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也是政绩 微言 来源,半月谈2007年第1期就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言,GDP的上升毫无疑问是政绩。但是,实现绿色GDP的发展,保护了绿水 青山同样是政绩,而且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绩。
绿色GDP是扣除经济发展对自然和人的损害之后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净值,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协调统筹、可持续发展观念之上的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GDP意味着观念的深刻转变,意味着全新的发展观与政绩观。绿色GDP更能科学地衡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短短两三年时间,“绿色GDP”在我国由一个冷僻陌生的专业名词,正在迅速走向一个能实实在在指导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和战略;由学界开始走向社会;由政府文件、工作会议和宣传培训开始走向决策者、管理者和公众。在这种大背景下,全国10省市的绿色GDP核算试点工作全面铺开。这充分表明,绿色GDP核算在我国正处于一个由理念倡导向试点核算推进的重要关键时期。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资源能源瓶颈时期,再也不能承受资源枯竭带来的挑战;中国社会进入人均GDP 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矛盾多发期,再也不能承受环境污染引发的社会问题。但是长期以来,环境代价到底有多大,一直只停留在粗略的估算水平上。正如国家权威部门所言,核算出来的某些数据有时会“很荒谬”———因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能增加GDP。例如,发生了洪灾,就要修堤坝,这就造成投资的增加和堤坝修建人员收入的增加,GDP数据也随之增加。再例如,环境污染使病人增多,这明摆着是痛苦和损失,但同时医疗产业大发展,GDP也跟着大发展。中国在20多年来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但这“增长”又是通过多少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赤字换来的呢?因为缺乏权威性、科学性,这种估算难以成为发展决策和政绩评价的依据。
这就要求我们从战略高度和指导思想上转变发展观念,找到一个科学的,既能反映发展速度,又能评价发展质量的工具。因此,国家提出采用绿色GDP这个指标来衡量我们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并提出利用这个指标来考核领导政绩,其主要目的是逐步引导各级领导转变发展理念,并将理念付诸行动,从根本上改变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发展观念,改变环境问题只有在温饱问题解决后才能考虑的错误思想。
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在开展绿色GDP核算研究工作,但尚未形成一套国际公认并采纳的绿色GDP核算制度。尽管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我们也要发扬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大胆地迈出第一步。
建立中国绿色GDP核算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同时也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程中的又一重大举措。启动试点本身就是向全社会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
10个试点省市的积极参与,是研究成果价值的充分体现,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是开展核算的最坚实的基础。核算过程本身也带来许多有用的信息。如万元GDP能源资源消耗等指标,让我们了解哪些部门、哪些地区是资源消耗“高强度区”,哪些部门哪些地区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重灾区”?这样,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地确定污染治理重点、规划产业环保功能区、协调区域发展方向,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还要针对核算中发现的问题,加强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完善现行的资源环境统计制度,形成核算结果发布制度,并制定相应的核算监督管理制度。
绿色GDP核算工作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实践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突破口,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步工作,确保工作质量和目标顺利实现。
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不仅是为了得到一组数字,目的之一是要把绿色GDP核算体系指标纳入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指标体系,促进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理念,提高其科学决策的水平。
绿色GDP要建立在以人为本、协调统筹、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上,不能过于迷信技术手段。从世界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看,没有公众参与就没有环境保护。所以,在强调下大力气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同时,一定要坚持公众参与。
绿色GDP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当前还面临诸多技术难题、观念挑战和制度缺失。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具有战略眼光和超前意识,必须先把这个工作干起来,然后一步一步地扎实向前推进。
2007年半月评论(2):关注民生要有真举措以 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中央确立的执政新理念。以人为本,就要关注民生;关注民生,就必须有真举措。
民生问题无小事,处处留心皆民生。“拆1平方米旧房,补1平方米新房”,这是山东省济南市在旧城改造过程采取的新举措。此举给开发商定了硬规矩,也给拆迁户带来了大实惠。没有了昔日的剑拔弩张,少了以往的上访告状,拆迁户与开发商和谐相处,涉及近10万户的拆迁工作顺利推进。事实上,济南的做法并不复杂,就是政府站在百姓的立场上,真心实意地替百姓着想,让百姓切身感受到拆迁的人性化安置。通过拆迁改善了住房条件,实现了安居乐业,这种人性化的做法,自然受到群众欢迎。
举一反三,济南在拆迁上的做法值得借鉴。当前,诸如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等也是民生问题,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极高,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社会矛盾。因此,在改革中,在出台政策时,都必须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各级政府让利于民,让利于困难群体,而不是与民争利。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发展。但是,GDP增长了,并不意味着民生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相反,一些地方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在民生问题上留下了不少的欠账。环境恶化、贫富分化、部分困难群体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找不到工作等问题层出不穷,这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不和谐音符。
民生问题如何解决?对此,中央早已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论搞改革、促发展、还是保稳定,都必须以群众利益为重,以不损害群众利益为“底线”,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当前,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方面有些地方下的不是真功夫。有的地方关注民生的举措出台了一大堆,但落实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说村村通公交,却连出村的道路还没整平;说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老百姓却仍喊“看病贵、看病难”。
与那些表面文章相对照的是,有些地方在关注民生方面频出实招,成效显著,百姓满意。这些地方的成功,就在于领导干部作风扎实,善于从具体问题抓起,深入把握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细致入微地体察民情,使决策得民心、顺民意、有实效。应该看到的是,在民生问题解决得好的地方,依靠的是领导干部的觉悟和认识水平。重视民心民意的,就会把民生问题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而眼睛向上的,做做表面文章就应付过去了。因此,解决民生问题,绝不能仅仅靠领导干部的觉悟,必须要有制度作保障。
以制度保障解决民生问题,就必须真正发挥制度的刚性作用,要纳入科学发展观的考核序列。要保持制度的连续性,不要让一项惠民制度因领导喜好的改变而改变,看准的事要一抓到底,少变换镜头和焦点,力戒形式主义和政绩工程。
以制度保障解决民生问题,就必须要千方百计办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上学就业、住房行路、柴米油盐酱醋茶,看似琐碎,实际上件件关系群众生活,都是民生大计。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要尽力办好。现在,城镇和农村还有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干部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以制度保障解决民生问题,政府就必须要尽职尽责办好惠及广大群众的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在制定新年预算计划时,要使公共资源配置更多地向群众直接受益的方面倾斜,要更加重视社会建设和管理,大力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公共设施,优化公共服务,切实办好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事业,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环境。
胡锦涛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说,在新的一年里要“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新年伊始,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来到塞北坝上高原和苏北革命老区看望基层群众,其心系百姓冷暖的殷殷之情,犹如春风拂面。2006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作为今年着力推进的一项主要任务。我们期待着,2007年成为一个民生问题不断解决的执行年,一个让中国百姓获得实惠的民生年半月评论3让困难群体沐浴社会和谐的阳光春节临近,各地纷纷开展送温暖活动。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人员登穷庐,入寒舍,看望生活困难群众,给急需帮助的人们送去救济金和慰问品。在这个以快乐、祥和、平安为基调的中固传统节日到来之际,送温暖活动有如三月阳春,让众多困难群众感受到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社会的互助.感受到人与人的真情。
2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快速发展,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并逐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但是,由于财富积累远未达到充足程度。经济发晨不平衡,加上分配不公、社会保障不健全等问题,社会上仍存在不少困难群众.迫切需要救助。如果按联合国确定的每人每天1美元的消费标准。我国贫困人口的数量还是很惊人的。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中。有一些成员尤其应该得到关注,如农村和城市特困户、零就业家庭、受灾群众、五保户、因病致贫者、残疾人、流浪人员……为他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缩小他们与大多数人生活水平的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使困难群体得到救助,是制度文明的体现。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在它的每一阶段.都不能忽视对困难群体的救济。对于一种“好的市场经济”而言。如果说体现效率的优胜劣汰,表现在经济领域平等、充分的竞争上,那么与之相辅相成的.则是在社会领域应该体现公平正义。给困难群体以积极、及时的救助。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本质要求。
使困难群体得到救助,也是社会文明的证明。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先富者如何帮助更多的人走向富裕.是一个历史课题。对困难群体伸出援助之手,这不仅是中华民族扶危解困传统芙德的发扬光大.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棱心价值现造就时代风尚的具体体现。
因此,春节期间开展送温暖活动,各级政府责无旁贷。这不仅是民政部门的分内工作,同时也是政府各部门应同心协力抓好的事情。根据往年各地开展这一活动的情况,今年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开展好春节期间的送温暖活动。一定要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以往一些地方。在部署这项工作时。习惯安排那些交通便利的地方作为领导的慰问点;一些示范村、模范户。因为名声响亮,各方争相惠顾.而那些真正需要救助的偏远村屯,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一些在基层干部眼里惹麻烦的“刺头”。尽管境况凄凉.也元人问津。这些。都有悖送温暖活动的初衷。因为送温暖并不只是给困难群众以物质救济。而是更应该与他们面对面坐下来,真诚沟通与交流。点燃他们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因此,各级领导最应该去的,恰恰是那些困难重、问题多、矛盾突出的地方。
开展好送温暖活动。一定要带着感情去做。一些群众出现生活困难,作为一方领导,首先应检讨自己工作上的疏失。带着满腔热忱去帮助他们。但是.过去一些地方在安排这项工作时。存在着应付了事的倾向。有的慰问人员身到心不到。人来情不来。甚至有个别领导干部张扬追势,前呼后拥,要求电视有影、报纸有名、广播有声。将送温暖变成了作秀.引起群众反感。这种做法,不仅不能拉近与拜众的距离。反而加深了干群隔阂。
开展好送温暖活动,一定要把工作做细。作为一项拾遗补缺的工作。送温暖就是为了避免由于卅度蚨失和机制不健全.出现群众生活难以为继的情形。作为领导干部。对本地群众的生活状况,应做到心中有数。春节临近。特困户、五保户是否得到了救济?救助站是否运转正常?有没有农民工因拖欠拿不到工钱?有没有受灾群众仍无家可归?有哪些家庭因大病出现返贫现象?只有深入了解情况。把工作做细,送温暖活动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送温暖活动与建立对社会困难对象救助的长效机制、帮助其中有就业能力的人实现就业并没有矛盾。通过送温暖活动,可以深入社会底层,了解实情,加深时实现公平分配、解决社会贫富悬殊问题的认识,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再就业机制的建设。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人类理想。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既是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最强烈的社会吁求。在春节到来之际.广泛开展邀温暖活动.让社会困难群体像大多数人一样温饱无忧,欢度快乐祥和的春节。是对中央“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熏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求的落实.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动体现。摘自《半月谈》2007/13?
第4期是这个:亿万农民翘盼两会:6000封来信求解七大难题?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新农村建设行进一年,农村呈现蓬勃发展新气象,但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有些方面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又是一年两会时,许多农村读者希望本刊能抓住机遇,把一年来农民热切关注的各种问题归拢归拢。本刊编辑部从6000多封农民群众来信中,精挑细选、归纳整理出七大农村社会热点,力图向全社会传递来自新农村建设一线最真切的呼声。
涉农违法行政问题严重
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广大农民衷心拥护。从大量农民读者来信情况看,依法行政仍然是广大农村百姓关注最多、反映最大的问题。
新疆一位读者的来信很有代表性:“2003年,我们这里开始搞退耕还林。当时乡政府和我们签订合同,规定退一亩补一亩,林业局验收也全部确认了。但2007年发放补助时,却只按确认面积的73%发放,其余退耕面积一分钱补助也没有。中央规定,用于‘三农’的资金必须阳光运作,这条高压线谁都不能撞。可我们这里‘山高皇帝远’,拳头就是‘知县官’,撞了谁又能咋样?”
现阶段,不少地方行政部门以权代法、违法行政非常严重。有些乡镇征用农民集体土地,强拆强迁、赔偿不到位现象还很多。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现象屡见不鲜。有些地方除了征收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外,还加收“未婚先育费”、“计划外怀孕费”等。有的政府部门以“公益慈善”、“地方财政困难”等名义,搞强行捐款、摊派,损害农民利益。
政通方能人和。天津一位老年农村读者来信呼吁:“我们国家现在既要多立法,更要严格执法。希望今年两会上,人大代表能好好关注一下依法行政、从严执法的问题,以顺应民心,推动社会和谐。”
谨防新农村建设变调变味
在农村,伴随新农村建设,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对这些问题,农民反映非常强烈。其中一些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尤其应引起有关方面注意。
关于新农村建设规划。山西省运城市读者来信说:“我们这里不少地方,新农村建设没有规划。一些集体经济薄弱的村组为了修路、建校,把拍卖宅基地作为筹资主要渠道,这个组在这块地上卖,那个组在那块地上卖,导致新建的宅院毫无秩序。”江苏省农村读者来信反映:“一些农村,居民小区住宅楼统一由开发商承建,一套面积为150平方米的住宅楼售价均在14万元左右。这样的价格绝大部分老百姓承受不了。变味的新村建设使农民伤筋动骨。”
广大农民对“村村通”公路计划举双手赞成,但对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深感忧虑。河南省信阳市读者说:“村里修建了一条3公里的公路,由于施工偷工减料,无人监督检查,不到一年,道路多处路段开裂,路基塌陷,乡亲们望路兴叹:几十万元又泡汤了。”
江苏省大丰市农民来信指出,建设新农村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要真正使农民群众在这一进程中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享受到实惠。
土地“命根子”不断萎缩引发忧虑
可耕种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更是13亿国人的饭碗。
2006年9月,河南省固始县某乡部分村民代表致信本刊编辑部:“我们辛辛苦苦种下的水稻即将成熟收割。乡党委和政府领导突然告诉我们,水稻田被县里搞开发征用了,由于县里急等用地,过两天就来挖掘机、推土机施工,100多亩水稻很快被推平了。”
江西省瑞昌市读者反映:“一些地方的城郊农村又出现了新一轮耕地买卖风潮。卖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农户私人出卖,另一种是以自然村为单位集体出卖。购买者多为当地机关单位以及居住偏远的农民。交易大多没有相关部门合法手续,成交后,土地一般都用来建房。这种土地私自买卖现象,和新农村建设极不相称,势必会引发农村土地市场的混乱和基本农田的缩减。”
山东省菏泽市读者来信表示:“在我们村,10年前分地时,每人1.2亩,现在每人分不到9分地。这使我产生危机感,再过10年,我们还能给儿孙留几分地?一个种地的农民,没有耕地如何生存?”
希望严惩“腐败村官”
当前农村矛盾颇多,农村工作较为难做。少数基层干部的腐败行为激起农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伤害了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情,影响了党在农村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综合各地群众来信,“村官”腐败现象呈高发态势。目前农村有些地方实行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人兼”。这样一来,村级干部班子人员虽然少了,权力却集中了。一些村干部非法挪用公款、擅自变卖宅基地,所得全部进腰包。山东省某村村民来信反映,因为国家征地修路,村委前后共得相关款项约800万元。失地村民满以为可以靠这笔钱养命,没想到至今也没领到一分钱!对于群众意见,腐败“村官”听不进去,动辄利用权力打击打压。重庆市奉节县某村村民来信反映:该村村主任与一名村民发生纠纷,村主任居然唆使亲族乱刀猛砍该村民之子,并叫人用猎枪射击其全家……
农民深切期望好好治理“村官”作恶现象。
警惕“文化垃圾”转移农村
必须肯定,当前农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现状与农民的精神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有农村读者来信说,现在影视节目离农民越来越远,充斥荧屏的不是砍砍杀杀,就是丰乳肥臀,哪能见着几个农民形象?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载体和内容搞不起来,农村文化生活苍白。一些头脑精明、善于经营的文化个体户,便打着“文化下乡”的幌子,把书刊垃圾、音像垃圾、演出垃圾等“文化垃圾”大举向农村转移输送,“脱衣舞”等低俗演出也下乡了,在谋取不义之财的同时,严重败坏了淳厚的乡风。
2007年2月8日,湖南省湘阴县农村一位老读者打来电话,急切诉说:“编辑同志,呼吁你们向两会反映一下农村的社会风气问题吧。我们这里现在赌博成风。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孩子,纷纷参赌,玩纸牌的,打麻将的,买地下六合彩的,到处都是人在赌。政府根本没有人管!”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老人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和打工经济蓬勃发展,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人口大量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生存状况问题演变成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河南省西峡县读者来信反映,由于缺少必要的监护,许多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有效保护和教育,学习、生活遇到问题无人解决,处于放任状态的不少。尤其是农村女孩很容易成为性侵犯的对象。河南省淅川县人民检察院通过对2005年以来所办理的62起强奸、猥亵儿童案件统计发现,针对留守女孩的性侵犯案件共21起,占34%。留守儿童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更大关注。
同时,农村留守老人也陷入艰难的生活困境。在湖南省邵阳县黄荆乡,有的老人托管了3个孩子,拄着拐棍肩背幼童还得下地干活。有的老人体弱多病,走路连腰都直不起来,却还要带着4个“留守孩”。有的老人好几年手不好使,却一直为几对夫妇带养着6个孩子。面对此种情况,农村调查者实不忍心:这样的日子农村老人到底还要熬多久?
期待完善“新农合”
近年来,国家在农村地区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广大农民受益不少。但在“新农合”推进过程中,农民对一些新问题反映强烈。
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不少农民对“新农合”有抵触情绪,不想参与。山东省邹城市读者来信反映,其所在村把粮食直补款强行顶抵“新农合”医疗款,引发群众抵制。甘肃省读者来信反映:“一些基层政府把‘参合’任务级级相压,干部只得挨家挨户收取‘参合’款项,结果搞得干部挠头,群众义愤。”
一些农民患者说:药店只售两三元的药,到了合作医院就是10元左右。患者看病花费多,报销少,“参合”反而吃亏,怎么会有积极性呢?有读者反映,农民看一次大病(小病一般也不看)动辄几千上万元,但最后到手的医疗补助只有两三百元。
总之,各地农民盼望国家制订出有力的、切实有效的、合情合理的监管制度,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顺利向前发展,让它真正能造福农村。(编辑:林双川)
以制度公正促社会和谐 薛凯 白志龙 半月谈2007年第5期
今年两会期间,物权法草案和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提交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中国对国家、集体和私人的物权将实行平等保护,内、外资企业将告别税负不公的时代。高度体现“平等保护”的立法精神,成为这两部法律最显著的特色。
每一部法律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念、信仰与追求。而在这两部法律背后,人们感受到的正是盛世春天的气息:社会和谐的春风轻轻吹拂,公平正义的大旗随风飘扬。
在经历了“效率优先”的改革之后,中国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呼唤公平正义。一方面,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收入分配差距在拉大,不少人利益受损、心理失衡,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如果不及时化解这些矛盾,我们很可能陷入“经济发展了,社会矛盾却加剧了”的境况。因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可以说,公平正义实现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社会和谐达到的程度。
,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要实现社会公正,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健全制度。这是因为,当前社会公平正义不足的主因在于,社会上仍大量存在“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实现公平正义的过程中,不仅要发挥好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要确保制度的规范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既是规范人们行为的“标尺”,也是促进公平正义理念形成的“助推器”,更是社会公正进步成果的“凝结”。以制度公正促进社会和谐建设,正变得十分紧迫和关键。
中国的老百姓都深切地感受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以来,我们国家在制度公正方面的推进力度和进展是前所未有的。取消农业税,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新型合作医疗,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修改义务教育法,“农村义务教育免费”从西部向全国覆盖;按照“提低、扩中、调高”的改革思路,逐步缓解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等等,这些制度改革,无不体现了公平正义的理念,一个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正在形成中。
当前,紧抓制度公正,力促社会和谐,要着力把握住几个关键环节。
首要的是树立制度的权威。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最缺乏的不是制度,而是对制度的信仰和尊崇。没有制度的无上权威,制度就可能成为强权的附庸或道具。特别是部分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有法不依、执法犯法的行为已经严重削弱了法制的权威,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一些地方盛行的“摆平”现象,其思想根源就在于信奉权力至上、金钱万能和人情第一,丧失了对法律和规则应有的尊崇。
其次是要加强制度创新。要按照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等原则的要求,对已有制度进行修正和完善,不断推动制度创新。在我们现存的不少制度中,仍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有违公平正义原则的规定,成为社会不公、难以和谐的制度之源。举例说,某省从2004年开始实行文件审查制度,仅一年多时间,在110件省级红头文件中就有60%的文件因存在违法违规问题被修改。因此,必须大力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制度建设中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正义,从而使这种制度能够保障公平正义。
再次是要把握住制度完善的重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解决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出发,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的六个方面的制度,包括: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抓好制度落实。温家宝总理有这样一句名言:“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政府有没有执行力和公信力,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个公正的制度,如果在执行中走样,或者有的人执行,有的人不执行,也会使公平变为不公平,使正义变为不正义,失去用制度来保障公平正义的作用。
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薛凯 半月谈2007年第6期
两会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今年两会,劲吹的是“共建共享”的和谐春风。
3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的全国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时强调,要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共建共享”理念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指明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和目标,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宗旨。
,共建”、“共享”的主体是人民。从“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再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这些理念一脉相承,都突出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共建共享”的前提是党的领导。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解决好利益分配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些都离不开党的领导,也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贯穿“共建共享”精神,首先要求我们党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创新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共建”与“共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和基础;“共享”是“共建”的动力和目标。没有共同建设,就不会有社会持久的繁荣;离开了共同享有,就不能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和谐也将难以维系。“共建”与“共享”必须同时进行,共同建设的过程,也应是共同享有的过程,两者不能截然分开,也不能厚此薄彼。
一些发达国家在社会建设中,十分注重社会参与,发育充分的市民社会、中间组织以及慈善力量做了大量政府无法做成的事,成为政府职能的有力补充。这样的社会虽然各种矛盾和冲突不断,但仍能保持有序、稳定和可控,其社会建设的丰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而在上世纪,一些拉美国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忽视了社会事业的发展,结果造成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发展成果为少数人所独占,最终陷入社会动荡、经济低迷、百姓困苦的泥潭,其社会建设的深刻教训也需要我们汲取。
,共建共享”鼓舞人心,但它决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要走向新的未来。
———“共建共享”不是重捧“大锅饭”。“大锅饭”是建立在平均主义基础上的共同贫穷,而现在追求的是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础上的共同富裕。“共建共享”不仅维护人的生存权,更维护人的发展权,它在注重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也注重帮助困难群体渡过难关,实现“后富”。
———“共建共享”不是要建立“养懒机制”。按劳分配仍然是社会最基本的分配原则。每个公民都应认识到,要过上富裕的日子,需要我们用智慧、辛劳和汗水去争取,而不能采取等、靠、要的态度。
———“共建共享”不是要取消差距和差别。一定的差距和差别在任何社会都是存在的,这也是社会保持一定活力的动因。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并不是无差别的、等份额的分享,而是要建立健全注重社会公平的共享机制。
———“共建共享”也并非仅仅是分享物质成果。“共建共享”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丰衣足食,更重视群众的精神满足、心情舒畅。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各级政府都应该关注和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
当前,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贯彻“共建共享”,最紧要的是以民生为核心,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就业、医疗、住房、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等诸多民生问题,之所以成为今年两会关注的焦点,成为新一年政府工作的重点,实际上就是要补齐社会发展这个“短腿”,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从发展中尝到甜头,从而能够更加努力、自觉地建设和谐社会。在今年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民生的资金投入达到4778亿元,可见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
贯彻“共建共享”,另一个紧要任务,就是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创造有利于“共建”、“共享”的政策条件和社会环境。要发展教育事业、规范政府行为、创造一个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过程平等的体制机制环境,使更多人能够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的大潮中来;要从实际出发,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努力缓解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要形成统筹兼顾的利益协调机制,正确处理好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之间群众的利益关系,以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困难。
,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其实就是亿万人民共同参与一部大合唱。我们每个人都是这部大合唱的主角,每个人都要唱出自己最美的声音,分享彼此最美的心情,最后汇聚成一曲人间天籁。
2007年半月评论(7):秉持忧患意识是一种政治境界辛鸣?
