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本章主要概念:
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至少应当包括三个方面:正常的心理状态;协调的人际关系;完善的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借助语言、文字等媒介,与咨询对象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进行信息交流,帮助,咨询对象消除心理问题与障碍,增进心理健康,发挥自身潜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过程。
心理辅导:是学校教育者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与规律,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有关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技能,设计与组织各种教育性活动,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
心理治疗:是指在良好治疗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当事人进行帮助,以消除和,缓解当事人的较严重心理问题和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发展,恢复其心理健康的过程。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健康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亦是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标志。人类对“健康”的认识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更加深入。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世界卫生组织宣言》中开宗明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确定了健康的10项标准。1、有足够的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适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臂、臀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由此可见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还应有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只有当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在一种良好状态时,才是真正的健康。因此,心理健康是个体健康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目前有许多不同的表述:
1、1930年白宫会议将心理健康界定为“个体以有效的、快乐的、社会所能接纳的行为,面对应接受的现实生活,以谋求对自己、对周围世界最好的适应。因此,心理健康的理想境界,可描述为个体对自己有自知之明,体会自己能力之所及,并且以极大的满足,接受自己,接受社会。同时,在任何情况下,均能以其所有智慧与平静的情绪,面临各种考验,而不轻易紧张、退却或激怒。”
2、1948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是这样定义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在情感上与他人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到最佳的状态。”
3、心理学家英格里希(H.B.English)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者在那种状态下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状况,不只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
4、日本学者松田岩男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全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的这样一种心理状态。”
我国的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况下主体能对社会作出良好的适应,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而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
从这个概念出发,我们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能够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和适度的举止。心理健康的人能经得起各种诱惑和烦恼的考验。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经得起各种诱惑和烦恼的考验,才算达到最完美的心灵的健康。”
事实上,每个人都处在极健康和极不健康的两端连接线上的某一点上,而且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又是动态变化的,它只是反映某人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的特定状态。我们所说的心理健康只是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的状态,而不是一时看到的偶发现象。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标准往往受社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制约,所以迄今为止尚无完全统一的规定。西方心理学家雅荷达(1970)提出了6大要素,以帮助我们衡量心理是否健康。(1)心理健康是个体对自我肯定的态度,不自炫长处,更能接受自己的不足。(2)心理健康是个体对自已潜力有明确的认识,并努力创造条件,发展潜能,以促进个体获得最佳发展。(3)人格的完整,即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平衡发展。(4)心理健康者不轻易受外界刺激的左右,纵使历经挫折困扰,也能处变不惊,慎谋能断。(5)心理健康者,脚踏实地而不沉湎于幻想之中。不但能够积极主动、自力更生,更能处处为人着想。(6)心理健康者,能够透过爱、健全的人际关系及个人的良好适应能力,解决问题,开拓创新。
下面,我们摘录一些中外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看法,供学习者参考。
1、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
有幸福感。
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2、美国心理健康协会(NAMA)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经常感到快慰、舒适。
不为恐惧、愤怒、爱、妒忌、罪恶或者忧愁等情绪所捆绑。
能坦然接受不如意的事。
能以容忍、开放的心胸,面对自己、面对他人,必要时,还能自我解嘲。
能不高估也不低估自己的能力。
能接受自己的缺失。
能保持高度的自尊心。
能善于处理所面临的各种情境。
能从每日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吸取生活乐趣。
经常感受人际关系的乐趣。
能经常关怀他人、热爱他人。
拥有永久的、非常良好的友谊。
相信别人,由衷地喜欢别人,也渴望人家爱自己、信任自己。
尊重别人的思想与意念,尽管这些思想与意念与自己有些分歧。
不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见,也不随便接受别人的看法,甚至甘心让人家颐指气使。
乐于参与各种团体的活动。
对左邻右舍,甚至所接触的任何人,都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胜任并愉快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需求。
能自行处理所有的问题。
勇于负责。
尽可能谋求与环境的良好相处。
乐于接受新经验与新观念。
能充分运用自己的天赋。
能确立合理的人生目标。
能自我思索、自我抉择。
能全力投入工作,从而寻求乐趣。
3、马斯洛和密特曼(H.A.Maslow & Mittelman)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有充分的安全感。
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当的评价。
生活理想和目标切合实际。
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适度的情绪发展与控制。
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在社会规范的前提下,恰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我国台湾黄厚坚教授则认为,心理健康应符合以下几项条件:(1)心理健康的人是有工作的,而且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从其工作中发挥出来,以获取成就,同时能从工作中得到满足之感,因此他通常是乐于工作的。(2)心理健康的人是有朋友的,他乐于与人交往,而且通常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他在与人相处时,正面的态度(如尊敬、信任、喜悦等)常常多于反面态度(如仇恨、嫉妒、怀疑、畏惧等)。(3)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应有适当的了解,并进而能有悦纳自己的态度;他愿意努力发展其身心的潜能,对于无法补救的缺陷,必能安然接受,而不作无谓的怨尤。(4)心理健康的人应能和现实环境保持良好接触;对环境能作正确的、客观的观察;并能作健康、全面、有效的适应;对生活中各项问题能以切实的方法去加以处理,而不企图逃避。
我国有关专家也曾从综合的角度做过概括,认为心理健康至少应当包括三个方面:正常的心理状态;协调的人际关系;完善的社会适应能力。总之,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多种表述,但在基本涵义上是一致的。
参照国内外专家的有关研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应当包括:正常的智力;积极的自我意识;良好的心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较强的意志品质;完整的人格。
三、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的主要是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文化因素,即一个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和文化背景。它涉及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产水平、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教育方式等;它决定着心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方向。可以说,我们每个人的人格、心理品质、行为方式等都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并且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文化要求。个体如果不能及时针对社会文化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变化,则容易导致心理障碍,严重时甚至发生心理疾病。
