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们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关系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与人之间的生产 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关系;由于人们所处的阶级地 位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政治态度、信仰与观点,因此,人与 人之间的阶级关系表现为政治关系。生产关系、阶级关系、政 治关系是一种深刻的社会关系。 另一类是人们在活动过程中的直接的、接触到的人与入之间的心理关系,即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人际关系。如家庭中的亲属关系、工作单位的同事关系、市场上的卖方与买方关系。学校中的师生关系。这种直接的人际关系反映了阶级关系与政治关系。也就是说,深刻的社会关系制约着人们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制约着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的远近以及相互之间的合作或竞赛关系。 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是人们社会交往的基础,人际关系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各种社会活动都是不可缺少的,而生产关系、阶级关系、政治关系等深刻的社会关系正是透过人们之间的直接的心理关系这一中介因素,才能对每个 人发生作用。 人际关系是社会生活的中心课题,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极其复杂的关系网。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团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因此,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如果双方在相互交往中都获得了各自的社会需要的满足,相互之间才能发生并保持接近的心理关系,表示为友好的情感。 例如,甲想去市中心买棉衣,乙也正想去那儿买鞋子,他们都想找一个伴作参谋,于是甲乙两人结伴而行,都买到了满意的东西,两人之间关系十分融洽,彼此对对方感到满意。这说明甲乙两人的相处都能满足双方的需要,他们两人的关系是肯定的、积极的关系。相反,如果其中一方对另一方表示不友好、不真诚或发生不利于另一方的行为,就会引起另一方不安,这时,双方的友好关系就中止,或发生疏远关系,或发生敌对的关系。不论是亲密关系、疏远关系,还是敌对关系,都是心理上的距离,统称为人际关系。 (二)人际关系的情绪体验 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越近,则双方都会感到心情舒畅,无所不谈。在一个和睦的家庭里,每个成员之间相互关心,相互体贴,彼此在情感上十分融洽。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由于人与人心理上距离很小,都能体会到家庭的温暖。 若人与人之间发生了矛盾与冲突,心理上的距离很大,彼此都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心情抑郁,孤立,忧伤,从而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严重的还会导致心理失常。有少数家庭里婆媳关系紧张,婆媳双方都会产生不良情绪,如老人受到媳妇虐待,生活不安宁,身心遭到极大的挫折,就有可能抑郁而死,或走上绝路。 二、人际关系的特点 通过对人际关系的分析,不难看出入际关系与社会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比之于社会关系,人际关系有其自身明显的特点。 (一)个人性 和社会关系不同,人际关系的本质表现在具体个人的互动过程中。在人际关系中,“教师”与“学生”、“上级”与“下级”这些角色因素退居到了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乐意亲近的对象,成了主要的问题。这就是人际关系的个人性特征的表现。 (二)直接性 可感性 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直接的甚至是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并且人们可以切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一般来说,没有直接的交往和接触是不会产生人际关系的,而只要建立起某种人际关系,也一定为人们所直接体验到。人们之间在心理上的距离趋近,则会感到心情愉快舒畅;若存在着冲突和矛盾,则会感到抑郁和孤立。这些感受几乎是每个人能体验到的。 (三)情感性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之间的情感活动。