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机构的静力分析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内容 返回目录
掌握刚体静力学、平面机构的静力分析;
熟悉空间力系的平面解法。
教学要求
重点:受力图的绘制,平面机构的静
力分析、力系的合成与平衡计算
难点:受力图的绘制,空间力系的平
面解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 4-1 刚体静力学
§ 4-2 平面机构的静力分析
§ 4-3 机械中空间力系分析
刚体静力学 一、刚体静力学基本概念
(一)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力作用对物体产生两种效应:运动状态变
化和形状变化。前者称为运动效应或者外效应;后者称为变形效应或者内效
应。力对刚体只产生运动效应。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是矢量。
力的类型,① 分布力、集中力; ② 合力、分力
(二)力的基本性质
1、二力平衡原理
作用于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平衡的充要条件是: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
推论 1:力的可传性原理
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可以沿着它们的作用线移到刚体内任意一点,
并不改变该该力对刚体的作用。
作用于刚体上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线。即作用于刚体上
的力可以沿其作用线移动,力是滑移矢量。
推论 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作用于刚体上三个互相平衡
的力,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
交于一点,则第三个力必在同一
平面内,且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3、平行四边形法则
FR=F1+F2
4、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总是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在这
两个物体 上。
自由体:可以作任意运动的物体。
非自由体(受约束体):运动受到其它物体限制的物体。
约束:对物体运动加以限制的其他物体。
约束反作用力(约束反力、约束力或反力):约束对物体作用的力。约
束反力总是作用在被约束物体与约束物体接触处,其方向也总是与该约束所
限制物体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
主动力:使物体产生可能运动的力;
约束力:约束限制某种可能运动的力。
二、约束与约束反力
(一)柔性约束
只限制物体沿柔性体伸长方向的运动,对物体只有沿柔性体方向的拉
力,通常用 T表示。
(二)光滑面约束
约束反力作用在接触点处,方向沿接触点公法线、且指向受力物体。
通常用 FN表示。
1、向心轴承(径向轴承)
随着轴所受主动力的不同,轴与孔的接触点位置也随之不同。通常可
用通过轴心的两个大小未知的正交分力 RAx,RAy表示。 RAx,RAy的指向暂可
任意假定。
铰链 C的约束反力用两个大小未知正交分
力 RCx,RCy和 RCx′ RCy′ 表示,其中 RCx=-
RCx,RCy=-RCy′ 。
固定铰支 A,B对构件 I,II的约束反力分
别为 RAx,RAy与 RBx,RBy。
此类约束只限制两物体径向的相对移动,
而不限制两个物体绕铰链中心的相对转动及沿
轴向的移动。
(三)光滑铰链约束
(四)其它约束
1、滚动支座
约束性质与光滑面约束相同,其约束反力必垂直于支承面,且通过铰链中
心。通常用 RN表示其法向约束反力。
2、球铰链
通过圆球和球壳将两个构件连接在一起的约束称为球铰链。它使构件的球
心不能有任何位移,但构件可绕球心任意转动。其约束力应是通过球心但方向
不能预先确定的一个空间力,可用三个正交分力 RAx,RAy,RAz表示。
3、止推轴承
它能限制轴的径向位移外,还能限制轴沿轴向的位移。其约束反力有三个
正交分量 RAx,RAy,RAz。
三,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一)受力图画法及步骤
1、取分离体 根据题意选取研究对象,用尽可能简明的轮廓将它单独画出;
2、在分离体上画出全部主动力;
3、在分离体上原来存在的约束(即与其它物体相联系、相接触)的地方,
按照约束类型逐一画出约束反力(即解除约束而以约束反力代之)。
例,用力 F拉动碾子以压平
路面,重力为 G的碾子受到一石块
的阻碍,试画出碾子的受力图。
例,如图 a所示三铰拱桥,由
左、右两半拱铰接而成。若各拱
自重不计,在拱 AC上作用有载荷
(主动力常称为载荷) P,试分别
画出拱 AC和 BC受力图。
(二)正确画出受力图注意事项
1、正确选择研究对象。
2、正确确定研究对象受力的
数目。
3、正确画出约束反力。
4、分析两物体间相互的作用
力时,应遵循作用与反作用力关
系。
力系:作用于同一构件上的一组力。
平面力系:各力作用线均在同一平面内的力系。
平面机构的静力分析
一,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系中各分力的作用线(或其延长线)汇交于一点。
1、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
( 1)几何法
① 连续地使用力三角形法则
② 力多边形法则 各分力矢量的顺序不影响合力矢的结果。
F 4
A F 3
F 1
F R
F 2
F Rb
F 1
a
F 2
F 3 d
F R1
c
F R2
F 4
F R
a
e
F 2
F 3
c
F 4
b
e
F 1
d
合力等于原力系中各分力的
矢量和,即
?