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温家宝总理则坦言,“我的脑子里充满了忧患”。总书记和总理在同一时段内如此强调忧患意识,不是随意,更不是偶然,而是基于对当代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清醒认识,基于对中国共产党人历史使命的自觉担当,基于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深厚感情的真诚体现。所以,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来说,秉持忧患意识,既是一种现实要求,一种责任自觉,更是一种政治境界。
忧患意识作为一种政治境界,体现在知忧患上。今日的中国发展成绩很大、成就很多,但“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样很多,甚至很严峻。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所讲的中国经济中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四大结构性问题,哪一个都是悬在中国经济发展头上的利剑。比如,我们的经济增长很大依赖于投资,但我们是否还能支撑已高得离谱的投资率;我们的经济增长也很大依赖于外贸出口,但现在日益增加的贸易摩擦与贸易争端,已使我们不能再保持持续贸易顺差;我们的经济增长还很大依赖于资源的高消耗与环境的软约束,但面对日益紧张的资源供给与严峻的环境压力,我们还能继续如此大手大脚吗?
进一步看,我们这些年的发展在做了很多工作的同时,也忽略了很多该做的工作。比如,这些年来,我们在注重效率,不断做大蛋糕的同时,社会贫富差距也在不断加大,基尼系数逼近0.45甚至更高,10%的群体占有了接近一半的财富,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方面形势严峻;再比如,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过去被捂住的各种老大难、烂摊子和积累遗留的大量问题都相继暴露出来,像由于拆迁补偿问题引发的冲突、由于干群关系紧张产生的纠纷、由于农民失地生活无保导致的对立等等。这些问题尽管可能表现为一个侧面、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问题,但放置于矛盾凸显期这一大背景下,就有可能演化为社会性的问题、带有全局性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邓小平曾讲过一句话,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在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前,人民群众可能对公平正义等社会问题的感受并不强烈。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开始日益增长,对于政治参与方面的要求也相应增长。由此,温总理指出,要把“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一重大历史任务。但实事求是讲,我们在这些方面还准备不足,这一历史任务才刚刚破题。可是,在人民群众政治意识和权利意识日益快速提升的情况下,我们不仅要做,而且要尽快做,做慢了都不行。
忧患意识作为一种政治境界,还体现在能忧患上。我们一些党员干部不是不知道上面所说的这些问题,也不是不知道忧患的客观必要性,但是在现实中却往往很难树立起忧患意识。总是在想,我们干了那么多的事情,发展取得的成绩也是明摆的,不说功劳,苦劳总有一点吧。何况我们现在也有资格、有条件、有能力过得好一些,何苦把自己搞得那么苦。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我们的目标不是一时一事的应付了事,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对于某一阶段性的工作,我们可能已经完成了,甚至完成得还很好,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大事业来说,我们还只是刚刚起步。正如温家宝总理强调的那样,“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必评功摆好”。的确,我们已经总体小康了,我们的一些人包括党员领导干部可能已过上相对好的生活,但在不平衡、有差距、低水平的小康现状背后还有很多的群众日子并不宽裕,甚至还有很多艰难疾苦。如果我们还不忘自己是共产党人,那么,共产党人的觉悟、共产党人的责任、共产党人的使命,所有这一切都指向了我们要能忧患,要去忧患,要甘于忧患。
忧患意识作为一种政治境界,更重要的在于要去解忧患。看到问题的存在,也意识到问题的紧迫与严峻,但如果仅仅停留在头脑中、观念里、感情上,那是不够的。我们要通过政策的设计、制度的安排,把我们已经意识到的、可以通过努力而加以解决的问题给解决掉,这才是忧患的现实意义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共产党人甚至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与勇气,消除阻碍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利益结构和体制机制障碍,消除引发忧患的各种问题与弊端。
清醒而知忧患,自觉而能忧患,务实而解忧患。秉持忧患意识这样一种政治境界,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中国人民必能真正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更加辉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早日实现!
2007年半月评论(8):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能“说说而已”?任俊峰
在重庆市梁平县最偏远艰苦的农村,有一个叫邓平寿的镇党委书记:他下乡从不坐车,靠双脚一村一户地走访;他经常一身灰衣,一双胶鞋,一个黄色帆布包,在田间地头为民解忧;他家里的生活就靠养猪种田、栽桑养蚕维持,和周围农民没有任何区别;他淡泊名利,几次谢绝上级把他调整到县里重要岗位的好意……今年1月,当他因患急性胰腺炎去世后,上万名群众徒步7公里自发为他送行。
这样一位扎根基层、政绩突出、淡泊名利、群众赞誉的好干部的逝去,让人深感痛惜。在邓平寿身上,我们看到了党的优良传统在领导干部身上的体现,也看到了当前领导干部作风改进的方向。邓平寿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民心所想、所向: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能“说说而已”,一定要身体力行。
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一个重点。在今年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切实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总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蕴涵深刻,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当前,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着突出的作风问题,已影响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的领导干部消极对待中央的宏观调控措施,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意识不强,为房价升高推波助澜,为国家限制发展产业暗开绿灯。少数一把手独断专行,好大喜功,把有限的财政资金不是用在民生领域,而是用来大搞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一些地方贪图享乐、铺张浪费的情况比较严重,建了不少豪华办公楼、剧院、博物馆、体育馆,给群众背上沉重负担。还有一些干部腐化堕落,大吃大喝,沉溺声色,在腐败泥潭中越陷越深。
这些不正之风尽管只发生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但影响却很坏,不仅影响了党的形象,也带坏了干部队伍。如果不及时纠正,势必给我们的事业造成巨大损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锲而不舍,绝不能再出现“虚”功“虚”做、“说说而已”的情况。各级党委都要把加强作风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与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真正结合起来,使领导干部作风在短期内有一个新的改进。
首先,要突出重点。在不同历史时期,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和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审议时提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当前,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就是要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三个意识”为切入点,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应成为当前各级领导班子思考、学习和工作的重点。这些年,我国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这本是好事,但也滋长了部分领导干部好大喜功的不良风气。一些地方超前建设,追求一步到位,大肆兴建豪华气派的楼堂馆所。如果把这些钱投到廉租房建设、低保救助等民生问题上,不知可以解决多少老百姓的实际困难,化解多少遗留的历史难题!这种骄奢淫逸、忽视民生、大肆浪费的风气,与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的执政理念背道而驰,如果任其蔓延,势必会使我们丧失革除积弊、实现转型的良好时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部署。
其次,要抓住制度这个根本。作风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很大弹性和灵活性的问题,它更多地和思想水平、道德品质、修养、个性等联系在一起,具有界定模糊、难以量化、往往并不触及法律等特点,如果没有制度的规范、保障、引导和约束,结果必然是热闹一阵,然后不了了之。没有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是不少地方的领导作风建设流于形式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还要引入群众评价体系。领导干部的作风情况,群众最清楚。但可惜的是,由于渠道不畅,群众的看法很难及时反映到有关部门,或者,即使反映上去了,也石沉大海。这就让我们反思,为什么最有发言权的反而成了“沉默的大多数”?为什么我们一再丧失在出现苗头时挽救干部的机会?为什么一些真诚反映问题的群众却落得屡遭报复的凄凉下场?归根结底,是我们缺乏保障群众监督权利的制度体系。
前不久,中组部要求,要加强对领导干部作风状况的日常考核和了解,并作为奖惩和使用的重要依据,作风不好的不能进班子。广东省委也决定,将领导干部作风纳入巡视范围,巡视组要广泛听取一般干部和群众的意见,特别是一些不同的声音,以去伪存真。这些好的办法和规定,一旦和群众评价体系相结合,定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2007年半月评论(9):遏制政府浪费要动真格 辛鸣
这些年来,中央对遏制政府浪费,降低行政成本的立场与态度一直很明确。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的两会上,强调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问题的通知》,中央的精神很明确,加大力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整治。
人民群众有愿望,中央领导有要求,政策文件有规定,三管齐下,理当成效立现。但现实是,一些基层政府奢侈、豪华、浪费的风气仍有渐长之势。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特意把“公务消费不规范”、“奢侈浪费”、“行政成本高”作为问题提了出来,可见,遏制政府浪费的工作任重道远。
这种现象的出现,提醒我们要注意研究导致政府浪费的根源性问题,切中政府浪费的要害。导致政府浪费的因素或许会有很多,但有两条是要害性的。
第一个要害是认识问题,对政府浪费的危害性估计不足,认识偏低。现在有一些同志往往认为政府是花了一些钱,也可能花得多了些,但说到底也就是吃得精致了一些,住得宽敞了一些,用得高级了一些,玩得高档了一些罢了,这些钱又没有装到干部自己的口袋里,有什么大不了的,何必大惊小怪。
其实不然,政府浪费绝对不仅仅是一个行为方式不当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层面的问题。因为,政府浪费将直接导致群众对政府性质的质疑。税收的钱少部分是用来养政府的,大部分是要来提供公共服务的,世界各国都是如此。在一定时期内,财政税收这块蛋糕是固定的,政府多切了一块,其他地方就要少切一块。这些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这些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上,总是投入不足,总是说没钱,可办公楼却越盖越豪华,公务用车越来越高档、公款消费越来越高级。
进一步看,政府浪费还会使群众与政府日益疏离,情感隔膜。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但问题是,当人民群众作为“主人”日子并不宽裕,生计并不富足,部分群众生活还很艰难时,作为“仆人”的一些干部已经通过花国家的钱,花老百姓的钱过上了小康、富裕甚至奢华的生活。对此,群众又该怎么想?群众有言:办公楼越豪华,与人民越隔膜。党政官员在办公场所、生活方式上远离群众的同时,思想感情离群众也会越来越远,最终将失去群众的拥护。我们反复在讲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可上述那些做法人民能满意吗?那些做法是在做公共服务吗?那些做法是法治政府应该做的吗?当公众的这些质疑达到一定程度,政府的公信力及其合法性就会面临严峻的挑战。
这种判断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对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清醒认识和对事物发展逻辑的真实反映,是透过现象来看本质。如果全社会能从这样的高度对政府浪费问题严格监督、严加痛斥,相信不会有多少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第二个要害就是在责任追究上大事化小,对政府浪费责任人追究处理不到位。在一些党员干部看来,以一时的批评换来长期的豪华奢侈是一本万利的事。过去那些“雷声大雨点小”,“只打苍蝇不捉老虎”的处理办法只能进一步纵容政府浪费现象。因此,苦口婆心的批评教育、劝说、警告都不如依法依纪严加惩处。对于政府浪费的典型,在责任处理上一定要以雷霆万钧的手段,该撤职的撤职,该法办的法办。不要讲什么特殊情况,不要谈什么例外,更不要搞下不为例。如果我们的干部发现,因政府浪费会危及其政治生命与前途时,他们还会去搞浪费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成由俭,败由奢。这是一条深刻的历史经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传家宝。无论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优良传统都丢不得。节俭是优良传统,更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在现阶段,尤需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以“更加开放的思想观念、更加执着的奋斗精神、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来遏制政府浪费,真正让“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成为社会风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政府应该带个好头!
编者按:
一个时期来,政府浪费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慷国家之慨,奢侈浪费之风盛行,行政成本节节攀升,败坏党风政风。一顿“公饭”吃掉一个农民一年的收入、一辆“公车”一年耗费20万元、一项“检查评比”活动耗资上百万元……本刊记者调查、披露的这些来自基层政府的浪费,并不是个别现象。因此,加大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力度,进一步树立艰苦奋斗的节约风尚,乃是建设“节约型政府”的重要任务,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
2007年半月评论(10):食品安全从源头抓起
,禽流感时期人们都不敢买鸡,农民损失巨大,我就连续三年带头吃鸡,特别是2004年,我带头吃鸡以后,每斤鸡涨5毛,对农民有多大的好处啊。我自己也是农民出身,我要为农民服务。”在昨日省政府举办的食品安全专题座谈会上,省委副书记欧广源表示,政府将加大力气来抓好食品安全问题。
港澳委员庄成鑫
,不应为了地方利益去保护不安全食品”
昨日的座谈会现场非常热烈,因为时间有限,委员们无不争抢着发言。“现在很多不安全食品要等到出了事情才引起重视,采取措施十分被动。”港澳委员庄成鑫向与会委员讲述了他听到的一个故事,2001年,香港食品商会会员来广东省某地买鸭蛋时,老板介绍这种红心鸭蛋的一个公开秘密,在饲料中加入色素,当然我们并不知道加入的色素是否有害,是否就是引致癌症的苏丹红,但一个普通咸蛋黄价钱是5角,而红蛋黄为1元,高额的利润会促使大家给鸭子吃色素。2005年再去看这家厂,破草棚已变成了大厂房,加工规模越做越大。
庄成鑫说,当2006年苏丹红鸭蛋东窗事发后,相信这个厂也不会有事,因为媒体报道广东地区生产的鸭蛋没有发现苏丹红,连湖北被查的那家神蛋公司及当地检验部门都否认他们的蛋有苏丹红。他们所加的色素真的不是苏丹红?或是地方保护主义在作怪呢?庄成鑫表示质疑。他说,政府应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不应为了地方利益去保护不安全食品的制造和流通,他建议建立有奖举报机制。
营养学专家苏宜香
,不少人打电话给我,问这东西能不能吃”
,不少人打电话给我,问苏老师这东西能不能吃,你吃我才敢吃……只要说到食品安全,领导也非常紧张,我们的媒体更是活跃,专家还有老百姓更是忧心忡忡。”省政协委员、中大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副主任苏宜香说,目前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确实非常严峻。
苏宜香指出,我国的食品安全是多头管理,资金投入很多,设备也很完善,但是这些资源常常是浪费的,没有达到资源共享的目标,没有一个诚信的、公信的部门,没有一个独立的实验室,没有一个独立的专家体系来作风险评估,来作一个恰如其分的报道,有时还会出现同一食品不同部门检测结果不同的情况。在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力度管理。
此外,在对食品安全的认识方面,苏宜香认为还存在一些误区,
,大家都希望有一个零风险的食品安全,就是我们吃什么食品都要安全。其实这是一个比较有误导的东西,我们不可能保证所有的食品没有风险,这才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事实,是一个大家必须接受的事实。”
欧广源
,解决问题最终还是要依靠法律法规”
在听取了十余名委员的发言后,省委副书记欧广源表示,什么事情都要从源头抓起,所以我们分析产生食品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欧广源认为,解决问题最终还是要依靠法律法规,食品安全也好,社会公平也好,管理国家都是依靠法律法规,谁违法都要依法处理。
,只要一出现哪里有禽流感、鸭蛋里面出现什么‘红’之类的,整个市场就排挤它。但并不是说一个地方的猪查出瘦肉精,所有地方的猪都有。”欧广源表示,舆论对食品安全的报道要客观、科学、诚实,发挥监督作用,但不能过了头,以免影响农民的生产。
2007年半月评论(11):赞袁隆平自主创新的精神作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成就毋庸置疑。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全球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他拥有超过1000亿元的品牌价值……可以说,中国靠占全球8%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袁隆平。
袁隆平其实也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曾经激励我们创造了无数科学奇迹,同时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一度变得稀缺。探寻袁隆平成功的秘诀,对当代的科学创新具有诸多启示。
袁隆平不是钱眼和名利堆里的科学家。饥荒年代亲眼看到的饿殍满地的悲惨情景,一直刺痛着袁隆平的心,这成为他孜孜不倦研究提高粮食单产方法的最大动因。他常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中国多一点粮食不怕,若少一点粮食,你试试看”……这些朴素的语言,道出了他对祖国的一片赤诚。当有人抱怨国家对杂交水稻研究的投入不够时,袁隆平说,“国家困难,不能太贪”;当拿到世界粮食奖12.5万美元奖金后,他全部捐献出来,用来奖励在农业科研、教育、技术推广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农业科技人员。袁隆平的事迹告诉我们,作为一名科学家,首先要有祖国观念、人民情感和人道精神,这些才是科学家忘我探索的不竭动力。固然,没有经费很难开展科学研究,科学家也应该得到合理的物质报酬,但是,那种“如果钱能给够,我们有望在10年内赶超俄美”的论调也值得警惕。经费并不是制约科学发展的惟一障碍。在当前阶段,我们应在逐步增加科研投入的同时,加强服务祖国和人民的理想教育,真正把有限的经费花在刀刃上。
袁隆平不是书斋里的科学家。当今,农学院的老师只会“纸上谈兵”,学农的学生不会下田种地的情况并不罕见。很多冠以硕士、博士、教授、博导名头的学者,缺乏对常识、对社会、对国情的起码了解,满足于做一些外文翻译和文字堆砌工作,偏激固执,信口开河,做了很多对社会发展并无多少益处的“空头学问”。而袁隆平恰恰相反,他是田野里的科学家,田野就是他的实验室。“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这句袁隆平的名言足以让很多埋在故纸堆里的“学问家”感到羞愧。实验室和电脑前的工作,袁隆平认为也重要,但最重要的是“顶着太阳,趟着泥水,下田”。袁隆平告诫弟子:“书本里种不出超级稻,电脑里也敲不出超级稻,任何一项科研成果,都来自于深入细致的实干!”袁隆平用他的行动说明,知识分子只有走出书斋,走进社会;走出书本,走进实践;走出自我,走进人民,才能在科学与生活的田野上大有作为。
袁隆平不是因循守旧、盲从权威的科学家。在强调自主创新的今天,中国科学界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盲目跟风、盗版抄袭、低水平重复成为中国科学界整体上缺乏创造性成果的硬伤所在。袁隆平曾说,硬要说杂交水稻的成功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其中的“第一秘诀”就是不囿于现存结论的创新思维。在袁隆平所处的年代,水稻方面的鸿儒大家有很多,但他们不敢也无法突破前人,最终没有产生什么创新性成果。而袁隆平作为一名普通中专教师,却对“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金科玉律”提出质疑,根据实践提出了相反的设想,开始了独辟蹊径的研究。“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科学研究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袁隆平认为这是一名科学家的重要素质。鼓励科学家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特别要让年轻人勇于实践、敢于超越,应该成为我们今后科技创新努力的方向之一。
袁隆平不是心态浮躁、心胸狭窄的科学家。当今学界,浮躁、浮夸之风盛行,门派成见根深蒂固,为了评职称、快出名,不少人甚至不惜剽窃,一些单位仍然论资排辈盛行。这些都阻碍了科学的发展、理论的创新以及中国整体科技实力的提升。而袁隆平是中国科学界一个难得的帅才,他不是一枝独秀,而是用自己的火炬点燃了一片火炬。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形成了一支高质量的杂交水稻的人才梯队。上世纪,他曾把自己发现的野生稻资料无私地提供给各地的科研机构,从而大大推进了杂交水稻在全国的研究。他还把政府拨给的数千万元资金奉献出来,组织起全国的协作单位共同研究、共同分享。袁隆平的学生邓华凤根据老师的思路,历经两年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的设想变成现实。报奖时,邓华凤想在名单上把袁隆平排在第一的位置,袁隆平却坚称,不排第一、不排名,他本人不参与评奖,充分表现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广阔胸怀。
发掘和弘扬袁隆平的精神价值,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具有重要意义。每一位科研工作者、每一位知识分子都应该以袁隆平为榜样,耐住寂寞,集中精神,在自主创新的征途上奋力向前!
