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经济学
主讲人:黄秀清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五章 通信资费理论及实践
? 第一节 通信资费理论基础
? 第二节 通信资费水平的确定
? 第三节 电信资费
? 第四节 邮政资费
? 第五节 我国通信资费改革
第一节 通信资费理论基础
? 一、通信资费
? 二、通信资费体系及内容
? 三、通信资费结构理论
一、通信资费 (price/tariff)
? 通信资费,指的是用户在享用通信服务时按照规
定的资费标准支付的费用。
? 其实质就是邮电通信企业出售邮电通信产品的
价格,是以邮电通信产品价值为基础的邮电通
信产品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
? 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通信产品价格的通信资
费体现了通信企业和社会广大消费者之间商品
交换的经济关系。
二、通信资费体系及内容
? 资费体系:通信企业提供的所有各种业务的收费
标准的综合构成通信资费体系。
? 通信资费分类,
– 按照通信专业分类:电信、邮政
– 按照业务的需求结构分类,
? 批发、零售;高峰需求资费,非高峰时段资费
– 按照提供业务的市场结构分类,竞争性、非竞争性
– 按照资费定价策略来分类,
? 单一资费和选择资费;独立资费和捆绑资费。。。
– 按照资费对使用者的影响分类
? 基本资费和非基本资费 ;。。。
三、通信资费结构理论
? 通信资费结构的含义有二,
– 单项业务资费结构
– 例如
– 总体业务资费结构
? 资费体系中各类业务资费水平
? 资费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固定电话资费
初装费 月租费 使用费
1、(单项)电信业务资费结构
? 线性资费 ( Linear pricing)
? 线性从量资费( Linear Meter Rate)
? 定额资费( Flat Rate)
? 非线性资费( Nonlinear pricing)
? 二部资费,价格由两部分构成
–,基本费”,“从量费”
– 二部资费的定价原理
? 高峰负荷资费 ( Peak-load pricing)
– 市场对产品需求在不同时段内(季节、周内、小时)
存在巨大的 波动 。
– 产品特点:储存成本非常高或根本无法储存,需求波
动无法依靠存货来调整。
– 高峰负荷时段存在高的边际成本 /通过高峰负荷资费来
调节需求
2、邮政业务资费结构
? 邮政业务资费结构
– 均一资费制( uniform postal charge system)
? 均一资费制指的是对用户交寄一定重量范围内的邮件,不
分邮程远近,实行统一标准计收费用的资费结构制度。
? 在国外,一般不分本埠与外埠两种收费标准,以符合一国
之内采取均一资费制的原则。
– 递进邮资制( ascending postal charge system)
? 递进邮资制是指对于用户交寄的邮件,实行按运递里程递
增收取费用标准的资费结构制度。主要适用于包裹等较重
邮件。
? 区域或地带游资制
? 里程邮资制
3、总体业务资费结构
? 通信总体业务资费结构发展趋势
– 从总体业务资费角度考察通信资费结构,重点在于
研究各种不同业务之间资费比价情况是否合理。
– 纵向、横向比较
– 中国电信资费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 1949-1979:本地业务资费低,长途及国际业务资费高,利
用地区成本和业务收入差异,实行以电补邮,以长补市,
城市补农村,富裕地区补平穷地区的 交叉补贴 资费模式。
? 1980-1994: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发展电信,对新业务采取高
资费,以缓解供需矛盾,募集了大量的资金。
? 1995-随着竞争的引入,电信资费调整频繁。结构调整力
度加大。 (资费再平衡)
资费调整项目 调整次数 1996年 -2001年 6月平均调整幅度
初装费 4 下降 51.99%( 2001年 7月 1日取消)
本地电话资费 2 资费上调 8.15%
移动入网费 4 下降 38.51%( 2001年 7月 1日取消)
国内长途电话资费 3 下调 7.4%
国际长途电话资费 5 下降 29.28%
出租电路费 2 国内下降 40.15%,国际 33.8%
INTERNET资费 多次 平均下降 45%
数据来源:中美电信竞争力比较 p43( 陈凯)
? 交叉补贴( Cross subsidization)
– 通信运营企业总其提供的各种业务中,将一部分业
务的资费定得低于成本,而将另一部分的业务的资
费定得高于成本,最终用高于成本定价的业务的盈
余弥补低于成本定价业务的亏损。这样的一种定价
方式就称为交叉补贴。
? 资费再平衡( Rate rebalance)
– 指世界范围内电话业务资费从过去严重背离成本到
回归成本的一个过程。
第二节 通信资费水平的确定
? 一、通信资费水平决定因素
? 二、电信业务的定价方法
一、通信资费水平决定因素
? 市场结构 因素 (供给)
– 完全竞争--垄断
? 法律和政策 因素
–,价格法》、邮电法规
? 成本因素
– 成本水平、成本结构
? 产品因素
? 产品相关因素
? 其它因素
通信业决定价格的
因素中,哪个是最
重要的?
