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卤代烃
R-X
周显宏 化学生物工程系
§ 8.1 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和结构
一, 卤代烃的分类,
伯卤烃, RCH2X
仲卤烃, R2CHX
叔卤烃, R3CX
烯丙式, RCH=CH-CH2X,
C H 2 X
乙烯式, RCH=CH-X,
X
二,命名
1,习惯命名法 ----某基卤
CH3Cl 甲基氯
(CH3)2CHI 异丙基碘
(CH3)2CHCH2Cl 异丁基氯
(CH3)3CBr 叔丁基溴
C6H5CH2Cl 苄基氯
CH2=CHCH2Cl 烯丙基氯
CH2=CHCl 乙烯基氯
C6H5Cl 氯苯
2、系统命名法,
选择最长碳链为主链,卤素和烃基作为取代基 。 按最
低系列原则确定其编号 。 当卤素和烃基有相同编号时,
使烃基编号较小 。 按基团优先顺序命名,先烷基, 后卤
素 。
C H 3 C H C H 2 B r
C H 3
C H 3 C H 2 C H C H C H 2 C H 3
C H 3 B r
2-甲基 -1-溴丙烷 3-甲基 -4-溴己烷
C H 3 C H 2 C H 2 C C HC H C H 3
C H ( C H 3 ) 2
C l B r F
C H 3
C H 2 = C C H 2 C l
4-异丙基 -2-氟 -4-氯 -3-溴庚烷 2-甲基 -3-氯 -1-丙烯
C H 2 C C H C H C H C H 2 C l
C H 3 B r
C H 3
H
C 2 H 5
B r
H C l
C l C H 2 C H
C H 3
C H 3
4-氯 -1-丁烯
2-甲基 -6-氯 -3-溴 -1,4-己二烯
(S)-2-溴丁烷
1,4-二氯 -1-异丁基环己烷
C H 2 C H C H 2 C H 2 C l
3、结构
偶极距 ≠ 0。
乙烯式卤代烃很稳定 。
P-π 共轭
烯丙基式卤代烃很活泼 。
P-π 共轭
C X
δ + δ -
C H 2 C lC H 2,,
C C C H 2
δ +
X
δ -
C-X断裂,SP3→SP 2
§ 8.2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大多数卤代烃为液体,高级卤代烃为固
体。
沸点随碳原子增加而升高,其中碘代烷
>溴代烷 >氯代烷 >氟代烷。
一氟代烃、一氯代烃比重 <水;溴代烃、
碘代烃比重 >水。
卤代烃不溶于水,与烃类任意混溶。
CH2Cl2,CHCl3,CCl4等是常用的有机溶
剂。
§ 8.3 氯代烃的化学性质
一, 亲核取代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SN)
RX + NaOH ROH + NaX
RX + R’ONa ROR’ + NaX
RX + NaCN RCN + NaX
RX + NaSN RSN + NaX
RX + AgNO3 RONO2 + AgX↓
进攻试剂是负离子,HO-,RO-,HS-,CN-,NO3-
XN u, + R R N u + x,
进攻试剂是有未共用电子对的中性分子,
RX + R’OH ROR’ + HX
RX + NH3 RNH2 + HX
此外, 由于 NaI 溶于丙酮, 所以
RCl + NaI RI + NaCl ↓
RBr + NaI RI + NaBr ↓
NaOH,H2O
丙酮
丙酮
(C 4H 9)4N +S-O 4H
C H 3 ( C H 2 ) 7 B r + K I 二 环 己 烷 并 1 8 - 冠 - 6, H 2 O8 0 0 C,3 h C H 3 ( C H 2 ) 7 I + K B r
1 0 0 %
例如,
二、消去反应,( elemination reaction,E)
1,2( β ) -消去,
1,1(α )-消去,
1,3 (γ )-消 去,
H
C C X C H 3 C H 2 O N a C H 3 C H 2 O H C C+ + C H 3 C H 2 O H + N a X
C +C lC l C lH C
C l
C l, H C l
C +C
C
E N u
E N u
脱卤素,
C H 3 C H C H C H 3
B rB r
Z n,乙 醇
或 N a I,丙 酮, 8 0 % C H 3 C H C H C H 3
