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武汉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 1
第六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 利用波长λ与频率ν之间的关系式,试从氢原子光谱的四条谱线的波长计算它的频率。
2. 利用氢原子光谱的频率公式,令n=3,4,5,6。求出相应的谱线频率。
3. 利用图6-2的氢原子能级数值,计算电子从n=6能级回到n=2能级时,由辐射能量而产生
的谱线的频率。
4. 利用氢原子光谱的能量关系式求出氢原子各能级(n=1,2,3,4)的能量。
5. 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哪一组是正确的?
(A)n=3,l=2,m=-2
(B)n=4,l=-1,m=0
(C)n=4,l=1,m=-2
(D)n=3,l=3,m=-3
6. 一个原子中,量子数n=3,l=2,m=0时可允许的最多电子数是多少?
7. “氢原子的1s电子在核外出现的几率最大的地方在离核52.9pm的球壳上,所以,1s电子
云的界面图的半径也是52.9pm”。这话对吗?为什么?
8. 怎样正确理解“s电子云是球型对称的”这句话?
9. 为什么说p轨道有方向性?d轨道是否有方向性?
10. 从
z
p2
ψ轨道的角度分布图[图6-8,(a)]说明
z
p2
ψ的最大绝对值对应于曲线的哪一部位,
最小绝对值又是哪里?这些部位怎样与
x
p2电子的出现几率密度相联系?
11. p轨道的角度分布图表如图6-8(a)所示,p电子云角度分布图如6-8(b)所示,试说明这两
者的区别。
12. 已知
0
a
r
3
0
s1
e
a
1
?
π
=ψ (氢原子基态)
(1) 计算r=52.9pm时的ψ值;
(2) 计算r=2×52.9pm时的ψ值;
(3) 计算(1)与(2)的
2
ψ值;
(4) 计算(1)与(2)的
22
r4 ψπ值;
Copyright武汉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 2
(5) 当r=0和r=∞时,分别
22
r4 ψπ等于多少?
13. H和Na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分别为2.179×10
-18
J和0.823×10
-18
J,试计算氢和钠的第一摩
尔电离能为多少kJ·mol
-1
?(有时电离能就以这种摩尔电离能kJ·mol
-1
单位来表示。)
14. 在图6-18中从原子序数11到20,第一电离能数据出现尖端的是哪些元素?这些元素的原
子结构各有什么特点。
15. Cotton原子轨道能级图与Pauling近似解级图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6. 试用Slater规则:
(1)计算说明原子序数为13,17,27各元素中,4s和3d哪一个能级的能量高;
(2)分别计算作用于Fe的3s,3p,3d和4s电子的有关核电荷数,这些电子所在各轨道的能
量及Fe原子系统能量。
17. n相同,l不同的电子穿透作用大小的次序是什么?
18. 指出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价电子层排布为ns
1
的元素是碱金属元素;
(2)第八族元素的价电子层排布为(n-1)d
6
ns
2
;
(3)过渡元素的原子填充电子时是先填3d然后4s,所以失去电子时,也是按这个次序;
(4)因为镧素收缩,第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会比第五周期同族元素半径小;
(5)O(g)+e
-
O
-
(g),O
-
(g)+e
-
O
2-
(g)
(6)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故其电子亲合能也最大。
19. 写出K
+
,Ti
3+
,Sc
3+
,Br
-
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
20. 已知某原子的电子分布是:1s
2
2s
2
2p
6
3s
2
3p
6
3d
10
4s
2
4p
1
(1) 这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多少?
(2) 这元素属第几周期?第几族?是主族元素还是过渡元素?
21. 在某一周期(其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构型为4s
2
4p
6
)中有A、B、C、D4种元素,已知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2,1,7;A、C的次外层电子数为8,B、D的次外层电子
数为18。问A、B、C、D分别是哪个元素?
22. 某元素原子X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其X
3+
离子的最高能级三个电子的主量子数n为3,
副量子数l为2,写出元素符号,第几周期,第几族。
Copyright武汉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 3
习题答案
1. υ1=4.57×10
14
s
-1
; υ 2=6.17×10
14
s
-1
; υ 3=6.91×10
14
s
-1
; υ 4=7.31×10
14
s
-1
2. υ1=4.57×10
14
s
-1
; υ 2=6.17×0
14
s
-1
; υ 3=6.91×10
14
s
-1
; υ 4=7.31×10
14
s
-1
3. υ=7.30×10
14
s
-1
4. E1=-2.179×10
-18
J; E2=-0.545×10
-18
J;
E3=-0.242×10
-18
J; E4=-0.136×10
-18
J
6. 2
12. (1) ψ1=5.40×10
-4
;
(2) ψ2=1.99×10
-4
;
(3)
2
1
ψ =2.92×10
-7
;
2
2
ψ =3.96×10
-8
(4)1.03×10
-2
; 5.57×10
-3
(5) 0; 0
16. (2)14.75,14.75, 6.25, 3.75,
-52.7 × 10
-18
J, -52.7 × 10
-18
J, -9.46 ×10
-18
J,
-1.92×10
-18
J ,-5.44×10
-15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