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西方心理学流派简介 本章主要概念: 行为主义:现代美国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心理学流派之一,否认意识,以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根本特点。 精神分析:也称“心理分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在神经病治疗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注重神经病的分析和治疗,以潜意识的活动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并据此对人的心理和人格进行解释的心理学流派。 人本主义:即认为人性天生是善的,是自主的能进行自我选择的,并关心人的能力和潜能,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本性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研究对个人和社会进步富有意义一种心理学流派。 认知心理学:就是用将人脑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来研究并以此为指导来研究人们在现实环境中如何获得、加工、贮存和使用信息的科学。 1879 年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在此之前,虽然已经有了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但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心理学始终是作为哲学的附庸而存在的。实验心理学的诞生为心理学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不同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在本章中,我们将主要介绍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四个在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中具有较广泛影响的流派,以使读者对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有个基本的了解。 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是对美国心理学和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心理学流派之一。否认意识,以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根本特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早期行为主义,以华生为代表,其基本特征是:强调客观主义,强调以“刺激”和“反应”来解释行为,强调联结学习、外周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二是新行为主义,以托尔曼和斯金纳等为代表,其特征是:强调“刺激”和“反应”之间的中介变量、允许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对行为的内因做出推测、以操作主义的观点来解释中介变量;三是新的新行为主义,以班杜拉等为代表,其基本特征是:重视认知、思维等心理因素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认为认知、思维等过程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并强调客观的研究方法。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产生 ????行为主义心理学诞生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的。一方面,19世纪美国工业革命完成,使大量的农业人口变为城市人口,为了使他们迅速适应城市生活,国家急需对他们进行生活适应训练;另一方面,20世纪初期,美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迫切需要利用人的全部潜力来提高生产效率,最大限度获取利润,同时也需要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巩固资本主义统治,而生产效率的提高、社会秩序的稳定最终都必然要归结到“了解人的行为规律并据此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上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应运而生。 在哲学思想上,笛卡尔关于人的身体的机制的机械论和拉·美特利等人把人看作机器的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孔德的强调一切科学知识都必须建立在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的实证主义原则;以及强调立足于现实生活,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为作为主要手段,把获得效果作为最高目的的实用主义观点等都对行为主义的产生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从心理学自身发展来看,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深受他的老师、机能主义集大成者安吉尔的影响,“华生的行为主义正是把机能主义心理学合乎逻辑地推向极端,剔除原来残余的思辩的遗迹,把机能主义顺利地过渡到行为主义”。 此外,在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影响下的动物心理学的发展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诞生的一个重要基础,正如华生所想:既然我们能对动物的行为进行纯粹客观的观察和解释,那么也就能对人的行为进行纯粹客观的观察和解释。 二 、 早期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的大旗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树立起来的。华生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行为而不是意识,他主张采用客观的方法研究心理学,并提出了自己的行为主义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华生否定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识,而代之以行为,并认为行为就是由内在和外在的刺激而引起的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从而将人的行为简单地归结为“刺激——反应”的公式。与华生持类似观点的还有梅耶的生理行为主义、霍尔特的非正统行为主义、拉施里的大脑机制论、亨特的人类行为学和魏斯的社会生物行为主义等,他们都是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杰出代表,在这里我们将主要介绍华生的观点。 (一)、关于心理学性质和对象 华生在其作为行为主义宣言的《一个行为主义者所认为的心理学》一文中指出:行为主义的“理论目标就是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而行为的预测和控制必然要借助经验实证的研究方法,所以华生力主将心理学改造成一门自然科学,即只要凭借外在的观察就能描述其经验事实的实证科学。 华生在心理学学科性质上的这一论述必然要求心理学放弃对意识的研究,因为在华生看来,意识是不可以观察到的内隐过程,只能通过被试的内省报告来加以反映,这就违背了经验实证的原则。所以华生认为心理学不能研究人的意识,而应该研究人的行为,只有人的行为才是客观可观察的。 华生这里所讲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可观察到的外显的动作,也就是人和动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他将人和动物的行为和引起行为的环境刺激统统归结为“刺激”和 “反应”。刺激是指引起有机体行为的外部和内部的变化,反应则是指构成行为基本成分的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既然行为是由刺激和反应所构成,心理学就应该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和规律,确定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并以此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 (二)、关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上,华生极力反对采用内省法,而主张使用客观的研究方法。他所主张的客观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观察法 华生所说的观察法又可分为无帮助的自然观察和借助仪器的观察两类。前者也称自然状态观察法,可以了解引起反应的刺激及反应和动作的性质,但因为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因而很难控制外部无关刺激的干扰,只能是一种比较粗略的方法。