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3-31 1
第三章
民主革命时期的理论探索
2011-3-31 2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认识
到,不能依靠满清当局进行自上而下的变革,要
想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振兴之路,必须推翻满
清王朝,走民族与民主革命的道路。自此,中国
近代哲学进入反对改良,鼓吹反满革命的阶段。
哲学上,也开始对西方的进化论与西方文明的负
面性进行反思,提出质疑。在政治上,虽然以西
方的民主制度为共国的篮图,但无论是严复、章
太炎还是孙中山都认识到中国的民主革命有其自
身的特点,未来中国要建立符合本民族特点的政
治体制。
2011-3-31 3
一、严复对西方文化的传播
2011-3-31 4
严复 (1853-1921)
字几道,福建侯官 (今闽
侯 )人。严复的学术贡献
主要是将西方一些重要
的学术著作系统地介绍
到中国来,尤其他翻译
的赫胥黎的, 天演论,,
对中国近代思想界产生
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2011-3-31 5
(一)天演哲学是变法的依据
2011-3-31 6
严复将进化论这一西方具体科学的
思想,上升为一种世界观,被他称之为
“天演论”,为近代中国进行变法维新
提供了哲学基础。
2011-3-31 7
1、反对传统的天道观
严复向中国人引进了西方的自然观。
他说:
天者何?自然之机,必至之势也。
阅今而考古,格物而致知,必求真实而
后已者,凡为此耳,夫非妖祥咎征之谓
也。吾党有志图存之士,其求深识此所
谓天者。
2011-3-31 8
反对天尊地卑,是人文主义与反封建王权
斗争的意识形态,维护的是人人平等天赋权利,
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基础。如其所云:
苍苍然高者,绝远而已,积虚而已,无所
谓上下也。无所谓上下,故向之名天者亡。名
天者亡,故随地皆可以为极高,高下存乎人心,
而彼自然,断断乎无此别也。此贵贱之所以不
分,而天泽之所以无取也。三百数十年之间,
欧之事变,平等自由之说,所以日张而不可遏
者,溯其发端,非由此乎?
2011-3-31 9
2、人的主观能动性
自然之天不是有意志的主宰,却是客观必
然不可抗拒的规律。他说:
夫世之变也,莫知其所由然,强而名之曰
运会。运会既成,虽圣人无所为力,盖圣人亦
运会中之一物。既为其中之一物,谓能取运会
而转移之,无是理也。彼圣人者,特知运会之
所由趋,而逆睹其流极。唯知其所由趋,故后
天而奉天理;唯逆睹其流极,故先天而天不违。
2011-3-31 10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严复反对传统的天命
观与宿命论思想,力主人为,强调人力对自然
规律的利用,对自然界的改造。他说:
且物之极也,必有其所由极,势之反也,
必有其所由反。善保其强,则强者正所以长存;
不善用其柔,则柔者正所以速死。 …… 无所事
事而俟其自至者,正, 太甲, 所谓“自作孽,
不可活”者耳。天固不为无衣者减寒,岁亦不
为不耕者减饥也。
2011-3-31 11
3、对自然规律的解释
自然界规律就是进化。他说:
如云天演者,翕以合质,辟以出力,方其
用事之时,物质由浑而之尽,由散而之凝,由
纯而为杂,质力相缄,相与为变者也。
全球云蒸,五洲趾错,物竞之风潮甚大,
优者必胜,劣者必僵。
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国
不变法则必亡是已。
2011-3-31 12
(二)以西方科学思想开启民智
2011-3-31 13
严复之所以终生致力于西学翻译工
作,是因为他认为,中国落后就在于民
智不开,变法维新必须以开民智为基础,
而要开民智就必须向西方学习。
2011-3-31 14
1、变法以开民智为先
“民智者,富强之原。此悬诸日月不刊
之论也。”然而,“中国人民智慧,蒙蔽弇陋,
至于此极,虽圣人生今,殆亦无能为力也。”
可是西方列强“洎乎二百年来,民智益开,教
化大进,奋其智勇,经略全球,红人、黑人、
棕色人与之下遇,始则与之角逐,继则为之奴
虏,终则归于泯灭。” 所以,变法必须以开民
智为先,否则“民智不开,不变亡,即变亦
亡。”
2011-3-31 15
民智之开是变法成败的前提。那么如何开
民智呢?他说:
是以今日之政,于除旧,宜去其害民之智、
德、力者;于布新,宜立其益民之智、德、力
者。以此为经,而以格致所得之实理真知为纬。
本既如是,标亦从之。本所以期百年之盛大,
标所以救今日之阽危。
2011-3-31 16
变法需要开民智,为富国而兴办实业同样
需要开民智。他说:
举凡水火工虞之事,要皆民智之见端,必
智进而后事进也。事既进者,非智进者莫能用也。
格致之家,孜孜焉以尽物之性为事。农工商之民,
据其理以善术,而物产之出也,以之益多。非民
智日开,能为是乎?
