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设计
尹 睿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2005-10-11
一、教学模式概述
二、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
三、教学模式的设计
四、教学策略概述
五、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模式概述
?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
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的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
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
? 体现如下三方面的内容,
? 理论与思想
? 环境与资源
? 关系与结构
一、教学模式概述
? 教学模式的分类
? 宏观,教 —“主导主体, —学
? 中观,接受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问题解
决教学模式、探究发现教学模式
? 微观,从逻辑结构和学科结构等方面综合考虑。
根据学科内容特点和教学对象特点,选择相应
的微观教学模式
历史上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
? 赫尔巴特的四段(或五段)教学模式
? 明了 ——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
? 联想 ——使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
? 系统 ——指导学生在新旧知识基础上作出概括
和总结
? 方法 ——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习题
解答、书面作业等)
? 预备 —提示 —比较 —概括 —应用(五段)
? 布鲁纳的结构教学模式
? 以结构为中心
认为不应强调增加教材的量,而应按照学
科内容自身的体系结构即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来进行教学,才能有效地
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
? 发现中学
? 获得 —结构 —转换 —发现 —评价
? 布鲁姆的掌握教学模式
? 以目标为中心
? 评价中学
? 目标定向 —实施教学 —形成性测验 —反馈矫
正 —形成性评价
? 巴班斯基的优化教学模式
?, 最优化, 是指要从实际情况的具体条件出发,
确定效果和时耗的双重质量标准,选定最佳教
学方案,按照实施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
活动进程,以期达到最大效益,并使每个学生
都能得到最合理的教育和发展
? 以方法为中心
? 选择 —优化 —组织 —激励 —检查
二、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
? 基于网络的课堂, 情境 —探究, 学习模式
? 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主题研究性学习模式
? 基于专题网站共建的任务驱动型学习模式
? 基于 Internet 的校际远程协作学习模式
基于网络的课堂, 情境 —探究, 学习模式
情境资
源共享
情境资
源展示
意见表
达工具
信息加
工工具
测评
工具
创设
情境
实践
探索
思考
讨论
意义
建构
自我
评价
目
标
? 创设不同类型的学习情境
?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特征、关系、规律并进
行思考和发表意见
? 学生对呈现的情境进行操作实践
?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
?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测评价
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主题研究性学习模式
确定主题 /目标
分组活动
(角色扮演、竞争、辩论、设计、问题解决)
网络环境 /资源共享 /创作工具
形成作品
展示作品
意义建构
评价作品
? 选择、确定学习主题,明确学习目标
? 组织合作学习小组,设计合作活动方式
? 教师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
? 学生搜集、加工、处理资源,完成与主题相关的研
究报告
? 教师组织学生评价作品,形成观点意见,完成意义
建构
基于专题网站共建的任务驱动型学习模式
专题结构化知识库
专题资源库(符合资源
库建设规范)
专题学习工具
专题学习评价
专
题
学
习
网
站
知
识
评
价
能
力
评
价
建立、完善
整合、加工
? 学生围绕某一专题内容进行较广泛、深入的学习
与研究
? 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参与网站的设计开发
? 教师提出学习要求,学生利用网站进行自主学习
与协作学习
? 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网页),通过评价整合成
为网站资源
? 学生利用网站提供的形成性练习和测试功能,检
测自己的学习效果
基于 Internet 的校际远程协作学习模式
? 远程协作学习( DISCOL)是指校际之间,环绕相
同的主题,分别以网页方式,相互展示学习内容、
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学习体会,共同总结学习
收获的一种协作学习方式。
? 以课程内容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
? 以网页设计、制作、观摩、讨论过程进行学习
? 不同地区相关学校组成学习共同体
网页 1
网页 2
网页 3
成员 1 成员 3
DISCOL网站
成员 2
学习共同体成员的活动
环绕主题,收集资料,制作网页,
互相观看,发表意见,总结体会,
? 不同国家、城市或地区的学校组成学习共同体,
协商确定一个共同的学习主题
? 各学校内部组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搜集与学
习主题相关的资源
? 各学校围绕主题建立小组网页
? 各合作学校小组相互浏览网页,并发表评论
? 各学校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三、教学模式的设计
? 明确指导思想, 体现先进理论;
? 分析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目标;
? 设计, 选择和利用网络环境与资源;
