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学概论主讲教师,林 辉东南大学远程教育第三十三讲第五节 心理评估一,心理评估的概述二,智力测验三,人格测验四,临床评定量表一,心理评估概述
(一)心理评估概念
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人的某一心理现象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评价、鉴定的过程。
(二)心理评估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
会谈法
个案法
心理测验法
( 三)心理测验的概念
依一定法则用数量手段对心理现象或行为加以确定和测定。是一种心理测量工具。
1,是一种心理测量的 工具
2,主要采用 量表 形式进行
(四)心理测验的种类根据材料分,文字和非文字根据测验方法分,问卷和投射根据测验形式分,个别和团体根据测验功能分,智力测验、人格测验、
成就测验等
(五)心理测验的基本要求行为样本,取代表性的少数行为作为全部行为的样本,通过行为样本去评估、干预。
常模,是取样测验的正常的平均值水平。个别测量的结果通过常模进行比较,便得出正常或异常。
效度,指一个测验能够测出所其要测量的事物的真实程度,它反映测量工具的有效性、正确性。
信度,指一个测验在对同一对象进行几次测量中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既测验工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标准化,指任何一种心理测验在施测时都要有统一的、标准的实施方法。这包括在测验中必须有规定的施测方法,标准的指导语、相同的测验内统一的答案和记分方法。
(六)对评估者要求
1.专业知识
2.心理素质二,智力评估
(一)智力概念,是一种潜在的能力,是个体有目的活动、理性思维、有效处理周围事件的能力。
(二)智商,智力的量化单位。
智商( IQ) =智龄( MA)/实龄( CA) × 100
人类智商理论分配
( 三) 常用的智力测验量表比奈智力测验量表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韦克斯勒智力测验常识数字广度词汇言语
( 6个 ) 算术类同理解图片排列填图木快图案操作
( 5个 ) 拼图数字符号韦氏量表
( 11)
1、实测时言语、操作交替进行;
2、每个分测验的粗分数转化为标准分;
3、言语和操作各项分测验标准分各自相加,
得到言语分、操作分;
4、两个量表相加得到全量表分;
5、参照被试所属年龄组获得 VIQ(言语)
分,PIQ(操作)分和 FIQ(总分)。
结果
(四) 智力量表的临床意义
①诊断智能损伤或脑部病变的依据
②神经系统的功能失常的提示
一些分测验的成绩随衰老而降低,
可作为脑功能退化参考数。
三,人格评估
(一)客观性测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MMPI)
临床量表,
1,疑病
2,抑郁病
3,癔病
4,精神病态
5,男子气,女子气
6,妄想狂
7,精神衰弱
8,精神分裂症
9,轻躁狂
10,社会内向效度量表:
1,疑问分数
2,说谎分数
3,诈病分数
4,校正分数
MMPL
MMPL项目内容分类
1、一般健康 ( 9)
2、一般神经症状( 19)
3、脑神经( 11)
4、运动与协调动作( 6)
5、敏感性( 5)
6、血管运动、营养、言语( 10)
7、呼吸循环系统( 5)
8、消化系统( 11)
9、泌尿生殖系统( 5)
10、习惯( 19)
11、家庭、婚姻( 26)
12、职业关系( 18)
13、教育关系( 12)
14、“性”的态度 ( 16)
15、对宗教的态度( 9)
16、政治法律秩序( 46)
17、社会态度( 72)
18、抑郁情感( 24)
19、躁狂情感( 24)
20、妄想、幻想、错觉、疑虑( 31)
21、强迫症状( 15)
22、恐怖症( 29)
23、施虐狂、受虐狂( 7)
24、志气( 33)
25、男女性倾向( 55)
26、想表现好的态度( 15)
三,人格评估
(一)客观性测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MMPI)
卡特尔 16项人格因素问卷( 16PF)
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二) 投射测验
1,理论假设:
个体对事物的感知,联想和反应是由潜意识或内在深处的矛盾冲突所决定的 。
2、特点:
材料无结构;方法间接;回答是自由的;
按多变量对问题做解释。
罗夏墨迹测验:( RIT)
◆ 人用墨迹技术来了解人的想象力;
基本步骤,1) 看
2) 询问
3) 分析,总结罗夏墨渍测验图例
主题统觉测验( TAT)
采用一些图片内容是非常清晰的关于人物的图画,受册者根据每一张图片编一个故事,要讲出是什么原因起了当前的情境,此时此刻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图中人物在想什么,有什么感受。结果会怎样。
结果:
在受试者所编的故事中,有些
“主题”反映出受测者的人格心理特征。通过对那些重复出现的主题的分析,可以解示受测者的人格心理特征,
揭示受试者的某一部分内心世界。
人格测验的临床意义
* 用于精神病、神经症的诊断
* 心身疾病的诊断、疗效的评定、康复指导等。
四、临床评定量表常用的精神症状评定量表:
1.90项症状评定量表( SCL—— 90);
1、躯体化 ( 10) 主观身体不是适感
2、强迫症 ( 10) 临床上的强迫症状群
3、人际关系敏感 ( 9) 个人不自在感和自卑感
4、抑郁 ( 13) 反映 临床上抑郁症状群
5、焦虑( 7) 临床上明显与焦虑症状相联系的精神症状体验
6、敌对( 6) 从思维、情感及行为三方面反映病人的敌对表现
7、恐怖( 7) 与恐怖状态所反映的一致
8、偏执( 6) 猜疑和关系妄想
9、精神病性( 10) 有幻听、思维播撒、被洞悉感反映精神分裂样症状,
四、临床评定量表常用的精神症状评定量表:
1.90项症状评定量表( SCL—— 90);
2.抑郁自评量表( SDS)
1,我觉得闷闷不乐,精神低沉(抑郁)
2、我觉的一天中早晨最好(晨重晚轻)
3、我一阵阵哭来或觉的想哭(易哭)
4、我晚上睡眠不好(睡眠障碍)
5、我吃的同平常一样多(食欲减退)
6、我与异性接触时感到不愉快 ( 性兴趣减退)
7、我有便秘的苦恼(便秘)
8、我觉的我的体重下降(体重减轻)
9、我心跳比平常快(心悸)
10、我无缘无故的感到疲乏(易倦)
11、我的头脑跟平常一样清楚(思考困难)
12、我觉的经常做的事并没有困难(能力减退)
13、我觉得不安而平静不下来(不安)
14、我对将来抱有希望(绝望)
15、我比平常容易生气激动(易激)
16、我觉的做出决定是容易的(决断困难)
18、我的生活过的很有意思(生活生活空虚)
19、我认为如果我死了,别人会过的好些(无价值感)
20、平常感兴趣的事我仍然赶兴趣(兴趣丧失)
常用的精神症状评定量表:
1.90项症状评定量表( SCL—— 90);
2.抑郁自评量表( SDS)
四、临床评定量表
3.焦虑自评量表( SAS)
临床评定量表主要作用精神科或精神卫生机构对就诊病人初步筛查;
用于综合医院了解病人心理问题;
作为群体精神卫生调查工具进行研究,建立个体档案;
用于心理咨询;
医学人文学概论主讲教师,林 辉东南大学远程教育第三十四讲第六节心理治疗一,心理治疗概述
( 一)定义
心理治疗 是指治疗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医患之间语言、
行为的交流以及治疗性 人际交往,
帮助病人克服心理困难或心理障碍,
达到改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的治疗过程。
( 二)心理治疗的特征英国心理学家 艾森 关于心理治疗的几个主要特征:
( 1)心理治疗是两人或多人之间的持续的 人际关系;
心理治疗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是新的人际关系不批评不包办代替不偏倚是亲密的人际关系接受 理解 尊重 同情是建设性的人际关系
( 二)心理治疗的特征英国心理学家 艾森 关于心理治疗的几个主要特征:
( 1)心理治疗是两人或多人之间的持续的 人际关系;
( 2)心理治疗者受过 特殊经验 或 特殊专业 训练;
( 3)治疗 对象 是因为他们的情绪和人际适应、感觉不满意而加入这种关系的;
( 4)心理治疗 过程 中应用的主要是手段是心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 5)心理治疗的 目的 影响病人的认知、情绪、行为,
使病情康复。
( 三)心理治疗的对象和范畴
= 首先是精神问题;
= 其次是神经症
= 行为适应不良者不宜实施心理治疗的人
1、没有主动求治动机和愿望的病人;
2、有偏执性素质和态度的人;
3、会出现冲动和失控的人;
4、持有悲观的人生观、对心理医生的帮助完全丧失信心的人;