?
????????
n
i
inR FFFFF
1
21
2)、解析法
①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和分力
?c o sFF x ?
?s inFF y ??
将力 F沿坐标轴方向分解,所得分
力 Fx, Fy大小与 F在同轴上的投影 Fx,
Fy大小相等。力的分力是矢量。
已知力在 x,y轴上的投影 Fx,Fy,
则可以求出力 F的大小和方向,即
22
yx FFF ??
x
y
F
F??ta n
②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在刚体上有平面汇交力系 F1,F2……F n作用于 A点,则合力 FR为
其投影式
?
?
????????
n
i
nR FFFFF
1
21
xxnxxxR FFFFF ????????? 21
yynyyyR FFFFF ????????? 21
合力投影定理:合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
影的代数和
已知合力的投影 Fx,Fy,则合力 FR的大小和方向为,
2222 )()(
yxyRxRR FFFFF ?????? xR
yR
x
y
F
F
F
F ?
?
???ta n
2、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力
系的合力为零。即 00
1
?? ?
?
n
i
iR FF
1)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是该力系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2)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
0?? xF 0?? yF
二、力对点之矩、力偶理论
(一)力对点之矩
FdFM O ??)(
是力 F使物体绕定点转动效应的度量。逆时针转动为正,反之为负。
O点称为力矩中心(简称矩心),d称为力臂。在二维空间(平面)内,力
对点之矩是一个代数量。
·
(二)平面力偶理论
1、力偶与力偶矩
力偶:由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共线的平行力组成的力系,记
作( F,F′ )。
力偶中两力之间的垂直距离 d称为力偶臂,力偶所在的平面称为力偶
作用面。
力偶矩:力偶中任何 一 个力的大小
F与力偶臂 d的乘积并冠以正负号,记
作 M( F,F′ )或 M。
M( F,F′ )= M= ± Fd
正负号表示力偶的转向:以逆时针
转向为正,反之为负。
·
·
2、力偶的三要素及等效条件
力偶( F,F′ ) 对同平面 O点之矩为
Mo( F)+ Mo( F′ )= F( d+a) - F′ a=Fd
力偶对平面内任一点之矩恒等于力偶矩,与矩心位置无关。力偶不能与
任意一个力等效,也不能被一个力平衡。
力偶的三要素: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和力偶作用面。三个要素相
同的力偶彼此等效。
·
3、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 1)平面力偶系的合成
合力偶定理:在同一平面内的任意多个力偶可合成为一个合力偶,合力
偶矩等于各个分力偶矩的代数和。即
????? 21 MMM ?
?
????
n
i
in MM
1
或 ?? MM
。
( 2)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 0
1
??
?
n
i
iM
F 1
′F
1F 2
F 2
d 1
d 2 d
F 4
F 3
F 3
F 4
BA
d
A B
F
F
′
′
′
′
例题, 图示的平行轴减速器,其速比为 2﹕1 。匀速转动时,主动轴 I上作
用一力偶,其力偶矩大小 M1= 90N〃m ; II轴上受一阻力偶矩 M2=
180N〃m,。求在 A,B处螺栓和支承台所受的力。已知 A,B间距离 L=
45cm,不计减速箱自重。
Ⅰ Ⅱ
A B
L
R A R B
解:取减速箱为研究对象。
分析受力情况。
由平面力偶系平衡条件
列方程,得 ? ? 0M
NRR BA 6 0 0??
A处螺栓受拉,B处支承台受压。
F
A
B
B
F
A M
4、力的平移定理
作用在刚体的力平移到该刚体(或刚体延伸部分)上任意一点时,必
须附加一个力偶,这个附加力偶的矩等于原来的力 F 对新作用点的矩。
力的平移定理表明了力对作用线外的中心转动的物体有两种作用:一
是平移力的作用;二是附加力偶对物体产生转动的作用
三,平面一般力系
(一)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的简化 〃 主矢和主矩
刚体上作用着一组平面任意力系 F1,F2,F3。将各力平移到作用平面内
任取一点 O,得到作用于点 O的平面汇交力系 F1′, F2′, F3′ 和相应的附
加力偶系 M1,M2,M3。
平面汇交力系 F1′,F2′,F3′可合成为通过 O点的合力矢 FR′
主矢
平面附加力偶系 M1,M2,M3可以合成一个力偶,力偶的矩为 Mo
主矩
)()()( 321321 FMFMFMMMMM OOOO ??????
