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
本章重点
●行为主义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及其进展
●认知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包括场论)及其新进展
●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及其进展
●符号相互作用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及其进展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心理学先后提出了许多新理论。这些理论大体上是沿袭心理学四大学派的传统观点,并在各自系列研究或争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四大学派是行为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学派(或认知学派)及符号相互作用学派。
理论是经验的概括、研究的总结。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人类认识渐进性与相对性,有些观点只能以假说的方式存在,需要通过不断的验证来充实或完善。理论产生于实践(实验),并在为实践服务或通过反复实验中得到发展。但一切科学的理论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全面地反映现实,因此了解一门学科必须首先并始终去把握或探索其理论。
社会心理学的各种理论是各学派对于种种社会心理实质或社会行为产生原因的解释。掌握这些理论的意义在于:第一,可以使人对许多具体项目的研究成果有更深入的理解。具体问题的研究总是十分具体而生动的,其论说也往往是就事论事的,但如果人们知道研究者的立场、观点属于某一学派,井把这一具体研究与学派理论体系联系起来并纳入其中,就可以获得更多更深刻的意义。比如,当我们看到拉塔涅和达和舶“颊痛发作”实验(见本书第26页),只能了解到或接受责任扩散的事实;但如果把这一研究和“场论”、“社会作用力论”(见本书第356页)联系起来,其理解的深度就大不一样。又比如,知道津巴多的监狱模拟实验是一回事,但把这一实验与“角色理论”联系起来加以理解,则又会进入新的境界。理论还可以使各项具体研究摆脱零散与孤立状态,构成系统加以理解。第二,可以对后继研究或行动起定向或参照作用。理论是对特定现象内各种关系的一般表述或设想,它虽不能代替其中许多细节的具体研究,却能从全局中指出某些知识的空缺与急待检验与实证的部分,因而能促使人们去作进一步填补性研究或验证性探讨。任何研究在开题前,必须有理论上的设想,然后通过一定的操作步骤加以实证。这种理论上的设想,可以从各个学派的理论中寻找立脚点,也可以从中找出某些合理部分加以综合构成新思路。有无一定理论作依据或参照,往往决定着一篇论文报告及其讨论的深浅度。第三,推动理论的更新与发展。每一种理论都有一批拥护者,表明它们有一定的合理性或吸引力;但任何一种理论都会有批评者或质疑者,并带来争论,表明它们并非都尽善尽美,也总含有片面性甚至错误。理论的评析争辩有助于推动开展各自的理论性研究,同时也能促进理论本身的发展。
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
一、刺激——反应理论
它最初是由桑代克(E.L Thorndike,1874—1949),、斯金纳(B,P.Skinner,1904~1990)等人所始创与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动物与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都是有机体在遇到某种刺激,引起某种行为反应受到强化而构成联结的结果;而复杂的行为则是一系列简单的刺激一反应联系单位的联合。故也叫联结理论(theoriesofconnection)。桑代克最初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猫想逃出迷笼,经过多次尝试错误,一旦偶尔碰上门栓而成功后,继续实验时无益动作会逐渐减少,并学会/很快开门。他认为,这就是学习,就是获得自由的情境(动机)和碰门栓反应在头脑中构成联结的例证。他还通过大量实验,得出动物学习的三大规律:练丑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若是多次重复就得到加强,即使用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若是长期不被使用就会削弱,即失用律。效果律——刺激引起反应时,若伴随满足状态,联结则会加强;若伴随烦扰状态,则联结会削弱。准备律’一当一个神经传导单元有了传导的准备时,让其传导就产生满足,不让传导就产生烦扰;如果神经传导单元没有传导的准备时,迫使它传导就产生烦扰。后来他又对练习律和效果律作了赂订:认为练习只有知道反应的结果是对或错时,才有助于改进;满足或奖励所起的积极作用比烦扰或惩罚S《起的制止作用更明显。由于这里强调强化作用,所以也称强化理论(reinforcementheory)。后来他们把这种联结理论或强化理论应用到人类的学习,认为联结不仅有动作之间的联结,还有观念之间的联结,也有动作与观念之间的联结,一切联结的总和就是心理行为的总体。桑代克说:“学习就是联结,人之所以善于学习主要是因为他能形成大量的联结……千千万万的联结。”既然学习能“使人成为异常复杂而精致的联结系统”,“那么,教学就是安排情境,使其能导致良好联结的形成,并使那些联结产生满足的效果。”斯金纳也看重强化,他进一步指出强化有不同方式:S型的条件作用(指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是无关刺激物和无条件刺激物同时呈现作为必要的强化方式;R型的条件作用(指斯金纳条件作用)是一种操作性反应伴随强化物(食物、言语刺激等)而产生的强化方式。后来他还发现逐步接近强化法,并应用于机器教学与程序教学。
