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2007年第10期目录按CTRL+鼠标右键进入目标文章页面
半月谈2007年第10期目录
读者评刊
《半月谈》贴近读者有特色半月评论食品安全当从源头抓起4
迎接十七大新农村建设篇: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性转折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思路篇:二炮某旅政委杨良勤谈: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部队战斗力实践篇:劲旅扬帆起征程思路篇:武警广东省边防总队总队长吕文彦谈:科技强警守国门实践篇:向高科技要战斗力
专题报道迎接职业教育的春天
中国职业教育进入快车道职业教育亟待破解五大难题
政治观察透视我国立法与执法“落差”现象留守妇女撑起“半边天”
解放军总医院:人性化服务暖人心
南京:尝试“破冰”看病贵经济纵横中国石油战略新的支撑点现代农业呼唤标准化一江清水向南流军事天地我军加速推进保障社会化改革来自基层和谐的报告南宁:十万人次走出低保调查谈天说地善待母亲河之举莫让民俗文化变了味
建设新农村盐碱地里长出富民产业创新社会
“秸秆能源”技术新突破科教中科院领跑科研仪器创新新闻热线新农合,好事怎样才能办好半月说法物权法对不动产物权保护更有力校园话题让孩子们远离“黄色污染”
百事咨询怎样预防小儿肥胖症读者之页
“土文化”,火起来!
国际时事非行上海年会吸引世界目光朝韩铁路:跨越半世纪的通车试运行法国迎来萨科齐时代美国反导系统搅动欧洲土耳其大选为何陷入僵局小测验
信息广场国内外半月大事开栏的话:今年,要召开党的十七大,这将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与广大读者一起分享党的十六大以来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本刊从本期起隆重推出“迎接十七大”专栏,陆续向您报道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历史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人们以昂扬向上的精神,奋发进取,努力开拓,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新农村建设篇: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性转折
本刊记者 李俊义
2006年9月的一天,河北省灵寿县青廉村的村民们聚集在老汉王三妮家的院子里,敲着锣鼓扭起了秧歌。让村民们为之兴奋的是,王老汉用了20个月的时间,亲手铸造了一个重252公斤、铸有563字铭文的青铜大鼎,取名“告别田赋鼎”。王三妮说:“我是农民的儿子,祖上几代耕织辈辈纳税。今朝告别了田赋,我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这是中国农民发自肺腑的心声,也是令人难忘的历史一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期指导思想。在“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取消农业税,加大教育卫生等社会投入力度,加强电、路、水、垃圾处理等基础建设,建立农村低保,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使广大农村出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中国农村的发展,正经历着历史性的转折。
取消农业税:中国农民迎来新时代
2006年1月1日,农业税在全国范围内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告别田赋”,是中国农民的千年梦想。然而,只有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今天,只有在科学发展观思想光辉的照耀下,这个梦想才能变成现实。由此,中国的农村政策出现了由“多取”到“多予”的历史性转折,中国农村发展也像久旱的田野迎来了甘露,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2003年,王三妮缴纳了最后一笔农业税,共532元。第二年,王家不但不用缴税,还享受国家粮食直补216元,里外一算,王家得到748元的实惠。当年,人均年收入只有800多元钱的青廉村,一共减轻了30多万元的农业负担。减负,等于增收。2006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加上已经取消的屠宰税、牧业税等涉农税费,每年减轻农民负担约1250亿元。
在过去的时代,农民为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从1953年开始到1983年取消统购统销政策,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农民对工业化的贡献超过6000亿元。农民的奉献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撑;同时,因“剪刀差”而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也使得中国农村的发展长期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城市不可能在贫穷农村的包围中独享繁荣。情况若再不改变,中国未来的发展必将为农所困。为此,2004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公布,提出了新时期的“重农”思想。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将农业和农村问题列为“一号文件”的主题。在这一纲领性文件中,首次将减免农业税提上议事日程。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在“两个反哺”方针的指引下,我国正把更多的资源向农村倾斜。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四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采取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支农惠农政策,初步形成了新时期支农惠农的政策体系。包括“四取消”(取消农业税、屠宰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四补贴”(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以及对主产区重要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等为主要内容的直接惠农政策。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三个继续高于”的原则,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
这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被农民称为“真金白银”政策。这些政策真切地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让老百姓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民生政策:温暖每一个农民的心
勃兴之间,民生为大。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医疗、教育等社会性事业的投入,农民呼声强烈的上学难、看病难、缺乏保障等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张江,一位来自河北省唐山市的普通农民,就是这些好政策的受益者。2006年的一天,医院护士告诉张江,治好他妻子的病需要10多万元时,张江哭了。这是一个天文数字,相当于全家10多年的收入。妻子对他说,咱们回家吧,这病咱治不起。张江拒绝了妻子的请求。他向左邻右舍、亲戚朋友筹集了12万元,来到了北京的医院。最终,妻子的病治好了。张江面临着巨大的还债困难。然而,令他惊喜的是,因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当地给他们报销了1.5万元医药费,唐山市又给了他们9000元大病救助款。“说句土话,这些钱真地很解渴,它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张江说。
2003年,中国在首批257个县(市、区)正式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农民只要缴纳10元钱就可参合,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每位参合的农民各补助20元。参合农民一旦生病住院,就能在当地各级卫生医保部门报销比例不同的医疗费用。到2006年底,新型农村合疗试点范围扩大到1451个县(市、区),占全国总数的50.7%,有4.1亿农民参加。2007年,试点范围要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到2008年,全国农村将基本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
中国农民在“种粮不交税”之后,又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上学不交费”的梦想。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这是中央政府的郑重承诺。2006年,我国在西部地区实施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在实际执行中,已经扩大到部分中部地区,共有5200万名学生受益。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今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这将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
除了“全免”政策外,国家还要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以及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些政策,无疑给农村和城市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得起学多了一个光明的选择。更让农民兄弟激动的是,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庄严承诺,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个承诺意味着,从今以后,无论身居城市或农村,困难的人们都能更多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
建设新农村:农村发展的希望所在
河南省濮阳县靳赵寨村村民申洪波用8句话概括了这几年农村的巨变:上得起学、治得了病、养得起老、走得好路、挣得到钱、做得了主、学得到艺、看得到戏。他说,以前农民过的日子只能叫“生存”,现在可以称得上“生活”了。
由“生存”到“生活”,农民的感受是最实在的。他们相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一定会实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则被确定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
2006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随着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村发展出现了令人鼓舞的新气象。特别是围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生产生活条件、社会事业三个重点,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空前巨大,农村的水、电、气、路、水利等条件得到很大改善。财政部统计显示,从2003年到2006年,中央财政预算内直接用于“三农”的支出为1.1万亿元,年均递增近16%,其中2006年预算用于“三农”的资金同比增长了14%强。
2006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成为中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总思路。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改变农业基础不牢、后劲不足的基本状况,有利于改变农业靠天吃饭基本格局,有利于改变农民就业门路不多、增收困难的基本局面,有利于改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差距拉大的基本态势,将给广大农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综合改革:农村改革突入体制核心
2005年7月,安徽省巢湖市开始全面推行农村综合改革。通过撤并乡镇、精简机构人员、推行领导干部正职一肩挑和副职交叉任职等措施,全市乡镇总数减少30%,行政村总数减少43%;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减少60%,乡镇行政编制减少20%;乡镇事业编制数减少28%,机构减少47%……此次改革规模之大,力度之大,为当地历史上少有。
巢湖试点只是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的一个“探路者”。2006年9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宣布我国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三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力争用5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基本完成上述改革。由此,我国农村继家庭承包经营、农村税费改革之后进入“第三步”改革的新阶段。
专家评论认为:“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再造了农村市场的微观基础;农村税费改革增加了农民收入;而农村综合改革,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农民负担反弹的隐患。”
随着三项改革在全国农村的有序展开,其他农村体制改革也在各地全面推进。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2003年以来,国家累计提供2700多亿元资金,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2005年末,约有7000万农户受益,获得贷款支持;2007年,中央拿出10亿元在6个省区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2007年,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种被称为“草根银行”的崭新的农村金融机构相继诞生,开启了我国农村金融的新一轮改革。
———农村流通体制改革:2005年,商务部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准备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和改造25万家标准化的“农家店”,覆盖全国50%以上的行政村和70%以上的乡镇。
———征地制度改革:200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2006年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强化征地管理,规范征地补偿和安置,提高补偿标准等问题作出新规定,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民利益的保护力度。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7年,这一改革的试点工作在全国所有省份开始启动。其主要内容是:在保持林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把林地的使用权交给农民,让农民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
农村综合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在这股强大动力的推动下,充满生机与活力、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华夏大地上成长,9亿中国农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伟大机遇和美好生活!(编辑:薛凯)
编者按:
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 务。”“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100亿元用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技术工人约7000万人,高级技工仅占技工总数的4%,这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30%至40%的比例相去甚远。最近,本刊记者对中国职业教育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正进入快车道,且亮点纷呈。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职业教育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惑。让我们一起总结经验,破解困惑,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大发展鼓与呼。
中国职业教育进入快车道
初夏时节,本刊记者兵分几路,奔赴北京、山东、江西、山西、陕西等地,就职业教育的现状展开采访。一路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规模宏大、生机勃勃的职业院校在各地迅速崛起,听到的是政府官员、办学者对于办好职业教育的诺言,感受到的是用人单位及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充分认可和热切希望。几乎所有的被采访者都对记者表示: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职业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
政府重视:职业教育露滴花开
在采访中,记者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职业教育能够取得目前的成绩,是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分不开的。
为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国务院2005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要安排100亿元用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从今年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为此中央财政支出将由上年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明年将安排200亿元,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增加支出。
