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麻艳丽 教学目的: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早规划好自己的人生计划,作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意义的人,并通过深入探讨价值问题,激励学生择取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学要求: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相结合。 教学重点、难点:人的本质、人生价值的基本特征、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教学时数:2学时。 引言:人生目的构成了人生观的核心问题,因为人生目的的确立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前提和根由,它左右人生道路的方向,又在根本上决定着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取向。人生态度作为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人们处理人生问题的方式,对人生目的的实现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需要大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把握;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则首先应对“人的本质”等问题作比较深入的理论把握。 伴随着关于人生的思考,人又总是会从价值的角度对人怎样生活算是有意义、才算是“值得”的问题加以把握,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人们只有找到了自己生活价值的答案,才会自觉地朝着自己选定的目标努力,以全部的情感、意志、信念去实现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的追求与目标的实现,就是一个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选择科学合理的人生价值目标和衡量尺度,并依据这种选择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的过程。因而,弄清人生价值的涵义、内容、评价标准、实现方式等问题,以便指导青年学生树立起正确有人生价值观,乃至对个体人的一生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人性论(人是什么) 古老的希腊神话斯芬克斯之谜是这样讲述的: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狮身人面兽,传说她在古埃及的提佛城郊外守着路口,对过路者提出一个谜语,猜不中的就要被她吃掉。这个谜语就是:“什么动物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傍晚三条腿走路?”谜底是人。后来俄狄浦斯从那进里经过,猜出了谜底。于是,斯芬克斯就把自己杀死了。由神话带来了这样一个问题:人到底是什么?这也就牵涉到了人的本质问题。人的本质具有如下内涵:人的自然本质:人从自然进化而来,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具有的特性,人也应该具有。自然的四季周期,人的身体也是一个小循环周期。人的本性就是人的自然性:人是一个自然体,有维持自身生命的本能,有繁衍自身的本能,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好逸而恶劳,好上而恶下,便是人性的基本特征和趋向。遵循自然之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人的社会本质 人虽然是自然的一部分,更是社会的人。社会是由规则制约的人的聚合体。在社会里,人的自然情欲不能赤裸裸地再出了,而是社会文明过滤了。有了社会,有了国家,人同时具有了政治性和阶级性,有了争斗,就有了规则和契约。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思想言行受其阶级地位、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的制约,最终受生产力制约。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人的社会性就是人的历史性。人的实践本质 人类实践有两大基本类型:改造自然、改造自身。二者彼此联系,相互促进,不断推动着人性的变化和发展。人的理性本质 人有思想,人会计划、总结、会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吸取经验。理性是人所特有的性质,动物没有,神灵没有,其它一切生物均没有。人的道德本质 也即人性的善恶。中国倾向于性善论,西方倾向于性恶论,但有一点是要搞明白的就是:性善性恶都不是人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在社会中形成的一套评价标准来决定的。 二、树立正科学的人生目的 何谓人生目的?