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除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外,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实践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好坏,对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而创设良好的 教育环境,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仅有助于优化育人环境,而且还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发展,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各种环境因素的良性互动。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述
一、环境及其对人的影响
所谓环境,是指人类主体的活动赖以进行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文化条件的总和。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6月第2版,第92页。)一方面,人是环境的主宰者,人们总是按照主观的认识水平、审美观念、价值标准来组织、改造、利用环境;另一方面,环境又是人的哺育者,环境以其自身独特的形象潜移默化地感染人、熏陶人,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因此,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仅有利于提高和改善环境质量,而且有利于形成优良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关于环境对人的影响,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第一,“人是环境的产物”。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一命题包括两方面的意思。其一,从生物学、人类学意义上而言,它回答的是人类的起源问题。其二,从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意义上而言,它回答的是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何以成为他们各自的样子?其中主要的根源、依据是什么?
第二,环境是人发展的前提与契机。发展源于人类本性、自身需要以及环境的压力。人类的本性是追求与创造美好。和其他动物相比,人类不但意识到自身的需要,而且总是不满足现有的需要,不断产生新的需要。需要的主观表现就是欲望,欲望以需要为基础。但经过主观加工后可以强化或弱化原有的需要。需要和欲望引起人们的追求和创造。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合理和强度适中的欲望是产生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行为的动力之一。欲望不合理或者欲望过强或过弱都不能形成有利于创造的最佳心理状态。需要、欲望不是离开环境的单纯生理行为,而是受环境影响的社会、文化行为,也就是说人的需要受环境刺激和制约,环境是人的创造活动,人的发展的动力源。
环境不但构成发展的动力源,它也是发展的前提和契机。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来说,自然环境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前提,它在某种程度上还直接影响到人的素质。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说,良好的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是人的活动及人自身顺利发展的基本条件。
第三,环境是人格的支柱。美国心理学家Herbert A·Otto说过一句有名的话:“环境是人格的支柱”。不健康、不合理的人格如此,健康、合理人格也是如此,它们都是社会环境的产物。
以上观点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由此可见,人的繁衍生息与外界环境发生着密切联系,其思想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也与环境密切相关。人的思想、意识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中的各种信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反映到大脑,激起内部的思想矛盾,由此形成人们的行为动机;在一定动机指导下的人的行为、活动又反作用于环境。这个过程的不断重复,决定了人与周围环境的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成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种特殊意义的环境,它不同于上述一般对人们起自然影响作用的广义的环境或普通环境。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的内容是十分广泛而又丰富多彩的。它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作不同的划分。从一般意义上讲,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又叫物理环境,是指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如日月星辰、江河湖海、山川平原等,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也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对人们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这种影响,“借山光以悦人性,借湖水以静心情”。讲的就是自然环境对人的作用,但和社会环境比较而言,自然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不起决定作用。因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才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社会环境是指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的总和,也就是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条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环境就其覆盖面而言,可分为两个部分:即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就是通常所说的“大环境”、“大气候”,它一般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及经济生活条件、社会政治制度及现实政治状况、社会文化及各种文化活动、大众传播媒介;微观环境即通常所说的“小环境”、“小气候”,它一般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工作)环境、社区环境、同辈群体环境。社会环境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环境因素。
第二节 宏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经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经济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生活条件。社会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总和,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由以上两个方面所决定的产品的分配形式。人类文明发展史表明,社会的历史性进步往往是通过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转换来实现的。处于新旧世纪之交的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令世人瞩目的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转换。这场社会变革有着自己独特的本质和丰富的时代内容。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代中国的改革虽然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但又广泛地涉及社会生活的发展,积极地推动了政治体制和科学教育文化体制等的改革,也推动了社会各种要素和结构的现代转换,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显然,就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变革造成的历史影响来说,它使当代中国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开创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给我国社会生活注入了强大生机和活力,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我国仍处于新旧体制转换的艰难的过渡阶段。在这个过渡阶段,无论在经济、政治领域还是在思想文化领域,都存在着许许多多不同寻常的矛盾和错综复杂的问题。特别是新旧体制交互作用,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空档”、“摩擦”和新矛盾;改革旧体制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直接涉及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也加深了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的分化组合,产生了许多新的利益群体,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同国际社会的交往与日俱增,西方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纷至沓来,并与我们的社会规范和社会秩序不可避免地发生撞击,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变革,社会物质生活的变化,新旧矛盾的交叠,必然会引起包括个人情绪、群体心理、社会心态以及人们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等在内的整个社会意识领域的重大变化,极大地改变人们的心灵世界和思维方式,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对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社会环境,有大量的化解矛盾,调节关系,理顺情绪的艰巨工作要做。