脱卤化氢,
C H 3 C H 2 C H 2 C H 2 B r
N a O H,
水 溶 液
N a O H,
醇 溶 液
C H 3 C H 2 C H 2 C H 2 O H + N a B r
C H 3 C H 2 C H C H 2 + N a B r + H 2 O
应用于保护 C=C双键
1.脱 HX的活性, 3° > 2° > 1°
(R3CX > R2CHX > RCH2X > CH3X)
2.Saytzeff规则 (经验规则 1841-1910)
C H 3 C H 2 C H C H 3
B r
浓 K O H ( 乙 醇 )
- H B r
C H 3 C H 2 C H = C H 2
C H 3 C H = C H C H 3
1 9 %
8 1 %
B r
- H B r
C H 3 C H 2 - C - C H 3
C H 3
- H B r
C H 3 C H = C - C H 3
C H 3 C H 2 - C = C H 2
C H 3
C H 3
7 1 %
2 9 %
三,与金属的反应,
C H 3 ( C H 2 ) 2 C H 2 B r + 2 L i 乙 醚, - 1 0 ~ - 2 0 0 C8 0 % ~ 9 0 % C H 3 ( C H 2 ) 2 C H 2 L i + L i B r
2 R L i + C u X 乙 醚N 2 R 2 C u L i + L i X
R X + R ' 2 C u L i R R ' + R ' C u + L i X
1,与 Li反应,
烷基锂易被空气氧化,与活泼氢分解。
Corey-House合成,(以伯卤代烷为佳,叔卤代烷几乎不反应)
C 6 H 5
C C
H
B r
H
+ ( n - C 4 H 9 ) 2 C u L i
C 6 H 5
C C
H H
C 4 H 9 - n
+ n - C 4 H 9 C u + L i B r
构 型 不 变 7 1 %
2,与金属 Mg的反应,( Grignard Reaction)
R X + M g 无 水 乙 醚 R M g X
R M g X + H Y R H + M g
X
Y
( Y = O H,CX,O R,N H 2,C R )
R M g X C O 2 R C O O M g X H + R C O O HH
2 O
四、用作相转移催化剂,
C H 3 ( C H 2 ) 6 C H 2 C l + N a C N C 1 6 H 3 3 N + ( C 4 H 9 ) 3 B r -9 9 % C H 3 ( C H 2 ) 6 C H 2 C N
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
鎓盐类:常用季铵盐,如,
冠醚:如 18-冠- 6,15-冠- 5
非环多醚,如聚乙二醇
高聚物负载催化剂(将鎓盐等连接在聚合物上)
C 1 6 H 3 3 N + ( C 2 H 5 ) 3 B r -( C 6 H 5 ) 4 P + C l-
§ 8.4 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一, SN2反应机理,
N u - + R X N u - - - R - - - X R N u + X
(一步完成 ) V=k2 [RX] [Nu-]
例如,
-+C H 3 B r O H C H 3 O H + B r
V = K [ C H 3 B r ] [ O H ]
-
+ B rH O CH
H
H
B rC
H
H
H
H O C
H
H O
H
H
+ B r
特点, 1.构型翻转 — Walden转化
2.连续进行,一步完成
3,V=K[CH3Br][OHˉ]
SN2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
二,SN1反应机理,
例如,
R - X R X慢
R N u R N u快 V = k 1 [ R X ]

V = k [ ( C H 3 ) 3 C B r ]
( C H 3 ) 3 C [ ( C H 3 ) 3 B r ]B r ( C H 3 ) 3 C B r
在 低 浓 度 N a O H 或 水 中 进 行
快( C H 3 ) 3 C O H [ ( C H 3 ) 3 O H ] ( C H 3 ) 3 C O H
SN1反应的特点,
1.产物为外消旋体,且有重排产物出现。
