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学之所以是一门科学,是因为它有自己特殊的研究领域,在这个研究领域里有自己特殊的矛盾,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而思想政治教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科学,则是因为它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指导着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包含着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这两层意思。马克思主义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世界 观和方法论的正确指导,而且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气息与现代特征。
一、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学科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因此,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就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无产阶级唯一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武器,当然便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例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原理、人的本质的学说、个人全面发展的理论等。这些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当然是最重要的。但是,也必须看到,科学社会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社会主义意识不可能自发产生而必须灌输的原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理论依据,不认真学习和把握上述理论,也难以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体系。同时,我们观察思想观念领域里的现象,当然不能停留在精神现象的领域,不应从思想、概念本身就事论事地去分析根源,而应当从物质生活领域中,从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中去分析根源,这样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
要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还必须完整准确地领会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对马克思主义采取科学的态度。而不应当断章取义、望文生义,对马克思主义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不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一定条件下讲的话,不问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到处搬用。比如,19世纪四、五十年代,马克思的视野主要在欧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人类历史演进的几个阶段,主要是根据欧洲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概括的,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五大形态”发展的必然规律,更没有将“五大形态”作为世界各国民族社会发展的一般道路。要正确和全面地理解为什么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总是先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那就必须同时深入学习和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才会懂得我们为什么可能而且必需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和怎样跨越的问题,从而也才会从中得到理论启迪,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信念。同时,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我们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二、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来指导学科建设
“作为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等待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等待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十五大强调,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只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才能发挥马克思主义创造活力。十五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对待马克思主义,有个学风问题:究竟是从本本出发,还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优良学风,一直把是否实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统一作为党是否成熟以及成熟程度的标准来看待。今天,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仍然必须发扬这个优良传统。一方面,要牢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另一方面,又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当代中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特别要强调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
我们应当在完整准确地学习、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最密切,应用得最多,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了直接依据的那些基本原理和理论。一般教科书列出了4条、5条、6条不等。我们认为,要从实际出发、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依据,就必须深刻理解、领会以下十条基本原理。
一、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他们经过对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考察,第一次以所有制形式即生产关系的类型为科学标准,概述了社会历史演进的几个阶段(即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封建主义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共产主义所有制),标志着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理论的初步形成。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以生产关系为核心,以社会基本矛盾为主体,对社会形态理论进行了完整的经典的表述,标志着这一理论的成熟。《资本论》的出版,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运用和深化,使社会形态理论通过验证由“假设”变为科学,表明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达到了一个新高度。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说明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是社会形态的基本内容,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直接推动的,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又是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制约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动力和根本原因。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的根本任务,不是描绘不同社会形态的更替运动,而是揭示社会形态发展的自然历史中的客观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社会形态理论中,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坚持认为,任何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发展都要受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客观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又坚持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化。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开始了对东方社会的研究,他通过与西方社会的初步比较,认识到东方社会结构与西方社会结构不同,他首先声明《资本论》中所作的分析不能作为判断俄国前途的依据,进而作出了俄国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径直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晚年继续探索,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完整体系。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特别是俄国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事实,是对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印证和发展。1989—1991年苏联和东欧发生解体和剧变后,国外一些学者因此又认为经济文化较不发达国家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这些论调不仅被这些国家在革命胜利后经济文化获得迅速发展的事实所驳倒,而且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东方社会发展的设想。邓小平理论全面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使已经跨越了“卡夫丁峡谷”后的我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使社会主义优越性有希望得以正常发挥。
