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 :朱平平
高分子溶液的形成及特点
?高分子溶液是真溶液吗?
?高分子溶液性能与小分子溶液性能相
比,有何特点?
?你对高分子溶液了解多少 ?
?高分子溶液的特点
?高分子溶液的分类
?高聚物的溶解与溶胀
?溶剂的选择
胶体溶液
?分子大小 10~ 100nm
?扩散慢
?不能透过半透膜
?在高速力场中有沉
降现象
?胶团大小 10~ 100nm
?扩散慢
?不能透过半透膜
?有沉降现象
高分子溶液
高分子溶液与胶体溶液:
相同性质
胶体溶液
?溶质与溶剂间有亲和力
(自动溶解)
?稳定体系
?平衡体系,符合相律,
有一定的溶解度
?真溶液,均相体系,丁
达尔效应微弱
?可以长期存放
?对电解质不很敏感
高分子溶液
高分子溶液与胶体溶液:
不同性质
?分散相与分散介质间没有
亲和力
?不稳定体系
?非平衡体系,不符合相
律,没有一定的溶解度
?多相体系,丁达尔效应明
显
?沉降现象
?对电解质很敏感
主要原因
?溶液粘度随时间延长
而增大
?放久了,高聚物从中
析出
?有些高聚物的溶解度
与所取份量有关,份
量越多,溶解度越大
现象
对高分子溶液,时常碰到的现象:
?分子量不均一性
?多种杂质
?溶液达到平衡的过程
相当缓慢
?用尚未达到平衡的体
系来做实验,便会观察
到不稳定的情况
高分子溶液与小分子溶液性质的异同点:
?溶解过程也是熵增过程,但是熵变要大得多
?与小分子溶液一样是热力学平衡体系,但同时具
有胶体溶液的若干性质
?遵从相律,当温度降低时,溶质会自动析出,建
立溶解平衡,但过程缓慢
?偏离理想溶液定律
?柔性链高分子溶液的粘度比小分子溶剂的粘度要
大得多, 5%的天然橡胶-苯溶液已是冻胶。
小分子液体 稀溶液
冻胶
较浓溶液
增塑高聚物高聚物
以高聚物与小分子液体(溶剂)的数量
比例变化为依据:
分界浓度:
随体系不同而不同,与聚合物分子量也有关
高聚物-良溶剂
稀溶液
亚浓溶液 浓溶液
100g/L
10g/L
极稀溶液 稀溶液、亚浓溶液 浓溶液 极浓溶液
(良溶剂 )
Cs C* Ce C
+
~0.01% ~0.5-10% 10
孤立线团 链间相互作用 物理网 相互穿透高斯链
降温
加非溶剂
线团收缩
链内凝聚
紧缩球粒
单链凝聚态 多链凝聚态
流动态
极稀溶液 (良溶剂 ): 孤立的溶胀线团 (由于同一高分子链上链单元
间的相斥作用 )
稀溶液: Cs (动态接触浓度 ),高分子链开始感受到其它链的相斥
作用,但并没有接触,溶胀线团开始收缩,尺寸减小
亚浓溶液 : C*(接触浓度 ),但是无法计算 C* ( )
浓溶液: Ce(分子链的缠结浓度 ),链开始相互穿透,形成物理网,
分子量的意义失去,链单元空间分布仍不均匀。除了溶剂的溶胀
作用外,还要考虑线团在交叠穿透时发生的屏蔽作用。
极浓溶液: C
+
,高分子链充分相互穿透,链内作用被链间作用完
全屏蔽,呈高斯链形态。链单元空间密度达到一致,随着浓度的
增加,分子链相互穿透的程度逐渐增加。 非晶态固体: 高斯链。
3*
RNC ∝
高聚物的溶解与溶胀
?非晶态高聚物的溶解
?交联高聚物的溶胀
?结晶高聚物的溶解
非极性高聚物
极性高聚物
溶解前高聚物凝聚态结构的特点之一:
?高分子非晶态的基本物理图像:几十根链相
互穿透在一起的多链凝聚态
分子固体中非常独特的一种分子凝聚态
12
R M
θ
∝
( )
( )
33
1
4334
A A
M NRMRN
θθ
ρππ==
3
43
ip A a
R NM
θ
ν πρ=
1ip a
ν ρρ=
12
ip
Mν ∝
10
5
8.7 17
10
6
27.4 54
密集程度
1a
ρ ρ
M
( )
R nm
θ
3
1.05
a
g cmρ =
PS:
ρ
1
:虚拟的单链密度
溶解前高聚物凝聚态结构的特点之二:
?一根链上相隔较远的链单元间相互作用力
=相邻链的链单元间相互作用力(屏蔽)
?每一根链呈高斯链无规线团形态
(仅取决于近程相互作用的大小 )
链单元间无远程相互吸引或推拒的作用
Mh ∝
2
0
( )
2
00
,,cos,sinhNGlθ ??=?
