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 -溶解平衡
和沉淀滴定
第 9 章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本章教学要求
1,了解沉淀的溶解度和溶度积常数 。
2,掌握微溶化合物溶解度的计算 。
3,熟悉影响条件溶度积和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
4,熟悉几种重要的银量法的原理, 特点和应用 。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9.1 沉淀 -溶解平衡
Precipitation – dissolution
equilibrium
9.2 沉淀滴定法
Precipitation titration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9.1.1 溶度积常数和溶解度 Solubility-
product constant and solubility
9.1.2 离子积, 沉淀形成与沉淀溶解的
判据 Ion product,a criterion of formation
of deposit and dissolution of deposit
9.1.3 沉淀 -溶解平衡的移动 Shift of
precipitation - dissolution equilibrium
9.1 沉淀 -溶解平衡
Precipitation – dissolution
equilibrium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9.1.1 溶度积常数和溶解度
1,溶解度
物质的溶解度 (solubility)是指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固
液达到平衡状态时,饱和溶液里的物质浓度。常表示为
g·dm-3 或 mol/dm-3。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2,溶度积
θsp32432θ dm) / m o l( S Odm) / m o l( B a KccK -- ????? ?? }{}{
n-m- ccK }/){} 33θsp dmm o l(Bdm(M )/ m o l{ ????
}{
}{}{
3
4
32432
dm) / m o l( B a S O
dm) / m o l( S Odm) / m o l( B a
-
--
c
ccK
?
???? ??
对通式
溶解与沉淀过程
)(a qSO(a q )Ba (s )B a S O 2424 ?? ?
溶解
沉淀
B ( a q ),M ( a q ) ( s )BM nm nm ?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Question 1 溶度积和溶解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Solution
● 与溶解度概念应用范围不同,只用来表示难溶电解
质的溶解度。
● 不受离子浓度的影响,而溶解度则不同。
● 用 比较难溶电解质的溶解性能只能在相同类型化合
物之间进行,溶解度则比较直观。
θspK
θspK
θspK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Question 2 298K时铬酸银 Ag2CrO4的溶度积常
数为 2.0× 10-12,求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Solution
θspK
53 42θsp 10974C r OAg ???,}/)({ K
设饱和溶液中 离子的浓度 x mol·dm-3,则代入
溶度积常数表达式得:
(Ag2CrO4) = {c(Ag+)/mol·dm-3}2{c( )/mol·dm-3}
= (2x)2·x = 4x3
x/mol·dm-3 =
溶液中 离子的浓度为 7.9× 10-5 mol·dm-3,也是
Ag2CrO4以 mol·dm-3为单位的溶解度 。
?242OCr
?242OCr
?242OCr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Question 3 AgCl 和 Ag2CrO4的溶度积分别为1.8× 10-10 和 1.1 × 10-12,则下面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AgCl与 Ag2CrO4的溶度度相等
(B) AgCl的溶解度大于 Ag2CrO4
(C) 二者类型不同,不能由 大小直接判断溶解度大小
Solution 分子式 溶度积 溶解度 /
AgBr
AgI
AgCl
mol · dm-3
1.8× 10 -10
Ag2CrO4
1.3× 10 -5
5.0× 10 -13 7.1× 10 -7
8.3× 10 -17 9.1× 10 -10
1.1× 10 -12 6.5× 10 -5
θspK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9.1.2 离子积, 沉淀形成与沉淀溶解的
判据
2,溶度积规则
(1) Q < 不饱和溶液,
无沉淀析出,若原来有沉
淀存在,则沉淀溶解
(2) Q = 饱和溶液,处于平衡
(3) Q > 过饱和溶液,沉淀析出
θspK
θspK
θspK
1,离子积 对通式 MmBn(s) m M(aq) + n B(aq)
n3m3 }dm( B ) / m o l{}dm( M ) / m o l{ ?? ??? ccQ有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Question 4
Solution
2223 COOHCO2H ?? ??? ??
利于 BaCO3 的溶解。
θsp23 )(CO K QQc ????
① 加酸
② 加 或?2Ba ?23CO
θsp23 )(CO K QQc ?????? )(B a 2c 或
促使 BaCO3的生成。
(a q )CO(a q )Ba (s )B a C O 2323 ?? ?