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生主体,对“人为什么活着”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个人在实践关于自身行为的基本指向和人生追求。记得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记者到我国某贫困地区采访,碰到一个放牛娃,就问他:“你每天放牛是为了什么?”答:“为了讨个媳妇”问:“讨媳妇为了什么?”答:“生娃”问:“生娃干什么?”答:“放牛。”这个典型事例就明显地反映了人生目的问题。下面大家用五分钟时间考虑一下自己的人生目的;用简单的语词写出来。请同学到黑板写出来 。分析归纳评讲 光宗耀族型:为家人而做事,这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的一种人生活法,考取功名,为家族争光;封妻荫子。缺陷:迷失自我,看不到自己的价值。 为国争光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总理)许多运动健儿、留学回国人员(“海归派”)。最崇高,理想型,人数较少。 为自己活着:为自己将来美好的前程:好房子、车子、妻子、孩子、票子。人数可能最多,也是应当重点教育的对象。这类人倒是没有丧失自我,但过于自私,成就不了大事。 为他人活着:焦裕禄式人物、雷锋。 《中国青年》杂志 80年的追问:求解人生方程式 该文总结了《中国青年》创办以来几次大的讨论 讨论时间:1950年7月~11月 青年可不可以当专家 这夏天,苏联青年代表团来访,成员多是苏联青年各方精英。在欢迎大会后,北京大学的一个青年流着泪说:“他们那么年轻就对祖国有大的贡献,像我这样不好不坏地下去,永远不可能像他们的。”“不好不坏”正是当时许多普通青年的一种状态。有鉴于此,《中国青年》在“五四”社论中,号召青年“加强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人民的专家。”这个口号在当时可谓一新耳目,令一直不敢有“个人英雄主义”之想的青年大为激动。一时间,“如何成为专家”成了青年的热门话题。观点A:建设新中国的各项工作,都有光明的前途。青年做任何工作都没有屈才的问题,因为任何工作都需要迅速地开展和提高。所以每个青年都应该积极钻研业务,使自己成为专家。观点B:人民的专家是在本岗位上,踏踏实实地精通业务的专门人才。观点C:只要钻研业务,在工作中创造出伟大成绩,便是对祖国、人民有很大的贡献,同样应该称他为人民的专家。如工人旗帜赵占魁、护厂英雄赵桂兰、战斗英雄董存瑞,难道不能称为专家吗?观点D:建立远大理想是完全必要的,但这理想应当符合人民的利益和需要,做小螺丝钉与建立远大理想、做专家是不矛盾的。讨论时间:1959年5月~8月 为抢救公共财物牺牲生命值得吗?广州何济公制药厂女工向秀丽为保护国家财产舍身救火的事迹是这一年青年的学习热点。就在学习热潮中,一个叫“黄里”的读者给《中国青年》写信,提出了他的疑问:向秀丽等英雄,为了抢救公共财物而不惜牺牲生命,是否完全值得?一个人的生命宝贵,如果不牺牲的话,将为人民作出多少贡献,而被救活的人,是否能弥补英雄牺牲所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呢?观点A:为了集体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应该是有原则的。这原则就是:值得牺牲时就牺牲,不值得牺牲时就不牺牲。这标准就体现在:如果因牺牲生命而所获得的成绩超出自己一生所能达到的成绩,那就牺牲;相反就不该去牺牲。观点B:英雄是不分大小的,不论英雄抢救的人是老是小,不论英雄抢救的公物多么有限,但他们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事业的赤胆忠心是无法计算的。观点C:向秀丽的死虽然是光荣的,但生命只有一次,人死了光荣有什么用?死了的人决不会因光荣而喜,也不会为耻辱而羞,只有自下而上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才是值得留恋的。观点D:我们的生命是为了党为了人民而活着的,为党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个人应该是无“条件”的。讨论时间:1980年5月~1981年3月 人生的路怎么越走越窄? 23岁的黄晓菊是北京羊毛衫五厂的女工,才刚刚走向生活,但她却觉得“似乎已走到了尽头”。小时候,她对人生充满了美好的憧憬。把保尔的名言和雷锋日记抄在笔记本上,深信“人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但是,“文革”十年的遭遇毁了她美好的信念,她觉得人生的面目丑恶狰狞。为寻求人生意义,她拼命看书,进而得出结论:“任何人不管是生存还是创造,都是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看透了”人生并未使她得到平静和解脱,反而更加迷茫。她发出了悲怆的呐喊:“人生的路怎么越走越窄……”(发表此信时编辑揉进了北京经济学院学生潘玮的一些概括性语言,故署名为“潘晓”。)观点A:一个不虚度年华、不碌碌无为的人,在主观上使自己有所成就的同时,正是在客观上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观点B:人生活在现实中,首先必须千方百计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斗争,然后再去满足别人,这是人的本能规律。观点C:严酷的生活可以使人油滑世故,也可以使人绝望毁灭,但它还可以把人锤炼成铁臂铜头!观点D:“为自己”与“为别人”是互相矛盾的,二者不可兼得。