一、通信资费水平决定因素
市场结构
政
策
法
规
成
本
产
品
及
其
他
通
信
资
费
市
场
结
构
垄断
竞争
政府管制(政策及法规)
企 业定价、政府直接定价
成本信息
(弱)
竞
争
强
度
(强)
边际成本定价 /其他
竞争 /成本
/其他
政策
法规
政策法规
? 资费管制
? 垄断:对垄断运营商管制
– 公正报酬率
? 成本 +合理投资回报
? 美国 FCC对 ATT:Y=d+OE+T+r(V-D)
? 引入竞争:非对称管制
– 价格上限
? PCI=CPI-X( P460)
? 美国 1989年开始使用
? 竞争: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中国通信资费相关法律
?, 中华人们共和国价格法, 是我国价格
管理的基本法律。 1997年 12月 29日由全
国人大常委会通过,1998年 5月 1日施行。
该法规定了我国价格形成方式、政府和
经营者的价格权利,明确了价格行为的
法律界限和执法尺度。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 第三条 国家实行并逐步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下主
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价格的制定应当符
合价值规律,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市场
调节价,极少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政府指导
价或者政府定价 。
? 市场调节价,是指由经营者自主制定,通过市
场竞争形成的价格 。
? 政府指导价,是指依照本法规定,由政府价格
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
范围规定基准价及其浮动幅度,指导经营者制
定的价格。
? 政府定价,是指依照本法规定,由政府价格主
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制定的价格。
? 第八条 经营者定价的基本依据是生产经
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
? 第九条 经营者应当努力改进生产经营管
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为消费者提供
价格合理的商品和服务,并在市场竞争
中获取合法利润。
? 第十四条 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
(一) 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 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
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
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 国家利益或者
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三) 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
过高上涨的;
(四) 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
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
(五) 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
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
(六) 采取抬高等级或者压低等级等手段收购、销售商
品或者提供服务,变相提高或者压低价格;
(七) 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牟取暴利;
(八)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
,电信条例,
? 第 23条:电信资费标准实行以成本为基础的定
价原则,同时考虑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
电信业的发展和电信用户的承受能力等因素。
? 第 24条,
– 基础电信业务资费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或
市场调节价
– 增殖电信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或者政府指导价
– 市场竞争充分的电信业务,实行市场调节价
寡头竞争市场
? 少数企业控制市场产品价格的决定
– 合谋定价,形成价格卡特尔
– 非合作竞争:价格战
双寡头削价竞争
? 卡特尔协定,100,100
? 纳什均衡:在博弈中,由各博弈方的各一个策略组成
的某个策略组合中,任一方的策略都是对其余博弈方
策略的组合的最佳对策,则称为该博弈的一个纳什均
衡。( 70,70)
100,100 20,150
150,20 70,70
高价 低价
高
价
低
价
寡头 2
寡
头
1
二、电信业务的定价方法( Ⅰ )
? 企业的定价方法是指企业在特定的定价目标上,
运用定价策略,对产品价格进行具体计算或确
定的方法。
? 定价方法,
– 成本导向定价法
– 需求导向定价法
– 竞争导向定价法
1、成本导向定价法
? 边 际成本定价法??
