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2008年第4期

半月谈2008年第4期目录读者评刊我们不纯粹是读者,也是《半月谈》的主人
本刊消息半月谈杂志社关于出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特刊的公告6
半月评论养成和保持一种良好的执政心态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肥城:民生为先促和谐
“枣乡”党旗更鲜艳
本刊特稿
“两会”建言:基层群众对干部的六大期盼
专题报道贯彻十七大 改革新亮点
编者按新一轮政府改革发力
“增量民主”:渐进中突破四大亮点照耀农业现代化之路新政频出为企业发展“添柴加火”
打赢节能减排攻坚战金融改革提速,为中国迈向“金融大国”搭台铺路教育:“学有所教”暖民心为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保改革:编织民生安全网收入分配改革:让全体公民共享发展成果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跃进
政治观察中国开启“民生立法”新时代政协提案助力民生进步
经济纵横雪落韶山见青松
江河湖泊行
“千古一变”活水来 拯救双生姐妹湖
走进高效农业火龙果“火”之谜
奥运连着你我他奥运小知识
国际时事国际社会对科索沃宣布独立反应不一美国“导弹打卫星”用意何在
身边楷模抗冰雪英雄谱
校园话题以安全的名义“圈”住学生
文化人民军医社的高成长之道
百事咨询临时工遭解雇可获补偿吗
读者之页春联之“变”
国内外半月大事小测验
半月谈杂志社关于出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特刊的公告
2008年,是值得我们隆重纪念的改革开放30周年。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从此改变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30年求索,30年奋斗,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中国已迅速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半月谈》作为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面向基层、发行量大、覆盖面广的重要党刊,应该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宣传报道中,积极而有效地发挥主流媒体的领军作用。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后,各地读者也纷纷通过来电、来信、发电子邮件等形式,向杂志社咨询或建议出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书籍、画册、专刊特刊等有关事宜。一些省(区市)的宣传部门也强烈要求,希望能充分利用《半月谈》的品牌优势和宣传平台,搞好所在地区改革开放30周年宣传报道。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肩负起社会的重责,推进改革的大业,经新华通讯社、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半月谈杂志社决定出版系列纪念特刊———《半月谈·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刊》。
《半月谈》特刊将以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改革开放的有关论述为基调,把宣传报道改革开放与十七大提出的重大部署和要求相结合,充分反映全国各地及各行业的重大发展变化和成果,展示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体现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创造的“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通过特刊的深度报道,进一步增强人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半月谈》特刊将从专题性、区域性、行业性、典型性等不同层面,策划多样的特刊版本。专题性报道,如农村改革专题、社会改革专题等;区域性报道,如珠三角、长三角、西部开发地区等;行业性报道,如金融、IT行业、科技、教育等;典型性报道,如特区、沿海改革开放城市以及国有大企业改革、典型民营企业发展等内容。运用多样的体裁和形式,坚持和发扬《半月谈》报道权威、深刻、通俗、简洁、生动的风格,为读者提供喜闻乐见的宣传报道。
为更好地完成特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增强特刊的思想性、贴近性和可读性,重大选题的确定,采取特刊编辑部拟订和广大读者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欢迎各省(区市)宣传部门和各行业主管部门积极自我推荐(书面形式加盖单位公章)。推荐材料力求简短精悍,特刊编辑部将对地区和单位推荐的选题内容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然后按照规定程序批复。待批复后,特刊编辑部将策划详细的报道方案,安排采访组展开工作。需具体了解特刊运作方式、出版、发行等相关事宜详情者,请与特刊编辑部联系。
特此公告。
半月谈杂志社二○○八年二月二日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半月谈杂志社邮编,100040
电话,010-63072188 010-63077597 13701332769
联系人,王广壮
电子信箱,wangguangzhuang@163.com
养成和保持一种良好的执政心态辛鸣
随着省级领导班子换届结束,一大批领导干部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开始了新的执政历程。我们的领导干部来自党的培养和人民的选择,政治立场、政治品质乃至执政能力理当是信得过、靠得住、过得硬。但是要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辜负党的希望和人民的重托,还要有好的执政心态。政治路线确定以后,领导干部产生以后,领导干部的执政心态就成为重要的因素。
心态作为人内心的一种认知状态、修养状态,看似很虚,其实很关键。心态外化出来就是人的精神状态,体现在执政过程中就是政绩观。在这个意义上讲,领导干部的心态决定领导干部的行为。
领导干部养成和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于各种各样原因,往往会使一些不良心态潜滋暗长。比如,有的同志认为自己辛苦了多年,总算进步到了相当的位置,为了守住这个位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的心态就会乘虚而入;还有的同志则认为好不容易有了一个能施展自己抱负的舞台,于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好大喜功的心态溢于言表;也有的同志认为自己在推进改革、发展经济、维护稳定方面功勋卓著,惟我独尊、居功自傲的心态就会萌生。很明显这些不良的执政心态会严重影响领导干部的执政绩效,进而损害我们的事业。
那么,什么样的执政心态才是我们事业所需要的、领导干部应该去努力培养和保持的呢?
首先,良好的执政心态应该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我国社会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所处的环境很复杂,担负的任务很艰巨,面临的问题也很棘手,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此起彼伏,要想实现改革的深化,发展的健康,事业的拓展,领导干部一定要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不因循守旧,不固步自封。像广东、山西等省的领导干部高扬解放思想的旗帜,向这些年来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但越来越影响科学发展、越来越阻碍事业进步、越来越不适应时代要求的一些观念、做法、行为做出了深刻的反思与强烈的抨击。这充分反映了积极进取的执政心态。
其次,良好的执政心态应该是一种清醒稳健的心态。中国社会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开始进入了盘点调整期。我们固然希望还能一如既往地快速发展,但面对资源紧张、环境恶化、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我们必须意识到没有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实转变,没有经济结构的根本调整,发展最终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出现停滞乃至倒退;面对日益凸现的贫富差距、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我们还必须意识到没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相应跟进,经济建设不可能永远一枝独秀。对此,领导干部一定要养成并保持清醒稳健的心态,不急于求成,更不好大喜功。前一段时间,云南省省长提出,宁可牺牲一点发展速度,也要守护好云南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江西省省长强调,必须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否则百姓健康都不保,还谈啥为民造福?这反映的就是清醒稳健的执政心态。
再次,良好的执政心态还应该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心态。我们的事业就像一场接力赛,一任接着一任干,才能顺利实现既定目标。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前任好的思路做法,好的战略部署不仅不要去随意更改,还应该坚定不移地坚持并且发扬光大。一段时间以来,有很多领导干部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后,提出要牢牢把握工作的连续性和政策的稳定性,不主张换一任领导,变一套思路,不提倡刻意去烧“三把火”,认为这是发展“大忌”。这就是实事求是的执政心态。
如何鉴别领导干部的执政心态就是实事求是而不是得过且过,是积极进取而不是好大喜功,是清醒稳健而不是糊里糊涂?现实中,确实有的领导干部本来是得过且过的心态,却美其名为萧规曹随;有的本来是好大喜功,却自诩是积极进取。事实上,好的执政心态与不良执政心态的分水岭、分界线很明确,这就是是否对党的事业赤胆忠诚,是否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是否对自身价值有清醒认知。当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时候,好的执政心态具矣。反之就需要引起警觉了。
我们的价值体现在党的事业兴旺发达,我们的抱负体现在群众的利益充分实现,我们的成功体现为人民的安居乐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当领导干部有这样认识的时候,好的执政心态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当然,就现阶段来说,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领导干部在执政中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
编者按:2008年的“两会”是党的十七大后召开的第一个全国“两会”,也是五年一次的换届大会。这次大会对于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两会”前夕,基层群众纷纷致信《半月谈》,建言献策,希望各级政府和官员能够真正把十七大精神落到实处,真正把中央的好政策不打折扣地实现好。
肥城民生为先促和谐
修路、接自来水、扶贫济困……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近些年来山东省肥城市以民生为先,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走上了和谐发展之路。