感情色彩可以说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概括起来,人际间的情感倾向可以归结为两大类:第一,使人们互相接近或吸引的情感,即联合情感。第二,使人们互相排斥和反对的情感,即分离的情感。在第一种情况下,对方总是所希望的、满意的客体,个体有强烈的与其合作或结合的行为倾向。而在第二种情况下,对方则是不能被接受的、难以容忍的,甚至是感到厌恶的客体。 三、人际关系的类型 人际关系遍布于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由于人们社会活动的复杂性和人们交往行为的多样性,使人际关系也呈现出千姿百态。心理学家雷维奇利用“雷维奇人际关系测量游戏”方法,通过对一千对夫妇进行研究,把人际关系归纳为如下8种类型。 (一)主从型 主从型的人际关系特点是,一方处于主导的支配地位;而另一方则处于被支配或服从的地位。主从型的人际关系是8种类型中最基本的一种,几乎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都有主从型的因素。同时,主从型的人际关系也是最牢固的一种关系。属于这种关系的夫妇在共同的生活中,虽然一方感到有一定的压力,但是他们不会轻易离婚。 (二)合作型 在合作型的人际关系中,两个人有共同的目标,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他们能配合默契、互相让步和忍耐。在双方发生分歧时,往往能够互相谦让。一般来说,人们都希望与他人结成这种,类型的关系。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合作型关系的双方更适宜做好朋友,而并不十分适宜做夫妇。因为尽管这样的夫妇能够和睦相处,但是他们也会感到单调乏味,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 (三)竞争型 竞争型的人际关系是一种令人兴奋、又使人精疲力竭的不安宁的关系。竞争的双方为了达到各自的目标,常常会竭尽全力去争取胜利。这种人际关系的主要优点是有生气、有活力,缺点是竞争时间过久,难免令人感到精疲力竭。 (四)主从---竞争型 这是一种难以相处的人际关系。双方在相互作用时,有时呈;现为主从型的人际关系,有时则呈现为竞争型的人际关系。这种不断的变化使双方不得安宁、无所适从。而且,在这种混合型的关系中,常常包含了主从和竞争型中最不好的特点。这种关系的结局常常是在他们忍无可忍时,不得不中断他们的联系。 (五)主从---合作型 这是一种互补和对称的混合型人际关系。此种人际关系较为理想,在这种关系中双方能够和谐共处,即使有些磨擦也没有多大危害性。如果在这种关系中合作因素超过主从因素,那么双方会感到更加融洽。 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混合型人际关系。此种人际关系的双方,时而呈现出竞争关系,时而呈现出合作关系,如此反复循环。这种关系类型最适合朋友之间,而对夫妻关系来说则不甚适合,这是因为,要维持这种关系需要有一定的距离以避免双方过于频繁的互动。 (七)主从--合作--竞争型 这也是一种混合型的人际关系。属于这种关系的双方,往往陷入困境,因为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同时具有主从、合作,竞争3大类人际关系的特点,所以他们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比其他类型的关系要多。 (八)无原则型 无规则型的人际关系,在8种人际关系中所占的比例最小,属于这种人际关系类型的双方毫无组织能力,往往连他们自己也弄不清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相互关系显得毫无规则,只要对他们施加一种外力,就会转变成其他类型的人际关系。 雷维奇的8种人际关系类型,尽管是来自对夫妇关系的测试,但是对于大部分具有经常性的互动者之间的关系来说,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的。对于人们选择什么样的人际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另外,心理学家舒兹也从人际反应倾向的角度研究了人际关系的类型。舒兹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别人,因此都具有人际关系的需求。在人们的交往中,每个人对别人的需求方式不同,因而也就使每个人对他人的基本反应倾向有所不同,这种基本的人际反应倾向叫作人际反应特质。舒兹把人际关系的需求分为3类。 1.包容的需求。表现出愿意与人交往、愿意与别人建立与维持和谐的关系,出于这种动机产生的行为是沟通、融合、参与、随同等。与此动机相反而产生的人际反应特质是排斥、对立、疏远、退缩等。 2.控制的需求。表现在权力或权威上建立与维持良好关系的 愿望,其行为特征表现为使用权力、权威、威信去影响、支配、控 制、领导他人等。与此动机相反而产生的人际反应特质则是服从权威、追随他人、模仿他人、受人支配等。 3.感情的需求。在感情上愿意与他人建立与维持良好的关系,其行为特征是同情、热情、喜爱、亲密等。与此动机相反的人际反应特质是冷淡、疏远、厌恶、憎恨等。 根据以上6类人际反应特质,舒兹把他们分为主动的表现者和被动的期待他人的行为者,从而得出6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倾向(如表8—l所示)。 