? 按照经济学的解释,在自由竞争市场条件下,竞争性企业
按照边际成本定价,是实现资源配置达到帕氏效率的最优
定价方法。
? 对于电信行业来说,其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下
方,如果采用边际成本来制定资费,企业就会出现亏损 。
在成本递减产业实行边际成本资费决定方式是不现实的。
? ????? )()( QCdQQPSCSB
( Q )CP
( Q )CPC ( Q )P ( Q )
dQ
d
??
??????? 0
P,价格,Q,产量
f(P),需求曲线
P(Q),逆需求曲线,即 P=P(Q)
C(Q),成本费用函数
SB,社会总效益
SC,社会总成本
?:经济福利
– 完全分摊成本定价
? 实际上是平均成本定价方式在电信行业的具体应用。
? 适合于在垄断市场条件下制定价格。
? P=TC/Q
? 可以通过不同的成本分摊原则,计算平均成本得到
完全分摊成本定价,P=FDCi/Qi=(Aci+fi*F)
? 只考虑收支平衡,不考虑社会福利因素;成本分摊
主观随意。
平均成本定价法
预算平衡(平均成本)定价法
– 实践中,存在可以保持企业预算平衡但能增
加社会福利的其他价格组合。
– 广义的讲,是一种平均成本定价方式。
– Ramsey定价
? 可以财务上实现, 收支平衡,
? 同时保证社会福利最大化
? 福利最大化定价
? Ramsey定价的特点:分摊成本时考虑了各种产
品(或各个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
– 二部资费定价法
长期增量成本定价
– 长期增量成本定价
? 电信网间互联资费 /网络元素定价 /普遍服务成本
的补偿
? 只弥补增量成本;同时以前瞻性成本为基础
? 计算方法,
– 重置成本法
– 代理成本法
? 有利于竞争和提高效率,不确定因素较多,实际
应用性受限
2、需求导向定价法
? 拉姆塞( Ramsey) 定价
– 以收支平衡为前提,实现经济福利最大化为
目的,求得一组次优的价格。
– 拉姆塞定价的依据是, 弹性反比法则,
? 对一种产品
? 对多种产品(需求相互独立)
ii R
MCP
?/1 ??
MC…… 边际成本
R……… 拉姆赛指数
εi…… 需求价格弹性
1
2
222
111
22
22
11
11
)(
)(
,1
1
,1
1
?
?
??
?
??
?
?
?
?
?
?
???
?
??
PMCP
PMCP
P
MCP
P
MCP
差别化定价
? 差别化定价是指在同一时期,对单位平均成本相同的同一种服务,
根据购买者对业务需求的迫切程度不同,制定不同的价格出售商
品的企业行为。
? 差别定价方式
? 一级差别定价(区分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 二级差别定价(区分不同需求数量的消费者)
? 三级差别定价(区分不同地区的消费者)
? 差别化定价可以实施的条件
? 企业可以支配价格
? 可识别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
? 市场分割
3、竞争导向定价
? 跟随定价法
– 这种定价方法的特点是,价格和成本与市场需求不
发生直接联系,竞争企业的定价只瞄准市场上竞争
对手的价格
– 完全竞争市场(厂商)
– 寡头竞争市场(主导企业)
? 主动定价法
– 这种定价方法是指企业在研究和了解竞争对手的价
格以及生产和服务等的状况下,通过比较,寻找优
势,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价格,以使
自己在市场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第三节 电信资费
? 一、固定电话资费
? 二、移动电话资费
? 三、互联网业务资费
? 四,IP电话资费
? 五、网间互联资费和网元出租资费
一、固定电话资费
? 本地电话资费
–, 三费, 结构,初装费、基本月租费和通话费。
–, 包月制,,初装费、每月固定额度的使用费。
? 国内长途资费
– 根据, 距离, 和流量(通话时长)计费
? 国际长途电话资费
– 国际电话业务的收取价( Collection Charge)
– 结算价( total accounting rate),2美元
– 摊分比例( rate of division),50%,50%
– 摊分价( settlement rate),1美元
二、移动电话资费
? 移动电话收费方式
– 主叫单向收费和主被叫双向收费
– 月缴制(后付费)和预付费
