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3-3 "经济学原理 "第 9讲,垄断分析,卢锋,
CCER,2001秋季
1
第 9讲,垄断分析
? 有关电信垄断的讨论
? 垄断的来源和分类
? 垄断厂商产量决定和效率评价
2013-3-3 "经济学原理 "第 9讲,垄断分析,卢锋,
CCER,2001秋季
2
有关电信垄断的争论:讨论
? 近年,我国学术界和产业界就是否应当以及怎样改
革我国传统的电信垄断体制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
在美国,围绕微软( Microsoft) 捆绑销售 (Bundling
Sale) 浏览器是否属于利用垄断地位进行不公平竞争
问题发生的一场被媒体称为“世纪诉讼”的官司,
也引起美国国内外广泛关注。
? ——为什么不同制度和发展背景下公共政策需要特
别针对垄断采取应对措施?
? ——上述两方面问题是否具有不同的实质性内涵?
如有,是什么?
2013-3-3 "经济学原理 "第 9讲,垄断分析,卢锋,
CCER,2001秋季
3
垄断来源和分类( 1)
? 以竞争程度作为分类标准, 垄断是与完全竞争完全相反的市场
结构:一个厂商成为整个市场的供给方 。
? 观察发现, 不同市场实际存在的垄断局面是由不同原因造成的 。
? 第一, 规模经济派生的垄断 。 这是经济学经典理论讨论分析比较多的
垄断类型 。 回顾规模经济概念:随着产出数量扩大平均成本下降这样
一种数量和成本关系 。 一定技术条件下, 一个厂商 U形平均成本在达
到市场有效规模之前可能一直处于下降阶段, 那么在这个市场上让一
个厂商提供所有供给可能成本最低即最有效率, 而更多厂商同时进行
生产则缺乏效率 。 因而规模经济因素可能导致出现一个市场上仅有一
个或很少几个厂商垄断或半垄断情况 。 例如, 如果两家公司在一个城
市的每街道上同时架设电线:其中一家把电力输送到一家用户, 另一
家则负责隔壁用户的电力输送, ——这显然缺乏效率 。 因而, 在传统
技术条件下, 单独一个厂商通常是提供电话, 水和燃气等公共服务最
有效的方式 。
2013-3-3 "经济学原理 "第 9讲,垄断分析,卢锋,
CCER,2001秋季
4
垄断来源和分类( 2)
? 理解自然垄断应当注意它是相对于, 一定技术条件, 而言的:如果技
术发生革命性变化, 垄断格局也会随之改变, 原先自然垄断也不再自
然 。
? 当代电信技术 /产业变革提供了一个自然垄断由于技术革命而不再自然
的故事 。 在传统固话通讯技术条件下, 建立固话通讯网络一次性投资
很高, 市场容量相对比较低, 因而一个网络运营厂商平均成本有可能
在达到市场有效规模之前处于下降阶段, 具有自然垄断性质 。 然而,
这一局面在过去几十年间发生了实质性变化?
? 一是新的光缆纤维材料对传统金属传导材料替代, 大大降低了单位通
讯能力的材料成本 。 二是在成本降低基础上价格下降和人均收入提高,
极大刺激了通讯市场消费需求扩展, 使得有效市场规模急速扩大 。 三
是无线通话新技术应用对传统固话服务构成替代, 有线电视网络发展
也对传统电信业务构成潜在替代 。 结果使传统电信领域垄断局面受到
冲击, 各国开始改变电信业垄断体制和政策, 探索如何为满足新技术
革命和消费要求的新的竞争性市场框架 。
? ——因而, 自然垄断保持, 自然, 对于技术的条件性, 是一个有待进
行经验和理论研究的问题, 并需要经济学家和技术专家合作 。
2013-3-3 "经济学原理 "第 9讲,垄断分析,卢锋,
CCER,2001秋季
5
垄断来源和分类( 3)
? 第二, 市场竞争产生的垄断 。
? 这又分为与自然垄断不同的两类情况 。 一类情况是厂商通过研究
开发, 发明了某种新技术或新产品, 并通过专利保证一段时期内
其它厂商不能生产同类产品, 从而造成垄断地位 。 例如, 一家药
厂投巨资开发出了一种新药品, 或者开发了一种可以有效利用太
阳能的汽车, 则可以通过专利保证一段时期内其它厂商不能生产