具体地说,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直接环境因素有以下几点:
1、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
对早期教育的研究表明,那些在单调、贫乏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其心理发育将受到阻碍,并且会抑制他们的潜能发展。
家庭环境,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态度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如果个体没有得到父母的细心关怀,而是遭受忽视、抛弃、敌视,他们长大后往往就不信任别人,不信任周围环境,尤其是不信任自己的能力,感受到持续不断的焦虑并产生神经官能症的精神防御症状。如果父母能在儿童早期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尤其是得到母受就会使儿童感受到自己是受重视的,就会发现自己的价值感,他们就会获得信心,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家庭环境还包括家庭的教养方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内在素质,他的人格、价值观、行为品德无不体现在对子女的教育之中,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发展。
2、日常生活事件
日常生活事件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变动,它也是预测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一些生活压力可能成为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因素。心理学上所说的压力通常在三个含义:一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我们称之为压力源;二是指个体对压力事件的反应,称之为压力反应;三是由威胁性刺激带来的一种被压迫的主观感受,称之为压力感。当压力成为持续的感受时,我们就叫它为生活压力。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并不是所有压力源都会成为个体的压力感受,压力源的存在并不能必然导致每个人都产生压力感,这里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关键在于个体是如何认知评估这个生活事件。只有当个体确信这个生活事件对他个人的安全有威胁,自己又没有把握能处理此事时,就会产生压力感。如灾难性事件的发生、生活的变化(如亲人逝世、转学、职务的升迁、考试等)、日常的困扰(如人际关系不良、工作的不如意等)、心理冲突(如趋避冲突、双趋冲突、双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等。面对这些压力,如果个体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就有可能影响心理健康。
3、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校的教育思想方面。目前虽然十分强调素质教育,但很多学校仍然片面追求升学率,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加剧竞争气氛,造成学生紧张以至厌学、逃学和对抗情绪,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其次,教师的心理状态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影响。如教师的烦躁情绪、吹毛求疵、讽刺挖苦、轻率粗鲁、缺乏同情、悲观消沉等不健全人格会对学生的情绪起着干扰的作用,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不正确的教育手段,如经济制裁手段、体罚和变相体罚等也会扭曲学生的心理。另外,集体和团体与学生的互动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4、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形态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社会形态主要是指社会存在方式,如社会的结构、类型等,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框架。人们生活在这个框架中,生活方式、角色适应、思想观点、态度、情感都要受到它的制约和牵动。如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价值概念处在转换过程中、竞争激烈、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信息多元化和过剩、住宅的封闭化等都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心理问题。
我国卫生部1984年曾做过一个调查:解放初期严重心理障碍的患病率只占总人口的2%,80年代上升到12.69%。可见,社会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新的内容。当人们还来不及认识它,把握它,并作出相应的适应性调整时,就会产生心理障碍。
(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因素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内在因素。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学生正处在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过程中,而发展中尚未成熟正是导致心理障碍的一个内在因素。例如,中学生由于辩证思维相对薄弱,看问题容易片面化、绝对化,情绪易起伏,自我评价不稳定,自我调节能力不强,这一切使青少年都易于在某些因素(如紧张、焦虑、挫折等)的诱发下导致心理障碍。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发现,10岁到15岁左右的儿童存在明显的需要心理治疗的高峰期,男孩比女孩更为显著。
其次是个体的生理因素的影响。生理因素包括身体的素质、内分泌腺体活动、生理病变等以及母体怀孕期的情绪、用药、营养和分娩过程中存在的早产、难产等异常情况。其中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是个体的神经系统类型特点。一般来说,神经活动强而不平衡的胆汁质的人,容易发怒,发生冲动性、激惹性方面的心理障碍;神经活动弱、不平衡的抑郁质的人,容易发生孤独、自卑等心理障碍。内分泌腺体活动加剧、激素分泌旺盛的时期,某一种腺体活动失调就会影响他们的心理活动。如早状腺体功能亢进者,神经系统兴奋性高,易激动、紧张、烦躁、多语、失眠。青春期给中学生带来最初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冲突。如女子的月经和男子的遗精,往往使一些缺乏性知识的中学生产生羞耻感、罪恶感、焦虑、烦恼以至恐慌。中学生的体格发育,如过高、过矮、过胖、过瘦,发育的过早、过迟都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种种反应,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
从广泛和根本的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然而,教育的总目的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目标才能实现。就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其具体目标是:形成、维护、促进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从而为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学校和家庭的实施中应该有所侧重,但是,在总体目标上它们是完全一致的。
“形成”,主要是指培养塑造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维护”,主要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避免和减少对于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
“促进”,主要是指根据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和特点,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当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任务。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每一项工作,都应当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学校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每一位社会、家庭成员,都有责任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服务,按照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规范自己的行为。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学校应以健康第一。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可见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不难看出,现代生活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模式。所以,仅有躯体上、生理上的健康,而没有精神上、心理上的健康,也谈不上真正的健康。进一步说,若没有心理的健康,就难以保证生理的健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心理学知识的贫乏,关于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观念尚未深入人心,人们对青少年的发展及健康的评价,往往只注意生理上的健康,而极少注意精神的、心理的健康;只重视生理健康的教育与训练,而极少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与训练。其结果不仅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使生理健康得不到保证,这已为大量事实所证明。因此,只有学生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得以重视,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所以,必须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的意义是广泛而普遍的,它是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养成的基础。