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向教育对象实施教育的具体要素。这些要素不是随意安排的,而是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以及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所确定的。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内在规定的丰富性以及教育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多方面的要求,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多方面的、广泛的,其中主要包括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道德观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内容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按照特定的层次结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由此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系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我们应在动态中全面把握教育内容,一方面,应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丰富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要根据教育对象的层次性,确定不同对象教育内容的重点,注意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第一节 世界观教育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世界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因而有其历史性,在阶级社会里表现为阶级性。由于不同阶级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便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世界观,反过来又对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它决定人们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立身外世的基本态度,决定着人们的人生观、道德观的基本取向。因此,科学的世界观的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带有根本性的教育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科学的世界观的教育,主要就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
一、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既同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又同一切旧唯物主义有根本区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的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对物质的反映;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自然、历史和思维的重要规律;人的认识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依赖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运用这些观点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要坚持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防止思想上的绝对化和片面性。要坚持“两点论”,充分注意到事物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两种倾向,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防止走极端。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尊重事实,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迷信盲从。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们深入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帮助人们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可以使人们透过转型时期种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看到我们社会发展的趋势,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看到党和政府为解决这些问题而付出的巨大努力,明确我们自身在解决这些问题、推进社会发展中应负的责任,从而充满信心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坚持不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教育,自觉抵制各种唯心论和伪科学的侵蚀影响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建立在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全部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针,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和立党立国的根本。
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基本原理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这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在于其内部的矛盾性,为科学地说明事物的发展及其规律提供了可能。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发展不是什么超自然力量推动的,而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归根结底是社会生产力决定社会发展,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基本原理教育,一定要注意增强针对性。要针对一些地方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少数干部群众被蒙蔽愚弄的问题,引导他们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坚持科学,反对迷信;坚持文明,反对愚昧,努力增强识别和抵制各种唯心论和伪科学的能力。
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它贯穿在人类社会的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里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关系决定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基础的基本观点。它明确宣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重大作用。
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就是要使人们掌握这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学会用这些观点去分析和认识一切社会历史现象,去改造社会。要使人们认识到,改造社会的活动虽然有人为因素的作用,但它绝不是凭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愿望为所欲为地进行的,而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切社会活动都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因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同时要使人们认识到,社会意识虽然决定于社会存在,但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一种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的精神力量。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两个文明”一起抓。要教育人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共同理想,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要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从事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这样,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能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
总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高度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哭。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对于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而自觉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 政治观教育
政治观是人们对国家的政治关系、政治活动的根本观点。就我国现阶级而言,政治观是特指人们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所持的根本立场、根本态度和根本方法。政治观是人们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进行正确的政治观教育,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助于人们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一、基本国情教育
所谓基本国情,是指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的客观实际情况,即那些对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最基本的、最主要的发展因素和限制因素,它常常决定着该国长远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大致轮廓。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指我国相对稳定的总体的客观情况,其突出特征,简单地说,就是:人口众多,文化悠久,按人口平均资源贫乏,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经济发展还较落后,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但还需要不断改革和继续完善。前三者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制约因素,它们与后两者一起决定着我国长远发展的基本特点和总体面貌。
毛泽东说过,认清中国国情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同样,认清我国今天的基本国情也是认清一切建设和发展问题的基本依据。因此,有必要对人民群众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基本国情教育。这对于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进行基本国情教育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基本国情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党的历史表明,党制定的路线如果符合基本国情,这条路线就会得到人民的坚决拥护,就会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反之,就会导致革命失败。党的十三大正是根据今天中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进行基本国情教育,帮助人民群众全面地了解基本国情,就可以使他们不仅知道党在现阶段的路线以及据此制定的方针、政策是什么,而且更重要的是明白为什么在现阶段党要制定这样的路线、方针、政策,这就增加了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感。而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党的路线如果得不到群众拥护,就难以顺利执行。因此,在现阶段,为了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对人民进行基本国情的教育,使广大人民充分理解和支持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
第二,进行基本国情教育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参与现代化事业,促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基本国情是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的客观基础,也是确定适宜的发展目标、拟定有效的发展政策的根本依据,一句话,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依据。党和政府提出的我国经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就是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定的,因而是可行的。与此相适应,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能是渐进式的。那种希望我们很快达到发达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进行有关人口、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情况的教育,就可使人民更好地理解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消除不切实际的期望心理,对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要达到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有一个实际的要求。如果期望过高,而实际上又达不到,就会使群众产生失望情绪,影响他们参与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可见,进行基本国情教育,有助于广大人民更好地理解我国现代化的性质、发展战略、发展目标以及发展政策等,更好地参与现代化事业,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速进行。
第三,进行基本国情教育有助于人们认清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认清我们的生存环境,树立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中国究竟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我们的生存环境究竟如何,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关心的事。进行基本国情的教育,能帮助我们清醒的认识这些问题,而不至沉醉在幻景中,盲目乐观。例如,关于中国的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以来,我们以“地大物博”引以为自豪,而很少对此进行具体分析。我国确实有丰富的资源,但我国人口已超过12亿,按人口平均,中国是一个贫资源国。我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被庞大的人口分母一除,我国人均占有耕地不足1.3亩,在世界上居倒数第三位。可见,我们的生存环境并不优越,不能躺在“地大物博”上生活。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情况如此,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也不容乐观。虽然建国5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总的来说,发展水平还不高。认识到我们的生存环境形势的严峻以及经济发展的落后,明确我们对于改变这种局面的责任,才能努力去改变这种局面,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优越的生存环境。
第四,进行基本国情教育有助于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合理安排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是每一个人的终身课题,在人生的每一阶段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对这两者关系的处理,关系到如何安排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例如,在工作上,师范生有一个职业选择的问题,国家需要他们做教师,学校也在按照他们未来的职业角色培养他们,但并非每个师范生都愿做教师,这就有矛盾。再如在生活上,许多青年夫妇生了一个孩子后还想再生一个,而国家只提倡生一胎,这又有矛盾。诸如此类矛盾的产生,除了客观的因素以外,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进行基本国情的教育,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认识,从而比较正确地解决这些矛盾,在与国家利益不矛盾的前提下,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例如,要解决后一种矛盾,就需要进行基本国情的教育。要帮助人们认识到,人口膨胀已成为国家不堪重负的大包袱;剧增的人口,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全面性的压力。多增加一个人,一家一户可能养得起,但国家却难以承担起1+1+1……所构成的重负。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的国民收入中约有1/4用在抚养新增人口上了。如果人口生产不加控制,继续猛增,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势必受到严重制约,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将难以持续地提高,子孙后代的利益也将受到严重损害。讲清这些道理,显然有助于青年一代树立较强的计划生育意识,安排好他们的生活。
由此可见,基本国情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的内容。我们应该运用多种途径进行广泛的基本国情教育,引导人们从基本国情出发办事情想问题,帮助人们解决深层的思想认识问题,从而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用简洁的语言来说,党的基本路线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了使党的基本路线深入人心,就要深入进行基本路线的教育。
1、深入进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教育。要使人民群众明确,必须始终不渝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3页。)只有生产力获得了大的发展,我国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才有可靠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经济还比较落后,缺乏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因此,大力发展生产力具有特殊的紧迫性。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才能实现。
