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经济学
主讲人:黄秀清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二章 通信产业的经济特征及在
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第一节 通信业的产业属性
? 第二节 通信产业经济特征分析
? 第三节 通信业与社会信息化
第一节 通信业的产业属性
? 主要内容
– 产业划分理论的发展
– 信息产业的内容
– 通信业范围的界定
– 通信业的产业属性
? 关于产业( Industry)
? 产业 ——,现代汉语词典,
– 指不动产,如私有的土地、房屋、工厂等产业,这
是从法学的角度来解释的产业;
– 指工业,如产业工人、产业部门、产业革命等,这
是从历史和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产业。
? 古典经济学
– 产业的主要内容是指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如农业、
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
1、产业划分理论的发展
在产业经济学中,
? 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 产业具有以下某种同类属性和特征,
– 需求角度: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
产品或服务
– 供给角度:具有类似的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
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
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 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三次社会分工
– 原始公社的新石器时代: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
– 原始公社末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
– 奴隶社会初期:商业逐渐从农业、手工业中分

恩格斯
18世纪以来的三次产业革命
? 18世纪 60年代:第一次产业革命
– 手工业 ——机器大工业
? 20世纪初期:第二次产业革命
– 新兴产业涌现:钢铁、铁路、石油、化工得
到大发展
? 20世纪 50年代:第三次产业革命
– 信息产业崛起,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产业内
部分工细化,新的产业出现
产业分类理论
? 产业分类是一种分析经济运行的方法,方法服
务于目的,目的不同,分类方法不同
? 1758年魁奈的《经济表,
? 马克思的两大部类理论
? 三次产业划分理论 (克拉克)
? 四次产业划分理论(马克,波拉特)
两大部类分类法 ——马克思
? 马克思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和
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对社会再生产过
程进行剖析时所用的一种产业分类方法
– Ⅰ 生产资料
– Ⅱ 消费资料
? 实践中
– 前苏联的农轻重分类法
– 我国 1988年以前的国民经济分类统计方法
三次产业分类
? ( 1935-1940) Fisher--Clark产业分类法
? 三次产业分类法是西方产业分类研究中的最重
要的分类法之一,是指按国民经济各部门按生
产过程的特征和产品性质划分的一种国民经济
结构分类和统计的方法。该分类方法以经济活
动与自然界的关系为依据。
? 第一产业( Primary Industry):农业
? 第二产业 (Secondary Industry):工业
? 第三产业( Tertiary Industry),服务业
中国三次产业划分新规定
? 2003/5/14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三次产业划分
规定》的通知(国统字 [2003]14号)
–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
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其中:第三产业内容
? 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
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
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
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
织,国际组织。
四次产业划分 ——信息产业
? 1962年 美国经济学家 Machlup——,美国的知
识生产和分配, 首次提出知识产业和信息服务
概念。
–, 知识产业是一类为他人或者自己所用而生产知识、
从事信息服务或生产信息产品的机构 ——厂商、单
位、组织和部门或其中的班组,有时是个人和家
庭, 。
– 其 知识产业包括教育、研究与开发、通信媒介、信
息设备、信息服务五大部分。
,信息经济:定义与测量,
——马克 ·波拉特
? 1977年,美国商业部资助 Mark· Porat的
研究,出版了的九卷研究报告, The
Information Economy,。提出了信息产
业的基本概念和整体框架,形成自己独
特的分类体系。
– 第一产业 ——农业
– 第二产业 ——工业
– 第三产业 ——服务业
– 第四产业 ——信息产业
划分依据和信息产业内容,
? 根据各种经济活动与信息的形态转换的相
关度确定信息产业,包括,
– 第一信息部门
– 第二信息部门
? 第一信息部门是直接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
服务的产业。主要包括:计算机制造、电信、印
刷、大众传播媒介、广告宣传、会计工作、教育
等。
? 第二信息部门是信息生产仅供自身消费的大部分
政府公共部门和一切私人企业的管理部门。这是
因为,在政府部门和各种企事业部门内部也存在
着信息劳动、信息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它
们在本质上与一级信息部门没有什么区别,但这
些具有经济意义的活动,其价值是通过非商品化
形式,不通过市场交换,而是通过分配实现的。
第一信息部门
第二信息部门
知识生产和具有发明性质的
行业
信息分配与通信产业
金融和保险等风险经营业
市场调查和协调性产业
信息处理与传输产业
信息产品制造业
邮政、教育等政府公共产业
基础设施
政府公共部门
民间管理部门
2、信息产业内容(国内的研究)
? 广义观点:信息产业是指一切与信息生产、流
通、利用有关的产业,不仅包括信息服务和信
息技术,而且包括科研、教育、出版、新闻、
广告、金融等各部门 。
? 狭义观点:信息产业是指从事信息技术研究、
开发与应用、信息设备与器件的制造,以及为
经济发展和公共社会的需求提供信息服务的综
合性生产活动和基础结构。
? 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四大部
分:即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软件业、通信和
信息传播业以及信息内容服务业。
3、通信业范围的界定?