321321 FFFFFFF R ??????????
M 2
y
o
F 1
F 2
F 3
x
F 1
F 2
F 3
M 1
M O
M 3
o x
y
o
F R
对于力的数目为 n的平面一般力系,其主矢和主矩为
A A A
M A M A
R A
R Ay
R Ax
?
?
?
n
i
iR FF
1
/ ?
?
?
n
i
iFMM
1
00 )(
主矢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无关;主矩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有关。
固定端支座对物体的作用,是在接触面上作用了一群约束反力。其约
束反力除了 RAx,RAy外,还有矩为 MA的约束反力偶。
(二)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结果分析 〃 合力矩定理
M O
F' R F' R
O
O
d
F R
F'' R
O' O'
F R
d
O
1,。原力系简化结果为一个力偶,其力偶矩为主矩 Mo。 00 ???
OR MF,
2,。主矢 FR′就是原力系的合力,合力的作用线恰好通过
选定的简化中心 O。 00 ??
? OR MF,
4,。即原力系的主矢、主矩均为零,则原力系平衡。 00 ???
OR MF,
3,。可以进一步简化得到一作用于点 O外的合力矢 FR。
合力作用线到 O点的距离
00 ??? OR MF,
RF
Md 0?
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结果只有三种,① 一个力偶; ② 一个合力; ③ 平衡。
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力系的主矢和对任意一点的主矩都等于零。
0??RF 0?OM
?
?
?
?
?
??
??
??
0
0
0
)( FM
F
F
O
y
x
( 3)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
??
?
?
?
??
??
??
0
0
0
x
B
A
F
FM
FM
)(
)(
二力矩式 其中 A,B 两点连线不垂直于 X 轴
??
?
?
?
??
??
??
0
0
0
)(
)(
)(
FM
FM
FM
C
B
A
三力矩式 其中 A,B,C 三点不得共线
平面平行力系(若其作用线与 y轴平行)的独立平衡方程为
?
?
?
??
??
0
0
)( FM
F
O
y
?
?
?
??
??
0
0
)(
)(
FM
FM
B
A或
例题,有一水平横梁 AB,A 端
为固定铰链支座,B 端为一滚动支
座。梁的长为 4a,梁重为 G,作用
在梁的中点 C。在梁的 AC 段上受均
布载荷 q作用,在梁的 BC 段上受力
偶作用,力偶矩 M=Pa。试求 A和 B
处的支座反力。
4a
2a
y
x
R Ax
R Ay R B
q
C
M
BA
G
四、物体系的平衡
物体系统(物系):由若干构件或物体以一定形式约束互相联接而
成的机构或结构系统。
当物体系平衡时,组成该系统的每一个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
静定问题:所有未知数都能由平衡方程求出(未知数等于独立平衡
方程的数目)的问题。
静不定问题(超静定问题):未知量的数目多于平衡方程的数目,
未知量就不能全部由平衡方程求出的问题。
对于静不定问题,必须考虑物体因受力作用而产生的变形,增加某
些补充方程后,才可使方程的数目等于未知量的数目。
机械中空间力系分析
空间力系:作用于物体上各力的作用线不都在同一
平面内的力系。空间力系分为空间汇交力系、空间力偶
系、空间平行力系和空间一般力系。
一、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和力沿直角坐标轴的
分解
若已知力 F与空间正交坐标系 xyz三轴间的夹角分别
为 α,β,γ,则力在三个轴上的投影等于力 F的大小乘以
与各轴夹角的余弦,即
c os
c os
c os
x
y
z
FF
FF
FF
?
?
?
?
?
?
z
y
F
F y
F x o
x
90 ?
γ α
β
o
γ F x
F y y
x
F
F x φ
z
si n c os
si n si n
c os
x
y
z
FF
FF
FF
??
??
?
?
?
?
若已知角 和,则力 F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
分别为
? ?
以 Fx,Fy,Fz表示力 F沿直角坐标轴 x,y,z的正交分量,以 i,j,k
分别表示沿 x,y,z坐标轴方向的单位矢量,则
kFjFiFFFFF zyxzyx ??????
