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3:求电流i、功率P (t)和储能W (t)。
解:uS (t)的函数表示式为:
解得电流:
功率:
能量:
例1-4:已知电流求电容电压。
解:已知电流:
当
例4-1 求图示电路的电压 U.
例4-1图
解:应用叠加定理求解。首先 画出分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当12V电压源作用时,应用分压原理有: 当3A电流源作用时,应用分流公式得: 则所求电压:
例4-2 计算 图示电路的电压 u 。
例4-2图
解:应用叠加定理求解。首先 画出分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当 3A 电流源作用时: 其余电源作用时: 则所求电压: 本例说明: 叠加方式是任意的,可以一次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也可以一次几个独立源同时作用,取决于使分析计算简便。
例4-3 计算图示电路的电压 u 电流 i 。
例4-3 图
解:应用叠加定理求解。首先 画出分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当 10V 电源作用时: 解得: 当5A电源作用时,由左边回路的KVL: 解得: 所以: 注意:受控源始终保留在分电路中。
例4-4 封装好的电路如图,已知下列实验数据:当时,响应 ,当时,响应, 求:时, i = ?
例4-4图
解:根据叠加定理,有: 代入实验数据,得: 解得: 因此: 本例给出了研究激励和响应关系的实验方法
例4-5 求图示电路的电流i,已知:RL=2Ω R1=1Ω R2=1Ω uS =51V
例4-5图
解:采用倒推法:设i' =1A 。则各支路电流如下图所示,
此时电源电压为: , 根据齐性原理:当电源电压为: 时,满足关系: 例4-10 计算图示电路中Rx分别为1.2Ω、5.2Ω时的电流 I ;
例4-10 图(a)
解:断开Rx支路,如图(b)所示,将其余一端口网络化为戴维宁等效电路:
例4-10 图(b)
例4-10 图(c)
1)求开路电压 Uoc 2)求等效电阻Req。把电压源短路,电路为纯电阻电路,应用电阻串、并联公式,得: 3)画出等效电路,接上待求支路如图(d)所示,
当 Rx=1.2Ω时, 当 Rx =5.2Ω时,
例4-10 图(d)
例4-11 计算图示电路中的电压U0 ;
例4-11 图(a)
解:应用戴维宁定理。断开3Ω电阻支路,如图(b)所示,将其余一端口网络化为戴维宁等效电路:1)求开路电压 Uoc 2)求等效电阻 Req 方法1:外加电压源如图(c)所示,求端口电压U 和电流I0的比值。注意此时电路中的独立电源要置零。 因为: 所以 方法2:求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的比值。 把电路断口短路如图(d)所示。注意此时电路中的独立电源要保留。 对图(d)电路右边的网孔应用KVL,有: 所以I =0 , 则 3) 画出等效电路,如图(e)所示,解得:
例4-11 图(b)
例4-11 图(c)
例4-11 图(d)
例4-11 图(e)
注意:计算含受控源电路的等效电阻是用外加电源法还是开路、短路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计算简便为好
例4-12 求图示电路中负载 RL 消耗的功率。
例4-12 图(a)
解:应用戴维宁定理。断开电阻RL所在支路,如图(b)所示,将其余一端口网络化为戴维宁等效电路。首先应用电源等效变换将图(b)变为图(c)。
例4-12 图(b)
例4-12 图(c)
1) 求开路电压Uoc 由 KVL 得: 解得: ,
2) 求等效电阻Req,用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 端口短路,电路如图(d)所示,短路电流为: 因此:
例4-12 图(d)
3)?画出戴维宁等效电路,接上待求支路如图(e)所示,则:
例4-12 图(e)
例4-13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开关S扳向1,电流表读数为2A;开关S扳向2,电压表读数为4V;求开关S扳向3后,电压U 等于多少?
例4-13 图(a)
解:根据戴维宁定理,由已知条件得 所以 等效电路如图(b)所示,
例4-13 图(b)
则:
例4-14 应用诺顿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 I 。
例4-14 图(a)
解:
(1) 求短路电流ISC,把ab端短路,电路如图(b)所示,解得: 所以:
例4-14 图(b)
(2) 求等效电阻Req ,把独立电源置零,电路如图(c)所示。 解得: (3)?画出诺顿等效电路,接上待求支路如图(d)所示,应用分流公式得: 注意:诺顿等效电路中电流源的方向。
例4-14 图(c)
例4-14 图(d)
例4-15 求图示电路中的电压 U 。
例4-15 图(a)
解:本题用诺顿定理求比较方便。因a、b处的短路电流比开路电压容易求。
例4-15 图(b)
例4-15 图(c)
(1) 求短路电流ISC,把ab端短路,电路如图(b)所示,解得: (2)? 求等效电阻Req,把独立电源置零,电路如图(c)所示,为简单并联电路。
(3) 画出诺顿等效电路, 接上待求支路如图(d)所示,得:
?