半月评论12,今年花儿红,明年花更好
———写在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 李凯弹指一挥间,香港回归已近10年。
当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五星红旗冲破风雨高高飘扬在香港上空时,“一国两制”这一史无前例的伟大构想也在香港开始了生动实践,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10年间,香港历经风风雨雨,屡受重大考验,风雨之急、考验之多甚至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10年:亚洲金融危机、禽流感、非典疫情……意想不到的困难接踵而来,一次次考验着年轻的特区。但香港经受住了风雨的洗礼,一一化解了面对的难题,迎来一个又一个新的发展。
10年后的今天,我们见到的香港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得到全面落实,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稳定,与内地的关系日益密切,继续保持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
香港正处在历史最好时期。
具体而言,香港回归10年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伟大事业取得巨大成功的10年,是中央和特区政府坚决贯彻香港基本法、按照基本法办事的10年。
10年来,除国防和外交外,香港特区政府享有行政管理、立法、独立司法和终审等自治权力。港人真正实现了当家做主的愿望,香港的民主、自由获得了实质性发展。
港人清楚地记得,在港英统治时期,英国的《英王制诰》和《皇家训令》规定,行政、立法两局的议员须由港督委任。香港自开埠至上世纪80年代的100多年间,从来就没有经过选举产生任何议员。
而回归后的香港,已进行了三次行政长官选举和两次立法会选举。行政长官是经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的,全部立法会议员也都由选举产生。香港特区政制事务局局长林瑞麟明确指出:“回归后,香港在民主和选举制度上较回归前更开放、更透明。”
与此同时,回归后的香港又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社会之一,拥有高度的言论、新闻和出版自由,百家争鸣的空间比回归前更宽阔。回归后,香港加入了国际人权公约,制定了反窃听法,连续多年被国际组织评为“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系”。正如香港特区行政会议成员梁振英所说:“回归10年,香港生活方式没有改变,香港人的自由程度有增无减。”
在经济领域,香港回归10年克服了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实现了经济的繁荣。1997年回归前夕,香港经济表面一片繁荣,但疯狂的炒楼、炒股累积的经济泡沫也到了破裂的边缘。随着亚洲金融危机和禽流感、非典等相继袭来,香港经济一度陷入低谷,进入了调整期。但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特区政府从容应对,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战胜了艰难险阻,实现了经济的繁荣和继续发展。
中央政府对香港的关心和支持,使绝大多数港人认识到,加强和加快与内地的经济合作,是香港振兴经济、再创辉煌的重要途径。
香港在与内地经济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时,不断获得发展空间和前进动力。
2003年6月29日,内地与香港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英文简称CEPA,谐音“丝帕”),进一步突破了内地与香港经贸交流中的一些制度性障碍,推进了内地与香港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数据显示,“丝帕”对香港经济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03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增长为3.2%,“丝帕”实施后的2004年达到8.6%;香港的失业率从2003年最高峰的8.7%下降到2006年底的4.4%;2006年香港证券市场全年筹资5245亿港元,创历史新高;今年5月7日,香港恒生指数突破21000点,达到历史新高。
回归以来,香港政治、经济上取得的斐然成绩充分展示了“一国两制”的巨大优越性,也表明基本法的贯彻和落实是香港过去10年、未来10年以及在更长远的时间内繁荣发展的基础。
香港媒体评论说,香港加入世贸组织,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内地公司在港上市、人民币业务在港扩大展开,直接、间接都是基本法框架下的产物,是“一国两制”的巨大优越性的表现。
10年风雨不平凡。如今,香港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打造一个繁荣、稳定、和谐的新香港。
目前,香港社会对未来10年发展信心十足,求繁荣、求发展、求和谐已成为香港社会的共识。“紫荆花盛开了。今年花儿红,明年花更好!”温家宝总理在今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表达了对香港未来的衷心希望。
走过不平凡的10年,我们相信香港一定能找准发展路径,明天会更美好!?
2007年半月评论(13):深刻领会贯彻四个“坚定不移”
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并指出,做到这四个坚定不移,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充分表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更加深化,决心更加坚定,实践更加自觉。
———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思想保证。
解放思想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每一个关键时刻的每一个重大决策,都倡导并实践着解放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坚持解放思想这一法宝,我们把思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观念中解放出来,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这一法宝,我们把思想从对计划的崇拜和对市场的疑虑中解放出来,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解放思想这一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今天,我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新的建设、新的实践要求有新的理论指导。把握当代中国发展呈现的阶段性特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这一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对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认识,极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了进步、带来了活力、带来了繁荣。正是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与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正是改革开放,各种体制机制更加充满活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展示。
但是也要看到,我们现在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任务依然艰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一如既往而且更加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进一步进行制度变革与创新,消除阻碍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旧的制度体制,建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新的制度体制。
———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基本要求。
发展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发展,也只有发展才造就了今日中国的进步与繁荣,我国目前社会中存在的大多数问题都需要、也只能通过发展去解决,但是如果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理念不科学,发展本身也可能带来更大的问题。社会建设同样如此。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中国社会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清一色、一刀切的社会管理模式越来越力不从心,兼顾、协调、包容的理念与思维越来越成为社会常态。
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营造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的社会状态,必须高举公平正义的旗帜,通过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化解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使得各个社会阶层与群体都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战略目标。
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小康社会是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因而在十六大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了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虽然我国已经总体上实现小康,但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必须从“总体”走向“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就要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下大力气建设社会保障、国民教育、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使全国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权利和生存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2007年半月评论(14):在党的绝对领导下阔步前进(解放军报建军节社论)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建军78周年纪念日。值此节庆时刻,谨向全军和武警部队官兵、预备役军人和广大民兵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军队离退休干部、转业退伍军人、伤残军人、烈军属致以亲切的问候!向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全国各族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78个春秋,78载辉煌。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在保卫祖国的斗争中,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我军在党的领导下,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创造了不朽的业绩,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当前,全军官兵正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认真落实胡主席一系列重要指示,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新形势新使命的新要求,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国防和军队建设呈现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军事斗争准备扎实有效,后勤改革成效显著,武器装备和国防科技水平得到提高,从严治军力度进一步加大,部队现代化建设不断迈出新的步伐。
抚今追昔,我们深切感到,我军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最根本的是因为我军有党的坚强领导,一切行动听从党的指挥,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我军的历史,就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历史;我军的胜利,就是在党的绝对领导下取得的胜利;我军的辉煌,就是在党的绝对领导下铸造的辉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生命之所系,力量之所依,性质之核心,传统之根本。
胡主席指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的军魂,这一条永远不能变,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要强化这一观念。这是新形势下党对军队提出的最重要的政治要求,是加强部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当前,我军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妄图改变我军的性质。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各种利益关系进行新的调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情况新问题,要保持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部队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就必须更加坚定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在党的绝对领导下阔步前进,最重要的是要自觉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决维护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权威,确保我军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的话、跟党走。这是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勤奋努力,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推动党、国家和军队各方面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赢得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信任和衷心拥戴。我们要始终不渝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指挥,确保政令军令畅通。在这个根本原则问题上,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动摇。
在党的绝对领导下阔步前进,就要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我军的新的历史使命。我军作为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很重要的是通过完成党在各个历史时期赋予的使命任务来体现的。胡主席提出的新世纪新阶段我军肩负的历史使命,集中反映了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对军队的新要求,体现了人民军队建设和发展的最本质的规律,为我军进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要不断强化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履行好我军新的历史使命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党的绝对领导下阔步前进,就要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我军的现代化建设。我们要坚持以现代化为中心,以提高部队战斗力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五句话"总要求,全面加强军队建设,使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建设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益。要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扎实做好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的各项工作。要大力加强各级党组织的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努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现代军事、高科技等知识,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三个素质"和各级党组织的"四个本领"。
昔日的辉煌令我们无比自豪,宏伟的蓝图让我们充满信心。我们要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认真落实胡主席一系列重要指示,振奋精神,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努力把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007年半月评论(15):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深刻启示 ——写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
60年前,我们党根据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开创了内蒙古历史的新纪元。
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范了中央同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为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赋予了自主权利和政策空间。内蒙古自治区在中央总的路线方针指导下,结合当地的民族特点和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而使少数民族的权益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得到切实保障。
60年来,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内蒙古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做好内蒙古的各项工作,不仅关系到内蒙古2300多万群众的福祉,而且对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具有重要意义。”他指示内蒙古要“因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区抓住西部大开发等机遇,加快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增长方式逐步转变,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开始步入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47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7年的5.37亿元增长了196倍。人均生产总值也由1947年的96元增加到2006年的20047元,在全国各省区市中人均指标进入了前10位。
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在内蒙古的成功实践,为我们党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提供了宝贵经验,为我国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造了成功范例,为维护祖国统一和边疆稳定做出了应有贡献。这一成功范例,带给我们诸多深刻启示:
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各族人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会有光明灿烂的前途;只有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生活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中,才会感受幸福和温暖。这一点对内蒙古的少数民族来说体会尤为深刻。在自治区成立之前,蒙古族人口不断下降,而且生活条件、政治地位、人口素质和现在相比有天壤之别。所以,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族跟党走,坚持社会主义,维护祖国统一是惟一理性、正确的选择。
二是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千方百计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才能更好地满足各族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三是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只有不断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解放思想,才能为民族地区的自主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只有以开放促发展,才能够增强发展的主动性和紧迫感,不断缩小地区差距,缩小少数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四是必须把民族团结放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维护祖国统一。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深扎根在各族干部群众心中,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要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问题,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的西化、分化活动,坚决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只有倍加珍视民族团结,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才能真正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这些启示既是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经验,也是在新的形势下推进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
回顾过去,我们对内蒙古自治区所取得的成就倍感欢欣鼓舞。展望未来,我们对内蒙古的美好明天充满希望!
2007年半月评论(16):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这一科学论断既是对我国29年来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又是对我国在新时期、新阶段更加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政治要求与庄严宣示。
29年的发展、进步、繁荣、富强,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正是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与发展。1978~2006年,我国GDP从3624亿元增长到21.09万亿元,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3.94万亿元。目前,我国GDP位列世界第四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二位,国家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谷类、肉类、棉花等主要农产品,钢铁、煤炭以及电视机、电脑等主要工业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高速的经济增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也正是改革开放,我国基本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各种体制机制更加充满活力;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体系向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展示。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29年过去了,我国并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发展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民主法制不够健全,社会不公、贪污腐败等问题仍然存在,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成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这两大任务依然艰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又面临着新任务、新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继续为之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课题必须尽快破题,多年来遗留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问题亟待协调化解。要巩固改革开放29年来的成就,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我们必须也只能更加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我们要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清醒认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物质基础。
我们要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以解决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为重点,加强事关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将近年来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制度化、法制化,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消除不利于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要进一步深化财税、金融、价格等方面的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消除不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切实做好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教育和卫生体制改革,消除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切实建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新的制度体制,等等。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在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要确立起科学的改革开放观。比如,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是我们改革的大方向。这一点没有错,也不容动摇,但对于那些一方面以资源配置市场化为名,让市场配置资源成为“权力变现”的捷径,另一方面又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借口,推卸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责任与义务的所谓新瓶装旧酒的“改革”,我们必须予以警惕,决不能因为改革目标与方向的正确,就忽视甚至回避在改革的一些具体路径和具体行为中的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指出:“要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切实加大改革力度,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同时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改革兼顾到各方面利益、照顾到各方面关切,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改革绝不仅仅意味着对改革前的所作所为的改革,也意味着对改革本身一些做法的再改革。我们要本着深化改革、完善改革、促进改革的要求,自觉纠正改革中出现的一些不规范、不科学、不妥当的做法,把做错的改正过来、做得不科学的科学起来、做得不规范的规范起来。这是保障我国下一步改革开放深入进行应该也必须坚持的态度。
2007年半月评论(17):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要求做到四个坚定不移,首先强调的是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近30年来的全部实践表明,坚持解放思想,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需的思想条件,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
30多年前,“文化大革命”宣布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主义模式也告结束。“社会主义在中国出路何在”这一重大问题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要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摆脱苏联模式。当时能否解放思想,冲破“两个凡是”,成了能否坚持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而这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邓小平振聋发聩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30多年来,解放思想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创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改革开放大门的打开;改革开放的每一步推进,都是解放思想为其创造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推进改革中逐步明晰、发展前进的。基于对上世纪80年代实践的总结,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不要陷入姓资姓社的抽象概念争论,看准了的要大胆试大胆闯。也正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掀起了新一轮全党解放思想的热潮,极大地加快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为中国经济快速起飞打下了思想基础。
如果说当时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要解放思想,那么今天面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变化,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需要解放思想。
进入新世纪以来,一方面我国的改革和建设在不断推进,另一方面发生了关于改革的一系列争论,其范围之广、影响之大、争论之激烈,可以说是自改革以来所没有过的。争论的分歧归结起来就是: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究竟是改革过了头还是改革不到位?是改革本身错了还是改革出现了失误?是反思改革还是否定改革?是应继续深化改革还是要走“回头路”?争论的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不要继续推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向哪里去。这仍然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正是基于此,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鲜明地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
之所以发生这些争论,症结在于用什么样的思想观念来观察和分析我们前进道路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深刻地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这一论述,在思想上深化了我们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在实践上指导着我们正确应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
以往我们经常以“实事求是”来概括党的思想路线,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实践是不断发展前进的,我们在过去“实事”基础上“求是”,所得出的认识就可能与新的“实事”不相符合,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突破既有认识。就此,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必需的前提,没有解放思想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一次,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则更加精辟地阐明了党的十六大报告的这一观点,为我们正确应对和处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思想方法。
坚持解放思想,最重要的是转变思维方式,把我们的思想从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在解放思想上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大多是在一个一个观点艰难更新的层面上讲解放思想,还没能达到自觉转变思维方式的高度。也正是因为此,我们常常在改革发展的具体操作问题上陷入政治意识形态的激烈争论,客观上既不利于我们实事求是地纠正各项工作中的失误,更阻碍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
解放思想,破除教条主义思维方式,既要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思维,又要破除对西方学说的教条思维。在改革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观念激烈对峙的双方看起来是水火不容,实质都是一个思维方式:或者以教条式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为圭臬,或者顶礼膜拜西方学说。无论是以马列的书本结论为框框还是以西方学术观点为“圣经”来评判改革,都无法真正应对处理好我们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各种复杂矛盾与问题。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以解放思想为强大思想武器,不断探索和努力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才能真正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
2007年半月评论(18):理性看待物价问题
继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6%,创下10年来月度涨幅新高后,8月份这一数字再次刷新达到6.5%。物价上涨对部分群众生活造成一定冲击。此次物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我认为,虽然此次物价上涨幅度较大,但涨价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不会引发全面通货膨胀。
我们知道,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服务价格变动指标,是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过去几年,我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价格总水平较低。但是,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受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今年8月份CPI同比上涨6.5%,连续4个月创出新高,1月到8月CPI累计上涨也达到3.9%,超过了年初提出的全年3%以下的预期调控目标。
应该说,这基本上是今年CPI上涨的月度最高水平了,而食品价格上涨是年度内的短期现象,并且是很多原因导致的,而这些问题都可以在短期内很快得到解决。今年四季度我国食品价格和CPI的涨幅都会有所回落。现在我国经济并未过热,“高增长、低通胀”的格局未来会继续保持下去。
我们知道,通货膨胀的主要标志是物价全面上涨。但在国家统计局统计的8大类商品中,8月份,仍然是5类上涨,3类下降,因此当前物价上涨属于结构性上涨,而非全面上涨。食品占我国CPI比重一直较大,而推动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是肉禽制品、鸡蛋等价格上涨,对此我们不必过分担忧,因为目前食品涨价,并不是说我国农业生产出了问题。
我们也知道,2004年到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3年增加,今年夏粮产量又同比增长1.3%,我国的农业生产基础、粮食生产基础总体是不断稳固的,粮食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居民对粮食的需求比较稳定,尽管有人口增加的因素,但由于人均粮食消费量总体趋降,因此保障吃饭的粮食需求变化不大。从这个角度看,未来我国粮价和食品价格总体仍趋于稳定。
现在主要是猪肉和鸡蛋价格在上涨,这不是供给能力出了问题,而是生产和流通模式在转变。比如猪从散户饲养向规模饲养转变,生产模式的变化与市场对猪肉供求的调节结合起来,使得猪肉价格波动幅度加大。去年春天我国猪肉价格降低到每公斤5.4元左右,严重损害了养猪农户的积极性,导致今年猪肉供给大量减少。因此我们要考虑如何应对生产模式与流通模式的变化,通过建立猪肉周转储备,搞一些猪肉期货来稳定猪肉价格的变化。
而饲料价格上涨是导致猪肉和鸡蛋价格上涨的又一原因。这两年的食品涨价,我认为短期原因一是2006年世界粮食减产,加上美国等产粮大国将玉米用于生产生物能源;二是国家粮食库存针对国内粮食市场供求变化的投放不够及时;三是国内玉米加工乙醇能力较快增长;四是疫情疫病和季节性因素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从5月份开始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严格控制生物质能源加工能力的发展,稳定饲料粮价格;加大疫情疫病防控力度,帮助农民建立养猪、养鸡等方面的保险,对养猪、养鸡户给予一定补贴等来稳定农民养猪、养鸡的积极性。当然,这些措施还要结合市场的作用,因为市场价格的上涨对生产户的刺激作用更直接。
目前看,这些措施会从今年三、四季度逐步见效。而在政府的帮助和市场价格上涨的刺激下,我国肉禽产品、鸡蛋等生产规模已明显扩大。当然,由于这些产品的生产有一个自然周期,供给增长要滞后一段时间。预计至迟到10月份,相关供给会明显增加。因此,食品价格较快上涨的态势至迟保持到10月份,之后其涨幅将开始回落,居民消费价格的涨幅,工业品出厂价格的涨幅等也都会回落。但是,我们还要关注未来价格如果回落过多对饲养户带来的不利影响,并考虑相应的应对措施。
因此,今年下半年我国物价将出现由高到低的变化,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涨幅将低于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在4%左右。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判断价格走势总体将会较为平稳。
2007年半月评论(19):道德楷模的力量
金秋九月,是北京最美的季节。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前夕,为全体公民尊敬、钦佩和学习的道德模范,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接受人们最由衷的赞誉、最崇高的褒奖和最衷心的致敬。
自2007年7月起开展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建设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评选范围最广的活动,共评出53名全国道德模范,254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他们中间有“助人为乐”模范,用爱心为社会与他人撑起一片明媚蓝天;有“见义勇为”模范,在德行善举之中弘扬社会正气;有“诚实守信”模范,用一诺千金的行动诠释诚信真谛;有“敬业奉献”模范,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默默付出而升华了人生价值;有“孝老爱亲”模范,用温暖和关爱唱响了人间真情。
9月18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全国道德模范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既是对全国道德模范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也为我国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的一大批先进人物都是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榜样。在新中国健康成长的每一历史阶段,都矗立着道德楷模精神的丰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每一巨大成就,无不铭刻着千千万万道德楷模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闪烁着道德楷模精神的时代光辉。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人们的道德观念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和优良传统美德仍然起着主导作用,热心公益、孝敬亲长、勤俭节约、崇善尚德等成为公民道德状况的主流;另一方面,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见利忘义、奢侈浪费等落后甚至腐朽的道德观念也对社会成员产生不良影响,一些领域出现道德失范。
历史和实践一再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繁衍生息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整个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动规范,引领着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是建立社会良好秩序、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旗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道德建设上的一个重大创新,是我们党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
树立当代道德模范,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化为活生生的具体形象,人人都可以感知,都觉得可以亲近、可以动心、可以动情,可以成为具有无穷力量的榜样。这次评选的全国道德模范,并非都有惊天动地之举。尽管岗位不同、职业不同、事迹不同,但他们都来源于平凡生活,来源于老百姓的身边,看得见、摸得着,不是高不可攀,而是让人们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这将十分有利于把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传播到千家万户,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渗透到工作生活中,营造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拉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们的距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道德模范的思想灵魂,而道德模范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体现。深入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从学习道德模范入手,而推举和学习道德模范,正是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继续和深入。
,百行以德为首”,全国道德模范是我国新时代新阶段的道德旗帜,是千百万人民群众道德意识、道德愿望和道德追求的集中体现。一名道德模范“站”起来,就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变得具体生动。一名道德模范“亮”起来,就是在社会上竖起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就是在群众中确立起一种正确价值导向。
一花引来万花开。在全国道德模范的激励和带动下,更多的道德模范必将在神州大地涌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将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将得到弘扬和光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将取得更大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必将越走越宽广。
2007年半月评论(20):一把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门的“金钥匙”
一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必须作出的抉择,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重大命题。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给出了响亮、坚定的回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回眸新中国建设史,不难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艰辛而曲折,曾经如潮如涌,也曾一波三折。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和重重阻力,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亿万人民坚持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不为艰险所惧,不被干扰所惑,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谁曾想,29年前,刚刚走出“文革”阴霾的人们还在为温饱发愁,如今13亿人民的生活已总体达到小康;谁曾想,29年前,我国经济一度濒临崩溃的边缘,而今已成长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谁曾想,29年前,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曾牢牢地束缚着人们的手脚,封闭半封闭的状态一度窒息了人们的思维,如今改革开放的春风早已深入人心,吹拂着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中国社会,从未像今天这样充满蓬勃的朝气和创造的活力。
数据也许是枯燥的,但它最简明、最雄辩,在评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就时,也最容易找到共识。以改革开放近30年计,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7%的快速增长,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3.3%的增速;2006年GDP迈上20万亿元大关,扣除价格因素,是1978年的13.3倍;1978年至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117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3587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都增长6.7%;2006年进出口额达17607亿美元,比1978年增加84倍。29年前,我国外汇储备仅有1.67亿美元,2006年突破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
十六大以来的成就同样可圈可点:经济上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势头,GDP年均增长10%以上,预计今年将达到23万亿元,较2001年的约11万亿元翻了一番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经济发展方式在经历着阵痛中开始向“又好又快”的目标转轨;伴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和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强,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社会建设直指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一系列针对城乡居民的保障措施相继出台,社会和谐呈现出勃勃生机;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公民的政治权利越来越受到尊重,基层民主、党内民主建设向深层次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令世界刮目相看。苏联、东欧剧变后不久,西方曾有人预言,中国这座社会主义大山将在10年内坍塌。然而,15年过去了,社会主义中国以无可争辩的强大生命力宣告这一预言的破产。就在十七大召开期间,西班牙《先锋报》记者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你只要把头探出人民大会堂的窗子,就可以领略北京这座城市,乃至整个中国正在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取得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二俄罗斯文学大师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这样描述:“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行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蓝图正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中逐渐清晰显现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呢?十七大报告作出了科学论断: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事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实践,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际结合起来,逐步认识、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重大问题,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一个善于总结经验的政党是大有希望的政党,一个有科学理论指导的民族是大有前途的民族。实践的沃土孕育出理论创新的累累硕果,科学的理论指引着中华民族前进的航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既是实践发展的过程,也是理论探索的过程。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组成。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只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这一科学的理论体系一定会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三改革开放,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暴露出诸多问题和矛盾:比如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诸多深层次矛盾;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困难群众还有相当数量;政治体制改革还需要继续深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贸易摩擦时有发生,等等。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虽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但人口多、基础差、经济落后、发展不平衡、现代化水平低等基本国情尚未根本改变。2006年,我国人均GDP仍排在世界百位以后。如果说GDP反映的是国家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那么人均GDP反映的就是国民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在这个意义上,我国仍然是一个相对落后的穷国。正如温家宝总理2003年底在美国哈佛大学讲演时所说:“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
看不到改革开放的主流,就会丧失信心,是错误的;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就会丧失警惕性,是危险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来都敢于直面问题、不回避矛盾。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作出的“两个没有变”的判断就是明证,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强调“两个没有变”,不是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和主要动力;同时,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当前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以更加自觉的姿态走科学发展道路。
这就需要坚持“四个必须”,即:一、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积累的飞跃是一种疯狂”。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打下坚实基础。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个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很难长期支持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确保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四、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中央和地方、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体。这就需要既能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四纵的历史、横的现实,组成了时代的坐标,无数个坐标点连接成时代前进的航线,指向未来。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历经史无前例的变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亘古未有。
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关键阶段,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进取、奋发有为。
展望未来,我们坚信,在肩负着带领亿万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前景!(来源:半月谈 编辑:肖亭)
2007年半月评论(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 贾建芳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一种实践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既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又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特”在哪里?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方法论原则、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首先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论,这就是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党强调牢记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立足点和基本依据,就是把社会主义置于当代中国现实基础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还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基本价值取向。比如社会主义价值就包括共富、公正、自由、平等、民主、和谐、友爱、互助等。
,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就是处于当今时代国际环境中的我国基本国情。我们首先必须在世界发展潮流中确定我国现阶段所处的历史方位。世界发展潮流主要是新发展观主导的现代化进程。我国是现代化后发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实践主题,社会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现代化”这个主题,把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规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结合起来,探索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市场化、社会化、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法治化、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正在向现代社会迈进。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社会主义模式逐渐被消解,现代性因素不断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在新的平台上不断彰显新貌。
显然,置于我国现代社会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既有别于理论上的社会主义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道路或者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雏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在哪里?