2、深入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要使人民群众认识到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必须毫不动摇始终一贯地加以坚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人民根本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基本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全党团结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共同的政治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838页。)能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我们应毫不动摇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此,就必须加强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
必须使人民群众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一定要代替资本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也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历史选择,社会主义使中国结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使中国获得了巨大发展。要保证我国现代化事业顺利发展,就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当然,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一个僵化的模式,它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必将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来。
必须使人民群众懂得,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强保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本质体现。它使广大人民得到真正的民主,享受到当家作主人的自由。同时,对于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集团和坏分子,它要实行严厉的制裁,否则,人民的民主权利就不能得到保证。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才能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才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发展。
必须使人民群众懂得,中国共产党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这种核心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做出的正确选择。坚持党的领导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里,没有代表和体现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就会“天下大乱,四分五裂”,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已经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
必须使人民群众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依据,是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我们要建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列主义所阐明的科学社会主义。因此,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保证。要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一定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思、邓小平理论。
3、深入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要使人民群众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必须坚定不移,一如既往地贯彻执行。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最根本的是要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为 此,必须坚持全面改革;今天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要发展,都不能闭关自守,为此,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的总方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重要的一条就是因为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必须继续坚持改革开放。
必须使人民群众懂得,我们的改革开放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开放。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自我完善,开放将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更好的条件。改革开放是为了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进行改革开放的教育,必须把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放在首位。当前,应特别注意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改革开放进程。
既要引导人们看到改革开放必将使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一个新的飞跃,又要教育人民群众认识到改革开放的艰巨性、长期性。这样,才能使人们对改革开放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心理,增强人们对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失误和暂时困难的心理承受力,帮助人们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从而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献身改革,促进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
4、帮助人们正确把握“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要引导人们认识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它们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必由之路。离开四项基本原则搞改革开放,必然会使改革开放失去正确的政治方向,必然会造成社会混乱,改革开放就搞不下去。离开改革开放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不能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四项基本原则也坚持不好。只有这“两个基本点”的有机统一,才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完整内容,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表现为对自己祖国的炽烈热爱和无限忠诚,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表现为人们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里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在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投身促进祖国统一的大业。爱国主义的这一时代内涵体现了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每一个当代中国人的基本行为准则。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正是爱国主义,使中华民族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爱国主义仍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振兴中华的一面旗帜。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人民群众了解祖国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浴血奋斗的光荣革命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坚定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的思想信念,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力振奋民族精神,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要引导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与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是一致的。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组成部分。我们的事业需要得到各国人民的支援,各国人民的斗争也需要我们的支援。因此,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是统一的。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也要对广大人民进行国际主义教育。
进行国际主义教育,要使人民群众懂得,必须克服盲目排外和大国主义思想。在处理和其他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上,要做到平等相待,尊重别国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他国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要教育群众不仅关心本国人民的事业,还要关心各国人民的事业,坚决支持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并同他们一道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进行国际主义教育,还要教育人民群众认识到,为了更好地支援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我们必须首先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使中国繁荣富强起来。离开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就没有支持各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的物质基础,也就不能有力地支援各国人民。
四、形势政策教育
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经常性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对于帮助人们认清形势,全面理解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明确奋斗目标,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是极为重要的。
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就是要经常向人们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形势政策教育中,要注意引导人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分析形势。要实事求是,正确认识形势发展中的主流和支流、全局和局部、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正确把握党在现阶段的各项政策,认清现阶段政策和共产主义方向的一致性,从而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国家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在分析形势时,要防止绝对化、片面性、表面性。通过对形势政策的正确分析,培养人们用正确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形势政策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形势政策教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在形势政策教育中,应该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突出重点。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及时分析世界形势和我国对外关系中出现的新情况,正确认识党和政府对此采取的举措,就是当前形势政策教育的一个重点。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正确认识这一过程中党的方针、政策,是当前形势政策教育的又一个重点。只有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作出科学的说明,对新的政策作出科学的阐释,才能使人民群众对国内外形势有一个总体把握,明确前进的方向;也才能提高人民群众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同感,使他们积极投
身到这一崭新的事业中。
形势政策教育的对象总是具体的。因此,形势政策教育一定要有针对性,要联系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认识水平实际进行。对工人、农民、学生、战士、公务员等不同的教育对象,形势政策教育的内容、深度、侧重点都应该有所不同。只有这样,形势政策教育才能收到实效,而不致流于形式。
第三节 人生观教育
人生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主要回答人生的价值、目的是什么,应该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等问题。可见,人生观决定着人生道路的方向。在阶级社会里,各种人生观都带有阶级的烙印。无产阶级的人生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看成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它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进步的人生观。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对于帮助人们明确工作和生活的方向,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振奋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理想教育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是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包括的范围和内容非常广泛,具有层次性。从横向上看,理想包括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其中社会理想是第一位的,它决定和制约着人们的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并贯穿于其中,调节和控制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后几种理想是社会理想的具体体现。从纵向上看,理想可分为远大的理想、一定阶段的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远大的理想是最高层次的理想,是中期理想和近期理想的方向和统帅,中期理想和近期理想则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基本途径和实际步骤。从个人与群体的角度进行划分,有个人理想与群体(社会)理想之分。个人理想与群体理想是相互依存的。
人类对于未来具有现实可能性的设想和追求,这表现为人的理想,这是人类精神中最高层次和最富有积极意义的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曾赞誉人的理想是人类的“伟大资禀”。理想和幻想有区别,幻想中含着理想与空想。理想是有必然因素,因而是可能实现的东西。空想更多地表现为思维的一种游戏,没有必然,因而是不可能实现的东西。人总是要走向未来,而理想的指向正是未来。作为一个人来说,不可能没有理想;对于人类来说,没有理想的召唤,同样是不可思议的。正是由于对可能性事物和理想世界刻意追求,才使人具有了一种不断改造世界、善于更新世界和创造自己的生活的力量。
最近,党中央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鲜明地提出了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它进一步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必将对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认真贯彻好这个文件,我们必须搞清楚理想信念的科学性、实践性以及理想信念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和核心作用。
(一)理想信念的科学性
我们现在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科学性,必然要回顾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光辉理论的伟大功绩。他们在《共产党宣言》这部不朽著作中,运用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向全世界公开宣布:“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4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化生产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有两个表现:一是表现在个别企业里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对立;二是表现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对立。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个基本矛盾及其两个表现的不断发展,必然导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的客观趋势。这种必然性就是指历史的进程受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支配。不管资产阶级多么的不愿意,也不管他们怎样人为地维护和美化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马克思称这种历史规律为“铁的必然性”。他说:“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第100 页)因此,可以说,我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就是建立在这种“铁的必然性”和客观趋势的基础之上的。