一诺千金 为民解忧难
,去年初,老泰临公路大封至石横段列入道路改造计划。现在工程完成了,咱村周围环境也大大改善了。”家住湖屯镇曹家庄村的王福泉看完肥城电视台播放的“民生工程追踪”节目,激动地点评起市里去年办的十件实事。
为民办事,百姓受益。实事该从哪里入手?“解决民生必须从群众高度关注、急盼解决的实事抓起,办就办到群众心坎上。”肥城市长单传海说。几年来,肥城确定的实事都有量化标准、时间要求,便于群众监督;都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让群众受益最大。
桃园镇东南部半山坳里,有个小山村叫老僧台,进出只有一条羊肠小道。穿村而过的孙牛公路施工时,高兴得村民凑钱请来剧团连演4天大戏。凑钱的发起人叶玉英老人一说起路,就掩饰不住兴奋:“过去乡亲含泪砍桃树,现在路铺到了家门口,俺村的桃园增加了300亩。”
时间追溯到2003年初,一次全市范围的民意调查显示,群众对改造道路要求强烈,市委、市政府就该问题调研后,郑重承诺:用四至五年彻底解决群众出行难。2003年以来,全市共投资12.06亿元,新建和改造公路1516.1公里。如今,肥城实现了乡镇通二级路、村村通等级路,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让人感慨的是,如此浩大的公路建设工程,不仅没向群众敛一分钱,涉及百姓的补偿,也全部足额到位。
百姓所需,政府所为。肥城把解决群众吃水问题作为民生工程来抓。从2003年起,肥城启动“农民饮水安全工程”。目前,全市70多万农民全部吃上了安全放心的“卫生水”。在汶阳镇樊武村,记者走进村民武家利家中,他打开自来水龙头,接上一碗水,端给记者:“看,多清凉。以前吃水贵如油,如今滴滴甜心头,全托党和政府的福。”
民生工程不光为老百姓带来“真金白银”,还送来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市委书记张瑞东时常告诫身边的干部:要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2008年元旦前夕,肥城市酝酿实施“十大民生工程”。作出决策后,领导干部立即进行专题研究,真正走进基层,了解民生,问计于民。群众高兴地说:党的好干部又回来了。
举一反三 建民生机制
,交了十元钱,报销一万六。参加‘新农合’,大病解烦忧。”这段顺口溜,说的是发生在王庄镇北尚任村村民闻凤兰身上的故事。闻凤兰因病住院治疗,出院当天按比例报销了1.6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她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闻凤兰或许并不清楚“民生”这一当下热门词汇的内涵,但今年以来,她和千万普通农民一样,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当地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的实劲和实效。
如何让民生“春风”永驻?肥城举一反三,把创新机制作为根本。
看病难、就业难、上学难、养老难,是目前不少地方普遍存在的难题。肥城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涵盖“新农合”,农村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联户供养,农村特困家庭救助,失地农民住房、就业、养老保险等六个方面。25.6万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占适龄参保农民的67.4%;全市1884户农村贫困家庭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已有80多个村对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了生活补助金。
家住老城镇河口村的农村妇女郝秀琴到城里上班了!2007年9月底,她参加了市政府举办的秋季大型用工招聘会,经市就业办推荐,在城区一大酒店找到了保洁员的工作。去年以来,肥城接连开展“援助月”、“援助周”、“春风活动”等,新增就业再就业2万余人。
,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肥城市设立了“教育基金会”,让1300多名农村贫困学生在政府、企业和好心人的资助下,在学校里安心读书。如今在肥城,扶困解难已不是单一的政府行为,企业赞助、社会捐款、“一对一”帮扶,形式多样的援助,让困难群众得到实惠。(雷印国 宋杰)
“枣乡”党旗更鲜艳
地处豫冀交界处的河南省内黄县是革命老区,50万亩大枣林郁郁葱葱,被誉为“红枣之乡”。内黄县委按照“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的工作思路,狠抓基层党建工作,每名党员、每个基层党组织犹如一面面鲜艳的党旗在枣乡大地高高飘扬,促进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
东庄镇南流河村是全县有
名的温棚瓜菜种植村。该村群众每天都能从村内的几块小黑板上了解到党的政策、国际国内形势、科技知识、市场信息知识等。它的作者就是年近90岁的退休老教师焦云章。老焦退休后,自己动手制作了小黑板,自费订阅了报刊,每天把党的政策、科技信息等用粉笔写在小黑板上,供广大群众学习。27年来,他从未间断,粉笔用了几大筐,累计字数100多万,用老焦的话说,“只要活着一天,就要为党工作一天”。
像老焦这样的党员,内黄县还有很多。为了更好地发挥广大党员的作用,县里早在2000年就率先开展了无职位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为农村无职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同时还建立了无职位党员履岗情况考评机制,实行半年初评、年终总评,对优秀者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称职者调离岗位,强化了广大党员履行岗位职责的积极性。
内黄县还在全县深入实施了以“局委党员包村”、“乡镇机关党员联户”、“农村党员干部带头”为内容的三位一体“党员联户上项目”系统工程,强化党员干部带头致富、与民共富的能力和意识,形成了全党动员共促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目前,全县广大党员共为农民群众提供致富信息3500多条,帮助引进项目483个,引资2.8亿元,促进了全县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为进一步强化党员队伍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内黄县在全县广大党员中广泛开展了“十星级”党员争创评选活动。将全县党员分成机关、企业、农村三大类,结合党员先进性标准和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设立了信念星、宗旨星、学习星、绩效星、奉献星等十颗星,分类制定了“十星级党员”争创评选标准,每半年进行一次“星级党员”评选。董军波是城管局环卫大队副大队长。10年来,每天凌晨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夜色还未散尽的大街上。2007年3月,县城一处公共厕所化粪池堵塞,他就跳进了化粪池内,用竹竿一点点通开排粪管道,完成了常人难以完成的任务。在2007年上半年的授星过程中,局党支部向他授予了信念星、宗旨星、敬业星等,他还被县委评为十大“感动枣乡党员之星”。
为了广纳民意,倾听民声,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想、所盼、所需,切实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自2001年以来,内黄县在全县开通了“书记热线”,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开通了群众与书记之间的“直达车”,架起了党群“连心桥”。东庄镇渡店村村民史全明通过“书记热线”反映,村里部分群众想发展温棚瓜菜种植,苦于没有门路。镇党委书记杨楷旺立即组织该村群众50多人赴山东潍坊参观学习,回来后,及时成立了镇瓜菜办,委任退休干部姜玉英任瓜菜办主任,主抓温棚瓜菜生产,并高薪从山东聘请两名技术员常年驻镇指导;同时,积极协调信用社发放贷款,扶持群众发展温棚瓜菜种植。姜玉英坚持一线工作,深入群众,在田间地头为群众排忧解难,父亲去世都没能守在身边。目前,东庄镇的温棚瓜菜已发展到45个村、3万多亩,瓜菜户人均收入达5000~10000元,温棚瓜菜成为其主要的经济增长点。
内黄县委将“抓班子,带队伍”作为一项根本的工作,强组织,夯基础,在领导班子成员的配备上走出了一条富有成效的路子。东庄镇44个农村党支部,达到省级“五个好”标准的10个,市级标准的21个,县级标准的11个。内黄县因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突出,先后被省、市委评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县”,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王忠)
“两会”建言:基层群众对干部的六大期盼
本刊记者 郭鸿印 高远至
建言之一:破解政策“中梗阻”,加强学习是良方
基层群众认为,领会好十七大精神,扎实落实好各项任务,干部的学习是关键。内蒙古读者齐林说:“各级政府和干部的责任是什么?就是要落实中央的精神和政策,否则就是失职。只有学习好、把握好十七大精神,领导才有方向、才有内容、才有力量。”
但是,一些干部的学习现状并不尽如人意。重庆读者田意献说:“有些官员整日忙于应酬,没有时间学习;有的认为自己摸爬滚打了这么些年,已具备一定的经验,取得过这样那样的成绩,没必要学习;还有的干部升迁无望,缺乏对事业的新追求,没兴趣学习,或者即使学习也是摆样子、走过场。”
“党中央的政策有些老百姓都知道了,可一些干部却不知道。我们常说中央政策在一些地方存在‘中梗阻’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上下热中间冷,上下通中间阻,上下急中间怠’的状态?”一位甘肃读者分析说:“一些党员干部放松学习、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是重要原因之一。”
建言之二:新官上任“三把火”,把、把都应讲科学
十七大之后,全国各地人大、政府、政协换届,产生了新一届的地方领导班子。对于新官上任,老百姓也有话要嘱托。山东读者王小华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说把、把都应讲科学,火、火都要讲理性。不照本宣科,不做表面文章,不单纯追求政绩,把高度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是地方领导负责任的做法。”
决策不科学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基层群众深受其害。一位江苏读者说:“有的领导在重大决策上还存在着武断现象,不尊重群众意见,铺了不少‘烂摊子’。如有个乡镇筹集资金引进饲养观赏动物孔雀,结果没有市场,上千万元的投入打了水漂。由于孔雀不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到目前为止,已死去大半。各路债主临门,逼得场主四处躲藏,老百姓损失惨重。希望各级政府在决策时,多听听群众的意见,少走些弯路,少交点学费。”
规划不科学会贻误发展时机,留下无穷后患。河南读者杨明生说:“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建房热持续升温。但不少地方,村庄建设仍处于一种自发、无序的状态。村庄布局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杂乱无章。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和整体规划,影响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农业的规模经营,也影响了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服务,阻碍了农村继续发展的势头。”
有农民读者在来信中建议:“农村规划发展,一定要有长远眼光。一是不管农村如何发展,种粮的地一分也不能少。因为粮食是老百姓的命根子,也是国家的命根子。二是各级政府一定要汲取今年南方冻灾的教训,制定本地区可能发生灾害的各种预案,以便出现灾害时能从容应对。”
建言之三:干部“五风”不可长,百姓最盼是服务
“我是农民,住在‘山高皇帝远’的山高处,中央免税后为什么每亩仍收65元?”