当代资本主义由于新的科技革命的出现,使得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经济、科技最发达的一些国家(如美国),知识经济已开始代替工业经济。在这样的条件下,《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是否过时了呢?只要我们牢牢把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性质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便会看到,《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的矛盾,并没有、也不可能由于知识经济的出现而消失。当然,资本家剥削的形式改变了,已由过去以剥削绝对剩余价值为主转变为以剥削相对剩余价值为主了。剥削形式的改变并非剥削本质的改变。只要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存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就必然存在和发展,尽管斗争是长期的、曲折的,但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或迟或早总会成熟,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个历史总趋势是不会改变的。《共产党宣言》通过分析无产阶级的阶级特性和历史地位,进而指出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她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埋葬者,而且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她要最终消灭一切私有制;只有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自己最后才能得到解放。这个理论也永远不会过时。
这一理论从总体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目的、任务、内容和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服务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定信念,来自于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无产阶级政党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提高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能力,培育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就是要帮助人们树立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它体现并保证着各项工作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与否,都要以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为根本标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坏与大小,也要看它对人们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人们的历史使命感、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所起的作用如何而定。
二、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是唯物史观最根本的原理,它科学地回答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揭示了唯物史观的实质。马克思主义认为,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社会形态,总是在既定的现存的条件下创造历史的。“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4卷第695页。“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它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当然也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展。一切以往的社会意识,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社会意识反映着经济基础,又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1卷98页。社会意识被经济基础所决定,但它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它的发展有其历史的继承性;它的发展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平衡的,“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4卷第704页。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其中政治思想对其它意识形态影响最大,处于社会意识的核心地位,往往成为经济条件与其它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的中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它或者促进社会进步,或者阻碍社会发展。“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下册第839页。)
上述原理说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既被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我们必须据此去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地位作用,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进步的要求,防止和克服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或“万能论”这两种错误倾向。
三、关于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由于政治较之道德、文艺等上层建筑更直接、更集中地反映经济,所以,它在上层建筑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政治既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的形式有武装斗争、法律斗争、思想理论斗争等。一个阶级想要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自己的经济目的,必须借助政治手段才有可能。要全面理解什么是政治。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政治的主要任务是阶级斗争,是武装夺取政权、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开辟道路;在无产阶级政权建立和巩固后,政治的主要任务则是经济建设了。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巩固政权、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的力量源泉,所以,在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建设是最大的政治。然而,经济建设的发展不会自发地解决政治方向问题,因此,“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解决它的生产任务”(《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3版,第4卷第408页。),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3版,第4卷第407页。)。上述原理正是“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论断的理论依据。因此,要坚持政治与经济的统一,既要反对“空头政治家”,又要反对“迷失方向的经济家和技术家”,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牢记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四、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剥削阶级作为完整的阶级已被消灭,阶级斗争已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将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阶级与阶级斗争观念的教育仍是政治观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的主题,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就显得十分重要。毛泽东提出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是对马列主义的重大发展。
在社会主义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反之,则是人民的敌人。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一般说来是非对抗性矛盾。两类矛盾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对敌人实行专政,而在人民内部则实行民主集中制。“凡属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毛泽东著作选
读》下册,第762页.)。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有效地进行生产、工作和学习,政府和领导者发布适当的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规章制度,这同说服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人民中间的犯法分子也要受到法律制裁,但这同对敌人的专政是有原则区别的。要坚持以说服教育为主、法纪处理为辅的方针,在执行法纪中也要伴之以说服教育。毛泽东根据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这种民主方法,概括为“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意即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思想斗争,分清是非,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这是与“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相对立的,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宗旨的正确方法。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是我们确定思想政治教育方针、原则、方法的直接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任何方针、原则和方法,只有符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求的才是正确和有效的,反之,则是错误和有害的。在一定条件下,对人民内部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使矛盾激化。会给敌对势力以可乘之机。同时,由于人民内部矛盾有时与敌我矛盾交织在一起,一时难以分清,这就更要深刻领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努力提高政策和策略水平,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使我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五、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1)人的本质在其类而言是劳动和实践活动