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不仅是学习知识、发展智能、增强身体素质的过程,而且也是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改善人际关系,提高思想认识,而且为他们个性发展和人格养成打下长久而全面的基础。但是,目前许多教师、家长及青少年学生自身在片面追求应试升学的思想指导下,仅重视知识的获得和智能的开发,而对优良品德和健康人格的塑造比较忽视,这就会造成身心发展的缺损,不利于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成才立业。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就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正确面对自身的优点和缺点,科学看待现实和未来,从而更有针对性地确定人生目标,选择自己的成长道路,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定位,并学会处理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使人格得到升华和完善,主体性得以恰当发挥。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今天的青少年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参与者。作为社会的成员,他们不仅需要有为社会作贡献的愿望和真才实学,也需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因此,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必要的。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人的心理素质一旦形成,在相应的情境中就会产生条件性反应,进而表现为一定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据学生行为中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辅导和训练等方法,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从而培养和增强学生相应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校实现教育目标
我国现阶段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理论基础,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所需要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但是长期以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却偏离了这一思想,损害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党和国家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决定,将片面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素质教育,这与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人民的素质是完全一致的。至于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有哪些,尽管提法很多,但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已成为共识。道理很简单,因为人是一个身心统一体,全面发展理应包括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另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从某些方面对全面发展教育的融通和优化,具有很大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社会关系的日趋复杂,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将更加全面,尤其是心理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努力确立现代教育的观念,积极改变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从而使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各种素质的目标得以实现。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校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涉及到方方面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有其社会、家庭、学校及自身的原因,既有来自外部的,也有来自内部的;既有学习量的客观方面,也有精神和心理的主观方面。通过大量调查和研究表明,学生内部的心理压力是造成学生过重学习负担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必须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压力,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锻炼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树立良好的自尊和自信等,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效降低目前因教育弊端带来的各种过度的学习焦虑,使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过重负担,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愉快轻松地学习,达到既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又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和教育质量的效果。因此,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除了可以从学习的“量和难度”上加以规定,还可以通过减轻学生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激发心理潜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来实现。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校进行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现代教育的任务。而积极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发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创新能力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的心理能力,它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精神神经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创新的禀赋,但是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会把创新行为和创新能力付诸实现。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尽管每个儿童具有巨大的创造潜能,但由于心理健康水平高的儿童比其他儿童善于对待他人的批评和社会的压力,采取更为合理的取舍,因而他们在创造力的测验中成绩更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个体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同时,个体创造力的发展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心理健康的水平之上,即心理健康是个体创造力发展发挥的基础。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视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兴趣和勇气,促进其自我意识的协调发展,增进良好的人际适应,塑造完整而独立的创新个性及人格,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创新的潜力,把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三)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新时期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战略任务。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所以,开展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社会心理环境,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动力,其意义不可低估。对此,胡乔木同志早就指出:精神(心理)卫生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环节。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克服青少年学生的消极心理状态,促进积极向上心理的形成,振奋民族精神。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塑造青少年良好的个性,健全人格发展,提高道德水准,净化社会风气。还有,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调动青少年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以科学的态度处理各项实际工作,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社会局面的安定团结
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对社会的安定、和谐,具有稳压器和润滑济的作用。现实中之所以不良现象屡禁不止,暴力行为及各种越轨行为屡治不断,人际间的矛盾冲突频繁,攻击与自伤现象日增等等,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公民的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心理素质低下有极大关系。如心理承受力、自我控制力等心理适应能力不强,就可能在遭遇挫折时,失去理智和控制,从而给社会带来一系列不安全的因素,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团结。对这类主要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差、调控不当所造成的越轨和犯罪,采取惩治和强制教育固然重要,但这些毕竟是事后的补救措施,由此而产生的不良后果以及对家庭、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已客观存在。如果在学校教育阶段,对广大的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公民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训练和培养,自身具有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个性、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就等于在每个人的心灵上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就能经受复杂纷繁的社会现实的严峻考验与挑战。这样,社会的文明与和谐才有基础,安定与团结才更有保障。
