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梁光华教授
讲义之二
汉字功过评说
一、汉字的不足
二、近百年来汉字功过的评价综述
三、汉字的功绩
在图画基础上产生的表意体系
文字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书
写符号,已经有了 6000多年悠久
的历史了。
汉字记载、传承和发展中华文
明,有着极其巨大的功绩。但是汉
字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对
汉字的功过评价研究,褒贬扬抑均
有。
笔者今天拟在前修时贤研究的基
础之上,试作一简要评说,以引起
大家对这一论题的进一步关注研究。
一、汉字的不足
( 1)汉字字数众多,字形复杂 —— 难
学难写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汉字字典 ——
汉代许慎所著, 说文解字, 收字 9353
个,重文异体字 1163个,合计 10516
个。
晋人吕忱所撰, 字林,,宋末以后
就亡佚不存了。
唐代封演, 封氏闻见记, 卷二记载
说,?晋有吕忱,更按群籍,搜求异字,
复撰, 字林, 七卷,亦五百四十部,凡
一万二千八百二十四字,诸部皆依, 说
文,,, 说文, 所无者,皆吕忱所益。,
南北朝时期顾野王奉命撰作, 玉篇,
收字“凡一万六千九百一十七字。”明
代梅膺祚所作, 字汇, 收字 33179个。
清代官修字典, 康熙字典, (张玉书、
陈廷敬等 30人修编)收字 47935个。
现代人徐元浩、欧阳溥存 1915年主
编出版的, 中华大字典, 收字 48908个。
20世纪七十年代, 汉字大字典, (徐中
舒主编,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开始编写,
1986年出版第一卷,1990年出齐八卷,
共收字 56000个。
当今世界收释汉字最多的字典, 中
华字海, (冷玉龙、韦一心主编) 1994
年由中华书局、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
共收字 85000余个。如此众多的汉字,
是历朝历代汉字发展累积的结果。
面对煌煌汉字巨著,面对 85000
多个汉字(肯定还有遗漏未收的汉
字,更还有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产
生的新汉字),世界上没有谁人敢
说他能认识所有的汉字!
汉字字数浩繁众多,难学难认是不
争的事实!
汉字不仅字数浩繁众多,而且字形
结构复杂,笔画繁难。
例如:
zhé,唠唠叨叨,话多。这
个字一共 64画,何其难写难认。其实
这个字是“讋(詟)”字的异体字。
魚,11画; yú,22画,①同
“魚”,异体字;②二魚也;③ wú,
大魚也。
鱻 xiān,33画,①同“鲜”,新鲜、
鲜美、鲜艳。② xiǎn,少也。
,诗 ·大雅 ·荡,,“靡不有初,鱻克有
终。,
yè,44画,鱼多貌。
xiū,27画,①惊风,大
风骤起;②惊奔貌;③同“风”。
hōu,36画,同“风”。
齉 nàng,36画,鼻子不通气,
发音不清。注:至今没有简化字。
以上例字说明,汉字字形结构
复杂,笔画繁难,确实难写难认,
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 2)汉字与汉语的关系复杂 ——
难学难懂
A、字和词不能完全一对应。 汉
字是一个个方块式的字,每一个字都代
表汉语的一个音节。
汉语词有的是一个音节,就用
一个汉字来记录,
例如:
人、走、高、大之类;
有的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
就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来记录,
例如:
人民、生活、手表、祖国、现