同类产品, 从而造成垄断地位 。 经济发展需要技术进步和创新,
而社会实行专利制度, 正是为了给进行技术开发的厂商提供激励,
使得它们从自身利益角度也会积极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 而垄断
则是保证这一激励机制有效的一个制度环节 。 专利保护通常有时
期限制, 超过这一时限专利就会失效, 阻碍其它厂商进入因素不
再发生作用 。
2013-3-3 "经济学原理 "第 9讲,垄断分析,卢锋,
CCER,2001秋季
6
垄断来源和分类( 4)
? 二是与网络效应相联系的需求方面规模经济导致的垄断 。, 当一
种产品对于给定占有者和消费者的价值或效用与这一产品其他使
用者数量显著正相关时, 经济学家认为存在网络效应 (Network
Effects)”。
? 很多传统产品没有网络效应或网络效应很弱 。 例如, 到麦当劳吃
便餐, 用餐人数与你的效用反而成反比;名牌衬衫也没有网络效
应 。 有的产业或产品则不同 。 例如计算机应用软件产品具有很强
的网络效应 。 微软操作系统使用人数达到一定临界点后, 人们发
现使用它具有更大的便利, 并且使用微软产品的知识和技能具有
更高价值, 结果有更多人使用这类软件;而随着使用人数增加,
上述吸引更多人数的效果更加显著和有力 。 这一已有使用者人数
与新的使用者之间的互相支持的正反馈作用, 导致微软在视窗操
作系统市场的近乎垄断局面 。 微软的崛起应当是现代信息产业中
网络效应导致垄断的经典案例
2013-3-3 "经济学原理 "第 9讲,垄断分析,卢锋,
CCER,2001秋季
7
垄断来源和分类( 5)
? 网络效应原因之一是, 集体转变成本 ( Collective Switching Costs) 。 它
指当大众消费者习惯了某种技术产品后, 转而采用新技术 ( 即便是更好
的新技术 ) 需要支付与过去学习和习惯相联系的成本 。
? QWERTY故事对此提供了一个恰当的事例 。
? QWERTY是计算机右上方 6个字母 。 据说, 这一奇怪排列是与 19世纪 70
年代发明它的打字机厂家两点历史原因相联系的 。 当时打字机经常卡字
( Jamming), 这一难记的字母组合有助于控制打字员打字速度, 从而降
低卡字发生机率 。 另外, 该厂家打字机商标是, Type Writer”:上述组合
正好包含了其中所有字母, 打字员可以在手指移动最小情况下敲出这一
商标 。
? QWERTY键盘问世不久, 打字机卡字的技术问题就基本得到解决 。 1932
年, 某厂家申请了一个新的打字机键盘专利, 其中右上方优先区位字母
组合是, AOEUIDHTNS”,包括了使用频率更高的 5个元音字母 。 速记打
字员经验表明, 这一排列能够大大提高潜在打字速度 。 然而, 我们今天
仍然运用 19世纪定型的, 古怪而不合理, 的键盘 。 原因很简单:人们熟
悉的旧键盘附着了几代人集体学习成本, 新键盘效益与集体转变成本相
比显得得不偿失 。 考虑集体转变成本因素, 上述现象具有经济合理性 。
2013-3-3 "经济学原理 "第 9讲,垄断分析,卢锋,
CCER,2001秋季
8
垄断的来源和分类( 6)
? 有人对网络效应提出了数量估计的粗略法则, Ethernet发明人以
他名字提出, Metcalfe’s Law”:一个网络的价值量与它的使用人
数平反成正比 。 虽然这不是严格规律而只是一个粗略规则 ( A rule
of thumb),但它对理解网络效应特点确有启示作用 。
? 如果某个网络共有N个使用者, 并且该网络对于每个使用者的价
值与其他使用者人数成比例 ( 实际上不完全是线性关系 ), 那末,
整个网络即所有使用者的价值必然与 ( N X [N - 1]) = N2 - N成比
例 。 而当 N很大时, N2 _ N略等于 N2 。 假定每个网络使用者对于
其他使用者的价值为 1元, 当只有 10个使用者时, 网络总共价值是
100元; 100个使用者时, 网络总共价值是 1万元; 1万个使用者时,
网络总共价值是 1亿元 。
2013-3-3 "经济学原理 "第 9讲,垄断分析,卢锋,