? 传统的通信业 ——现代通信业的变迁
– 首先,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多样化的通信方式以及不同通信
方式的融合发展,大大拓展了传统通信业的内涵。
– 其次,通信业中的主导行业发生了转移。
邮政通信 ?电信通信、网络通信
– 第三,随着通信产业范围的不断拓宽,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产业内包含的企业种类和形式也在增加。
– 第四,作为信息产业中的基础产业,通信业和信息产业中的
其他产业,如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软件业以及信息内容服
务业的产业关联程度越来越密切。
– 传统通信业
? 邮政(利用运输工具传递实物载体信息)
? 电信(电报、电话)
? 广播?
? 电视?
? 其他媒体?
技术发展和行业融合
? 现代通信业
– 邮政(信函、报刊发行、混合邮件)
– 电信(电报、电话、传真、移动、卫星、互联网)
? 三网融合(计算机、有线电视、电信)
– 融合动力:微电子、软件、数字等技术、政府管制放松、管
理创新
– 电信网,
? 传输:光缆、宽带、数字化
? 交换:电路交换、包交换、数字化、智能化
? 终端:智能化、多媒介、个人化
– 计算机网,
? 大型机、个人 PC,分布式网络、计算机网络,INTERNET
– 有线电视网,
? 广播、视像(宽带)、交互式娱乐信息网络;模拟、数字
各主要年份邮政、电信业务总量完成情况( 1990 年不变单价) 万元
年份 邮政业务总量 电信业务总量 邮政占总比例
1949 15515.1 129202.2 0.11
1978 149206 191685.3 0.44
1990 459532.6 1095910.6 0.30
1995 1133391.8 8755123.6 0.11
1999 1984435.4 31323744.2 0.06
2000 2328223.4 45599240.1 0.05
2001 年 2500634.738 59426403.61 0.04
热点问题:电信产业价值链分析
基础网络
技术提供
设备制造
虚拟
运营商
代 理 商,
零售商
内容
提供 应用
服务
服务
集成 客户
渠道


电 信
运营商
设备
制造


原因?
通信产业价值网
设备
技术
设备
技术
基础网络 B
A
C
设备
技术

入 驻





产品使用价值
产品价值



系统
集成




现代通信业的范围
? 分层含义
– 以公共电信网络为基础的电信通信业
– 以公共通信网络为基础的通信业
? 电信(固定、移动、计算机、卫星)
? 邮政实物信息传递网
? 广播电视网络
– 包括设备制造、信息通信、信息服务在内的
信息通信业
– 本书的研究范围
4、通信业的产业属性
? 物质生产部门还是非物质生产部门?
– 通信业中为生产企业提供服务的部分就被划归物质生产部门,
而为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的部分则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
? 第三产业第一层次?
– 按照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法,通信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
? 信息产业的基础行业?
– 基础产业:实现信息搬移的通信业无疑是信息产业当中的最
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
– 主导产业?