例4-15 图(d)
例4-16 图示电路中负载电阻RL为何值时其上获得最大功率,并求最大功率。
例4-16 图(a)
解:应用戴维宁定理。断开电阻RL所在支路,如图(b)所示,将一端口网络化为戴维宁等效电路。
1)? 求开路电压Uoc 因为: 解得:
例4-16 图(b)
?
2)? 求等效电阻Req,用外加电源法。 电路如图(c)所示。 因为: 所以:
?
例4-16 图(c)
3)? 由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得: 时,其上获取最大功率, 且
例6-1 图示电路在 t<0 时电路处于稳态,求开关打开瞬间电容电流 iC (0+)
例6-1 图(a)
(b)
解:(1) 由图(a) t=0-电路求得:uC (0-)=8V (2) 由换路定律得:uC (0+)=uC (0-)=8V (3) 画出0+等效电路如图 (b) 所示,电容用 8V 电压源替代,解得: 注意:电容电流在换路瞬间发生了跃变,即:
例6-2 图示电路在 t<0 时电路处于稳态,t = 0 时闭合开关,求电感电压 uL (0+) 。
例 6-2 图(a)
解: (1) 首先由图(a)t=0-电路求电感电流,此时电感处于短路状态如图(b)所示,则:
例 6-2 图(b)
例 6-2 图(c)
(2) 由换路定律得: iL (0+) = iL (0-)= 2A (3) 画出 0+ 等效电路如图 (c) 所示,电感用 2A 电流源替代,解得: 注意: 电感电压在换路瞬间发生了跃变,即:
例6-3 图示电路在t<0时处于稳态,t=0时闭合开关,求电感电压uL(0+)和电容电流iC(0+)
例 6-3 图(a)
解:(1) 把图(a) t=0- 电路中的电感短路,电容开路,如图(b)所示,则: (2) 画出0+等效电路如图(c)所示,电感用电流源替代,电容用电压源替代解得:
例 6 — 3 图(b)
例 6 — 3 图(c)
注意: 直流稳态时电感相当于短路,电容相当于断路。
例6-4 求图示电路在开关闭合瞬间各支路电流和电感电压。
例 6-4 图(a)
解:(1) 把图 (a) t=0- 电路中的电感短路,电容开路,如图(b)所示,则: (2) 画出0+等效电路如图(c)所示,电感用电流源替代,电容用电压源替代解得:
例 6-4 图(b)
例 6-4 图(c)
例6-5 图示电路中的电容原本充有 24V 电压,求开关闭合后,电容电压和各支路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例 6-5 图(a)
解:这是一个求一阶RC零输入响应问题,t>0 后的等效电路如图(b)所示,有:
代入 得:
例 6-5 图(b)
分流得 : 注意:通常为了分析方便,将电路中纯电阻部分从电路中分离出来并简化成其等效电路
例6-6 图示电路原本处于稳态,t=0 时 , 打开开关,求 t>0 后电压表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已知电压表内阻为10kΩ,电压表量程为50V 。
例 6 — 6 图
解: 电感电流的初值为: iL(0+) = iL (0-) = 1A
开关打开后为一阶 RL 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问题,因此有: 代入初值和时间常数: 得电压表电压: t =0+ 时,电压达最大值:,会造成电压表的损坏。 注意:本题说明 RL 电路在换路时会出现过电压现象,不注意会造成设备的损坏。
例6-7 图示电路原本处于稳态,t =0 时 , 开关 K 由 1 → 2 ,求 t>0 后的电感电压和电流及开关两端电压u12。
例 6 — 7 图( a )
解:电感电流的初值为:
开关打开后为一阶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问题, 其等效电路如图(b)所示,等效电阻为: 时间常数: 因此电感电流和电压为:
( b )
开关两端的电压:
例6-8 图示电路在t =0 时 , 闭合开关 K ,已知uC(0-)=0 , 求(1)电容电压和电流, (2)电容充电至uC=80V 时所花费的时间 t 。
例 6 — 8 图
解:(1) 这是一个 RC 电路零状态响应问题,时间常数为: t>0 后,电容电压为: 充电电流为: (2)设经过 t1 秒, uC = 80V ,即: 解得:
例6-9 图示电路原本处于稳定状态,在t=0时打开开关K,求t>0后iL和uL的变化规律。
例 6 — 9 图( a )
解:这是一个RL电路零状态响应问题, t>0 后的等效电路如图(b)所示,
( b )
其中: 因此时间常数为: 把电感短路得电感电流的稳态解: 则
例6-10 图示电路原本处于稳定状态,在t=0时 , 打开开关K,求t>0 后的电感电流iL和电压uL及电流源的端电压。
例 6-10 图(a)
解:这是一个RL电路零状态响应问题, 应用戴维宁定理得t>0后的等效电路如图(b)所示,有:
把电感短路得电感电流的稳态解: 则
例 6-10 图(b)
由图(a)知电流源的电压为:
例6-11 图示电路原本处于稳定状态,t=0时打开开关K,求t>0后的电感电流iL和电压uL
例 6-11 图
