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教学过程
(二)
主讲教师 王本陆
三、教学过程的本质
?( 一 ) 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成果
? 新中国建立以来, 教学过程本质问
题, 一直是大家重视的一个研究领
域, 教育界曾经开展过两次大规模
的研究和讨论 。
?到了 70年代末和 80年代初,在新形
势下教育界对教学过程本质问题又
进行了第二次大讨论。这两次讨论
形成了多种观点并存的结果,一直
延续到今天,人们还在进行不断地
探索。讨论中形成的不同观点,罗
列出来有十多种 [1]。
?
[1] 参见张武升主编:《教学论问题争鸣研究》,南开
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第 1-8页。
?在这些不同观点中,具有典型性和
代表性的主要是八种,它们是, 认
识说,,, 特殊认识说,,, 儿童
发展说,,, 双边活动说,,, 认
识-发展说,,, 多质或复合说,,
,认识-实践说, 以及, 审美过程
说, 。
?其中, 在当代我国教学理论和实践
上影响较大的, 是, 特殊认识说,,
,儿童发展说, 和, 认识 — 发展说,
等三种 。
?( 二 ) 特殊认识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 教学过程是
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
?教学过程和认识过程都是人脑对客
观世界的反映, 只不过认识是主体
直接作用客体, 而教学是主体学生
通过教师间接地作用于客体, 故它
的反映是一种间接的反映 。
?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发展
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发展
到实践的复杂曲折的过程,教学
过程同样是如此。
?人类通过认识过程不仅改造着客观
世界,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教学过程中师生同样是在传授、接
受知识的过程中去认识客观世界,
并同时发展自身的各种能力和素质。
?1、教学认识过程的特点,
?,特殊认识说, 指出,教学过程不
同于一般认识过程的显著特点有四
个方面:(1)间接性;(2)引
导性 ;
?(3)简捷性;(4)教育性 。
?2、教学认识与科学认识的区别,
?两者之间有着重大区别 。 第一个区
别, 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认识活动是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 因此学习时
间可以缩短 。 而科学研究过程基本
上是一个独立探索的过程, 也就是
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 。
?第二个区别, 在科学认识的过程中, 是
发现客观世界的新的规律, 是扩充并变
革科学知识 。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则是
认识人类业已熟知的事实和法则, 而且
这种事实和法则是从教育的需要出发而
经过适当选择的 。
?第三个区别, 教学过程不仅仅局限
于认识任务, 而必须通过知识的掌
握, 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培养
其健康的身心 。
?( 三 ) 发展说
?这种观点认为认识过程实质上是一
种心理活动过程, 而学生的发展过
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所以
认识过程也就包含在学生的发展过
程之中了 。 因此, 把教学过程的本
质概括和规定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
程更为恰当 。
?1、历史渊源,
?近代教学论是伴随着挣脱封建枷锁
的束缚,争取人类自由、解放的运
动发展起来的。其先驱者主张,反
对死记硬背的教学,尊重儿童的独
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要重现学生
的自我活动,以儿童的活动和兴趣
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以发展儿童解
决问题的思维和分析性思维。
?进入 20世纪后, 进步教育抨击传统
教育的专制性和强迫性, 对儿童本
性采取了浪漫的, 自然主义的态度 。
因而在实际教学中, 否定教师的主
导作用, 主张以儿童的经验或兴趣
为教学的出发点 。 一切教学措施环
绕儿童的中心移动 。
?然而以儿童为中心, 把教学过程放
在从属于儿童的自我发展的地位,
就会从机械识记的教学滑向另一个
极端 。 过分强调儿童的自我活动,
儿童在掌握解决问题所必需的基础
知识方面, 就存在着薄弱环节 。
?2、逐步成熟,
?20世纪 40年代以后,教师中心说和
儿童中心说中那些极端的思想被淘
汰了,但其合理内核在现代教学论
中得到了完善和发展。
?50年代苏联的赞可夫、美国的布鲁
纳都重新提出了发展问题。他们说,
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使人身心发
展,人的质量提高。并把发展论作
为指导现代教学的基本理论。
?赞可夫强调的是一般发展,包括身
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不仅发展学生
的智力,而且发展情感、意志品质、
性格、集体主义思想。在一般发展
中,智力的发展是核心。
?而布鲁纳认为,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主要是通过课程的改革,强调知识
结构的改革。但是改革的目的都是
为了发展智力。因此,要求教学既
要传授知识,又要促进发展。
?发展说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强调了
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削弱了教师
的主导作用;强调了科学的体系,
忽略了学生的接受水平和理解水平。
?3、知识与智力的关系: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其实是相辅相
成、紧密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
绝不可能脱离开知识的教学和掌握,
去孤立地发展智力。同时,知识的
掌握依赖于智力的发展,智力同样
是掌握知识的条件。
?( 四 ) 认识-发展说
?许多人看到,, 认识说, 和, 特殊
认识说, 忽视了教学过程中人的生
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因素, 理论上
有囿于僵化地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
义哲学认识论的弊端, 同时不符合
时代关于, 发展, 的要求 。
?因此提出, 教学过程的本质应当包
括三方面,1,教学过程是以认知为
基础的知情意行的统一培养和发展
过程; 2,教学过程是以智育为关键
的德, 智, 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
程; 3,教学过程是个性全面培养和
发展的过程 。
?这一观点的关键问题是:在教学过
程中儿童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机制
是什么? 这需要从文化哲学的新视
角, 从文化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相互
关系切入, 来深入认识和把握教学
过程的文化属性 。 [1]
?