5、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同心理医生进行正常语言交流的病人;
( 四)心理治疗的目的
= 解除病人的症状
= 提供心理支持
= 重塑人格系统
( 五)心理治疗的形式和种类三种形式:
,个别心理治疗
,集体心理治疗
,家庭心理治疗种类:
,分析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行为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二、精神分析治疗精神分析疗法是由著名的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所创立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
后来由新精神学派代表人物阿德勒、
荣格和弗洛姆等人发展
(一)什么是精神分析
= 一种心理学的理论(学派)
= 一种心理治疗的技术
= 一种理解自己和别人的途径
1,潜意识理论
精神划区论:
意识,表层,清醒状态下各种有目的的心理活动;
前意识,浅层,集中注意或加以提醒可进入意识的心理活动;
潜意识,深层,被压抑着,很难觉察到,通过分析可揭示的心理活动 。
2,人格结构论( 1)
本我:
——人格中的原始成分,不易把握的“能量库”“火山下的岩浆”;
——表现为寻求本能欲望的满足和释放;
——遵循,快感原则”,遵循初级思考方式,幼儿水平的思维。
人格结构论( 2)
自我:
——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性和审慎。
功用:对外适应环境的需要,对内调节本我驱力及“泄洪闸”。
遵循,现实原则”,“成人思考方式”。
人格结构论( 3)
超我:
——人格中的理想自我,良知、良心
功用:起组织、协调和监控作用。
遵循,道德原则”
超我自我本我意识,道德原则前意识,现实原则无意识。享乐原则批判好坏判断现实处理问题情感欲望本能
3.人格发展理论
1、口欲期( 0 – 1岁)
2、肛欲期( 2 — 3岁)
3、性蕾期( 4 — 6岁)
4、潜伏期( 6 — 10岁)
5、青春期( 10 — 20岁)
(二)精神分析的技术( 1)
自由联想,医生要求病人毫无保留的说出他想说的一切,包括目前的处境、困扰、心境、情感、对事物的看法、童年的往事、个人的成就,等等。这些想法中很多方面远被压抑在无意识中,无法觉察和表达出来。在自由联想中能够使这些想法冲破无意识层次,从而被认识。
精神分析的技术( 2)
解除阻力,在心理分析中,凡是来自病人妨碍分析进行下去的力量或因素称为阻力。
移情,在心理分析过程中,病人把自己的情感、
思想和欲望投射于分析者的现象叫做移情。友好、爱慕成分的移情是正移情;不满、憎恨的移情是负移情。移情既可推动治疗的成功。也可成为治疗的障碍。
精神分析的技术( 3)
梦的分析,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有价值的、有意义的精神现象,
“梦乃是做梦者潜意识冲突欲望的象征”做梦的人为了避免被人觉察,
所以用象征性的方式以避免焦虑的产生。梦是通往潜意识的途径。因此,梦的分析就是挖掘人的潜层愿望及冲突。
(三 )新精神分析治疗( 1)
新精神分析与古典精神分析理论相比有以下三点不同:
1、不在以 泛性论 观点解释心理异常的原因;
2、不在视 童年经验 作为成年后行为问题的决定因素;
3、不在以 潜意识 作为解释一切心理异常的基础。
新精神分析治疗( 2)
新精神分析治疗在治疗上从潜意识转移到意识,从本我转移到自我,
从揭示病人的孤立的内在世界转移到社会生活,不在以间接的方式去揭开患者的隐私,而改以直接的方式与之讨论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医学人文学概论主讲教师,林 辉东南大学远程教育第三十五讲三 行为主义治疗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 曾讲:“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再给我一些特定的环境,
我能将其中任何一个训练成我所需要的任何一种人,譬如医生、
律师、艺术家、巨商、
乞丐或小偷”
定义:
行为治疗 是指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按一定的治疗程序,消除或纠正人的不良行为的一种治疗方式。
(一 )什么是行为治疗