对已达到平衡的反应
分别给其加入 HCl,BaCl2 或 Na2CO3 溶液,
结果怎样?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25℃ 时,腈纶纤维生产的某种溶中,
c( ) 为 6,0× 10-4 mol·dm-3。 若在
40.0L该溶液中,加入 0.010 mol·L-1 BaCl2溶液 10.0L, 问
是否能生成 BaSO4 沉淀?
Question 5
Solution
沉淀析出所以有B a S O
101, 1
1069
10021084
)Ba)SO
Lm o l1002
050
0100100
)Ba
Lm o l1084
050
0401006
)SO
4sp
10θ
sp
7
34
2
o
2
4o
132
o
14
4
2
4o
,KQ
K
ccQ
c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SO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3.分步沉淀 (Fractional precipitation)
3
3
A g N O
dmm o l
?? ?? 3100.1
逐滴加入
?
?
?
??
?
?
??
??
???
???
Cldmm o l1001
Idmm o l1001
33
33
.
.
1dm-3溶液中
后析出
先析出
A g C l( s )
A g I ( s )
AgCl AgI
两者开始沉淀所需要的 Ag+离子浓度:
对 AgCl:
AgI先沉淀
8
10
3
θ
sp3
1081
0100
1081
dmm o lCl
A g C l
dmm o lAg
?
?
??
??
??
?
?
?
??
.
.
.
c
K
c
/)(
)(
/)(
153 1039dmm o lAg
A g I
??? ???,/)(
同理,对
c

实验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Question 6
Solution
接上题,随着继续滴加 AgNO3,AgI
沉淀到何种程度,AgCl才开始沉淀?
AgCl和 AgI一起沉淀时,c(I-),c(Cl-)和 c(Ag+)
同时满足 AgI和 AgCl的溶度积常数表达式, 即
——————— = ————— = 1.9 × 106c(Cl
-)/mol·dm-3 1.8× 10-10
c(I-)/mol·dm-3 9.3× 10-17
将 c(Cl-)/mol·dm-3=0.010代入上式, 即可求得 AgCl开始沉
淀时的 c(I-):
c(I-)/mol·dm-3 = 0.010/1.9 × 106 = 5.3 × 10-9
这就是说,AgCl开始沉淀时,已沉淀完全,?I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9.1.3 沉淀 -溶解平衡的移动
1,外加共同离子对溶解度的影响
在难溶电解质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共同离子 (即一种
构晶离子 )的强电解质时,导致难溶电解质溶解度降低的现
象叫同离子效应 (common ion effect)。
同离子效应是吕 ·查德里原理的又一种体现形式, 重
量分析中利用这种效应,通过加大沉淀剂的用量使被测组
分沉淀更完全 。
(Le Chatelier H,1850-1936)
法国无机化学家,巴黎大学教授,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Question 7 试计算 298K时 BaSO4在 0.10 mol·dm-3
Na2SO4溶液中的溶解度, 并与其在纯水中的
溶解度 (1.04× 10-5 mol·dm-3)做比较 。
Solution c(Ba2+) = x mol·dm-3
则,c(SO42-) = (x + 0.10) mol·dm-3
(BaSO4) = x (x + 0.10) = 1.1× 10-10
由于 x<<0.10,式中的 (x + 0.10)可用 0.10代替,从而算得,
x = 1.1× 10-9
即 c(Ba2+) = 1.1× 10-9 mol·dm-3。 该结果即 BaSO4在 0.10
mol·dm-3Na2SO4溶液中的溶解度, 比纯水中的溶解度下降
了 10-4倍 。 或者说,下降至原来的 1/10 000。
θspK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2,溶液 pH对溶解度的影响
许多难溶电解质的溶解性受溶液酸度的影响,其中以
氢氧化物沉淀和硫化物沉淀最典型。
( 1)难溶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
▲ 溶于酸的
氢氧化物
n
5
θ
sp
n
n
o
θ
sp
n
n
θ
sp
θ
sp2
nn
n
1001
OH 沉淀完全
M
OH 开始沉淀
M
OH
OHOHH加酸
( a qn O H( a q )M M ( s )M ( O 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
c
c
K
c
c
K
c
KQQ使,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Question 8 在含有 0.10 mol·L-1 Fe3+和 0.10 mol·L-1
Ni2+的溶液中, 欲除掉 Fe3+,Ni2+仍留在
溶液中, 应控制 pH为多少?