2.经过 C+ 中间体 。
3.反应分两步进行。 V=k1 [RX]
4.反应 活性为,
3° > 2° > 1° > CH3X
SN1反应的能量曲线,
重排反应,
C H 3
C H 3
C
C H 3
C H
B r
C H 3
H 2 O
C H 3
C H 3
C
C H 3
C H C H 3
重 排
C H 3 C
C H 3
C H C H 3
C H 3
H
C H 3 C
C H 3
C H 3
C H 3
C H
S N 1
H 2 O
O H
三、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 —— 邻基参与效应
C H 2 C H 2
C lO H
O H,H 2 O,
或 C a ( O H ) 2 C H 2 C H 2
O
C H 2 C H 2
O
C H 2 C H 2
C l
O H
O H
- H 2 O C H 2
C H 2
C l
O
- C l
反式共平面
邻基参与,同一分子内,一个基团参与并制约和反应中心相连的
的另一个基团所发生的反应。
生成环状产物
C H 3 C H 2 S C H 2 C H 2 C l + H 2 O k C H 3 C H 2 S C H 2 C H 2 O H
β -羟基二乙硫醚
- C lC H
2 C H 2
C l
SC 2 H 5
C H 2 C H 2
S
O H 2
C 2 H 5
C H 2 C H 2
O H 2
SC 2 H 5
H
C H 2 C H 2
O H
SC 2 H 5
邻基参与可使反应速度加快(大于一般卤代烃的水解速度)
C
B r
C
O
C H 3
H
O - B r
O
CC O
C H 3
H
O H
C
C
O
C H 3
H
O
O H
邻基参与使得构型保持
三、影响 SN1和 SN2的因素,
1,烃基结构的影响,
2.离去基团的影响,离去倾向越大越容易。
一般可极化性越大,离去倾向越大,
例如,RI>RBr>RCl>RF
碱性越弱,越易离去,
例如,OH?是强碱,不易离去,所以要在体系里加强
酸,使醇羟基质子化,转化为较易离去的水分子。
C H 3 X R C H 2 X R 2 C H X R 3 C X
S N 2 S N 2 S N 2,S N 1 S N 1
X - + R O H H + R X + H 2 O
3.进攻试剂的影响:对 SN1无影响 ; 对 SN2而言,[Nu-]越大越
有利, 亲核能力越强越有利 。
(1)一般碱性越强,亲核性越强,如 NH2 ˉ > HO ˉ > F ˉ
(2)可极化度增大,亲核性增强,如 HS ˉ > HO ˉ,I ˉ > Cl ˉ
但溶剂的碱性与亲核性不是一回事。碱性用 PKa表示,
通过化学平衡测定,亲核性则是指电子给体与带有离去基
团的碳正中心的反应速度,如碱性 HO ˉ > CN ˉ (H2O的
PKa=16,HCN的 PKa=10)
(3)试剂的溶剂化效应越强,亲核性越小。
如在水溶液中 I ˉ> Br ˉ > Cl ˉ >F ˉ
但在非质子溶剂 (DMF,DMSO)中 Fˉ > Cl ˉ > Br ˉ > I ˉ
(偶极溶剂)
C H 3
C H 3
D M FD M S O H 3 C S C H 3
O
H C O N
常见基团的亲核性如下,
SH ˉ>CN ˉ>I ˉ>OH ˉ>N3 ˉ>Br ˉ>CH3COO ˉ>Cl ˉ>F ˉ
> H2O
原因,1,在质子性溶剂中,
Molecules of the protic
solvent,water,solvate
a halide ion by forming
Hydrogen bands to it
2,在非质子性溶剂中,
由于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正离子又被溶剂分子所包围,而非质子
溶剂不能溶剂化阴离子,所以阴离子的亲核性与碱性一致,都很强。
SN2反应的速度在极性非质子性溶剂中将被大大
加快
对于 I-来说,无论作为亲核试剂还是作为离去基
团都表现出很高的活性 。
当一氯代烷进行 SN2水解时,常加入 I-,使反应
加快 。
R C H 2 C l H 2 O
很 慢
R C H 2 O H H C l
I
-
R C H 2 C l R C H
2 I C l
-
R C H 2 I H 2 O R C H
2 O H H I


4.溶剂化效应,
溶剂与分子或粒子通过静电力而结合的作用。