第二节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心理活动异常
1、认识异常
思维障碍 正常人的思维过程具有稳定性、组织性和连贯性。初中生的思维障碍主要表现为思维的片断性、无条理性和散漫性。主要有言语东拉西扯,从一个“轨道”滑向另一个“轨道” 的“脱轨”现象;突然以一个主题来代替正在叙述的主题的“取代”现象;无故将表述中的主要环节取消,造成前后不能连贯的“脱漏”现象;将毫不相关的事物,作出莫明其妙的组合,内容拼凑,因而别人无法理解的“融合”现象等。严重的思维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前兆与直接表现。
妄想 患者以不符事实、也不一定符合逻辑的推理为依据,顽固地坚信自己的判断,并以此作为继发行为的根据。妄想因具体内容的不同又可分为释义妄想、疑病妄想和夸大妄想等。所谓释义妄想,又称判断性妄想,患者从病态思维出发,置与妄想内容相矛盾的观念于不顾,对客观现象作出不可思议的解释。所谓疑病妄想是指认为自己患了诸如癌症等不治之症,或者患了某种怪病,他们的怀疑不仅缺乏根据,而且有些还是荒诞可笑的。一般是由于对自己健康过分关注所引起的,继而出现疑病烦恼,导致患严重疾病的先占观念。所谓夸大妄想是指患者认为自己才貌出众,自己是科学家、能人、超人、救世主等等,坚信自己具备事实上不存在的角色或品质。在以上三种类型中,初中生妄想症患者以夸大妄想为主。
偏见 偏见是指非正常的认识、态度或不公正的见解。偏见一般以其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与评价;或者以先入为主作出主观判断,产生固执而刻板的态度。
迷惘 迷惘是指对事物与某种现实因分辨不清是非而感到无所适从、失去判断能力的心理状态。迷惘状态是一种轻度的意识障碍,使初中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产生困难,反应十分迟钝。迷惘现象也可以看作为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出现的心理过渡状态。一般来说,个性内倾的人、个性中情绪成分占优势的人和场依存性强的人容易发生迷惘现象。
强迫观念 它是指初中生那种多余的,自己很想摆脱而又很难摆脱的思想、表象、恐惧或内心的冲动。强迫观念的重要特征是症状重复出现,使患者常伴有焦虑、自责和忧郁的情绪反应,导致痛苦的沉重的心理负荷。强迫心理症状除强迫观念以外,还包含强迫人格、强迫行为和强迫性神经症等。
2、情绪情感异常
情感脆弱 所谓情感脆弱是指在外界轻微刺激影响下,产生较强烈而又无法克制的情感反应,它是初中生较容易产生的情绪情感异常,属于情感反应过敏。情感脆弱的初中生,理性控制力较薄弱,容易产生不适度的情感冲动、情感两极性偏态,直至影响人的举止言行。显然,它是学生缺乏意志力控制的表现,日常说的成为“感情上俘虏”的人,也是指这种情感的发展过程。
情感倒错 所谓情感倒错是指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情感活动之间丧失协调而产生的颠倒现象,易在青春期人群中诱发。情感倒错首先表现在外界刺激与内心体验上的不一致,如遇到悲哀的事情,内心体验却是愉快、好笑的;其次表现在内心体验与外部表情上的不一致,例如体验痛苦的事情,表情却是欢乐高兴的现象;再次,情感倒错现象也包括主体的那种有意识的隐蔽行为,即因特定处境的需要,将自己原有的某种情感隐蔽起来,特地表露出与之相反的情感。
心境恶劣障碍 所谓心境恶劣障碍是指学生持续存在的抑郁心境,长期表现出情绪低沉、沮丧、丧失信心、自卑和缺乏信心等,由于这种消极的情绪占主导地位,因此不利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
烦恼过度 过度的苦恼与情绪烦闷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烦恼产生既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例如学习上的挫折、工作中的不顺心、行为失误、家庭冲突和同学之间的矛盾等都可能成为烦恼的客观原因;而个人思想意识狭隘、心胸狭窄、目光短浅、情绪低落等则可能是烦恼的主观原因,也是主要的原因。烦恼的形式多种多样,渗透到初中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孤独感 所谓孤独感是指学生人际关系不能满足个人社会期望时所产生的孤立的情感状态,属于孤单、寂寞、不舒畅的消极情感体验。孤独感的产生与陌生、封闭、不和谐或突遭挫折的环境有关。严重的孤独感会使学生行为怪僻,自卑与自尊异常,忧虑与胆怯并存而导致心理障碍。
过分急躁 所谓过分急躁是指学生情绪高涨,因兴奋紧张过度而出现的心理异常。发生急躁过度时,初中生心态失常,动作失误,多余动作增加,甚至伴随意念飘忽、行为冲动、定向困难等现象,处于不能自主的状态。常见的如急躁性错语,表现为口吃,用语不当,内容凌乱;急躁性错写,表现为错写,字迹潦草,连常用字都遗忘等等。
角色紧张 是指学生对自所应该承担社会角色所产生的不协调的情感体验。它是人们行为的内在调节力量,因为个人接受角色规范的过程,也就是实现人的社会化的过程,然而当这方面的能力缺乏时,人们对所需承担的社会角色就会出现不安、紧张、恐惧的心理反应,从而拒绝接受角色规范要求,使初中生的社会化过程受到挫折。长期的角色紧张,将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3、意志异常
意志缺失 所谓意志缺失是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需要显著减退,并且波及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变成不要学习与工作,不关心事业,对一切活动都缺乏应有的兴趣。在个人生活方面,表现出极端懒散,甚至发展到不洗脸、不洗澡、不注意个人卫生;在行为上常常独处一隅,孤僻、退缩、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这样的初中生,各方面缺乏自觉性,对自己的表现缺乏起码的负责态度,与此同时,他们大都伴有情感淡漠、思维贫乏和兴趣索然的综合症状。
过度依赖 所谓过度依赖是指学生做什么事都缺乏自信,缺乏主见,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足,甘愿置身于从属地位,遇事总想依赖别人,不敢独立负责,容易屈从于别人的要求,显得过分顺从。如果所依赖的人不在身边,便容易产生焦虑与忧郁,它是初中生意志异常的显著表现。
盲目自信 所谓盲目自信是指学生在预见到行为不当的情况下,仍然轻信自己的能力,一意孤行。盲目自信的初中生,很难听取别人的教导与意见,容易独断独行,经常出现过失行为。若行为性质恶劣,那么自信程度越高,可能出现的危害性也就越严重。
违拗症 违拗症在这里是指学生对外界有益的建议和劝告所持的对立态度。这种对立态度,初中生本人意识到,有时甚至是预先计划好的。违拗症一般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对善意帮助不加理睬,我行我素,有意不按照要求去做;二是对外界的要求采取完全相反的态度,出现与要求相对立的行为。违拗症是初中生有目的的行为,所以在出现这种症状时,外界的任何教育措施都将被学生拒绝,它是导致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4、行为异常
消极行为 消极行为是指学生违背社会道德规范或不利于个体身心健康的行为,一般是指学生被动应付或消极顺应环境的现象。例如,学习心不在焉,工作消极怠工,交际中严重的言而无信,对师长阳奉阴违等。有消极行为的初中生,一般都曾遭受过严重挫折或重大失败,有过不良影响的经历与客观条件。
攻击 所谓攻击是指学生在受到挫折以后由于愤怒表现出来的指向一定对象的行为。初中生的攻击行为大致分为直接攻击和转向攻击两类,其中直接攻击则是初中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形式。直接攻击是指对构成挫折的人或事进行直接进攻,例如与对方进行打斗,或以手势、口头、面部表情作出不愉快的反应;间接攻击则是将不满与愤怒发泄到别的人或其他事物上去,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得到暂时的补偿与平衡。
离家出走 一般来说,初中生的离家出走出自两种原因。一种原因是由于幼稚,被外界某些很有吸引力的事或物所迷惑,盲目地离开家庭,常常结伙而行,没有明确的目的,几个有差不多想法的人一起,试着外出闯荡天下;另一种原因是在学习和生活中受到挫折,不能被家长所理解,或者家庭给以过大的压力而产生心理上的恐惧,为了逃避惩罚而出走,一般都是单独行动。初中生离家出走的时间总是选择在学校和家庭最麻痹的时候,常常是“突如其来”,这与他们早有谋划有关。离家出走的初中生很容易被社会上不良分子所利用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初中生离家出走的心理原因,常常是因为成人对他们缺乏理解,家长和孩子之间缺少情感上的沟通,加上他们对社会认识的幼稚等。
(二)学习活动与人际关系的异常。
1、学习活动异常
期待性焦虑 是指学生对即将发生的事件可能出现的最坏结局的担心,以及在等待这个结局时所表现出来的焦虑情绪。初中生经常受到来自这种情绪的困扰,例如考试成绩、升学、教师对自己的评价等等。
学习能力缺失 是指学生由于心理功能失调,致使学习困难而造成学习成绩落伍的现象。出现这种异常的学生并不一定智力低下,但是在听、说、读、写、计算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困难,无法继续学习。引起该缺陷的主要原因有感知觉障碍、脑功能失调以及家庭条件和教育条件不良等等,一般都可以设法纠正。
学习疲劳 是指学生由于高强度或长时间的持续学习活动而导致的学习能力下降、学习效率降低、错误率增长的状态。疲劳是人体的一种自然防护性反应,提醒人们应该休息调整活动了。疲劳若得不到恢复或者恢复程度不足以补偿疲劳损失时,疲劳便会进一步积累起来,到一定程度将会损害初中生的身心健康。
学习失败恐惧 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多次未达到预期结果,遭受挫折以后对自己今后处境产生的那种不安、惊慌的消极情绪状态。患有学习失败恐惧症的初中生,在行为举止上会有过分的自我防卫,遇到与以前曾经失败过的类似情境,即会产生血液循环加速,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动作失态等现象,严重的学习失败恐惧症可导致神经功能的紊乱及内分泌功能失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危害。
2、人际关系异常
不合群 是指学生的表现不受其他同学欢迎,被排斥于集体之外,或与同学交往困难而带来的一系列心理反应。这类初中生往往斤斤计较、冷漠、孤僻、畏缩或过于沉默。他们当中有些反抗性强、好斗,常常无缘无故地侵犯和敌视同学。不合群的初中生经常感到苦闷、痛苦与孤立无援,教师应对他们加强集体主义教育,主动给予温暖和爱的教育,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人际排斥 在这里,人际排斥是指学生之间互不相容、互不接近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产生关系上的排斥以后,会使集体涣散,出现同学之间的畸形竞争。这种不应该在初中生之间出现的勾心斗角、互相挖苦、拆台的社会丑恶现象会使集体成员之间离心离德而出现内耗。人际排斥现象对排斥双方的利益都将产生损耗作用。