表8—1 人际关系倾向 需求种类 主 动 性 被 动 性   包容需求 控制需求 感情需求 主动与别人交往 支配他人 对别人表示亲热 期待别人接纳自己 期待别人支配自己 期待别人对自己表示亲热  舒兹认为,一个包容需求动机很强的人,同时又是行为的主动者,他一定是一个性格外倾的人,喜欢与人交往,热情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如果他又是一个感情要求动机很强的人,他不仅喜欢与人交往,而且还关心别人、同情别人,那么他就会受到别人的爱戴。 第二节 人际吸引 如果把人际关系看作是一幅人们相互作用的动态图,那么它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吸引与排斥。人们之间的这些感情状况,除了受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之外,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还受其他一些更为直接的、更为具体的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构成了人们之间的吸引或排斥的具体机制。我们关于人际吸引的讨论正是对这种机制的探讨。 一、能力与喜欢 一个人的能力大小与使他人喜欢程度的高低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当时,一个人越有能力就越受人喜欢。但是,能力与喜欢并不永远成正比。阿伦森等人的实验研究揭示了能力与吸引之间的关系。实验中让每一组被试听一个录音。录音带有4种,显示出4种不同能力条件的人: ①能力超凡的人,②能力超凡但是犯了错误的人,⑧能力平庸的人,④能力平庸而又犯了错误的人。 结果发现,最受人喜欢的并不是能力非凡的超人,而是有着非凡的能力但也犯了错误的人,对仅仅是具有非凡能力的人的喜欢处在第二位,第三位是能力一般的人,最不受喜欢的当然是能力平庸而又犯丁错误的人。犯错误导致了人们对有能力的人的更加喜欢,这叫作“犯错误效应”。这或许是人们感到犯了错误的有能力的人,比起那些十全十美,白璧无暇的人更加亲近。因为这种人是可望也可及的,而不象那些真人圣贤,只可望而不可及,只好多敬仰而少喜欢,或者是敬而远之。另外,在十全十美能力非凡的人面前,或许会使自己感到自惭形秽,降低了自我形象,所以人们不十分喜欢这种十全十美的“超人”。 另外的一些研究表明,男性更喜欢犯了错误的能力非凡的男人;女性往往喜欢没有犯过错误的能力非凡的人,而不考虑此人是男性还是女性。还有,“犯错误效应”与自尊心有着某种联系,有着中等自尊心的男性更喜欢犯过错误的有能力的人,而自尊心低的男性则更加喜欢没有犯过错误的能力非凡的人。 二、外貌与喜欢 外貌在人际吸引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人们更加喜欢那些外貌漂亮的人。为什么漂亮的人受人喜欢呢?伯斯奇德和沃尔斯特举出了如下4个理由:第一,我们从各方面的习得知道,漂亮的人才值得爱,不论电影还是其他文学作品中,被爱的人常常是漂亮的,因此,吴貌起到了爱的反应线索的作用。第二,同漂亮的人在一起,在别人面前就显得荣耀和光彩,第三,人们有个老框框,就是认为漂亮的人还有其他方面好的属性,这也就是我们在第六章中所说的光环效应。第四,漂亮的人看着就舒服,使人有美的满足感。 然而,外貌也并不是万能的,随着人际交往的不断深入,外貌的作用是会不断减弱。人们更注重道德品质方面的特征,假如一个人道德品质低下,人们或许会更加厌恶其漂亮的外貌.特别是当恶劣行为与其外貌有关时,这种情况更加明显。西格尔的研究证实了这一假设。如果一位漂亮的被告所犯的罪行与她的外貌魅力有关.法官会给她更重的惩罚。可见,外貌与喜欢之间的关系也是复杂的。美丽的外貌也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导致喜欢,在美貌与喜欢之间还常常有其他变量在起作用。 三、报酬与喜欢 我们喜欢某人与否还受他是否能给我们报酬的影响。这里所说的报酬含义极广,可以市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在报酬与喜欢之间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喜欢的相互性,即人们喜欢的是那些喜欢自己的人。许多研究都已证明,决定一个人是否喜欢另一个人的最强有力的因素就是这另一个人是否也喜欢他。 同其他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一样,喜欢的相互性或者说喜欢与报酬之间的关系也是复杂的。阿伦森和兰迪的研究就证明,喜欢不仅与报答的量相关,更重要的是与报答是逐渐增加的还是逐渐减少的相联系。阿伦森认为,人们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并不是那些一贯喜欢和一贯不喜欢自己的人。人们更加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程度逐渐增加的人,即使这对自己递增的喜欢的总量没有一贯喜欢自己的总量大,情况也依然如此。同样一个逐渐对我们减少喜欢程度的人,比一向就不喜欢我们的人更不受我们的喜欢。阿伦森将此称为“增---减”理论。按照这种理论,我们并不对那些对我们很稳定地持肯定或否定态度的人做出什么极端的反应。 