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本章内容是上一章的延续,主要是利用导数与微分这一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和各种形态,这一切的理论基础即为在微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几个微分中值定理。在分析、论证过程中,中值定理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知识
1.记住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的条件和结论;
2.记住泰勒公式及其拉格朗日余项的表达式;
3.记住ex,sin(x),cos(x),ln(1+x),1/1+x的N阶麦克劳林公式;
4.知道极限的末定式及其常见的几种类型的求法;
5.知道函数的极值点、驻点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6.知道曲线的凹凸性与拐点的定义;
7.知道弧微分的定义与弧微分公式;
8.知道光滑曲线、曲率和曲率半径的定义;
9.知道求方程的近似解的基本方法。
(二)领会
1.领会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领会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几何意义;
2.领会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和泰勒中值定理之间的联系;
3.领会洛必达法则;
4.领会函数的单调性与一阶导数之间的联系;
5.领会函数的极值与一、二阶导数之间的联系;
6.领会函数的极值和最值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7.领会曲线的凹凸性与二阶导数之间的联系。
(三)运用
1.会用中值定理证明等式和不等式;
2.会用洛必达法则求末定式的极限;
3.会求一些函数的泰勒公式和利用泰勒公式求函数的极限及一些函数的近似值;
4.会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5.会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
6.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和拐点;
7.会求曲线的水平渐近线和铅直渐近线,会描绘函数的图形;
8.会求一些最值应用问题;
9.会求曲率和曲率半径;
10.会用二分法和切线法求一些方程实根的近似值。
(四)分析综合
1.综合运用中值定理、介值定理和函数的单调性等证明方程实根的存在性和惟一性;
2.综合运用中值定理、函数的最(极)值和凹凸性等方面的知识及构造性方法证明等式和不等式;
3.综合运用洛必达法则,泰勒公式和其他方法求末定式的极限;
4.综合运用函数的连续性、单调性、凹凸性和极值等方面的知识描绘函数的图形。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根据教学实践,建议本章的教学课数可一般控制在18学时(含习题课)左右,各节的学时分配大致如下:
微分中值定理 2-3学时
洛必达法则 2学时
泰勒公式 2学时
函数的单调性与曲线的凹凸性 2学时
函数的极值与最大值最小值 2-3学时
函数图形的描述 2学时
曲率 1学时
方程的近似解 1学时(选讲)
三:本章重点及难点
三个中值定理及泰勒公式
洛必达法则
函数的单调性,曲线的凹凸性与拐点
函数的极值概念及求法
函数的最值问题
函数图形的描绘
弧微分、曲率的概念及计算、曲率半径
四: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柯西中值定理的几何意义以及运用
洛必达法则
函数极值在实践中的运用
五: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本章的内容比较多,要学好它,大家一定要抓住其中心内容和主要特点,对本章中的思想方法要融会贯通,加深理解。首先要掌握中值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它是本章内容的理论基础,它建立了导数通向应用的桥梁。中值定理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中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要掌握中值定理证明的思想方法构造性证明方法。此方法是一个十分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它不仅在中值定理的证明中,而且在不等式的证明,方程根的存在性及导数的应用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它为我们提供了求未定型的极限的一种重要方法,大家一定要将前面所介绍过的求极限的方法与洛必达法则结合起来,融会贯通,真正掌握和灵活使用洛必达法则。第四要熟悉和掌握导数的应用。利用导数可以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最值,曲线的凹凸性和拐点等,对它们的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用它们的定义和判定定理,这是很重要的。要注意所研究的问题与导数之间的联系,并加以比较。导数的应用问题的求法比较规范,步骤明确,简单易懂,但在求解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列表法的使用。
注意要点:
罗尔定理、拉格朗日定理、柯西中值定理的条件与结论中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并且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罗尔定理是拉格朗日定理的特例;拉格朗日定理又是柯西中值定理的特例。
注意罗尔、拉格朗日、柯西中值定理的中值定理的中值点是开区间内的某一点,而非区间内的任意点或指定一点,换言之,这三个中值定理都仅“定性”地指出了中值点的存在性,而非“定量”地指明的具体数值。
结合这三个中值定理在本节中的应用以及在以后各章节的应用,反复体会这些定理在微积分学的意义与作用。
六:思考题和习题
第一节 习题3—1 2,7,8,11,12,14
第二节 习题3—2 1,4
第三节 习题3—3 1,3,4,10
第四节 习题3—4 1,3,4,7,8,9
第五节 习题3—5 1,2,4,5,8,9,10
第六节 习题3—6 1,2,3
第七节 习题3—7 1,3,5
七、教学方式(手段)
本章主要采用讲授新课的方式。
微分中值定理
一:内容要点
1.费马引理: f(x)在x0可导,且在某个领域U(x0)内.