0
G
高分子溶液的形成:
?高分子溶液 :分子分散体系
凝聚在一起的高分子链
稀溶液中的一个个孤立的高分子
溶剂的作用:必须把一个个高分子链拆开来
溶剂对高分子的作用:
克服高分子之间的内聚力
注意:
?高分子间的内聚力(相互吸引力)很大
(无气态 )
共价键键能 :100-900kJ/mol
范德华力作用能 : 0.8-21kJ/mol
链单元数: 10
3
~ 10
5
?即使是良溶剂也不能一次完全克服高分子
间的内聚力
高聚物溶解过程的特点:
?溶剂分子渗透到高分子线团里,高聚物胀大,就
好象链单元间作用着相斥力
(溶剂分子的
单向渗透
,整个高分子链并没有松动 )
?溶剂分子-链单元间的作用逐步克服链单元间的
吸引力,直至克服高分子间的吸引力,拆散高分
子 -
如同揭下胶布
?溶解度与链的柔性:聚乙烯醇+水 溶解
纤维素+水 不溶解
先溶胀后溶解
(扩张程度取决于溶剂性能)
良溶剂-链单元间的相互作用 (表现为 )
链单元间的排斥作用
不同链的链单元间相斥力 链内链单元间相斥力
拆散一个个高分子链 扩张每一个线团
(溶解)
溶剂不同,排除体积效应不同 :
[ ]
η
θ溶剂-链单元间的相互作用力=链单元间的内聚力,
无扰高斯线团。
内聚力使线团收缩,值较小。
当内聚力达到一定程度时,高分子聚集,甚至从溶剂中沉淀
出来。
高聚物 /良溶剂体系
高聚物 /θ溶剂体系( T= θ)
高聚物 /劣溶剂体系
良溶剂-链单元间的相互作用力>链单元间的内聚力, 线团
扩张, 大,线团对溶剂流动的扰乱大, 值很大。
[ ]
η
2
h
交联高聚物的溶胀:
溶胀平衡:
溶剂的扩散力=分子网的弹性回缩力
溶胀程度与温度、溶剂以及交联度有关
注:交联度高的样品甚至不能溶胀。
(强硬的分子网络和失去柔顺性的链,溶
剂分子难以钻入链单元之间。)
结晶高聚物的溶解:
先熔融,再溶解
120℃: HDPE—四氢萘
135℃: HDPE—十氢萘
130℃: iso-PP—十氢萘
但并不是所有结晶高聚物都一定要在熔点
附近才能溶解
结晶高聚物的溶解:
室温下:
聚酰胺类 —间甲苯酚、甲酸、 40%硫酸
PET—间甲苯酚、苯酚+四氯化碳、邻氯苯酚
聚乙烯醇 —水
强极性高聚物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
结晶高聚物的溶解:
结晶高聚物
缩聚物
加聚物
溶解度取决于:分子量、结晶度
分子间相互作用较强 分子间相互作用较弱
高聚物的溶解:
并不是一个简单现象
取决于:分子量、结晶度、极性、线形支
化或交联
溶剂的选择:
1.极性相近原则
2.内聚能密度相近原则
(即,溶度参数相近原则 )
3.溶剂化原则
4.混合溶剂法
5.改变高分子结构
1.极性相近原则:
?天然橡胶-苯、甲苯
?聚苯乙烯-苯、甲苯、丁酮(弱极性)
?聚乙烯醇-水、乙醇
?聚丙烯腈-二甲基甲酰胺
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比较笼统,在理
论上缺乏严格的依据
2.内聚能密度相近原则:
修正后用于高分子溶液:
2
12 12
1212 1 2
11 2 2 1 2
M
nnVV E E
H
nV nV V V
? ?
????
??
? ??= ?
????
+
? ?
????
? ?
M MM
GHTS? =? ? ?
2
12 12
12 1 1 2
12 1 2
M
nnxV E E
H
nxn V V
? ?
????
??
? ??= ?
????
+
? ?
????
? ?
Hilderbrand公式:
溶度参数相近原则:
大多数高分子溶液的形成符合上述规律:
12
E
V
δ
?
??
=
??
??
[]
2
12 1
12
12
M
nnxV
H
nxn
δ δ?= ?
