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树立正确的审美
—— 虎业勤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美的本质、特征和形态,掌握审美的含义和标准,明确审美在大学生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把握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时数:课堂教学2学时
教学过程:
引言:
爱美是人的天性。古往今来,人们在生活中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美,创造着美,才有了辉煌灿烂的现代文明。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实际上,凡是热爱生活的人,总是表现出对美的渴望和追求。
大学生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憧憬,大家热爱美,追求美,向往美,鉴赏美,但是由于经验不足,阅历不深,一部分大学生往往出现美丑不分,是非不明,善恶不辨的情况。我们要想使自己的行为和心灵更美,就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为此,就必须学一点美学,增长一些美的知识,陶冶美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这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修养,也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境界、提升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这一讲,我们就结合大学生生活的特点,介绍一些美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审美能力,以便在生活中按照美的要求塑造自己,创造美好而有价值的人生。
第一节 审美概述
美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时时处处和我们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我们经常按照自己的评判标准对一些事物做出评价。当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厌恶的情感,认为这种行为是不美的;当我们置身于名山大川之中,陶醉于奇峰异岭的险峻时,会深深地感到大自然的壮美;当我们看过一本好书,掩卷深思时……;当我们与久别密友相聚,畅谈一番后……;我们都会有不同于一般的感受,并希望能再次享受到自认为是美的事物或感受,而不希望再次经历令自己厌恶的事物或感受。当然,生活中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面对同一个事物或同一个环境,人们的感受却往往不同,甚至会大相径庭。原因就在于人们对美的认识以及审美标准不同。大学生不仅是美的保护者,也是美的创造者,而且大学里不仅存在别具一格的客观美,而且存在一种大学生特有的心灵美,因此,大学生更应该对美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一位哲人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要真正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必须首先弄清什么是美和审美。
一、美的本质和特征
1、什么是美?
这是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既简单又奇妙的问题。说它简单,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经常都能看到和感受到美,也都有一定的审美判断能力。说它奇妙,是因为它一下子很难说清楚,即使是美学专家,对“美”这个词也一直争论不休,至今没有个令人满意的公认的定义。也许这正是美的魅力所在。当然,令人欣慰的是,美的这种模糊性,并不影响人们对她的向往和追求。“美”这个字,从字源学或词义学的角度来分析,在汉字里是一个很古老的字,甲骨文里就有这个字。甲骨文的研究学者们认为:美,上部是一对羊角,下部是一个人,合起来就是一个人头上戴着羊头或羊角。原始社会人们称它为“羊人曰美”。这说明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把那些善于猎取野羊并圈养为家羊的劳动者,称为美人。他们不仅把野畜圈养为家畜,而且向人们提供肉食和皮毛,使大家得以温饱,因而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但到了奴隶社会,劳动者降为奴隶,美的概念就从人转义为羊了,称为“羊大为美”。奴隶主把“美味”作为享受的内容,越是大肥羊,味道越鲜美。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美这个字的含义是“美,甘也。从羊,从大”,也就是羊大则美。这是我国古代对美这个概念的一种朴素的解释。这个解释告诉我们,美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美来源于生活。
既然美来源于社会生活,那么,到底什么是美,或者说美的本质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两千多年来不知有多少思想家、艺术家为它绞尽脑汁,试图回答,但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正如俄罗斯文学家托尔斯泰所说:“多少博学的思想家写了堆积如山的讨论美的书,‘美’是什么,这一问题却至今没有完全解决,而且每一部新的美学著作中都有一种新的说法”。黑格尔说:“乍看起来,美好像是一个简明的概念,但不久我们就发现,美可以有许多方面。这个人抓住的是这一方面,那个人抓住的是那一方面。纵然都是从一个观点去看,究竟哪一方面是主要的,也还是一个引起争论的问题。”
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艺术家从不同角度对美的本质进行了探索,归纳起来有四种观点:
一是客观美说。这种观点试图从客观世界的特征出发来说明美的本质,认为“美在形式”,即美在客观事物本身。如客观事物的“对称”、“和谐”、“秩序”、“匀称”、“明快”、“多姿”等,就是美。客观美说的合理之处是坚持了唯物论,承认美的客观性;缺陷是忽视了人的社会生活实践,有明显的直观性、机械性。
二是主观美说。这种观点认为,美的本质是“理念”。如柏拉图就提出“美是理念”,认为这个理念是先于美的事物而存在的,是美的事物的创造者。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只有心灵才是真实的”。休谟认为“美是人的主观感受”,即你感觉它美,它就美;你感觉它不美,它就不美;美与不美取决于人的主观感受。
主观美说的合理之处是把人的审美心境、审美态度、审美感觉等这些主观的东西,把心灵引入了对美的本质和规律的探索,突出了美的价值评价主体的能动作用。但是把美与美感等同起来,把美的价值与主体对美的价值体验等同起来,就陷入了唯心主义。审美心境、审美态度这些主观的东西在审美过程中确实起作用。“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审美态度在起作用,不美的东西你也觉得它很美。相反,如果心境不好,再美的东西你也觉得它不美。但是,美与不美还是有客观规定和客观标准的。否则,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在一起,就无法共同评出最佳健美选手和最佳影视片了。所以,美学家李泽厚说的好:“如果‘美’真的完全是任意的、主观的,并无任何客观的规定性或客观的规律和标准,那一切艺术将是多余的,一切装饰也无必要了”。