“农民看病难,有的因病返贫,有的没钱看病。请替我们农民呼吁一下!”
“农民贷款难请关注一下吧!”
……
以上这些来自基层群众的呼喊,我们不能一一列出。从这些话中,我们体会到基层群众的迫切心情:希望政府改善作风,体察民情,加强服务,及时解决群众的切实生产生活难题。
但一些乡镇干部“五风”盛行,着实让老百姓忧虑。河南读者曹越迪细数了这“五风”:“一是打牌风。正如一位镇长所说,‘不让他们打扑克,又让他们干什么呢’?二是遥控风。有乡干部认为,如果村里不架桥、不修路、不收钱,工作多是报个表、要个数、发个款,打个电话安排一下就行了,实在没有必要跑下去。三是经商风。一些乡镇干部为了增加收入,一边工作,一边经商,卖农药、卖饲料、卖五金、卖种子,无心干正事。四是浮躁风。一些干部自觉升迁无望,就来个‘破罐子破摔’,办事推诿扯皮,整天无精打采,工作效率低下。五是回城风。家住城里的干部,有条件的每天都要回家,过去机关大院晚上灯火通明,如今每晚黑漆漆一片!”
一位74岁的黑龙江老人来信说:“我冒着大雪到镇政府办事,前后遭遇了找不到人、找不对人、遭白眼、遭呵斥等痛苦经历,一肚子委屈。请问,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为什么老百姓办事还要忍受‘门难进,脸难看’的心灵之痛?政府及官员是受公众委托进行管理和服务的,为什么就有那么一些人把本该属于自己分内的工作看作是对他人额外的‘恩赐’呢?”
由此看来,政府的服务职能要加强,首先是干部服务意识要加强。老百姓期盼:换届之后,干部作风能有一个明显变化!
建言之四:“民生大过天”,件件须落实
有群众反映,现在部分地方领导一谈起工作,不是发展速度,就是招商引资,而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医疗、教育、养老、环境污染等问题却少有问津。一位河北读者来信说:“一些领导陪客商吃饭可以一整天,花上万块钱,而我们这些下岗职工的生活却没人来问一问。”
还有些地方不但不重视民生问题,反而绞尽脑汁地从老百姓身上多收费、乱收费。江西一名学生来信反映:“进入高中以来,除学费外,林林总总交纳的费用十分多,次数十分频繁。学校给高三年级每月仅放的两天假差不多就是让学生回去拿钱的,数额动辄就上百元甚至几百元。再这么下去,书就真的读不起了。”除了教育乱收费外,医疗费用居高不下、职工待遇无保障等老大难问题,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没有得到解决。
更严重的是,一些地方政府打着发展经济的旗号,肆无忌惮地侵害群众利益,与中央关注民生的政策取向背道而驰。安徽一位读者来信反映:“我到镇里城建规划部门申办‘准建证’时,却被告知我家的宅基地已被镇政府征用了。我对此竟一无所知,并且征地一没具体时间,二没面积范围,三没善后措施,只有一条,就是不能盖房。”内蒙古赤峰读者来信说,本以为可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村里搞矿,村民非但没有受益,反倒受了污染的苦。我们找政府交涉,希望获得污染赔偿,可答复却说没有这样的规定。
湖北武汉读者来信说:“民生大过天。十七大报告提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二十字掷地有声,让人充满期待。”基层群众希望,十七大报告不能停留在纸面上,政府还需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下更多功夫。
建言之五:贯彻十七大精神,尤需防止弄虚作假
只有如实地反映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采取措施。但从基层群众的来信看,要坚持实事求是,有时并非易事。安徽一位读者来信感叹:“我当村干部的六年,实际上是制假造假的六年。每次迎接检查,都是上级提前通知,我们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统一口径说假话,造假账,以求蒙混过关。”即使被查出有假,也有办法。这位读者说:“每逢这种情况,我们都是不惜重金贿赂检查团。贿赂一到,次次过关,真是无往而不胜。”
弄虚作假之风在一些地方渐长,既有基层政府工作不努力,完不成任务的原因,更有个别上级领导只图政绩漂亮,不顾基层实际的原因。江苏一位读者抱怨:“各种目标考核,如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基层党务、农民负担、村务公开、纪检信访、统筹经费等等指标不下几十项,乡镇干部忙于应酬、接待、催促,折腾得筋疲力尽,苦不堪言,而真正用来研究工作、指导业务的精力却很少很少。”
贯彻十七大精神,尤其需要防止弄虚作假。湖南读者来信说:“十七大开完了,我们都盼望着好政策落实,可又怕一些官员把这当成捞取政绩的机会,兴师动众、华而不实,到头来老百姓不受益反受损。”
建言之六:人民当家,加强监管,才能好事办好
加强监督,使中央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样,是人民群众共同的愿望。上级监督、纪检监督、人大监督,已经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仍不能满足群众对监督的迫切需要。安徽一位读者指出:“人民当家,加强监管,才能好事办好。政策制定时要听群众意见,实施过程中要接受群众监督,实施效果要由群众评议。”
群众的监督是最有效的监督。可一些官员却把得到领导认可放在第一位,满足群众需要放在第二位,甚至不惜采取各种手段,打击报复反映问题的群众。江西一位读者来信反映:“我市某乡镇党委书记从镇敬老院绿化款中拿走12万元,从计划生育基金中提取6万余元,用于全镇干部到港澳旅游。一位群众举报了此事,结果先是在办事上被有意刁难,后又在路上遭人殴打。”
十七大报告中反复强调民主监督,要求“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群众闻之无不欢欣鼓舞。重庆读者来信呼吁:“政府应该建立更多的监督渠道,形成更多的监督形式,让广大群众成为监督的主体。”
贯彻十七大 改革新亮点编者按:
又是一年春来到!春天总是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振奋。2008年的春天,更加如此。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改革永无止境。“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十七大之后,无论是政治、经济领域,还是社会、文化领域都推出了一大批改革举措。大部制改革蓄势待发、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新方案即将“出炉”……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的征程中,信心更加坚定,步履更加铿锵。
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改革将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新一轮改革春潮即将掀起。为此,本刊隆重推出以“贯彻十七大 改革新亮点”为主题的大型专题报道,以飨读者。
新一轮政府改革发力本刊记者 周伟
“大部制”改革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南方雨雪灾害推动政府应急机制不断改善,上海、深圳等地在提高行政效率、透明度以及法治水平方面推出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大之后,政府改革整体呈现再度加速的趋势。
新一轮政府改革对于中国未来发展十分重要。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方栓喜认为:“党的十七大所部署的全面改革能走多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自身建设与改革的步伐,取决于新一轮机构改革的步伐。”
“大部门体制”
呼之欲出
2007年12月底,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透露,根据十七大的要求,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组建“大部门”,这将成为2008年行政管理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所谓大部门体制,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十七大提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为我国新时期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汪玉凯教授认为,过去我们部门过多,主要是因为我国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走过来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重要标志就是条块管理。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政府不能过多干预微观经济,反映在政府体制上就必须走“大部制”管理的道路。汪玉凯认为,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无论是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还是从外部环境来看,实行“大部制”的条件已经比较成熟。
目前,大部制改革方案尽管尚未出台,但已经在国家部委产生强烈反响,各省市区政府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并持积极态度。2008年初,在吉林、天津等省市的“两会”上,政府主官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优化政府机构设置,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服务型”政府建设再度提速
2008年初,经历了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2003年“非典”疫情考验的中国人,又一次面临一场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
面对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及时部署,各地各部门紧急应变、迅速行动,打响了一场抗灾救灾的攻坚战。人们注意到,应急机制在这场抗灾救灾斗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国家总体预案到专项预案,从国家部门预案到地方预案,一个个应急预案共同筑成一道道坚固的屏障,有力地保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场抗灾斗争是对我国初步建立的应急预案体系的一次实战检验,也是对近年来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次全面检查。当然,也应该看到,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上,我们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加强和完善。
十七大前后,在“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的另一个重大进展是,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2007年9月,国务院决定再次取消和调整186项行政审批项目。从2001年到2007年初,国务院已经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1806项。与此同时,各地还通过“行政审批大厅”、“一站式服务”、“网上审批”等新载体,提高服务效率。在贵阳,市民进入市政务服务中心,就可“一站式”办理包括港澳通行证在内的741项行政审批事项。在南京,37个政府部门合开的社会求助服务台深受群众欢迎,市民只要拨打122就可享受“一站式”服务……
深圳市法制研究所所长周成新认为:“这是政府一次深刻的自我革命,大量的行政审批项目被削减,实际上是政府从原有的行政管理色彩中淡出,走向服务型政府的开端。”
政府治理走向“科学、民主、依法”
2007年12月13日和14日,两场“海沧南部地区规划环评公众参与座谈会”在福建厦门举行,107名通过公开抽号产生的市民代表参加了座谈,表达他们对PX化工项目的看法,这些意见将成为该市政府最终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厦门PX项目尽管只是一个地方性项目,但在强调科学发展、生态文明的今天,当地政府如何处理这一个案依然具有标本意义。可喜的是,面对市民和专家的质疑,当地政府能够遵从民意,首先宣布缓建,然后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广泛听取公众意见。福建省及厦门市的做法,可谓是对民意诉求的一种正面回应,展示出执政为民的理念和负责任政府的良好形象。
近年来,国务院多次约请专家学者商讨重大规划,把基层群众代表请进中南海听取意见,同时不断削减行政审批项目,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开通“中国政府网”,及时向社会公布各种信息……这一切,实际上是将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贯穿到了政府工作的全过程之中。2007年末,国务院向全国广泛征求对新休假制度的意见,受到群众热烈欢迎。一位市民说出了大家的心声:“直接关系我们利益的事情,直接来问我们的想法———这一点,是让老百姓最感欣慰的。”
十七大以来,我国法治政府的建设力度也进一步加大。国务院2004年提出的“用10年时间建设成为法治政府”的目标正在有步骤地实现。2007年7月,国务院第一次就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工作召开全国性会议。2007年末,深圳市宣布出台《深圳市建设法治政府总指标体系》(建议稿),将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量化,这是我国第一个法治政府的量化指标体系。
将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之下
2008年1月,上海市宣布,将通过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全面清理行政性收费项目等严格措施,力争“使上海成为全国行政效率和透明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资源在市场中配置,资金在网络上监管”,这一政府改革指导方针已经在上海的部分区县和政府职能部门得到推行。作为改革试点之一的浦东新区,已经正式开通了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电子系统,从此浦东的党务、政务、事务等都可在网上接受群众和相关部门的适时监督。