力 F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和力沿坐标轴的正交分量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kFFjFFiFF zzyyxx ??? ;;
j
k
o
F X
F y
F
x
y
z
i
若已知力 F在正交轴系 Oxyz的三个投影,则力 F
的大小和方向余弦为
222 zyx FFFF ???
?
?
?
?
?
?
?
?
?
?
?
?
F
F
kF
F
F
jF
F
F
iF
z
y
x
)c os (
)c os (
)c os (
,
,
,
二、力对轴之矩
力对轴之矩等于此力在与轴垂直
平面上的投影对该投影面与该轴交点之
矩。
正负号按下述确定:从 Z轴正向往
回看,若力使物体绕该轴逆时针方向转
动,则取正号;否则取负号。或按右手
螺旋规则确定:大姆指指向与 z轴一致
为正;反之为负。
当力的作用线与转轴平行或相交时,
即当力与轴在同一平面时,不能使刚体
转动,力对轴之矩为零。
dFFMFM xyxyOx ??? )()(
F y
F X
F Z
F x
y F y
F xy
x
x
o
A
F
z
y
z
设力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分力分别为 Fx,Fy,Fz,力作用点 A坐标为 x、
y,z,力 F对轴之矩的解析表达式为
?
?
?
?
?
??
??
??
yFxFFM
xFzFFM
zFyFFM
yz
zxy
yzx
)(
)(
)(
例题,手柄 ABCD在平面 Axy
内,在 D处作用一个力 F,它在垂
直于 y轴的平面内,偏离沿直线的
角度为 α。 CD=a,杆 BC平行于 x
轴,杆 CE平行于 y轴,AB和 BC
的长度都等于 L。试求 F 对 x,y、
z三轴的矩。
α
F x
F z
z
x
y
F
C
D E
BA
三、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
0?? XF 0?? YF 0?? ZF
0?? )( FM X 0?? )( FM Y 0?? )( FM Z
空间汇交力系因合成的结果为一合力,
其平衡方程为 0?? XF 0?? YF 0?? ZF
空间力偶系因合成的结果为一力偶,
其平衡方程为
0?? )( FM X 0?? )( FM Y 0?? )( FM Z
z
x
y
A B
C
D
F r1
F t1
F t2
F r2
100 100 100
F r2
F t2
F t1
D
C
B
A
y
z
F r1
x
R Bz
R Bx
R Az
R Ax
例 题,已知传动轴两齿轮的半径分
别为 rc= 100mm,rd= 50mm。其上受力
有圆周力 Ft1=3.58KN,径向力 Fr1=1.3
KN,Fr2=2.6KN 。 AC=CD=DB=100
mm,求 D轮上的圆周力 Ft2及 A,B两轴
承上的反力。图中尺寸单位为 mm。
将空间受力图投影到三个坐标平面上转化为三个平面力系,再对每一个
平面力系列出平衡方程求出未知量,这种方法称为空间问题的平面解法。
三,空间平行力系中心和重心
空间平行力系合力的作用点为平行力系的中心。
重力的作用点是一个确定的点,这个点就是物体的重心。
G xGx kkc ???
G yGy kkc ???
G zGz kkc ???
1、重心坐标公式
V xvx kkc ???
V yvy kkc ???
V zvZ kkc ???
均质体重心(形心)坐标
A xAx kkc ???
A
yAy kk
c
???
均质、等厚的薄板形心坐标
z K y
z
o
x
x K y K
r k
r C C
G △ G
y C
K
x C
z C
△ G k
2、确定物体重心的方法
( 1)简单几何形状物体的重心
均质对称物体的重心在其对称面、对称轴或对称中心上。简单形状物
体重心可以从工程手册上查得。
( 2)组合形状物体的重心
① 分割法
假定组合形状物体可以分割成 N个简单形状,其中每个部分的重心位
置都已知。则物体重心的坐标为
?
?
?
?
?
n
i
i
n
i
ii
c
G
Gz
z
1
1
② 负面积法(负体积法)
( 3)实验法测定重心的位置
① 悬挂法
② 称重法
z
y
10
mm
10
mm
30
mm
10 mm
30 mm 30 mm
C 1
C 2
C 3
例题,试求 Z形截面重心的位置,其尺寸如图所示。
解:由图得
3 0 04515 111 ???? Syx,,
4 0 0305 222 ??? Syx,,
300515 333 ??? Syx,,
截面重心的坐标 xc,yc为
mmSSS SxSxSxx C 2
321
332211 ?
??
???
mmSSS SySySyy C 27
321
332211 ?