比较人和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马克思看到,实践,尤其是生产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语言和思维,使人和动物界分离,成为自然界中一种独立的、能动的力量,人和人类生长和发展的过程,就是自己的本质力量不断对象化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创造属人世界的过程,也是不断地创造自己本质的过程,而动物不会劳动,不会制造工具,只能长期地受制于自然界,永远是自然界中不可能有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因此,人的本质,在其类而言是劳动和实践活动。
(2)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类的早期劳动和简单交往,产生出人类的语言和意识,使人脑和猿脑最终区别开来,劳动创造了人。而劳动、语言、意识这些人类独具的特殊属性(一般本质)都只有在人的社会性中才能得到说明。因为人只有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行生产劳动,所以,语言、意识都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734页。)。即使是人的自然属性也不是纯粹的本能,而无不打上社会的印记,融入了人的社会性,受到人的社会属性的制约和规定,是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动活动和社会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人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活动,动物则不能。所以,人是“一切动物中最社会化的动物”。马克思认为,人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首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具有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力、生命力和欲望等等,都是人的自然属性。所有这些自然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抹杀的。但是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主要表现为劳动、语言、思维等,人是社会存在物,是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是“一切动物中最社会化的动物。”
人的这两个属性不是孤立分裂的,而是密切联系的,辨证统一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的物质基础,社会属性支配和控制着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的具体化,就都带有社会性。这两种属性统一于社会。如感觉是人的自然属性,但人的感觉同动物不同,同一类动物在同一对象面前,感觉是一样的;而不同的社会人物在同样的感觉对象面前,其感觉是不同的。再如性行为是人的自然属性,但进入文明社会后,人的性行为必须受到人的社会属性的制约。婚姻限制了人的动物性,使得人们只能同某一特定的对象发生性行为,性行为带有更多的社会性。正如马克思所说:“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他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他们就是动物的机能”(衣冠禽兽,人的本能脱离了社会属性的制约,完全同动物一样)可见,人的自然属性不能离开社会属性,人的最本质属性在于社会性。
在肯定人的本质是劳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发现,生产实践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存在和进行;并且,它不仅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时又是社会关系的生产,这生产着的社会关系反过来又是人从事劳动和其它活动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人无法从事一切活动,无法创造自己的本质。所以从实践的结果看,“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6月第2版,第56页。)。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性表述。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70页。)。因为只有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之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人和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地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实践开拓和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的历史。
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具有阶级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是历史和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内容及其表现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具有历史性。人的本质具有历史性,它随着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了原始人类平等、为公的本质,虽然这种社会本质远非自觉、理想、全面的,但是足以证明“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论调不符合历史的事实。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人的本质也随之分化,自私自利成为剥削阶级的本质。我国当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人的本质呈现出多层次的复杂状况,但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都为人的本质逐步发展为先公后私、大公无私的本质创造着愈来愈充分的条件,先公后私、大公无私的人将会由少到多,这是肯定无疑的总趋势。在阶级社会中,这种历史性主要表现为阶级性。因为在阶级社会中,个人总是处在一定的阶级中,他们主要是作为阶级的成员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阶级决定着每个人不同的生活状况,生活方式,社会机会,前途命运,精神面貌和个性发展。抽掉阶级分析,就难以对人的本质作全面认识,也难以理解人生的喜怒哀乐。因此,处于不同阶级地位的人具有不同的阶级本质。关于这一点,恩格斯指出,英国的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各有自己的习惯语言,自己的一套思想和观点,自己的习俗和道德,自己的宗教和政治。“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人,他们彼此是这样的不同,就好象他们是隶属于不同的种族一样。”鲁迅也曾深刻地指出:“‘喜怒哀乐,人之性也’,然而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那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象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因此,在阶级社会中,个性具有阶级性,人的本质主要体现为他的阶级本质,也就是他的阶级关系。 但是,我们只能说人的阶级性是人的本质的“主要体现”,而不能说是“唯一的体现。” 在阶级社会里人的本质具有阶级性,人“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2页。)。人的本质都带有阶级性却并非只有阶级性,即使在对立的阶级之间也有着某些共同的社会属性(如社会公共生活准则等)。因此,我们在坚持人的本质有阶级性时,又反对片面地将人的本质只归结为阶级性的简单化倾向。 因为社会关系是一个比阶级关系更为广泛的概念,他所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他既指阶级关系,又还指民族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师徒关系,同事关系,邻里关系以及各种思想精神方面的关系等等。阶级关系只是社会关系中的一种。人的本质是由这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构成的,而不仅仅是由阶级关系构成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人的相互间发生的关系,往往并不直接表现为阶级关系,而是直接表现为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同乡关系、师生关系、民族关系等等。人们所直接交往和体验的也是这些一般的社会关系。绝不能说阶级社会中的人就绝对没有共同的社会关系。绝不能说阶级社会中的人就绝对没有共同的社会属性。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毫无共同点,就不会有各阶级并存的社会共同体。因此,在分析阶级社会里的人的本质的时候,既要看到他们的阶级区别的一面,又要看到共同的一面。而阶级性的一面是主要的,就是许多共同的东西,也要受阶级性的影响和制约。
(3)需要对人的本质的意义
在分析实践的动力机制时,马克思肯定了需要对人的本质意义。需要是人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人们的一切的活动都是为了满足需要。需要产生动机,动机促使人去创造、去劳动、去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人又产生新的需要,驱动人去开拓更广阔的实践领域和生活领域。人一生的过程,人类的过程,就是通过实践满足和创造需要的过程。需要源于人的各种本能,具有自然性和生物性的一面;需要又在本能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和发展,因而又具有社会性的一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需要构成了人的需要体系。