联结理论不仅是行为主义理论家教育思想的出发点,而且也是许多社会心理学家用来解释与探讨社会学习与社会行为发生机制的一种依据。下面不妨介绍几种具体的理论。
二、模仿论
模仿(imitation)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50多年前,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米勒和多拉德(N.E.MillerSLJ.Dollard,1941)在《社会学习和模仿》一文中提到,模仿可以通过延伸刺激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加以理解。他们认为人类许多社会行为都是通过人际相互影响——模仿而习得的,都可以通过一般学习原则的使用来予以说明。模仿也是习得的,它在解释儿童如何学会社会行为和谈论时占有中心位置。模仿在维持纪律和遵从社会规范方面颇为重要。儿童很小时就会仿效家人的某些动作、言语,当这种行为受到奖赏,就会继续或扩大仿效的领域,所以模仿反应也是一种泛化现象。
后来,这个理论也被用来解释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挫折一侵犯、以及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发生等现象。
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earningtheory)是本世纪60年代由班图拉和沃尔特斯(A.Bandura&R.H.Walters,1963)等人提出与发展起来的,以刺激—反应的观点为基础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扩大探讨社会环境(如他人、群体、文化规范或风俗习惯等)如何影响人产生某些习得行为的一种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还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learning)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观察学习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1.对信息的注意;2.保持,把示范行为表征化(represented),即转换成意象(images)和言语符号(verbalsymbols)加以贮存,它不必都需要直接强化,或仅需替代性强化(vicariousreinforcement,示范行为受到强化而产生自身的强化作用)和自我强化(即依据本人所建立的标准、信念或预期进行内部语言的评价);3.制作或组织反应,产生即时动作再现或延迟性的动作再现;4.动机通过结果的信息反馈,获得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的认知与经验,形成具有自我评价,预期或自我调节功能的动机系统。观察学习论比经典的联结说有许多新进展,第一,它把学习过程中的获得(acquisition)和执行(perfor—raance)加以区分。人们通过一次观察常常可以获得示范行为的表象或符号,但不一定即刻表现在行为中,而往往经过一段时间在某些诱因条件下忽然再现出类似的行为。这对解释儿童忽而出现某些令父母吃惊的言行是有帮助的。第二,发展了“强化”的概念。它认为行为学习在最初,需要有外部直接的或瞬时的强化,但当形成自我评价和内在诱因之后,这种强化就并非是必要的手段。这时,替代性强化或自我强化(自我奖赏和自我惩罚)常起着更大的作用。发现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作用则对人的社会行为学习特点有更大的说服力。
班图拉还提出了环境(E)、人(P)和行为(B)三者的交互决定论(reciprocaldeterminism)。他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人的内部因素(主要是认知)与环境(主要是社会因素)相互作用(选择与影响)的信息加工活动的结果;人的认知不仅会影响行为的组织,而且行为的反馈又会使人产生结果的认知与调节功能的提高;人的行为不仅改变着环境,环境也制约着人的行为。所以,人不是完全自由、可以为所欲为的实体,因为他受制于环境与社会;但同时,人又不是完全被动的反应者,因为他通过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以认知为中介的自我调节系统,它们是交互决定的-教育在促使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若能为他们展示规范行为的榜样与提供评价行为的信息,并创设一定的环境使他们通过活动反馈形成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的系统和能力,它就是有成效的。社会学习论在教育社会心理学中有相当大的影响。
尽管它被某些学者如帕文(L.A.Pervin,1973)看作“是近年来最进步,最受注意的一种心理学理论”,且代表着近代心理学发展的一大主流,但也有人批评它在借用认知的概念时没有揭示导致认知活动结果的过程与条件;其交互决定论带有二元论色彩等。不过这个学派的实验研究很有创造性,其结果常被用来讨论与解决电视中的消极影响的问题,这些研究将在本书的后面许多章中予以具体介绍。