Solution
3, 2 104, 0 Fe ( O H )
7, 1 5 102, 0 N i ( O H )
pH 沉淀完全 pH 开始沉淀
38
3
15
2
θ
sp
?
?
?
?
??K
可控制 pH = 4,这个结果在试剂提纯和离子分
离中非常有用,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氢氧化物的沉淀 —溶解平衡可简化处理
)()()()( aqOHaqMsOHM ?? ? nnn
n p H
)n(
][ M ( O H )
lg}dm) / m o l(Ml g {
}dm) / m o lO(H{
)n(
][ M ( O H )
}dm) / m o l(M{
θ
w
n
θ
sp3n
n3

w
n
θ
sp3n
???
????
??
????
K
K
c
c
K
K
c
n
3
3
θ
w3n
n33nnθ
sp
}dm) / m o lO(H{
}dm) / m o l(M{
}dm) / m o l( O H{}dm) / m o l(M{[ M ( O H )
?
?
?
?
?
?
?
?
?
??
?????
??
??
???
c
Kc
ccK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 溶于酸也溶于碱的氢氧化物 类似的化合
物,只要金
属具两性,
均可得到如
此曲线。如
Cu(OH)2、
Zn(OH)2、
Cr(OH)3等。
Zn2+(aq) Zn(OH)
2沉淀 Zn(OH)2溶解
??? 43 A l( O H ) OH( s )A l( O H )
O3HAl 3H( s )A l( O H ) 233 ?? ??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Question 9 在下列物质中,哪一种在酸性溶液中
比在碱性溶液中更易溶, (a) Ni(OH)2(s);
(b) AgCl(s)?
Solution
(b) Cl-是 HCl的共轭碱,由于 HCl是强酸,其共轭碱 Cl-
是极弱的碱 。 因此,AgCl(s)的溶解度几乎不受溶液酸
性变化的影响,在酸性水溶液中仍然难溶 。
(a) Ni(OH)2(s)的溶解度受溶液酸性变化的影响较大
Ni(OH)2(s) Ni2+(aq) + 2 OH- (aq)
2 H3O+(aq) + 2 OH-(aq) 4 H2O(l)
Ni(OH)2(s) + 2 H3O+(aq) Ni2+(aq) + 4 H2O(l)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Question 10 在 0.20 dm-3 的 0.50mol · dm-3 MgCl2溶
液中加入等体积的 0.10 mol · dm-3的氨
水溶液,问有无 Mg (OH)2 沉淀生成?为了不使 Mg (OH)2
沉淀析出,至少应加入多少克 NH4Cl (s)? (设加入 NH4Cl
(s) 后体积不变 )
Solution
14
45
3
θ
b
2
Lm o l109, 5)OH
10591081NH
050
???
??
???
?????
?
(
.,.)(
.
c
xK
x
x
7242o2 10322501059MgOH ???? ???????,.).()()( ccQ
沉淀析出M g (O H ) 所以有 1081)M g (O H ) 2θsp112θsp,KQK ??? ?,.(
xxxc
c
0,0 5 )Lm o l
0 0 0,0 5 )Lm o l
OHNH OHNH
1
B
1
B
423
??
?
??
?
?
??
/(
/(
平衡
初始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Lm o l104, 5
250
1015
Mg
( M g ( O H )
OH
M g ( O H )
16
12
2
2
θ
sp
θ
sp2
??
?
?
?
???
?
??
?
.
.
)(
)
)(
沉淀析出,为了不使
c
K
c
KQ 
g34553400200ClNH
Lm o l200)NH
1081
050
1054
4
1
4o
5o
6
....)(
.(
.
.
.
????
??
??
??
??
?
?
m
c
c o1
66
o
6
B
423
0, 0 5 Lm o l
1054 1054 1054050 平衡
OH NH OH NH
c
cc
???
?????
??
?
???
??
..../
续上题续上题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 2)难溶 金属硫化物
PbS Bi2S3 CuS CdS Sb2S3 SnS2 As2S3 HgS
常 见 的 金 属 硫 化 物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多重平衡原理应用
金属硫化物的生成或溶解,与 H2S的酸解离平衡有关,
实质是多重平衡原理的应用。
)()(
)()()(
)((
)(
??
??
?
??
?
?
?
