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2007年第12期目录按CTRL+鼠标右键进入目标文章页面

半月谈2007年第12期目录
读者评刊
《半月谈》报道为民直言,切中要害半月评论今年花儿红,明年花更好?———写在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
国际评论
“中国环境威胁论”用意何在本刊特稿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对策遏制全球变暖? 人类共同责任
专题报道回归10年? 潮涌香江中南海关怀香港纪实香港回归10年间迎接十七大五年立法彰显民本新理念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思路篇:中共文山州委书记李培谈:通道经济是篇大文章24
实践篇:“三七之乡”开放提速25
思路篇:霍尔果斯口岸管委会主任?梁新渊谈:打造国际贸易大通道实践篇:奔跑在“向西开放”最前沿政治观察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谈:我国大江大河汛情聚焦地方党代会新气象太湖水危机过后的反思经济纵横浙江节能减排的启示从夏粮丰产看增收一个绿色企业的困局保护养猪农民利益,稳定肉价之本何谓股市风险百姓视点清理“红头文件”,百姓怎么看新闻热线长城一日游,乱象让人忧创新社会民族企业创新风采录文化久违了,国之瑰宝来自基层和谐的报告莱西“四制四建”:化解矛盾在基层建设新农村
“草根银行”为农民致富“造血”
校园话题我的高考志愿谁做主谈天说地由“黑砖窑事件”引起的沉思买“贵”的背后百事咨询如何报名参加大学生西部计划读者之页农村党组织建设需解“三种渴”
国际时事如何看中东乱局化解达尔富尔问题的中国要素
沙漠里建起“鱼米之乡”
小测验信息广场国内外半月大事今年花儿红,明年花更好
———写在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李凯
弹指一挥间,香港回归已近10年。
当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五星红旗冲破风雨高高飘扬在香港上空时,“一国两制”这一史无前例的伟大构想也在香港开始了生动实践,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10年间,香港历经风风雨雨,屡受重大考验,风雨之急、考验之多甚至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10年:亚洲金融危机、禽流感、非典疫情……意想不到的困难接踵而来,一次次考验着年轻的特区。但香港经受住了风雨的洗礼,一一化解了面对的难题,迎来一个又一个新的发展。
10年后的今天,我们见到的香港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得到全面落实,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稳定,与内地的关系日益密切,继续保持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
香港正处在历史最好时期。
具体而言,香港回归10年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伟大事业取得巨大成功的10年,是中央和特区政府坚决贯彻香港基本法、按照基本法办事的10年。
10年来,除国防和外交外,香港特区政府享有行政管理、立法、独立司法和终审等自治权力。港人真正实现了当家做主的愿望,香港的民主、自由获得了实质性发展。
港人清楚地记得,在港英统治时期,英国的《英王制诰》和《皇家训令》规定,行政、立法两局的议员须由港督委任。香港自开埠至上世纪80年代的100多年间,从来就没有经过选举产生任何议员。
而回归后的香港,已进行了三次行政长官选举和两次立法会选举。行政长官是经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的,全部立法会议员也都由选举产生。香港特区政制事务局局长林瑞麟明确指出:“回归后,香港在民主和选举制度上较回归前更开放、更透明。”
与此同时,回归后的香港又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社会之一,拥有高度的言论、新闻和出版自由,百家争鸣的空间比回归前更宽阔。回归后,香港加入了国际人权公约,制定了反窃听法,连续多年被国际组织评为“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系”。正如香港特区行政会议成员梁振英所说:“回归10年,香港生活方式没有改变,香港人的自由程度有增无减。”
在经济领域,香港回归10年克服了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实现了经济的繁荣。1997年回归前夕,香港经济表面一片繁荣,但疯狂的炒楼、炒股累积的经济泡沫也到了破裂的边缘。随着亚洲金融危机和禽流感、非典等相继袭来,香港经济一度陷入低谷,进入了调整期。但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特区政府从容应对,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战胜了艰难险阻,实现了经济的繁荣和继续发展。
中央政府对香港的关心和支持,使绝大多数港人认识到,加强和加快与内地的经济合作,是香港振兴经济、再创辉煌的重要途径。
香港在与内地经济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时,不断获得发展空间和前进动力。
2003年6月29日,内地与香港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英文简称CEPA,谐音“丝帕”),进一步突破了内地与香港经贸交流中的一些制度性障碍,推进了内地与香港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数据显示,“丝帕”对香港经济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03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增长为3.2%,“丝帕”实施后的2004年达到8.6%;香港的失业率从2003年最高峰的8.7%下降到2006年底的4.4%;2006年香港证券市场全年筹资5245亿港元,创历史新高;今年5月7日,香港恒生指数突破21000点,达到历史新高。
回归以来,香港政治、经济上取得的斐然成绩充分展示了“一国两制”的巨大优越性,也表明基本法的贯彻和落实是香港过去10年、未来10年以及在更长远的时间内繁荣发展的基础。
香港媒体评论说,香港加入世贸组织,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内地公司在港上市、人民币业务在港扩大展开,直接、间接都是基本法框架下的产物,是“一国两制”的巨大优越性的表现。
10年风雨不平凡。如今,香港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打造一个繁荣、稳定、和谐的新香港。
目前,香港社会对未来10年发展信心十足,求繁荣、求发展、求和谐已成为香港社会的共识。“紫荆花盛开了。今年花儿红,明年花更好!”温家宝总理在今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表达了对香港未来的衷心希望。
走过不平凡的10年,我们相信香港一定能找准发展路径,明天会更美好!
遏制全球变暖? 人类共同责任本刊记者 张小军
在1.6万名警察的严密保护下,在4000余名记者的密切关注中,本年度的八国集团(G8)峰会6月初在德国海滨小镇海利根达姆鸣锣开场。作为今年G8轮值主席和东道主,德国总理默克尔为峰会确定的关键词是“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改变气候
当前国际社会讨论的气候变化又被称为全球变暖,它有两大特征:一是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二是地球上极端气候事件,如飓风、暴雨、大旱等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增加,破坏力加剧。
今年2月初,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确认,20世纪中期以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很可能”由人类活动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增多所导致。在这里,“很可能”表示可能性至少在90%以上。
虽然出于科学家的严谨,报告未使用百分之百确切的词汇,但实际上已经确认了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具体来说,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数量激增,这使大气层中温室效应作用加强,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的危害巨大,可以初窥端倪的有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区和岛屿;水短缺加剧;灾害频仍等等。
大国博弈温室气体减排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持气候系统稳定,关系到人类的未来。然而,减排应该由谁来减呢?要知道,传统工业社会的发展模式与能源消耗紧紧绑在一起,经济规模越大,排放量就越多。承担减排责任,意味着必须改变发展模式,这绝非易事。于是,大国之间就将“气候变化”当作球,踢过来再踢过去。
在本届G8峰会上,德国总理默克尔希望各国能就在2009年之前出台一项温室气体减排的新全球框架协议达成共识,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目标。对于环保科技全球领先的德国来说,担当“环保先锋”,在充满经济机会的“后京都时代”减排谈判中争取主导权无疑是一步好棋。
但是德国的计划遇到了全球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的巨大阻力。在峰会前的谈判中,美方一直试图删除德国方案中任何涉及减排目标的量化标准,而德方则坚持要在这一关键问题上与美方“角力到最后一分钟”。双方矛盾演化到了被媒体称为可能影响两国外交关系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总统布什于5月31日推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他表示将力邀全球15个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在减排问题上设立长期目标。但他仍坚持,具体的减排比例应由各国自行掌握。
德国《明镜》周刊指出,布什在减排问题上拖后腿,实际上是在为美国企业在全球环保高科技市场上取得统治地位争取时间。布什政府为发展环保高科技产业投入了大量政府补贴,几年之后,美国企业就可望统治全球环保市场。因此德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政治斗争,实际上也是一场市场份额的竞争。
发展中国家遭受更大压力
虽然存在分歧,但发达国家在一点上是一致的,就是经常拿发展中国家来说事儿。印度、巴西、中国等发展中大国都被当作了攻击对象。
今年3月,G8成员国和中国、印度、南非、巴西、墨西哥的环境部长在德国召开会议,为G8峰会做准备。会上,日本、加拿大等国家明确表示,“后京都谈判”的具体减排目标中,必须包括美国、中国、印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