四、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socialexchangetheories)是霍曼斯(G.C.Homans,1958)等采用经济学概念来解释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以持续的一种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1.客观上存有适合于有机体的规律,如动物与人有寻求最大奖赏、快乐与尽少付出代价、避免痛苦的倾向。因此,人的特定行动受奖越多,就越会表现这种行动;如果一个或系列刺激越是在人受奖时出现过,而目前的刺激越是和过去相似,人就越会表现出这种行为;但奖赏过多,也会使人感到餍足,其价值相对减小,这种行动也会减少。2.人的社会行为除服从这种规律外,还服从社会交换规律。社会交换类似商品交换。在商品交换中,商人的行为宗旨是为了追求最大的利润,如果产品销售收入(报酬)一成本>o就会有利润,于是这种商业行为便会继续下去,否则就会中止。社会心理学中所讲的社会交换是指存在于人际关系中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交换。这里的报酬与成本不限于物质财富,成本可能是体力与时间的消耗、放弃享受、忍受惩罚和精神压力等,报酬也可能是心理财富(如精神上的奖励、享受或安慰等)与社会财富(如获得身份、地位与声望等)。如果—个人以行动带给别人以好处,并迫使对方做出互惠的行动,造成一种公平的关系和相互获益,那么这种相互作用的行为与关系就会得到继续与发展,否则就会减少、疏淡或停止。蒂博特与凯利(J.Thibaut&H.Kelley,1959)还认为,人们彼此接近时,双方都感到得大于失,这种交往行为和关系便会保持下去;如果‘方感到得不偿失,这种接近行为和关系就难以持续。这里也都涉及报酬(reward)一代价(cost)=后果(outcome)这一公式的适用性。如果双方所得的后果都是正的,关系将持续;如果双方或一方所得的后果是负的,关系将出现问题。3.由此也引出了分配公平原则(principleofdistributivejustice)并为阿当斯(J.Adams,1965)沃尔斯特(Walster,1978)等发展为公平理论(equitytheories)。他认为.每人所得到收益(报酬)与他的投入(代价)遵循一定的比例,即收益越多,投入也越高。但在双方交往中,人若发现自己的收益与自己的投入之比与对方两者之比大致相同(苫=言),则会认为实现了公平分配,心理上就比较平衡,交往也会继续。如果,他发现自己两者之比低于对方,R R'),则会产生抱怨或愤怒等消极情绪,井会采取行动(如减少投入)或中断交往:如果他发现自己两者之比远高于他所应得的或别人的(声>争),则会体验到内疚感,于是也会设法采取补偿行为,如将多得的拿出一部分付给对方或充公益之用,以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尽管社会交换理论也和整个刺激—反应理论一样忽视中介心理过程的探讨,且不像社会学习论有系统的实验证据,其理论本身把人看得过于实惠,似乎更多地只适用于私有观念较重的社会中的人际交往情况,但由此引出的人际相倚作用理论,对策与决策研究、社会比较的探讨,引起了当代社会心理学家的极大兴趣。
第二节 认知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
一、格式塔学派的理论
格式塔理论(Gestalttheory)是1912年在德国问世的,强调从整体和关系舶角度研究心理与行为的理论,它最初侧重于研究知觉现象,(如似动现象、对象与背景、常性、定势等),接着又考察动物的顿悟(insight)学习与人的创造性思维,后来又提出“心理物理场”的概念去研究社会行为和人格问题,或说,它是从“整体不决定于部分,而部分却决定于整体”这个公式出发,把完形的观点广泛地运用于心理学全野的理论体系,而它的着眼点是认知(cognition),即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核心是认知问题。因此,它也成为对当代认知心理学最有影响的学派。其早期代表人物有韦持海墨(M.Wertheimer,1880~1943)、苛勒(W.Kohler,1887~1967)和考夫卡(K.Koffka,1886~1941)等。
没有必要在本书中对格式塔理论作全面介绍,但需简述一下它对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认知理论的影响。这个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不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孤立的,简单的反应,也不是许多反射弧机械的总和,它是通过心理物理场(psychophysicalfield)、特别是认知活动的整合(integration)而作出的。什么是心理物理场?在考夫卡看来,心理物理场包括环境与自我两个方面。环境可分为地理环境与行为环境,前者是实际的环境,后者是指意想中环境,两者可能—致,也可能不一致。比如,覆盖着冰雪的湖面是地理环境,但夜骑者竟把它看成是可以行走的平原,从而驰骋而过,知情后才感害怕;又如一片平原上的小丘(地理环境)常被侵略者当作是埋地雷或有陷阱的伪装地(行为环境),因而踌躇不前或绕弯而行:后面的行为都是依据行为环境(而不是地理环境)而发生的。而自我则是一个人以自己为中心,跟个人的需要、希望、认知、情绪与态度等心理活动密切关联的人格系统。不同的人在同一地理环境中往往采取不同的行动,这取决于他们的行为环境与自我两方面力量的交互作用,或称作“对象一自我”的关系。考夫卡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中举过一个例子;两个人在路上行走遇到一个暴徒,地理环境相同,而采取了不同的行动。