综上可知,马克思从三个方面界定了人的本质,三个方面内在关联不可分割,如果单从某一方面界定,都不可能完整地理解人的本质。在人的本质形成中,人的需要是内在根据,实践是途径,社会关系是条件和结果,把它们统一起来,可以得出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就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为了满足需要而进行的实践活动的总和。它既涵盖了人的类本质,又适用于人的个体本质,既指称人的现实本质,又包含了人的理想本质,它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贯彻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原则的基本途径
遵循人性原则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按照“人性”原则的完整涵义所规定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开展工作。关键是要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体现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要求,提高针对性、现实性、人情味和实效性。
(1)根据人性的具体表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人性是历史的、也是具体的。人都具有个体差异,表现出各个不同、多姿多彩的个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体条件、心理素质;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性格态度;有不同的社会关系、阅历觉悟;有不同的实践能力、实践习惯,故他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思维方式和接受别人劝导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依据这种不同,加强针对性,使教育内容更恰当、方法更切实、进程更合理,形象的说法就是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症下药”。首先要具体分析教育对象的不同特征,考察其年龄、阶层、文化知识水平、个人经历、家庭环境、性格特点等,从而形成准确、全面的认识。接着,要依据这些特征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教育。例如,对喜欢“大江东去”的豪迈之气者,要直陈事理;对喜欢“小桥流水”的眷眷之意者,要动之以情;对喜欢“震耳发聩”的激昂之声者,要晓以利害;对喜欢“润物无声”的娓娓之情者,要潜移默化……在进行教育时,只能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而不能先入为主、千人一法。
(2)依据人的自然性,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情味
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单纯强调人的社会性、阶级性,讲自然性就是鼓励人的放纵,讲人情味就是贬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事实上,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有违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我们认为,根据马克思主义系统的人性论思想,人的基本前提是生命有机体,人不可避免地具有自然性,只不过人的自然性是在社会性的约束控制之下。依据人的自然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求我们以科学的眼光、正确的态度看待人的自然性,决不能采取伪科学的观点和禁欲主义的态度。其二,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人、关心人、充分理解教育对象正当的需要与本能、欲望与冲动的合理性,这样才能构筑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桥梁,以情感的力量打动人,为下一步以逻辑的力量说服人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三,思想政治教育还要通过自己的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教育对象合理的自然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同时,在教育过程中结合必要的激励手段,利用人的物质需要,利用社会分配去激励人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力。
(3)依据人的社会性,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
依据马克思主义人性论思想的观点,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现实的个人实际上是现实的社会关系的产物,人性具体地体现在实实在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社会生活之中。做好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握现实的教育对象,从社会关系的角度认识人性、做好工作。第一步,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把握人的思想,努力从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系统及其变化中了解人的思想及其变化,充分认清人们思想的具体性、复杂性、变化性和必然性,对教育对象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认识。第二步,思想政治教育要努力为教育对象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环境作为人们接受教育的客观条件,制约着人并受人的改造和发展,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人的正确思想和正确立场的形成。所以,努力营造和完善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社会环境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既要注重大环境的营造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健康文明的文化环境、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以良好的“大气候”熏陶教育对象;又要努力营造小环境,注重发挥家庭、学校、邻里、单位、社区等微观环境的作用,使之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共同促使教育对象健康向上。
(4)依据人的实践性,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人类一刻也不能停止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人类的创造性活动之一,是实践性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收到实效,是不是真的使人的思想、观点、立场等得到了改变,归根到底也体现在人的行为上。所以,从人的实践性出发去认识对象和教育对象,是必要的。在具体教育工作中,我们一是要善于从实践的角度、从人们的具体行为活动中把握教育对象,从而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二是要努力在实践中启迪人们的思想觉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寓灌输于活动、寓事理于实践。要通过大量活生生的现实教育,使受教育者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正确思想得到升华,模糊认识变得清晰,过激思想得到纠正,克服各种思想错误和行为偏差,实现社会规范向内心信念和行为习惯的转化,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其三,也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要引导教育对象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以实际行动搞好工作、学习,在参加社会建设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起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良好作风和行为习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这样,反过来又会促使教育对象提高思想觉悟,努力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唯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才算是真正收到了实效。
既然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那么,对人的本质的不同认识,必 导致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关问题的不同结论。因此,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学说为指导,才可能科学地分析对象的思想特点,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六、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
1、马克思个人全面发展的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提出来的,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确立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重要理论基础。严格说来,“个人全面发展”概念更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在笔者看来, 马克思提出“个人全面发展”理论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我们不能超越这种历史背景去理解个人全面发展的内涵,否则不仅会人为地扼杀马克思主义精神的时代性,而且会丧失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超越性。马克思提出个人全面发展思想背景有二:一是当时只有一少部分特权阶层有权接受文化教育,而广大的劳苦大众只能参加生产劳动,这种劳动与教育的分离直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二是深入到工业生产过程内部,由于受过细分工的制约,每个人都终生地从事一种职业,成为整个机器的一个部件,从而造成人的全部潜能一部分过度畸形发展而另一部分人为闲置荒废的片面发展局面。