第二节 通信产业经济特征分析
? 一、生产的网络性
? 二、产品的服务性
? 三、通信产业的基础设施性
? 四、市场的可竞争性
一、生产的网络性
? 通信产业生产运作的物质基础 ——网络
– 电信网络:固定电话、移动电话、
INTERNET、卫星通信
– 邮政实物传递网、综合计算机网
? 网络
– 由多个结点和连线连接构成,形成的一个网
状配臵系统。
网络产业
? 网络产业的基本概念
– 经济活动 (必须 )建立一个物理连接的配臵网
的基础上的产业称之为网络产业。
? 除了邮政、电信通信网外
– 广播电视网
– 能源管道配送网:电力网、煤气、自来水
– 交通运输网: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 。。。
单向网络与双向网络
? 单向网络:网络上的流量是单向的,相同类别的
节点之间的传递流量没意义。
– 单向网络系统如:广播、有线电视、电力、输水管道、
输油管道、天然气管道,
? 双向网络:网络上的流量可以向任何方向传送。
– 双向网络系统有:电话网、互联网(电子邮件和聊天
室)、邮政服务、包裹投递系统、铁路和高速公路、
公共交通、货物运输、航空、内河水运、远洋船运等。
网络产业的特点
? 网络的互补性( complementarity)
– 网络各环节以及网络与网络间的互补(全程全网)
– 产品和服务的互补
? 技术的兼容性( compatibility)
– 为了保证成功地在一个网络内进行交易 (如完成 —个
呼叫 ),那么,各种各样的结点和连接就必须是相互
可相容的,也就是说,结点和连接必须采用相同的
技术或者足够类似的技术,以便交易成本不致过度
地增加。
? 标准的统一性( standards)
– 网络成员取得相容性的一个方法是大家都赞同一组
标准, 这一组标准既要覆盖网络正式技术, 也要覆
盖网络具体装臵 。
网络的外部性
network externalities
? 外部性 定义,
– 指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
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 分类,
– 正外部性、负外部性
– 生产的外部性,消费的外部性
– 技术外部性(源于技术本身)、货币外部性(由市
场交易产生);
– 。。。
通信网络外部性
? 网络外部性
– 消费规模经济性
– 网络效应
? 当消费者通过购买特定产品或服务加入某一网
络,他所获得的效用依赖于同一网络中使用同
样产品或服务的人数。这种在特定消费行为方
面的“互存性”,被称为“网络外部
性” (network externalities)。
? 通信网络对于用户的价值(效用)取决于该网
络用户的数量,用户数量越大,网络的价值
(效用)就越大。
通信网络外部性的定量衡量
? Metcalfe Law—— 梅特卡夫定律
? 网络的价值与其节点数的平方成正比。
I = E M2
其中,
I—网络的价值
E—系数
M—网络中的用户数
? 问题,
– 双向网络与单向网络的区别?
– 直接外部性、间接外部性
网络的价值与
用户数量平方
成正比
??
网络的负外部性?
二、产品的服务性
? 产品 (服务 ):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
设备制造 基础网络 内容服务
设备 服务 信息
???
? 通信产品的服务性
– 通信企业的生产活动过程是利用通信网络设施,所
提供的是信息传递服务这样一种有益效用。
? 通信服务产品的特点
– 生产消费的同一性
– 不可存储性和不可分割性
– 不可逆转性
? 对通信服务产品质量要求的突出性和特殊性
? 通信设备产品和信息产品 (互补性产品 )
? 基础设施:指在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属于
社会再生产的共同外部条件,具有广泛的外部
经济性的产业部门。
? 现代通信产业的基础设施性
– 农业时代:通信主要为统治者服务
– 工业时代:通信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条件
– 信息时代:通信成为社会基础设施
– 案例 1:发达的通信引发的管理变革
– 案例 2:美国世界通信公司破产危及整个美
国经济
三、通信产业的基础设施性
? 生产外部性 /通信产业的货币外部性
? 通信业的外部经济性表现在时间节约和效率的提高上以及
由此带来的对其它行业以及整个社会的积极的外部经济性。
– 通信业投资的间接经济效益
– 诱发系数
– 电话普及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之间的关系曲线
通信产业的外部经济性
通信业服务的普遍性
? 服务对象
– 个人、家庭 /企业、组织 /政府
? 通信普遍服务
? 电信普遍服务 ——就是要对任何人都要提供无地域、
无质量、无资费歧视能承担的起的(基本通信)电信
服务。其核心要素包括三方面,