根据十七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目前由三个部分所组成,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十七大报告作出的这个重大的新判断,对于我们立足于中国大地扎扎实实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更高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更加丰富,其“特色”将会更加鲜明。
正确认识和理解两个“没有变” 作者:贾建芳 文章来源:《半月谈》2007年第22期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在总结我们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巨大成绩的时候明确地指出两个“没有变”,对于全党全国人民清醒准确地把握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这是对我国现存社会制度基础性质的总概括和总规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程度、发展水平的总认识和总判断。我们所确认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个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从上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逐步实现现代化。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这些阶段性特征表明,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传统社会的市场化、社会化、工业化、城市化、多元化、民主化、法治化、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正在向现代社会迈进。但是,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转轨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国工业化只处在中期阶段,城镇化率刚刚超过40%,“三农”问题突出,现代民主和法治还不完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社会化程度还不高。与此同时,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发展不科学、社会不和谐因素。与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的新期待还有距离和反差。这些现象都表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两个“没有变”,就是强调不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着眼于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长远目标,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尽最大努力化解社会不和谐因素,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专家谈“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来源,半月谈2007年第22期
名词解释:什么是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收藏品等)、不动产(如房屋、土地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等。
专家谈“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本刊记者 秦交锋
,财产性收入”,这个统计学上的名词,随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一时变成了热词。中央提出这一重大举措的深意何在?应该怎样创造条件,让老百姓的钱包更丰盈?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住户调查处处长陈小龙:近年来,城镇居民收入在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构成也发生了变化。财产性收入比重有所上升,成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亮点。2006年人均财产性收入为244.01元,比2002年增长了138.9%;财产性收入比重为2.1%,比2002年增长了0.8个百分点。作为城镇居民收入主体的工资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比2002年都有所下降。5年来,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大大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我国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老百姓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9月末,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7.2万亿元,同比增长6.9%,比年初增加7621 亿元。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有赖于投资渠道的拓宽、资本市场容量的扩大。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次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开业之初,上交所上市交易的仅有30种国库券、债券和被称为“老八股”的股票。随着股市等金融市场的繁荣,百姓投资理财热情高涨,目前A股个人投资者开户数超过1亿户,A股市场总值达到30万亿元以上。1991年成立第一批投资基金。近年来,投资者投资基金踊跃,基金资产规模成倍扩大。目前,基金个人投资账户数超过2500万。
重要的是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王东京:当年计划经济时期,“一大二公”,谈“私”色变,除了少量私人存款,老百姓多数没有财产性收入。过去我们还有一个观点,认为劳动所得是正当收入,按资(财产)分配是剥削。除了存款利息被认为是鼓励性报酬,一切财产性收入都视为非法。现在,财产性收入已经成为老百姓一个重要的收入形式。提出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既是保护群众私产,又是鼓励百姓拥有更多财产性收入,富有积极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在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如何改革分配体制,如何增长广大民众的收入,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部分。对财产性收入的理解,要放在十七大报告的语境中来理解,放在中国当前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来理解。
按劳分配一直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群众的劳动收入在增长,财富也在劳动中不断增长。如何让财富成为资本、成为收入的重要来源,是个全新课题。
陈小龙:重要的是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而不是“少数群众”拥有。目前我国已经有一部分城镇居民获得了财产性收入,2006年城镇住户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家庭占18.2%,比2002年16.4%提高了1.8个百分点。但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获得财产性收入的人还比较少,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也就是少数高收入者获得了绝大多数的财产性收入。2006年最高收入10%家庭人均拥有的财产性收入为1279.28元,而最低收入10%家庭人均只有35.29元。5年来,高收入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增长幅度明显快于低收入家庭,2006年最高收入10%家庭的财产性收入是2002年的3倍,而最低收入10%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只是2002年的1.36倍。
第二,获得的财产性收入比例还比较低。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获得的财产性收入仅为244.01元,占当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1%。
第三,获得财产性收入的途径还比较狭窄,主要是通过出租房屋收入所得、股息与红利收入所得,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出租房屋收入占全部财产性收入的51.8%,人均股息与红利收入占22.9%。
要想有“财”可理,“劳动收入”得稳步提高
王东京:总起来说,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提高群众的劳动收入,劳动收入花不完、用不尽,剩余部分一定会转化为财产。拥有财产后,存到银行有利息,买股票有红利,买房出租有租金,自然就拥有了财产性收入。二是一定要保护私产。三是要有投资渠道。
现在看来,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最为关键的是劳动收入的提高。关于提高劳动收入,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如何落实十七大精神,真正提高普通百姓的劳动收入呢?
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报酬,不能只谈利润与工资的分配比例,要投资方让利。初次分配包括三块:工资、利润、税金。现在,国家税收增长过快,是GDP增速的3倍。因此,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报酬,还有一个可行的办法是适当减税。
我个人理解,要形成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企业员工工资的增长与企业收入增长保持同步,不然员工就不能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二是企业员工货币工资要与物价指数挂钩。如果物价上涨很快,超过工资上涨速度,就会造成实际工资收入下降。相对经济增速来说,目前通胀指数实际上不算太高。为什么老百姓普遍关注?主要原因是收入增长相对过慢。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财产性收入的重要保证
要增加群众的财产性收入,就要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要想保护老百姓财产性收入,必须要保持物价的长期稳定。通货膨胀在很多国家的历史上是剥夺老百姓财产的最大危害。很多人多年的积蓄经过一场高通货膨胀,一下就没了。
要保证资产稳定的趋势,防止资产价格在短期内大起大落。历史上的经验证明,在一个大起大落的市场中,只有少数人赚钱。保持长期资产价格的稳定趋势,才会使大多数人获得利益。
要保持长期汇率稳步升值的趋势。汇率的大起大落是外国的少数投机者洗劫财富的一种手段。亚洲金融危机时,有不少国家一夜之间以美元计价的人均收入退后了15年。所以,绝对不能允许汇率大幅度波动,这是对老百姓财富的保护。
呼唤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
易宪容:财产或资产,并不是物,也不是财富,只有这些物及财富能够通过市场方式产生未来收入流时,这些物或财富才能够成为财产。要让“财富”成为财产,成为资本,就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个人财富必须要有清楚的产权界定。二是必须要有合适的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当前个人财产保护面临的缺陷很多。比如,国内许多地方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居民的一些住房被强制性拆迁,农民的一些土地被政府和不法商人低价侵占。
另外,在经济转轨中,国有财富的转化与分配机制要做到公平公正,否则居民财产性收入在最初始的地方就存在严重分配不公,这不仅不能够为广大群众创造财产性收入,而且还会人为制造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导致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
范剑平认为,随着我国物权法开始实施,目前我国还缺乏一个制度,就是理清哪些是合法财产、哪些是非法财产。按照国外的经验,只有申报的,而且讲得清楚合法来源的财产才应该是受法律保护的,所以阳光法案是治理腐败的最重要的保证。
完善市场,加紧理财教育
对于很多人来说,股市是他们获得“财产性收入”最现实的渠道之一。这两年的牛市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体会到资本市场的魅力,并争先恐后地扎进股海里成为“股民”、“基民”。但“新兴”加“转轨”的特点决定了我国的股市远非成熟,最近股市的深幅调整又一次让股民们受到了“风险教育”。如何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一系列深层次矛盾亟待管理层破解。
市场专业人士认为,投资者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下,想踩准每一个进场和出场时点并不容易,不如在把握趋势的前提下长期投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巴曙松认为,理财并不是要追求最高的收益,理财是根据每个人的风险收益偏好、家庭的结构、整个人生的不同的生命周期来进行相应的匹配和安排,只有最适合的理财方案,并没有最好的理财方案。
扬起社会建设的风帆 ■ 赵树凯《半月谈》 2007年第23期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首次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并列提出的重要概念。
随着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新时期战略任务的提出,社会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布局。社会建设与我国经济社会整体转型相结合,具备了立论依据;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现成为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四位一体布局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对社会建设的认识高度。
社会建设不同于经济建设,根本在于解决经济建设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建设的核心是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特别是重点关注弱势群众。社会建设要统筹考虑机会、程序、结果公平,最终目标是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因此,社会建设的内涵非常丰富.既应该有社会事业的建设、维护公平正义的法制建设等,还应该有社会组织建设、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建设、社会各阶层利益格局协调机制的建设等。
十七大报告在阐释社会建设内容时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因此.社会建设重点应该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是发展教育。发展教育获益的不仅仅是个人,更重要的是全体国民和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最重要的方面是要提高全体国民的教育水平。我国现在实行的是9年制义务教育,但资料显示,我国25岁以上的人均受教育水平只有7.4年。因此,社会建设要提高基础教育的水平,尤其要关注流动人口子女、贫困地区儿童等群体,实现基础教育的公平。
二是解决好就业。国家要协调发展,社会要保持稳定。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让人人都有工作。计划经济时代,分配工作的方式虽然实现了人人都有工作,但是却带来了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低下。劳动力市场体制,提高了效益,同时也带来了失业、下岗、“毕业即失业”等问题。所以,从社会建设的角度看,各级政府、各单位都应该思考社会的整体利益。把创造就业机会作为自己的重大责任。
三是收入分配。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已经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目前,在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比较大的情况下,要想短期内缩小或消除差距,是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关键是要纠正不合理、不公正的差异。因此,社会建设强调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这体现了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深刻认识,是解决各阶层利益矛盾、优化社会阶层结构的迫切需要。
四是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广泛,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济、住房保障、养老、医疗等问题。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最终目标是保障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
五是完善社会管理。社会建设离不开社会管理,有了好的社会管理体制,才能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使社会运转协调,使人民生活安宁和谐。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近60年里,我们在社会建设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必须看到,也积累了一些需要吸取的教训。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20多年中,我们党基本上没有把社会建设提到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使得社会组织丧失了自主和活力。政府承担的功能严重错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建设发展的速度加快,程度深化.取得很大进步,但是,社会事业整体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也出现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严重不平衡。可以说,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已经成为社会矛盾加剧的重要原因。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较快而又协调地推进社会建设,是充分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发展。
为了顺利推进社会建设,需要把握一些重要的原则。第一,必须把社会建设提高到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无论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还是从根本要求和本质上看,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都必须协调发展。第二,必须建立起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体制。社会建设滞后,宛其原因,除了认识偏差外。还存在着影响社会建设与其他三大建设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所以必须建立如决策机制、投入机制、纠错机制和问责制等有利于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第三,必须保持社会建设自身各部分之问的协调发展。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一个组成部分,内部又有组成它的各种要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也要求社会建设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协调发展。◇
让廉租房制度惠及更多困难家庭 ■ 本刊记者 孙爱东《半月谈》 2007年第23期
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如何解决?政府对城市住房保障负有什么样的责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给出了鲜明回答,“努力使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人家庭住房困难”。廉租住房制度,在解决群众“住有所居”方面,将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为此,记者专访了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有关负责人(以下简称“负责人”)。
记者:我国的廉租住房制度建设进展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负责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解决了大多数人有房住的问题,改变了住房严重短缺的状态。1978年到2006年,在城镇人口不断增加的同时,人均住房面积从6.7平方米提高到20多平方米。但同时,我国还有约1000万户低收入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这些家庭住房状况急需得到改善。党中央、国务院对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高度重视,在推进住房建设工作中,将廉租住房制度作为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途径,要求不断加强政策支持、健全廉租住房制度。
1998年以来,各地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进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但也存在突出问题。截至2006年底,全国还有145个城市没有建立廉租住房建设制度。今年以来,各地根据国务院部署,加大了工作力度。
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投入资金147.8亿元用于廉租住房建设,其中今年当年投入达77亿元。累计通过租赁住房补贴、实物配租等方式改善了68.1万户低保家庭的居住条件,对29.6万户承租公有住房的低保家庭实行了租金减免,其中今年新增租赁住房补贴、实物配租等保障家庭达41.3万户。
记者:廉租住房制度建设进程中遇到了哪些新情况?
负责人:从制度建立情况来看,部分地区廉租住房建设用地落实不到位,没有建立稳定、规范的廉租住房制度资金渠道,没有建立严格的准入及退出机制。廉租住房制度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据测算,全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0平方米的低收人家庭约1000万户,其中低保家庭400万户。2010年实现保障范围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任务较重。
住房保障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我国已出台的《廉租住房保障办法》,是部门规章,对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整体上不够健全,尚不能有效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权益。
面向低收入家庭租赁的房源不足。随着各地旧城改造的推进,市场中可供租赁的小户型、低价位房源日趋减少,廉租住房保障家庭领取租赁补贴后难以租到合适的房屋。大部分地区没有建立面向低收入家庭的资料信息服务,不能及时提供房源信息,帮助低收入家庭租到合适的住房。
记者: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建设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这些难题?