后者实际上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实验法,即通过专门的精密仪器有效地控制被试和实验情境来研究人的行为,这种方法有利于控制无关刺激的影响,但由于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所以观察的结果不能很好地推广到现实生活中去。 2、口头报告法 华生认为在正常人身上都有一种观察自己身体内部所发生的变化并对这些变化进行口头报告的能力。甚至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下,人的某些行为变化只能通过语言的口头报告加以了解,语言在这时是唯一可观察到的反应。所以,对于人的行为研究来说,使用口头报告法不仅可能而且必须(仅限于正常人)。 华生在这里提出口头报告法受到了人们的责难,他们认为华生刚把内省法从前门赶出去,又以口头报告法的形式把它从后门迎进来。而实际上由于华生从根本上否认意识现象的存在,所以口头报告法所报告的只是被试自己的机体内部的变化,而不是心理和意识活动,与我们所理解的内省法是有区别的。 3、条件反射法 条件反射法最初是由巴甫洛夫提出的。巴甫洛夫在研究动物的消化现象时,把食物呈现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量。在实验中,他发现如果反复在给食物(无条件刺激)的同时呈现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能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声),这样次数多了,狗就逐渐学会了在只有铃声而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中性刺激与一个无条件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华生认为条件反射法是对口头报告法缺点的有效弥补。因为首先,口头报告法只适用于正常人身上,而条件反射法能适用于非正常的人群和动物;其次,条件反射法可以用来检验口头报告法所得结果的真实性。华生对条件反射法的重视是正确的,他运用该法对儿童情绪进行研究,并得出了很有价值的结论。 4、测验法 华生认为测验也是一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他认为已有测验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他们大多数都是和语言行为有关的,这就使得有语言缺陷的人不能运用这种方法。因此,他主张设计和运用不一定需要语言的,有明显外部表现的行为测验。 可以看出,在研究方法问题上,虽然华生认为应该完全取消内省甚至是语言报告是显然错误的,但他所提出的用客观的方法研究心理学,却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在心理学具体问题上的观点 1、感觉理论 华生的根本观点是反对心理学研究意识和心理活动,所以他从“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出发,在其理论体系中尽量避免使用“感觉”等一类传统心理学名词,而代之以“刺激”和“反应”等字样。如他以“视反应”、“听反应”等来代替传统心理学里的“视觉”、“听觉”等名词;又以“视反应错误”和“差别反应”来代替“错觉”和“差别感受性”等。他的这种做法使心理学的许多名词变得令人费解,而这些生僻的心理学名词所反映的仍然没有超出传统心理学所讨论的问题的范围,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对华生观点的偏激略见一斑。 2、情绪理论 在华生看来,情绪是一种遗传的类型反应,包括了整个身体机制的深刻变化,特别是内脏和腺体系统的深刻变化。所谓类型反应是指反应的各个细节都表现出一定的经常性、规则性,以及每当刺激(S)呈现时,差不多都是以同样的相继次序出现的反应(R)。华生认为,人有三种基本的或原始的情绪:即怕、怒、爱。人的各种复杂情绪都是在这三种原始情绪的基础上,通过条件作用而逐渐形成的。他把这三种基本的情绪的刺激和反应分类如下:1 怕。S:失持、大声。 R:呼吸停顿、惊跳、号哭,往往大小便失禁。 怒。S:身体运动受约束。 R:全身挺直、喊叫、呼吸一时停顿、面孔由红转青以及其他。 爱。S:摸抚皮肤和生殖器、骑在脚上、轻轻摇动等。 R:号哭停止、唧唧咕咕以及其他尚未确定的部分反应。 华生用条件反射法研究了情绪的发展变化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1920年华生应用条件反射对一个8个月大的名叫阿伯特的幼儿进行情绪实验,证明儿童害怕有毛的动物是后天习得的。实验开始时,先使阿伯特习惯于白鼠及其他带毛的东西,而且显得很高兴,然后用重击铁轨发出的高声做条件反射实验。几次之后,即使没有高声,孩子也开始表现出对白鼠的惧怕,而且不仅惧怕白鼠,还怕其他带毛的东西和动物,如兔、猫、狗、刷子等。据此,华生认为条件的情绪反应具有扩散或迁移的作用(不仅怕白鼠,还怕与白鼠有类似特征的刺激物)。华生此后的实验研究还表明,在适当条件下,人的条件情绪反应又可以分化开来,形成分化的条件情绪反应(除条件刺激白鼠外,其他刺激单独使用时皆不以敲击声来强化,则扩散消失,只对白鼠保留反应)。此外,华生关于如何消除不良情绪反应问题的研究表明,惧怕等不良情绪反应也可以用条件反射法通过“解除条件作用”来有效地得以消除。 3、思维理论 华生从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认为思维也是一种感觉运动的行为,是一种内隐的、无声的和供个人使用的语言习惯,更具体点说就是人们在思考问题时的一种自言自语状态。在这里,华生已经注意到了言语与思维的关系,是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 华生认为作为内隐的言语活动的思维同样是由一系列的肌肉运动所组成的,其中包括我们的喉头、面部、舌部、胸部肌肉运动,当然喉头运动是最主要和最明显的。人在进行思维时,这些部位的肌肉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只是我们觉察不到而已。 除此之外,华生认为还有一种非语言形式的思维,他提出,聋哑人说话时总是以肢体动作来代替言语词汇的,他们总是以肢体反应来进行思维的。甚至正常人在进行思维的时候,也不仅发生着潜伏的语言活动,而且还发生着潜伏的肢体运动和内脏活动,而当后面两种活动占优势时,非语言形式的思维就发生了。 4、人格理论 华生认为,人格是指“一个人在反应方面的全部资产和债务”。华生所指的资产包括已被组成的各种习惯的总和,社会化了的和已被锻炼过的各种情绪以及他们的可塑性和保持力,也就是个人对当前的或未来的环境的适应能力。而债务则是指在当前环境中不发生作用和阻止其对已改变的环境进行顺应的潜在因素。资产和债务相互作用的结果就形成了一个人的特殊人格特征。 华生进一步指出,人格是一切动作的总和,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各种习惯系统的最后产物。他把人的习惯系统分为公开演讲系统、沉思系统、恐惧系统、爱怜系统等,哪种习惯系统占优势,就会形成与之相对应的人格特征。 华生还认为人格是环境的产物,所以人格是可以通过改变人所处的环境来加以塑造的。在新的环境里,原来的习惯系统已经不能再发挥作用了,所以必须建立新的习惯系统以适应新的环境,原有习惯系统的改变必然导致人格的改变。他甚至设想通过重新安排生活来改造整个社会的人格。华生在这里把人看作是环境的消极产物,显然是不可取的。 (四)、环境决定论 华生否认行为的遗传。他说:首先,行为最后都可以还原为由刺激引起的反应,而刺激不可能来自遗传,所以,行为当然就不可能来自遗传了;其次,身体结构上的遗传作用并不导致机能上的遗传作用,华生承认在构造上的差异来自遗传,但他认为,由遗传而来的构造,其未来的形式如何,要决定于所处的环境;第三,华生的心理学以控制行为作为研究目的,而遗传是不可控的,所以遗传的作用越小,控制行为的可能性则越大。因此,华生否认了行为的遗传作用。他认为人的较复杂的行为的形成完全来自学习,尤其是早期训练。这就导致了他的环境决定论(或教育万能论)。在这个问题上,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断,即构造上的差异和早期训练上的差异足以说明后来行为上的差异。 华生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都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加以控制。所以他说:“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我可以用以培养他们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随机选出任何一个,不问他们的才能、倾向、本能和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们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或甚至于乞丐、小偷。”1 华生还提出了他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华生学习观点的基础是条件反射。他认为条件反射是整个习得所形成的单位。学习的决定条件是可以控制的外部刺激,所以不管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控制外部刺激而形成。这一学习规律完全适合于行为主义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所以华生十分重视学习。 新行为主义 早期行为主义者的心理学思想由于其与众不同,曾经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兴趣,但不久就因为其荒诞不经而为世人所诟病了。他们完全否认人的心理、意识的存在及行为的有目的方向和主动的性质,这导致他们在许多问题上的主观臆测与自相矛盾。这不仅引起了其他学派的批评,而且在行为主义内部也出现了分歧,一些行为主义者就不得不对早期行为主义的理论加以修正,所以,新行为主义的产生是早期行为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此外,新行为主义的产生还受到逻辑实证主义,尤其是操作主义的影响。