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于我国的“透明政府”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周汉华指出,专门为政府信息公开立法,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中也是一件具有开创性的事件。老百姓期待,通过这个法规,各级政府和官员的行政方式乃至思维方式,都能发生一个显著的变化,逐步走向开放和透明。
“增量民主”:渐进中突破本刊记者 周立民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高声宣告,“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份重要纲领性文献用相当的篇幅论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一词在报告中出现了60余次。不少海外媒体评价,这是中国的执政党推进民主进程的新尝试。
中国特色的民主道路,是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对于中国民主政治的这条独特发展道路,权威专家将之称为“增量民主”。专家认为,十七大后,中国式的“增量民主”将进一步深入,并出现新的突破。
人民民主:在渐进中突破
2007年10月,《北京日报》在迎接十七大特稿专栏中,整版刊出了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的万言文章《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和他在此前发表的《民主是个好东西》一样,这篇新作引发海内外广泛关注,而“增量民主”则是此文最受推崇之论。
俞可平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在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政治模式。“这种政治模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通过增量改革来逐渐推进中国的民主治理,扩大公民的政治权益,因此,我把它称为‘增量民主’。”
“增量民主”正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2008年元月,我国31个省区市成功召开“两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权威人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介绍,这次换届中,中共中央批准的候选人全部当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人选的产生经过了反复沟通酝酿,广泛听取了各方面意见,提名人选不仅素质高,而且群众接受程度高。这正是在干部考察工作中不断扩大民主结出的硕果。据介绍,在推荐环节,增加了省级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常委和市级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参加大会推荐;在考察环节,公示范围扩大到省级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而对换届人选考察对象进行民意调查的参加人数则达到近4.8万人。
“中国的民主政治将在渐进发展中有所突破”,这是俞可平关于“增量民主”的另一论断。去年以来,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领域出现的诸多重大“突破”就很能说明问题:
———2007年4月、6月,致公党副主席万钢、无党派人士陈竺分别被任命为科技部部长、卫生部部长。这是国务院35年来首次出现“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部长,赢得海内外高度赞誉。
———2007年11月15日《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发表。这是我国首次就政党制度发布白皮书,也是我国就民主政治建设问题发表的第二部白皮书。
———2007年底,中国8个民主党派中央陆续展开新一轮换届工作。突破常规的是,这次代表中共中央出席8个民主党派换届会议的领导均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原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说:“这是用实际行动表达中共中央在推进、深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的诚意和决心。” 
与政党制度一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在渐进中突破。2007年11月,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在人大换届选举中,率先取消了城乡差别,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被有关部门评为“2007年十大宪法事例”之一。
党内民主:在创新中增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现实路径。
“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一系列旨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十七大报告中出现,不仅大大增强了党的活力、凝聚力,也将广泛而深远地推动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进程。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主任毕美家,就是在经历了票决之后走上目前的工作岗位的。他在竞聘现任职位时,要在60多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面前发表演讲,然后由委员投票决定,而在座的委员他基本上都不认识。他说:“经历了这次洗礼,我在工作中不敢有丝毫懈怠。”
与票决制一样,党务公开制度也在全党得到迅速推进。2007年,上海市闵行区委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党务公开网”,在这个网上区委决策的预告、内容、纪要和决议等都一览无余;广东省博罗县则在全省率先实行“村党务发言人制度”和“党务点题公开制度”,努力做到党员群众想知道什么就公开什么。
与此同时,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使得党内民主呈现稳步推进之势。一组数字最能说明问题:在十七大代表选举中,省级党的代表大会代表选举的差额比例已达到26.4%,比上一届提高了2.7个百分点。十七大代表选举的差额比例一般都超过了15%,比十六大时提高了5个百分点。
扩大党内基层民主,也在更深更广的层次上得以落实。中组部副部长欧阳淞介绍说,十六大以来,全国共有300多个乡镇开展了乡镇领导班子的直选试点,公推方式产生候选人的做法在乡镇党委换届中得到普遍推广,下一步还将改革党内的选举制度,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
基层民主:在实践中深化
2007年10月18日,家住安徽省合肥市杏花镇的农村妇女姜广元,从安徽省法制办主任张武扬手中接过安徽省政府立法建议奖证书和奖金,她关于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立法建议被列入安徽省地方性法规立法计划。55岁的姜广元以务农为生,但是,她的建议和其他公民一样,只要有价值就会受到政府的重视。
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曾在中央政治局第36次集体学习时就相关话题进行讲解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赵树凯研究员认为,与近20年前中国刚刚试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时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当前中国基层民主建设正处于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如果说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处理好各方面权利关系是一个重大的迫切任务,那么,建设基层民主政治也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任务。
全新的历史条件、重大的迫切任务,这就要求基层民主建设必须因时、因势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创新。2008年1月,安徽省决定在部分县、乡试点“一票海选”村民委员会。这意味着村民一次投票就将选出村委会主任,而不再实行先推选候选人、再实行差额选举制度,这被一些媒体评价为“基层选举改革的历史性进步”。
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新近完成的2005~2007年全国村委会选举工作进展调查报告认为,中国的村委会选举已经走向“常态化”,进入“平稳期”。选举模式,也正经历从“有候选人选举”到“无候选人选举”的变革。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认为,“民主”从未像今天这样贴近中国人的生活。无论是在山村还是城市,村民自治和社区自治已成为中国人“自己管理自己”的生动写照。笳
四大亮点照耀农业现代化之路
本刊记者 刘健 郭立 张桂林 刘宝森不少人认为,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十分遥远。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其实并不遥远。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亮点一:土地流转,农村土地集约模式的新探索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呈现规模化、加速化的趋势,成为创新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的突破口:除了以往常见的“合作经济组织参与流转”、“土地流转经营公司参与流转”、由承包农户将土地使用权直接转包给业主的“业主租赁”、将土地经营权交给集体再由其转包给业主的“反租倒包流转”等模式,又涌现出“股田制”、“农地招商”等多种模式。
一般来说,股田制公司往往脱胎于农民的专业合作社,是在专业合作社基础上的新探索,往往出现在农业产业化链条比较健全的地区。农民以地入股的主要特征是:农民以地入股建公司,与龙头企业产业合作,政府提供融资担保,农民参与管理、分享红利。
重庆市江津区是全球知名果商澳门恒河果业公司的重要果源基地。2005年10月,江津区李市镇牌坊村77家农户“以地折资入股”成立仁伟果业有限公司种植柑橘。记者发现,这家农民公司颇像一个工厂,通过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进行管理。公司化的经营模式大大提升了产业水平和农业效益。牌坊村委会主任李贵才告诉记者:“以往的合作社对大家约束不强,壮劳力大量外出打工,果园基本无人管理。合作社资金有限,果园施肥、除病没有保障,果树长势一直达不到恒河公司的要求。而股田制则有效避免了这些问题。”
目前,重庆探索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先后组建了35家公司,涉及柑橘、生猪、花椒、青蒿等产业,入股农民1.1万户,入股农田达2万多亩。
重庆市梁平县梁山镇八角村从2002年起就兴起了“农地招商”。开始只是一些村民自发搞零散的对外转包,后来村民们就要求把土地集中起来,由村里统一组织流转,对外招商。这个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的城郊村,已经集中流转耕地11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50%。
村民谢必福说:“自己种田不划算,一旦遭了天灾还要往里赔钱。通过村里统一‘招商’,不仅让土地收益升了值,还解决了我和老婆的工作,不用跑到城里去,在茶厂就能打上工,两人一个月收入2000来块钱,想吃啥就吃啥,家里还用上了沼气。”
亮点二:盘活生产资源,农民增产增收增效除耕地外,内蒙古兴安盟还将牲畜等生产资料纳入有偿流转的试点范围。兴安盟扎赉特旗兴华嘎查(村)的养羊能手宝兴,先后承包了10户贫困户的40只母羊。按照合同,他每年给每户各补偿2只羊羔、2斤羊绒和100元钱,3年后承包的40只羊全部返还,养羊收益按6:4的比例分成。
目前,这种生产模式已在兴安盟不少地方出现。据介绍,扎赉特旗红旗嘎查(村)的2550只羊承包给10个养殖大户,经过半年多饲养,已产羔1000余只,仅此一项就实现户均增收3000多元。
而安徽省霍山县则创新运用“以户对接”方式,有效推进了农村闲置资产合法合规、合情合理的流转。
霍山县大化坪镇移民朱思存,原来住在大山上,因为建设国家重点工程需要,举家搬迁。在政府协调下,他与县中医院医师张守福进行了“对接”。张守福原住在当地农村,家中尚有4间房屋、4亩多田地、20多亩山场,配偶及子女随迁至县城居住,农村的房屋长年无人居住,山场田地无人管理,资源严重浪费。双方经过谈判、公证,朱思存交付张医师5万多元,接手张医师家部分资产。这样一来,张医师了结了一个牵挂,而朱思存也在旧房拆迁后,很短时间内不用建设就搬入新家,并获得足够的生产资料,迅速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
从目前霍山县已经完成的近百户“以户对接”的统计来看,户均转让价格在8万元左右,涉及流转承包权的土地及山场1500多亩,盘活沉淀资金800多万元,闲置土地每年可增收100多万元。
亮点三:农村合作组织涌现,农民走向“新联合”
近年来各地兴起了一股“合作”热潮,农民们纷纷改建、组建或加入专业合作社,抱团组织生产,联合走向市场,迈出了传统农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步伐。
这些合作社有的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变身”而来,有的由流通组织、经纪人组建而成,也有的从原来政府主导组建的各类农产品种养协会转制而成。
“东北大粮仓”吉林省依托各种农村合作组织,有效地把农民和资金组织起来。吉林省乾安县所字镇则字村党支部书记李志祥说:“喷灌省水,可成本太高。村里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并建立农业机械化示范区,不仅争取了政府的投资,也吸引了很多农民入股。有了资金,合作社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引进了先进的喷灌设备,这样无论有雨没雨,全村900公顷土地都能喝上水!”
在江西省万载县,依靠有机农业协会从龙头企业拿订单,指导和监督农民生产,全县已发展有机认证耕地面积近5万亩,29种农作物获得了欧盟、美国和日本有机认证,成为“江南有机农业第一县”。
在四川省资阳市,截至去年11月底,成立了100多个专业合作社,多数是生猪合作社。在这些合作社的推动下,一些养猪专业乡镇打出了自己统一的绿色环保产品品牌。
