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自我意识 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它是社会的产物,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指导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并对周围社会生活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自我意识成为社会心理学关心的主题之一。本章将着重讨论自我意识的涵义、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自我过程3方面的问题。 一、 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是人所特有的意识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通常指个人对)眨身心状况、人一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卜呼甲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换丐之,自我意向常常表现于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发动、支配、维持和定向。 自我意识的3种成分紧密联系,共同作用于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例如,对自己健康状况不佳的认知可以产生焦虑、苦恼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加强锻炼、提高健康水平的意向,发动、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去实现这种意向。又如,对自己人际关系紧张的认知使自己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要加强个人修养或学习人际交往技能,做一个受人尊重、讨人喜欢的人的意向。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 自我意识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常见的分析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将自我意识的内容分为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其二是将自我意识分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1、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1)生理(物质)自我。指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特质的意识。有时也将个体对某些与身体特质密切相关的衣着、打扮以及外部物质世界中与个体紧密联系并属于“我的”人和物(如家属和所有物)的意识和生理自我一起统称为物质自我。生理(物质)自我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豪或自卑;在意向上表现为对身体健康、外貌美的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对自己所有物的维护等。 (2)社会自我。在宏观方面指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在微观方面指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在情感体验上也表现为自豪或自卑。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名誉地位,与人交往,与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 (3)心理自我。指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豪、自尊或自卑、自贱。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智慧、能力的发展和追求理想。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等。 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个体自我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 2、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从实际存在还是观念存在的角度进行分析,可将自我意识分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指个体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它是自我现实的、社会存在的真实反映。理想自我指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理想自我的内容尽管也是客观社会现实的反映,包括对来自他人和社会规范要求以及它们是否满足个体需要的反映,但这些内容整合而成的理想自我却是观念的、非实际存在的东西。 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形成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现实自我产生于自我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理想自我则产生于这种相互作用中他人和社会规范的要求内化后在个体头脑中整合形成的自我的理想形象。 