一位是文弱的作家,他通过面相(physiognomy)在心理物理场中出现了一个可畏的对象或有威胁性的行为环境,同时在自我中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懦弱的人,如果抵抗就会吃亏,由于这两种应力的交互作用,产生了负诱发力(negativevalence),于是他出现了回避意向和采取逃走行为。而另一位是个拳师,他则给对方迎头一击,因为在他的心理物理场中,自我是一个魁伟有力的人,其行为环境是遇到了一个不堪一击的小人物和不值得大谅小怪的局面,其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产生正诱发力(positiveva、ence),故有上述行为表现。格式塔学派理论家们认为,任何一种环境要引起人的行为反应,都必须通过一种有组织的,通体相关的认知活动。如果能知道一个人如何去领悟世界,也就有助于了解那个人的行为。由于认知被看作是行为的先导与决定因素,所以这个学派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重心放在认知活动方面。
二、场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
应用格式塔认知理论进行社会心理学(群体心理学)研究并发展了场论、创建群体动力学的著名人物是先在德国后到美国任教的心理学家勒温(K.Lewin,1890~1947)。
勒温在研究个人行为所由产生的心理事实时,发现人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它在外部环境的包围与影响下存在着一个由E(environment,由准物理、准社会和准概念的事实组成的心理环境)和P(person,由需要、欲望与意图等内部个人区域C即LP)和知觉运动区域C即
P—M)组成的人)构成的心理生活空间(psycho—logical life space,简称LSP),这个空间是一个心理动力场(psychody—namicsfield)。通常,内部个人区域中的小区之间保持着平衡的紧张状态,如果内外刺激促使某一小区(如饥饿小区)的紧张度提高,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为了恢复平衡,就会在心理环境中寻求能满足需要的目标,和释放能量发动行为去达到目标。这种目标若能满足需要和减除紧张,就具有正诱发力,引起个体趋向;否则就具有负诱发力,引起拒斥。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外部环境通过人的我状态(P)和心理环境(Z)两种力量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心理动力场而发生的。为说明这一现象,勒温采取了一个公式:B=f(P,E)=f(LSP),即行为是环境与人的函数,或说是心理生活空间的函数。勒温还采用了拓扑学的方法对某些纯例的心理动力场的内部关系以图式加以陈述,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有关资料。勒温把上述公式加以推广来对群体过程进行研究。他把P看成是许多人,把E理解为准社会的心理环境,这样就构成了群体的生活空间。由于群体内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交互作用,群体为满足共同的需要也在寻求与确定各种准社会的目标,于是便会出现各种能量的汇聚、冲突、平衡与失衡以及群体行为的趋向和拒斥等现象,即群体的心理动力场。个人在群体中生活,其行为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生活空间(LSP),而且也受群体心理动力场(如人际关系、群体决策、舆论、气氛等)的制约。从1939年起,勒温先后对群体中的动力现象,如领导与群体生活、社会风气与侵犯行为等现象开展实验研究,并把它称之为“群体动力学”(groupdynamic)。
群体动力学基于整体比部分重要的观点,认为群体作为一种由内在关系组成的系统,其影响力或作用远大于互不相干的个体。一个已经建立的群体(团体)有共同的社会目标、价值标准,因此会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纽带把各个成员凝聚在一起,使个体的动机和群体的目标混为一体,所以,引起群体变化而改变个体的观念或行为习惯比直接一个个地去改变个体要容易得多;只要群体价值观没有改变,就很难使个体放弃群体标准来改变原有的主见。
勒温及其同事还通过实验,试图既能解决社会问题又能印证其理论。比如,1947年,勒温进行“群体决策与社会改变”的实验;因战时物资缺乏为动员人们少食牛肉多食牛内脏,他把家庭主妇分为六组,前三组采用专家演讲与说服法由个人自愿执行,后三组采用群体讨论,并要求作出执行的决策,使其改变饮食习惯。结果,未组成群体的主妇们只有3%的人发生了行为的改变,而经过群体讨论的主妇们却有32%的人改变了态度与饮食习惯。这说明参与群体的主妇比分散的主妇拥有较大主动性,有较多执行决议的义务感,感受到较大的群体压力,经反复讨论对问题的性质有较多的了解。1940年他在“领导与群体生活的实验”中使三个8岁儿童群体的领导人分别采取民主、专制与放任的领导方式,发现三组的气氛与孩子的侵犯行为的数量不同;如果把一个孩子从专制型群体转入民主型群体,其攻击行为很快会减少,反之,若把一个孩子从民主型群体转入专制型的群体,其攻击行为也会迅速增多。上述实验不仅说明群体对个体有更大影响力,而且也说明群体内各种力量与因素的互动作用,并决定着群体运作的方式与方向。勒温于1945年在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创建了“群体动力学研究中心”,从而推动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特别是群体心理研究领域的发展。
