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调查研究法 教学目标:①明确调查研究的含义;了解调查研究的基本类型和抽样的方法;理解问卷法和访谈法的优缺点 ②学会设计简单的问卷、访谈提纲 教学时间:6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抽样的类型、问卷的设计、访谈的实施 第一节 调查研究法概述  20世纪80年代上海幼教界一件事,调查发现幼儿视力不良是远视而不是近视,原因是幼儿眼球发育不全引起。调查具有设计简便,易操作、适应性强、收益大等特点,已成为我国推广最快的一种方法。 一、调查研究法特点 1、含义:所谓调查法,就是应用访谈、问卷等方式收集资料,探究教育问题的研究方法。 2、特点:(优点、缺点) 效率高、范围广  调查研究基本上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条件限制,研究涉及范围广,收集资料速度快,效率高。     形式灵活、手段多样  调查研究既可通过访问、座谈、问卷等方式,向熟悉研究对象的第三者或当事人了解情况,又可通过测验、收集书面材料等途径来了解情况,从而掌握研究对象的现状和发展趋向。     自然真实、简便易行  调查研究在自然进程中收集资料,对研究对象不作任何干涉和控制,有利于了解研究对象的“本来面目”。同时它主要是通过考察现状而不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研究的,因而不需要像实验法那样控制实验的对象,也不像文献法那样以教育或心理史时为对象,受文献资料的限制,所以比较简便易行。       调查研究除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之外,还存在以下不足:   研究结论具有不确定性 调查研究旨在考察现状,是在自然进程中收集材料,而不是通过实验,主动操纵和改变现象与变量,因此它不能确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只能提提供相关线索。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调查发现A、B两现象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但究竟哪一个是原因,哪一个是结果,却难以断定。      二、调查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有种种不同的分法。如表6-1所示。 表6-1 调查类型 分类方法 种类 作用  目的 常模调查 了解一般情况,寻找一般数据   比较调查 比较两个群体、两个地区、两个时期的情况  内容 事实调查 掌握现有的事实与数据   态度调查 了解对问题的看法、倾向性意见与态度  对象 全面调查 对全部研究对象都加以考察,如人口普查。资料全面,但只是基本情况,费时费力,实施难度大。   抽样调查 在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部分对象加以考察,范围小,费用省,时效高,教育研究常用的方法,如《重庆市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调查》。   个案调查 从全体中选择个别有显著特征的对象,更深入、更丰满的了解情况,但易受主观因素的干扰,如《王小二为什么不上学了》。  范围 综合调查 涉及到多类问题或某个问题的各个方面?? ,如《21世纪教育发展展望》   专题调查 仅涉及某个方面的问题??,《21世纪数学教育发展展望》  按照调查对象的性质和调查工作的方式,调查又可以分为访问调查、问卷调查、个案调查和文献调查等方法,它们的特点可归纳为表6-2所示。 表6-2调查的方法 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 特点  访问调查 (口头调查) 社会成员中的个体(个别访谈)、集体(座谈会) 调查者与调查对象作面对面的谈话,或通过电话、网络等进行间接访谈,收集口述材料  问卷调查 (书面调查) 社会成员中的个体 调查者通过特别设计的问题表格,由调查对象作自填式回答,收集笔答资料   三、步骤:准备阶段(确定课题、拟定计划,选择对象、确定内容、编制问卷),实施阶段(进行调查),分析报告。 