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不饱和烃
3.1 写出烯烃C
5
H
10
的所有构造异构体和顺反异构体,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答:C
5
H
10
的构造异构体共有六种。
序
号
异构体 名称 序
号
异构体 名称
1
1-戊烯
4
CH
3
CH
2
CCH
2
CH
3
2-甲基-1-丁
烯
2
(Z)-2-戊烯
5
2-甲基-2-丁
烯
3
(E)-2-戊烯
6
CH
3
CH CH CH
2
CH
3
3-甲基-1-丁
烯
3.2 写出C5H8的各种链状化合物的构造异构体,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答:C5H8的链状化合物的异构体共有9种。其中炔烃有3种异构体,二烯烃有6种异构体。
异构体 名称 异构体 名称
CH
3
CH
2
CH
2
C
CH
1-戊炔
CH
2
CH CH
2
CH CH
2
1,4-戊
二烯
CH
3
CH
2
CC CH
3
2-戊炔
CH
3
CH C
CH CH
3
2,3-戊
二烯
CH
3
CH CHC
CH
3
3-甲基
-1-丁
炔
CH
2
CH C
CH
3
CH
2
2-甲基
-1,3-
丁二烯
CH
2
CH
3
CH C CH
2
1,2-戊
二烯
CHCH
3
CH CH CH
2
1,3-戊
二烯
CH
3
C
C
CH
3
CH
2
3-甲基
-1,2-
丁二烯
3.3 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1)对称甲基异丙基乙烯 (2)不对称二乙基乙烯
(3)对称甲基乙基乙烯 (4)三乙基乙烯
(5丙烯基乙炔 (6)甲基异丙基乙炔
(7)叔丁基乙炔 (8)二乙烯基乙炔
(9)烯丙基乙炔 (10)异戊二烯
答:
CH
3
CH CHCH(CH
3
)
2
CH
3
CH
2
C
CH
3
CH
2
(1) (2)
4-甲基-二戊烯2-甲基-1-丁烯
(CH
3
CH
2
)
2
C CH
2
(CH
3
CH
2
)
2
C CHCH
2
CH
3
CH
3
CH CHC
CH
CH
3
C CCH(CH
3
)
2
(CH
3
)
3
CC
CH
CH
2
CHC CCH CH
2
CH
2
CHCH
2
C
CH
2
CHC
CH
3
CH
2
CH
2
(3)
(4)
(5) (6)
(7)
(8)
(9) (10)
2-乙基-1-丁烯
3-乙基-3-己烯
3-戊烯-1-炔
4-甲基-2-戊炔
3,3-二甲基-1-丁炔1,5-己二烯-3-炔
1-戊烯-4-炔
2-甲基-1,3-丁二烯
3.4 下列各化合物有无顺反异构?若有则写出它们的顺反异构体。
(1) 2-丁基-1-丁烯 (2)2-甲基-2-戊烯
(3) 对称二氯乙烯 (4)2-戊烯
(5) 三甲基乙烯 (6)4-甲基-2-戊烯
解:(1),(2),(5)无顺反异构体。(3),(4),(6)有顺反异构体,各化合物的顺反异构体
如下:
3.5 用Z、E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解:(1) (E)-4—甲基—3—乙基-2-戊烯 (2) (E)-3—甲基-2-己烯
(3) (Z)-1—氯—1—溴-1-丁烯
(4) (E)-2—甲基—1—氟-1—氯-1-丁烯
(5) (Z)-1—氟—2—氯-2-溴-1-碘乙烯
(6) (Z)-1—氟—1,2—二氯-2-溴乙烯
3.7 下列烯烃都能与HBr发生加成反应。请按活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这些烯烃,并作简要
的解释。
CH
3
CH
2
CH CH
2
CH
3
CH
2
CH CHCH
3
CH
3
CC
CH
3
CH
3
CH
3
CH
2
CH
2
(1) (2)
(3) (4)