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三工作组会议期间,中国、印度和巴西要求在报告中添加内容,表明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在百多年来的发展中积累下来的,这些富裕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对自然欠了债。
保持气候稳定,每个人、每个国家都有责任,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指出,这种共同责任是有区别的,发达国家需要承担更多。
这除了因为发达国家在历史上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外,还因为温室气体排放的现状———发达国家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美国宇航局曾经公布一幅合成照片,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不同国家耗能的水平。在这幅全球黑夜照片中,可以看到不同地区路灯的数量,在欧洲特别是北欧,稠密的路灯组成一片明亮的灯光带,在北美也有类似情况。而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只有零星昏暗的灯光区,很难说组成了带状。对此,一位发展中国家的官员对西方的指责回应说:“总不能你们允许每个家庭有两辆小汽车,却不让我们的百姓坐公共汽车。”
发达国家借气候变化问题对发展中国家施加的压力仍在加大,甚至还可能发展成为新的贸易壁垒。例如,美英等国就已引入“Food Miles”(食品里程)的概念———在超市的进口食品上标明这一字样,显示空运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量,以求影响顾客的购买选择。
虽然《京都议定书》没有规定中国应承担的减排指标,中国仍愿意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今年6月3日和6月4日,中国接连发布《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了2010年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态度。
国家和个人都应有所作为
其实,除了国家,每个人也能为节能减排作出贡献。“利用现有的技术,能够干很多事情。”欧盟负责能耗问题的官员兰达尔·博维说。例如,电灯消耗了世界上20%的电能,产生这些电需要每天燃烧60万吨煤炭。而现在全球40%的电灯泡还是采用19世纪的陈旧技术生产的,它们不仅发光效果差,而且耗电量大,还会产生不必要的热量。
据美国能源部估算,每只价值2美元的新型节能灯泡,可以通过节能和减少更换次数,换来30美元的收益。如果到2030年,新型节能灯将传统白炽灯横扫出市场,那么不仅将节省出650个发电厂的发电量,而且每年将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7亿吨。
又如,在欧美,建筑物消耗的能源占总能耗的大约40%,排出的二氧化碳也占同样的总排量比例。为了改善这种状况,“零能耗”房屋概念应运而生。这种房子的墙壁有半米厚,使室内温度终年适中宜人,窗户装着三层玻璃,由风力驱动的通风换气系统将新鲜的空气送入每间房子,并将排出的污浊空气中的热量留下。
再如,目前,全球能源有1/4耗费在运输领域,多数是消失在公路上。据统计,只要把汽车的轮胎合理充气,汽车能源效率就会提高6%。
我们的努力是否足以阻止气候变化,挽救世界呢?现在还不知道,但是必须努力去做。联合国自然资源委员会中国清洁能源项目主任芭芭拉·菲纳莫雷曾经说:“我感觉每一天都像在赛跑,与死亡赛跑。”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扭转全球变暖的趋势,时不我待,必须赛跑……(编辑:赵利根)
中南海关怀香港纪实本刊记者 白冰
回归10年来,中央政府始终关心和支持香港。
在亚洲金融危机过程中,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支持特区政府的经济政策;在香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放宽内地游客赴港旅游和从事商务活动;在内地同样处在抗击非典的艰难时刻,向香港运送大量医用物品……
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和帮助,极大地增强了港人及世界投资者的信心,成为香港迅速复苏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央坚持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成为香港战胜金融风暴的有力后盾
1997年7月2日,泰国铢暴跌,亚洲有史以来最惨重的金融危机爆发。作为亚洲最重要的国际金融及商业中心的香港,在这场灾难中难以幸免。
香港恒生指数从1997年最高位的18000点,跌落至1998年的6000多点。香港的上市公司市值在1997年10月23日一天就损失了4335亿港元。损失之巨,震惊世界。香港金融、地产、贸易、旅游四大支柱产业悉数“挂彩”!
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特区政府坚决果断地采取措施,打破自由市场经济政府不干预的所谓“常规”,动用1100多亿港元的外汇基金,入市收购部分本地股票,捍卫香港股市,捍卫联系汇率制度。到1999年第二季度,香港经济终于结束了连续5个季度的负增长,走上了复苏之路。到2000年4月,仅32个月,特区政府就回笼了这笔入市资金,而且还持有等值的股票。
在香港最困难的日子里,中央政府的援助之手一直没有放开过。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成为香港战胜金融风暴的有力后盾。
签署CEPA,促进香港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旅游业是香港最早从金融风暴中“醒来”的支柱产业,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内地放宽访港游客限制,增加了访港游客名额。但是,2001年美国“9·11”事件发生,香港航运业、旅游业首当其冲,再次受到全球经济衰退拖累。
 ?  2003年,是香港回归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6月29日,在温家宝总理的见证下,《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英文简称CEPA)在香港签署,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关系由此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香港经济也从金融危机、非典疫情的打击中实现了重要转折。
 ?  CEPA涉及贸易、金融、服务、旅游等各个经济领域,推进了内地与香港经济一体化,大大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CEPA从2004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内地仅用2年时间就实现了对全部原产于香港的货物实施零关税,促进了香港制造业的发展;香港服务业进入内地的时间比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大大提前,进入的领域、地域范围有较大拓展,准入门槛大大降低,巩固和发展了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
香港前些年经济不景气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港人投资信心不足。CEPA的签署和实施,把香港的发展与内地广阔的市场、高速发展的经济联系起来,让港人看到了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极大地增强了港人投资、消费的信心。CEPA犹如强心剂,刺激香港经济走出低谷,健康发展。
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的实施,带动了香港消费市场,缓解了就业压力,对香港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3年多来,内地累计赴香港个人游旅客超过1700万人次,以人均消费5000港元计算,内地个人游旅客在港消费达800多亿港元,全面带动了香港酒店、零售、餐饮、运输等相关行业的景气回升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向好。?
 ?  在CEPA框架下,粤港合作、京港合作、沪港合作、9+2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进入更深层次,香港的经济腹地正在不断向内地延伸。区域合作使香港避免变成一个经济孤岛,发展有了更大保障。
多位国家领导人访港,体现中央政府对香港的支持和爱护
 回归10年来,中央领导人多次到香港,体察民情、倾听民意、寄予厚望,彰显中南海对香港始终如一的关怀和牵挂。
 ? 1997年7月1日,是香港结束百年殖民统治、重回祖国大家庭的历史一刻。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率领包括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内的中国政府代表团莅临香港,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踏足香港。江泽民在港先后出席了世人瞩目的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香港特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香港特区成立庆典等多项重要活动。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香港的关怀一如既往。胡锦涛早在1999年6月底就曾以国家副主席身份访问香港,出席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揭幕仪式,并广泛接触香港各界人士。2003年4月,在非典疫情肆虐内地和香港的严峻时刻,胡锦涛利用赴广东考察的机会,在深圳会见了时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的董建华。他表示,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港人的福祉和健康,十分关心香港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工作,全力支持和帮助香港抗击疫病。
2003年6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抵港访问。在港期间,温家宝深入非典疫情重灾区淘大花园及医院,近距离了解情况,慰问非典疫情受难者和医护人员。他还见证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签署仪式,这不仅为遭受疫情重创的香港经济注入了推动力,而且对此后香港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临别前,温家宝还深情告白,“我爱香港,我祝福香港!”