所谓“客观为别人”,只不过是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遮羞。观点E:应当树立一种新的具有历史阶段性的人生观,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精神能有所寄托,从而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讨论时间:1997年7月~10月 要生存是不是要把自己变得丑恶?一个“小老板”从几千里外赶到《中国青年》“求援”。他是一个农家子弟,大学毕业后分到一所中学教书。因为太穷、环境太艰苦,他辞职到深圳当了几年的推销员和广告业务员后,怀揣200万元回到家乡办了一个商场。但是市容、工商、质检、消防等吃、拿、卡、要,加上假货泛滥,使生意陷入困境。有人劝他,老百姓的钱不好赚,就慊公家的。为了拿到公家的生意,一些“人物”不但让他给回扣,还让人拉皮条,介绍妓女,遇到扫黄风紧,还要他给“放风”……种种丑恶让他未泯的良知备受折磨。他已厌恶了这种生活,可是欠的债不经商没法还,要经商还得和这些龌龊打交道。他陷入了深深的困惑:想生存发展就得把自己变丑恶一些吗?观点A: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制度化和规范化,通过不规范手段达到目的的机会肯定会越来越少,与此同时,靠讲良知、靠诚实而取得成功的机会则会越来越多。观点B:如果一个人的第一信念是保持自己的良知,那么他的心里根本就不会有什么不平衡。良知与金钱,原本就没有冲突,只有选择。观点C:国家是有法律的,经商是有规矩的,这法律与规矩就是要让你讲良知的。只要你遵守它,你就不会为自己的行为和内心苦恼,就能正确处理挣钱和良知的关系。观点D:小老板讲述的情况是真实存在的,而且绝不是用“少数”一词可以忽略的。但是不能因为这些,我们就一定要把自己变得丑恶。无论生活怎样变化,都应在心中留一片净土。讨论时间:2001年4月 我们的道德底线在哪里?梁晓声先生给《中国青年》的一篇文章引发这场关于道德底线的讨论。梁文说:“我个人认为,一名青年,终日活在‘道德底线’上是没什么意思的,掰开了揉碎说,更没什么潇洒可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倘有太多的青年以活在‘道德底线’上为最快意的活法,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堪忧的。”观点A:当你自己鄙夷的行为被你运用于生活中时,除了痛苦无奈之外,你只有变得无所谓,道德底线是一个下降曲线,有时候我们会庆幸自己还保有一些观念。可是保有的是让我们吃苦头的东西,学会的经验才是我们能够更好生存的条件……观点B:我们只要遵守一个共同的底线——法律。道德没有底线,它只是个包袱。包袱里的东西一文不值。假如你舍不得丢弃它,那就背着走下去。一旦丢弃很难再找回来了——观点C:道德在我的信念中经不起推敲。我曾经将它引以为傲,引以为激励。但事实证明,它只是个包袱。观点D:社会是多元化的,人们的道德底线也不尽相同。谁是谁非,谁高尚谁卑鄙,除非考虑法律因素,就一切由你内心的底线去衡量吧。讨论时间:2002年7月 我们能不能追求干干净净的成功? 一位署 名郑志峰的读者在阅读了一本名为《沧浪之水》的小说后,给编辑部来信倾诉他的痛苦:再过几个月我就整30岁了,在机关工作了六年,行政级别才是科级。我一直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进取的精神而绝非别的东西。我曾经坚信,这样走下去,后面的路也不会有多崎岖。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六年了,我这块金子还没有发出什么光。有时候 也听人说起,说某某某是通过某方面关系为自己谋得了位置,某某某又给某领导送了什么什么东西……生活的压力已经遍布每一个毛孔。要自尊还是要前途?谁不渴望成功?我很能干,而且是埋头苦干的那种。但在一个规则混乱或者说根本就很少规则的环境中,这是足够的吗?这让我想起《沧浪之水》中的主人公池大为,他最终实现了理想,可是如果一个想追求干干净净成功的人最终采取了不干不净的手段实现自己的理想;一个明明知道面前的水是浑水并且讨厌浑水的人最终还是选择了浑水,这究竟是在讽刺谁?我注定也要走那条我不愿意走的路吗?观点A:不指望有什么干干净净的成功,只求在人生游戏结束的时候,自己尽可能在高的坐标上,我不会让无用的清规戒律来约束自己上行的步伐。观点B:社会并不像想像的那么肮脏,也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洁白,只是白与黑分寸的寻找与把握全凭自己的执著与智慧。观点C:如果我不能实现干净的成功,也不能因此而止步不前,放弃追求。至少可以将其作为一种理想常存于心中。观点D:这世界上普通人很多,但圣人就凤毛麟角了。有时几百上千年才出一个,虽然生时寂寞,可他在有生之年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为理想干干净净地活着,时人当然认为他不“成功”,可后人明白并且承认了他的成功,也很清楚他是不是干净。阎真(《沧浪之水》作者:为了成功就可以放弃一切吗?许多时候一个人的成功必须付出精神上的代价:放弃自尊、人道、良知或做人的基本原则,像池大为,也像郑志峰和许多参加讨论的朋友所说到的那样。怎么办?是为了成功放弃一切呢,还是放弃成功而坚守精神家园?在这种矛盾中,不论作出怎样的选择都是有其合理性的。生活永远以一种悖论的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清与浊、合理与不合理的界线是如此模糊,让人难以抉择。