? 设计教师的主导活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
? 设计活动进程关系, 形成稳定结构形式 。
四、教学策略概述
?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顺
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
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 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
? 从教学目标出发
? 根据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 符合教学内容
? 考虑教学对象特点
? 考虑当地教学条件的可能性
? 教学策略的分类
? 从教学信息处理角度分,教师控制的替代性策略、学
生控制的生成性策略
? 从教学活动实施角度分,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教学
信息的传递策略、教学活动的管理策略
教师控制的替代性策略
? 教师的活动
? 指明教学目标
? 组织内容、排序、重点、迁移
? 提供教学活动
? 吸引学生注意
? 较多地为学生加工信息
? 构建教学环境
? 优点
? 信息加工强度大
? 短期内使学生学习较多材料
? 可带来更集中、有效、可预测的学习结果
? 适用先决知识、技能或学习策略有限的学习者
? 缺点
? 学习者投入智力活动少
? 信息加工不够深入
? 缺乏挑战性、刺激性
? 缺乏个性、独立性和动力
学生控制的生成性策略
? 学生的活动
? 按自己的需要和风格形成教学目标
? 自己组织内容
? 自行决定学习活动
? 自己控制信息加工
? 构建自己的学习环境
? 优点
? 信息加工深入,学习效果好
? 能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 学习策略得到使用、练习与修正
? 学习结果因人而异、高度个性化
? 缺点
? 对学生的记忆力有较高的要求
? 成功依赖于学习者拥有策略的宽广度
? 易导致认知超荷、情绪容易受挫折
两种教学策略的平衡
替代性策略
减轻认知负荷
生成性策略
提高加工效果
时间、能力、动机
任务紧迫性
认知策略
进一步学习要求
先前知识
五、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策略
? 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策略
? 基于网络环境的协作学习策略
? 基于网络环境的问题解决学习策略
? 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
? 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过程控制策略
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策略
? 支架式策略
? 抛锚式策略
? 随机进入式策略
支架式策略
? 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 建立一个概念框架
? 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果斯基的, 最邻近发展区,
理论, 且要因人而异 ( 每个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
并不相同 )
? 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到
一个更高水平, 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
攀升
抛锚式策略
? 抛锚:根据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选定
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
? 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 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
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
? 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 实施该
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 补充和完善原
有认识
随机进入式策略
? 确定学习主题, 创设从不同侧面, 不同角度表
现学习主体的多种情境
? 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意一种
情境去学习
基于网络环境的协作学习策略
? 竞争
? 辩论
? 协同
? 伙伴
? 角色扮演
竞争
? 教师将总任务分解为若干子任务
? 学习者单独完成子任务,看谁完成得最快最好
? 教师和同学分别进行评论,最后完成总任务
辩论
? 围绕学习主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 寻找支撑观点的论据资料
? 教师(或中立组)选出正、反两方
? 进行辩论或辩驳
? 达到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
(强化原来的观点、改变原来的观点、对原来的观点有
新的认识)
协同
? 提出某个学习任务
? 协作者进行分工协作
? 协作者之间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各种观点互相
补充,完成学习任务
伙伴
? 为完成某个学习任务结成伙伴关系(学习者与学习
者、学习者与计算机)
? 伙伴之间展开讨论或争论
? 达成共识,促进问题解决
角色扮演
? 由不同的学习者扮演不同的角色 (扮演的角色可
以互相转化)
? 分别解答不同的问题
? 教师给予判断、引导和分析
? 强化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
基于网络环境的问题解决学习策略
? 创设问题情境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完成作品
? 评价作品
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
? 以单一知识组织
? 以专题 /主题组织
? 以问题组织
? 以任务组织
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过程控制策略
? 浏览监控策略
? 筛选过滤策略
? 及时引导策略
? 情感激励策略
教学策略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 没有任何单一的策略能够适用于所有的情况
? 最好的教学策略就是在一定情况下达到特定目标
的最有效的方法论体系
? 有效的教学需要有可供选择的各种策略来达到不
同的教学目标
谢 谢!