一般极性溶剂对 SN1有利 ;非极性溶剂对 SN2有利
SN1,
R X [ R X ] R X
SN2,
]N u R X N u R X N u R X[
在 SN1反应中, 电荷较集中, 强极性溶剂对 SN1有利;在 SN2反应
中, 过渡态的电核较分散,增加溶剂的极性反而使极性大的亲核试
剂溶剂化, 所以弱级性溶剂 SN2有利 。
改变溶剂的极性可以改变反应历程,在强极性溶剂中,伯卤代烷
可按 SN1进行 ;在非质子溶剂中,叔卤代烷可按 SN2进行 。
§ 8.5 消去反应的机理
一, 消去反应历程 (Elimination),
1.反应历程,
(a) 双分子消除反应历程 (E2)—— 反式消除
V = k [ C H 3 C H 2 C H 2 X ] [ ]O H
XC H 3 C
H
H
C H 2
E 2
O H
S N 2
H 3 C
C
H
C H 2 X
H O
C H 3 C H = C H 2 X H 2 C


C H 2 C H 2 O H X
( b) 单分子消除反应历程 (E1)
V = k C ( C H 3 ) 3 X
C H 3
C H 3
C
C H 3
X

C H 3
C H 3
C
C H 3
+ X
-
C H 3
C H 3
C C H 3
C H 3
O HC
C H 3C H
2
O H
S N 1E 1
O H
有重排 ( Wagner-Meerwein重排 )
C H 3
C H 3
C
C H 3
C H
O H
C H 3
H 2 S O 4
C H 3
C H 3
C
C H 3
C H C H 3
O H 2
H 2 O
C H 3
C H 3
C
C H 3
C H C H 3 重 排
C H 3 C
C H 3
C H C H 3
C H 3
H
C H 3 C
C H 3
C H 3
C H 3
C
2,消除反应的取向,
一般遵循 Saytzeff规则 ----生成对称性较大的烯烃。
例如,
C H 3 C H 2 C H 2 C H C H 3
B r
C 2 H 5 O K
乙 醇 C H 3 C H 2 C H = C H C H 3 + C H 3 C H 2 C H 2 C H = C H 3
6 9 % 3 1 %
这可以用过渡态和产物的超共轭效应来解释,
显然, 过渡态 ( 1) 比 ( 2) 稳定
各类卤代烃反应活性次序为,3o > 2o > 1o
( 2 )( 1 )
H C
2 H 5 OH
H
B r
C
H
CC H 3 C H 2 C H 2
H
C H 3
C 2 H 5 O
H
H
C
B r
CC H 3 C H 2
-
- -
-
按 E1历程进行的反应, 一般都遵守 Saytzeff规则 。
按 E2历程进行的反应,有些遵守 Saytzeff规则。但当消去基
团体积增大或 ?-氢空间位阻增加或进攻试剂体积较大时,则
有可能遵守 Hoffmann规则 —— 生成对称性小的烯烃。
( 1)如考虑离去基团,
(
L
2-戊烯 %
1-戊烯 %
-I
70
30
-OSO
2R
52
48
-S+(CH
3)2
13
87
-N+(CH3)3
2
98
( 2) 进攻试剂,
2-戊烯 %
1-戊烯 %
C2H5O- 70 30
(CH3)3CO- 27.5 72.5
( 3) 反应物,
2-烯 烃 1-烯 烃
81% 19%
14% 86%
C H 3 C H 2 C H C H 3B r
( C H 3 ) 3 C C H 2 C ( C H 3 ) 2
B r
3,消除反应的立体化学
对于 E1反应历程,由于形成 C+ 中间体,所以为平面过渡态,无立
体选择性,对于 E2历程,则为 反式共平面消除 。 (anti elimination)
C
6
H
5
H
3
C
B r
H
H
C
6
H
5
H
H
H
3
C
C
6
H
5
C
6
H
5
B r
H
H
3
C
C
6
H
5
C
6
H
5
H
H
H
3
C C
6
H
5
C
6
H
5
B r
C 6 H 5
H 3 C
B r
H
H
C 6 H 5
H
H
H 3 C
C 6 H 5
C 6 H 5
B r
H
H 3 C
C 6 H 5
C 6 H 5
反式可使过渡态中部分形成的双键中的 p轨道重叠。
H
C H 3C l
( C H 3 ) 2 C H
H
H
( C H 3 ) 2
H
C H
H
H
C H 3
C l
O H
-
- H C l
( C H 3 ) 2 C H C H 3
? '
?
?
?
