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2008年第13期

半月谈2008年第13期目录读者评刊
“值得收藏的《半月谈》”1
半月评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4
本刊特稿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6
改革潮涌30年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三十年9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新模式12
专题报道拓展节能减排激励型路径节能减排激励型路径调查14
为新能源产业破解“成长的烦恼”17
看德国怎样节能减排20
“红河杯”亲历灾区感人故事救灾中,让我感动的一幕幕40
穿越“死亡线”42
来,让我们手拉手!42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苏通大桥创造“世界之最”22
政治观察中央确立未来五年反腐“路线图”24
救灾款物的全新审计模式27
经济纵横中国交通如何应对高油价时代29
珠三角企业“变”中求存32
安徽农房“正名革命”调查35
构筑世界屋脊生态安全屏障38
我与改革开放30年我见证的船运改革45
哨所的变迁46
告别苦咸水的日子46
江河湖泊行又见“小鸟天堂”48
新闻热线小水电何以在响水村先福后祸50
军事天地第三军医大学抗震救灾展风采53
奥运连着你我他抗震救灾赋予火炬传递新内涵56
数数奥运会前新纪录58
奥运赞助商决胜200860
文化求解古籍保护三大难题62
邯钢:以文化建设铸企业之魂64
半月说法别忘了给自己的债权上“保险”66
谈天说地让干部差额选举多起来68
“虎照”事件给我们的警示69
校园话题我从英雄少年身上看到的坚强70
百事咨询、读者之页在地震灾区如何办理存取款76
“博兴就像我的家”79
科技下乡要有的放矢81
国际时事朝核问题走向新阶段82
法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新动向84
韩国牛肉风波分析86
印度种姓差别为何难消88
国内外半月大事90
小测验91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刘延东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25日上午出席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并强调,科技战线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不断开创科技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刘延东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党的十七大指明了科技事业前进的方向。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刻把握新机遇新挑战,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担负起用科技支撑发展方式转变、用科技引领产业优化升级、用科技提升国家竞争力、用科技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光荣使命。
刘延东强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工作进展顺利、开局良好。要继续把落实纲要作为科技工作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一是加快组织实施重大专项,整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地方的优势资源,集中攻关,确保各重大专项高质量如期完成;二是坚持为经济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加强资源能源开发与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应对气候变化、重大装备制造、农业增产、重大疾病防治、防灾减灾等领域重点项目科研,努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三是加强重大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大幅度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四是深化改革,健全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以建设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为重点,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五是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人才作为科技工作的突出任务,完善人才制度和政策保障,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和领军人物;六是扩大科技对外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提升我国科技的国际合作水平。
刘延东指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是一项繁重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必须举全国之力,全社会共同参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要充分发挥思想库的重要作用,为现代化建设献计出力。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出席会议,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主持会议。
会前,刘延东、路甬祥、徐匡迪为陈嘉庚科学奖和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奖者颁奖。
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
———抗震救灾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述评之二
本刊记者 李亚杰
天地之间,莫贵乎人。汶川大地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悲痛,也让亿万人民从深层次感受着社会主义大国执政党所秉承的理念。以人为本———人们从生命与死神的抗争中更加体会到这四个字的分量和意味。

汶川大地震突如其来,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牵动着中南海。那段时期,中南海的灯光彻夜长明,党中央的心与灾区人民的心一起跳动……
震后不到1小时,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震后不到5小时,温家宝总理抵达灾区现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连夜召开,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把抢救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分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人们记住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震后第一刻起就反复强调的这个主题。
从这一刻开始,人们便不断从电视画面中、从各种报道中感受到党中央把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危记挂在心的情怀,看到党中央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指挥、部署下,救援行动全面展开。各级党委和政府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难,把各方面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想得深些、想得透些,把各项抢救和安置工作做到实处、落到细处,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一个受灾群众中去。
震后13分钟,全军启动应急机制。国家减灾委、中国地震局、民政部等启动应急预案,派遣救援队伍,调拨救灾物资。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等发出紧急呼吁,号召全社会伸出援手。
千方百计不放弃,争分夺秒不抛弃。来自四面八方的救援队伍迅速开赴灾区,全面展开救援。从人民解放军到武警官兵,从公安民警到民兵预备役人员,从医护人员到广大志愿者,争取每一秒钟时间,不放过任何线索,努力挽救尽可能多的生命。
人们忘不了这样的场景:小战士拼命奔向坍塌的废墟,被战友死死拉住后跪地痛哭:“求求你们让我再救一个!”为了瓦砾深处一声微弱的呼救,几十名消防队员昼夜不眠,置自身安危于度外,全力展开营救,幸存者生还的纪录不断被刷新。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这一理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观,正日益深入人心。在这次抗震救灾中,这一理念的内涵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5月19日至21日,共和国首次为自然灾害中遇难的公民降半旗、鸣笛,寄托着政府对遇难者的尊重,对生者的关怀,表明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更加坚定和明确,其治国理念更加尊重民意,更加关切民生疾苦。举国同悼,悲痛的泪水和“中国加油”的呼喊,让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这次抗震救灾,从第一刻起,就在前所未有的公开透明中进行。地震发生不到半小时,震情得到了公开报道。几小时内,国家和地方数次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最新震情统计数据,地震伤亡人数在互联网上实时公布。四川、重庆、甘肃等地政府部门不断滚动发布最新灾情和遇难者数字等信息……
“救灾资金是灾区人民的救命钱、安家钱,这个钱谁也不能占,这个‘高压线’谁也不能碰。”监察部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的话掷地有声。汶川地震发生之后,国家向灾区调拨了大批款物,国内外各界也纷纷给予捐助。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确保抗震救灾物资全部用于灾区和受灾群众,确保廉洁救灾,要向人民交一份明白账、满意账。
中央政府准确、迅捷、开放、透明的信息披露,聚焦了全社会的关注,传达出对生命的关爱。这一切受到了海外媒体的广泛好评。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大规模的救灾努力,以及中国政府在应对灾害过程中显现的透明度,赢得了全世界赞赏。”

逝者已逝,对鲜活生命的关爱是对逝者最好的慰藉。为了数百万受灾群众的妥善安置,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去考察帐篷和活动板房的生产情况。为了让废墟里的孩子挺住,温家宝总理蹲在他们身边含泪鼓励。为了让伤痛者健康地活下去,国家启动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心理救助行动……这场共和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抢救人民生命的行动,践行了“执政为民”的理念。
急群众之所急、解人民之所难,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住处、有病能就医……党和政府的关怀要送达每一个受灾群众。
———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设立了9个工作组,从抢险救灾、群众生活、地震监测、卫生防疫、宣传、生产恢复、基础设施保障和灾后重建、水利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全力推进抗震救灾工作。
———5月17日,国务院决定,在3个月内向灾区困难群众每人每天发放1斤口粮和10元补助金,并要求民政部和财政部立即制订具体规定。此外,对因灾死亡人员的家庭按照每位遇难者5000元的标准发放抚慰金。
———5月19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10次会议议定,3个月内,为孤儿、孤老、孤残人员每人每月提供600元基本生活费。
———5月20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11次会议决定,再向灾区紧急调运4万顶帐篷,并要求有关部门协调有关地方和生产厂家,确保从5月30日起,每天运抵灾区3万顶。
———民政部与四川省政府出台了《四川省汶川大地震“三孤”人员救助安置的意见》;教育部启动《活动板房临时课堂计划》;为了落实灾区子女伤亡家庭扶助政策,国家人口计生委专门出台五项措施……
一项项及时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把党和政府的关心送到了灾区,让受灾的群众安心、暖心、放心。
从抢险救人,到群众安置,从科学规划,到灾后重建……地震灾害发生至今,中央出台的一项项政策,都在践行着“一切为了人民”的庄严承诺,清晰地记录和反映了党和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这次抗震救灾中,人们再一次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对“一切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矢志不渝的追求。 编辑:孙爱东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30年:“中国模式”越来越吸引人
30年前,当我们刚刚打开大门看世界的时候,世界也以好奇、期待、疑惑或傲慢的眼光看着我们。改革开放30年一路走来,可以说是褒贬之声不绝于耳。“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国外的评论,对于今后再过新的“万重山”肯定是有益的。
国外的兴奋各有缘由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正值冷战处于十分复杂的阶段。当时的苏联看起来还是很强大的,而里根领导下的美国,一方面搞什么“星球大 时政导读战”,另一方面推行“人权外交”,要搞垮苏联。1979年,苏联出兵阿富汗,很快陷入泥潭,并迅速耗尽国力,弄得国贫民怨。冷战前途如何?世界向何处去?这些问题摆在世界人民面前。
就在这个时候,世界的东方有10亿多人宣布要改革开放,消息马上惊动了世界。改革开放是干什么的?它会带来什么?中国会变成什么样子?中国会对西方采取什么态度?
一些外国人开始以“探险”的心态来到中国,看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小事情。一位记者看到上海一家照相馆橱窗里挂了一件新款的夹克衫,边上写道:“凡在本店照相者可穿这件衣服。”记者的嗅觉是敏感的,当时中国人穿的都一样,被国外讥为“10亿蓝蚂蚁”。而现在囊中羞涩的中国人也可以公开追求美了。还有一位西方学者到广州一个大学演讲,这本身就是新鲜事。更令他觉得新鲜的是学生邀请他晚上一起去“蹦迪”,令他惊讶不已。
外国人有点兴奋,也有各自的期待。商人们很兴奋,他们看到了市场。当时西方报刊上流行这样的算术:如果每个中国人喝一瓶可口可乐,那就是至少10亿瓶!如果每人穿一双耐克鞋,那就是至少10亿双!天哪!到哪儿去找这么大的市场?