在报酬与喜欢之间还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喜欢的不对称性,或者说喜欢的相互性原则的例外。常常有这种情况,我们有时会喜欢某个不喜欢我们的人,而有时候我们又不喜欢某个喜欢我们的人。看来报酬与喜欢之间也投有一成不变的公式。一些实验表明,在“人际市场”里打交道时,总是通过看自己并通过评价自己的成就和吸引力来判断自己的价值,然后调整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目标。 四、相似、互补与喜欢 (一)相似 人们彼此之间的某些相似特征是导致相互喜欢与吸引的重要因素。“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通常喜欢那些在各方面与自己存在着某种程度相似的人。人们为什么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呢?强化理论的解释是,他人表现出与自己相似态度以及其他的一些特征,对自己是一种社会性支持,具有相当高的强化力量。所以彼此之间的吸引力便产生了。从认知理论来考虑,类似的东西往往被作为同一体而感知,一般来说我们是喜欢自己的,所以就会对被归纳为与自己同一的人怀有好感。另外,在相似引起喜欢的问题上有一个重要现象,那就是对于相似性过分夸大的倾向。如果一些人与我们有相似性,并且我们喜欢他们,这种相似性往往会被夸大。因此,在喜欢与我们相似的人的同时,往往会把他看得比他的实际情况与我们更相似。同样如果我们不喜欢某人,也会夸大这种区别性。结果就是,我们喜欢的人最终被认为与我们极端地相似,而不喜欢的人最终被认为与我们极端地不相似。所以,已经强烈地影响了喜欢和不喜欢的相似性的作用就被更大地加强了。 相似的范围很广,但主要在态度、信仰、爱好。兴趣等方面。其中,态度、价值观念的相似尤为重要。研究证明.由于价值观和态度的相似,甚至在其他方面不太合意的情况下,也能产生喜欢。伯雷达于1974年作的实验发现,给被试一张问卷,假设问卷是另一个人填写的,只要问卷的回答符合被试的态度,即使这个填写人有其他方面的缺点,也能引起被试对这个人强烈的喜欢。 (二)互补 相似固然对人际吸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有时同不相似的人相互作用会得到更多的报偿。罗伯特·温奇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他对已婚和已经订婚的若干对伴侣的个性特征作了详尽的研究后发现,在某些条件下存在着互补吸引,也就是说,人们往往选择那些能够补充自己人格的人。例如,支配型的男性和服从型的女性能相处得很好,爱唠叨的女子也许会嫁给一个少言寡语的男子而生活得很安宁。在某些人格范围内,相反的品质会使人们更加喜欢。 互补对于喜欢的作用,明显地表现在需要满足的条件下。当两个人的特征可以互相满足对方的需要时.两个人就趋向于互相喜欢。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补之所以导致喜欢仍然是一种报答作用,人们可以从这种相互报答中建立起感情的桥梁。由此也决定了互补对喜欢的作用也是有条件的,即当我们说互补导致喜欢时需要考虑是哪些人格特征的组合。高雅与平庸、庄重与轻浮等,尽管特征相反,但它们却不能互补,原因是这些特征不能够互相满足对方的需要。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说相似与互补又是一致的。例如,在支配——服从型的婚姻中,双方之所以能够互相吸引,说明他们对婚姻中男性和女性的作用有着一致的或相似认识。这种人格特征上的互补正表明了态度和价值观上的相似或相同。 至于相似与互补的重要性问题,需要同角色作用联系起来考虑。在角色作用相同时,人们需要的是更多的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当角色作用不同时,互补性就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 五、邻近、熟悉与喜欢 在空间上的邻近也是导致人们之间相互吸引的重要条件。怀特于1956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几乎是完全偶然地住到一个居民区的人中,成为朋友的多是居住比较近的人。费斯汀格等人也做过类似的研究,他们发现,居住在同一层楼上的人认为他们和隔壁邻居要比隔一个门的邻居更亲密一些。人们选择朋友的百分之四十一是隔壁邻居,而隔一个门的邻居只有百分之二十二,住在过廊尽头的只被选择了百分之十。西格尔于1974年在马里兰警察训练学校的一项研究也说明了这种邻近作用。在这个学校里,学员是按照名字的字母拼写顺序而被指定教室的座位和宿舍的。这样,名字在字母拼写顺序上越是接近,在课内外就越容易相处在一起。6个月后,要求每个学员确切地写出3个最亲密的朋友,结果发现他们的朋友大多是名字的字母顺序和自己相近的人。 那么,邻近性为什么会产生喜欢呢?首先,邻近是有用的。因为邻近的人们在生活上彼此之间可以有更多的互相帮助和照顾。从邻近的人那里可以得到更多的报答,所以邻近的人也就更容易成为朋友。其次,邻近作用也还在于人们的积极性偏见。当某个人知道他要处在某一环境时,他常常会试图说服自己,这个环境是令人愉快的,至少不特别让人不好受。他期望在这个环境里愉 快地生活下去,就需要和他邻近的人保持友好的关系。这样,人们就会从积极的方面去认识和自己邻近的人,所以在以后的交往中就会增加他们之间的喜欢程度。 