诚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不少新的情况,我们要科学地分析和正确地对待;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它的剥削本质并没有根本改变,因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客观趋势也没有改变。邓小平同志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邓小平同志还坚定地说:“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邓小平文选》第3 卷第382~383页)江泽民同志也深刻地指出:“一百多年来,有哪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保持勃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起那样巨大的作用,造成那样深远的影响。尽管现在世界上的情况有很多新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越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第37页)在理想信念教育中,我们应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这些深刻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二)理想信念的实践性
在现实生活中,一谈起理想和信念,不少人产生了一些误解。有的人认为,理想信念是未来,现在看不见、摸不着;还有的人认为,共产主义好是好,就是这辈子见不着;有的人甚至认为,共产主义是遥远的、渺茫的,如此等等。当然,产生这些误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很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理想信念的实践性缺乏科学的认识。这些情况正说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需要通过学习和思考,真正把理想信念牢固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们伟大的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和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代表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共同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争取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强大武器,而且我们坚定地相信,在党的领导下,这一理想一定会实现。我们党的最高理想是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个最高理想都是我们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但是,这个最高理想是要经历漫长的历史阶段和不懈的艰苦创业才能实现的。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现在又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也就是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还需要更长得多的时间,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那么,这样说,是不是共产主义理想就渺茫了呢?不是的。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现在努力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项任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也就是为党的最高理想而奋斗。“理想就在岗位上”、“信念就在行动中”。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的,失掉这个大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了。然而放松今日的努力,也就不是共产党员。”(《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1卷第276页)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我们的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也都需要经历互相衔接的一个一个阶段、一代一代人的前赴后继的奋斗才能实现的。这就是理想信念的实践性。因此,共产党员必须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把理想信念同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同各自的本职工作和人生追求结合起来。
(三)理想信念的核心地位和核心作用
理想信念教育之所以是核心内容,这是由理想信念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乃至于在党的整个事业中的核心地位和核心作用所决定的。
1、理想信念就是方向。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将来实现共产主义,这是我们民族和国家发展的方向。这个方向是由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这个方向又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因此,这个方向在任何时候都丝毫不能动摇。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在思想上动摇了这些根本的东西,也就动摇了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就必然会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第42~43页)
2、理想信念就是民族凝聚力。我党领导的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以及20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都最有说服力地说明民族凝聚力的极端重要性。邓小平同志提出“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他认为,最应强调的是有理想,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他说:“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第34页)江泽民同志多次提出要增强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而且把民族凝聚力也列为国家的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第14页)这些深刻的论述,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都将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理想信念就是人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办任何事情要办好,革命也好建设也好,关键是人。但是,这里讲的人不是生理的、普通的人,而是有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的人,特别是有理想信念的人。邓小平同志说得好,他说:“人的因素重要,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第34页)
总之,我们只有从思想上搞清楚理想信念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和核心作用,才能更加自觉地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才能自觉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把我们的各项事业办好。
(四)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必要性
1、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我们所要建设的现代化,是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所面对的跨世纪发展目标,是两个文明共同发展的宏伟目标。因此,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为经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而且其本身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和价值体系的宏大工程,是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抓紧思想文化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我们才能在拥有强大物质财富的同时,拥有强大的精神财富,也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中真正站稳脚跟。
2、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优势。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开展斗争的条件十分艰苦,不但物质条件极其恶劣,而且还有敌人的白色恐怖。然而,我们党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发展,最终夺取了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胜利后,我们党取得了执政的地位,所处的环境条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部分同志认为理想信念不怎么重要了。特别是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有的同志对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丧失警惕;有的对社会主义经过长期发展最终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认识产生动摇。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必须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间突出抓好理想信念教育。这是实现党和国家跨世纪宏伟目标的根本保证。
(五)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就是要使人们把共产主义理想内化为个人理想,树立共产主义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为此,在进行理想教育时:
1、要把远大理想即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与现阶段的理想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理想教育结合起来。
要教育引导人们认清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社会理想,因为它是无产阶级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之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历史上的最高的社会理想,它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全人类的最高利益和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社会理想,因为它不是以一种新的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而是彻底消灭一切剥削和压迫,彻底铲除导致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根源——私有制。应当看到,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而又充满艰辛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事业在一些国家的暂时受到挫折,不是社会主义竞争不过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些国家先是固守僵化的“苏联模式”,而后在改革中又放弃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结果。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必须认清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身体力行共产主义理想,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而奋斗。
要教育引导人们认清理想信念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动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党对过去在理想信念建设中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因而具有充分的客观依据和现实基础。首先,共同理想符合我国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我国人民现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其次,共同理想符合当前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实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鼓励先进,提高效率,实现公平竞争,同时又会避免导致两极分化,从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共同理想的提出就是为了动员和团结全党和全国人民,从我国当前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共同理想符合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对外开放是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要求的,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共同理想正是着眼于国际国内的大背景而提出的,它完全符合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
要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党的建设的现状,坚定对党的信念。党的十五大号召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我们党完全有能力领导人民完成这一宏伟而又艰巨的历史使命。首先,我们党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我们党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能够变成改造客观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胜利前进。其次,我们党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跨世纪的征程中,只要我们坚持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认真贯彻执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各项方针、政策,就一定能顺利实现跨世纪的奋斗目标。第三,我们党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由于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在跨越世纪的征途上,只要全党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我们党就一定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2、要结合各行各业,各个集体的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进行理想教育,引导人们立足本职岗位,做好工作,为实现共同理想作贡献。
第三,要把理想教育与引导人们追求合理的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帮助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团结起来为共同利益努力奋斗。
第四,要把社会理想的教育与个人理想的引导结合起来,帮助人们把个人理想汇入崇高的社会理想之中并在为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
第五,要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采取不同的起点和教育形式。只有这样,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才能深入人心,收到实效,联结不同层次和起点的人共同进步。
二、人生价值观教育
人生价值观是人生观的重要部分,它是对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无产阶级人生价值观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越大,其人生价值就越高。因此,它要求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社会多作贡献。进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要引导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个人只有树立高度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心,积极投身于现代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多作贡献,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进行无产阶级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系统工程的一个子系统,它必然要遵循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只讲按劳分配,等价交换,还要提倡共产主义风格和奉献精神。没有一代人的奉献和奋斗,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项崭新的事业便难以成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不会自发产生的,要靠引导,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面向新世纪共产党人思想建设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怎样加强这方面的引导,根本的方法是靠抓思想政治教育。抓好了思想政治教育也就为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特殊的作用