市场经济在改善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它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对个人物质化欲望的承认。市场化的力量造成了我们生活中精神价值的失重,物质化、功利化的价值观,占据了人们的心灵空间,成为新的理直气壮的行动原则。在这样的生存现实中,要拒绝功利化的游戏规则是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 三、确立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环境影响和教育下,根据自我生活的体验,在人的生存及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中形成的较稳定的自我心理倾向,是人生观的一部分。它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 在当今大学生中,不乏错误人生态度者存在:大致如下: 与世无争型 对人生、对社会抱悲观态度,对生活失去信心。于是他们学习上高呼“60分万岁”,生活上松散拖沓,没有时间观和纪律观,人际交往上独来独往,漠不关心他人,更谈不上交上挚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什么都无所谓”。 享乐自私型: 抱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信条,君不见,大学城外往往餐厅、舞厅、台球厅、礼品店、游戏机厅、卡拉OK厅生意兴隆。“消费发烧友”、“麻将先锋”、“舞林高手”出入其间。“甚爱必大费”(老子语),沉湎于物质追求,必耗大量时间和精力,而无暇追求人生的大志了。 惟我独尊型 自认才高八斗,轻视他人,自我意识极度膨胀且嫉贤妒能,别人被他认为是“阿斗”。“人之生,不能无群”这是中国古人告诫后人的至理名言。不借助他人,不依靠社会,个人成功的机会太少了。那么,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呢? 首先要务实,记得前些年有这样的流行乐曲《游戏人生》、《跟着感觉走》等。反映了对人生的不认真态度。人生是现实的,整日紧抓往梦的手,于现实有何益呢? 其次要积极进取,不回避矛盾,勇于竞争. 最后要乐观自信,矢志不移。诸葛亮说的“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正在于此。要淡化自我,“心地无私天地宽”,只有无私,才能无畏;而自我中心、充满私欲的人,往往会患得患失,贪图小利而贻误大事。忙碌—赚钱—养家—传宗接代,每个人都在走……人生的目标几乎相似,但是人生的境界却有不同。有人荣华富贵而精神贫穷,有人淡泊生活而性灵华丽。境界是一种无形的美,纯粹来自生命的体验与升华! 有一篇文章值得欣赏:《生活·事业·生命》作者 钱逊(清华大学文化研究所教授) 徐水大午农牧集团的老总孙大午提出了这样的理念:“不以赢利为目的,以发展为目标,以共同富裕为归宿。”第一句话引起很大争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怎能不以赢利为目的?有人建议他改一改,他坚持不改。人的生活是有不同层次的,首先,人生在世,总要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满足物质生活需要。为了生活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一个职业。不管你从事哪一行,也不管你收入是多还是少,首先都是为了谋生。在这一点上,是处于同一个层次上。这是生活的层次,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除了生活的要求,人们还会要求在事业上做出成绩,有所成就。比如教师要做好教师,工人要做好工人、当劳模;运动员要破记录、争奖牌。企业要进入百强,科学家要拿诺贝尔奖等。这是事业的层次。一旦进入这个层次,同样的职业、同样的工作,就会有不同的意义和不同的表现。作为事业的追求他会发挥全部潜能,去拼搏、创造,克服一切艰难险困苦;而如果只是作为谋生的手段,他往往会马虎偷懒,逃避困难,去选择轻松的职业,甚至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事业的追求之上还有一个更高的追求,就是人生理想的追求。这是人生最根本的追求。对于生命的追求来说,前面所说的做好工作、谋生、事业上做出成就,都只是手段。对事业的追求,是具体的,因人而异的,与每一个人的职业相联系,生命的追求则是所有人共同的基本要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做人、后做事。同时它又是随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种精神,个人的生命追求要符合时代的精神。生活、事业、生命是人生的三个层次。生活问题是每一个人都不能不考虑和解决的,但人又不能停留在生活层次上,不能只求物质生活的满足。那样的生活是空虚的,还会生出许多问题来。常人很多生活在第二个层次。他们关注的主要是事业的成就,立志成为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医生、律师、高官等。人既不能脱离群体,人生的意义不只在于个人需要的实现,更在于对群体有所贡献。事业上有成就,但对社会群体造成巨大伤害,这样的事例不少,这样的人生其价值是负面的。从日常生活的观点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一定要赢利,赢利是任何一个企业经营的直接目标,是没有问题的。但从人生的追求来说,赢利不是也不应该是最后的目的。