马克思、恩格斯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在一系列著作中,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个人全面发展是与个人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它的本来涵义是指每一个人、全体社会成员的智力、体力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和统一地发展,最根本的是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人们都成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370页。)。然而,私有制基础上旧式分工的出现和发展,却使得人们片面发展。原始社会时“由于性别和年龄的差别,也就是在纯生理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自然的分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89—390页。),它对个人的发展还未产生实质性的影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解体,出现了“社会内部的分工”,少数社会成员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公共事务的管理,从事宗教、教育或艺术等活动,这种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分工,使“一些人靠另一些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一些人(少数)得到了发展的垄断权,而另一些人(多数)经常地为满足最迫切的需要而进行斗争,因而暂时(即在新的革命的生产力产生以前)失去了任何发展的可能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07页。)。同时,“第一次大分工,即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立即使农村人口陷入数千年的愚昧状况,使城市居民受到各自专门手艺的奴役。它破坏了农村居民的精神发展的基础和城市居民的体力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16页。)。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生产机构内部的分工”即“工厂内部的分工”,它“完全消灭工人的独立性并使工人变成资本指挥下的社会机构的部件”,这种“分工使他们变成片面的人,使他们畸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4页。),“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成为“一个以人为器官的生产机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75页。〖ZW)〗,工人则“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的工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99页。)。
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大工业的本性,必然要求“用那种把不同的社会职能当作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5页。),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阻碍着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就成为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根本历史条件。只有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那么,“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370页。)。当然,还必需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以便“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43页。)。而“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5页。),“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20页。)。所以马克思指出,所谓个人的全面发展就是“社会中的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中每个人智力和体力全面、自由、充分地发展。可见马克思是在“有的人受教育,有的人受不到教育”的背景下,在“社会中每个人”视界内提出个人智力和体力全面发展的。实际上,马克思所理解的“智力”和“体力”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与“劳动”或者“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因此他十分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或者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
2、新时期个人全面发展之理念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发展是指每一个人自身所蕴含的全部发展可能性或潜能的全方面发展。从内容上看,它包括人的智力、体力、品德、美感等多方面的发展,从心理结构上看,它指人的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不仅如此,即使对人身心的某一个方面,也要作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以智力为例,美国学者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就认为,人至少有八种智能,即语言、逻辑数字、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交往、个人内在和自然智能[2]。 如果我们对全面发展仅作简单化的理解,那么个体人性的丰富性就会被扼杀,就会被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造成片面发展,泯灭个性。
( 2)和谐发展。所谓和谐发展是指个体在全面发展的多方面中要致力于优化组合与平衡协调,避免分裂与冲突。在教育实践界,一直存在着两种理论误会,一是把全面发展等同于平均发展;另一是把全面发展理解成各方面的独自甚至分裂地发展,而不是和谐地发展。和谐,意味着多样性的统一,意味着有机整合。这种统一与整合,表征着一种秩序性,也即古希腊教育家所张扬的“身心既美且善”。和谐发展既体现了对人之潜能多样性的尊重,又表达了对个体内在完整性的关怀,如果没有了和谐发展,结果只会造成人格的分裂,而不会培养完满且完善的人。
(3)自由发展。所谓自由发展是在全面、和谐发展思想指导下,个体根据自己的特殊禀赋与兴趣,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在现实社会所能提供的发展条件范围内自我设定自己的发展。主动性是自由发展的精髓,也是个性的精髓。当一个人总是被动地承受外界要求而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作出取舍与抉择时,我们很难说这个人是有自由的。但是,所谓的自由发展或主体的主动性并不是没有限度的,人作为一种社会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说是被先在规定了的,人只能在这种先在规定的范围内获得自由,展现主体性。
( 4)充分发展。所谓充分发展是指个体在社会给定的空间与条件下或者在个体积极创造的社会空间与条件范围内,充分利用外部可能来达到自身潜能的最大发展。每个人的发展既具有潜在的丰富性,又具有内在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体现在个体丰富性的每一个方面并不是等量齐观的。充分发展意味着个体根据自主选择,扬长避短,使自己在某些优势潜能方面所可能达到的高度充分地达到,使自我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在现实中,教师不能发现、尊重并促进潜能发展的情况是大量存在的,障碍了个性的充分发展,所以充分发展观必须确立。
(5)可持续发展。所谓可持续发展,一是指现在的发展不要以牺牲个人未来更大发展为代价;二是指个人的发展是一个终生的过程,个体要持续不断地去追求;三是指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所带来的个人发展条件与空间的改善而不断地促进自己的最大发展。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开放地发展,对未来保持高度的适应性。但在现实中,教师、学生、家长或社会常常为了短期的教育利益,破坏性地或者僵化地发展学生,结果造成学生发展“后劲”与“动力”的丧失,以及创造力的匮乏。个人之持续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七)关于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
1、正确理解“灌输”
灌输理论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反对自发论,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注和输送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中去,提高其政治意识和阶级觉悟的学说。是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作用、方针、原则、任务、内容的直接理论依据。
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系统论述了灌输理论。他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列宁选集》第1卷,1995年6月第3版,第317页。)。工人群众自己决不能在他们运动进程中创造出独立的思想体系。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意识不可能在工人运动进程中自发产生呢?因为这是由历史形成的社会分工所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分工也以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的形式在统治阶级中间表现出来,因此在这个阶级内部,一部分人是作为该阶级的思想家出现的”,他们根据本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概括并表达了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而这一阶级的其余成员(包括积极成员)都“很少有时间来编造关于自身的幻想和思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99页。),工人阶级由于经济地位、生活条件、文化条件等的限制,更不可能从事精神生产、提出思想体系。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学说则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完全不依赖于工人运动的自发增长而产生的,它的产生是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的自然和必然的结果”(《列宁选集》第1卷,1995年6月第3版,第317—318页。)。因此,无产阶级先锋队必须坚持从经济斗争范围之外给工人群众灌输政治意识、从工人同厂主斗争范围之外给工人群众灌输阶级意识,使本阶级成员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地为实现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而奋斗。