2005年9月,国家副主席曾庆红访问香港,并出席香港迪斯尼乐园的开幕典礼。他表示,有“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作指导,有伟大祖国做后盾,有香港同胞的共同努力,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香港一定能够保持长期繁荣稳定,香港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时隔10个月后,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抵港访问,盛赞香港“形势为回归以来最好”。2006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来到香港,广泛接触各界人士,畅谈香港的喜人变化,登楼入屋体察民情,言之谆谆寄以期许。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说:“回归10年来,有多位国家领导人访港。他们不仅带来了中央政府对香港的支持和爱护,亦向香港市民展现了各位领导人的个人风采。因此领导人的每一次到访,都使香港市民对祖国的认同感、对中央政府的信心大大增强。”
香港回归十年间本刊记者 白冰
香港回归10周年前夕,半月谈记者走访了一些香港市民和特区政府官员,他们从不同角度,讲述了香港回归10年间的亲身感受。
“不是北京的大力帮助,不会有香港的今天”
36岁的王继维是香港一家古玩店店主。在与记者交谈时,他爽快地说:“香港回归10年来,香港人的生活方式没有变,自由和民主权利不断加强。”时至今日,王继维仍对中央政府帮助香港度过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印象深刻:“不是北京的大力帮助,不会有香港的今天。”他还举例说:“像开放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等,也给我们生意人带来了很多商机。”王继维的感触,相当程度地代表了香港市民对香港回归10年的普遍看法。
回归10年,香港市民对祖国的认识不断加深,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一些港人有所担忧,有些人遂移民海外。如今,迁居海外的不少香港人开始回流,被称作“凤还巢”。据统计,已有15万港人从加拿大回流,其中绝大多数是回归后返回香港的。
49岁的谢世斌就是其中一位。在移民瑞典生活了七八年后,他变卖了自己经营得非常成功的酒吧回到香港。是什么缘故促使他“回流”?谢世斌的回答是:“因为香港回归后经济继续发展,祖国经济发展也很快,外汇储备有一万多亿美元,我还要回内地发展。”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唐英年认为,香港回归10年间也面对许多挑战,但通过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香港市民的共同努力,香港经济全面复苏,过去3年经济平均增长6.7%,这对香港这个已经成熟的经济体非常难得。
特区护照日益走俏,以“身为中国人”为荣
一位陈姓香港老伯说,香港回归前我们到海外旅行、工作,拿BNO[英国国民(海外)护照]到英国使领馆办事,没有人重视你,感觉像二等公民。如今,拿着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的特区护照到中国的海外使领馆,“像是回到家,处处可以感受到祖国的关怀和温暖”。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越来越多的港人正在申请特区护照。许多香港人放弃了BNO,转而申请特区护照。截至2006年5月,特区政府已签发377万本特区护照。
港人认为,特区护照使用方便。香港特区护照持有人享有免签证入境待遇的国家和地区在不断增加,目前已经达到134个,大大超过BNO等证件所获得的免签数目。这对港人来说极为方便,更重要的是持特区护照在外能得到中国使领馆的帮助,能感觉到人们对日益富强的中国的尊敬,有一种“身为中国人的骄傲”。
对“一国两制”的信心创历史新高
香港大学今年4月底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香港同胞对“一国两制”的信心上升到78%,创1993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同时对国家和香港前途的信心分别上升到89%和81%,是1997年回归以来的最高点。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广大香港同胞对国家、对香港的未来充满信心。
,国家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港人倍感自豪”,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特区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说,港人对国家的认同感不断增强,与国家在外交、经济、科技、体育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分不开,如雅典奥运会内地获金牌运动员和航天英雄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等访问香港,都受到香港市民的热烈欢迎,万人空巷,盛况空前。
 ?  香港特区行政会议成员梁振英表示,回归10年来,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坚定不移地按照基本法办事,香港继续保持着高度竞争力和自由度,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成功的,也证明了基本法是香港今天繁荣稳定的基石。
“香港之死”预言破产,香港活力更胜往昔
当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并宣布将首先在香港付诸实施时,在香港、国际上曾有不同反应,除了赞誉,也有怀疑甚至反对。在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香港的回归依然一波三折。1995年6月,美国《财富》杂志关于“香港之死”的预言一度轰动世界。
但他们错了。回归之后经历重重坎坷的今日香港更胜往昔。
根据一家国外机构最近公布的2007年“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香港连续第13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在10项指标中,香港在贸易自由、投资自由、金融自由及产权保障等4个范畴的评分均居全球首位。
10年来,香港证券交易所的市值、每天平均交易额以及筹集资金,都得到快速发展。数据显示,1997年6月底,香港股市市值为4.3万亿港元,截至目前已经增加到15万亿港元。1997年当年,香港股市集资总额2475亿港元,而2006年,香港股市集资5245亿港元,其中3300亿港元是首次上市集资,大部分是内地企业在香港筹集的资金。
英国首相布莱尔今年4月在伦敦表示,香港回归时有人曾对香港前途抱有各种各样的担忧,但事实证明香港过去10年保持了繁荣稳定。
回归10年树立3个重要里程碑
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林瑞麟认为,回归10年间,香港基本法树立了3个重要里程碑。
 ? 第一个里程碑是基本法推动了香港的经济转型。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使香港经过了一段最艰难的日子。然而,香港本身有足够的财政储备和稳健的金融体制,击退国际金融大鳄,让情势稳定下来。
第二个里程碑是基本法让香港拓展了新的空间。因为基本法保留了香港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身份,而内地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与香港签订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落实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等,推动香港经济逐步复苏。
第三个里程碑是基本法不断推动香港的民主进程。香港回归后,民主和选举制度比回归前更开放、更透明。回归前,总督是由英国委任,香港人没有参与的权力。现在,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是经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而全部立法会议员也都是通过选举产生。(专题策划 / 编辑:林双川)
五年立法彰显民本新理念本刊记者 周立民
在《广州年鉴》(2004年)广州地区2003年大事记中,“小人物”孙志刚的名字被载录其中。
孙志刚被收容致死案,成为当年轰动全国的一个标志性案例。社会对于这名普通青年不幸遭遇的反思,终于改写了我国有关收容遣送制度的历史。2003年6月20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当年8月1日实施,已实施了21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被废止。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法规的变化,充分折射出新一届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光辉。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是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中国立法提出的明确要求。
质量是立法的“生命线”。如何才能制定出高质量的“良法”为国计民生保驾护航?5年来,中国的立法者和参与者们用实践作出了响亮回答:在科学、民主、民生的道路上大步挺进。
立法取向发生重大转变,攸关民生社稷的社会领域立法大大加强,以人为本新理念催生一项项“民生新政”
2005年轰动一时的湖北“杀妻错案”主角、被囚11年的佘祥林被无罪释放,并获得一笔国家赔偿。对这个错案的反思和追问,加快了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步伐。
2006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决定。根据这一修改,从2007年1月1日起,所有死刑案件核准权都收归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这是我国20多年来对死刑复核案件裁判方式作出的重大改革,是保障人权、防止冤假错案的又一重大举措。
从对一个人命运的关注,到一项制度的破与立,折射的是对“民声”的倾听;由过去的“从严从快”判决到“少杀慎杀”,体现的是立法对人权的关注。
与“孙志刚、佘祥林入史”相比,“人权入宪”的意义则更为重大、深远。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中国人权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立法保障人权、关注民生的大跨越。
教育、医疗卫生、就业、食品安全,在一个个攸关民生社稷的重大领域,一项项“民生新政”在以人为本立法观的催生下,一步步走进百姓生活。
修改后的义务教育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06年9月1日起,我国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这一泽被后世的“教育新政”得到了法律的根本保障。
今年初,事关民生之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首次审议。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促进就业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就业援助制度等,一系列旨在化解“就业难”的新举措将得到立法确认。
地方立法,同样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
