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总目标:
?
?, 经济稳定,
? ?
?, 稳定的经济增长,
一,充分就业 (Full Employment)
1、凯恩斯的失业理论
? 磨擦性失业
? 自愿失业
? 非自愿失业
? 充分就业,4— 6%失业率
2、自然失业率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 自然失业率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
经济资源技术条件下,一个经济所
固有的失业率。它代表着一个经济
社会最高可维持的就业水平,并且
相当于一国潜在的产出能力得到充
分发挥时的就业水平。
3,周期性失业 (Cyclical Unemployment)
? 自然失业率指经济中正常情况下存
在的失业量,周期性失业指失业量
围绕着自然失业率的波动,它与经
济活动的短期上升与下降密切相关。
4、结构性失业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动所产生的失
业。结构性失业的重要特征是“
失业与缺位并存”。
5、隐藏性失业
中国的就业形势
如何估计中国的失业状况?
? 第一种测算口径:城镇登记失业率
? 至 2001年底,就业人口为 7.3亿,城镇登
记失业率上升到 3.6%
? 估计 2002年登记失业率将上升至 4.5%左

第二种测算口径:城镇登记失
业人数 +下岗职工人数
? 2001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与国企下岗职
工共 1400万人,约相当于城镇从业人口
的 5.8%。
? 如果再加上非国有企业下岗职工 600万人,
全国大概有 2000万下岗和失业人员,相
当于城镇从业人口的 8.3%
? 已经开始接近失业率 12%的国际警戒线
第三种测算口径:考虑农村剩
余劳动力
? 目前,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有 4.7亿,全国
耕地 19亿亩,若按每个劳动力耕种 10亩
地计算,仅需农业劳动力 1.9亿,加上在
乡镇企业就业的劳动力 1.3亿,有 3.2亿的
农村劳动力被充分利用
? 尚有 1.5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另寻出

一个估计结果
? 计算的结果是:中国城镇失业率为 10.2%,
农村失业率为 30.6%,全社会从业人员失
业率为 23.8%。
需要“饭碗”的数量
? 在“十五”期间,全部需就业人数约 1.62
亿人左右,这就意味着每年需要 3000万
个就业岗位
? 期间企业自然减员最多每年可腾出 1000
万个就业岗位,这意味着未来 5年中国每
年必须创造出 2000万个岗位
可能提供的“饭碗”数量
? 第一种算法是以创造就业岗位所需要的
资本品数量来衡量
? 以目前 GDP年均 7%-8%的增长速度,经
济增量大约是七八千亿,一个城镇人口
就业大约需要 13万元左右的资本品,这
个经济增长速度只能在城市创造出 500-
600万个就业岗位
可能提供的“饭碗”数量
? 第二种算法是所谓就业弹性系数
? 目前对中国的就业弹性的估测从为 0.10到
0.17左右,这样 GDP每增长 1%,可增加
70~ 100万个就业机会。而按照 7%~ 8%
的经济增长率以及较高的就业弹性系数
0.17测算,未来 20年中国劳动力总需求将
从 5,76亿增长到 7,41亿
二、物价稳定 (Price Stabilization)
? 宏观上采用“价格指数”来表示一般价格
水平的变化。
? 西方国家常用的物价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 (Consumption
Price Index)
批发价格指数 (Wholesale
Price Index)
我国的物价指数:
零售物价指数 是反映城乡商品零售
价格变动趋势的经济指数,该指数采用加
权算术平均法计算,每年根据住户调查调
整一次权重 ;包括城市商品 350种左右,农
村商品 400种左右,
居民生活费用价格 指数是反映城乡
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价
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所选商品和
服务项目约 400种,
三、经济持续增长
四、国际收支平衡 (Balance of Payments)
?以 GDP增长率衡量
?以国际收支衡量
第二节 财政政策
一、西方财政简介
1、财政收入
( 1)税收
? 直接税,如所得税、财产税等,是累进
税制。
? 所得税是对个人及公司的收入征税,如
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等。
?财产税是对不动产,房地产,即土地
和土地上的建筑物等所征收的税。
?遗产税( Inheritance Tax)是以财
产所有人死亡后遗留的财产为对象课
征的税收。
?遗产税按其课征方式可分为三类:
?一是总遗产税制,即以死者的遗产总额课