2011-3-31 17
2、以西学开民智
严复向中国介绍的西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的内容。
首先,是进化论的学说。他说:
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
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
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
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
不可复乱,为学术政化之极则。
2011-3-31 18
其次,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他说:
是则一言富国阜民,则先后始终之间,必
皆有事于西学,然则其事又曷可须臾缓哉!
日本年来,立格致学校数千所,以教其民,
而中国忍此终古,二十年以往,民之愚智,益
复相悬,以与逐利争存,必无幸矣。
伟哉科学!五洲政治之变,基于此矣。
可转变吾人之心习,而挽救吾数千年学界
之流弊。
2011-3-31 19
第三,学习西方的教育方法。严复
是引进西方教育思想的第一人。他说:
是以讲教育者,其事常分三宗:曰
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顾
主教育者,则必审所当之时势而为之重
轻。是故居今而言,不佞以智育重于体
育,而德育尤重于智育。
2011-3-31 20
关于教育方法问题。他说:
是故教育者,非但曰学者有所不知,而为
师者之使知;学者有所未能,而为师者示之使
能也。果如此,则大宇长宙之间,其为事物亦
已众矣,师又安能事事物物而教之。即使教者
至勤,而学者又极强识,然而就傅数年,尽其
师之能事,而去师之,计其知能,亦有限已,
何则?讲者虽博,而所未讲者固无由知;示者
虽多,而所未示者固末由能也。
2011-3-31 21
他又说:
嗟乎!此教鹦鹉沐猴之道耳,而非
教人之道也。教人之道奈何?人固有所
受于天之天明,又有所得于天之天禀。
教育者,将以瀹其天明,使用之以自求
求知;将以练其天禀,使用之以自求能;
此古今圣哲之师,所以为蒙养教育之至
术也。
2011-3-31 22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
要学生实践。他说:
言今日之教育,所以救国,而祛往日
学界之弊者,诚莫如实业之有功。 …… 第
须知实业教育,其扼要不在学堂,而在出
堂后办事之阅历。
2011-3-31 23
开民智,办新型教育还有一个重要
目的,是破除迷信,反对宗教。他说:
时至今日,五洲之民,苟非最劣之
种,莫不知教育为生民之最急者矣。然
亦知教育以何者为最大之目的乎?教育
最大之目的,曰去宗教之流毒而已。
2011-3-31 24
3、提倡形式逻辑改变思维方法
正是这种科学的态度与理性精神,使
严复更加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
以及传统思维方式的局限,为此他在提倡
学习西方科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出向
西方人学习形式逻辑,以改变中国传统文
化不重形式逻辑而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
缺点。
2011-3-31 25
关于形式逻辑,严复提倡归纳(内籀)与
演绎(外籀)相结合,认为这是科学研究所必
须使用的方法。他说:
夫科学有外籀,有内籀。物理动植者,内
籀之科学也。其治之也,首资观察试验之功,
必用本人之心思耳目,于他人无所待也。其教
授也,必用真物器械,使学生自考察而试验之。
且层层有法,必谨必精,至于见其诚然,然后
从其会通,著为公例。
2011-3-31 26
但是,科学的目的,却是使用公理,
以指导人们的实践。他说:
科学正鹄在成外籀之故。穆勒言成学
程途虽由实测而趋外籀,然不得以既成外
籀,遂与内籀无涉;特例之所苞者广,可
执一以御其余。此言可谓见极。西学之所
以翔实,天函日启,民智滋开,而一切皆
归于有用者,正以此耳。
2011-3-31 27
(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道德
2011-3-31 28
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提供科学思
维和逻辑方法、目的是为了使中华民族
的独立和国家强大。这就需要在开民智
的基础上,树立新的道德观,建设民主
自由的政治制度。
2011-3-31 29
1、建立新道德
民族的强大,不仅开民智,还要使
民有新的道德。所以严复提出富强的三个
根本。他说:
发明富强之事,造端于民,以智、
德、力三者为之根本,三者诚盛,则富强
之效不为而成;三者诚衰,则虽以命世之
才,刻意治标,终亦隳废。
2011-3-31 30
具有新道德的人必须是国家和社会的
主人。他说:
中国自秦以来,无所谓天下也,无所
谓国也,皆家而已。一姓之兴,则亿兆为
之臣妾。其兴也,此一家之兴也,其亡也,
此一家之亡也。天子之一身,兼宪法、国
家、王者三大物,其家亡,则一切与之俱
亡,而民人特奴婢之易主者耳,乌有所谓
长存者乎?