CCER,2001秋季
9
垄断的来源和分类( 7)
? 与传统行业在供给方面表现出来的平均成本降低带来的规模经济有所不
同, 网络效应是需求方面的规模经济因素发生作用的结果 。 基于供给方
面的规模经济通常在它的产出数量达到市场有效需求规模之前就会完结,
但与网络效应相联系的需求方面规模经济则可能由于上面讨论的成本结
构第一个特点, 有效规模存在极大的弹性 。
? 例如, 1998年微软市场价值 2000多亿美元, 这不是建立在研发软件产品
成本特性基础上的 。 虽然软件生产本身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 ( 如
一定数量内增加雇佣编写程序人员会节约产品平均成本 ), 然而软件研
发成本相对于微软市值几乎微不足道 。 IT专家认为, 有的操作系统在功
能上与微软视窗系统已经更加优越, 但市值与微软不可同日而语, 说明
微软对市场控制能力建立在与网络效应相联系的需求方面规模经济基础
上, 而不是平均成本降低带来的供给方面规模经济方面 。 越来越多消费
者使用微软视窗系统,, 正因为, 它已被广泛使用, 并已成为事实上产
品行业标准 。
? 这不是说, 微软拥有永久性霸权 。 微软是在创造新网络中崛起的, 出现
新技术和新的更大网络的可能性, 提醒盖茨先生, 在睡梦中也最好睁开
一只眼睛 ( 微软危机到来永远只有 18个月 ), 。
2013-3-3 "经济学原理 "第 9讲,垄断分析,卢锋,
CCER,2001秋季
10
垄断的来源和分类( 8)
? 第三, 行政权力确立的垄断 。
? 利用国家权力确立垄断局面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 例如, 我国古代时期, 对
盐和铁这两项基本生活和生产资料进行垄断经营的历史 。 行政垄断在国外同
样是古已有之 。 例如, 17世纪英国政府授予东印度公司与印度进行贸易的垄
断权 。
? 行政垄断在传统计划体制经济中达到极致 。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 行政垄断范
围不仅包括邮政, 电话, 供电, 煤气, 供水等等公共服务行业, 涵盖军火,
运输, 能源这类关系国计民生行业, 囊括酒, 烟草, 盐这类收入弹性小赢利
水平高的行业, 甚至延伸到包括钢铁, 纺织品, 劳动力市场, 粮食棉花等重
要农产品流通等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行业 。
? 改革以来垄断范围在不断缩小, 特别是近年改革行政垄断力度加大 。 然而,
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暂时出现垄断范围扩大情况 。 例如, 98粮政通过制订, 粮
食收购条例, 试图在 80年代初期以来形成的双轨制粮食流通市场上重新确立
对收购环节的国有垄断体制 。
? 我国电信改革与微软案例根本不同之处, 在于对象背景是行政性垄断, 事实
表明, 不必要的行政性垄断既不合效率原则, 也不合公平原则, 应加快改革 。
2013-3-3 "经济学原理 "第 9讲,垄断分析,卢锋,
CCER,2001秋季
11
垄断厂商产量决定和效率评价( 1)
? 垄断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
市场需求曲线是垄断厂商需
求曲线, 供给数量即垄断厂
商生产数量, 这一决策环境
改变派生出与完全竞争厂商
具有本质差别的决策原则 。
? 市场需求曲线向下方倾斜,
因而, 垄断厂商面临的下行
的需求曲线, 所以它增加销
售产品带来的边际收益是下
降的, 也就是说垄断厂商面
临向右下方倾斜的边际收益
曲线 。 这与我们分析行业需
求曲线与边际成本关系时得
到的结论是一致的 。
单位弹性 ( ??Q% ?= ??P%?)
P1/2
QM
P
P1
0
Q
缺弹性 ( ??Q% ?? ??P%?)
有弹性 ( ??Q% ?> ??P%?)