解:这是一个一阶 RL 电路全响应问题,电感电流的初始值为: 时间常数为: 因此零输入响应为: 零状态响应为: 全响应为: 也可以求出稳态分量: 则全响应为: 代入初值有: 6 = 2 + A ,得: A=4
例6-12 图示电路原本处于稳定状态,t=0时开关K闭合,求t>0后的电容电流iC和电压uC及电流源两端的电压。已知:
例 6-12 图
解:这是一个一阶 RC 电路全响应问题, 其稳态解: 时间常数为: 则全响应为: 代入初值有: 1 = 11 + A ,得: A= - 10 所以: 电流源电压为:
例6-13 图示电路原本处于稳定状态,t=0时开关闭合,求t>0后的电容电压uC并画出波形图。
例 6-13 图(a)
解:这是一个一阶 RC 电路全响应问题,应用三要素法, 电容电压的初始值为: 稳态值为:
时间常数为: 代入三要素公式: 所以: 电容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如图(b)所示。
( b )
例6-14 图示电路原本处于稳定状态,t=0 时开关闭合,求t>0 后各支路的电流。
例 6-14 图
解:这是一个一阶 RL 电路全响应问题,应用三要素法, 三要素为: 代入三要素公式: 所以: 支路电流为:
例6-15 图示电路原本处于稳定状态,t=0时开关由1扳到2,求换路后的电容电压uC(t)。
例 6-15 图(a)
解:这是一个一阶 RC 电路全响应问题,应用三要素法, 三要素为:
由于含有受控源所以应用图(b)电路求等效电阻: 则时间常数为: 代入三要素公式得:
( b )
例6-16 图示电路原本处于稳定状态,t=0 时开关闭合,求换路后的电流i(t) 。
例 6-16 图
解:开关闭合后电路分为两个一阶电路,应用三要素法, 电容电路的三要素为: 电感电路的三要素为: 代入三要素公式得: 因此:
例6-17 已知:电感无初始储能,t=0时闭合开关k1, t=0.2s时闭合开关k2,求两次换路后的电感电流i(t) 。
例 6-17 图
解:分两个阶段求解, 当 0<t<0.2s 时有: 所以: 当t>0.2s 时 根据: 有: 因为: 所以:
例6-18 用阶跃函数表示图示函数 f(t)。
例 6 — 18 ( a )
( b )
例 6 — 18 ( a )
解:(a) (b) (c)
例6-19 已知电压u(t)的波形如图,试画出下列电压的波形。
例 6 — 19 ( a )
解:根据阶跃函数的性质得所求波形分别为图(b)、(c)、(d)、(e)。
(b)
(c)
(d)
(e)
例6-20 求图(a)所示电路中电流iC(t),已知电压源波形如图(b)所示。
?
( b )
例 6 — 20 ( a )
解:把电路等效为图(c)中的左图,
( c )
时间常数为: 等效电路的阶跃响应为: 图(b)所示电压源波形可以用阶跃函数表示为: 即:电源可以看成是阶跃激励和延迟的阶跃激励的叠加,因此等效电路可以用图(c)中右边两分电路图表示。由齐次性和叠加性得实际响应为:
上式用分段函数可表示为: 响应的波形如图(d)所示。
?
( d )
例6-21 电路如图所示,求:电源is(t)为单位冲激时的电路响应uC(t)和iC(t)。
例 6 — 21 图( a )
解:先求电路的单位阶跃响应 , 令: 则 t = RC 根据单位冲激响应与单位阶跃响应之间的关系, 当时有: 根据冲击函数的筛分性质:, 上式等号右边第一项为零,最后得: 图(b)分别给出了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的波形。
( b ) 阶跃响应
( c ) 冲激响应
例6-22 求图示电路电容加冲击激励后的电压。
例 6 — 22 图( a )
解:
电容电流和电容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如图(b)所示。
例 6 — 22 图(b)
例6-23 求图示电路电感加冲击激励后的电流。
例 6 — 23 图( a )
解:
例 6 — 23 图( b )
电感电流和电感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如图(b)所示。 注意:冲激激励使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初值发生跃变。
例7-1 图示电路在t<0时处于稳态,t=0时打开开关, 求电容电压uC并画出其变化曲线。
例 7 — 1 图( a )
( b )
解:求解分三步: (1)首先确定电路的初始值。 由 t<0 的时稳态电路,即把电感短路,电容断路, 得初值为:uC(0-)=25V ,iL(0-)=5A (2)开关打开,电路为RLC串联零输入响应问题,以电容电压为变量的微分方程为: 带入参数得特征方程为: 50P 2+2500 P +106=0 解得特征根: 由于特征根为一对共轭复根,所以电路处于振荡放电过程,解的形式为: (3)确定常数,根据初始条件 得: 有: 即: 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波形如图(b)所示。
例7-2 图示电路为RC振荡电路,试讨论k取不同值时输出电压u2的零输入响应情况。
?