2011-3-31 31
严复引进了西方伦理思想关于义与利
关系的见解。他说:
夫所谓富强云者,质而言之,不外
利民云尔。然政欲利民,必自民各能自利
始;民各能自利,又必自皆得自由始;欲
听其皆得自由,尤必自其各能自治始;反
是且乱。顾彼民之能自治而自由者,皆其
力、其智、其德诚优者也。
2011-3-31 32
关于公民与奴仆的区别。他说:
义务者,与权利相对待而有之词也。
故民有可据之权利,而后应尽之义务生
焉。无权利,而责民以义务者,非义务
也,直奴分耳。
2011-3-31 33
主张权利与义务的结合的新道德,自
然不会反对功利。他说:
民智既开之后,则知非明道则无以
计功,非正谊则无以谋利。功利何足病,
问所以致之之道何如耳,故西人谓此为开
明自营。开明自营,于道义必不背也。
2011-3-31 34
2、善群与民主
建立新道德是为了形成合理的社会关
系,建立新型的国家。他说:
盖人之由散入群,原为安利,其始
正与禽兽下生等耳,初非由感通而立也。
夫既以群为安利,则天演之事,将使能群
者存,不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
善群者何?善相感通者是。
2011-3-31 35
善群的社会群体的最高形式,在严
复看来就是民主政治。他说:
民主之制,乃民智最深民德最优时
事。且既为民主,亦无转为君主之势。
由君主转为民主可,由民主而转为君主
不可。
2011-3-31 36
严复认识到善群之体依靠的是制度
而是人的品质。他说:
呜呼!国之所以常处于安,民之所
以常免于暴者,亦恃制而已,非恃其人之
仁也,恃其欲为不仁而不可得也,权在我
者也;使彼而能吾仁,即亦可以吾不仁,
权在彼者也。在我者,自由之民也;在彼
者,所胜之民也。必在我,无在彼,此之
谓民权。彼所胜者,尚安得有权也哉?
2011-3-31 37
3、自由与理想
严复的最高理想是自由。他说:
总而核之,见世俗称用自由,大抵不出三
义:一,以国之独立自主不受强大者牵掣干涉
为自由。此义传之最古,于史传诗歌中最多见。
二,以政府之对国民有责任者为自由。在古有
2011-3-31 38
是,方今亦然。欧洲君民之争,无非为
此。故曰自由如树,必流血灌溉而后长
成。三,限制政府之治权为自由。此则
散见于一切事之中,如云宗教自由,贸
易自由,报章自由,婚姻自由,结会自
由,皆此类矣。而此类自由,与第二类
之自由,往往并见。
2011-3-31 39
后两种自由是中国历史中所没有。他说:
夫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
而从未尝立以为教者也。彼西人之言曰:唯天
生民,各具赋畀,得自由者乃为全受。故人人
各得自由,国国各得自由,第务令毋相侵损而
已。侵人自由者,斯为逆天理,贼人道。其杀
人伤人及盗蚀人财物,皆侵人自由之极致也。
故侵人自由,虽国君不能,而其刑禁章条,要
皆为此设耳。
2011-3-31 40
当然,自由并非为所欲为,而是有
限度和节制的,其界限就是他人的权利。
所谓:“学者必明乎己与群之权界,而
后自繇之说乃可用耳。”每个人都有自
由的权利,个人的自由不能侵犯他人的
自由。正是基于这种对自由的理解,严
复才将穆勒的 On Liberty 译成, 群己权
界说, 。
2011-3-31 41
自由是一种权利,一个充满自由,
人人享有自由权利的社会更是一种理想。
用严复的话说:“今日之治,莫贵乎崇
尚自由。自由,则物各得其所自致,而
天择之用存其最宜,太平之盛可不期而
自至。”
2011-3-31 42
【 复习与练习 】
1、严复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主要贡献
2、开民智与变法之间的关系
3、严复自由观的特色
参考书:, 严复集,
2011-3-31 43
二、章太炎的革命精神