1、制约学习理论,确认个体的一切行为是经由制约学习的历程学得的习惯性的反应;
2、行为治疗法的目的即在消除患者的不良习惯;
3、消除不良习惯,就得重新学习。重新学习就是在某一特定刺激情境下,重新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4、习惯性行为是可观察和测量的,新的习惯行为也是可观察和测量的。
(二 )行为治疗的理论基础
(三 )行为治疗的特殊技术( 1)
系统脱敏疗法:
= 40年代沃尔普的,饿猫实验,
= 1963年用于临床治疗
= 基本思想是: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病人面前重复暴露,同时病人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 是人类医学史上第一个规范行为疗法。
系统脱敏法的三个程序:
1,放松技术
2,建立害怕事件层次
3,实际治疗行为治疗的特殊技术( 2)
厌恶疗法,
= 基本原理,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
使患者在进行不适行为时,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的心理或生理反应。反复如此实施,结果使不适行为与厌恶反应建立了条件联系。以后只要患者进行这种不适行为,厌恶体验就会产生,患者不得不中止或放弃原由的不适行为。
如何选用厌恶刺激
厌恶刺激是一种医疗措施,要求是无害的、安全的。常用的方法有:
= 电刺激
= 药物刺激
= 想象刺激
= 其他刺激四,认知行为疗法
(一)认知行为疗法理论经验告诉我们,思想、观念、态度有力地制约着人们的行为。 认知疗法是通过矫正患者的思想、信念和态度,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合理情绪疗法艾利斯,合理的信念产生适当的情绪后果和行为后果;非理性的信念引起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后果。
合理情绪疗法首先是发掘和了解认知。
艾利斯将这一技术称为 ABCDE技术,A—
—刺激(事件) B——认知(信念) C ——
情绪和行为后果。 B连接着 A与 C。通过这一步骤使患者学会观察自己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知道自己究竟为什么发怒,为什么悲哀。
A 事件 B 信念 C 情绪和行为后果给学生上课时讲错一句话适逢校长听课合理 我偶然口误,运气不太好不合理 这一下全完了,别人会看不起我适当的情绪发应挫折、烦恼适当的行为反应检讨改进,认真备课不适当的情绪反应自责、抑郁、绝望不适当的的行为反应活着没价值,没脸见人D
同不合理信念争辩讲错一句话就完了吗?
为什么我不能有口误了 ….
E1 认知效果 E2 情绪效果 E3 行为效果五 人本主义治疗
人本主义治疗是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创始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
( 1902— 1987)
该疗法发展于 40
年代。
1,人性观 不同意心理分析学派对人的消极的看法,他对人有极大的信心,强调每个人的价值和尊严,他的人性观是绝对积极和乐观的。
他认为,人性的发展和生物一样,具有不断发展、增长和延续机体的建设性的方向 ——
―造型倾向”“实现倾向”
(一 ) 基本理论( 1)
基本理论( 2)
自我理论,自我,是罗杰斯人格理论的核心,也是他关于心理失调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人的行为是基于他对自己的看法而定的。
,自我,是指对自己心理现象的知觉、
理解和评价、是个人意识到的自我。
1,自我观念,是个体根据直接经验和别人评价性经验形成的;
2,积极关注,对别人怀有一种强烈寻求积极关注的心理倾向;(无条件积极关注,
有条件积极关注)
3,自我和谐,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一致。
(二)基本技术倾听同感尊重真诚观察对质
(三)治疗的适应症
1、主要用于个别治疗和集体治疗,原则上适应所有的人,无论正常的,或是心理有障碍的人。不适合无法进行口语沟通的当事人。
2、广泛应用到治疗以外的领域,学习、
亲子关系,人际关系培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