记者在各地采访感受到,“抓经济必须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的观念正在深入人心。为此,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投入、采取措施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地处赣西中部的新余市,人口100多万,却是一个职业教育大市。这儿目前有各级各类民办职业教育机构40多个,被教育界专家称为“新余现象”。这主要得益于政府的重视。新余市副市长万筱明介绍说,首先,市里在资金上给予支持,每年20%的教育附加费足额用于职业教育,并通过担保、贴息等办法,为民办职校解决融资难等问题;其次,在学校用地上支持,民办职校用地,与公办学校同等待遇;三是在人才上支持,积极鼓励和支持机关干部及具备资格的教师到民办职校任教。同时对职业学校教师的社会保险、职称评定等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新余市的无干扰外部保护和呵护式服务为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而除了给予职业院校办学上的扶持外,一些地方还因地制宜,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当地职业教育全面、快速发展,服务于当地经济。如山东省按照市场机制运作,以职业技术学院和重点职业学校为龙头,吸收相关行业、企业和职业学校参与,着手组建与省里的支柱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八大类职教集团,这一措施,将有效推动职业教育走上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的办学路子;针对当前存在的学生在拿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方面的困扰,选择部分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主体专业进行“双证互通”试点,符合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可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符合条件的技工学校的学生在毕业时也可获得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证书。
找准方向:职业教育驶入希望之海
调研过程中,记者一个最深的感受,是办学者对职业教育前途无比乐观的态度,对未来坚定的信念。这种态度和信念,既来自于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也来自于办学者在一线摸爬滚打后对实践规律的真切感知。
常言道:思路决定出路。昔日的办学思路和定位,在让办学者经历了一次次的挫折和碰壁后,不得不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
,过去,职业教育依然没有脱离让学生参加高考的窠臼。但是,高考并不是我们的长处和优势。因此,一段时间内,职业教育几乎步入了低谷,招生都成问题。”江西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邓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经过摸索,我们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作为当前职业教育的目标。通俗而言,就是平民教育加就业教育。”这一目标,明确了招什么人和教什么课的问题。目前,在江西,80%~90%的职业教育在校生为农民子弟,而全省平均就业率也达到97%以上。
对于许多院校来说,为了找准定位,也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山西综合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丁怀民、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勇都告诉记者,曾经有一段时间,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职教模式,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我们甚至发现,许多正规职业院校经过三五年培养出来的学生,还不如社会上各类专业培训学校经过三五个月短训出来的学生适用、好用!”为此,围绕“如何办职教”,一些院校在教职工中展开了大讨论。这样的讨论,使得办学理念越来越清晰:职业教育,就是面向市场、面向就业,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教育。
定位找准了,带来的就是教学计划、教学模式的彻底改观。一些专业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打破了原有的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西京学院有关领导告诉记者,学校减少了理论课,增加实训课,并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现在,毕业生中能拿到“双证”的占大部分,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而在解决了职业教育的总体定位之后,各个学校也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定位。陕西省眉县职教中心主任高军民说,学校的办学思路,一开始只是想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但随着办学的发展,发现把农民的娃从西部转移到东部沿海也应该成为一个重点。一个娃如果在当地就业,一个月只能挣300元,但到了东部沿海,却能挣一两千元,这样,一个年轻人出去,就可以帮助一户农民脱贫。因此,学校就将面向东部需求办学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现已与东部许多企业开展了联合办学。
定位准带来事业兴。走访大江南北的几十所职业院校,看着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学生或在读书、或在实训基地认真动手操练,听着学校负责人自豪地介绍学生如何受企业欢迎,我们不禁深深地感到,准确的定位,已经让整个职业教育从暮气沉沉变得朝气蓬勃。
校企合作:多种模式激发办学活力
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这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为此,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出许多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新经验。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在北京兆维电子集团、信息产业部第十二研究所、北京用友软件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27个校外实训基地,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
西安思源职业学院搭好厂房,吸引企业把生产线、文化公司把摄影棚搬进学校。这样一来,对方的设备和技术人员,就成为学校进行实训教学的重要资源。
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与中国集装箱制造集团联合成立了中集集团北方培训基地。根据企业生产需要,学生毕业前半年到企业顶岗实践,这样既学到了真本事,又可获得每月1000元左右的补贴。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已与美国沃尔玛公司、甲骨文公司、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韩国LG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办学,目前与学院联合办学的企业已多达上百家。而且,合作办学的机制、模式各不相同,初步形成了“订单式”、“工学交替”、“教学经营一体化”等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让人更为振奋的是,目前的校企合作,已经不单单是职业院校的需要,也正在成为一些已经尝到甜头的企业的强烈需要。
在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记者遇到了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院长凌沛学先生、阳光雨露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张学忠先生,他们告诉记者,作为用人单位,他们每年都会从资金、设备上对学院有所投入,但对企业来说,这是事半功倍的,因为这可以省下大笔的培训费用。张学忠说,学校相关专业每年只有500个毕业生,还得照顾别的单位,给的名额根本就不够用。今年才毕业的120名学生,去年他们就已经招了。现在,一些大企业都在这儿组班,专门培养自己所需要的人才。
培养技能:职业教育找到主旋律
在我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为培养出适应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各个职业学校不断探索、各显其能。
在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动手能“干”毫无疑问是第一位的。由此,“学”与“干”的排序有个形象的表述,目前是“先学后干”,下一步就是“边学边干”,最终是“边干边学”。学生在校期间,就是一个顶岗训练的过程。目前在校的高年级学生大多都已经在顶岗做项目,许多已经有50元~80元的日工资了。
要让学生学得一技之长,就必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为此,许多地方、学校不惜重金投入。济南市历城职业中专,建立了1万多平方米的实训基地,总投资3000多万元。山东蓝翔技校目前大型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已近2亿元。其中,三个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实习中心,配有进口、国产汽车100多台;工程机械专业投入近亿元,购进美日韩名牌挖掘机及装载机、压路机等,使该专业在实力上走在全国前列;计算机实习中心配有品牌计算机3000多台,最大的机房可容纳1000多名学生同时上机实际操作。
被评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朝晖表示,作为一所涉农院校,这次评上示范校后所拨款项,一大部分将用于建设实训基地。
随着增强动手能力而来的,是评价机制的改变。山西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周晓明说,学院改革单一的理论考核方法为注重能力考核的多元化考核体系,企业技术人员也被邀请参加学生综合技术测试。考试环节的导向作用,使得学校与企业共同评价学生的质量评价体系初步建立起来。
特色办学:打造核心竞争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职业院校通过特色办学,找到了独特的发展之路。
西安海棠学院,依靠强大的行业需求和海棠国际集团的60余家驻外机构及6000余家连锁店,让学校科教有设备、实习有场地、学生有就业。院长王海棠告诉记者,学校一年毕业3000人,集团内两个店才能分到一个学生,完全供不应求。
有4万多名学生的西安翻译学院,采取了外语加专业加现代化技能等特色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办学道路。据学校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学校专门建立了一个研修生院,学生毕业后只拿学院的毕业证,专业方向是同声传译,将来要完全靠本事到市场上寻找就业机会,但因为学校的外语特色教学已经在社会上广有声誉,因此报名者众多。
作为国内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酒店管理高职学院,青岛酒店管理学院院长杨民刚告诉记者,特色是学院的生存发展之路。为突出特色,学院要将相关专业都与“酒店”联系起来,比如工商管理专业就要偏重酒店管理、艺术专业就要偏重酒店环艺设计等,总之,就是要“泡”在酒里。
而突出的特色,确实让该校受益良多。目前,学院与业界知名的美国凯悦酒店管理集团、法国雅高酒店管理集团、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澳大利亚南岸学院、澳门葡京大酒店等都有深度合作,为实践教学、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得学生供不应求。在今年的一次就业洽谈会上,生均可选择就业岗位高达6个,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勇说,在专业建设上我们不追风逐浪,不赶时髦,而是根据钢铁企业岗位群的需要,提出学院的专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即“以冶金为品牌,以机电为基础,以建工为优势、以计算机为高新,将冶金类专业做精做细,将机电类专业做强做大,将建工类专业做活做优,将计算机类专业做新做尖”,形成了涵盖冶金企业4大类、60个专业方向的专业建设体系结构。这一选择,让我们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并形成了优势专业群。
实现就业:院校办学的试金石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职业教育却因为其高就业率而“风景这边独好”。
记者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了解到,该校今年有毕业生数千名,目前签约的已占大部分。采访时,记者正好遇到苏州工业园的一家企业在学校招用学生。招聘人员告诉记者,以前都是在人才市场上招,但学生往往动手能力差,还需要培训,不如直接到这里招一些动手能力不错的学生。据了解,该校有两名应在2007年毕业的学生,2006年就被一家美国独资企业要走了。
在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每到3月份就被抢得差不多了,一个毕业生有三四个岗位任其选择。据说,每年到最后,会有200多家企业来学校招聘,但那时学校往往只有100多名学生了。
渭南技术学院(陕西省渭南工业学校),在珠三角、长三角就业的学生有2万多人。学生就业集中的一些大企业,每年都会派专车送他们回家过年。
职业院校之所以会出现如此良好的就业局面,除学生技能好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将就业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其他一切工作都围绕学生就业来进行。
在江西,学校注重推行“订单教育”,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人才。学生一入学即与学校签订就业协议,毕业后学校负责全部推荐就业。为确保学生就业,几乎所有的职业学校都与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江西蓝天学院开通了校企直通车,与企业签订长期用人合同,实训教材全部参照企业的实际操作流程设置,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上岗。
为及时了解人才市场的供求信息,把握企业人才需求的最新动态,各个职业学校都设立了高规格的就业指导机构。机构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就是,辗转于各大企业之间,为学生寻找岗位。就业机构源源不断的订单反馈到学校,使毕业生不出校门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高就业率,带来了高报考率,也带来了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发展。在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考生第一志愿报考率、高分率连年提高。
对此,山西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李换珍评价说,近年来,有些学校提出“不抓招生抓就业”,这条路子成效显著,用业内人士的通俗说法,就是“哥哥刚毕业,弟弟又来了”。
本刊记者的多路采访,既充满喜悦又深怀忧虑。喜的是很多学校已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创造了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这是主流;忧的是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亟待破解。
职业教育亟待破解五大难题
;? 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院长董德刚认为:“目前职业教育热,是好事,但也有令人担忧的一面。许多趁火打劫者低门槛进入职教领域,造成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失控。现在一些学校根本没有设备,师资力量也差,学生学不到真本事,一出校门就失业。”
采访中,很多办学者、学生家长都在呼吁:国家应对职业学校的招生“乱象”加以规范和治理。
评估模式要改革
不少学校的负责人表示,当前职业教育已经步入一个多元化、市场化、规模化的发展阶段,发展形势非常喜人。但是,现行的对职业教育的评估体系滞后,许多评估管理办法照搬本科院校的评估模式。比如,对教师学历及职称比例、操场面积、图书馆藏书数量的规定等等。这种管理评估模式对已经紧贴市场、注重实践能力、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来说已很不适应。
江西大宇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说,比如对学校的考评,其中有一项是学校图书馆的人均藏书量。为了应付考评,不少学校临时大量购买书籍。事实上,不少书籍在图书馆一放几年,学生根本就没借阅过。职业学校的学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实践操作。藏书对职业学校来说固然重要,但不能像要求普通高校那样来要求职业学校。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武马群说:“现在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社会大环境很好。应该让我们这些办学者专心致志地办品质更好的职业教育,不要提那么多花样翻新的目标和评比。用人单位对学校和学生的评价应该是第一位的。”
在采访中许多职业学校管理者建议,高职院校职称评定同学科型大学混在一起,使用同一的学科型职称评定标准,不利于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引进。应单独设立对高职教授的评定机构和办法。
这些问题的提出,应该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了,评估体系直接关系到我们应建立什么样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并完善适宜的考核评估体系,是引领发展中的职业教育上台阶、上品质的关键一环,不能“削足适履”。
“证”的症结要解开