二、政治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政治环境包括社会政治制度与现实政治状况。社会政治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核心,是体现人们之间思想关系的物质手段,是阶级利益的集中表现。社会政治制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从根本上讲,就是由谁当家作主并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权。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这从根本上确定了人民主权的地位。然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基本确立之后,还有一个不断健全和完善的过程。其中,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及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最活跃的政治因素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状况。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这表明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
但是,由于我国历史上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封建主义思想影响很深,民主思想的传播和民主与法制建设有很大的局限性,加上建国后一个时期内对这方面工作有所忽视,民主制度还不健全,法制也不完善,人民的国家主人地位和当家作主的权利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许多违背民主的现象,得不到认真严肃的处理和禁止。比如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为核心的腐败风愈演愈烈,用人唯亲,拉帮结派,政治腐败充斥着一些地方的党政部门,有的地方人治色彩浓厚,权力高度集中于一人之身,长官意志、个人说了算等等,极大地阻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与此相联系,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当前,法制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完善方法的同时加强执法和执法监督机制,保障执法公正严明,从根本上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严重问题。这样才能从法律上保护人民的民主权
利和利益。然而近些年来,虽然我国颁布的法律法规不少,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总的是贯彻不力,落不到实处。违法犯罪高居不下,原因固然很多,而重要一条是执法力度不够。在现实生活中,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以罚代刑,执法犯法之类的事常有发生,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在金钱权势之下,往往表现得刚性不足,法律权威受到严重践踏。
勿庸讳言,人民在社会中所处的主人翁地位以及社会赋予每个公民的民主权利能否得到保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体制的改革与政治活动的参与。政治体制中存在的缺陷,无疑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对象的思想产生重要影响。要维护人民民主权力不受侵犯,就必须不断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政治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当前,尤其必须强化执法机制,并
重在监督。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违反了法律,就应受到法律追究;对那些以身试法,徇私枉法、执法犯法的人必须严惩不贷,以维护法律的神圣和尊严。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人民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对违法的人和事敢于检举揭发乃至斗争。只有重视民主执法和完善执法监督机制,人民的民主权利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及政治活动为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教育对象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最可靠的社会政治条件。 三、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以物质为基础,随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毫无疑问,文化是人创造的,它体现着、孕育着人类的理想和超越自然的发展能力。文化一经形成,它的各方面因素和各方面特征就会以一定的结构形式走向系统性,凝固成特定的文化模式,发展成独特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模式和文化传统会通过各种社会形式和传播媒介介入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思维特点,使人们的思想品德不知不觉地打上了处于其中的文化背景的烙印。 文化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具有下列特征:第一,具有社会性。作为特定文化的创造者,必然归属于一定的社会、归属于一定的社会利益集团。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他们必然将一定社会或一定社会集团的社会理想及其相应的社会要求、社会人格对象化为某种文化,如一本著作、一部史记、一个故事,或一种评价、一种舆论、一次活动,这些以语言符
号或非语言符号为代表的文化显然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特征,广泛地影响着广大人民的思想品德观念,对人们的思想品德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具有时代性。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反映着那个时代的理想、人格,与它所处的那个时代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文化的时代性,强调的是文化与其所处时代的相互关系,反映的是它在历史发展的某一阶段的意义和作用。比如原始社会的民族复仇、食人之风习俗就体现了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原始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要使得整个民族、部落在自然灾害和人为侵犯中能保存下来就必须拼死维护民族、部落整体利益的时代特征。再如建国初期,我们国家所提倡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新中国的品德要求,就体现着当时我国国内“百废待兴”,国外帝国主义对我国实行全面封锁,艰难困苦,一穷二白的时代特征。而在改革开放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我们国家所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的64字创业精神,则体现着社会主义改革发展新时期的时代特征。不同时代的文化,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不同。但是,一方面,凝结着时代要求,时代特征的文化一经形成就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它又不得不处于一维的历史发展之中,尤其是随着人类历史形态的更迭,在特定时代形成的文化往往会与现时代、现代人形成“历史间距”,这种与现时代,现代
人有着一定“历史间距”的文化,我们可称之为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怎样才能跨越“历史间距”被现代社会和现代人所接受呢?虽然,要实现这种被接受,传统文化必须具有某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和现代人思想品德需要的价值,必须与现代社会有着某种关联性,具有新的生长点,能够体现时代的特征和要求。