三是主客观相统一的美说。这种学说认为,美既不是纯客观的,也不是纯主观的,而是在“心物之间”,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苏轼在《琴诗》中就写指出:“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所以,琴声的美既不在手指上,也不在琴上,而是人作用于琴的结果。从主客观的关系上来研究美,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一个特点。中国古代艺术家所追求的美的境界是意境,就是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它不是纯客观地描写自然,而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融会贯通,化景物为情思,为意境。如杜甫的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既表现了春夜怡静的气氛,又表现了诗人愉快的心情。短短两句诗,十个字,表现出的意境却是如此深刻细腻,特别是“随”、“潜”、“润”、“细”这几个字用得精巧,能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主客观相统一的美说虽然弥补了前两种学说的某些缺陷,但是还没有从人的社会实践的高度来认识美的本质。他说美是主客观的统一,但这二者为什么能统一,是怎样统一的,在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上,主客观相统一的美说没有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所以它也没有提示美的本质。
四是马克思主义的美说。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美既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所谓美,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
2、美的基本特征
(1)客观性。美是一种具体性的客观存在,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客观事物本身提供了美的物质基础,但又离不开人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活动。自然美是人实践的产物,社会美是人的实践的直接表现形式,艺术美则是在二者基础上的再创造,更集中体现了人的创造性。美的客观性正是源于人的实践的客观社会性。同时,美的标准也具客观性。
(2)形象性。又称具体可感性。凡美的事物都以具体的感性形象出现,都是可见、可闻、可触、可感的。青山、绿水、美丽的花朵、绚丽多彩的物质产品、精美的雕塑、鲜活的艺术形象、生活中优秀的人物典型,都以鲜明的形象性给人以美感和愉悦。
(3)社会性。美是与人紧密相联而普遍存在于社会之中的。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人的本质属性是指人的社会属室中纸片成堆……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学生有远性,离开了社会性就无所谓美。同时审美也是人的审美,是人在社会中的体验、理解和创造。
(4)愉悦性。美的事物都能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人在观赏自然美时,会获得愉快的体验,心情格外舒畅。在欣赏艺术美时,常常能达到忘我的境地,那勾魂摄魄的力量常使我们心摇神荡、畅快淋漓。就是在观赏悲剧时,也能获得美感,如《红楼梦》中的“黛玉焚稿”、“宝玉哭灵”,不知让多少有情人为之落泪。悲剧直接给人以痛感,继而转化为一种美的意境,使观赏者情感上得到一种满足。
综上所述,美是客观地存在于人类社会范围以内的具体形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果。人通过社会实践,不仅获得物质享受,同时还有精神上的享受。实践所创造的不仅是物质的产品,同时也是实践者的思想、情感、聪明和智慧等这样一些本质力量的实现,而在这些本质力量实现过程中,人感到了愉悦和幸福,感受到了美。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动物只依照它所属的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塑造,但人类能够依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生产,并且能够运用内在的尺度到对象上去;所以人类也依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生活中千姿百态的美正是人类塑造的结果,作为主体的人应该懂得在创造中去认识美,感受美。
二、美的形态
美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不外乎两大类,即现实美和艺术美。现实美又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所谓自然美是指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的美。日月星辰、雨露霜雪、山川岩石、花草树木、江河湖海等自然景物,都属于自然美的范畴。社会美是相对于自然美而言的。所谓社会美,是指在特殊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的社会生活中所呈现的一种综合美。其包括:人格美、精神美、风尚美、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环境美等等。艺术美是按一定的审美目标、审美实践的要求,根据美的规律所创造的一种综合美。它是自然美和生活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但又比现实美更集中,更典型,更带有普遍性。
三、审美的含义和标准
1、什么是审美
面对空旷的原野、幽静的山谷、飞泻的瀑布、缥缈的烟雨,捧读伟大作家的经典杰作,聆听贝多芬雄浑有力的交响乐,静静地站在达·芬奇或毕加索的绘画前,我们会不由自主地从心底涌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体验,这便是我们所说的美感或审美感受。审美是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统一的过程,个体通过感官直接感知审美对象,从而形成对美的直观感受、体验、欣赏和评价,是美感产生的实践过程。审美是一种综合的活动,它服从认识的一般规律,即从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但其又有特殊的规律,即主要通过形象思维的方式去感受、认识和评价美,始终伴随着具体的感性形象和丰富的想像及情感活动,往往在感性阶段就产生了审美快感,继而引起形象与观念相统一的审美意象,推动着主体不断地创造美和发展美,因此审美活动实际上是一种认识和创造的统一,是人从精神上把握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之一。
2、审美标准
审美标准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用来判断对象美丑的准绳。战国时期辞赋家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说:“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之所以成为天下最美的女子,因其是“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这是宋玉断定人的标准。审美标准是主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审美实践中形成,既有对审美对象的审美属性的概括,又有主体审美经验的凝结。审美标准具有相对性、差异性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不同的个体,审美标准有所不同。但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受总是以审美对象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只有符合客观真实、符合审美对象的实际审美价值、符合时代精神的审美标准才是正确的、健康的审美标准。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审美标准也在不断地进步和提高。面对丰富的人生实践,我们该坚持怎样的审美标准呢?