三、认知相符理论和一致性理论
认知相符理论(cognitiveconsmtencetheory)是以认知趋向一致的状态或倾向性来解释个人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在本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麦克盖尔(W.J.McGuire,1960)首先提出认知相符的概念。他在一项实验中提出不少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三段论式命题(如,你相信石油供应不会增加,你认为人们看来不会减少石油的消耗,你会期盼石油不足现象出现),最初被试对三个事件发生概率的判断常与理论上的概率值不相符,如果给予不相符的暗示,过10分钟到7天期间,他们在下次的回答就更接近理论值。麦克盖尔认为,人有一种动力倾向性,其信念、观点或态度如果与其他观点或行为有矛盾,只要他意识到,他就会自发地去调整自己原来的观点,去与正常逻辑关系相符。这种认知相符倾向的观点是把人作为理智人的见解。在这一共同思想的基础上,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展开了大量研究,形成了各自的理论,并统称为认知相符理论。这里包括费斯廷格(L Festinger,1957)的“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dissonancetheory),海德(P.Heider,1958)和纽科姆(丁,Neweomb,1961)的“平衡理论”(balancetheory),海德和凯利(H.H.Kelley,1967)等人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归因理论”(attributiontheory)。它们在本书有关章内均有专门而详细的阐述,这里仅就其中的两个未提到的理论——“一致性理论”和“认知一感情相符理论”作一简要介绍。
“一致性理论”(congruitytheory)或称和谐理论,是探讨与预测人在接受新信息后为保持内部一致性而调整原有态度的一种理论,其提出者为奥斯古德和坦南包姆(C.卫.OsgoodSIP.H.Tennenbaum,1955)。这个理论认为,人对周围各种人和事物由于不同评价而有相同或相异的态度。这些态度之间可以是互不相干而独立的(比如,我敬佩我的老师和我喜欢打扮),但如果态度对象中的一方发出有关另一方的信息(如老师表示赞成或反对打扮),前者成为信息源,后者成为信息对象,两者以及有关两者的态度之间就有了关联。如果人对两件事都持有肯定的态度(正向关系),而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表明它和信息对象之间也存在肯定关系,两者完全一致,人会感到愉快,就无需改变原态度;假如信息表明它们之间存在否定关系(如老师反对打扮,即负向关系),这时信息所表达的关系和人的原态度的情况存在不一致,人就会体验到冲突、不安或不快。为达到心理上的一致与和谐,人便会从内部产生动力驱使他去调整对两件事的态度,或把对后者的肯定(我喜欢打扮)转为否定(我不再喜欢打扮),或把对前者的肯定(我敬佩老师)转为否定(我不再敬佩老师),或者不作方向上的改变而仅仅降低程度。同样,人如果对两件事持有不同的态度,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而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表明它们之间却存在正向关系(如老师赞成打扮),这种不一致同样也会使人感到不愉快。为在心理上达成一致,人的内部动力也会去促使原态度发生改变,或肯定后者,或否定前者。人在调整自己的态度过程是迅速完成的,自己并不明确意识到。这种调整的结果,不仅取决于三种变量因素(即个人对信息源的态度,个人对信息对象的态度,以及对信息源关于信息对象所作断言的态度)的方向(肯定或否定),而且也涉及它们的强度。一致性理论假定,在调整中各个因素都可能发生变化,其变化的总量与其相对的强度成反比。因此在调整时,虽然各种评价都有所改变,但一般不会去改变评价最强的因素。比如,一个人是时装迷,她仅仅道听途说地知道新老师是个有学问的人,因而有点喜欢,现在听到这个新老师反对打扮的评论,她可能不会改变对打扮的态度,而变得不大喜欢这位新老师。一致性理论和平衡理论在观点上是相同的,但它在态度方向上加上强度变量,并自编“态度语义分化量表” ,制定态度调整预测公式及从事验证理论假设的研究,则是一种可喜的进展。
“认知一感情相符理论”(theoryO{cognitive—affectiveconsis—
tency)是一种关于人们总是试图使其认知与其感情相符的论说.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有关信息决定我们的情感,这个观念是千真万确的。假如我们知道一个医生坐过牢和谋杀过许多他的对手,我们就不会喜欢他。但反过来也一样,有时我们对事物偏爱的感情也会影响着我们对事情真相的相信、“知识”和深信不疑。罗森伯格(M.J.R。senberz,1960),关于人对态度对象在感情上发生变化也会引起认知上的变化,提供了一项引入注目的论证。研究者先从白人被试那里获知他们对黑人、对种族隔离以及对黑人与白人关系方面全部问题的态度的综合陈述,而后对他们进行催眠,并告诉他们对黑人进入他们社区已有和先前情况相反的态度(假如被试先前是强烈反对不同种族在同一社区合居的,那么告诉他现在对合居有好感。如果先前是赞成合居的,则告以现在对合居很反感)。这就是说研究者在催眠中改变了被试对种族合居的感情。重要的是,在催眠中改变其感情时没有提供某些新的认知或去改变其旧有的认知,但被试在从催眠失神和暗示他现有对黑白人合居的态度中醒悟过来后,发现被试有关合居的认知紧随催眠中发生的感情而产生戏剧性的变化。例如,在询问中,先前曾反对合居的被试,开始相信合居对于消除种族不平等是必需的,对于维持种族和谐是必需的,认为这是唯一该去实施的公平合理的事,等等。这种分叉性的改变都是倾向于去减少不子衡,这种不平衡是由于诱使感情变化而造成与原认知不相符合而产生的。正如认知相符理论预言,一旦感情发生变化,减少不相符的压力就会导致各种认知上的变化。