第三,具有区域性。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特定区域文化圈的产物,反映着那个区域的特有的历史和现实因素,与它所处的那个区域文化圈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每一个人都毫无例外地归属于一定的民族,置身于特定的区域文化背景之中,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他会逐渐适应“他所属的那个社群传统手把手传下来的那些模式和准则”,“不知不觉地打上了处于其中的文化背景的烙印”,(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5页。)用文化人类学家的话来说,就是戴上了一副“文化眼镜”。这副“文化眼镜”在海德格尔那里就是“理解的前结构”,用通常的话讲就是我们指称的由文化模式和文化传统所构成的区域文化背景。每一个教育对象在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都不由自主地受制于这种区域文化背景。区域文化背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影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背景作为一种文化认同机制和信息过滤器,影响着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方向和范围。这一点在不同区域的思想文化交流中和新旧思想品德观念的更替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比如在对待家庭、父母和子女的伦理关系上,生长在重人伦、亲情、孝道的文化背景中的中国人很难接受现代欧美那种“家庭责权伦理观念”。同样,在理性主义、个人主义文化氛围中生活的欧美人对中国人的“孝道”,对中国人的亲子关系也大惑不解。
二是文化背景具有“借喻基点”的作用。它赋予人们对不同的思想文化以创造性的理解,使其基本精神和本民族的文化深层结构相适应,从而消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冲突。如上所述,当我们将区域文化背景作为一种文化认同机制和信息过滤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只能选择那些与其区域文化背景的价值体系发生认同效应的思想观念、品德规范等文化作为接受对象,而将那些与区域文化背景的基本要素相左的思想文化排斥在接受视野之外时,实际上是表明,思想文化是被教育对象选择并加以接受的前提之一,就是它必须具备与接受对象文化传统深层结构发生认同效应的可能性。而从文化整体性来看,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着深层结构上完全相同或相似的文化,也就是说,在各区域、各民族文化之间,在新旧文化观念之间差异是绝对的,这种绝对的差异性,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认同的冲突。纵观人类
思想文化交流史,不难看出,解决这一冲突的重要的思想方法就是为一定的区域文化寻找一个“借喻基点”,即以本民族思想文化中的某些思想观点作为解释和理解外来的或新生的思想文化的中介,用以“借喻”外来的或新生的文化,从而消除两者之间的冲突,达到两种文化的认同。比如,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不少学者在解释和理解西方人文主义时,常自觉不自觉地用传统思维方式去分析它,在传统的思想文化中为其寻找接受的“借喻基点”。他们认
为,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人格”等概念,但肯定人、把人当人看、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等人文主义的基本思想则是中国自古己有的,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天地之性为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视人如己”等命题都闪烁着“重人”的思想光华,可视为中国古代的人文思想,这样就为批判地借鉴西方人文主义找到了借喻的基点,建立了认同机制。
三、大众传播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大众传播媒介是传播的媒介,或称之传播渠道。具体说大众传播媒介是指在传播途径上“有用以复制和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居间的传播渠道,具体可分为印刷媒介(报纸、杂志和书籍)和电子媒介(电影、广播、电视)。”(威尔佰·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现代社会印刷技术和电子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大众传播媒介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社会,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改变着传播的观念。传播学的研究表明,大众传播媒介有三大功能: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和提供娱乐,其中传播信息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功能。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看,大众传播媒介所发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无疑是通过传播思想品德信息、引导正确舆论和提供高尚的社会文化娱乐而实现的。
大众传播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及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广泛性。传媒作为社会文化信息的载体,负载和传达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和思想品德信息,几乎所有人的思想品德都会自觉地受其影响。
二是驱动性。大众传播媒介有一定的能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及其对象在寻找和利用媒介,媒介系统本身也在向他们主动发出邀请和诱惑,努力把他们关注的目光引向自身。例如,电影、电视、小说、美展这些媒介形式本身就对教育对象有一定的吸引力。人们往往不是因为思想品德的需求才去欣赏他们的,而是由于它们形式上的诱惑性才决定去欣赏的。
三是反馈性。大众传播媒介对信息的传播离不开受传者的反馈。这是因为,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传播者急于得到接受者的反馈信息,了解信源被接受的程度,以便修正改变信源的制作、修正和改变传播目标,更有针对性地展开传播工作,提高传播信息质量。因此,大众传播媒介也要建立反馈机制,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注意信息的反馈。但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接受者范围广泛,全面收集反馈信息断无可能,他们只能靠有限的抽样样本、或者靠走马观花式的典型调查作出估算。除此以外,大众传媒系统往往以各种方式,鼓励受众直接给他们反馈信息。读者来信、听众观众热线电话,即属此类。
四是被择性。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性,多样性,使得大众传播媒介具有被择性,教育对象往往依据自己的品德水平、接受方式、品德情感、品德兴趣、品德习惯选择大众传播媒介 。
因此,大众传播媒介应注意提高自己的质量,针对接受主体的情况,制作信源,以获得范围更广的受众。但大众媒体也因此容易导致媚俗倾向。如有的大众媒介采用迎合受众低级趣味的方式,制作品位低下的信源,淡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以争夺受众,这是一种应该加以密切注意的不良倾向。文化界的精神产品,对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各个门类的新作迭出,佳作不断,文化园地鲜花盛开,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繁荣局面。但是,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一些格调不高的作品,一些宣扬封建迷信,违背社会主义道德的作品,时有出现,对社会特别是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了不好的效果。例如:有的出版物或影视单位为了争读者(观众),对反映社会阴暗面的报道过多,弘扬社会正面的作品较少;对所谓的“巨星”、“大款”炒炸过多,宣扬英雄模范的事例极少;对港台、国外的生活方式表现过多,对中华民族勤劳奉献的美德宣传太少,等等。大学生一般涉世不深,辨别力不强,容易误把罂粟当鲜花,把不正确的、非主流的社会现象当作社会的本质和主流,得出错误的结论,形成不健康的观念。目前在校园中,某些学生盲目崇拜歌星、影星一举成名的经历,而对成功抱着侥幸的心理,忽视刻苦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就是明显的实例。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转变是必然的,也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这种现象的产生从深层次上来讲,当传统的计划经济整合模式被打破后,新的市场经济整合模式形成之前,也就是从其结构重组到整合机制的确立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这期间,随着传统强力整合模式的逐步瓦解,新的整合模式的逐步形成,社会不可避免地会在结构分化和重组的过程中出现冲突。伴随着结构分化瓦解和结构冲突,社会各个方面发生反复的调整、利益的再分配以及社会成员地位角色的变更。这些反映在精神层面上,必然会对人们的行为选择造成迷惘与失范,正是这种价值冲突和价值困惑造成了转型时期价值观的畸形。而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表现更为突出。从总体上讲,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是与时代相吻合的。他们是新时代的产物。但对于大学生中价值观的严重的畸形现象应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工作者予以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他们与时代的发展相吻合。