2.中值定理:
罗尔中值定理:且f(a)=f(b),
,使得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使得
柯西中值定理:
使得
3.推论
二:教学要求和学习注意点
教学要求:
理解费尔马引理和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并了解柯西中值定理。
会用中值定理证明简单的不等式和证明方程解的存在性。
学习注意点:
要注意罗尔、拉格朗日、柯西中值定理的条件与结论中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并且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罗尔定理是拉格朗日定理的特例;拉格朗日定理又是柯西定理的特例。
要注意罗尔、拉格朗日、柯西中值定理的中值点ξ是开区间(a,b)内的某一点,而非区间内的任意点或指定一点。换言之,这三个中值定理都仅“定性“地指出了中值点ξ的存在性,而非”定量“地指明ξ的具体数值。
要结合这三个中值定理在本节中的应用以及在以后章节中的应用,反复体会这些定理在微积分学中意义与作用。
第二节 泰勒公式
一:内容要点:
1.泰勒中值定理 如果函数f(x)在含x0的某个开区间(a,b)内具有直到(n+1)阶导数,即 f∈Dn+1(a,b),那么对于x∈(a,b),有相应的泰勒公式
,
其中
,ξ是x0与x之间的某个值。
当x0=0时,(1)式称为带有拉格朗日余项的麦克劳林公式,即
2.带有佩亚诺余项的泰勒公式 如果函数f(x)在含有x0的开区间(a, b)内有连续的n阶导数,则对于x∈(a,b),有
,
当x0=0时,(2)式称为带有佩亚诺余项的麦克劳林公式,即
二:教学要求和学习注意点
教学要求:
1.理解泰勒中值定理。了解ex,sinx,cosx,ln(1+x)等函数的麦克劳林公式,会用定理证明一些相关的命题。
2.学习注意点:
(1)要懂得泰勒中值定理是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进一步的推广,即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是泰勒中值定理当n=0时的特例;并懂得 函数在一点x0附近.的近似表达式,比起函数的依次近似,高阶泰勒多项式有更好的近似精度。
(2)记住基本初等函数的带有佩亚诺余项的麦克劳林公式:
第三节 洛必达法则
一:内容要点
在求0/0型或∞/∞型未定式极限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用洛必达法则。
1.(0/0型): Limit(f(x)/g(x))=lim(f′(x)/g′(x)) (x→x0)
2.(∞/∞型):Limit(f(x)/g(x))=lim(f′(x)/g′(x)) (x→x0)
以上x→x0的极限过程改为x→x0+0,x→x0-0,x→∞, x→+∞,或x→-∞时,公式仍然成立。
二:教学要求和学习注意点
教学要求:
会用洛必达法则求各种类型的未定式极限,基本类型是?和?,而
1. 对0*∞,∞±∞型未定式,可通过取倒数、通分等恒等变形化为0/0型或∞/∞型。
2. 对00,1∞,∞0等幂指型未定式,可取对数化为0*∞型,然后化为0/0型或∞/∞型。
学习注意点:
1. 要懂得洛必达法则是求0/0型与∞/∞型未定式极限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但也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只有满足条件——lim(f′(x)/g′(x)) (x→x0)存在或为∞(这时我们称lim(f′(x)/g′(x)) (x→x0)有确定意义),用洛必达法则求的的极限Limit(f(x)/g(x))才是正确的,洛必达法则的条件是未定式存在极限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换言之,当lim(f′(x)/g′(x)) (x→x0)不存在或也不为∞时,Limit(f(x)/g(x))仍然可能是确定的。
2. 应注意洛必达法则不是求0/0型或与∞/∞型未定式的唯一方法。读者在计算时应该结合使用等价无穷小的替换、带有佩亚诺余项的泰勒公式等方法,以使计算简便、准确。
3. 在每一次使用洛必达法则前,都要验证以下所求极限是否为0/0或∞/∞型未定式,否则就会出错。
第四节 函数的单调性与曲线的凹凸性
一:内容要点
1.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法
2.函数的凸性极其判别法
(1)定义
(2)判别法1。判别法2。
(3)通常用f′(x)=0的点(函数的驻点)和导数不存在的点来划分并讨论函数的单调区间;用f″(x)=0的点和二阶导数不存在的点来划分并讨论函数的凹凸区间。
二:教学要求和学习注意点
教学要求:
1.掌握用导数判别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2.会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凹凸性。
3.会利用函数单调性与凹凸性证明某些不等式。
学习注意点:
在讨论函数形态(单调性与凹凸性)时,要注意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各自所起的作用,并进行比较以加深理解。
函数的极值与最大值、最小值
一:内容要点
1. 函数的极值极其判别法
(1) 函数的极值与极值点的定义
(2) 函数极值的判别法
必要条件 若函数f(x)在区间I 内连续且除了某些点外处处可导,则可疑极值点为驻点与不可导点。
第一充分条件
第二充分条件
2. 最大值与最小值
(1) 某些优先问题可归结为求函数f(x)在区间I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求连续函数f(x)在闭区间[a, b]上最大(小)值的一般步骤是:
求出f(x)在(a,b)内的全部的驻点与不可导点x1, x2,。。。xn,;
计算出函数值f(x1), f(x2),… f(xn);以及f(a)与f(b);
比较上述值的大小.