在生活的层次、事业的层次看,企业都必须赢利,赢利是目标。但从根本上说,办企业、赢利都只是为了实现生命意义的手段。孙大午的后两句话表明了他的追求,他的人生目标。现在大多数人是前者,而孙大午是后者,这是两种不同的态度和境界,在这两种不同的态度下,同是私营企业和企业主,就有着不同的社会意义和效果。大力宣扬孙大午“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思想,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中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都会有积极的意义。 价值观概述 价值、人的价值、人生价值 价值一词最早是用来反映商品中凝聚的人的一般劳动,属于经济学的特定范畴。它是事物的一种属性,反映为一种事物满足另一种需要的事实和程度。价值不在事物自身,而在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一事物对他物的用途的表现。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通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由此可见,价值是人(主体)的需要与满足人的需要的外界物(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的主体只能是人,任何价值都是对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要的价值。人生在世,“一要生存,二进温饱,三要发展”,自然就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但由于人的社会性、群体性依存特性,人最需要的东西就是人,即人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这是价值关系中人的特殊性所在。由此我们把价值分为三大类: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不仅仅指构成人体的物质的价值,更指人的生命、生活的价值,即人生价值。由上可知人生价值指人的生命、生活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任何一个人都既可以是价值客体,作为满足他人或社会的价值需要的手段,同时又可以是价值主体,其本身就是目的。 人的价值的基本特征 价值具有创造性。人的实践具有能动的创造性,人在实践中不仅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可以能动性地创造世界。正是人的这种能动的创造性,才能满足人类本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因此人的自由自在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是人的价值的第一特征。人的价值就意味着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人的价值的产生。人的价值和人的创造不能混为一谈。“自我”的个体公具有创造人的价值的潜在能力,只有当这种能力发挥创造性并转化为物质的价值形态,转变为对社会和积极作用和贡献时,价值才真正在个体身上体现出来。 (2)人的价值具有二重性。作为主体,人有自身的需要,是价值享受者;同时人作为价值客体,又具有通过实践活动而创造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来满足自身和他人需要的特性,人又是价值的创造者。因此,人既是享受者,又是创造者,是享受和创造的统一,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人的价值具有社会性。人的价值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概念。人的价值就存在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系表现出来。如果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孤立的个人是无所谓“价值”的。而且人的价值能力,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人也只有在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屠富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他的价值。 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 所谓价值评价,是对已经形成的人生价观念或行为的判断,即运用一定的价值标准,通过个人心理活动、群体意识倾向和社会舆论,对他人或自己的与人生目的相关的社会行为进行衡量,分析其动机与效果,从质上判断其对社会是否有积极意义,从量上判断其积极意义的大小,从而表明对这一行为肯定或否定、赞扬或鄙弃的态度,并以此来引导自己的行为。 价值评价的复杂性 价值评价结果以或肯定或否定的形式出现,肯定、否定的层次和程度不同,等级不同,比如善恶问题,是两极评价还是级次问题?又价值评价必然会涉及到主体自身状况制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结果可以想像。 