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相比,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分属教育和劳动管理部门的两套职业教育系统,各唱各的调,各拿各的腔。有了教育部门的毕业证,还得申请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证。对此,江西城市职业学院院长黄玉林一语重的:“管理体制不顺畅。”
陕西眉县职教中心负责人高军民说,证书问题让很多职业学校头疼。劳动部门所辖学校出来的学生拿不到学历证,而教育部门所辖学校出来的学生又拿不到职业资格证,要想两证俱全,学生还得花钱去考。
渭南技术学院(陕西省渭南工业学校)校长史亮称,我校有一块牌子是劳动部门批的,学生拿的只是学院的毕业证,拿不到学历证,只能在毕业证上用括弧标明“学历等同于大专”。
教育、劳动部门的分头管理,还有一个要害问题是就业准入制度执行不严。这几年国家有关部门一直要求先培训后上岗,但没有得到落实,原因在于缺乏监控机制。一些学校的校长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是部门利益使然。因此,国家应该建立统一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对分属于不同部门的职业教育进行统一规范管理。这对国家职业教育的繁荣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警惕农技人才空心化
在都市职业教育升温形势下,不少与农业相关的技术学校被迫“关停并转”。有识之士指出,要警惕都市职业教育发展对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带来的冲击。
江西省新余市教育局副局长廖茂侦忧虑地说:“如今,职业教育确实非常火爆,大批农村的孩子在这里学到了一技之长,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人。不容忽视的是,随着农技人员的青黄不接,新农村建设将面临人才匮乏的尴尬境地。”他呼吁国家应该对此进行规划和布局。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是绝大多数农村的孩子不愿意继续留在农村;二是目前职业教育的课程都是围绕着城市发展需要而设置。农村急需的农机维修、种植、养殖等专业,很多职业学校不设;三是各地担负培养农业人才的农技院校也开始向其他门类职业学校转型,农业人才培养呈现后继乏人的局面。
政策要配套? 操作要可行
采访中,很多学校负责人呼吁,国家应该在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上进一步配套,操作上要切实可行。有些校长说,过去校办工厂都有税收减免,现在几乎没有任何优惠。国家既然鼓励校企合作,就该在这方面有政策出台。
眉县职教中心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上职业学校的不少是家境不富裕的穷孩子,应该关注这个困难群体,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中职学生可以贷款,国家有政策,但没有人去做这件事。能不能在西部贫困地区农村职业学校也搞“两免一补”?现在我校辍学的学生有20%,他们是上着上着就上不起了。今年学校给这些孩子的家里发了一封信:“可以先去挣钱,再回来上学。”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杨力彬认为,高职院校的贫困生比较集中,希望有关方面抓紧为这些困难学生落实助学贷款。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认为:“现在有关配套政策与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我院1999年按2800名在校生规模为师资定编,仅473个指标。现在学院发展到15000人,原编制不变,严重影响了高层次人才及实践性人才的调入,影响了学院的发展。另外,职业教育是直接为企业提供学有专长的技术工人的,高职学生不能在省城落户,是对高职学生的歧视。”
很多从事职业教育的业内人士建议,由政府出面,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校企合作。政府应该利用经济的、行政的手段,激励并推动企业同学校的合作,对在合作办学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以此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专题策划 / 采写 / 编辑:王秀真 李玲 周伟 颜彦 孙爱东)
中国石油战略新的支撑点本刊记者 马书平
最近,在河北唐山曹妃甸港区发现大油田的消息传遍全国。储量达10亿吨的冀东南堡油田的发现,对经济腾飞中的中国无疑是一股新的强劲动力,在世界石油战略布局中我国有了新的战略支撑点。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说:“这是我国石油勘探40年来最激动人心的发现。”
新技术揭开南堡油田神秘面纱
大油田的勘探经历了诸多曲折,中石油冀东油田公司依靠新技术逐步揭开了南堡油田的神秘面纱。南堡油田处在渤海湾南堡凹陷带上,它的勘探范围是1570平方公里,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勘探工作一直徘徊不前,90年代陷入低谷。1995年的开发评价认为储量只有134万吨。
冀东油田公司后来经过反复对比、反思发现,过去把目光盯在陆地上是不行的,大量的油气资源集中在滩海地区;勘探方法也有问题,老是用二维地震方法,对地质构造认识不足,找不到主攻目标,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这期间,两家国外著名的石油公司打了3口深井也未见工业油气流,不得不抱憾离去。
1997年,冀东油田公司在南堡凹陷区的老爷庙地区大胆采用“精细三维地震”技术进行勘探,综合立体式勘探地层寻找石油取得成功,新增探明储量1360万吨,成为冀东油田勘探的里程碑。随后又陆续采用了配套应用整体连片叠前时间偏移地震处理及解释技术、大位移斜井和水平井钻井技术、模块式地层动态测井技术,克服了一系列地质勘探和工程施工方面的难题。
? 2004年9月奇迹出现了,冀东油田公司打出了一口日产原油700吨的井。随后经过两年半的整体探测,在冀东南堡发现了4个含油构造,储量大增,基本确定这是一个整装、优质、高效的大油田。一个规模储量达10亿吨的南堡油田浮出水面。
开采服从国家石油战略
专家指出,大油田的开采理论上讲有两种概念:一是每年开采1000万吨,能开采100多年;二是每年开采储量的2.5%,能开采40多年。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副总裁胡文瑞说,一般情况下一个大油田在开采过程中能保持10到15年的稳定高产期,以后产量会缓慢递减。我国石油工人创造了很多奇迹,大庆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玉门油田都稳定高产了50年,南堡油田的开发不会少于这几个大油田。这个大油田如何开发,每年产量多少,以什么样的幅度递增,都要服从于国家石油战略,到底可以开采多少年要由国家的需要来决定。
据冀东油田副总经理常学军介绍,这个大油田具备一般油田所不具备的特点:储量规模大、油层厚度大,平均单井钻遇油层厚度达到80~100米;单井产量高、储量丰度高,已试油的直井单井日产80~100吨,水平井单井日产200~500吨,油田储量丰度每平方公里达507万吨;油层物性好、油品质量好、试采效果好,主要目的层埋深为1800~2800米。
这就决定了在未来的开发建设中,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进行崭新的规划、设计、施工、开采和运输,打造出一种新型的油田开发建设模式。
支撑我国石油发展战略
常学军分析说,一个储量超过10亿吨的大油田按目前石油消耗量计算,从理论上讲如果都能开采出来可以满足我国3~4年的总需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地质勘探专家翟光明表示,渤海湾是我国第二大油区,从地质构造来说,还有油田没有找到,根据资源量计算,渤海湾有200亿吨资源量,我们还有一半没有找到。国家能源领导小组专家夏义善说,随着勘探的深入,应该还会有新的油田发现。
这个大油田的发现给我国石油战略提供了新的支撑平台,为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新的回旋余地。我国石化产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黄金发展期,生产出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石油产品,加快实现石油强国的梦想。
(编辑:秦交锋)
善待母亲河之举呼涛
今年母亲节前夕,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的“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以感性的语言宣布要让东北母亲河松花江“休养生息”,同时公布了六条“刚性”措施,在全国重点流域率先停批所有向松花江水体排放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项目。
国家出台六大“刚性”治污措施,矛头直指污染负荷沉重的松花江流域。国家的“刚性”举措,让关系全流域6200万百姓环境权益的跨境河流松花江得以“减负”,彰显出让松花江流域休养生息的决心。
松花江流域万元GDP化学需氧量的排放,在我国几大江河流域中居首位,污染排放居高不下,水环境功能弱化,疲惫的松花江成了沿岸百姓的切身之痛。放眼松花江全流域,我们看到的是众多大小机械工业、化工、造纸、农产品加工等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母亲河的负担实在太沉重了!母亲河美丽的面容已经憔悴、身体已经亏空。
发生在2005年末的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更是让这条跨境河流的水环境安全引起世界关注。在将松花江污染治理纳入“十一五”发展规划并投入百亿元治理资金后,国家又以限批、停批、淘汰、关闭等“刚性”措施力保全流域治污成效。
此次对松花江铁腕治污,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提出从提高环境准入“门槛”控制污染排放与污染增量,到淘汰落后的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再到纠正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土政策”。我们期待着政府“刚性”举措能够落到实处。
事实上,靠大量消耗资源、污染环境来换取经济短期快速增长的恶果,并非仅在松花江流域显现,被污染搞得满目疮痍、失去美丽容颜的何止是一条东北母亲河?据统计,2005年我国COD排放量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全国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40%基本丧失使用功能。
大江大河不仅是人类文明的起源,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让我们善待身边的水系吧!我们期待国家能像治理松花江流域一样,进一步加大力度治污,让更多的大江大河都能像松花江一样得以休养生息。(编辑:林双川)
莫让民俗文化变了味李旭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比如,春节的剪窗花、写春联、贴年画、扭秧歌,端午节的包粽子、赛龙舟等等,至今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和身心的愉悦、精神的启迪。
然而,如今有些地方为了发展旅游经济,招揽游客,对传统的东西,不分好坏,不加鉴别,一律拿出来加以发掘,使一些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也沉渣泛起。笔者五一期间到某地旅游,在旅游景点,就看到了这样一出“民俗”文化表演。在一阵紧锣密鼓声中,身着道袍,头戴面具的“巫师”,挥着拂尘和宝剑,带领善男信女,口中念念有词,祭拜“神鬼”。据介绍,这就是当地发掘出来的传统民俗文化。
世界上没有神鬼,现代科学早已证明了这一点。装神弄鬼,这是什么传统民俗呢?很显然,这是传统民俗中有害的部分,这是历史的“糟粕”。对这样的传统民俗,我们怎能发掘呢?对这样的传统民俗,我们怎能大加渲染呢?在游客中,有不少是青少年,他们正处在成长期,思想不成熟,对事物好坏的辨别能力不强,看到这样的表演,会不会受到精神伤害,在心中留下阴影,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呢?
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为了吸引游客眼球,发展当地经济一种手段,何必当真?笔者以为,一个地方,发掘和利用旅游资源,用好旅游资源,并借助传统的民俗文化为之添彩,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这本身没错。但是,发展要走正道,莫让民俗文化变了味,更不能让历史的“沉渣”泛起。(编辑:林双川)
新农合,好事怎样才能办好
补偿机制不全? 农民受惠有限
重庆市荣昌县海螺村居民余德友,家里5口人参加了新农合,3年共缴费150元。家里人得过一些小病,都是自己买药吃吃就好了,没有住院报过医药费。余德友向记者询问:“像我家这样没有报销过医药费的,明年能不能不缴费啦?”
余德友的话代表了部分参加新农合的农民的看法。一些乡镇干部反映,新型合作医疗规定大病住院才能报销,小病每年只能拿10块钱的免费药,对一些参合农民没有多大吸引力,生病少的农民家庭不愿意持续缴费,补偿额度过低也使一些农民热情不高。
荣昌县新型合作医疗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县合作医疗基金总额达到1807万元,40万参合农民中的16万人次享受了补偿金共1235万元。而据该县医疗系统有关人士测算,该县农民每年人均医疗最低费用为100元,合作医疗补偿率仅为30%。30%的补偿率不足以吸引没患过病或患小病的农民,而1万元封顶的政策,又不足以有效扶持重病患者家庭。
针对大病补偿额度偏低的问题,重庆市试行了大病二次补偿和农村医疗救助相结合的补偿机制,对患大病的困难农户实施特别扶持。仅荣昌县去年就对71位大病农民实行了二次补偿,补偿金额达到54万余元。重庆市医疗系统有关负责人认为,加大对患大病农民补偿的关键在确保新农合基金的稳定增长,在这个前提下才能逐步调高补偿比例。
医院用药失范? 农民负担难减
荣昌县吴家乡农民杨忠(化名),2006年3月份因咳嗽引发肺气肿,被家人送到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了近一周时间。住院的头几天病情一直不见好转,主治医生表示如果用一些目录外的药效果可能会好一些。家人为了让他早些康复就同意了。结果用药一天后,他的病情明显好转。杨忠说:“也不知道是目录内的药就不如目录外的药有效,还是医院想多赚点钱,反正花了2000多块钱,治好病后只报销了400多块钱。”
因此,有些农民群众认为,是医药价格虚高和一些定点医院用药不规范,抵消了农民通过参合享受到的医疗实惠。
荣昌县卫生局副局长兰立伟表示,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初期,由于没有管理经验,一度出现了一些合作医疗定点医院滥用目录外药品的现象。据县新农合办统计,2005年该县参合农民在乡镇和县级定点医院接受治疗时自费药品的比例达到33%以上。为了遏制一些医院不规范用药,变相增加农民医疗负担,县新农合办出台了针对定点医院用药的管理办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农村合作医疗目前实施的是县级统筹,县级新农合办对省市医院存在的相同现象无法监管,参合农民到省市医院就医时医药费用偏高的情况仍然存在。
稳定新农合? 基金需做大
如何进一步增大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做大新型合作医疗基金,是扩大农民受益面,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的前提。基层合作医疗管理人员认为,筹资来源有限,增长机制不稳定,严重制约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做大。
兰立伟表示,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50元的筹资额度偏小,基金来源过窄,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增长机制,导致农民医疗自付成本过高,不利于农村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今年荣昌县参合农民达到51万多人,资金总额只有2500多万元,农民医疗获补和自费金额的比例为3∶7,农民仍然承担了大部分的医疗成本。兰立伟说,根据测算,参合农民人均筹资额度每增长15元,补偿率可提高5%,“目前我们正在考虑一套确保新农合基金稳定增长的方案,根据县级财政的逐年增长,以财政收入为基数确定基金的增长比例,由财政补贴来确保基金的稳定增长”。
荣昌县新农合办副主任欧中认为,大量农民外出务工也使新型合作医疗扩面面临较大压力。“以荣昌县为例,全县65万农村人口中有近20万人在外务工,动员这部分农民参合比较困难,由于常年在外,即使参合也不便享受医疗补偿”。欧中表示,国家应尽快允许农民工异地参合或参保,使他们能及时享受国家的医疗保障政策。(编辑:苏娅)
让孩子们远离“黄色污染”
,清理‘黄色污染’,救救孩子!”这种痛心疾首的呼吁,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共鸣。色情网站、淫秽书刊、成人声讯台、手机黄段子……“黄色污染”给心理和生理都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如何让孩子远离“黄色污染”,生活在一片纯净的天空下?相信本期话题能够为你提供一些参考。(编辑:王秀真 苏娅)
应该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
去年暑假我去湖南某县进行社会调查时,发现在县城一条不足百米的街道上竟有近二十家网吧,而客源基本上是以学生为主。几乎在每家网吧都可以发现有学生浏览黄色网页,看色情电影。原来,网吧老板为招徕生意,特意下载黄色电影供学生观看。在一家名叫“金色年华”的网吧,最里面的一间屋子里,十台电脑,有五台放的都是黄片,观赏者都是十多岁的中学生。他们看见我站在后面,竟毫无羞愧之色,没有一人关掉。
现在的孩子处于各种信息的包围之中,而他们心智尚未成熟,自制力缺乏,是非辨别能力不足,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接触甚至着迷于那些色情暴力的东西。而一些唯利是图的不法商家也趁机打起了主意,利用各种手段吸引孩子接触那些黄色和暴力的书籍、影音制品和网站。孩子一旦沉迷于此,轻则性格自闭,荒废学业;重则思想中毒,以身试法,走上犯罪道路。
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思想教育,让他们深刻认识到黄色、暴力等不良信息的巨大危害,自觉抵制其侵蚀,多多接触那些内容积极向上的文学书籍和电视电影作品,塑造高尚健康的品格。国家还应对那些含有黄色非法内容的出版物、音像制品及网站进行清理和整顿,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
湖南省怀化学院 严万达我身边的一个同学是这样堕落的
记得初中时我有一个好朋友,他品学兼优,一直是我的榜样。可是忽然有一段时间,我发觉他上课时总是无精打采,好像十分疲惫。开始我问他,他总是说没什么,我想可能是学习太晚累的,可后来听人说他是因为常常去网吧上网。开始我不相信———那么优秀的人,怎么可能因为上网就荒废了学业呢?直到有一次,我们两个一块去网吧查资料,他神秘地对我说最近发现一些看“那种”电影的网址,问我要不要看看……
当时我十分震惊,委婉地劝他不要接触这些不健康的东西。可是他不但不听,反而越陷越深,最后因为烦我经常劝他而跟我绝交了。后来,听别人说他经常逃课上网,偶尔上课,也是埋头看一些不堪入目的淫秽书籍。因为这样,他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最后学校实在无法继续管教,就让他的父母把他领走了……
好多年过去了,每当想起这件事,我都为他感到惋惜。本来那么有前途的一个男孩,却……唉,希望这件事能为大家敲响警钟,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了。
