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人民群众,总是要通过一定载体才能进行。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内容的实施、活动的开展、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因此,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情况,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内容,选择合适的载体,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概说
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通过某种形式、手段向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客体)传输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使教育对象具备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客体之间是通过一定形式、手段联系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很多,我们把其中承载并能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的形式称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如开会、办研讨班、管理工作、文化建设、大众传媒等,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正是借助这些形式进行双边互动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总是要通过一定载体进行。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者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到载体,但并不是每一个教育者对载体都有明确认识。这是因为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突出地表现在对其内涵的把握不够科学,以及相应地对具体载体的划分不够合理。例如,有的文章把各级党组织、工会、共青团以及主要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班组都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称其为“有形载体”,把社会环境称为“社会载体”
(周世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探索》,刊《浙江商业经济》1995年第2期。);有的文章把人格、典型、实事列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杨振明《试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刊《求实》1993年第6期。)等等。这些观点值得商榷。我们认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必须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作。开会、办研讨班、各种活动等之所以被我们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因为它们能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信息。事实上,它们也在这个意义上经常为思想政治教育所运用。从这个角度看,把社会环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不恰当的。环境因素非常复杂,有些因素能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且易于操作,可作为载体运用,有些因素则难以作这样的运用,因而不能作为教育载体。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环境因素是可以交叉的,如文化、大众传媒,既是社会环境的重要因素,又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加以运用;而当我们从特定角度研究问题或开展工作时,它们的归属又是明确的。但很多环境因素则不能作如是看,它们不符合这里提出的条件。因此,笼统地说社会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既不符合实际,又把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环境相混同了。
第二,必须是联系主客体的一种形式,主客体可借助这种形式发生互动。前述开会,办研讨班,文化建设等都具有这种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党组织、工会、共青团以及企业班组等都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只是主体,而党团活动、工会活动则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把党组织等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就会把教育主体和载体混为一谈;这就如同把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社会环境混同一样,是一种把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泛化的倾向,会导致认识上的混乱,实际工作中的随意性。此外,人格、典型、实事显然不能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不能看作是教育载体。总之,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两个基本特征的形式,才能将其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也才能加以恰当的运用,而不能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则不能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作为另外的范畴加以讨论。
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也必然发生变化:原有的载体可能不适用或不够用,适应新情况的新载体在不断出现并要求我们很好地去运用它;各种载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也会发生变化,等等。教育者应敏锐地注意到这种变化,及时地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作出调整,善于恰当地运用各种载体尤其是与新情况相适应的载体,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在过去运用得比较多的载体如政治学习、开会、办学习班、作大报告、搞政治运动、群众运动等,多是与计划经济体制,与相对封闭的社会文化环境,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相适应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已经废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不再搞政治运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当然不能也不宜以此为载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改变了过去那种绝大多数人都被组织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企事业单位的格局,出现了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大量的个体工商户等多种经济成分;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出现的大量下岗职工以及数以千万计的农民的流动,使他们与原有的社会组织的联系松散化,而又未完全融入新的社会组织体系之中;全方位开放的社会环境,使人们可以从更广阔的社会领域获得各种信息,包括思想政治信息,人们的思想显然更复杂了。这种种因素,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化的趋向。在这种情况下,原来行之有效的开会、办班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就显得不够用或不完全适用了。例如,对国营企业职工、学校学生,仅仅运用开会、办班这样的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局限性就很明显;至于对个体户、下岗职工、流动农民则很难采取开会、办班等形式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因而需要创造覆盖面广的新载体如文化载体、大众传媒载体、活动载体以及管理载体等,以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而大众传媒的蓬勃发展,文化建设的空前兴旺以及全体社会成员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又为思想政治教育运用这些载体提供了条件。因此,要做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除了继续运用开会、办学习班、党团活动等载体以外,还应特别注意运用文化、管理、活动、大众传媒等新载体,充分发挥这些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包括开会、办学习(读书)班、党团活动等传统的载体,也包括近几年为思想政治教育所运用的管理、文化活动、大众传媒等新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载体的运用已积累了很多经验,认识也较一致,这里不再展开论述,拟着重就近几年出现的新载体的内涵、特征、作用以及如何发挥它们的作用作些讨论。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