在正常情况下,当理想自我的形成建立在理智认识或他人和社会规范的自觉内化(不存在价值强求)之上时,理想自我可以在现实自我和社会环境之间起积极的调节作用,指导现实自我积极地适应和作用于社会环境。这时,理想自我、现实自我和社会环境的要求可以在新的水平和方向上达到协调一致,自我得到健康发展。 在非正常情况下,当理想自我的形成是基于焦虑(因自我抒发的方式或形式受阻抑且不能疏导而致)时,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以及社会环境要求之间可能产生尖锐的矛盾冲突。在这种情况下,焦虑将导致过度的攻击、自卑、依赖性或逃避、退却等脱离现实的错误的理想自我心理倾向. 这种心理倾向用以指导现实的社会人际交往,必然同现实自我、社会现实发生矛盾冲突,引发个体内心的混乱,从而造成生活适应上的困难,严重的可能引发心理疾患。 3、自我觉知与自我意识 如前所述,自我意识一般指对自我存在的意识,既可将其看作活动过程,又可将其视为活动结果产生的自我意识内容。作为活动的自我意识的进行,必须依赖一定的条件去发动和维持,这个条件就是自我觉知。自我觉知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在自我觉知状态下,个体特别关注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关注别人对自己的反应,个体更能觉察到有关自我的信息。当个体将注意力转而向内着眼于自我的内容、成分时,他就处于自我觉知的状态。没有自我觉知, 体将永远无法形成自我意识的观念,无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自我觉知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个性因素两方面。首先,就环境因素而言,环境因素通常作为一种竞争信息会影响自我觉知。例如,听收音机时,人们专注于环境刺激而不进行自我觉知。另一方面,也存在一类迫使个体不得不关注于自我的环境刺激因素。例如,课堂上个体被提问,或被其他同学注视,或被问到自己的私事,或正被摄像机镜头对准时,在这些环境刺激下,个体不得不处于自我觉知状态。 其次,个性也会影响自我觉知。无论是否存在环境刺激,有些人都自然地倾向于关注自我而非环境。这种更易使人处于自我觉知状态的个性特质可称为自我意识倾向(用程度高低表示),一般说来,环境因素引起的自我觉知常会使个体产生紧张或窘迫感,而自我意识倾向导致的自我觉知不一定会如此。 二、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个体自我意识是在个体生理和心理能力一定程度的成熟基础上发生、发展的,它也是在其与社会环境长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许多社会因素对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生 1、自我意识发生的标志 自我意识发生或形成主要有物一我知觉分化、人一我知觉分化和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3个标志。 (1)物一我知觉分化。它可分为3个发展阶段,最初出现的是物一我感觉分化。初生婴儿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存在,其吮吸自己手指、触摸身体部位时就象吮吸、触摸别的东西一样,当婴儿感觉到两者的区别时,婴儿就出现了物一我感觉分化。此时,可说是婴儿出现了主体(自我)感觉。 到一岁末时,幼儿开始能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别开来,在感觉上对自己的动作与动作的对象或结果产生了分化。例如,推球,球滚;拉床单,床单挪位,床单上的小猫吓跑。这是在物—我感觉分化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动作和与动作相联系的外砌的分化知觉, 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幼儿开始能将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出现最初的随意性动作。幼儿开始知觉到他所作的动作是自己发动的,自己是活动的主体。这标志着儿童出现了最初的(相对于客体,尤其是物理性客体)主体意识。 (2)人一我知觉分化。它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其一是对人微笑。3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对他人微笑,表明婴儿对他人刺激发生了反应,是一种最初的人际相互作用反应。其二是从形象上区分他人和自己。婴儿认识他人的形象比认识自己的形象出现得更早。6个月以前的婴儿已能对不同的他人做出不同的反应,从镜中认识父母的形象。7、8个月的婴儿开始关注镜中的自我像, 10个月时出现与镜中自我像玩耍的倾向,一岁零8个月开始能区分同伴(包括从照片上区分)。2岁零2个月的幼儿能准确认识镜中或照片上的自我形象,这标志着儿童出现了最初的(相对于他人)自我意识——自我知觉。 (3)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一岁以后,幼儿开始能将自己同表示自己的语词(名字)联系起来。例如,成人叫他“军军”,他能知道是叫自己。接着,他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代表自己。称自己为“军军”。同时,发展起对自己躯体的认识和对自己身体感觉的意识,如主述:“这是军军的鼻子”,“军军饿了”等等。在有关自己的这种表象性认识的基础上,约在2岁末幼儿开始能使用物主代词“我的”,直到最后能使用人称代词“我”。