另有一些人则暗暗兴奋,那是一批政界人士。他们盘算中国开始搞活经济,引进西方技术和管理,不可避免地引进西方的价值观,久而久之,就会变得同西方一样。如果这条路走成功,那比对付苏联容易。
我们在第三世界的朋友们,一方面为我们高兴,一方面又有些担忧:中国会不会去拥抱西方而忘了老朋友?有一段时间,中国无偿赠与的援助相对减少了,更增加了他们的疑虑。
西方因失望而抱怨
搞改革开放,中国人的头脑是清醒的:我们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借鉴但不照搬西方的模式,因为任何成功的模式都必须适合国情,而不是仅仅为了讨西方的欢心。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外风云突起:东欧剧变,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带来了苏联的思想混乱,里根站在柏林墙下向社会主义东方喊话。正是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发生了1989年的那场风波。久经考验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很快平息了那场风波,接着一刻不停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一时间,一心盼望中国“和平演变”的西方人因为失望而恼怒了。西方舆论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架势,大骂中国不民主,不自由,没有人权,搞独裁等等。
有一位驻欧洲的中国资深外交官回忆说,当时他想同驻在国官员商讨第二年的交往项目,对方笑笑说:“明年你们还在吗?”仿佛中国已被西方判了“死刑”。
也正是在这种气氛下,预言中国崩溃的言论甚嚣尘上,其中有一本书就叫《中国即将崩溃》。该书断言:“北京还有大约5年时间可以用来纠正错误。”但是,5年早就过去了,中国却是一天比一天强大。所以,去年底《美国人》双月刊刊登了一篇驻北京记者针对那本书写的文章,他不无揶揄地写道:“今天,这种批评却只不过显示出:与中国务实的经济改革计划打赌是多么危险。”
“中国威胁论”与“利益攸关方”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80多年历史证明,中国人是骂不倒的。虽然西方骂声不断,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却越走越坚定。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左右,西方的舆论忽然一变,“中国崩溃论”降调了(当然没有消失),“中国威胁论”热闹了起来。
嚷嚷“中国威胁论”的大约有三种人。一种人害怕中国廉价的产品抢了西方人的就业机会;一种人认为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必然增加军力,威胁到了西方的安全;还有一种人是“西方价值观至上论”者,他们认为只有西方价值观可以拯救世界,如果中国赶上甚至超过了西方,他们奉为圭臬的信仰就要贬值、瓦解了,这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
面对中国的快速发展,除了主张遏制中国的一小批人之外,西方也有不少人主张接触和对话。他们知道中国是遏制不了的,提出要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其含义就是要中国在分享利益的同时也要分担世界上的责任。
这种说法当然比“中国威胁论”温和得多。其实,中国既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又是世贸组织成员,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尊重和遵守当今的国际秩序。同时中国也认为,当今国际秩序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所有国家一起平心静气地负责任地商量改进,这就是我们的责任。至于西方舆论硬要把像达尔富尔这样的热点问题的责任推到中国头上,是中国不能接受的。
,中国模式”越来越吸引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越来越大,国外关于“中国模式”的议论也越来越多。其实,我们一直说我们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来不自称“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是国外对中国的解读。
这种解读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西方的解读,可以说是充满着偏见。例如,美国右翼企业研究所去年底的出版物中说:“描述这一模式的一个较为简便的方式就是:经济自由加政治压制。”
另一种是非西方的解读,他们从中国的榜样中看到了希望。例如塞内加尔总统瓦德说:“虽然西方国家抱怨中国在推进民主改革方面步履缓慢,却无法掩盖中国人比批评者更具竞争力、更有效率、更能适应非洲商业环境的事实……不仅是非洲需要向中国学习,西方也有很多需要向中国学习的地方。”
对于赞扬我们的话,我们既表示感谢,又自知差距很大,自满不得。对于批评或很不好听的话,我们也要听,要从中汲取前进的动力。(詹得雄)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新模式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在世界社会主义范围内去考察,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是社会主义实践的新探索,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新阐发,凸显了当代社会主义的新形态。
一度被指作秀
自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以来,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也遭遇过严重的失败;有凯歌行进的顺利发展,也有艰难曲折的改革探索。
20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了空前的挫折和灾难。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西方媒体预言,“脱离社会主义的世界潮流不久将淹没亚洲的社会主义”。
但是,与苏东剧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浴火重生。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开创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最低潮的时候,中国对这条道路的全新探索与实践成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图谱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普适价值,又深深扎根于当代中国的沃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离不开对世界当代文明的吸收和借鉴,但这不是简单的移植,而是一种超越,一种创新,一种开拓。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程昭示我们: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新形态
经过改革开放30年艰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大体勾勒出社会主义当代形态的基本轮廓。
第一,当代社会主义是以自身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原生形态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之上的。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人们观察社会主义的视角是,在确定某种东西是社会主义的之前,首先看它是不是资本主义的,如果是资本主义的,当然就不可能属于社会主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扭转了这一惯性思维。在这里,社会主义首先是以自我肯定的形式出现的,它不再是为了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而存在。
第二,当代社会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点的社会主义。在整个19世纪,社会主义还谈不上经验的检验。进入20世纪,伴随着苏联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实践,社会主义的实证化进程大大加速了。但是,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都曾程度不同地离开实践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点,陷入了教条主义的泥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它重新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实践的基点上。它用自己的实践回答新情况下出现的新问题,而不是到马克思或列宁的著作中去寻找现成的答案。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讲了“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新话”。
第三,当代社会主义是开放与兼容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处理与资本主义关系时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从思想层面来看,当代社会主义基本上能够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对待当代资本主义这个“天敌”,强调汲取资本主义所创造的属于人类文明成果的东西。从运动层面来看,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彼此兼容、相互渗透。从制度层面看,在可以看到的将来,社会主义国家不仅要与资本主义世界发展正常的经贸关系,还要发展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和平共处、合作交流、和平竞争已逐渐成为两种制度相处关系的基本态势。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模式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对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探索,从苏俄社会主义政权建立时就开始了。列宁时期的军事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道路的转变,列宁逝世后托洛茨基方案、布哈林方案与斯大林方案之间的激烈论争,都属于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在选择过程中发生的模式转换或碰撞。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的工业化运动创造了辉煌的成就,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一发展模式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病,并且这一弊病因为斯大林的拒绝改革而逐渐积淀为制度性痼疾。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一浪接一浪的改革,包括南斯拉夫模式、匈牙利模式等,都没能从根本上冲破这一模式的桎梏。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最大成就,就是彻底打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视野里,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以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分野来区分社会主义模式。如果囿于这一框架,在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人们的思考路径只能在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两端摇摆。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已远远跳出传统科学社会主义的窠臼,但它显然也不属于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谱系。开放的社会必须而且应当打破静态的模式区分,这样,我们就会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包括传统科学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以及其他各种主义科学成果的吸收、借鉴与扬弃,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模式。(蒲国良)
节能减排激励型路径:破解新能源产业"成长的烦恼"
 为新能源产业破解“成长的烦恼”
当常规能源价格持续攀升,新能源产业技术瓶颈不断取得突破的情况下,加上国家能源政策的扶持,我国新能源产业将在前期发展的基础上,迎来新一轮发展浪潮。这是因为,高油价加上环境的压力,将使可替代能源成为世界的最终选择。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将逐步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
然而,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新能源的开发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其产业化发展面临着许多障碍,亟待有关部门和企业联手加以解决。
新能源产业面临三大政策障碍
太阳能是众所周知的清洁新能源。近年来,太阳能光伏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2007年12月6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宣布,中国太阳能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但是,目前我国太阳能电池近95%的产能用于出口,国内市场还未真正形成。“这意味着我们消耗大量的能源,却在为国外输出绿色,为别人的环境打工。”南京中盛光电集团副总经理佘海峰说。
出现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有产业无市场”的状况,主要原因之一是光伏发电价格高于传统能源的现实让百姓望而却步。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秘书长魏启东教授认为,造成我国光伏产业为国外环保“打工”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光伏发电成本较高,而政府对此扶持不够。有关专家指出,目前,绿色能源的发展在政策方面面临三大障碍,
一是政策激励不够到位。近年来,我国在鼓励绿色能源发展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激励机制,明确了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并制定了中长期总量目标与发展规划。但专家指出,目前国家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完整,相关政策之间缺乏协调,各级政府对绿色能源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还远远不够。
二是消费市场拓展缓慢,市场狭小。可再生能源市场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没有形成连续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市场需求,从而使可再生能源发展缺少持续的市场拉动。
三是绿色能源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绿色能源企业的高投入和高成本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成为制约中国绿色能源发展的又一瓶颈问题。以《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为例,其中第六条规定:“风力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实行政府指导价,电价标准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核准按照招标形成的价格确定。”由于招标定价实际上是以“出最低价者为中标者”的标准来定价的,导致中标的上网电价远低于合理范围,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几乎没有盈利的可能性,这导致大批资金不得不撤离,长远看来必将给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带来更严重的伤害。其中第七条规定:“发电水泵热量中常规能源超过20%的混燃发电项目,视同常规能源发电项目,执行当地燃煤电厂的标杆电价,不享受补贴电价。”也就是说只有每年燃烧80%生物质燃料的电厂才可以有补贴,否则就视同常规火电,这一规定造成很多可以利用秸秆的热电厂因全年烧不到80%的生物质燃料而袖手旁观。
政府和企业当联手化解成本问题
目前,我国除水力发电、太阳能热利用和沼气外,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技术水平较低,缺乏技术研发能力,当前国际上流行的MW级先进风电机组、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太阳能光电所需要的多晶硅原料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设备和材料全部依赖进口,甚至在进口时还面临技术壁垒的封锁。
由于设备技术落后,我国发展绿色能源的成本还比较高,严重阻碍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相对于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来说,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其前期投入成本高,风险大,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还普遍存在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等制约因素。
魏启东教授告诉记者,每生产1千瓦的光伏组件,国外先进的耗电指标是725千瓦时,平均在1275千瓦时,而国内由于企业生产规模小、工艺落后、管理粗放,一般需要3275千瓦时~5450千瓦时,是国外的3倍~4倍。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太阳能电池成本的上升。
秸秆发电作为目前主要的生物质能源之一,具有可再生、清洁环保、原料成本低等特点,发展前景广阔。作为国内惟一一个长期投入运营的软秸秆发电站,江苏省楚州区秸秆发电厂副总经理张金宝告诉记者,国家发改委现在推行对生物质能发电每度电补贴0.25元的政策是2005年出台的,当时全国范围内还没有一家秸秆电厂投产,补贴费也是依据当时秸秆收购价几乎为零而定的,与目前的收购价存在很大差距。张金宝介绍,现在的秸秆上网电价是0.646元,而秸秆收购费用已经突破300元每吨,要维持电厂长期正常运营,至少要将电价提高到0.85元。
国家政策扶持力度还应加大
针对新能源企业成长过程中遭遇的烦恼,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等有关专家提出,政府应该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从政策激励、技术投入、市场保障、价格引导等四个方面,降低企业新能源的成本和风险,从而加快新能源的产业化发展进程。
———优化新能源发展环境,拓展消费市场。中央政府应该借鉴德国等国的做法,对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给予明确、具体的优惠政策,确保参与可再生能源研发、生产的企业略微盈利,促使企业更积极地投入到可再生能源产业中。建立政府管理与公众参与、社会制衡相结合的可再生能源立法及执行机制。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结合市场力量和社会参与,为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着力推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制定并落实对绿色能源设备生产进行补贴的政策,推进新能源设备制造国产化进程,避免因缺少核心技术而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的覆辙。同时,鼓励企业参与绿色能源技术教育培养体系的建设,积极开展对绿色能源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利用研发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绿色能源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政府可设立绿色能源发展基金,加大对绿色能源产业的财政补贴、降低税率、实行低息贷款、扩大信贷,来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同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激发绿色能源发展的定价机制,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政策上的扶持将吸引大量资金投入,对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李钧德 张洪河 张涛) 
看德国怎样节能减排
驱车行驶在德国的高速公路上,一排排的风车闪过左右,阳光下一片片的油菜田反射出耀眼的金黄。车上重返德国工作的同事感叹不已:“十年前我在德国时可不是这样,这几年德国的风能、生物能发展可真快!”