解:对节点 A 列写 KCL 方程: 列写 KVL 方程: 对方程两边微分,整理得: 特征方程为 : 特征根为: 令: 则: 下面进行讨论: (1)若 ,特征根为一对共轭复根,电路为振荡情况,此时有: ,|3 - k|<2 , 1<k<5 当1<k<3时有 d>0 ,为衰减振荡; 当 k=3 时有 d = 0 ,为等幅振荡; 当 3<k<5 时有 d<0 ,为增幅振荡。 (2)若 ,特征根为两个负实根,电路为阻尼情况,此时有: , , k<1 , k>5
例7-3 图示电路在 t<0 时处于稳态, t=0 时打开开关 , 求电流i 的零状态响应。
例 7 — 4 图( a )
( b )
解:(1)列写微分方程,由 KCL 得: 由 KVL 得: 整理以上两个方程得: 方程为二阶非齐次常微分方程。解答形式为: (2)求通解 i' 特征方程为: 特征根为: P1=-2 , P2=-6 所以 (3)求特解 i ” 由图(b)所示的稳态模型得:i=0.5u1,u1=2(2-0.5u1),解得:u1=2V,i=1A 所以 (4)定常数
电路的初始值为 由图(c)所示的0+电路模型得:
?
( c )
所以 因此电流为:
例7-4 图示电路在t<0时处于稳态,t=0时闭合开关,已知:iL(0-)=2A,uC(0-)=0,求电流iL和iR 。
例 7 — 4 图
解:(1) 列微分方程 应用结点法得: 整理有: (2) 令对时间的导数为零,求得特解: (3) 求通解 特征方程为: 特征根为: P = -100 ± j 100 所以: (4) 定常数,代入初值有 解得: 所以 (5) 求电流iR
例8-1 计算 复数
解:
本题说明进行复数的加减运算时应先把极坐标形式转为代数形式。
例8-2 计算 复数
解:
本题说明进行复数的乘除运算时应先把代数形式转为极坐标形式。
例8-3 已知正弦电流波形如图所示, ω= 103rad/s , (1)写出正弦 i(t) 表达式; (2)求正弦电流最大值发生的时间 t1
例 8 — 3 图
解: 根据图示可知电流的最大值为 100A , t=0 时电流为 50A ,因此有:
解得 由于最大值发生在计时起点右侧故取 所以 当 时电流取得最大值,即:
例8-4 计算下列两正弦量的相位差。 解:(1) 转为主值范围: 说明 i1 滞后 i2 。 (2) 先把 i2 变为余弦函数: 则 说明 i1 超前 i2。 (3) 因为两个正弦量的角频率 ,故不能比较相位差。 (4) 则 说明 i1 超前i2 本题说明两个正弦量进行相位比较时应满足同频率、同函数、同符号,且在主值范围比较。
例8-5 计算两正弦电压之和,已知:
解: 两正弦电压对应的相量为 : 相量之和为: 所以 本题也可借助相量图计算,如下图所示。
例 8 — 5 相量图
例8-6 试判断下列表达式的正、误,并给出正确结果。 解:(1)错 ,瞬时式和相量混淆,正确写法为: (2)错 ,瞬时式不能和相量相等,正确写法为: (3)错 ,有效值和相量混淆,正确写法为: (4)对 (5)错 ,感抗和容抗混淆,正确写法为: (6)错 ,有效值和相量混淆,正确写法为: (7)错,电容和电感的VCR混淆,正确写法为:或
例8-7 图(a)所示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为:A1=8A ,A2=6A ,试求: (1)若 ,则电流表 A0 的读数为多少? (2)若 为何参数,电流表 A0 的读数最大? I0max = ? (3)若 为何参数,电流表 A0 的读数最小? I0min = ? (4)若 为何参数,可以使电流表A0=A1读数最小,此时表A2=?