边际收益
2013-3-3 "经济学原理 "第 9讲,垄断分析,卢锋,
CCER,2001秋季
12
垄断厂商产量决定和效率评价( 2)
? 垄断厂商与竞争厂商决策原则
方针相同的:只要提高边际产
量导致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
本 ( 即 MR>MC) 它就会提高
产量, 因为两者正差值 π 为利
润, 所以均衡原则亦是 MR=
MC。 但均衡结果不同 。
? 右图中垄断厂商最优的产出 /
价格组合是 Qm/Pm:低于 Qm产
出水平上, MR大于 MC,增加
产出能增加利润;高于 Qm产
出水平上, MR小于 MC,增加
产出会减少利润 。 均衡产出数
量为 Qm。 需求曲线映射的均
衡价格为 Pm。
? 垄断厂商总收益为 Pm× Qm,
即 PmAQmO面积。总成本是平
均成本与 Qm乘积,即 BCQmO
面积。总利润为 PmACB面积。
PM
QM
MC AC
A
B C
D
F
P
Q
0
2013-3-3 "经济学原理 "第 9讲,垄断分析,卢锋,
CCER,2001秋季
13
垄断厂商产量决定和效率评价( 3)
? 对垄断厂商的基本评
价是, 与它利润最大
化对应的均衡产量小
于从社会福利最大化
的产量水平 。 为了更
清楚说明这一点, 假
设 MC是平行线, 并
且没有固定成本, 因
而 MC与 AC重叠 。 这
时垄断厂商均衡产量
为 QM,而完全竞争条
件下产量是 Qc。 两相
比较, 较低产量给社
会造成了 ABC表示的
净福利损失 。
MR
MC=AC
QC Q
A
B C
QM
PM
PC
0
P
2013-3-3 "经济学原理 "第 9讲,垄断分析,卢锋,
CCER,2001秋季
14
垄断厂商产量决定和效率评价( 4)
? 不仅有 ABC表示的社会净损失, 长方形 PmABPc的部分可能亦
发生损失 。 这部分是垄断厂商的经济利润 。 如果进入是自由的,
竞争是公开的, 那么这一部分会趋于零 。 很显然, 获得经济利
润的厂商不愿意看到这一点 。 事实上, 一个理性的垄断厂商愿
意支付 PmABPc的一部分给有能力保持其垄断地位的势力 。 其中
一个办法就是说服政府, 通过立法和其它行政力量来保持其垄
断地位 。 例如, 国外厂商会雇佣公关部门 ( 说客 ) Lobby政府
高层和议员 。 这种行为被经济学家称作寻租行为 ( Rent-
seeking) 。
? 正是由于垄断厂商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潜在具有的这种不一致
性, 因而, 明智的公共政策应当对于垄断行为加以限制而不是
鼓励;明智的公众舆论有理由对于在, 民族利益, 或, 国家利
益, 名义下呼吁垄断的理论和动议保持警觉 。
CCER,2001秋季
1
第 9讲,垄断分析
? 有关电信垄断的讨论
? 垄断的来源和分类
? 垄断厂商产量决定和效率评价
2013-3-3 "经济学原理 "第 9讲,垄断分析,卢锋,
CCER,2001秋季
2
有关电信垄断的争论:讨论
? 近年,我国学术界和产业界就是否应当以及怎样改
革我国传统的电信垄断体制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
在美国,围绕微软( Microsoft) 捆绑销售 (Bundling
Sale) 浏览器是否属于利用垄断地位进行不公平竞争
问题发生的一场被媒体称为“世纪诉讼”的官司,
也引起美国国内外广泛关注。
? ——为什么不同制度和发展背景下公共政策需要特
别针对垄断采取应对措施?
? ——上述两方面问题是否具有不同的实质性内涵?
如有,是什么?
2013-3-3 "经济学原理 "第 9讲,垄断分析,卢锋,
CCER,2001秋季
3
垄断来源和分类( 1)
? 以竞争程度作为分类标准, 垄断是与完全竞争完全相反的市场
结构:一个厂商成为整个市场的供给方 。
? 观察发现, 不同市场实际存在的垄断局面是由不同原因造成的 。
? 第一, 规模经济派生的垄断 。 这是经济学经典理论讨论分析比较多的
垄断类型 。 回顾规模经济概念:随着产出数量扩大平均成本下降这样
一种数量和成本关系 。 一定技术条件下, 一个厂商 U形平均成本在达
到市场有效规模之前可能一直处于下降阶段, 那么在这个市场上让一
个厂商提供所有供给可能成本最低即最有效率, 而更多厂商同时进行
生产则缺乏效率 。 因而规模经济因素可能导致出现一个市场上仅有一
个或很少几个厂商垄断或半垄断情况 。 例如, 如果两家公司在一个城
市的每街道上同时架设电线:其中一家把电力输送到一家用户, 另一
家则负责隔壁用户的电力输送, ——这显然缺乏效率 。 因而, 在传统
技术条件下, 单独一个厂商通常是提供电话, 水和燃气等公共服务最
有效的方式 。
2013-3-3 "经济学原理 "第 9讲,垄断分析,卢锋,
CCER,2001秋季
4
垄断来源和分类( 2)
? 理解自然垄断应当注意它是相对于, 一定技术条件, 而言的:如果技
术发生革命性变化, 垄断格局也会随之改变, 原先自然垄断也不再自
然 。
? 当代电信技术 /产业变革提供了一个自然垄断由于技术革命而不再自然
的故事 。 在传统固话通讯技术条件下, 建立固话通讯网络一次性投资
很高, 市场容量相对比较低, 因而一个网络运营厂商平均成本有可能
在达到市场有效规模之前处于下降阶段, 具有自然垄断性质 。 然而,
这一局面在过去几十年间发生了实质性变化?