(一)管理载体
以管理为载体,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管理活动中,渗透到人们的具体工作之中,以达到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人们的行为、调动人们的工作、学习、生产积极性的目的。
管理是一种遍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基本活动。从宏观上讲,它包括国家的行政管理、人事管理、经济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管理等;从微观上讲,它包括遍及所有行业的难以计数的大大小小的社会组织的管理,如企业管理,学校管理,医院管理等。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它所运用的载体也必须具有广泛的覆盖面,这样才能有效地对广大社会成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正好具备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这一要求,它的普遍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其作为载体提供了外在条件。同时,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虽然是协调社会(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但其实质是调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一定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要理顺人们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在这一点上,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很高的契合度。管理活动以人为本的实质为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其作为载体提供了内在根据。由此可见,将管理作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完全可行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管理载体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可行的,而且还具有其他载体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一,有利于更好地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业务工作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和优良传统。而以管理为载体便是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最佳选择。一方面,管理活动是提高经济、业务工作效益的至关重要的一环,而管理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在管理过程中,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乃至法律手段的运用,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密切配合。如果思想政治教育搞得好,人们对管理手段就会产生认同感,自觉遵守政策、法规、制度、纪律,从而使经济、业务工作秩序井然,顺利进行。如果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人们认识不到政策、法规、制度、纪律的正确性、合理性、必要性,那么,这些管理手段就有可能流于形式,得不到切实地贯彻落实,管理的作用也就无从实现。可见,在管理活动中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是使管理活动顺利而有效进行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管理的支持。这不仅是因为有效的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础,如果一个社会或单位管理混乱,人们的思想问题就会层出不穷,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样的氛围中就很难产生良好的效果;而且也因为只有通过管理这个环节,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好地渗透到经济、业务工作实践中,切实促进经济、业务工作的发展。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关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合则双美,离则两伤。以管理为载体能够有效地克服过去那种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业务工作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结合着经济、业务工作一道去做,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第二,有利于对人们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以管理为载体,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深入、更贴近人们的思想实际。例如,在管理要求人们遵守规章制度、严守劳动纪律的同时,如果辅之以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遵纪守法的法制观教育,就能更好地引导人们把管理要求的各种规范以及相应的观念内化,使人们把管理要求他所做的被动行动升华到自觉去做的境界。这样,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就落到了实处。同时,以管理为栽体,可以及时有效地解决人们的各种思想认识问题。人的一生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职业工作中渡过的,人们在具体的经济、业务工作中产生的思想认识问题最多、最复杂,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解决的思想认识问题大量的也是这一类在工作中产生的问题。而人们在工作中产生的各种思想认识问题往往首先反映在管理的过程中。以管理为载体,就能及时发现各种思想认识问题,实事求是地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从而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思想基础。如果等到问题成堆才为我们所发现,才去做思想政治工作,就有可能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近几年,许多地方及部门尤其是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运用管理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应看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管理载体的运用还是不够的,运用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此情况下,应进一步加强对管理载体及其运用的研究,必须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是个大题目,需要作深入研究,这里仅就如何运用管理载体说几点意见。