例 8 — 7 图(a)
(b)
解:(1)设元件两端的电压相量为参考相量,根据元件电压和电流相量的关系画相量图如图(b)所示,则: (2)因为是电阻,所以当也是电阻时,总电流的有效值为两个分支路电流有效值之和,达到最大值: (3)因为 是电感元件,所以当是电容元件时,总电流的有效值为两个分支路电流有效值之差,达到最小值: (4)是电感元件,所以当是电容元件时,满足
例8-8 电路如图(a)所示,已知电源电压 ,求电源电流i(t)
例 8 — 8 图(a)
(b)
解:电压源电压的相量为:
计算得感抗和容抗值为: 电路的相量模型如图(b)所示。根据 KCL 和元件的 VCR 的相量表示式得: 所以
例8-9 电路如图(a)所示,已知电流 ,求 us(t) 。
例 8 — 9 图( a )
(b)
解:电流的相量为: 计算得容抗为: 电路的相量模型如图(b)所示。根据 KVL 和元件的 VCR 的相量表示式得:
例8-10 电路如图(a)所示,已知电压,求电压
例 8 — 10 图( a )
(b)
解:以电流为参考相量,相量图如图(b)所示,根据相量图得: 所以
例8-11 图(a)所示电路I1=I2=5A,U=50V,总电压与总电流同相位,求I、R、XC、XL。
例 8 — 11 图 (a)
(b)
解:,根据元件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量关系得: 所以 因为: 令上面等式两边实部等于实部,虚部等于虚部得: 也可以通过画图(b)所示的相量图计算。
例8-12 图(a)所示电路为阻容移项装置,要求电容电压滞后电源电压 p/3 ,问R、C应如何选择。
例 8—11 图 (a)
( b )
解:根据 KVL 有: 所以 因此若要电容电压滞后电源电压 p/3 ,需满足 也可以通过画图(b)所示的相量图计算。
例9-1 电路如图(a)所示,已知:R=15Ω, L=0.3mH, C=0.2mF,求 i ,uR ,uL ,uC 。
例 9 — 1 图(a)
(b)
(c)
解:电路的相量模型如图(b)所示,其中: 因此总阻抗为 总电流为 电感电压为 电阻电压为 电容电压为 相量图如图(c)所示,各量的瞬时式为: 注意 UL=8.42>U=5,说明正弦电路中分电压的有效值有可能大于总电压的有效值。
例9-2 RL 串联电路如图(a)所示,求在ω=106rad/s 时的等效并联电路图(b)。
例 9 — 2 图( a )
( b )
解:RL 串联电路的阻抗为: 导纳为: 得等效并联电路的参数
例9-3 求图示电路的等效阻抗, 已知ω= 105 rad/s 。
?
解: 感抗和容抗为: 所以电路的等效阻抗为
例9-4 图示电路对外呈现感性还是容性?
例 9 — 4 图
解: 图示电路的等效阻抗为: 所以 电路对外呈现容性。
例9-5 图示为 RC 选频网络,试求 u1 和 u0 同相位的条件及
例 9 — 5 图
解:设: 输出电压 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的比值 因为 当 ,上式比值为实数,则 u1 和 u0 同相位,此时有
例9-6 求图 (a) 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已知电路参数为
例 9 — 6 图( a )
( b )
解:电路的相量模型如图(b)所示。 设 则 各支路电流为
例9-7 列写图(a)电路的回路电流方程和节点电压方程
例 9 — 7 图(a)
解:选取回路电流方向如图(b)所示,回路电流方程为: 回路 1 回路 2 回路 3 回路 4
( b )
( c )
结点选取如图(c)所示,则结点电位方程为: 结点 1 结点 2 结点 3
例9-8 求图(a)电路中的电流 已知:
例 9 — 8 图(a)
(b)
解:方法一:应用电源等效变换方法得等效电路如图(b)所示,其中 方法二: 应用戴维南等效变换
图( c )
( d )
求开路电压:由图(c)得 求等效电阻:把图(c)中的电流源断开得 等效电路如图(d)所示,因此电流
例9-9 求图(a)所示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例 9 — 9 图( a )
( b )
解:把图(a)变换为图(b),应用 KVL 得
解得开路电压 求短路电流:把 图(b)电路端口短路得 所以等效阻抗
例9-10 用叠加定理计算图(a)电路的电流 ,已知
例 9 — 10 ( a )
( b )
( c )
解:画出独立电源单独作用的分电路如图(b)和(c)所示,由图(a)得: 由图(b)得 则所求电流
例9-11 已知图示电路:Z =10+j50Ω,Z1=400+j1000Ω,问:β等于多少时, 相位差90°?
例 9 — 11 图
解:根据 KVL 得
所以 令上式的实部为零,即 得 即电压落后电流 90°相位。
例9-12 已知图(a)所示电路中,U =115V , U1=55.4V , U2= 80V , R1=32W , f=50Hz , 求: 电感线圈的电阻 R2 和电感 L2 。
例 9 — 12 (a)
(b)
解:方法-、 画相量图分析。相量图如图(b)所示,根据几何关系得: 代入数据得 因为 所以 方法二、列方程求解,因为 令上式等号两边实部、虚部分别相等得 解得 其余过程同方法一。
例9-13 图示电路是用三表法测线圈参数。已知f=50Hz,且测得U = 50V ,I =1A ,P =30W ,求线圈参数。
例 9 — 13 图
解: 方法一,由电表的读数知: 视在功率 无功功率 因此 方法二 ,由 因 且 所以 方法三,由 得 因 所以
例9-14 图示电路,已知:f =50Hz, U =220V, P =10kW, 线圈的功率因素 cosφ=0.6 ,采用并联电容方法提高功率因素,问要使功率因数提高到0.9, 应并联多大的电容C,并联前后电路的总电流各为多大?