列宁强调:“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列宁选集》第1卷,第327页。),“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列宁选集》第1卷,第311页。)。今天,国际国内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灌输的理论、原则非但没有过时,而且对灌输的要求更高了,灌输的条件也比革命年代好多了,我们只有坚决反对自发论,不断改进灌输的方法,才能真正弘扬主旋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自觉成分的作用,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关于“灌输”,一般人认为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对青年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是在行政和经济手段保证下的生塞硬灌。事实上,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我们认为“灌输”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人们进行思想理论等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使之树立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觉悟,坚定政治立场,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其本质含义是“教育和宣传”。如何对受教育者实施有效的“灌输”,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灌输”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尽管科学方法的运用可以实现内容的有效教育和灌输,但二者绝不可等同。就字面意义而言,俄语里“灌输”译意为“充实”,汉语中的解释是“输送思想、知识等”,可以形象地形容为“把流水引导到需要水分的地方”。(注:《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68页。)换言之, 就是实施灌输,既有灌输的主体,也存在灌输的客体,主、客体以思想、知识为纽带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双向互通的动态系统,这个系统就是抽象意义的“灌输”,作为抽象意义的灌输与“怎样灌输”、“如何灌输”等一系列具体形象的方法不同,就如“工作”不等于“工作方法”一样。
把“灌输”看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极易使人从字面上对它产生曲解,同时也就否定了对具体灌输方法的研究,这将对实施科学灌输带来众多负面影响。其一,有的人把“灌输”错认为是强迫接受,是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保证下的死塞硬灌而忽视启发引导,因此在工作中便惯于“我压你服”、“我说你听”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排斥相互间的平等关系,易使双方关系变得紧张,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受教育者的思想症结越结越多,达不到教育的预期目的;其二,既然在思想意识中认定“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种方法,那么必然使一部分人产生惰性不愿花工夫去研究那些具有渗透性、感染力和潜移默化功能的、大众喜闻乐见的方法,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单一、呆板,存在着形式主义和无的放矢的“空谈”等种种弊端;其三,方法的错误或不当,就会导致受教育者对理论灌输产生抵触和厌烦情绪,对教育者的“说教”心生反感,甚至怀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从而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十分尴尬被动的地位。
那么,“灌输”到底是什么呢?列宁是第一次明确提出“灌输”的人,1902年他在《怎么办》一书中说:“工人阶级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注:《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46页。 )而“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注:《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55页。 )这一论述阐明了灌输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其它领域和工作实践中“灌输”也屡见不鲜。政治理论在灌输,专业课同样也在灌输,学校里、课堂上在灌输,家庭和社会同样也在灌输,更别说广播、影视、图书报刊等大量传媒的灌输了。由此可见,“灌输”并非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专利”,人们所接受的灌输内容也远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种,“灌输”是构成阶级社会的重要内容,没有必要的、科学有效的灌输,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发展和进步。
革命领袖们十分重视对群众进行革命思想和理论的灌输,同时都非常重视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与运用。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会上要求全党针对新形势、新问题,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指出四项基本原则都需要新的丰富的事实做出新的有充分说服力的论证,要写出一批有新内容、新思想、新语言的有分量的论文、书籍,这些工作决不是改头换面地抄袭旧书本所完成的工作,而是要费尽思想家心血的崇高的创造性的科学工作。1920年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一文中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令人厌恶的特征,即理论与实践脱节”,并指出:“教育共产主义青年,决不是向他们灌输关于道德的各种美丽动听的语言和准则。教育不是这样”。(注:《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6页。)
因此,我们认为“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职能,就是教育宣传、影响、熏陶、输入、充实。这里它有二层互不偏废的含义:一是方法上灵活多样,具有现代性,易为人们所接受;二是内容上丰富多彩,具有时代性,为人们所喜爱。作为构成阶级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遍布全社会的方方面面。具体到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灌输就是对人民群众进行多方式的、科学有效的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宣传。
2、关于灌输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社会在进步,环境在变化。新形势下强调灌输教育,绝不是照搬过去的模式,而必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发掘新内容,开拓新路子。要使灌输教育在高校青年学生中行之有效,我们认为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灌输客体,是有效灌输的前提。高校学生是灌输的客体即具体接受者,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理论和道德修养是灌输的根本目的。但这种灌输必须建立在他们追求真、善、美,企盼尊重、理解、信任的心理和情感需求的基础之上。因此,对他们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摸清其思想实际状况、接受能力、具体实际问题和心理承受力,既是实施灌输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认真研究工作对象的前提下,正确处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既认真把握高校学生中带有共性的思想、情绪,又要分析特殊人物和少部分学生中暴露出的具体问题,选好普遍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坐标点,科学地设计教育计划、安排教育内容。
其次,讲求灌输内容的科学性,是有效灌输的物质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讲述的内容要有新意,有时代气息,有折服人的道理。由于历次运动对马列主义真理的曲解,加上苏东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使国际共运出现挫折。如果还用老一套的口号而没有具说服务的内容,那么不仅难起到积极作用,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因此,要使“灌输”起作用,就要发掘新内容,要言之有物。必须研究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做出客观、辩证、科学的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发展,要联系实际,要能指导人们对现实问题进行理性分析,这样的灌输才具有积极意义。(2 )思想教育讲述的道理要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与人们的希望值并轨。对于理论上的“肯定”与“否定”,要以事实说话。当今人们的观念、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更重视直观,注重事实,不相信那些与事实不沾边的大话、假话。这要求我们进行思想教育时要特别注意拿事实说话。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不要回避,要敢于接触,善于引导。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群众关心的实际生活问题和时事政策问题,各级领导一定要如实讲,告诉大家客观的情况以及党和政府所作的努力,并且对群众反映的不合理现象及时纠正。让群众从事实上感到党和社会主义好,这样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才会有效”。(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44页。)(3)思想教育讲述的道理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广大青年学生思辩性强,对他们进行灌输教育时,他们相信思想教育工作者所讲的道理,但更相信亲眼所见或亲身体验的事实。因此只有经过实践检验,被事实证明的道理,才能真正为青年学生接受和信服。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实际问题,做出符合客观事实的科学结论。正如小平同志强调的:“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46页。)