[1] 参见黄甫全:《课程本质新探》,《教育理论与
实践》,1996年第 1期。
?1、文化实际上是人类发展成果的
,外化, 。
?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和学习的知识经
验来源于文化,实际上是文化的一部
分,具有文化的一般规定性。文化是
,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
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1]
[1] 宋原放主编:《简明社会科学辞典》,上海辞书出
版社 1982年版,第 174页。
?2、文化的内核凝结着人类发展的成
果 。
?前苏联的列昂节夫( А,Н,
Л е о н т ь е в,1903-1979) 指
出,观念作为具体的客体物化的过
程(劳动过程)实质上是, 人的能
力的客体化过程, [1] 。
[1] 列昂节夫著:《儿童的心理发展》。此处转引自
钟启泉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8年版,第 49页。
?文化实质上是人类的认知, 情感,
技能和能力客体化和对象化的结果 。
一定的人类认知, 情感, 技能和能
力, 既是人类个体生命发展的成果,
也是人类整体历史发展的成果 。 故
而, 文化的内核凝结着人类发展的
成果 。
?3、个人知识的发生对人类知识发生
的复演 。
?19世纪,文化时期说在在吸取了达
尔文进化论所概括出的自然自己复
演自己的原理之后,便发展为复演
说。
?赫尔巴特及其弟子齐勒把这种理论
用于教育,提出,个人知识的发生,
无论就其模式上还是排列上,都要
符合人类历史中知识发生的进程 [1]。
? [1] 参见布鲁巴克:《西方课程的历史发展》(下)。
载瞿葆奎主编,陆亚松、李一平选编:《教育学文
集 ·课程与教材》(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年版,
第 107页。
?隐藏在个人知识发生复演人类历史
知识发生下的实质为,新生一代的
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发展是人
类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发展的
一个缩影。
?4、教学过程中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
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通过认识掌握作
为内容的特殊文化的同时, 将凝结其
中的人类的认知, 情感, 技能和能力
内化为自身的东西而实现着自身的发
展 。
?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与发展相统一
的实质和机制包含四大要点。
?第一个要点是:人的发展与人类知
识经验是集于, 人, 的一体的,人
在发展过程中创造着知识经验。
? 第二个要点是:人的认识实践活动的过
程有同时进行的两个层面,一方面,发
展了的人通过专门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生产出作为文化的活动, 结果, ;另一
方面,人特有的目的性和意象性以及所
具有的知识经验,使他总是首先在大脑
里产生特定的认识实践活动的, 图像,,
进而外化为工作计划或工作方案,最后
现实化为作为活动结果和, 产品, 的文
化。
?第三个要点,通过课程规划和教学
设计,从文化中选取, 少而精, 部
分,组织成教育教学内容。内容表
现为一种特殊文化,其内核则凝结
着作为人的发展成果的, 认知、情
感、技能和能力等等, 。
?第四个要点,通过教学过程,儿童
一方面把内容中的知识经验内化为
自身的东西,实现着认识过程;另
一方面,把凝结在知识经验中的人
类, 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等
等,,内化为自身的发展成果,从
而同时实现了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