操作主义强调,一切科学概念假如不能用可以观察的操作验证它,则所指的对象就是客观上不存在的,因而是没有意义的虚构。所以,新行为主义者把调节行为的心理活动看作完全等同于行为本身的一组操作,完全否认其与外部行为的差异,或者虽然承认对行为实现调节的内部的中介变量的存在,但仍否认其作为特殊的心理现象的存在。 下面,我们将对新行为主义几个主要代表人物的观点作一简要介绍,以使大家对新行为主义观点有一个大体了解。 (一)、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 中介变量理论 托尔曼认为,心理学不仅要研究由特定实验变量引起的行为反应,而且要研究为什么实验变量的变化会引起行为的变化。因此,他反对华生的“刺激——反应”公式,要求注意和分析有机体的内部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托尔曼把这种有机体的内部因素称为“中介变量”。 符号学习理论 托尔曼认为,所谓学习就是习得符号及其意义,所以我们可以把他的学习理论称为符号学习理论。为此,托尔曼提出了期待、位置学习、潜伏学习等概念,并引用一些经典实验加以验证。 (1)、期待 所谓期待就是有机体关于客观事件的意义(通常是指目标物的意义)的知识或信念。 埃利厄特以饥渴的白鼠为被试做迷津实验,在前9天将水放在迷津出口处作为目标物,白鼠很快学会了走迷津。到第10天,安排它们只是在饿着的情况下走迷津,同时在迷津出口处将水换成食物,结果发现白鼠走迷津所花的时间和错误率都明显上升,第11天则又恢复了原来的水平。这说明白鼠在后来的行动中是以前9 天形成的对水的认知和期待为依据的,因而导致了行为的紊乱,而在第11天,由于新近产生的对食物的认知和期待,使其学习水平得以恢复。 (2)、位置学习 在托尔曼看来,期待可以使动物习得目标物的意义,而位置学习则可以使动物习得关于刺激情境的意义。 为此,托尔曼设计了一个以白鼠为被试的高架迷津实验,图16-1。实验分为两组:甲组的白鼠从S1或S2出发到C后,都向右拐到达F1、F2分别找到食物,此为反应学习组;乙组的食物则固定放在F1处,白鼠从S1或S2出发,然后分别向右和向左拐,到达F1找到食物,此为位置学习组。结果发现乙组的白鼠仅仅尝试8次就能顺利通过迷津找到食物,而甲组的白鼠有5只通过72次的尝试仍未能成功,托尔曼认为,这足以说明学习所依靠的是认识到目标的符号及其意义(即认识到获取食物的途径),而不是获得一系列的机械运动反应(出发后向右拐),这也是乙组学习效果比甲组学习效果好的根本原因。 另一个实验是“阻塞”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6-2。在预备实验中,实验者设法让白鼠熟悉所有的通道,并学会按途径一、二、三的顺序作优先选择。实验开始后,实验者堵塞甲处,白鼠立即返回并选择了途径二;此后,实验者将障碍物设在乙处,结果大部分白鼠返回后没有选择途径二,而是直接选择了途径三,顺利到达了食物箱。在这里,白鼠好像已经意识到:乙处既阻塞了途径一又阻塞了途径二。这说明在预备实验中白鼠已经形成了对各通道环境的“认知地图”,白鼠正是根据这张“地图”来行动的,而不是根据盲目的习惯或路径的次序来行动的。 (3)、潜伏学习 所谓潜伏学习是指动物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学习也会发生,只不过其结果不甚明显,是“潜伏”的,也就是说,强化并非学习的必要条件。为说明这一点,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在阻塞实验中,将白鼠分为三组,甲组不给食物强化,乙组给予食物强化,丙组在前10天不给食物强化,从第11天开始给予食物强化。结 果如图16-3。在前10天,甲组和丙组由于未受强化而学习进步较慢,乙组则进步较快;从第11天开始,丙组的进步加快,甚至超过乙组。托尔曼对此作了这样的解释:甲、丙两组在前10天没有受到食物强化,但仍对迷津进行了探索,形成了“认知地图”,只不过没有表现出来而已(托尔曼称这种现象为“潜伏学习”),后来丙组受到食物强化时,这种强化便推动了白鼠运用已形成的“认知地图”进行学习,使错误率明显下降。这个实验说明,强化确实能促进符号学习,却不是符号学习的必要条件。 (二)、斯金纳的操作——强化学说 斯金纳把人和动物的一切行为都看作为刺激和反应的关系,而反应就是一系列的操作,不论是内隐还是外显的行为都是一样,行为受刺激的控制,安排好刺激就能控制好行为。 斯金纳将有机体的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前者指华生所说的由特定的可观察到的刺激所引起的行为;后者指在没有任何可观察的外部刺激的情境下的有机体的行为,它是有机体主动适应环境的结果,如白鼠按压杠杆的行为就是为了得到食物。斯金纳所要研究的正是操作性行为,而操作性行为形成的关键是强化。 操作——强化学说 斯金纳的操作——强化学说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和维持、强化与分化、及时强化等原则。 (1)、强化是塑造行为的基础。他认为,只要我们很好地了解强化的原理和控制强化的技术,就能很好地控制行为反应。如果一个人做了什么动作而得到强化,这个动作后来出现的概率就会明显提高,强化次数越多,动作越巩固,人的操作性行为也就建立起来了。 (2)、及时强化有利于行为的维持和发展。要使人或动物形成持久的行为习惯,就必须进行及时强化,如果人或动物的某一行为长期得不到强化,就会消退。如学生的某一良好反应未能受到教师的充分关注和表扬,学生便会逐渐放弃这一行为。 (3)、强化也是行为分化的重要原因。分化是指通过强化有机体行为的某一特征,如强度、持续时间等,使动物逐渐形成有选择性的反应。如斯金纳在训练白鼠按压杠杆时,一开始对任何力量的按压动作都给予强化,但后来只对其超过一定力量的按压动作给予强化,慢慢地白鼠就学会了用一定强度的力量去按压杠杆,形成了有选择的反应。 (4)、强化的种类与程式。 斯金纳认为强化可以分为两类:积极强化与消极强化。前者指当有机体出现了我们所期望的行为后即给予一个愉快的刺激,如给予奖赏;后者指一直给予有机体所厌恶的刺激,直至我们所期望的行为出现才停止,如给予惩罚。这两类强化的目的是一样的,即为了形成我们所期望的行为。 强化的程式是指反应在什么时候或多频繁地受到强化。斯金纳认为强化的程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表16-1 强化程式的分类 连续式 (即时强化) 对每一次或每一阶段的正确反应予以强化  间隔式 (延缓强化) 时间式 定时距式 强化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    变时距式 强化的时间间隔是变化的   比率式 定比率式 强化与反应次数之间呈一定比率    变比率式 强化与反应次数之间的比率是变化的   在实际运用中,这些强化程式各有所长。连续式的强化在训练新行为时最为有效,而间隔式强化比连续式强化具有较高的反应率和较低的消退率。定时距式由于有一个时间差,所以反应率较低,但在时间间隔的末了反应率上升。定比率式对稳定的反应率较为有利,而变比率式则对维持稳定和高反应率最为有效。 操作——强化学说的运用 斯金纳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不满意,于是,他根据他的操作——强化学说设计了一种教学机器,在这种机器里放有编制好的教学程序。所谓教学程序就是将一门学科内容分成一系列具有逻辑联系的知识项目,并以问题的形式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排列。学生只有正确回答了前面的问题才能开始下一个程序或问题的学习,这被称为“机器教学”或“程序教学”。 机器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许多优点:(1)能保证学生在每一步学习结束时都能受到及时强化,因而能对学生的学习起积极的激励作用;(2)传统教学中的教师只能按一般学生的平均水平教学,很难照顾到尖子生或后进生的需要,而机器教学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自己的学习进度,有利于个别教学;(3)机器教学可以集中全国的优秀教师编制教学程序,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但与此同时,机器教学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1)机器教学中,学生只能按机器呈现的步骤进行学习,而不便于学生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更不能使学生了解某一学科领域的新近研究成果及其来龙去脉,不便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知识的结构;(2)在机器教学中学生只能按照机器提供的正确答案进行学习,而不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更不可能与机器争辩,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3)只能进行纯粹的知识教育,而无法代替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新的新行为主义 20世纪60年代,行为主义所信奉的逻辑实证主义、操作主义、严格意义上的环境决定论以及将人的行为等同于动物的行为的观点越来越受到质疑,人的内部心理过程这一曾被行为主义者排斥在心理学研究范围之外的范畴又重新被许多心理学家所关注,一种新的心理学研究范式——认知心理学开始悄然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新行为主义者主张采用折中的方法,试图在坚持行为主义基本信念的基础上,引进和吸收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这便导致了新的新行为主义的诞生。