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三,一维势阱 势垒
(一)、一维无限深 势阱中的粒子
质量为 m的粒子只能在 0<x<a 的区域内自由运动,
势能函数为:
?
?
?
???
??
?
)0(
)0(0
)(
axx
ax
xV

88
x = 0 x = a
V
(x
)
定态薛定谔方程为:
)ax0(Edxdm2 2
22
???? ???
当 x < 0和 x > a 时,0)x( ?? (下一页)
求解定态薛定谔方程
)ax0(0)x(mE2dx )x(d 22
2
???? ?? ?
)ax0(Edxdm2 2
22
???? ???
令 22 ?mEk ?
代入薛定谔方程得,0)x(kdx )x(d 22
2
?? ??
此方程的通解为,kxc o sBkxsi nA)x( ???
由于 阱壁 无限高,所以 0)0( ?? 0)a( ??
)1(0)0c o s(B)0si n (A ??
)2(0)ac o s(B)asi n (A ?? (下一页)
由式( 1)得 B = 0 波函数为:
)1(0)0c o s(B)0si n (A ??
)2(0)ac o s(B)asi n (A ??
kxsi nA)x( ??
由式( 2)得 0kasi nA ?于是
)3,2,1n(ank,nka ?????? ??
anmEk ??? 22 ?即,
由此得到粒子的能量
nE
????? 3,2,1n,n)
ma2
(E 22
22
n
??
(下一页)
????? 3,2,1n,n)
ma2
(E 22
22
n
??
nE 称为本问题中能量 E 的 本征值,
势阱中的粒子其能量是 量子化 。
当 n = 1,粒子具有最低能量 1E
2
22
1 ma2E
???
12n EnE ??
n叫作 量子数(主量子数)
称为 基态能级
2
2
ma8
h?
(下一页)
1EE,1n ??o a x
E








2EE,2n ??
3EE,3n ??
4EE,4n ??
(下一页)
与 En 相对应的本征函数,即本问题的解为:
式中常数A可由归一化条件求得。
最后得到薛定谔方程的解为:
)ax0()xansi n (A)x(n ??? ??
dx)xan(si nAdx)x( a0 222n ?? ??? ?? ?? 12aA 2 ??
a2A ?得到
)ax0()xans i n (a2)x(n ??? ?? (下一页)
2
2
1 ma8
hE ? )x
as i n (a
2)x(
1
?? ?
2
2
2 ma8
h4E ? )x
a
2s i n (
a
2)x(
2
?? ?
2
2
3 ma8
h9E ? )x
a
3s i n (
a
2)x(
3
?? ?
)xa4si n (a2)x(4 ?? ?2
2
4 ma8
h16E ?
(下一页)








=1
=2
=3
=4
x






0
n
n
n
n
a
)x(?
x0 a
2)x(?
(下一页)
例题,在阱宽为 a 的无限深势阱中,一个粒
子的状态为
多次测量其能量。问
?每次可能测到的值和相应概率?
?能量的平均值?
解,已知无限深势阱中粒子的
(下一页)

?多次测量能量 (可能测到的值 )
?能量的平均值
概率各 1/2
(下一页)
势垒贯穿(隧道效应)
在经典力学中,若,粒子的
动能为正,它只能在 I 区中运动。
即粒子运动到势垒左边缘就被
反射回去,不能穿过势垒。
0V
O
IIII II
在量子力学中,无论粒子能量是大于还是
小于 都有一定的几率穿过势垒,也有
一定的几率被反射。
我们下面只就 时,讨论薛定谔方程的解。
(下一页)
势垒的势场分布写为:
在三个区间内波函数应遵从的
薛定谔方程分别为,O
IIII II
定态薛定谔方程
的解又如何呢?
(下一页)
令:
定态解的含时部分:
三个区间的薛定谔方程化为:
(下一页)
若考虑粒子是从 I 区入射,在 I 区中有入射波
反射波;粒子从 I区经过 II区穿过势垒到 III 区,
在 III区只有透射波。粒子在 处的几率要大
于在 处出现的几率。
其解为:
根据边界条件, 时、空异号为右行波
(下一页)
求出解的形式画于图中。
定义粒子穿过势垒的贯穿系数,
I II III
隧道效应
当,势垒的宽度 a> 约 50nm 以上时,
贯穿系数会小六个数量级以上。隧道效应在
实际上已经没有意义了。量子概念过渡到经典了。
(下一页)
?隧道效应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由于电子的隧道效应,金属中的电子并不完全局限于
表面边界之内,电子密度并不在表面边界处突变为零,
而是在表面以外呈指数形式衰减,衰减长度越为 1nm。
只要将原子线度的极细探针
以及被研究物质的表面作为
两个电极,当样品与针尖的
距离非常接近时,它们的表
面电子云就可能重叠。
若在样品与针尖
之间加一微小电
压 Ub电子就会穿
过电极间的势垒
形成隧道电流。
隧道电流对针尖与样品间的距离十分敏感。若控制隧道电
流不变,则探针在垂直于样品方向上的高度变化就能反映样
品表面的起伏。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下一页)
因为隧道电流对针尖与样品间的距离十分敏感。若控制针尖
高度不变,通过隧道电流的变化可得到表面电子态密度的分布;
使人类第一次能够实时地观
测到单个原子在物质表面上的排
列状态以及与表面电子行为有关
的性质。在表面科学、材料科学
和生命科学等领域中有着重大的
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空气隙
STM工作示意图
样品
探针
利用 STM可以分辨表面上
原子的台阶、平台和原子
阵列。可以直接绘出表面
的三维图象
(下一页)
48个 Fe 原子形成
,量子围栏,, 围
栏中的电子形成驻
波,
隧道电流 I与样品和
针尖间距离 S的关系
(下一页)
利用光学中的受抑全反射理论,研制
成功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 PSTM)。
1989年提出成象技术。
它可用于不导电样品的观察。
STM样品 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导电性;
在恒流工作模式下有时对表面某些沟
槽不能准确探测。任何一种技术都有
其局限性。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