节能减排深入生活
德国总理默克尔是物理学家出身,她非常了解节能减排是怎么回事。最近,默克尔在一次访谈中透露,白炽灯泡在她家中已经找不到了,都换上了节能灯。
当着记者的面,默克尔还一五一十计算出,如果德国所有家庭换上亮度相同而耗电只有白炽灯20%的节能灯,德国每年将会减少65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默克尔总理所示范的,正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的作为。德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在民众中普及节能观念的工作。一个被德国政治家广泛引用的例子是,如果所有人都随手关掉不再使用的电器,而不是让它处于待机状态,德国每年就将省电200亿度。
在德国,计算日常生活中节约的能源量、减排的二氧化碳量,就像减肥的人计算卡路里一样,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离记者所住街区不远,便有这样一个“太阳能社区”,小区入口处立了一个硕大的电子显示屏,显示屏上的累计发电量、二氧化碳减排量、当前发电功率等几个数字在不停跳动。这显示的是小区中十几栋楼房上所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量,它时刻在向居民和路人提示着这个小区对阻止气候变暖所作的贡献。
丹尼尔·范努奇是这个小区的居民,他满脸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社区的发电不仅能满足家庭自用,剩余的电力还可以入网。政府为每度太阳能发电提供40多欧分的补贴,仅我们家每年就能得到400多欧元的额外收入呢!”
鼓励措施多种多样
正如范努奇所言,政府的补贴政策对于促进德国新能源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德国传统火力发电厂的生产成本每千瓦时仅有3到5欧分,为了鼓励新能源的发展,目前国家为每度风能发电提供的补贴是8.5欧分,为每度太阳能发电的补贴额则达48欧分,并且保障所有新能源发电随时入网。
这些都源于2001年德国政府出台的《可再生能源法》,这部法律对促进德国新能源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可以说,没有政府的这些高额补贴和入网保障,近十年来德国高速路旁的风车阵和小区屋顶的太阳能板,便不会这样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如今,全球每两个风力发电机和每三个太阳能电池板中,就有一个来自德国。
德国政府对节能减排的鼓励措施,也不仅限于电力行业,它同样涵盖了工业、交通、建筑等各个领域,鼓励的手段也多种多样。比如在税收政策方面,德国1999年对所有使用电、天然气、石油的用户征收能源税,热电联产效率超过70%的可免税,火车和电车用电免税;凡对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设施进行安装时,均可获得来自政府的低息贷款等多项优惠。
全力培育环保产业
对于德国政府在节能减排方面倾注巨大热情的内在原因,德中经济金融协会会长王学军分析,德国是一个传统能源极度贫乏的国家,因而德国政府和企业界看到了环保产业所具备的巨大经济潜力,这包括出口利益和就业潜力等,德国政府正在从战略高度培育一个全新的环保产业。
根据德国著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的研究报告,到2030年,德国环保产业产值将达到一万亿欧元,超过汽车、机械行业等成为德国第一大产业。而目前德国环保产业同样带动了工程师、项目开发人员、技术工人等大量人才的需求,每年新创造1.5万个就业岗位。罗兰贝格预计,到2020年时,德国环保产业总就业人数就将超过35万人,成为第一大就业源。
王学军介绍,为了将环保产业的巨大经济和就业潜力变成现实,德国政府采取了许多原创性的培育政策。德国政府计划到2020年使温室气体排放降低40%,这一目标确定后,政府投入了巨额的财政补贴,以确保环保企业能够持续接到订单。
穿越“死亡线”
---全国首支经陆路进入孤岛汶川的抗震救灾运输队掠影
“手挽手,一起走,面对山崩地坼的灾难,我们不回头;车轮滚滚,喇叭长鸣,穿涧越岭,驰骋震区,我们不回头;头上有飞石,脚下有泥泽,勇往直前,我们不回头;我们只有一个念头,灾区人民的生命大于天,我们不回头……”这是四川省广安市抗震救灾运输队一名普通队员,在抢运抗震救灾物资到孤岛汶川,穿越“死亡线”时写下的一则札记。正是有了这无畏的精神和无边的大爱,这支从邓小平故乡广安来的队伍,才在此次抗震救灾战斗中,书写了惨烈的壮举---最先将抗震救灾物资从陆路抢运到孤岛汶川。
15日晚上10点,指挥部设在成都十陵车站的广安市抗震救灾运输队接到指令,要求调集20辆货运车辆执行交通部首批通过陆路运输到汶川的救灾物资运输任务。当时,虽然317国道理县到汶川路段尚在抢通之中,沿途危机四伏,但运输队的勇士们却说,物资早一天运入灾区,灾区群众就少一天挨饿、受痛;物资多一车运入灾区,灾区群众就少一人挨饿、受痛。越是艰险越向前,5月16日凌晨5时,一支由20辆广安籍大货车组成的满载水和食物等救灾物资的车队,迅速从成都出发,车队绕道西线经雅安、宝兴、小金、马尔康、理县进入汶川,往返1500多公里,沿途翻越了海拔4000多米的夹金山、梦笔山,遭遇过数十次飞石、塌方和泥石流的袭击,他们与救灾运输车队全体驾驶员冒着生命危险,连续奋战,不分昼夜,成功穿越“死亡线”,于5月18日15时胜利抵达汶川。
回忆起这趟不同寻常的救灾运输任务,无论是运送物资的驾驶员,还是领队的运政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都不禁感慨万千。在5天4夜的往返中,车队成员都没有正常地吃过一顿饭,没有安稳地睡过一次觉。车队在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夹金山和梦笔山时,许多驾驶员和随车人员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高原反应,流鼻血、心跳加速、两耳嗡嗡直响。即便如此,也只能稍作休息,又得立刻启程赶路。在受余震影响严重的地方,许多路段是在塌方区域刚刚抢修出来的便道,车队快速通过时,很多汽车的轮胎都被尖利的碎石划破。由于山里没有维修摊点,大家就自已动手用简易工具修理、更换备胎,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往前赶路。,时间就是生命!” 大家心里都非常清楚,早一点到达汶川,就可能保住更多人的生命。在“死亡线”上往返1500多公里,“无论是那些驾驶员,还是我自己,现在都不敢相信当初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以前我从不相信精神的力量会有多重要,但经过这次地震灾害,经历过这次运输任务,我才明白精神的力量有多强大。”领队的运政人员李卫深有感触地说。而运管员廖伟讲述的在塌方路段上的一次惊险遭遇,更是让人惊心动魄。他说,当时车队已接近理县,来到一段近100米的连续塌方路段,前方峭壁挺立,裸露出青灰色的岩石。两名交警在指挥车队一辆一辆地通过,通行速度十分缓慢。廖伟就下车走到交警身边看着他们工作。只见一名交警站在远处开阔地带仰头观察山顶状况,另一名交警则根据他的手势信号指挥车辆逐一通行。指挥车队的交警告诉廖伟,这条路是有名的“死亡线”,在地震期间,平均每天都会有10人以上的伤亡。 正交谈着,交警突然大喊一声:“快跑!”廖伟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转身撒腿疾跑,然后只听得身后连续几声巨响,脚下地面乱震,廖伟一直跑到一两百米外才停下来,回过头,只见刚才站立的地方已被一堆从天而降的乱石埋住了,山上的岩石还在不断垮塌,山谷里瞬间扬起弥天的尘土。“当时我可能跑得比刘翔还快。”廖伟苦笑着说。车队的驾驶员田平介绍,当时他正驾车穿越塌方地段,突然看见飞石滚下,他本能地一脚急刹踩下去,汽车居然稳稳地停在了两处塌方带中间。看着前后乱石如雨似地往下砸,田平和随车同行的妻子不禁恐惧地紧紧抱在一起,心里想到,今天肯定要死在这里了。塌方前后虽然仅持续了不到3分钟,然而对田平和他的妻子来说,仿佛有一辈子那么漫长。勇士们成功穿越“死亡线”,且做到了无一人伤亡,很快,广安来的这支运输“敢死队”的美名,便在抗震救灾前线传开了。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自主创新撑起世界之最
刚刚通车的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所包含的数个第一,创造了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的工程奇迹,成为中国迈进世界桥梁技术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在世界最大的斜拉桥苏通大桥边,我国第一个大桥实物展览馆正式向公众开放了。
记者:我们看到像钻头、钢护筒还有灌注桩等大桥结构部件的试验品都被保留了下来,在这里以一比一的比例向人们展示。
江苏省交通厅厅长游庆仲:苏通大桥是一项世界级的挑战工程,没有现成的经验,也没有现成的参照,这些个物件就是我们依靠自主创新解决世界级施工技术难题的印证。
在大桥两座主塔墩下,是世界规模最大、入土最深的131根钻孔桩,它们犹如定海神针支撑着整座大桥。然而最初施工的时候,由于突如其来的天文大潮,好不容易被打入江中连为一体的12根钢管桩竟被活生生全部拦腰折断。大桥建设者独辟蹊径,大胆采用外面钢管里面混凝土的钻孔灌注桩,终于这些独创的实心桩搭设的桥塔底盘稳坐江中。
代表我国桥梁建设最高水平的苏通大桥以300零4米的高度树起了世界最高桥塔,比巴黎的艾菲尔铁塔还高出20米。然而在支撑桥面拉索主要受力结构的桥塔施工中,受阳光照射的一面与背光的一面随着高度攀升,温差越来越大,可怕的“背日葵”现象导致塔身始终在摆动。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院长、苏通大桥总设计师张喜刚:这就好比小孩摞硬币,摞5阁、10个很容易,但是要摞100个、200个保持不倒,那就需要很高的技术了。
建设者独具创新的将主塔分成68个节段一节一节浇注,最终,塔底到塔顶相当于100层楼高的垂直度误差奇迹般的仅仅7毫米。五年间,苏通大桥创造了最深基础、最高桥塔、最长拉索、最大主跨四项斜拉桥世界纪录。61472根高强度钢丝全部实现国产化。大桥建设中,先后有78家国内企业参与创新建设,携手提升我国在国际桥梁市场的竞争力。
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主任凤懋润:以苏通大桥为代表的一批特大型桥梁的成功建设,标志着我们国家进入了世界桥梁技术强国的行列。
国际油价持续攀升 中国交通如何应对高油价时代
,前几次调价每回涨三毛多钱,这次一下涨了八毛六。以后还得涨,您看国际油价还在涨呢。”谈起最新一次提价,北京祥龙出租车公司的赵文武师傅一下打开了话匣子。油价调整事关收入,赵师傅对油价自然敏感。赵师傅一天要跑250公里左右,夏天开空调百公里油耗10升油上下,一月下来油钱要多花650元左右。
正如赵师傅所言,国际油价今年在高位持续攀升。虽然我国成品油价并未即时跟进,但上涨的趋势一致。那么,面对已然到来的高油价时代,以石油为“主食”的中国交通运输业,该如何应对?