中山大学 典龙阳营造健康的性教育氛围毋庸置疑,我们的性教育存在一个相当大的盲区,尤其对于青少年更是讳莫如深。我们的学科设计中,对于性教育一直保持着“文明”的模糊和距离,以至于很多学生反映学校的性教育不过是内容过时的健康教育课,所以我们的性健康教育学科建设迫在眉睫。
其实,真正的性健康教育并不只是学校的任务,而是全社会面对下一代的无法逃避的责任!面对日益严重的青少年性犯罪问题,我们的社会应该深刻地反省并尽力为孩子们做些什么,营造一种坦然谈论性、健康认识性和正确处理性的社会氛围,让我们的孩子对性知识有个正确的认知渠道。
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雷倩筠美国反导系统搅动欧洲本刊驻安卡拉记者 郑金发 王健
最近几个月,美国加紧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导致俄罗斯做出强烈反应。美国的反导部署行动不仅使美俄矛盾升级,而且很可能在欧洲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给整个欧洲地区的安全稳定带来新的潜在威胁。
反导之争激化美俄矛盾
在东欧建立导弹防御系统是美国全球反导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初,华盛顿宣布,美在加强本土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的导弹防御系统外,将在欧洲部署第三套导弹防御系统,包括在波兰境内部署导弹拦截系统,在捷克部署远程雷达警戒系统。整个部署行动预计在2012年前完成。该计划完成后,波兰和捷克将成为美国在海外建立的最大导弹防御基地。
美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引起俄罗斯的高度警觉和强烈不满。虽然美国宣称,反导系统是为了应对朝鲜、伊朗或其他国家弹道导弹的威胁而并非针对俄罗斯,但俄认为这种解释很难站住脚。俄国防部长指责,美在紧靠俄罗斯家门口部署拦截导弹,目的是要遏制俄核打击能力。因为伊朗或朝鲜发射的导弹不可能经捷克和波兰上空飞往美国,该系统所防御的对象只能是来自俄罗斯的导弹。
俄罗斯总统普京更是以“共同毁灭”的字眼警告美国。4月27日,普京在会见捷克总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强烈谴责美国,将此次部署与上世纪美国在联邦德国部署“潘兴Ⅱ”中程导弹引发的危机相提并论,强调“两者威胁毫无差别,新行动将根本改变欧洲安全体系,导致相互破坏甚至共同毁灭的可能性增大了许多倍”。
俄罗斯人认为,如果俄不采取措施,美国在东欧部署的反导系统对俄罗斯领土的覆盖范围将可抵达乌拉尔山。乌拉尔山是亚欧地理分界线,这意味着俄罗斯整个欧洲地区都将受到威胁。
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行动。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巴卢耶夫斯基前不久宣布,如果美继续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俄将采取军事措施。目前俄正在采取和将要采取的反制措施包括:生产并部署更多可突破导弹防御体系的“白杨-M”导弹,加快研制955型核潜艇,装备“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恢复生产和部署中短程导弹,并明确将美在东欧的导弹防御系统列为打击目标。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普京总统在4月26日发表国情咨文时宣布,俄将暂停履行《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
欧洲安全面临新的危险
俄罗斯的激烈反应在欧洲国家引起极大忧虑,人们担心如果美俄无法在导弹部署问题上达成妥协,双方在欧洲的军事对抗可能愈演愈烈,未来欧洲的安全形势和机制将面临严重威胁。
冷战后延续下来的欧洲安全机制和组织,如北约和欧洲安全合作组织等,在维持欧洲安全和稳定方面一直发挥着主要作用。尽管这些组织和机制自身也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但仍能基本有效地解决欧洲的安全问题,大致协调欧洲各国的安全政策与合作。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北约和欧盟等与俄罗斯建立和维持了新的合作与对话关系。
普京上台之初,曾大力宣扬俄罗斯与西方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宗教文化传统,试图带领俄罗斯融入西方。“9·11”事件为俄改善与西方关系提供了重要契机,普京政府利用国际反恐斗争积极寻求与美国以及北约合作,以换取西方对俄大国地位的承认和经济上的支持。2002年后,俄罗斯与北约建立了“20国机制”,并与德、法等欧盟大国开展多层次、多结构的安全磋商与合作,力图在欧洲安全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然而,近几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持续推动北约东扩来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并在俄周边国家策划“颜色革命”,甚至指责俄国内民主“倒退”,将俄“妖魔化”,所有这些引起俄罗斯的强烈反感。随着俄近年来经济开始复苏,自信心增强,对美抗争的一面开始上升。
今年2月,普京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强烈抨击美国的单边主义和在世界上滥用武力,指责北约东扩威胁俄罗斯安全。俄罗斯针对美国反导部署的强烈反弹,既说明了俄对美国战略新动作的高度警惕,也显示了欧洲安全体系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如果美俄对抗继续升级,或者俄罗斯正式退出《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将在欧洲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并影响到全球军控进程,使欧洲和世界陷入新的“冷战”边缘。
欧盟担心出现新的分裂
目前,美、欧、俄各方对这场反导系统之争的政策立场各异,这种差异将影响到欧洲未来军事和安全局势的发展。
美国选择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有多重战略考虑:既是为了加强抵御外部导弹攻击能力,维护本土的“绝对”安全,也希望借此加强在欧洲的安全主导地位,推动中东欧国家进一步靠近美国,分化欧盟新老成员,以牵制欧盟的防务独立倾向。
由于历史上曾多次被俄、德、法等大国瓜分或出卖,波兰、捷克等东欧国家对俄罗斯的防范心理很深,把美国视为其安全的主要保障,因而积极支持美国在其领土上建立反导基地。波兰国防部长前不久公开表示,波有权决定并将坚持在本国部署反导系统,他国无权干涉。因此可以说,在波、捷政府的积极配合下,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几成定局。
欧盟多数成员国对美国部署反导系统持有很大保留。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公开提议,美国应谨慎行事,“不要让欧洲走向新的分裂”。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亦称,导弹防御必须基于“盟国安全不可分”的原则,只在某些东欧国家部署反导系统,会使那些没有部署的北约国家产生疑虑。
法、德等国担心,美国的部署行动可能使欧洲再次成为美俄军备竞赛的主战场。美国在2002年废除了反导条约,现在又要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自然使许多欧盟国家感到不安。欧美虽在防俄遏俄上有共同利益,但欧洲因地缘处境和能源安全等现实利益的考虑,更倾向于加强与俄对话与合作。德国总理默克尔最近呼吁美国与盟国和俄罗斯进行更多的磋商,特别是要利用好“北约-俄罗斯理事会”这一机制。所有这些已经使美国感到了压力,促使美最近与俄进行更频繁的接触和对话,以减轻俄罗斯的敌对情绪。
同样,俄罗斯虽然反应强烈,但仍会尽力避免与美冲突升级。俄领导人深知,俄罗斯国力还远未恢复到可与美国对抗的程度。俄目前对美采取强硬姿态,目的是打破美国的“遏制”政策,恢复自身的大国地位。因此,未来在努力加强自身军事能力的同时,俄将会继续寻求与美对话和妥协。(编辑:赵利根)
小测验
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5月3日宣布,在渤海湾滩海地区发现储量规模达 的大油田———冀东南堡油田。
A,15亿吨 B,10亿吨 C,20亿吨; D,11亿吨
2,5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残疾人运动会在云南昆明开幕。
A.第六届 B.第八届 C.第七届 D.第九届
3,新华社5月11日报道: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这是我国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编制发布的 国家专项规划。
A.第三个 B.第八个 C.第一个 D.第四个
本期小测验答案
1.B 2.C 3.C
信息广场社科院:我国劳动力将出现短缺
,京华时报》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5月10日发布报告认为,目前普遍的说法是我国农村大约有1/3的劳动力是剩余的,绝对数大约有1亿人到1.5亿人,但这个数字并不准确。报告认为,目前40岁以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对数量只有5212万人。目前我国的劳动力供给结构,已经从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供给平衡乃至短缺转变。由此而带来的影响是,我国城乡将普遍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
中国乡土建筑亟待保护
,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呼吁保护乡土建筑。他认为,分散在广大农村地区的乡土建筑,总体保护形势严峻,不及时加以引导,将随时面临被拆、迁、整、改等严重威胁。乡土建筑是指散落于村镇中、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除了一般的居民住宅外,还包括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祠堂、商铺、作坊、桥梁等建筑。
深圳人口密度全国第一
新华社报道,深圳市统计局最近公布了最新人口数量,截至2006年末,深圳有常住人口846.43万,深圳人口密度在中国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一。深圳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4239人,为广州的3倍多,人口密度逼近空间极限。在深圳可供开发面积不足1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常住人口和实际服务人口的现有规模使得深圳的人口密度已经超过了上海、北京、广州等中心城市。
我国临床护士短缺
新华社报道,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共有护士142.6万人。据了解,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护士与总人口的比例约为5∶1000,而我国这一比例只有1∶1000,以此计算,我国尚缺数百万名护士。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指出,临床一线护士短缺,原因是一些医院为减少护士人力成本,以较低的工资聘用合同护士,形成了医院内一支同工不同酬的特殊队伍。加上近年因为护理人员的待遇没有明显提高,医护人员得不到患者的尊重和理解,使得许多人不愿意从事护理工作。
光能手机在中国问世
新华社报道,世界上第一部应用型以光能为动力的手机5月8日在北海市问世。生产这款手机的北海恒基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称,在阳光下充电40分钟,它可保持通话20分钟以上。这款能实现“永远待机”的手机重约140克。据介绍,利用光电转换,它可以利用太阳光、灯光或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光源进行手机充电,包括蜡烛光。这款应用型手机的问世,结束了光能手机属于实验室产品的历史。(编辑:林双川)
国内外半月大事
我国发现冀东南堡大油田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5月3日宣布,在渤海湾滩海地区发现储量规模达10亿吨的大油田———冀东南堡油田。这是40多年来我国石油勘探又一个激动人心的发现。新发现的冀东南堡油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境内(曹妃甸港区),地质上为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北部的南堡凹陷,属中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勘探开发范围。
国家环保总局:
让松花江休养生息
5月10日上午,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长春举行的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让松花江休养生息,并宣布,“十一五”期间,将停批所有向松花江水体排放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项目。周生贤强调,让松花江休养生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落实好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严控污染排放与污染增量等六项政策措施。
国务院发布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
新华社5月11日报道: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这是我国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编制发布的第一个国家专项规划,也是对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五年发展的战略部署。
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云南举行
5月12日至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在云南昆明市和玉溪市举行。第七届全国残运会共设20个竞赛项目,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影响最广的一届残运会。
中办、国办印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新华社5月13日报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大力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保证西部大开发顺利实施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我国首次以整体方式为国际用户提供商业卫星服务
5月14日零时01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送上太空。这是中国首次以火箭、卫星以及发射支持的整体方式为国际用户提供商业卫星服务,也是首次为非洲国家发射卫星。
世界期刊大会在京举行
由新闻出版总署、北京市人民政府、国际期刊联盟主办的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5月14日在北京开幕,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届世界期刊大会是中国期刊界首次举办的大规模国际盛会,大会的主题是“杂志丰富你的世界”。在两天的会议期间,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期刊出版业代表围绕“传统期刊出版的数字化发展战略”等热点问题展开研讨。
萨科齐正式就任法国总统
新华社报道,5月16日法国当选总统在与任满总统希拉克进行权力交接后,开始正式履行总统职责。萨科齐在总统府“节日大厅”内发表讲话宣布,法国要适应世界形势的变化,法国的“变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必须要与过去的行为方式决裂”。在谈到法国的外交政策时,萨科齐宣布,法国的外交重点是,捍卫人权,为保卫世界环境而斗争。
2007年非洲开发银行集团理事会年会在上海举行
2007年非洲开发银行集团理事会年会5月16日上午在中国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届非行年会的主题是“非洲与亚洲:发展伙伴”,主要讨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地区一体化以及消除贫困等问题。这是非行首次选择在中国举行年会,也是非行第二次在非洲以外的地方举行年会。本届非行年会的会期为两天。
胡锦涛同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会谈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5月17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同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举行会谈。双方一致同意,继续遵循“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方针,推动中越关系向新的广度和深度迈进。会谈后,胡锦涛主席和阮明哲主席一起出席了两国经济、文化、运输和人力资源培训等领域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
朝韩铁路中断56年后通车试运行
朝鲜和韩国5月17日同时举行朝韩铁路试运行仪式,两列列车分别从韩国和朝鲜出发,沿朝鲜半岛东西海岸两条铁路线,先后历史性地跨越韩朝军事分界线,进入对方境内。这是朝韩铁路中断56年后首次试运行。两列列车中,沿西海岸而行的列车从韩国北部汶山出发,沿京义线向北而行抵达朝鲜开城,单程27.3公里;另一列列车从朝鲜境内的金刚山站同时出发,沿东海线行驶向南进入韩国抵达猪津站,单程25.5公里。
半月谈2007年第10期目录
读者评刊
《半月谈》贴近读者有特色半月评论食品安全当从源头抓起4
迎接十七大新农村建设篇: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性转折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思路篇:二炮某旅政委杨良勤谈: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部队战斗力实践篇:劲旅扬帆起征程思路篇:武警广东省边防总队总队长吕文彦谈:科技强警守国门实践篇:向高科技要战斗力
专题报道迎接职业教育的春天
中国职业教育进入快车道职业教育亟待破解五大难题
政治观察透视我国立法与执法“落差”现象留守妇女撑起“半边天”
解放军总医院:人性化服务暖人心
南京:尝试“破冰”看病贵经济纵横中国石油战略新的支撑点现代农业呼唤标准化一江清水向南流军事天地我军加速推进保障社会化改革来自基层和谐的报告南宁:十万人次走出低保调查谈天说地善待母亲河之举莫让民俗文化变了味
建设新农村盐碱地里长出富民产业创新社会
“秸秆能源”技术新突破科教中科院领跑科研仪器创新新闻热线新农合,好事怎样才能办好半月说法物权法对不动产物权保护更有力校园话题让孩子们远离“黄色污染”
百事咨询怎样预防小儿肥胖症读者之页
“土文化”,火起来!