(1)劳动和创造是美的。人的劳动具有伟大的创造力量,自由、自觉的劳动是劳动者表现和肯定自身、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方式,劳动中,可使劳动者享受到极大的乐趣,体验到人生的幸福与价值,从而使精神得到净化。树立劳动和创造是美的这一标准,使我们在新时期更加崇尚和赞美那些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生活是美的。我们讲的生活美不仅指生活条件、生活环境的美化,还包括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成为一种超越功利的情感关系。我们越来越倾向于认为那种平等、互助、协作、友爱、理解、尊重、共同奋斗的人际关系美的。同时,认为热衷于美化我们的生存环境、改善人的生存空间的实践活动就是美的。
(3)心灵与人格美至上。心灵美作为生命的高级形式,超越了个人狭隘的欲求,走向一种无私的自由境界,表现为智慧美、道德美和情操美。它使人的外在美赋有一种无穷的魅力和永恒的力量。它在生活中的表现,形成个体至高至大的人格美。当人们按照历史的发展规律进行改造世界的活动,当人们为共产主义理想和进步事业献身时,这种超越个体心灵的精神追求,就是心灵美的最高体现,它如一面生活美的镜子,照出人生舞台上的种种行为和心灵。它使人格的卑劣与丑陋,生活中的假、恶、丑成为时代唾弃的丑。每个人在事业、生活、历史的活动中,都应将劳动与创造、生活的美和心灵美统一和谐起来,去追求一种全面发展的人生之美。
既然如此,那么,审美评价究竟有没有客观标准呢?有。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在共同劳动和生活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审美实践的检验,已经发现并形成了某些客观的、科学的共同的审美标准。那么什么是客观标准呢?就整个社会而言,人们的生活就是最高的标准。凡是具有积极的、健康的、严肃的性质和意义的生活,符合人类进步愿望和先进理想的生活,能够揭示人生经验、人生价值、人生真理和具有进步思想意义的生活,凡是能够经常激起人们内心生活的深情和理想,对人民的精神培养有补益的,凡是有助于社会进步的,一般都应该是美的。
三、审美在大学生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
审美,包括观察美、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等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也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大学生人生的全过程。因此,充分认识审美在大学生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开阔审美视野,对大学生活多一些科学的合乎美学规律的审美评价,自觉地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让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和美好,对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创造更有价值的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的审美对象,不仅有外界的自然物、社会现象和艺术作品,也包括大学生自身。审美活动是一个比较、鉴别的过程,通过审美发现事物(包括大学生自身)的美,并探究产生美感的原因,从而达到识真伪、辩善恶、知美丑。因此,审美也是大学生自我修养的重要途径。
1、美可启真。所谓真就是真理,就是科学,就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美总是同真联系在一起,真是美的前提。社会现象之美,以符合社会生活的客观规律为前提;艺术之美,以是否真实、深刻地反映现实为条件。美可启真,就是通过审美可以启迪人的智慧,促进人的智力,提高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和改造能力。因为美的享受不仅可以激发人们对生活、对事业、对科学的热爱,是人们探索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力量源泉。美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人获得激情和愉悦,同时这种激情和愉悦又成为推动个体不断去追求、去探索真理的强劲动力。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照亮我的道路,并不断给我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要不是全神贯注于那个在艺术和科学领域永远也达不到的对象,那么人生在我看来就是空虚的”。爱因斯坦不仅在物理学上有重大发现,同时也是艺术修养品位很高的人,他几乎每天要拉小提琴,喜爱演奏贝多芬的作品,精通文学,喜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他把直觉、想像,甚至审美作为其科学发现的指导。因此,审美可启迪我们追求真理,不断探索大自然和社会的奥秘。
2、美可储善。美必以善为基础。美的东西必然有益于满足人的需要,符合人的目的。鲁迅说得好,“在一切人类所以为美的东西,就是于他有用——于为了生存而和自然以及别的社会人生的斗争有着意义的东西。”人们称颂美,往往也就是褒扬善。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古人很早就把美与善联系在一起,这从汉字的美与善都从“羊”字也可见一斑。大学生通过审美活动,无疑将受到善的熏陶,更加深刻地理解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忠诚,什么是愚昧,什么是革命,什么是倒退,什么样的行为有利于人类进步和历史发展,什么样的行为阻碍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从而能够从辨别美丑的角度把握评价善恶的标准,激励自己从善心、炼善志、谋善事。当人全身心地拥抱自然和感受艺术品时,他无法将眼前的美与生活中的某种情景和气氛区别开来,他的想像活动便被激发起来。创造性想像的动力不是某种记忆的恢复,而是个体所认识和体验到的人类的种种情感。审美培养人们对完美和丰富多彩的客观事物的追求,激起创造想像,继而使人表现为创造的行动。
3、美可怡情。面对千姿百态、风景迷人的大自然,个体在欣赏其美的同时,心底油然而生一种珍爱之情。如17世纪日本著名自然主义诗人芭蕉有一天在小路上散步,看到一棵小花在默默地开着,于是触动了他的怜爱情感,写下了一首俳句:“当我细细看,啊!一棵荠花,开在篱墙边!”表达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无限热爱。当我们看到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那一个个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鲜活美丽的女战士被法西斯无情地杀害时,自然产生痛恨法西斯和战争、珍惜和深爱生活中一切美好事物的情感。审美可让个体在体验美好之时,更加注重对生命和美好生活的珍惜。