负责人:近几年,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的主要目标是:2007年底前,所有设区的城市要对符合规定住房困难的条件、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城市低保家庭应保尽保;2008年底前,所有县城要基本做到应保尽保,东部地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地区要将保障范围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十一五”期末,全国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范围要由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为此,将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加强住房保障立法工作。研究起草《住房保障条例》,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完善住房保障相关政策,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依法保障低收入家庭住房权益。第二,开展低收人家庭住房状况调查.建立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档案。制订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工作目标、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并向社会公布。第三,落实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及土地供应。按照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年度计划,确保中央、省、市、县各项廉租住房保障资金落实到位;廉租住房建设用地在土地供应计划中优先安排、保证供应,并多渠道增加廉租住房房源。第四,落实工作责任。落实省级人民政府对所属城市人民政府目标责任制管理。有关工作情况,要纳入对城市人民政府政绩考核中。第五。健全工作机制。健全住房保障管理体制,落实廉租住房管理工作机构及具体实施机构,完善申请、审核和公示制度,合理确定廉租住房保障标准。满足低收入家庭基本居住需要。◇
转变发展方式关键在落实 来源,半月谈2007年第24期 孙爱东 杨毅军
近期,有两则新闻引发了社会强烈关注。
一则是发生在山西省洪洞县“12·5”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105名矿工遇难、18人受伤,这成为2006年以来全国一次死亡人数最多的安全生产事故。
另一则是,监察部、国土资源部12月10日通报了天津、广东等地的10起土地违法违规典型案件无论是频发的矿难事故,还是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不过是不同事件在性质上的重复。根源在于旧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向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当地方利益与中央决策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政府没有贯彻科学发展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折射出地方政府转变发展方式的艰难。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各地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开展了很多扎实有效的工作。然而,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存在不少盲区,或认识不清,或重视不够,工作抓而不准、抓而不紧、抓而不实的情况时有出现,甚至出现为了地方或个人的政治、经济利益阳奉阴违、顶风违纪的严重现象。这种倾向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落实是决策的归宿和做好工作的关键。如果仅把中央的决策落实在嘴上、会上和纸上,使决策和执行成了两张皮,不但会导致政令不畅,还可能损害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
中央的战略宏图绘就之后,抓落实首先是一个认识问题。这些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各个地区都已成为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和利益主体。但不管地方怎么变化,对于全国这个“大局”而言,其实还是“小局”。“小局”是“大局”中的“小局”,绝不是可以自称“王国”、独“善”其身的“小局”。绝不允许以“小局”的利益或情况特殊为借口,置国家的整体利益于不顾违法乱纪。广东省开平市政府非法批地近3万亩,被监察部定性为“有组织地对抗中央”,可见其局部利益和权力膨胀到了何等可怕的地步。中央的部署、国家的政策,是一个严肃的事情,容不得任何的把玩和欺骗。
抓落实,需要正确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内涵。同旧有的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把“增长”改为“发展”,但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增长方式”主要是就增长过程中资源、劳动、资本等投入的效率而言,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增长方式”只回答了在要素投入方面用什么办法做大“蛋糕”的问题,而“发展方式”还要回答在发展道路上用什么样的经济结构、什么样的环境代价做大“蛋糕”的问题。理解是认识的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惟有正确理解这一深刻内涵,我们的工作思路才不会出现偏差。时下,记者在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海地区采访时经常看到这种情况,一面是发达地区关停污染企业,一面则是欠发达地区的招商引资团蜂拥而入,“产业转移”成了“污染大转移”。这种抓工作的思路,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可谓南辕北辙。
抓落实,还需要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一些领导干部对容易看得见的GDP增长等政绩“乐此不疲”,对默默无闻的打基础工作却不愿投入精力;对能“扮亮点”的“形象工程”情有独钟,对长远的发展却无暇顾及。面对存在的问题,更是不敢揭短亮丑、较真硬碰。前不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以临汾市为个例进行分析:这个市2007年接连发生了3起重特大矿难:尧都区余家岭煤矿“3·28”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遇难26人;蒲邓煤矿“5·5”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遇难28人;洪洞县“12·5”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遇难105人。“问题的症结和根源,在于政府安全监管主体职责履行不到位,深化攻坚和专项整治的决心不大、措施不力”。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大力提倡实事求是,防范形式主义、错误的政绩观影响工作落实。只有坚持求真务实,从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做法中解脱出来,才能防止重蹈“先发展后治理”的覆辙,才能防止出现“吃祖宗饭,砸自己碗,断子孙路”的后患。
绿色GDP是扣除经济发展对自然和人的损害之后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净值,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协调统筹、可持续发展观念之上的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GDP意味着观念的深刻转变,意味着全新的发展观与政绩观。绿色GDP更能科学地衡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短短两三年时间,“绿色GDP”在我国由一个冷僻陌生的专业名词,正在迅速走向一个能实实在在指导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和战略;由学界开始走向社会;由政府文件、工作会议和宣传培训开始走向决策者、管理者和公众。在这种大背景下,全国10省市的绿色GDP核算试点工作全面铺开。这充分表明,绿色GDP核算在我国正处于一个由理念倡导向试点核算推进的重要关键时期。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资源能源瓶颈时期,再也不能承受资源枯竭带来的挑战;中国社会进入人均GDP 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矛盾多发期,再也不能承受环境污染引发的社会问题。但是长期以来,环境代价到底有多大,一直只停留在粗略的估算水平上。正如国家权威部门所言,核算出来的某些数据有时会“很荒谬”———因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能增加GDP。例如,发生了洪灾,就要修堤坝,这就造成投资的增加和堤坝修建人员收入的增加,GDP数据也随之增加。再例如,环境污染使病人增多,这明摆着是痛苦和损失,但同时医疗产业大发展,GDP也跟着大发展。中国在20多年来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但这“增长”又是通过多少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赤字换来的呢?因为缺乏权威性、科学性,这种估算难以成为发展决策和政绩评价的依据。
这就要求我们从战略高度和指导思想上转变发展观念,找到一个科学的,既能反映发展速度,又能评价发展质量的工具。因此,国家提出采用绿色GDP这个指标来衡量我们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并提出利用这个指标来考核领导政绩,其主要目的是逐步引导各级领导转变发展理念,并将理念付诸行动,从根本上改变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发展观念,改变环境问题只有在温饱问题解决后才能考虑的错误思想。
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在开展绿色GDP核算研究工作,但尚未形成一套国际公认并采纳的绿色GDP核算制度。尽管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我们也要发扬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大胆地迈出第一步。
建立中国绿色GDP核算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同时也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程中的又一重大举措。启动试点本身就是向全社会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
10个试点省市的积极参与,是研究成果价值的充分体现,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是开展核算的最坚实的基础。核算过程本身也带来许多有用的信息。如万元GDP能源资源消耗等指标,让我们了解哪些部门、哪些地区是资源消耗“高强度区”,哪些部门哪些地区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重灾区”?这样,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地确定污染治理重点、规划产业环保功能区、协调区域发展方向,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还要针对核算中发现的问题,加强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完善现行的资源环境统计制度,形成核算结果发布制度,并制定相应的核算监督管理制度。
绿色GDP核算工作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实践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突破口,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步工作,确保工作质量和目标顺利实现。
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不仅是为了得到一组数字,目的之一是要把绿色GDP核算体系指标纳入对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指标体系,促进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理念,提高其科学决策的水平。
绿色GDP要建立在以人为本、协调统筹、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上,不能过于迷信技术手段。从世界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看,没有公众参与就没有环境保护。所以,在强调下大力气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同时,一定要坚持公众参与。
绿色GDP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当前还面临诸多技术难题、观念挑战和制度缺失。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具有战略眼光和超前意识,必须先把这个工作干起来,然后一步一步地扎实向前推进。
2007年半月评论(2):关注民生要有真举措以 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中央确立的执政新理念。以人为本,就要关注民生;关注民生,就必须有真举措。
民生问题无小事,处处留心皆民生。“拆1平方米旧房,补1平方米新房”,这是山东省济南市在旧城改造过程采取的新举措。此举给开发商定了硬规矩,也给拆迁户带来了大实惠。没有了昔日的剑拔弩张,少了以往的上访告状,拆迁户与开发商和谐相处,涉及近10万户的拆迁工作顺利推进。事实上,济南的做法并不复杂,就是政府站在百姓的立场上,真心实意地替百姓着想,让百姓切身感受到拆迁的人性化安置。通过拆迁改善了住房条件,实现了安居乐业,这种人性化的做法,自然受到群众欢迎。
举一反三,济南在拆迁上的做法值得借鉴。当前,诸如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等也是民生问题,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极高,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社会矛盾。因此,在改革中,在出台政策时,都必须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各级政府让利于民,让利于困难群体,而不是与民争利。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发展。但是,GDP增长了,并不意味着民生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相反,一些地方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在民生问题上留下了不少的欠账。环境恶化、贫富分化、部分困难群体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找不到工作等问题层出不穷,这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不和谐音符。
民生问题如何解决?对此,中央早已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论搞改革、促发展、还是保稳定,都必须以群众利益为重,以不损害群众利益为“底线”,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当前,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方面有些地方下的不是真功夫。有的地方关注民生的举措出台了一大堆,但落实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说村村通公交,却连出村的道路还没整平;说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老百姓却仍喊“看病贵、看病难”。
与那些表面文章相对照的是,有些地方在关注民生方面频出实招,成效显著,百姓满意。这些地方的成功,就在于领导干部作风扎实,善于从具体问题抓起,深入把握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细致入微地体察民情,使决策得民心、顺民意、有实效。应该看到的是,在民生问题解决得好的地方,依靠的是领导干部的觉悟和认识水平。重视民心民意的,就会把民生问题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而眼睛向上的,做做表面文章就应付过去了。因此,解决民生问题,绝不能仅仅靠领导干部的觉悟,必须要有制度作保障。
以制度保障解决民生问题,就必须真正发挥制度的刚性作用,要纳入科学发展观的考核序列。要保持制度的连续性,不要让一项惠民制度因领导喜好的改变而改变,看准的事要一抓到底,少变换镜头和焦点,力戒形式主义和政绩工程。
以制度保障解决民生问题,就必须要千方百计办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上学就业、住房行路、柴米油盐酱醋茶,看似琐碎,实际上件件关系群众生活,都是民生大计。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要尽力办好。现在,城镇和农村还有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干部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以制度保障解决民生问题,政府就必须要尽职尽责办好惠及广大群众的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在制定新年预算计划时,要使公共资源配置更多地向群众直接受益的方面倾斜,要更加重视社会建设和管理,大力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公共设施,优化公共服务,切实办好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事业,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环境。
胡锦涛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说,在新的一年里要“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新年伊始,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来到塞北坝上高原和苏北革命老区看望基层群众,其心系百姓冷暖的殷殷之情,犹如春风拂面。2006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作为今年着力推进的一项主要任务。我们期待着,2007年成为一个民生问题不断解决的执行年,一个让中国百姓获得实惠的民生年半月评论3让困难群体沐浴社会和谐的阳光春节临近,各地纷纷开展送温暖活动。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人员登穷庐,入寒舍,看望生活困难群众,给急需帮助的人们送去救济金和慰问品。在这个以快乐、祥和、平安为基调的中固传统节日到来之际,送温暖活动有如三月阳春,让众多困难群众感受到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社会的互助.感受到人与人的真情。
2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快速发展,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并逐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但是,由于财富积累远未达到充足程度。经济发晨不平衡,加上分配不公、社会保障不健全等问题,社会上仍存在不少困难群众.迫切需要救助。如果按联合国确定的每人每天1美元的消费标准。我国贫困人口的数量还是很惊人的。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中。有一些成员尤其应该得到关注,如农村和城市特困户、零就业家庭、受灾群众、五保户、因病致贫者、残疾人、流浪人员……为他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缩小他们与大多数人生活水平的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使困难群体得到救助,是制度文明的体现。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在它的每一阶段.都不能忽视对困难群体的救济。对于一种“好的市场经济”而言。如果说体现效率的优胜劣汰,表现在经济领域平等、充分的竞争上,那么与之相辅相成的.则是在社会领域应该体现公平正义。给困难群体以积极、及时的救助。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本质要求。
使困难群体得到救助,也是社会文明的证明。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先富者如何帮助更多的人走向富裕.是一个历史课题。对困难群体伸出援助之手,这不仅是中华民族扶危解困传统芙德的发扬光大.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棱心价值现造就时代风尚的具体体现。
因此,春节期间开展送温暖活动,各级政府责无旁贷。这不仅是民政部门的分内工作,同时也是政府各部门应同心协力抓好的事情。根据往年各地开展这一活动的情况,今年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开展好春节期间的送温暖活动。一定要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以往一些地方。在部署这项工作时。习惯安排那些交通便利的地方作为领导的慰问点;一些示范村、模范户。因为名声响亮,各方争相惠顾.而那些真正需要救助的偏远村屯,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一些在基层干部眼里惹麻烦的“刺头”。尽管境况凄凉.也元人问津。这些。都有悖送温暖活动的初衷。因为送温暖并不只是给困难群众以物质救济。而是更应该与他们面对面坐下来,真诚沟通与交流。点燃他们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因此,各级领导最应该去的,恰恰是那些困难重、问题多、矛盾突出的地方。
开展好送温暖活动。一定要带着感情去做。一些群众出现生活困难,作为一方领导,首先应检讨自己工作上的疏失。带着满腔热忱去帮助他们。但是.过去一些地方在安排这项工作时。存在着应付了事的倾向。有的慰问人员身到心不到。人来情不来。甚至有个别领导干部张扬追势,前呼后拥,要求电视有影、报纸有名、广播有声。将送温暖变成了作秀.引起群众反感。这种做法,不仅不能拉近与拜众的距离。反而加深了干群隔阂。
开展好送温暖活动,一定要把工作做细。作为一项拾遗补缺的工作。送温暖就是为了避免由于卅度蚨失和机制不健全.出现群众生活难以为继的情形。作为领导干部。对本地群众的生活状况,应做到心中有数。春节临近。特困户、五保户是否得到了救济?救助站是否运转正常?有没有农民工因拖欠拿不到工钱?有没有受灾群众仍无家可归?有哪些家庭因大病出现返贫现象?只有深入了解情况。把工作做细,送温暖活动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送温暖活动与建立对社会困难对象救助的长效机制、帮助其中有就业能力的人实现就业并没有矛盾。通过送温暖活动,可以深入社会底层,了解实情,加深时实现公平分配、解决社会贫富悬殊问题的认识,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再就业机制的建设。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人类理想。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既是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最强烈的社会吁求。在春节到来之际.广泛开展邀温暖活动.让社会困难群体像大多数人一样温饱无忧,欢度快乐祥和的春节。是对中央“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熏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求的落实.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动体现。摘自《半月谈》2007/13?
第4期是这个:亿万农民翘盼两会:6000封来信求解七大难题?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新农村建设行进一年,农村呈现蓬勃发展新气象,但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有些方面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又是一年两会时,许多农村读者希望本刊能抓住机遇,把一年来农民热切关注的各种问题归拢归拢。本刊编辑部从6000多封农民群众来信中,精挑细选、归纳整理出七大农村社会热点,力图向全社会传递来自新农村建设一线最真切的呼声。
涉农违法行政问题严重
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广大农民衷心拥护。从大量农民读者来信情况看,依法行政仍然是广大农村百姓关注最多、反映最大的问题。
新疆一位读者的来信很有代表性:“2003年,我们这里开始搞退耕还林。当时乡政府和我们签订合同,规定退一亩补一亩,林业局验收也全部确认了。但2007年发放补助时,却只按确认面积的73%发放,其余退耕面积一分钱补助也没有。中央规定,用于‘三农’的资金必须阳光运作,这条高压线谁都不能撞。可我们这里‘山高皇帝远’,拳头就是‘知县官’,撞了谁又能咋样?”
现阶段,不少地方行政部门以权代法、违法行政非常严重。有些乡镇征用农民集体土地,强拆强迁、赔偿不到位现象还很多。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现象屡见不鲜。有些地方除了征收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外,还加收“未婚先育费”、“计划外怀孕费”等。有的政府部门以“公益慈善”、“地方财政困难”等名义,搞强行捐款、摊派,损害农民利益。
政通方能人和。天津一位老年农村读者来信呼吁:“我们国家现在既要多立法,更要严格执法。希望今年两会上,人大代表能好好关注一下依法行政、从严执法的问题,以顺应民心,推动社会和谐。”
谨防新农村建设变调变味
在农村,伴随新农村建设,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对这些问题,农民反映非常强烈。其中一些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尤其应引起有关方面注意。
关于新农村建设规划。山西省运城市读者来信说:“我们这里不少地方,新农村建设没有规划。一些集体经济薄弱的村组为了修路、建校,把拍卖宅基地作为筹资主要渠道,这个组在这块地上卖,那个组在那块地上卖,导致新建的宅院毫无秩序。”江苏省农村读者来信反映:“一些农村,居民小区住宅楼统一由开发商承建,一套面积为150平方米的住宅楼售价均在14万元左右。这样的价格绝大部分老百姓承受不了。变味的新村建设使农民伤筋动骨。”
广大农民对“村村通”公路计划举双手赞成,但对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深感忧虑。河南省信阳市读者说:“村里修建了一条3公里的公路,由于施工偷工减料,无人监督检查,不到一年,道路多处路段开裂,路基塌陷,乡亲们望路兴叹:几十万元又泡汤了。”
江苏省大丰市农民来信指出,建设新农村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要真正使农民群众在这一进程中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享受到实惠。
土地“命根子”不断萎缩引发忧虑
可耕种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更是13亿国人的饭碗。
2006年9月,河南省固始县某乡部分村民代表致信本刊编辑部:“我们辛辛苦苦种下的水稻即将成熟收割。乡党委和政府领导突然告诉我们,水稻田被县里搞开发征用了,由于县里急等用地,过两天就来挖掘机、推土机施工,100多亩水稻很快被推平了。”
江西省瑞昌市读者反映:“一些地方的城郊农村又出现了新一轮耕地买卖风潮。卖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农户私人出卖,另一种是以自然村为单位集体出卖。购买者多为当地机关单位以及居住偏远的农民。交易大多没有相关部门合法手续,成交后,土地一般都用来建房。这种土地私自买卖现象,和新农村建设极不相称,势必会引发农村土地市场的混乱和基本农田的缩减。”
山东省菏泽市读者来信表示:“在我们村,10年前分地时,每人1.2亩,现在每人分不到9分地。这使我产生危机感,再过10年,我们还能给儿孙留几分地?一个种地的农民,没有耕地如何生存?”
希望严惩“腐败村官”
当前农村矛盾颇多,农村工作较为难做。少数基层干部的腐败行为激起农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伤害了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情,影响了党在农村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综合各地群众来信,“村官”腐败现象呈高发态势。目前农村有些地方实行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人兼”。这样一来,村级干部班子人员虽然少了,权力却集中了。一些村干部非法挪用公款、擅自变卖宅基地,所得全部进腰包。山东省某村村民来信反映,因为国家征地修路,村委前后共得相关款项约800万元。失地村民满以为可以靠这笔钱养命,没想到至今也没领到一分钱!对于群众意见,腐败“村官”听不进去,动辄利用权力打击打压。重庆市奉节县某村村民来信反映:该村村主任与一名村民发生纠纷,村主任居然唆使亲族乱刀猛砍该村民之子,并叫人用猎枪射击其全家……
农民深切期望好好治理“村官”作恶现象。
警惕“文化垃圾”转移农村
必须肯定,当前农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现状与农民的精神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有农村读者来信说,现在影视节目离农民越来越远,充斥荧屏的不是砍砍杀杀,就是丰乳肥臀,哪能见着几个农民形象?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载体和内容搞不起来,农村文化生活苍白。一些头脑精明、善于经营的文化个体户,便打着“文化下乡”的幌子,把书刊垃圾、音像垃圾、演出垃圾等“文化垃圾”大举向农村转移输送,“脱衣舞”等低俗演出也下乡了,在谋取不义之财的同时,严重败坏了淳厚的乡风。
2007年2月8日,湖南省湘阴县农村一位老读者打来电话,急切诉说:“编辑同志,呼吁你们向两会反映一下农村的社会风气问题吧。我们这里现在赌博成风。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孩子,纷纷参赌,玩纸牌的,打麻将的,买地下六合彩的,到处都是人在赌。政府根本没有人管!”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老人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和打工经济蓬勃发展,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人口大量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生存状况问题演变成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河南省西峡县读者来信反映,由于缺少必要的监护,许多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有效保护和教育,学习、生活遇到问题无人解决,处于放任状态的不少。尤其是农村女孩很容易成为性侵犯的对象。河南省淅川县人民检察院通过对2005年以来所办理的62起强奸、猥亵儿童案件统计发现,针对留守女孩的性侵犯案件共21起,占34%。留守儿童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更大关注。
同时,农村留守老人也陷入艰难的生活困境。在湖南省邵阳县黄荆乡,有的老人托管了3个孩子,拄着拐棍肩背幼童还得下地干活。有的老人体弱多病,走路连腰都直不起来,却还要带着4个“留守孩”。有的老人好几年手不好使,却一直为几对夫妇带养着6个孩子。面对此种情况,农村调查者实不忍心:这样的日子农村老人到底还要熬多久?
期待完善“新农合”
近年来,国家在农村地区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广大农民受益不少。但在“新农合”推进过程中,农民对一些新问题反映强烈。
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不少农民对“新农合”有抵触情绪,不想参与。山东省邹城市读者来信反映,其所在村把粮食直补款强行顶抵“新农合”医疗款,引发群众抵制。甘肃省读者来信反映:“一些基层政府把‘参合’任务级级相压,干部只得挨家挨户收取‘参合’款项,结果搞得干部挠头,群众义愤。”
一些农民患者说:药店只售两三元的药,到了合作医院就是10元左右。患者看病花费多,报销少,“参合”反而吃亏,怎么会有积极性呢?有读者反映,农民看一次大病(小病一般也不看)动辄几千上万元,但最后到手的医疗补助只有两三百元。
总之,各地农民盼望国家制订出有力的、切实有效的、合情合理的监管制度,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顺利向前发展,让它真正能造福农村。(编辑:林双川)
以制度公正促社会和谐 薛凯 白志龙 半月谈2007年第5期
今年两会期间,物权法草案和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提交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中国对国家、集体和私人的物权将实行平等保护,内、外资企业将告别税负不公的时代。高度体现“平等保护”的立法精神,成为这两部法律最显著的特色。
每一部法律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念、信仰与追求。而在这两部法律背后,人们感受到的正是盛世春天的气息:社会和谐的春风轻轻吹拂,公平正义的大旗随风飘扬。
在经历了“效率优先”的改革之后,中国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呼唤公平正义。一方面,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收入分配差距在拉大,不少人利益受损、心理失衡,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如果不及时化解这些矛盾,我们很可能陷入“经济发展了,社会矛盾却加剧了”的境况。因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可以说,公平正义实现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社会和谐达到的程度。
,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要实现社会公正,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健全制度。这是因为,当前社会公平正义不足的主因在于,社会上仍大量存在“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实现公平正义的过程中,不仅要发挥好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要确保制度的规范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既是规范人们行为的“标尺”,也是促进公平正义理念形成的“助推器”,更是社会公正进步成果的“凝结”。以制度公正促进社会和谐建设,正变得十分紧迫和关键。
中国的老百姓都深切地感受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以来,我们国家在制度公正方面的推进力度和进展是前所未有的。取消农业税,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新型合作医疗,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修改义务教育法,“农村义务教育免费”从西部向全国覆盖;按照“提低、扩中、调高”的改革思路,逐步缓解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等等,这些制度改革,无不体现了公平正义的理念,一个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正在形成中。
当前,紧抓制度公正,力促社会和谐,要着力把握住几个关键环节。
首要的是树立制度的权威。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最缺乏的不是制度,而是对制度的信仰和尊崇。没有制度的无上权威,制度就可能成为强权的附庸或道具。特别是部分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有法不依、执法犯法的行为已经严重削弱了法制的权威,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一些地方盛行的“摆平”现象,其思想根源就在于信奉权力至上、金钱万能和人情第一,丧失了对法律和规则应有的尊崇。
其次是要加强制度创新。要按照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等原则的要求,对已有制度进行修正和完善,不断推动制度创新。在我们现存的不少制度中,仍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有违公平正义原则的规定,成为社会不公、难以和谐的制度之源。举例说,某省从2004年开始实行文件审查制度,仅一年多时间,在110件省级红头文件中就有60%的文件因存在违法违规问题被修改。因此,必须大力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制度建设中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正义,从而使这种制度能够保障公平正义。
再次是要把握住制度完善的重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解决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出发,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的六个方面的制度,包括: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抓好制度落实。温家宝总理有这样一句名言:“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政府有没有执行力和公信力,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个公正的制度,如果在执行中走样,或者有的人执行,有的人不执行,也会使公平变为不公平,使正义变为不正义,失去用制度来保障公平正义的作用。
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薛凯 半月谈2007年第6期
两会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今年两会,劲吹的是“共建共享”的和谐春风。
3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的全国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时强调,要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共建共享”理念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指明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和目标,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宗旨。
,共建”、“共享”的主体是人民。从“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再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这些理念一脉相承,都突出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共建共享”的前提是党的领导。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解决好利益分配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些都离不开党的领导,也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贯穿“共建共享”精神,首先要求我们党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创新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共建”与“共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和基础;“共享”是“共建”的动力和目标。没有共同建设,就不会有社会持久的繁荣;离开了共同享有,就不能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和谐也将难以维系。“共建”与“共享”必须同时进行,共同建设的过程,也应是共同享有的过程,两者不能截然分开,也不能厚此薄彼。
一些发达国家在社会建设中,十分注重社会参与,发育充分的市民社会、中间组织以及慈善力量做了大量政府无法做成的事,成为政府职能的有力补充。这样的社会虽然各种矛盾和冲突不断,但仍能保持有序、稳定和可控,其社会建设的丰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而在上世纪,一些拉美国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忽视了社会事业的发展,结果造成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发展成果为少数人所独占,最终陷入社会动荡、经济低迷、百姓困苦的泥潭,其社会建设的深刻教训也需要我们汲取。
,共建共享”鼓舞人心,但它决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要走向新的未来。
———“共建共享”不是重捧“大锅饭”。“大锅饭”是建立在平均主义基础上的共同贫穷,而现在追求的是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础上的共同富裕。“共建共享”不仅维护人的生存权,更维护人的发展权,它在注重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也注重帮助困难群体渡过难关,实现“后富”。
———“共建共享”不是要建立“养懒机制”。按劳分配仍然是社会最基本的分配原则。每个公民都应认识到,要过上富裕的日子,需要我们用智慧、辛劳和汗水去争取,而不能采取等、靠、要的态度。
———“共建共享”不是要取消差距和差别。一定的差距和差别在任何社会都是存在的,这也是社会保持一定活力的动因。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并不是无差别的、等份额的分享,而是要建立健全注重社会公平的共享机制。
———“共建共享”也并非仅仅是分享物质成果。“共建共享”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丰衣足食,更重视群众的精神满足、心情舒畅。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各级政府都应该关注和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
当前,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贯彻“共建共享”,最紧要的是以民生为核心,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就业、医疗、住房、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等诸多民生问题,之所以成为今年两会关注的焦点,成为新一年政府工作的重点,实际上就是要补齐社会发展这个“短腿”,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从发展中尝到甜头,从而能够更加努力、自觉地建设和谐社会。在今年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民生的资金投入达到4778亿元,可见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
贯彻“共建共享”,另一个紧要任务,就是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创造有利于“共建”、“共享”的政策条件和社会环境。要发展教育事业、规范政府行为、创造一个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过程平等的体制机制环境,使更多人能够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的大潮中来;要从实际出发,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努力缓解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要形成统筹兼顾的利益协调机制,正确处理好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之间群众的利益关系,以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困难。
,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其实就是亿万人民共同参与一部大合唱。我们每个人都是这部大合唱的主角,每个人都要唱出自己最美的声音,分享彼此最美的心情,最后汇聚成一曲人间天籁。
2007年半月评论(7):秉持忧患意识是一种政治境界辛鸣?