“我”的使用具有相对性,例如,成人间儿童,“你饿不饿?”儿童必须回答:“我不饿。”但不能回答:“你不饿“这与对“军军饿不饿”的回答“军军不饿”是根本不同的,它需要抽象和概括能力。因此,“我”的掌握在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上是一个质的变化;儿童从把自己当作客体的人转变为把自己当作主体的人来认识,最终形成了自我意识。由此出发,儿童进一步发展起自我评价,产生自我情感,到3岁时出现明显的自尊心和羞耻感等。 值得指出的是,在最初的意识发生和发展中,主体意识是先于自我意识而发展的,主体意识是自我意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婴儿必须首先在自己和客体间做出区分,才有可能在客体中区分出物理客体和他人,进而在自我和他人之间做出区分形成自我意识。 但在5个月以后,当婴儿能对他人微笑时,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就开始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了。特别是在后来随意性动作与言语的掌握相结合,当婴儿能逐步意识到活动本身的进程和结果,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主观力量时,主体意识就同自我意识完全融为一体了。 2、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与生理的发展密切相关,离开了生理及其相应的心理能力的发展,自我意识不可能发生、发展。 第一,物一我知觉的分化依赖于感知觉和动作的发展以及它们的协调的发展。就物一我知觉分化而言,依赖于相应的皮肤感觉分析器的成熟、对动作和动作对象的区分依赖于皮肤感觉分析器、视觉分析器以及与拖、拉、投、掷动作的协调活动;对主体和动作的区分的重要条件是随意性动作的出现,它依赖于大脑皮质感觉区和运动区的分析综合活动。这一切都是以人脑结构和机能的一定成熟为前提的。而我们知道,新生儿的大脑结构还很简单,沟回栈显,神经纤维细短,大部分尚未髓鞘化,在重量、体积、机能上均处于原始状况。直到生命第:月末至第2月初,听觉分析器、前庭分析器、视觉分析器才先后开始具有初步功能。从:个月起,才从不随意性动作基础上发展起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动作。因此,新生儿必须经历一个生理成熟过程,随大脑生理结构成熟后发展起一定的心智机能,才有可能出现物一“我知觉分化。 第二,人一我知觉分化依赖于注意的发生和发展以及视觉表象及其记忆能力的出现。研究表明,从3个月起婴儿才开始能稍微注意新奇事物,6个月才能比较稳定地短时注意事物,出现再认能力。这些能力的出现都依赖于大脑皮质结构和机能的进一步发展、完善。 第三,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需要复杂的抽象、概括能力,而这又是以大脑皮质尤其是各语言代表区以及大脑额叶的成熟发展及其机能的更为复杂化为前提的。 第四,从完全缺损的极端情况分析,无脑畸形儿由于不存在大脑皮质这一生理学前提,也就根本不可能出现自我意识。 综上所述,生理及其相应的心理能力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生、发展的前提。 3、自我意识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 生理的成熟和发展只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前提,并不能必然保证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例如,狼孩就没有出现人的自我意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还依赖于个体参与社会生活、与他人相互作用。 早在1902年,心理学家库利就指出,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个体根据他人对本人的反应和评价而发展的,由此产生的自我观念称为“镜中我”,他说:“正像我们从镜中观察自己的脸、手指和衣着,因它们属于我们自己而感兴趣一样……,我们也从他人的思想中认识我们的面貌、风格、目标、行动。特征、朋友等等!而且从多方面受其影响。”① G·H·米德(1934年)进一步发展了库利的思想。他指出,我们所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他对社会互动(相互作用)中自我意识产生的机制和过程作了深入研究,认为自我意识是在社会互动中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把自己置于互动对方的位置上而逐步形成的。他指出通过角色扮演,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将自己视为一个被评价的客体。这不仅有助于人际间的适应,更重要的是在与具体他人的互动中产生了暂时的自我形象,这种自我形象逐渐定型就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将自己确定为某一类客体的“自我观念”,即形成把自己确定为某一类人的自我意识。米德还将自我意识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1)玩耍(模仿)阶段,个体获得自我形象的角色的最初阶段,只涉及一两个他人的角色扮演。 (2)游戏阶段,个体在组织活动中扮演多人的角色,从进行协作活动的群体中获得多重自我形象的阶段。 (3)博奕阶段。