尹 睿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2005-10-11
一、教学模式概述
二、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
三、教学模式的设计
四、教学策略概述
五、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模式概述
?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
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的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
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
? 体现如下三方面的内容,
? 理论与思想
? 环境与资源
? 关系与结构
一、教学模式概述
? 教学模式的分类
? 宏观,教 —“主导主体, —学
? 中观,接受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问题解
决教学模式、探究发现教学模式
? 微观,从逻辑结构和学科结构等方面综合考虑。
根据学科内容特点和教学对象特点,选择相应
的微观教学模式
历史上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
? 赫尔巴特的四段(或五段)教学模式
? 明了 ——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
? 联想 ——使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
? 系统 ——指导学生在新旧知识基础上作出概括
和总结
? 方法 ——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习题
解答、书面作业等)
? 预备 —提示 —比较 —概括 —应用(五段)
? 布鲁纳的结构教学模式
? 以结构为中心
认为不应强调增加教材的量,而应按照学
科内容自身的体系结构即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来进行教学,才能有效地
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
? 发现中学
? 获得 —结构 —转换 —发现 —评价
? 布鲁姆的掌握教学模式
? 以目标为中心
? 评价中学
? 目标定向 —实施教学 —形成性测验 —反馈矫
正 —形成性评价
? 巴班斯基的优化教学模式
?, 最优化, 是指要从实际情况的具体条件出发,
确定效果和时耗的双重质量标准,选定最佳教
学方案,按照实施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
活动进程,以期达到最大效益,并使每个学生
都能得到最合理的教育和发展
? 以方法为中心
? 选择 —优化 —组织 —激励 —检查
二、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
? 基于网络的课堂, 情境 —探究, 学习模式
? 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主题研究性学习模式
? 基于专题网站共建的任务驱动型学习模式
? 基于 Internet 的校际远程协作学习模式
基于网络的课堂, 情境 —探究, 学习模式
情境资
源共享
情境资
源展示
意见表
达工具
信息加
工工具
测评
工具
创设
情境
实践
探索
思考
讨论
意义
建构
自我
评价
目
标
? 创设不同类型的学习情境
?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特征、关系、规律并进
行思考和发表意见
? 学生对呈现的情境进行操作实践
?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
?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测评价
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主题研究性学习模式
确定主题 /目标
分组活动
(角色扮演、竞争、辩论、设计、问题解决)
网络环境 /资源共享 /创作工具
形成作品
展示作品
意义建构
评价作品
? 选择、确定学习主题,明确学习目标
? 组织合作学习小组,设计合作活动方式
? 教师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
? 学生搜集、加工、处理资源,完成与主题相关的研
究报告
? 教师组织学生评价作品,形成观点意见,完成意义
建构
基于专题网站共建的任务驱动型学习模式
专题结构化知识库
专题资源库(符合资源
库建设规范)
专题学习工具
专题学习评价
专
题
学
习
网
站
知
识
评
价
能
力
评
价
建立、完善
整合、加工
? 学生围绕某一专题内容进行较广泛、深入的学习
与研究
? 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参与网站的设计开发
? 教师提出学习要求,学生利用网站进行自主学习
与协作学习
? 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网页),通过评价整合成
为网站资源
? 学生利用网站提供的形成性练习和测试功能,检
测自己的学习效果
基于 Internet 的校际远程协作学习模式
? 远程协作学习( DISCOL)是指校际之间,环绕相
同的主题,分别以网页方式,相互展示学习内容、
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学习体会,共同总结学习
收获的一种协作学习方式。
? 以课程内容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
? 以网页设计、制作、观摩、讨论过程进行学习
? 不同地区相关学校组成学习共同体
网页 1
网页 2
网页 3
成员 1 成员 3
DISCOL网站
成员 2
学习共同体成员的活动
环绕主题,收集资料,制作网页,
互相观看,发表意见,总结体会,
? 不同国家、城市或地区的学校组成学习共同体,
协商确定一个共同的学习主题
? 各学校内部组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搜集与学
习主题相关的资源
? 各学校围绕主题建立小组网页
? 各合作学校小组相互浏览网页,并发表评论
? 各学校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三、教学模式的设计
? 明确指导思想, 体现先进理论;
? 分析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目标;
? 设计, 选择和利用网络环境与资源;
? 设计教师的主导活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
? 设计活动进程关系, 形成稳定结构形式 。