22
2
2
2
2
θ
a2
θ
a
θ
sp
SH
SSHM
SHS)H
MS
21
cc
ccc
K
KK
K
K

S ( a q )H( a q )M ( a q )2HM S ( s )
( 3 )( 2 )( 1 )
1/ ( 3 ) S ( a q )H ( a q )H( a q )HS
1/ ( 2 ) ( a q )HS ( a q )H( a q )S
( 1 ) ( a q )S( a q )M M S ( s )
2
2
θ
a2
θ
a
2
θ
sp
22
1
2
??
??
?
?
?
??
??
???
??

K
K
K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θ
sp
θ
a
θ
a2
2
21
SHM
H
K
KKcc
c
???
?
?
?
)()(
)(
322 dmm o l00, 1S)H SH ???(溶液饱和 c
θ
sp
θ
a
θ
a
5
2
θ
sp
θ
a
θ
a
2
o
2
21
21
1001001
H M
M100
H M
K
KK
c
K
KKc
c
???
?
??
?
?
??
?
??
..
)(沉淀完全
)(.
)(开始沉淀
金属离子沉淀时的浓度
其中 c(H+)是通过缓冲溶液调节的。 由此产生过阳离
子分组的“硫化氢系统”。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
3
2
dmm o l
M
?
?
?
?
10.0
)(c
3
2
dmm o l
M
??
?
??
?
5100.1
)(c
)H( ?? c pH?)H( ?? c pH?
ZnS(白色 )
NiS(黑 色 )
FeS(黑 色 )
MnS(肉 色 )
Cu(黑色 )
CdS(黄色 )
PbS(黑色 )
10105.2 ??
18103.6 ??
19102.3 ??
22105.2 ??
27100.8 ??
28100.8 ??
36103.6 ??
硫化物 溶度积
0.19
1.2 × 106
34
108
1.9 × 10-7
1.2 × 10-3
5.4 × 10-3
0.72
6.72
2.92
2.27
0.47
8.72
4.92
4.72
2.72
1.9 × 10-9
1.2 × 10-5
5.4 × 10-5
1,9× 10-3
0.34
1.08
1.2 × 104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Question 11 在 Cd 2+和 Zn2+的混合溶液中,co(Cd2+)
= co(Zn2+) = 0.10 mol ·dm-3, 通入饱和
H2S 溶液,使二者分离,应控制 pH 为多少?
Solution
0, 3 4 108, 0 C d S
0, 1 9 1052,Z n S
27
22
θ
sp
?
?
?
?
K
3dm0, 3 0 m o l)H ?? ??(c控制
?? )H(c
开始沉淀
?? )H(c
沉淀完全
)(H?c
Zn2+开始沉淀 Cd2+沉淀完全
0.19 0.34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Question 12 0.10 mol·dm-3 ZnCl2溶液中通入 H2S
气体使 H2S饱和, 将酸度控制在什么范
围,才能使 ZnS( =2.0 × 10-22)沉淀?
Solution (1) ZnS开始沉淀所需最低 S2-浓度:
要使 ZnS沉淀出来, 溶液的 c(H3O+)不能高于 0.22 mol·dm-3。
θspK
2122
32
θsp
32 1002
100
1002
dmm o lZn
dmm o lS ?
?
??
?? ????
?
??,..
/)(
/)(
c
Kc
32
32233θ
a dmm o lSH
dmm o lSdmm o lOH2
?
????
?
???
/)(
}/)({}/)({)(
c
ccK
220100210379dmm o lOH
10379dmm o lSdmm o lOH
21233
3
233223
3
.)./.(/)(
.}/)({}/)({
?????
????
????
?????
c
cc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25℃ 时,于 0.010mol · dm-3FeSO4溶液中
通入 H2S(g),使其成为饱和溶液 (c(H2S)=
0.01mol · L-1) 。 用 HCl调节 pH,使 c(HCl)= 0.30 mol · dm-3。
试判断能否有 FeS生成 。
Question 13
Solution
θspK 越大,硫化物越易溶
沉淀生成无
.
).(
..
Fe S
600
0110
300
100010
)(H
S)(H)Fe (
S ( a q )H( a q )Fe ( a q )H2Fe S ( s )
θ
sp
θ
sp
22
2
2
2
2
KQ
K
c
cc
Q
?
?
?
?
??