? 我国移动电话的资费结构
– 结构,
? 入网费( 2001年 7月 1日取消)
? 基本月租费
? 通话费
? 漫游费
三、互联网业务资费
? 业务种类,
– 拨号接入
– 专线接入
– 企业 E-mail
– VPN虚拟专线业务
? 互联网业务属于增值业务,根据《电信条例》的规定,
其资费制定实行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主要加强监管,
防止不正当竞争。
? 普通拨号业务的计费方式:计量制和包月制
? 专线接入业务:根据带宽收费
四,IP电话资费
? 属增值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 IP电话资费
– 按照流量计费
– 通常以分钟为计费单位
– 吉通公司的计费单元在 2001年 2月 15日调整为 6秒钟
? 由于 IP电话属于预付费业务,目前各大运营商
竞争的非常激烈,主要体现形式是 IP卡大幅度
的打折。
五、网间互联资费和网元出租资费
? 网间互联资费
– 国际上,网间互联收费的方法
? 不结算(呼叫方保留所有收入)
? 基于成本(历史成本、长期增量成本)
? 基于资费(基于零售价格确定互联费;资费独立)
? 收入分成
? 谈判确定
? 网元出租资费
– 基于成本确定资费
第四节 邮政资费
? 一、邮政资费的计费特点
– 按所传递的信息量(重量)多少计费
– 按信息转移的距离长短收费
– 按迅速程度不同收费
– 按邮政部门所负责任大小收费
– 政府定价,稳定性强
二、邮政业务资费的主要内容
? 主要邮政业务
– 国内和国际邮件寄递;
– 国内报刊发行;
– 邮政储蓄、邮政汇兑;
– 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规定的适合邮政企业经营的其
他业务。
? 邮政业务资费的类型
– 基本资费:指用户交寄国内水、陆路运递的平常信
函和明信片应缴纳的资费标准。
– 非基本资费:指用户办理除平常函件和明信片业务
外的其他邮政业务应缴纳的费用标准。
第五节 我国通信资费改革
? 我国通信资费的改革历程
? 电信业务资费水平的国际比较
我国通信资费的改革历程
? 第一阶段,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通信资费主要由
政府制定,对广大居民使用的基本通信业务实行低资
费政策
? 第二阶段,从改革开放到, 八五, 期末,通信业特别
是电信业走过了跨越式大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政府
出台资费政策,运用价格规律调节供求矛盾,形成以
交叉补贴为基础,实行部分电信业务的高资费标准。
? 第三阶段,从通信业引入竞争开始,通信体制改革逐
步深化,邮电分营、电信企业政企分开,到目前基本
上已经形成全面竞争经营的市场格局。
电信业务资费水平的国际比较
? 绝对资费水平
– 如果从绝对水平来看,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总体
资费水平是比较低的。
– 1998年世界各地区固定电话业务资费比较
? 相对资费水平
– 我国电信资费绝对值虽然比较低,但其占人均收入
的比例远高于发达国家。
? 电信资费的改革方向
– 逐步改革电信行业价格形成机制
– 加强宏观调控和行业监管
– 采用灵活多变的资费结构和资费标准
收费 R
R=G+a*Q
使用量 Q
O
a,单位资费
G,基本费
R,总费用
二部资费
收费 R= G+ a× Q G为基本费用
单位资费 Pi=a+G/Nqi ( N为用户数,qi为使用量)
R
Q Q1 Q2
G1
G2
G3
现实的二部资费(选择资费)
现实的二部资费
图 8-4 某 城市一天内话务量的变化
上午 9-10时 下午 2-5时
主讲人:黄秀清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五章 通信资费理论及实践
? 第一节 通信资费理论基础
? 第二节 通信资费水平的确定
? 第三节 电信资费
? 第四节 邮政资费
? 第五节 我国通信资费改革
第一节 通信资费理论基础
? 一、通信资费
? 二、通信资费体系及内容
? 三、通信资费结构理论
一、通信资费 (price/tariff)
? 通信资费,指的是用户在享用通信服务时按照规
定的资费标准支付的费用。
? 其实质就是邮电通信企业出售邮电通信产品的
价格,是以邮电通信产品价值为基础的邮电通
信产品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