第三,提高灌输主体的综合素质,是有效灌输的主观保证。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因此,思想理论灌输的主体,即具体施教者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它包括: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优秀的专业理论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素质。教育者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实施有效灌输的基础,也是高校培养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在影响素质提高的诸多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教育者自身,因此,教育者必须遵照先受教育的原则,认真学习各种思想理论,并注重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的结合,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教育者要努力强化自身的人格力量,自觉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德行感召人、塑造人。
第四,研究灌输的具体方法,是有效灌输的保证。思想教育的内容要进入青年学生的头脑,还须有效的载体和途径,创造出能够启动灌输对象学习积极性和对象化的方法。具体要做好以下三点:(1 )方法创新的着眼点,必须立足被灌输者的变化和特征。现在高校青年学生,没有经受过旧社会的磨难,大部分生长在改革开放时代,其朴素的阶级感情淡薄一些,“逆反心理”强一些,而且他们的主体意识较强,文化素质较高,对一些问题有了自己的主观认识。抓住教育对象的这些基本特征,是加强灌输方法创新的前提和依据。(2 )方法创新必须围绕启动被灌输者自我灌输的积极性这个主题进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重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学习理论的兴趣。(3 )方法创新要求做到方法对象化,不同对象其理论修养和学习水平是不同的。大学高年级学生理论基础较好,领悟力强,适宜采取指定阅读书目、组织集体研讨、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等,低年级学生由于理论基础相对较差则适合采取理论报告会、重点辅导等方法。方法对象化,既要考虑对象层次差异,又要照顾到同层次的个体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整体的效果。
实践表明,思想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是辩证统一的。离开了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落实的效果就不理想;如果教育方法能充分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习的针对性,那么,教育内容就会深入人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建立全方位的灌输网络,是有效灌输的关键。新时期的思想政治灌输教育,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多功能的庞大系统,要实施科学有效的灌输就必须破除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政工干部和德育教师的“独家专利”的观念,树立并强化全员育人的“大德育”意识,建构起多层次、全方位实施的灌输教育的网络系统,这个网络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1)灌输网络必须注意层次性。 作为系统工程的灌输网络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一是作为实施灌输主体的“三育人”队伍。教学、管理和后勤人员都要努力把“育人”这一中心工作自觉贯穿到各项本职工作之中,既要使自己成为本岗位上的能手,又要使自己成为出色的教育工作者;既在为高校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又要以自己强大的人格力量影响、带动学生使之成为一个品德修养高的人。二是作为实施灌输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在专业队伍建设上,要将个人主观努力与组织教育、培养相结合,努力实现这支队伍的专家化、
职业化,在实际工作的展开上,要从传统的保障向服务型转变,在引导、咨询、就业服务等方面寻找新的灌输渠道,从而提高整个灌输教育的效果。三是作为实施灌输主力的学生干部队伍。随着招生、管理、就业制度的改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愈显突出。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干部队伍的作用,抓好对学生干部的灌输教育和工作方法的指导,让他们自主地开展工作。四是作为实施灌输有效延伸的社会力量。它包括校外辅导员、校友、家长亲友等,对高校学生实施科学有效的灌输,就必须积极开发利用这些社会教育力量,充分利用他们丰富的思想、知识和人生阅历,发挥他们易与学生接近、沟通,易取得信任、认同的优势,共同营造良好的灌输教育环境。
(2)灌输网络必须注重规范性。 灌输网络要和必要的管理约束相结合,建立一套完备的规章制度。从人员落实、物质条件、方式方法、激励手段、自然环境的美化和人文精神的优化等方面完善管理。各种管理活动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保障。教育与管理综合运用,融为一体,有机统一,就可增强灌输教育的有效性。
(3)灌输教育必须讲求科学性。在建立有效的灌输运行机制中,要树立科学意识,应用科学知识,借鉴科学方法。大胆地吸收和运用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知识,引进激励机制、规范机制、评估机制等等。使灌输教育在操作中体现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增强“灌输”的效应。
(八)关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
群众观点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共产党人一切工作的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之一。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对党员、干部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群众观点主要包括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党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 党在长期斗争中创造和形成的群众路线,主要是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这是共产党人制订政策的基础,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283页。)。毛泽东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318页。)。无论何时何地,共产党人都应以人民的利益为第一生命,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利益改正错的。在工作中,一方面坚定不移地为维护人民大众的目前利益而斗争,关心群众生活,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另方面,又要使群众从切身利益上认识到共产党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而易于了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远任务,为实现党的路线而奋斗。
一切依靠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我们共产党同其他政党的显著区别之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和动力,只有动员群众、依靠群众,才能在革命和建设中无往而不胜。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础上的、与认识路线一致的我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路线,意指“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899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必须坚决贯彻群众路线,必须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同甘共苦,向群众学习;只有先当学生,才能后当先生。
(九)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我们党创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是我们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作用、方针原则、目的任务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导内容和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所谓文明,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成果的总和。人们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就叫物质文明,它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们的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叫精神文明,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多次提出在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反复强调“两手抓,两支手都要硬”。据此,我们党确立了“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方针。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全党同志必须从这个总体布局的高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定位思考,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要求全党“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有两个方面,即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从思想建设而言,主要包括理论建设、理想建设、爱国主义教育、艰苦创业精神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等;从道德建设而言,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包括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这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还包括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又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思想道德建设则决定着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这两个方面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指针和战略布局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根本指针,抓好四个方面的重要工作,即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规定了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即: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决议对“三德”规范作出了全面、准确的概括,提出要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我们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设。”