– 可接入性: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需求,都应该有全面覆盖
的(基本通信)电话服务。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
– 非歧视性:用户在价格、服务和质量方面得到的待遇应一视
同仁。(价格相同、质量相同)
– 可购性:( 基本通信) 电话服务的定价应让大部分用户承担
得起。(可以承受的价格)
四、市场的可竞争性
? 电信业与自然垄断 (natural monopoly)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电信业被认为是自然垄断

– 萨缪尔森的实证分析表明:在所有行业中,自然垄
断强度最高的是本地电话 。
– 关于自然垄断
? 自然垄断性指的是,当一种产品或一种服务的生产全部交
给一家垄断企业经营时,对全社会来说总成本最低。
? 斯蒂格利茨认为:当一家厂商的平均成本在市场可能出现
的产量范围内是递减的,就会出现自然垄断。
规模经济性与自然垄断
? 规模经济性 (Economy of Scale)
? 是指这样一种经济特征:在一定的市场需求范
围内,企业单位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减
少,因而其收益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是递增
的。
? 规模经济性的存在使得更大规模的企业在成本
上优于小规模企业,从而将小企业排斥在市场
之外,因而该行业是自然垄断的。
示意图
? 成本 (资产) - 能力弹性( Cost/Asset-Volume Elasticity—
CVE/AVE),表示成本 /资产增加量和产出能力增加量的比
值。
? 平均成本弹性( Average Cost Elasticity—ACE),表示随
产出增加,单位成本的增加比率。
? 规模经济系数 ?= AC/MC
%1 0 01%1 %1( ????? )vcA C E
C% 为成本增加比率
V% 为业务量增加比率
规模经济性的测算
电信规模经济性的测算
? OFFTEL估计 BT的资产 —能力弹性值( AVE)结果,
资产类型 AVE资产能力弹性
管道 0.0-0.1
核心传输设备 0.6-0.7
传输电缆 0.1-0.3
本地交换
流量敏感部分
总设备
主交换设备
平均内陆传输
0.6-0.8
0.15-0.2
0.6-0.8
0.2-0.3
Mc.Gowan采用
加拿大西部一
省份的政府电
话公司 1968-
1983年的数据
估计,成本 -能
力弹性系数
CVE为 0.625,
平均成本弹性
为 -0.6。
数据来源,World telecommunications Economics 1999
? 美国,
? Mayer测算 AT&T传输网的平均成本弹性
ACE为 -0.3。
? Mantell进行了其他 6项研究,得出了同样
的结论。
1993年,日本邮政省研究所的中岛隆信和八田惠子
以日本 NTT的 10个本地支社 1985年 ——1990年的实际数据,
以用户系数和成本系数两种方法对本地电信网的规模经
济性进行了测算,
? 结果表明,日本电信在这期间具有明显
的规模经济性。
0 用户数(万户)
400 800 1200 1600 2000
运营成本(万日元) 资料来源:日本邮政研究所 1993
? 电信业规模经济存在的原因
– 网络产业的特殊成本结构
– 大量的固定成本、较少的变动支出
? 范围经济性( Economies of Scope)
– 指的是当企业联合生产多种产品时,其总成本低于
分别生产这些产品时的成本之和,此时联合生产就
存在范围经济性。
– 范围经济性的存在的直接原因是各类产品或业务之
间的存在着大量的共用成本,这些公用成本的存在
使得单独利用它们生产一种产品或提供单独一项业
务变得十分昂贵。以两种产品为例,
– C(Qx+Qy)<C(Qx)+C(Qy)
范围经济性与自然垄断
电信业的范围经济性
? 范围经济性的存在,使得在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下
(现实经济中,生产多种产品比只生产一种产品情况
更常见),如果只由一家企业生产所有的产品,其总
成本将小于多家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之和。
具有这样生产特点的行业适合单一企业生产效率最高,
因而该产业属于自然垄断行业。
? 实证分析,
– 雅克。拉丰等人用 LECOM模型的测算结论(参见, 电信成本,
p48)说明多数本地市场存在范围经济。
– 四种业务(长途业务、本地业务、长途专线业务、本地专线
业务)
根据自然垄断的特点,可以得出,
? 在自然垄断产业,单一企业提供本行业的多种产品可
达到成本最低,实现最大生产效率。
? 新企业的加入自然垄断行业必然会带来重复建设,从
而导致资源浪费和破坏性竞争。