例 9—14 图
解: 所以并联电容为: 未并电容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并联电容后,电路中的电流为:
例9-15 电路如图所示,求各支路的复功率。
例 9 — 15 图
解: 输入阻抗
电压 电源发出的复功率 支路的复功率为
例9-16 电路如图(a)所示,求 (1)RL =5Ω 时其消耗的功率; (2)RL =? 能获得最大功率,并求最大功率; (3)在 RL 两端并联一电容,问 RL 和 C 为多大时能与内阻抗最佳匹配,并求匹配功率。
例 9—16 图(a)
(b)
解:(1)电源内阻抗 电路中的电流 负载电阻消耗的功率 (2)当 电流为 负载电阻消耗的最大功率 (3)并联电容后的电路如图(b)所示,导纳为 令 解得: 电流 匹配功率
例9-17 电路如图(a)所示,求 ZL =? 时能获得最大功率,并求最大功率。
例 9 — 17 图( a )
( b )
解: 应用戴维宁定理,先求负载阻抗 ZL 左边电路的等效电路。 等效阻抗 等效电源 等效电路如图(b)所示。 因此 当 时,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
例9-18 某收音机的输入回路如图所示, L =0.3mH , R =10 W ,为收到中央电台 560kHz 信号,求 (1)调谐电容 C 值; (2)如输入电压为 1.5 mV ,求谐振电流和此时的电容电压。
例 9 — 18 图
解:(1) 由串联谐振的条件得: 或
例9-19 一信号源与 R 、 L 、 C 电路串联如图所示,要求谐振频率 f0 =104Hz ,频带宽△f =100Hz , R=15Ω ,请设计一个线性电路。
例 9 — 19 图
解:电路的品质因数
所以
例9-20 一接收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参数为: U =10V , w =5×103 rad/s, 调 C 使电路中的电流最大,Imax =200mA ,测得电容电压为 600V ,求 R、L、C 及 Q 。
例 9 — 20 图
解:电路中电流达到最大时发生串联谐振,因此有:
例9-21 图(a)所示电路,电源角频率为ω,问在什么条件下输出电压 uab 不受 G 和 C 变化的影响。
例 9 — 21 图( a )
( b )
解:应用电源等效变换,把图(a)电路变换为图(b)电路,显然当 L1、C1 发生串联谐振时,输出电压 uab 不受 G 和 C 变化的影响。因此有: 令
例9-22 电阻 R=10Ω 和品质因数 QL=100 的线圈与电容接成并联谐振电路,如图(a)所示,如再并联上一个 100kΩ的电阻,求电路的品质因数 Q 。
例 9 — 22 图( a )
( b )
解:因为 所以
则 把 图(a)电路等效为图(b)电路,得: 因此
例9-23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 RS =50kΩ, US=100V , w0=106 ,Q=100 ,谐振时线圈获取最大功率,求:L、C、R 及谐振时 I0 、U 和功率 P 。
例 9 — 23 图( a )
( b )
解: 线圈的品质因数 把 图(a)电路等效为图(b)电路,考虑到谐振时线圈获取最大功率得: 联立求解以上三式得: 谐振时总电流 线圈两端的电压 功率
例10-1 如图所示(a)、(b)、(c)、(d)四个互感线圈,已知同名端和各线圈上电压电流参考方向,试写出每一互感线圈上的电压电流关系。
例 10-1 图(a)
例 10-1 图(b)
例 10-1 图(c)
例 10-1 图(d)
解:(a)
(b) (c) (d)
例10-2 电路如图(a)所示,图(b)为电流源波形。 已知:,
例 10-2 图 (a)
例 10-2 图 (a)(b)
解:根据电流源波形,写出其函数表示式为: 该电流在线圈 2 中引起互感电压: 对线圈 1 应用 KVL ,得电流源电压为:
例10-3 求图(a)、(b)所示电路的等效电感 。
例 10-3 图(a)
例 10-3 图(b)
解:(a)图中 4H 和 6H 电感为 T 型结构,应用 T 型去耦等效得图(c)电路。则等效电感为:
( c )
( d )
(b) 图中 5H 和 6H 电感为同侧相接的 T 型结构, 2H 和 3H 电感为异侧相接的 T 型结构,应用 T 型去耦等效得图(d)电路。则等效电感为:
例10-4 图(a)为有耦合电感的电路,试列写电路的回路电流方程。
例 10 — 4 ( a )
例 10 — 4 ( b )
解:设网孔电流如图(b)所示,为顺时针方向,则回路方程为:
注意: 列写有互感电路的回路电流方程是,注意互感电压的极性和不要遗漏互感电压。
例10-5 求图(a)所示电路的开路电压。
例 10-5 图 (a)
例 10-5 图 (b)
解法1:列方程求解。由于线圈2中无电流,线圈1和线圈3为反向串联,所以电流 则开路电压 解法2:作出去耦等效电路,消去耦合的过程如图(b)、(c)、(d)所示(一对一对消)。
( c )
( d )
由图(d)的无互感电路得开路电压:
例10-6 图(a)为有互感的电路,若要使负载阻抗 Z 中的电流 i =0 ,问电源的角频率为多少?