价值评价的客观性 宏观上以“应该如何”作为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对于人生至关重要。微观上对个体人生及行为活动,不仅要看客观效果、外在价值,还要看其主观态度和内在品性,看其内在价值。价值评价要把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统一起来,量的规定性包括:个人满足社会需要的责任心强度、个人满足社会需要的效率、个人满足社会需要的总时间等。价值评价的经常性 持续不断的评价活动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生价值的内容,并使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吻合。 自觉抵制几种错误评价标准 中国古代的讳言财利倾向 西方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金钱价值倾向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多元价值标准:金钱标准、能力标准、权力标准明确以“三个有利于”作为根本价值评价标准 四、正确人生价值观的确立 1、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 个体价值目标的选择应该为社会所认同,以社会利益为中心。具体而言遵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准则。 2创造与价值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竞争的焦点,也是个人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美国的英帮教育委员会尖锐地指出“日益增多的平庸之辈正在威胁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鲁迅先生在《我观北大》一文中指出:“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都说明了这一点。个人创造性越高,创造力越强,也就越易为社会看重,社会也就越多地给他(她)提供成才就业良机,他(她)价值实现的可能性越高。人是一种高级生命,人生需要是丰富多彩的,但创造是人生的最高需要。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拥有多少金钱,也不在于他的地位和名声,而在于他为社会创造了什么。人生没有创造、没有贡献,也就谈不上人生的价值。 3奉献与价值的统一 对于奉献与索取的关系,现实中有三种主张,需要学生正确认识、辨析。 第一种:索取大于奉献论。 第二种:索取与奉献均衡论。 第三种:贡献大于索取论。 五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实践指导意义 价值观只是观念存在形态,而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往往遇到的却是大量实际的困惑,比如环境适应、成败关系(挫折感)、荣辱观、苦乐观等,如何指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完成学业,是摆在德育课面前的一项重任。 下面列举贴近大学生真实的案例,帮助他们分析认识。 贫困生的心理“顺境”建立 据权威统计,目前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已近30%,特困生比例为10%~15%,贫困生人数将近300万,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经济上的窘迫、学生的攀比心理、城市生活的冲击,给他们带来诸多不适应。宁夏大学通过对在校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52.53%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除了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救济外,我们认为通过心理咨询活动,重点帮助他们解决、认识逆境对于人才成长的促进作用十分必要。通过强大的心理动力,促使他们振作自强。 部分大学生群体高消费现象 随着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群体的入学,家境富裕的大学生吃喝不愁、穿名牌、买电脑、佩带手机、进入高级消费场玩乐已屡见不鲜。艰苦奋斗好像与他们无关,花钱找父母已成天经地义。这种现象也是德育薄弱的表现。增强苦乐观教育势在必行。当然如能通过必要的社会实践、社会劳动教育,效果会更明显。 教学安排不妨调查统计一下所教班级里学生家庭状况类型,进行有目的的指导。 课后思考题: 1、谈谈你对价值评价标准中的能力标准的认识。 2、谈谈你对“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人生价值取向的认识。 本章节推荐阅读书目: (1)《人生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沈继英 祖嘉合主编 (2)《中西方人生哲学比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姚新中 焦国成著 (3)翻阅现当代小说一本,从中总结现代人的价值观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