与虚无主义
2011-3-31 44
章太炎( 1869- 1936)
名炳麟,字枚叔,太炎
是其别号。浙江余杭人,
年青时曾在上海参加
,时务, 报编撰,宣传
变法维新。 1900年后,
倡言革命排满,1903年
撰, 驳康有为论革命
书,,为邹容, 革命军,
作序,影响极大。
2011-3-31 45
(一)批判精神与俱分进化论
2011-3-31 46
章太炎的虚无主义思想首先体现在他的世
界观与本体论方面。他说:,今人以为神圣不
可干者,一曰公理,二曰进化,三曰惟物,四
曰自然。,今人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四项内容
是:公理、进化论、唯物论与自然。这些东西,
章太炎认为是对人类思想的迷惑,所以必须加
以批判和否定。
2011-3-31 47
1,破除公理
关于公理,章太炎认为:
公理者,犹云众所同认之界域。譬
若棋枰方卦,行棋者所同认,则此界域
为不可逾。然此理者,非有自性,非宇
宙间独存之物,待人之原型观念应于事
物而成。
2011-3-31 48
但是,否定公理会陷入相对主义。他说:
求朝夕于大地,而千岁不定,横赤道之带
是也;借假吾后所左右以期之,而上下于半球
者异言矣;是以一方之人为公者也。黄赤、碧
涅、修广、以目异;徵角、清商、叫啸、喁于,
以耳异;酢甘、辛咸、苦涩、隽永百旨,以口
异;芳 苾,腐 殠,腥蝼、膻朽,以鼻异;温寒、
熙湿、平棘、坚疏、枯泽,以肌骨异;是以人
类为公者也。生而乐,死而哀;同类则爱,异
类则憎;是以生物之类为公者也。
2011-3-31 49
2、反驳进化论
他说:“胜不必优,败不必劣,各当其时”。
“进化之实不可非,而进化之用无所取”。关
于进化的历史事实,他说:
物苟有志,强力以与天地竞,此古今万物
之所以变。变至于人,遂止不变乎?人之相竞
也,以器。 …… 石也、铜也、铁也、则瞻地者
以其刀辨古今之期者也。
2011-3-31 50
关于“俱分进化论”。他说:
望进化者,其迷与求神仙无异。今
自微生至人类,进化惟在智识,而道德乃
日见其反。张进化愈甚,好胜之愈甚,而
杀亦愈甚。纵令进化至千百世后,知识慧
了,或倍蓰于今人,而杀心方日见其炽。
所以者何?我见愈盛故。
2011-3-31 51
用价值观评价进化,得出了善进化恶亦进化
的结论。他说:
彼不悟进化之所以为进化者,非由一方直
进,而由双方并进,专举一方,惟言智识进化
可尔。若以道德言,则善亦进化,恶亦进化;
若以生计言,则乐亦进化,苦亦进化。双方并
进,如影之随形,如罔两之逐影,非有他
也。 …… 进化之实不可非,而进化之用无所取,
自标我论曰, 俱分进化论, 。
2011-3-31 52
3、批判唯物论
章太炎所谓的“惟物论”主要是指休谟的
观点。他说:
惟物者,自物而外,不得有他。应用科学
者,非即科学自体;而科学之研究物质者,亦非
真惟物论。是何也?言科学者,不能舍因果律。
因果非物,乃原型观念之一端。既许因果,即于
物外许有他矣。
2011-3-31 53
真持惟物论者,在印度有斫婆迦师,
在欧洲有吼模耳。乃若, 胜论, 之言阿
耨,伊壁钩庐之言阿屯,黎布尼之言毛
奈陀,汉语译之,皆云原子。然彼实轶
出经验以外,以求本根于无方分者。况
其所谓原子,非独物有,亦许心有,则
仍是心物二元也。
2011-3-31 54
章太炎是主张科学的,所以他反对休
谟的现象主义。他说:
科学之说,既得现象,亦必求其本质。
而吼模之说,惟许现象,不许本质,则原
子之义自摧。由是观之,惟物论成,则科
学不得不破。
2011-3-31 55
4、否认自然观
在这个问题上,章太炎表现出佛教思想的
影响。他说:
自然者,物有自性,所谓求那;由自性而成
作用,所谓羯磨。故合言之曰自然。知物无自
性之说,则自然之说破。 …… 言自然规则者,
则胶于自性,不知万物皆展转缘生,即此展转