? 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通信产品价格的通信资
费体现了通信企业和社会广大消费者之间商品
交换的经济关系。
二、通信资费体系及内容
? 资费体系:通信企业提供的所有各种业务的收费
标准的综合构成通信资费体系。
? 通信资费分类,
– 按照通信专业分类:电信、邮政
– 按照业务的需求结构分类,
? 批发、零售;高峰需求资费,非高峰时段资费
– 按照提供业务的市场结构分类,竞争性、非竞争性
– 按照资费定价策略来分类,
? 单一资费和选择资费;独立资费和捆绑资费。。。
– 按照资费对使用者的影响分类
? 基本资费和非基本资费 ;。。。
三、通信资费结构理论
? 通信资费结构的含义有二,
– 单项业务资费结构
– 例如
– 总体业务资费结构
? 资费体系中各类业务资费水平
? 资费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固定电话资费
初装费 月租费 使用费
1、(单项)电信业务资费结构
? 线性资费 ( Linear pricing)
? 线性从量资费( Linear Meter Rate)
? 定额资费( Flat Rate)
? 非线性资费( Nonlinear pricing)
? 二部资费,价格由两部分构成
–,基本费”,“从量费”
– 二部资费的定价原理
? 高峰负荷资费 ( Peak-load pricing)
– 市场对产品需求在不同时段内(季节、周内、小时)
存在巨大的 波动 。
– 产品特点:储存成本非常高或根本无法储存,需求波
动无法依靠存货来调整。
– 高峰负荷时段存在高的边际成本 /通过高峰负荷资费来
调节需求
2、邮政业务资费结构
? 邮政业务资费结构
– 均一资费制( uniform postal charge system)
? 均一资费制指的是对用户交寄一定重量范围内的邮件,不
分邮程远近,实行统一标准计收费用的资费结构制度。
? 在国外,一般不分本埠与外埠两种收费标准,以符合一国
之内采取均一资费制的原则。
– 递进邮资制( ascending postal charge system)
? 递进邮资制是指对于用户交寄的邮件,实行按运递里程递
增收取费用标准的资费结构制度。主要适用于包裹等较重
邮件。
? 区域或地带游资制
? 里程邮资制
3、总体业务资费结构
? 通信总体业务资费结构发展趋势
– 从总体业务资费角度考察通信资费结构,重点在于
研究各种不同业务之间资费比价情况是否合理。
– 纵向、横向比较
– 中国电信资费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 1949-1979:本地业务资费低,长途及国际业务资费高,利
用地区成本和业务收入差异,实行以电补邮,以长补市,
城市补农村,富裕地区补平穷地区的 交叉补贴 资费模式。
? 1980-1994: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发展电信,对新业务采取高
资费,以缓解供需矛盾,募集了大量的资金。
? 1995-随着竞争的引入,电信资费调整频繁。结构调整力
度加大。 (资费再平衡)
资费调整项目 调整次数 1996年 -2001年 6月平均调整幅度
初装费 4 下降 51.99%( 2001年 7月 1日取消)
本地电话资费 2 资费上调 8.15%
移动入网费 4 下降 38.51%( 2001年 7月 1日取消)
国内长途电话资费 3 下调 7.4%
国际长途电话资费 5 下降 29.28%
出租电路费 2 国内下降 40.15%,国际 33.8%
INTERNET资费 多次 平均下降 45%
数据来源:中美电信竞争力比较 p43( 陈凯)
? 交叉补贴( Cross subsidization)
– 通信运营企业总其提供的各种业务中,将一部分业
务的资费定得低于成本,而将另一部分的业务的资
费定得高于成本,最终用高于成本定价的业务的盈
余弥补低于成本定价业务的亏损。这样的一种定价
方式就称为交叉补贴。
? 资费再平衡( Rate rebalance)
– 指世界范围内电话业务资费从过去严重背离成本到
回归成本的一个过程。
第二节 通信资费水平的确定
? 一、通信资费水平决定因素
? 二、电信业务的定价方法
一、通信资费水平决定因素
? 市场结构 因素 (供给)
– 完全竞争--垄断
? 法律和政策 因素
–,价格法》、邮电法规
? 成本因素
– 成本水平、成本结构
? 产品因素
? 产品相关因素
? 其它因素
通信业决定价格的
因素中,哪个是最
重要的?