今年5月28日,《河南省进城务工就业人员权益保护条例(草案)》正式提交河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法学界认为,这在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填补我国地方立法一项空白。条例草案规定,进城务工人员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要支付差额部分;拒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加付赔偿金;农民工也可申请经济适用房……这一法规极具“含金量”。
6月1日,素有“火炉”之称的山城重庆,正式实施《重庆市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这是我国首部关于高温天气劳动保护的地方法规,标志着我国的“高温关怀”从过去口号式的鼓励开始向制度保障迈出坚实的一步……一项项以人为本的立法行动,使人们在“享受法律”中体会到民生关怀。
重经济领域立法、轻社会领域立法,曾是中国立法的一大“特征”。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副所长、研究员李林统计,近20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总计立法341件,其中经济立法107件,占36.5%;社会立法16件,占4.7%。这种立法“一腿长一腿短”状况,近年来已得到高度重视与改善。
食品安全卫生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最新消息显示,为了保证人民的“食品安全”,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食品安全卫生立法列入今年计划,要求加快推进食品安全卫生立法进程。
据悉,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20多项立法计划中,大多事关重大民生问题。权威人士指出,立法“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着力加强社会领域立法”,这一重大立法取向的变化,表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正在从思想纲领落实为具体的法律实践,有关民生问题也将在更规范的法治条件下得到制度性化解。
民主立法助推“开门立法”常态化,彰显以人为本新理念
6月11日,在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网站的首页上,“欢迎参加城管立法征集意见活动”的页面不停“游动”以吸引眼球。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广大北京市民的呼吁、推动下,北京市城管立法列入了2007年北京市政府立法计划,从5月20日至6月20日,社会各界都可通过在线调查问卷、留言板和“立法邮箱”提出意见。
此前不久,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全国公布就业促进法草案,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征求公众意见活动。这是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继物权法草案、劳动合同法草案后,第三次向社会全文公布法律草案,以广集民智、民意。
在安徽省,从2006年开始,公众不仅可以通过立法听证会等途径反映民情、民意,甚至可以全面参与立法计划的制定。这个省在全国率先试行立法项目公开征求民意制度,群众的立法建议经过筛选和论证后,属于省级立法权限的,将在下年度立法计划中给予充分考虑;不在省级立法权限的,通过地方法制办或省人大向国家立法部门反映,从立法源头扩大公众参与度。这项制度已在全国多个省份推行。
,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长期以来由“立法寻租”带来的怪现状广为各界痛恨。司法部研究室副研究员刘武俊在法学界较早提出“立法腐败”概念,他说:“倘若说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立法可以视为社会正义的第一道堤坝;倘若说司法腐败污染的是法治的水流,那么立法腐败则是败坏了法治的水源。”
推行民主立法、“开门立法”则是“立法寻租”、“立法腐败”的“天敌”。立法动议过程公开、立法草案的形成过程及内容公开、立法听证等制度,已成为解决“立法寻租”问题的根本途径。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根据这一原则,任何立法都应充分尊重、广泛征求民意。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和民主法治进程的加快,在立法过程中,如何体现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已成为立法的根本所系。
2005年9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就个人所得税法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即人们常说的个税起征点)举行全国人大成立以来的首个立法听证会。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代表在听证会上侃侃而谈,向最高立法机关直接阐述自己的看法。虽然最后的标准只是从1500元提高到1600元,但社会各界却对这次听证会给予了极高评价,被看做是最高立法机关在立法工作中坚持“开门立法”、问计于民的重大创新。
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后,在40天的时间里,社会各界就提出意见11543件。针对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等先后召开了100多次座谈会,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并就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问题,专门召开了立法论证会。从一审到八审,从座谈会到论证会,从常委会审议到大会审议,我国物权立法已经成为最高立法机关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典范。
2006年3月,劳动合同法草案全文公布征求意见后,从法律专家到普通百姓,从公司老板到农民工,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全国人大常委会收到各方面的意见191849件,创下了全国人大立法史上的新纪录。普通百姓对劳动合同立法的关切得到最高立法机关的积极回应。根据征集到的近20万条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方面对劳动合同法草案作了大幅度的修改,以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
,开门立法”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立法原则和实践。在制定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法规条款方面,中国普通民众正在拥有越来越响亮的话语权,倾听公民意见也逐渐成为中国立法的规定程序。
科学立法呈现“加速度”,成为立法为民的重要保障
今年3月30日上午,西藏自治区首批立法专家咨询组成员从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廉手中接过聘书。这些专家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法规草案中的重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这只是中国各地践行“科学立法”长卷中的一个“短镜头”。此前,安徽、甘肃等众多省份已建立了类似机制推行“专家立法”。“专家立法”是众多事关科学立法的“新词”之一,诸如“立法论证”、“立法评估”等已逐渐成为大众所熟知的“热词”。
,法治难行是中国法治实际生活的显豁病症”,中国法理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周旺生说,“迄今人们谈论中国法治难行的根源,所注目的主要是法的实施问题,认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是症结所在。实际上,根本问题在于立法质量不高,造成一些笨法或劣法。立法质量问题也就是立法的科学化问题。高质量的立法才能产生高质量的法律产品,才有利于实现法治生活的现代化。”
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科学立法的进步近年呈现出“加速度”。从“为国家立法工作立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实施,到国务院根据立法法制定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这些法律、行政法规的根本要求,就是明确立法权限,规范立法程序,提高立法质量。
如果说,关于立法理念的廓清、相关基本法规的实施,给了科学立法以刚健的骨架,丰富的探索与实践则赋予科学立法以丰满的血肉。从十届全国人大开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负责立法规划、立法计划的拟定工作,一改以前立法无规划之陈疾。
东北三省2006年正式运行旨在实现法制资源共享的省际立法协作机制,开创了我国区域立法合作先河,这不仅有利于地方立法部门之间的沟通,也有利于消除地方性法规中抵触或冲突的现象,维护地方立法体系的和谐和国家法制的统一。 
立法理念的更新、取向的转变,必将带来民生的幸福、社会的进步。
(编辑:林双川)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谈:我国大江大河汛情本刊记者 李玲
记者:长江可能面临更为严重的洪灾,这种说法有根据吗?
郑国光:1998年长江曾发生过特大的洪涝灾害。4月份,中国气象局对今年汛期气候做了预测,认为目前长江流域不具备1998年那样的气象条件。因此,说今年长江将发生大范围的洪涝灾害,我们认为目前不能下这样的结论。
5月10日,中国气象局又组织有关的专家进行了会商。现在看,在长江中游,主要是湖南、湖北的一些地区,降水比常年偏多一些,但局部的洪涝可能还是会有。
科学研究发现,气候变暖虽然会减少降小雨的日数,但却使降大雨的强度增加,而强降雨则容易引发自然灾害。你看北京去年的降雨就是如此,不下则已,一下就是超过100毫米的大暴雨。
记者:大江大河已经多年来未发生大洪水,请您简要介绍今年大江大河汛情?
郑国光:今年4月~6月,江南、华南等地降水及导致的汛情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4月~5月,江南、华南江河水位偏低,水库水位维持在低水位运行。4月~5月份为华南前汛期,5月份江南也进入汛期,降水增多,江河水位上涨。而今年4月~5月份南方大部地区降水比常年同期偏少,其中5月华南北部、江南偏少3成~8成。由于降水持续偏少,广东今年进入汛期之后,各大主要江河不仅没有发生过超警戒水位的明显汛情,反而出现了比较异常的汛期低水位,水库水位维持在低水位运行。其中,汉口和洞庭湖城陵矶水文站5月份最低水位也比历史同期显著偏低,对长江航运安全造成威胁。
二是入夏以来降水集中,强度大。6月1日~6月13日,华南大部、江南南部及贵州等地连遭暴雨袭击,累计降水量普遍在100毫米以上,其中广西北部、广东东部和中部、福建南部以及湖南、江西南部的部分地区达200毫米~40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上述大部地区的降水量普遍偏多1倍~2倍,局部地区偏多2倍以上。6月12日20时~13日8时,广西柳江、柳州降水量分别达307毫米和232毫米,均打破建站以来日降雨量的历史记录。
目前,大江大河水势比较平稳。今年4月~5月,各大主要江河没有发生过超警戒水位的明显汛情,水位比常年同期明显偏低。进入6月以后,虽然连遭暴雨袭击,造成河流、水库水位迅速上升,但大江大河水势仍比较平稳。
总的来看,到目前为止南方的汛情没有去年同期重。但由于现在南方强降水还没有结束,土壤蓄水日趋饱和,如果后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降雨继续增多、增强,防汛形势就会变得严峻。因此一定要注意加强防范。
记者:分析今年大江大河的汛情,有什么特点?受灾程度如何?