? 一是新的光缆纤维材料对传统金属传导材料替代, 大大降低了单位通
讯能力的材料成本 。 二是在成本降低基础上价格下降和人均收入提高,
极大刺激了通讯市场消费需求扩展, 使得有效市场规模急速扩大 。 三
是无线通话新技术应用对传统固话服务构成替代, 有线电视网络发展
也对传统电信业务构成潜在替代 。 结果使传统电信领域垄断局面受到
冲击, 各国开始改变电信业垄断体制和政策, 探索如何为满足新技术
革命和消费要求的新的竞争性市场框架 。
? ——因而, 自然垄断保持, 自然, 对于技术的条件性, 是一个有待进
行经验和理论研究的问题, 并需要经济学家和技术专家合作 。
2013-3-3 "经济学原理 "第 9讲,垄断分析,卢锋,
CCER,2001秋季
5
垄断来源和分类( 3)
? 第二, 市场竞争产生的垄断 。
? 这又分为与自然垄断不同的两类情况 。 一类情况是厂商通过研究
开发, 发明了某种新技术或新产品, 并通过专利保证一段时期内
其它厂商不能生产同类产品, 从而造成垄断地位 。 例如, 一家药
厂投巨资开发出了一种新药品, 或者开发了一种可以有效利用太
阳能的汽车, 则可以通过专利保证一段时期内其它厂商不能生产
同类产品, 从而造成垄断地位 。 经济发展需要技术进步和创新,
而社会实行专利制度, 正是为了给进行技术开发的厂商提供激励,
使得它们从自身利益角度也会积极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 而垄断
则是保证这一激励机制有效的一个制度环节 。 专利保护通常有时
期限制, 超过这一时限专利就会失效, 阻碍其它厂商进入因素不
再发生作用 。
2013-3-3 "经济学原理 "第 9讲,垄断分析,卢锋,
CCER,2001秋季
6
垄断来源和分类( 4)
? 二是与网络效应相联系的需求方面规模经济导致的垄断 。, 当一
种产品对于给定占有者和消费者的价值或效用与这一产品其他使
用者数量显著正相关时, 经济学家认为存在网络效应 (Network
Effects)”。
? 很多传统产品没有网络效应或网络效应很弱 。 例如, 到麦当劳吃
便餐, 用餐人数与你的效用反而成反比;名牌衬衫也没有网络效
应 。 有的产业或产品则不同 。 例如计算机应用软件产品具有很强
的网络效应 。 微软操作系统使用人数达到一定临界点后, 人们发
现使用它具有更大的便利, 并且使用微软产品的知识和技能具有
更高价值, 结果有更多人使用这类软件;而随着使用人数增加,
上述吸引更多人数的效果更加显著和有力 。 这一已有使用者人数
与新的使用者之间的互相支持的正反馈作用, 导致微软在视窗操
作系统市场的近乎垄断局面 。 微软的崛起应当是现代信息产业中
网络效应导致垄断的经典案例
2013-3-3 "经济学原理 "第 9讲,垄断分析,卢锋,
CCER,2001秋季
7
垄断来源和分类( 5)
? 网络效应原因之一是, 集体转变成本 ( Collective Switching Costs) 。 它
指当大众消费者习惯了某种技术产品后, 转而采用新技术 ( 即便是更好
的新技术 ) 需要支付与过去学习和习惯相联系的成本 。
? QWERTY故事对此提供了一个恰当的事例 。
? QWERTY是计算机右上方 6个字母 。 据说, 这一奇怪排列是与 19世纪 70
年代发明它的打字机厂家两点历史原因相联系的 。 当时打字机经常卡字
( Jamming), 这一难记的字母组合有助于控制打字员打字速度, 从而降
低卡字发生机率 。 另外, 该厂家打字机商标是, Type Writer”:上述组合
正好包含了其中所有字母, 打字员可以在手指移动最小情况下敲出这一
商标 。
? QWERTY键盘问世不久, 打字机卡字的技术问题就基本得到解决 。 1932
年, 某厂家申请了一个新的打字机键盘专利, 其中右上方优先区位字母
组合是, AOEUIDHTNS”,包括了使用频率更高的 5个元音字母 。 速记打
字员经验表明, 这一排列能够大大提高潜在打字速度 。 然而, 我们今天
仍然运用 19世纪定型的, 古怪而不合理, 的键盘 。 原因很简单:人们熟