首先,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管理载体的自觉性。管理能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管理载体有什么作用?这是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者尤其是领导者都应弄清的问题。如前所述,管理活动的普遍性以及它所内含的某些思想政治教育功用,使它能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被我们所运用,并且能起到其他载体不可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只有对此有明确认识,才能自觉将管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予以运用,使之发挥更大作用。如果认识模糊,就很难自觉地去运用管理载体,即使运用,也很难有理想的效果。当前,管理载体运用中的一些问题以及对其运用的局限性都与认识模糊有关。例如,由于对管理载体的普遍性认识不足,致使目前对管理载体的运用主要集中在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有企业把思想政治工作看作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了“双文明工作法”等经验,而在其他领域运用则较少。
其实,不仅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可借助企业管理进行,其他行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可借助于相应的管理进行,对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可借助于人事及行政管理进行,对学生的教育可借助于教学管理进行,等等。不仅如此,对某部分人如个体工商户借助于管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一种较好选择。对个体户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领域,也是一个薄弱环节。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难之一在于过去没有找到一种适合个体户特点的教育形式,因而其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处于一种“粗放”状态。如果拓宽思路,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工商管理中,就能有效地解决这种困难,使个体户的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加强。部分地区的实践表明,以工商管理为载体,在对个体户的经营行为用法纪以及经济手段加以约束的同时,进行经常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改革开放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是逐步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社会文明程度的行之有效的途径。由此可见,只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对管理载体的认识及运用管理载体的自觉性,才能使管理载体得到普遍的恰当的运用,充分发挥其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作用。
其次,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政治意识,使其承担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职能。要用好管理载体,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仅靠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广大的管理人员也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即在管理中融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而如果管理人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不高,他就难以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如果缺乏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他就不会在管理中融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因此,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是用好管理载体的一个基本性的工作。这一工作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帮助管理人员克服那种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分离开来的糊涂认识。许多管理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事,管理人员只须管好自己的业务。这是一种囿于分工所造成的片面认识。实际上,任何工作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
育,因为任何工作都是人做的,要做好工作,就要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调动人的积极性,除了其他手段以外,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同时,在做工作的过程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思想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工作就会受到影响。管理当然也不例外,只有切实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适时解决各种思想认识问题,管理才能有效。这就决定了在管理中要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可见,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的。管理人员对此要有明确认识,把二者紧密联系起来,自觉承担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在制定和实行“岗位责任制”的时候,主管部门要大力推行和落实“一岗两责”。这既是管理工作的内在需要,也是“以管理为载体”内容的一部分。
再次,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管理为载体,就要努力促进全社会各项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这是因为管理水平的高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影响。科学的规范的管理可以起到理顺关系、化解矛盾从而使一个地区或单位的活动有序化的作用,这就在客观上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相反,如果管理乱糟糟,由各种实际问题引起的思想问题必然层出不穷,这就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无怪乎有人说“科学的、民主的、公平的、规范的管理,本身也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这当然是在一定意义上讲的,但它也说明管理水平的高低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积极支持各级管理人员大胆管理,并主动参与管理过程,包括参与制订规章制度、宣传规章制度、督促规章制度的执行、协调各种关系等,努力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这也是以管理为载体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文化载体
文化是一个有着多重含义的复杂概念。广义地说,文化是指人类不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涵盖除自然生成物之外的一切社会事物;狭义地说,文化则是指语言、科学知识、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文化既是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产物,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所谓以文化为载体,就是将文化看作是一个动态过程,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文化建设之中。这里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的文化,在很多时候也涉及到广义的文化。