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温家宝总理则坦言,“我的脑子里充满了忧患”。总书记和总理在同一时段内如此强调忧患意识,不是随意,更不是偶然,而是基于对当代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清醒认识,基于对中国共产党人历史使命的自觉担当,基于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深厚感情的真诚体现。所以,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来说,秉持忧患意识,既是一种现实要求,一种责任自觉,更是一种政治境界。
忧患意识作为一种政治境界,体现在知忧患上。今日的中国发展成绩很大、成就很多,但“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样很多,甚至很严峻。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所讲的中国经济中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四大结构性问题,哪一个都是悬在中国经济发展头上的利剑。比如,我们的经济增长很大依赖于投资,但我们是否还能支撑已高得离谱的投资率;我们的经济增长也很大依赖于外贸出口,但现在日益增加的贸易摩擦与贸易争端,已使我们不能再保持持续贸易顺差;我们的经济增长还很大依赖于资源的高消耗与环境的软约束,但面对日益紧张的资源供给与严峻的环境压力,我们还能继续如此大手大脚吗?
进一步看,我们这些年的发展在做了很多工作的同时,也忽略了很多该做的工作。比如,这些年来,我们在注重效率,不断做大蛋糕的同时,社会贫富差距也在不断加大,基尼系数逼近0.45甚至更高,10%的群体占有了接近一半的财富,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方面形势严峻;再比如,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过去被捂住的各种老大难、烂摊子和积累遗留的大量问题都相继暴露出来,像由于拆迁补偿问题引发的冲突、由于干群关系紧张产生的纠纷、由于农民失地生活无保导致的对立等等。这些问题尽管可能表现为一个侧面、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问题,但放置于矛盾凸显期这一大背景下,就有可能演化为社会性的问题、带有全局性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邓小平曾讲过一句话,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在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前,人民群众可能对公平正义等社会问题的感受并不强烈。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开始日益增长,对于政治参与方面的要求也相应增长。由此,温总理指出,要把“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一重大历史任务。但实事求是讲,我们在这些方面还准备不足,这一历史任务才刚刚破题。可是,在人民群众政治意识和权利意识日益快速提升的情况下,我们不仅要做,而且要尽快做,做慢了都不行。
忧患意识作为一种政治境界,还体现在能忧患上。我们一些党员干部不是不知道上面所说的这些问题,也不是不知道忧患的客观必要性,但是在现实中却往往很难树立起忧患意识。总是在想,我们干了那么多的事情,发展取得的成绩也是明摆的,不说功劳,苦劳总有一点吧。何况我们现在也有资格、有条件、有能力过得好一些,何苦把自己搞得那么苦。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我们的目标不是一时一事的应付了事,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对于某一阶段性的工作,我们可能已经完成了,甚至完成得还很好,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大事业来说,我们还只是刚刚起步。正如温家宝总理强调的那样,“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必评功摆好”。的确,我们已经总体小康了,我们的一些人包括党员领导干部可能已过上相对好的生活,但在不平衡、有差距、低水平的小康现状背后还有很多的群众日子并不宽裕,甚至还有很多艰难疾苦。如果我们还不忘自己是共产党人,那么,共产党人的觉悟、共产党人的责任、共产党人的使命,所有这一切都指向了我们要能忧患,要去忧患,要甘于忧患。
忧患意识作为一种政治境界,更重要的在于要去解忧患。看到问题的存在,也意识到问题的紧迫与严峻,但如果仅仅停留在头脑中、观念里、感情上,那是不够的。我们要通过政策的设计、制度的安排,把我们已经意识到的、可以通过努力而加以解决的问题给解决掉,这才是忧患的现实意义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共产党人甚至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与勇气,消除阻碍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利益结构和体制机制障碍,消除引发忧患的各种问题与弊端。
清醒而知忧患,自觉而能忧患,务实而解忧患。秉持忧患意识这样一种政治境界,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中国人民必能真正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更加辉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早日实现!
2007年半月评论(8):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能“说说而已”?任俊峰
在重庆市梁平县最偏远艰苦的农村,有一个叫邓平寿的镇党委书记:他下乡从不坐车,靠双脚一村一户地走访;他经常一身灰衣,一双胶鞋,一个黄色帆布包,在田间地头为民解忧;他家里的生活就靠养猪种田、栽桑养蚕维持,和周围农民没有任何区别;他淡泊名利,几次谢绝上级把他调整到县里重要岗位的好意……今年1月,当他因患急性胰腺炎去世后,上万名群众徒步7公里自发为他送行。
这样一位扎根基层、政绩突出、淡泊名利、群众赞誉的好干部的逝去,让人深感痛惜。在邓平寿身上,我们看到了党的优良传统在领导干部身上的体现,也看到了当前领导干部作风改进的方向。邓平寿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民心所想、所向: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能“说说而已”,一定要身体力行。
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一个重点。在今年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切实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总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蕴涵深刻,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当前,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着突出的作风问题,已影响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的领导干部消极对待中央的宏观调控措施,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意识不强,为房价升高推波助澜,为国家限制发展产业暗开绿灯。少数一把手独断专行,好大喜功,把有限的财政资金不是用在民生领域,而是用来大搞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一些地方贪图享乐、铺张浪费的情况比较严重,建了不少豪华办公楼、剧院、博物馆、体育馆,给群众背上沉重负担。还有一些干部腐化堕落,大吃大喝,沉溺声色,在腐败泥潭中越陷越深。
这些不正之风尽管只发生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但影响却很坏,不仅影响了党的形象,也带坏了干部队伍。如果不及时纠正,势必给我们的事业造成巨大损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锲而不舍,绝不能再出现“虚”功“虚”做、“说说而已”的情况。各级党委都要把加强作风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与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真正结合起来,使领导干部作风在短期内有一个新的改进。
首先,要突出重点。在不同历史时期,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和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审议时提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当前,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就是要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三个意识”为切入点,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应成为当前各级领导班子思考、学习和工作的重点。这些年,我国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这本是好事,但也滋长了部分领导干部好大喜功的不良风气。一些地方超前建设,追求一步到位,大肆兴建豪华气派的楼堂馆所。如果把这些钱投到廉租房建设、低保救助等民生问题上,不知可以解决多少老百姓的实际困难,化解多少遗留的历史难题!这种骄奢淫逸、忽视民生、大肆浪费的风气,与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的执政理念背道而驰,如果任其蔓延,势必会使我们丧失革除积弊、实现转型的良好时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部署。
其次,要抓住制度这个根本。作风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很大弹性和灵活性的问题,它更多地和思想水平、道德品质、修养、个性等联系在一起,具有界定模糊、难以量化、往往并不触及法律等特点,如果没有制度的规范、保障、引导和约束,结果必然是热闹一阵,然后不了了之。没有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是不少地方的领导作风建设流于形式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还要引入群众评价体系。领导干部的作风情况,群众最清楚。但可惜的是,由于渠道不畅,群众的看法很难及时反映到有关部门,或者,即使反映上去了,也石沉大海。这就让我们反思,为什么最有发言权的反而成了“沉默的大多数”?为什么我们一再丧失在出现苗头时挽救干部的机会?为什么一些真诚反映问题的群众却落得屡遭报复的凄凉下场?归根结底,是我们缺乏保障群众监督权利的制度体系。
前不久,中组部要求,要加强对领导干部作风状况的日常考核和了解,并作为奖惩和使用的重要依据,作风不好的不能进班子。广东省委也决定,将领导干部作风纳入巡视范围,巡视组要广泛听取一般干部和群众的意见,特别是一些不同的声音,以去伪存真。这些好的办法和规定,一旦和群众评价体系相结合,定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2007年半月评论(9):遏制政府浪费要动真格 辛鸣
这些年来,中央对遏制政府浪费,降低行政成本的立场与态度一直很明确。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的两会上,强调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问题的通知》,中央的精神很明确,加大力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整治。
人民群众有愿望,中央领导有要求,政策文件有规定,三管齐下,理当成效立现。但现实是,一些基层政府奢侈、豪华、浪费的风气仍有渐长之势。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特意把“公务消费不规范”、“奢侈浪费”、“行政成本高”作为问题提了出来,可见,遏制政府浪费的工作任重道远。
这种现象的出现,提醒我们要注意研究导致政府浪费的根源性问题,切中政府浪费的要害。导致政府浪费的因素或许会有很多,但有两条是要害性的。
第一个要害是认识问题,对政府浪费的危害性估计不足,认识偏低。现在有一些同志往往认为政府是花了一些钱,也可能花得多了些,但说到底也就是吃得精致了一些,住得宽敞了一些,用得高级了一些,玩得高档了一些罢了,这些钱又没有装到干部自己的口袋里,有什么大不了的,何必大惊小怪。
其实不然,政府浪费绝对不仅仅是一个行为方式不当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层面的问题。因为,政府浪费将直接导致群众对政府性质的质疑。税收的钱少部分是用来养政府的,大部分是要来提供公共服务的,世界各国都是如此。在一定时期内,财政税收这块蛋糕是固定的,政府多切了一块,其他地方就要少切一块。这些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这些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上,总是投入不足,总是说没钱,可办公楼却越盖越豪华,公务用车越来越高档、公款消费越来越高级。
进一步看,政府浪费还会使群众与政府日益疏离,情感隔膜。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但问题是,当人民群众作为“主人”日子并不宽裕,生计并不富足,部分群众生活还很艰难时,作为“仆人”的一些干部已经通过花国家的钱,花老百姓的钱过上了小康、富裕甚至奢华的生活。对此,群众又该怎么想?群众有言:办公楼越豪华,与人民越隔膜。党政官员在办公场所、生活方式上远离群众的同时,思想感情离群众也会越来越远,最终将失去群众的拥护。我们反复在讲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可上述那些做法人民能满意吗?那些做法是在做公共服务吗?那些做法是法治政府应该做的吗?当公众的这些质疑达到一定程度,政府的公信力及其合法性就会面临严峻的挑战。
这种判断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对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清醒认识和对事物发展逻辑的真实反映,是透过现象来看本质。如果全社会能从这样的高度对政府浪费问题严格监督、严加痛斥,相信不会有多少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第二个要害就是在责任追究上大事化小,对政府浪费责任人追究处理不到位。在一些党员干部看来,以一时的批评换来长期的豪华奢侈是一本万利的事。过去那些“雷声大雨点小”,“只打苍蝇不捉老虎”的处理办法只能进一步纵容政府浪费现象。因此,苦口婆心的批评教育、劝说、警告都不如依法依纪严加惩处。对于政府浪费的典型,在责任处理上一定要以雷霆万钧的手段,该撤职的撤职,该法办的法办。不要讲什么特殊情况,不要谈什么例外,更不要搞下不为例。如果我们的干部发现,因政府浪费会危及其政治生命与前途时,他们还会去搞浪费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成由俭,败由奢。这是一条深刻的历史经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传家宝。无论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优良传统都丢不得。节俭是优良传统,更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在现阶段,尤需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以“更加开放的思想观念、更加执着的奋斗精神、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来遏制政府浪费,真正让“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成为社会风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政府应该带个好头!
编者按:
一个时期来,政府浪费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慷国家之慨,奢侈浪费之风盛行,行政成本节节攀升,败坏党风政风。一顿“公饭”吃掉一个农民一年的收入、一辆“公车”一年耗费20万元、一项“检查评比”活动耗资上百万元……本刊记者调查、披露的这些来自基层政府的浪费,并不是个别现象。因此,加大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力度,进一步树立艰苦奋斗的节约风尚,乃是建设“节约型政府”的重要任务,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
2007年半月评论(10):食品安全从源头抓起
,禽流感时期人们都不敢买鸡,农民损失巨大,我就连续三年带头吃鸡,特别是2004年,我带头吃鸡以后,每斤鸡涨5毛,对农民有多大的好处啊。我自己也是农民出身,我要为农民服务。”在昨日省政府举办的食品安全专题座谈会上,省委副书记欧广源表示,政府将加大力气来抓好食品安全问题。
港澳委员庄成鑫
,不应为了地方利益去保护不安全食品”
昨日的座谈会现场非常热烈,因为时间有限,委员们无不争抢着发言。“现在很多不安全食品要等到出了事情才引起重视,采取措施十分被动。”港澳委员庄成鑫向与会委员讲述了他听到的一个故事,2001年,香港食品商会会员来广东省某地买鸭蛋时,老板介绍这种红心鸭蛋的一个公开秘密,在饲料中加入色素,当然我们并不知道加入的色素是否有害,是否就是引致癌症的苏丹红,但一个普通咸蛋黄价钱是5角,而红蛋黄为1元,高额的利润会促使大家给鸭子吃色素。2005年再去看这家厂,破草棚已变成了大厂房,加工规模越做越大。
庄成鑫说,当2006年苏丹红鸭蛋东窗事发后,相信这个厂也不会有事,因为媒体报道广东地区生产的鸭蛋没有发现苏丹红,连湖北被查的那家神蛋公司及当地检验部门都否认他们的蛋有苏丹红。他们所加的色素真的不是苏丹红?或是地方保护主义在作怪呢?庄成鑫表示质疑。他说,政府应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不应为了地方利益去保护不安全食品的制造和流通,他建议建立有奖举报机制。
营养学专家苏宜香
,不少人打电话给我,问这东西能不能吃”
,不少人打电话给我,问苏老师这东西能不能吃,你吃我才敢吃……只要说到食品安全,领导也非常紧张,我们的媒体更是活跃,专家还有老百姓更是忧心忡忡。”省政协委员、中大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副主任苏宜香说,目前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确实非常严峻。
苏宜香指出,我国的食品安全是多头管理,资金投入很多,设备也很完善,但是这些资源常常是浪费的,没有达到资源共享的目标,没有一个诚信的、公信的部门,没有一个独立的实验室,没有一个独立的专家体系来作风险评估,来作一个恰如其分的报道,有时还会出现同一食品不同部门检测结果不同的情况。在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力度管理。
此外,在对食品安全的认识方面,苏宜香认为还存在一些误区,
,大家都希望有一个零风险的食品安全,就是我们吃什么食品都要安全。其实这是一个比较有误导的东西,我们不可能保证所有的食品没有风险,这才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事实,是一个大家必须接受的事实。”
欧广源
,解决问题最终还是要依靠法律法规”
在听取了十余名委员的发言后,省委副书记欧广源表示,什么事情都要从源头抓起,所以我们分析产生食品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欧广源认为,解决问题最终还是要依靠法律法规,食品安全也好,社会公平也好,管理国家都是依靠法律法规,谁违法都要依法处理。
,只要一出现哪里有禽流感、鸭蛋里面出现什么‘红’之类的,整个市场就排挤它。但并不是说一个地方的猪查出瘦肉精,所有地方的猪都有。”欧广源表示,舆论对食品安全的报道要客观、科学、诚实,发挥监督作用,但不能过了头,以免影响农民的生产。
2007年半月评论(11):赞袁隆平自主创新的精神作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成就毋庸置疑。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全球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他拥有超过1000亿元的品牌价值……可以说,中国靠占全球8%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袁隆平。
袁隆平其实也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曾经激励我们创造了无数科学奇迹,同时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一度变得稀缺。探寻袁隆平成功的秘诀,对当代的科学创新具有诸多启示。
袁隆平不是钱眼和名利堆里的科学家。饥荒年代亲眼看到的饿殍满地的悲惨情景,一直刺痛着袁隆平的心,这成为他孜孜不倦研究提高粮食单产方法的最大动因。他常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中国多一点粮食不怕,若少一点粮食,你试试看”……这些朴素的语言,道出了他对祖国的一片赤诚。当有人抱怨国家对杂交水稻研究的投入不够时,袁隆平说,“国家困难,不能太贪”;当拿到世界粮食奖12.5万美元奖金后,他全部捐献出来,用来奖励在农业科研、教育、技术推广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农业科技人员。袁隆平的事迹告诉我们,作为一名科学家,首先要有祖国观念、人民情感和人道精神,这些才是科学家忘我探索的不竭动力。固然,没有经费很难开展科学研究,科学家也应该得到合理的物质报酬,但是,那种“如果钱能给够,我们有望在10年内赶超俄美”的论调也值得警惕。经费并不是制约科学发展的惟一障碍。在当前阶段,我们应在逐步增加科研投入的同时,加强服务祖国和人民的理想教育,真正把有限的经费花在刀刃上。
袁隆平不是书斋里的科学家。当今,农学院的老师只会“纸上谈兵”,学农的学生不会下田种地的情况并不罕见。很多冠以硕士、博士、教授、博导名头的学者,缺乏对常识、对社会、对国情的起码了解,满足于做一些外文翻译和文字堆砌工作,偏激固执,信口开河,做了很多对社会发展并无多少益处的“空头学问”。而袁隆平恰恰相反,他是田野里的科学家,田野就是他的实验室。“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这句袁隆平的名言足以让很多埋在故纸堆里的“学问家”感到羞愧。实验室和电脑前的工作,袁隆平认为也重要,但最重要的是“顶着太阳,趟着泥水,下田”。袁隆平告诫弟子:“书本里种不出超级稻,电脑里也敲不出超级稻,任何一项科研成果,都来自于深入细致的实干!”袁隆平用他的行动说明,知识分子只有走出书斋,走进社会;走出书本,走进实践;走出自我,走进人民,才能在科学与生活的田野上大有作为。
袁隆平不是因循守旧、盲从权威的科学家。在强调自主创新的今天,中国科学界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盲目跟风、盗版抄袭、低水平重复成为中国科学界整体上缺乏创造性成果的硬伤所在。袁隆平曾说,硬要说杂交水稻的成功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其中的“第一秘诀”就是不囿于现存结论的创新思维。在袁隆平所处的年代,水稻方面的鸿儒大家有很多,但他们不敢也无法突破前人,最终没有产生什么创新性成果。而袁隆平作为一名普通中专教师,却对“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金科玉律”提出质疑,根据实践提出了相反的设想,开始了独辟蹊径的研究。“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科学研究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袁隆平认为这是一名科学家的重要素质。鼓励科学家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特别要让年轻人勇于实践、敢于超越,应该成为我们今后科技创新努力的方向之一。
袁隆平不是心态浮躁、心胸狭窄的科学家。当今学界,浮躁、浮夸之风盛行,门派成见根深蒂固,为了评职称、快出名,不少人甚至不惜剽窃,一些单位仍然论资排辈盛行。这些都阻碍了科学的发展、理论的创新以及中国整体科技实力的提升。而袁隆平是中国科学界一个难得的帅才,他不是一枝独秀,而是用自己的火炬点燃了一片火炬。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形成了一支高质量的杂交水稻的人才梯队。上世纪,他曾把自己发现的野生稻资料无私地提供给各地的科研机构,从而大大推进了杂交水稻在全国的研究。他还把政府拨给的数千万元资金奉献出来,组织起全国的协作单位共同研究、共同分享。袁隆平的学生邓华凤根据老师的思路,历经两年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的设想变成现实。报奖时,邓华凤想在名单上把袁隆平排在第一的位置,袁隆平却坚称,不排第一、不排名,他本人不参与评奖,充分表现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广阔胸怀。
发掘和弘扬袁隆平的精神价值,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具有重要意义。每一位科研工作者、每一位知识分子都应该以袁隆平为榜样,耐住寂寞,集中精神,在自主创新的征途上奋力向前!