社会失调 在这里,社会失调是指学生社会化过程不完善而产生的社会协调关系的失衡现象。正常人应当接受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观念和相应的社会规范,当个人的社会化过程遇到挫折以后,就可能在挫折中接受不正确的经验,而使行为拒绝接受社会价值观念,怀疑社会制度,憎恨社会成员,从而出现一系列的反社会举动(各类犯罪就是社会失调现象的典型表现)。
二、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高中生的心理失调是指高中生的心理活动偏离了正常或失去了调控。根据心理和行为失调的程度,可将其划分为一般心理问题和心身疾病、人格障碍、心理疾病三个方面。
(一)一般心理问题和心身疾病
一般心理问题是指那些轻微的、对学生生活影响较小的不健康心理的表现。心身疾病则是指由心理因素引起或加重的躯体疾病。
1、高中生常见的一般心理问题。
冷漠与孤独 冷漠是指对人对事很冷淡,漠不关心,有时甚至“冷酷无情”。国外心理研究者指出:在现代社会中,不少青年在心理上处于“三无”状态,即无动于衷,谓之无情;缺乏活力,谓之无力;漠不关心,谓之无心。冷漠的高中生,在学校对所学的知识不专心,没有学习热情,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置身于外,给人一种“看破红尘”的印象。但是,他们的智力和品格并不差,只是个性上存在某些问题。冷漠常诱发孤僻,使高中生产生一种与世隔绝的心态,觉得一切都百无聊赖、寂寞无穷。严重时,使人感觉空虚、躁狂,诱发抑郁症,产生轻生厌世的心理。
高中生的冷漠是对挫折的一种退缩反应。孤独则多因性格过于内向,回避社会交往,缺少友谊,或者是自卑自怜,或者是过高估计自己,却不被社会和他人接受所致。
过度自卑 自卑感是人人都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在人的一生之中,大多数年龄阶段都可能发生。高中生是自卑感的多发期,几乎大部分高中生都有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自卑感受。过度自卑者,胆小怯生,非常害怕在他人或大庭广众面前亮相做事,常常是话到嘴边说不出。过度自卑者缺乏自信和竞争勇气,不敢交际,特别畏惧失败,有的甚至在课堂上做作业也遮遮盖盖,生怕他人见笑。研究发现,差生、女生更容易出现过度自卑。
嫉妒 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混合心理,伴有焦虑、悲哀、猜疑、敌意、怨恨、报复等不愉快的情绪。具有嫉妒心的高中生,不仅对他人先天的身材容貌、聪明伶俐、惹人喜爱产生妒忌,而且对其他诸如荣誉地位、家庭状况等也产生嫉妒。高中生的嫉妒心理往往是针对周围的熟人如同学朋友、亲戚邻居、兄弟姐妹等。在嫉妒心理的驱使下,不但不学习他人的长处,反而进行挖苦讽刺,吵架破坏,严重的可导致病态心理。嫉妒心理是扼杀高中生进取心,降低活动能力,破坏同学、师生关系的不良心理。
抑郁和焦虑 抑郁是以情绪低沉和忧郁为特征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极度痛苦苦闷,对外界不感兴趣,活动减少。我国曾对高中生进行了调查,发现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25.14%,28.03%,22.76%,这表明约1/4的高中生有着程度不一的抑郁情绪。高中生抑郁情绪的发生主要是学习生活不满意,睡眠无规律。
焦虑是一种恐惧和不安的不愉快的心理状态,常伴有忧虑、烦恼、不安的情绪体验。适度的焦虑对人并无害处,有时还有助于人更加深思熟虑地分析和处理所面临的问题。但是,过分焦虑并且成为一种习惯的反应方式,则属于心理上的问题。焦虑一般发生在性格较保守、不开朗、少交往、兴趣爱好较少、遇事敏感的学生身上,而且焦虑发生之前,大多有些不愉快的遭遇,如考试失败,与同学朋友发生口角、睡眠不足、受到不公正的对待等。焦虑多发生在男生身上,常表现为自我期望过高,当客观环境与主观愿望发生冲突又不能正确化解时,便产生烦恼、不安、焦躁等情绪。
2、高中生常见的身心问题。
失眠 失眠现象在高中阶段开始增多。失眠的一般表现是经常性的入睡困难,中途醒转,易早醒梦醒,白天疲惫不堪,无精打彩。高中生失眠的主要原因:一是劳逸不均,用脑过度,引起中枢神经兴奋和抑制功能的失调,导致失眠。二是自我暗示,曲解失眠的定义,缺乏睡眠的知识,把睡眠看得过重,一旦一两个晚上未睡好或未睡足就自认失眠,甚至将失眠等同于神经衰弱而忧心仲忡。这种过分的担心和暗示使偶发性的睡眠不良变成习惯性的睡眠障碍,导致真正失眠。三是某些情绪的刺激。事实上,失眠只是神经衰弱众多症状中的一个方面。对单纯性的失眠,只要不紧张,平心静气,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就会自行恢复正常。
性过敏和过度手淫 高中生性意识增强,对异性开始产生好奇并伴有一些性的生理反应,这本是高中生生理心理发育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但是,有些高中生对性过于敏感,表现为过分热衷于性的引诱,沉湎性的想象,经常被原始的情欲所控制。因此而分散对学习的注意,扰乱智力活动的正常进行,精神萎靡不振,以致学习成绩下降,有的甚至在流氓团伙的引诱下违法犯罪。
手淫是一种不存在具体的性伴侣,通过自我抚弄、刺激生殖器官而获得性满足、性快乐的行为。据国外报道,一般80—90%的男性和50—60%的女性或多或少都有过手淫行为。偶尔的手淫对人体并无大碍,但是过度手淫或习惯性手淫对人体则有一定影响,如精神疲乏、精力不足等。手淫的更大危害不在躯体而在心理。高中生因偶尔手淫,便自认犯了见不得人的罪恶,道德败坏,这种思想上的负担导致心理上的重压,使情绪极度紧张、焦虑,出现神经系统活动的紊乱。据调查,适时受过性知识教育的人,精力专注于学习的人,尤其理智可以控制性欲的人,很少发生手淫行为。高中生只要端正认识,加强意志锻炼,多参加有益活动,即可消除手淫行为。
希死心理与自杀 人在心理上希望死亡的心理活动称为希死心理,它是人的心理活动完全陷入了异常境地。自杀则是希死心理发展为自我毁灭的行为,是一种试图以自己的生命解决生存意义问题的行为。在现代社会中,希死心理和自杀行为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据美国调查统计资料表明,自杀自80年代起已成为人类九大死亡原因之一。
自杀现象始于青春期的初高中阶段,高中呈现出增多的趋向。近年来,希死心理和自杀行为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高中女生。高中生希死和自杀的原因主要是由学校问题、异性问题、家庭问题以及对生活的怀疑感、厌世感和孤独感造成的。希死心理和自杀行为一般易发生在情绪持续低沉,抑郁而性格极内向的学生身上,特别是女生。高中生的自杀念头往往是一段时间的事,许多人过了这一危险期反倒觉得自杀的念头不可思议。因此,家庭、学校及周围的亲朋好友应关心高中生的生活起居,关注他们学习活动的变化发展,经常与他们沟通了解,警觉某些反常表现,这是阻断高中生希死心理,防止高中生自杀的关键所在。
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厌食是一种表现为进食困难、食欲不振、呕吐或拒绝进食的病症。神经性厌食的起病年龄为10—30岁,但大多发生在15—23岁之间。高中阶段是多发期,极少数在高中毕业后或大学毕业后发病,它是高中女生常见的疾病。据国外资料报道,这类疾病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10一20倍。神经性厌食一般是高中生有意识限制饮食而造成的。一般认为此病与心理因素有关,常见于青春期过分关注自己的身材苗条,体态婀娜多姿的人。此外,与高中生性方面的烦恼,对成年人的疑虑,不愿意长大成人等因素也有关。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最初表现是食欲减退,以后逐渐发展到对食物感到厌恶,见食呕吐,最后到拒绝进食。有的患者甚至将已吃入的食物呕吐出来。这样一来,患者日见消瘦,皮肤干燥,缺少韧性,相貌变得苍老,女性患者出现闭经等现象。其后果是导致消化功能的退化,全身营养不良,代谢紊乱,甚至死亡。但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并无其他器质性病变或精神疾病。
(二)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又称病态人格,是在儿童、青少年期发展起来的人格缺陷和畸形。人格障碍自幼发生,至青少年期加剧,表现出对社会正常生活的不适应。人格障碍与一般的心理问题不同,它的衡量标准多从社会的观点来考虑。人格障碍与心理疾病也不同,它不属于真正的心理疾病,人格障碍被认为不如神经症或精神病严重。但是人格障碍同样妨碍人的正常生活,甚至破坏和毁灭生活,常使人触犯法律。高中生常见的人格障碍类型主要有:
1、偏执性人格障碍
偏执性人格障碍属于中度到重度的人格障碍,表现为对挫折、羞辱过分敏感,具有歪曲体验的倾向。具体来说,一是过分猜疑,对他人不信任;过分警惕,防范于人;妒忌他人,怀疑一切。二是过分敏感,总认为别人存心不良;易怒易躁,常出现敌视、攻击他人的行为。三是过分关心自己,无端地夸大自己的重要性,总把自己的错误或不慎产生的后果归咎于他人,不停地责备和加罪于他人。偏执性人格障碍的高中生,在家不能与父母、兄弟姐妹和谐相处,处处为难,发泄不满;在外在校不能与老师、同学、朋友友好相处,常寻衅闹事,使他人对其只好敬而远之。
2、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基本表现是既无道德感、责任心、义务感,也无良心可言,其行为的目的就是要使他人受苦难过,无论其错误和行为给他人造成多大的损失和痛苦,也不会认错,对人冷酷无情。具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高中生,脾气极坏,十分暴躁。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高中生有着品德方面的明显障碍。但是,品德障碍或品德不良的高中生中只有少数人存在人格障碍,其中部分是反社会性的人格障碍,也可能还有其他类型的人格障碍,如戏剧性人格障碍。
3、戏剧性人格障碍。
戏剧性人格障碍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想引入注意。这类患者在言语、表情及动作上常过分夸张,好似演戏一样。具有戏剧性人格障碍的高中生往往追求强烈的体验,为了引人注意,有时不惜损害自身,如自伤,损物捣乱,玩弄自杀把戏,不顾及个人的尊严。在无现实刺激时,便借助想象来激发体验。这类学生情绪上不稳定,易大惊小怪,往往给人一种肤浅、无真实感、装腔作势、无病呻吟的印象。
4、分裂性人格障碍。
具有分裂性人格障碍的高中生表现为:①情感冷淡,对人对事无动于衷,沉默寡言,不爱交际,没有知已,给人一种隔膜感。这类高中生既无强烈情感的外部表现,又无相应的内心体验,青春期对异性毫无兴趣。②乖戾古怪,其活动以自我为中心,多幻想,常静坐深思,想入非非,做白日梦,热衷于所谓的心灵感应、第六感觉之类的事;思维欠缺逻辑性,与人交谈时常离题,意思表达含糊不清,用词不妥,繁简失当;对自己无信心,对前途无希望。分裂性人格障碍常发生在学习落后的女生身上。
三、网络成瘾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成瘾越来越成为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由于网络成瘾的对象中,以中学生居多,因此,我们将网络成瘾单独作为一个部分列出。
网络成瘾实质上是一种技术成瘾(Technological Addiction),是一种包含人机交互的非生化(行为)成瘾,它可以是消极的也可以是积极的,并且往往具有能助长成瘾倾向的诱导和强化的特征。具体的说,网络成瘾是指成瘾者无节制的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网上冲浪、聊天、或进行网络游戏,并且这种网络的过度使用会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损害身心健康,导致各种行为异常、心境障碍、人格障碍和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消极后果。