4、美可净化灵魂。美的事物使人们得到感官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愉悦,进而荡涤人的灵魂,使人除去杂念和私欲,追求美好。如当人们站在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面前,荷花的洁净、正直、清香使那种“常在河边走,哪会不湿鞋”的怪调黯然失色;当人们观看《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的电视片时,不禁为他的忠诚无私、崇高的品格所震撼,心灵受到一次冲击和荡涤;当人们为抗洪英模的献身精神潸然泪下时,心里激起强烈的欲望,摈弃卑微与自私,为社会和祖国的发展去努力奋斗。审美是人对自身创造和发展的积极肯定,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欣赏。审美可使大学生成为一个有高素质修养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人。
可见,审美活动有助于大学生调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辨别美丑的过程中识真假、知善恶,从而提高认知能力,增强择善之心,升华情感境界。审美所能产生的这种求真、从善、怡情相统一的愉悦感,是一种仅靠理论学习或道德修养所难以达到的情理交融体验,具有独特的自我教育功能。
第二节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在纷繁复杂、无限多样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既存在千姿百态的美,也存在形形色色的丑。很多时候美丑总是交织在一起,甚至丑的事物以美的面目出现。作为对美充满着向往和热情的大学生来说,渴望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慧眼,能准确地识别真假、美丑,不断地提高审美能力。因此,不断加强审美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至关重要。
一、审美观的含义和特征
1、审美观的内涵
审美观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客体的审美价值的总的评价和看法,也即人们对审美中有关美、审美、美的创造的基本观点与看法。审美观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人们的审美行为的内化与提升,是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审美观在审美活动中有着不同的表与反映。正确的审美观,是指导个体科学地进行审美活动和审美创造的先决条件,为大学生树立审美观,提供审美的价值导向。只有正确的审美观的指导,个体才能获得有价值的审美感受。否则,人的审美活动则会陷入盲目、低级趣味,甚至严重影响个体的健康发展。
2、审美观的特点
审美观作为存在于社会群体精神文化中的一个系统,它的形成和发展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的审美观的内容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审美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和个体性的特点。
(1)时代性。美产生于社会实践之中。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点也在不断地变化。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各个不同时代都有自己特定的审美观。它是一定时期人们审美意识的反映,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及政治、文化等的制约。如就人体美而言,汉代时,崇尚细腰,北魏时以“瘦骨清相”为美,到了唐代则以丰腴为美。俄国著名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每一代的美都是而且也应该是为那一代而存在……当美与那一代一同消逝时,再下一代就会有自己的、新的美。
(2)民族性。不同的民族由于其地理环境、语言、风俗习惯及文化背景等的差异,其审美趣味、审美标准大不一样,审美观也差别很大。一个民族所推崇的,有时恰是另一个民族所禁忌的。像西方裸体艺术(如维纳斯雕像)的审美价值有很高的地位,而在东方民族中不一定被欣赏。又如,人们对服饰美的评价,就明显地带有民族的特性。藏族人喜欢黄色的衣服,男子袒露右肩;维吾尔族喜欢戴花边小帽;蒙古族喜欢穿大袍和长靴;朝鲜族妇女喜欢穿白色长裙;非洲妇女喜欢围花布;欧洲白人喜欢穿西装等等。在日常生活、建筑风格、艺术表现等方面也有很多差异。
(3)阶级性。不同的阶级,由于其经济、政治地位不同,生活方式和生活地位的差别,形成了审美观的阶级差别。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俄国上流社会,美人的标准是四肢纤细,面色苍白,耳朵小,而在普通农民那里,美人的标准是四肢强壮,面色红润。由于审美观的不同,所以“上流社会的女人走入乡间,会给人不愉快的印象。”《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在贾宝玉眼里是一个美人,但对于贾府的仆人焦大来说,他不会欣赏弱不禁风的林妹妹,而是看重能操持繁重家务并具有健壮体魄的女性。剥削阶级常以豪华奢侈为美,劳动人民则以勤俭节约为美,也突出地表现了审美评价的阶级性。
(4)个体性。人们在社会中生活,不仅受时代、阶级、民族的影响和制约,还受个人特定的生活环境、社会阅历,以及个人气质、性格、能力、趣味等素质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审美的个体差异性。如,同是欣赏菊花,陶渊明和李清照的感受却是两样。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写远离尘世的安然乐趣,而李清照的《醉花阴》中“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则是表达心中的苦闷与忧伤。生活中,当人们异口同声地称赞某个对象很美时,他们所说的可能完全不是一回事,每个人的心理感受都有其独特的个人特征,而且同一个人的心理感受,也总是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如,同是一个李白,写同一个长江之行,心境好时,写出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扛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名句,表达自己欢快的心情;但在他心境不好时,写出了“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表现出了忧愁的心情。两种心境,两种不同的审美感受,反映了个体审美趣味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显示出审美观中鲜明的个性色彩。