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派理论主要是探讨认知活动或过程及其在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中作用的一种学说,它极少涉及其它心理因素(如情感、意向和动机),而“认知一感情相符理论”超越了上述界限,并采取巧妙的实验设计来获得证据,不能不说是一种突破和进展。
第三节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的出现和发展对西方心理学界乃至整个人文科学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正如弗洛姆所说:“如果没有弗洛伊德思想的渗入,西方思想就不可想象。就社会心理学而言,“西方所有的社会心理学家实际上都把弗洛伊德学说当作自己观点的理论根源。”由于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庞大,涉及面较广,在此我们不打算对这一理论体系作总体的介绍,而试图将其和社会心理学直接相关的或对之有所涉及的思想作简要的阐述,以便我们较清楚地看出这一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位置。
精神分析学派的开山鼻祖西格蒙特·弗洛伊德1856年生于莫拉维亚的弗莱堡(现属捷克斯洛伐克),早期曾从事精神病的研究工作。1886年,由于生活所迫,他离开了使他在神经实验方面有希望成名的维也纳全科医院的生理实验室,开始了他的私人医生生涯,可以说,他的思想理论也正是在他给病人的治疗中逐渐产生的。1896年,弗洛伊德第一次使用了“精神一分析”这一术语。1900年,他的代表作《梦的释义》的问世标志着精神分析理论的诞生。以后,他又相继发表了(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1904年)、《性学三论》(1905年)、《精神分析引论》(1910年)、《文明及其不满》(1920年)、《集体心理学和自我分析》(1912年)、《图腾与禁忌》(1923年》等等。其中对社会心理学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是他关于“人格发展”、“集体心理学”和“文明”等方面的记述。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他将人的精神世界主要划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大部分。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心理部分,比较而言,它显得小而不重要;潜意识则包含了人的原始冲动和本能,其内部以沸腾的“力比多”(性驱力)为动力源,是人的自我意识不到的部分。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又有一个前意识,其作用是将人的原始欲望压迫于意识之下,并能召回在潜意识中的一部分。根据这一设想,又可以有3个相应的人格组织结构,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奉我是心理能量的基本源泉,它奉行“快乐的原则”而不受理智、逻辑、道德的约束,以满足本能的需要;自我位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主要对两者加以控制和统辖,它遵循“现实的原则”,其作用是将“快乐的原则”现实化,以此调整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达到真正能满足需要的作用;超我是人格的最上层,主要以道德的原则为准绳,它发端于自我井将父母的道德观内化于己,以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父母的要求(关于人格结构与社会化的关系可见第三章第三节的第一部分)。{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其成分是与生俱来的,自我与超我是由本我逐渐分化来的。本我包括一些本能性的冲动,其中又以性的冲动和侵犯冲动为主。本我由“唯乐原则”支配,它所支配的行为不受道德规范的约束,甚至是在潜意识之中的。自我是在本我发展过程中与周围的现实世界相互接触,从而在适应现实环境中形成的。它受“现实原则”支配。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其主要功能有4点:①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以维持个体的生命;②调节本我的需要,以符合现实环境的条件;③管理不为超我所接受的冲动;④调节本我与超我的冲突。超我是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将社会规范、道德标准、价值判断等内化的结果,即平常所说的“良心”、“理性”。本我追求享乐;自我受到现实环境的限制;超我则评价是非善恶.其主要功能有3点:①管制社会所不容的原始冲动;②诱导自我使其能以合乎社会规范的目标代替较低的现实目标;③使个人向理想人格发展。社会化过程就是促使人格的3个部分平衡发展。