? 多家企业进入自然垄断行业,必然会使经营成本提高,
进而提高消费价格。损害社会福利。竞争的最终结果
是一家企业将其他企业赶出市场,仍然恢复垄断。
? 在自然垄断产业不适宜竞争,竞争只会导致生产低效
率、资源配臵低效率和损害社会福利,因此,政府应
该对自然垄断行业设臵政策性进入障碍,维持垄断。
自然垄断理论的发展 ——成本次可加理论
Cost Subadditivity
? 夏基 Sharkey( 1982),潘查 Panzer( 1989)、
鲍莫尔 Bauml的成本次可加性理论
– 成本的次可加性:对于成本函数 C(Y),如果对任何
产出向量 Y1,Y2。。。 Yk,Yi?Y,i=1,2。。。 K,
且满足 ?Yi= Y,都有 C(Y)< ?C(Yi),则称成本函数 C
在 Y满足成本的次可加性。
– 根据上述定义,如果 C(Y)在所有满足 Y’<Y的范围内
满足成本的次可加性,则成该产业直到产量 Y是一
个自然垄断。
0 产量
成本
AC1 AC2
Q1 2Q1 Q2
假设两个企业具有相同的生产效率,AC1表示单个企业的平
均成本曲线,AC2表示两个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
所以在单一产出情
况下,规模经济是
次可加性的充分条
件,但不是必要条
件。
单产品条件下,
多产品情况下,
? 规模经济性不是自然垄断的充分条件,也不是
必要条件
? 例如,c( x1,x2) =X1+X2+(X1*X2)1/3
? 该成本函数显示出对所有非负产出都具备规模
经济,但没有一处是次可加的。对于这种函数,
存在“范围不经济”,那意味着是次可加性条
件对正交产出向量不成立。
1/31 2 1 2()x x x x??
? 现代自然垄断理论认为,
– 成本次可加性是自然垄断存在的必要条件。
? 对电信业成本次可加性的实证分析
– 由于结果对模型和测算方法敏感,结论出现对立的结
果。
– 1992年,Shin和 Ying利用联邦通信委员会的《通信公
共运营商统计》对 AT&T拆分前(本地交换运营商)
的数据进行测算得出:“成本函数明确不具有次可加
性”,因而不具有自然垄断特点。
– 1998年,1999年拉丰等人运用 LECOM模型的测算结
论得出对立的结论。
现实经济中,
? 自然垄断还是其他垄断?
– 电信 ——规制下的垄断
– 邮政 ——政府专营
? 从经济学意义上说,垄断的三种类型,
– 自然垄断
– 行政垄断
– 经济垄断
垄断 ——效率?
? 垄断市场结构的有效性
? 有效的前提 ——存在一种机制,可以使垄断企业单独生产
所产生的成本节约完全转化为纯福利的分配。但在现实经
济中却恰恰相反。
? 哈维,莱本斯的 X低效率理论
? 企业组织的管理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经济活动的
外部环境。
? 当外部环境充满竞争,企业内部就会自上而下地感受到外
部压力,促使企业自觉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 在垄断市场上,企业外部环境缺乏竞争压力,企业内部各
层次成员就会产生惰性,从而形成 X低效率。
市场的可竞争性
? 通信市场从垄断逐步走向竞争
– 引发电信市场结构变革的原因
? 电信技术的进步为在电信业中打破垄断、促进竞争提供了
可能。技术进步大大削弱了电信业的自然垄断特性。
? 技术的进步使得产品和服务的种类大大丰富,产业价值链
也因此被分化。
? 原有垄断市场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对通信日益增长的需求
? 政府管制度放松
– 邮政逐步缩小专营范围
市场竞争的有限性
? 电信竞争与马歇尔冲突( Marsharll’s
dilemma)
– 电信业源自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的特点决
定了电信竞争的有限性。
– 有限竞争的寡头市场结构既在很大程度上解决
了电信业的垄断弊病,又避免了电信市场的过
度竞争,因此,寡头竞争市场结构将是电信业
实现有效竞争的理性选择 。
香港
? 香港于 1995年起,陆续在本地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国际电话市
场引入竞争。 1995年,香港电讯管理局批准四家公司:香港电话
公司、和记电讯有限公司、新世界电讯有限公司和香港新电讯有
限公司,以竞争形式提供本地固定电话服务,开始打破原只有香
港电讯一家的垄断经营局面。 1998年,香港电讯有限公司结束国
际电话业务专营权,开始与其他 3家固定电话公司一起进行竞争。
在移动通信方面,香港共有 11个移动电话网络,有 6家独立的移
动通信运营商分别经营。在互联网服务和国际增值服务方面,香
港分别发放了 133个,177个 经营许可证,授权这些公司开展业务,
进行竞争。香港电信市场开放,的确打破了原来香港电讯的垄断
局面;但是,由于过度引入竞争,造成了竞争无序、大打价格战