审美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和个体性差异,这正反映出了人们审美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审美中,我们既应重视差异,又要看到美的普遍的客观标准。尤其是个体,应不断加强审美修养,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避免把庸俗当做高雅、将病态视为优美、把落后看成时尚,切忌以个人的好恶去偏袒低级的、落后的、怪异的和不健康的趣味。树立科学健康的审美观,是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观有健康和褊狭、正确和错误之分。错误和不健康的审美观往往使人无视美、歪曲美,甚至以丑为美,严重影响着人们正常的审美活动。因此作为大学生来说,要获得有意义、有价值的美感,塑造美的人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1.正确认识“真”、“善”、“美”的统一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要认识、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通常人们将客观事物所蕴含的这些自然规律叫“真”。实践主体按客观规律有目的地去改造世界称为“善”。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中,使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便是“美”。可见,“真”“善”“美”三者统一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1)“真”是“善”和“美”的基础和前提。当人们的主观目的按照客观规律去实践得到了预期的效果,主体的目的性和客观的规律性得到了统一,即“真”与“善”交会融合起来。其中,“真”成了“善”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真”的“善”是伪善,其本质则是恶。一座大桥、一幢建筑是为人服务的,但它之所以能建成,则是遵循了“真”。同样“美”的产生也是人在实践中,以对“真”的认识和把握为前提的。“真”本身并不就是美。只有人的实践的加入,才能使客观的规律得到认识、掌握,并创造出生动的形象。因此,“美”的产生是个人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的结果。
(2)“善”是“美”与“真”的归宿。“善”是一切价值的归宿,因此“真”和“美”最终是走向“善”的。客观存在的“真”被人们孜孜地追求和探索,目的就在于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否则“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牛顿定律、爱迪生的发明最终带给人类的是功利和实惠,这是“真”最终要走向“善”方显其价值的体现。同时,“美”的归宿也是“善”。高尔基说“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表明了“美”与“善”之间的内在联系。“美”受“善”的驱使,会在更高的精神层次上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走向或实现更高目的的“善”。
(3)“美”是“真”和“善”统一的形象。合目的性的“善”与合规律性的“美”的统一是具体的、现实的,这就是活生生的可感形象。因此,“美”离不开“真”和“善”,通过生动的形象,使“真”、“善”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因此,“真”、“善”、“美”的统一,代表着一种理想的人格追求。无数的英雄人物如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是我们时代“真”、“善”、“美‘’统一的典范。他们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体现了先进的民族精神和共产主义的光辉思想,同时也是合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的。他们的光辉形象和生动事迹会激起我们的共鸣,自觉产生荡涤净化灵魂,去追求“真”、“善”、“美”的强烈愿望。
2.正确认识创造美和享受美的统一
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懂得如何去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同时还要懂得人类实践活动的最大特点还在于它的创造性。因此,人们不仅仅局限于审美和享受美,更注重创造美,注重从创造美与享受美的统一中更加完善自己。
(1)要认识创造是美的源泉。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无不凝聚着创作者的劳动和创造。同样,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人类同样会把自己的才智、灵巧、愿望、勇敢、坚毅等在实践对象中加以凝聚和表现,从而创造出美的社会和生活。可以说,创造的过程是和享受的过程同时进行的,体验和感受了创造本身的美。
(2)科技创造是大学生创造美的具体形式。当前我们处于知识经济时代,最显著的特点是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科技创造、科技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浪。大学生是一代掌握知识技能的高层次人才,民族的兴亡、国家的强盛关键是看其培养的人才能否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不断地进行科技创造和发明。因此对于我们大兰生某说,大学时期,不仅是知识的汲取和技能的培养,更要积极投身于科技的创造中去,通过对美的规律的认识和把握,通过科技创新活动,来体现其中劳动成果的美,从而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享受充实而美好的大学生活。