?
例 10-6 (a)
?
例 10-6 (b)
例 10-6 (c)
解:根据两线圈的绕向标定同名端如图(b)所示,应用 T 型去耦等效,得无互感的电路如图(c)所示,显然当电容和 M 电感发生串联谐振时,负载阻抗 Z 中的电流为零。因此有: ,
例10-7 图(a)为空心变压器电路,已知电源电压 US =20 V , 原边引入阻抗 Zl =10–j10Ω,求 : 负载阻抗 ZX 并求负载获得的有功功率。
例 10 — 7 图 ( a )
例 10 — 7 图 ( b )
解:图(a)的原边等效电路如图(b)所示,引入阻抗为: 从中解得: 此时负载获得的功率等于引入电阻消耗的功率,因此: 注意:电路实际处于最佳匹配状态,即
例10-8 已知图(a)空心变压器电路参数为: L1 =3.6H , L2 =0.06H , M =0.465H , R1=20Ω, R2=0.08Ω, RL=42Ω,ω=314rad/s, ,求:原、副边电流 。
?
例 10 — 8 图 ( a )
?
例 10 — 8 图 ( b )
例 10 — 8 图 ( c )
解法1:应用图(b)所示的原边等效电路,得: 所以 解法2:应用图(c)所示的副边等效电路,得: 所以
例10-9 全耦合互感电路如图(a)所示,求电路初级端 ab 间的等效阻抗。
例 10 — 9 图 ( a )
( b )
解法1:应用原边等效电路,因为: 所以 解法2:应用 T 型去耦等效电路如图(b)所示,则等效电感为:
例10-10 已知图(a)所示电路中,L1=L2=0.1mH , M =0.02mH , R1=10Ω , C1=C2=0.01mF , ω=106rad/s, , 问:R2=?时能吸收最大功率,并求最大功率。
例 10-8 图 (a)
例 10-8 图 (b)
例 10-8 图 (c)
解法 1:因为 所以原边自阻抗为: 副边自阻抗为: 原边等效电路如图(b)所示,引入阻抗为: 因此当 即 R2 =40Ω 时吸收最大功率,最大功率为: 解法2:应用图(c)所示的副边等效电路,得 因此当 时吸收最大功率,最大功率为:
例10-11 图示互感电路已处于稳态,t=0 时开关打开,求 t>0+ 时开路电压 u2(t)。
例 10 — 11 图
解:副边开路,对原边回路无影响,开路电压 u2(t) 中只有互感电压。先应用三要素法求电流 i(t): 当 ,时间常数为: 当 ,有: 所以 则
例10-12 已知图(a)电路中 ,, 问负载 Z 为何值时其上获得最大功率,并求出最大功率。
例 10-12 图 (a)
例 10-12 图 (b)
( c )
( d )
( e )
解:(1)首先判定互感线圈的同名端,如图(b)所示。 (2)做出去耦等效电路如图(c)所示。由于 LC 串联支路发生谐振,可用短路线替代这条支路,如图(d)所示,断开负载,得开路电压: 由图(e)得等效阻抗 当 时,负载获取最大功率,最大功率为:
例10-13 已知图(a)电路的电源内阻RS=1kΩ ,负载电阻 RL=10Ω 。为使RL上获得最大功率,求理想变压器的变比 n 。
例 10-13 图 (a)
(b)
解:把副边阻抗折射到原边,得原边等效电路如图(b)所示,因此当 n2RL=RS 时电路处于匹配状态,由此得: 10 n2 =1000 即 n2 =100 , n =10
例10-14 求图(a)所示电路负载电阻上的电压
例 10 — 14 图 ( a )
解法 1 :列方程求解。 原边回路有: 副边回路有: 代入理想变压器的特性方程: , 解得
解法2 : 应用阻抗变换得原边等效电路如图(b)所示,则
( b )
所以
解法3 : 应用戴维南定理, 首先 根据图(c)
( c )
( d )
因为 则
由图(d)求等效电阻 Req : Req=102×1=100Ω戴维南等效电路如图(e)所示,则:
( e )
例11-1 图(a)所示电路已知对称三相电源线电压为 380V ,负载阻抗Z=6.4+j4.8Ω,端线阻抗 Zl=6.4+j4.8Ω 。求负载 Z 的相电压、线电压和电流。
例 11-1 图 (a)
例 11-1 图 (b)
解: 画出一相计算图如图(b)所示。 设线电压为,则电源相电压为: 线电流 负载相电压 负载线电压
例11-2 一对称三相负载分别接成 Y 和 D 型如图所示。分别求线电流。
例 11 — 2 图
?