以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五是导向性。大众传播媒介还具有主导舆论,创造舆论环境的特点,这一特点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对所传播的信息筛选和解释而体现的。正如现代大众传播理论所指出的那样:“大众传播是通过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来影响受众对世界的感知和认识的,新闻媒介对事实的选择和解释就是这种理解的体现。媒介‘传播’的世界不是世界本身,而是已经被选择和解释过的世界。这个‘世界’很可能是扭曲的,变形的,但它总是被当作真实存在的世界传播给受众的。在大众传播无孔不入的今天,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着媒介对世界的选择和解释”。(居延安:《信息、沟通、传播》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84—185页。)思想品德信息本身属于价值信息范畴,大众传播媒介要传播哪一类品德信息,对这类品德信息作何种解释都鲜明地体现着宣传者的价值导向,而这种价值导向与大众传媒的传播强度和广度相结合就形成了强大的社会舆论环境,而这种强大的社会舆论导向和舆论环境又使得生活于其中的“受众”,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社会在提倡什么、在限制什么、在反对什么,这就形成了一种无形的选择压力,促使人们去选择和接受那些社会大力提倡大力宣传的思想文化信息,从而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四、“网络化”——思想政治工作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网络化作为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特征,已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作为“生命线”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在“网络时代”充分发挥其“服务保证”作用,是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是指各级党政机关、政工人员以及传输系统、通信系统组成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各级党政机关、政工人员利用网络交换、传输包括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形式的思想政治信息,达到对人民群众的思想、行为进行感知、教育、激励、调控的目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一)网络化是思想政治工作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影响,社会正经历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一是社会的网络化趋势, 社会将由纵横联通的网络体系构成。 国际互联网(INTERNET)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开端,也是社会网络化的雏型。社会网络化将导致社会数字化,信息传输模式也发生根本变革,各个层次的信息日益连通、共容、呈交叉网络状。二是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知识成为要素分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国际经合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富的积累、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个人的发展都要以知识为基础,而知识的传播与获取离不开网络的支持,“数字化生存”将是每个人要面对的问题。
社会的发展方向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方向。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必须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这种一致性,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由于思想政治工作传统的方法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因此,必须从方法上进行相应的变革,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与社会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贯穿、渗透到各项工作的全过程。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同社会网络化相接轨的需要,能够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使思想政治信息纵向、横向实时流动,做到信息共享,从而体现了社会主义特有的政治优势。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正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现代化科学方法。
(二)网络化是思想政治工作满足主体发展的需要
现代科技革命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进程和人类的末来,“信息高速公路”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生产力的出现,预示着信息和知识将取代金钱和权力成为社会的基本财富和资源。人作为社会主体,其发展与网络密不可分,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网络的洗礼而蜕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人”,而知识人正是知识经济社会的主体力量,也是主体发展和完善的方向。“知识人”的素质构成包含二个基本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导向功能在网络时代显得尤为重要。例如电脑“黑客”,其掌握的尖端技能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是普通犯罪行为所无法比拟的。同时,“知识人”的道德素质滑坡,必然导致自身发展受阻。
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能满足知识人思想道德素质养成的需要。首先,“知识人”生存在网络时代,网络的家庭化打破了现今课堂式的教育模式,坐在家庭电脑前的交互式远程教学成为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也必须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进行。其次,在网络时代,由于竞争激烈、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出现思想问题的机会更多,其表现也更加纷繁复杂。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特有的信息高集成性、双向交流性和可选择性,使人的自主教育和有针对性地接受教育成为可能,而这些正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薄弱环节。其网络化的发展,使社会重组和分化。工业文明以企业为核心的集中式生产方式分化为以家庭、个人为单元的分布式生产方式。人与人的交流、联系和依赖相对弱化,可能会导致无政府状态和各自为战。同时,集体政治教育模式已变得不现实。而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依靠自身的组合、联结功能,把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络传送到每个家庭和每个个体,把日益分散的个体凝聚成更强大的社会整体,从而完成新的社会组合。
(三)网络化是思想政治工作改革陈旧方法手段,提高政治教育效益的需要
效益是指实践活动的有益效果。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就是在其活动过程中,其劳动成果与思想政治工作劳动耗费的比较。“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将极大提高政治教育的效益,即用较少的劳动耗费取得较多的政治教育成果。“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将实现政治教育“多媒体”教学模式。传统政治教育模式,是以教育者为中心,采取面对面的言传笔授方式。作为认知主体的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与积极性难以发挥。而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却优越得多。
一是提高了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与利用率。由于网络特有的信息可复制性、共享性、实时传输性,使社会上政治教育成功的一课、有关专家的辅导、电视教育专题片可以上网,共同进入课堂。坐在电脑前的交互式远程教育使一人授课、全社会所有人同时接受教育成为可能,从而避免了在多个地点单调的多次重复。“多媒体”的多重感官刺激功能,使受教育者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例如,视觉与听觉同时感知的信息要比单用视觉或听觉更全面、更深刻,也更利于长久保持。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计算机创造真实的受教育环境,当受教育者戴上带有微电视屏幕的头盔和数字手套时,三维的图象和虚拟的声音和感触可使受教育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让人逼真地接近实物,其效果是现有教育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二是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对其它媒体的整合优势,将产生1+1>2 的教育效果。现有的宣传教育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图书、录音录像、户外宣传等,形式上相对独立。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可把所有传播媒体通过数字化处理后移置到网络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大众传媒的结合,互补,从而拓展教育双方的信息来源,并通过对大众传媒的理性分析,提高人民群众对各种纷繁复杂而又变幻莫测的信息的分析鉴别能力,大大增强政治教育的辐射力、吸引力、感染力。