第二节 确定调查对象的方法——抽样 一、抽样调查的意义   确定调查对象是调查研究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调查对象的选取应视对象总体的数量大小和课题要求条件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确定调查对象,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所选的调查研究对象必须能代表总体。要求:样本必须有一定数量;要用科学反复抽取对象——抽样。   原因:1、由于人、财、物的限制,全面调查不可能,那只有抽样调查能实现目的,因为抽样的目的和作用在于科学地挑选总体的部分作为总体的代表,以便通过对这局部的研究,取得能说明总体的足够可靠的资料,准确地推断总体的情况,从而认识总体的特征或规律性。为了使统计推断正确可靠,抽取的样本对于总体来说必须具有代表性。,;2、理论上已经证明,在单位数目众多的某一对象总体内,往往它的一部分的综合特征跟总体的综合特征可能达到接近于相同的地步。因此,当总体研究不能实施,或者能够用抽样研究替代总体研究时,就应运用抽样研究。抽样具有科学依据。3、集中精力研究为数较少的对象,可能更深入、更仔细,从而提高研究的精确性,甚至比全面研究更优越。    二、抽样的基本概念 1、抽样,就是按一定规则,从全体研究对象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对象的过程。总体:指调查对象的全体。样品:被选中的那些个体。样本:样品的全体。样本容量:样本的个数。例如:要研究本校学生5000人的英语水平,抽样调查500人。5000人就是总体;抽出的500人中的任何一个是样品;500人是样本;500就是样本容量。一般在教育心理研究中,容量大于30,称大样本;容量小于或等于30,称为小样本。 ??? ⒉ 抽样误差   因为在抽样研究中,只取总体中的一部分作为直接研究的对象,然后根据样本结果去推算总体的一般情况,而这样的推算与总体的实际有着偏差,这种偏差称为抽样误差。例如,抽样调查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时,如果主要是抽取了在家庭里有电脑,平常上网时间较多的学生组成样本,则样本的平均能力就会高于总体的平均能力;如果主要是抽取了较少机会接触电脑和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学生组成样本,则样本的平均能力就会低于总体的平均能力。这样的误差是不能完全避免的,但是所抽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越好,抽样误差就越小。 抽样的代表性与抽样的方法有关,与抽样的多少无绝对关系。如研究小学生的语文成绩,选择1000名男生和选择500名男女生相比,后者虽然比前者数量少,但代表性却比前者强,所以抽样的误差要小。   三、抽样的方法   抽样包括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类型抽样)和整群抽样等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   若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是均等的(即抽样的随机性),这种抽样方式称为简单随机抽样。样本的取得纯属偶然。如抽签、摇奖。如图5-1所示。简单随机抽样一般用下述三种方法:  抽签法。把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编上号码,并做成签,充分混合后从中随机抽取一部分,这部分所对应的个体就组成一个样本。   查表法。查随机数表,确定从总体中所抽取个体的号码,则号码所对应的个体就进入样本。随机数表可随意从任何一区、任何一个数目开始,依次向各个方向顺序进行。   计算机造数法。用电子计算机编造随机数程序,把随机数作为总体中抽出个体进入样本的号码。   是抽样理论的基础;虽然最符合随机原则,但它不简便,十分费事,效率不高。仅适用于总体单位数较少,范围也很有限的情形,要进行大规模的抽样、编号、抽签或查随机数表都是很困难的。教育研究中用得较少。   2.系统抽样(等距抽样)   系统抽样方法实际上是等间隔法的机械抽样。它把总体中所有个体按一定顺序编号,然后依固定顺序和间隔取样。特殊的分层抽样。间隔的大小视所需样本容量与总体中个体数目的比率而定,起始数字必须是随机决定的。  系统抽样具体方法如下:   [例]现有180名学生,要利用系统抽样法从中抽取15名学生作研究样本,其方法如下。   先将学生按与学生学习成绩无关的标志编号,假设按学生座位顺序把学生编为1-180号,然后按下述步骤抽取:   (1)确定间隔距离   (2)决定起点R=(K+2)/2=(12+2)/2=7,是即决定从第一部分的第7号单位作为第一个样本。