新的新行为主义的代表观点主要有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罗推尔的社会行为学习理论和米契尔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在这里我们将主要介绍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所谓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1在观察学习中观察者不必直接做出反应,也不必亲自体验强化,而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并观察他人接受一定的强化就能完成学习。观察学习不等同于简单的模仿,它是从他人的行为和后果中获得信息,最后做出行为决策的过程。其中既可能有模仿,也可能不仅仅包含模仿。如小学生看到自己的同伴在上课时做小动作而受到的老师的惩罚,于是懂得了在课堂上不能做小动作的道理,这不仅仅是一个模仿的过程,而已经包含了对他人行为后果的认知,具有明显的认知性。 班杜拉将观察学习分为四个基本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和动机过程。 (一)、注意过程。即对榜样的知觉,它决定着学习者在大量的榜样事件中选择什么作为观察的对象,并决定着从正在进行的榜样事件中抽取哪些信息,调节着观察者对榜样事件的探索和知觉过程。 (二)、保持过程。即榜样信息的储存,也就是记住他们从榜样情境中了解到的行为,并把它们转化成符号(表象和言语)保持在记忆中。 (三)、复制过程。也就是个体将表象和语言符号转换成适当的行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以原有的内部形象为指导,进行重新组合而形成新的反应模式,是一个由概念到行为的过程。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复制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自我效能感就是一个人相信自己能成功地执行产生一个特定的结果所要求的行为。如果学习者不相信自己能胜任某一个任务,他们就不能继续做一个任务。 (四)、动机过程。通过以上三个过程之后,榜样行为基本上为观察者所掌握,但并不一定能表现出来。动机过程即是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奖励,一定的行为只有受到一定的强化时才能表现出来。班杜拉认为这种强化有四种:一是直接强化,即如果某一行为能导致有价值的结果,人们便倾向于执行它;二是替代性强化,即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受到强化,如看到他人成功的行为,能增强自身表现这种行为的倾向,反之则减少表现这种行为的倾向;三是自我强化,即个体以社会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当符合标准时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反之进行自我批评;四是自我调节,即个体按自己的一套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由此奖励或惩罚自己。 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也称“心理分析”,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奥地利,由维也纳医生弗洛伊德所创始,是西方心理学中颇有影响的流派之一。由于它是在神经病治疗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它并不关注传统心理学对诸如感知觉、注意、意识等的研究,而只注重神经病的分析和治疗,它以潜意识的活动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而提出了对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解释。1911年后,精神分析学派内部出现了分裂,继弗洛伊德之后,先后出现了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以及更后来的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和社会文化学派。 一、精神分析的产生 首先,精神分析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根源。一方面,19世纪末的奥地利经济上已经发展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大资产阶级生活腐朽,中小资产阶级纷纷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活悲惨;政治上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不断,整个社会动荡不安,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另一方面,19世纪末奥地利严格的社会禁忌,尤其是两性关系的禁忌使得人们正常的性本能受到压抑,造成人们精神上的创伤和内部紧张的冲突状态。以上两方面的原因直接导致了人们神经症和精神病发病率的提高,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正是为解决这一日益迫切的社会问题而产生的。 其次,精神分析的产生也有其文化思想渊源和心理病理学的背景。在心理学思想方面,弗洛伊德主要受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观点、莱布尼茨的微觉说和赫尔巴特“意识阈”概念的影响;在哲学思想方面,叔本华的无意识意志、尼采的“超人哲学”、“权利意志”等都对弗洛伊德的思想产生过重大影响。此外,维也纳医生麦斯麦使用的“使患者进入昏睡状态给以治疗”的“麦斯麦术”(即后来的“催眠术”)也对弗洛伊德的理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一)、关于精神分析的对象和方法 弗洛伊德与传统心理学不一样,他把无意识现象和内容以及性本能作为精神分析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在弗洛伊德看来,无意识远比意识重要,他认为无意识在人的全部精神生活中占主要地位,他把人的无意识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前意识是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可以从无意识中回忆起来的部分,它担负着“稽查者”的任务,使潜意识里那些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被压抑的本能和欲望不能进入意识之中。潜意识则是精神分析的核心部分,是人的无意识中不能被我们知觉的被压抑的不为社会所接受的那部分,它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以及与本能冲动有关的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虽然它们不能被我们所知觉,但它们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却起着巨大的作用,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受它的影响,它是人格的主宰。 弗洛伊德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独特性。这些方法主要有:1、自由联想法。即让患者在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进行自由联想,如实地报告他们脑海里所浮现的一切内容,无论它是多么的荒诞离奇或毫无意义。精神分析者则对患者的报告进行分析和解释,直到找出双方都认可的发病原因。2、梦的分析。即企图通过对精神病患者梦境的分析,找出梦所代表的真正含义,进而揭示患者被压抑的欲望,达到治疗的目的。3、对日常生活的分析。弗洛伊德认为,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过失行为也是人的潜意识欲望的反映,所以通过对人在日常生活中种种行为的分析,就可以探知个体潜意识的内在动机。 (二)、本能论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原始冲动和内在驱力。他进一步将人的本能分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生的本能 包括性本能(里比多)和自我本能。在弗洛伊德看来,性本能是人的一切内在的潜力,它驱使人们去追求自我实现,他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和快感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性有关。所以,弗洛伊德所谓的“性”包含的意义是极其广泛的,正因为如此,弗洛伊德被认为是一个“泛性论者”。自我本能则是指人类害怕危险、保护自我不受伤害的本能。性本能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人性的改变,自我本能长期受阻则导致死亡。可见,性本能和自我本能都最终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弗洛伊德把它们合称为“生的本能”。 死的本能 这是弗洛伊德后期提出的一种本能概念,它是指某种侵略的或自我毁灭的本能。死的本能指向外部时表现为攻击、侵略和破坏;指向内部时则表现为自我谴责、自我惩罚,甚至是自杀等。 (三)、人格理论 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构成。 本我是原始的、本能的、在人格中最难接近、并且最强有力的部分,相当于无意识,其中以性本能为主。当有机体受到外界刺激,产生某种紧张状态时,本我就会不顾一切地去寻求欲望的满足或紧张状态的消除,以取得最大的快乐和最小的痛苦。所以,本我是依快乐原则行事的。 