缘生之法,亦由心量展转缘生。
2011-3-31 56
(二)主张无我,反对竞争
2011-3-31 57
章太炎承认历史是进化的,但却否
认进化过程中人类道德的进步,而人类
之所以进化,正是由于好竞争的天性。
为了克服人类在进化过程的阴暗面,他
首先对人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以此为
基础提克服这种阴暗面的方法。
2011-3-31 58
1、竞争由于人性自私
进化的双重性就在于人有好胜之心,源自
于人人都有我。他说:
人皆着我,则皆以为我胜于他。而好胜之
念见之为争,非独人尔,一切动物皆然。 ……
此又岂为利害得丧之事也?然世多以利害得丧
而生竞者,以好胜是其天性。涉于利害得丧之
事,则发之愈烈耳。宁得谓人之相杀者,止于
生存竞争、牝牡竞争而已乎?今使人无私藏,
亦无家室,其为财产妃色而生争者,固少息矣。
2011-3-31 59
2、如何制止好杀的人性
然而,人的本性是好杀的,“若人
性果不好杀者,何以勇果刚毅等名,至今
不为恶词,而以之为美德?观其所美,则
人性大可见矣。”那么此等人性又如何才
能够制止杀戮呢?他说:
2011-3-31 60
万物无我见则不生,无我见则不杀。
生与我见俱来,而杀亦随之。非直此也
芸芸万类本一心耳。因迷见异,以其我
见自封,而无形之外延,因以张其抵力,
则始凝成个体以生。是故杀机在前生理
在后。 …… 以是推观则人为万物之元恶
断可知矣!
2011-3-31 61
3、神我以超越生杀
他提出“神我”的概念以解决生杀两难。
他说:
盖人类之恶独而乐群,全由其天性然,于
是乎由家族进而为部落,部落进而为国家。禽
兽不能为家族部落,而人能为之,曰惟知有神
我。故野蛮人不能为国家,而文明人能为之,
曰惟能扩充其神我。
2011-3-31 62
关于神我,他说:
神我本自不增不减。无微尘数量,神
我不为之损;有恒沙数量,神我不为之
增。 …… 所以者何?若我有自性者,不应
生灭相寻;若我无自性者,不应执箸难舍。
2011-3-31 63
(三)革命是手段,虚无是终极
2011-3-31 64
一个主张本来无我的虚无主义者,
为什么又竭力主张革命呢?其实,二者
并不矛盾,因为革命只是手段,仅仅是
为了破坏现有制度,从而达到无人类等
“五无”境界。虚无主义有批判现实的
一面,所以历史上的虚无主义者是不乏
革命家的。
2011-3-31 65
1、民族革命者
章太炎所谓的革命,就他自己的话说:
“吾所谓革命者,非革命也,曰光复也。光复
中国之种族也,光复中国之州郡也;光复中国
之政权也。以此光复之实,而被以革命之名”。
而且“吾曹所执,非对于汉族而已。其他之弱
民族,有被征服于他之强民族,而盗窃其政柄,
奴虏其人民者,苟有余力,必当一匡而恢复
之。”这与他反对竞争,反对杀戮的观点是一
致的。
2011-3-31 66
当康有为以民智不开为由反对革命的时候,
章太炎则提出:“人心之智慧,自竞争而后发
生,今日之民智,不必恃他事以开之,而但恃
革命以开之”。竭力主张革命,以促进社会的
变革,开启民众的智慧。竞争而进化亦不再被
他所反对,甚至公理也依革命而明。他说:
“然则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
在,即以革命去之。”他不再破除公理,却要
依革命而明公理,使自己的观点陷入矛盾。
2011-3-31 67
2、无政府主义的矛盾
关于国家问题,他陷入了更深的矛
盾之中。一方面,他认为无政府主义与
中国现实不相符合。他说:
人有恒言曰:玉卮无当,虽宝非用。
几哲学之深密者类之矣。无政府主义者,
与中国情状不相应,是亦无当者也。
2011-3-31 68
另一方面,他对国家与政府深痛恶绝。
他说:
一、国家之自性是假有者,非实有者;
二、国家之作用是势不得已而设之者,非
理所当然而设之者;三、国家之事业,是