??
?
?
??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3.络合物的形成对溶解度的影响
能与构晶阳离子生成可溶性络合物的配位试剂能使平
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导致沉淀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这里的 K 也可以称为,竞争常数,,它是指溶液中
两个平衡同时存在时的新平衡的平衡常数。
θfθsp KKK ?? 多重平衡原理应用
θ
f
θ
s p aθ
a,2
θ
a,1
θ
f
θ
sp KK
KK
KK
K ??
?
?
?
?? ??? 2HSHC d C l ) 4 H C l (C d S (s ) 224 浓
?? ?? Cl)(N H A g 2 N HA g C l (s ) 233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Question 14 室温下,在 1.0 dm-3氨水中溶解 0.10
mol固体的 AgCl (s),问氨水的浓度最小
应为多少?
Solution
x 100.
1
23
3
2
3
710
23
θ
f
θ
sp
L2, 4 m o l0, 2 02, 2O)HNH
22
102, 0 2
100100
102, 0 2
101211081
)A g ( N HA g C l
?
?
?
?
?
?????
?
???
?
??
????
??
(
.
..
..
)()(
c
x
K
x
KKK
100.
?? ?? Cl)A g (N H 2 N HA g C l (s ) 233
平衡浓度 /mol?dm–3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盐效应 (Salt effect) 在难溶电解质饱和溶液中,加
入易溶强电解质 (可能含有共同离子或不含共同离子 )而使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增大的作用。
仅增大 25%
下降到原来的
1/35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盐效应 (Salt effect)
AgCl在 KNO3溶液中的溶解度 (25℃ )
0.00 0.00100 0.00500 0.0100
1.278 1.325 1.385 1.427
c(KNO3)/mol ·dm-3
AgCl溶解度
/10-5(mol· dm-3)
0.15 0.24 0.016 0.014 0.013 0.016 0.023
c(Na2SO4)
/mol ·dm-3
S(PbSO4)
/mmol·dm-3
PbSO4在 Na2SO4 溶液中的溶解度 (25℃ )
0 0.001 0.01 0.02 0.04 0.100 0.2000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Question 15 盐效应导致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增大,
这一现象是沉淀 -溶解平衡移动的结果吗?
Solution
★ 离子氛的存在导致两个构晶离子
的有效浓度 (即活度 )明显地小于
测量浓度 。
★ c(Ag+)·c(Cl-)达到 1.8× 10-10时,
a(Ag+)·a(Cl-)仍小于这 个数值,这意味着尚未到达平衡。
★ 因为难溶电解质溶液中构晶离子的浓度极低,我们才能
用浓度 (c)代替活度 (a)。 如果允许用浓度的乘积表示平衡
的话,这已经是另一个平衡了 !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θ
sp
22
223
3
36θ
sp
S S ( s ) S
O4H2 N O ( g )3 S ( s ))3 C u ( N O
8 H N O3 C u S ( s )
1021C u S
KQQc
K
???
???? ??
?
??
??
?
,,,)(
.)(
典型的氧化还原溶解典型的氧化还原溶解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θ
sp2
2
4
2
242
3
53θ
sp
S S ( s ) S
Hg H g C l Hg
O4H3 S ( s )2 N O ( g )H g C l3H
2 H N O)1 2 H C l (3 H g S ( s )
106, 4H g S )
KQ
K
?
??
?
?
?
?
?
???? ??
??
??
??
???
?
2
2
使
使
)浓(浓
(
浓 HCl
浓 HNO3
典型的氧化 — 配位溶解典型的氧化 配位溶解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9.2 沉淀滴定法
Precipitation titration
9.2.1 莫尔法 Mohr method
9.2.2 佛尔哈德法 Volhard method
9.2.3 法扬司法 Fajans method
9.2.4 银量法的标准溶液 Standard solution
of argentimetry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适于滴定分析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沉淀溶解度小,组成确定;
2,沉淀反应速率快,不易出现过饱和状态;
3,共沉淀产生的玷污不致影响测定的准确度;
4,有合适的方法指示滴定终点的到达。
沉淀滴定法, 是基于沉淀反应的滴定分析法 。
有一定实际意义的反应主要是生成难溶银盐 (如
AgCl,AgBr,AgI和 AgSCN)的反应。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9.2.1 莫尔法
1,滴定原理
指示剂 K2CrO4
滴定剂 AgNO3
沉淀反应:
测定的对象
直接法,Cl–,Br–。 返滴定法,Ag+
10θsp 1081 ???,K
12θsp 1002 ???,K
( a q )C r O 24 ?