郑国光:据初步统计,今年5月~6月上旬暴雨洪涝共造成13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亿元。而2006年5月~6月上旬南方暴雨洪涝和台风灾害共造成15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亿元。应该说,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南方暴雨洪涝造成的死亡人数比去年同期少,经济损失比去年明显偏轻。
记者:汛情对我国农业等与气候关联度大的产业或行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郑国光:目前,南方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处于旺盛生长阶段,早稻将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荔枝、龙眼、烤烟等主要水果和经济作物处于成熟收获期。持续的强降水天气对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农业生产造成许多不利影响:由于大部农田土壤湿度过大,部分地区出现渍害,影响旱地作物的根系生长及其对养分的吸收,生长缓慢;由于降水强度大,地表径流增加,农田土壤中肥料、有机质流失严重,对作物后期生长发育十分不利;阴雨寡照天气不利早稻孕穗抽穗,影响产量形成,将造成减产;病虫害呈蔓延趋势,对农业生产影响也较大;持续的降雨天气致使已成熟的水果、烤烟不能及时采收,也会给农民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据统计,截至6月12日,农作物受灾面积为479.6千公顷,绝收面积为136千公顷,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3.5亿元。
另外,暴雨洪涝造成城镇、农田被淹,大批房屋倒塌损坏。如广东连日暴雨,导致梅县千年古镇松口镇被大水围困,超警戒水位7米多,3.8万人受灾,镇上繁华街面基本全部为洪水淹没,包括大型超市在内的多幢建筑物都泡在水中。广州市花都区、河源市紫金县、韶关市南雄市、梅州市部分区域电力设施遭受不同程度损毁,省内多处乡村供电一度中断。
连日暴雨还导致广西桂林菜价上涨,市民日常生活受到影响,广州几大水果批发市场水果销量下降,其中西瓜“受害”最严重,销量不到灾前的一半。暴雨洪涝对交通、通信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全国有3条高速公路、19条国道和49条省道因水毁出现局部交通中断。
暴雨洪涝对旅游业也带来了不利影响。广西桂林漓江段由于出现洪水,水流湍急,浊浪滔滔,著名的象鼻山被淹了近一半,不得不停止迎客。
记者:作为政府气象部门负责人,请您就水利设施、防灾意识等工作中应该加强的方面做一提示。
郑国光:近几年国家加大了水利建设投入,我国防洪抗旱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今年4月,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全体会议对防汛抗旱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地区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加快全国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改造工作,切实加强蓄滞洪区的建设与管理,以保证发生大洪水时蓄滞洪区分得进、蓄得住、退得出。在促进大江大河堤防险工险段除险加固的同时,应尽快提高水库的防洪能力和防洪标准。应充分利用强降水的间歇期,修缮水利设施,加固水库、江河堤坝、桥梁。
对于气象部门来说,每年的汛期都是防灾减灾抗灾的关键时期,也是气象服务的关键时期。近几年来,我国汛期天气气候形势复杂多变,台风、暴雨、高温、干旱、强对流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气象灾害种类多、范围广、灾情重。
我们要千方百计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不断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确保洪涝灾害等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及时插播和滚动播出,同时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及时发布,使气象预警信息在有效的时间内通过有效的渠道到达有效的用户手中,努力使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进入农村、企业、社区和学校。
我们要特别重视和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服务工作。加大力度,加快气象应急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气象部门在各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中的作用,完善突发事件气象应急预案。(编辑:孙爱东)
清理“红头文件”,百姓怎么看本刊记者
,红头文件”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许多“红头文件”已经不合时宜,有的甚至与现行法律法规相冲突。据了解,从2003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国31个省级政府对报送备案的9745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发现违反上位法规定的就有623件。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下发《关于开展行政法规、规章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对现行行政法规、规章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实际上已经失效的,要宣布失效;行政法规与法律不一致的,要予以修改。整个清理工作要于2007年10月底前完成。这无疑是建设法治社会、规范政府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举措,广大人民群众在为之叫好的同时,也寄予了诸多期待。
问题“红头文件”源头何在
近些年,“红头文件”满天飞的状况虽已基本得到控制,但在不少地方,一些“问题文件”仍在以政府的名义滥发。2004年,河南省沁阳市政府发文规定,凡是在当地工业投资500万元以上,或房地产业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客商,就可以享受“超国民待遇”:车辆违规不用受罚、子女上学可自由择校、娱乐场所消费不受公安机关检查、医院看病半价支付、风景区免收门票等;2006年4月,湖北省汉川市政府办公室下发“红头文件”:全市各部门全年喝“小糊涂仙”系列酒价值总目标为200万元,完成任务的按照10%奖励,完不成的通报批评;福建省平和县曾发文规定:没有初中毕业证,就不给办结婚证;河北省平乡县在公开招录中小学教师时发文要求:被录取教师需要在规定时间内,交纳2万元~7万元不等的师资培训进修费,否则按自动放弃对待……上述以“政府”名义颁发的“红头文件”,无不打着“改革”、“发展”等旗号,行的却是谋取地方或部门利益之实。
安徽读者贾如军来信指出,山东省委办公厅的“红头文件”赫然印在了某高档香烟的广告图案上,该文件的内容为同意该品牌的卷烟作为山东省接待用烟。这种打着“政府”招牌的香烟广告,折射出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暧昧关系。
河南读者张东阳认为:清理“红头文件”,首先要纠正相关政府部门领导者的错误政绩观。正是由于种种错误的政绩观导致了“问题文件”的产生,比如,“喝酒文件”、“超国民待遇文件”、“香烟文件”等,就是一些地方、部门权力无限膨胀的极端表现。因此,清理问题“红头文件”,必须纠正部门利益至上、官本位、以权代法等错误观念,增强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民生民主观念。只有这样,“问题文件”才不至于总是以“道貌岸然”的面孔出现,不再以“政府”的名义泛滥。
“政出多门”何时休
长期以来,在一些地方,“政令不畅”、“各自为政”等问题痼疾难消,令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在贯彻执行中受阻,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某些地方的决策者对于国家政令与法规有意无意地曲解。为什么一些地方和部门的“红头文件”能够大行其道,而中央的一些政令却“出不了中南海”?就是因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作怪,“政出多门”是导致部门职权重复、交叉,“红头文件”互相冲突、打架现象频频发生的根本原因。
湖南读者维骏说,目前,我国的各种法律法规不可谓不健全,但是,真正能贯彻到底的又有多少?我国的土地管理法确定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红线”,但某些地方政府的一纸“红头文件”,却能随意征走成百上千亩土地去搞开发;我们的环境保护法不可谓不严厉,可是,举国上下还有多少河流湖泊没被污染?还有多少城市能看到湛蓝的天空?特别是近期的太湖蓝藻污染事件,难道不也是“地方保护”惹的祸吗?多年来,太湖沿岸那些早该关闭查处的污染企业,如果没有政府保护的“红帽子”罩着,恐怕太湖的今天也不至于如此不堪。
江苏读者吴江认为:仅仅寄望于依靠全面清理“红头文件”来实现政令的畅通,显然还远远不够。某些曲解政令的“红头文件”显然不是从天而降,而是通过一部分人经过一定的程序或是机制制定出来的。而这些隐身于“红头文件”背后并最终催生了问题“红头文件”的人员、程序与机制,恐怕才是导致政令不畅的根源所在。因此,在全面清理“红头文件”的同时,更应着力于改变或革除催生这些“红头文件”的程序与机制,通过完善制度来约束以“政出多门”形式出现的部门利益之争。
短期“清理”难治“经年顽疾”
众所周知,“红头文件”的产生大多有其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而其中最明显的因素就是:它代表了一定时期和阶段一些地方官员及部门的执政意图,往往也凸显了一些地方权力运行中的长官意志。比如,有些地方文件规定:工商、税务等执法部门不得进入开发区检查某些企业;有的地方公然出台违法罚款和乱收费的“红头文件”;有的地方竟以“红头文件”作为企业违法征地、肆意污染环境的保护伞!但是,谁来纠正这种“长官意志”决定一切的现象呢?况且,多少年来,各地方、各部门的“红头文件”难以计数,靠短时间的匆忙“清理”,到底能有多少成效?
江苏读者顾一冰来信指出:有必要对我们的行政法律体系重新进行审视和设计。立法法对行政立法程序规定得过于笼统,政府及其部门的抽象行政行为很可能会出现问题,并导致“恶法”出台,比如不少地区以政府“征收”、“拆迁”为目的出台的“红头文件”在公平、合理、适当等方面就出现过许多漏洞,因此,有必要对“红头文件”的制定与实施进一步加以约束。
江西读者林金芳认为:如果说对“红头文件”的清理是一种治标行为的话,那么,规范政府行政权力才是治本之策。在我国,规范政府行政权力,最重要的任务莫过于“权力清偿”。政府权力归位,公民权利才能回归。此外,对“红头文件”的清理也应该规范化、制度化。“运动式”的清理,有诸多弊端,不但成本高,浪费社会资源,而且也会产生诸如“选择性清理”等不良现象。
浙江读者吴杭民建议:应有效制约地方立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现象,一旦发现“红头文件”出现违规违法等问题,有关部门应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从而用严格的制度来保证“红头文件”的严肃性、准确性。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出现越位、走形的“红头文件”层出不穷的现象。(编辑:汤延涓)
“草根银行”为农民致富“造血”
周为龙 刘坚
农村资金“缺血”怎么办?发展资金互助组织无疑是个好招。2006年2月,苏北地区首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盐城市阜宁县硕集镇富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应运而生。这家“草根银行”一年来运作状况如何?给当地农民带来哪些好处?