一般认为,文化主要是由符号和语言、价值观、规范、物质产品等因素构成,其中,价值观及其具体化的规范是文化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正是要向人们传输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观以及相应的法律、道德规范等,以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向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可见,文化本来就蕴含着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只不过我们过去对文化载体缺乏自觉的运用,文化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者逐渐认识到文化载体的重要作用,比较自觉地运用这一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党中央也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十四大报告强调要搞好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十五大报告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纲领的高度,论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按照党中央的要求,运用好文化载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措施。
运用好文化载体,首先是要正确地认识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用。如前所述,文化本身就蕴含着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它对人的影响本来就包含着思想政治方面的影响,具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在特质。同时,文化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无所不在,无处不有;文化的这种普遍性特征为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它作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载体提供了条件。文化的这些特质,决定了它能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被我们所运用,也决定了它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用。
第一,以文化为载体,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广泛实现。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以文化为载体,从一个方面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答案。文化具有渗透性强、影响持久以及形象、生动、直观等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文化建设之中,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生动活泼,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就能更好地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其内容的熏染。那些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优秀文艺作品对人们强烈而持久的吸引力,以及对提高人们的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面貌的深远影响说明了这一点。此外,文化的覆盖面广,影响到每一个人;以文化为载体,就能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使其作用在最大范围内得到全面实现。
第二,以文化为载体,有利于全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文化载体为实现这一目的提供了有效途径。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全面性,既包括科学知识、专业技能的影响,又包括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的影响,两者的影响交融互摄、密切联系在一起。将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就是要充分发挥文化对人的这种全面影响,即在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增进人们的文化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专业技能的同时,充分发挥文化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以此去潜移默化的感染人、影响人,从而促进人们把社会所需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政治观点内化为自己的品德素质。由此可见,文化载体能满足人们全面发展的多方面需要,是把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和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的较好
的有效的途径。
第三,以文化为载体,有利于形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全民一致的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在全社会形成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大体一致的价值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以文化为载体,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环节。因为任何文化其核心都是一定的价值观,而就心理机制而言,文化可以看作是一定群体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程序,即群体成员对一定社会刺激产生的类似反应。例如,在特定社会里,为文化所否定的事物和行为,必定为大多数人所鄙弃;被文化所肯定的事物和行为,则会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追求。文化的这种机理对于形成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是有利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利用这种机理,将社会主义现代化所要求的价值观融入文化活动中,使人们经过文化的熏染,在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形成大体一致的价值观。文化载体在这方面的作用是其他载体不可比
拟的。
文化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是多方面的,仅从以上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正确认识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用,是运用好文化载体的前提。
运用好文化载体,关键是要加强文化建设。文化的内容是庞杂的,对人的影响也是复杂的。把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就是要发掘文化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赋予时代的意义,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渗透到文化中,从而使文化对人产生积极影响。为此,就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首先,是要保证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充分发挥文化载体培养“四有”新人的作用。文化建设的性质最终是由思想建设的内容所决定的。因而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确保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更好地为现代化服务,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服务。
其次,是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事业,提高我国文化建设的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各项文化事业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只有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积极发展各项文化事业并不断提高其水平,提高其覆盖面、影响力,渗透于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才能更广泛更有效地去影响人。相反,如果文化事业发展缓慢,水平低下,就很难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难以实现。可见,努力发展各项文化事业,是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运用好文化载体的内在需求。