三是受教育者能依据自身实际情况,不受时间、地域限制,随时受到教育。传统的政治教育模式中,受教育者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面对面上课和个别交谈,信息的传输是单一渠道,由于受人力、物力、教育者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使每个受教育者在特定时间获得其所需要的特定信息,从而影响政治教育的时效性。而思想政治工作网络集成了各门学科、各种媒体的知识,使受教育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向网上的网点进行咨询,获得其所急需的知识,并及时反馈意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交流,有利于政治教育的进一步深入。
(四)网络化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化的需要
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群众性特点的体现。根据当前社会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思想政治工作要收到好的效果,单靠专业部门是做不到的,必须实现社会化。因为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处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之中,存在于社会的普遍联系之中。他们生存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因此,社会成员与社会各个行业和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大众传媒的普及与发展,社会成员思想的变化必然受到社会上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全局上讲,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由党中央统一领导的,涉及到社会上各个组织、部门和人员的十分广泛的社会性活动。
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将最大限度地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化,使社会每个成员参与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可能。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同国家级现有的四大骨干网络(即中国公众多媒体互联网,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科学技术网,中国金桥信息网)相连通,并通过电信部门的四个出口与因特网相连。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进入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目前,我国国内网民的发展呈现线性增长,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1997年10月31日上网人数为62万,1998年4月31日为106万,截止1998年12月31日的上网人数已达到210万,上网电脑为52万台。与上年相比, 其增幅为213%。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与政府机关、家庭、商店相连, 使思想政治工作直接面对的社会人数出现几何级数的增长。而且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经济实惠的网上电话、网上传真、网上会议、网上寻呼又为社会各界参与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的社会化功能实现家庭和社会力量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优势。
第三节 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实践范围,在不同的实践范围中受到教育环境的不同影响。教育对象的实践范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可分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工作)环境、社区环境、同辈群体环境。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对社会的态度无不是在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微观教育环境不同,对教育对象产生的影响就不同。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赡养关系组成的最基本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社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担负着传授文化知识,培养道德品质,指导行为规范,帮助营生自主等责任。思想政治教育的家庭环境,主要指家长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规范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对子女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的影响氛围。婴儿出世后逐步具有社会性,这主要是社会相互影响和社会学习的结果。“家庭,作为社会中的主要的社会化机构,起着教给儿童文化和亚文化的作用。”(哈维格斯特和纽加顿:《社会》第134页。)父母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他们待人接物的态度,往往给家庭成员及子女留下深刻的印象。儿童教育心理学证明,婴幼儿的意识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他们富于模仿的特点,加上他们生活上特别是心理上对父母的依赖和爱慕,使得家长的举止言行容易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打上深刻的烙印,在日后的成长和学习中也往往以此为基础并作为判断的参照系。所以,家庭的长期影响、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将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品行。亲切和睦、漫暖、充满爱心、奋发向上的家庭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育。反之,则会给青少年的成长造成障碍。大量统计数字表明,青少年犯罪,最初往往源于有严重缺陷的家庭环境。恩格斯早就揭露过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下工人家庭教育缺乏的悲惨状况,指出:“忽视一切家庭义务,特别是忽视对孩子的义务,在英国工人中是太平常了,而这主要是现代社会制度促成的。对于这种伤风败俗的环境中——他们的父母往往就是这环境的一部分——像野草一样成长起来的孩子,还能希望他们的后代成为道德高尚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416页。)可见家庭环境对子女的思想品德行为的影响特别突出,这种影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家庭影响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几乎所有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中,几乎每一个人都要受到家庭的影响和教育。如果把全国所有的家庭都动员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把全社会的教育力量都动员起来了。但是,每一个人受到家庭的影响是具体的,有限度的。不同家庭有不同的教育方法,“不同家庭所创造的环境,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到儿童智力的发展和教育上的促动因素”。(哈维格斯特和纽加顿:《社会》第134页。)因而,就每个具体家庭而言,其影响又具有特殊性。第二,家庭影响和教育具有针对性。俗话说:“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青少年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家庭中,家长和子女长期共同生活,对子女最熟悉、最了解。不仅了解其学习工作情况,而且了解其志趣嗜好,性格特征。所以父母能根据子女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施加影响。第三,家庭影响和教育具有血缘伦理的亲和性和权威性。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父母在对子女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爱护和教育中与子女逐步形成的血缘伦理亲情关系是一般教育者难于达到的。同时青少年在成长时期,经济上、生活上全靠父母供给、料理,这种依赖性决定了父母对青少年教育的权威性。因此,子女、晚辈对父母、长辈的话比较相信,对他们的教育感到亲切,于是,父母的教育就具号召力和感染力。但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应多采取民主式的教育方式,否则,会引起子女的逆反心理。