??
???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内容 返回目录
掌握刚体静力学、平面机构的静力分析;
熟悉空间力系的平面解法。
教学要求
重点:受力图的绘制,平面机构的静
力分析、力系的合成与平衡计算
难点:受力图的绘制,空间力系的平
面解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 4-1 刚体静力学
§ 4-2 平面机构的静力分析
§ 4-3 机械中空间力系分析
刚体静力学 一、刚体静力学基本概念
(一)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力作用对物体产生两种效应:运动状态变
化和形状变化。前者称为运动效应或者外效应;后者称为变形效应或者内效
应。力对刚体只产生运动效应。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是矢量。
力的类型,① 分布力、集中力; ② 合力、分力
(二)力的基本性质
1、二力平衡原理
作用于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平衡的充要条件是: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
推论 1:力的可传性原理
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可以沿着它们的作用线移到刚体内任意一点,
并不改变该该力对刚体的作用。
作用于刚体上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线。即作用于刚体上
的力可以沿其作用线移动,力是滑移矢量。
推论 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作用于刚体上三个互相平衡
的力,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
交于一点,则第三个力必在同一
平面内,且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3、平行四边形法则
FR=F1+F2
4、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总是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在这
两个物体 上。
自由体:可以作任意运动的物体。
非自由体(受约束体):运动受到其它物体限制的物体。
约束:对物体运动加以限制的其他物体。
约束反作用力(约束反力、约束力或反力):约束对物体作用的力。约
束反力总是作用在被约束物体与约束物体接触处,其方向也总是与该约束所
限制物体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
主动力:使物体产生可能运动的力;
约束力:约束限制某种可能运动的力。
二、约束与约束反力
(一)柔性约束
只限制物体沿柔性体伸长方向的运动,对物体只有沿柔性体方向的拉
力,通常用 T表示。
(二)光滑面约束
约束反力作用在接触点处,方向沿接触点公法线、且指向受力物体。
通常用 FN表示。
1、向心轴承(径向轴承)
随着轴所受主动力的不同,轴与孔的接触点位置也随之不同。通常可
用通过轴心的两个大小未知的正交分力 RAx,RAy表示。 RAx,RAy的指向暂可
任意假定。
铰链 C的约束反力用两个大小未知正交分
力 RCx,RCy和 RCx′ RCy′ 表示,其中 RCx=-
RCx,RCy=-RCy′ 。
固定铰支 A,B对构件 I,II的约束反力分
别为 RAx,RAy与 RBx,RBy。
此类约束只限制两物体径向的相对移动,
而不限制两个物体绕铰链中心的相对转动及沿
轴向的移动。
(三)光滑铰链约束
(四)其它约束
1、滚动支座
约束性质与光滑面约束相同,其约束反力必垂直于支承面,且通过铰链中
心。通常用 RN表示其法向约束反力。
2、球铰链
通过圆球和球壳将两个构件连接在一起的约束称为球铰链。它使构件的球
心不能有任何位移,但构件可绕球心任意转动。其约束力应是通过球心但方向
不能预先确定的一个空间力,可用三个正交分力 RAx,RAy,RAz表示。
3、止推轴承
它能限制轴的径向位移外,还能限制轴沿轴向的位移。其约束反力有三个
正交分量 RAx,RAy,RAz。
三,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一)受力图画法及步骤
1、取分离体 根据题意选取研究对象,用尽可能简明的轮廓将它单独画出;
2、在分离体上画出全部主动力;
3、在分离体上原来存在的约束(即与其它物体相联系、相接触)的地方,
按照约束类型逐一画出约束反力(即解除约束而以约束反力代之)。
例,用力 F拉动碾子以压平
路面,重力为 G的碾子受到一石块
的阻碍,试画出碾子的受力图。
例,如图 a所示三铰拱桥,由
左、右两半拱铰接而成。若各拱
自重不计,在拱 AC上作用有载荷
(主动力常称为载荷) P,试分别
画出拱 AC和 BC受力图。
(二)正确画出受力图注意事项
1、正确选择研究对象。
2、正确确定研究对象受力的
数目。
3、正确画出约束反力。
4、分析两物体间相互的作用
力时,应遵循作用与反作用力关
系。
力系:作用于同一构件上的一组力。
平面力系:各力作用线均在同一平面内的力系。
平面机构的静力分析
一,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系中各分力的作用线(或其延长线)汇交于一点。
1、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
( 1)几何法
① 连续地使用力三角形法则
② 力多边形法则 各分力矢量的顺序不影响合力矢的结果。
F 4
A F 3
F 1
F R
F 2
F Rb
F 1
a
F 2
F 3 d
F R1
c
F R2
F 4
F R
a
e
F 2
F 3
c
F 4
b
e
F 1
d
合力等于原力系中各分力的
矢量和,即
?