税,不问其继承人多少,也不问其分配方向
。总遗产税制有起征点,一般采用累进税率
,不考虑继承人与被继承人间亲疏关系,也
不考虑继承人的实际情况。美国联邦遗产税
制即属这一类。
?二是分遗产税制,即称继承税制,是
根据继承人与死者的亲疏关系和继承财
产的多少,进行分别课征的税。此方式
考虑继承人的实际负担能力,也采用累
进税率。法国、日本、德国等采用的是
此种税制。
?三是总分遗产税制,即称混合遗产税
制,是对死者留下的遗产先课征一次遗
产税,然后在税后的遗产分配给各继承
人时,再就各继承人的继承额来课征继
承税。采用这种税制的国家有加拿大、
意大利等。
间接税,如流转税,是比例税制。
?流转税是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
营业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收总称。
?五十年代初在法国首次采用的增
值税,克服了流转税征收中重复课
税缺陷,按生产过程新增价值课税
,鼓励企业专业化与发展横向经济
协作。
美国税制体系的构成( 1995年)
税类 比重 税类 比重
个人所得税 一般消费税
公司所得税 销售税及对其
他商品、劳务
的征税
所得税小计
雇员缴纳的
社会保障税
雇主缴纳的
社会保障税
对商品、劳务
征税小计
其他社会保
障税或工薪

财产税
社会保障税
小计
总计 100
36.4
9.4
45.8
10.7
13.1
1.3
25.1
8.0
9.9
17.9
11.2
( 2)公债 (Bonds;Public debts)
?短期债券
?长期债券
?西方学者对政府举债的看法:
?古典学者认为,只有当政府财政面临超常规
的社会需求,或者超常规的生产性资本投资
时才有正当理由发行公债,并且公债的规模
必须适当,公债清偿期安排也必须适当。
?凯恩斯主义认为,公债发行是剌激有效需求
,调整宏观经济重要经济手段。
2、政府支出
( 1)政府支出的主要项目
? 购买产品与劳务支出
? 社会福利支出
? 政府直接投资
( 2)政府支出方式
? 政府购买 是以取得本年度被生产出来的
商品和劳务作为报酬的支出,包括雇员
报酬、办公用品、购买军需品,等等。
? 政府转移支付 是不以取得本年度被生产
出来的商品和劳务作为报酬的支出,包
括各类福利性支出、对农业的补贴,等
等。
二、我国财政简介
1、财政收入
( 1)税收
1)我国税收 制度的变迁
? 1983年前对国营企业只征收工商税,对集体企
业征收工商税和工商所得税,余部分以利润形
式上缴国家。
? 1983年“利改税”第一步:“利税并存”
? 1984年“利改税”
? 1994年新税制改革
2)新税制改革主要内容
? 所得税改革,从 1994年起统一内资企业所得
税;将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城乡个
体工商户抽得税合并,建立统一个人所得税。
? 流转税改革,建立以增值税为核心,与消费
税、营业税互相协调配套的流转税制。
? 消费税分为对消费行为课税和对消费品经营者
课税,前者是直接税,后者是间接税。
? 其他税种的改革
3)新税制框架
? 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 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农业税
? 资源税,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土地使用税
? 财产税,房产税、契税、遗产税、车船税等
? 行为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印花税、
城乡维护建设税、社会保险税等
( 2)公债
? 国库券
? 国家重点建设债券
? 国家建设债券
? 保值公债
? 财政债券
? 特种国债
( 3)外债
? 外国政府贷款
?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 发行外币债券
( 4)其他收入
2、政府支出
?经常性支出
?建设性支出
三、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1、什么是财政制度自动稳定器?
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
在的一种能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经
济冲击的机制。西方学者认为,现
代西方财政制度具有自动稳定器功
能,在经济繁荣期自动抑制膨胀;
在经济衰退期自动减轻萧条 。
2、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 1)通货膨胀时期
Y?? N?? T? (累进制税收制度)
( 2)经济衰退时期
Y? ? N? ? T?
3、政府支出(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
( 1)通货膨胀时期
Y?? 失业率 ? ? R?
( 2)经济衰退时期
Y? ? 失业率 ?? R ?