的恶性竞争局面。现在香港各电信企业基本都是亏本经营国际长
途电话业务,再加上一些国际资本的盲目投资支持,一些电信企
业采取短期的降价竞争,严重影响了香港电信业的长远发展。和
记电信营运总裁叶泽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经营电信业务与
普通卖烟卖酒不同。, 电信服务是一种长期性服务,不能有短期
行为的思想。 过度竞争只会削弱电信企业的实力,影响电信业的
国际竞争力。电信市场的开放竞争,并非是在一个领域里引入的
企业越多竞争就越好,应该做到有序竞争。
美国
? 过度竞争导致了大量不必要的低水平重
复建设,同时导致企业互联成本以及政
府监管、社会管理成本上升。目前美国
已有 6200万公里的光纤,足够绕地球
1566圈,仅在最近 4年就为此花费了 1000
多亿美元。根据美林公司的估计,这个
光纤网络真正的使用率仅为 2.6%,其余
的有可能永远都无法开通。
美国
? 自 2001年以来,美国至少有 7家公开上市
公司宣告破产,未上市的电信公司的倒
闭数量则多达几十家。近两年来美国电
信业已累计裁员 11万,相当于全美企业
裁员总数的 20%,成为美国裁员最严重
的产业。
第三节 通信业与社会信息化
? 社会信息化
? 社会信息化的测度
? 通信业与社会信息化
社会信息化
? 信息化概述
– 内涵:信息作为超越传统资源的一种新的资源,得
到非常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产业高度发展,信息
咨询业高度发达和完善。
– 外延: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源为经
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为经济重心的转变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国民经
济各部门和社会各领域,从而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
率。
? 信息化的层次
– 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社会
信息化
社会信息化的测度
? 1、信息化指数模型
– 四大类共 11项指标。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
水平、信息系数。
– 信息化指数模型要素结构图。
? 2、波拉特方法
– 信息经济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 信息产业就业人口数占社会就业人口数的比重
? 3、其他方法
– 国际电信联盟的测度方法
? 六组指标 ——电话主线,蜂窝式电话, ISDN, 有线电视,
计算机,光纤
– 国际数据通信公司的测度方法
? 三组 20个指标。社会基础结构、信息基础结构,计算机基础
结构
社会信息化的测度( Ⅱ )
? 我国对社会信息化测度的研究
– 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
? 该套指标体系共包含 20项指标。
? 2000年全国及各地区信息化各要素指数。
? 99-2000年全国及各地区信息化水平总指数的发展速度 。
– 我国信息化研究结果的六大主要特点
? 一是信息技术应用得到较快的发展
? 二是信息产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 三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一定的发展。
? 四是信息网络建设飞速增长,但存在重复建设。
? 五是信息化发展环境需加快完善。
? 六是信息化人才不足是制约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通信业与社会信息化
? 电信业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
? 电信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邮政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服务
– 邮政担负着传递国家政令、公文和沟通各级党政军
机关之间联系的重任。
– 邮政是市场经济信息流的大动脉。
– 邮政是市场商品流通的重要通道。
– 邮政是市场货币流通的重要渠道。
– 邮政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的桥梁。
– 邮政是人们沟通信息,联络感情最普遍使用的一种
通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