再次,是要建设好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以至家庭文化,借助于这些载体,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城乡基层。在我国社会中,全体人民共同奉行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文化既通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文化事业表现出来,又通过林林种种的群体文化如社区文化等表现出来。这些群体文化既包括社会主义主文化中的基本内容,如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法律、道德等,又包括各种群体独特的价值标准、规范和生活方式,如社区文化中的习俗、人们的社区意识,村镇文化中的乡规民约,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目标、企业精神,校园文化中的校规校纪校风等。群体文化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有着直接的深刻的影响,对与其有着这样或者那样联系的人们也有着某种程度的影响。只有建设好群体文化,即在城市建设好社区文化,在农村建设好村镇文化,在
企业建设好企业文化,在学校建设好校园文化等等,使其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寓于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才能更好地为人们所接受。因此,建设好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是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以文化为载体的必然要求。
总之,加强文化建设,使各项文化事业和各种群体文化处于良性互动之中,是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运用文化载体的前提,也是运用好文化载体的至关重要的一环。有鉴于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促进文化建设的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建设处于良性互动之中。
(三)活动载体
以活动为载体,就是有意识地开展各种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活动之中,使人们在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提高觉悟。
人类的活动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活动等,这些活动多属于人们的职业活动。这里所说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活动则主要是指这些职业活动以外的一般社会活动,如文化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社会调查活动、参观访问活动、各种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当然也包括围绕经济、业务工作开展的各种有益活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除了参加职业活动以外,也还要参加大量的其他的社会活动,以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闲暇时间的逐渐增多,职业活动以外的社会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对于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重要。这种情况既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重视各种群众性活动的开展,善于寓教于活动之中,学会运用活动载体开展广泛的教育活动,又为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活动载体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选择活动为载体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通过各种活动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好传统。五、六十年代的学雷锋、学王杰、学焦裕禄等活动,在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曾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寓教于乐”即通过各种文体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产生了很好的效果。然而过去的做法主要是经验型的,对活动方式的运用也主要限于文体活动及学英雄模范人物活动。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对活动载体的运用,既继承了五、六十年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好传统,又有了新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在理论上明确提出以活动为载体,并对活动载体的特征、作用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在实践上,除上述活动形式外,更创造了大量的新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式,如“为您服务”活动、“十星文明户”活动、“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五好家庭户”活动、“青年文明号”活动等。这些活动有很多本身就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开展起来的,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由此可见,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载体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比过去大大扩展了。
选择活动为载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人们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使人们将其外化为相应的行为,而良好的思想品德只有通过教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形成和巩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也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得以表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及结果都离不开实践活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所在。而各行各业的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社会活动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以这些活动为载体,即积极组织和引导人们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使人们在活动中逐渐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是促使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并取得较好效果的内在需要。
选择活动为载体还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要求。活动载体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方面有它独有的特征:其一,活动载体能够较好地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人们潜移默化地所接受。各种活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能吸引人们自愿参加其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活动中,人们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其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就会呈现潜滋暗
