内容熟悉或有见解者,要有代表性。 (二)指标量化 科学的量化方法,是提高医学教育评估信度的重要环节。医学教育评估涉及多种因素,测量和评估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稳定的,特别是对一些主观的定性评估,过于苛求量化,反而失去科学性和真实性。医学教育评估常用的量化方法有: 直接评分法(一次量化) 即不需要通过转换,或只通过简单的转换即可进行运算,如学生的入学平均成绩。有时为了符合我国惯用的百分制评分法,可根据满分值做简单的换算。但有不少指标难于确定满分值,如论文发表数等。对此可采取相对评分法,把最高者当作100,依此换算。这种相对评分方法虽然简单,但只具有相对价值,而非最高标准。 2.等级评定的换算(二次量化) 通常是先按等级评定(如优、良、中、差),再对不同等级赋予分值。有时不同等级不赋予一绝对分数,而是作为一个分数段,如优为85~100分,再根据同一等级被评单位间的差异,在此分数段内赋予不同的分值。 3.分类测定 分类测定就是先定性分类,每一类都赋予不同的分值。例如,评价科研成果水平,可按其达到的国际、国家和省级水平分成不同的等级,专家可按此标准进行划类,再予赋值。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测量尺度的不统一,有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性,但就其实质而言,仍然是一种模糊分类,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仍然较大。再者,不同等级的分值如何科学地确定更待研究。 五、 数据的综合和评估误差 (一)数据的综合 各项指标所得的分值要不要进行综合,如何综合,目前尚有争议。有人认为为了简化,评估可以不计总分 ,只计算各指标的单项分。这样既可避免排名次带来的副作用,有利于解决不同质的项目不能相加的困难,也有利于发挥各校的特色。也有人认为一个以有经验的专家集体的意见为基础做出的综合判断,是人们迄今所能设计出来的对性质复杂的质量进行衡量的一个可靠的指南。但目前国内的教育评估多进行数据综合,其综合方法视量化的方法而异。 (二)评估误差 在评估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使评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有或多或少的出入,即评估误差。造成评估误差的客观原因主要有评估的指标体系不当,或其内涵不明确;量化不准,或等级限界不清楚;评估程序不严格导致资料失真等。在进行教育评估时,由于主观因素所造成的误差主要有: 1.自我评估误差 主要是在单位间进行评估时,由于评估结果关系到本校(专业、教研室)的地位和荣誉,故自我评价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趋向偏宽,过多地自陈本单位的长处,对短处予以掩盖或轻描淡写。这主要是由于自我防卫和不了解自我两种心理因素造成的。克服上述因素的主要途径在于提高对教育评估目的意义的认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努力克服盲目自满,正确地评价本单位或个人的长处与不足,虚心学习他人之长,坦率地面对现实,勇于进取。 2.他人评估的误差有偏见误差和暗示效应两种 偏见误差即评估者对评估对象的偏见所造成的误差。如在学术上搞基础理论研究者对应用技术研究者的偏见;又如论资排辈、嫉贤妒能等。暗示效应即指迎合某种意见。如评估者受上级领导、舆论宣传的暗示,可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服从;或对权威的意见,虽有不同看法,也不敢力排众议。 防止误差的根本途径在于对评估工作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科学的态度和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大公无私,坚持原则是一个评估者应具有的基本道德。 六、评估结果的检验和信息反馈 医学教育评估对医学院校的运行和医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鉴定、监督和导向作用。因此,正确地评价医学教育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是医学教育评估的重要环节。 评估结果的检验,即判断评估结果是否最大限度地接近了评估对象的本质特征,反映了评价对象的整体状态水平。通常包括对评估结果信度和效度的评价。 通过对发现的问题的分析,可以找出问题的产生原因,制订消除这些原因的对策,从而达到改进医学教育实际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高质量得完成办学任务和办学目标的目的。 总之,通过科学的医学教育评估,可以发现被评估的医学教育单位存在的问题,向被评单位提供准确、可信的反馈信息,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管理手段与措施。这对保证医学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思考题 1.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2.与单科性医学院校相比较,综合性大学办医学教育具有哪些优势? 3.我国中等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4.医学成人教育与继续医学教育有何联系与区别? 5.制定医学教育规划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6.制订医学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意义与方法是什么? 案例 高校合并的喜与忧 原浙江医科大学创建于1912年,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的医学院校之一,属浙江省重点大学,列入浙江省政府重点建设学校。该校原有教职工6000余人,设有基础医学、第一临床医学、第二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和成人教育5个学院以及临床医学、药学、口腔医学、医学营养、临床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护理、妇幼卫生、卫生管理等11个系,有5所附属医院,还有10个博士点、40个硕士点和15个研究所,担负着全省2/3以上医药本科生的培养任务。 