燃油税是杆“公平秤”
,我们不能两眼仅盯着油价涨了多少钱,对于中国交通运输业而言,真正的命题是如何从战略高度应对已经到来的高油价时代。”当记者求证这次提价对交通运输业影响多大时,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如是说。
进入高油价时代,对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影响全面而深刻。根据汪鸣的考虑,中国交通运输业应对高油价有三大篇战略文章可做:综合考虑资源匹配、成本与安全等因素,系统安排油、电、煤炭等燃料结构;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能源安全的高度,推进交通运输业的节能降耗;投入力量研发节能型运输装备。
争论了10多年的燃油税,对中国交通业来说,实际上正是一个战略问题。从战略高度审视推出燃油税的时机,汪鸣的观点简单而明确:什么时候都是合适时机。在目前高油价背景下,有人担心推出燃油税进一步推高油价,进而影响经济、社会稳定。但实际上,推出燃油税除了有加法,还有减法———养路费、路桥费等可以取消。
张博是北京市的有车一族,他对推出燃油税持欢迎态度:“我的车虽不常开,可交的养路费一点都不少。开征燃油税后,养路费就可以省下一大块。”
最为关键的是,推出燃油税,调整油价结构,等于给汽车安上了“节能发动机”。在目前的交通管理机制下,同一车型,无论你1个月跑了1万公里还是1公里,养路费的标准都一样。如果把养路费打进油价,跑多跑少不一样,就有利于减少出行的盲目性,有利于节能降耗。张博说,油价提高后,对于一些较远的地方,他会首先考虑乘公交出行。
燃油税迟迟不能推出,背后还牵扯到部门利益的现实问题。汪鸣认为,对于燃油税这样一个综合性战略问题,应跳出部门利益的小圈子,算国家节能、节约的大账。
汽车产业应“扶小抑大”
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前5个月,大排量、高油耗的国产SUV销售同比增长了39.72%。汽车消费结构中,大排量、高油耗的趋势明显:从2006年到2008年3月,1.5升排量以上的轿车保有量由63.5%提高到67.3%。
汽车消费结构逆油价走势而动,背后有低油价、消费心理等因素,但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是小排量汽车攻占市场乏力。在国外,一些名牌汽车厂商制造精品小排量汽车,受到欢迎。而在中国,小排量车几乎是低档次、低质量的代名词。中国汽车消费要想小型化,小排量车首先要精品化。
前几年,一些地方限制小排量汽车,一个理由是排放不达标。汪鸣说,排放不达标,说明燃料燃烧不充分,也就是说是技术含量较低和能耗高。举个例子,相对于大排量汽车百公里10升左右的油耗,小排量车如果改进节能装备,其百公里完全可以实现3升油耗。未来的小排量车要想占有市场,节能是其真正的优势所在。
在“扶小”的同时,需要从政策上引导“抑大”,在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形成节约、理性的风尚。在燃油税没有推出之前,可以考虑进一步发挥消费税、车船税、购置税的作用,对汽车消费结构的调整进行合理引导。而对于数量巨大的公务车消费,应该进一步降低排量限额、严格油耗标准。
让公交真正“优先”
迎接高油价,改善公共交通条件,使之成为城市出行的第一选择,是题中应有之义。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的公交出行分担率平均不足10%,特大型城市也仅为20%左右,明显低于欧洲、南美一些大城市。
公交优先要有超前眼光。汪鸣说,发展公交是“堵了就要有”的问题,而不是“堵了再去建”。另外,应根据城市交通条件,找到发展公交与鼓励轿车进家庭之间的平衡点,政策不能在两者之间摇摆。否则,即使划出了公交专用车道,也会被轿车占道,造成拥堵。
落实公交优先,要引导人们改变那种“买棵大白菜,也要开小车”的出行习惯。在国外一些大城市,家庭的汽车拥有率达80%至90%,但绝大多数车主在上下班高峰时段都选择乘坐公交,小轿车则往往用于周末远距离出行。要学习国际社会按照对道路使用的频率和强度收取费用的做法,合理运用经济手段,调控城市交通需求,减少人们出行对小轿车的过度依赖。
公交要成为城市出行的优先选择,要在便捷、低廉、快速等方面下工夫。要转变“按出行车辆”而不是“按出行人数”分配城市现有路权的做法,把更多的道路空间分配给公交;要强化城市规划的“黄线控制”,不得随意挤占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或改变使用性质;要在审核确定城市公共交通定价成本的前提下,合理界定和计算政策性亏损,并给予适当的补贴;要加强公交专用道和优先通行信号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扩大公交专用道的覆盖范围,强化公交专用道的管理力度。
油耗管理,给节能一个标准
迎接高油价时代,除了推进节能技术的研究、推广,交通运输业的另一法宝应该是节能管理的强化、规范。在前不久召开的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视频工作会议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峰把节能减排提高到“关系交通运输行业生存发展、关系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高度。
为实现“十一五”交通运输行业节能目标,交通运输部提出“五个结合”,即节能减排要与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相结合,与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强化行业管理相结合,与推广科技创新相结合,与完善交通运输发展政策相结合。
目前,《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已完成意见征求,有望下半年正式实施。统一加贴油耗标识,标明百公里耗油量,可以引导消费者购买环保节能型汽车,也促使汽车厂家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发动机的研究开发。有了节能标准,还需要政府制定严格的奖惩政策,对汽车生产商进行严格考核。
在油耗管理方面,企业也应该从制度上进行创新,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目前,出租车公司对司机缺乏油耗管理。汪鸣建议,可以考虑把出租车的空驶率和耗油指标高低与“份钱”交纳额度挂钩,让低油耗、低空驶率的司机交纳低“份钱”,反之就相应提高“份钱”。(秦交锋 陈钢)
珠三角企业“变”中求存
2008年,珠三角的一些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原材料价格一涨再涨,人民币升值不断突破底线,工人难招迫使招工工资越来越高;政策的一些调整更使这些压力“百上加斤”,出口退税率调低,加工贸易政策收紧,地方政府不断加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监督稽查力度……
年初以来,不断传出企业关闭、迁移的消息。无疑,珠三角正在遭遇“转型”期的“阵痛”。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这种“痛”都是切肤的,是紧走几步赶上调整的步伐,还是因循旧有模式,坐等淘汰?记者采访中发现,创新求变,正在成为珠三角企业面对转型的应对之道。
从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变
,上世纪90年代初,一件毛衣可以赚到30元左右。到了2002、2003年,只能赚到3至5元。如今,一件毛衣普遍只有1元左右的利润。一方面生产成本上涨,另一方面企业增多竞争变得更激烈,毛纺业利润日益萎缩。”东莞梦莱特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慧勇说。
梦莱特公司所在的东莞大朗镇,汇聚了近万家毛织及相关企业,年销售毛织产品超过12亿件,毛衣60%出口到意大利、美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朗镇党委副书记林熙仿说,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退税下调、工人最低工资上调、用工用地用电紧张等多种因素影响,传统的毛织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靠低价竞争将难以维系,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才是出路。
今年3月,梦莱特公司从德国进口了20台编织机。此前,大朗多数毛织企业主要使用价格为1000多元的手摇织机,还有部分价格为几千元的电动织机。在编织普通毛衣方面,从德国或日本进口的电脑编织机一般是传统织机效率的4倍。对于生产图案花样复杂的毛衣,电脑编织机的优势就更能显现。
大朗镇毛纺企业对引进先进设备改造技术表现非常踊跃。一台电脑编织机可替代二三十名工人,这也是缓解用工压力的好途径。去年,大朗镇电脑编织机数量迅速达到2000多台,而从去年底到目前又引进了1000台,估计今年底将达到5000台。
陈慧勇认为,一台进口电脑编织机需要花费几十万元,一般3至5年才能收回成本,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这是要冒一定风险的,但从长远来看,投入资金改造生产技术是必须的,这样才能使企业保住市场竞争力。
迁移:从单一到“抱团”
过去几年,珠三角企业向外迁移还主要是电镀、皮革、印染等污染型企业,而近几年,一些制鞋、玩具、服装、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也走上了转移之路。不同的产业特点决定企业迁移必须从单一走向“抱团”。
4年以前,深圳台商协会就成立了国内投资环境考察小组,并建立了网站,收集和对比分析国内各地的投资环境信息,不定期组织协会会员赴各地进行实地考察。负责这一工作的深圳台商协会常务副会长、光晟玩具(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庄世良说,对于加工制造企业来说,投资环境中最为重要的是产业链条的完整,过去一些台资企业北上发展,有不少失败的例子,原因就是单个企业无法形成产业链,往往还要运回珠三角进行配套,成本大大增加。产业转移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可以“抱团”转移,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些。
除港澳台商外,一些民营企业也加入了向外转移的行列。东莞市LED电子商会副会长、科锐德数码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涂光荣说,作为一个产业链内分工很细的行业,LED电子企业要迁移就必须“抱团”出去,商会目前已组织了15家企业,准备在粤西地区的廉江市投资建厂,逐步向外转移。
事实上,企业外迁并非仅仅体现为企业的市场行为,目前这已成为广东省政府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着力点。最近广东省政府出台《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决定》,提出“双转移”战略,即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
按照这一方案,广东省计划用500多亿元扶持欠发达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移园、扶持重点产业发展和免费技能培训等,力争为企业“抱团”转移打造良好环境。
从产业基地变身总部基地
在传统产业向外转移的同时,珠三角整体经营环境仍保持较强吸引力。据统计,珠三角九市实际外商投资2006年增长15.4%,2007年增长16.1%。以深圳为例,去年新增投资中第三产业及工业服务业占了70%,与过去工业项目占70%有了明显不同,这正显示出珠三角产业转型的变化方向。
以佛山为例,去年下半年佛山市出台了《加快推进陶瓷产业调整提升》的政府文件,提出对污染重、能耗高、安全生产和环保不达标的陶瓷生产企业采取治理、搬迁、关闭等措施,实现优化调整目标。
一系列的政策推动加速了佛山陶瓷企业的关闭和迁移。目前,佛山陶瓷行业有超过50家企业在全国布局,投资额超过30亿元,购买土地约3万亩。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主任蓝卫兵说,部分陶瓷企业迫于生产成本和环保压力,纷纷将产能外迁,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这些企业有可能完全撤出,导致佛山陶瓷行业出现“空心化”。
佛山市经贸局副局长徐平说,在制造基地搬迁的同时,留住大型陶瓷企业并促进其做强,提升佛山陶瓷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是陶瓷产业调整升级的关键。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大型陶瓷企业和品牌企业留住总部,同时吸纳外地知名陶瓷企业总部入驻,才能保持并提升佛山陶瓷产业的竞争力。