对于中学生来说,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进一步普及,中学生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全社会较为关注的问题。2003年2月26日,民盟北京市委发布了题为“关于电子游戏与未成年人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他们在对北京市9个区县的600余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后发现,88%的学生玩电子游戏,昼夜连续(20小时以上)玩过电子游戏的学生达7%,14.8%的学生患有网络成瘾症。
中学生网络成瘾会带来下述负面影响,主要有:
1、网络成瘾带来心理和躯体疾病。网络成瘾不仅影响人的心理,还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引起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病,紧张性头疼,焦虑,忧郁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同时,由于上网聊天和玩网络游戏时全神贯注,身体始终处于一种姿态,眼睛长时间注视显示屏,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睛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脖子酸痛,头晕眼花等。同时,沉迷于网络游戏,容易使未成年人减少人际间交流,产生自闭倾向,甚至会患上“电脑自闭症”。
2、使在校生学习成绩下降。目前,在校生因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旷课、逃学的现象日益普遍。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容易上瘾,很难控制自己的占65%;玩起来就没完,自己控制不了的占18.1%;总想玩游戏,不想上学也不愿做作业的占5%;认为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玩游戏会使学习成绩受影响的占73.4%。
3、引发社会难题。网络电子游戏一般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未成年人长期在网络游戏中玩飞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会使他们模糊道德认知,淡化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到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因为上网聊天、玩网络电子游戏、浏览黄色网站以及为筹措上网费用等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正逐渐增多。
研究发现,家庭是导致一些孩子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一项研究表明,北京市70%的家庭拥有计算机,但是30%家庭的父母不会使用,很难觉察不良网络信息对孩子的侵害。另外,某些家长过分限制儿童在家庭上网和玩游戏,结果反而把孩子赶到了网吧。
此外,缺少针对网络成瘾症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专业机构,缺乏及时救助的措施,一旦孩子出现成瘾问题,家长干着急,不知怎么办等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第二节 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
一、什么是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
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是三个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经常会遇到的名词。它们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如何正确使用这三个概念是教育者比较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专业人员和研究人员关注的问题。
1、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psychological counseling)一词,既表示一门学科,既咨询心理学,也可以表示一种心理技术工作,即心理咨询服务。作为一种技术与服务的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借助语言、文字等媒介,与咨询对象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进行信息交流,帮助,咨询对象消除心理问题与障碍,增进心理健康,发挥自身潜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过程。
心理咨询是以遇到心理困惑或有强烈心理冲突与矛盾的正常学生为对象,关注对象的现在,心理干预的重点是发展,根本目标是改善学生个体的心理机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psychological guidance)是学校教育者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与规律,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有关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技能,设计与组织各种教育性活动,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
心理辅导的对象往往是处在转变或转折时期的普通学生,即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良好的学生,关注对象的未来,心理干预的重点是预防,根本目标是为防止未来问题的发生提供知识性服务。
3、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在英语中有时被称之为“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有时直接被称之为“治疗”(therapy)。心理治疗的含义是指在良好治疗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当事人进行帮助,以消除和,缓解当事人的较严重心理问题和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发展,恢复其心理健康的过程。
心理治疗是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或心理机能失调及心理上有障碍的疾患学生为对象,关注对象的过去,心理干预的重点是矫治,根本目标是纠正与治疗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失常问题,恢复其心理健康。
而现行较多统一的提法“心理健康教育”一词实际上也包括了上述三者,因为仅仅只使用三者中某一个概念来涵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很不全面的。所以,学校使用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概念不仅是学术上的慎重选择,更是学校教育现实状况和实际需要的反映。
二、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流程
心理咨询与辅导是一种过程,包括一连串有序的步骤和阶段。了解和重视每阶段的任务以及重点、难点和注意事项,有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提高效果。
1、信息收集阶段
主要任务是广泛深入地收集与当事人(求助学生)及其问题有关的所有资料,并与当事人建立初步的信任关系。要求咨询者给来访者以良好的第一印象,给予他们以职业上的信任感,谈话方式的运用要适宜等。
2、分析诊断阶段
主要任务是根据收集到的材料和有关信息,对当事人进行分析和诊断,明确当事人问题的类型、性质、程度等,以便确立目标,选择方法,其要求和注意事项有:
首先要弄清当事人是否适宜作心理咨询与辅导。这一阶段要分析、诊断和确认来访者的动机、文化与智力水平、是否信任咨询者等。
其次要对来访的求助当事人的问题及原因、形式、性质等进行分析诊断。尤其要注意区分来访者的精神病的症状与心理卫生问题。
另外,此阶段还要进行信息反馈。辅导人员要把自己对来访当事人问题的了解和判断反馈给当事人,以求证实和肯定,使当事人作出进一步决定,考虑是否继续进行咨询。反馈要注意尽可能清晰、简短、具体和通俗易懂。
3、目标确立阶段
主要任务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双方,在心理分析和诊断的基础上,共同协商和制定心理咨询与辅导的目标。确立目标时应该保证目标是具体的、现实可行的和心理学方面的,同时目标应分轻重缓急,应有经常检查和评价。
4、方案探讨阶段
主要任务是根据问题性质及其与环境的联系,当事人自身的条件、资源、能力、经验等等,结合既定的辅导目标,设计达到目标的方案。此阶段应考虑以下问题:首先是咨询与辅导方案应由双方共同协商确定,不能由辅导人员单方面直接拟订,也不能仅依从当事人来拟订。其次是有效性、可行性,应首先设想多种可能的方案,然后对这些方案的优劣进行权衡、评估,最后选择一个合适的、有效的、可行的方案。当然,最后选定的方案还应该是经济、简便的。
5、行动实施阶段
主要任务是根据拟订的方案,采取行动,达到咨询与辅导的目标。在此阶段,辅导人员应以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帮助当事人消除各稗心理问题,改变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这一阶段是心理咨询与辅导中最关键、最具影响力、最根本的阶段,辅导人员对当事人的帮助,常采用领悟、支持、解释和行为指导等方法,支持和引导当事人积极进行自我探索,产生新的理解和领悟,克服不良情绪,开始新的有效行为,巩固一些新的生活方式,借此发生真实的转变。
三、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的原则
(一) 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学校心理辅导的功能在于通过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协助和服务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它不像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以少数有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为服务对象,而是以正常学生为主的全体学生为辅导对象;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每一个学生潜能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的。许多专业人士越来越认识到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实践证明,从小抓起,开展面向全体学生心理辅导,防患于未然,是有效的。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学生已成为学校心理辅导的一个基本原则。
(二)发展性原则
学校心理辅导的对象主要是处在身心迅速成长中的正常青少年,这就决定了学校心理辅导的核心是大多数学生的成长问题而不是个别学生的健康问题。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必须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要相信学生具有成长和发展的潜力,对学生的未来持乐观的态度,对学生身上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不必大惊小怪,更不必打上“变态、有病”的标签来怨天尤人。