(3)创造美的环境应成为大学生生活美的主要内容。人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青山绿水、空气清新、洁净明朗、生态和谐的环境之中。我们已经遭受到了工业化社会所带来的环境恶化、生态失调问题。我们渴望洁净的蓝天,渴望与琅琅书声相伴的是鸟语花香和绿树成阴。但美丽的校园需要每一位大学生的关心与参与,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参加扮美校园的劳动来获得那美好的感受。但目前,与校园环境美化极不协调的是,许多同学劳动观念淡薄,卫生习惯差,寝室里狼藉一片,气味难闻,教大的理想与抱负,实现美的人生,应从身边做起,通过美化自身的生存环境和学习环境,真正做到创造美与享受美的统一。
3.正确认识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社会美在人身上的体现亦十分丰富,具体表现为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人的内在美,即指心灵美,包括人的智慧、道德、人格、情感等。作为生命的高级形式,人的心灵美就在于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在审美教育和审美修养的作用下,个体超越了狭隘的功利欲求,走向自由无私的境界。外在美指人的形体美、仪表美和行为美的总和。健康匀称、充满活力的身体是形体美的表现。五官端正透出神采、衣着合体大方是仪表美的体现。而言谈举止得体,谦虚礼貌,温文尔雅,潇洒自如,求实进取,当需要自己献身时,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等是行为美的特征。内在美和外在美构成人性美的两个不可分割的层面,理想的人性是二者的和谐统一。但生活中却出现了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的形象。有许多心灵美、品德高尚者,却外表平平甚至丑陋,如《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相貌奇丑,却有着无比美好善良的心灵,他的“内秀”完全盖过了其外在的丑陋,不仅说明人的内在美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还可以升华为对外在形象的感受±。一个人不能离开心灵美而片面追求外表的漂亮,否则只能成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绣花枕头。因此,青年大学生在塑造美好人生时,应注意自己的仪表和形象,更要注重自己的心灵和品德,做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
三、剖析当代大学生的错误审美观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审美经验的不足和审美能力的缺乏,导致一些大学生难以分清善恶美丑,在生活和审美活动中,往往抱着错误的审美观,留下了人生修养中的缺憾。
1、以丑为美
这里的丑是指那些畸形的、病态的、片面的、消极的现象与形态,是和美相对立的。大学生是思维非常活跃的群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少数学生学到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生活观和道德观,贪图安逸,腐朽颓废,寻求刺激,“惟洋为美”。表现在生活和学习不思进取,追求享乐,放松自己,缺乏责任感,讲究“哥们儿义气”,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
2、以异为美
大学生在生活和审美活动中追求个性色彩、追求新奇,这倒:无可厚非,但有的同学—一味追求异于别人,认为美就是时髦,美就是新奇,这样审美观就出现了偏差。如有的男同学为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留起披肩长发,认为是有艺术家的气质。还有的在恋爱中,故意在大庭广众之下作出亲昵的行为,甚至为追求新奇,频频更换男友或女友,朝秦暮楚。有的同学经不住社会上灯红酒绿的诱惑,为追求新奇和刺激而丧失了自尊,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3、自我欣赏
大学生是自我意识较强的群体,向往和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但也有的学生却妄自尊大,视同学朋友为累赘,视班集体为羁绊,而盲目追求自我。他们欣赏自身的能力和行为,却漠视别人的友谊和感受,整日独来独往,名曰独善其身,实是逃避责任和集体。这种孤芳自赏的心态和行为不仅没什么美可言,反而会使其走向孤独的境地。因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离开了群体的自我是难以得到认可和欣赏的。因此,只有融人集体中,大学生身上的 个性魅力才会显现,人生才会充实而有意义。
4、重表轻里
当今的大学生,追求异常丰富,对穿着打扮、容貌仪表很是注重,他们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每天的学习生活中,显示出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的英姿。但也有的同学一味追求穿名牌,讲新奇,摆阔 气,消费比档次,讲脸面,生活中多是注重外表而忽视了内在美,成为才识学浅的庸俗之人。因此,大学生要真正成为时代的骄子,必须注重自己内心世界的修养,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心胸坦荡意志坚强,思维敏锐,品德高尚。这样,我们的外在美才会具有永 恒的魅力。
第三节 塑造美的人生
审美活动要求主体具备一定的条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审美能力决定了审美主体能否从事某种特定的 审美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没有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和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再好的绘画和音乐也没有意义。而审美情趣则是主体的审美偏爱、审美理想的总和,对人的审美活动选择起着导作用。
一、审美情趣概述
1.审美情趣的含义
审美情趣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所产生的主观倾向,是人的审美意识的组成部分,是人的审美情感、审美态度、审美理想、审美能力的综合表现。面对众多的审美对象,任何人都会有所偏爱、有所选择。一定时期,个体的审美行为会被其稳定的审美情趣左右,把个体引向那些和他自身审美能力及审美标准相适应的审美行为。审美情趣同个体的思想、气质、性格、心境等有着密切关系,但同时也受到个体的阶级地位、政治观念、伦理观念、群体意识及教育水平的影响,表现出个性特点。而诸多个体审美情趣的一致性又体现出来群体的审美情趣,最后抽象出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深刻认识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与审美需求,我们只有从现实出发,树立适合我们时代的审美情趣与审美理想,并不断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才会探寻出美的真谛。