国际时事非行上海年会吸引世界目光朝韩铁路:跨越半世纪的通车试运行法国迎来萨科齐时代美国反导系统搅动欧洲土耳其大选为何陷入僵局小测验
信息广场国内外半月大事开栏的话:今年,要召开党的十七大,这将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与广大读者一起分享党的十六大以来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本刊从本期起隆重推出“迎接十七大”专栏,陆续向您报道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历史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人们以昂扬向上的精神,奋发进取,努力开拓,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新农村建设篇: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性转折
本刊记者 李俊义
2006年9月的一天,河北省灵寿县青廉村的村民们聚集在老汉王三妮家的院子里,敲着锣鼓扭起了秧歌。让村民们为之兴奋的是,王老汉用了20个月的时间,亲手铸造了一个重252公斤、铸有563字铭文的青铜大鼎,取名“告别田赋鼎”。王三妮说:“我是农民的儿子,祖上几代耕织辈辈纳税。今朝告别了田赋,我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这是中国农民发自肺腑的心声,也是令人难忘的历史一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期指导思想。在“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取消农业税,加大教育卫生等社会投入力度,加强电、路、水、垃圾处理等基础建设,建立农村低保,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使广大农村出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中国农村的发展,正经历着历史性的转折。
取消农业税:中国农民迎来新时代
2006年1月1日,农业税在全国范围内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告别田赋”,是中国农民的千年梦想。然而,只有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今天,只有在科学发展观思想光辉的照耀下,这个梦想才能变成现实。由此,中国的农村政策出现了由“多取”到“多予”的历史性转折,中国农村发展也像久旱的田野迎来了甘露,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2003年,王三妮缴纳了最后一笔农业税,共532元。第二年,王家不但不用缴税,还享受国家粮食直补216元,里外一算,王家得到748元的实惠。当年,人均年收入只有800多元钱的青廉村,一共减轻了30多万元的农业负担。减负,等于增收。2006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加上已经取消的屠宰税、牧业税等涉农税费,每年减轻农民负担约1250亿元。
在过去的时代,农民为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从1953年开始到1983年取消统购统销政策,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农民对工业化的贡献超过6000亿元。农民的奉献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撑;同时,因“剪刀差”而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也使得中国农村的发展长期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城市不可能在贫穷农村的包围中独享繁荣。情况若再不改变,中国未来的发展必将为农所困。为此,2004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公布,提出了新时期的“重农”思想。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将农业和农村问题列为“一号文件”的主题。在这一纲领性文件中,首次将减免农业税提上议事日程。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在“两个反哺”方针的指引下,我国正把更多的资源向农村倾斜。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四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采取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支农惠农政策,初步形成了新时期支农惠农的政策体系。包括“四取消”(取消农业税、屠宰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四补贴”(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以及对主产区重要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等为主要内容的直接惠农政策。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三个继续高于”的原则,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
这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被农民称为“真金白银”政策。这些政策真切地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让老百姓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民生政策:温暖每一个农民的心
勃兴之间,民生为大。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医疗、教育等社会性事业的投入,农民呼声强烈的上学难、看病难、缺乏保障等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张江,一位来自河北省唐山市的普通农民,就是这些好政策的受益者。2006年的一天,医院护士告诉张江,治好他妻子的病需要10多万元时,张江哭了。这是一个天文数字,相当于全家10多年的收入。妻子对他说,咱们回家吧,这病咱治不起。张江拒绝了妻子的请求。他向左邻右舍、亲戚朋友筹集了12万元,来到了北京的医院。最终,妻子的病治好了。张江面临着巨大的还债困难。然而,令他惊喜的是,因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当地给他们报销了1.5万元医药费,唐山市又给了他们9000元大病救助款。“说句土话,这些钱真地很解渴,它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张江说。
2003年,中国在首批257个县(市、区)正式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农民只要缴纳10元钱就可参合,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每位参合的农民各补助20元。参合农民一旦生病住院,就能在当地各级卫生医保部门报销比例不同的医疗费用。到2006年底,新型农村合疗试点范围扩大到1451个县(市、区),占全国总数的50.7%,有4.1亿农民参加。2007年,试点范围要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到2008年,全国农村将基本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
中国农民在“种粮不交税”之后,又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上学不交费”的梦想。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这是中央政府的郑重承诺。2006年,我国在西部地区实施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在实际执行中,已经扩大到部分中部地区,共有5200万名学生受益。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今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这将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
除了“全免”政策外,国家还要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以及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些政策,无疑给农村和城市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得起学多了一个光明的选择。更让农民兄弟激动的是,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庄严承诺,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个承诺意味着,从今以后,无论身居城市或农村,困难的人们都能更多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
建设新农村:农村发展的希望所在
河南省濮阳县靳赵寨村村民申洪波用8句话概括了这几年农村的巨变:上得起学、治得了病、养得起老、走得好路、挣得到钱、做得了主、学得到艺、看得到戏。他说,以前农民过的日子只能叫“生存”,现在可以称得上“生活”了。
由“生存”到“生活”,农民的感受是最实在的。他们相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一定会实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则被确定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
2006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随着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村发展出现了令人鼓舞的新气象。特别是围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生产生活条件、社会事业三个重点,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空前巨大,农村的水、电、气、路、水利等条件得到很大改善。财政部统计显示,从2003年到2006年,中央财政预算内直接用于“三农”的支出为1.1万亿元,年均递增近16%,其中2006年预算用于“三农”的资金同比增长了14%强。
2006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成为中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总思路。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改变农业基础不牢、后劲不足的基本状况,有利于改变农业靠天吃饭基本格局,有利于改变农民就业门路不多、增收困难的基本局面,有利于改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差距拉大的基本态势,将给广大农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综合改革:农村改革突入体制核心
2005年7月,安徽省巢湖市开始全面推行农村综合改革。通过撤并乡镇、精简机构人员、推行领导干部正职一肩挑和副职交叉任职等措施,全市乡镇总数减少30%,行政村总数减少43%;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减少60%,乡镇行政编制减少20%;乡镇事业编制数减少28%,机构减少47%……此次改革规模之大,力度之大,为当地历史上少有。
巢湖试点只是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的一个“探路者”。2006年9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宣布我国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三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力争用5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基本完成上述改革。由此,我国农村继家庭承包经营、农村税费改革之后进入“第三步”改革的新阶段。
专家评论认为:“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再造了农村市场的微观基础;农村税费改革增加了农民收入;而农村综合改革,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农民负担反弹的隐患。”
随着三项改革在全国农村的有序展开,其他农村体制改革也在各地全面推进。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2003年以来,国家累计提供2700多亿元资金,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2005年末,约有7000万农户受益,获得贷款支持;2007年,中央拿出10亿元在6个省区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2007年,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种被称为“草根银行”的崭新的农村金融机构相继诞生,开启了我国农村金融的新一轮改革。
———农村流通体制改革:2005年,商务部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准备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和改造25万家标准化的“农家店”,覆盖全国50%以上的行政村和70%以上的乡镇。
———征地制度改革:200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2006年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强化征地管理,规范征地补偿和安置,提高补偿标准等问题作出新规定,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民利益的保护力度。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7年,这一改革的试点工作在全国所有省份开始启动。其主要内容是:在保持林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把林地的使用权交给农民,让农民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
农村综合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在这股强大动力的推动下,充满生机与活力、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华夏大地上成长,9亿中国农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伟大机遇和美好生活!(编辑:薛凯)
编者按:
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 务。”“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100亿元用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技术工人约7000万人,高级技工仅占技工总数的4%,这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30%至40%的比例相去甚远。最近,本刊记者对中国职业教育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正进入快车道,且亮点纷呈。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职业教育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惑。让我们一起总结经验,破解困惑,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大发展鼓与呼。
中国职业教育进入快车道
初夏时节,本刊记者兵分几路,奔赴北京、山东、江西、山西、陕西等地,就职业教育的现状展开采访。一路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规模宏大、生机勃勃的职业院校在各地迅速崛起,听到的是政府官员、办学者对于办好职业教育的诺言,感受到的是用人单位及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充分认可和热切希望。几乎所有的被采访者都对记者表示: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职业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
政府重视:职业教育露滴花开
在采访中,记者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职业教育能够取得目前的成绩,是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分不开的。
为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国务院2005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要安排100亿元用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从今年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为此中央财政支出将由上年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明年将安排200亿元,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增加支出。