亮点四:“三化”打造农业现代化隆冬时节,记者在齐鲁大地上感受到,这里的瓜菜产业凭借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这三大鲜明特点,越来越清晰地描绘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以前想咋种就咋种,现在与瓜菜公司签了约,种什么品种,啥时开始施肥,一次打多少农药……每天都有技术员上门指导。”在山东省寿光市稻田镇刘营村的一个冬暖式大棚里,农民刘洪亮对记者说:“标准化种菜以来,一个大棚一年能多收入5000多元钱。”
刘洪亮所说的“标准化”是指山东省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进行的一场彻底革命。小到一根黄瓜的长度,大到万亩山药的脱毒;从农业生产资料的“准入制”到冬暖式大棚的“准建制”;从农药残留检测中心到蔬菜安全追溯管理体系……山东在育苗、移栽、施肥、用药等环节实现了标准化生产,从田间到餐桌实行全程监控,织就了一张农产品质量安全大网。
山东提出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引导“只知道埋头种地”的农民开展种植、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服务,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推动了农业从温饱型向效益型转变。瓜菜生产早已成为山东农村的支柱产业。在瓜菜主产区,瓜菜收入占到农民人均年收入的一半以上。
像兵马俑一样,“陕西苹果”开始在世界范围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陕西苹果在国际市场有了话语权,其国际化道路,还突出表现在加工用果的吞吐能力方面。全省连年加工消化苹果超过总量的1/3,产品95%以上出口,定点专供可口可乐、雀巢等全球著名企业,陕西苹果浓缩果汁也在全球获得了定价权。
新政频出为企业发展“添柴加火”
本刊记者 邓卫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七大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基调之一。在法规密集出台、政策适时调整的背景下,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宏观环境更加宽松和谐,内在动力更加充盈强劲,逐步向“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并轨。
“新三法”:重塑和谐劳资关系着眼于扩大就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被称为“新三法”的一系列法律在十七大前后相继出台。
劳动合同法将逐步改变中国不少企业“速招速裁”的用工方式,促使企业建立融洽的劳动关系和人才保留体系。就业促进法施行后,经济与就业协同增长的良性互动发展势头有望得以更好地延续和深化。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具有重大意义。“新三法”相互衔接、前后呼应,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和谐劳资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不仅如此,与“新三法”相配套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清单还在继续拉长。2007年底,经反复酝酿修改的社会保险法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着眼于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以及支付机制,旨在解决一线职工工资偏低、工资增长缓慢等问题的工资条例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起草讨论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统一为25%。这为内外资企业协同发展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国企:社会责任回归本位近年来,国有资产“排兵布阵”更趋合理,股份制改革为国企增添了活力。十七大之后,国企改革最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底央企13年“零分红”终结和2008年初国资委1号文件浓墨重彩指导央企“履行社会责任”。
近年来,得益于宏观经济形势向好以及国有企业体制机制转化,中央企业逐步度过发展艰难期,利润呈现持续增加的态势。2003年~2006年,中央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51%,2007年中央企业利润更是直逼万亿元大关。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在1994年到2006年长达13年的岁月里,包括处于垄断地位并拥有高额利润的央企,从未向国家上缴过税后利润。
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2007年12月,财政部会同国资委共同发布《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办法》,要求中央政府管理的一级企业,必须向政府缴纳不同比例的国有资本收益。据测算,2007年度央企上交红利将超过500亿元。
2008年1月4日,国资委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的1号文件,指出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该对股东、职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和自然环境负责,实现企业和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此举意味着在经历了连续4年的利润高增长之后,国资委引导中央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工作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国有企业需要追求利润,同时也更应该履行相应的乃至更高标准的社会责任。
十七大报告指出,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目前,股份制改革作为国企改革的主线,正在进一步深化。辽宁全省已改制的36户国有大型企业中,有两个股东的企业占31%,有三个股东以上的企业占69%,中央、地方、民资、外资等多种投资并存的格局已经形成。股份制改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国有企业转换体制、机制的方向和重点,正在为国企改革开辟新的境界。
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同时也是国有企业提高竞争力、带动力、影响力的必然途径。中央企业以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为重点,加强科研投入,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目前,已有50家央企开展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试点,20家正在筹建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的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正在形成。
民企:“两个平等”再松绑十七大报告指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法律上的“平等”保护和经济上的“平等”竞争这“两个平等”是十七大在所有制理论上的亮点,是非公经济理论的又一次飞跃。这对民营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利好消息和发展机遇。
与理论相比,有关推进“两个平等”的一系列举措更是让许多民企感受到了“春意盎然”。2007年,国防科工委下发《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打开了民企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大门。2007年下半年,在商务部颁发的5张原油经营牌照中,一家名叫中艺华海进出口有限公司的民营企业终于幸运地拿到了其中的一张。
即便如此,民企的“平等”之路走得并不平坦。税费负担过滥、过重仍然是制约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和体制因素。在国家实施银根紧缩政策后,民营中小企业成为银行业机构收缩信贷的首选对象。
针对“非公经济36条”颁布3年来遭遇的“玻璃门现象”,许多民营企业主纷纷呼吁尽快出台配套的实施细则,让“平等”真正落到实处。据透露,今年上半年,国家有关部门将全面出台“非公经济36条”相关配套细则,其中“市场准入、融资困难、产业引导”三个方面将成为主要的突破点。民营经济发展的空间将有望进一步拓展。
外资:新“目录”指引进退
2008年1月4日,上市公司九龙山发布公告,公司曾于2007年10月签署协议,将所持有的浙江九龙山国际高尔夫俱乐部有限公司75%股权转让给一家外企,但现在这份协议被终止。
这家上市公司公告的行为,与一份刚刚实施不久的利用外资的文件有关。根据自2007年12月1日开始执行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高尔夫行业列为外商禁止投资领域。
十七大报告指出,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国家在2007年底对2004年版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修订后的目录将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可再生能源以及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列入了鼓励类;一些不可再生的重要矿产资源不再允许外商投资勘查开采,限制或禁止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外资项目准入。
在营造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发展的环境方面,除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外,同一天施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删除了此前条例不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的规定,同时在有关纳税人范围的规定中增加了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
打赢节能减排攻坚战
本刊记者 江国成 邹兰从权威部门传来讯息,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了3%,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首次出现“双下降”。这意味着我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节能减排,打出政策组合拳
“2007年是节能减排政策组合出台的关键之年!”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在总结2007年财政节能减排工作会议时说,中央财政共安排235亿元用于支持节能减排,“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我们愈来愈认识到,环境问题并非技术或观念等单一层面上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全局性问题,光靠“环保风暴”、“区域限批”等行政手段已不能应对。
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2007年,中央综合使用各种行政和经济手段,聚合多方力量,力图破解环境困局。
   2007年4月2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部署节能减排工作。此后,国务院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了45条具体工作安排。
节能减排,关键是要遏止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5月23日,国务院发布国家发改委编制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国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步伐,加大淘汰电力、钢铁、建材、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焦炭、煤炭、平板玻璃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
各项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经济政策紧锣密鼓地出台。2007年上半年,我国取消了553项高污染、高耗能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2268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对钢坯、焦炭等142项“两高一资”产品加征或开征出口暂定关税。加大了建设项目环评“区域限批”的力度,12个项目被永久性关停,47个未批先建违法项目全部按要求停止建设或生产。
在抑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同时,国家还出台了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主要是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对淘汰落后产能,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建立了淘汰落后产能的机制。国家发改委还提高了脱硫机组的上网电价,实行了节能产品政府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等一系列政策。
2007年7月中旬,国家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出台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以绿色信贷机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