2.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需要个体不断地投入到审美的话动中去,并运用积极的心理,对审美情趣的诸多形态进行训练、升华。
(1)审美直觉与理性相结合。审美直觉是指审美活动中客观事物的审美特征刺激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瞬间感知。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谈到三种不同的人看待一棵古松的态度时讲到,木材商只是用实用的态度看待古松,追求功利,心理活动是抽象。植物学家用科学的态度看待古松,追求的是客观真理,心理活动是逻辑推理。而只有那位画家朋友看到古松时,“他只把古松摆在心眼面前当做一幅画去玩味。他不计较实用,所以心中没有意志和欲念;他不推求关系、条理、因果等,所以不用抽象思考。这种脱净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动叫做“直觉”。审美直觉形成的对美的反映只是外在的审美特征,还只是一种初级的肤浅的美感。还必须与理性活动结合,即进一步与人的审美想像活动、
情感活动、理智活动结合,才能上升到理性阶段,形成丰富完整的审美活动。因此,审美直觉上升为理性阶段,才会使个体形成正确的审美判断,在审美中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内部,形成符合时代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
(2)正确进行审美移情。审美移情即把审美主体的情感投射到客观事物上去并和事物产生共鸣和交融的现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心境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因此,大学生在审美中,应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正常心态与客观事物进行交融,追求美好与高尚,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运用联想,获取对美的深刻理解。看到梅花,我们会想起坚强不屈的性格,看到杨柳吐绿,会感到春天的来临、事物的美好。这种由当前感知的事物而回想起有关的事物,或由一件事物而想起另—…件事物的心理活动就是联想。1851年12月,路易·拿破仑发动政变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这天,法国著名雕塑家巴尔托迪正在巴黎街头,天渐黑时,有个女郎手持火炬高喊着:“前进厂这时;路易·拿破仑的军队向这位女郎开了枪。这位无名女郎,一直成了巴尔托迪心中的自由神,后来他在创作自由女神像时,便想到了这位女郎,以她为摹本,以雕塑模特儿的体形和自己母亲的容貌,雕塑出举世闻名的自由女神像,她身穿宽大的长袍,右臂高举火炬,庄严、高贵、慈祥,被人们看做是追求自由、追求理想的象征。联想在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应充分运用联想,激发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并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审美活动不断升级,获得对美的更深刻、更鲜明的理解。
(4)通过体验,激起对美好形象的珍爱。审美体验即是审美主体通过对审美对象的品味与领悟。达到与对象相融相合、共感共鸣的心理过程。审美体验最终走向心灵与情感的满足与愉悦,超越审美对象和功利杂念,达到主体与对象的融。人合——。审美体验中,心灵直接观照到美的客体,我们会感到“至美至乐”,实现了与客体的情景交融与共鸣。“千山鸟—屯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的《江雪》使读者体验到的是一老翁独坐在小船上冒雪垂钓,周围万籁俱寂,一尘不染的意境美,使我们领悟到作者独立前行去追求真理的执著精神与情感。我国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谈道:“风烟靖寂的郊外,清凉山、扫叶楼、雨花台、莫愁湖是我同几个小伙伴每星期日步行游玩的目标。……湖山情景在我的童心里有着莫大的势力。一种罗曼蒂克的遥远的情思引着我在森林里,落日的晚霞里;远寺的钟声里有所迫寻,一种无名的隔世的相思,鼓荡着一股心神不安的情调;尤其是在夜里,独自睡在床上,顶爱听那远远的箫声,那时心中有一缕说不出的深切的凄凉的感觉,和说不出的幸福的感觉结合在一起;我仿佛和那窗外的月光、雾光融化为一,飘浮在树梢林间,随着箫声、笛声孤寂而远行——这时我的心最快乐。”可以说,这种积极而深刻的审美体验,培养、陶冶和训练了人的审美心理与意识,使我们在审美活动中,珍惜美好的事物努力地去追求和探寻,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代表时代与社会理想的要求,向社会和人生发出强烈的审美召唤。
(5)升华审美情趣,实现审美理想。审美升华是审美主体强烈的审美情感向纵横方向扩充的心理状态。如,身残志坚的张海迪在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保尔 ? 柯察金的形象在她的感情中升华为一种信念:即使是、——颗流星,也要把光留给人间。她顽强地生活,无私地奉献,描绘了自己人生中一幅幅美好的画面, 令人赞叹和感动。通过不断的审美升华和良好的审美情趣的培养,主体不断超越自我,形成——定的审美理想,这是“真”、“善”、“美”的综合反映,它能用来衡量和识别生活中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揭露现实矛盾,鼓舞人们为光明的未来而奋斗拼搏,从而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和人生。
二、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审美能力
大学生的良好审美情趣,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大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审美实践活动。
1、丰富知识学习,提高鉴赏水平