然而,邻近作用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相互邻近的人们因频繁的接触而导致的熟悉,熟悉是喜欢的重要条件。查琼克于1968年的研究发现,被试对于看到次数多的突厥语单词强烈地倾向于赋予它以好的意义。另外还发现,被试看到某张人像照片的次数越多,就越喜欢这个人。可见,熟悉在人们的相互吸引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当我们非常熟悉某人时,实际上对他也就更加了解,这样就能更好地预言他在不同情况中的行为反应。当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某人如何行为以及如何对我们所做的事做出反应时,就不太容易做出令他烦恼的事。同样,当他了解我们的情况后,也就不太容易使我们烦恼。在相互熟悉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学着如何行动避免不愉快的相互作用,并有意识地不去造成不愉快的后果,所以邻近的人最容易成为朋友。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邻近都会导致喜欢。很清楚,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也常常是和我们邻近和熟悉的人。如果人们之间的接触一开始就有敌对情绪,那么邻近便不是产生喜欢的条件,这已被实验所证明。另外,邻近导致喜欢也还有赖于邻近对象本身的性质。如果和我们邻近的人确实不具有肯定的品质,这时邻近只能增加不喜欢程度。所以,人们常常会躲避不愉快的事物,以便“眼不见心不烦”。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测量 一、人际关系的社会测量法 社会测量是一种测定个体在人际交往与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喜爱、冷淡或反感的数量指标的方法。1934年莫里诺首次使用7这种方法,后来经过许多社会心理学家的进一步探讨,这种方法有所改进,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社会测量方法的目的就是要了解群体内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并予以数量化的表示,这是对小群体心理结构研究特别有效的一种方法。 (一)社会测量标准 要进行社会测量,需要对群体诸成员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你愿意跟谁同座位?”“你希望跟谁一块准备考试?”诸如此类的.问题称为社会测量标准。标准有强弱之分。涉及到被试生活中最重要与意义最大的方面的标准称之为强标准,如工作、学习、公益活动等等;而有关瞬息即逝的情景性因素方面的问题,就是弱标准,如完成一次性的任务、挑选值日、游戏等。 在进行社会测量时经常使用的强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角色标准,就是要求被试从自己的角色或职位出发,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人作同伴,如,“假如你是一个组长,你选择谁为自己的同伴或组员。”第二,感受标准,是让被试设想,对于某一个职位或角色会有谁选择自己,如,“如果在你们班内挑选一名班长,你认为会有谁提你的名。”第三,功能标准,就是让被试选择适合某种功能活动的角色人选,如,“你们的团体将参加竞赛,你认为谁会被推选为代表。” 至于在进行社会测量时使用几个标准,没有确定的数目,通常多则使用5---7个,少则2—3个,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再就是被试的选择数目对测量的准确性也具有重大意义,选择数目可以是自由的,也可以是固定的。一般来说在成员数目是10---15人时,不限制选择的数目会更好一些;而在成员是30--40人时,允许选择的数目最好是3--5人。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选择的顺序问题,选择的先后次序对分析人际交往的性质与规律性具有重大意义,如在选择中有人6次名列前茅和有人lo次是名次靠后,这两种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在测量时选择次序一定要清楚,统计要准确。 (二)社会测量图解 1.社会测量矩阵。社会测量矩阵又叫人际关系矩阵。首先将群体中的成员进行编号,然后按照编号把群体中每个人所作的选择填入事先印制的卡片上,然后填入矩阵图。矩阵图的张数与选择标准的数目应是一致的,即每一个选择标准就有一份单独的表格。肯定的选择用“+”符号表示,否定的选择用“-”符号表示、没有选择用“o”表示。下面是对一个高中班提问“你愿意同谁一起去夏令营度暑假”的矩阵图,没有规定选择人数。 矩阵图可以采用两种形式。 根据矩阵资料可以获得一个群体的如下几个指标。 第一,群体中某一个成员的社会关系状况指数si,它是某成员得到的选择数的总和除以总人数减1,其公式为: (13所院校P198) 其中M+表示其他成员对成员i的正选择;M,表示其他成员对成员i的负选择,其值为负;N表示群体总人数。 