?
????????
n
i
inR FFFFF
1
21
2)、解析法
①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和分力
?c o sFF x ?
?s inFF y ??
将力 F沿坐标轴方向分解,所得分
力 Fx, Fy大小与 F在同轴上的投影 Fx,
Fy大小相等。力的分力是矢量。
已知力在 x,y轴上的投影 Fx,Fy,
则可以求出力 F的大小和方向,即
22
yx FFF ??
x
y
F
F??ta n
②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在刚体上有平面汇交力系 F1,F2……F n作用于 A点,则合力 FR为
其投影式
?
?
????????
n
i
nR FFFFF
1
21
xxnxxxR FFFFF ????????? 21
yynyyyR FFFFF ????????? 21
合力投影定理:合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
影的代数和
已知合力的投影 Fx,Fy,则合力 FR的大小和方向为,
2222 )()(
yxyRxRR FFFFF ?????? xR
yR
x
y
F
F
F
F ?
?
???ta n
2、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力
系的合力为零。即 00
1
?? ?
?
n
i
iR FF
1)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是该力系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2)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
0?? xF 0?? yF
二、力对点之矩、力偶理论
(一)力对点之矩
FdFM O ??)(
是力 F使物体绕定点转动效应的度量。逆时针转动为正,反之为负。
O点称为力矩中心(简称矩心),d称为力臂。在二维空间(平面)内,力
对点之矩是一个代数量。
·
(二)平面力偶理论
1、力偶与力偶矩
力偶:由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共线的平行力组成的力系,记
作( F,F′ )。
力偶中两力之间的垂直距离 d称为力偶臂,力偶所在的平面称为力偶
作用面。
力偶矩:力偶中任何 一 个力的大小
F与力偶臂 d的乘积并冠以正负号,记
作 M( F,F′ )或 M。
M( F,F′ )= M= ± Fd
正负号表示力偶的转向:以逆时针
转向为正,反之为负。
·
·
2、力偶的三要素及等效条件
力偶( F,F′ ) 对同平面 O点之矩为
Mo( F)+ Mo( F′ )= F( d+a) - F′ a=Fd
力偶对平面内任一点之矩恒等于力偶矩,与矩心位置无关。力偶不能与
任意一个力等效,也不能被一个力平衡。
力偶的三要素: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和力偶作用面。三个要素相
同的力偶彼此等效。
·
3、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 1)平面力偶系的合成
合力偶定理:在同一平面内的任意多个力偶可合成为一个合力偶,合力
偶矩等于各个分力偶矩的代数和。即
????? 21 MMM ?
?
????
n
i
in MM
1
或 ?? MM
。
( 2)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 0
1
??
?
n
i
iM
F 1
′F
1F 2
F 2
d 1
d 2 d
F 4
F 3
F 3
F 4
BA
d
A B
F
F
′
′
′
′
例题, 图示的平行轴减速器,其速比为 2﹕1 。匀速转动时,主动轴 I上作
用一力偶,其力偶矩大小 M1= 90N〃m ; II轴上受一阻力偶矩 M2=
180N〃m,。求在 A,B处螺栓和支承台所受的力。已知 A,B间距离 L=
45cm,不计减速箱自重。
Ⅰ Ⅱ
A B
L
R A R B
解:取减速箱为研究对象。
分析受力情况。
由平面力偶系平衡条件
列方程,得 ? ? 0M
NRR BA 6 0 0??
A处螺栓受拉,B处支承台受压。
F
A
B
B
F
A M
4、力的平移定理
作用在刚体的力平移到该刚体(或刚体延伸部分)上任意一点时,必
须附加一个力偶,这个附加力偶的矩等于原来的力 F 对新作用点的矩。
力的平移定理表明了力对作用线外的中心转动的物体有两种作用:一
是平移力的作用;二是附加力偶对物体产生转动的作用
三,平面一般力系
(一)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的简化 〃 主矢和主矩
刚体上作用着一组平面任意力系 F1,F2,F3。将各力平移到作用平面内
任取一点 O,得到作用于点 O的平面汇交力系 F1′, F2′, F3′ 和相应的附
加力偶系 M1,M2,M3。
平面汇交力系 F1′,F2′,F3′可合成为通过 O点的合力矢 FR′
主矢
平面附加力偶系 M1,M2,M3可以合成一个力偶,力偶的矩为 Mo
主矩
)()()( 321321 FMFMFMMMMM OOOO ??????