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对世界、对人生、对各种关系的看法或评判标准。这种认识形成的正确性、科学性总体上是来自学校的教育、社会的教育、自我的教育等等,离开了教育,这种认识的正确性、科学性是无法想象的,教育应该说是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1、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是抓好思想政治教育。过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幸福,进行了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斗争,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靠的就是一大批党教育和培育出来的具有崇高思想境界的志士仁人和英雄豪杰。他们既没有想升官发财,也没有要名垂青史。始终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以此作为人生的最高价值的中国共产党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党员和群众作这样的教育和激励。正因如此,中国革命才有取之不尽的动力源泉,才会最终取得胜利。当年红军长征,物质极其匮乏,甚至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但是红军将士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靠的就是一种理想和信念的支撑。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
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0页》。
2、当前在理想、信念等方面出现的失误说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是抓好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体制还不完善,一些封建特权思想的抬头,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和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和传媒渗透到我国社会生活中来,一些人不再敢提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怕被当作“左”的一套,一些人放弃了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开始膨胀,一些党员干部受不住金钱、权力、美色、人情、名誉的考验,产生了价值观的逆变,甚至走上歧途。党内腐败分子蜕变的现实说明,共产党员蜕化变质,往往是从思想上的变质开始的,而思想上的变质又始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蜕变,这种蜕变又无不与我们思想教育工作跟不上有关。当前贪污腐化、奢侈浪费等现象仍在蔓延滋长的事实已经为我们敲响了必须强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警钟。
3、新世纪要求必须抓好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的命运担负着崇高的历史责任,能否抓住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关键在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党的建设的基础和首要任务是思想建设,思想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改造我们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也就是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强有力的教育来加以引导,才会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才能保持共产党人在思想上、政治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使我们的党坚定不移地朝着一个目标努力,真正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有十二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任重而道远……只讲金钱、只讲物质利益,而不讲理想、不讲精神动力,我们的干部和群众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凝聚力,失去前进的创造力”。(《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因此,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必须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
4、各种方法的比较表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措施是抓好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方法不外乎学习、实践、自我修养、制度约束、法纪监督等。学习在某种意义讲就是教育,实践和自我修养也离不开教育,要使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实践中实现并在实践中磨炼、升华,要不断增强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提高自身的修养水准,坦然地接受各种挑战和冲击,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的考验,只有通过教育。教育可使我们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增强能力,增强本领,事实上任何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学校、社会、历史等不同形式的教育,只不过是教育的内容和程度不同而已。而制度和法纪是属强制性实施方法,要求你按照这样的标准而不是别样的标准去执行,一旦违反就会受到制裁,对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着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由于人生观、价值观是深藏在人们行为背后的一些思想方面深层次的东西,具有隐敝性,靠制度和法纪是预后的,没有教育那样具有超前性。因此,抓好思想政治教育乃是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方法和明智抉择。
(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失误的主要表现
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提出,我们最大的失误在教育,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十多年的教育反思,个人认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失误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1、教育工作的间断。这种间断突出表现在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一贯性。从大的方面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我们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为此,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对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过不一贯的情况”。这个不一贯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一段时期内,人们不提甚至不敢提这样的教育口号,使得我们党员干部对要不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的宗旨都发生了动摇,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出现了时间上的空白。从小的方面来说,由于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任务的繁重,教育内容多与教育时间少的矛盾相对突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需要学习和教育的东西确实很多,学习商品经济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利用外资和国际贸易知识,全党学哲学、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及其它各种政策、法规教育等,主题教育不断切换,往往从上边部署到下边刚开始启动时,上边又有新的精神出来,下边还未来得及抓贯彻、抓落实,使得我们的许多教育和学习滞留在上边,基层出现了断层,成为教育的盲区。
2、教育目的的模糊。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对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目的人们模糊不清,究竟应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要求?人们不知道,一些是非的标准也发生了混乱。客观上一方面是由于我们一段时期以来并没有向人们提出明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和标准,另一方面是新旧两种观念开始碰撞的矛盾,如个人利益与无私奉献、有偿服务与为人民服务、竞争性与人民性等等确实难以处理,在社会上出现了所谓“拼命地吃、拼命地玩”、“潇洒走一回”、“过把瘾”等消极颓废的人生价值观,一些人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生了怀疑。有的党员同志认为,搞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人人都一样赚钱发财,党员已无所谓先进不先进,人们的人生价值观发生了紊乱,诚实守信被人丢弃、廉洁自律受到耻笑、见义勇为反而下场悲惨等等,助长了社会恶行的泛滥。
3、教育内容的空泛。过去我们是通过中央领导和有关会议的一、两句口号或某些文章作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材料,在当时人们利益比较一致、思想比较单纯的情况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文革”期间由于“左”的思想禁锢,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内容被任意拔高,形成了许多“假、大、空”的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并没有随时代的发展而进行充实和完善,从全国来说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理论体系。整个教育内容一方面显得很零碎,进行教育也是急用急找,没有权威性的教材可供使用;另一方面也显得很空泛,一些问题的认识与时代特征和当前实践贴得不紧,内容陈旧,一些问题由于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概括,很肤浅,从而使整个教育难以持久和形成声势。
4、教育手段的陈旧。从目前状况来看,当前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手段明显滞后于形势发展,仅满足于过去说教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呆板枯燥。有些单位的教育方法仍然是过去的老一套,靠开开会、上上课,讲讲谈谈了事,照本宣科,枯燥无味,严肃性有余,趣味性不足。二是华而不实。有些单位只讲究形式,搞些“花拳绣腿”,急功近利,只图出经验,在上面出名,只顾表面上轰轰烈烈,不问实际效果如何。由于缺乏实在的适应时代变化并有时代气息的手段,加上一些传统优秀教育手段也在弱化,使得整个教育达不到最佳的教育功能,教育也就难以深入,效果就无法保证。
(三)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基本途径
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关键是要纠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有关失误,这是进行教育的出发点,针对上述教育失误情况,加强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五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要常抓不懈。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是长期的,我们不能企图靠经受几次大的考验、参加了一些有益活动,读了几本理论专著,或者为党和人民做了一些工作,获得了一定的职位和荣誉,就以为我们的人生观不需要改造了。即使我们现在是正确的,如果不能经常地改造,放松了对自己的教育,就会发生变化,就要落伍。因此,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无论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观的改造是永远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永远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的,但它的逆变却是瞬间的,毁堤容易筑堤难,每个人都应该一辈子接受教育,要坚持不懈、自强不息。
2、在思想理论上要明辩是非。要在思想上理论上弄清楚和回答共产党人还要不要坚持、怎样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我们应该坚持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形成的科学的人生价值观体系,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服从组织”、“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思想。同时,要给我们党的传统人生价值观体系赋序新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精神,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市场经济与党性原则的一些关系,既要坚持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准则,做改革和发展的促进派,又要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3、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要形成系统。要在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和实际情况形成一个科学的、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理论体系,主要可以由六个方面内容构成:一是关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长期性问题;二是关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标准,它们各自所包含的正确内容;三是关于理想信念、党的宗旨、艰苦奋斗、纪律制度四项重点教育的具体内容;四是关于加强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五是关于处理市场经济与党性原则的关系问题;六是关于人生观、价值观逆变的防治。
4、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手段要灵活多样。在发扬传统的正面灌输和做好深入细致思想政治工作等方法的同时,要紧密结合实际情况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进行分层、分类教育,要改变教育中那种听听报告、读读文件、谈谈工作的“单纯的”、“轻松型”的程式,要造成一种“紧迫性”、“紧张性”的教育氛围。要特别注意发挥“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强大的思想斗争武器的作用,开展党内积极的思想斗争,使我们的教育“入脑”、“入心”;可以通过着重剖析人生观、价值观上的正反典型进行对比教育,采取“就案讲法、以案示法”的警示教育方法,做到警钟常鸣;要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设施、新闻媒介和现代化手段,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教育辅导活动,搞活教育,寓教于文,寓教于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5、要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环境。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受外界的影响比较大,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环境对教育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加强制度建设,堵塞各种漏洞,尽可能减少人生观、价值观逆变的机会,要加强检查督促,进行严格的要求、严格的教育、严格的管理,防患于未然;要加大惩治腐败分子的力度,对腐败分子绝不姑息迁就,坚决清除出我们党的队伍,使腐败分子在我们党内绝无藏身之地,对落后分子以震慑;要形成一种激励机制,干部的提拔和使用要把人生观、价值观的考察作为首要依据,对那些人生价值观崇高又有工作能力的人才要大胆地提拔到重要领导岗位上;要注意培养树立各方面的典型,大力弘扬正气,利用先进典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创造一种学先进、赶先进的氛围,增强外界环境对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号召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增强教育效果。
三、成才教育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就需要对人们尤其是青年进行成才教育。进行成才教育,
就是要帮助青年树立成才意识和志向,通过学习和实践锻炼,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
进行成才教育,首先要引导青年正确认识人才。对人才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的人才观认为,凡是劳动者都具有一定的素质,把具有一定素质的劳动者放在适合他的工作岗位上,他就可以发挥所长,这样的人都可以叫做人才。狭义的人才观则认为人才是人中之精英,是劳动者整体中很小的一部分。这里所说的人才包括一般所谓专业人才在内的广义的人才。要使青年认识到,人才并不专指“伟人”、“专家”、“学者”,“行行出状元”,只要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社会有所贡献,就都能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因此,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多作贡献,就能成才。
其次,还要引导青年正确处理红与专的关系。人才当然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就难以把工作做好。但同时,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才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他们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具备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为祖国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献身精神。没有这种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才才能的发挥就会受到限制,为社会作贡献就无从谈起。人才的红与专应该是统一的。因此 ,应该引导青年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确立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学习、工作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个人也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总之,帮助人们尤其是青年成才,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要求的,也是人的全面的内在需要。成才教育是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结合点,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