答:烯烃发生加成反应的活性顺序为:(3)>(2)>(1)>(4)
在亲电加成反应中,加成过程速率取决于亲电试剂(H
+
)加成的的第一步。在双键上
所连取代基供电子能力越大,加成速率越快,所以有上述的排列顺序。尽管空间阻碍,但因
H
+
的体积小,因此空间阻碍的影响是不大的。
3.8 3-甲基-2-戊烯分别在下列条件下发生反应。试写出各反应的主要产物。
(1)HOBr (2)Cl
2
(低温) (3)HBr/过氧化物
(4)稀、冷KMnO
4
(5)O2,然后H
2
O/Zn (6)H
2
/Pd
解:
3.9 写出1-丁炔和2-丁炔分别与下列试剂作用的反应式。
(1)热KMnO4溶液 (2)H2/Pt (3)过量Br2/CCl4,低温 (4)AgNO3氨溶液
(5)Cu(NH3)2Cl溶液 (6)稀H2SO4,Hg2+ (7)H2/Pd-BaSO4,喹啉 (8)HCN
(9)过量HBr
答:
CH
3
CH
2
C
CH
3
CH
2
COOH
CH
3
CH
2
CH
2
CH
3
CH
3
CH
2
CBr
2
CBr
2
CH
3
CH
2
COCH
3
CH
3
CH
2
CH
CH
3
CH
2
C
CN
CH
3
CBr
2
CH
2
CH
3
H
2
/Pt
Br
2
/CCl
4
AgNO
3
Cu(NH
3
)
2
Cl
H
2
SO
4
Hg
2+
H
2
/Pd-BaSO
4
,
HCN
BrH
CH
2
OH
2
CH
3
CH
2
C C Ag
CH
3
CH
2
C C Cu
CH
2
CH
热KMnO4溶液
过量低温
氨溶液
溶液
稀
喹啉
过量
+
1-丁炔
CH
3
C
CCH
3
CH
3
COOH
CH
3
CH
2
CH
2
CH
3
CH
3
CBr
2
CBr
2
CH
3
CH
3
CH
2
COCH
3
CH
3
CH CHCH
3
CH
3
CH C
CN
CH
3
CBr
2
CH
2
CH
3
H
2
/Pt
Br
2
/CCl
4
AgNO
3
Cu(NH
3
)
2
Cl
H
2
SO
4
Hg
2+
H
2
/Pd-BaSO
4
,
HCN
BrH
CH
2
热KMnO4溶液
过量低温
氨溶液
溶液
稀
喹啉
过量
2
不反应
不反应
2-丁炔
3.10 完成下列各反应式。
CH
3
CH
2
C
CH
2
CH
3
HOCl
CH
3
C
CH
2
CH
3
Br
2
NaCl,H
2
O
CH
3
CH
2
CH
2
Br
KOH
Cl
2
Br
2
CH
3
CHCHBrCH
3
CH
3
KOH BrH
CH
3
CH
2
CH CH
2
H
2
SO
4
OH
2
CH
3
CH
2
C CH
Na, NH
3 C
2
H
5
Br
CH
2
CH C CH OH
2
HgSO
4
CH
2
C
CH
3
CH
CH
2
HOOC C C
COOH
CH
3
CH CH CH
CH
2
CH
2
CH CN
CH
2
CH C CH
2
CH
3
TiCL
4
-Al(C
2
H
5
)
3
(1) (A)
(2) (A)
(3)
乙醇
(A)
高温
(B) (C)
(4)
(A)
乙醇
(B)
(5)
浓
(A)
(B)
(6)
液
(A)
(B)
(7)
+
(A)
(8) +
(A)
(9) +
(A)
+
(B)
(10)
(A)
CH
3
CH
2
C CH
2
Cl
CH
3
OH
CH
3
CH
2
CBrCH
2
Br
CH
3
CH
3
CH
2
CClCCH
2
Br
CH
3
CH
3
CH
2
C CH
2
Br
OH
CH
3
CH
3
CH CH
2
CH
2
ClCH CH
2
CH
2
ClCHBrCH
2
Br
CH
3
C CHCH
3
CH
3
CH
3
CBrCH
2
CH
3
CH
3
CH
3
CH
2
CHCH
2
OSO
2
OH
CH
3
CH
2
CHCH
2
OH
(1)
(A)
(2)
(A)
(3)
(A)
(B)
(C)
(4)
(A)
(B)
(5) (A)
(B)
+
+
答:
CH