解:设负载相电压为 ,则负载为 Y 连接时,线电流为: 负载为 D 连接时,线电流为 即 注意: 上述结果在工程实际中用于电动机的降压起动,其原理是电动机起动时将其定子绕组联成 Y 形,等到转速接近额定值时再换接成 D 形,这样,起动时定子每相绕组上的电压为正常工作电压的 , 降压起动时的电流为直接起动时的 1/3 ,所以起动转矩也减小到直接起动时的 1/3 。
例11-3 图(a)为对称三相电路,电源线电压为380V,负载阻抗|Z1|=10Ω,cosφ1=0.6(感性),Z2=–j50Ω,中线阻抗 ZN=1+j2Ω。求:线电流、相电流,并定性画出相量图 (以 A 相为例) 。
例 11 — 3 图(a)
(b)
解:画出一相计算图如图(b)所示。设: 因为 ,所以 应用 D-Y 变换,得: 由图(b)得: 根据对称性,得 B 、 C 相的线电流、相电流: 第一组负载的相电流为: 由此可以画出相量图如图(c)所示。
第一组负载的相电流为:
(c)
?
例11-4 图(a)所示电路,,求:电流 。
例 11 — 4 图(a)
解:首先消去互感如图(b)所示,然后进行D-Y变换,画出A相计算电路如图(c)所示。 根据对称性,中性电阻 Zn 短路。
( b )
( c )
图(c)中 设 则 分流得:
例11-5 图示为照明电路,电源电压和负载均对称,试分析在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三线制下的工作情况。
例 11-5 图(a)
(b)
(c)
解:(1) 三相四线制时如图(a)所示,设中线阻抗约为零。则每相负载的工作彼此独立。 (2) 若三相三线制如图(b)所示。则每相负载的工作彼此相关,设 A 相断路出现三相不对称。此时有: 若线电压为380V,则 B、C 相灯泡电压为190V ,未达额定工作电压,灯光昏暗。 (3) 若 A 相短路如图(c)所示。则 即负载上的电压为线电压超过灯泡的额定电压,灯泡将烧坏。 此时 A 相的短路电流计算如下(设灯泡电阻为 R ): 即短路电流是正常工作时电流的 3 倍
例11-6 图(a)为相序仪电路。说明测相序的方法
例11-6图(a)
(b)
(c)
解:首先求电容以外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 等效电路如图(b)所示,相量图如图(c)所示。显然 当电容 C 变化时,负载中点 N'在一半圆上移动。由相量图(d)可以看出当电容变化,N'在半圆上运动,因此总满足: 若以接电容一相为A相,则B相电压比C相电压高。B相灯较亮,C相较暗 (正序)。据此可测定三相电源的相序。
例11-7 图示电路中,电源三相对称。当开关 S 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均为 5A 。求:开关 S 打开后各电流表的读数。
例 11 — 7 图
解: 开关S打开后,电流表A2中的电流与负载对称时的电流相同。而A1、A3中的电流等于于负载对称时的相电流。因此电流表A2的读数=5A ,电流表A1、A3的读数为:
例11-8 图(a)所示三相电路,已知线电压 Ul=380V ,Z1 =30+j40Ω ,电动机的功率 P =1700W ,cosφ=0.8(感性)。 求:(1) 线电流和电源发出的总功率; (2) 用两表法测电动机负载的功率,画接线图,并求两表读数。
例 11-8 图(a)
(b)
解:(1)设电源电压 则 电动机负载: 所以 根据 得: 因此总电流: 电源发出的功率 (2) 两瓦计法测量功率的测量图如图(b)所示。 表 W1 的读数:P1=UACIA2cosφ1=380×3.23cos(–30°+36.9°)=1218.5W 表 W2 的读数:P2=UBCIB2cosφ2=380×3.23cos(–90°+156.9°)=481.6W=P-P1
例11-9 根据图(a)电路中功率表的读数可以测取三相对称负载的什么功率?
例 11-8 图(a) (b)
解:画出相量图如图(b)所示,由相量图得功率表的读数: P =UBCIAcos(90°±φ)=UlIlsinφj 因此根据功率表的读数可以测取负载的无功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