四、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党的光荣传统。在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艰苦奋斗精神曾经发挥过巨大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仍然要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新时期,党中央一再强调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光荣传统,并把艰苦创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进了党的基本路线。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以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顺利贯彻执行,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实现。
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就是要使人民群众不尚奢华、埋头苦干、不怕困难、百折不挠,为实现党所确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努力奋斗。在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过程中,要引导人民群众认识到,坚持艰苦奋斗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这种情况严重制约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制约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基本国情决定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能是渐进的,我们不仅今天不能“大手大脚”过日子,就是今后经济水平提高了,也不能“大手大脚”过日子。我们反对那种奢侈豪华的“高消费”,而提倡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合理的消费。只有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合理地安排我们的生活,才有可能把宝贵的资源和资金用于经济建设,促使我国经济建设更快地发展,也才能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
提高。另一方面,基本国情也决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在现代化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很多困难甚至挫折。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有可能被困难吓倒,在挫折面前止步。只有动员全体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踏实苦干,才能克服各种困难,勇往直前,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由此可见,提倡艰苦奋斗精神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国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因此,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长期的重要内容。
第四节 法制观教育
法制可以理解为各种法律制度的统称,也可以理解为依据法律制度办事的原则、行为规则和有序的状态。法制观是人们关于特定社会的法律制度和社会秩序的根本看法以及对特定社会的法律制度和社会秩序的认同意识,它包括对民主、法制和纪律的认识。社会主义法制观教育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教育,以使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纪律,维护社会主义的法制秩序。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证。
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长期任务。
一、社会主义民主教育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高度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之一,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体现。”为了实
现高度民主这一伟大目标,就要在全社会进行广泛的社会主义民主教育。
社会主义民主是指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全体人民在共同享有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形式的所有权、支配权的基础上,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具体地说,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包括: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管理国家,管理各项经济事业、文化事业和其他社会事业,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享有人身、言论、通讯、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等自由的权力,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等。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一个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重要政治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党的一贯方针。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使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人民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发展;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才能加强党内团结,加强党和人民的团结,形成良好
的党风和社会风气。因此,建设高度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
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教育,要使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有本质的区别。资产阶级民主是在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及其同盟者内部实行民主,而对无产阶级实行专政。社会主义民主则是在全体人民中间实行的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当然,社会主义民主也有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民主实现的程度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不能随心所欲。我们的目标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达到这一目标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逐步创造条件,包括保持社会的稳定,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等,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向这个目标前进。
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教育,还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民主和专政、民主和集中、民主和法制的关系。社会主义民主是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的辩证统一,没有充分的人民民主,就不可能有效地对敌人实行专政,而对敌人的专政又是对人民民主的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和集中的统一,只要民主不要集中会导致无政府主义,极端民主化,离开民主讲集中则会导致官僚集中制。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密切相联,民主是法制的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保障,只有在健全的法制的范围内,才能享受到真正的民主。正确把握这些关系,才能对 民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也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也是人民群众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民主的方法就是说服教育的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教育,就要引导人民群众掌握这一方法,善于运用这一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解决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以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社会主义法制,是指无产阶级领导广大人民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不可分割。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制法,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只有这样,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民主和专政的各个环节,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要帮助人们形成明确的法治意识。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就是说,法治是党在新时期的一种执政方式,是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形式和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应帮助人们明确依法治国的这一科学含义,引导人们树立宪法至上的意识,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也就是明确任何人在法律面前都不能有特殊的例外,任何组织、政党、团体的活动都不得超越法律,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其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及其他法律进行。帮助人们树立这种明确的法治意识,是进行法制教育的基础。
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要引导人们“知法”、“守法”、“依法办事”。所谓“知法”就是要使人民掌握宪法等重要的法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法律的根据,每一个公民都应熟悉宪法的基本内容,掌握宪法的基本原则,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辨别是非。此外,还要认真学习宪法以外的一些基本法律,熟悉其基本内容。为使人们“知法”,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法律知识。各个单位要把学习法律知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认真组织群众学习。大众传播媒介也要广泛宣传法律常识。这样,才能为人们“知法”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知法”是“守法”、“依法办事”的前提,法制教育最终要落实到“守法”、“依法办事”上来。要教育人们懂得法律的严肃性,严格依照国家法律办事,并同违反法律的人作斗争。
在法制教育中,要突出重点对象。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公民,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为了使法制教育取得较好的成效,必须突出重点对象。法制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干部和青少年。干部处在我国各项事业的管理位置上,干部知法并严格执法,就能保证法制教育顺利开展。青少年是未来的国家主人,教育他们从小就知法、懂法,有明确的法制观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要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法制教育课程,深入系统地开展法制教育。这是整个国家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遵守纪律的教育
纪律是一定的社会组织为自己的成员所规定的具体的行为准则。凡是社会组织,无论它的性质、规模和目标有怎样的不同,都一定有约束其成员的纪律。社会主义社会的纪律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没有纪律,社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就无法正常地进行,工作、学习、生活的秩序就无法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就难以正常地进行。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0页。)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对人民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
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就是要使人们自觉遵守各项纪律,用纪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为此,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纪律和自由的关系。自由和纪律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社会主义社会的纪律是自由的保证,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那种超历史的、以我为中心的绝对自由,不受任何制约的自由,在现实世界中是根本不存在的。明确了两者的关系,就能提高人们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加强纪律性,培养全体人员高度的组织纪律观念,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又是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需要。因此,遵守纪律的教育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长期的重要内容。
第五节 道德观教育
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以善恶来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其相应的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德规范同法律规范一起,是社会的主要规范。要使人们掌握道德规范并践行它,就必须进行道德教育。所谓道德教育,就是为使人们践行某种道德义务,而对人们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道德规范要内化为人们的道德品质并进而转化为人们的道德实践,对社会生活发生作用,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现阶段,道德可分为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两个层次。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具体地表现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婚姻道德等。进行“五爱”教育,在全国人民中间建立一种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是现阶段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
同时,我们还应大力宣传共产主义道德,并用共产主义道德去要求我们社会的先进分子。在进行道德教育时,我们要注意把握道德的层次性,从而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一、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或劳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与人的职业角色和行为密不可分,从这个角度来看,职业道德是与人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参见李德顺:《论职业道德》,见1996年5月7日《光明日报》。)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在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具体性和适用性、公共性和示范性等特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对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提高人们的职业道德水平,进而提高人们的总体道德水平,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加强职业道德,同倡导良好的社会公德一样,是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文明的必经之路。目前,不少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新闻媒介及有识之士,以此为重点和突破口,致力于整个社会道德和精神文明的振兴,并立即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响应。
(一)职业道德——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
做“官”有“官德”,治学有“学德”,执教有“师德”,行医有“医德”,从艺有“艺德”,经商有“商德”。各行各业者有与本行业和岗位的社会地位、功能、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并要求每个从业者遵守奉行。这就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与人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职业是伴随劳动分工的深化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职业分工是一种由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组织形式,并且主要是一种经济型和专业技术型的社会分工。其目的是通过专业化来提高效率,创造和实现更全面的社会效益,以满足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