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个体具有了扮演“一般他人”的能力,总之,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发展扮演不同角色的能力而使自我意识得到发展,随角色扮演能力的逐步提高,扮演角色范围的不断扩大,自我意识就进入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严 4、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因素 (1)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经济地位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个人的社会身分和地位,在多数情况下,它与社会政治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在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通常社会经济地位对自我意识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影响决定有关自我隶属于某一阶级、阶层的社会自我意识,从而决定自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态度。二是影响决定个体心理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例如自我成就。自我实现欲求的高低等,这些自我意识成分在情绪体验上表现为自豪、自重或自卑、自贱,对个体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能动性产生重大影响。 (2)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国家的宣传体系、宗教团体、风俗、“习惯传统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可能形成共同的自我意识成分。例如,跨文化研究表明,美国儿童更为积极、主动、进取,敢于向环境中的问题挑战;而墨西哥儿童更为被动、驯良,忠顺,忍受环境压力而不去改变它们。 (3)家庭 个体最早的社会环境是家庭,家庭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许多研究者认为,儿童对自己的看法是他们父母如何看待他们的反映。 (4)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对自我意识形成的作用从前述米德的研究已看出,这里着重从角色意识冲突的角度讨论其对自我意识的影响。 角色指与某种社会身分相称的行为规范的集合占角色扮演则指个体依据这种行为规范集合去行使自己的权力,履行自己的义务。扮演父亲这一角色就是要行使做父亲的权力,尽父亲的义务。社会角色是相互联系的,父亲角色就与母亲、子女角色互相关联。因此,角色扮演必然是在社会互动中进行的。在这种互动中,某一角色扮演的成功与否既与该角色对该角色行为的理解(我应当怎样行事的期望)有关,又与相关角色对该角色的角色行为期望密切相关。换言之,角色扮演受到二者组成的期望系统的制约。当系统内两种期望成分协调一致时,个体角色扮演成功,易于形成自信、自尊的自我意识,能促使更高的成就意识的发展,形成熟练的扮演“一般人”的能力,使自己更能适应社会环境。反之,角色扮演者常常经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角色意识冲突,体验到焦虑、紧张,使自我意识的同一性受损,或导致社会适应不良,或引发心理疾患。 (5)他人的评价 我们的大多数有关自己的信息都来源于他人,是对他人评价的反映。他人评价对自我意识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早期社会心理学家(尤其是G·H·米德)对这种作用机制作过深入研究,认为自我意识随他人评价的改变而改变。 (6)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指其目标)规范、价值被个体作为行动指南,用以约束、调整自己行为的群体。研究表明;参照群体的信念和价值,观是个体自我观念的重要来源。个体常常根据参照群体的价值取向定义自己,形成自我观念;将参照群体的价值倾向理解为一种期望,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融入自己的意识之中;与参照群体比较以进行自身地位的评价。困此,谢里夫把参照群体的规范看作个体的社会目标、自我评价、社会评价乃至世界观形成的基准线。 三、 自我过程 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个体作为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者,为着不同的目的,追求着不同的目标。例如,人们寻求有关自我的准确信息以了解自己,自己尊重自己,寻求能支持原有自我观念的信息,有意识地表现某些社会行为以建立、维持、加强、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这一切都涉及到自我过程。本节将讨论4种重要的自我过程。 (一)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指获得真实的、可靠的有关个人特质的信息的过程,它常常发生在我们希望准确地、客观地描述自我的时候。自我评价通常依赖社会比较和自我估价来实现。 1、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指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例如,当学生做作业遇到困难时,常常通过了解其他同学作业的情况以确定是老师未讲清、作业题太难,还是自己能力太差。社会比较常发生在我们对自己或环境的某些方面没有把握的时候,研究发现,被试处于模棱两可的情境下,常将自己与其他被试比较以减小自己的疑虑。 2、自我估价 自我估价指通过完成能提供有关自己能力或品质的准确信息的任务以检验自己的自我观念的过程。