第二个样本为7+12=19号单位;(如总体是奇数,则R=(K+1)/2)。如此类推,抽出的15个样本为:   (7),(19),(31),(43),(55),(67),(79),(91),(103),(115),(127),(139),(151),(163),(175)。   与简单随机抽样的精确度相同,但操作更简便。注意:调查项目与个体排列顺序无关是才用次法。如学生身高与学号无关,就出学号中等距抽样了解学生的身高发育情况。 3.分层抽样(类型抽样)   分层抽样是先把总体按一定标志分成不同类型或层次,然后从各种不同类型中随机抽取若干单位组成样本。常见的等比例抽样就是此法。如图所示。    图6-1 分层抽样法 由于同质性总体比异质性总体抽样误差小,因此,分层抽样的方法,与简单随机抽样相比,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代表性,提高抽样的精确度。但此法的分层标准不易掌握,手续较繁。适合:需要总体的某些分类数据,如小学生的学习要分年级水平时,或性别时;各子总体差别较大,如各班人数、成绩相差大。   [例] 某年级学生共180人分为四个班,其中甲班N1=40人,乙班N2=50人,丙班N3=45人,丁班N4=45人,现要抽取20%作为样本,则每班应抽取的样本单位数按如下步骤算出:   (1)确定样本单位数n=N×20%=180×20%=36人; (2)每班的样本单位数分别为   则样本容量   4.整群抽样(从总体中抽出一些自然的子总体,由其中的个体合起来组成一个样的抽样方法。)例如,某地要了解各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可在该校随机抽取几个班级,对抽中的班级的全部学生进行调查。但是,整群抽样在总体中不是抽取几个个体,而是随机抽取整群为单位进入样本。(见下图) 操作简便,但代表性差。在教育研究中运用较多。(如准实验设计)。此种抽样在小范围内无实际意义。由于总体中各个个体间存在差异,因此所得到的样本与总体间也有一定的差异,这个差异即抽样误差。     第三节 问卷调查法 问卷法,就是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问题或表格,由调查对象自填回答的一种收集资料和数据的方法。问卷本身往往包含多种类型的量表,但又不等同测量量表。问卷法有两大特点,一是标准化程度较高,整个研究过程严格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进行,从而保证了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避免了盲目性和主观性;二是能在短时间内收集到大量的资料并得出结论。    一、调查问卷的类型 ?根据设计问题的不同形式,问卷可分为结构型问卷和无结构型问卷、半结构型问卷三大类。   (一)无结构型问卷,又称为开放式问卷,它的特点是在问卷上只提出问题,不列出答案,由调查对象依据本人的意愿作自由的回答。 1、优点:提问容易,回答真实,可得到意想不到的材料,适合探究性课题(使研究者与调查对象之间形成交流,使研究更为深入。)。无结构型问卷一般较少作为单独的问卷进行使用,往往是在对某些问题需要作进一步深入的调查时,和结构型问卷结合使用。   2、缺点:回答内容可能与研究无关,难以做精确的定量分析。对于文化程度不高,文字表达有一定困难的调查对象,不宜采用无结构问卷进行调查。 3、分类:A自由回答式:你为什么来读书?你最佩服的人是谁? B言语联想式:“当看到‘天空’易想起‘云彩’,看到‘学校’这个词时你会想起什么?” C情境导入式:“已经下课了,老师忽然通知:有人要来参观,请留下10名同学做大扫除,这时你会怎么办?” (二)结构型问卷,又称为封闭式问卷,它的特点是,问题的设置和安排具有结构化形式,问卷中提供有限量的答案,受试者只能选择作答。   1、优点:答案规范,易做统计处理;易回答,回收率和有效率高,因此,这类问卷被普遍使用。 2、缺点:缺乏灵活性和深入性,难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及“为什么”,因此,通常在结构型问卷为主的情况下,可以加入一两个无结构型问题,两类型式的问卷结合使用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3、分类:形式:填空、选择、量表、排序、定距式(答案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 如:你的月奖金是:①3000元以上②1000-2999元③1000元以下) (二)混合式(半结构型)问卷 1、特点:兼前两者特点,既列出答案,又留有被调查者自由回答的余地。 