社会测量矩阵1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 + + +  +  +  — — + + + +   合计 4 1 1 -2 2 2    社会测量矩阵2 编号 他选择谁 谁选择他   正选择 负选择 正选择 负选择  1 ⑤ ⑥  2 4 ⑤ ⑥   2 1 ③ 4 ③   3 ② 4 ②   4 1   2 3  5 ① ⑥  ① ⑥   6 ① ⑤  ① ⑤   7       第二,群体内聚力指数c,它等于成员之间实际相互选择的总数目除以可能存在的相互选择的数目,其公式为: (13所P199) 其中∑,表示群体中成员i和成员j相互正选择的数目,C。’表示群体中可能存在的相互选择的总数目。 第三,群体的参照性指数R,它等于相互正选择的总数目除以一切正选择的总数目,其公式为: (13所P199) M+表示各个正选择. 第四,群体的离散性指数D,它等于未获得任何选择的成员人数除以总人数,其公式为: (13所P199) N。表示未获得任何选择的成员人数。 第五,群体整合性指数I,它等于1与未获得任何选择的成员数之比,其公式为: (13所P200) 2.社会测量图。被试对某一标准的回答结果还可以用社会测量图来表示,社会测量图比社会测量矩阵更为直观,更加明了地表示人际关系的结构情况。如上述矩阵可用社会测量图表示(如图8--1所示,虚线表示否定选择)。 3 2 4 1 7 5 6 图8-1 社会测量图举例 从社会测量矩阵和社会测量图可以明显地看到,社会测量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借助于这一方法,可以很清楚地描绘出群体内部的各种情绪倾向的图景。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其局限性。首先,这种方法并没有使我们去进一步了解为什么在一类共同体中,个体与群体产生对立,而在另一类共同体中却没有这种对立对象。另外,这种方法也无法测得成员的选择动机,就是说,成员在选择一些人而拒绝另一些人时,他们所持的动机是什么?在“好感”与“恶感”背后隐藏着什么原因等等,这类问题是没法从测量中获得的。 二、人际关系的参照测量法 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发展了莫里诺的社会测量法,提出了参照测量法。彼得罗夫斯基认为,被人们所喜欢的人,不一定是群体中最能发挥作用和最有威信的人,莫里诺的测量方法难以发现这种最能发挥作用的人,参照测量法则能解决这个问题。 该方法具体操作如下:首先,让一个小群体的所有成员相互进行书面评价,再把所有的评价都放到标明被评价人姓名的大信封里,然后对全体成员们说:“你们可以看看别人是如何评价你的,但是不会把所有人的评价意见都给你,只给你几个人的,你愿意看哪几个人的?”结果发现,被试力求了解对他最有意义的评价,他所选择的人,是他心目中最有威信、最有见解或者最值得他信赖的人。那些被选择提名较集中的人,可能是在群体中最能发挥作用的人。在这些人中,有的可能并不被人喜欢,但他们往往见解独特,可能还很固执。然而他们确实很有能力,是人们心目中的权威。通过参照测量就可以发现群体中这种人物。这种方法与莫里诺的社会测量法相比,其突出的优点是隐去了真实的目的,被试在不知不觉中反映了自己的真实心理。 第四节 人际关系的改善及技术 一、沟通能力的自我提高 一个人与他人沟通与关系的状况,是人在生活中涉及品质的主要方面。生活的丰富,事业的成功,与别人稳定情感关系的建立和维持,都离不开沟通。心理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确认以下程序是提高个人沟通能力,使沟通状况得以改善的晟,有效的步骤和途径。 (一)评价自己的沟通状况 每一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独特的生活范围和交往对象来评价自己的沟通状况。这种自我评价一般可分为三步: 第一.开列一个自己沟通情境和沟通对象的清单。一般沟通情境包括:家庭、学校、工作单位、朋友聚会、开会及日常的公共沟通(包括乘车、购物、看戏、看电影、跳舞、看病)等。通常的沟通对象则一方面包括同事、同学、领导、父母同胞、配偶、孩子、朋友、亲戚、邻居等经常性的沟通对象。另一方面也有乘车买票、购物付款、看病、问路过程中的偶然沟通对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对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开列清单。 开列清单的目的.是对自己的沟通范围和对象建立一个明确的拇念。 第二,评价自己沟通的状况。在这一步骤里,通常对自己所问的问题项目有: ·对哪些情境的沟通感到愉快 ·对哪些情境的沟通感到有心理压力 ·最愿意保持沟通的对象 ·最不喜欢与哪些人沟通 ·能否经常与多数人保持愉快的沟通 ·是否常感到自己的意思没有说清楚 ·是否常误解别人,事后才发觉自己错了 ·是否与朋友保持经常性联系 ·是否经常懒得给别人写信或打电话 等等。 很好地回答上述问题,可以对自己的沟通状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还可以诊断自己的社交状况。 第三,评价自己的沟通方式,沟通状况直接决定于沟通的方式。一般情况下,沟通主动性和沟通注意水平,是评价沟通方式的最有效的两个维度。 沟通主动性是评价我们在与别人进行沟通时,究竟是主动始发沟通还是被动接受沟通。主动沟通者与被动沟通者的沟通状况往往有明显差异。主动沟通者沟通对象广泛,沟通内容不拘一格,较为充分、及时和有效。而被动沟通者的倾向则正好与主动沟通者相反。 沟通注意水平所评价的是沟通者投入沟通,对沟通过程起相互支持作用,使其自然持续的注意水平。