半月评论12,今年花儿红,明年花更好
———写在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 李凯弹指一挥间,香港回归已近10年。
当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五星红旗冲破风雨高高飘扬在香港上空时,“一国两制”这一史无前例的伟大构想也在香港开始了生动实践,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10年间,香港历经风风雨雨,屡受重大考验,风雨之急、考验之多甚至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10年:亚洲金融危机、禽流感、非典疫情……意想不到的困难接踵而来,一次次考验着年轻的特区。但香港经受住了风雨的洗礼,一一化解了面对的难题,迎来一个又一个新的发展。
10年后的今天,我们见到的香港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得到全面落实,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稳定,与内地的关系日益密切,继续保持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
香港正处在历史最好时期。
具体而言,香港回归10年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伟大事业取得巨大成功的10年,是中央和特区政府坚决贯彻香港基本法、按照基本法办事的10年。
10年来,除国防和外交外,香港特区政府享有行政管理、立法、独立司法和终审等自治权力。港人真正实现了当家做主的愿望,香港的民主、自由获得了实质性发展。
港人清楚地记得,在港英统治时期,英国的《英王制诰》和《皇家训令》规定,行政、立法两局的议员须由港督委任。香港自开埠至上世纪80年代的100多年间,从来就没有经过选举产生任何议员。
而回归后的香港,已进行了三次行政长官选举和两次立法会选举。行政长官是经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的,全部立法会议员也都由选举产生。香港特区政制事务局局长林瑞麟明确指出:“回归后,香港在民主和选举制度上较回归前更开放、更透明。”
与此同时,回归后的香港又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社会之一,拥有高度的言论、新闻和出版自由,百家争鸣的空间比回归前更宽阔。回归后,香港加入了国际人权公约,制定了反窃听法,连续多年被国际组织评为“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系”。正如香港特区行政会议成员梁振英所说:“回归10年,香港生活方式没有改变,香港人的自由程度有增无减。”
在经济领域,香港回归10年克服了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实现了经济的繁荣。1997年回归前夕,香港经济表面一片繁荣,但疯狂的炒楼、炒股累积的经济泡沫也到了破裂的边缘。随着亚洲金融危机和禽流感、非典等相继袭来,香港经济一度陷入低谷,进入了调整期。但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特区政府从容应对,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战胜了艰难险阻,实现了经济的繁荣和继续发展。
中央政府对香港的关心和支持,使绝大多数港人认识到,加强和加快与内地的经济合作,是香港振兴经济、再创辉煌的重要途径。
香港在与内地经济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时,不断获得发展空间和前进动力。
2003年6月29日,内地与香港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英文简称CEPA,谐音“丝帕”),进一步突破了内地与香港经贸交流中的一些制度性障碍,推进了内地与香港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数据显示,“丝帕”对香港经济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03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增长为3.2%,“丝帕”实施后的2004年达到8.6%;香港的失业率从2003年最高峰的8.7%下降到2006年底的4.4%;2006年香港证券市场全年筹资5245亿港元,创历史新高;今年5月7日,香港恒生指数突破21000点,达到历史新高。
回归以来,香港政治、经济上取得的斐然成绩充分展示了“一国两制”的巨大优越性,也表明基本法的贯彻和落实是香港过去10年、未来10年以及在更长远的时间内繁荣发展的基础。
香港媒体评论说,香港加入世贸组织,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内地公司在港上市、人民币业务在港扩大展开,直接、间接都是基本法框架下的产物,是“一国两制”的巨大优越性的表现。
10年风雨不平凡。如今,香港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打造一个繁荣、稳定、和谐的新香港。
目前,香港社会对未来10年发展信心十足,求繁荣、求发展、求和谐已成为香港社会的共识。“紫荆花盛开了。今年花儿红,明年花更好!”温家宝总理在今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表达了对香港未来的衷心希望。
走过不平凡的10年,我们相信香港一定能找准发展路径,明天会更美好!?
2007年半月评论(13):深刻领会贯彻四个“坚定不移”
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并指出,做到这四个坚定不移,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充分表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更加深化,决心更加坚定,实践更加自觉。
———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思想保证。
解放思想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每一个关键时刻的每一个重大决策,都倡导并实践着解放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坚持解放思想这一法宝,我们把思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观念中解放出来,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这一法宝,我们把思想从对计划的崇拜和对市场的疑虑中解放出来,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解放思想这一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今天,我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新的建设、新的实践要求有新的理论指导。把握当代中国发展呈现的阶段性特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这一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对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认识,极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了进步、带来了活力、带来了繁荣。正是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与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正是改革开放,各种体制机制更加充满活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展示。
但是也要看到,我们现在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任务依然艰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一如既往而且更加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进一步进行制度变革与创新,消除阻碍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旧的制度体制,建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新的制度体制。
———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基本要求。
发展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发展,也只有发展才造就了今日中国的进步与繁荣,我国目前社会中存在的大多数问题都需要、也只能通过发展去解决,但是如果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理念不科学,发展本身也可能带来更大的问题。社会建设同样如此。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中国社会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清一色、一刀切的社会管理模式越来越力不从心,兼顾、协调、包容的理念与思维越来越成为社会常态。
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营造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的社会状态,必须高举公平正义的旗帜,通过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化解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使得各个社会阶层与群体都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战略目标。
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小康社会是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因而在十六大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了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虽然我国已经总体上实现小康,但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必须从“总体”走向“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就要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下大力气建设社会保障、国民教育、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使全国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权利和生存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2007年半月评论(14):在党的绝对领导下阔步前进(解放军报建军节社论)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建军78周年纪念日。值此节庆时刻,谨向全军和武警部队官兵、预备役军人和广大民兵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军队离退休干部、转业退伍军人、伤残军人、烈军属致以亲切的问候!向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全国各族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78个春秋,78载辉煌。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在保卫祖国的斗争中,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我军在党的领导下,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创造了不朽的业绩,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当前,全军官兵正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认真落实胡主席一系列重要指示,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新形势新使命的新要求,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国防和军队建设呈现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军事斗争准备扎实有效,后勤改革成效显著,武器装备和国防科技水平得到提高,从严治军力度进一步加大,部队现代化建设不断迈出新的步伐。
抚今追昔,我们深切感到,我军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最根本的是因为我军有党的坚强领导,一切行动听从党的指挥,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我军的历史,就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历史;我军的胜利,就是在党的绝对领导下取得的胜利;我军的辉煌,就是在党的绝对领导下铸造的辉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生命之所系,力量之所依,性质之核心,传统之根本。
胡主席指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的军魂,这一条永远不能变,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要强化这一观念。这是新形势下党对军队提出的最重要的政治要求,是加强部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当前,我军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妄图改变我军的性质。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各种利益关系进行新的调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情况新问题,要保持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部队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就必须更加坚定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在党的绝对领导下阔步前进,最重要的是要自觉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决维护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权威,确保我军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的话、跟党走。这是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勤奋努力,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推动党、国家和军队各方面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赢得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信任和衷心拥戴。我们要始终不渝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指挥,确保政令军令畅通。在这个根本原则问题上,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动摇。
在党的绝对领导下阔步前进,就要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我军的新的历史使命。我军作为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很重要的是通过完成党在各个历史时期赋予的使命任务来体现的。胡主席提出的新世纪新阶段我军肩负的历史使命,集中反映了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对军队的新要求,体现了人民军队建设和发展的最本质的规律,为我军进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要不断强化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履行好我军新的历史使命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党的绝对领导下阔步前进,就要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我军的现代化建设。我们要坚持以现代化为中心,以提高部队战斗力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五句话"总要求,全面加强军队建设,使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建设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益。要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扎实做好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的各项工作。要大力加强各级党组织的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努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现代军事、高科技等知识,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三个素质"和各级党组织的"四个本领"。
昔日的辉煌令我们无比自豪,宏伟的蓝图让我们充满信心。我们要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认真落实胡主席一系列重要指示,振奋精神,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努力把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007年半月评论(15):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深刻启示 ——写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
60年前,我们党根据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开创了内蒙古历史的新纪元。
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范了中央同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为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赋予了自主权利和政策空间。内蒙古自治区在中央总的路线方针指导下,结合当地的民族特点和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而使少数民族的权益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得到切实保障。
60年来,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内蒙古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做好内蒙古的各项工作,不仅关系到内蒙古2300多万群众的福祉,而且对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具有重要意义。”他指示内蒙古要“因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区抓住西部大开发等机遇,加快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增长方式逐步转变,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开始步入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47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7年的5.37亿元增长了196倍。人均生产总值也由1947年的96元增加到2006年的20047元,在全国各省区市中人均指标进入了前10位。
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在内蒙古的成功实践,为我们党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提供了宝贵经验,为我国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造了成功范例,为维护祖国统一和边疆稳定做出了应有贡献。这一成功范例,带给我们诸多深刻启示:
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各族人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会有光明灿烂的前途;只有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生活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中,才会感受幸福和温暖。这一点对内蒙古的少数民族来说体会尤为深刻。在自治区成立之前,蒙古族人口不断下降,而且生活条件、政治地位、人口素质和现在相比有天壤之别。所以,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族跟党走,坚持社会主义,维护祖国统一是惟一理性、正确的选择。
二是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千方百计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才能更好地满足各族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三是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只有不断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解放思想,才能为民族地区的自主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只有以开放促发展,才能够增强发展的主动性和紧迫感,不断缩小地区差距,缩小少数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四是必须把民族团结放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维护祖国统一。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深扎根在各族干部群众心中,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要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问题,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的西化、分化活动,坚决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只有倍加珍视民族团结,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才能真正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这些启示既是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经验,也是在新的形势下推进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
回顾过去,我们对内蒙古自治区所取得的成就倍感欢欣鼓舞。展望未来,我们对内蒙古的美好明天充满希望!
2007年半月评论(16):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这一科学论断既是对我国29年来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又是对我国在新时期、新阶段更加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政治要求与庄严宣示。
29年的发展、进步、繁荣、富强,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正是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与发展。1978~2006年,我国GDP从3624亿元增长到21.09万亿元,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3.94万亿元。目前,我国GDP位列世界第四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二位,国家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谷类、肉类、棉花等主要农产品,钢铁、煤炭以及电视机、电脑等主要工业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高速的经济增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也正是改革开放,我国基本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各种体制机制更加充满活力;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体系向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展示。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29年过去了,我国并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发展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民主法制不够健全,社会不公、贪污腐败等问题仍然存在,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成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这两大任务依然艰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又面临着新任务、新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继续为之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课题必须尽快破题,多年来遗留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问题亟待协调化解。要巩固改革开放29年来的成就,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我们必须也只能更加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我们要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清醒认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物质基础。
我们要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以解决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为重点,加强事关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将近年来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制度化、法制化,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消除不利于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要进一步深化财税、金融、价格等方面的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消除不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切实做好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教育和卫生体制改革,消除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切实建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新的制度体制,等等。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在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要确立起科学的改革开放观。比如,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是我们改革的大方向。这一点没有错,也不容动摇,但对于那些一方面以资源配置市场化为名,让市场配置资源成为“权力变现”的捷径,另一方面又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借口,推卸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责任与义务的所谓新瓶装旧酒的“改革”,我们必须予以警惕,决不能因为改革目标与方向的正确,就忽视甚至回避在改革的一些具体路径和具体行为中的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指出:“要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切实加大改革力度,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同时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改革兼顾到各方面利益、照顾到各方面关切,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改革绝不仅仅意味着对改革前的所作所为的改革,也意味着对改革本身一些做法的再改革。我们要本着深化改革、完善改革、促进改革的要求,自觉纠正改革中出现的一些不规范、不科学、不妥当的做法,把做错的改正过来、做得不科学的科学起来、做得不规范的规范起来。这是保障我国下一步改革开放深入进行应该也必须坚持的态度。
2007年半月评论(17):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要求做到四个坚定不移,首先强调的是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近30年来的全部实践表明,坚持解放思想,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需的思想条件,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
30多年前,“文化大革命”宣布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主义模式也告结束。“社会主义在中国出路何在”这一重大问题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要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摆脱苏联模式。当时能否解放思想,冲破“两个凡是”,成了能否坚持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而这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邓小平振聋发聩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30多年来,解放思想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创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改革开放大门的打开;改革开放的每一步推进,都是解放思想为其创造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推进改革中逐步明晰、发展前进的。基于对上世纪80年代实践的总结,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不要陷入姓资姓社的抽象概念争论,看准了的要大胆试大胆闯。也正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掀起了新一轮全党解放思想的热潮,极大地加快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为中国经济快速起飞打下了思想基础。
如果说当时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要解放思想,那么今天面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变化,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需要解放思想。
进入新世纪以来,一方面我国的改革和建设在不断推进,另一方面发生了关于改革的一系列争论,其范围之广、影响之大、争论之激烈,可以说是自改革以来所没有过的。争论的分歧归结起来就是: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究竟是改革过了头还是改革不到位?是改革本身错了还是改革出现了失误?是反思改革还是否定改革?是应继续深化改革还是要走“回头路”?争论的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不要继续推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向哪里去。这仍然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正是基于此,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鲜明地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
之所以发生这些争论,症结在于用什么样的思想观念来观察和分析我们前进道路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深刻地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这一论述,在思想上深化了我们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在实践上指导着我们正确应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
以往我们经常以“实事求是”来概括党的思想路线,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实践是不断发展前进的,我们在过去“实事”基础上“求是”,所得出的认识就可能与新的“实事”不相符合,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突破既有认识。就此,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必需的前提,没有解放思想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一次,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则更加精辟地阐明了党的十六大报告的这一观点,为我们正确应对和处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思想方法。
坚持解放思想,最重要的是转变思维方式,把我们的思想从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在解放思想上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大多是在一个一个观点艰难更新的层面上讲解放思想,还没能达到自觉转变思维方式的高度。也正是因为此,我们常常在改革发展的具体操作问题上陷入政治意识形态的激烈争论,客观上既不利于我们实事求是地纠正各项工作中的失误,更阻碍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
解放思想,破除教条主义思维方式,既要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思维,又要破除对西方学说的教条思维。在改革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观念激烈对峙的双方看起来是水火不容,实质都是一个思维方式:或者以教条式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为圭臬,或者顶礼膜拜西方学说。无论是以马列的书本结论为框框还是以西方学术观点为“圣经”来评判改革,都无法真正应对处理好我们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各种复杂矛盾与问题。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以解放思想为强大思想武器,不断探索和努力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才能真正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
2007年半月评论(18):理性看待物价问题
继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6%,创下10年来月度涨幅新高后,8月份这一数字再次刷新达到6.5%。物价上涨对部分群众生活造成一定冲击。此次物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我认为,虽然此次物价上涨幅度较大,但涨价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不会引发全面通货膨胀。
我们知道,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服务价格变动指标,是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过去几年,我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价格总水平较低。但是,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受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今年8月份CPI同比上涨6.5%,连续4个月创出新高,1月到8月CPI累计上涨也达到3.9%,超过了年初提出的全年3%以下的预期调控目标。
应该说,这基本上是今年CPI上涨的月度最高水平了,而食品价格上涨是年度内的短期现象,并且是很多原因导致的,而这些问题都可以在短期内很快得到解决。今年四季度我国食品价格和CPI的涨幅都会有所回落。现在我国经济并未过热,“高增长、低通胀”的格局未来会继续保持下去。
我们知道,通货膨胀的主要标志是物价全面上涨。但在国家统计局统计的8大类商品中,8月份,仍然是5类上涨,3类下降,因此当前物价上涨属于结构性上涨,而非全面上涨。食品占我国CPI比重一直较大,而推动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是肉禽制品、鸡蛋等价格上涨,对此我们不必过分担忧,因为目前食品涨价,并不是说我国农业生产出了问题。
我们也知道,2004年到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3年增加,今年夏粮产量又同比增长1.3%,我国的农业生产基础、粮食生产基础总体是不断稳固的,粮食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居民对粮食的需求比较稳定,尽管有人口增加的因素,但由于人均粮食消费量总体趋降,因此保障吃饭的粮食需求变化不大。从这个角度看,未来我国粮价和食品价格总体仍趋于稳定。
现在主要是猪肉和鸡蛋价格在上涨,这不是供给能力出了问题,而是生产和流通模式在转变。比如猪从散户饲养向规模饲养转变,生产模式的变化与市场对猪肉供求的调节结合起来,使得猪肉价格波动幅度加大。去年春天我国猪肉价格降低到每公斤5.4元左右,严重损害了养猪农户的积极性,导致今年猪肉供给大量减少。因此我们要考虑如何应对生产模式与流通模式的变化,通过建立猪肉周转储备,搞一些猪肉期货来稳定猪肉价格的变化。
而饲料价格上涨是导致猪肉和鸡蛋价格上涨的又一原因。这两年的食品涨价,我认为短期原因一是2006年世界粮食减产,加上美国等产粮大国将玉米用于生产生物能源;二是国家粮食库存针对国内粮食市场供求变化的投放不够及时;三是国内玉米加工乙醇能力较快增长;四是疫情疫病和季节性因素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从5月份开始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严格控制生物质能源加工能力的发展,稳定饲料粮价格;加大疫情疫病防控力度,帮助农民建立养猪、养鸡等方面的保险,对养猪、养鸡户给予一定补贴等来稳定农民养猪、养鸡的积极性。当然,这些措施还要结合市场的作用,因为市场价格的上涨对生产户的刺激作用更直接。
目前看,这些措施会从今年三、四季度逐步见效。而在政府的帮助和市场价格上涨的刺激下,我国肉禽产品、鸡蛋等生产规模已明显扩大。当然,由于这些产品的生产有一个自然周期,供给增长要滞后一段时间。预计至迟到10月份,相关供给会明显增加。因此,食品价格较快上涨的态势至迟保持到10月份,之后其涨幅将开始回落,居民消费价格的涨幅,工业品出厂价格的涨幅等也都会回落。但是,我们还要关注未来价格如果回落过多对饲养户带来的不利影响,并考虑相应的应对措施。
因此,今年下半年我国物价将出现由高到低的变化,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涨幅将低于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在4%左右。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判断价格走势总体将会较为平稳。
2007年半月评论(19):道德楷模的力量
金秋九月,是北京最美的季节。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前夕,为全体公民尊敬、钦佩和学习的道德模范,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接受人们最由衷的赞誉、最崇高的褒奖和最衷心的致敬。
自2007年7月起开展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建设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评选范围最广的活动,共评出53名全国道德模范,254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他们中间有“助人为乐”模范,用爱心为社会与他人撑起一片明媚蓝天;有“见义勇为”模范,在德行善举之中弘扬社会正气;有“诚实守信”模范,用一诺千金的行动诠释诚信真谛;有“敬业奉献”模范,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默默付出而升华了人生价值;有“孝老爱亲”模范,用温暖和关爱唱响了人间真情。
9月18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全国道德模范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既是对全国道德模范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也为我国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的一大批先进人物都是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榜样。在新中国健康成长的每一历史阶段,都矗立着道德楷模精神的丰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每一巨大成就,无不铭刻着千千万万道德楷模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闪烁着道德楷模精神的时代光辉。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人们的道德观念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和优良传统美德仍然起着主导作用,热心公益、孝敬亲长、勤俭节约、崇善尚德等成为公民道德状况的主流;另一方面,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见利忘义、奢侈浪费等落后甚至腐朽的道德观念也对社会成员产生不良影响,一些领域出现道德失范。
历史和实践一再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繁衍生息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整个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动规范,引领着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是建立社会良好秩序、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旗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道德建设上的一个重大创新,是我们党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
树立当代道德模范,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化为活生生的具体形象,人人都可以感知,都觉得可以亲近、可以动心、可以动情,可以成为具有无穷力量的榜样。这次评选的全国道德模范,并非都有惊天动地之举。尽管岗位不同、职业不同、事迹不同,但他们都来源于平凡生活,来源于老百姓的身边,看得见、摸得着,不是高不可攀,而是让人们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这将十分有利于把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传播到千家万户,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渗透到工作生活中,营造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拉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们的距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道德模范的思想灵魂,而道德模范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体现。深入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从学习道德模范入手,而推举和学习道德模范,正是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继续和深入。
,百行以德为首”,全国道德模范是我国新时代新阶段的道德旗帜,是千百万人民群众道德意识、道德愿望和道德追求的集中体现。一名道德模范“站”起来,就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变得具体生动。一名道德模范“亮”起来,就是在社会上竖起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就是在群众中确立起一种正确价值导向。
一花引来万花开。在全国道德模范的激励和带动下,更多的道德模范必将在神州大地涌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将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将得到弘扬和光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将取得更大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必将越走越宽广。
2007年半月评论(20):一把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门的“金钥匙”
一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必须作出的抉择,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重大命题。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给出了响亮、坚定的回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回眸新中国建设史,不难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艰辛而曲折,曾经如潮如涌,也曾一波三折。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和重重阻力,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亿万人民坚持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不为艰险所惧,不被干扰所惑,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谁曾想,29年前,刚刚走出“文革”阴霾的人们还在为温饱发愁,如今13亿人民的生活已总体达到小康;谁曾想,29年前,我国经济一度濒临崩溃的边缘,而今已成长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谁曾想,29年前,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曾牢牢地束缚着人们的手脚,封闭半封闭的状态一度窒息了人们的思维,如今改革开放的春风早已深入人心,吹拂着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中国社会,从未像今天这样充满蓬勃的朝气和创造的活力。
数据也许是枯燥的,但它最简明、最雄辩,在评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就时,也最容易找到共识。以改革开放近30年计,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7%的快速增长,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3.3%的增速;2006年GDP迈上20万亿元大关,扣除价格因素,是1978年的13.3倍;1978年至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117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3587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都增长6.7%;2006年进出口额达17607亿美元,比1978年增加84倍。29年前,我国外汇储备仅有1.67亿美元,2006年突破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
十六大以来的成就同样可圈可点:经济上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势头,GDP年均增长10%以上,预计今年将达到23万亿元,较2001年的约11万亿元翻了一番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经济发展方式在经历着阵痛中开始向“又好又快”的目标转轨;伴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和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强,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社会建设直指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一系列针对城乡居民的保障措施相继出台,社会和谐呈现出勃勃生机;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公民的政治权利越来越受到尊重,基层民主、党内民主建设向深层次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令世界刮目相看。苏联、东欧剧变后不久,西方曾有人预言,中国这座社会主义大山将在10年内坍塌。然而,15年过去了,社会主义中国以无可争辩的强大生命力宣告这一预言的破产。就在十七大召开期间,西班牙《先锋报》记者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你只要把头探出人民大会堂的窗子,就可以领略北京这座城市,乃至整个中国正在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取得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二俄罗斯文学大师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这样描述:“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行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蓝图正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中逐渐清晰显现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呢?十七大报告作出了科学论断: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事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实践,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际结合起来,逐步认识、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重大问题,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一个善于总结经验的政党是大有希望的政党,一个有科学理论指导的民族是大有前途的民族。实践的沃土孕育出理论创新的累累硕果,科学的理论指引着中华民族前进的航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既是实践发展的过程,也是理论探索的过程。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组成。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只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这一科学的理论体系一定会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三改革开放,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暴露出诸多问题和矛盾:比如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诸多深层次矛盾;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困难群众还有相当数量;政治体制改革还需要继续深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贸易摩擦时有发生,等等。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虽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但人口多、基础差、经济落后、发展不平衡、现代化水平低等基本国情尚未根本改变。2006年,我国人均GDP仍排在世界百位以后。如果说GDP反映的是国家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那么人均GDP反映的就是国民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在这个意义上,我国仍然是一个相对落后的穷国。正如温家宝总理2003年底在美国哈佛大学讲演时所说:“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
看不到改革开放的主流,就会丧失信心,是错误的;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就会丧失警惕性,是危险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来都敢于直面问题、不回避矛盾。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作出的“两个没有变”的判断就是明证,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强调“两个没有变”,不是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和主要动力;同时,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当前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以更加自觉的姿态走科学发展道路。
这就需要坚持“四个必须”,即:一、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积累的飞跃是一种疯狂”。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打下坚实基础。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个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很难长期支持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确保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四、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中央和地方、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体。这就需要既能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四纵的历史、横的现实,组成了时代的坐标,无数个坐标点连接成时代前进的航线,指向未来。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历经史无前例的变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亘古未有。
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关键阶段,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进取、奋发有为。
展望未来,我们坚信,在肩负着带领亿万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前景!(来源:半月谈 编辑:肖亭)
2007年半月评论(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 贾建芳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一种实践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既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又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特”在哪里?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方法论原则、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首先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论,这就是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党强调牢记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立足点和基本依据,就是把社会主义置于当代中国现实基础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还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基本价值取向。比如社会主义价值就包括共富、公正、自由、平等、民主、和谐、友爱、互助等。
,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就是处于当今时代国际环境中的我国基本国情。我们首先必须在世界发展潮流中确定我国现阶段所处的历史方位。世界发展潮流主要是新发展观主导的现代化进程。我国是现代化后发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实践主题,社会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现代化”这个主题,把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规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结合起来,探索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市场化、社会化、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法治化、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正在向现代社会迈进。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社会主义模式逐渐被消解,现代性因素不断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在新的平台上不断彰显新貌。
显然,置于我国现代社会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既有别于理论上的社会主义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道路或者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雏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在哪里?