(三)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尊重,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价值,承认他是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立的个体,承认他与教师、与其他人在人格上具有平等的地位,它是理解的基石。对学生而言,被辅导教师理解,能使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所在,体验到做人的尊严感,产生一种“遇到自己人”的感觉,并由此增强对辅导教师的信任和自我改变的信心与勇气,也就有可能向辅导教师敞开心扉,从而使教师可以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帮助其解决问题。
(四)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学生主体性即要求我们在心理辅导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辅导活动主体的作用。启发学生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接受知识的主体,更是心理发展的主体,让学生充分懂得提高心理素质、挖掘心理潜能、完善人格是自己的重要任务。否则,如果学生缺乏主动精神,缺乏受辅导的动机,我们强行对他进行辅导,则这种辅导必定会由于学生的抗拒、冷漠和敌意而毫无效果。这正如西方谚语所说:你可以牵马到河边,但不能强迫它饮水。只有当学生叮主体的身份积极加入心理辅助活动时,它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发展学生自我理解与自我指导的能力、自主地把握个人命运与独立地应付生活挑战的主体精神才能真正实现。
(五)因材施辅的原则
“因材施教”历来是教育学生的一条基本原则,因为,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学校教育和心理辅导的目的不是要消除学生个人身上的这种独特性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而是要使每个学生的独特性、独创性在积极的方向上得到最充分、最完美的体现。只有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个别化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给全体学生提供有效的服务。
(六)整体性发展原则
众所周知,学生的心理活动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因此在心理辅导中,必须树立系统观、整体观,考察学生成长的各种相关因素,分析学生成长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心理辅导中要充分考虑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从社会价值取向看,它重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从满足学生自我完善的需求看,它注重学生知、情、意、行几方面协调发展。心理辅导的对象是完整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人的局部、人的智能侧面或人的心理问题。
由于目前多数学校仍以智能学习为教育重点,学生的情意成分除非干扰了学生知识的获得,否则它们很少受到重视。因此,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贯彻整体性发展原则就有了补偏救弊的特殊意义。
四、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的途径
就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的实践来看,学校心理辅导和咨询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团体咨询与辅导,它以预防辅导为主,着眼点在于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所以,也叫发展性辅导。二是以少数学生为对象的个别咨询与辅导,它以矫治辅导为主,是一种补救性的辅导与咨询。目的是针对那些有各种心理问题的特殊学生提供专门的心理辅导或矫治,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困或压力,从而使个人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目前,学校进行心理辅导和咨询的主要途径有:
1、独立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有丰富的内容和独立的体系,需专门设置一个科目,使它能像其他课程一样有固定的时间来完成它艰巨的任务。从目前国内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心理辅导的情况来看,这种专门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主要开设心理学课、心理卫生课、心理健康教育课或举办有关的知识讲座,向学生传授、普及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对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效地调控自己心理和行为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由于这种通过开设课程方式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学生的心理卫生知识,它仅仅作为提高学生心理保健意识的一个方面,而对于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转变观念、养成必要的技能技巧来说,课程的开设难于完成这些任务。另一种方式是开设心理辅导与咨询的活动课,这种活动课能够弥补讲授课的不足。这种可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选取适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内容,以学生班级或小组为单位,有计划、系统的安排与设计,通过活动,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施加有目的的积极影响。活动课能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全面渗透
结合班会活动、课外活动、团队活动来进行,是这一途径的特点。心理辅导同学校、班级活动的宗旨是并行不悖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还拓宽和加深了学校、班级的活动领域,提高了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班主任最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心理问题最有发言权,因此,经常性的主题班会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如对新生班,可以组织一次主题为“我们都是好同学”的班会,通过同学间的自我介绍、情景剧表演等形式使学生相互熟悉,友好相处。这种活动既是一个新集体必须要进行的基本活动,也是一次人际沟通的心理辅导。全面渗透的方法能构把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活动以及学校的其他例行活动结合在一起,便于发挥这几项工作在统一的育人活动中的整体功能。但要注意心理辅导有自身的目标和内容,不要让心理辅导被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所代替而丧失自己的特色。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势,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里得以全方位的展开。几乎所有的学科里都有许多程度不同的适用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境。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困扰,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的解决,这是心理辅导的重要资源,教师在备课与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掘这一资源,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4、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是辅导教师通过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互动来实现的专业助人活动,是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辅导或矫治,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困惑或压力,并促使学生学会自我调节,从而使个人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个别辅导也是最能体现因材施辅原则的方法,因此可以说个别辅导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辅导方式。比较常用的方式有个别交谈、电话咨询、信函咨询、个案研究等。它有效地增加了师生间的沟通,也为那些不愿露面的学生提供了辅导。
5、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也称小组辅导,指一组学生在辅导教师指导下,围绕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讨论训练等一定活动形式,使团体成员之间相互启发、诱导,形成共识与共同目标进而改变团体成员的观念和行为。团体人数少则四五人,多则十一二人。其成员多为同年级、同年龄学生,且有类似的待解决的心理困扰。团体辅导适用条件是:学生的心理问题与人际交往有关,且团体成员愿意在团体中探讨他们的问题。一个团体通常要活动十多次,每次时间为一课时左右。
每一种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都有它的优势和局限。因此,学校在心理健康辅导活动中,应多管齐下,多途径进行,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五、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方法
(一)会谈的技巧
会谈是心理辅导和咨询的基本形式与手段,会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与来访者的交谈获得其心理问题的基本情况,同时将咨询与辅导者的建议和要求传递给来访者。由于辅导者或咨询者在会谈过程中建立起与来访者的良好人际关系是辅导或咨询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掌握和熟练运用会谈技巧是辅导者或咨询者的最基本的要求。
1、倾听的技术