二、学校环境的影响
当儿童进入学龄期后,学校影响相对于家庭影响而言,逐渐成为主要因素。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传播社会规范、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历代积累的知识、技能,使之符合一定阶级需要的人才的场所。通过学校教育,受教育者一方面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掌握谋生的基本本领;一方面全面塑造自己的人格,为将来进入更广阔、更复杂的社会环境作好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准备。因此,学校对于学生特别是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的影
响主要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全面性。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窗口,社会文化、行为规范和人际关系都不难从这个窗口中窥视到和感受到:学生按学校的规章制度办事,便培养了他们遵守纪律的习惯;生活在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之中,便会使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等等。因此,学校的任务,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且更重要的是帮助儿童及青少年走向社会,懂得正确的自我成长道路和超越自我的标准。
第二,阶级性。学校担负着对本阶级的青少年进行人格塑造的重要职责,学校承担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培养本阶级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在阶级社会里,任何统治阶级无不充分利用学校教育来巩固其政治、经济制度,进而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因而学校在系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十分重视按社会和阶级的需要对教育对象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方面的教育,阶级性在学校教育中表现得极为突出。
第三,渗透性。德里本认为:“儿童所学到的东西中,来自他们在学校环境中的经验的东西,与教给他们的东西一样多。”(罗伯特·德里本:《学校教育对学生规范的贡献》,载《哈佛教育评论》杂志,第三十七卷第二期(1967年春),第211页。)讲的就是环境的渗透性。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和晴雨表,是学生走向社会的缓冲地,学校环境,以教风、学风、校园文化为主要组成部分,学校这些课内课外有形无形的文化氛围,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塑造学生的人格,使学生不知不觉但又自觉自愿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从而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尤其是教师的人格力量更是无声的语言,对学生人格影响最大。
第四,指导性。学生一般都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也是心理逐渐成熟,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学校能够按教育对象的特点,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向教育对象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教育。这种指导性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可以避免和减少学生成长的盲目性和曲折性。
三、社会组织(工作)环境的影响
社会组织是指为执行某种社会职能、追求特定工作目标而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团体,如政府机关、工矿企业、学校、商店等。人类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各种社会组织。这是人类社会性的重要表现方式。各类组织都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使命,如果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就等于放弃组织的部分社会责任。从另外的角度看,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维系的组织,也很难说是一个健全的组织。因此,从组织生存与发展的本身利益出发,也要求各级各类组织肩负起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组织的特殊使命以及职工与组织的特殊联系,决定了组织在影响职工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方面具有下列特点:第一,计划性。著名“人际关系之父”梅奥曾指出: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也就是说人还具有精神方面的追求。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社会组织应把抓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以此激发职工群众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也要靠思想政治教育来保证。这样,社会组织对思想政治教育及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影响,就不能是自发的、零散的,而是有计划、有目的进行的。
第二,权威性。共同的组织目标使组织成员具有利益上的一致性。一方面,组织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坚实的物质利益为基础。通过物质利益影响组织成员的思想品德,使得社会组织环境对人的思想的影响作用具有权威性。另一方面,每个社会组织都有自己的章程,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必须强调规章制度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性也使得社会组织环境对人们思想品德的影响具有特殊的权威性。
第三,持久性。当个体加入一定的社会组织以后,社会组织就成为人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它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就会逐渐占主导地位,并要持续几十年之久。
第四,全面性。社会组织是个小社会,一个人真正踏上社会是从跨进社会组织开始的。社会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因素多半是通过这个小社会实现的。如:职工对社会风气的感受,对党风和廉政建设的看法,对民主权
的实践等,主要来自社会组织,来自职工对社会组织活动的全面参与。
社会组织对其成员思想品德影响的大小还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组织效益。一个社会组织如果效益比较好,成员就会因为自己的劳动价值得到较好的体现而心情舒畅,成员也会因自己的个人收益比较好而情绪稳定,工作热情饱满,集体观念增强。第二,管理方式。社会组织的管理方式一般分为三类:一是专制式管理方式,二是民主式管理方式,三是放任自流式管理方式。民主式的管理方式是最能发挥激励作用的管理方式,它能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使其树立主人翁责任感。第三,社会组织风气。一个社会组织的风气是该社会组织的成员经过长期努力而形成的,体现在社会组织成员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它能反映该社会组织的群体意识,即群众的精神状态。社会组织的某种风气一旦形成,就会对每个成员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社会组织的人际关系,一种文明和谐的组织风气可以激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第四,领导者的形象。良好风气的形成和保持,同领导者的倡导与推广关系密切。领导者能否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对群众的积极性影响也极大,甚至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四、社区环境的影响