基于这样的思路,在企业外迁的热潮中,一批具有“总部经济”特征的大项目却在佛山落地生根。
占地700余亩的中国佛山陶瓷交易中心全面运营,总投资26亿元的中国陶瓷城正在建设之中;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佛山)陶瓷研发中心去年6月挂牌,加上华夏建筑陶瓷研究开发中心、国家级技术中心佛山陶瓷研究所、国家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佛山的陶瓷研发力量在国内独占鳌头。佛山陶瓷“总部经济”通过大力发展陶瓷装备制造、陶瓷产业的物流、会展、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占据了中国乃至世界陶瓷产业的制高点。(车晓蕙)
构筑世界屋脊生态安全屏障
编者按:
长期以来,达赖集团和某些国际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分裂破坏活动,他们打着保护西藏生态环境的旗号,大肆诬蔑和指责西藏的建设和发展,蓄意炮制出一个又一个谎言:“西藏环境受到污染”、“西藏自然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西藏的生态环境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有效保护,一道生态安全屏障正巍然屹立在世界屋脊。
加大投入,为了高原碧水蓝天
20世纪50年代以前,达赖所统治的旧西藏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处于被动适应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单向索取状态,根本谈不上对西藏生态环境客观规律的认识,更谈不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西藏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起步于西藏和平解放后。1951年西藏刚刚和平解放,中央政府就组织“政务院西藏工作队”,对西藏土地、森林、草场、水利和矿产资源进行科学考察和评价,提出了科学开发利用的意见,从而开启科学认识、主动保护和积极建设西藏生态环境的进程。
西藏是南亚、东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其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资力度也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不断加大。
1990年,中央批准实施了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的“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中部流域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项目,努力改善农牧民生存的生态环境。
,十五”期间,中央和自治区用于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投资达24亿元,实施了拉萨拉鲁湿地、纳木错自然保护区管护工程和那曲中部草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建设工程。
2007年国务院批准的180个西藏“十一五”规划项目中,仅生态环保与建设的项目就占23个,投资达到64.2亿元。为了保护环境,西藏禁止发展造纸、化工等重污染、高耗能工业,并积极开展企业污染治理。
据西藏自治区环保局局长张永泽介绍,“十五”期间,西藏共关闭了水泥生产线9条、小钢铁厂5家、小造纸厂4家。截至2007年,西藏共投入8000多万元用于污染防治,实现了污染企业的达标排放。
为有效保护柴薪消耗给环境保护带来的压力,去年在西藏12个县建设农村沼气池1.48万座,沼气池产气率基本达到100%,使7万多农牧民用上了清洁的沼气能源。西藏累计推广太阳灶10万多台,建设太阳房、阳光温室等12万平方米,拥有近400座太阳能光伏电站。西藏光电设施总装机容量约9000千瓦,占西藏总装机容量的2%。通过推广利用清洁能源,有效保护了农牧区植被。
拒绝“黑烟”,追求绿色发展
,只要是影响生态环境的开发项目,哪怕是挖金子我们也不干!”西藏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说。
从2008年1月1日起,西藏在全区范围内全面禁止开采砂铁资源,这是继全面禁止开采砂金资源后的又一项保护高原碧水蓝天的重要举措。
自治区政府始终坚持慎重发展工业的原则,在发展工业中努力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绝不为了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和填补空白而盲目上马项目。
在重点项目建设中,西藏始终把保护雪域高原生态环境放在首位,严格落实环保审批权。目前,西藏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90%,重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100%,较好地落实了“环保第一审批权”。
在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建设中,仅环保投资就达15.4亿元,青藏铁路建设还填补了中国大型工程建设中环保建设领域的多项空白———首次为野生动物修建迁徙通道;首次成功在高海拔地区移植草皮……如今走一趟青藏铁路被游客称为“生态之旅”。
让圣洁永驻世界屋脊
据有关部门监测,由于人工植被增加,西藏目前风沙天气明显减少,去年拉萨比30年前减少了32天,日喀则减少了34天。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投入100多亿元进一步构筑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根据规划,这一项目涉及天然草地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及保护区建设、人工种草工程、防沙治沙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等3大类14项工程。
如今的西藏不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且山川秀美、河流清澈、生物多样、植物繁茂,是名副其实的“香格里拉”。(记者罗布次仁拉巴次仁)
哨所变迁
,关门几个兵,开门一片冰,吃水靠破冰,运粮靠骑兵。”这首20年前在驻高原某部九号哨所流行的打油诗,如今也有了新的版本:“关门是多功能厅,开门是山石文化,训练有了新教材,饭菜都是网上订”。
听到新编的打油诗,老哨长钟先柱深有感触地说:“以往,我们‘白天兵看兵、晚上数寒星’,不但寂寞难耐,而且有时候遇到暴风雪,最少封山一个月。碰到这种情况,真是断粮断菜断了我们的念头啊!现在可好,新的守哨人可享福了。”
近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大力帮助下,哨所营房是旧貌换新颜;炊具都是“不锈钢”,局域网还拉到了班宿舍。这不,官兵想吃啥,只要轻点鼠标,就可在百里之外的生活服务中心订购饭菜种类,由专用保温饭车送上山。大家都说哨所生活设施现代化,让我们找到了家的感觉。
不仅如此,哨所的文体活动也是日渐丰富。现任第33任哨长,从四川某音乐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士兵曲木日布向笔者介绍道:原来我们班里的兵有事没事只会凑在一起玩“拱猪”,几乎成了一个“不言的约定”,用此法来消磨时间。自从哨所建起了多功能厅,我们有了作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我利用音乐特长,教战友唱歌,慢慢的我们摸索创作了《哨所之歌》,现在是广为流传。现在我们个个都是文艺骨干,每天坚持利用工作、训练、学习之余写身边的人,演身边的事,以大山般的豪情,歌颂战土、赞美高原,先后编排了《护剑神兵》、《革命战士一块砖》等数十个节目,像草原百灵鸟一样,不断把歌声和欢乐传送官兵。
说到这里,笔者陷入沉思,以往守哨人之所以让“困难吓不倒,饥饿困不倒,雪山封不住”,是因为有个老传统:每天升旗、唱军歌,老兵复退时,坚持给新战友留言勉励。渐渐地,这一尺厚的留言簿就是一串串催人奋进的篇章。
那么,当代守哨人又是以什么来陶冶情操的呢?二炮优秀士兵标兵程平强告诉笔者,是山石文化的影响。原来,士官学校毕业的他坚决要求到九号哨所,就是为了要寻找一种文化涵养。
程平强发现九号哨所与其他哨所不同,在那里开展工作,当一个合格的哨兵,难的不是因为恶劣的自然环境,难的是超越摆在人们面前那一串串荣誉。他一到哨所,就巧妙的运用山石图案宣传各种创新理论和科学文化,官兵被这种教育手段所吸引,时间一长,便自觉加入其中,天天都在学习,天天都在不断丰富山石文化。
该部领导说:“哨所有今天的荣耀,靠的是群星璀璨的‘智囊库’,靠的是人人都是‘智多星’。”
哨长王辉便是一例。战马训练中,射击是高难度动作,多少年因难度大而被放弃。王辉不服这口气,决心要把这项训练拣起来。经过数百次试验和细心观察,他终于体会出了战马奔腾时的动点和静点,并为此写下了一篇篇体会文章,作为部队新兵训练时的教材。在王辉的带动下,九号哨所的士兵们率先掌握了马上精确射击等技术,在科技大练兵中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
离开哨所前,笔者默默记下了九号哨所的一幅对联:枕雪山披白云艰苦创业,载荣誉争标兵再立新功。横批:永葆本色。
小水电何以先福后祸?
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响水村发生了这样的怪事:村民用血汗建起来的小电站本可以自给自足,却被相关部门变卖。眼瞅着两大电站在村子里相继拔地而起,村民却陷入用电难的困境。此外,电站建成后,饮用水却遭受了污染。原本应造福百姓的水电站,缘何令村民怨气冲天?
修电站,村民背了一身债
当地有名的塞外河——老哈河流经响水村,河水在两座山峰之间奔流而下,发出清脆的响声,在方圆十几里外都能听到,该村也因此而得名“响水村”。1989年至1990年,响水村村民用了一年时间,利用老哈河形成的天然瀑布,建造了一个小型水电站———响水小电站,用于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照明及稻田浇地。
回想起建小电站时的情景,村民宋振华记忆犹新。“全体村民一起干活,有时候大伙都是用身体挡水的。”除了投入大量劳力,建这个电站的费用全部是农民的贷款。当时,村干部从银行贷了28万元款,分摊到全村1400口人,人均贷款200元。
这个贷款让很多村民还了七八年,至今还有一部分困难户无力偿还银行贷款。村民韩志勇是小学教师,他当时贷了几百元,最后还了6800元钱才还清。
小水电站建成之后,村民的日常照明电价每度0.25元,灌溉稻田全部免费。这还真让村民们幸福了一阵子。可是好景不长,1994年,内蒙古自治区水利部门决定买下响水小电站并在其旁边修建玉瀑水电站。村民告诉记者,在当地政府的主持下,有关部门与村里达成的协议是:玉瀑水电站不支付响水村建造响水小电站的28万元银行贷款,但玉瀑电站给响水村每年25万度电无偿使用,超出部分为有偿使用。“大伙当时只是想能给电用就行,也就没有阻止乡政府和村里的做法。”村民刘明说。
村民说,这25万度电如果把损耗去掉,实际电量也就是18万度,开始几年还勉强够用,但近几年,连田间灌溉都不能满足,更不要说照明等生活用电了。而用完了这免费电,村民们再用电就要以每度0.80元的价格买电。电费的支出大大地加重了当地村民的负担。
“村里原来那个小水电站,完全可以自己解决照明和灌溉问题,如今却反而用高价钱来买电。”很多村民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犯了。
两个电站两笔“糊涂账”
时隔不久,1997年翁牛特旗水利部门又建了一个电站——玉名水电站。玉名水电站建成后,淹没了一座大约2000平方米的石料场、40多亩的土地、60多亩草场以及700多米长的通往石料场的路。当地的石料厂被淹没后,村民只得去20公里外花钱买石料,并且每立方米的石料需要30多元。
玉名水电站于1999年竣工后蓄水发电,但水电站所占土地及损坏公共设施的补偿到底给了多少,村民们不得而知。据村民说,1999年新上任的乡领导曾去玉名水电站讨要过8万块的补偿费,但这8万元钱并没有给响水村。
玉名水电站竣工后又在水库的旁边建了楼房。楼房的占地面积有50多亩,但村里只得到了7500元的补偿费。这点钱算是征地费,还是租地费?村民们也不清楚。
“两个电站都有协议,玉瀑电站答应给25万度电,实际上只有18万度电。玉名电站答应给村民灌溉留个水口,最后也没有兑现。”
新官不理“旧烂账”
更为令村民们忧虑的是,自从玉瀑水电站建成后,村里得癌症的就多了起来。仅近几年,响水村就有19人死于癌症。2007年有4人死于癌症,他们大多数年龄在40岁~50岁之间,其中还有30岁左右的,而且得的多是食道癌。在响水村未修建水库之前,当地未出现过那么多癌症患者。