3
CH
2
C
CNa
CH
3
CH
2
C CCH
2
CH
3
CH
2
CH CCH
3
O
CH
3
COOH
COOH
CH
3
CN
CH
3
CN
CC
CH
2
CH
3
CH
2
H
n
(6) (A)
(B)
(7) (A) (8) (A)
(9) (A) (B)
(10) (A)
3.11 用简便的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乙烷、乙烯和乙炔;
(2)丁烷、乙烯基乙炔和1,3-丁二烯;
(3)1-戊炔、2—戊炔和1,3-戊二烯。
答:(1)首先把三种气体分别通入硝酸银(或氯化亚铜)的氨溶液中,有白色(或红色)沉淀
生成者是乙炔;再把不生成沉淀的两者分别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或四氯化碳稀溶液)中,
发生褪色者为乙烯,不发生作用者为乙烷。
(2)首先用硝酸银(或氯化亚铜)的氨溶液试验,能构产生白色(或红色)沉淀者为乙炔;
再把不生成沉淀的两者分别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或四氯化碳稀溶液)中,发生褪色者为
丁二烯,不发生作用者为丁烷。
(3)首先用硝酸银(或氯化亚铜)的氨溶液试验,能构产生白色(或红色)沉淀者为1-
戊炔;再把不生成沉淀的两者分别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试验,并适当加热,把放出气体通
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生浑浊者为1,3-戊二烯,无此现象者为2-戊炔。或者把不生成沉
淀者与顺丁烯二酸酐、苯一同加热,有固体析出者为1,3-戊二烯(发生双烯合成反应),
无此反应者为2-戊炔。
3.12 2-甲基-1,3-丁二烯与氯化氢加成时,只生成3-甲基-3-氯-1-丁烯和3-甲基-1-氯-2-
丁
烯,而没有2-甲基-3-氯-1-丁烯和2-甲基-1-氯-2-丁烯。试解释这一实验事实,并写出反应的
历程。
答:这是因为2-甲基-1,3-丁二烯具有共轭二烯烃的结构,不但可以进行1,2-加成,而且
也可以进行1,4-加成。反应历程如下:
CH
2
C
CH
3
CH
2
C
H
H
+
H
2
C C
CH
3
CH
2
C
H
123
4
δ+
δ-
+
123
4
+
H
2
C C
CH
3
CH
2
C
H
Cl
CH
3
CCl
CH
3
CH
2
C
H
CH
3
C
CH
3
CH
2
ClC
H
δ+
123
4
+
加在2碳上
加在4碳上
123
4
123
4
3.13为什么1,3-丁二烯与HBr的加成,在低温时以1,2-加成产物为主;而在较高的
温度(40℃)时却是1,4-加成产物占优势呢?
答:1,3-丁二烯与HBr的加成反应可以得到1,2-加成和1,4-加成两种产物。其亲电
反应历程如下:
CH
2
CHCHCH
2
H
+
CH
3
CHCHCH
2
δ+
δ-
1
234
δ+
1
234
δ+
中间体
Br
CH
2
CHCHBrCH
3
CH
2
BrCH
CHCH
3
加在2碳上
加在4碳上
在低温时生成1,2-加成产物为主。这是因为第一步反应的正碳离子中间体与带负电
的溴离子反应生成1,2-加成产物的活化能,比生成1,4-加成产物的活化能低。由于活
化能较低,在低温时1,2-加成产物的生成较低,所以它是反应的主要产物;在较高温度
(40 )时,正碳离子有条件获得更多的能量,可以满足1,4-加成反应所需要的较高活化
能,加之1,4-加成产物又较为稳定,所以容易生成1,4-加成产物。此外,在较高温度
时,1,2-加成的逆反应速度也增加,己生成的1,2-加成产物也易逆转为正碳离子,这
就有利于更多的1,4-加成产物的生成。所以在达到动态平衡时,比较稳定的1,4-加成
产物便占优势了。
3.14某两种烯烃与氢溴酸作用时,可生成下列溴代烷,它们可能具有怎样的结构?