长的态势。这种效果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追求的较理想的效果。其二,活动载体能较好地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教育与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同时并存的两种活动,只有把这两者协调统一起来,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较好效果。活动载体就是实现二者统一的重要形式。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机地融入活动中,并积极组织广大群众参加各种活动,这是教育的过程;而群众在活动的过程中,在受到感染、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的同时,又会自我鉴别、比较、判断、取舍,从而提高认识,使自己的思想品德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这又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在活动中,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其三,以活动为载体在一定意义上使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面。参加各种活动的广大群众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是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他们在受到教育,使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同时,又以自己的活动在感染着、教育着未直接参加活动的众多的人们,影响着、改变着社会风气。这样,他们又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教育者的角色,使教育面大大扩展。例如,“青年文明号”、“爱心社”、“青年志愿者”一类活动,无疑会使千千万万的参加者行为得到规范,文明程度得到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得到加强,同时,他们的优质文明服务,又会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带给更多的人,使广大群众通过他们的服务活动受到感染,言行举止趋向文明化,社会风气也得以改善。
要用好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必须做到:(1)加强对各种活动的指导,组织好各种活动。活动如果组织得不好,就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就难以实现。因而应加强对活动的指导与组织。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提高认识,把各种活动的开展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要指定专人筹划组织各种活动,对群众自发性的文体活动也要加以引导;要在经费、场地、设施等方面为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只有这样,活动才能正常有序的进行,也才能充分发挥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作用。(2)各项活动都应有明确的目的性。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以活动为载体时,对每一项活动达到什么目的都要明确规定。目的明确,通过活动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产生好的效果。许多农村地区开展的“五好家庭户”活动、“十星文明户”活动,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益,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活动的目的非常明确,且可以分解成一些具体目标,这就为激发广大农民参加这些活动提供了动力。(3)尽可能将活动与经济建设等业务工作联系起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活动时,要注意与经济建设以及其他业务工作联系起来,通过活动,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和工作的顺利进行。许多事实表明,这样做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如一些企业开展的劳动竞赛活动、双增双节活动、技术练兵比武活动、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活动、民主管理活动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既直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又使职工受到主人翁意识、敬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其他如最佳营业员评选活动、最佳出租车司机评选活动、十佳公仆评选活动等,都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4)活动应因地制宜,丰富多彩,具有吸引力。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情况不一样,条件也有差异,在开展活动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切不可不顾具体情况,别人搞什么活动,我也搞什么
活动。此外,不论是什么活动,都应力求形式多样,搞出特色来,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5))活动应讲求实效,不可太多太滥。开展活动,是要达到一定的效益,而不是做给领导或其他人看的。因此,应力求形式主义、走过场。同时,活动应有阶段,有节奏,一个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以后,再开展一个新的活动,切不可一轰而上。过多过滥的活动会使得人们“消化”不良,甚至使人们产生厌烦情绪,从而使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这是有很多教训的,
应引起思想政治教育者特别注意。总之,注意到上述各点,把各项活动组织好,使之正常有序、生动活泼地进行,是以活动为载体的基本要求,也是充分发挥活动载体的思想政治功用的重要保证。
(四)大众传媒载体
大众传媒是指多种形式的通讯手段,包括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像、电脑等工具。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就是指通过上述各种传播工具,向广大人民群众传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人民群众在接受广泛的社会信息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70年代末以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交往的日益增多,我国的大众传播媒介有了长足发展。1996年我国报纸发行量181亿份,杂志出版24.4亿册,图书出版70.8亿册(张);拥有广播电台1238座,广播人口覆盖率83.7%;电视台830座,电视人口覆盖率86.1%。(1997年4月5日《人民日报》。)这就使得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不仅通过文字出版物传播,而且还通过光波、电波、声波更广泛而又迅速地传播,几乎所有人们的生活和思想都受到各种大众传媒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大众传媒的这种发展为日益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其为载体提供了科技的条件和物质的基础。同时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此为载体,对人民群众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工作。如果不充分利用这一影响极大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就会受到很大限制,那将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缺憾。