(aq)Cl -Ag
+(aq) + AgCl(s,白色 )
2 Ag+(aq) + Ag2CrO4(s,砖红色 )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2,指示剂的用量
实际测量中加入 K2CrO4 使 c( )≈5× 10-3
mol·dm-3,尽管会引入正误差,但有利于观察终点颜色的
变化。
?24CrO
溶液中 离子的合适浓度可由相关的两个溶度积
常数计算出来:
c(Ag+)/mol·dm-3 = c(Cl-)/mol·dm-3
=
= 1.3× 10-5
c( )/mol·dm-3 = (2.0× 10-12)/(1.3× 10-5)2
= 1.2× 10-2
)10(1, 8 10??
?24CrO
?24CrO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3,溶液的酸度
实际要求溶液的 pH值 6.5~ 10.5之间。
滴定前
酸性太强
用 NaHCO3或 CaCO3中和
碱性太强
用 HNO3中和
碱性太强的溶液中, Ag+离子又会生
成 Ag2O沉淀:
2Ag+(aq) + 2 OH-(aq) 2 AgOH(s)
2 AgOH(s) Ag2O(s) + H2O(l)
酸 性 溶 液 中
平衡右移,导
致 离子
浓 度 下 降 和
终点拖后
?24CrO
?24CrO ?4HCrO(aq) + H3O+(aq) (aq) + H2O(l)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4,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
0.1000mol·dm-3 AgNO3 溶液滴定
20.00ml0.1000mol·dm-3 NaCl,NaBr
和 KI溶液
● 原始浓度,浓度越大,突
跃范围越大。
AgNO3 滴定同浓度 NaCl pAg
1.000 mol/L 6.4 ~ 3.3
0.1000 mol/L 5.4 ~ 4.3
● 难溶盐溶解度,AgX溶解度
( )越小,突跃越大。θspK
AgX pAg ΔpAg
AgCl 1.8× 10-10 5.4~ 4.3 1.1
AgBr 5.0× 10-13 7.4~ 4.3 3.1
AgI 9.3× 10-17 11.7~ 4.3 7.4
θspK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Question 16
Solution
为什么 莫尔法的选择性比较差?
因为测定时会受到许多干扰:
★ 与 Ag+生成微溶性沉淀或络合物的阴离子如 S2-、,
,等干扰测定。
★ 与 生成沉淀的阳离子如 Ba2+,Pb2+和大量有色金
属离子如 Cu2+,Co2+,Ni2+等干扰测定,预先除去。
★ 高价金属离子如 Al3+,Fe3+等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发
生水解,干扰测定。
?23CO
?34PO ?242OC
?24CrO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9.2.2 佛尔哈德法
1,直接滴定法测定 Ag+的含量
指示剂,[NH4Fe(SO4)2]
滴定剂,NH4SCN
沉淀反应:
滴定条件,指示剂用量 c(Fe3+)≈ 0.015 mol·dm-3,酸度
在 c(H3O+)为 0.1~ 1 mol·dm-3之间。
12θsp 1001 ???,K
Ag+(aq) + SCN- (aq) AgSCN(s,白色 )
Fe3+(aq) + SCN-(aq) [Fe(SCN)]2+(aq)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2,返滴定法测定卤素离子
● 滴定原理
NH4SCN标准溶液
1) HNO3介质
2) 加入过量的
AgNO3
3) 加入铁铵矾
指示剂
Ag+(aq) + Cl- (aq) AgCl(s)
Ag+(aq)+SCN-(aq) AgSCN(s)
Fe3+(aq) + SCN-(aq)
[Fe(SCN)]2+(aq)
10θsp 1081 ???,K
12θsp 1001 ???,K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 滴定措施
( 1)溶液煮沸,凝聚 AgCl沉淀,过滤除去沉淀。
( 2)加入有机溶剂如硝基苯或 1,2-二氯乙烷 1~2ml,保护
AgCl沉淀,阻止了 SCN-与 AgCl发生转化反应。
( 3)测定溴化物和碘化物,不发生沉淀的转化。测碘化物
指示剂必须在加入过量的 AgNO3加入,防止 Fe3+氧化 I-
为 I2。
( 4)溶液 Fe3+浓度为 0.2mol·d m-3,滴定误差小于 0.1%。
( 5)酸度大于 0.3 mol ·d m-3, 选择性高、干扰少。
AgCl(s) + SCN-(aq) AgSCN(s) + Cl-(aq)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沉淀的转化 ( Conversion of precipitation)
)( C a)( C O
)( C a)( S O
223
224
??