社区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并且在生活上互相关联的人群的生活共同体。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区里,社区环境对社区的成员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影响社区成员的思想品德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区生活秩序和经济发展程度。社区生活安定,社会治安状况好,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就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第二,社区风气。某种长期稳定的、起支配、主导作用的社区风气,对社区成员的思想品德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社区风气包含着普通的爱好、习惯、要求、行为等许多约定俗成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社区风气对生活于其中的每个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并直接影响青少年生活习惯的形成。第三,道德规范。社区是一个比较松散的群体,协调和制约相互关系的主要手段是舆论以及相应的道德规范。个体在某社区中生活,必定先要遵守社区特定的道德规范,才能为该社区所容纳。所以,长期形成并带有该社区特点的道德规范对社区成员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影响很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人们人格的形成。第四,人际交往。人际交往具有协调作用,对人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形成影响巨大。在交往过程中,社区的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以及社区风气,以信息传递和情绪感染的方式自觉不自觉地输送给每个社区的成员,从而促使人们的行为相互协调一致。青少年时期,由于时间、空间、生理、心理等因素的特殊性,是人的一生中社会交往比较频繁的时期。所以,社区的人际交往对于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的影响特别大。因而我们应创造条件,积极引导青少年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五、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
所谓同辈群体是指由家庭背景、年龄、爱好、特点等方面比较接近而形成的关系比较密切的群体。当家庭的影响逐渐衰退而失去过去的垄断地位时,同辈群体的影响便日渐增强。从十五、六岁到十八、九岁,同辈群体的影响最为普遍深入。同辈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自由性。在同辈群体中,人们更容易按自己的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交往对象,同时在交往中显示自己的价值、才华
,获取伙伴的鼓励、赏识。而在家庭和学校中他们受到的限制较多,有时不得不做一些违心的事,去接触他们所不愿接触的人。同辈群体解除了家庭和学校的束缚,成员之间可以自由地谈论和行动。他们从同辈群体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常常令家长和教师吃惊,甚至同辈群体中酝酿出的某一大家都感兴趣的行为,能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第二,渗透性。在同辈群体中,人们对各种社会角色的感受以及对各种社会品德规范的认识常来自同伴之间无意识的各种活动,不象家庭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经过上辈人和教师认真思考而进行的。因此,同辈群体中人们之间的价值观相互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独特性。家庭和学校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多半是按社会公认的规范和价值标准进行的。而同辈群体却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标准,这种价值标准可能与社会主导价值标准一致,但更多的是不完全相符,有的甚至尖锐对立,同辈群体成员日常的行为举止往往更多地受到其直接影响。同辈群体里的成员的价值观产生于同伴的褒贬之中,即同辈团体提供一种远离成人的社会活动舞台,团体的成员们能在那里创造出新的社会身份来。因此,同辈群体及其伙伴规则,是一个值得重视、有待深入研究和发掘的教育资源。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
人由生物个体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社会塑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受着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好坏优劣对人的思想品德状况的影响是客观的,也是不可低估的。良好的环境会使人心情舒畅,产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不良的环境,则可能使人精神不振,产生消极厌世的悲观情绪。因此,我们应该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使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1、良好的环境具有感召作用。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既是一种有形的,也是一种无形的感召力量。它能陶治人的情操,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良好的环境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感召力。相反,不良的环境非但不能产生感召力和凝聚力,还会产生一种离心力。人们生活的环境不同,受到的感召力也不一样,其性格、气质、修养也有区别。“居移气,养移体”就是这个道理。
2、良好的环境具有促进作用。人的思想品德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的产物。人们认识事物,一般都经过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看、听、想、做多次反复作用,经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和大脑,最后形成某种思想、品德、信念、行为和习惯。就社会大环境来说,当社会良性运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呈现有序状态,社会风气良好时,思想政治教育就容易为人们所接受;相反,当社会恶性运行、社会生活混乱、社会风气不好时,思想政治教育就不易为人们所接受。由此可见,良好的教育环境虽然不能决定,但却可以促进和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3、良好的环境具有约束作用。良好的环境是一种无声命令,又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人们的行为具有一种约束力。良好的党风和社会风气将告诉党员和全体人民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和不可以那样做以及应该照着谁的样子做等。良好环境的这种约束力通常是通过集体舆论来实现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环境不可能决定一切,教育也并非万能。我们既要反对“环境决定论”,又要反对“教育万能论”。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分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
所谓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指充分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并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使各种环境因素形成合力,充分发挥作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人,其生存、发展一刻都离不开社会。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是在社会环境因素与主体需要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作为培养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只能在教育者、教育对象与社会环境的交互活动中实现。但是,人的自主性特点又决定了人并不是消极地适应环境,而可以积极能动地作用于环境,通过革命和工作的实践改变自己的环境。同样,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对教育对象主体意识的塑造,改变社会环境,创造新的环境。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社会生活都将并存着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这不仅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只能优化,而难以净化和纯化,同时也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能够优化,而且必须优化。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社会各方面和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而思想政治教育应在环境优化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主导的作用。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的优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优化经济环境。良好的经济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优化经济环境,在当前,就是要努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体说来,首先,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正确处理社会、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观念。其次,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确保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资金的投入不断增加,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越来越好的物质基础。