一、通信资费水平决定因素
市场结构
政
策
法
规
成
本
产
品
及
其
他
通
信
资
费
市
场
结
构
垄断
竞争
政府管制(政策及法规)
企 业定价、政府直接定价
成本信息
(弱)
竞
争
强
度
(强)
边际成本定价 /其他
竞争 /成本
/其他
政策
法规
政策法规
? 资费管制
? 垄断:对垄断运营商管制
– 公正报酬率
? 成本 +合理投资回报
? 美国 FCC对 ATT:Y=d+OE+T+r(V-D)
? 引入竞争:非对称管制
– 价格上限
? PCI=CPI-X( P460)
? 美国 1989年开始使用
? 竞争: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中国通信资费相关法律
?, 中华人们共和国价格法, 是我国价格
管理的基本法律。 1997年 12月 29日由全
国人大常委会通过,1998年 5月 1日施行。
该法规定了我国价格形成方式、政府和
经营者的价格权利,明确了价格行为的
法律界限和执法尺度。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 第三条 国家实行并逐步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下主
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价格的制定应当符
合价值规律,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市场
调节价,极少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政府指导
价或者政府定价 。
? 市场调节价,是指由经营者自主制定,通过市
场竞争形成的价格 。
? 政府指导价,是指依照本法规定,由政府价格
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
范围规定基准价及其浮动幅度,指导经营者制
定的价格。
? 政府定价,是指依照本法规定,由政府价格主
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制定的价格。
? 第八条 经营者定价的基本依据是生产经
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
? 第九条 经营者应当努力改进生产经营管
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为消费者提供
价格合理的商品和服务,并在市场竞争
中获取合法利润。
? 第十四条 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
(一) 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 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
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
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 国家利益或者
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三) 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
过高上涨的;
(四) 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
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
(五) 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
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
(六) 采取抬高等级或者压低等级等手段收购、销售商
品或者提供服务,变相提高或者压低价格;
(七) 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牟取暴利;
(八)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
,电信条例,
? 第 23条:电信资费标准实行以成本为基础的定
价原则,同时考虑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
电信业的发展和电信用户的承受能力等因素。
? 第 24条,
– 基础电信业务资费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或
市场调节价
– 增殖电信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或者政府指导价
– 市场竞争充分的电信业务,实行市场调节价
寡头竞争市场
? 少数企业控制市场产品价格的决定
– 合谋定价,形成价格卡特尔
– 非合作竞争:价格战
双寡头削价竞争
? 卡特尔协定,100,100
? 纳什均衡:在博弈中,由各博弈方的各一个策略组成
的某个策略组合中,任一方的策略都是对其余博弈方
策略的组合的最佳对策,则称为该博弈的一个纳什均
衡。( 70,70)
100,100 20,150
150,20 70,70
高价 低价
高
价
低
价
寡头 2
寡
头
1
二、电信业务的定价方法( Ⅰ )
? 企业的定价方法是指企业在特定的定价目标上,
运用定价策略,对产品价格进行具体计算或确
定的方法。
? 定价方法,
– 成本导向定价法
– 需求导向定价法
– 竞争导向定价法
1、成本导向定价法
? 边 际成本定价法??