最鄙贱者,非最神圣者。
2011-3-31 69
无论从国家的本性,还是从人的本性来看,
无政府都比有政府好。从政府的本性角度他说:
原政府之初设也,本非以法律卫民而乃以争
地劫人而成。今者法令滋章,其所庇仍在强者。
贫民以为盗受诛,宁止亿兆? …… 至于帝国主
义,则寝食不忘者,常在劫杀。虽磨牙吮血,
赤地千里,而以为义所当然。 …… 今无政府,
虽不免于自相贼杀,必不能如有政府之多。且
平人相残,视其膂力,非夫以强陵弱,以众暴
寡者之可悲也。
2011-3-31 70
从人性本恶的角度,他认为:
既知人性之恶,彼政府者亦犹人耳,其性
宁独不恶耶?检以礼法,而礼法者又恶人所制
也。就云礼法非恶,然不可刻木为吏,则把持
礼法者,犹是恶人。 …… 然则正以性恶之故,
不得不废政府。 …… 纵令有新政府者出,能尽
反近世文明政府所为,而其幅不能遍于大地。
且机关既设,众慝日滋,终足以为大盗之藉。
故余以设新政府者为无政府之阶,而永世守之,
则不可。
2011-3-31 71
为解决其内心矛盾,也是解决有政府向
无政府的过渡,他主张建立共和政体。他说:
“若民族必有国家,国家必有政府,而共和
政体于祸害为轻,固不得已而取之矣”。因
为,目前民族的存在是客观事实,有民族就
必须有国家,否则民族就会被强国所欺凌。
而有国家必然会有政府,在各类政府之中,
共和政体是祸害最轻的一种,所以不得已而
为之。这就是章太炎主张共和,提倡革命的
动因。
2011-3-31 72
3、“五无”境界
革命与共和之于章太炎来说,只是
手段与过渡。章太炎心目中的最终目的
或最高境界是“无”,达到这最高的
“无”,分五个阶段,被章太炎称之为
“五无”。
2011-3-31 73
第一,“无政府”。因为种族之间的争斗,
皆由于政府使其相隔阂。当然,无政府并非只
是消灭种族之争,还要消灭货币,从而制止争
夺而消灭阶级,从而实现共产,取消商业。同
时还要消灭军事力量和取消军备,以绝争斗之。
还要消灭家庭,使人民交往无所间介。这些做
法,“皆所以平人民嫉妒之心,而非以为幸福。
幸福本无,惟少害故。”
2011-3-31 74
第二,“无聚落”。“国界虽破,而
聚落犹未破,则惨烈之战争未已。”因为,
人类之间发展水平的不平等,是由于地理
环境造成的。人总是要相对固定地居住在
某一处。“然地有温润寒苦之不同”,居
住在寒苦地域的人,与其尽力经营使其地
为膏腴,不如“攘夺膏腴之便”。所以
“自
2011-3-31 75
古温润之国,率为苦寒人所兼并,顾温
润国则未有蚕食苦寒国者 …… 两地皆有
政府,而苦寒必胜温润者,知其胜非政
府所成,乃自然界所役使矣。 …… 是故
欲无政府,必无聚落。农为游农,工为
游工,女为游女。” 人们不再久居于一
地,从而避免“执着而生陵夺”。
2011-3-31 76
第三,“无人类”。人们都说政府和国家
是万恶之源与群污之府。虽然,政府和国家
“固无自性”,但这无自性的政府与国家却是
“人实成之”。所以“自人成之,自人废之”。
只要组成政府与国家的人存在,“有其废之,
终必有成之者。”所以,需要“一二大士超人
出,诲之以断人道而绝其孳乳,教之以证无我
而尽其缘生。”虽然,这一过程非常缓慢且艰
难,但长此以往“必有度尽之日,终不少留斯
蠹以自祸祸他也。”
2011-3-31 77
第四,“无众生”。在章太炎看来,
从微生物,到人类,“名为进化,其实
则一流转真如。”显然他从根本上并不
相信科学的进化论。所以,要想断绝人
类,必须彻底灭绝所有生物。否则“新
生之种,渐为原人,久更浸淫,而今之
社会,今之国家又且复见。”
2011-3-31 78
第五,“无世界”。从佛教的观点
看,“世界本无,不待消灭而始为无。
今之有器世间,为众生依止之所本,由
众生眼翳见病所成,都非实有。”
2011-3-31 79
【 复习与练习 】
1,你是否赞同章太炎关于科学进步
与道德退化的观点?