四、教学策略概述
?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顺
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
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 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
? 从教学目标出发
? 根据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 符合教学内容
? 考虑教学对象特点
? 考虑当地教学条件的可能性
? 教学策略的分类
? 从教学信息处理角度分,教师控制的替代性策略、学
生控制的生成性策略
? 从教学活动实施角度分,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教学
信息的传递策略、教学活动的管理策略
教师控制的替代性策略
? 教师的活动
? 指明教学目标
? 组织内容、排序、重点、迁移
? 提供教学活动
? 吸引学生注意
? 较多地为学生加工信息
? 构建教学环境
? 优点
? 信息加工强度大
? 短期内使学生学习较多材料
? 可带来更集中、有效、可预测的学习结果
? 适用先决知识、技能或学习策略有限的学习者
? 缺点
? 学习者投入智力活动少
? 信息加工不够深入
? 缺乏挑战性、刺激性
? 缺乏个性、独立性和动力
学生控制的生成性策略
? 学生的活动
? 按自己的需要和风格形成教学目标
? 自己组织内容
? 自行决定学习活动
? 自己控制信息加工
? 构建自己的学习环境
? 优点
? 信息加工深入,学习效果好
? 能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 学习策略得到使用、练习与修正
? 学习结果因人而异、高度个性化
? 缺点
? 对学生的记忆力有较高的要求
? 成功依赖于学习者拥有策略的宽广度
? 易导致认知超荷、情绪容易受挫折
两种教学策略的平衡
替代性策略
减轻认知负荷
生成性策略
提高加工效果
时间、能力、动机
任务紧迫性
认知策略
进一步学习要求
先前知识
五、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策略
? 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策略
? 基于网络环境的协作学习策略
? 基于网络环境的问题解决学习策略
? 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
? 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过程控制策略
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策略
? 支架式策略
? 抛锚式策略
? 随机进入式策略
支架式策略
? 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 建立一个概念框架
? 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果斯基的, 最邻近发展区,
理论, 且要因人而异 ( 每个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
并不相同 )
? 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到
一个更高水平, 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
攀升
抛锚式策略
? 抛锚:根据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选定
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
? 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 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
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
? 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 实施该
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 补充和完善原
有认识
随机进入式策略
? 确定学习主题, 创设从不同侧面, 不同角度表
现学习主体的多种情境
? 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意一种
情境去学习
基于网络环境的协作学习策略
? 竞争
? 辩论
? 协同
? 伙伴
? 角色扮演
竞争
? 教师将总任务分解为若干子任务
? 学习者单独完成子任务,看谁完成得最快最好
? 教师和同学分别进行评论,最后完成总任务
辩论
? 围绕学习主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 寻找支撑观点的论据资料
? 教师(或中立组)选出正、反两方
? 进行辩论或辩驳
? 达到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
(强化原来的观点、改变原来的观点、对原来的观点有
新的认识)
协同
? 提出某个学习任务
? 协作者进行分工协作
? 协作者之间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各种观点互相
补充,完成学习任务
伙伴
? 为完成某个学习任务结成伙伴关系(学习者与学习
者、学习者与计算机)
? 伙伴之间展开讨论或争论
? 达成共识,促进问题解决
角色扮演
? 由不同的学习者扮演不同的角色 (扮演的角色可
以互相转化)
? 分别解答不同的问题
? 教师给予判断、引导和分析
? 强化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
基于网络环境的问题解决学习策略
? 创设问题情境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完成作品
? 评价作品
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
? 以单一知识组织
? 以专题 /主题组织
? 以问题组织
? 以任务组织
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过程控制策略
? 浏览监控策略
? 筛选过滤策略
? 及时引导策略
? 情感激励策略
教学策略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 没有任何单一的策略能够适用于所有的情况
? 最好的教学策略就是在一定情况下达到特定目标
的最有效的方法论体系
? 有效的教学需要有可供选择的各种策略来达到不
同的教学目标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