代化、计算机、乌鲁木齐、布尔什
维克 ……
因此,汉字与汉语的词不能完全
一一对应。
这对于学习掌握汉字是有相当
的难度的。
B、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不
能正确表示字的读音。
表意体系文字的特点,就是文
字符号不与所记录语言的词的读音
发生直接关系,而是从词或者语素
的意义入手,
人们看到文字符号要通过它表
示的意义才能联想到它的读音,而
不直接表示读音。
所以属于表义体系文字的汉字
本身不能正确表示字的读音。
这些字的读音是人们赋予它
们的,需要硬记,需要人们把它
们的读音固定下来,记载在字典
辞书里,代代相传。
汉字里的形声字虽然有声旁表
示字的读音,但是这个表示字的读
音的声旁字也是从象形字、会意字
借用过来的,它的读音也是人们赋
予的,声旁字本身也不表音,这是
其一。
其二,形声字造字之初,借
用的声旁字的读音与形声字的读
音一部分是相近,并不完全相同;
即使造字之初有些形声字与
其声旁字的读音完全相同,但在
后代漫长的发展中,有些形声字
的读音与其声旁字的读音又各自
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不能准确表
示读音的形声字了。
例如:江、空、缸;怡、冶、
笞;哀(从口衣声)、佞(从女仁
声)、風(从虫凡声) ……
这些形声字的声旁在现在已经
不能准确表音;
基、期、篇、裳、问、闻 …… 这些形声字
的声旁只能表示相近的读音。
汉字本身不能正确表示字的读音,这给学
习汉字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C、汉语中的同一个词,古今却用不
同的汉字来记录。
例如:果子里面坚硬的部分叫,hú”,
唐宋时期写作,”,现在写作“核”。
另如:辟 —避、贾 —價(价)、
景 —影、赴 —讣、说 —悦;另如异
体字:毓 —育、村 —邨、泪 —涙、
杯 —盃 ……
另如繁简字:聲 —声、婦 —妇、
靈 —灵、興 —兴、幾 —几 …… 另如通假
字:蚤 —早、畔 —叛、要 —邀、矢 —誓、
信 —伸 ……
这些复杂的汉字用字现象,是学习
阅读汉字文献的巨大障碍。
D、汉字中用大量的同音字,音
同词异字异。
例如:奇怪、其实、旗帜、骑马、
棋盘、祈求、祁山、歧山、骐骥、崎
岖 …… 这些词的第一个字都读为 qí,但
必须用不同的汉字来记录它。
本来汉语的音系并不是很复杂
的,但汉语的同音词却很丰富,汉
字要随着汉语词的发展而不断创造
新字来记录汉语的同音词。
这就使得汉字越造越多,以致汉
字达到八九万之多。这对于学习汉
字文化,学习读懂汉字文献,就在
客观上增加了难度。
没有人敢说他能够认识全部的
汉字和运用好全部的汉字。
以上所举四方面的例子,说明汉
字与汉字所记录的汉语之间,关系复
杂,知识高深,以致难学难懂。
汉字字数众多,字形结构复杂,笔
画繁难,汉字与所记录的汉语之间关系
复杂,知识高深,以致于汉字难认难写、
难学难懂。
这些是学习研究、继承发展汉字不
可回避的事实。
二、近百年来汉字功过的评价综述
汉字在自身几千年来的发展中有过
多次改革变化,诸如甲骨文、金文、大
篆向小篆的改革,小篆向隶书的改革,
隶书向楷书的改革,等等。这些改革对
汉字的发展都是有促进作用的。
明清以后,西方列强国家用坚船利
炮轰开中国的大门,侵略欺凌华民华土,
同时西学东渐,中西文化相争,方块汉
字被判定为不如西方的拼音文字。
西方的传教士、外交官、军人、商
人都说汉字不好,汉字落后,
例如:
李明( L.lecomtt)说:,这些繁多
的字,是中国人无知的来源。,
利玛窦说:,中国人必须致力于精
通文字,因此耗尽精力,妨碍了学习其
他知识。,
18世纪英国军人安森在其名著, 安森世界游
记, 中论及中国文字,曾予以苛刻的批评:
? 说到中国字,他们中国人的固执和荒
谬则更令人惊讶,经过这么长的历史,在众
多国家中,只有中国仍用那种粗糙的符号,
他们必须精通一大堆超过人类记忆所能负荷
的字,书写起来也需要奇异的功力,没有人
能够完全精通它。 ?