再次,通过转变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等措施将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人的素质的轨道上来,从而通过社会的发展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优化物质环境。物质环境作为一种“人化”的环境,一方面体现着人的以往活动的成果,另一方面它作为一种既定生活环境又具有“化人”的作用。改造物质环境主要是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与绿化环境,构筑美观的建筑造型和空间布局。这方面的硬件环境搞好了会对人的文明素质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优化政治环境。优化政治环境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和手段。优化政治环境,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健全民主制度。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样就能从制度上保证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根本的政治条件。二是加强法制建设。要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使法制建设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同步推进。三是推进机构改革。要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提高效能,这既为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机遇。四是加强反腐倡廉和干部道德建设。要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加强党政干部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党风、政风;以党风、政风带民风,从而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五是维护安定团结。要妥善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搞好社会治安,保持长久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使思想政治教育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顺利进行。
4、优化社会舆论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离不开大众传媒和社会舆论。没有这种客观的“势”和风气,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难以发挥。近年来,我国的舆论宣传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塑造人们的精神面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有的宣扬“痞子”意识和个人主义思想,有的宣传封建迷信、歪理邪说,严重误导了人们的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应依靠大众传媒,“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倡导新的风尚,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地抓住一些反面典型,组织舆论批评,让丑恶的行径曝光,使之为人们所不齿。通过强化舆论监督,促使社会环境的净化,育人环境的优化。比如电视,现今的孩子们在繁重的课业后,能够坐到电视跟前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能够提供给他们选择的某种价值标准和道德准则,都可能通过电视语汇和动作,变为其行为模式。所以,首先要运用大众媒体作用,科学地倡导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法律、纪律观念,倡导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重塑“保尔精神”,呼唤“雷锋精神”,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主旋律。其次要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任何一个社会的舆论工具都是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正确地东西灌输得多了,颓废消极的东西就没有了市场。在一定的视觉、听觉范围内,正确的、积极的东西感触得多了,就会对非理性、伪科学的东西产生免疫力。再次,要敢于通过媒体剖析现实,澄清是非,开展道德评价,实行舆论监督。学校要有目的、有重点的组织收看重要时事政策,组织参加有益的读书、征文、演讲、访谈、新闻调查等活动,从而使青少年在大量的信息中做出正确的理解、判断和筛选。
5、优化文化环境。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使得传统的思想观念、文化观念在很多方面不能适应要求。因此,应当引导人们去寻找与建立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文化观念。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优秀的作品鼓励人,努力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抓好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坚决打击、取缔黄色书刊和音像制品;比如不少电子游戏厅、录像厅、舞厅、地摊书刊充斥文化市场,不健康内容和不规范管理构成了对青少年的身心危害,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学校和家长的正面教育。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在全社会首先是在全党抓好邓小平理论的深入学习,使邓小平理论在各级各类学校真正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努力建设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镇文化、社区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将价值观教育持久地渗透到文化活动载体之中。因而,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正确处理继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的关系,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所迫切需要的环境和条件。
6、优化家庭环境。
一是家长要提高素质,以身示范,增强社会历史责任感。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终身教师,首先是人格之师而非知识之师,如果父母自己满嘴脏话,不学无术,品行不端,既无事业心又无奋斗精神,怎么能要求子女好好做人?同时,要力求为孩子提供健全家庭。不健全家庭主要指离异家庭和不和睦家庭。静思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诸多案情,许多青少年犯罪都与他们没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有关,而很多成人犯罪其行为动因也可以追溯及年少时的不和睦家庭。因为父母的争吵打斗,任何一方的婚外情,离异双亲的利益纷争及再婚后的家庭矛盾都可能熄灭孩子脑中正在燃起的智慧之火,诱发其沉沦、消极,甚至走向极端。二是要重视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现今的父母问孩子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考了多少分?”或“你考了第几名”?而很少关注子女的内心感受,更缺乏对子女进行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社会历史责任、艰苦奋斗思想的教育。不少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对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有时迷惑不解,忿恨不满;有时又麻木不仁,冷漠懒散,这不能不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忧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立人先立德,这是做人的第一要义。我们的父母要把望子成龙的期望值首先放在孩子健全人格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上。一个不具有健全人格和正确的思想意识的人,纵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不是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三是要切实减压增效。高期望、高压力在精神上摧残着孩子,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高文凭、高收入误导了孩子的认知需求。无知的指导和过分庇护又弱化了他们的成才和持续发展的动因,禁锢了孩子多方面才智和潜能的发挥。因此,必须尽快改变这一状况,家长要为子女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能够双向沟通和理解的学习、生活环境,学一点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引导孩子学会学习,并帮助其选择最能体现自己优势的学习途径。在减压减负的同时注重提高学习效率,只要使孩子真正懂得了学习的意义,那么“条条道路通罗马”,你的孩子一定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它对人们有什么作用?
2、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