记者在各地采访感受到,“抓经济必须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的观念正在深入人心。为此,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投入、采取措施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地处赣西中部的新余市,人口100多万,却是一个职业教育大市。这儿目前有各级各类民办职业教育机构40多个,被教育界专家称为“新余现象”。这主要得益于政府的重视。新余市副市长万筱明介绍说,首先,市里在资金上给予支持,每年20%的教育附加费足额用于职业教育,并通过担保、贴息等办法,为民办职校解决融资难等问题;其次,在学校用地上支持,民办职校用地,与公办学校同等待遇;三是在人才上支持,积极鼓励和支持机关干部及具备资格的教师到民办职校任教。同时对职业学校教师的社会保险、职称评定等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新余市的无干扰外部保护和呵护式服务为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而除了给予职业院校办学上的扶持外,一些地方还因地制宜,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当地职业教育全面、快速发展,服务于当地经济。如山东省按照市场机制运作,以职业技术学院和重点职业学校为龙头,吸收相关行业、企业和职业学校参与,着手组建与省里的支柱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八大类职教集团,这一措施,将有效推动职业教育走上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的办学路子;针对当前存在的学生在拿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方面的困扰,选择部分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主体专业进行“双证互通”试点,符合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可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符合条件的技工学校的学生在毕业时也可获得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证书。
找准方向:职业教育驶入希望之海
调研过程中,记者一个最深的感受,是办学者对职业教育前途无比乐观的态度,对未来坚定的信念。这种态度和信念,既来自于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也来自于办学者在一线摸爬滚打后对实践规律的真切感知。
常言道:思路决定出路。昔日的办学思路和定位,在让办学者经历了一次次的挫折和碰壁后,不得不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
,过去,职业教育依然没有脱离让学生参加高考的窠臼。但是,高考并不是我们的长处和优势。因此,一段时间内,职业教育几乎步入了低谷,招生都成问题。”江西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邓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经过摸索,我们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作为当前职业教育的目标。通俗而言,就是平民教育加就业教育。”这一目标,明确了招什么人和教什么课的问题。目前,在江西,80%~90%的职业教育在校生为农民子弟,而全省平均就业率也达到97%以上。
对于许多院校来说,为了找准定位,也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山西综合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丁怀民、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勇都告诉记者,曾经有一段时间,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职教模式,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我们甚至发现,许多正规职业院校经过三五年培养出来的学生,还不如社会上各类专业培训学校经过三五个月短训出来的学生适用、好用!”为此,围绕“如何办职教”,一些院校在教职工中展开了大讨论。这样的讨论,使得办学理念越来越清晰:职业教育,就是面向市场、面向就业,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教育。
定位找准了,带来的就是教学计划、教学模式的彻底改观。一些专业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打破了原有的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西京学院有关领导告诉记者,学校减少了理论课,增加实训课,并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现在,毕业生中能拿到“双证”的占大部分,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而在解决了职业教育的总体定位之后,各个学校也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定位。陕西省眉县职教中心主任高军民说,学校的办学思路,一开始只是想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但随着办学的发展,发现把农民的娃从西部转移到东部沿海也应该成为一个重点。一个娃如果在当地就业,一个月只能挣300元,但到了东部沿海,却能挣一两千元,这样,一个年轻人出去,就可以帮助一户农民脱贫。因此,学校就将面向东部需求办学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现已与东部许多企业开展了联合办学。
定位准带来事业兴。走访大江南北的几十所职业院校,看着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学生或在读书、或在实训基地认真动手操练,听着学校负责人自豪地介绍学生如何受企业欢迎,我们不禁深深地感到,准确的定位,已经让整个职业教育从暮气沉沉变得朝气蓬勃。
校企合作:多种模式激发办学活力
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这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为此,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出许多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新经验。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在北京兆维电子集团、信息产业部第十二研究所、北京用友软件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27个校外实训基地,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
西安思源职业学院搭好厂房,吸引企业把生产线、文化公司把摄影棚搬进学校。这样一来,对方的设备和技术人员,就成为学校进行实训教学的重要资源。
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与中国集装箱制造集团联合成立了中集集团北方培训基地。根据企业生产需要,学生毕业前半年到企业顶岗实践,这样既学到了真本事,又可获得每月1000元左右的补贴。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已与美国沃尔玛公司、甲骨文公司、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韩国LG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办学,目前与学院联合办学的企业已多达上百家。而且,合作办学的机制、模式各不相同,初步形成了“订单式”、“工学交替”、“教学经营一体化”等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让人更为振奋的是,目前的校企合作,已经不单单是职业院校的需要,也正在成为一些已经尝到甜头的企业的强烈需要。
在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记者遇到了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院长凌沛学先生、阳光雨露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张学忠先生,他们告诉记者,作为用人单位,他们每年都会从资金、设备上对学院有所投入,但对企业来说,这是事半功倍的,因为这可以省下大笔的培训费用。张学忠说,学校相关专业每年只有500个毕业生,还得照顾别的单位,给的名额根本就不够用。今年才毕业的120名学生,去年他们就已经招了。现在,一些大企业都在这儿组班,专门培养自己所需要的人才。
培养技能:职业教育找到主旋律
在我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为培养出适应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各个职业学校不断探索、各显其能。
在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动手能“干”毫无疑问是第一位的。由此,“学”与“干”的排序有个形象的表述,目前是“先学后干”,下一步就是“边学边干”,最终是“边干边学”。学生在校期间,就是一个顶岗训练的过程。目前在校的高年级学生大多都已经在顶岗做项目,许多已经有50元~80元的日工资了。
要让学生学得一技之长,就必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为此,许多地方、学校不惜重金投入。济南市历城职业中专,建立了1万多平方米的实训基地,总投资3000多万元。山东蓝翔技校目前大型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已近2亿元。其中,三个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实习中心,配有进口、国产汽车100多台;工程机械专业投入近亿元,购进美日韩名牌挖掘机及装载机、压路机等,使该专业在实力上走在全国前列;计算机实习中心配有品牌计算机3000多台,最大的机房可容纳1000多名学生同时上机实际操作。
被评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朝晖表示,作为一所涉农院校,这次评上示范校后所拨款项,一大部分将用于建设实训基地。
随着增强动手能力而来的,是评价机制的改变。山西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周晓明说,学院改革单一的理论考核方法为注重能力考核的多元化考核体系,企业技术人员也被邀请参加学生综合技术测试。考试环节的导向作用,使得学校与企业共同评价学生的质量评价体系初步建立起来。
特色办学:打造核心竞争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职业院校通过特色办学,找到了独特的发展之路。
西安海棠学院,依靠强大的行业需求和海棠国际集团的60余家驻外机构及6000余家连锁店,让学校科教有设备、实习有场地、学生有就业。院长王海棠告诉记者,学校一年毕业3000人,集团内两个店才能分到一个学生,完全供不应求。
有4万多名学生的西安翻译学院,采取了外语加专业加现代化技能等特色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办学道路。据学校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学校专门建立了一个研修生院,学生毕业后只拿学院的毕业证,专业方向是同声传译,将来要完全靠本事到市场上寻找就业机会,但因为学校的外语特色教学已经在社会上广有声誉,因此报名者众多。
作为国内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酒店管理高职学院,青岛酒店管理学院院长杨民刚告诉记者,特色是学院的生存发展之路。为突出特色,学院要将相关专业都与“酒店”联系起来,比如工商管理专业就要偏重酒店管理、艺术专业就要偏重酒店环艺设计等,总之,就是要“泡”在酒里。
而突出的特色,确实让该校受益良多。目前,学院与业界知名的美国凯悦酒店管理集团、法国雅高酒店管理集团、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澳大利亚南岸学院、澳门葡京大酒店等都有深度合作,为实践教学、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得学生供不应求。在今年的一次就业洽谈会上,生均可选择就业岗位高达6个,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勇说,在专业建设上我们不追风逐浪,不赶时髦,而是根据钢铁企业岗位群的需要,提出学院的专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即“以冶金为品牌,以机电为基础,以建工为优势、以计算机为高新,将冶金类专业做精做细,将机电类专业做强做大,将建工类专业做活做优,将计算机类专业做新做尖”,形成了涵盖冶金企业4大类、60个专业方向的专业建设体系结构。这一选择,让我们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并形成了优势专业群。
实现就业:院校办学的试金石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职业教育却因为其高就业率而“风景这边独好”。
记者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了解到,该校今年有毕业生数千名,目前签约的已占大部分。采访时,记者正好遇到苏州工业园的一家企业在学校招用学生。招聘人员告诉记者,以前都是在人才市场上招,但学生往往动手能力差,还需要培训,不如直接到这里招一些动手能力不错的学生。据了解,该校有两名应在2007年毕业的学生,2006年就被一家美国独资企业要走了。
在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每到3月份就被抢得差不多了,一个毕业生有三四个岗位任其选择。据说,每年到最后,会有200多家企业来学校招聘,但那时学校往往只有100多名学生了。
渭南技术学院(陕西省渭南工业学校),在珠三角、长三角就业的学生有2万多人。学生就业集中的一些大企业,每年都会派专车送他们回家过年。
职业院校之所以会出现如此良好的就业局面,除学生技能好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将就业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其他一切工作都围绕学生就业来进行。
在江西,学校注重推行“订单教育”,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人才。学生一入学即与学校签订就业协议,毕业后学校负责全部推荐就业。为确保学生就业,几乎所有的职业学校都与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江西蓝天学院开通了校企直通车,与企业签订长期用人合同,实训教材全部参照企业的实际操作流程设置,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上岗。
为及时了解人才市场的供求信息,把握企业人才需求的最新动态,各个职业学校都设立了高规格的就业指导机构。机构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就是,辗转于各大企业之间,为学生寻找岗位。就业机构源源不断的订单反馈到学校,使毕业生不出校门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高就业率,带来了高报考率,也带来了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发展。在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考生第一志愿报考率、高分率连年提高。
对此,山西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李换珍评价说,近年来,有些学校提出“不抓招生抓就业”,这条路子成效显著,用业内人士的通俗说法,就是“哥哥刚毕业,弟弟又来了”。
本刊记者的多路采访,既充满喜悦又深怀忧虑。喜的是很多学校已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创造了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这是主流;忧的是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亟待破解。
职业教育亟待破解五大难题
;? 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院长董德刚认为:“目前职业教育热,是好事,但也有令人担忧的一面。许多趁火打劫者低门槛进入职教领域,造成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失控。现在一些学校根本没有设备,师资力量也差,学生学不到真本事,一出校门就失业。”
采访中,很多办学者、学生家长都在呼吁:国家应对职业学校的招生“乱象”加以规范和治理。
评估模式要改革
不少学校的负责人表示,当前职业教育已经步入一个多元化、市场化、规模化的发展阶段,发展形势非常喜人。但是,现行的对职业教育的评估体系滞后,许多评估管理办法照搬本科院校的评估模式。比如,对教师学历及职称比例、操场面积、图书馆藏书数量的规定等等。这种管理评估模式对已经紧贴市场、注重实践能力、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来说已很不适应。
江西大宇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说,比如对学校的考评,其中有一项是学校图书馆的人均藏书量。为了应付考评,不少学校临时大量购买书籍。事实上,不少书籍在图书馆一放几年,学生根本就没借阅过。职业学校的学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实践操作。藏书对职业学校来说固然重要,但不能像要求普通高校那样来要求职业学校。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武马群说:“现在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社会大环境很好。应该让我们这些办学者专心致志地办品质更好的职业教育,不要提那么多花样翻新的目标和评比。用人单位对学校和学生的评价应该是第一位的。”
在采访中许多职业学校管理者建议,高职院校职称评定同学科型大学混在一起,使用同一的学科型职称评定标准,不利于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引进。应单独设立对高职教授的评定机构和办法。
这些问题的提出,应该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了,评估体系直接关系到我们应建立什么样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并完善适宜的考核评估体系,是引领发展中的职业教育上台阶、上品质的关键一环,不能“削足适履”。
“证”的症结要解开
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相比,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分属教育和劳动管理部门的两套职业教育系统,各唱各的调,各拿各的腔。有了教育部门的毕业证,还得申请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证。对此,江西城市职业学院院长黄玉林一语重的:“管理体制不顺畅。”