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相当于人的意识结构部分,处于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对本我进行控制和调节。使本我以适当的手段和形式来满足欲望和解除紧张状态。自我不能脱离本我而存在,本我为自我提供能量,而自我则按现实原则调节和控制本我的活动,使之以适当的手段和方法来满足欲望和解除紧张状态。如果说本我代表情欲,那么自我所代表的就是理性。 超我则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它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超我按至善原则行事,监督自我去限制本我的本能冲动,这种监督作用主要是通过良心和自我理想实现的。前者是超我中消极的、惩罚的和批判的部分,它告诉个体不能违背良心,指导个体应该怎样活动;后者是由积极的、抽象的雄心和理想所构成,它要求个体为之奋斗。 超我和自我都对本我进行控制,但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盲目的激情以保证机体免受损害;而超我则有是非标准,它不仅力图使本我延迟得到满足,而且可能使本我完全得不到满足。 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的里比多(性本能)的兴奋中心不一样,把人的心理性欲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口唇期(0——1岁) 这一时期个体的快感中心在嘴唇,婴儿的大部分活动都与口唇有关,如吮吸、咬、吞咽等。弗洛伊德甚至认为成人抽烟、酗酒等行为,都是口唇快感发展的结果。此时口唇活动如未加限制,就会表现出乐观、慷慨、开放、活泼等积极的人格特征;反之,严格限制则会在成年后表现出倾向于依赖、悲观、被动、猜疑和退缩等消极人格特征。 (2)、肛门期(1——3岁) 此时儿童的性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以排泄活动、抹粪甚至是玩弄粪便为快乐。此时儿童的排泄活动如不加限制,就会形成肮脏、残暴、无秩序和浪费等性格倾向;反之则表现出清洁、忍耐、吝啬和强迫等倾向。 (3)、前生殖器期(3——6岁) 这一时期性本能集中到生殖器上,性器官成为儿童活动快感的中心。这一阶段的儿童变得依恋父母中异性的一方,即男孩依恋自己的母亲,女孩依恋自己的父亲,这分别被称作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也称俄狄普斯情结和爱勒克屈拉情结)。弗洛伊德认为这两种情结如未得到正当解决,成年后就不会形成与年龄、性别相符的人格特征。 弗洛伊德认为通过以上三个时期的发展,一个人的人格就基本定型了,所以说,0——6岁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 (4)、潜伏期(6——12岁) 此时儿童的性本能呈现出一种停滞或退化状态。儿童的兴趣中心由父母方面转移到其它事物(如学习、游戏等)上,而且在日常交往中表现出排斥异性的倾向,不屑与异性交往。这种心态直到青春期才有改变。 (5)、生殖器期(12—— ) 这一时期又称青春期,女孩从11岁开始,男孩从13岁开始。这一时期的个体在身体和性上基本趋于成熟,性的能量突涌出来,容易产生性冲动。此时的个体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成熟的完美状态,所以在人格上也达到了最理想的水平,但实际上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个水平。 (四)、关于梦的理论 梦的学说也是弗洛伊德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梦是一种被压抑的欲望的象征性的满足。他说梦中的欲望主要是性的欲望,哪怕是最天真无邪的梦也包含着粗野的色情成分,这也是其坚持“泛性论”的必然结果。 弗洛伊德把梦境分为显梦和隐梦两种。显梦即人们真实体验到的梦,而隐梦则是指梦的真正含义,即梦所象征性地表现的被压抑的潜意识中的欲望。那么,隐梦是如何转变为显梦的呢?弗洛伊德认为这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凝缩(Condensation)。即把隐梦中所要满足的欲望予以集中简化,以一种象征性的事物或形式出现。如梦到采花,这里的花就可能是他许多喜爱的事物的集中和简化。 2、移置(Displacement)。即把隐梦中的内容加以转移,用显梦中不重要的部分代替隐梦中重要的部分。如有人梦到自己做客时因忘了带手杖而返回女主人家,实际上其真正的目的不是拿手杖,而是想再看一眼漂亮的女主人。 3、象征(Dramatization)。即以具体的形象代替抽象的欲望。如一个妇女梦见自己被马践踏,其实是代表她内心里顺从了男性的要求。 4、润饰(Elaboration)。即醒后把梦中无条理的材料加以系统化来掩饰真相。 (五)焦虑及自我防御 弗洛伊德认为焦虑可以分为三类:现实性焦虑,即由外界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引起的消极情绪体验,如对自然灾害、战争等的害怕就是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即当个体意识到自己的本能冲动将会产生某种不良后果时所产生的焦虑;道德性焦虑,即由于个体的行为违反了个人的良心或社会标准而引起的一种内疚的情绪体验。作为人格的某种焦虑状态,既可以是单一的某种焦虑状态,也可能是两种或三种焦虑的混合。 弗洛伊德认为要消除焦虑状态,除了用理性的方法来加以预防和解除外,还可以采用否认和歪曲现实的非理性的方法来实现,这种非理性的方法被称为“自我防御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八种: 1、压抑,即把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及个人无法接受的欲望和冲动压入潜意识中使之遗忘。弗洛伊德将这种压抑分为两类:一是阻止某些威胁性的内容进入意识的“原始压抑”;二是强迫某些威胁性的内容退出意识领域的“真正压抑”。 2、投射,即把自己内心存在的不为社会所接受的欲望、态度转移到他人身上或归咎于自身之外的其它原因。 3、移置,即个体将自己对某人或某事的不良情绪反应转移到其他人或事物身上加以发泄。如某人在单位上受了领导的批评,回家后就训斥孩子以发泄心中的不快。 4、否认,即对那些曾经引起自己痛苦体验的事实予以否认,以逃避现实。如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这样安慰自己:学习不好没关系只要能力强就行,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否认。 5、反向,即个体在潜意识里出现某种不愿为别人所知的欲望时,却用与欲望方向相反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 6、认同,即个体因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挫折感时,就将自己比拟为其他成功人士或幻想中的强者,在心理上体验其成就,从而减少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 7、退行,即个体以不符合自己年龄特点的较幼稚的行为来应付当前紧张的困难情境,以引起他人的同情或注意,以减轻自己的焦虑。 8、升华,即将原有的冲动或欲望,用社会所认可的比较崇高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如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就是他们某种欲望的升华。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阿德勒和荣格都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但后来由于观点上的分歧,他们分别于1911年和1914年离开弗洛伊德,创立了自己的心理学体系。 (一)、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追求优越”和“自卑”是阿德勒整个心理学体系的两个核心概念。阿德勒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向上意志”的支配,促使人们不断地去完善自己,这就是阿德勒所说的“追求优越”,而“自卑”则是指推动人们追求优越的动力,阿德勒认为所有的人或大多数的人都在生理器官某一特性的发展上比不上别人,或存在着某种神经的缺陷和社会障碍,这是人的自卑感产生的重要原因,人们为了不断弥补这些缺陷,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去寻求补偿,以达到优越的目标。 与弗洛伊德所不同的是,阿德勒认为人的行为不取决于生物学意义上的性本能,而是由社会力量决定的。为此,他提出了“生活风格”、“出生次序”、“社会兴趣”等概念。阿德勒认为,每个儿童所生活的情境都是不一样的,在这些不同情境中,儿童总是按照自己独立的方法去克服自己的自卑感,追求优越的目标,从而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行为方式或模式,这就是“生活风格”。在“生活风格”概念的基础上,阿德勒进一步提出“出生次序”这一名词,他认为在一个家庭中,儿童的出生次序会影响他们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他认为长子经常遭受失败的命运,因而比较孤独、倔强、敌视;次子则怀有野心,总是希望制服老大,表现出反抗和嫉妒,能较好地适应环境;第三个孩子或最后一个孩子则常受娇惯而容易在行为上出现问题。“社会兴趣”则是指人们作为社会的一员,应该对创造人类和谐友好的生活、建立美好社会负有责任。