1998年9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四校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在合并过程中,原浙江医科大学机关部、处由新的浙江大学统一调整,后勤、保卫、图书、网络等部门直属学校管理,药学系单独成立药学院,临床生物医学工程系并入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和仪器科学学院,数、理、化、体育、外语及两课等公共基础课目分别归入理学院、教育学院、外语学院与法学院,成立浙江大学医学院,医学院机关设6个办公室,全部人员编制50人,学院临床类专业实行医院与科系合一体制。学院现有临床医学一系、二系、三系、基础医学、公共卫生、口腔医学和护理等7个系,19个研究所,1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博士点,34个硕士点,附属医院6家,教职员工5000余人,学生3000余人,是浙江大学20个学院中最大的学院。 新的浙江大学的办学目标是争取通过15—20年的艰苦努力,办成“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为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 四校合并后的浙江大学属国家教育部领导,浙江省与教育部共建共管,是我国目前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办学规模较大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具有公共与基础学科强、学科门类较全、优势学科多、交叉和边缘学发展较快、人文氛围浓厚、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等诸多优势。 在综合性大学中,由于有综合性的学术氛围,有广泛的学科交叉、融合与发展,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公共基础学科、专业学科教育,有较好的生源,同时又有较好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环境熏陶,这些都为医学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培养综合素质较高、适应21世纪社会需要的医学人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据世界公认的《戈门报告》(Gourman Report)1993年对世界大约1353所大学医学院和独立医学院校的评估结果,综合得分在4.6~5.0的37所世界一流医学院校全都设在综合性大学内,这不仅是国际高等医学教育发展概况的反映,也是浙江医科大学并入浙江大学的重要背景。 浙江大学新的医学院组建后,依托综合性大学的优势,首先,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培养模式,努力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第二,将办研究型大学的思想贯穿于工作之中,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医学院科技上水平求发展;第三,探索与附属医院的管理关系,进一步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和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第四,积极推进医学院内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关系,科学管理,提高办事效率,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资质量的提高。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浙江大学医学院各项工作正步入正轨,新的医学教育模式基本显现,使原浙江医科大学经历了从医学单科性地方院校向国家级综合大学的转型,成为将原独立设置的本科医学院校合并入综合大学的典型范例,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树立起一面旗帜,为在我国建立起真正意义的综合性大学开了先河,同时也给医学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良机,是为培养我国社会及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所做的有益的尝试。 虽然综合性大学办医学教育具有很多的优势与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由于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的是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教育模式,因此,在浙江医科大学并入浙江大学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如:综合性大学办医学教育的优势固然很多,但在实际操作的层面,如何进行医理结合、医文结合,促进医学各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原来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比较易于处理其同附属医院及其教学实习基地之间的关系,而现在由于是综合性大学的二级学院,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在处理其同附属医院及其教学实习基地之间的关系时遇到一些困难,又该如何理顺这种管理体制,以利于医学教育实践性教育环节的展开?这些都是综合性大学办医学教育必须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讨论题 1.综合性大学办医学教育的创新点在哪里?对医学院校合并到综合性大学,你有何感想? 2.如何在综合性大学的办学中考虑和体现医学学科的特殊性? 3.综合性大学办医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有发展为专才潜力的通才,你对此有何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