节能减排法制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订的节能法,《循环经济法》也已提交审议。
从2004年起,我国陆续调整了煤炭、原油、天然气、锰矿石等部分品目的资源税税额标准。2006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又取消了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税减征30%的优惠政策,恢复全额征收;调整了对铁矿石资源税的减征政策等。2007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又调高了焦煤资源税税额,并对盐资源税税收政策进行了调整。但总体上看,目前我国资源税率依然过低,导致了市场价格的扭曲,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口号到行动,“天蓝水绿”正在成为现实伴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破声,运行了38年的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恒达水泥有限责任公司30万吨立窑生产线轰然倒地。取而代之的,是按照循环经济发展要求,新建起来的综合利用工业废渣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每年可消耗工业园区废渣50万吨。
这是宁夏为响应国家“上大压小、节能减排”号召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迈出的实质性步骤之一。其实从2006年开始,以煤炭、化工等重工业为主的石嘴山市就已经先后关停了180多家五小企业,一举摘掉了“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十个城市之一”的“黑帽子”。
到2007年10月,我国电力行业关停高耗能、高污染的小火电机组1100万千瓦,提前两个月完成当年的任务。初步测算,这些小火电机组关停后,一年可节约原煤145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24.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900万吨。
 以透支环境、人力的“低成本扩张”获得竞争和“先发”优势,曾经是浙江私营企业的一大“法宝”,但是在劳动力、资源要素成本逐渐增加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浙江私营企业用生动的实践诠释着“科学发展观”,他们的切入点是节能减排,进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组数据印证了他们努力的回报:2007年1月至6月,浙江省化学需氧量减排幅度列全国第一,下降幅度为2.48%;初步测算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节能减排5年目标,是一个约束性指标,也是一个刚性指标,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实现。
虽然节能减排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但是形势依然严峻。不少地区重工业建设的势头仍然非常强劲,我国产业结构重型化的格局仍然没有改变,一些地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超过了环境容量。
  而今年将是我国实现这一指标的第3个年头,至为关键。200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
———政府将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更多的主导作用。根据2007年底国务院批准的一系列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从2008年起,地方省级官员如果节能成绩“不及格”,将面临问责和“一票否决”。
   ———财税杠杆将被更加频繁用于调控资源消费。2008年1月1日,我国开始对木浆、焦炭、铁合金、钢坯、部分钢材等生产能耗高、对环境影响大的产品开征或提高出口关税。资源税改革方案有望于2008年公布,具体实施条例也将出台。我国改革资源税制度,将实行从价计征和保护资源的方法。
   ———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将不断完善。2007年底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把矿业权取得、资源开采、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安全设施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企业退出和转产等费用列入资源性产品的成本构成。 
   ———备受关注的能源法也有望于2008年提请审议。作为中国能源法规体系中的基本法,能源法将使我国能源战略的实施和能源经济安全在国家强制力的基础上得到保障。
金融改革提速,为中国迈向“金融大国”搭台铺路
本刊记者 黄庭钧金融体制改革:力争从“形似”到“神形兼备”
2008年2月2日,中国工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已于1月31日获得卡塔尔金融中心监管局关于公司设立多哈分行的正式批复及颁发的经营牌照。工行多哈分行将择日开业。
对于工行来说,这不过是自身拓展业务地盘的一个平常动作。但对于中国金融业而言,工行如今的发展路径,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现状。中国金融企业正在“走出去”,投资入股国外金融企业。
时至今日,银行业改革成效开始显现,公司治理基本框架初步建立,经营管理理念逐步更新,各项财务和监管指标持续改善。工行、中行、建行、交行已成功实现境内外上市,并刷新资本市场多项纪录。按照市值,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已进入全球十大银行之列。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回归A股市场,太平洋保险公司完成了在国内A股市场的首次公开发行和上市。
从当年不知商业银行为何物,到今天商业银行欣欣向荣;从被国际舆论认为技术上已破产,到变成国际资本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投资对象;从当年“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大唱主角,到今天涌现出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等一批优秀的股份制银行……
这一系列转变,充分表明中国银行业在形态上跟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商业银行已没有多少不同,中国金融企业,特别是银行业,基本完成了“形似”的追求之路。
多年来,中国金融改革往往只在传统的思维与观念层面上发生一些变动,而且又是以围绕着金融机构建立和调整为核心展开的。而金融改革的核心应是如何建立起一套满足于市场的金融功能服务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切入到金融改革的核心,才能真正深化中国金融改革。因此,中国金融改革应该掀起一次范式上的革命,力争做到“形神兼备”。
金融结构调整:补足短板,为农村金融“输血”
过去的一年,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成效初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顺利推进,31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先后开业;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农村商业银行股改上市迈出重要步伐;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支农贷款余额达5.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7%。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目前试点已扩大到了全国31个省(区、市),今年获准开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将会突破100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指出,2008年我国的金融改革将着力于金融资源的均衡化发展。下一阶段,金融改革将从开始的单极突破向均衡方向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实现城市和农村均衡地获得金融资源,改变农村金融“失血”的状况。
打开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容引人注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根据一号文件,今年农村金融改革方面除了要求农行、农业发展银行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的运行机制外,还有两个突出的亮点:一是进一步放宽对中小金融机构进入农村的门槛;二是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2008年将加强对农村金融改革的推动,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设立机构、开办业务都会受到鼓励。在政策性农业保险方面,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今年1月曾明确表示,2008年将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简化理赔程序,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
资本市场:多层次市场体系构建展开
“目前中国股市的市场规模、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功能不断健全,直接融资功能得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能力明显提高。中国股市正发挥着经济‘晴雨表’的作用。”监管层这样评价股权分置等系列制度改革后中国股市的新变化。
按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的话说,中国在法律制度、交易规则、监管体系等各个方面,都建立起了一个基本上与国际标准相符合的资本市场。 
去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通过制度性变革的努力与经济增长催化出了高成长业绩。伴随着一轮前所未有的牛市,资本市场渐渐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中心舞台”。当上证综指以2728.19点开始2007年的历程时,没有多少人可以预见它可以在短短10个月后攀上6124.04点的历史高位。
2007年,120家上市公司完成IPO(公开募股)。主板市场中,一批大盘蓝筹公司发行上市,存量公司的整体上市积极推进;中小企业板块,全年发行上市规模极大提高;创业板市场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与此同时,市场化的公司债品种扬帆起航,债与股共同驱动我国直接融资比例的提高。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成为管理层面对的主要任务。2008年1月17日在全国证券监管工作会议上,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再次明确提出,“争取在今年上半年推出创业板”。
金融业对外开放:“双向提速”
  2007年,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对外开放进程正“双向提速”。2007年12月13日,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闭幕,中美双方就金融服务业开放达成多项共识。其中,在外资参股中国证券公司、外资参股中国银行业、外资公司发行A股和人民币债券等资本市场开放诸多方面都取得新的进展。当日,工商银行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高票通过了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股权的议案。标准银行是非洲最大的银行集团,这也是中国银行业迄今为止的最大对外收购案。
2007年12月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为进一步提高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水平,已将合格的QFII(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国内资本市场的总限额提升至300亿美元。
目前,“资金出海”已成为境内居民投资多元化和分散风险的有效渠道。通过QDII(境内机构投资者),国内投资者也成了国际资本市场的“基民”,间接参与到国际资本市场投资中。
诚然,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和监管水平与国际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中国资本市场必将在这种“双向开放”的进程中越走越宽。
教育:“学有所教”暖民心
本刊记者 张晓晶
“学有所教”是十七大提出的目标。为此,我国接连出台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影响深远的教育政策。人人都能接受教育、接受高水平教育的和谐图景正在逐步被勾画出来。
加大投入力度:
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免费的步伐明显加快。十七大以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进一步推进。2008年,除城乡全部实行义务教育免费外,国家还将向全国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将得到进一步保障,不用再额外支出大笔的借读费。
这一切,得益于财政对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据统计,我国目前财政收入增长量的70%被用于义务教育。2006年至2010年,不含教职工工资,国家财政将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182亿元,其中中央1254亿元,地方928亿元。