在阿德勒看来,如果一个人的“社会兴趣”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就会对生活意义产生错误的认识,以致形成错误的“生活风格”,进而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与弗洛伊德最大的分歧在于对“里比多”的理解不一样,如前所述,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完全是性本能,而荣格则认为“里比多”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其中既包括性本能,也包括生长的本能,也就是包括了所有的动机。可见,荣格在这里扩大了“里比多”概念的外延。 荣格认为人格是由“意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所构成。“意识”是人心灵中唯一能被个体所直接感知的部分,其核心是自我,包括知觉、记忆等,是使人适应现实环境的联系通道,对从外界进入心灵的内容进行筛选。“个人潜意识”则是指发生在个体身上与个体经验相联系的被压抑或被遗忘的一切冲动、愿望和模糊的知觉的总和,它是潜意识中有可能被回忆起来的部分。“集体潜意识”则处于“个人潜意识”之下的人格最底层,它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做出的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1与“个人潜意识”是后天习得的相比,“集体潜意识”则是先天遗传的,也是很难被我们所意识到的。它主要包括人格面具(人在公共场合总是以对自己有利的被社会认可的良好形象出现)、阿妮玛(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成分或意象)、阿妮姆斯(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或意象)和暗影(人的心灵中遗传下来的最黑暗、最隐秘、最深层的邪恶倾向)等内容。可见,对潜意识的不同理解是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又一理论分歧。 除此之外,荣格认为人总是在不断地创造性地追求着某种目标的,所以人格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而弗洛伊德则认为人格是由过去的经验决定的,是固定不变的,这也是他们主要的理论分歧之一。 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和社会文化学派 弗洛伊德、荣格和阿德勒的精神分析理论在心理学史上可以归结为古典的精神分析学派。与此相对应的则是新精神分析学派,也就是“在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方面并没有完全脱离弗洛伊德的体系,而同时又按照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对古典精神分析又加以变通、修饰和扩充的理论”2流派。其中就包括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和社会文化学派。 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是经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的过渡,最后由哈特曼确立起来的一个精神分析派别,其主要观点是:“强调自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认为自我可以不依赖于伊底(本我),它具有自己的能量来源、动机和目标,并且在不同的发展进程中都有自己不同于伊底的起源。……把自我看作是负责智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种独立的理性的指导系统”1,这与弗洛伊德否认自我的独立性的观点是不同的。 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则是酝酿于20世纪30年代末,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的精神分析派别,其代表人物有霍妮、弗洛姆等,其主要观点是:强调精神病因学的社会因素,重视社会和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而否认弗洛伊德关于性本能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 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它既反对心理学中出现的人性兽性化的倾向,又反对其机械化倾向,他们相信人性天生是善的,是自主的能进行自我选择的,他们关心人的能力和潜能,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本性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研究对个人和社会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在方法论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人格发展进行整体分析和个案研究。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 人本主义心理学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诞生在美国,是具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的。二战后的美国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空虚、道德沦丧、少年犯罪、种族歧视、失业等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的强烈对比;美苏军备竞赛给人们心理上带来的巨大压力,使得许多人感到强烈而持久的精神压抑。同时美国社会内部各种矛盾的激化导致了个人主义的泛滥,这种消极的价值观使人们深深地陷入了更深的无价值感中;此外美国社会对教育改革的呼吁以及人类潜能运动的发展也促使了社会各界对开发人的内在潜能、重新发现自我和人的尊严的重视。这一时期,西欧强调精神生活价值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和强调对精神生活进行经验描述的方法论在美国学术界开始传播。在这些社会的和意识形态的因素的推动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应运而生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马斯洛和罗杰斯。 二、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根据他对人类基本需要的理解,将人的需要分为7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马斯洛看来,如果一个人的七种需要都得到满足,将会有最充分最旺盛的创造力。并且这七种需要是具有层次性的,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才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每一时刻最占优势的需要支配着一个人的意识,成为组织行为的核心力量。另一方面,马斯洛又指出虽然人的需要有一定的层次,但这种层次的顺序并不固定,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顺序是可以改变的,如有的人把自尊看得比爱更重要,富有崇高理想和价值观念的人,为了追求真理、实现理想可以抛弃自己的一切。(具体内容参阅第八章第二节) (二)、自我实现与高峰体验 1、自我实现理论 (1)、什么是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是在其它需要都得到满足后才出现的,那么究竟什么是自我实现呢?马斯洛认为它是“完美的人性”的实现,即人的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造等特性或潜能的充分实现,是充分的“认识和承认了人的内在天性”,是“在个人内部不断趋向统一整合或协同动作的过程”,是“在超越物质需要的直接缺失性的动机之上的高层精神境界”。 (2)、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 在对自我实现含义理解的基础上,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应该具有以下良好的人格特征:能准确、充分地认识现实,并与现实保持良好的关系;能接纳自然、他人和自我;自发、真率和自然;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有独立和独处的需要;自主;有反复欣赏生活的能力,并对周围的事物具有持续的新鲜感;有高峰体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与少数人建立深入、良好的关系;民主的性格结构;能对方法和结果进行辨别,有明确的伦理道德标准;善意的、富有哲理的幽默感;富有创造性;很强的独立性等。1 (3)、通向自我实现的途径 自我实现者在具有许多良好的人格特征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其人性中的一些弱点,如憨直、挥霍、轻率;易激怒和烦恼;虚荣自夸;甚至是冷酷无情。所以,即使是自我实现者,也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结构。马斯洛提出了以下几条具体的修养途径:第一,要充分地、活跃地、无我地体验生活,全身心地投入某一事件而忘怀一切,不要有太多的自我意识;第二,做出趋向于发展而不是防御、畏缩的行为选择;第三,要在现实生活中敢于暴露出自我,积极适应外界环境,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第四,要诚实、不搞隐瞒和欺诈,遇到问题要有反躬自问的责任心;第五,认真对待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看准的事就勇敢地去做,不要谨小慎微;第六,要勤奋、努力;第七,能创造条件使“高峰体验”经常出现,以顺利达到自我实现;第八,通过以上七个步骤,最后发现自我的生物学本性和先天本性,认为那是不可逆转或很难改变的,自我实现就是这样的成长过程。 