'
孟 基 氯
2 - 孟 烯
( Ⅰ ) ( Ⅱ )
二, 影响消除和取代反应的因素,
1,烷基结构,
C C CC
H
H
B
B
S N 2
E 2
S N 1
E 1
H
R X R XR X R X3 1 C H 30 02 0
S N 越 易
E 越 易
支链增多, 空间位阻加大 。 例如:亲核试剂进攻叔卤代烷的 α -
C原子就比较困难, 而进攻 β -H较易, 对 E1或对 SN1更有利, 因为
产物较稳定 。 对于 SN2 或 E2也如此 。
2,进攻试剂,
一般来讲, 进攻试剂 碱性强, 有利于消除 。
如碱性, -NH2 > RO- > HO- >CH3COO- >I-
当伯或仲卤代烷用 NaOH水解,得到取代和消除两产物, 当
伯或仲卤代烷用 CH3COO- 或 I- 时,仅得到取代产物。
为了提高卤代烷水解产率, 可用如下方法,
R H 2 C X C H 3 C O O N a C H 3 C O O C H 2 R C H 3 C O O H R C H 2 O H水 解
3,溶剂的极性,
一般极性增大,有利于取代,不利于消除 。
取代 消除
N u R,,,,,,,,, X
电 荷 较 集 中
N u,,,,,,H C C.,,.,,,,, X
电 荷 较 分 散
溶剂极性大, 不利于电荷分散 。
所以,
C C
H X
K O H
K O H
C C
C C
O H
/
/


4,反应温度,
因为消除反应的过渡态要拉长 C-H键, 活化能较大,所以
升高温度对消除有利 。
例如,
C H 2 C H 2 O H C H 3 C H 2 O C H 2 C H 3
C H 2C H 2
1 4 0
1 7 0 0
0
§ 8.6 卤代烃的制备
1,烷烃直接卤化 ( 主要是氯代烷 )
C H 4 C H 3 C l H C l过 量

C l 2
2,不饱和烃加成
R C H C H R ' X 2 R C H X C H X R '
R C H C H + H X H g 2 + R C X C H 2 H g 2 + R C X 2 C H 3
R C H C H 2 H X R C H C H 3
X
C H 2R C H 2 X
过 氧 化 物
3,由醇制备 ( 为主 ),
R O H H X R X H 2 O
R O H R C l S O 2S O C l 2 H C l吡 啶
4.卤化物互换(仅适用于伯卤代烷,叔、仲太慢)
R C l N a I R I N a C l丙 酮
R B r N a I R I N a B r丙 酮
5,烯丙基氯的制备,
C H 2 C H C H 2 C l 沸点,45?C
制备,
C H 3 C H C H 2 C l 2 C l C H 2 C H C H 2 H C l4 0 0 - 5 0 0 o C
C H 2 C H C H 3 N
O
O
B r C H 2 C H C H 2 B r N
O
O
H
§ 8.7 多卤代烃
一, 命名,
二, 分类和性质,
三, 重要的多卤代烃,
1,CHCl3 氯仿 沸点,61.2oC 不燃
C H C l 3 O 2
H O C
C lC l
C l
C OC l
C l
2 2日 光 H C l2
光 气 ( 剧 毒 )
C l
C l
C O H O C 2 H 5
H O C 2 H 5 O C
O C 2 H 5
O C 2 H 5 H C l2
碳 酸 二 乙 酯
2,CCl4 四氯化碳 b.p,76.80C
C C l 4 H 2 O 高 温 C O C l 2 H C l2
3,芳环的 ?碳上有多个卤原子时, 可以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
C C l 3
H 2 O
C O O H
H O O HO H C
O H
H 2 O
C H C l 2
+ H 2 O
O H
-
C H
O H
O H
H 2 O
C H O
§ 8.8 卤代烯烃
乙烯式, RCH=CH-X
烯丙式, RCH=CH-CH2X
隔离式, RCH=CH(CH2)nX,n≥2。
X
C H 2 X
C H 2 C lC H 2,,
C C C H 2
δ +
X
δ -
C H 3 C H C H C H 2?