除实行义务教育免费外,我国还通过建立国家资助体系,加大了对各个阶段家庭贫困学生的扶持力度,力争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得起学。去年,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惠及约1800所高校的400万名大学生和1.5万所中等职业学校的1600万名学生。为此,国家每年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达到500亿元左右,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共财政安排助学经费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2007年底,随着普通高中家庭特困学生资助政策的出台,国家助学体系实现了全面覆盖。
“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这是温家宝总理去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出的庄严承诺。随着国家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的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实行素质教育:
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好学素质教育利国利民,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事实上,素质教育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近年来,尽管自上而下的“减负令”下了不少,学生课业负担却有增无减。很多地方教育部门为此也做了不少努力,但都没有收到明显效果。去年11月,武汉市教育局提出了包括规范作息时间,限制课时、作业、考试总量等17条“减负令”。河北省也曾对中小学学生的作业数量、睡眠时间等做出明确的限定,要求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作业,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但即便是如此量化细化的减负措施,依然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片面追求升学率已经让学生不堪重负。“让我们的孩子轻松一点,别累倒在起跑线上”,近年来成为千千万万家长的呼唤;一些教育工作者从我国缺乏创新人才出发,也对片面追求升学率不断提出质疑。对此,2006年9月1日施行的新义务教育法将素质教育纳入法律范畴。在十七大报告中,更是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
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开始试点。改革后的高中课程着力体现“以人为本”,特别强调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独立精神的养成。去年,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率先完成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123万名高中毕业生迎来课改以后的首次高考。这些省区的高考试卷也实现了“变脸”,首次纳入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等内容。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6个省区市进行了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验。
挑战与机遇:
实现教育公平还需持续努力加大政府投入,让所有孩子都上得起学;提高教育质量,让所有孩子都上得好学,这是近年来我国教育政策的一个主要指向。但是,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的实现非一日之功,教育事业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比如,在城市,重点校、重点班“名亡实存”,择校热仍难以缓解。
再比如,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差距短期内还难以弥补,农村一所学校不如城里一间教室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经费保障水平低是影响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关键因素,虽然新义务教育法明确将教育经费全面纳入财政保障,并加大了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但要真正落实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还需要完善机制,需要加强监督。
优秀教师匮乏也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一条短腿。由于福利待遇、生活质量等问题,许多人宁肯到县城做一名普通老师,也不愿意在农村做校长。农村好教师被大量挖走,留下的教师年龄大、教学能力较弱,严重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提高。
要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的目标仍需持续努力,但党和政府务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已经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有所教”的前景一定会变成现实。
为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本刊记者 仇逸看病买药看似简单,却牵动着社会公平的敏感神经,牵动着百姓的喜怒哀乐。2008年,承载了太多民生期盼的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将要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2006年8月,国务院成立16个部门组成的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共同研究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并前后委托多家国内外专业机构开展独立研究,广泛征求意见。
光阴荏苒,如今已是2008年的春天,我们期待着新方案犹如迎面吹来的一股清新之风,荡涤沉疴痼疾,引领大众朝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方向踏实前行。
基本医疗服务的公益性日益凸显具体的医改方案尚未出台,但是种种信号表明,政府切实承担起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职责,确保基本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将成为我国医改的主旋律。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传出信息:2007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卫生投入显著增加,中央财政医疗卫生支出达到631亿元,比2006年增长277%。如此幅度增长,前所未有。
在以建设亚洲医疗中心城市为目标的上海,卫生改革的重点正在从过去的做大做强“航母级”大医院,转移到农村和社区卫生工作。“我们经常来这里量血压,农民在村里也能看得好病了。”在浦东北蔡镇的第四中心村卫生室,村民陈宗晴用质朴的语言表达着满意之情。
由村里出场地,市里出装修资金,上海正在郊区推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要求诊疗室、药房、健康教育室、治疗室、注射室和信息管理室等一应俱全,在2010年前,让所有的1710所村卫生室旧貌换新颜。目前,该市已投入资金1亿多元,惠及120余万农民。
政府投入和工作的到位,将奠定我国深层次医疗体制改革的基石。在政府保证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收入的前提下,社区将成为上海医疗体制改革的探索基地。全市22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逐步落实收支两条线、医保基金总额预付等卫生经济政策,转变运行机制,扭转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趋利行为,为下一步在大中型医疗机构的改革积累宝贵经验。
上海的做法是全国各地的一个缩影。除了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外,公共卫生、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成为新增卫生投入的重点,政府投入兼顾医疗服务供方和需方。
应保尽保,撑起多层次保障大伞上海最大的医疗机构瑞金医院每年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近200万人次。医院出院结算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办理出入院手续的患者中,40%~60%有医保,只需支付少许费用。而在嘉定区等部分市郊城区,村民们已经习惯了划卡看病。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副司长余功斌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框架:面向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有7亿多农民参加;面向城镇就业群体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也已覆盖1.7亿人;针对城镇非从业居民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经从去年开始在全国79个城市试点,今年要扩大到50%左右的城市,2009年将达到80%左右的城市,并于2010年基本覆盖所有城镇未就业居民。
构建人民满意的基本医疗服务框架在构建基本医疗服务框架的同时,各地积极探索改革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公立医院更有效率、更体现公平。卫生部提供的情况显示,长期以来,政府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医疗机构主要依靠以药补医和医疗服务收费维持运行,实行创收归己、自行支配的政策,直接导致公立医疗机构趋利行为严重,职业道德建设薄弱,医疗资源浪费和患者负担加重。
在上海社区医疗机构,实施收支两条线政策后,医务人员的收入不再和医疗收入挂钩,而是与服务质量、老百姓的满意度密切相关,医生收入从此告别灰色,拿起了“阳光工资”。记者前不久在上海市徐汇区采访发现,这个区正在酝酿率先在上海中心城区启动基本药品“零差率”改革,要求医院销售给病人的药品加成率从过去的约30%逐步下降到零。徐家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院长张惠琴告诉记者:“医生开药看病情不看价格,作为院长,我也从考虑医院运营经费中摆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抓医疗质量。”
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确保用药安全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我国将建设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重点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国家基本药物实行招标定点生产、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大幅度减轻群众药物费用负担。
让老百姓用得起药、用得到药、用放心药,将成为我国医改进程的重要组成和支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最近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将围绕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重点疾病、常见病和多发病,遴选国家基本药物品种,优化品种类别和结构比例,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其监管配套政策。同时,按照国务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会同有关部门,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方案出台,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配套措施落实,不断完善包括农村药品监管和供应网在内的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保障体系;做好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流通配送、规范使用以及支付保障、价格控制等相关工作。
除了开展深层次的体制改革外,我国在提升500多万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营造一个医患互信的良好社会氛围上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从今年开始,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各医疗机构要为每位医务人员建立医德档案,作为医务人员考核的重要依据。从重新塑造医德光辉开始,体现广大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充分调动这个高素质、高风险的特殊群体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将成为保障医改成功不可或缺的配套举措。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党的十六大把建立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十七大报告又明确提出,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近年来,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力度,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经进入全面完善、加快发展的新时期。