我们如今生活在普遍职业化分工的时代。所谓“职业化”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社会职能专业化;二是成为个人生活的正式来源。这两点表明:职业的本质,是社会职能专业化和人的角色社会化的统一。从社会整体来看,无论生产劳动还是管理和生活服务,也无论政府部长还是勤杂工,都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职能,这种职能是社会不可缺少的。社会不仅事事要有人做,而且专事有专人帮。“专人做专事”是职业的第一特征。从人的个体角度看,每个从业就职者的岗位,都是个人在社会分工中所获得和扮演的一个公共角色。在现阶段,就业不仅意味着有了一个社会承认的正式身份,能够履行社会的职能;而且意味着以此获得生活来源,掌握了一个主要的谋生手段。所以在主观上,“干活吃饭,挣钱养家”还不能不成为多数人就业的主要动机,客观上也是职业的一个基本事实和特征。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种价值体系。它的作用就在于通过确立和执行一定的行为规范,保护人的行为与社会秩序的合理、稳定,并引导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虽然,职业的性质
主要在于经济和专业技术方面,但不等于就业者只要履行专业技术职能、完成其效益指标就行了。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和社会组织形式,职业本身就包含一定道德的基础和根据,所以它与道德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一般地说,凡是有人群和社会活动的地方就会有道德,不是这样的道德就是那样的道德,职业自然不例外;特殊地说,职业还由于它所固有社会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必然要在道德上有自己的特殊要求。
所谓职业所固有的社会性质和地位简单地说,主要是职业和职务集中地体现着社会关系的三大要素——责、权、利。
(1)每种职业都意味着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即职责。职责只与人的职业角色相联系,而不同于人生其他角色的责任。例如,发挥本职业和岗位的职能、保持职业目标、完成岗位任务的责任、遵守职业规则程度、承担职权范围内社会后果的责任,实现和保持本岗位、本职业与其他岗位、其他职业有序合作的责任等。这些责任是职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职能的具体化,其中就包括一定的社会道德职能和责任。
(2)每种职业都意味着享有一定的社会权力,即职权。职权不论大小都来自于社会,是社会整体和公共权力的一部分,如使用、操作、管理或支配某些社会资源的权力,履行职责时要求他人予以尊重和合作的权力,通过职务报偿分享社会财富的权力等。在如何承担和行使职业权力上,也必然更多地联系着社会的公共道德。
(3)每种职业都体现和处理着一定的利益关系。在实现了职业分工的社会里,职业劳动是为社会创造经济、政治、文化效益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个人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因此,职业是社会整体或国家利益、职业服务对象的公众利益、行业集体利益和从业者个人利益等几种基本利益的交汇点、结合部。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职业的责任和权力之所在,也是职业内在的道德内容。归根到底,职业道德是以“责、权、利”的统一为基础,以协调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这是所有职业道德的共同本质。它与职业的社会地位、分工职能、职业技能、职业效益等一道,共同构成完整的职业生命。不仅如此,职业道德还渗透和表现于职业的其他方面,对它们起着保证和引导作用。没有相应的道德规范,职业就不可能真正担负起它的社会职能,也就不可能长久存在。因此,职业道德既是职业系统自身的、也是社会的一种必要的生存与发展条件。随着时代发展,随着社会上具体行业和岗位的划分呈越来越细的趋势,职业道德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地位越来越重要。如果说近几百年伴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到来,人类在道德文明方面有了重大进步,那么职业道德的兴起和发展正是其中的优秀成果之一。
(二)为人民服务——职业道德的灵魂
职业道德主要是针对职业行为的道德原则和规范,通过人们的职业活动、职业关系、职业态度、职业作风以及它们的社会效果表现出来。不同职业有不同的道德规范。但无论什么职业道德,其基本原则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人的职业行为要与行业岗位的社会地位、职能、权利和义务相一致,从而保证行为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整体效益相互促进、相互协调。所以职业道德必然成为企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标准,起着对外树立行业形象,对内培养和考评人员素质、协调和统一群体风格的作用。职业道德主要通过人的职业行为和效果得到落实和体现,重在实践。但是,人的行为和实践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合理的科学的职业道德观念并不是孤立自主的,它最终依赖于科学的先进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价值观的确立和贯彻,集中凝结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的“为人民服务”,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宗旨,也是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国家的主导价值观念,是各项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实质和价值导向。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及其观念的灵魂,就是
为人民服务,它贯穿于职业道德观念的方方面面。一般说来,职业道德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职业社会定位的认同和追求岗位的社会价值,是全部职业道德观念的核心。如果没有任何认同,就不会有尊重和忠实于职业的敬业精神;而认同的方面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敬业态度。因此,历来职业道德建设的首要环节,是从职业认同入手培养敬业意识。例如,西方主有些资本家很重视以“感恩意识”教育自己的雇员,强调职业是个人生活的来源,顾客是职工的“衣食父母”,决定着个人的福利和命运;因此要敬业畏业,把事业当作谋生手段(在资本家那里则是攫取财富和控制社会的手段)来看待的,“敬”的根据是“畏”,由“知”而“畏”。
社会主义敬业精神的基础,是对于人民群众主人地位的认同和自我认同。各项职业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作为就业者的每个公民也都是人民的一员;对于人民群众来说,“为人民服务”本质上是“人民自我服务”,即公民之间通过相互服务来谋求共同幸福;每个职业岗位上的服务者,在别的岗位面前都是被服务者,这里的职业分工原则上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不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职业分工的根本意义,在于人民有组织地干自己的事业。因此,在人的发展与事业的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目的与手段之间,是可以、并且应该在职业岗位上统一起来:敬业即是自爱自强,“敬”的根据是“爱”,由“知”而“爱”。爱祖国爱人民与个人自爱自强的统一,表现在“主人翁意识”和“为人民服务意识”上。这是我们职业观的精髓。
职业目标理想的确立及其表现——乐业意识。人们通过职业追求什么样的目标和理想,选择什么样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职业道德观念的进一步表现。在职业中有一些东西,如岗位的责任和任务、岗位固定性、业务技术要求、制度规范约束、效益和利益的比较、乃至职业的社会形象等,都会对人形成一定的压力或挑战。一个人在职业岗位上是否能够做到敬业,取决于他追求什么、能否从中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乐趣。如果一个人只把谋生致富当做职业追求,那么,他在职业中只不过是一个“挣钱机器”,而不会有更多的人生价值和乐趣。树立起富有时代的精神、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并把它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职业岗位上,是确立乐业意识的思想保证。它的前提在于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分离和对立。在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下,把职业放在“为人民服务”的天平上衡量,凡是能够为社会进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做出贡献的职业,都是有价值的、高尚的;个人要寻找发挥才智、创造人生价值的天地,就要重视从人民的利益出发,重视社会的现实条件,并把它变成自己的需要和条件,社会的全面繁荣和发展,最终也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保证,因而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是值得的;在职业中,只有诚实的劳动和创造,才是人生光荣境界的标志,而贪婪虚伪和欺诈则是人生的堕落与渺小;敢于应付困难和挑战,并能够战胜它、超越它,而不被它所压倒,也是发现和创造人生价值的成功与乐趣所在……。总之,社会主义的敬业乐业精神,包括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事业心和成就感,以及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职业信念、信心等,并通过守规、勤业和精业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表现出来。
对职业规则的信奉及其表现——职业规范意识。职业规则包括经济的、行政管理的、业务技术的,也包括道德等各方面的行为规定,通常表现为必要的规章制度和程序等。它们大体上来自职业活动方式、条件、特点和目的,服从于职业适应外部环境、履行职能和内部自我发展的需要。职业规则是维系职业和岗位的自我保证,不是任何人的随便意志。对于每个人业者来说,是否能够充分理解、正确执行这些规则,不仅表明他是否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也直接反映出他的职业道德水平。具有高度自觉的职业规范意识,意味着不仅能充分认识和正确执行既定的规则,而且能积极地发展和完善合理的规则,以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是职业活动不断从必然走向自由的一种境界。
对职业价值的追求及其表现——勤业精业意识。一般地说,职业有多方面的价值:对于社会,它不仅有实现各种职能、创造效益的价值,也有组织社会结构、稳定社会秩序等价值;对于个人,它既有谋生的价值,又有学习和锻炼的价值,既可以创造服务与贡献的社会价值,也可以实现人生塑造的自我价值等。总之,职业上所能实现的价值也就越大、越丰富。但是,无论追求什么样的价值,都只能以实现职业的职能和效益为前提。
只有职业本身的存在和发展有保证,才能为实现更多的价值提供保证;本职工作做得越好,其他追求和实现也越有机会和条件。所以,勤业精业与通过职业实现人生价值之间,并不冲突,反而相辅相成。勤业表现为忠于
职守、认真负责、执行规则、坚持不懈,它是实现职业最基本价值的保证;精业表现为本职工作的业务纯熟、精益求精、不断改进,它是实现职业最高效益的价值追求。对于具有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人来说,勤业精业是自然而然的。越是懂得什么是人生的价值、怎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人,越是自觉地勤业精业。
(三)立足现实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存在于现实之中。这里所说的“现实”指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上职业道德的现状;二是职业道德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1.当前,我国职业道德的状况,有很多让人欣慰的进步,也有不少令人担忧之处。例如,干部队伍中的政风不正: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铺张挥霍、弄虚作假和渎职犯罪等;一些部门的行业不正之风:管理者乱摊派乱收费、徇私舞弊,有的执法者做人情交易、贪赃枉法,有的医生收红包,有的大众媒介搞有偿新闻,有的地方部门搞保护主义;不少人职业道德意识薄弱:缺乏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差,业务不求上进,行为不守职规,只求少干多挣,不讲服务质量;社会上职业秩序混乱,一些反社会、反道德的行当,如造假贩假、走私贩毒、卖淫设赌、装神弄鬼等,也趁机滋生或重来,甚至成了“职业”。这些令人深恶痛绝的丑恶现象,不仅是对职业和职业道德的公然践踏,也以它们散发出来的腐朽气息败坏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当然,这些腐朽的现象仅仅是社会现实的一个方面,不是本质和主流。仅就道德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干部和群众的职业态度端正,职业表现良好。没有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克尽职守、兢兢业业、默默无闻、艰苦奋斗和劳动创造,就
不可能取得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如此巨大的成就;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而且,举国上下对于当前道德状况的高度重视,敢于揭露问题,为加强和改进社会道德,包括职业道德所发出的强烈呼吁和采取的对策及其效果等,也进一步表明我们的道德基础是坚固的,发展方向和主导趋势是上升和进步的。综合正反两方面的情况,不仅要看到问题的严重、挑战的严峻,更要注意总结经验教训,加深对职业道德的特点、规律及其意义的认识,从而提出更有力度的理论和对策。从总结经验的角度看,有些传统观念需要改变,对职业道德要重新认识。
2.应当看到,在我们的道德文明中,职业道德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现代社会,职业道德不仅是一个有特色的、新兴的分支,而且是一个较有代表性、起中坚作用或者说主导型的道德层面。
(1)它具有道德的时代特征。各种分工的职业化,是现实社会的一个重要趋势和特征。职业道德因此而兴。以往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多只注重它是“道德”,因而常常着重从个人修身、人际关系等普遍伦理的角度,把它当做一般的道德,不注意“职业”的特殊性,这方面的道德教育,也仅凭“师傅传、帮、带”之类的方式自发进行,而较少有专业系统性。造成了职业道德建设长期的“观念不到位”和“重点不到位”。细察上面例举的职业不道德现象,其中不少有职业不明(如官商不分)、角色颠倒(服务者与对象)、责权脱节(工效与报酬)等等的影子。应该说,今天的职业道德落后和薄弱状况,也是过去受传统观念局限的后果。
(2)职业道德是现实社会的主体道德。职业角色是一种群体角色和群体道德。职业群体的社会化程度高于个人、家庭和其他小型群体;职业人员的范围广、多层次,而且活动系统性强,其影响力大而持久。从这一点看,职业群体的道德也不能不在总体上成为全社会的主导道德。不了解这一点,就不可能理解职业道德的重要地位。
(3)职业道德的内容具有社会公共性和示范性。职业道德虽然都是针对职业特点建立的,各有侧重,但它们所依据的却是国家与社会公认的、共同的道德观念和理想。职业道德的共同原则和基本精神具有社会普遍性,并且由于职业行为都具有公共性(有的是直接面对公众,有的则是以其最终产品或服务间接地面对公众),因而职业道德具有公共示范性。一种可以面对公众的道德行为,本身就含有“当前社会认可的道德是怎样”的示范意义。如果说,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公共事务、公共行为、公众角色和公众关系上的道德,那么就应该说,职业道德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公德,只不过它是通过定向化、专业化而变得更加具体和深化。因而是高层次的、具有示范性的社会公德样式。实际上,职业道德的加强和改善,将会对改进整个社会道德、特别是社会公德面貌,起到关键性的带动作用。
(4)职业道德是一种实践化的道德。职业道德为道德的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相结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具体形态。由于职业的特点,职业道德的范围比较确定,制定和执行规则的标准具体充实,效果也易于检验;并且在道德领域中,它是最能够与经济体制、法制建设直接联系、相互配套的一个层面。所以,从职业道德入手加强道德建设,不仅重要和紧迫,也是可行性较高、大有潜力的。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建立和完善、民主和法制建设得以不断加强的同时,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职业道德也一定会在现有基础上大大推进一步,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帮助人们树立敬业爱岗意识,即树立主人翁责任感,高尚的职业尊严感和荣誉感,目标明确的事业心和成就感,引导人们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要帮助人们树立勤业精业意识,引导人们勤奋工作,努力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精益求精;要帮助人们树立职业规范意识,引导人们充分认识和正确执行各种职业规范,倡导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引导各行各业的人们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出发践行这些基本要求,必将大大提高全社会的职业道德水平。
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还要引导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只有职业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在我们社会,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人去做,任何一项工作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它不可取代的意义。因此,各种职业之间没有贵贱之分,高低之别。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在政治上、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作出成绩,对社会有所贡献,都会得到社会的肯定。只有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各行各业的人们才能普遍地树立职业自豪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社会公德教育
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中全体居民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生活秩序都必须遵守的公共生活的准则。遵守社会公德,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人们的基本道德要求。进行社会公德教育,使每一个人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对于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对于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光明日报在《每月聚焦》专栏中曾就公民意识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具体事例入手讨论社会公德,中央电视台则就公民公德问题进行了系列报道。中央几家主要新闻单位密切配合宣传社会公德,社会反响强烈。社会公德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表征,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尊重人,关心人,特别是要注意保护儿童,尊重妇女,尊敬老人,尊敬烈军属和荣誉军人,关心帮助鳏寡孤独和残疾人。要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礼貌。要提倡人人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和资源,自觉履行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党要加强直接关系社会稳定进步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社会公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不能忽视社会公德的培育。