沟通注意水平高的沟通者,不仅注意自己所发出的信息的指向性、准确性和对方的可接受性,而且对于对方的反馈过程中保持高度注意。因而,他们能够较好地根据反馈调节自己的沟通过程,对对方的沟通形成良好支持,使沟通始终保持较好的彼此对应性,而得以顺利延续。 . 相反,沟通注意水平低的沟通者,注意会经常分散,发出的信息往往不能很好地与自己的沟通意图相对应,尤其是不能很好地注意对方的反馈和给予对方的沟通以充分的反馈支持。因此,他们与别人的沟通常缺乏应有的对应性,沟通过程难顺利、自然地得以继续。 (二)提高沟通的准确性 准确是沟通成功的前提。在某种意义上,如果沟通的结果是误解,那发生沟通比不发生沟通更糟糕。 提高沟通的准确性,首先需要提高自己准确表述事物的能力。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相当比例的人都不能很好地将自己的意思用通畅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别人准确地理解他们。练习复述故事是提高表述能力的很好方式。能够将一件自己详细知道的事情描述幽来,是准确表达的一个重要标志。许多著名作家在进行基本功训练时,都是练习准确描述某一个特定情境或特定的人。 在沟通的准确性方面,沟通者需要遵循一个原则,即站在信息接受者的角度来提供信息。提供信息的目的是为了被理解。而我们已经知道,由于人们的经验背景不同,对于同一种符号甚至语词,不同的人在理解上可能存在差异。只有当我们站在别人的角度,体会到别人理解所依赖的情绪与经验的背景时,才可能选择出最能够使别人准确理解我们的语词或其他符号。 此外,保持对别人的各种反馈信息(包括直接的语词反馈在内)足够的敏感,并及时调整自己的信息和符号选择.也是提高沟通准确性的不可或缺的途径。及时接收和准确理解反馈,是准确沟通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正确使用身体语言 (一)增加对自己身体语言的自觉性 恰当使用身体语言与准确解释身体语言同样重要。要想提高自己有效使用身体语言的能力,首先要增加自己对身体语言的自觉性。 身体语言自觉性的增加需要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自我监察自己的各种身体语言信号与整体的身体语言状况。如自己在各种不同的情绪状态和沟通需要下都有哪些身体语言行为,各种身体语言行为之间又有怎样的伴随关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的身体语言进行记录,自己来定义和解释自身的各种身体语言信号,并根据不同心态下各种身体语言信号相伴随的规律,建立起各种整体身体语言模型。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对自己在高兴、欣喜、激动、悲伤、失落、愤怒、生气等各种情绪状态下,身体各部位的身体语言状况如何及其相伴随的规律,会获得一个十分明确的概念。 第二步是对自己的各种身体语言行为和整体模型进行自我体验。自我体验的过程,不仅可以使人们将各种身体语言经历与自己的真实情绪状态和沟通过程更自然、更充分地联系到一起,而且可以使人们有机会对在第一步骤中建立起来的各种身体语言定义和整体模型进行自我检验,并进行必要的修正。 增加身体语言自觉性的第三个步骤,是在实际的。人豚沟通过程中自然地运用各种身体语言行为和整体模型,并检验其有效性,即考察别人理解与自我定义的一致性。 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验,因此完全有可能,沟通者之间对某种身体语言行为与整体模型的解释存在着一定差异。当差异超出一定限度时(差异总是存在的,因为世界上不存在经验背景完全相同的人),就会导致误解。 在日常生活中,要想避免因身体语言的使用而引起的误解,就儒要检验自己的身体语言行为的有效性。如果更多的人对我们身体语言行为的理解与我们的自我解释都存在着高度的不一致,那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修正自己的自我定义。 (二)情境同一性概念 70年代后期,小亚历山大等人(C.N.Jr.Alexander&P.Lauderdale,1977)提出了一个将日常社会心理现象概念化的新观念——情境同一性(situatedidentity)。按照这一观念,对应于每一种社会情境,人们都有与自己社会身份相符合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即人们对应于特定情境,并与自己特定的社会角色相:符合的情境同一性。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如果与自己的社会身份或社会角色规范相符合,则有恰当的情境同一性,反之,则被认为是情境同一性混乱。 情境同一性问题所涉及的,实质是社会角色与情境对行为的:限制问题。对于身体语言的运用而言,这两个方面的限制同样存在。外部社会对于一个人身体语言的理解与接受,也要受到其社会角色的影响,同一种身体语言,不同社会角色的人运用,其意义也会明显不同。长辈或领导者舒服地靠在沙发上听晚辈或下属谈话,仍然可以被理解成对谈话感兴趣;而晚辈或下属对长辈或领导者采取同样姿势,则会被理解成不耐烦或故意轻视。 情境对身体语言的规范作用同样明显。一个人在家里高度放松时可以随便地一边收拾东西,一边与家人谈话。而在正式的社交场合,你必须用更明显的身体语言行为告诉别人你正注意他的谈话。很显然,如果身体语言不能与社会角色和情境相对应,是不可能有效地实现沟通目的的。