根据十七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目前由三个部分所组成,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十七大报告作出的这个重大的新判断,对于我们立足于中国大地扎扎实实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更高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更加丰富,其“特色”将会更加鲜明。
正确认识和理解两个“没有变” 作者:贾建芳 文章来源:《半月谈》2007年第22期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在总结我们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巨大成绩的时候明确地指出两个“没有变”,对于全党全国人民清醒准确地把握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这是对我国现存社会制度基础性质的总概括和总规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程度、发展水平的总认识和总判断。我们所确认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个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从上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逐步实现现代化。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这些阶段性特征表明,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传统社会的市场化、社会化、工业化、城市化、多元化、民主化、法治化、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正在向现代社会迈进。但是,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转轨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国工业化只处在中期阶段,城镇化率刚刚超过40%,“三农”问题突出,现代民主和法治还不完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社会化程度还不高。与此同时,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发展不科学、社会不和谐因素。与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的新期待还有距离和反差。这些现象都表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两个“没有变”,就是强调不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着眼于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长远目标,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尽最大努力化解社会不和谐因素,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专家谈“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来源,半月谈2007年第22期
名词解释:什么是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收藏品等)、不动产(如房屋、土地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等。
专家谈“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本刊记者 秦交锋
,财产性收入”,这个统计学上的名词,随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一时变成了热词。中央提出这一重大举措的深意何在?应该怎样创造条件,让老百姓的钱包更丰盈?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住户调查处处长陈小龙:近年来,城镇居民收入在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构成也发生了变化。财产性收入比重有所上升,成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亮点。2006年人均财产性收入为244.01元,比2002年增长了138.9%;财产性收入比重为2.1%,比2002年增长了0.8个百分点。作为城镇居民收入主体的工资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比2002年都有所下降。5年来,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大大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我国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老百姓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9月末,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7.2万亿元,同比增长6.9%,比年初增加7621 亿元。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有赖于投资渠道的拓宽、资本市场容量的扩大。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次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开业之初,上交所上市交易的仅有30种国库券、债券和被称为“老八股”的股票。随着股市等金融市场的繁荣,百姓投资理财热情高涨,目前A股个人投资者开户数超过1亿户,A股市场总值达到30万亿元以上。1991年成立第一批投资基金。近年来,投资者投资基金踊跃,基金资产规模成倍扩大。目前,基金个人投资账户数超过2500万。
重要的是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王东京:当年计划经济时期,“一大二公”,谈“私”色变,除了少量私人存款,老百姓多数没有财产性收入。过去我们还有一个观点,认为劳动所得是正当收入,按资(财产)分配是剥削。除了存款利息被认为是鼓励性报酬,一切财产性收入都视为非法。现在,财产性收入已经成为老百姓一个重要的收入形式。提出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既是保护群众私产,又是鼓励百姓拥有更多财产性收入,富有积极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在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如何改革分配体制,如何增长广大民众的收入,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部分。对财产性收入的理解,要放在十七大报告的语境中来理解,放在中国当前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来理解。
按劳分配一直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群众的劳动收入在增长,财富也在劳动中不断增长。如何让财富成为资本、成为收入的重要来源,是个全新课题。
陈小龙:重要的是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而不是“少数群众”拥有。目前我国已经有一部分城镇居民获得了财产性收入,2006年城镇住户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家庭占18.2%,比2002年16.4%提高了1.8个百分点。但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获得财产性收入的人还比较少,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也就是少数高收入者获得了绝大多数的财产性收入。2006年最高收入10%家庭人均拥有的财产性收入为1279.28元,而最低收入10%家庭人均只有35.29元。5年来,高收入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增长幅度明显快于低收入家庭,2006年最高收入10%家庭的财产性收入是2002年的3倍,而最低收入10%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只是2002年的1.36倍。
第二,获得的财产性收入比例还比较低。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获得的财产性收入仅为244.01元,占当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1%。
第三,获得财产性收入的途径还比较狭窄,主要是通过出租房屋收入所得、股息与红利收入所得,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出租房屋收入占全部财产性收入的51.8%,人均股息与红利收入占22.9%。
要想有“财”可理,“劳动收入”得稳步提高
王东京:总起来说,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提高群众的劳动收入,劳动收入花不完、用不尽,剩余部分一定会转化为财产。拥有财产后,存到银行有利息,买股票有红利,买房出租有租金,自然就拥有了财产性收入。二是一定要保护私产。三是要有投资渠道。
现在看来,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最为关键的是劳动收入的提高。关于提高劳动收入,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如何落实十七大精神,真正提高普通百姓的劳动收入呢?
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报酬,不能只谈利润与工资的分配比例,要投资方让利。初次分配包括三块:工资、利润、税金。现在,国家税收增长过快,是GDP增速的3倍。因此,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报酬,还有一个可行的办法是适当减税。
我个人理解,要形成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企业员工工资的增长与企业收入增长保持同步,不然员工就不能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二是企业员工货币工资要与物价指数挂钩。如果物价上涨很快,超过工资上涨速度,就会造成实际工资收入下降。相对经济增速来说,目前通胀指数实际上不算太高。为什么老百姓普遍关注?主要原因是收入增长相对过慢。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财产性收入的重要保证
要增加群众的财产性收入,就要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要想保护老百姓财产性收入,必须要保持物价的长期稳定。通货膨胀在很多国家的历史上是剥夺老百姓财产的最大危害。很多人多年的积蓄经过一场高通货膨胀,一下就没了。
要保证资产稳定的趋势,防止资产价格在短期内大起大落。历史上的经验证明,在一个大起大落的市场中,只有少数人赚钱。保持长期资产价格的稳定趋势,才会使大多数人获得利益。
要保持长期汇率稳步升值的趋势。汇率的大起大落是外国的少数投机者洗劫财富的一种手段。亚洲金融危机时,有不少国家一夜之间以美元计价的人均收入退后了15年。所以,绝对不能允许汇率大幅度波动,这是对老百姓财富的保护。
呼唤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
易宪容:财产或资产,并不是物,也不是财富,只有这些物及财富能够通过市场方式产生未来收入流时,这些物或财富才能够成为财产。要让“财富”成为财产,成为资本,就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个人财富必须要有清楚的产权界定。二是必须要有合适的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当前个人财产保护面临的缺陷很多。比如,国内许多地方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居民的一些住房被强制性拆迁,农民的一些土地被政府和不法商人低价侵占。
另外,在经济转轨中,国有财富的转化与分配机制要做到公平公正,否则居民财产性收入在最初始的地方就存在严重分配不公,这不仅不能够为广大群众创造财产性收入,而且还会人为制造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导致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
范剑平认为,随着我国物权法开始实施,目前我国还缺乏一个制度,就是理清哪些是合法财产、哪些是非法财产。按照国外的经验,只有申报的,而且讲得清楚合法来源的财产才应该是受法律保护的,所以阳光法案是治理腐败的最重要的保证。
完善市场,加紧理财教育
对于很多人来说,股市是他们获得“财产性收入”最现实的渠道之一。这两年的牛市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体会到资本市场的魅力,并争先恐后地扎进股海里成为“股民”、“基民”。但“新兴”加“转轨”的特点决定了我国的股市远非成熟,最近股市的深幅调整又一次让股民们受到了“风险教育”。如何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一系列深层次矛盾亟待管理层破解。
市场专业人士认为,投资者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下,想踩准每一个进场和出场时点并不容易,不如在把握趋势的前提下长期投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巴曙松认为,理财并不是要追求最高的收益,理财是根据每个人的风险收益偏好、家庭的结构、整个人生的不同的生命周期来进行相应的匹配和安排,只有最适合的理财方案,并没有最好的理财方案。
扬起社会建设的风帆 ■ 赵树凯《半月谈》 2007年第23期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首次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并列提出的重要概念。
随着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新时期战略任务的提出,社会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布局。社会建设与我国经济社会整体转型相结合,具备了立论依据;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现成为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四位一体布局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对社会建设的认识高度。
社会建设不同于经济建设,根本在于解决经济建设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建设的核心是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特别是重点关注弱势群众。社会建设要统筹考虑机会、程序、结果公平,最终目标是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因此,社会建设的内涵非常丰富.既应该有社会事业的建设、维护公平正义的法制建设等,还应该有社会组织建设、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建设、社会各阶层利益格局协调机制的建设等。
十七大报告在阐释社会建设内容时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因此.社会建设重点应该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是发展教育。发展教育获益的不仅仅是个人,更重要的是全体国民和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最重要的方面是要提高全体国民的教育水平。我国现在实行的是9年制义务教育,但资料显示,我国25岁以上的人均受教育水平只有7.4年。因此,社会建设要提高基础教育的水平,尤其要关注流动人口子女、贫困地区儿童等群体,实现基础教育的公平。
二是解决好就业。国家要协调发展,社会要保持稳定。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让人人都有工作。计划经济时代,分配工作的方式虽然实现了人人都有工作,但是却带来了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低下。劳动力市场体制,提高了效益,同时也带来了失业、下岗、“毕业即失业”等问题。所以,从社会建设的角度看,各级政府、各单位都应该思考社会的整体利益。把创造就业机会作为自己的重大责任。
三是收入分配。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已经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目前,在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比较大的情况下,要想短期内缩小或消除差距,是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关键是要纠正不合理、不公正的差异。因此,社会建设强调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这体现了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深刻认识,是解决各阶层利益矛盾、优化社会阶层结构的迫切需要。
四是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广泛,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济、住房保障、养老、医疗等问题。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最终目标是保障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
五是完善社会管理。社会建设离不开社会管理,有了好的社会管理体制,才能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使社会运转协调,使人民生活安宁和谐。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近60年里,我们在社会建设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必须看到,也积累了一些需要吸取的教训。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20多年中,我们党基本上没有把社会建设提到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使得社会组织丧失了自主和活力。政府承担的功能严重错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建设发展的速度加快,程度深化.取得很大进步,但是,社会事业整体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也出现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严重不平衡。可以说,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已经成为社会矛盾加剧的重要原因。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较快而又协调地推进社会建设,是充分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发展。
为了顺利推进社会建设,需要把握一些重要的原则。第一,必须把社会建设提高到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无论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还是从根本要求和本质上看,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都必须协调发展。第二,必须建立起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体制。社会建设滞后,宛其原因,除了认识偏差外。还存在着影响社会建设与其他三大建设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所以必须建立如决策机制、投入机制、纠错机制和问责制等有利于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第三,必须保持社会建设自身各部分之问的协调发展。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一个组成部分,内部又有组成它的各种要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也要求社会建设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协调发展。◇
让廉租房制度惠及更多困难家庭 ■ 本刊记者 孙爱东《半月谈》 2007年第23期
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如何解决?政府对城市住房保障负有什么样的责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给出了鲜明回答,“努力使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人家庭住房困难”。廉租住房制度,在解决群众“住有所居”方面,将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为此,记者专访了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有关负责人(以下简称“负责人”)。
记者:我国的廉租住房制度建设进展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负责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解决了大多数人有房住的问题,改变了住房严重短缺的状态。1978年到2006年,在城镇人口不断增加的同时,人均住房面积从6.7平方米提高到20多平方米。但同时,我国还有约1000万户低收入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这些家庭住房状况急需得到改善。党中央、国务院对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高度重视,在推进住房建设工作中,将廉租住房制度作为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途径,要求不断加强政策支持、健全廉租住房制度。
1998年以来,各地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进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但也存在突出问题。截至2006年底,全国还有145个城市没有建立廉租住房建设制度。今年以来,各地根据国务院部署,加大了工作力度。
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投入资金147.8亿元用于廉租住房建设,其中今年当年投入达77亿元。累计通过租赁住房补贴、实物配租等方式改善了68.1万户低保家庭的居住条件,对29.6万户承租公有住房的低保家庭实行了租金减免,其中今年新增租赁住房补贴、实物配租等保障家庭达41.3万户。
记者:廉租住房制度建设进程中遇到了哪些新情况?
负责人:从制度建立情况来看,部分地区廉租住房建设用地落实不到位,没有建立稳定、规范的廉租住房制度资金渠道,没有建立严格的准入及退出机制。廉租住房制度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据测算,全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0平方米的低收人家庭约1000万户,其中低保家庭400万户。2010年实现保障范围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任务较重。
住房保障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我国已出台的《廉租住房保障办法》,是部门规章,对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整体上不够健全,尚不能有效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权益。
面向低收入家庭租赁的房源不足。随着各地旧城改造的推进,市场中可供租赁的小户型、低价位房源日趋减少,廉租住房保障家庭领取租赁补贴后难以租到合适的房屋。大部分地区没有建立面向低收入家庭的资料信息服务,不能及时提供房源信息,帮助低收入家庭租到合适的住房。
记者: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建设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这些难题?
负责人:近几年,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的主要目标是:2007年底前,所有设区的城市要对符合规定住房困难的条件、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城市低保家庭应保尽保;2008年底前,所有县城要基本做到应保尽保,东部地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地区要将保障范围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十一五”期末,全国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范围要由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为此,将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加强住房保障立法工作。研究起草《住房保障条例》,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完善住房保障相关政策,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依法保障低收入家庭住房权益。第二,开展低收人家庭住房状况调查.建立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档案。制订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工作目标、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并向社会公布。第三,落实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及土地供应。按照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年度计划,确保中央、省、市、县各项廉租住房保障资金落实到位;廉租住房建设用地在土地供应计划中优先安排、保证供应,并多渠道增加廉租住房房源。第四,落实工作责任。落实省级人民政府对所属城市人民政府目标责任制管理。有关工作情况,要纳入对城市人民政府政绩考核中。第五。健全工作机制。健全住房保障管理体制,落实廉租住房管理工作机构及具体实施机构,完善申请、审核和公示制度,合理确定廉租住房保障标准。满足低收入家庭基本居住需要。◇
转变发展方式关键在落实 来源,半月谈2007年第24期 孙爱东 杨毅军
近期,有两则新闻引发了社会强烈关注。
一则是发生在山西省洪洞县“12·5”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105名矿工遇难、18人受伤,这成为2006年以来全国一次死亡人数最多的安全生产事故。
另一则是,监察部、国土资源部12月10日通报了天津、广东等地的10起土地违法违规典型案件无论是频发的矿难事故,还是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不过是不同事件在性质上的重复。根源在于旧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向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当地方利益与中央决策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政府没有贯彻科学发展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折射出地方政府转变发展方式的艰难。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各地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开展了很多扎实有效的工作。然而,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存在不少盲区,或认识不清,或重视不够,工作抓而不准、抓而不紧、抓而不实的情况时有出现,甚至出现为了地方或个人的政治、经济利益阳奉阴违、顶风违纪的严重现象。这种倾向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落实是决策的归宿和做好工作的关键。如果仅把中央的决策落实在嘴上、会上和纸上,使决策和执行成了两张皮,不但会导致政令不畅,还可能损害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
中央的战略宏图绘就之后,抓落实首先是一个认识问题。这些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各个地区都已成为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和利益主体。但不管地方怎么变化,对于全国这个“大局”而言,其实还是“小局”。“小局”是“大局”中的“小局”,绝不是可以自称“王国”、独“善”其身的“小局”。绝不允许以“小局”的利益或情况特殊为借口,置国家的整体利益于不顾违法乱纪。广东省开平市政府非法批地近3万亩,被监察部定性为“有组织地对抗中央”,可见其局部利益和权力膨胀到了何等可怕的地步。中央的部署、国家的政策,是一个严肃的事情,容不得任何的把玩和欺骗。
抓落实,需要正确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内涵。同旧有的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把“增长”改为“发展”,但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增长方式”主要是就增长过程中资源、劳动、资本等投入的效率而言,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增长方式”只回答了在要素投入方面用什么办法做大“蛋糕”的问题,而“发展方式”还要回答在发展道路上用什么样的经济结构、什么样的环境代价做大“蛋糕”的问题。理解是认识的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惟有正确理解这一深刻内涵,我们的工作思路才不会出现偏差。时下,记者在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海地区采访时经常看到这种情况,一面是发达地区关停污染企业,一面则是欠发达地区的招商引资团蜂拥而入,“产业转移”成了“污染大转移”。这种抓工作的思路,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可谓南辕北辙。
抓落实,还需要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一些领导干部对容易看得见的GDP增长等政绩“乐此不疲”,对默默无闻的打基础工作却不愿投入精力;对能“扮亮点”的“形象工程”情有独钟,对长远的发展却无暇顾及。面对存在的问题,更是不敢揭短亮丑、较真硬碰。前不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以临汾市为个例进行分析:这个市2007年接连发生了3起重特大矿难:尧都区余家岭煤矿“3·28”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遇难26人;蒲邓煤矿“5·5”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遇难28人;洪洞县“12·5”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遇难105人。“问题的症结和根源,在于政府安全监管主体职责履行不到位,深化攻坚和专项整治的决心不大、措施不力”。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大力提倡实事求是,防范形式主义、错误的政绩观影响工作落实。只有坚持求真务实,从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做法中解脱出来,才能防止重蹈“先发展后治理”的覆辙,才能防止出现“吃祖宗饭,砸自己碗,断子孙路”的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