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教育目的 教育(狭义) 课程(广义、狭义) 教育先行 教师 学生 师生关系 义务教育 教育现代化 终身教育 课程目标 全面发展教育 教师专业化 学科课程 综合课程 活动课程 课程计划 课程标准 隐性课程 二、简述题: 1、比较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和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2、比较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不同。 3、比较西方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的不同。 4、比较传统教师角色与现代教师角色的不同。 5、比较“外塑论”学生观、“内塑论”学生观和后现代主义的学生观的不同。 6、比较忠实取向、适应取向和缔造取向这三种课程实施观的不同。 7、简述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8、现代师生关系有何特点?如何建立现代新型的师生关系? 9、简述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 10、比较行为性课程目标、发展性课程目标、表现性课程目标的不同。 11、简述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12、简述影响实施课程的因素。 13、简述课程理论的流派及其观点。 14、比较历史上三种不同的教育起源说。 15、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 三、分析题: 1、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一段话:“学习一种才能,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所费不少。这样花去的资本,好像已经实现,并且固定在学习者的身上。这种才能,对他个人自然是财产的一部分,对于他所属的社会,也是财产的一部分。工人增进的熟练程度,可和便利劳动、节省劳动的机器和工具同样看作社会上固定资本。学习的时候,固然要花一笔费用,但这种费用,可以得到偿还,赚取利润。” 请用有关人力资本理论进行分析。 2、“进步的政治必产生进步的教育;颓废的政治必不能完成进步的教育。进步的教育可以助成进步的政治,而不能挽救政治的颓废,更不能为颓废的政治作掩饰。” 请用有关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理论进行分析。 3、自古以来,教师职业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如把教师喻为“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把教师喻为“春蚕”,到死仍献出最后一根丝,但曾几何时,人们逐渐淡忘了教师职业的神圣光环,甚至出现了“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的不良的社会舆论。 二战后,发达国家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断提出教师专业化问题,认为教师也应该如同医生、律师职业一样具有不可替代性。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根据以上两段文字,结合教育学相关理论,请谈谈你对教师社会地位的看法,并提出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设想。 4、广西省玉溪市夏井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潘某,因班上一位叫何卫的学生受其惩罚后辱骂他,潘某随即大怒,马上质问,竟在何卫跪地后仍依依不饶,提供四种惩罚方式让其选择:一,让每个学生打1000棍;二,老师亲自动手打100棍;三,吃下1000只活苍蝇;四,吃树上的绿虫。最后,何卫不堪忍受棍棒之苦,选择吃苍蝇。这就是震惊全国的“吃苍蝇事件”。事件发生后,玉溪市教委作出处理决定,辞退18岁的肇事教师潘某,岂料,竟有33名家长一致要求将潘某留下,否则不送孩子上学。 结合以上案例,谈谈你对校园恶性惩罚事件的认识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