2,人类进化的动力是什么?
3,如何理解章太炎的国家观点中的
矛盾?
2011-3-31 80
【 参考读物 】
章太炎:, 章太炎全集,
2011-3-31 81
三 孙中山“知难行易”
与突驾革命的理论
2011-3-31 82
孙中山( 1866- 1925)
本名文,字逸仙,别
号中山樵,出生在广
东香山县(今中山市)
翠亨村。中国民主革
命的伟大先行者,向
西方寻求真理的杰出
代表。
2011-3-31 83
(一)知难行易说
2011-3-31 84
实践与认识问题,在中国近代革命和哲学
的进程中,凸显出来,革命党人所关注的早已
腻再是世界的本原和天道等本体论问题,而更
注重如何认识社会历史的规律和如何采取革命
行动等认识与实践问题。所以,中国近代哲学
革命进程中,历史观与认识论问题成了时代的
主题。
2011-3-31 85
1、批判“知易行难”说
“知难行易”是孙中山关于知行关系的著名
命题,其批判锋芒直指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惰性及
其对中国革命党人的影响。他说:
中国事向来之不振者,非坐于不能行也,
实坐于不能知也;及其既知之而又不行者,则误
于以知为易、以行为难也。倘能证明知非易而行
非难也,使中国人无所畏而乐于行,则中国之事
大有可为矣。
2011-3-31 86
2、知行观与进化论
他将人的认识或知行关系,与人类
的进化过程联系起来。他说:
夫人群之进化,以时考之,则分为三
时期,如上所述:曰不知而行之时期,
曰行而后知之时期,曰知而后行之时期。
2011-3-31 87
知在孙中山看来是难的,就在于他将
知作为科学来理解的。一旦有了科学知识,
行也就不再成其为难事。他说:
方今革命造端之始,开吾国数千年来
未有之局,又适为科学昌明之时,知之则
必能行之,知之则更易行之。
2011-3-31 88
3、实践观的萌芽
孙中山通过对知行关系的辨析,形成了社
会实践观的萌芽。他说:
故人类之进化,以不知而行者为必要之门
径也。夫习练也,试验也,探索也,冒险也,之
四事者,乃文明之动机也。生徒之习练也,即行
其所不知以达其欲能也。科学家之试验也,即行
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也。探索家之探索也,即行
其所不知以求其发见也。伟人杰士之冒险也,即
行其所不知以建其
2011-3-31 89
功业也。由是观之,行其所不知者,于
人类则促进文明,于国家则图致富强也。
是故不知而行者,不独为人类所皆能,
亦为人类所当行,而尤为人类之欲生存
发达者之所必要也。有志国家富强者,
宜黾勉力行也。
2011-3-31 90
(二)对进化论的改造
2011-3-31 91
孙中山作为一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在民主革命的进程中,不断总结经验,
探索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国革命的规律,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理论思
想,成为指导革命的思想武器。
2011-3-31 92
1、对进化论的反思与批判
孙中山对进化论思想并没有简单地接受,而
是作出了自己的思考和批判。他说:
二十世纪以前,欧洲诸国,发明一种生存竞
争之新学说。一时影响所及,各国都以优胜劣败、
弱肉强食为立国之主脑,至谓有强权无公理。此
种学说,在欧洲文明进化之初,固适于用,由今
视之,殆是一种野蛮之学问。
2011-3-31 93
2、改造进化论
孙中山对进化论进行了改造。他说:
世界进化,都是不知不觉做成的。近二百
年来科学发达,才逐渐的将几千年来的不知不
觉,加上新的有知有觉。不知不觉是天然的进
化,是自然的;有知有觉是人为的进化,是非
自然的。前者进化慢,而后者进化快。以进化
快者补进化慢者,这是我们的责任。学生做先
知先觉,要发明真理,以引导人群,引导社会,
决不可随波逐流,毫无振作。
2011-3-31 94
3、“突驾说”的提出
关于“突驾论”。他说:
若中国以其固有之文明,转而用之,突驾
日本无可疑也。中国不仅足以突驾日本也。鄙
人此次由美而英而德、法,古时所谓文明之中
心点如埃及、希腊、罗马等,皆已不可复睹。
近日阿利民族之文明,特发达于数百年前耳。
而中国之文明已著于五千年前,此为西方所不
及,但中间倾
2011-3-31 95
于保守,故让西人独步。然近今十年思