17,18,19世纪的西方人指责、羞辱中
国人的汉字,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中国的
一些著名学者、政治家也跟着附和,批评、
批判,甚而力图否定汉字的言论主张,到 20
世纪初叶达到了高潮。
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我们中国的文字,语尾不能变化,
调转又不灵便;要把这极简单的文字,
应付今后的科学世界之种种实用,已觉
左支右绌,万分为难;推求其故,总是
单音字的制作不好。
我敢大胆宣言:汉字不革命,则教育决
不能普及,国语决不能统一,国语的文学决
不能充分的发展,全世界的人们公有的新道
理、新学问、新知识决不能很便利、很自由
的用国语写出。
何以故?因汉字难识、难记、难写
故;因僵死的汉字不足表示活泼的国语
故;因汉字不是表示语音的利器故;因
有汉字作梗,则新学、新理的原字难以
输入国语故。
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不但劳
苦大众没有学习和学会的可能,就是有权有
势的特权阶级,费时一二十年,终于学不会
也多得很。 …… 所以,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
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
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
一、汉字制度阻碍中国字的读音的简单化;
二、汉字制度使单音节制度僵尸化;
三、汉字的制度保存着幼稚的原始的文法;
总之,汉字制度的中国文不能够代表中
国话,它不但不帮助实际言语的发展和进化,
反而阻碍它的发展和进化。
中国的文字革命必须彻底的废除汉
字。现在的 ? 注音符号 ? 运动,虽然已
经发动了十五年,可是仍旧停止在 ? 注
明声音 ? 的作用,并没有坚决的决定用
拼音文字来代替汉字。
汉字确实有难认、难记、难写的缺
点,但决非以上否定观点所说的这样一
无是处。
这些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并不
科学且失之偏颇的观点主张,对 20世纪
初叶以来否定汉字的思潮起到了推波助
澜的作用。
再加上国外一些语言学家极力宣扬
西方拼音文字先进,中国表意文字落后
的观点,更使得汉字似乎只有必须废除
不可的一条死路了。
不同学术观点的百家争鸣本来是好事,
科学本来就是在学术争鸣中不断发展进步的。
但是,一些有悖于历史唯物主义,有悖
于科学的观点主张在一定时期占了上风,而
且未得到及时的应有的纠正,其后果是相当
严重的。
例如清末以来,特别是 20世纪初以
来国内一些学者极力宣扬西方拼音文字
先进,中国汉字落后的观点,对新中国
建国之初文字改革的政策就产生过不良
的影响。
例如大家熟知的在 1951年就提出的
“文字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
向”这个政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这个文字政策写进了政府的文件之
中,写进了大中小学的教科书及一些影
响颇大的学术著作之中;
这个文字改革政策也对汉语界关于
汉字的历史地位、作用及其发展前途的
研究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所以周恩来总
理在 1958年, 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 这
份报告中给予了冷静的分析和提醒:
? 至于汉字的前途,它是不是千秋
万代永远不变呢?还是要变呢?它是向
汉字自己的形体变化呢?还是被拼音文
字所代替呢?它是为拉丁式字母的拼音
文字所代替,还是为另一种形式的拼音
文字所代替呢?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还不
忙作结论。 ?
