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对象和基本内容” 的学习设计方案 这是本课程的第一单元,按照第一二节和第三节课分别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识记概念:课程与教学现象、课程与教学规律、课程与教学问题。 2、理解课程与教学规律的表现形态。 3、能够阐明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课程与教学问题。 4、了解国内外关于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的不同主张。 5、理解大课程论的基本内涵。 6、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表决来确定主要教学内容。 7、进一步掌握和使用网络课程的学习资源应用技能; 8、参与网络支撑的本单元过程性评价学生问卷。 (二)活动形式 (1)分组讨论与教师咨询; (2)教师讲授; (3)学生提问和教师答疑; (4)学生作业。 (三)活动技巧 (1)准确表达——认真反思和准备,将自己看法和学习意见,简要而准确地说出。 (2)“听看”重点——注意和领会关键词(术语和代表人物),主题句和定义; (3)在公开场合通过沟通、妥协与他人达成一致意见; (4)接受预习任务并积极完成。 (四)阅读资料 “我国当代课程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纲要。 (五)时间:120分钟。 (六)第一、二节课——“在预习基础上师生共同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对象与内容’”——活动过程设计(80分钟) 师生站立互相鞠躬开课。 教师引入(4分钟)。教师提出询问上次课布置作业的完成情况,然后引入第一节为“在预习基础上师生共同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对象与内容”。使学生准备好提出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有关问题。 第一步: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和提出疑问(10分钟) 要求:各位同学在自习中的疑问(难点)或自己对有关内容的了解所产生的疑问;如果没有预习,说明理由和以后的纠正措施。时间:每人不超过2分钟。方式:个人自觉踊跃发言,或组长指定发言;轮值组长记录(准备白纸供用)并整理——整理技巧,将相同疑问和情况归为一类。 第二步:小组轮值组长在全班交流本组疑问和预习情况。 第三步:教师随各个轮值组长提出的疑问答疑。 (第二与第三步交叉,按时下课休息,按时上课继续答疑,并控制网络电脑,时间控制50分钟。) 第四步:教师利用PPT讲解(20分钟) (如果时间充裕,教师进一步讲解重点和难点——“课程与教学规律”“课程与教学问题”“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下课休息) (七)第三节课——“师生合作确定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活动过程设计(40分钟) 第一步:教师引入(4分钟)。教师提出询问上次课布置作业的完成情况,然后引入第一节为“师生合作确定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第二步:教师用事先制作的PPT,引导学生加深对“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我国当代课程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纲要”内容的了解,为学生小组讨论做好准备。(6分钟) 第三步:小组内讨论(6分钟) 要求:每人发言,提出自己最想学习的六个内容(每人1分钟),轮值组长记录,并按照选学人数多少,排出本组的“六个学习主题”意见稿。方式:个人自觉踊跃发言,或组长指定发言。 第四步:轮值组长作为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小组意见的交流和说明(每组1.5分钟,共计15分钟),同时老师记录并整理出按照选学组数的多少,排出本课程“六个主要教学内容”的意见稿。 第五步:教师在全班征求个别同学的补充意见,并加以评论。(2分钟) 第六步:教师确定和宣布本课程的六个主要教学内容并加以简要说明(2分钟)。 第七步:布置作业和指导(5分钟)。要求学生: 1、课外上网完成“第二单元学习测试题”;个人完成时间:2005/4/21日晚之前;常任组长评阅完时间:2005/4/22日晚之前。本网络课室开放时间为: 。 2、第三单元预习指导。 3、填写本单元教学评价问卷。完成的同学交轮值组长,就可以离开课室;轮值组长收齐后交教师。 (八)学习工具准备 1、四个PPT; 2、第二单元学习调查问卷60份; 3、剩余的“‘我国当代课程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纲要”; 4、《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的基本内容60份; 5、第二单元学习测试题; 6、第三单元预习指导(WORD,PPT) 7、白纸一搭。 (2005/4/14 黄甫全设计) (课后记录: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