让“贷款难”不再难
硕集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普通小镇,和其他地方一样,贷款难成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制约因素之一。五六年前,硕集镇还有合作基金会、信用社、农行、邮政储蓄等4家金融机构,目前仅剩下了信用社。当地经济总量增长了好几倍,农民贷款的“胃口”也大增,然而贷款量却减少了近一半。与此同时,信用社贷款资格要求高、手续繁杂,贷款难问题更加凸显。这可咋办?在农民的期盼中,富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应运而生。
富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是农民自发成立的金融组织,与以前农村合作基金会不同。基金会属于官办,听地方政府领导,而合作社则完全是民办。富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牌子,没有挂在镇政府大院,而是挂在镇上一个居民区内。作为资金互助社发起人之一的冯子光说,这样做就是要让群众知道,我们完全是民办的。
冯子光告诉记者,我们瞅准了农村资金互助业务发展的广阔前景,加上中央、省、市支持,相信一定会运作成功。合作社选择的工作人员都知晓政策,对当地“社员”知根知底,对农民的需求也非常了解,所以操作起来及时、方便,群众十分满意。
合作社的建立,不仅为农民兄弟应急解难,同时能有效抑制农村长期存在的地下“钱庄”,防范和避免高利贷对农村稳定带来的不利影响。
严格章程? 稳步推进
合作社在实际运行中,坚持按章程办事,凡申请入社者必须符合4个条件:一是住址必须在本镇范围内;二是必须是农民;三是必须承认合作社章程;四是必须认购不少于最低限度的股金(50元)。农民加入合作社后,可享受合作社的资金融入、融出服务,并承担章程约定的各项义务。
控制贷款风险是入社农户、当地政府共同关心的话题。冯子光介绍说,合作社首先严把工作人员聘用关,目前有工作人员11名,分布在全镇8个行政村,都具有很好的信誉和业务能力,无赌博等不良嗜好。每人入股股金3万元,也可以说是风险抵押金。
合作社在全镇设立了5个贷款站点,规定贷款区域,不允许跨站点放贷。贷款额度在2万元以下的由站点论证人负责审核发放,超过2万元的要提请合作社集体会办解决,贷款期限一般是半年,特殊情况不超过一年。每笔借款的还款责任顺序是第一借款人,第二担保人,第三论证人,最终借款的管理和收回责任由论证人承担。
富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从成立运行至今,没有发生一起坏账。至2007年5月底,已发展社员1100人,吸纳互助金960多万元,向社员投放互助资金490多笔,累计贷款达1547万元。
支持生产生活? 群众互惠互利
存款来自农户,贷款用于农户,是富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成立的目的和遵循的宗旨。从合作社的贷款记录和农民的反映来看,这一宗旨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合作社70%的贷款用于农民经营二、三产业和自主创业,农民用于医疗、嫁娶、上学这三项开支的贷款占20%。
王珍是硕集镇的养猪大户,去年她看到生猪行情回落,没人敢养猪,认为机会来了,便向有关机构申请贷款,对方怕亏了不肯贷。没有办法的她,火线加入合作社,向合作社贷款,合作社贷了3万元给她。下半年生猪行情恢复,王珍净赚了4万元。
马躲村一名入社农民的孩子夜里突发急病,一时又拿不出钱来,情急之下打电话求助合作社,工作人员连夜拿了1000元送去。孩子的父母激动地说,这真是一笔救命钱啊。冯子光介绍说,合作社根牢底实,服务图的就是个及时、便捷、高效。
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毕竟是个新生事物,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冯子光坦言,虽然中央、省、市都出台文件,引导、鼓励成立农民资金互助组织,但目前相关法律法规没有跟上,所以合作社还处于业务上没人指导、管理上处于“真空”的状态。同时,合作社还应尽快制订一套实际可行的操作规程,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理事会、监事会。(编辑:秦交锋)
我的高考志愿谁做主
今年的高考刚刚过去,一些同学给我们来信说,他们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基本上要听父母的,没有主动权。因为父母觉得孩子的社会经验少,根本就不知道哪个学校好,哪个专业好就业。这些同学承认父母说得有道理,但同时他们也表示:许多同学都有自己特别渴望从事的职业,也许那个职业确实不如父母说的那些热门,将来的待遇可能也没有那么高,可自己感兴趣。难道一定要为了实际利益而放弃理想吗?其实,这些同学提出的是一个每届毕业生都会碰到的问题。究竟该怎么办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吧。(编辑:王秀真 苏娅)
学生论坛刚刚经历过这样的一幕
作为一名今年刚刚参加过高考的学生,我对此深有体会。
我填报志愿之前,在爸爸、妈妈的发动下,家里所有亲人都上阵了,姨妈、叔叔、舅舅到处为我打听各个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以及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他们经常互通信息,展开紧张而热烈的讨论,也许是怕影响我学习,只是偶尔才征求一下我的意见。而我呢,其实早已有了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尽管不像他们说的那些那么热门。他们最在意的是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待遇好不好,而我考虑的却是自己的爱好,他们所说的那些专业,我丝毫不感兴趣,如果选择了,将来肯定一事无成。我以自己将来的长远发展去说服他们,虽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的,但确实费了不少口舌。
学校报志愿那天,几乎所有同学的家长都到了,看来是生怕孩子自作主张。当然,大多数家长和孩子还是能够达成妥协的,尽管这中间好多同学都是被家长说服,报了比较热门但自己却不喜欢的专业。但也有几个同学与父母的意见始终不一致,一个女同学气得趴在桌上哭起来,还有一个男同学和家长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拂袖而去。
我认为,在报志愿时,家长往往比较实际,他们觉得孩子不切实际,怕他们学了冷门专业将来吃亏。但实际上,“行行出状元”,只要孩子喜欢,那么在各行各业都会干出好成绩。
陈易我的大学我做主
我现在是初一的学生,填报高考志愿的事情,离我还远。但每年看到身边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报高考志愿时的烦恼,我感到很不理解。他们不愉快的理由主要是填报志愿时,自己一点发言权都没有,全部被父母“包办”了。
我的大学我做主!我认为上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学生自己有什么特长、什么爱好,对什么专业最感兴趣,只有自己最明白,只有自己最有发言权。填报什么样的高考志愿,最终当然应该由学生来做主。社会上这样的“悲剧”屡见不鲜:孩子按照“父母的志愿”入学后,对专业不感兴趣,最后成天只是混日子,什么也学不到。我想,没有家长愿意看见这一幕吧?当然了,作为学生也不能太固执,多听听父母和亲朋的参考意见也是很有必要的,毕竟他们阅历比我们丰富得多。
我认为,父母应该是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帮助我们选择好属于自己的路。
山东省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 李淑帅需要互相理解
作为一名高二的学生,离高考其实已经不远了。对于高考志愿的填报,我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父母也非常支持我,并不过分干涉。相对于那些“父命难违”、“母命难抗”的同学,我觉得自己还是很幸运的。
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父母与孩子需要互相理解。家长由于经历丰富,考虑问题比孩子更为周全,更贴近实际,而孩子虽然更富于激情,但做事也更容易冲动。高考志愿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人生轨迹,因此孩子一定不能把家长的建议当耳边风。当然,建议只是建议,如果自己的意愿完全被家长操纵,我认为那就不好了。这时,我们需要向家长说明自己的意愿,让家长理解我们。作为家长,我觉得不能一意孤行,要立足于从孩子的角度想问题,不要强行将其志向扭转,也不要总是以“权威”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如果你也是孩子,你就会明白:这种滋味真不好受。
在此,我建议跟我一样明年就要参加高考的同学,就这个问题,一定要尽早和父母多沟通,多交流,讲清楚自己将来填报某个志愿的理由,以及自己学习这个专业所具有的优势。孩子和父母的互相理解与尊重,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外国语学校
张路我的遗憾三年前的我,也被高考志愿的选择弄得焦头烂额。由于成绩还不错,我对未来很憧憬。按自己的意愿选了几所大学后,我兴奋地把它们拿给父母看,结果全被否决了!经过亲戚朋友的商议,最终我来到了现在的学校,选择了现在的专业。
现在的我已经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了,在学校发展得也不错,但是,心里的那份遗憾却丝毫没有减轻。对现在的专业,我没有任何兴趣,也根本无法想像将来要在不喜欢的岗位上工作一辈子是怎样的感受。所以我真的很想对参加高考的学弟学妹们说一句:我的未来我做主,只有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才有拼搏的动力,也才能把你的才能发挥到极限!或许家长会考虑将来的就业形势,但谁又能说清4年之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当然,我说自己做主,并不是一意孤行,丝毫不采纳父母的意见。意见一致最好,如果有分歧了,一定要心平气和地好好商量,千万不能因为一时意气用事而后悔一生。
南京审计学院 焦静感谢父母
三年前的7月,我正为报考哪所学校而犯愁。家里的意思是要我报考离家近些的学校,一来大连、沈阳的学校都不错,二来父母还可以多照应我些。可是我从小就向往军营,立志做一名军人,再则我还想离家远些,到外面闯闯。意见不统一,我们便召开了个家庭会议。爸妈说明了他们的意见及其好处,我也谈了想法,最后老爸说:“今天晚上你再想想,想好了,明天我们去学校填志愿”。经过一夜的思考,我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上了现在的学校。
事后我问爸爸:“我是不是让你们失望了?”他说:“你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来决定,我们只是你的参谋。”如今,我已经是一名大三的学生了,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爸爸的决定也是英明的,军校的生活很充实,我也圆了儿时的梦。
做孩子的“参谋”,说起来简单,其实许多家长很难做到,因为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喜欢处处为孩子拍板定夺。爱子心切,人之常情。可是,高三学生大多已满18岁了,他们已经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做家长的在宏观上把握一下就可以了。只要大方向正确,最终还是把决定权交给孩子吧,强扭的瓜不甜啊!