记者了解到,这个村的水质确实存在严重问题,但水库与生活饮用水是否有直接关系,尚无定论。记者看见,村民家里水井的深度只有5米至7米,用井水泡茶时,很明显地看到锈红色絮状悬浮物,可闻到浓重的铁腥味。1999年赤峰市地质环境监测站的技术人员曾检测过响水村村民的饮用水源,得出结论是:水中铵离子和铁离子分别为生活饮用水的5倍及31倍,该地供水井水质极差,严禁饮用。建议当地政府开展该区地址环境调查工作,寻找新的水源,以解决当地居民的饮用水问题。
2005年,当地水利部门开始在响水村开工新建机井,打算让村民喝上自来水。可是,令村民们失望至极的是,投资8万多元的水利项目,最后只盖了一个微型的机井房,应付了上级部门的检查验收。
饮用水关乎人的生命安全,当地部门为何敢做样子工程?记者向水利部门求证,翁牛特旗水利局局长杨希龙认为,可能是考虑欠周全,设计上有问题,最后又要接受验收,只好盖上一个机井房了事。
记者向翁牛特旗政府了解相关情况,却被告知:当地领导班子换了几届了,谁还能理清那个烂账?旗委分管领导也是新上任的,更不清楚情况。
“村民是在找后账,别把他们说的事当个事。”翁牛特旗一位领导说。记者来到翁牛特旗水利局,该局局长杨希龙认为,村民反应的问题有点夸大,没有必要大惊小怪,而且都是一些旧烂账,谁能理出头绪。
村民们告诉记者,虽然村民反映的这些都是前几年遗留下来的问题,当地的乡村干部也已经换了几茬,但这些问题至今仍困扰着响水村村民,所以想讨个说法,希望政府部门主持公道解决这一关乎百姓生产生活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离开响水村时,村民们告诉记者,他们只有两个愿望,一是希望能喝上干净水;二是希望能从两个水电站中获取他们应该获取的利益。(张丽娜)
 
抗震救灾赋予火炬传递新内涵
本刊记者 刘卫宏
奥运火炬境内传递活动如火如荼,“祥云”离北京越来越近。在最近一个多月的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中,史无前例地出现了火炬手“临时增补”现象。这些“临时增补”的火炬手,大多来自汶川大地震后抗震救灾第一线。在汶川大地震面前,中华儿女表现出的抗震救灾精神惊天地、泣鬼神。这种精神不仅为火炬传递活动注入了新的内涵,而且伴着奥运火炬在华夏九州传递。
火炬手是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的使者。北京奥运会在火炬传递中“临时增补”大批抗震救灾火炬手,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深刻诠释,更是中国为奥林匹克精神所贡献的一种崭新理念:除了和平与友谊,除了光明与欢乐,奥运火炬还传递着人文关怀,传递着无边大爱。
这种崭新的理念与内涵,将成为北京奥运会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力证与成果,也将让奥运圣火以及她所象征的奥林匹克精神,更具“普世”价值和意义。
从5月12日发生汶川大地震起,奥运火炬传递活动成为一趟彰显人文关怀的“爱心之旅”:取消了欢乐热烈的庆典活动,增加了为地震遇难同胞默哀的仪式,全国哀悼日期间暂停传递,而且,在此后的许多传递城市,临时增补了抗震救灾人员担任火炬手。
在上海,4名与抗震救灾相关的火炬手让传递活动增添了对四川地震灾区的牵挂与祝福。从灾区归来的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卜智勇参加了火炬传递,并在第二天重返灾区,他说:“要把信念、爱心和支持传递给灾区群众。”
在青海湖,第一棒火炬手是参加了四川抗震救灾医疗救援的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蒙古族医生达嘎。在贵州遵义,刚从四川灾区救灾归来的遵义市消防四中队特勤班班长桂阳成为火炬手。在云南香格里拉,从抗震救灾前线归来的杨军和王敏担任了火炬手,他们说,很荣幸参加奥运火炬传递,几天后还将重返灾区。
在重庆,从抗震救灾第一线归来的王林刚、杜联勇、肖明朝、杨占宇、廖淑梅等消防官兵和医务人员,也临时增补为火炬手。在灾区转战23个救援现场的万州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王林刚,担任了万州传递的最后一棒火炬手,他说:“我现在不在救灾现场了,但希望我手中的奥运火炬能给灾区群众送去温暖和力量。”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副院长肖明朝说:“面对灾难,我深感背后有着强大的后援力量,虽然这一年我们国家经历了很多灾难,但是灾难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除了救援人员,还有一些在地震中勇战“死神”、创造生命奇迹的勇士和英雄,他们在接受救治的省市被增补为奥运火炬传递的火炬手。
在云南丽江,火炬传递的第一棒和第二棒是由两个孩子共同完成,他们分别是在云南丽江地震中出生的12岁男孩和震生,以及在汶川地震中成为孤儿的13岁女孩张紫兰。
在贵州凯里,在地震废墟中被埋123个小时后获救的蒋雨航被增补为火炬手。这个坚强的小伙子说:“坚强挺住、绝不放弃,这是支撑我、支撑许多地震灾区同胞的生命力量,这也同样是奥运精神的力量所在。今天,我要把这种力量传递下去。”
在重庆,自断一腿进行自救的绵竹煤矿工人刘刚均坐着轮椅参加了火炬传递,他说:“我想告诉大家,任何困难都不可怕,只要人还在,一切都有希望。我想,这也是一种奥运精神。”
奥运圣火代表着希望与梦想,代表着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坚韧不拔、奋斗为乐的价值理念。在各地参加火炬传递的抗震救灾人员,无论救援者还是重获新生的伤员,正是希望通过自己手中的火炬以及高举火炬所迈出的每一步,把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希望与梦想传递给灾区人民。火炬手高擎火炬,也是在向灾区人民和世界传递这样的信息:在北京奥运会的紧张筹备和奥运火炬的全国传递中,中国政府和全国人民始终心系灾区群众,并通过奥运火炬向灾区人民传递关爱、温暖和力量。
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理念的一种充实和丰富,是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全新贡献。奥林匹克精神倡导的是一种“普世”价值,其基本理念就是和平、友谊、平等、团结,以及相互了解、公平竞争。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在抗震救灾火炬手身上所演绎的无边大爱与人文关怀,理应成为奥林匹克精神所倡导的重要价值理念。 编辑:赵利根
我从英雄少年身上看到的坚强
编辑:王秀真 苏娅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灾害。在这场地震灾害中,灾区的广大少年儿童经受了巨大的伤痛和磨难,同时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和力量,涌现出一大批少年英雄。卿静文、何亚军、杨琳……坚强的精神在他们身上闪闪发光。这些孩子的坚强,不只让我们感动,更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论坛
让我记住这个美丽的名字卿静文,这是一个美丽的名字。自从我看到她的事迹,这个名字与她坚强的笑脸便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卿静文是四川省绵竹市东汽中学的学生,地震发生后,由于现场情况过于复杂,两个多小时后,医护人员才得以靠近浑身是血的卿静文。注射止疼针时,她用微弱的声音说:“阿姨快出去吧,这里太危险了!”这是一个柔弱的女孩子吗?她浑身是血地躺在废墟里,终于有医生来救她了,她首先想到的却是他人的安危。后来,虽经全力抢救,她还是失去了一条腿。可以想象,她当时忍受着怎样的剧痛!作为一个男生,我由衷地敬佩她,敬佩这个了不起的女生———她的名字那样娇柔,可人却那样的坚强。她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坚强和爱,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好好学习。其实,以前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同学听到这样的话,都有一种莫名的反感,觉得就是一句空口号,可是这次的四川大地震让我们第一次心悦诚服地感受和接受了这些原来不屑一顾的话,并且发自肺腑地想要这样做。地震中涌现出的无数同龄人让我们心灵为之震撼:我们也可以是英雄!
静文同学,希望你好好养病,你一定会好起来。虽然失去了一条腿,但我相信,这不会影响坚强的你舞动起自己生命的翅膀。因为,你比男生更坚强!
福建省漳州市第一中学 叶晓波
杨琳,你是我的好榜样我今年14岁,是初二的女生,和抗震救灾小英雄杨琳同龄。可能因为同是14岁的初二年级女生,我印象最深、最敬佩的就是她。
地震发生后,杨琳被埋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利用这个小空间,她将两名同学成功推到安全地带,而自己却被滚落的石头砸昏了。当她醒来时,又借着光亮,小心翼翼地把石头挪开,坚强地爬了出来。由于受伤严重,随即又昏倒在废墟上。多么令人敬佩的女孩子!我的家在陕西,地震时也有很明显的感觉。大家知道是地震后都一窝蜂地往外跑,尽管有老师组织,可是大家还是很慌乱,忙不迭地从楼梯上跑下来,好几个人的鞋都被踩掉了,但幸运的是没有人摔倒。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我,当时我就是站在那里大哭,连跑都不知道,幸好同桌紧紧地拉着我向外跑。跟杨琳和同桌比起来,我也就是幼儿园小朋友的应变能力。
后来我还在报纸上看到,虽然杨琳浑身多处骨折,可当人们走进她的病房时,看到她躺在床上,正和身旁的奶奶聊天,脸上没有一丝痛苦和惊恐。妈妈说:“这要是你,恐怕早就哭得整栋楼都不得安宁了。”我惭愧地低下了头……确实是的,我是个特别爱哭的女孩子,玩闹摔倒了哭,削铅笔碰破了手指哭,被老师批评了哭,甚至看到毛毛虫都能把我吓哭。可是,从杨琳的身上我却看到“坚强”两个字如同珍宝一样,在熠熠闪光。我特别缺少的就是这种品质,所以一定要向她好好学习,把自己变得坚强起来。
杨琳,你是我的好榜样!
陕西省汉中市 张嫚
张春玲———美丽的坚强在诸多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中,张春玲的名字并不特别显眼。但是,这个13岁的小学生却让我们这些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从心底里感到震撼和敬佩。
张春玲是四川省平武县石坎小学六年级学生。3岁时的一次意外,让她面部重度毁容,左手截肢,右手五根手指每根都只剩两节。地震发生后,正在向校外跑的张春玲听到身后同学的求救声,立即停住了脚步返回去救人。尽管人小手又不方便,她仍是三次冒死营救同学,自己却被掉落的石块砸伤了好几处。同学们都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后,张春玲又跟大同学一起给大家熬稀饭充饥。
上天夺走了这个小姑娘俏丽的容颜,却给了她更加美丽的心灵和坚强的品质。当灾难降临,她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残疾的肢体,而是处在危险中的同学。虽然我比张春玲大4岁,平时也是个喜欢帮助别人的人,但是却不知道如果换作是我,能不能做到她那样。谁都不希望遭遇灾难,所以我想,我们要做的是在平时就培养自己乐于助人的品质,让自己变得坚强,这样习惯成自然,有意外情况发生的时候才会表现出我们的坚强。
江西省九江市 郑宇鸣
给抗震救灾小英雄的一封信小英雄们:
你们好!
我是江苏省金坛市建昌小学的五年级学生,过了这个暑假,就要上六年级了。我在电视里看到你们的事迹后,非常感动。
我是个孤儿,突如其来的灾难将我的童年撞击得支离破碎,给了我生命、希望和温暖的爸爸妈妈一夜之间突然离我而去,我掉进了无边的黑暗,失去了一切。没有了爸爸妈妈,一向活泼可爱阳光的我,变得沉默,成绩也直线下降———这就是我的世界里的“四川大地震”啊!你们是大地震中救人的小英雄,救我的英雄是学校的老师。老师了解到我家的情况后,像亲人一样守护着我,耐心地开导我,告诉我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学会坚强。看了你们的英雄事迹,我更加感觉到坚强是创造奇迹的法宝,你们在灾难面前,不害怕,不屈服,努力地抢救了一个又一个朋友的生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老师看着你们的事迹,擦着泪告诉我,要向你们学习,遇到困难要坚强面对,风雨过后总会有灿烂的阳光。听着你们的故事,我真正明白了坚强的含义: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不害怕,不放弃,你们的坚强拯救了许多人,我的坚强将把我自己拯救出悲伤的深渊。谢谢老师,是您一直陪在我身边。小英雄们,也谢谢你们,是你们的坚强让我重新获得了活下去的动力,谢谢你们!