弗洛伊德认为,婴幼儿期的生活经验是构成个人人格的主要因素,也是社会化的最重要阶段。童年期的社会化奠定了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从理论的观点来看,精神分析论比较完整地解释了人格结构和人格发展。一般认为精神分析论在心理学上有两大贡献。第一,确认以往生活经验对以后行为的影响,因而重视行为的历史原因。第二,,重视潜意识的过程,加深了对人类行为深层原因的探讨,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范围。不过该理论也受到不少批判,其中最为集中的是:①立论多以心理失常者的行为为基础,难于用来解释一般人的行为;②资料多根据个人的观察经验,缺乏实验性的量化研究;③过分强调人类本能对行为的支配,忽视社会文化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由于弗洛伊德将人的潜意识的冲动归结于性的驱力,因此,在他看来人格的发展就是围绕着性的发展。性的概念比人们平常理解的要广泛得多,它泛指人对快乐的寻求与满足,他指出:“性与其最密切的联系物生殖器脱离,而被看作一种更易理解的身体功能,追求快乐是其第一目的,其次才是为生殖目的服务。”它包括口唇区、肛门区、生殖器区及生殖欲等,儿童从出生到成年正是按照这一顺序完成其人格的历程。在口唇区阶段,儿童通过吃奶和撕咬得到快乐的满足,这种原型模式为其成年后的知识、爱情、权力的追逐奠定了基础。从口腔转向消化道的末端以寻求满足是小孩在出生后的第二个年头,这时的刺激与满足过程表现在“排便训练”上。由于排便的本能欲和外部的阻力之间的冲突,从而导致了人格中某些定势,诸如反抗、报复、越轨或慷慨、施善、防御、控制等。进入生殖器阶段,即儿童的5—12岁阶段,他们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生殖器官上,并产生了男孩对母亲、女孩对父亲的恋情,前者称“俄底普斯情结”(恋母情结),后者称“厄勒克特拉情结”(恋父情结)。就男孩而言,为了能得到母亲的爱,他便妒忌自己的父亲,但又必须模仿自己的父亲。因此,“这种对父亲的认同作用带上了敌对的色彩,并变成了一种要驱除父亲并取代他对母亲的地位的欲望。”反之,女儿亦类似。(我们在此说明这一点是为了更好地阐述弗洛伊德的“群体心理学”。)最后,儿童便成长为青少年,开始了异性的相互吸引,最终达到两性的结合。在弗洛伊德看来,“自我和超我的能量发泄作用和反能量发泄作用的形成,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人格的发展的道路。”
弗洛伊德的群体心理学表现了他将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社会心理的分析研究中,但也正因为这一点,它又是建立在个体心理学的基础上的。弗洛伊德对群体心理的讨论是从社会心理学的两位早期代表黎朋和麦独孤开始的。前者认为群体是一种具有易受感染、模仿、暗示的人群组合,后者强调集群心理“只有粗俗的情绪和粗糙的情感”,因而易受他人的操纵,缺乏自我意识。弗洛伊德据此想进一步解答,在群体中迫使个人心理发生变化的实质是什么。他运用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力比多”分析了群体的心理,他认为以性为目的的“力比多”在群体中转化为“爱”。群体中的情绪联系是靠爱来维系的,或者说“爱的关系才是构成群体心理的本质的东西”。而爱又是从人格发展阶段中儿童对父母的不同转化而来的,群体的构成来自家庭内部关系的原型,即“情结”。在他看来,“在一个有明显的领头人但并不以正式方式组成的典型群体中,领头人暂时成了情绪取向的共同对象,以代替形成超我的父母情绪,当群体的成员用领头人代替自己的超我的时候,用弗洛伊德的话说,他们也‘在自己的自我中相互认同’。”因此,弗洛伊德的群体心理学实际上是其个体心理学的转换。
精神分析理论对于潜意识、人格及群体的心理分析终于会在“文明”问题上表现出来,在它们之间本来就没有什么严格的区分,只存在着用一套概念来解释不同的方面或领域。在他看来,文明是在压抑人的本能欲望中产生的,禁忌、道德、制度和图腾崇拜都从不同的方面限制了人的原始冲动。因此,“所谓‘现实的幸福’,实是属于一种乌托邦的心态。” 他反复强调,“决定着文明的持久的人际关系的先决条件是抑制性本能的目标”,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本能与文明的冲突,因而应建立一个更合理的“文化超我”。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其追随者荣格、阿德勒、霍妮和弗洛姆那里分道扬键了,他们各自按照自己的观点对精神分析理论作了修正。有人将后三者的理论看作是“精神分析中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其实荣格的理论也含有社会心理学的成分,如他的“集体无意识”分析和“人格面具”、“人格发展”研究。阿德勒则开始将兴趣集中在社会力量对个人心理产生的影响上,因此,人的行为不是由过去(童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所决定的,从而使人因原始的自卑而不断追求超越。霍妮以焦虑概念为基础,也强调了社会文化的重要,成为精神分析中的“社会文化学派”。弗洛姆可以说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集大成者,从某种程度上看,他已将这一理论转变成一种社会哲学,其全部命题在于人和社会的关系,认为人的个性化是在社会的各种复杂关系中实现的。他提出了“逃避自由”和“理解个体的无意识必须以批判地分析他那个社会为前提”,“从而把心理分析学从原先主要是一种‘个体心理学 ',改造为一种‘社会心理学 '”咽。从总体上看,新精神分析理论已经将原来本能与行为的关系的重点转移到人与人和社会与人的关系问题上来。50年代关于群体的一些理论和实验,如T——群体实验、舒尔茨的人际行为三维理论等也都表明了这种倾向。