321321 FFFFFFF R ??????????
M 2
y
o
F 1
F 2
F 3
x
F 1
F 2
F 3
M 1
M O
M 3
o x
y
o
F R
对于力的数目为 n的平面一般力系,其主矢和主矩为
A A A
M A M A
R A
R Ay
R Ax
?
?
?
n
i
iR FF
1
/ ?
?
?
n
i
iFMM
1
00 )(
主矢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无关;主矩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有关。
固定端支座对物体的作用,是在接触面上作用了一群约束反力。其约
束反力除了 RAx,RAy外,还有矩为 MA的约束反力偶。
(二)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结果分析 〃 合力矩定理
M O
F' R F' R
O
O
d
F R
F'' R
O' O'
F R
d
O
1,。原力系简化结果为一个力偶,其力偶矩为主矩 Mo。 00 ???
OR MF,
2,。主矢 FR′就是原力系的合力,合力的作用线恰好通过
选定的简化中心 O。 00 ??
? OR MF,
4,。即原力系的主矢、主矩均为零,则原力系平衡。 00 ???
OR MF,
3,。可以进一步简化得到一作用于点 O外的合力矢 FR。
合力作用线到 O点的距离
00 ??? OR MF,
RF
Md 0?
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结果只有三种,① 一个力偶; ② 一个合力; ③ 平衡。
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力系的主矢和对任意一点的主矩都等于零。
0??RF 0?OM
?
?
?
?
?
??
??
??
0
0
0
)( FM
F
F
O
y
x
( 3)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
??
?
?
?
??
??
??
0
0
0
x
B
A
F
FM
FM
)(
)(
二力矩式 其中 A,B 两点连线不垂直于 X 轴
??
?
?
?
??
??
??
0
0
0
)(
)(
)(
FM
FM
FM
C
B
A
三力矩式 其中 A,B,C 三点不得共线
平面平行力系(若其作用线与 y轴平行)的独立平衡方程为
?
?
?
??
??
0
0
)( FM
F
O
y
?
?
?
??
??
0
0
)(
)(
FM
FM
B
A或
例题,有一水平横梁 AB,A 端
为固定铰链支座,B 端为一滚动支
座。梁的长为 4a,梁重为 G,作用
在梁的中点 C。在梁的 AC 段上受均
布载荷 q作用,在梁的 BC 段上受力
偶作用,力偶矩 M=Pa。试求 A和 B
处的支座反力。
4a
2a
y
x
R Ax
R Ay R B
q
C
M
BA
G
四、物体系的平衡
物体系统(物系):由若干构件或物体以一定形式约束互相联接而
成的机构或结构系统。
当物体系平衡时,组成该系统的每一个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
静定问题:所有未知数都能由平衡方程求出(未知数等于独立平衡
方程的数目)的问题。
静不定问题(超静定问题):未知量的数目多于平衡方程的数目,
未知量就不能全部由平衡方程求出的问题。
对于静不定问题,必须考虑物体因受力作用而产生的变形,增加某
些补充方程后,才可使方程的数目等于未知量的数目。
机械中空间力系分析
空间力系:作用于物体上各力的作用线不都在同一
平面内的力系。空间力系分为空间汇交力系、空间力偶
系、空间平行力系和空间一般力系。
一、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和力沿直角坐标轴的
分解
若已知力 F与空间正交坐标系 xyz三轴间的夹角分别
为 α,β,γ,则力在三个轴上的投影等于力 F的大小乘以
与各轴夹角的余弦,即
c os
c os
c os
x
y
z
FF
FF
FF
?
?
?
?
?
?
z
y
F
F y
F x o
x
90 ?
γ α
β
o
γ F x
F y y
x
F
F x φ
z
si n c os
si n si n
c os
x
y
z
FF
FF
FF
??
??
?
?
?
?
若已知角 和,则力 F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
分别为
? ?
以 Fx,Fy,Fz表示力 F沿直角坐标轴 x,y,z的正交分量,以 i,j,k
分别表示沿 x,y,z坐标轴方向的单位矢量,则
kFjFiFFFFF zyxzyx ??????