陕西眉县职教中心负责人高军民说,证书问题让很多职业学校头疼。劳动部门所辖学校出来的学生拿不到学历证,而教育部门所辖学校出来的学生又拿不到职业资格证,要想两证俱全,学生还得花钱去考。
渭南技术学院(陕西省渭南工业学校)校长史亮称,我校有一块牌子是劳动部门批的,学生拿的只是学院的毕业证,拿不到学历证,只能在毕业证上用括弧标明“学历等同于大专”。
教育、劳动部门的分头管理,还有一个要害问题是就业准入制度执行不严。这几年国家有关部门一直要求先培训后上岗,但没有得到落实,原因在于缺乏监控机制。一些学校的校长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是部门利益使然。因此,国家应该建立统一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对分属于不同部门的职业教育进行统一规范管理。这对国家职业教育的繁荣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警惕农技人才空心化
在都市职业教育升温形势下,不少与农业相关的技术学校被迫“关停并转”。有识之士指出,要警惕都市职业教育发展对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带来的冲击。
江西省新余市教育局副局长廖茂侦忧虑地说:“如今,职业教育确实非常火爆,大批农村的孩子在这里学到了一技之长,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人。不容忽视的是,随着农技人员的青黄不接,新农村建设将面临人才匮乏的尴尬境地。”他呼吁国家应该对此进行规划和布局。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是绝大多数农村的孩子不愿意继续留在农村;二是目前职业教育的课程都是围绕着城市发展需要而设置。农村急需的农机维修、种植、养殖等专业,很多职业学校不设;三是各地担负培养农业人才的农技院校也开始向其他门类职业学校转型,农业人才培养呈现后继乏人的局面。
政策要配套? 操作要可行
采访中,很多学校负责人呼吁,国家应该在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上进一步配套,操作上要切实可行。有些校长说,过去校办工厂都有税收减免,现在几乎没有任何优惠。国家既然鼓励校企合作,就该在这方面有政策出台。
眉县职教中心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上职业学校的不少是家境不富裕的穷孩子,应该关注这个困难群体,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中职学生可以贷款,国家有政策,但没有人去做这件事。能不能在西部贫困地区农村职业学校也搞“两免一补”?现在我校辍学的学生有20%,他们是上着上着就上不起了。今年学校给这些孩子的家里发了一封信:“可以先去挣钱,再回来上学。”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杨力彬认为,高职院校的贫困生比较集中,希望有关方面抓紧为这些困难学生落实助学贷款。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认为:“现在有关配套政策与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我院1999年按2800名在校生规模为师资定编,仅473个指标。现在学院发展到15000人,原编制不变,严重影响了高层次人才及实践性人才的调入,影响了学院的发展。另外,职业教育是直接为企业提供学有专长的技术工人的,高职学生不能在省城落户,是对高职学生的歧视。”
很多从事职业教育的业内人士建议,由政府出面,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校企合作。政府应该利用经济的、行政的手段,激励并推动企业同学校的合作,对在合作办学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以此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专题策划 / 采写 / 编辑:王秀真 李玲 周伟 颜彦 孙爱东)
中国石油战略新的支撑点本刊记者 马书平
最近,在河北唐山曹妃甸港区发现大油田的消息传遍全国。储量达10亿吨的冀东南堡油田的发现,对经济腾飞中的中国无疑是一股新的强劲动力,在世界石油战略布局中我国有了新的战略支撑点。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说:“这是我国石油勘探40年来最激动人心的发现。”
新技术揭开南堡油田神秘面纱
大油田的勘探经历了诸多曲折,中石油冀东油田公司依靠新技术逐步揭开了南堡油田的神秘面纱。南堡油田处在渤海湾南堡凹陷带上,它的勘探范围是1570平方公里,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勘探工作一直徘徊不前,90年代陷入低谷。1995年的开发评价认为储量只有134万吨。
冀东油田公司后来经过反复对比、反思发现,过去把目光盯在陆地上是不行的,大量的油气资源集中在滩海地区;勘探方法也有问题,老是用二维地震方法,对地质构造认识不足,找不到主攻目标,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这期间,两家国外著名的石油公司打了3口深井也未见工业油气流,不得不抱憾离去。
1997年,冀东油田公司在南堡凹陷区的老爷庙地区大胆采用“精细三维地震”技术进行勘探,综合立体式勘探地层寻找石油取得成功,新增探明储量1360万吨,成为冀东油田勘探的里程碑。随后又陆续采用了配套应用整体连片叠前时间偏移地震处理及解释技术、大位移斜井和水平井钻井技术、模块式地层动态测井技术,克服了一系列地质勘探和工程施工方面的难题。
? 2004年9月奇迹出现了,冀东油田公司打出了一口日产原油700吨的井。随后经过两年半的整体探测,在冀东南堡发现了4个含油构造,储量大增,基本确定这是一个整装、优质、高效的大油田。一个规模储量达10亿吨的南堡油田浮出水面。
开采服从国家石油战略
专家指出,大油田的开采理论上讲有两种概念:一是每年开采1000万吨,能开采100多年;二是每年开采储量的2.5%,能开采40多年。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副总裁胡文瑞说,一般情况下一个大油田在开采过程中能保持10到15年的稳定高产期,以后产量会缓慢递减。我国石油工人创造了很多奇迹,大庆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玉门油田都稳定高产了50年,南堡油田的开发不会少于这几个大油田。这个大油田如何开发,每年产量多少,以什么样的幅度递增,都要服从于国家石油战略,到底可以开采多少年要由国家的需要来决定。
据冀东油田副总经理常学军介绍,这个大油田具备一般油田所不具备的特点:储量规模大、油层厚度大,平均单井钻遇油层厚度达到80~100米;单井产量高、储量丰度高,已试油的直井单井日产80~100吨,水平井单井日产200~500吨,油田储量丰度每平方公里达507万吨;油层物性好、油品质量好、试采效果好,主要目的层埋深为1800~2800米。
这就决定了在未来的开发建设中,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进行崭新的规划、设计、施工、开采和运输,打造出一种新型的油田开发建设模式。
支撑我国石油发展战略
常学军分析说,一个储量超过10亿吨的大油田按目前石油消耗量计算,从理论上讲如果都能开采出来可以满足我国3~4年的总需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地质勘探专家翟光明表示,渤海湾是我国第二大油区,从地质构造来说,还有油田没有找到,根据资源量计算,渤海湾有200亿吨资源量,我们还有一半没有找到。国家能源领导小组专家夏义善说,随着勘探的深入,应该还会有新的油田发现。
这个大油田的发现给我国石油战略提供了新的支撑平台,为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新的回旋余地。我国石化产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黄金发展期,生产出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石油产品,加快实现石油强国的梦想。
(编辑:秦交锋)
善待母亲河之举呼涛
今年母亲节前夕,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的“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以感性的语言宣布要让东北母亲河松花江“休养生息”,同时公布了六条“刚性”措施,在全国重点流域率先停批所有向松花江水体排放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项目。
国家出台六大“刚性”治污措施,矛头直指污染负荷沉重的松花江流域。国家的“刚性”举措,让关系全流域6200万百姓环境权益的跨境河流松花江得以“减负”,彰显出让松花江流域休养生息的决心。
松花江流域万元GDP化学需氧量的排放,在我国几大江河流域中居首位,污染排放居高不下,水环境功能弱化,疲惫的松花江成了沿岸百姓的切身之痛。放眼松花江全流域,我们看到的是众多大小机械工业、化工、造纸、农产品加工等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母亲河的负担实在太沉重了!母亲河美丽的面容已经憔悴、身体已经亏空。
发生在2005年末的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更是让这条跨境河流的水环境安全引起世界关注。在将松花江污染治理纳入“十一五”发展规划并投入百亿元治理资金后,国家又以限批、停批、淘汰、关闭等“刚性”措施力保全流域治污成效。
此次对松花江铁腕治污,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提出从提高环境准入“门槛”控制污染排放与污染增量,到淘汰落后的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再到纠正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土政策”。我们期待着政府“刚性”举措能够落到实处。
事实上,靠大量消耗资源、污染环境来换取经济短期快速增长的恶果,并非仅在松花江流域显现,被污染搞得满目疮痍、失去美丽容颜的何止是一条东北母亲河?据统计,2005年我国COD排放量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全国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40%基本丧失使用功能。
大江大河不仅是人类文明的起源,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让我们善待身边的水系吧!我们期待国家能像治理松花江流域一样,进一步加大力度治污,让更多的大江大河都能像松花江一样得以休养生息。(编辑:林双川)
莫让民俗文化变了味李旭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比如,春节的剪窗花、写春联、贴年画、扭秧歌,端午节的包粽子、赛龙舟等等,至今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和身心的愉悦、精神的启迪。
然而,如今有些地方为了发展旅游经济,招揽游客,对传统的东西,不分好坏,不加鉴别,一律拿出来加以发掘,使一些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也沉渣泛起。笔者五一期间到某地旅游,在旅游景点,就看到了这样一出“民俗”文化表演。在一阵紧锣密鼓声中,身着道袍,头戴面具的“巫师”,挥着拂尘和宝剑,带领善男信女,口中念念有词,祭拜“神鬼”。据介绍,这就是当地发掘出来的传统民俗文化。
世界上没有神鬼,现代科学早已证明了这一点。装神弄鬼,这是什么传统民俗呢?很显然,这是传统民俗中有害的部分,这是历史的“糟粕”。对这样的传统民俗,我们怎能发掘呢?对这样的传统民俗,我们怎能大加渲染呢?在游客中,有不少是青少年,他们正处在成长期,思想不成熟,对事物好坏的辨别能力不强,看到这样的表演,会不会受到精神伤害,在心中留下阴影,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呢?
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为了吸引游客眼球,发展当地经济一种手段,何必当真?笔者以为,一个地方,发掘和利用旅游资源,用好旅游资源,并借助传统的民俗文化为之添彩,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这本身没错。但是,发展要走正道,莫让民俗文化变了味,更不能让历史的“沉渣”泛起。(编辑:林双川)
新农合,好事怎样才能办好
补偿机制不全? 农民受惠有限
重庆市荣昌县海螺村居民余德友,家里5口人参加了新农合,3年共缴费150元。家里人得过一些小病,都是自己买药吃吃就好了,没有住院报过医药费。余德友向记者询问:“像我家这样没有报销过医药费的,明年能不能不缴费啦?”
余德友的话代表了部分参加新农合的农民的看法。一些乡镇干部反映,新型合作医疗规定大病住院才能报销,小病每年只能拿10块钱的免费药,对一些参合农民没有多大吸引力,生病少的农民家庭不愿意持续缴费,补偿额度过低也使一些农民热情不高。
荣昌县新型合作医疗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县合作医疗基金总额达到1807万元,40万参合农民中的16万人次享受了补偿金共1235万元。而据该县医疗系统有关人士测算,该县农民每年人均医疗最低费用为100元,合作医疗补偿率仅为30%。30%的补偿率不足以吸引没患过病或患小病的农民,而1万元封顶的政策,又不足以有效扶持重病患者家庭。
针对大病补偿额度偏低的问题,重庆市试行了大病二次补偿和农村医疗救助相结合的补偿机制,对患大病的困难农户实施特别扶持。仅荣昌县去年就对71位大病农民实行了二次补偿,补偿金额达到54万余元。重庆市医疗系统有关负责人认为,加大对患大病农民补偿的关键在确保新农合基金的稳定增长,在这个前提下才能逐步调高补偿比例。
医院用药失范? 农民负担难减
荣昌县吴家乡农民杨忠(化名),2006年3月份因咳嗽引发肺气肿,被家人送到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了近一周时间。住院的头几天病情一直不见好转,主治医生表示如果用一些目录外的药效果可能会好一些。家人为了让他早些康复就同意了。结果用药一天后,他的病情明显好转。杨忠说:“也不知道是目录内的药就不如目录外的药有效,还是医院想多赚点钱,反正花了2000多块钱,治好病后只报销了400多块钱。”
因此,有些农民群众认为,是医药价格虚高和一些定点医院用药不规范,抵消了农民通过参合享受到的医疗实惠。
荣昌县卫生局副局长兰立伟表示,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初期,由于没有管理经验,一度出现了一些合作医疗定点医院滥用目录外药品的现象。据县新农合办统计,2005年该县参合农民在乡镇和县级定点医院接受治疗时自费药品的比例达到33%以上。为了遏制一些医院不规范用药,变相增加农民医疗负担,县新农合办出台了针对定点医院用药的管理办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农村合作医疗目前实施的是县级统筹,县级新农合办对省市医院存在的相同现象无法监管,参合农民到省市医院就医时医药费用偏高的情况仍然存在。
稳定新农合? 基金需做大
如何进一步增大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做大新型合作医疗基金,是扩大农民受益面,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的前提。基层合作医疗管理人员认为,筹资来源有限,增长机制不稳定,严重制约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做大。
兰立伟表示,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50元的筹资额度偏小,基金来源过窄,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增长机制,导致农民医疗自付成本过高,不利于农村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今年荣昌县参合农民达到51万多人,资金总额只有2500多万元,农民医疗获补和自费金额的比例为3∶7,农民仍然承担了大部分的医疗成本。兰立伟说,根据测算,参合农民人均筹资额度每增长15元,补偿率可提高5%,“目前我们正在考虑一套确保新农合基金稳定增长的方案,根据县级财政的逐年增长,以财政收入为基数确定基金的增长比例,由财政补贴来确保基金的稳定增长”。
荣昌县新农合办副主任欧中认为,大量农民外出务工也使新型合作医疗扩面面临较大压力。“以荣昌县为例,全县65万农村人口中有近20万人在外务工,动员这部分农民参合比较困难,由于常年在外,即使参合也不便享受医疗补偿”。欧中表示,国家应尽快允许农民工异地参合或参保,使他们能及时享受国家的医疗保障政策。(编辑:苏娅)
让孩子们远离“黄色污染”
,清理‘黄色污染’,救救孩子!”这种痛心疾首的呼吁,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共鸣。色情网站、淫秽书刊、成人声讯台、手机黄段子……“黄色污染”给心理和生理都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如何让孩子远离“黄色污染”,生活在一片纯净的天空下?相信本期话题能够为你提供一些参考。(编辑:王秀真 苏娅)
应该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
去年暑假我去湖南某县进行社会调查时,发现在县城一条不足百米的街道上竟有近二十家网吧,而客源基本上是以学生为主。几乎在每家网吧都可以发现有学生浏览黄色网页,看色情电影。原来,网吧老板为招徕生意,特意下载黄色电影供学生观看。在一家名叫“金色年华”的网吧,最里面的一间屋子里,十台电脑,有五台放的都是黄片,观赏者都是十多岁的中学生。他们看见我站在后面,竟毫无羞愧之色,没有一人关掉。
现在的孩子处于各种信息的包围之中,而他们心智尚未成熟,自制力缺乏,是非辨别能力不足,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接触甚至着迷于那些色情暴力的东西。而一些唯利是图的不法商家也趁机打起了主意,利用各种手段吸引孩子接触那些黄色和暴力的书籍、影音制品和网站。孩子一旦沉迷于此,轻则性格自闭,荒废学业;重则思想中毒,以身试法,走上犯罪道路。
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思想教育,让他们深刻认识到黄色、暴力等不良信息的巨大危害,自觉抵制其侵蚀,多多接触那些内容积极向上的文学书籍和电视电影作品,塑造高尚健康的品格。国家还应对那些含有黄色非法内容的出版物、音像制品及网站进行清理和整顿,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
湖南省怀化学院 严万达我身边的一个同学是这样堕落的
记得初中时我有一个好朋友,他品学兼优,一直是我的榜样。可是忽然有一段时间,我发觉他上课时总是无精打采,好像十分疲惫。开始我问他,他总是说没什么,我想可能是学习太晚累的,可后来听人说他是因为常常去网吧上网。开始我不相信———那么优秀的人,怎么可能因为上网就荒废了学业呢?直到有一次,我们两个一块去网吧查资料,他神秘地对我说最近发现一些看“那种”电影的网址,问我要不要看看……