悉的旧键盘附着了几代人集体学习成本, 新键盘效益与集体转变成本相
比显得得不偿失 。 考虑集体转变成本因素, 上述现象具有经济合理性 。
2013-3-3 "经济学原理 "第 9讲,垄断分析,卢锋,
CCER,2001秋季
8
垄断的来源和分类( 6)
? 有人对网络效应提出了数量估计的粗略法则, Ethernet发明人以
他名字提出, Metcalfe’s Law”:一个网络的价值量与它的使用人
数平反成正比 。 虽然这不是严格规律而只是一个粗略规则 ( A rule
of thumb),但它对理解网络效应特点确有启示作用 。
? 如果某个网络共有N个使用者, 并且该网络对于每个使用者的价
值与其他使用者人数成比例 ( 实际上不完全是线性关系 ), 那末,
整个网络即所有使用者的价值必然与 ( N X [N - 1]) = N2 - N成比
例 。 而当 N很大时, N2 _ N略等于 N2 。 假定每个网络使用者对于
其他使用者的价值为 1元, 当只有 10个使用者时, 网络总共价值是
100元; 100个使用者时, 网络总共价值是 1万元; 1万个使用者时,
网络总共价值是 1亿元 。
2013-3-3 "经济学原理 "第 9讲,垄断分析,卢锋,
CCER,2001秋季
9
垄断的来源和分类( 7)
? 与传统行业在供给方面表现出来的平均成本降低带来的规模经济有所不
同, 网络效应是需求方面的规模经济因素发生作用的结果 。 基于供给方
面的规模经济通常在它的产出数量达到市场有效需求规模之前就会完结,
但与网络效应相联系的需求方面规模经济则可能由于上面讨论的成本结
构第一个特点, 有效规模存在极大的弹性 。
? 例如, 1998年微软市场价值 2000多亿美元, 这不是建立在研发软件产品
成本特性基础上的 。 虽然软件生产本身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 ( 如
一定数量内增加雇佣编写程序人员会节约产品平均成本 ), 然而软件研
发成本相对于微软市值几乎微不足道 。 IT专家认为, 有的操作系统在功
能上与微软视窗系统已经更加优越, 但市值与微软不可同日而语, 说明
微软对市场控制能力建立在与网络效应相联系的需求方面规模经济基础
上, 而不是平均成本降低带来的供给方面规模经济方面 。 越来越多消费
者使用微软视窗系统,, 正因为, 它已被广泛使用, 并已成为事实上产
品行业标准 。
? 这不是说, 微软拥有永久性霸权 。 微软是在创造新网络中崛起的, 出现
新技术和新的更大网络的可能性, 提醒盖茨先生, 在睡梦中也最好睁开
一只眼睛 ( 微软危机到来永远只有 18个月 ), 。
2013-3-3 "经济学原理 "第 9讲,垄断分析,卢锋,
CCER,2001秋季
10
垄断的来源和分类( 8)
? 第三, 行政权力确立的垄断 。
? 利用国家权力确立垄断局面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 例如, 我国古代时期, 对
盐和铁这两项基本生活和生产资料进行垄断经营的历史 。 行政垄断在国外同
样是古已有之 。 例如, 17世纪英国政府授予东印度公司与印度进行贸易的垄
断权 。
? 行政垄断在传统计划体制经济中达到极致 。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 行政垄断范
围不仅包括邮政, 电话, 供电, 煤气, 供水等等公共服务行业, 涵盖军火,
运输, 能源这类关系国计民生行业, 囊括酒, 烟草, 盐这类收入弹性小赢利
水平高的行业, 甚至延伸到包括钢铁, 纺织品, 劳动力市场, 粮食棉花等重
要农产品流通等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行业 。
? 改革以来垄断范围在不断缩小, 特别是近年改革行政垄断力度加大 。 然而,
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暂时出现垄断范围扩大情况 。 例如, 98粮政通过制订, 粮