力 F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和力沿坐标轴的正交分量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kFFjFFiFF zzyyxx ??? ;;
j
k
o
F X
F y
F
x
y
z
i
若已知力 F在正交轴系 Oxyz的三个投影,则力 F
的大小和方向余弦为
222 zyx FFFF ???
?
?
?
?
?
?
?
?
?
?
?
?
F
F
kF
F
F
jF
F
F
iF
z
y
x
)c os (
)c os (
)c os (
,
,
,
二、力对轴之矩
力对轴之矩等于此力在与轴垂直
平面上的投影对该投影面与该轴交点之
矩。
正负号按下述确定:从 Z轴正向往
回看,若力使物体绕该轴逆时针方向转
动,则取正号;否则取负号。或按右手
螺旋规则确定:大姆指指向与 z轴一致
为正;反之为负。
当力的作用线与转轴平行或相交时,
即当力与轴在同一平面时,不能使刚体
转动,力对轴之矩为零。
dFFMFM xyxyOx ??? )()(
F y
F X
F Z
F x
y F y
F xy
x
x
o
A
F
z
y
z
设力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分力分别为 Fx,Fy,Fz,力作用点 A坐标为 x、
y,z,力 F对轴之矩的解析表达式为
?
?
?
?
?
??
??
??
yFxFFM
xFzFFM
zFyFFM
yz
zxy
yzx
)(
)(
)(
例题,手柄 ABCD在平面 Axy
内,在 D处作用一个力 F,它在垂
直于 y轴的平面内,偏离沿直线的
角度为 α。 CD=a,杆 BC平行于 x
轴,杆 CE平行于 y轴,AB和 BC
的长度都等于 L。试求 F 对 x,y、
z三轴的矩。
α
F x
F z
z
x
y
F
C
D E
BA
三、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
0?? XF 0?? YF 0?? ZF
0?? )( FM X 0?? )( FM Y 0?? )( FM Z
空间汇交力系因合成的结果为一合力,
其平衡方程为 0?? XF 0?? YF 0?? ZF
空间力偶系因合成的结果为一力偶,
其平衡方程为
0?? )( FM X 0?? )( FM Y 0?? )( FM Z
z
x
y
A B
C
D
F r1
F t1
F t2
F r2
100 100 100
F r2
F t2
F t1
D
C
B
A
y
z
F r1
x
R Bz
R Bx
R Az
R Ax
例 题,已知传动轴两齿轮的半径分
别为 rc= 100mm,rd= 50mm。其上受力
有圆周力 Ft1=3.58KN,径向力 Fr1=1.3
KN,Fr2=2.6KN 。 AC=CD=DB=100
mm,求 D轮上的圆周力 Ft2及 A,B两轴
承上的反力。图中尺寸单位为 mm。
将空间受力图投影到三个坐标平面上转化为三个平面力系,再对每一个
平面力系列出平衡方程求出未知量,这种方法称为空间问题的平面解法。
三,空间平行力系中心和重心
空间平行力系合力的作用点为平行力系的中心。
重力的作用点是一个确定的点,这个点就是物体的重心。
G xGx kkc ???
G yGy kkc ???
G zGz kkc ???
1、重心坐标公式
V xvx kkc ???
V yvy kkc ???
V zvZ kkc ???
均质体重心(形心)坐标
A xAx kkc ???
A
yAy kk
c
???
均质、等厚的薄板形心坐标
z K y
z
o
x
x K y K
r k
r C C
G △ G
y C
K
x C
z C
△ G k
2、确定物体重心的方法
( 1)简单几何形状物体的重心
均质对称物体的重心在其对称面、对称轴或对称中心上。简单形状物
体重心可以从工程手册上查得。
( 2)组合形状物体的重心
① 分割法
假定组合形状物体可以分割成 N个简单形状,其中每个部分的重心位
置都已知。则物体重心的坐标为
?
?
?
?
?
n
i
i
n
i
ii
c
G
Gz
z
1
1
② 负面积法(负体积法)
( 3)实验法测定重心的位置
① 悬挂法
② 称重法
z
y
10
mm
10
mm
30
mm
10 mm
30 mm 30 mm
C 1
C 2
C 3
例题,试求 Z形截面重心的位置,其尺寸如图所示。
解:由图得
3 0 04515 111 ???? Syx,,
4 0 0305 222 ??? Syx,,
300515 333 ??? Syx,,
截面重心的坐标 xc,yc为
mmSSS SxSxSxx C 2
321
332211 ?
??
???
mmSSS SySySyy C 27
321
3322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