第四节 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论是社会学家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进行的理论研究,从社会心理学的构成方面来讲,其影响并不亚于精神分析理论。或者说,社会学家都是通过互动理论涉足社会心理学的。符号互动理沦的创立者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乔治·米德1863年生于美国麻省的南哈特莱。从他的思想体系来看,他主要受到了威廉·詹姆斯、库利、杜威以及冯特的关于“姿势”方面研究的影响,米德生前除了写过二十多篇主要论文外,并没有发表过任何社会学或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专著,他的著作都是在他逝世后(1931年)根据学生的课堂笔记整理而成的。而其中最能集中表现其社会心理学思想的著作是他的《意识、自我与社会》,下面我们对其中的主要概念加以介绍。
米德的“符号互动论”是以两个假设为前提的。(1)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2)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也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因此,人的心理也好,自我也好,社会也好,都将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才能产生,故它们具有社会的意义。
米德受达尔文主义和实用主义原则的启发,认为意识具有运用和理解符号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人们可以在心里对环境中的客体做出行为上的选择以调整自己对客体的活动,这一点在婴儿出生后就从关系到自己生存的人那里学到了。从这一观点出发,米德进一步研究了人的姿势,认为姿势作为自我意识的表现,具有社会性的意义,而另一方面他人也正是由于能理解这一姿势而做出相应的反应,姿势既可以是动作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口头语言,由于彼此交流的双方共知它们所具有的意义,因此能互相沟通和理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互动是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的,社会行为不可能靠刺激一反应来实现。
米德关于自我的论述也和他人相联系。根据詹姆士的“自我”概念和库利关于“镜中我”观点,米德认为人能运用符号理解他人,同样,也可以对待自己。作为一种在社会情境中形成的自我,它必须包含两个部分,即“主观我” 与“客观我”(me)。“主观我”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的冲动,具有主动性与创造性,“客观我”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由于个人具有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因此客观我就成为“一般化的他人”,或者说,自我能把分离出的“客观我”放在他人的位置上加以评价,从而使自我形象和他人的要求相一致,并能调整自身的行为。在米德看来,自我的发展必须经历3个阶段,即准备、玩耍和游戏。在准备阶段,婴儿还不能运用有意义的符号,主要以模仿的手段学习动作,与他人交往。进入玩耍阶段后,婴儿开始在意识中形成数量有限的他人看法,并能调节自己的行动,以符合“他人”的角色。最后,儿童在游戏阶段开始在群体中参与活动,协调与他人的角色关系。米德举例说,棒球游戏中的个人为了组织的生存而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大家按一种系统的、有机的方式相互联系”。,角色期待会使人们之间的行动彼此关联,而这种关联又借助于其共有的符号,这样“一般化的他人”就形成了,它可以进一步发展到一个社区的共同价值观、态度和规范。社会也就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产生出来,它“代表着个体之间有组织的、模式化的互动G田。由此可见,米德的社会动作是一个持续的统一体,它包括“冲动”、“知觉”、“操作”和“完成”4个阶段。不仅如此,个体与社会也具有连续性。米德的思想统治了当时的芝加哥的社会学系,并为该系的赫伯特·布卢默所继承。布卢默自称为米德的代盲人,在他的努力下,符号互动论已经成为影响巨大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之一。
布卢默认为:“在非符号的相互作用中,人们彼此直接对姿势或动作起反应,在符号的相互作用中,他们解释彼此姿态,并根据交互作用过程中所获得的意义进行活动。” 而这一点首先来源于人有创造和应用符号的能力,他们运用符号来解释、指明、估计、预测及评价客体对象或行为方式。据此,人自己也能扮演他人角色或符合他人的角色期待。符号互动论者在继承米德思想的前提下,又引进了托马斯的“情境定义”,强调子自我将根据对周围环境的理解来决定自己的行动。
符号互动论一方面拥有着大批的追随者,另一方面也出现了种种分歧,他们都从自己的角度对符号互动加以发挥和改造,从而该理论也成为社会角色理论、参照群体理论、戏剧理论、标签理论等的滥觞,为从社会学方向上研究社会心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