例如,通过自学以检验自己对自己学习能力的看法,通过操作车床以检验自己对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当人们对自己的能力或特质没有把握时,常常趋向于通过完成任务对自己进行检验性评价。 (二)自我美化 自我美化指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当人们自尊的欲望大大超过准确评价自己的欲望时,自我美化过程就开始了,人们常用6种方式进行自我美化。 1、向下的社会比较 当个体力图达到自我价值的目标时,常常会出现向下的社会比较。社会比较是生活中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个体为了获取有关自己的准确信息常常做向上的或至少是同启己类似的人的比较,弄清自己在群体中的价值位置。但是,当个体既定的自我价值目标落空时,向上的和与自己类似的人的比较就会大大挫伤其自尊心,这时个体就转而进行向下的自我美化的社会比较。向下的社会比较可以避免自信心的降低和妒忌心的上升。当个体无法进行向下的社会比较时,为对付社会比较的痛苦,常常会贬低他人的能力或品性。 2、选择性遗忘 当卧忆的事件有损子个体的自尊时,常常出现对回忆事件的选择性遗忘。个体对消极事件(除车祸和葬礼)尤其是失败事件比对积极、成功的事件遗忘得更快。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失败或缺陷被遗忘可以使自我得到保护,但当个体相信自己随时间推移而有所进步时,却常常记起失败或缺陷。例如,希望自己苗条而未达目的的姑娘可能会说,“我虽然还不苗条,但比过去瘦多了" 3、有选择地接受反馈 当行为结果的评价性反馈有损于或有利于自尊时,个体常常有选择地接受反馈信息。人们趋向于贬低消极的、否定的反馈评价的可靠性而夸张积极的、肯定的反馈评价的可靠性,常常全盘接受积极评价的反馈信息而拒绝接受消极评价的反馈信息。例如,考试失败的学生说:“这是一次不能准确测试学生能力的考试/而得了100分的学生则说:“这次考试真考水平。” 4、缺陷补偿 个体在充当社会角色时,不可能事事成功,当自我角色目标失败时,常常可能会对相关的社会角色的重要性做重新评价,以此进行自我定义以补偿自己的角色缺陷。例如,婚姻不成功者常说:“职业对我来讲比成功的婚姻更重要。”个体还常常用强调自己的积极品质的重要性,贬低消极品质的重要性来补偿自己的缺陷或不足。缺陷补偿有助于个体度过因境。在困境中强调自我的“优势”有助于增强自信心。 5、自我照顾归因 归因指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论,尽管归因理论强调按照有关自我及环境的真实情况进行的推论的重要性,但自我归因却经。常是自我照顾的,它通过强调个体对积极的合乎期望的好结果的作用,缩小对消极的不合乎期望的坏结果的责任来保护自尊。例如,考试失败者强调试题难度和考场上的运气,而成功者却强调自己的能力和高水平的成就动机;考试作弊者强调客观环境压力,而未作弊者强调自己的道德品质;当决策导致坏结果时,人们总是强调环境所迫没有选择余地,而得到好结果时却强调决策选择的英明。 6、自我设障 尽管个体常常将失败归于外因,但有时也积极主动、预先设置障碍,以其作为后来失败的归因,达到保护自尊的目的。例如,赛期临近而恐惧比赛的运动员可能蓄意中断训练,以便能在失败时将失败归于缺少训练。因此,自我设障指人们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地搜寻,乃至制造影响其成效的不利因素的过程。 (三)自我表现 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杠会心理学对自我表现的研究集中在下述3个方面。 1、自我表现的原因 在某些情况下,自我表现是出于策略性的考虑。个体总是深思熟虑地去形成或控制他人对自己的知觉印象。例如,竟选者总是用许愿或恭维来取悦选民,提高其吸引力,扬长避短地进行自我宣传,强调成绩而隐瞒失误,等等。 但在很多情况下,个体的公开形象和自我的实际情况也是相当一致的。因为,一般人都希望别人了解一个“真实的自己”,力图通过自我表现给人留下一个与自己真实情况相一致的公开形象;而且,当认为他人对自己形成了错误印象时,努力去影响他人以澄清对自己的知觉印象。 个体常常面临策略性的表现与真实表现的两难抉择。例如,求职时与主管人员的面谈,第一次与岳父母进餐等等。通常当环境要求个体表现出社会同一性时,个体常常趋于采用策略性表现;而当个体更看重自己的品质和内在价值时,则趋向于真实的自我表现。 2、自我表现对社会互动的意义 多数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自我表现无所谓好坏。尽管有时自我表现被用作哄瞒他人的策略性手段,但它对社会相互作用是重要的,没有它,我们难以形成对周围人的印象,难以向他人建立自己的公开形象,也难以平息一些能引起社会行为冲突的风波。当你踩了他人一脚说声“对不起”时,你并不是在使自己脱钩,而是在平滑的社会互动中剔去一根刺。正如戈夫曼、所解释的,自我表现是社会互动的涧滑剂。 自我表现与上述讨论过的其他自我过程是相互联系的。首先,正象我们在社会比较、自我评估获取自我特征的信息时力求准确一样。在进行真实的自我表现时,我们也力求准确。其次,在许多情况下,策略性的自我表现能增进我们的公众形象与自我观念的一致性。例如,自我设障作为一种自我表现是为了维护个体偏爱的公众形象并在当时保护自尊。又如,当个体成功地建立了一种公众形象时,这种形象可能被纳入自我观念中。以良好的自我描述博取他人赞誉的人,在其后的经历中更为自尊自重。 参考书目 1、[美]唐奈尔桑.R·福赛斯:《社会心理学》,1987年英文版,第二章。 2.[美]霍妮:《自我的挣扎》,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3.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四、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