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十一章 建筑企业的劳动人事管理
? 第一节 劳动资管理
? 一、劳动工资管理概述
? 建筑企业劳动工资管理,是建筑企业劳动人事管理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对建筑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劳动和
工资方面实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项管理职能的总
称。
? (一 )劳动工资管理对象
? 建筑企业劳动工资管理主要是研究企业中的劳动关系,因
此,劳动工资管理的对象是人及其在劳动过程中的活动。它
研究的是生产关系中的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同时也涉及到
与劳动关系有关的生产力问题。
2
? (二 )劳动工资管理的任务
? 劳动工资管理的任务是,有效地组织和利用人才资源,不断
地优化和调整劳动组织和施工生产中的分工协作关系,保证
完成企业施工生产任务,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
果。
? (三 )劳动工资管理的内容
? 1.劳动生产率。
? 2.劳动定员与劳动工资计划。
? 3.劳动力管理。
? 4.劳动定额管理。
? 5.工资管理。
3
? 二、劳动生产率
?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生产中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与
生产该产品消耗劳动时间之比,是反映劳动者劳动效率的指
标。在建筑企业中,劳动生产率是指在一定劳动时间内劳动
者所完成的建筑安装工程量 (或工作量 ),或者是劳动者完成
一定建筑安装工程量 (或工作量 )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 (一 )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4
? 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很多,企业内部的因素主要有:
技术装备程度与技术开发;职工的技术水平与能力;职工的
思想文化水平与熟练程度;企业的劳动管理水平,劳动的环
境条件;职工的个人生理条件与社会条件,劳动组织与生产
方式:领导水平;人际关系,企业的经营情况等因素,如图
11— 1所示。企业外部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还有诸如建材供
应体制、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等。
5
6
? (二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 1.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
? 2.提高管理水平。
? 3.加速科技进步,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 4.完善定额工作。
? 5.贯彻, 按劳分配, 原则,推行经济责任制。
? 三、劳动定员与劳动工资计划
? (一 )劳动定员
? 1.劳动定员及其意义
7
? 劳动定员是根据企业必须配备的各类人员的质量要求、数量
标准和比例。保证职工人数不仅在总数上满足生产需要,同
时,在工种上保证满足工艺的需求。
? 方法是:根据生产任务,组织机构,劳动特点,按各类人员
分别确定。
? 2.建筑企业人员构成
? 按照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执行的职能,企业人员包括,
生产工人、学徒工、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
其他人员等。
? 3.编制定员方法
? 企业按各类人员工作性质不同,其确定人员数量的方法也
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8
? (1)按劳动效率定员
? 根据计划期生产任务量和劳动效率,考虑出勤率及工时利用
情况影响,计算确定定员。
? (2)按设备定员
? 根据设备配备的数量,开动班次和看管定额计算确定定员。
? (3)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
? 根据各个组织机构承担任务和分工需要确定定员人数。
? (4)按比例定员
? 根据职工总数 (或某类人员总数 )的一定比例确定某类人员定
员人数。
9
? (5)按岗位定员
? 按生产设备或工作岗位所必需的操作看管岗位和工作岗
位数目确定定员。
? (二 )劳动工资计划
? 建筑企业劳动工资计划包括劳动生产率计划、职工人数计划
和职工工资计划。
? 1.劳动生产率计划如 P215表 11— 1所示。
? 2.职工人数计划如 P215表 11— 2所示。
? 3.职工工资计划如 P215表 11— 3所示。
10
? 四、劳动力管理
? (一 )用工制度
? 劳动用工制度是企业为了解决生产对劳动力的需要而采取
的劳动力招收、录用、使用、调动和辞退等方面的制度。
? 企业用工制度的管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 1.实行合同化管理,企业与职工之间签订劳动合同,规定双方
的责, 权, 利。
? 2.实行择优上岗制
? 3.实行试用工制
? (二 )劳动力的招收和调配
? 1.劳动力的招收
11
? 劳动力的招收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全面考核,择优录用,
并规定试用期,在录用形式上,由企业根据生产和工作的特
点及需要,可以招用五年以上的长期工,一 — 五年的短期工
和定期转换工、临时工、季节工,多种用工形式并存,逐渐
统一实行劳动合同制。
? 2.劳动力的调配
? (1)调配原则。加强调查研究,有计划地调配劳动力,要统
筹兼顾,全面安排;要按照, 先内后外、先近后远, 原则调
剂劳动力余缺,安排合适的劳动力;专业对口,尽量发挥劳
动者的专长。
12
? (2)调配形式。调配形式主要有;成建制调动。 就是将某个单
位的全部人员及设备、工具等一同迁入一个新地区或调入一
个新单位。成套调动:是指人员配备成套,即一定数量的领
导干部、技术骨干、生产工人配备成套,同时调入新建、扩
建单位。成批调动:是指同时将同工种或不同工种的一部分
职工从一个部门地区的企业调到另一个部门地区的企业。
? (三 )劳动纪律
? 劳动纪律按要求可分为如下三种:
? (1)工作纪律。
? (2)工艺纪律。
? (3)生产纪律。
13
? 五、劳动定额管理
? 劳动定额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对劳动者
生产一定数量的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方面所规定
的必要劳动消耗数量标准。
? 劳动定额有两种表达方式: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
? 时间定额是完成单位合格产品必须消耗的工作时间,其计算
公式为,
? 产量定额是在单位时间内 (工日 )所应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
其计算公式为:
? ?