空军第一航空学院 高立臣老师观点加强沟通,合理规划西安石油大学 朱媛
高考填报志愿大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孩子的理想和家长的安排比较一致,另一种就是孩子与父母的意见大相径庭。出现冲突,如何处理?我觉得孩子不应该一味地听从父母的安排,但也一定要认真考虑他们的看法。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叛逆情绪比较严重,对父母的建议,往往会本能地加以抗拒:老爸老妈和我有代沟,他们说的和我想的根本就是两码事!这种抵触反应实在要不得。很多时候,父母比你自己更了解你。他们看着孩子成长,对他们的个性、能力、优缺点十分清楚。而且,每位父母都无私地爱自己的儿女,他们在选择志愿时,必定仔细斟酌,综合权衡,最大限度地为子女的发展和前途考虑。作为孩子,要理解他们的一番苦心。
因此,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希望每位考生都要跟家长充分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但家长也必须明确,高考志愿是孩子的志愿,绝不能强迫孩子听从自己的意见。家长尤其应该注意的是,不要一味地要孩子去报考一些热门专业,要知道,孩子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可能走向成功,而成功的关键,就是他们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的职业。因此,家长在给孩子提供填报参考时,一定要考虑孩子的爱好和特点,不要人云亦云,耽误了孩子的前程。
父母要当好孩子的“参谋”
1994年儿子参加高考。因为他多次在我面前说过,特别喜欢记者这个职业,所以我就通过多方面渠道,详细了解各学校的情况以及新闻学专业的一些具体情况。随后,我就问儿子想怎么填报志愿,听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果然,他对我说,他非常想报考一所大学的新闻学专业。我听后,就把已经掌握的这几所大学的情况对儿子说了。当我说这几所大学的新闻学专业分数比较高,以儿子的学习成绩不一定能被录取时,他问我:“如果这些大学不行,哪所大学适合我呢?”我就对儿子说了我的建议:省内一所大学虽然不如你想报的大学知名,但是这所大学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非常高,而且分数线不太高。儿子听后,非常高兴,当场就采纳了我的建议,后来证明我的指导是完全正确的。
通过亲身经历的这件事,我认为在孩子填报高考志愿这个问题上,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家长在充分考虑孩子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做孩子的“参谋”,而不是替孩子说了算。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 李相田
过来人语我理解父母的苦衷辽宁省大连市 高立树
对于我来说,虽然高考已经过去了整整10个年头,但填报高考志愿时的情景却依然历历在目。
填报高考志愿是大事。为此,我特地请假从县城中学赶回乡下的家中向父母征求意见。父母是地道的农民,读书少,对于我上学的事一般很少干涉,但对填报高考志愿却十分关心。记得当时正在地里挥舞着镰刀的父亲,停下手中的活,点燃一根烟,猛吸了一口后对我说:“我看师范学校比较好,交钱少,而且工作也容易安排;再就是军校,毕业后工作不用愁,上学期间不但不用自己交钱,国家还给钱。”最后,父亲又加了一句:你自己拿主意吧!
看着父母在炙热的阳光下挥汗如雨的场景,我知道,虽然那都不是我真正的理想,但我必须听从父母的意见。最后,我选择了报考军校。即使现在,回想当年的情景,我依然非常理解他们的苦衷。有些事情无法改变,但只要自己努力,也会迎来另一番动人的风景。
观点集萃我担任班主任时就发现,许多学生的志愿都是父母的志愿,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对高校的情况缺乏了解。如果高校不那么“高高在上”,能让学生在高中时就了解高校,走近高校,那么也许他们在填报志愿时就不会茫然无助。
———江西省安福二中 涂春霞
去年填报志愿时,本来自己填的是中国计量学院的知识产权专业,但父母极力反对,认为它没名气,离家远且专业太前卫,并调动亲友轮番游说,最终我改掉了志愿。现在挺后悔的,因为我的分数完全可以上那个专业,再说那个专业没准以后挺吃香呢,悔之晚矣。
———四川外语学院 魏长玲旁观者言点滴自由,关乎一生河北农业大学 张树捷
那年参加高考,与我同班的一位好朋友考得比我好得多。回校填志愿那天,我都填完了,他却仍旧没动笔。问他原因,他苦恼地说,家里人让他报会计专业,可他自己爱好机械专业,来这儿时父母再三叮嘱,一定要报会计专业。后来,我得知他舅舅在市里某银行当领导,父母希望将来他也能在这个行业工作,一来工作环境好,二来不必费力找工作。
最终,他不得不按家人的意思报了会计专业,我们步入各自的大学。可未到年终,他突然打电话告诉我,他已经回家复读高三了,原因是他对所学的专业一点兴趣都没有,简直是一种煎熬。我真为他感到可惜,按成绩本来可以选择一所好大学和自己喜欢的专业,可从了父母的意愿,却苦了自己,不得不从头再来。
其实,选择专业不仅仅是为了将来能求得一份好工作,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来能从事一种自己喜欢的职业,乐在其中,这样的人生才有意思。因此,家长应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他们一点自由。
买“贵”的背后尹卫国
在总价值4000余万元的政府采购中,卫生部和国家发改委最终选中了定价最高的厂家。为此,采购流标公司向国家发改委、卫生部提出了书面质疑,但没有得到答复。北京现代沃尔以“财政部的不作为”为由提起行政诉讼,将财政部告上了法庭,一审胜诉。法庭要求财政部就政府采购只买“贵”的问题必须给予答复。
据报道,2003年,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委托代理机构公开招标采购仪器设备,但两次中标者是同一公司,而该公司的报价是所有供应商中最高的。同样功能、同等质量的仪器,现代沃尔报价5.68万元,而中标公司报价8万元,两次竞标568台仪器,差价高达1300多万元。
同样的仪器设备价格差高达1300多万元,而相关政府部门为何只买“贵”的?其中是否隐藏着一些“秘密”?
有“阳光采购”之誉的政府采购,曾被称为采购领域遏制腐败的“灵丹妙药”。可如今在一些地方,这“灵丹妙药”有点变味、异化,“阳光”少了,暗箱操作多了,尤其是政府采购只买贵的,不买贱的;只买进口货,不买国产货;只买名牌,不买非名牌,广受质疑或诟病,可见政府采购已凸显诸多“软肋”。
,软肋”之一,被少数利益集团“绑架”。有的地方政府采购形成了固定的供应商,公开招标只是做做样子,报价竞争形同虚设,“阳光采购”成了美丽的“外衣”,少数政府采购人员甚至与供应商沆瀣一气,其中是否隐匿着权钱交易、商业贿赂,很值得怀疑。
,软肋”之二,只认名牌、进口货。不久前某省公布2007年政府采购清单,进入采购目录的几百种商品,大到电子电器,小到办公用品,全是清一色的价格昂贵的进口或国产名牌,其中进口货占80%以上。笔者认识一个老板,他说政府买东西最爽,花钱眼睛不眨一下。何故?因为政府采购费用全部列入财政报销,花再多的钱无需自己掏腰包,何不买贵的、好的?
我国每年政府采购数额巨大,现代沃尔将财政部“告倒”具有破冰意义,极有可能撼动现有的政府采购模式和资金管理机制,连财政部都大呼震惊,认为这一判决会影响到政府每年数千亿元的采购工作。
现实中存在的奢侈采购是源于政府手中有钱,资金管理过于宽松,这就需要通过法律和制度设计紧一紧政府的“钱袋子”,严格控制资金,培养政府节俭精神,鼓励多采购价廉物美的国产商品。(编辑:孙爱东)
如何看中东乱局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 余国庆
伊拉克国内爆炸连连,巴以和平前路茫茫,黎巴嫩境内冲突四起,伊朗核问题各方角力……今年以来,热点频出的中东地区给人以危机四伏的感觉。而且,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中东当前的乱象与美国在中东的所作所为有一种脱不开的联系。
伊拉克:美军不撤,动荡局势难平
6月13日,伊拉克中北部什叶派宗教圣地阿里·哈迪清真寺再次遭到炸弹袭击,残存的两个宣礼塔被炸毁。关于阿里·哈迪清真寺,关心伊拉克局势的人们一定还记得,去年2月,正是这个清真寺被炸引发了什叶派与逊尼派之间的大规模教派冲突。短短几天,有近200座清真寺遭袭,百余人丧生。
阿里·哈迪清真寺的遭遇是整个伊拉克国家局势的缩影。虽然伊拉克战争结束已经4年多了,伊拉克也成立了新政府,但安全问题始终困扰着美军和伊拉克当局。
据统计,至6月8日,在伊拉克阵亡的美军突破3500人,英军的阵亡人数则至少150人。而伊拉克民众在暴力事件中死亡的人数至少要10倍于美英士兵。
目前伊拉克暴力事件的性质复杂,目的各异,有的是针对美军,有的是针对政府军警,有的是教派之间的仇杀,还有的是滥杀无辜,追求轰动效应。不难看出,伊拉克安全局势持续恶化最根本的原因是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民众普遍认为,伊拉克战争是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战争,且是在美国编造谎言的基础上发动的。战争打破了原有的伊拉克政治和社会结构,造成国内政治、宗教派别林立,各派之间矛盾错综复杂。尤其是外国军队的长久驻扎,激发了民众的排外情绪,只要美军继续在伊拉克存在,各种各样的袭击和反抗还会持续下去。
巴以:久陷僵局,美国难觅良方
巴以问题是中东的老大难问题,今年局势出现的新特点是,巴以双方都因内部问题闹得焦头烂额,无暇他顾,且又因西方国家和以色列坚持不与哈马斯主导的巴新政府接触,恢复巴以和谈更是显得遥遥无期。