2、高峰体验 (1)、什么是高峰体验 马斯洛这样解释高峰体验:“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有可能是转瞬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欢乐至极的感觉”,2凡是产生这种体验的人,“都声称在这类体验中感到自己窥见到了终极真理、事物的本质和生活的奥秘,仿佛遮掩知识的帷幕一下子给拉开了。……像突然步入了天堂,实现了奇迹,达到了尽善尽美”3马斯洛就把这种心理体验称为“高峰体验”。它是每个人都可以产生的在自己生活中最幸福的高峰时刻迸发出的一种短暂的极乐感受。 (2)、高峰体验与自我实现的关系 首先,“高峰体验”是一种身心融合、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此时的人有一种返归自然或与自然合一的快乐情绪;而自我实现作为人的本性的实现和天赋的表现也是人与自然的合一。因此,人在自我实现时必然更多地产生高峰体验。 其次,高峰体验是通向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自我实现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而是一种动态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通向自我实现的每一步,都会出现高峰体验,它似乎是一种引导,引导人们达到更完善的自我实现。 三、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体系 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甚至在马斯洛之前就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罗杰斯的核心理论是“人格的自我理论”和“患者中心疗法”。 (一)、人格的自我理论 罗杰斯认为人类有机体是“积极主动的、自我实现的和自我指导的”,并于1951年提出了他的“人格自我理论”。这种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有机体有一种先天的最基本的“自我实现”的动机,所有其他的动机都是“自我实现”动机的不同表现形式,自我实现指的是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驱力,也可以说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人格就是一个人根据自己对外在世界的认知而力求自我实现的行为表现。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把“自我”从环境中区分出来,这就产生了个体整个经验中的“自我”经验。这里所说的自我是指个人的独特的思想观念、知觉以及对事物的态度。除此之外,罗杰斯还提出了理想自我的概念,即个体最愿意具有的自我概念。当自我概念的水平略低于理想自我的水平时,个体就会产生自尊,对未来充满乐观的态度,并有取得成就的冲动;若自我概念的水平距理想自我太远,则会产生自卑感。 他认为如果一个人的经验(自我概念和实际经验的总和)同他与生俱来的自我实现的趋向相一致,他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经验,反之产生消极经验。个体除了这种直接的机体经验外,还有一种由别人对有机体的行为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经验。当一个人产生了积极的机体经验,同时又受到别人的积极评价和尊重时,他的人格就能健康正常地发展;反之,当一个人体验到自己如果不按他人事先确定的方式去想或做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时,就会产生焦虑情绪,并可能采取某种防御机制,歪曲或回避真实感情,引起人格的混乱。基于这一点,罗杰斯认为只要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我们每一个人的人格都可以得到完满的发展,逐步实现自己的全部潜能。 (二)、患者中心疗法 罗杰斯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应该是其关于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他的“患者中心疗法”已成为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重要内容。患者中心疗法的基本做法是鼓励患者自己叙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患者中心疗法主张在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患者的行为(现在的和过去的)做出分析性的解释或对患者的诉说进行任何指导,治疗者所要做的只是对患者的诉说做同情式的倾听,并作简单而适当的重复,帮助患者澄清自己的感情和态度,减少内心冲突,更好地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更好地适应生活,达到自我治疗的目的。因为他们相信患者具有发展的潜力和自我导向的作用,况且“材料是患者提供的,治疗者的作用只是帮助患者接受和澄清他体验到的诸种情绪”。1罗杰斯认为患者中心疗法的关键是要建立患者与治疗者之间的良好心理气氛。为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治疗者对患者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因为患者都有一种受到别人关注的需要。这主要是指治疗者要对患者热情、尊重、喜爱、接纳,即使在患者叙述某些不为社会所接受的感受和行为时,治疗者也不能表现出鄙视或冷漠的态度。 2、真诚一致,治疗者本人应该是表里一致的,也就是说,他的想法和他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或行为应该是一致的,而不应该有虚假做作的表现。 3、同情性理解,即治疗者应该站在患者的角度,深入其内心,设身处地地体会患者当时的感受和想法,并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使患者切实感受到被人倾听和理解。 4、必须使患者知觉到治疗者的同情性理解、真诚与关注,以便建立融洽的、富有建设性的交流关系。 第四节 认知心理学 一般地说,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心理学都可以称为认知心理学,这是广义上的认知心理学;而我们平常所说的认知心理学则更多地是指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就是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科学,所谓信息加工的观点就是将人脑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索尔索在其《认知心理学》一书中指出:“认知心理学论述我们如何获得世界中的信息,这些信息如何作为知识得以再现和转换,它们如何被储存,以及如何用以指导我们的注意和行为。它研究全部范围的心理过程——从感觉到知觉、模式识别、注意、学习、记忆、概念形成、思维、想象、识记、语言、情绪的发展过程”。1简言之,就是研究人们在现实环境中如何获得、加工、贮存和使用信息的科学。 认知心理学的产生 认知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开始得到迅速发展。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尼塞的《认知心理学》一书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认知心理学的产生是心理学本身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行为这一否定意识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的极端观点越来越站不住脚,这就使得心理学的研究重心重新向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偏移,如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的认知行为主义理论实际上已经蕴涵了某些认知心理学的成分,所以说认知心理学的产生与行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外,格式塔心理学强调认知的整体性和认知结构的观点、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勒温的拓扑心理学等都对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产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信息理论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是认知心理学产生的重要外部条件。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作为三种理论思维的方法启示着认知心理学家从系统、信息、控制的角度去考虑人脑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并借用这些理论中的科学术语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阐释。