2、形式:A在选择答案中增加:“其它”选择项,如:你的学习方法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而形成:①家庭或亲友的指导②同学的影响③老师的影响④自己摸索而成⑤其它__。 B在列出的答案后加上了解动机、理由类问题,如:你平时在评价周围的人和事时,主要标准来源是:①权威思想②舆论宣传③传统习俗④团体倾向⑤亲友意见 ⑥个人好恶 你这样做的理由是__。 究竟用哪种形式,根据对象特点来决定,一般对象用结构式或半结构式问题,对专家多用开放式问题。 另:根据问卷的传递方式来划分,可分发送问卷、访问问卷、邮寄问卷和报刊问卷 二、问卷的编制 问卷是问卷调查的主要工具,科学地设计问卷,是问卷调查关键性的环节。问卷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问卷调查的回收率、有效率以及被试者的回答质量,因此,我们对问卷的设计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  (一)一般结构 ??? 问卷是以书面的形式,根据研究假设而设计的问题表格。一般包括:标题、前言(指导语)、问题、备选答案。每一份问卷的开头,必须有一段简短的前言,说明研究的目的,指导受试者如何回答,作某些必要的说明,以解除受试者的思想顾虑。目的:引发参与动机,使之能很好合作。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主要部分,问题要具体、明了,表述确切,通俗易懂。要定义易引起误解的词,同一个问题出几个题目,可以检验被调查对象回答的一致性程度。 对于结构型问卷,它的基本成分就是由问题与限制性答案两个方面组成的。问卷通常包括前言、个人特征资料、事实性问题和态度性问题等四个基本部分。如图所示。    1.前言部分 ???  例如,有一项关于对教育技术工作人员素质状况的调查问卷,其前言部分为:   2.个人特征资料部分   在问卷设计时,个人特征资料往往是作为自变量中的变数而被使用的。   教育技术研究中常常以下列的一些个人特征因素作自变量,在问卷设计时,可根据研究课题和研究假设选择使用。   XA=个人基本因素(年龄、性别、工作所在地、职业,岗位或职务、工作年限)   XB=教育条件因素(教育程度、在学年级、成绩等级、业余爱好、接触媒体习惯) ???  XC=家庭环境因素(家庭人口总数及构成、父母职业、父母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   3.事实性问题部分 ??? 事实性问题是指要调查了解客观存在或已经发生的行为事实,它包括存在性事实和行为性事实两个方面。 ???  存在性事实问题是用于调查“是否有?”“有多少?”这方面的事实的。   行为性事实问题是用于调查曾经发生过的行为,包括发生行为的时间、地点、行为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   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经常要了解教师使用媒体或学生接触媒体的事实状况,我们可以根据传播学中5w+ H 的原理,设计一组行为事实性问题,其包含的内容可用图5-9来表示。  4.态度性问题部分   态度是人对某种现象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为了研究人的态度,因而要对态度进行测量,但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倾向,无法进行直接测量,只能从人的语言、行为以及其他方面加以间接的推断。通常较多采用里克特态度量表作为工具进行态度测量,设计态度测量量表时,必须注意两个态度指标:   (1)态度的方向性:即喜欢或不喜欢、肯定或否定的正负方向。 ??? (2)态度的强度:即喜欢或厌恶,肯定或否定的程度。态度的强度以态度等级来衡量,通常分有几种不同的等级。   ???  两等级式 如:同意/不同意; 三等级式 如:同意/无所谓/不同意; ??? 四等级式 如:很同意/同意/不同意/很不同意; ??? 五等级式 如:很同意/同意/无所谓/不同意/很不同意。   还有分得更细,如七等级、十一等级的。每个等级都给以不同的分值,要求被试者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选择其一,打上记号,便可了解一个人对某个事物所持的态度的强度。通常,态度性问题可以从几个不同的侧面了解受试者的意见。   (1)情感性意见 ?  这是指人对人,人对事、物的好恶及情绪等行为事实性问题,通常用喜欢/不喜欢,有兴趣/无兴趣等一类词语表达。   (2)评价性意见?   这是指人对人,人对事、物的某种品质的判断。通常用很好/好/不好,优/良/中/差等一类词语来表达。   (3)认同性意见? 这是指人对某一事物或对别人的某项意见的赞同倾向,通常用同意/不同意,赞成/不赞成等一类词语来表达。   (4)认识性意见?   这是指人对某种事物认识、了解所表达的思想与信念。例如对某项成果的意见用“这是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的语句来表达。   (二)问卷的提问与回答的方式   问卷的提问与回答的方式通常有如下几种类型,如表5-5所示:例子    (三)问卷设计的程序  问卷设计的一般程序,可用图来表示。通常包括如下几个基本步骤。    (四)设计问题的注意事项   在明确了变量与变数后,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提出问题,通常是把变量以问题的形式表述,而有关的变数则作为限制性答案以列举的形式来表述。问题与答案的表述方式可用选择式、评等量表式或排序等方式。   问卷调查是通过问题来和被调查者沟通的。因此,如何用文字表述问题,使被调查者能理解问题和回答问题,是十分重要而又较为困难的。一般说来,表述问题语句的基本要求是: 1、用词要通俗、易懂、准确、简短。不要使用那些被试者陌生的,过于专业化的术语。 2、问题应该是中性的,不应使用暗示或引导性语言,避免被调查者在这些词语的诱导下产生趋同心理,违背真实意见而作了附合的回答。如:你喜欢饮誉中外的小说《红楼梦》吗? 3、避免意义相关的问题(2个或以上)。如:你经常教孩子认字、做算术吗? 4、问卷长度适宜,一般不超过60-70个问题。太多易疲劳,太少不足以充分反映问题。 5、备选答案不要重叠,保持相对独立。如:你的收入是:1000元以下;1000-2000元;1500-3000元。 6、问题中出现不知道的,导致问卷结果的虚假性。如问农村学生,你喜欢玩《传奇》电脑游戏吗?对于那些敏感性强、威胁性大的问题,应在文字表述上努力减轻敏感程度和威胁程度。使被调查者敢于坦率作出自己真实的回答。如问学生对父母的态度,就不应该直接问其对父母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而是间接问,你对父母有何看法?这就要委婉得多。 (五)问题的排列组合。   在设计好包含有自变量和因变量在内的全部问题语句与限制性答案之后,要将问题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形成完整的问卷。   问题的排列与组合方式,即问题的结构,是问卷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形成合理的结构,通常要注意两个方面:   第一,要方便被试者顺利地回答问题;   第二,要便于调查后的资料整理和分析。   问卷问题的排列顺序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 类别性顺序,即把同类性质的问题尽量安排在一起。而不要让不同性质或类别的问题互相混杂。这样就便于被调查者按照问题的顺序,回答完一类问题后再回答另一类问题,而不至于使他回答问题的思路经常中断和来回跳动。最常见的类别顺序形式,是先填答有关个人特征资料,再填写事实性的问题,再回答态度性的问题。 时间性顺序,即将问题按时间顺序来安排。一般来说,应根据历史的线索,由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这样就可以使逻辑和历史统一起来。 内容性顺序,即把问题按其复杂和困难程度来排列,一般来说,应该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先一般性质问题、后特殊性质的问题。对于敏感性强,威胁性大的问题,更应该放在各类问题的后面。验证性问题不宜紧跟有关问题,以免思维失去定势,用漏斗技术,先广后具体。这样,有利于增强被调查者的信心,有利于把调查者的思路逐步引向深入,而不致于一开头便把他们难住了。 逻辑性顺序。即研究者有意识将自变量问题放在前头,因变量问题放在后面,这样便于研究者进行资料的分析。 (六)试测与修订。   在完成了问题语句的设计和排列以后,不宜立即分发,而应该在小范围内进行一次试测,通过试测检查问题是否能被调查者理解,所列举的限制性答案是否完善。通过试测,发现问题,及时修订,经修订后再分发出去。 三、问卷法的实施 ? ? (一)问卷法实施的一般程序 ? ? 