(一)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
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具有以下含义:(1)它是社会整体利益的反映,是社会大众普遍认可的公共生活准则。(2)它涉及人的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衣食住行到举手投足,从人际交往到对待自然。(3)它是社会公共规范体系。在公共生活中,人们不再扮演原来的社会角色,而是承担新的暂时社会角色。
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最低层次,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规范准则。因而它的要求往往十分明确、具体、清楚,甚至一目了然,一望即知,所有社会成员都容易识别、理解并遵循。如交通路口的红绿灯,影院内禁止吸烟,不许在文物古迹上涂抹,不许随地吐痰,不许携带危险品乘车等等。这些极为简明的行为规范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内化为习惯,便成为个体自觉、自动、自主的道德选择。正是社会公德的这种简单性,使之被社会全体成员普遍遵循与践履成为可能。社会公德还具有相对稳定性。它是人们在长期社
会公共生活中形成的行为准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性共识。如礼貌待人,诚实,勇敢……这种种社会公德乃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公共生活中形成的,已经成为举世公认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当然,社会公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其内容、创造新形式,比如同样是尊老爱幼,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说,古代和今天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社会公德是有层次的。简言之,它包括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包括:个体文明举止。这是对个体仪表风度的要求,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人际关系方面应遵循的准则。如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语言文明,讲究卫生,遵守各种公共场所的特定要求等人际关系交往中自尊与尊重他人。自尊,指人际交往中健康的人格态度;尊重他人,包括尊重他人的尊严与个性,容忍不同意见,平等地对待交往中的任何人,主动维护、尊重陌生人的权益。它还包括尊老爱幼,尊重妇女,善待残疾人,遇有争端,主动谦让,自己有错勇于承认等等。当前,尊重和不妨碍社会大众的权利尤其应该引起重视。社会交往中的诚实守信。遵守契约,言而有信,避免言过其实、言而无信等等,是每个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在人与社会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包括:遵守公共秩序。没有秩序,社会正常生活就无法维持。遵守公共秩序意味着对纪律、规章、法规等社会公约的尊重和敬畏,意味着严格的自我约束和一丝不苟的奉法精神,意味着个体和社会的合作态度。其标准是不妨碍社会大众的权益与利益。具体来说,遵守公共秩序的要求有两种不同形式:一种是有明文规定的,即遵守社会公共生活中的规章、准则、公约、纪律。如交通规则,图书馆借阅规定,公园游乐须知,学校学生守则,考场纪律等等。它通常有一定的强制性。另一种则是没有明文规定,是人们在长期公共生活中形成的道德经验与行为习惯,如购物排队,乘车讲秩序,在阅览室不交谈等等。公共秩序是维持社会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它对社会成员具有同等的约束力。是否遵守公共秩序,鲜明地表现出个人对自我与社会关系的认识,是一望即知的文明尺度。社会公益泛指关系和影响社会全体成员利益的社会公共财产与公共设施。如铁路、车站、港口、火车、公共电汽车等等。社会公益是社会整体利益的物质体现,对它任何形式的侵害都是对社会整个利益的侵害。维护社会公益,表面上看是人与物的关系,实质上它指的是1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组织、个人与社区、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尊重与维护保护他人的劳动成果。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唯一手段。对他人劳动、社会劳动的尊重与爱护是现代社会对公民素质的起码要求之一。它包括珍惜社会劳动成果,爱护公用设施和公共财产,以及公共卫
生等等。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是:保护自然环境。长期以来,人类没有意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对自然处于野蛮索取的状态,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人类生存环境日趋恶化。于是,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就具有了道德意义。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不论从何种意义上讲,保护自然环境都是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体现,同时亦是每个地区、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的体现。
(三)社会公德:必须高扬的基本道德
无庸讳言,我国现实生活中社会公德的缺失现象几乎举目可见:随地吐痰,乱抛废物,乘车争先恐后;汽车上,商店里,一点小小的磨擦、碰撞,就往往会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加。遇到人与人发生冲突时看热闹起哄者众多,化解者往往被误解、遭指责。公共设施屡遭劫难,其被毁坏的速率十倍甚至百倍于私人财产。就拿北京街头的电话亭来说,破坏程度令人触目惊心:币道被堵,话筒被御,钱盒被撬开,玻璃被砸碎,甚至有人在亭内便溺,真是无所不用其极。1998年10月,天津市水上公园用万把伞设计了大地走红艺术造型,但只展览了两天,万把红伞便被毁坏或被盗走,令整个天津为之震惊。北京、天津是中国文明程度较高的直辖市,一些人们的公德状况竟至如此!足以令人深思。必须指出,社会公德水平的低落是以今天的社会对人们的要求作为参照的,是横向而非纵向比较的结果。因而,今天提出公德问题,并不是说现在的公德水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低、都差。正如我们不认为远古尧舜禹时代是“理想国”。也并不认为盛唐四方来朝时民德必胜于今,不认为五六十年代的社会公德水平要普遍高于90年代。相反,社会公德的整体水平始终是与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相一致的。它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指针。事实上,今天表现出的缺乏公德现象,在传统社会并不凸现。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等,在一村一户的生产环境下几乎不具有规范意义。再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等,在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也根本不可能有什么道德价值。因为在传统社会,社会公共生活狭小,个体行为的道德倾向很少甚至无从体现。如,一个农夫在自家庭院大喊大叫,只干扰了其家人和极少的邻人。而现代社会人口高度集中,只要有一家过大音量地开放音响,就足以使全楼的人心烦意乱,坐立不安。因而,传统社会重私德而现代社会重公德。公德是现代社会必须高扬的伦理道德。
(四)社会公德: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
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工业文明,社会化大生产使人们的全部社会关系不断革命化。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三个基本关系上,都增添了传统社会很少涉及或根本不曾有过的崭新概念与涵义,在人与人关系方面,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广阔频繁,多方位的人际交往。并且,这种人际交往又主要地或经常地发生在社会大众层面,表现为个体与社会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由于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领域日益扩大,人们举手投足无不关系和影响着社会秩序、社会安定和社会公益,涉及到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和生活方式。因此,个体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性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重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现今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甚至把公德同法律法规相衔接。例如,新加坡有这样的法规:随地吐痰罚款200新元,随地扔一个烟头罚款1000新元,后者相当于一般人的月收入。香港法律规定,从楼宇向外抛弃垃圾,亦属违法,可判罚款500港元或监禁3个月。有的国家或地区甚至通过了社会公德保护法。纵观人类社会道德发展史,公德作为社会生活的共识性准则始终与文明发展同步。社会越发展,公共生活领域越扩大,社会公德规范就越多。因此,公德作为起码的社会准则与共同道德认识,虽然对它不能用诸如崇高、伟大、高尚等词汇溢美,然而,它毕竟是与一定社会的道德
理想,道德价值取向紧密相联的。即使社会公德只表现于个体行为选择,似乎是浅层次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观念,然而它同时又是个体较高层次道德观念的表现形式和外显行为。从个体公德状况可以窥见其道德修养水平和文明程度。整个社会的公德水平则是该社会文明的表征。公德是工业文明的伦理基石,因此它必然成为我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道德选择的基础,也理所当然地成为近现代思想先驱们力图实现社会改造的焦点之一。严复、梁启超、孙中山、蔡元培等都曾从不同方面和角度论及培养公德精神与公共意识。他们对于公德的关注,是我国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变迁中建构工业文明伦理道德的开始。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尤其是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良好的社会公德正日益成为社会大众的认识和实践。
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条件下,能否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21世纪,按照党中央的要求,要形成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条件,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要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公德的培育。社会公德是一个人的道德基础。只有自觉地以社会公德规范自己、约束自己的人,才有可能去践行社会主义道德,并进而达到共产主义道德的崇高境界。也正因为这样,党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尊老爱幼、敬师爱生,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基本要求,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抓好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当认真领会,努力实践,自觉地抓好这项意义深运的系统工程,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
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就是要引导人们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老敬贤;要帮助人们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维护社会的安定,勇于同一切不良行为作斗争;还要倡导人与人之间诚实守信,礼貌谦逊,待人和气。由此促进我国社会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搞好社会公德教育,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战略性的要求,就是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
全民的文明程度提高了,社会公德就能得到更好的遵守。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是治本、固本的工作,必须始终不渝地抓好这一工作。其次,要用明确的语言将社会公德规范概括出来,使人们有所遵循。社会公德是有关人们公共行为、公共关系的最基本的最简单的规则,因此它应该是最明确的规则,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明确的公德规范是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前提条件之一。再次,要造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凡是模范地遵守社会公德的人,都应受到肯定和赞扬;凡是不遵守社会公德、违反社会公德的人,都应受到批评和谴责。这样,社会公德对人们的行为才会有实实在在的约束力,也才会在全社会形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风气。
三、恋爱婚姻家庭道德教育
爱情、婚姻和家庭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高尚的爱情,和谐的家庭,无论是对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还是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和家庭观念,有助于人们正确处理恋爱、婚姻和家庭中的各种关系,获得称心而美满的爱情和家庭。恋爱、婚姻和家庭道德教育无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恋爱、婚姻和家庭道德教育,首先应引导人们尤其是青年树立无产阶级恋爱观。要教育青年把共同的理想、情趣和相互爱幕作为爱情的基础,在选择配偶时,把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放在第一位,不为财产、地位所支配。要提倡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忠实专一。要帮助青年正确处理爱情和事业的关系,把事业放在第一位,把个人爱情同祖国伟大的事业联系在一起,使爱情成为推动工作、学习的力量;对于青年学生来讲,尤其应把学习和成才放在首位,绝不能沉湎于“爱情至上”而不能自拔。
其次,要引导人们遵守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基本道德准则。在处理婚姻、家庭关系时,要做到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互敬互爱,和睦相处;要引导人们把爱情和义务统一起来,自觉承担起赡养老人、教育子女的责任;要提倡晚婚,实行计划生育。引导人们用这些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是建立美好的婚姻和家庭生活的必要保证。
四、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共产主义道德是从无产阶级完整利益引伸出来的,适应于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形态的,以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集体主义为其根本原则的道德体系。它反映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高尚的道德。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它是调整个人和整体的关系所应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是衡量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点可以概括为,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在二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必须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其实质就是集体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就是要引导人们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把集体主义原则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作为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间利益关系的根本准则。要引导人们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增强对集体的归属感、责任感,从而积极投身集体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使人们正确地把握集体主义原则,要划清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和个人主义的界限。
集体主义原则并不排斥个人的正当利益,恰恰相反,它在强调集体利益的同时,也承认、保护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正当利益的发展,同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是一致的。而个人主义则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以侵犯、损害、牺牲社会利益为前提,它与集体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划清这种界限、对于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鼓励人们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这不仅是因为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恋爱婚姻家庭道德等都要受到它的制约和指导,离开了共产主义道德,现阶段的道德教育就会迷失方向;而且还因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是我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共产主义道德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巩固和发展安定的政治局面的重要保证,是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精神前提。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始终坚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以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推动我国社会沿着共产主义方向前进。
第六节 公民意识教育和社会承诺教育
一、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一个具有强烈时代意义的课题。当代公民意识的构成主要包括:自主、平等、爱国、公德、节俭、纳税、环保、科技、国土等意识。公民意识的确立,有助于反腐倡廉,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有助于公民