实事求是地研究汉字几千年的发展
史,我们就会发现:
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主要记载符
号的汉字,尽管有难认、难记、难写、
难打字、难排印等缺点,但它决不是日
暮穷途的行将被废止的落后的文字,
它在六千年的坎坷和风雨中,按照
自身的演变规律,坚强而卓有成效地发
展,她在默默承受着各种议论、批评、
指责、批判,甚至是否定的同时,仍然
一如既往地无怨无悔地忠实地记录着汉
语,
从原始社会末期诞生之日起,就一直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社会主义
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发挥其独
特而无可替代的作用,仍然一如既往地
在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交流、发展和
传承中发挥其独特而无可替代的作用。
古老而精深、历久而日新的汉字仍
然是记录汉语的最好的书写符号,仍然
是国内外炎黄子孙崇敬的用以记载自己
语言和思想的文化载体和交际工具!汉
字书法的艺术性更为全世界人民所称道。
三、汉字的功绩
针对各家对汉字的不同评说,结
合自身多年对中国方块文字的研究,
笔者在前修时贤丰硕研究成果的基础
之上,从六个方面初步论析汉字及其
辉煌的功绩:
1.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
唯一的表意文字,也是维系中国人强有
力的文化纽带和标志
人类在生产劳动中产生了语言,语言成
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
交际工具。但是语言也有它的缺点。
从空间上说,甲地人的语言,
乙地人听不到;从时间上看,古人
的语言,后人也无法听到 。
人类社会发展到必须把人们说
出来的话、把人类的声音语言记录
下来传给异地,留给异时和后代的
时候,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文
字就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产生了。
唐代大学问家孔颖达在, 尚
书 ·序疏, 中说:“言者意之声,
书者言之记。”
孔氏总结得十分精当:语言是
有意义的声音,而文字则是记录语
言的工具。
文字是人类社会告别蛮荒,进
入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中国,汉字的起源可以上溯
到原始社会末期。
1954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
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很多
陶器。这些陶器上的刻划符号是至
今见到的最古老的原始汉字。
郭沫若先生在其, 中国史稿,
中指出:,陶器不仅是美观实用的
生活用具,而且上面还有许多符
号。 …… 这些刻划记号,可以肯定
的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
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学术界公认这一研究结论。经
用同位素 C 测定,西安半坡遗址
的年代约在距今 6000年左右。
汉字的起源出现,给中华民族
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辉
煌和光明,创造了光耀千古的灿烂
文化。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圣书字
早在公元前 5世纪已经消亡了;
中美洲的古玛雅文字也只存在
了一千多年的时间。
唯有我们中华民族的汉字以其非凡卓越
的生命力,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绵延
六千年而生生不息,把从远古以来的丰富而
灿烂的中华文化记载传承到今天,而且仍将
一如既往地传承、发展下去。
一个个具有神奇生命力的方块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
灿烂文化成就的一块块化石,是光
昭日月、功盖天地的文化精灵。
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反
映现当代哲学、政治、宗教、科技、教
育、文学、历史、艺术等等一切社会科
学、自然科学成果的书籍、刊物、资料,
也主要是用汉字来书写记载的。
通过解读一个个汉字,研究一块块
汉字化石,我们可以窥见中华文化的贡
献。我们中华民族团结统一,中华文化
世世代代为人类奉献聪明和智慧,一个
重要的原因,正是因为中华文化的主要
载体 ——汉字从来没有中断泯灭。
我们可以这样说,汉字的发明创制、
普及使用和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我们
中华民族在团结创业的劳动斗争中所创
造的聪明和智慧不断沉积、不断结晶的
过程。
江泽民总书记在,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
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一文中指出:
,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
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
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
钱其琛副总理在, 增强中华民族的
文化凝聚力, 一文中阐释了江总书记这
一重要论断:
? 中华文化的 ‘ 纽带 ’ 性质和作用表
现在中华民族以共有的文字 —— 汉字作
为自己主要的文化载体。
汉字具有抽象性和形象性、哲理性
和艺术性统一的重要特征,是最少争议
的连接所有中国人的文化纽带和文化标
志。
由于汉字的这种独有特征,使其一旦被
学到,就难以被磨灭;从而使中华民族的主
要文字成为世界上唯一几千年一直流传下来
并经久不衰的文字。?
汉字的这一伟大功绩,是我们中华民族
的自豪和骄傲!