4、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四、财政政策的应用
1、什么是财政政策
? 财政当局为实现既定政策目标所选择的
操作手段
2、财政政策的手段
? 变动政府购买支出
? 改变政府转移支付
? 变动税收政策
? 变动公债发行
3、财政政策实施的总原则
,逆经济风向行事,
4、财政政策的效果
KG > KT 和 KR
5、西方学者对财政预算平衡的看法
?财政年度平衡
?功能财政
?充分就业预算
6、挤出效应
? 挤出效应( crowding out)是指扩张性财
政政策实施中,由于政府支出增加使利
率上升,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减少
的作用。
LM
IS’IS
Y
r LM
IS’
IS
Y
r
第三节 货币政策与收入政策
一、货币政策目标
Md
Ms
r
r0
r1
M0 M1
二、西方银行制度简介
1、中央银行
? 中央银行是代表政府对商业银行和其他
金融机构的货币政策进行最终控制的机
构。
?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 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
?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2、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办理活期存款和主要
为大部分工商企业提供短期贷款
的金融组织。
三、我国银行体制
? 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 国家政策银行,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
农业发展银行
? 国有商业银行,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
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
?综合性银行,交通银行
中信实业银行
招商银行
民生银行
?区域性银行,广东发展银行
蛇口招商银行
深圳发展银行等
?非银行金融机构,信托公司、保险公
司、证券公司等
四、货币政策工具
? 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 Ms—— 降低 r
? 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 Ms—— 提高 r
?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
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政策行

? 由专门的公开市场委员会决策实施
? 扩张性货币政策:
买进债券 —— 债券价格上升 —— 利率下降
社会上存留的货币增加
? 紧缩性货币政策:
? 卖出债券 —— 债券价格下降 —— 利率上升
社会上存留的货币减少
? 再贴现政策 (Rate of Rediscount Policy),中央
银行变动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利

? 扩张性货币政策:
降低再贴现率 —— 商业银行向央行贷款增加 ——
货币供给量上升
? 紧缩性货币政策:
提高再贴现率 —— 商业银行向央行贷款减少 ——
货币供给量降低
?,基准利率”、“宣传效应”
? 变动法定准备率
? 扩张性货币政策:
? 降低法定准备率 —— 乘数上升 —— 货币
供给增加
? 紧缩性货币政策:
? 提高法定准备率 —— 乘数下降 —— 货币
供给减少
五、货币政策的实施
“逆经济风向而行事”
六、收入政策
? 收入政策是西方政府用来限制垄断企业
和工会对物价、工资操纵的一种经济政
策。
1、“工资 — 物价”指导线
政府根据长期劳动生产率增长趋势
来确定工资和物价的增长标准,要求企
业和工会通过双方协商,自愿地把工
资 — 物价增长率限制在全社会劳动生产
率平均增长幅度内。
2、政府“权威性劝说”
对某种具体的工资或物价形势,由
政府进行“权威性劝说”,或施加压力
来扭转局势。
3、工资 — 物价硬性管制
由政府颁布法令对工资和物价实施
管制,甚至暂时加以冻结。
4、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政府以税收作为惩罚或奖励手段
来限制工资增长。
第四节 经济政策的运用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
1、凯恩斯区域的政策效果
( 1)货币政策完全失效
LM‘LMIS
Y
Y0
r
LM‘LMIS’
Y
Y0
r
IS
Y
(2)凯恩斯区域,不论 IS曲线弹性如何,
财政政策效果显著。
LM‘LM
IS
Y
Y0
r
Y1
2、古典区域政策效果
( 1)古典区域货币政策扩张效果显著
Y
r
Y1
LM
IS
IS‘r0
r1
( 2)古典区域中扩张性财政政策只能提
高利率,不会影响产出。
LM‘LM
IS’
Y
r
IS
3、中间区域的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经济状况
严重经济衰退
不严重经济衰退
不严重通货膨胀
严重经济衰退
扩张
扩张
紧缩
紧缩
扩张
紧缩
扩张
紧缩
二、政策的时滞问题
? 政策时滞分为内在时滞( inside lag)和外
在时滞( outside lag);前者指决定并实
施某项政策所需要的时间,后者指采取某
种政策之后对经济发生影响的时间。
1,内在时滞
( 1)认识时滞