+
定义:溶度参数
12
1.3 ~ 1.8δδ?<
溶度参数相近原则:
?天然橡胶 -甲苯
-四氯化碳
?聚氯乙烯 -环己酮
7.9δ =
8.6δ =
8.9δ =
9.7δ = 9.9δ =
例外:
?聚丙烯腈 -二甲基甲酰胺
不溶于甲醇
15.4δ = 12.0δ =
14.5δ =
需要注意的几点:
?溶度参数理论是Hildebrand溶度公式在高分
子溶液中的推广
?Hildebrand溶度公式仅适用于非极性溶质和
溶剂的相互混合
?溶度参数理论可适用于非极性或弱极性的无
定形高聚物在极性相当的溶剂中的溶解
溶度参数的三个组分值:
?p:极性力
?d:色散力
?h:氢键或其他特殊相互作用
2222
pdh
δ δδδ=++
三组分值均应相近
“溶度参数相近 ”原则:
?溶剂与高聚物的 值相近
?各组分值( , , )也要相近
δ
d
δ
h
δ
p
δ
3.溶剂化原则:
?高分子与溶剂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
力,以致溶剂可把链单元间的作用分离
?其作用相当于链单元间的斥力
?但溶剂化并不是充分条件
PVC PC 9.5δ =
9.7δ =
环己酮 四氢呋喃
二氯甲烷 三氯甲烷
9.9δ = 9.1δ =
9.7δ = 9.3δ =
问:四种小分子液体与两种聚合物的溶度
参数都很接近,都是溶剂吗?
PVC-环己酮、四氢呋喃
PC—二氯甲烷、三氯甲烷
C
CCl
H H
H
O
CO
O
C CH
3
CH
3
O
CH Cl
Cl
H
4.混合溶剂法:
?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一种量度
?混合溶剂
δ
11 2 2ms s s
δ φδ φδ= +
混合溶剂的溶解性能往往大于单一
溶剂的性能
PMMA( J
1/2
cm
-3/2
)
?混合溶剂(对称共溶剂)
BuOH ()+BuCl ()
MeCN()+CCl
4
()
?混合溶剂(非对称共溶剂):
EtOH()+FA()
MeCN( )+醇类( )
20δ >
19.5δ =
24.3δ =
26.4δ = 36.6δ =
23.1δ =
17.3δ =
24.3δ = 17.7δ =
The intrinsic viscosity (dL/g) of PMMA in pure solvents and in
mixed solvents at the composition of maximum at 25℃
MeCN PAc ClBu MeCN+PAc MeCN+BuOH PAc+ClBu MeCN+ClBu
73.4 0.131 0.139 0.159 0.242 0.228 0.153 0.283
87.5 0.139 0.151 0.165 0.280 0.274 0.169 -
124 0.155 0.170 0.176 - - - 0.416
189 0.178 0.188 0.211 0.446 0.433 0.213 0.549
232 0.191 0.207 0.234 0.504 0.488 0.237 0.633
654 n.s. n.s. n.s. - 0.851 n.s. -
0.40
MeCN
? =0.50
ClBu
? =0.55
MeCN
? =
w
M
3
10
?
×
[ ]η
[ ]η
n.s.: not soluble
: volume fraction of one component solvent
?
PMMA的对称共溶剂 (S)非对称共溶剂 (NS)
BuCl CCl
4
17.3 17.7
PMMA
19.5
MeCN FA
24.3 36.6
iPAc 17.0
PAc 17.4
BuCl 17.3
CCl
4
17.7
S
S
S
S
PMMA 19.5
POH 21.6
sBuOH 22.2
BuOH 23.1
iPrOH 23.6
PrOH 24.4
EtOH 26.4
MeOH 29.2
S
S
S S
S
S
S
S
NS
NS
NS
NS
δ
如何理解非对称共溶剂的性能:
?溶度参数理论
?高分子对某种溶剂的择优吸附
?分子间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德柱,何平笙,徐种德,周漪琴.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第二
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 484~493.
2.何曼君,陈维孝,董西侠.高分子物理.修订版,上海:复旦大
学出版社, 1990: 114~120.
3. 冯新德,唐敖庆,钱人元,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论.广东: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84: 139~152.
4.朱平平,任琳,杨海洋等.混合溶剂中高分子的尺寸,功能高分
子学报 ,2003,16(2):261~268.
5.朱平平 ,杨海洋 ,何平笙 . 高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特点及意义 .
高分子通报 ,2002,(5):73~78.
6.何平笙 ,朱平平 ,杨海洋 . 在 “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 ”课程中讲透高聚
物的特点 .高分子通报 ,2001,(5):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