2.汉字和拼音文字是从并行的两条
道路发展而成的文字,汉字是适合记录
汉语的书写符号体系
国外一些语言文字学家对世界文字发展
史缺乏深入系统的比较研究,对汉字的结构
及其发展史知之甚少,且带有一定的偏见,
因而极力宣扬汉字落后于拼音文字的观点。
这种有悖于世界文字发展史,有悖于科
学的观点,对汉字的历史地位、作用及其发
展前途都产生过恶劣的影响。
近几十年来,语言文字学家们不断地探
索、研究世界各种文字起源发展的历史,运
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
科学的结论。
例如西南师大刘又辛、方有国二教
授撰著的, 汉字发展史纲要, 就是其中
有代表性的一部著作。
刘、方二教授运用比较文字学的研
究方法,在著作中提出世界文字发展的
新框架,把汉字发展的形声文字阶段,
同表音文字的字母文字阶段列为并行的
两条发展道路,否定汉字落后于拼音文
字的观点。
书稿交出版社之后,刘又辛教授
又单独撰写, 关于汉字发展史的几
个问题, 一文,在, 语文建设, 上
发表。
刘教授研究指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
书写符号。这种符号从最原始的表形法发展
成为以记音为主的假借法,这是文字的一次
大发展。不管哪一种文字,如果没有经过这
个发展,就不能创造出成熟的或较成熟的文
字,而只能停留在记事图画阶段。 ……
人类文字经过假借字阶段以后,分别向
两个方向发展,大多数文字从初期表音阶段
(假借字阶段)继续向表音的高级阶段发展,
成为表音节的音节文字(日本的片假名音节
文字)和表音素的拼音文字。这类文字用几
十个字母记录各自语言的语音。 ……
人类文字从初期表音文字(假借字)
向前发展,不仅可以发展为拼音文字,
还可以发展成兼表形音的形声文字。至
于向哪个方向发展,由内因和外因两方
面的因素来决定。
汉字之所以走向形声字方向,内因,
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基础的语言,同音
词特多,用单纯的表音文字,不易区分
意义,采用兼表形音的方法,可以解决
这个矛盾;
外因,中国从夏商开始,已经倾向于建立
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统一政治实体,秦始皇建
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以后,这种统一局
面更为明显,在如此幅员广大、方言分歧的大
国,必须采用以形声为主的文字,才能充任全
国人的书面交际工具,这是历史的选择。
所以,汉字体系决不是落后的原始文字。?
刘又辛教授这一研究结论,从根本
上纠正了汉字落后的谬论,正确地阐释
了汉字的历史地位、作用与发展前途。
3.汉字具有超越方言障碍、约
束方言分化和维护民族团结的神奇
伟力
中国地域辽阔,汉语方言众多。
方言之间最大的分歧就是语音。
操不同方音的人在一起交谈,彼此间
常常不知所云。这种方言方音分歧的现象,
在上古就已经存在了。
例如春秋时代的孔子设馆授徒,教学所用的
就是“雅言” ——当时的共同语、普通话,否则
从各方言区前来求学的弟子就听不懂他的话。
,论语 ·述而, 曰:“子所雅言,,诗,,
,书,,执礼,皆雅言也。”
孟子曾讥笑来自南方楚国的许行是
“南蛮鴃舌之人”。
东汉学者应劭在, 风俗通义 ·序, 中说:
“周秦常以岁八月遣之使求异代方言,还奏籍之,
藏于密室。”
可见上古确实存在严重的方言方音分歧。
西汉杨雄所撰著的, 輏轩使者绝代
语释别国方言,,就是中国最早用没有
地域限制的当时各地通行的“普通
话” ——“通语”、“四方之通语”、
“凡语”、“通名”来训释各地方言的
巨著。
中国人从古到今,汉语方言方音一直存在。
例如“鞋”,北京人现在读为,xié”,四
川、贵州等西南方言的人现在读为,hái”,声
母、韵母的读音都不相同。四川、贵州等西
南人在北京商店里说“买鞋( hái)子”,甚
至会被售货员误解为“买孩子”。
又如“书”,北京语言现在读为
,shū”,四川、贵州等西南方音现
在读为,sū”,湖南湘方言现在则读
为,xū”,读音也各不相同。
但是如果改用汉字交流,在书面上写作
“鞋”、“书”,则无论从南到北,还是从
东到西,无论从中国还是到外国,在世界的
任何一个地方,识字的炎黄子孙和认识汉字
的外国人都能认识“鞋”、“书”二字,都
能够通过汉字顺利地交流思想情感,彼此传
递信息。
这里,汉字成了超越方言障碍的最
有力的交际工具,成了凝聚炎黄子孙的
文化载体。汉字几千年的发展史证明:
汉字和汉字所记载的汉民族共同语的广
泛使用与交流,在客观上约束了汉语方
言的分化。
这对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是有
着积极的维护作用的。汉字超越方言障
碍、约束方言分化和维护民族团结统一
的神奇伟力,是其他任何文化载体所不
能替代的。
4.汉字成为少数民族语言借用、
仿制的文字符号,为少数民族的语
言文字建设和文明发展作出了独特
的贡献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汉字和
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许多兄弟民
族借用汉字来创制自己的民族文字。
例如,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
志, 论析了水族文字与汉字的关系:
,水字结构分为干支数目字、象形字、
形声字和指事字 (含会意字 )四种。
干支数目字,部分与汉字的甲骨文和金
文相似,有倒写反写。象形字,此类字
在水书中最多,与汉字的象形结构规律
原则相同,即按照事物的形象描绘,分
原始图画、简化图两种。 …… 指事字 (含
会意字 ),其结构规律原则与汉字相同。
书写时从上而下,从左而右。 ?