倾听并不是简单地听,它是全身心投人,专注地听。辅导员对当事人的谈话不仅仅是听听而已,还要借助各种技巧,真正听出对方所讲的事实,所体验的情感,所持有的态度。倾听的习惯和态度比倾听的技巧和技术更重要。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愿意说不愿意听,习惯于说不习惯听。倾听时应注意以下技巧:(1)充分运用开放性提问。在倾听时,通常使用“什么”、“怎样”、“为什么”等词语发问,让来访者对有关问题、事件作出较为详尽的反应,这就是开放性提问,这样的提问会引出当事人对某些问题、思想、情感等的详细说明。在使用开放性提问时,应重视把它建立在良好的辅导关系上,只有当事人对辅导员的信任,他才会在提问时作更多的回答。另外要注意问句的方式、语调,不能太生硬或随意。(2)恰当运用封闭性问题。这类提问的特征是以“是不是”、“对不对”、“有没有”、“行不行”、“要不要”等词语发问,让来访者对有关问题作“是”或“否”的简短回答。辅导员使用这种封闭性的提问,可以收集信息,澄清事实真相,验证结论与推测,缩小讨论范围,适当中止叙述等等。回答这些问题,只需一两个词、字或一个简单的姿势如点头或摇头等,简洁、明确。但过多使用封闭式提问,会使来访者处于被动的地位,压抑其自我表达的愿望与积极性,产生沉默和压抑感及被审讯的感觉。所以采用封闭性提问要适度,并和开放性提问结合起来(3)善于运用鼓励和重复语句。指直接重复或仅用某些词语如“嗯”、:“讲下去”、“还有吗”等,来强化来访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进一步讲叙。重复来访者叙述中的某些话语或内容,是鼓励对方韵一种主要方法。鼓励与重复除了促进会谈继续外,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引导来访者的谈话朝着一定方向深化。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技巧,然而正是这一简单的技巧,使辅导员得以进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展的形式表达给来访者。当会谈的一自然段落完成或一次会谈结束时,使用概述作为一个小结。影响性概述的作用之一是使会谈显得有结构,富有条理,避免会谈混乱。另一作用是使双方有机会对刚才的谈话作一番检查,强调某些重要内容,加深印象。第三个作用是为下一步会谈的主题做好准备。运用概述时,第一要条理分明,重点突出,第二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2、非言语技术
会谈并非只是说和听、问和答,人们不仅用口头语言说话,还要通过非言语的表情、声调、姿态、手势等进行交流。心理咨询与辅导是言语内容和非言语行为交互作用而达成的,许多时候,非言语行为所表达的信息比言语表达的信息更多、更准确、更真实。(1)目光注视。在人的面部表情中,眼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辅导员与来访者在会谈时,常会有目光的接触。通常辅导员注视来访者,表示对他的谈话感兴趣,而当辅导员讲话时,与对方视线的接触会少些。一般讲话多的人比听话多的人更少注视对方。如果一方开始说话了,就会先把目光从对方身上移开,说话结束时,又会重新注视对方。视线的接触在会谈时因谈话的内容、气氛、场合、辅助关系等,有不同的反应和表现形式。辅导员应注意自己的目光,如果对方谈话时,你却在那里看着别的东西,或者东张西望,目光游移不定,;就会妨碍来访者继续表达。目光的使用怎样比较合适呢?一般情况下,当你倾听对方叙述时,目光可直接注视着对方的双眼; 目光注视的范围以人的面庞为宜。另外,目光不要始终注视对方,如发现对方有意避开目光接触时,就不要紧盯着对方。(2)形体动作。人的姿态、手势是极为丰富的,是一种特殊的身体语言。作为辅导员在来访者面前,总的原则应是使自己的身体语言融人到辅导过程中,以有利于咨询与辅导。比如,会谈时,辅助一些手势能加强言语表达的含义。但会谈不是讲课和演讲,手的动作不宜过大,也不要对来访者指指点点。还有,在倾听来访者谈话时,使自己面对对方,身体略微倾向于来访者,并用点头示意等表示对对方的注意和肯定。另外,在来访者面前不必正襟危坐,但应注意姿态端正,不宜过于随便。如有些辅导员在来访者面前翘起腿,这是可以的,但翘起的腿抖动不停,让采访者心烦意乱就很不合适。总的原则是,在会谈中,身体既要真正表现出自在自如,又表现出对对方的真切关注。(3)声音特征。声音特征指说话的音量、音调、语速、语气和节奏等等。这些特征的变化,对辅导关系的建立和辅导的效果均会产生影响。来访者在听辅导员讲话时,说话的内容对来访者来说是理性化的东西,而从声调、语气中他可以感受到某种情绪和态度,而且由此诱发出来访者自身的态度和感情。那么,作为一个辅导
员,其声音能否让对方感到舒服、顺耳、温暖,就特别需要注意了。例如,当一个来访者进入辅导室的时候,辅导员语言表达的内容是欢迎和关心,但声音是淡漠和敷衍,来访者更相信声音的含义而不是语言的意义,因为语言比声音容易作假。只有对来访者真切的关心和尊重,辅导的语言中才有了灵魂,说的话语才会激动人心。为此应注意:辅导员说话的声音不要太大,以等于或低于来访者音量为宜;语速应稍缓,尤其是当来访者激动时语速加快,辅导员的语速应更缓,以平静对方;语调要有些抑扬顿挫,不要太平淡单调。还有一点,注意使用停顿,以引起来访者重视,集中注意力,产生领悟和思考等。(4)距离和角度。会谈时,与来访者的空间距离和相对角度也是一种重要的非言语行为,每个人都有一个无形的空间,以保持自己的独立、安全和隐私。侵入这一空间,就会产生不安、焦虑、不满和反抗。辅导中,双方相距太远会使对方产生冷漠、疏远、孤独的感觉;相距太近,又会使对方局促不安。双方距离的适宜性,因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室内和室外、同性和异性等等,就有区别。一般来说,不宜太远,接近一些较好。当然,所谓远近的距离,应以来访者觉得合适为宜。关于双方位置的角度以互成直角较好。因为完全正面相对,有使人产生无法回避
的感觉,易导致局促不安。直角相对既可以相向又可以侧身,能保持视线既不长久对视又可随时接触,使人感到轻松。(5)沉默。 会谈时出现沉默,并由此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会使双方不知所措,严重时会影响双方继续进行辅导的信心。对此,作为辅导员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惊慌失措,必须立即行动起来,率先打破沉默,引入辅导正题。出现沉默时,辅导员应迅速判断和分析沉默的形式:创造性沉默,自发性沉默和冲突性沉默。同时还要分析沉默是来自于辅导员还是来访者。在这些问题比较清楚时,应付沉默就会自如了。例如,当辅导员看到来访者陷入长久的沉默之中时,可以适时地问“能告诉我你在想什么吗”,如果来访者由于思考而沉默时,辅导员最好以微笑、目光、微微点头表示自己的关注、理解和鼓励,以等待对方打破沉默,若沉默时间过久,可以以关切的询问提示对方。总之,沉默并不可怕,表面上看,它可能是辅导中出现的危机,但也可能是一种巨大的转折契机。辅导员对沉默现象应予以高度重视,仔细分析,把握机会,跟踪追击,往往就会有大的。
(二)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改变方法
1、松弛训练法
也称放松训练法,它是一种通过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激活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辅导方法。目的在于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付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愤怒,即通过肌肉的放松,达到精神的放松,以此应付生活中产生的压力。一般来说,该方法是通过紧缩肌肉,深呼吸,释放现在的思想,注意自己的心跳次数等,帮助当事人经历和感受紧张状态和松弛状态,并比较其间的差异。如渐进性放松法,就是在安静的环境中采取舒适放松的坐位或卧位,按指导语或规定的程序,对全身肌肉进行“收缩一放松”的交替练习,每次肌肉收缩5~10秒钟,放松30~40秒钟。经过反复,使人自觉到什么是紧张,从而提高消除紧张达到松弛的能力。放松训练在学生平时产生紧张和焦虑时即可选用,特别是在考试前,因焦虑和紧张带来的压力,可以通过放松训练来缓解。
2、系统脱敏法
脱敏,就是脱离、消除过敏的意思。其含义是当学生对某种事物、人和环境产生过分敏感的反应时,辅导员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或人等不再产生敏感反应。如有的儿童害怕老鼠,看见老鼠就出现极度的恐怖感:惊叫、心跳加速、面色苍白等。对这种过敏反应,可在儿童信赖的人(父母、老师等)陪同下,在边从事愉快的事情同时,从无关的话题到关于老鼠的话题,从老鼠图片到老鼠玩具,从电视、录音机的老鼠形象到真实的老鼠,从远到近,逐渐接近放有老鼠的笼子,鼓励儿童去看、去接触,多次反复,直至儿童不再过度恐惧老鼠。脱敏法一般和松弛训练法结合使用,大致程序如下:进行全身松弛训练,放松身体各部位;建立焦虑刺激强度等级层次,由当事人想象从最恶劣的情境到最轻微焦虑的情境;焦虑刺激想象与松弛训练活动相配合,让学生作肌肉放松,然后想象从焦虑刺激的最轻微等级开始逐步提高,直到最高也不出现焦虑反应为止。若在某一级出现了焦虑紧张,就应退回到较轻的一级,重新进行或暂停。
3、满灌法
也叫暴露法、冲击法,就是给予当事人引起强烈焦虑或恐惧的刺激,从而使紧张焦虑或恐惧消失。冲击法一开始时就让当事人进人最使他感到焦虑或恐惧的情境中,或采用想象,或观看电影、录像,或直接进入真实的情境,使当事人经受各种不同形式的焦虑恐惧刺激,同时不允许求助的当事者采取闭眼睛、哭喊、堵耳朵等逃避行为。在反复的刺激下,当事人因焦虑恐惧而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困难,面色发白,四肢发冷等反应,但当事人最担心的可怕灾难却始终没有发生,这样最后焦虑和恐惧的反应也就相应减轻或消退了。国内外报道的“魔鬼营训练”就是采用此法,以提高训练者的心理素质。使用冲击法时,要注意:确立主要辅导目标,如找出引起当事人恐惧焦虑的人、物、事到底是什么;向辅导者说明此法的目的、意义、过程等,要求高度配合,树立坚强的信心和决心,不允许当事人有回避逃避行为,否则会加重恐怖与焦虑,导致辅导失败;辅导者可采用示范法,必要时和当事人共同训练;使用此法,必须对当事人的身心状况有充分了解,以免发生意外。
4、厌恶法
是指运用惩罚性、厌恶性的刺激,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想象,以消除或减少某种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它的一般原理是,把令人厌恶的刺激,如电击、呕吐、语言斥责、想象等,与当事人的某种不良行为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条件反射,以对抗原有的不良行为,进而消除这种不良行为。例如农村妇女为使孩子断奶,在乳头上涂黄连、辣椒或难看的颜色,使儿童吮吸时产生厌恶感或望而生畏,以达到断奶的目的。厌恶法可采用电击、药物、想象等方法。心理辅导常用的方法是运用想象产生厌恶以抑制不良心理与行为。想象厌恶法,是将辅导者口头描述的某些厌恶情境与当事人想象中的刺激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厌恶反应,以达到减少或中止某种不良行为的辅导目的。以性心理变态为例,当患者出现不良性冲动时,要他立即闭上双眼,想象眼前站着一个高大警察,或是想象被人当场抓住,在众人面前受到批评指责和羞辱的场面,想象在这种场合又如何身败名裂,无地自容,羞愧难忍,从而达到厌恶此种行为的目的。事实上此种方法,人们有时无意中常用。例如有的年轻人失恋后因对恋人念念不忘很痛苦,于是就想对方的坏处或体貌上的缺陷,从而抑制对方对自己的吸引力,摆脱苦闷,这样做就是厌恶法的运用。运用厌恶法辅导时,为达到足够的刺激强度可使用一些辅助器具或手段。如有强迫观念的当事人,可用橡皮筋套在手腕上进行厌恶训练,当出现某种强迫观念时,就接连拉弹橡皮筋弹打手腕,引起疼感;同时责备或提醒自己不要去想。拉弹次数和强度视强迫观念的出现和消退而定,直到问题消失为止。在使用厌恶法时要注意,因为它是一种惩罚的方法,带有一定的残忍性和非道德性,辅导者使用前应征得对方同意。一般应把它作为最后一种方法选择。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健康和心理健康?
2、试分析心理咨询活动的基本流程。
3、行为改变的主要手段和技术有哪些?
4、学校心理辅导和咨询应该遵循哪些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