想之变迁,有异常之速度。以此速度推
之,十年、二十年之后不难举西人之文
明而尽有之,即或胜之焉,亦非不可能
之事也。
2011-3-31 96
(三)共和理想
2011-3-31 97
孙中山先生,终生致力于民主革命,
为理想而奋斗。这个理想就是建立共和
制国家,改造社会以达到理想状态,追
求天下为公的新的人生境界。
2011-3-31 98
1、五权分立的共和制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要想民族
的生存与自强自立,就必须建立强大的
国家,所以他反对极端的平等与自由,
也反对无政府主义。他说:
极端底自由,就是无政府主
义。 …… 兄弟讲自由与专制两个潮流,
要调和他们,使不各趋极端。
2011-3-31 99
这种调和的结果,就是他所要建立
的共和国亦或民国。他说:
共和者,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
遗业也。我国民之论古者,莫不倾慕三
代之治,不知三代之治实能得共和之神
髓而行之者也。
2011-3-31 100
孙中山要建立的民国,虽然以西方资产阶
级共和国样板,但又有他自己的创造。他结合
中国古代传统政治的理想,设计了与西方共和
不尽相同的民国制度,这种是所谓的“五权分
立”。他说:
希望在中国实施的共和政治,是除立法、
司法、行政三权外还有考选权和纠察权的五权
分立的共和政治。
2011-3-31 101
2、追求三民主义
关于三民主义。他说: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
曰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
欧洲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
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十八世纪之末,
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
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
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
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
2011-3-31 102
为了避免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所面临
的经济问题,孙中山提出了“毕其功于一
役”的口号。他说:
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
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
毕其功于一役。
2011-3-31 103
3、新道德与信仰
建立一个全新的理想的国家,这个国
家的人民的道德与精神面貌也应该是全新
的。他说:
今日得一种高尚完全之政体,政体既
改良,人民道德亦必随之改良,方可表示
共和政体之真象。
2011-3-31 104
关于新道德。他说:
现在文明进化的人类,觉悟起来,发
生一种新道德。这种新道德就是有聪明能
力的人,应该要替众人来服务。这种替众
人来服务的新道德,就是世界上道德的新
潮流。
2011-3-31 105
关于信仰他说:
建设新民国的任务,便是我们的事
业。要把这个事业实行出来,无论当中遇
到什么困难,总是百折不回,向前做去,
以求最后的成功,那就是信仰。
信仰中的道理,用简单的话说出来,
便是主义。我们做标准的主义,究竟是什
么呢?便是大家所知道的三民主义。
2011-3-31 106
正是因为看到了信仰的力量,使得孙
中山在提倡坚定信仰的同时,进一步强调
着人的精神作用。他说:
我既为人,则当发扬我之精神,亦即
所以发扬为人之精神,故革命在乎精神。
革命精神者,革命事业之所由产出也。
2011-3-31 107
【 复习与练习 】
1、孙中山的知行观的哲学地位
2、孙中山对进化论作了哪些改造?
3、孙中山推崇的信仰是什么?
2011-3-31 108
【 参考读物 】
孙中山:, 孙中山全集,,第一、
六、八、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