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则使人脑与计算机信息加工系统的类比成为可能。 实际应用的需要是认知心理学产生的重要社会基础。一方面,二战后生产自动化的出现,急需了解人在每一时刻能接收和加工的信息的数量、信息的选择和编码、注意的转换与保持以及其他心理过程在特定条件下的特点,以保证人——机系统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对智力开发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教育改革实践也要求关注学生内部心理过程及其活动规律,这些无疑都促使了认知心理学的产生。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认识活动,如人的感知觉、注意、表象、记忆、思维、言语等。它试图通过对人的认识活动的研究,揭示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和心理机制、探讨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建立心理过程的计算机模型,实现机器的自动化控制。 (二)、研究方法 认知心理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法、观察法和计算机模拟三种: 1: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条件或创设一定情境,以引起被试的特定心理活动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实验法在认知心理学中最典型的运用是反应时实验和眼动实验。 反应时是指从刺激呈现到被试做出明显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我们可以假设,人们完成某项任务所用的时间总和等于对该项任务各个环节进行信息加工所用时间的总和。这样我们就可以设计两种操作过程大致相同的反应时作业,并在其中一种作业上增加或减少一个环节,那么两种操作的反应时之差就是信息加工在该增加或减少的环节上所用的时间。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反应时来推测人的内部信息加工过程的特点。 眼动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在被试注视一定对象进行某种认知活动时,让一束微弱而无害的光射向被试的眼球,从眼球表面反射回来的光线就记录了被试眼球运动的情况,通过对眼球运动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间接推知被试的内部加工过程。 2、观察法 观察法又分为外部观察法和自我观察法。外部观察法即通过对正在从事认知活动的个体的外显行为进行观察而间接推知人的行为发生的内部机制;自我观察法,又称“出声思考法”,即让个体在进行某项智能活动时,把自己的想法大声地如实地报告出来,这样研究者就可以直接了解人的内部思维过程,以利于研究。 3、计算机模拟 计算机模拟主要是将关于人的认知过程的一些设想,编成计算机程序输入计算机,如果输入的程序能正常工作,获得预期的输出,则表明设想是正确的,如果不能获得预期的输出结果,则表明该设想是欠妥的,需要进一步修正。我们甚至可以将每一步程序所输出的结果与人的实际行动作比较,找出程序的缺陷所在,以更好地修正原来的设想。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把人看作一种符号信息加工系统 接受符号输入并进行编码,对编码后的符号输入做出决策,产生新的表示形式,贮存输入、给出符号输出,这便是计算机的工作过程。认知心理学把人看作是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认为人也是一种符号信息加工系统,他把所接受的信息都看作是符号,所有的记号、词语、文字、语言及它们所描述的事实、现象、规律、理论等都被看作是符号结构,按照信息的获得、编码、贮存、提取的顺序进行加工。 (二)、强调知识经验对行为和认知活动的作用 与行为主义强调外部客观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决定作用不一样,认知心理学则认为知识经验对人的行为和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我们可以以知觉为例来说明这一点:原有的知识经验在知觉过程中起着“图式激活”的作用,所谓图式就是我们对于事件、情境或物体的已经组织好的内化了的知识单位。当外界环境刺激与我们已有图式相吻合或有关时,图式被激活,使人产生内部知觉期望,并有目的地搜寻特殊形式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图16-4:当你的脑海里有关于男人形象的图式时,你会把它知觉为一张男人的脸,为此,你有意将鼻子上眼镜下的短线、嘴和耳朵之间的横线忽略掉;但如果有人告诉你这张图也可以看作长尾鼠的话,原来男人的眼镜就变成了老鼠的耳朵,而那根短线则成了老鼠的眼睛,横线也成了老鼠的下腹部。可见,信息只有与需要用于知觉的图式相吻合时,才能得到加工,否则就被忽视。 (三)、强调认知过程的整体性 意识心理学将人的心理分成许多元素,这些元素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组合就构成了人的完整的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家们则反对孤立地研究所谓的心理元素,他们认为各种认知活动之间是相互作用、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是认知过程整体性的第一层含义。 认知过程整体性的第二层含义是:认知心理学在研究认识过程时,特别强调上下文关系的影响,这种关系包括语言的上下文关系、客观事物的前后关系,甚至还包括人脑中原有的知识之间、已有知识与当前认知对象之间的关系等等。 (四)、对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的批判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至少有以下三点不足之处: 1、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认为人只对外部环境刺激做出反应,而不对内部的心理刺激反应。实际上,人们的许多认知技能(如心算)并不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而是对激活了的记忆的反应,而这种记忆只是一些内部的抽象的知识,并非具体的外部环境刺激。 2、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认为刺激和反应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刺激引起一个反应。而认知心理学则认为我们的行为或认知过程是对刺激的整体结构的反应,或是把一系列刺激当作一个整体来进行反应,而不是对某个单个刺激的反应。如白鼠之所以能学会走迷宫,是建立在对整个迷宫结构的认识的基础上的,而不是对迷宫的某一单独特性(如颜色、质地、气味等)的反应结果。 3、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连结是特殊而具体的,只有在特定情境下才能被激发而起作用。而实际上,人的认知技能一经形成就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的情境。如一个学会了开轿车的人,也可以开卡车等与轿车性能相似的汽车。所以说人的认知技能是具有概括性的。 (五)、在某些具体领域的研究 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认知心理学只有短短50多年的历史,但它在心理学的某些具体领域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对知觉模式识别、注意选择模型、记忆组块、心理旋转、语义记忆以及问题解决机制等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在前面的相关章节都有过论述,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思考题: 1、试说明行为主义发展的历程及其相互之间联系。 2、简述华生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理论的? 3、结合实际说明如何利用斯金纳的操作——强化学说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4、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包括哪四个基本过程? 5、简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6、如何理解弗洛伊德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论述?在这一点上他与荣格的主要分歧在哪里? 7、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8、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9、述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10、简述罗杰斯的患者中心疗法。 11、试说明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对现代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的影响。 12、简述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基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