??
?
??
cc
ccK
)(C a C O
)(C a S O
3
θ
sp
4
θ
sp
K
K
?
9
6
1082
1019
?
?
?
??
.
,31033 ??,
对反应
类型相同,大(易溶)者向 小(难溶)者
转化容易,二者 相差越大转化越完全,反之 小
者向 大者转化困难。θspK
θspK
θspK θspK
θspK
?? ?? 243234 SO(s )a C O CO(s )C a S O C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9.2.3 法扬司法
● 滴定原理
化学计量点之前
化学计量点之后
AgCl(s) + Cl-(aq) + FIn-(aq)
AgCl·Cl-(吸附态 ) + FIn-(aq,绿色 )
HFIn(aq) + H2O(l) H3O+ + FIn-(aq,绿色 )
AgCl(s) + Ag+(aq) + FIn-(aq)
AgCl·Ag+·FIn- (吸附态,粉红色 )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 滴定措施
( 1)加入糊精保护胶体,防止 AgCl沉淀过分凝聚。
( 2) Cl-在 0.005mol·dm-3以上; Br-,I-,SCN-浓度低至 0.001
mol ·dm-3时仍可准确滴定。
( 3)避免在强的阳光下进行滴定。
( 4)胶体颗粒对指示剂的吸附能力略小于对待测离子的
吸附力。太大终点提前,太小终点推迟。
AgX吸附能力 I->SCN->Br->曙红 >Cl- >荧光黄
( 5)酸度范围不同,
荧光黄 (荧光素 ) 黄绿色 (有荧光 )粉红色 7~ 10
二氯荧光黄 黄绿色 (有荧光 )红色 4~ 10
曙红 (四溴荧光黄 ) 橙黄色 (有荧光 )红紫色 2~ 10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9.2.4 银量法的标准溶液
1,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 间接配制法:
标定法:利用基准物质确定溶液准确浓度
比较法:用一种已知浓度的标液来确定另一种溶液
的浓度方法
★ 直接配制法:
基准物质 称量 溶解 定量转移至容量
瓶 稀释至刻度 根据称量的质量和体积计算
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2,AgNO3标准溶液
方 法,直接配制法或间接配制法,视 AgNO3纯度
而定。
标定基准,NaCl
系统误差, 采用相同的标定方法和测定方法,抵消方法
的系统误差。
3,NH4SCN标准溶液
先配制成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 AgNO3标准溶液按
佛尔哈德法标定 。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与沉淀有关的一些概念与沉淀有关的一些概念
1,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1) 同离子效应
(2) 盐效应
(3) 酸效应
(4) 络合效应
c(Cl-)大于 10-2.5 mol·dm-3时,络合效应为主,
c(Cl-)小于 10-2.5 mol·dm-3时,同离子效应为主;
沉淀剂过量 10-3~ 10-2 mol·dm-3,沉淀的溶解度最小。
Ag+ + Cl- = AgCl
Cl-
??? 34232 A g C l,A g C l,A g C l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 5)其他影响因素
● 温度
● 沉淀颗粒
● 溶剂
PbSO4
水中
S=45 mg ·dm-3
30%乙醇水溶液中
S=2.3 mg ·dm-3
SrSO4 沉淀
大颗粒 S = 6.2× 10-4 mol ·dm-3
0.05μm S = 6.7× 10-4 mol ·dm-3 增大 8%
0.01μ m S = 9.3× 10-4 mol ·dm-3 增大 50%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2,影响沉淀粒度的因素
● 沉淀的形成过程
构晶离子 晶 核 沉淀颗粒
成核作用 长大过程
晶形沉淀
无定型
沉 淀
成长,定向排列
凝聚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特点 晶形沉淀 凝乳状沉淀 无定形沉淀
直径 0.1~ 1μm 0.02~ 0.1μm 小于 0.02μm
结构 规则,紧密 疏松,无规则
溶解度 较大 较小
纯度 高 含大量水
处理 易过滤,洗涤 不易过滤,洗涤
示例 BaSO4 AgCl Fe2O3·nH2O
1.1× 10-5 3.2× 10-10 1.9× 10-10
● 几种类型沉淀的比较
θspK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Question 17
Solution
怎样降低沉淀的溶解度?