(2有关最大(小)值的应用问题,其关键是建立目标函数。该函数的实际意义下的定义域称为约束集或可行域。
若f(x)在约束I内的驻点唯一,又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知f(x)的最大(小)值存在,则该驻点即为最大(小)值点,不必另行判定。
二:教学要求和学习注意点
教学要求:
1.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求函数极值的方法。
2.根据实际问题,会建立目标函数与约束集,从而解决有关的优化问题。
学习注意点:
1.要将极大(极小)值与最大(最小)值混为一谈,要懂得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2.不要将极值点与驻点混为一谈,要清楚驻点是对可导函数而言的,二极值点对不可导函数、甚至对不连续函数也是有意义的,只有可导函数的极值点才是驻点;而可导函数的驻点仅是可疑极值点。
3.要学会用极值判定条件来求函数的极值,但又要知道极值的判定条件是充分而不必要的。
第六节 函数图形的描述
一:内容要点:
函数的图形为我们提供了函数的直观的几何形象,这对于研究函数很有帮助,以前作函数图形的基本方法是描点法,这种方法的最大缺陷在于选点的盲目性,不能把握整个图形的特点和趋势。前面,我们应用导数给出了一套研究函数性态的方法,将其应用于函数作图上,就可以得到一种远比秒点法更有效的作图方法——微分作图法。应用微分作图法去作函数图形,是前几节所讲知识的综合性应用,
二:教学要求和学习注意点
函数作图的步骤如下:
(1)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判断函数是否有奇偶性,周期性;
(2)求出y′,y″,并求出使f′(x)=0;f″(x)=0在定义域内的所有点及y′,y″不存在点;
(3)这些点将定义域分成若干小区间,在各小区间内确定y′,y″的符号,由此确定每个区间上函数图像的单调性,凹凸性,极值点和拐点。
(4)确定函数的渐进线;
(5)求出极值点,拐点对应的纵坐标,必要时可再补充一些特殊点;
(6)描点并根据上述结果绘出函数的图形。
第七节 曲率
一:内容要点
1.光滑曲线上一点M处的曲率的定义:
圆的曲率为该圆半径的倒数k=1/R;直线的曲率为0。
2.曲率公式:
3.曲率半径、曲率圆与曲率中心
曲率半径:
设曲线C在点M处的曲率半径为ρ,在M处作法线,取C的凹向的一侧的法线上一点D,满足|DM|=ρ,则D是曲率中心;以D为中心,ρ为半径的圆是曲线C在M处的曲率圆。
二、教学要求和学习注意点
教学要求:
了解曲率和曲率半径的概念。
会计算曲率与曲率半径并知道它们在机械与力学的简单应用。
学习注意点:
一点出的曲率是对光滑曲线而给出的一个概念,并且他的原始定义为K,而曲率公式是从定义推导出来的计算公式,如果曲率公式在某点处没有意义,并不能说明曲率不存在。
教材中没有就极坐标方程形式给出曲线的曲率公式,读者应自行推导出相应的曲率公式。
第八节:方程的近似解
一:内容要点
二分法
切法法
二、教学要求和学习注意点
了解方程的近似解和近似计算的概念。
会作二分法和切线法计算方程的近似解及其近似计算在实践中的简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