这本, 民族志, 还在第 11页指出:
早在明末,一些布依族的知识分子
在汉字的基础上,曾造出一些记录布依
话的符号,称为‘土俗字’。
如:
汉义 土俗字 国际音符
到 当 ta ? 2
旧 告 kau
水牛 Va,i2
石山 岜 pja1
“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在始创之
时,就明确是仿汉字而变异,或‘以隶
书之半加减’,或‘仿汉人楷字,因契
丹字制度’,或‘字形体方整类八分,
而画颇重复’。”
广西壮族在唐朝就已经仿照借用汉
字来创制方块壮字。广西留传至今的唐
碑碑文,汉字壮字并用。这类例子很多。
在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之中,汉字成
为许多少数民族文字借用、仿制的对象。
因此,我们可以说汉字的传播和使用,
促进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团结、进步
和发展。
赵丽明先生在, 汉字在传播中的变
异研究, 一文中指出,? 随着民族教育
的普及,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民族地
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少数民族群众对汉
字乃至英语等外语的学习使用更加迫
切。 ……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少数民族
语文工作者主张减轻民族地区小学生负
担,直接学习汉语汉字,学习英语,一
次到位,与祖国同步进入现代化 。
有的民族学者提出 ‘ 汉字方块字是可
以为不同民族语言服务的 ’,建议借鉴日
本等外民族使用汉字的训读及直接使用汉
语借词的情况,‘ 采用常用汉字并辅以拉
丁拼音方案的办法解决自己民族的文字问
题。 ’ (清格尔泰,1991)
看来,汉字和标音的距离,这似乎
是缺点的特点,倒成了跨越语言障碍
的优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汉字的
特殊功能,可能再次促成 ‘ 异语同
文 ’ 。 ?
5.汉字成为周边邻国语言借用、仿制的
记录文字符号,形成了范围广大的汉字文化
圈。汉字和汉字文化是促进现代化发展的强
大的文化推动力
汉字不仅是记录、传承汉语的书写符号,
而且在传播中也成为周边邻国语言借用、仿
制的记录文字符号。
古代中国是一个向世界开放的发
达的文化大国。汉朝以后,中国与
今越南、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家
在文化、经济、外交等方面就有了
频繁的友好交往。
汉字在公元初年流传到越南。越南
人仿照和借用汉字“六书”的方法。创
制了越南字,称为“字喃”。例如把
“公”和“鸟”字合成,”字,字
音读为“公”,字义为孔雀。这是仿照
汉字形声的方法造出的字。
在公元二三世纪之际,汉字传到今朝鲜、
韩国,成为朝鲜、韩国人用来记录自己语言
的主要文字符号。
直到公元 7世纪中叶,朝鲜、韩国才出现
“吏读”,即书面形式是汉字,读成口语是
朝鲜、韩国话的混合文字。
发展到 15世纪,“吏读”才演化为
“谚文”。 1987年,韩国规定初中学生
要学 900个汉字,高中文科学生要增加
700个,一共是 1600个汉字。 1999年初,
韩国政府宣布恢复使用汉字。
公元三世纪末汉字传到日本,
日本人仿照汉字创制了假名。发展
到现在,日本仍以汉字和假名的混
合体作为日本的正式文字,其中常
用汉字约 2000个左右。
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马来西亚、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也
深受中国汉字文化的影响,中国儒
家的伦理观念在这些国家中普遍受
到仰慕。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新加坡、韩
国在迈向现代化、实现经济腾飞的
过程中,把汉字作为通用文字,推
行儒家伦理,推行汉语汉字文化,