1,控制操作温度
2,控制沉淀的粒度
陈化过程不但能够降低
沉淀的溶解度,而且也
能使其变得更纯净。
3,变换溶剂
往水溶液中加入能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如乙醇、丙
酮等)可以降低沉淀的溶解度。
大晶体 小晶体
转化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 分散度
冯 ?韦曼 (Weimarn Von) 经验公式:
分散度 =K ×( Q-S) /S
Q:沉淀剂加入瞬间构晶离子的浓度;
S,沉淀的溶解度;
(Q –S),过饱和度, 引起沉淀作用的动力;
(Q -S) /S,相对过饱和度;
K,为常数, 与沉淀性质, 介质及温度等有关,
该式表明:热溶液 ( S较大 ), 稀溶液 ( Q较小 ), 加入
沉淀剂时不断搅拌 ( 降低局部过饱和度 ) 有利于形成分散
度较小 ( 即颗粒较大 ) 的沉淀 。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3,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1,共沉淀 Coprecipitation
沉淀析出过程中,将实验条件下本来可溶的某
些其他组分一起带下混入沉淀的现象叫共沉淀。
★ 表面吸附, 由沉淀表面上离子电荷的不完全平衡而引起
Ba2+ Cl-
Ba2+Ba2+
Ba2+
Ba2+ Ba2+
Ba2+ Ca2+
Ca2+
Cl-
Cl-
K+
Na+
吸附层 扩散层
?24SO?24SO
?24SO
?24SO ?24SO
?24SO
?24SO ?24SO
?24SO
?24SO
?3NO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 吸留,沉淀生成速率太快,导致表面吸附的杂质离子
来不及离开沉淀表面,而被后来沉淀上去的离
子覆盖在沉淀内部的共沉淀现象。
不能用洗涤方法除去,可通过陈化或重结
晶的方法予以减少。
★ 混晶或固溶体的生成,
若溶液中杂质离子与沉淀构晶离子的半径相近,
晶体结构相似时, 形成混晶共沉淀 。
如 BaSO4- PbSO4; AgCl- AgBr; BaSO4- KMnO4
减少或消除混晶生成的最好方法, 是将杂质事先
分离除去 。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2,后沉淀 Postprecipitation
一种本来难于析出沉淀的物质,或是形成稳定的过
饱和溶液而不能单独沉淀的物质,在另一种组分沉淀之后
被“诱导”而随后也沉淀下来的现象,且它们沉淀的量随

置的时间而加多。
产生原因可能与主沉淀吸附过量
沉淀剂有关,主沉淀表面较高的沉淀
剂浓度导致杂质离子浓度与沉淀剂离
子浓度的乘积大于其溶度积常数。
Zn
Cu S
SS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 后沉淀引入杂质的量,随沉淀在试液中放置时间增
加而增加,而共沉淀量受放置时间影响小。
★ 不论杂质是在沉淀之前就存在的,还是沉淀后加入
的,后沉淀引入杂质的量基本上一致。
★ 温度升高,后沉淀现象更为严重。
★ 后沉淀引入杂质的量,有时比共沉淀严重得多。
在重量分析法中,共沉淀和后沉淀是
消极因素,而在痕量组分富集分离中,却
是一种积极因素。
共沉淀与后沉淀现象的区别共沉淀与后沉淀现象的区别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 选择适当的分析步骤。 ● 选择合适沉淀剂。
● 改变杂质的存在形式。 ● 改善沉淀条件。
● 再沉淀:将得到的沉淀过滤后溶解,再进行第二次沉淀。
4,减少沉淀玷污的方法
沉淀条件 混晶 表面吸附 吸留或包夹 后沉淀
稀 溶 液
慢 沉 淀
搅 拌
沉 化
加 热
洗涤沉淀
再 沉 淀
0
不定
0
不定
不定
0
+
+
+
+
+
+
+
+
0

0

0
0
+
+
+
+
+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