? 按照经济学的解释,在自由竞争市场条件下,竞争性企业
按照边际成本定价,是实现资源配置达到帕氏效率的最优
定价方法。
? 对于电信行业来说,其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下
方,如果采用边际成本来制定资费,企业就会出现亏损 。
在成本递减产业实行边际成本资费决定方式是不现实的。
? ????? )()( QCdQQPSCSB
( Q )CP
( Q )CPC ( Q )P ( Q )
dQ
d
??
??????? 0
P,价格,Q,产量
f(P),需求曲线
P(Q),逆需求曲线,即 P=P(Q)
C(Q),成本费用函数
SB,社会总效益
SC,社会总成本
?:经济福利
– 完全分摊成本定价
? 实际上是平均成本定价方式在电信行业的具体应用。
? 适合于在垄断市场条件下制定价格。
? P=TC/Q
? 可以通过不同的成本分摊原则,计算平均成本得到
完全分摊成本定价,P=FDCi/Qi=(Aci+fi*F)
? 只考虑收支平衡,不考虑社会福利因素;成本分摊
主观随意。
平均成本定价法
预算平衡(平均成本)定价法
– 实践中,存在可以保持企业预算平衡但能增
加社会福利的其他价格组合。
– 广义的讲,是一种平均成本定价方式。
– Ramsey定价
? 可以财务上实现, 收支平衡,
? 同时保证社会福利最大化
? 福利最大化定价
? Ramsey定价的特点:分摊成本时考虑了各种产
品(或各个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
– 二部资费定价法
长期增量成本定价
– 长期增量成本定价
? 电信网间互联资费 /网络元素定价 /普遍服务成本
的补偿
? 只弥补增量成本;同时以前瞻性成本为基础
? 计算方法,
– 重置成本法
– 代理成本法
? 有利于竞争和提高效率,不确定因素较多,实际
应用性受限
2、需求导向定价法
? 拉姆塞( Ramsey) 定价
– 以收支平衡为前提,实现经济福利最大化为
目的,求得一组次优的价格。
– 拉姆塞定价的依据是, 弹性反比法则,
? 对一种产品
? 对多种产品(需求相互独立)
ii R
MCP
?/1 ??
MC…… 边际成本
R……… 拉姆赛指数
εi…… 需求价格弹性
1
2
222
111
22
22
11
11
)(
)(
,1
1
,1
1
?
?
??
?
??
?
?
?
?
?
?
???
?
??
PMCP
PMCP
P
MCP
P
MCP
差别化定价
? 差别化定价是指在同一时期,对单位平均成本相同的同一种服务,
根据购买者对业务需求的迫切程度不同,制定不同的价格出售商
品的企业行为。
? 差别定价方式
? 一级差别定价(区分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 二级差别定价(区分不同需求数量的消费者)
? 三级差别定价(区分不同地区的消费者)
? 差别化定价可以实施的条件
? 企业可以支配价格
? 可识别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
? 市场分割
3、竞争导向定价
? 跟随定价法
– 这种定价方法的特点是,价格和成本与市场需求不
发生直接联系,竞争企业的定价只瞄准市场上竞争
对手的价格
– 完全竞争市场(厂商)
– 寡头竞争市场(主导企业)
? 主动定价法
– 这种定价方法是指企业在研究和了解竞争对手的价
格以及生产和服务等的状况下,通过比较,寻找优
势,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价格,以使
自己在市场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第三节 电信资费
? 一、固定电话资费
? 二、移动电话资费
? 三、互联网业务资费
? 四,IP电话资费
? 五、网间互联资费和网元出租资费
一、固定电话资费
? 本地电话资费
–, 三费, 结构,初装费、基本月租费和通话费。
–, 包月制,,初装费、每月固定额度的使用费。
? 国内长途资费
– 根据, 距离, 和流量(通话时长)计费
? 国际长途电话资费
– 国际电话业务的收取价( Collection Charge)