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一成就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
汉字和汉字文化传出国门,汉字被周边
邻国成功地仿制和借用,形成了范围广
大的汉字文化圈,促进了汉字文化圈国
家的经济腾飞、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
促进了世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这就说明汉字和汉字文化并不是现
代化的包袱和阻碍,而是促进现代化发
展的强大的文化推动力。由此,更增添
了我们中华民族对“日日新,又日新”
的前景无限光明的汉字和汉字文化的自
信和崇拜。
6.汉字与计算机神奇而完美的
结合,应用前景无限广阔
古老而精深的汉字向来由于笔画繁
多、结构复杂、难认、难记、难写、难
打字、难排版编辑等缺点而被批评,甚
而遭到否定。
一般认、读、写汉字的困难,通过
国家四十多年来大力推行简化字和, 汉
语拼音方案, 的普及工作,已经得到了
较好的解决。推广使用, 汉语拼音方
案,,较好地解决了汉字难读、难认的
困难。
简化汉字,使得汉字减少了笔画,
简化了字的结构,汉字变得容易认读了,
也便于书写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
们学习和使用的负担,从而为在全国普
及教育、扫除文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至于汉字打字输入难、编辑排印难
等缺点,在 70年代以前,一直没有得到
很好的解决。随着高科技事业的迅速发
展,进入 80年代电脑网络化信息时代以
后,科学家们在计算机的研制当中,成
功地实现了汉字的信息输入处理。
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
西亚等国家的计算机专家和文化学家结
合,共同研制了 GBl3000(即国际标准
ISO—IECIO 646)字符集,收字 20902个。
国家语委公布的, 现代汉语常
用字表, 收常用字 2500个,次常用
字 1000个;,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也只有 7000个汉字 。
BGl3000字符集收有 20902个汉字,
而且还创制了女娲造字等软件,可以根
据需要创制新字,这些高科技的发明创
造,完全可以满足现代汉语书写、打字、
编辑、排版、印刷等的需要。
科学家们又为计算机设计了多
种科学而简便的汉字输入方法,主
要有五笔字型 (王码 )输入法、拼音汉
字输入法、区位码输入法、二笔输
入法等,任凭使用者选用。
例如五笔字型法击键次数少,规律
性强,重码率低,易于盲打,输入速度
快。
无论汉字的笔画怎样繁多,构字部
件多么繁难,输入一个汉字,五笔字型
法击键最多不超过四次,即可将字输入
计算机中。
汉字既可以一个一个地输人,也
可以用词组输入法输入。词组输入
法更加快了汉字的输入速度。
例如“革命”一词,用英文输入,需击
打,revolution”10个字母,击键 10次,而用
拼音汉字词组法输入,只需击打,GM”两个
字母,击键两次,即可输入“革命”一词。
如果用五笔字型词组法输入,击打,AFWG”
四键,即可将“革命”一词输入计算机中。
同一篇文章,相同的内容,汉字
输入的速度超过了英文输入的速度。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古老的汉字与最现代化的计算
机神奇而完美地结合成高科技的发
明创造。中华民族创造的汉字,又
一次实现了生命的超越!又一次创
立了卓越非凡的功勋!
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将是汉字在世界
上进一步充分显示其巨大作用的新世纪。
汉字从远古披荆斩棘地向现代走来,在
古今社会中发挥了威力无可比拟的神奇作用,
又将肩负着记载、传承、发展、光大中华文
化的历史重任,昂首自豪地向人类憧憬的未
来走去。
汉字为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作出的
贡献,将是永垂不朽的!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