这就确立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和长远目标。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必须贯彻“以立为本,重在建设”的方针。十二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就要坚持一切着眼于建设。虽然破和立是相互依存的辩证统一关系,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都是需要的,但是,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年代主要是破坏旧世界,不破不立,需要破字当头,立在其中;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成为社会生活的主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应当一切着眼于建设新世界,,就必须以立为本了。虽然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批判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和反对腐败都需要破,但是,对广大干部群众来说,主要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问题,即使是解决破的问题,也还要靠搞好法制建设。因此,邓小平说:“不能认为只要破字当头,立就在其中了。……历史经验证明,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而不是用透彻说理、从容讨论的办法,去解决群众性的思想教育问题,而不是用扎扎实实、稳步前进的办法,去解决现行制度的改革和新制度的建立问题,从来都是不成功的。”(《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6页。)对思想理论研究和文艺创作,邓小平还重申:“一定要坚决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一定要坚决执行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的方针”(《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3页。),“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10—211页。)。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和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都指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这是针对我们过去长期存在过的要求过高过急,不分层次,不看对象,不加区别,“一刀切”,“一锅煮”等弊端提出来的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的正确原则。在理想建设上,一方面要用共同理想动员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另一方面又要求共产党员、先进分子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失掉这个精神支柱就不是共产党员了,然而,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所以,检验一个共产党员、先进分子的共产主义信念是否坚定,首先要看他是否为实现共同理想而脚踏实地干事业。在道德建设上,对大多数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宪法规定的“五爱”社会主义国民公德,职业道德和公共生活准则等,而对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就应当要求他们身体力行践履共产主义道德,并把我们社会上确实存在的奋力开拓、公而忘私,勇于献身,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的共产主义品德在全社会加以大力宣传、表彰、认真提倡,作为全社会的价值导向。这样,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使思想道德建设符合社会生活实际和群众思想发展实际,使每个人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目标稳步前进。
(十)关于党的建设理论
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因为搞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关键都在党,搞好党的建设便成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要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同时,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最重要的内容认真抓好。
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成熟和壮大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基本原理同党的建设实际日益结合的历史。这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最基本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还积累了丰富的行之有效的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经验: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强调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自我批评的作风;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注意在实际斗争中培养和造就接班人;按照“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等等。把党建设成为领导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是现阶段党的建设的主题和目标。党能否经受住执政地位的考验、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考验、反和平演变的考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是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也不能改变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党的阶级基础依然是工人阶级,党始终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是坚持党的根本宗旨的基本途径。党的领导就是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统一。执政党要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就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不改善就不能真正得到加强。要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实行党政职能分开。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最重要的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正确处理党内矛盾中发展壮大是党的建设的客观要求,反对党内错误倾向要坚持既反右又反“左”的两条战线的思想斗争,有右反右,有“左”反“左”,在反对一种倾向时,要注意防止它可能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建党原则,因此,必须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教育是党的根本的思想建设,应将其放到党的思想建设的中心地位,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是学习邓小平理论,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坚持民主集中制是维护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根本组织保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必须搞好基本制度建设。党风问题关系到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必须加强党风建设,克服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要严格党员标准,增强党性锻炼,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方针,全面提高干部的素质,大力培养和造就跨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面向新世纪推进党的建设这个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即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全党要按照这个目标,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把党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只要这样做,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以新的面貌和更强大的战斗力,带领人民完成新的历史任务。
复习思考题
1、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完整准确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主要有哪些?
3、试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4、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意识不可能在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怎样正确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