今年2月,巴勒斯坦两大派别法塔赫和哈马斯签署“麦加协议”,并在3月组建了联合政府,但这并没有解决双方在一些问题上的严重分歧。巴内政部长卡瓦斯迈5月14日辞职后,新人选迟迟没有推出,给混乱的局势火上浇油。从6月10日起,哈马斯和法塔赫再度爆发冲突,在几天时间里,哈马斯武装攻占了法塔赫在加沙的多个安全设施,几乎控制了加沙全境。阿巴斯随即宣布解除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的总理职务,另组紧急政府,巴勒斯坦陷入分裂的边缘。
巴勒斯坦内部动荡,除自身原因外,与美国和以色列拒不承认哈马斯政权,对巴采取封锁哈马斯、支持法塔赫的区别对待政策分不开。舆论认为,哈马斯拿下加沙地带,是对美国对巴政策的沉重打击,恢复和谈希望更加渺茫。
在以色列方面,去年初接替沙龙的奥尔默特在就任以色列总理后麻烦不断。今年,他先是涉嫌在以色列第二大银行国民银行的私有化过程中受贿被刑事调查,后又被一个特别委员会认定在去年夏天的黎以冲突中严重失职,受到国内舆论的猛烈批评。反对党要求提前进行大选,以色列政局进入新的动荡期。
面对巴以僵局,美国试图对中东政策进行适当调整。今年3月,美国国务卿赖斯在她的中东之行中提出了一个新的“政治地平线”概念,即在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之间开辟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全新“政治地平线”,但巴以双方和一些阿拉伯国家似乎并不热心。事实上,美国的这一新提法,是在“路线图”计划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想在解决阿以关系问题上有所作为。但美国在调解巴以冲突时一向偏袒以色列,难以取得巴方和阿拉伯国家的信任,“政治地平线”因而很难成为现实。
黎巴嫩:外力介入,政局持续动荡
近年来,黎巴嫩局势的持续动荡使之成为中东一个新的热点。2005年2月,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被炸身亡。美国等西方国家认为,亲叙利亚的势力策划了这起事件。安理会于2006年3月通过第1664号决议,要求成立调查哈里里遇害案的国际法庭。安理会决议在黎国内引发了两种反应:黎总理西尼乌拉以及议会多数派对决议表示欢迎,但是,黎真主党、黎总统拉胡德和议会议长贝里却认为安理会的决议是对黎巴嫩主权的侵犯。黎国内局势由此陷入动荡。
今年5月20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基督教徒聚居的艾希拉菲亚区发生爆炸事件,造成一死多伤。当天,黎政府军和藏在黎境内巴勒斯坦难民营中的“伊斯兰法塔赫”武装分子开始交火,激战到6月中旬也没有结束。这是1990年内战结束以来黎巴嫩最为严重的内部流血冲突。有分析认为,“伊斯兰法塔赫”组织挑起冲突的目的可能是为了阻挠设立审理哈里里遇害案的国际法庭。
不论是哈里里案引发的一系列风波,还是与“伊斯兰法塔赫”的武装冲突,都可以看到黎巴嫩局势演变中外力介入的影子。现在的黎巴嫩西尼乌拉政府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但议会和总统府却由亲叙利亚派把持,这种政治现状加剧了政局的动荡。
伊朗核问题:美伊较劲,短期难有结果
去年以来,伊朗核问题持续紧张。目前核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伊朗坚持认为拥有和平发展核能的权利,不肯放弃核计划,并不断加快铀浓缩进程;二是联合国安理会相继通过制裁伊朗的决议,并且准备通过更为严厉的制裁决议;三是美国积极备战,派遣数艘航空母舰游弋波斯湾,伊朗也多次举行军事演习以示对抗,美伊军事冲突似乎一触即发。
伊朗核问题的实质是如何看待伊朗的核能计划。美国担心伊朗发展核能是“另有所图”,并且指责伊朗秘密发展核武器,违反了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中承担的义务,并竭力主张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希望借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取消或中止伊朗的核计划。伊朗坚决拒绝美国对其发展核能计划的不实指责。
2006年12月和2007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先后两次表决通过了有关伊朗核问题的1737号与1747号决议,要求伊朗在60天内停止浓缩铀活动。2007年5月24日,在1747号决议规定2个月的期限到达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发表报告,指出在过去的2个月内,伊朗扩大了铀浓缩活动的规模,并且认为伊朗政府对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缺乏合作诚意。美国随即开始寻求安理会加大对伊朗的制裁力度。
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和伊朗现在一方面剑拔弩张,另一方面又开始寻求对话。5月28日,美国与伊朗就伊拉克问题举行了大使级会晤,这是1980年双方断交以来最高级别的双边会谈,反映了美国不得不重视伊朗在中东的地位和作用,在选择动武和动武时机方面仍然谨慎。
由于有关各方在伊朗核问题上都有自己的利益和目标追求,特别是美伊的立场在短期内不可能弥合,伊朗核问题还没有走到摊牌的时候。(编辑:赵利根)
沙漠里建起“鱼米之乡”
张崇防 韦巍
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缘的马里共和国,2/3国土面积是沙漠,气温最高达40多摄氏度。但就是在这样一个沙漠之国,一家中国公司通过数年艰苦努力,在沙海中开辟出一处“鱼米之乡”。
三年整出千顷良田
在中国海外工程总公司(简称“中海外”)开垦并经营的贝瓦尼农场,半月谈记者看到这样一幅景象:绿油油的稻田一望无际,田中静立着一株株高大的面包树,三三两两的黑人农民正在田间劳作,偶有大的动静还会惊起一群群白鹭……一条干渠和数条支渠沿稻田边缘蜿蜒而去,渠水碧绿清澈。渠堤由当地特有的红土堆砌而成,堤上搭有一个个凉棚,当地农民在此休息、居住,有的以捕鱼为生,因为从尼日尔河引来的渠水,带来了大量非洲鲫鱼。
这片足足有1000公顷的稻田,与沟渠、白鹭、农夫一起,构成了一幅“塞外江南”的景致。之所以称为“塞外”,是因为贝瓦尼农场位于马里的塞古大区,距市区大约80公里。
1998年,中海外来到贝瓦尼搞农田整治,工程项目包括拔除灌木、平整土地、修建水渠等。据中海外驻马里总经理梁莹介绍,公司先后投入300万多美元进行农田整治和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根据公司与马里政府所签协议,在3年的开发期结束后,中海外还可拥有长达20年的经营权。2000年,中海外在其中的200公顷水田中种上了水稻。
分租经营双方受益
但是,种了两季水稻后一算账,收益并不理想。
负责经营贝瓦尼农场的张忠凡经理向记者介绍,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公司职工原本不是搞农业种植的,缺乏相关的技术和经验;雇用当地劳动力会遇到很多棘手问题,如需要派专车接送他们上下班等;这里的土壤条件不同于国内,底部缺乏硬层,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难以充分派上用场,影响了生产效率;还有时常发生偷盗现象等。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中海外决定从2001年起将绝大部分的稻田对外出租,每公顷单季(6个月)租费为6万西非法郎(约合120美元)。
目前,整个贝瓦尼农场的稻田被300多个租户抢租一空,承租者多为当地的政府官员和有钱人。他们通常把租来的农田再交由自己的农民亲戚或者干脆雇当地人耕种。中海外自己仅留下10多公顷稻田作为示范田,并派农业技术专家到田间向当地人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从过去几年的收成来看,大租户收获了大量粮食,小租户解决了自身的温饱问题,数百个当地家庭直接从中受益。而对中海外来说,则获取了较为可观的租金,每年净进账几十万美元。
马里欢迎中国公司开发农业
马里虽然大部国土面积为沙漠,但非洲第三大河尼日尔河蜿蜒流经其南部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使得这里成为马里乃至西非地区的重要水稻产区。不过,由于大片优质土地尚未有效开发,当地居民虽有一定水稻种植技术,仍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公司的到来,不仅帮助开垦了大片农田,而且改善了当地已有的农业种植条件,成了“造福一方百姓”的重要力量。
中海外除经营贝瓦尼农场外,还在承建另外4个农田项目,其中包括去年签约的2007公顷的农田整治和在莫普提大区进行的水渠修建项目。当地政府明确表示,支持中国公司来马里进行农田开发和农业生产承包。而且,土地问题在马里不具有敏感性,这一点与南部非洲几个国家,包括津巴布韦、纳米比亚以及南非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
不仅是中国公司,其他国家的公司也看到了马里农业开发蕴含的巨大商机。在距离贝瓦尼农场不到100公里的地方,一家美国公司正在规划设计一个面积达15000公顷的农业项目,其中包括整治农田、修建水渠、铺设道路等多项工程。另有一家美国公司计划在此建造一个糖厂,并为此规划了甘蔗种植园项目。(编辑:赵利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