审美实践告诉我们,审美能力的高低,一般与审美主体的知识水平是成比的。一个有知识的人,才可能更敏锐地感受美,进而借助于情感和想象而达到对美的理解。否则,就不可能比较准确、深刻地理解一定对象的美,其审美情趣也不可能高雅。有一个“文化衫里面没文化”的故事,在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会给我们一定的启示。一天,一位打扮新潮的姑娘在街上行走,迎面来了个外国小伙,在姑娘面前停住了,笑眯眯地用英语说:“可以吗?”姑娘没听懂,大概觉得对方怪有趣,就微微一笑。小伙子以为受到鼓励,就乐颠颠地在姑娘脸上亲了一口,然后“拜拜”一声,扬长而去。姑娘愣了,醒过味来就大喊抓流氓。外国小伙觉得很冤枉,理直气壮指着姑娘胸前,说是征得过同意的。原来姑娘穿的是文化衫,胸前印着一排很大的红色英文字母“KISS ME”。这行字母意思很明确:“吻我”。姑娘恍然大悟,羞红了脸。里也有许多战士爱穿文化衫,有的印着精美大方的图案,有的印上“祖国卫士”的字样,给人以青春朝气和阳刚之美,和大学生的身份也很协调。有的就不敢恭维了,譬如“千万别爱我”、“难得痛快”、“没钱”、“烦死了”等等。我想,作为一名大学生,如果陶醉于这种虚浮的文化品味,是很糟糕的事。因此,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首先必须通过学习,提高审美理解能力。
(1)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美学知识。马克思主义美学知识是认识美的思想武器。我们要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论,正确认识美的本质、特征、内容、形式、类型,准确把握美与人的本质的关系,美与社会实践的关系,美与真和善的关系。在学习中要特别注意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把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论与自己的审美实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掌握审美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才可能沿着正确的方向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可能按照美的规律来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2)要认真学习关于审美对象的专门知识。审美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在客观上要求大学生掌握关于审美对象的丰富知识。要理解社会美,就要了解社会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要理解艺术美,就要了解特定艺术的表现方法和特点,了解艺术反映的社会背景。否则,就不可能充分认识其美的价值,充分享受它给人的美感。审美鉴赏中的许多美谈或笑柄,都同审美主体拥有相关知识的多寡有关。例如,有的人看电影《巴黎圣母院》,说敲钟人卡西莫多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看了一半就溜掉了。这种人由于缺乏知识,不可能理解作品的深刻社会内涵和审美取向,不可能从心灵与外形皆美的吉普赛女朗埃斯美拉达、心灵与外形皆丑的神父富娄洛、内美外丑的卡西莫多、内丑外美的卫队长菲比思的鲜明的对比中,深刻理解人生美的真实意义。
2、在实践中训练感知能力。
良好的审美情趣要靠审美实践来培养,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对美的鉴赏活动,以提高辨别美丑的能力。我们并不一概反对大学生接触一些并不很美的事物,但是对于鉴别能力还不够高的人来说,首先要通过对美的事物的鉴赏来掌握正确的审美标准,从而在审美实践中逐步增强辨别美与丑的能力,以形成良好的审美追求和情趣。正如歌德所说:“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所以我们只有让你看最好的作品,等你在最好的作品中打下牢固的基础,你就有了衡量其他作品的标准。”
(1)积极参加对自然美的鉴赏。自然美包括人工自然和纯粹自然中各种景物和现象的美。自然美归根结底是一定社会实践或社会生活的产物,正是由于社会实践的发展,自然事物才越来越多地进入人类的视野,成为人们可感的审美对象,欣赏自然美,能使我们为人类(包括自己)发现美的智慧而兴奋,更重要的是能使我们对人民、对民族的创造力量产生由衷的赞美,培养高尚的情操,寄托崇高的理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锦绣,名胜古迹遍布各地,当我们在祖国的锦山秀水之中留连忘返,当我们为祖国的秀美景色所陶醉时,会由衷地为自己是伟大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者而自豪;会激励自己更坚定地为使祖国变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工作。让我们来欣赏一段桂林山水的录像。
(2)积极参加对社会美的鉴赏。社会美是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美,突出地表现为反映时代精神的人和事。体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深刻地反映了历史进步的必然趋势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愿望,既是伟大的“真”,也是高尚的“善”,又是无比的美。从这些美的典型身上,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社会美的本质和社会主义新人的美,从而更加坚信,正义、进步和光明必将战胜邪恶、落后和黑暗,美必将战胜丑,激励自己更加自觉地抵制丑、清除丑,为建设祖国美好的未来而斗争。
(3)积极参加对艺术美的欣赏。艺术美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音乐、舞蹈、美术、戏剧、小说、诗歌、影视等方面的美。艺术美来源于客观存在的现实美,是对于现实美的典型而集中的反映。现实生活生动、丰富,但往往显得零碎、粗糙,缺乏一定的感染力。艺术家对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加以选择提炼,加工制作成艺术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使之具有真实深刻的内容、独创完美的形式、生动鲜明的形象、真挚动人的感情。通过艺术鉴赏,我们可以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解放初期的《自毛女》,60年代的《霓虹灯下的哨兵》、《江姐》,90年代的《冰山情》和其他优秀作品,对于提高一代又一代大学生辨别美丑的能力,升华大学生嫉恶如仇的情感,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我们应尽可能多地去鉴赏美的艺术,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