食收购条例, 试图在 80年代初期以来形成的双轨制粮食流通市场上重新确立
对收购环节的国有垄断体制 。
? 我国电信改革与微软案例根本不同之处, 在于对象背景是行政性垄断, 事实
表明, 不必要的行政性垄断既不合效率原则, 也不合公平原则, 应加快改革 。
2013-3-3 "经济学原理 "第 9讲,垄断分析,卢锋,
CCER,2001秋季
11
垄断厂商产量决定和效率评价( 1)
? 垄断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
市场需求曲线是垄断厂商需
求曲线, 供给数量即垄断厂
商生产数量, 这一决策环境
改变派生出与完全竞争厂商
具有本质差别的决策原则 。
? 市场需求曲线向下方倾斜,
因而, 垄断厂商面临的下行
的需求曲线, 所以它增加销
售产品带来的边际收益是下
降的, 也就是说垄断厂商面
临向右下方倾斜的边际收益
曲线 。 这与我们分析行业需
求曲线与边际成本关系时得
到的结论是一致的 。
单位弹性 ( ??Q% ?= ??P%?)
P1/2
QM
P
P1
0
Q
缺弹性 ( ??Q% ?? ??P%?)
有弹性 ( ??Q% ?> ??P%?)
边际收益
2013-3-3 "经济学原理 "第 9讲,垄断分析,卢锋,
CCER,2001秋季
12
垄断厂商产量决定和效率评价( 2)
? 垄断厂商与竞争厂商决策原则
方针相同的:只要提高边际产
量导致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
本 ( 即 MR>MC) 它就会提高
产量, 因为两者正差值 π 为利
润, 所以均衡原则亦是 MR=
MC。 但均衡结果不同 。
? 右图中垄断厂商最优的产出 /
价格组合是 Qm/Pm:低于 Qm产
出水平上, MR大于 MC,增加
产出能增加利润;高于 Qm产
出水平上, MR小于 MC,增加
产出会减少利润 。 均衡产出数
量为 Qm。 需求曲线映射的均
衡价格为 Pm。
? 垄断厂商总收益为 Pm× Qm,
即 PmAQmO面积。总成本是平
均成本与 Qm乘积,即 BCQmO
面积。总利润为 PmACB面积。
PM
QM
MC AC
A
B C
D
F
P
Q
0
2013-3-3 "经济学原理 "第 9讲,垄断分析,卢锋,
CCER,2001秋季
13
垄断厂商产量决定和效率评价( 3)
? 对垄断厂商的基本评
价是, 与它利润最大
化对应的均衡产量小
于从社会福利最大化
的产量水平 。 为了更
清楚说明这一点, 假
设 MC是平行线, 并
且没有固定成本, 因
而 MC与 AC重叠 。 这
时垄断厂商均衡产量
为 QM,而完全竞争条
件下产量是 Qc。 两相
比较, 较低产量给社
会造成了 ABC表示的
净福利损失 。
MR
MC=AC
QC Q
A
B C
QM
PM
PC
0
P
2013-3-3 "经济学原理 "第 9讲,垄断分析,卢锋,
CCER,2001秋季
14
垄断厂商产量决定和效率评价( 4)
? 不仅有 ABC表示的社会净损失, 长方形 PmABPc的部分可能亦
发生损失 。 这部分是垄断厂商的经济利润 。 如果进入是自由的,
竞争是公开的, 那么这一部分会趋于零 。 很显然, 获得经济利
润的厂商不愿意看到这一点 。 事实上, 一个理性的垄断厂商愿
意支付 PmABPc的一部分给有能力保持其垄断地位的势力 。 其中
一个办法就是说服政府, 通过立法和其它行政力量来保持其垄
断地位 。 例如, 国外厂商会雇佣公关部门 ( 说客 ) Lobby政府
高层和议员 。 这种行为被经济学家称作寻租行为 ( Rent-
seeking) 。
? 正是由于垄断厂商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潜在具有的这种不一致
性, 因而, 明智的公共政策应当对于垄断行为加以限制而不是
鼓励;明智的公众舆论有理由对于在, 民族利益, 或, 国家利
益, 名义下呼吁垄断的理论和动议保持警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