– 结算价( total accounting rate),2美元
– 摊分比例( rate of division),50%,50%
– 摊分价( settlement rate),1美元
二、移动电话资费
? 移动电话收费方式
– 主叫单向收费和主被叫双向收费
– 月缴制(后付费)和预付费
? 我国移动电话的资费结构
– 结构,
? 入网费( 2001年 7月 1日取消)
? 基本月租费
? 通话费
? 漫游费
三、互联网业务资费
? 业务种类,
– 拨号接入
– 专线接入
– 企业 E-mail
– VPN虚拟专线业务
? 互联网业务属于增值业务,根据《电信条例》的规定,
其资费制定实行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主要加强监管,
防止不正当竞争。
? 普通拨号业务的计费方式:计量制和包月制
? 专线接入业务:根据带宽收费
四,IP电话资费
? 属增值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 IP电话资费
– 按照流量计费
– 通常以分钟为计费单位
– 吉通公司的计费单元在 2001年 2月 15日调整为 6秒钟
? 由于 IP电话属于预付费业务,目前各大运营商
竞争的非常激烈,主要体现形式是 IP卡大幅度
的打折。
五、网间互联资费和网元出租资费
? 网间互联资费
– 国际上,网间互联收费的方法
? 不结算(呼叫方保留所有收入)
? 基于成本(历史成本、长期增量成本)
? 基于资费(基于零售价格确定互联费;资费独立)
? 收入分成
? 谈判确定
? 网元出租资费
– 基于成本确定资费
第四节 邮政资费
? 一、邮政资费的计费特点
– 按所传递的信息量(重量)多少计费
– 按信息转移的距离长短收费
– 按迅速程度不同收费
– 按邮政部门所负责任大小收费
– 政府定价,稳定性强
二、邮政业务资费的主要内容
? 主要邮政业务
– 国内和国际邮件寄递;
– 国内报刊发行;
– 邮政储蓄、邮政汇兑;
– 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规定的适合邮政企业经营的其
他业务。
? 邮政业务资费的类型
– 基本资费:指用户交寄国内水、陆路运递的平常信
函和明信片应缴纳的资费标准。
– 非基本资费:指用户办理除平常函件和明信片业务
外的其他邮政业务应缴纳的费用标准。
第五节 我国通信资费改革
? 我国通信资费的改革历程
? 电信业务资费水平的国际比较
我国通信资费的改革历程
? 第一阶段,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通信资费主要由
政府制定,对广大居民使用的基本通信业务实行低资
费政策
? 第二阶段,从改革开放到, 八五, 期末,通信业特别
是电信业走过了跨越式大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政府
出台资费政策,运用价格规律调节供求矛盾,形成以
交叉补贴为基础,实行部分电信业务的高资费标准。
? 第三阶段,从通信业引入竞争开始,通信体制改革逐
步深化,邮电分营、电信企业政企分开,到目前基本
上已经形成全面竞争经营的市场格局。
电信业务资费水平的国际比较
? 绝对资费水平
– 如果从绝对水平来看,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总体
资费水平是比较低的。
– 1998年世界各地区固定电话业务资费比较
? 相对资费水平
– 我国电信资费绝对值虽然比较低,但其占人均收入
的比例远高于发达国家。
? 电信资费的改革方向
– 逐步改革电信行业价格形成机制
– 加强宏观调控和行业监管
– 采用灵活多变的资费结构和资费标准
收费 R
R=G+a*Q
使用量 Q
O
a,单位资费
G,基本费
R,总费用
二部资费
收费 R= G+ a× Q G为基本费用
单位资费 Pi=a+G/Nqi ( N为用户数,qi为使用量)
R
Q Q1 Q2
G1
G2
G3
现实的二部资费(选择资费)
现实的二部资费
图 8-4 某 城市一天内话务量的变化
上午 9-10时 下午 2-5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