CH
3
CH CH
3
CH
3
CH
Br
CH
3
CH
2
CH
3
Br
C
CH
3
(1)
(2)
3.15 由指定原料合成:
(1)从异丙基乙烯合成三甲基乙烯;
(2)从丙稀合成环氧氯丙烷;
(3)由1-氯丁烷合成2-丁醇。
答:(1)异丙基乙烯 三甲基乙烯
CH
3
CH
3
CH CH
2
BrH
CH
CH
3
CH
3
CH CH
3
CH
Br
KOH
CH
3
CH
3
CHCH
3
CH
乙醇
(2)丙稀 环氧氯丙烷
CH
3
CH
CH
2
ClCH
2
CH CH
2
ClCH
2
CH CH
2
O
CH
3
COOH
Cl
2
CH
3
O
C O
OH
+
(3)1-氯丁烷 2-丁醇
CH
3
CH
2
CH
2
CH
2
Cl
KOH
CH
3
CH
2
CH
CH
2
OH
2
H
3
PO
4
CH
3
CH
2
CHCH
3
OH
,压力
(4)丙炔 2-溴丙烷:1-氯丙烷;正己烷
CH
3
CH
CH
3
C
CH
H
2
,Pt
Br
2
AgNO
3
,NH
3
CH
3
CH CH
2
CH
3
CH
3
CH
3
CH
CH
3
CBr
2
CHBr
2
CH
3
CH
CH
3
C C
Ag
CH
2
CH C
CH
2
CH
3
H
2
,Pt
Br
2
CH
3
CH CH
2
CH
3
CH
3
CH
2
Br CHBr
CH
3
CBr CH
2
Br
2
2
3.16 分子式为C
6
H
12
的化合物(A)能使溴水褪色,并溶于浓硫酸。(A)加氢生成正己烷 ,
(A)用过量的高锰酸钾氧化成两种不同的羧酸。试推出(A)的构造式,并求出各步反应
式。
答:(A)的构造式为
CH
3
CH
CHCH
2
CH
2
CH
3
CH
3
CH
CHCH
2
CH
2
CH
3
Br
2
H
2
SO
4
H
2
,Ni
KMnO
4
CH
3
CHBrCHBrCH
2
CH
2
CH
3
CH
3
CH
2
CHCH
2
CH
2
CH
3
CH
3
CH
2
CH
2
CH
2
CH
2
CH
3
CH
3
COOH
OSO
2
OH
CH
3
CH
2
CH
2
COOH
浓
(过量)
+
3.17某个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
5
H
10
,能吸收易分子氢;与KMnO
4
/H
2
SO
4
作用只生成一分子
含四个碳原子的羧酸。但经溴氧化还原水解后可得到两分子不同的醛。试推测该化合物的可
能构造式,这个化合物有无顺反异构体?
答:该化合物的可能的构造式为
CH
3
CH
2
CH
2
CH CH
2
CH
2
CHCH(CH
3
)
2
或
。它们都没有顺反异构体。
3.18卤代烃C
5
H
11
Br(A)与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作用生成分子式为C
5
H
10
的化合物(B)。(B)
用高锰酸钾的酸性水溶液氧化,可以得到一个酮(C)和一个羧酸(D)。(B)与氢溴酸作
用得到的产物是(A)的异构体(E)。试写出(A)、(B)、(C)、(D)和(E)的构造式及
各步反应式。
答:各化合物的构造式为:
3.19具有相同分子式C
5
H
8
的两种化合物,经氢化后都可以生成2-甲基丁烷。它们都可
以与两分子溴加成。但其中一种可以使硝酸银氨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另一个则不能。试推测
这辆个异构体的构造式。
答:根据题意,这两个异构体的构造式为:
CH
3
CH
C
CH
CH
3
CH
2
C
CH CH
2
CH
3
和
CH
3
CH
CH
3
C
CH
H
2
,Pt
Br
2
AgNO
3
,NH
3
CH
3
CH CH
2
CH
3
CH
3
CH
3
CH
CH
3
CBr
2
CHBr
2
CH
3
CH
CH
3
C C
Ag
CH
2
CH C
CH
2
CH
3
H
2
,Pt
Br
2
CH
3
CH CH
2
CH
3
CH
3
CH
2
Br CHBr
CH
3
CBr CH
2
Br
2
2
3.20某高分子化合物
C
4
H
6
n
与臭氧作用,然后在锌粉的存在下进行水解可得到丁二醛
根据这一实验事实,写出该高分子化合物三个链节的构造式。合成这个高分子化合物应采用
什么原料?
答:此高分子化和物三个链节的构造式为:
CH
2
CH CH CH
2
CH CH CH
2
CH
2
CH CH CH
2
CH
2
合成该高分子化和物应采用1,3-丁二烯为原料。
3.21有一组成为C
6
H
10
的化合物,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与氯化亚铜作用。在汞盐和硫
酸存在下能和水作用,得到4-甲基-2-戊酮和2-甲基-3-戊酮的混合物。试推测该化合物的构
造式。
答:该化合物的构造式为:
CH
3
CC CH CH
3
CH
3
3.22某二烯烃和一分子溴加成的结果生成2,5-二溴-3-己烯。该二烯烃经臭氧分解
而生成两分子乙醛和一分子乙二醛。据此,请解答下列问题:
(1)推出该二烯烃的构造式,写出有关反应式。
(2)把上述的二溴加成物再加一分子溴,得到的产物是什么?
答:(1)该二烯烃构造式为:
CH
3
CH CHCH
CHCH
3
CH
3
CH CHCH
CHCH
3
Br
2
O
3
CH
3
CHBrCH
CH
HCBrCHCH
3
CHCH
3
CH CHCH
3
O
O
O
OO O
OH
2
Zn
CH
3
CHO OHCCHO
2 +
CH
3
CHBrCH CHBrCHCH
3
Br
2
CH
3
CHBrCHBrCHBrCHBrCH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