利用大众传媒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两大优点:一是能最大限度地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如前所述,大众传媒渠道多,覆盖面广,深入社会的每个角落,影响到每一个人。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借助不同类型的大众传媒获得跨越家庭、学校、工作团体、社区乃至国界的各种信息,传媒传播的各种价值观念,思想观点,社会规范等,使人的精神世界受到极大的影响。可以不夸张地说,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几乎都不能摆脱传媒的作用。因此,通过大众传媒如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能广泛地作用于社会的各个阶级、阶层、各种利益群体乃至每一个人,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具有全民性。二是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大众传媒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能迅速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这一特点由于电子媒介的发展,变得更加突出。电视、广播等电子媒介的使用,使传
媒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更加快捷,甚至同步化并且不受时空的限制。互联网的发展,更使得“地球变小了”,世界犹如一个“地球村”。这就使我们有可能利用它们及时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作用很快体现出来。例如,现场直播江泽民在十五大上的报告,就使广大群众及时了解到十五大精神,及时了解到党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以及党自身的组织、作风建设的新的战略部署,明确了世纪之交我们的前进方向。这一现场直播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其效果非常明显。大众传媒的这些优点,表明它是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载体。我们应努力用好这一现代载体,充分发挥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通过大众传媒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多方面意义,其中下述两点尤其明显。第一,能直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促进全国人民建立共同的理想。一位美国学者曾经说过,传播媒介可以把一国的生活思想规范教导人民,可以提供一个团结全民的场合,来到举国的政治一致。这一点在我国表现得尤其突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大众传媒从根本上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直接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向人民群众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宣传代表时代精神的新人新事。大众传媒的这种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对于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水平,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全体人民建立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理想具有重要作用。1997年下半年传媒关于党的十五大精神的
宣传报道突出地表现了这一作用。报刊、电台、电视台对十五大精神的集中的宣传教育,无疑提供了一个“团结全民的场合”,它促使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迅速统一到十五大精神上来,有利于把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凝聚到十五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传媒的这种作用是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难以代替的。值得注意的是,大众传媒的这种宣传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包括娱乐形式如电视剧、大型文艺晚会等进行,因此这种教育就更能为人们所接受,教育效
果更显著。第二,能够有力地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为思想政治教育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宣传反映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鞭挞落后腐朽的事物,能够形成强大的舆论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有力地影响社会风气。如最近几年,我们通过大众传媒大力宣传孔繁森、李素丽、李国安、谭彦、吴天祥等各条战线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起了直接的促进作用。
而社会风气的好转,就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日益优化的社会环境。
运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实施方式主要有:(1)大范围的社会宣传教育,即由宣传、文化部门通过报纸、期刊、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播工具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它具有面广、量多、快速的特征,是一种社会化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的具体实施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以电视为例,现场直播领导人讲话以及重要会议,实况转播英雄模范人物报告,专题片如《邓小平》,人物特写如“东方之子”,社会问题讨论如“焦点访谈”、“社会经纬”、“新闻调查”,以及大型文艺演出、优秀电视剧、通过电视播出的优秀电影等,都是具体的实施方法。其他传媒工具如电台、报纸、期刊,也都有许多各具特点的督促检查实施方法。运用哪一种方法,要根据形势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实际来定。(2)小范围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通过收看录像片、收听录音带以及自办广播、电视节目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通过闭路电视放映具有教育意义的录像片,可把理论教育与形象教育结合起来,其效果比单纯地讲报告好得多。这种方式能保证教育的高质量,在时间上比较灵活,组织起来也比较方便。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这种方式成为工厂、学校、机关、商店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经常采用的方式之一,也是较受教育对象欢迎的一种方式。
随着社会现代化和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大众传媒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充分运用这一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运用这一载体时,应该对传媒影响的复杂性问题予以特别注意。传媒所反映的内容及其对人的思想的影响都是复杂的,既有积极的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不利的一面;不同的信息使大众传媒的教育作用可能出现相互抵触相互干扰的矛盾现象。这就要求加强对大众传媒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坚决取缔非法出版物和音像制品,倡导网络道德,努力净化传媒所传播的内容,使之积极健康向上,反映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并向同一方向起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综上所述,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大众传媒载体各有各的特点、功用以及适用范围,因而我们应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内容和教育对象的不同情况,选择相适应的载体,以充分发挥每一种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但同时,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因此,我们又不能片面强调某一种载体的作用,而应学会综合运用或交替运用包括上述四种载体在内的多种载体,发挥多种载体的综合效应,以形成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态势。
二、 正确运用载体