+ ? +
§ 8.9 氟代烃
氟代烃不稳定,易脱 HF变为烯烃,但多氟代烃
很稳定 。
1,CCl2F2 b.p,-290C 制冷剂 Freon,
Freon-----Fabc a,C原子数减 1
b,H原子数加 1
c,F原子数
例如,CCl2F2-------F12
ClF2C-CF2Cl------F114
制备,
S b C l 3 + H F S b F 3 H C l+3 3
3 C C l 4 + 2 S b F 3 S b C l 3 C F 2 C l 2 + 2 S b C l 3
2,CF2=CF2 b.p,-76.3 ℃
制备,
C H C l 3 H F C H F 2 C l H C l++ S b C l 52 2
C H F 2 C l C F 2 = C F 2 H C l6 0 0 - 8 0 0 o C 22 +
n C F 2 = C F 2 C F 2 - C F 2 n
塑 料 王
聚四氟乙烯 -----Teflon常用作 不粘锅,生胶带。
350?C裂解为四氟乙烯 450?C为氟化异丁烯,
其毒性为光气的 10倍。
半致死量 ( LD50), 10只老鼠在该气体( 1/200万)中,4小
时死一半
C F 3
C F 3 C = C F
2
练习,
1,指出下列各步有无错误?如有,指出错在何处。
( 1 ) ( C H 3 ) 3 C O H + H C l Z n C l 2 ( C H 3 ) 3 C C l C H 3 O N a ( C H 3 ) 3 C O C H 3
应 为, C H 3 C
C H 3
C H 2
( 2 ) C H
2 C H C H 2 C H 3
B r
K O H
醇 C H 2 C H C H C H 3
应 为, C H C H C H 2 C H 3
( 3 )
C H 2 C ( C H 3 ) 2 + H C l ( A ) ( C H 3 ) 3 C N( C H 3 ) 3 C l N a C N( B )
应 还 有 消 除 产 物, C H 2 C ( C H 3 ) 2
( A ) ( B )( 4 ) H C C H
H C l / H g 2 + C H 2 = C H C l N a O C 2 H 5 C H 2 = C H O C 2 H 5
不 能 发 生 ( B ) 所 示 的 取 代 反 应
( 5 ) C H 3 C H 2 M g C l C l C H = C H C H 2 C H 2 O H C H 3 C H 2 C H = C H C H 2 C H 2 O H干 醚
格 式 试 剂 不 能 与 有 活 泼 氢 的 试 剂 共 存
( 6 ) C H 3 C = C H C H 2 C l
C l
N a C O 3
H 2 O C H 3 C = C H C H 2 C l
O H
应 为,
C H 3 C
C l
C H C H 2 C l N a C O 3H
2 O
C H 3 C
C l
C H C H 2 O H
2,排列下列各组化合物发生 SN1,SN2,E2,E1的活性顺序
(大到小)
( 1) A,2-溴 -2-甲基丁烷,B,1-溴戊烷,C,2-溴戊烷
SN1,A>C>B SN2,B>C>A
E1,A>C>B E2,B>C>A
( 2) A,1-溴 -3-甲基丁烷,B,2-溴 -2-甲基丁烷,
C,3-溴 -2-甲基丁烷
SN1,B >C> A SN2,A >C> B
E1,B >C> A E2,A >C> B
3,已知烷烃的分子式 C5H12,根据氯化反应产物的不同,
推测各烷烃的结构,并写出其构造式。
如果一元氯代物只有一种。
如果一元氯代物只可能有三种。
如果一元氯代物只有四种。
如果二元氯代物有两种。
C H 3
C H 3C H 3
C H 3
( 1 )
( 2 ) C H
3 C H 2 C H 2 C H 2 C H 3
( 3 ) C H 3 C H C H 2 C H 3
C H 3
( 4 ) C H 3
C H 3
C H 3
C H 3
4,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哪些所代表的是相同的化合物而
只是构象表示不同,哪些是不同的化合物。
C H
3
C C l C H C H
3
C H
3
C H
3
H
C l
H
H
C H ( C H
3
)
2
H
3
C C H
3
C H
3
C H
3
C H
3
H
C l
C H
3
C H
3
C H
3
C H
3
HC l
H
H
H
H
H
3
C
C C l ( C H
3
)
2
C H
3
H
3
C
H
H
3
C
C l
H
3
C
H
H
H
3
C
C l
C H
3
C H
2
C H
3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除 (6) (7)外,(2) (3) (4) (5)均为 (1)的
不同的构象表示式。
5,比较下列化合物沸点的高低。
(1)正庚烷 (2)正己烷 (3)2-甲基戊烷
(4)2,2-二甲基丁烷 (5)正戊 烷
答, (1)>(2)>(5)>(3)>(4)
化学生物工程系 周显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