认识时滞指从经济发生变动到决策者认识
到需要采取某种政策之间的时间间隔;它取决
于收集资料、分析整理、作出决定的快慢。
(2)决策时滞
决策时滞是从认识到需要采取政策
行动到作出某项决策所需要的时间。
( 3)行动时滞
行动时滞指从作出决策到把这项决
策付诸实施所需要的时间。
2、外在时滞
内在时滞
外在时滞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长 短
短 长
小结
? 宏观政策目标
? 财政政策
? 货币政策
? 收入政策
? 经济政策的实施
当前经济形势及政策取向
学术界的若干争论
通货紧缩:
此前最突出的经济现象
? 通货紧缩,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
? 90年代中期,随着各项调控措施的船台,
我国的通涨水平在 94年 10月达到最高点
27.7%后逐步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
下降持续到 2000年 4月,为时 25个月
? 2000年 5月到 2001年 10月,价格轻微上升
? 2001年 11月至去年年底,物价长期持续
下调,直至今年才有一定改变的迹象
观点一
? 我国目前的通货紧缩是货币现象,对策
是货币政策;不仅需要财政政策,更需
要积极的货币政策
? 近年的反周期财政扩张政策并没有能扭
转通货紧缩的趋势,各种事实表明,在
中央明确提出扩大内需政策后,积极的
财政政策缺乏货币政策的有效配合。要
确保扩大内需的成功,除坚持扩张性财
政政策外,必须及时将“稳健”的货币
政策调整为积极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实行“双松”的财政、货币政策搭配
观点二
? 我国目前的通货紧缩是货币现象,但对
策主要不能靠货币政策
? 通货紧缩的产生具有深层原因,而货币
政策在解决深层矛盾方面效果并不好,
因此不能把货币政策作为主要的政策手
段,而要通过体制调整等手段消除通货
紧缩,并实现经济的良性运行
观点三
? 我国面临的通货紧缩是一种实体经济现
象,不能依赖货币政策,而要采取全面
的对策
? 物价下降,说明供大于求,是一种实体
现象。我国目前的通货紧缩不能由货币
当局解决,货币供应增加只是必要条件
而不是充分条件。因此需要将短期对策
同长期政策结合起来,长期政策的重点
在于结构调整
争论进入微观层面
? 中国当前通货收缩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亏损,
在于企业成本上升所造成的企业利润率和资金
回报率的下降。
? 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在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
并使这种改善不至对有效需求造成过大的消极
影响。特别是为使经济形势得到根本好转所采
取的供给方面的措施(如减员增效等),不可
避免地将涉及大量亏损企业的破产和大量职工
的下岗。如果不能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社会保
障体系,失业问题必将给社会稳定带来极大冲
击。因此,政府应把社会性、制度性基础设施
的建设放在首要的地位
进一步的发挥
? 我国国有企业的长期低效是导致目前宏
观经济状态的根本原因
? 持此种观点的人指出,中国的问题主要
不在宏观政策调整,而是在微观机制上
? 具体讲,就是要促进微观机制的建设,
增加对企业进行有效率扩张的激励。主
要的措施是,1、保护非公产权; 2、打
破垄断,向非公企业开放更多的领域; 3、
进一步开放金融业; 4、支持中小企业
信用不足是当前需求不足的根
本原因
? 从农村的现实看,农民有致富的愿望,
又有剩余劳动力,只要有了资本,生产
就可以扩大,收入就可以增加,而且农
民可以选择的生产种类非常多,每个农
户都可以找到最适合自身情况的行业进
行生产。可是这样巨大的生产机会多因
缺乏资金而不能实现。另一方面,银行
里有充足的资金,只不过不敢将钱借给
单个农户,因此问题的实质是缺乏以个
人信用为基础的资金流通渠道。
? 从城市的情况看,信用不足不但阻碍了
资金的流动,而且阻碍了消费的增长,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买卖双方互不信
任,导致交易不旺
? 如果上述判断成立,那么我国总需求不
足的现象将较长期地存在下去
? 医治的方法是建立低成本的信用制度,
而不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今年以来的改变:通胀威胁?
? 今年前 9个月,中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上涨 0.7%,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
同期上涨 2.4%
? 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
期上涨 1.1%,比上月上涨 1.2%,达到今
年的最高水平
? 许多经济学家预计,明年的 CPI增幅将突
破 1%
? 无论是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扬,还是消费
品价格的上涨,好像向市场透露一个信
息,困扰国内经济多年的通货紧缩已经
开始缓解,而通货膨胀有可能降临中国
? —— 华尔街日报
? 一个总需求加速增长的过程正在形成。
如果没有大的政策调整,将在不长的时
期内出现偏高的通货膨胀
? —— 北京大学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