问卷法实施的一般程序包括:①被试的选择借助取样来实现。选取的被试的数量既不能正好等于研究对象,也不能随意多选取。被试的数量通常可以按如下公式计算:选取的被试数=研究对象数/(回收率X有效率); ②分发问卷:目前常见的分发方式有现场发送、邮寄、登在报纸和期刊上、放在网站上等。邮递问卷有利于控制发卷的范围和对象,有利于提高被调查者的代表性,回答质量较高,可节省时间。但问卷的回收率较低,约在30—60%左右。现场发送回收率可高达100%,有效率也高.但是.这种方式费人、费时、费钱,只适用于特定的场合,适合小样本;容易受研究者的主观因素的影响。报纸和期刊,其代表性差,回收率低,往往与抽奖挂勾。网站上,回收数量较大,但回答者主要具有上网条件的用户,其代表性受到限制。 ③回收问卷一般依分发问卷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④结果处理和分析包括分类整理、质量审核;编号登记和编码;数据录入、计算机统计计算处理等。对于回收的问卷必须进行认真的审查,对一些回答不完整、不按要求回答和回答不正确的问卷都应作为无效问卷。在对问卷数据的整理加工时,不能把无效问卷的数据算入。否则会造成降低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后果。对问卷的数据处理,必须建立在有效问卷的基础上,才能保征问卷调查结论的科学性 ? ? (二)影响问卷回收率的因素 ? ? 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都可能影响到问卷的回收率:①问卷方面,如研究课题的吸引力、前言与指导语的简洁;清晰、问卷的复杂程度、回答方式、内容长短、印刷质量等,②被试方面,如被试的文化程度、合作态度;③问卷的分发方式,有无辅助措施,如抽奖、附、上贴好回寄邮票的信封等;④问卷研究是否得到有关组织机构的支持。 ? ? (三)影响问卷有效率的因素 ? ? 问卷本身存在的错误是导致问卷有效率低的最常见因素。这些错误包括指导语含糊不清、问卷内容有偏差、问卷太复杂、题量过多等。影响问卷有效率的关键因素是被试本身的特点,包括被试的态度、能力以及当时的心理状态。主试特点、环境条件等外界因素有时会起干扰作用,从而影响到问卷的有效率。 ? ? 四、问卷法的评价 ? ? 问卷法的优点如下:①问卷内容客观统一;处理分析方便;②节省人力、时间和经费;③匿名性强,回答真实;④样本大;⑤研究间接化,相互作用效应小。在计算机普及的今天,一份经过精心设计的封闭式问卷是收集数据资料和统计分析结果都最为迅速的方法。较之于其他方法,问卷法的明显不足是灵活性不强、指导性较低和深入性不强。 第四节 访谈法 ? 一、访谈法的特点与类型 ? ? 访谈法是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同观察法一样,访谈法也是直接搜集研究资料的基本方法。 ? ? (一)访谈法的特点 ? ? 访谈法的最大特点在于整个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被访谈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过程。因此;要取得访谈的成功,访谈者必须在与被访谈者的人际交往中,与他们建立起基本的信任关系,以取得积极配合。访谈法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具有特定的科学目的和一整套设计、编制和实施的原则。它保证了访谈法的科学性、有效性、访谈结论的客观性,使访谈法完全不同于一般的交谈或日常生活中的“聊天”。 ? ? (二)访谈法的主要类型 1、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内容是否标准化) ? ? 结构访谈又称标准化访谈,指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按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而进行的比较正式的访谈。非结构访谈又称非标准化访谈,指只按照一个粗线条式访谈提纲而进行的非正式的访谈。 ? ? 在非结构访谈中,访谈者可以根据访谈时的实际情况作出灵活而必要的调整。结构访谈的特点是结果便于统计分析;易于进行对比分柝,但缺乏灵活性;而非结构访谈的特点则与此相反。 ? ? 2.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是否接触) ? ? 