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运用前面提高身体语言自觉性的类似程序,来提高身体语言与自己社会角色及行为情境的对应性。可以列表评价自己日常的身体语言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社会角色,是否与特定情境要求和社会期望相对应。保留那些对应的身体语言行为,而放弃那些不适当的行为。社会在不断变化,个人的年龄、社会身份也在不断变化。要想很好地保持自己身体语言行为与社会期望,自身社会角色及行为情境的良好对应,需要经常地评价、检验自己身体语言行为的适当性。 三、人际关系改善的综合性心理学技术 改善人际关系的心理学技术,是针对人际关系不良的相对易变的一类原因发展起来的。即这些技术都是试图改变人们的自我意识水平、移情能力或社交技能,并通过这种途径使人们的人际关系状况得到改善。 总括起来,改善人际关系的心理学技术有两大类。一类是综合性的方法,可以同时改善人们的自我意识水平,移情能力和社交技能。这类方法主要有敏感性训练和角色扮演等。第二类方法主要有意识训练法,移情练习和社交能力训练等。这类方法的通常作用,是专门改善人们某一方面的能力或技能。下面我们主要谈谈综合性方法。 (一)敏感性训练 敏感性训练(sensitivitytraining)是一种从团体心理疗法发展起来的团体训练技术,即对正常人在群体中的人际技能及其有效性获得反馈的方法。 敏感性训练团体有各种形式。开展最普遍的是训练团体或称T一小组(T—group,Traininggroup的简称)。它的活动方式主要是语言交流。这类团体通常由5人到15人组成,包括一名心理学家。训练期限可以是一至四周。 训练团体主要以非指导性的方式为参与者提供真实体验“此时此地”的情境。在活动的开初,团体成员之间往往先谈论参加这种活动的意图,试图解决的问题和对什么样的目标感兴趣。随着沟通的深入,人们会逐渐了解别人对自己的问题或当时的表现怎样反应。当团体成员之间的信任感和真诚的气氛建立起来之后,团体作为一个整体会不容忍任何成员拒绝暴露自己的真正自我。此时参与者通常的角色伪装会被撕去,使他们更好地看到自我的本来面目,并在其他成员的支持下理解并接纳自己真正的自我。 与此同时,参与者也会在投有社会角色限制的条件下,通过各个成员所提供的多角度的见解,学会准确掌握、理解和评价别人的情绪状态和行为的意义,并在别人真实的反馈调节中,作出正确而为别人所接纳,同时又对人际关系起积极作用的反应。 在上述过程中,人们既可以了解自己的真实面目和别人对自已言行的真实反应如何,提高自我意识水平;也可以学会对别人所表现出来的真实的情绪状态和行为作准确的理解和评价,提高穆情能力;还能够学会了如何对别人作恰当而又为社会所接受的反应,提高社交技能。 (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roleplaying)可以作为一种直接摆脱既定角色关系束缚的个体训练技术,来达到改善人的人际交往能力的目的。它通过让别人充当或扮演某种角色,站在一个新的立场去体验、了解和领会别人的内心世界,理解自己反应的适当性,由此来增加扮演者的自我意识水平、移情能力,并改变其过去的行为方式,使之更适合于自己的社会角色,从而获得新的社交技能。 在人际关系方面,角色扮演方法可以直接帮助人们改善双方相互作用的状况,最终有效地改善彼此之间的关系。下面是一个运用角色改变方法改善人际关系的实例。 一位妻子感到很难同丈夫交流思想,因而求助于心理学家。通过咨询,心理学家发现这位妇女之所以很难同丈夫沟通,实质原因是他自己对丈夫的接纳性越来越差。夫妻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此出现了恶性循环。她丈夫的许多生活习惯越来越难忍受,经常唠叨。结果是丈夫情绪恶劣,对她产生讨厌情绪,不愿与她交谈。 针对这一个案,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运用角色扮演方法来矫正夫妻关系的方案。他要求这位妇女从第二天起,就象是一个完全不了解丈夫的人,对丈夫的生活习惯熟视无睹。并且,每天至少要从丈夫身上找到一个优点,并象对一般人那样给予夸奖。 实际矫正方案的第一天,这位妇女感到要想找到丈夫的优点真是难上加难,看到的事都难于忍受。但她还是忍住未作评论,并终于找到了一个夸奖丈夫的机会。 在以后的几天里,情况仍大致如此。 但是,三个星期之后,奇迹发生了。这位妇女发现要找到丈夫的优点并加以由衷地夸奖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了。“看,他对工作总是那么负责;他对孩子总是那么友好,他很能干……”。丈夫在她心目中的形象变了。她对于丈夫的态度发生了实质性转变,她开始由衷地接纳丈夫了,并感到对这样一个好丈夫唠叨没完其实是坏毛病。 做丈夫的当然也会感到妻子如此明显的变化,他已长期听不到曾使他厌烦的唠叨。结果,双方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一次实质性的改善。丈夫面对妻子的诚意,做了自我批评。表示自己的确有坏毛病,决心改掉。夫妻之间的情感重又融洽了,并有说不完的话。夫妻之间的相互作用出现了良性循环。 角色扮演方法还能用来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和助人技巧,并被用于系统改造人的个性。这里我们不再详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