自觉维护社会稳定;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一)公民意识的时代意义
公民是指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我国当代公民意识就是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社会主义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集体主义的权利义务融为一体形成的自我认识。这是一种理想的公民意识,但是公民实际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现象表明不少人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公民意识。如公民应如何履行法律义务,自己对国家、他人、家庭负有什么责任。自己有哪些合法权益,如何才能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等都不甚明了。在全体公民中呼唤、树立、强化社会主义公民意识,遵纪守法,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对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现代化建设的长远目标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1、公民意识的确立,有助于反腐倡廉,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公民意识所唤起的自主、平等精神,使公民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地位,激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政治积极性,熟练运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以“官本位”为依托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不正之风予以打击,从而扶正祛邪,伸张正义。同时,也促使领导干部强化自己的公仆意识,明确自己肩负的社会重任,严格自律,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公民意识的确立,有助于公民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公民意识的核心是法律意识,公民意识普遍觉醒,就能形成普遍的“法治”观念,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真正落到实处,并使以民主为特征的制度和法律的体系具有权威性而不致于因个人的看法或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促进中国社会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许多社会矛盾就会迎刃而解,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3、公民意识的确立,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上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经济主体的独立性、自主性、多元化以及平等竞争都需要健全的法制保证。公民意识的权力义务观,同宏观上的“法治”意识相配合、相渗透,必将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二)公民意识的丰富内涵
在当代,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其构成主要包括:
1、自主意识。自主指公民自觉意识到自己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而存在,这是一种建立在宪法和法律原则、规范之上的自我态度。这就要求他应有独立的人格,勇于参与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生活,敢于行使宪法赋予的
各项民主权利;要求他能独立自主地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参与竞争,用自己的诚实劳动或合法经营取得相应的合理报酬,依法享受各项经济权利;要求他敢于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社会精神生活,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捍卫宪法赋予的各项文化活动自由的权利。
2、平等意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平等意识要求公民懂得他周围的人同他一样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人的尊严,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别的公民同他一样享有平等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
理的权利;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别的公民同他一样享有平等地参与竞争、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权利;在社会精神生活中,他同其他公民一样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享有同样的言论自由、批评与反批评自由等权利;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人,关心人,爱护儿童、尊重妇女、尊敬老人,扶助病弱残疾人等等。应特别指出,一个公民,无论他职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他在法律上同其他公民处于平等的地位,他绝没有以权谋私、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任何权力。平等意识和自主意识一样,都是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都是以宪法为核心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的具体展现。
3、爱国意识。邓小平说过:“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尊严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2]这深刻揭示了爱国主义和社会
主义本质上的一致性,也充分肯定中国人民有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但从实际情况分析,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渗透、扩张,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甚至有损人格国格的现象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削减了民族斗志,所以,进一步强化爱国意识,对于加强全国人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防止和遏制权利腐败和道德滑坡,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沿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爱故乡、爱故土、爱祖国的优良传统,在伦理上一直倡导“国而后家,公而后私”,把“舍生取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对理想人格的最高追求。中华民族的这种为国为民的整体主义精神是各族人民的一种强大凝聚力,它是爱国主义思想的基石,也是公民爱国意识得以确立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渊源。
4.公德意识。每一个公民都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在所有公共场合、公用设施上都印有或贴有“严禁……”、“不准……”的字样,抑或先“请……”后“罚……”的警示,看上去是维护公共秩序、保护公共财产的需要,但实际上是在提醒公民有公德意识的同时,对公民道德的不信任,而这也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不信任、社会公德意识普遍偏低的结果,所以大家司空见惯,默然置之。现代社会的公民,应是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文明公民。公德意识是对公民道德的最低最具体的要求。公德是调节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利益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这要求公民:一是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维护社会生活的安定。凡是有公共生活的地方,必有相应的公共秩序。一个国家的公共生活秩序如何,是该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对于公共秩序的维护,不但有赖于国家的政治、法律规范,有赖于公共道德规范,而且更重要的是有赖于公民自觉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力量。二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经济、政治利益一致,目标、理想共同,在处理相
互关系时,应该先人后己,相互谦让,一人有难,八方支援,尊重人格,见义勇为,救死扶伤,尊老爱幼,而不应尔虞我诈,横行霸道,以强凌弱,见义不为;否则,就要受到道德鞭挞和公共舆论谴责。三是为人正直,诚实守信。一个人的正直、诚实、守信是他为人处事中道德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志。公民应该公正判断是非,有正义感、原则性,不趋炎附势、吹拍逢迎,见风使舵,争功讳过,挑拨离间,落井下石;而要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不弄虚作假,口是心非,阳奉阴违,奸诈诡谲等,只有认真实践了这些公共道德准则,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公民。四是尊敬师长、尊重长辈。公民的文明风度、品德高尚,既表现为对父母、教师的尊敬,也表现为对老年人、长辈的尊重。五是行为文明,礼貌待人。要做到:衣着整齐,仪表大方;举止庄重,行为检点;待人恭谦,大方热情;关心他人,助人为乐;说话和气,谈吐文雅等。公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有良好的公德意识,就会有良好的社会风尚。
5.节俭意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克勤克俭的民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优良作风。从“慎乃俭德、惟怀永图”到“俭以养德”,从“南泥湾精神”、“小米加步枪精神”、“好八连精神”到邓小平倡导的“五种革命精神”、江泽民概括的“64字创业精神”,都贯穿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具体内容。大量事实证明社会成员花天酒地、一掷千金、奢侈铺张的“大老板”气派并不是市场经济的题中之义,而是享乐主义的放纵、眼光短浅的小生产意识的驱使。公民的节俭意识,就是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为指针,思想勤勉、学习勤奋、工作勤恳,生活勤俭,大力节水、节电、节煤、节地、节约一切资源。节俭需要高度的理性,意味着对社会公共规范的尊重,对道德、人格、理想价值的赞赏,对良好心性品德的塑造,对小富即安、百恶俱纵的超越;也意味着对严重扰乱了人们的思想、行为、污染了社会风气、吞噬着固有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唾弃和净化。
6.纳税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几乎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充当“纳税人”角色,所以每个公民也就毫无例外地要树立纳税意识。但从目前的整个现状看,由于公民纳税意识淡薄,对依法纳税的深层意义、巨大作用缺乏正确了解,将纳税孤立地看作一种法律强加于自己的外在义务,没有将纳税与享有谋些权利联系起来理解,不但严重影响了纳税的主动性、自觉性,还有不少人钻法律的空子,逃税、漏税、偷税甚至抗税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现状,与当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以及作为法制两大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相违背。要培养、树立和强化公民纳税意识,就必须使公民懂得:纳税不是法律强加于公民的外在义务,而是维持、改进和创造公民赖以生存的社会条件的客观需要,如国有机构的设立和运作、一切公共设施的创立和维持,以及自然环境的保护等等,都是公民赖以生存及其利益赖以实现的基本社会条件,而其庞大开支则主要来源于税收。纳税不仅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也是公民享有的许多社会权利的重要根据,特别是公民能够要求和监督国家公务人员依法履行其法定职责的重要根据。因为国家公务人员的薪金及他们所管理的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的费用都是靠“纳税人”的税金支付的,公共权力设立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纳税人”服务。只有使公民把这些道德内化为纳税意识,才能增强公民纳税的自觉性、自愿性和主人翁责任感,增强对国家公务人员及其公共权力的监督。
7.环保意识。环保意识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建立一个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类新文明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因为环境恶化已是现在和将来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人口过多、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意味着当代人及后代人的生存空间更加脆弱。党中央将“加强环境保护”作为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战略任务,表明了党中央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政府对环境保护也先后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专门法律和法规,最终要靠公民的环保行为来体现,而没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就不会有正确的环保行为。所以,树立和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是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也是环境保护事业的根本措施。要树立公民强烈的环保意识,以维护环保事业的发展,就必须把对公民的环境教育作为一项常规性的思想工作抓好。一是认清环保国策地位,加深对环保国情的认识。环境保护的国策地位是由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环境保护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具有时间上的持久性和空间上的广泛性,环境保护实质上是调整人与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因此,在道德建设中,应该引导公民弄清关系,加深对国情和环保工作的认识。二是认清环境现状,艰苦创业,对公民提倡“节省能源、适度消费”的观点,不要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享乐,要把爱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行为规范。三是普及环保法律知识,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在环保事业上,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公民应认真学习贯彻,明确职责和义务,严格执行,全面推进环保意识的提高。
8.科技意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早已获得社会普遍认同,社会群体尊重科技、热爱科技、追求科技、发展科技趋势不可阻挡。但作为社会个体的公民,科技素质的平均水平却并不令人满意。有人从公民的科技素质(包括科技信息源、科学术语周知度、我们的生活世界、人类和世界的过去、物理科学、生命科学、技术素养、科学方法、科学家、科技机构)和公民对科技的态度(包括对科技的关注、科技的结果、科技的能力、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职业声望、中国的科技)两方面对公民的科技意识作过“诊断”、调查,结论为:中国公众的科技素养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距离。所以,在实际生活中封建迷信活动猖獗,伪科学招摇撞骗,一些极端愚昧落后、违反最起码科学常识和原理的宣传有广阔的市场,甚至许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以及书店处境艰难、景象凄惨,只好纷纷改行寻出路,十分令人堪忧。党的十五大强调,实现“九五”计划和15年远景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这就意味着,当务之急是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此,继中央《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之后》,一批著名科学家也强烈呼吁“必须大力加强科技普及工作”,这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旺和民族强盛的大事。由此看出,公民科技意识的提高,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4]
9.国土意识。我国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地球上的22%的人口,被称为人类奇迹。可在奇迹背后,却是一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1949年人均耕地0.18公顷,1957年人均0.173公顷,1985年人均0.093公顷,1996年人均0.08公顷,已不足汉代的1/6,明代的1/9,解放前的1/2。虽然在1986年就制定颁布了《土地管理法》,确定了“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但人均耕地下降的趋势仍没有得到遏制。据权威报刊披露,我国耕地每年以27~40万公顷的速度锐减。造成这一严峻事实的主要原因是:公民国土意识淡薄,对法律的无知和漠视,违法占用耕地,肆意糟蹋耕地,死人抢活人的地,城市土地收益流失严重等。我国人口在不断增加,耕地却不断减少,12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全仗耕地解决,这个关键问题不处理好,将严重影响“九五”计划和2010年过景目标的实现。所以,不断有人大声疾呼:“地球只有一个,中国只有一个”,中国已不再是“地大物博”,而是“地少人多”,如果不珍惜土地,当代人就将成为历史罪人。要想从根本上扭转耕地越来越少的趋势,必须使每位公民都树立起强烈的依法管地、依法用地的国土意识,自觉维护土地管理秩序。只有每位公民都树立起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才能把我国土地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共同消灭耕地“赤字”。
除上述公民意识外,公民还应当有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意识;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国防意识;了解历史,尊重历史的历史文化意识;防范国家公务人员滥用职权的监督意识;珍惜和保护自然矿产资源的资源意识等等。不管何种意识,始终贯穿着权力和义务的统一,公民在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时,必须相应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负责,触犯法律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