江苏省金坛市建昌小学五(1)班 邓珊
像名字一样“爷们”的小丫头何亚军妹妹:
你好!自从在电视上看到了你的事迹,就一直想写封信给你。虽然你是个11岁的小丫头,但你的名字和地震时的表现,却看上去都很“爷们”!
地震后,你和同学不幸被埋,但在黑暗中,你不像个小女孩那样哇哇哭叫,反而强忍着多处伤口的剧痛,坚持照顾同伴,50多个小时内给同学喂水100多次。正是你的举动让同学顽强地活了下来。“快喝,牛钰!”看着你的事迹,我耳边仿佛回响起你焦急的声音。你这个小丫头,当时已经全身是伤、浑身剧痛了,但为了喂同学水喝,让她活下去,你竟然都咬牙忍住了!像你这么大的小女孩,不要说救人了,应该是天黑了都会害怕的呀,被压在黑黑的废墟下,你怎么就能这么坚强?要不是事实摆在我面前,我真不敢相信这件事是个11岁的小丫头做出来的!你的努力让你和同学牛钰同时获救。
提起你在黑暗中帮助同学的经历,连护士们都感动地说:“一个11岁的孩子,在剧痛、恐惧的情况下,不崩溃就很难得了。她还能照顾同伴,真是难得!”这时,你又很“爷们”地说:“那是我应该做的。”真是帅呆了!
河北省正定中学 周英豪
老师观点
让我们感动 更值得我们学习
“英雄少年”、“坚强”,把这两个词联系起来,我们成年人或老师可能更多想到的是小英雄王朴、张嘎、海娃、王二小等银幕形象,以及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少年英雄赖宁的身影……然而,经过这次汶川大地震,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英雄少年,也看到了英雄少年的坚强,这是当代的英雄少年!这是当代英雄少年的坚强!
8岁、9岁、11岁、16岁……正是需要呵护的花季年龄。但无情的灾难突然降临到他们身上,使他们不得不承受巨大的痛苦和磨难,甚至是生与死的考验。然而,他们没有被灾难吓倒,没有向灾难低头。在灾难面前,他们坚强勇敢,他们乐观向上,他们舍己救人,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表现出了超常的勇气和力量,显示了中华儿女的铮铮铁骨,令我们感动和震撼,也令我们欣慰和自豪。经过灾后这段时间的宣传报道,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林浩、绵阳市北川中学王亮、成都市温江区玉石乡实验小学陈浩、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马健、青川县木鱼中学何翠青、北川县曲山小学何亚军……这一个个小英雄的名字和事迹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他们还是学生,他们还是孩子,在老师和大人眼里,他们是受教育者,他们要接受教育和培养。但经过这次灾难,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身上潜在的另一面,他们的坚强,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学习英雄少年的坚强,要学习英雄少年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英雄行为和壮举。面对灾难,他们临危不惧、奋不顾身、敢于担当、勇于救人……这些高尚的行为表现,为我们树立了活生生的榜样。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坚强”。我们不希望看到灾难的发生,但我们谁也不敢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灾难。当灾难来临时,我们选择什么?我们应该像英雄少年一样———选择坚强。
学习英雄少年的坚强,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学习英雄少年坚强的精神品质。坚强是一种行为表现,更是人的一种精神品质,是一种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敢于拼搏、勇于奉献、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应该发扬的。也许英雄少年们在选择坚强时,并没有想到他们的精神有多么伟大,也没有感到他们的品质有多么高尚。但他们每个人的行为和表现已经凝聚和升华成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表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尚传统美德,反映了当代中国少年的优秀品质,无论是对成年人还是对孩子,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是灾难来临还是灾难过去,这种精神都是值得大力弘扬的。
英雄少年的坚强,不只让我们感动,更值得我们学习。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刘宝团
观点集萃
虽然可爱的“敬礼娃娃”小郎铮只有3岁,但是当救援的叔叔阿姨去解救他的时候,他知道用敬礼来感谢大家,而不是恐惧地哭闹———他是多么坚强!
———陕西省汉中市 李钰
这些与我们同龄的少年英雄是坚强的,如果不坚强,很可能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刹那就瘫软在了座位上,怎么还能帮助他人脱离险境?如果不坚强,很可能在被压在废墟下之后就万念俱灰,根本撑不到救援人员来救他们。他们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江西省九江市 赵菁菁
我是流着泪看完英雄少年事迹报告的,看着那些和我一样大、有些甚至比我还要小很多的同学,我为他们感动和骄傲的同时,更为自己平时因为一点小事就与同学闹别扭吵架而感到惭愧。我以后一定不会再为小事斤斤计较了,虽然做不了英雄,但我也要做一个好少年。
———江西省九江市 代光
“可乐男孩”薛枭是个幽默的小英雄。尽管自己受了重伤,还是对救援人员说先救边上的女同学,埋在废墟下,还能够跟解放军叔叔开玩笑,被救出来后,还记得说:“叔叔我要喝可乐,要冰的。”这个坚强的男孩让多少悲伤中的国人破涕为笑啊!
———河北省正定中学 张丽丽
朝核问题走向新阶段
6月26日,中国北京。朝鲜驻华大使崔镇洙向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方代表团团长、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提交了核申报清单。朝鲜表示,朝鲜提交的清单是“完整的、准确的”。
同一天,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布什就朝鲜提交核申报清单发表声明说,美国打算在45天内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删除,并终止对朝鲜适用《敌国贸易法》等关键性制裁。
6月27日,朝鲜宁边。朝鲜炸毁了宁边核基地5兆瓦核反应堆的冷却塔。美国国务院官员金成和六方会谈各国记者应邀在现场见证了这一场面。朝美官员都认为,“炸塔”有助于推动六方会谈和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
按去年10月3日朝核问题六方达成的《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共同文件,朝鲜进行核申报和美国采取相应行动应在去年12月31日前履行。虽然迟到了半年,人们还是对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发展趋势感到欣慰。一方面,固然由于朝美之间缺乏互信,“行动对行动”的时间表拖延了下来,但另一方面,包括中国、朝鲜、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在内的有关各方在困难面前并不气馁,不懈努力,终于打开了僵局。
进入新年度以来,朝鲜与美国感觉到时间紧迫,加快了磋商的步骤,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美国纽约爱乐乐团今年2月访问朝鲜的“音乐外交”,传递出朝美两国改善关系的愿望;美国国务院官员多次访朝,朝美之间举行了多渠道的对话与磋商,就履行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取得了一系列共识;朝鲜向美国移交核设施运行记录,美国也宣布向朝鲜提供粮援;朝鲜发表声明重申反对恐怖主义,美国表示欢迎。双方的积极互动提升了互信。受朝美互动的良好氛围影响,朝鲜与日本不久前也达成一定共识,各让一步:朝鲜承诺重新调查“绑架问题”,日本则决定解除部分对朝经济制裁。
迄今取得的成果表明,朝鲜、美国等国希望抓住时机,争取突破,以谋求各自政治、外交、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通过几年来的较量,朝美已经认识到,施压、威胁和激化局势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和严重,影响自身的利益。因此,双方都适时调整了战略,采取必要的措施寻求“双赢”。今年以来,朝美举行了多次双边磋商,对朝鲜核清单的范围和内容、美国政府的承诺和决心都有了明确的把握。
付出必有回报。朝鲜进行核申报,向世界展示了积极解决核问题的姿态,还能够摘掉被美国扣上的“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帽子和摆脱美国的金融、贸易制裁,并获得经济、能源和粮食等援助。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除名,美国政府需要走完一个法律程序。但分析人士认为:“尽管理论上存在受国会阻挠而失败的可能,但从美方近期的表现来看,出现这种局面的可能性不大。”改善对美关系,是朝鲜长久以来的愿望,这将大大有助于朝鲜的政治、安全和经济建设。美国履行承诺,是布什政府希望在任期内就朝核问题取得外交成果的体现。布什政府在外交上乏善可陈,如果在朝核问题上取得突破,对于布什本人的8年执政以及共和党都将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对于朝美双方来说,目前都是相对有利的时机。
朝鲜提交核申报清单,突破了落实六方会谈第二阶段行动方案的瓶颈。这一积极进展的出现,有利于全面均衡落实第二阶段行动,有利于最终实现9·19共同声明确定的各项目标。
当然,在朝鲜申报核清单之后,解决朝核问题仍然将是一个错综复杂、艰难曲折的过程。人们注意到,朝鲜核设施的去功能化需要彻底完成,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还有工作要做,各方作出的诸如核不扩散、经济与能源援助在内的有关承诺,还需切实履行。
人们同时担心,朝美之间的信任还不充分,朝日之间的隔阂依然很深,朝韩关系仍然起伏跌宕,如何处理朝核问题、如何发展对朝关系,美国、日本以及韩国政府的政策措施不排除因本国政治形势的发展而出现新的变化。 (本刊记者 姬新龙)
韩国牛肉风波分析
7月1日,在韩国首都首尔,一辆用来阻挡抗议队伍的警车被抗议者点火焚烧。据官方数字统计,在持续数周的抗议活动中,共有111辆警车被毁,372名防暴警察受伤。 新华社/法新
,我本人和政府正在进行深刻的反省”、“为未能令国民安心而深深自责”……6月19日,韩国总统李明博以沉重的语调,就韩国近期发生的牛肉风波向国民道歉,并表示将对总统府的秘书班子和内阁进行大幅度改组。曾以高支持率当选的李明博,为何执政仅117天就陷入这样难堪的处境?