新时期人们在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上做了大量工作,载体也渐新渐多,这本是社会的进步。然而有些单位往往单纯为了博取兴趣,不从效果着眼,结果载体虽新,形式虽多,效果反而呈下滑之势。笔者认为,无论多么珍贵的妙药,不能正确运用,都不能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无论多么先进的政工载体,不能正确运用,也不能达到教育人、改造人的目的。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关键在于正确运用,使之发挥最佳教育作用,在此基础上实现载体的创新和发展,才有积极意义。
第一、坚持鲜明的思想性。无论采用什么政工载体,都要把思想性放在第一位。失去了思想性,再新的载体也没有意义,甚至还会产生负效应,载体吸引力越大,负效应也越大。动用政工载体的一切活动,都应当围绕思想性展开。例如,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经常运用的重要载体。这些活动可以动静结合,寓教于乐,寓庄于谐,化深奥为浅显,化精辟为通俗,有利于先进思想道德的传播与熏陶。有时甚至能将某种崇高境界隐喻于无声之中,将课堂上不易讲清的某些道理展示于明白无误之间。然而有些单位往往说是“寓教于乐”、“陶冶情操”,实际上从乐到乐,对于教却未尝顾及,这就不可取。因为并非任何玩乐都能陶冶情操。能够陶冶情操的活动,必然是可以寓教的政工载体,尽管这些载体作用大小不同,表现形式各异。不管什么玩乐都冠以“陶冶情操”是不合适的。不能自觉不自觉地把“陶冶情操”当作玩乐的同义词,或变成一个似是而非、朦胧混沌的概念。而且任何事物都有个“度”,娱乐也要适度。乐可寓教,不能代教。历史上
既有乐不思蜀的亡国之君,更有玩物丧志的无数先例。在组织精神文化活动中,应当做到乐要寓教,乐要适度,坚持鲜明的思想性。
鲜明的思想性,就是旗帜鲜明地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鲜明的思想性并非要人板起脸孔、刻板说教,没有生气,而是可以追求手段的多样性和生动性的。多样性是为了发挥多种活动的互补作用,多侧面地反
映思想性;生动性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和文化层次等特点,分别安排不同活动,并提高表现力,适应人们的鉴赏能力和爱好,用强烈的吸引力去表现思想性。为了保证鲜明的思想性,党、政、工、团应协调行动,各级领导既共同组织,又新身参加,保证活动的正确引导,让健康向上的活动促使人们的思想道德不断进步。
第二、坚持强烈的针对性。政工载体多,只能说明可供选择的余地大,而不能无论搞什么教育,面对什么思想情况,都是各种载体一拥而上;政工载体新,为提高效率提供了可能,但只有在坚持针对性的前提下,这种可能才能变为现实。并非载体越新效率自然就越高,效果自然就越好。人的思想千差万别,每次教育内容各异,都要求运用政工载体要坚持强烈的针对性。“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搞什么教育,针对什么思想情况,适于采用什么样的载体,是很值得研究的。例如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不仅要利用一般载体进行宣传教育,提高认识,启发自觉性,还要选用对其针对性最强的载体,如以严格的规章制度为载体。职业道德意识在职业道德规范制度化中得到强化,制度的他律作用又逐渐“内化”为人们的自律作用,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如果忽视严格的规章制度这个针对性最强的载体,其它载体再多再新,都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第三、坚持缜密的科学性。思想政治工作本身是一种多学科构成的科学,运用政工载体,自然也要讲求科学性。不仅要讲科学性,而且要缜密些,再缜密些。不讲科学性,没有缜密的科学安排,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有时甚至适得其反。例如电视录相是一种很新的载体,但不仅不能用内容不健康的录相,而且即使可以用作教材的录相,也有个科学运用问题。就拿进行廉政教育来说,过多组织观看反腐录相,过多运用反面教材,有时会使某些思想作风本来比较单纯正派的人变得复杂了,甚至走入歧途。这就是主观上教育人,客观上却产生了误导或诱变作用。如果以廉政先进典型录相为主,在正面教育中恰当穿插少量反面教材,在运用反面教材时又根据内容需要不失时机地给予剖析和批判,起到警世和教育作用,就比较科学了。
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绝对不是万金油随便搽,而是要勤于思索,精于选择,巧于安排,工于操作,运用政工载体的过程就是科学创造的过程。这在另一方面说明,运用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政工人员队伍,应当是一支高素质的科学队伍。
第四,坚持明显的实效性。运用政工载体,一定要追求明显的实效。对此,先要有个清楚的认识。现在不少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显示是缓慢的、隐性的,因此运用政工载体存在很大随意性,偏于求多求新,不注意教育效果,认为反正是隐性的,谁也看不见、摸不着。这就必须分清思想政治工作现场的效果显示,与工作对象的思想道德成长之间的关系。对于教育人、改造人、培养人的整个长过程来说,思想政治工作的确起的是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潜移默化并非总也看不见、摸不着,而是一个渐进的量的积累过程,这个过程是由许多次教育的成果连接组合而成的,既有不显山、不露水的正确思想的植入,也有迅速转变和提高的闪光。也就是说每次教育都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地对人有所启迪,有所促进。这说明思想政治工作现场的效果显示并不都是隐性的,在许多情况下显而易见的。有的当场见效,或破泪为笑,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或化干戈为玉帛,同唱团结胜利之歌;或勇气顿生,向着既定目标冲刺,等等;有的短期内见效,诸如理论知识丰富了,思想水平提高了,令人大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之感。对于具体个人来说,我们无法做到每次教育都有显效,但只要不是形式主义的教育,此人在接受许多教育中,必有不少次数是有显效的。如果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一个群体,这个群体接受某次教育后,在效果显示上必有一部分人是隐性的,另一部分人则是显性的。在我为隐性,在你可能为显性;在你为隐性,在我可能为显性。综观起来,当然可以看出明显实效。不承认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看得见的实效,必然会走上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软指标”、“软任务”,因而“可有可无”的歧路上去。承认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看得见的实效,运用政工载体就要坚持明显的实效性。
坚持明显的实效性,就要反对形式主义。形式主义表面上用了某种载体,实际上将这种载体扭曲了、变形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例如知识竞赛是一种很好的载体,关键在于参赛单位组织者是否讲求实效。时下有些单位组织参加上级举办的知识竞赛,是先由几个“秀才”查资料、翻本本,突击搞出一个标准答案,然后打印下发所属单位,让大家依样画葫芦照填照涂,或一个单位由一人代填代涂,填涂完了也就万事大吉了。这样,虽然有可能拿到组织奖,个人被抽上一、二个也未可知,但群众学到东西了没有?那就只有天晓得了。把知识竞赛当作弄虚作假、沽名钓誉的手段,就使知识竞赛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这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歪风。只有扎扎实实地组织群众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独立思考,认真答卷,把知识竞赛变成推动学习的东风,组织参加一次知识竞赛,大家的理论知识就丰富一次,水平提高一步,知识竞赛就真正成了一种有效的载体。由此可知,坚持明显的实效性,乃是运用一切政工载体的出发点和归宿。
世界上没有一种万应灵丹,可以包医百病;也没有一种政工载体,可以打开所有的思想问题之锁。政工载体要不断创新,改进方式方法,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只要正确运用,新的载体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时运用一种富有新意的、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载体,能取得令人鼓舞的教育效果。关键是不要忘记一条重要原则:就是要在坚持正确运用的前提下,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创新和发展。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2、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对载体的运用提出了什么新要求?
3、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主要有哪些?这些载体各有什么功能?如何运用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