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钾代谢障碍钾平衡的调节:
两大机制,即肾的调节和钾的跨细胞转移
1、钾的跨细胞转移泵漏机制:调节钾跨细胞转移的基本机制。
影响因素:
胰岛素
儿茶酚胺:
细胞外液钾浓度
酸碱平衡状态:酸中毒使膜对钾的通透性明显增大。
渗透压
运动
2、肾对钾排泄的调节
远曲小管集合管调节钾平衡的机制
1)泌钾机制:影响主细胞基底膜面的钠泵活性、
管腔膜对钾的通透性、
改变从血到小管腔的钾电化学梯度。
2)钾重吸收机制:闰细胞管腔膜质子泵。
影响因素:
1)醛固酮
2)细胞外钾浓度
3)远曲小管的原尿流速
4)酸碱平衡状态:
5)结肠排钾钾的正常代谢血清钾浓度
3.5~5.5mmol/L
(血管 )

消化道

(皮肤)
(肾)粪( 10%左右)
尿
(占 80%以上)
钾的生理功能
参与糖原和蛋白质的合成
参与静息膜电位的形成
维持细胞内渗透压
参与酸碱平衡调节一、低钾血症 (hypokalemia)
概念 血清 [K+]< 3.5mmol/ L。
(一) 原因和机制
细胞外钾向细 胞内转移
钾摄入不足
钾丢失过多肾小管性酸中毒可引起:
1、低渗性脱水:肾小管上皮细胞 H+-Na+交换减少,
肾排钠增多 。
2、代谢性酸中毒:肾小管上皮细胞泌 H+障碍,重吸收 HCO3-减少。
3、低钾血症:肾小管对钾的重吸收减少。
1、与膜电位异常相关的障碍
1 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下降,最突出的表现。
1)骨骼肌无力或麻痹
2)胃肠道平滑肌无力或麻痹机制:超级化阻滞( hyperpolarized blocking)
[K+]i/[K+]e比值 ↑ --细胞内钾外流 ↑ --静息电位负值 ↑
(二) 功能代谢变化
2 对心肌的影响,心律失常,心率加快,传导阻滞等 ;
对洋地黄类药物的毒性敏感性增加。
兴奋性 ↑,[K+]e↓ -心肌膜对 K+的通透性 ↓ -静息膜电位 ↓
传导性 ↓,静息膜电位 ↓ --去极化速度 ↓ --传导性 ↓
自律性 ↑,Na+内向电流 > K+外向电流收缩性 ↑,[K+]e↓ --心肌膜对 Ca2+的通透性 ↑
心电图变化,T波低平、出现 u波,
S-T段压低,Q-T间期延长 。
正常 低钾血症
3、对酸碱平衡的影响,代谢性碱中毒,
伴 反常性酸性尿 。
2、与细胞代谢障碍有关的损害
1 骨骼肌的损害,肌细胞坏死(横纹肌溶解)
机制,1)肌肉缺血
2)糖原合成不足
3)钠泵活性 ↓,物质转运受损
2 肾性尿崩症,集合管对 ADH缺乏反应。
2 及时补充钾盐:
最好口服(餐中或餐后服用)
静脉补钾应注意,
切忌静脉推注
要见尿补钾 (尿量 /日 >500ml)
低浓度( <40mmol/L),
低速度(每小时 <20mm0l/L)
(三)防治原则
1 积极治疗原发病
3 严密观察病情概念 血清 [K+] > 5.5mmol/ L
二、高钾血症 (hyperkalemia)
(一)原因和机制
1 钾摄入过多如异型输血或输大量库存较久血
2 肾脏排钾障碍:
最常见
3 细胞内钾向细胞外转移酸中毒、溶血、严重肌肉挤压伤、
高血糖合并胰岛素不足,?受体阻滞剂、
洋地黄类药物中毒 等。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保钾利尿剂的大量使用
4 假性高钾血症
(二)功能代谢变化
1 对心脏影响:最主要的危害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致死性心律失常等兴奋性 ↑,[K+]e↑ -- 静息膜电位 ↓
严重时快钠通道失活 --兴奋性 ↓
传导性 ↓,静息膜电位 ↓ --去极化速度 ↓ --传导性 ↓
自律性 ↓,[K+]e↑ -膜对 K+的通透性 ↑ -延缓内向净电流收缩性 ↓,[K+]e↑ --心肌膜对 Ca2+的通透性 ↓
心电图变化:
P波低平,
T波高尖,
QRS波变宽。
正常 高钾血症轻度高钾血症 → 神经肌肉兴奋性 ↑
重度高钾血症 → 神经肌肉兴奋性 ↓
2 对神经肌肉的影响
3 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代谢性酸中毒伴反常性碱性尿
1 积极治疗原发病,停用含钾药物和食物
2 对抗高钾对心肌的毒性,应用钙剂和钠剂
3 促进钾进入细胞内,静注葡萄糖和胰岛素
4 加速钾的排泄,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腹透、血透
5 密切观察神经、肌肉、心律及心电图变化
(三)防治原则正常 低钾血症 高钾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