身土不二,美国牛肉惹众怒
过去几十年,韩国工业飞速发展,但农产和畜牧业却远远落在后面,经营农牧产品的人们日子过得比较艰难。所以,这些人在20年前就提出了号召国民保护韩国农牧产品的口号———“身土不二”。意思是说,作为韩国人,应该吃国产的粮食、水果、蔬菜和肉类。
在这个口号的长期影响下,很多韩国人在生活中偏好国货。在韩国的影视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人们赞扬国货比洋货更珍贵的对话。
但是,韩国毕竟是个牛肉消费大国,而自给率又只有1/3,其余的必须依靠进口。自2000年开始,韩国进口美国的牛肉迅速增加,2003年达到1.9万吨,成为美国牛肉的第三大消费市场。当年,美国发生疯牛病疫情,韩国宣布停止进口美国牛肉,改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口。
2007年,韩美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时,美国强烈要求韩国进口美国牛肉。对于坚持“出口立国”方针的韩国来说,这是个难以回避的难题。李明博就任总统前后多次表示,他将加强被其前任“搞糟了”的韩美关系。为此,他在4月下旬访问美国前夕突然宣布,解除进口美国牛肉的禁令。
这一下子可把韩国的老百姓惹翻了。随着疯牛病威胁国民健康的信息在新闻媒体和门户网站的广泛传播,抗议声浪四起,很多学生和市民手持蜡烛在晚间上街示威。6月10日以后,首尔市民连续多日有数十万人拥到街头,一些示威团体打出要求李明博下台的口号,和警察发生肢体冲突,个别人自焚身亡。
风波背后另有原因
李明博在舆论的巨大压力下紧急派官员赴美谈判,希望美方考虑韩国国民的抵制情绪,更改牛肉贸易的相关条款。但是,只剩下几个月执政期的布什政府处境虚弱,双方谈得非常艰难。最后,美方只答应不向韩国出口月龄在30个月以上的牛肉,并对30个月以下的肉品提供严格的检验证明。
这个结果并未得到韩国国民的完全认可。在6月21日补充谈判结果公布后,仍有市民举行“烛光集会”和示威,要求重新谈判。
局势的发展使李明博政府陷入十分困难的处境,这是他当选后对民情缺乏了解造成的。在近年来韩国经济疲软的背景下,他以“懂经济”的“企业家高管”形象出现,以罕见的高支持率当选总统。但是,在他任命的总统府高官和政府阁僚中,多数是“家财万贯”的富豪,这些人门第高贵,且缺少地区代表性,令国民产生逆反心理。李明博在确定施政方向时过分强调改革,而忽视了国民对高物价、高油价、低就业的感受。他在竞选时曾提出过一个不合国情的想法──开凿贯穿韩国南北的“大运河”,这个举动遭到广泛批评后,他仍一意孤行。
上述诸多因素导致李明博的支持率急速下滑,在执政仅仅3个月便跌到了10%左右。当牛肉问题激起民众的愤怒以后,大批青年通过网络传播手段抨击政府的决策。他的秘书班子对此反应迟钝,李明博也没想到网络对舆论和民情的巨大影响,急忙动用警察围堵示威队伍,致使局势进一步恶化。
风波未过,仍留内伤
事态发展不仅使朝野对抗更加尖锐,韩国经济也出现了示警信号:主要贸易港的吞吐量急剧下降,消费物价上涨,经常收支逆差增大,需要偿还的短期外债规模增大等。韩国发行量最大的《朝鲜日报》社论说:在世界和国内经济面临危机的情况下,政府因进口牛肉引起的后患而陷入空白状态,维护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指挥部全部递交辞呈,“韩国号”没有了船长,在世界经济的浪潮中漂流……
李明博对国民的道歉可谓姿态谦恭,刻骨铭心。他的总统秘书班子已经大幅更新,内阁改组也势在必行,“大运河”计划实际已经放弃,国企改革暂时搁置。但是,牛肉风波尚未完全过去,李明博的个人魅力受到了损伤,这些都给他今后的执政留下了阴影。 (朱克川)
软件大国印度种姓差别为何难删除
■专家解读
在印度种姓制度是十分敏感的问题,我在同印度人交往时不便打听对方是什么种姓,也不宜提这方面的问题,只能做些观察,从报纸、书刊上找些材料,并在同印度左派政党人士交往中做些调查研究,这才对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和现状增加了一些了解。
源于印度教的种姓制度由于同宗教信仰联系在一起,历史悠久,具有十分顽固和僵化的特点,这是种姓差别至今难消的根源。印度83%的人口信奉印度教,印度教认为,业报使人的精神、道德知识、能力生而不同,故应分属不同的社会集团,终生不变。婆罗门为掌管宗教事务的僧侣;刹帝利为掌握政权和兵权的王室贵族及武士;吠舍为广大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首陀罗为被人们视为“不洁的”专服贱役的人。每一等级又分化成许多更小的集团,称作亚种姓,总共约有近万个。
种姓制度的最大特点是种姓之间的“隔离”:在居住地区、社交、职业等方面都存在“隔离”,更不允许相互通婚,而且代代相传。
在这些等级中,以“贱民”受的压迫最大,苦难最深。据估计,他们的人数在1亿至2亿之间。人们看不起他们,不愿接触他们,甚至于连接触一下他们的影子也认为是受到了玷污。
1947年印度独立后,印度政府采取了废除种姓制度并对贱民等低种姓给予特殊照顾的政策。1950年生效的印度宪法明确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禁止种姓歧视的原则。印度政府并规定大学为来自低种姓、部落等的中学毕业生保留22.5%的入学名额,在公共部门就业方面也给予一定的配额。
印度政府的上述政策使种姓制度逐步受到了削弱。根据我的观察,在印度的大城市中,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种姓制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已难于察觉。以交通工具为例,无论是飞机、火车或公共汽车,不论你属于哪一种姓,只能买票就座,不可能存在“种姓隔离”。
然而,在印度广大的农村地区,种姓观念的废除仍较困难,有时甚至爆发一些种姓冲突、杀害“贱民”的恶性案件。特别是不同种姓之间的通婚,无论在农村或城市,难度都很大。印度政府曾对种姓相互通婚采取发奖金的办法,收效甚微。
前些日子,印度拉贾斯坦邦的属于首陀罗种姓的“古贾尔”亚种姓(主要为牧羊人和农夫)群众数千人举行示威。要求“调低”他们这一亚种姓的社会地位,由于政府拒绝他们的要求,示威活动发展成为暴乱。
从这次骚乱可以看出,种姓问题仍是印度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碍,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印度政府进行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半月谈2008年第13期国内外半月大事
胡锦涛考察人民日报社
6月20日,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等来到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并同人民日报社编委会全体成员、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一线编辑记者代表进行了座谈。胡锦涛在讲话中着重就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共中央印发惩治和预防腐败五年规划
新华社6月22日报道,中共中央印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是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的重要举措。今后,中国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行使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督。
两院院士大会在京举行
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6月23日-27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胡锦涛在北京市考察奥运会配套交通设施
6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实地考察了北京市奥运会配套交通设施,并亲切看望慰问工程建设者和技术人员。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结果公布
为了大力表彰灾区少年儿童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的英雄行为和高尚品质,用他们的感人事迹激励广大未成年人奋发向上、健康成长,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组织开展了“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表彰活动。中央文明办等6月27日下发了表彰决定,林浩等20名同学荣获“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马小凤等30名同学荣获“抗震救灾优秀少年”。
贵州瓮安发生严重打砸抢烧事件
6月28日下午。贵州省瓮安县,因对一名女中学生死因鉴定结果不满,死者家属聚集到县政府和县公安局上访。在有关负责人接待过程中。一些人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冲击县公安局、县政府和县委大楼,最终酿成严重打砸抢烧事件。为此。贵州省委决定严查彻究在此次事件中严重失职渎职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责任。瓮安县委政法委书记、县公安局政委罗来平;县公安局局长申贵荣;县委书记王勤;县长王海平先后被免职。
欧洲杯足球赛西班牙队夺冠
为期23天的2008年欧洲杯足球赛于6月29日晚落下帷幕,西班牙队l:0战胜德国队获得欧洲杯冠军。
朝核问题取得重要进展
朝鲜于当地时间6月27日下午炸毁了宁边地区核设施的冷却塔。根据六方会谈于去年lO月通过的《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共同文件,朝鲜已于6月26日向六方会谈主席国中国提交了其核计划申报清单,而美国也已启动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除名和终止对朝适用《敌国贸易法》的程序。
世界石油大会探讨能源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第19届世界石油大会6月29日一7月3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作为每三年一届的全球石油盛会,世界石油大会主要是行业性论坛。本届大会围绕“世界在变迁——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这一主题,各方讨论了高油价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暨两岸周末包机启动
7月4日上午8时零5分,东航MU5001航班从南京出发飞往台湾,这是南京首次发出两岸周末包机。该航班与北京、上海、广州、厦门同日发出的飞机一同开启两岸交流新篇章。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等参加了两岸周末包机暨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南京首航首发仪式。编辑:颜彦
半月谈2008年第13期小测验小测验
1.2008年欧洲杯足球赛结束,?队6月29日晚战胜德国队获得欧洲杯冠军。
A.西班牙?B.荷兰?C.俄罗斯
2.第19届世界?大会6月29日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开幕,主题是“世界在变迁——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
A.石油?B.能源?C清洁能源。
3.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中国工程院第?次院士大会6月23日~27日在北京举行。
A.九?B.八?C.七
本期小测验答案
1.A?2.A?3.A
腾达教育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30-6:00
2008年全国各省区市公务员报考时间及考试科目一览表
2009国家公务员专题突破:言语理解与表达专题练习(5)
2009国家公务员专题突破:常识判断专题练习(5)
2009年国家公务员专题突破:数量关系专题训练(3)
法律常识分值比重将愈来愈大
公务员考试病句分析16大规律详解
2009国家公务员专题突破:言语理解与表达专题练习(4)
2009国家公务员专题突破:常识判断专题练习(4)
2009年国家公务员专题突破:数量关系专题训练(2)
2009国家公务员专题突破:常识判断专题练习(3)
2009国家公务员专题突破:言语理解与表达专题练习(3)
2009国家公务员专题突破:数量关系之数字推理讲座
2009国家公务员专题突破:言语理解与表达专题练习(1)
2009年国家公务员专题突破:常识判断专题练习(1)
2008行政最新版迷你电子教材
河南法检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高分突破三大注意
河南法检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解题高分细节
专家讲解:行测数量关系进阶策略
三招帮你快速攻克行测数字推理题
2008年河南法检系统招考《行职》备考指南
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病句分析题识别规律解析
2009国家公务员考试复习指南:真题训练意义重大
专家详解图形推理常考题型之视觉型
六种技巧搞定你做不出来的行测题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最优做题顺序
行政职业能力定义判断答题基本规律
备战2009国家公务员考试:提前复习规划
专家谈如何做好09国家公务员考试前期准备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近义词辨析(1)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近义词辨析(2)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近义词辨析(3)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近义词辨析(4)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近义词辨析(5)
2009国家公务员言语理解与表达高分突破(1)
2009国家公务员言语理解与表达高分突破(2)
2009国家公务员言语理解与表达高分突破(3)
2009国家公务员言语理解与表达高分突破(4)
2009国家公务员言语理解与表达高分突破(5)
2009国家公务员言语理解与表达高分突破(6)
专家谈公务员考试行测复习中的三大误区
专家谈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发展及特点
2008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命题新变化分析
2008陕西行测指导:阅读速度成考试重点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命题大揭密
行测绝处逢生之法:5种万能解题技巧
数字推理辅导:特殊选项“猜”答案
数学运算辅导:别让题设条件“骗”了你
行测各部分分值权威发布
国考中经常出的数学运算典型真题精解
行测高分之道:不会做的题也要得分
历年国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统计细目
突破数字推理的“三把金钥匙”
名师点评2008国考行测真题(附部分行政真题)
王甫银:解答判断推理中定义判断题的方法和技巧
谭林妃:言语理解与表达中选词填空的答题思路
谭林妃:资料分析题的答题思路和技巧
李如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应试者应注意的8个问题
李如海:数量关系解题方法指导
李如海:资料分析解题方法指导
李如海: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方法指导
李如海:常识判断解题方法指导
李如海:判断推理解题方法指导
专家支招: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分析及范例讲评
08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分析
2008行政冲刺要点:行测题速准确率两手抓
2008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真题解析
数字特性法速解数量关系题
2008年语言理解虚词运用预测题
不完全代入法:解决时间不够和数学难题
法律知识二十大经典例题解析及解析
2008年行测数学运算四大经典题型总结
行测数字推理六大基本数列及真题解析
600道题做四遍:2008年国家公考行测复习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