? ?
台班产量
小组成员工日数的总和
工日单位产品的时间定额

每工产量
工日单位产品的时间定额
?
?
1
14
很明显,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互为倒数,成反比关系,即,
时间定额 × 产量定额= 1
劳动定额在企业的生产及其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表现为,
1.劳动定额是制订计划的基础。
? 2.劳动定额是合理地组织生产劳动的依据。
? 3.劳动定额是考评工人劳动贡献韵标准,是实行, 按劳分
配, 的依据。
? ?
? ?工日单位产品时间定额
小组成员工日数的总和
台班产量

工日单位产品时间定额
每工产量
?
?
1
15
? 4.劳动定额是企业实行经济核算的基础。
? (二 )劳动定额的制定
? 劳动定额的制定必须符合先进性、科学性、简明适用
的原则。 制定劳动定额的方法有:技术测定法、比较类推
法、统计分析法和经验估计法等。
? (三 )劳动定额的管理
? 劳动定额管理包括制订、贯彻执行、考核租修订四个环节。
具体内容不作介绍。
? 六、工资管理
? (一 )工资管理的原则
16
? 工资是依据职工的技能、工作强度、责任、工作条件和实际
贡献,以货币形式分配给个人的劳动报酬。贯彻的原则是:
? 1.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 2.坚持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相结合的原则,保证职工的多
劳多得;
? 3.坚持, 两个低于, 的原则。企业的工资总额增长幅度要
低于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要低于劳动
生产率增长幅度。
? (二 )工资制度
? 1.结构工资
17
? 结构工资一般分为四个部分:
? ① 基础工资,是保障职工基本生活,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
须的工资收入的基本部分;
? ② 职务工资、职称岗位工资,干部按职务、职称,工人按工
种岗位,根据职务高低、业务技术要求、劳动条件、责任大
小等因素,划分为若干个工资等级标准;
? ③工龄工资 (有的称年功工资 ),是以:工龄为主体来确定的
工资性开支,工龄工资是随着工龄的增长而逐年增加的;
? ④奖励工资 (有的称业绩工资 ),用于奖励在工作中做出了显
著成绩的人员;
18
? 2.技能工资
? 一般由技能工资、岗位 (职务 )工资、工龄 (年功 )工资、
效益工资和津贴工资五个单元组成。
? 技能工资 (兼有基础工资性质 )是根据职工所具备的技术业
务能力的水平高低及在相应岗位上实际运用的情况而定,
不受工龄、资历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 (三 )工资形式
? 1.计时工资 -根 据劳动者的工资等级,相应的工资标准;
用工作时间来计量以支付职工劳动报酬的工资形式。工资
多少与劳动成果没有直接联系,是过去吃大锅饭的一种形
式。
19
? 2.计件工资
? 计件工资,是将工人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或完成的作业
数量,以劳动定额为依据,按照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价,来计
算劳动报酬的一种工资形式。
? 实行计件工资应具备以下条件:
? (1)企业的生产任务比较饱满;
? (2)必须有先进的劳动定额和燃料、原材料消耗定额,以及
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定额专管人员;
? (3)生产的原始记录、计量统计、检查验收、经济核算等各
项管理制度都比较健全。
20
? 3.岗位工资
? 岗位工资,是按照职工在劳动中的不同工作岗位确定劳动
报酬的一种工资形式。岗位工资的特点是:考虑工作难易、
劳动轻重、责任大小以及劳动环境等因素。
? 4.浮动工资
? 浮动工资,是在实行奖励制度的基础上,在贯彻经济责任
制的实践中,由企业创造出来的工资形式。浮动工资的特点,
工资既要随个人劳动贡献的大小而浮动,又要随企业经济效
益的高低而浮动;
21
? 5.包工工资
? 包工工资,是将一定数量的施工任务包给施工队 (或班、
组、个人 ),规定完成任务的期限、质量标准和工资总额,
如能按期、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即可得到全部工资。
这种工资形式实行五包 (包工、包料、包质、包工期、包量 )。
? 6.奖金
? 奖金是用货币形式支付的一种物质奖励,是对劳动者提供
的超额劳动的报酬,它可以弥补工资的不足,是计时工资和
计件工资的补充形式。
? 7.津贴
? 津贴是职工劳动报酣的辅助形式,其中有的用来补偿职工
在特殊劳动条件下的额外劳动消耗,叫做津贴,有的是弥补
生活费用的支出;叫做补贴。
22
? 第二节 人事管理
? 本节内容不作详细介绍请自学
? 第三节 职工教育管理
? 对象-指包括企业经理在内的全体职工。
? 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科技知识教育、生产技术和
经营管理知识的再教育,应因人而异,不同对象教育内容不
同 。
? 任务-通过培训达到:领导层-能力强,思想作风好,决策
正确的带头人。
? 管理层(中层)-敢打硬仗,能吃工苦,即懂技术又懂管理
的中层管理干部队伍。
23
? 职工队伍-技术素质和操作水平高,纪律严明的队伍。
? 教育方式:多种多样形式的办学-有条件的可采用职工业
余学校(由公司的教育科负责)有的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
短期培训,工作任务不饱满时安排培训为佳。
? 时间关系不作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