当时我十分震惊,委婉地劝他不要接触这些不健康的东西。可是他不但不听,反而越陷越深,最后因为烦我经常劝他而跟我绝交了。后来,听别人说他经常逃课上网,偶尔上课,也是埋头看一些不堪入目的淫秽书籍。因为这样,他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最后学校实在无法继续管教,就让他的父母把他领走了……
好多年过去了,每当想起这件事,我都为他感到惋惜。本来那么有前途的一个男孩,却……唉,希望这件事能为大家敲响警钟,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了。
中山大学 典龙阳营造健康的性教育氛围毋庸置疑,我们的性教育存在一个相当大的盲区,尤其对于青少年更是讳莫如深。我们的学科设计中,对于性教育一直保持着“文明”的模糊和距离,以至于很多学生反映学校的性教育不过是内容过时的健康教育课,所以我们的性健康教育学科建设迫在眉睫。
其实,真正的性健康教育并不只是学校的任务,而是全社会面对下一代的无法逃避的责任!面对日益严重的青少年性犯罪问题,我们的社会应该深刻地反省并尽力为孩子们做些什么,营造一种坦然谈论性、健康认识性和正确处理性的社会氛围,让我们的孩子对性知识有个正确的认知渠道。
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雷倩筠美国反导系统搅动欧洲本刊驻安卡拉记者 郑金发 王健
最近几个月,美国加紧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导致俄罗斯做出强烈反应。美国的反导部署行动不仅使美俄矛盾升级,而且很可能在欧洲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给整个欧洲地区的安全稳定带来新的潜在威胁。
反导之争激化美俄矛盾
在东欧建立导弹防御系统是美国全球反导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初,华盛顿宣布,美在加强本土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的导弹防御系统外,将在欧洲部署第三套导弹防御系统,包括在波兰境内部署导弹拦截系统,在捷克部署远程雷达警戒系统。整个部署行动预计在2012年前完成。该计划完成后,波兰和捷克将成为美国在海外建立的最大导弹防御基地。
美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引起俄罗斯的高度警觉和强烈不满。虽然美国宣称,反导系统是为了应对朝鲜、伊朗或其他国家弹道导弹的威胁而并非针对俄罗斯,但俄认为这种解释很难站住脚。俄国防部长指责,美在紧靠俄罗斯家门口部署拦截导弹,目的是要遏制俄核打击能力。因为伊朗或朝鲜发射的导弹不可能经捷克和波兰上空飞往美国,该系统所防御的对象只能是来自俄罗斯的导弹。
俄罗斯总统普京更是以“共同毁灭”的字眼警告美国。4月27日,普京在会见捷克总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强烈谴责美国,将此次部署与上世纪美国在联邦德国部署“潘兴Ⅱ”中程导弹引发的危机相提并论,强调“两者威胁毫无差别,新行动将根本改变欧洲安全体系,导致相互破坏甚至共同毁灭的可能性增大了许多倍”。
俄罗斯人认为,如果俄不采取措施,美国在东欧部署的反导系统对俄罗斯领土的覆盖范围将可抵达乌拉尔山。乌拉尔山是亚欧地理分界线,这意味着俄罗斯整个欧洲地区都将受到威胁。
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行动。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巴卢耶夫斯基前不久宣布,如果美继续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俄将采取军事措施。目前俄正在采取和将要采取的反制措施包括:生产并部署更多可突破导弹防御体系的“白杨-M”导弹,加快研制955型核潜艇,装备“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恢复生产和部署中短程导弹,并明确将美在东欧的导弹防御系统列为打击目标。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普京总统在4月26日发表国情咨文时宣布,俄将暂停履行《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
欧洲安全面临新的危险
俄罗斯的激烈反应在欧洲国家引起极大忧虑,人们担心如果美俄无法在导弹部署问题上达成妥协,双方在欧洲的军事对抗可能愈演愈烈,未来欧洲的安全形势和机制将面临严重威胁。
冷战后延续下来的欧洲安全机制和组织,如北约和欧洲安全合作组织等,在维持欧洲安全和稳定方面一直发挥着主要作用。尽管这些组织和机制自身也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但仍能基本有效地解决欧洲的安全问题,大致协调欧洲各国的安全政策与合作。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北约和欧盟等与俄罗斯建立和维持了新的合作与对话关系。
普京上台之初,曾大力宣扬俄罗斯与西方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宗教文化传统,试图带领俄罗斯融入西方。“9·11”事件为俄改善与西方关系提供了重要契机,普京政府利用国际反恐斗争积极寻求与美国以及北约合作,以换取西方对俄大国地位的承认和经济上的支持。2002年后,俄罗斯与北约建立了“20国机制”,并与德、法等欧盟大国开展多层次、多结构的安全磋商与合作,力图在欧洲安全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然而,近几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持续推动北约东扩来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并在俄周边国家策划“颜色革命”,甚至指责俄国内民主“倒退”,将俄“妖魔化”,所有这些引起俄罗斯的强烈反感。随着俄近年来经济开始复苏,自信心增强,对美抗争的一面开始上升。
今年2月,普京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强烈抨击美国的单边主义和在世界上滥用武力,指责北约东扩威胁俄罗斯安全。俄罗斯针对美国反导部署的强烈反弹,既说明了俄对美国战略新动作的高度警惕,也显示了欧洲安全体系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如果美俄对抗继续升级,或者俄罗斯正式退出《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将在欧洲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并影响到全球军控进程,使欧洲和世界陷入新的“冷战”边缘。
欧盟担心出现新的分裂
目前,美、欧、俄各方对这场反导系统之争的政策立场各异,这种差异将影响到欧洲未来军事和安全局势的发展。
美国选择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有多重战略考虑:既是为了加强抵御外部导弹攻击能力,维护本土的“绝对”安全,也希望借此加强在欧洲的安全主导地位,推动中东欧国家进一步靠近美国,分化欧盟新老成员,以牵制欧盟的防务独立倾向。
由于历史上曾多次被俄、德、法等大国瓜分或出卖,波兰、捷克等东欧国家对俄罗斯的防范心理很深,把美国视为其安全的主要保障,因而积极支持美国在其领土上建立反导基地。波兰国防部长前不久公开表示,波有权决定并将坚持在本国部署反导系统,他国无权干涉。因此可以说,在波、捷政府的积极配合下,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几成定局。
欧盟多数成员国对美国部署反导系统持有很大保留。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公开提议,美国应谨慎行事,“不要让欧洲走向新的分裂”。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亦称,导弹防御必须基于“盟国安全不可分”的原则,只在某些东欧国家部署反导系统,会使那些没有部署的北约国家产生疑虑。
法、德等国担心,美国的部署行动可能使欧洲再次成为美俄军备竞赛的主战场。美国在2002年废除了反导条约,现在又要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自然使许多欧盟国家感到不安。欧美虽在防俄遏俄上有共同利益,但欧洲因地缘处境和能源安全等现实利益的考虑,更倾向于加强与俄对话与合作。德国总理默克尔最近呼吁美国与盟国和俄罗斯进行更多的磋商,特别是要利用好“北约-俄罗斯理事会”这一机制。所有这些已经使美国感到了压力,促使美最近与俄进行更频繁的接触和对话,以减轻俄罗斯的敌对情绪。
同样,俄罗斯虽然反应强烈,但仍会尽力避免与美冲突升级。俄领导人深知,俄罗斯国力还远未恢复到可与美国对抗的程度。俄目前对美采取强硬姿态,目的是打破美国的“遏制”政策,恢复自身的大国地位。因此,未来在努力加强自身军事能力的同时,俄将会继续寻求与美对话和妥协。(编辑:赵利根)
小测验
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5月3日宣布,在渤海湾滩海地区发现储量规模达 的大油田———冀东南堡油田。
A,15亿吨 B,10亿吨 C,20亿吨; D,11亿吨
2,5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残疾人运动会在云南昆明开幕。
A.第六届 B.第八届 C.第七届 D.第九届
3,新华社5月11日报道: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这是我国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编制发布的 国家专项规划。
A.第三个 B.第八个 C.第一个 D.第四个
本期小测验答案
1.B 2.C 3.C
信息广场社科院:我国劳动力将出现短缺
,京华时报》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5月10日发布报告认为,目前普遍的说法是我国农村大约有1/3的劳动力是剩余的,绝对数大约有1亿人到1.5亿人,但这个数字并不准确。报告认为,目前40岁以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对数量只有5212万人。目前我国的劳动力供给结构,已经从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供给平衡乃至短缺转变。由此而带来的影响是,我国城乡将普遍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
中国乡土建筑亟待保护
,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呼吁保护乡土建筑。他认为,分散在广大农村地区的乡土建筑,总体保护形势严峻,不及时加以引导,将随时面临被拆、迁、整、改等严重威胁。乡土建筑是指散落于村镇中、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除了一般的居民住宅外,还包括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祠堂、商铺、作坊、桥梁等建筑。
深圳人口密度全国第一
新华社报道,深圳市统计局最近公布了最新人口数量,截至2006年末,深圳有常住人口846.43万,深圳人口密度在中国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一。深圳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4239人,为广州的3倍多,人口密度逼近空间极限。在深圳可供开发面积不足1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常住人口和实际服务人口的现有规模使得深圳的人口密度已经超过了上海、北京、广州等中心城市。
我国临床护士短缺
新华社报道,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共有护士142.6万人。据了解,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护士与总人口的比例约为5∶1000,而我国这一比例只有1∶1000,以此计算,我国尚缺数百万名护士。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指出,临床一线护士短缺,原因是一些医院为减少护士人力成本,以较低的工资聘用合同护士,形成了医院内一支同工不同酬的特殊队伍。加上近年因为护理人员的待遇没有明显提高,医护人员得不到患者的尊重和理解,使得许多人不愿意从事护理工作。
光能手机在中国问世
新华社报道,世界上第一部应用型以光能为动力的手机5月8日在北海市问世。生产这款手机的北海恒基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称,在阳光下充电40分钟,它可保持通话20分钟以上。这款能实现“永远待机”的手机重约140克。据介绍,利用光电转换,它可以利用太阳光、灯光或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光源进行手机充电,包括蜡烛光。这款应用型手机的问世,结束了光能手机属于实验室产品的历史。(编辑:林双川)
国内外半月大事
我国发现冀东南堡大油田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5月3日宣布,在渤海湾滩海地区发现储量规模达10亿吨的大油田———冀东南堡油田。这是40多年来我国石油勘探又一个激动人心的发现。新发现的冀东南堡油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境内(曹妃甸港区),地质上为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北部的南堡凹陷,属中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勘探开发范围。
国家环保总局:
让松花江休养生息
5月10日上午,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长春举行的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让松花江休养生息,并宣布,“十一五”期间,将停批所有向松花江水体排放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项目。周生贤强调,让松花江休养生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落实好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严控污染排放与污染增量等六项政策措施。
国务院发布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
新华社5月11日报道: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这是我国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编制发布的第一个国家专项规划,也是对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五年发展的战略部署。
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云南举行
5月12日至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在云南昆明市和玉溪市举行。第七届全国残运会共设20个竞赛项目,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影响最广的一届残运会。
中办、国办印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新华社5月13日报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大力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保证西部大开发顺利实施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我国首次以整体方式为国际用户提供商业卫星服务
5月14日零时01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送上太空。这是中国首次以火箭、卫星以及发射支持的整体方式为国际用户提供商业卫星服务,也是首次为非洲国家发射卫星。
世界期刊大会在京举行
由新闻出版总署、北京市人民政府、国际期刊联盟主办的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5月14日在北京开幕,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届世界期刊大会是中国期刊界首次举办的大规模国际盛会,大会的主题是“杂志丰富你的世界”。在两天的会议期间,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期刊出版业代表围绕“传统期刊出版的数字化发展战略”等热点问题展开研讨。
萨科齐正式就任法国总统
新华社报道,5月16日法国当选总统在与任满总统希拉克进行权力交接后,开始正式履行总统职责。萨科齐在总统府“节日大厅”内发表讲话宣布,法国要适应世界形势的变化,法国的“变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必须要与过去的行为方式决裂”。在谈到法国的外交政策时,萨科齐宣布,法国的外交重点是,捍卫人权,为保卫世界环境而斗争。
2007年非洲开发银行集团理事会年会在上海举行
2007年非洲开发银行集团理事会年会5月16日上午在中国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届非行年会的主题是“非洲与亚洲:发展伙伴”,主要讨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地区一体化以及消除贫困等问题。这是非行首次选择在中国举行年会,也是非行第二次在非洲以外的地方举行年会。本届非行年会的会期为两天。
胡锦涛同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会谈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5月17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同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举行会谈。双方一致同意,继续遵循“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方针,推动中越关系向新的广度和深度迈进。会谈后,胡锦涛主席和阮明哲主席一起出席了两国经济、文化、运输和人力资源培训等领域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
朝韩铁路中断56年后通车试运行
朝鲜和韩国5月17日同时举行朝韩铁路试运行仪式,两列列车分别从韩国和朝鲜出发,沿朝鲜半岛东西海岸两条铁路线,先后历史性地跨越韩朝军事分界线,进入对方境内。这是朝韩铁路中断56年后首次试运行。两列列车中,沿西海岸而行的列车从韩国北部汶山出发,沿京义线向北而行抵达朝鲜开城,单程27.3公里;另一列列车从朝鲜境内的金刚山站同时出发,沿东海线行驶向南进入韩国抵达猪津站,单程25.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