直接访谈又称面对面的访谈,即访谈者与被访谈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间接访谈就是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与被访谈者进行非面对面的访谈。常见的间接访谈有电话访谈、网络访谈等。与间接访谈相比,直接访谈不仅能搜集到言语信息,而且还能了解到许多非言语信息,从而有利于对访谈结果的分析与解释,但对访谈者的要求高、花费大。与直接访谈相比,间接访谈搜集资料时间快,费用省,要求低,非常适合于较为简单的调查研究。 ? ? 3.一般访谈与特殊访谈(被调查者的身份) ? ? 根据被访谈者是一般访谈对象还是特殊访谈对象(如社会名流、突发事件当事人、儿童,、身心疾病患者、罪犯等),可相应划分为一般访谈和特殊访谈进行特殊访谈时,应充分考虑到访谈对象的特殊性。 另:根据人数,可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根据次数,可分为一次性访谈和重复性访谈。 ? ? 二、访谈的要求与步骤 ? ?访谈的步骤: 准备访谈计划、试谈、准备记录方式、进行谈话。 要求:计划的核心是编写谈话题目和规定谈话的对象。谈话题目包括开放式与封闭式问题。根据对象,措辞稍做变动。 找同质的对象试谈,检验设计的谈话题目和提问顺序的合理性,及时修改。 可使用录音、录象等现代化手段,以获得更多的访谈信息并反复观看当时的情况。但应征得同意,不影响访谈现场为前提。用速记和代码系统记录,可使谈话气氛更融洽自然,提高记录的准确性。 三、访谈法实施的过程与技巧 ? ? (一)访谈前的准备工作 ? ? 包括充分熟悉访谈问卷的内容、准备所有进行访谈所需要的有关材料;尽可能了解访谈对象、选择适宜的访谈时间与地点等。 ? ? (二)接近访谈对象 ? ? 是否善于接近访谈对象,决定了访谈者是否受欢迎或接纳,访谈能否顺利进行。接近访谈对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衣着应干净整洁;称呼要恰如其分;自我介绍不卑不亢、简洁明了;应使用正面肯定语气进行邀请;应通过适当方式消除访谈对象的紧张、戒备心理,必要时,应主动出示介绍信或身份证件;根据访谈对象的具体情况随机应变等等。 (三)对付拒绝的技巧 ? ? 在遇到拒绝交谈的访谈对象时,访谈者一方面要耐心,甚至能忍耐对方一些无礼的言行;另一方面要尽力弄清被拒绝的原因(常见的有不感兴趣、太忙、存在思想顾虑等)并设法克服它。不能轻易放弃,因为从这最初拒绝者身上,有时可能会获得特殊的有用信息。 注意:A敲开房门后应尽快简短介绍自己,说明来访目的。“我想进去谈一谈”;坚决地说,“我只占用你十分钟”,“我只问你个小问题”;B请熟人、朋友引荐,或其校长引荐,一旦开始,引荐人走开。诚恳态度,不卑不亢,使其明确访问意义。 ? ? (四)谈话与提问的技巧 ? ? 1、开始交谈时应寒暄几句,以调节气氛,融洽关系。A以其感兴趣的事为话题。如儿子、养花 B从赞扬话题入手 赞扬房间摆设漂亮、孩子聪明 C真诚关心对方的疾苦 如身体健康、狭窄住房 但注意时间不能太久。 2、正式访谈 A亲切平等的态度 对位高者,不卑不亢;对一般人,谦和、尊重(如农村、少数民族) B控制话题,始终围绕中心,严格按照访谈问卷的问题顺序和问题原话进行提问 切题-不要轻易打断;离题-抓住停顿间隙迅速转向,如“好,现在我们谈谈……”;不善言谈者-耐心询问。 C随时注意访谈对象提供的新情况、新问题 D交谈时应注意保持交流,认真倾听,并不时给予鼓励,使其始终保持谈话的劲头,但要避免引导。 E 始终保持中立态度 F 少用专业术语 对老者应放慢速度,放大音量 G如发现遗漏内容,应再请对方回答。 F 对情况不太熟悉或理解能力差的访谈对象应有耐心等等。 ? ? 3、追问的技巧..在访谈中,当访谈对象的回答不完整、不明确、不准确或答非所问时,应进行适当的追问。根据目的的不同,追问可划分为详尽式追问、说明性追问、系统追问、假设追问、情感反应性追问和正面追问六类。追问的方式多种多样,需要灵活采用。比如,当对方犹豫不决或不理解时,可采用重复的方式;当回答不明确时:可采用重复提问的方式;当回答不全时,可采用沉默不语的方式;当需要对方提供更多信息时,可采用中性提问或评论的方式; ? ?(五)访谈的记录 ? ? 访谈的记录有笔记和用录音机记录两种。访谈中记录工作应注意以下事项:①围绕访谈内容进行记录;②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均要记录;③记录中不要试图去总结、分段或改正语法;④不让对方看到记录内容;⑤记录的同时与对方保持联系;⑥访谈结束后应尽快整理。 ? ?(六)访谈的结束与再次访谈 ? ? 访谈结束工作应当注意的问题:①严格控制和掌握访谈时间;②善于根据访谈现场情况灵活把握访谈的结束时间;③结束时应向对方的合作和帮助表示感谢;④若需要,应为下次的访谈做好安排;⑤如可能,对访谈对象的某些合理要求应当予以满足。 ? ? 四、影响访谈效果的因素 年龄 25-45岁的女性,与访谈年龄接近者 性别 女性访谈者对男女都可,尤其是家庭、婚姻、感情等敏感性问题 身体语言 点头、微笑、皱眉、目光对视都可产生暗示 服饰 A尽量接近对象的服饰风格 年轻人入时;老人朴素大方;城市讲究;农村,与当地人相差不大。 B服装要角色化 C 不要浓妆艳抹,引人注目,以避免对象只注意你外表而分心 五、访谈法的评价: ? ? 总的来说,访谈法的主要优点是灵活性较强、针对性较强、可靠性较高、适用范围较广并能进行较为深入、广泛的研究。不足是研究结果易受访谈者素质的影响,难以量化处理,比较费时费力,某些问题不宜进行访谈。 自测题: 一、名词解释: 调查法 抽样调查 抽样误差 总体 样本 样品 样本容量 问卷法 访谈法 结构式访谈 二、简答题: 1、试述调查法的特点。 2、试述问卷法和访谈法的优缺点。 3、什么是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4、问卷一般结构是什么,各有何要求? 5、问卷问题设计和回答方式有哪些? 6、访谈时谈话和提问的技巧有哪些? 7、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有何区别? 三、实践题: 书101页第1、2题。(1题笔答,6月初交,要求:主题可以另选;结构完整;问题具体,表述确切;半结构式问卷,且封闭式题目数不少于30。) 第五节 个案调查 一、含义与意义 以某个具体的单位(可以是一个人或一个现象)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其具体的状态和发生、发展过程,以了解和分析相关或相对的事物或现象。 如调查差生(王小小的表现)了解此差生差的原因,以寻找改变的措施;或调查某校保安砍人事件,以寻求防止校园恶性事件的预防对策。 个案调查是个案研究的基础,可以就事论事,对症下药,也可以为类似的人和事提供参考。 二、类型 根据调查的目的,可以分为: (一)典型调查 含义:从调查对象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成员作为典型进行深入调查,以认识同类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关键:确定有代表性的对象(能反映同类事物共同属性或发展趋势的典型。) 形式:先进、落后、一般性、特殊性、全面性。 注意:实事求是;代表性与范围和时代有关。分清共性和个性。 优点:与一般的个案调查相比,可以有较高的代表性,可以推出同类现象的共性。 缺点:典型的选择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我认为总成绩第1名就是优生典型,他却认为只要成绩在前5名内,而能力也很突出的才是优生典型) 典型的代表性是相对的,受时间、空间的制约;(在差班是优生,在好班可能就是一般学生;某教师过去是一般老师,现在成长为优秀教师。) 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这个学生辍学可能是主要由家庭因素造成,就把结果推广到所有辍学生身上,以为家庭因素是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二)重点调查 含义:选择能够集中反映某种现象、对掌握全局的情况有决定性影响的一个或几个单位或个人进行的调查。 与典型调查的区别: 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 侧重集中性 侧重代表性 侧重对重点的总体情况 侧重对典型的全面深入的 的了解和数量的估计以把握全局 分析和本质的认识以总结规律 例:调查某重点学校的校医了解该学校学生近视情况(近视人数和近视程度),以推断本区所有学校学生的近视情况-重点调查;调查某重点学校的小部分近视学生,了解近视程度、近视过程和导致原因,以寻求防止学生近视的措施。 (三)追踪调查 含义:以某个固定的调查对象(即个案)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作历时性的调查,以全面了解发展和变化过程。 例:调查某超常儿童胎教、幼年、童年到少年的受教育情况,以了解超常儿童的成长经历,分析其成材因素,为超常儿童的培养提供借鉴。 方法:跟踪调查、追述、资料调查、理论分析 优点:深入的调查,从过去、现在推测未来趋势。 缺点:费时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