社保改革:编织民生安全网
本刊记者 张非非社保制度建设呈现三大特点
“我和丈夫都是下岗职工,现在国家有了好政策,解决了我们盼望多年的医保问题。”春节期间,记者在沈阳市医保中心二楼大厅随机采访了正在交纳医保费的傅丽华。她说:“每人一次性交纳5年的社会平均最低工资,就可以按正常退休人员享受医保待遇,今年先解决我丈夫的医保问题,医药费有地方报销,家里的经济负担可以减轻不少。”
与傅丽华有同样感受的不在少数。2007年辽宁省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保的达到176万人。
据介绍,作为全国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试点省份之一的辽宁,在推进“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三大制度方面采取了许多新举措。2007年全省在民政事业上投入的资金总额达到55亿元,270万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其中包括90万农村低保人员。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过去的一年,我国社保制度建设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全国社会保险覆盖范围逐步扩大;二是社保筹资渠道逐步拓宽;三是享受社保待遇的人数迅速增加。
在城镇,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在全面推开,养老保险制度正在积极探索,“新农合”改革试点正在加快推进。
农村低保制度逐步得到完善据民政部最低生活保障司副司长王治坤介绍,2007年7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在全国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以此为标志,一张为全体农民的基本生活“兜底”的保障网正在形成。到2007年年底,全国所有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已全面建立这一制度,农村低保人数已经达到3452万人。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有关部门提出三大要求:第一,要在制度层面进一步建立、规范和完善。现在中央已经出台了文件,但是有些地方以及市县一级的具体配套实施细则和办法还没有出台,需要尽快研究出台。第二,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投入。去年全国平均补助水平是每人每月37元,从中央到地方用于农村低保的支出达到10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30亿元,地方各级财政投入74亿元。中央在2008年会大幅度增加对地方的资金补助,地方各级政府也将相应加大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投入,进一步提高农村困难群众的保障水平,努力实现“应保尽保”目标。第三,要采取多方面措施确保农村低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户。在救助程序上实行“三公开”———政策公开、低保对象公开、补助水平公开和公示。在资金的运作上,由县一级的财政部门通过财政专户把资金转到银行账户上,由银行直接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资金实行封闭运作,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定期、不定期地对低保资金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各方面的审计、检查保证资金落实到户到人。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将作五大调整为保障困难群众看病,民政部对城乡居民的医疗救助也有许多新举措即将推出。2006年,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在全国农村已经建立,城市的医疗救助制度从2005年开始试点,已经在2560个县(市、区)建立,到今年上半年城市医疗救助体系将全面建立起来。
2007年7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宣布国家已经正式批准江西抚州、贵州遵义等79个大中城市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试点城市的中小学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都可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与此同时,在各地积极探索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新途径、新措施、新办法基础上,民政部和有关部门正积极完善有关医疗救助方案思路,逐步由“医后救助”向“医中救助”和“医前救助”转变。
民政部官员透露,2007年底已对一些地方进行了重新部署,包括5个方面内容:
———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将取消起步线,提高封顶线。对困难群众过去划了一条起步线,自付费用要达到多少标准才能救助,不达到多少标准不给救助,很多困难群众在100元或者200元以下享受不到救助,今后将取消起步线,同时进一步提高封顶线的标准。
———把大病救助和门诊救助相结合。原来的政策设计主要是管大病,结果有很多小病都没去看,最后小病拖成了大病,而且大病救助的面也比较窄。这就要求今后对困难群众的大病要救助,对小病也要救助。取消起步线以后,不管是小病还是大病,将来看病多少钱就按比例进行报销,一直达到最高限额为止。
———由政府先行支付资金。过去是先看病再报销,结果许多困难群众自己拿不起看病钱,根本就不看病。为此,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对这个制度进行改革,改为由政府先垫资,看病后再结算,或者把资金直接放到定点医院,低保对象拿着救助证到医院直接看病,最后结账的时候属于政府救助的这块自己就不用掏钱,只需缴纳自己该付的那部分。
———搞好“新农合”与城市医疗保险的衔接。过去群众看病报销很困难,报销完了再到民政部门接受救助,今后将推行“一站式”的解决办法:在医院一个窗口看完病以后,需要“新农合”报销的,采取民政救助的“一站式”解决,老百姓很方便结算。
———农村医疗救助资金今年要大幅度增加。2007年用于医疗救助的各级财政投入达71.2亿元,城乡医疗救助人次达到760万。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08年,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的医疗救助资金都要大幅度增加,增大救助面,提高救助水平。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城镇企业职工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框架已基本确立。下一步,国家将加快推进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实现由城镇为主向城乡统筹、由城镇职工为主向覆盖城乡居民的重大转变。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制定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办法,逐步解决城镇未参保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同时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解决农村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到2010年,所有老年居民均能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收入分配改革:让全体公民共享发展成果
本刊记者 陈芳这是一组足以令人警醒的数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反映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基尼系数,从0.29左右扩大到0.47,已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10%的最低收入家庭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不到2%,而10%最高收入家庭的财产总额则占40%以上。
面对问题,我们迎难而上。个税调整将让七成左右的劳动者无缴税负担,工资收入调整将建立正常增长机制,投资理财让更多人拥有财产性收入,连续3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十七大前后出台的种种改革新举措,为理顺分配秩序拉开了序幕。
首倡初次分配公平———遏制贫富差距理念新发展
“要加强政府对职工工资初次收入分配的公平调控。”在今年召开的北京市“两会”上,全国劳动模范朱玉岭代表提出,近年来企业普通在岗职工收入低且增长相对缓慢。根据2007年北京市政协的一项调查,目前有七成以上国有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低于全市平均线,其中三成以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在全市平均线50%以下。
显然,日益拉大的收入差距鸿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初次分配不公正,长此以往,将增大再分配的难度,形成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对此,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十七大将初次分配要体现公平提上日程,意味着广大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将会提速。”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说,“只有低收入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收入增长快于富人,中国的贫富差距才可能缩小。”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6)》显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出现了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现象──政府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居民可支配收入所占比重则持续下降。
“初次分配中的倾斜和扭曲,决定了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蔡跃洲说。长期以来,在我国初次分配领域一直存在着人为的扭曲,经济增长的好处过多地分配给了政府和企业,尤其是垄断企业,工人工资水平则受到长期压抑。与此同时,居民财产分布状况也存在不平衡加剧的趋势。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提高“两个比重”的论述让我们看到了增加广大劳动者收入的美好前景。
缩小“数字鸿沟”———调整四大分配机制
“我现在工作每天挣八九块,要生活,又要供孩子上大学,太难了。我没有太高要求,一天能多挣1块5毛钱就行了。”这是大庆油田清洁工王晓梅曾并不奢侈的“梦想”。
   “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小康水平一定要有清醒认识。‘十一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加快发展的同时,通过体制和政策上的收入分配调整,让越来越多的人切实感受到发展成果分配的公平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表示。
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低收入群体,特别是最困难的那部分人群,既要考虑“结果公平”,也注重“机会公平”。人们欣喜地看到,十七大前后,国家正采取多项举措,切实调整分配机制,缩小收入差距的“数字鸿沟”。
———退休人员:养老金将连涨3年,月均超1200元。一直以来,企业退休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金差距过大,早期的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偏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透露,今年至2010年养老金实现历史性上调,连续3年上涨,年均增长幅度接近12%。预计到2010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将超过1200元。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下达2008年养老保险专项补助资金499.2亿元。
———个税调整:七成左右劳动者将无缴税负担。2007年底,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从2008年3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将从现在1600元/月调整到2000元/月。据有关部门测算,预计今年工薪阶层有70%左右的人不需要负担个人所得税。显然,此举既贯彻落实了公平税负、合理负担的原则,也体现了照顾中低收入者的政策意图。
———工资立法:为建立职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保驾护航。近年来,我国职工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平均货币工资收入最高与最低行业之比已扩大为4.88∶1,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至10倍甚至更高。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有关部门正在起草的工资条例,就是旨在解决一线职工工资偏低、工资增长缓慢、遭遇欠薪等社会问题。
———投资理财:让更多人拥有财产性收入。伴随经济高增长,居民储蓄达到16万亿元左右。而随着股市等金融市场的繁荣,百姓投资理财热情高涨,财产性收入成为普通百姓的重要收入形式。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内涵丰富、新意十足。中原证券高管刘伟华兴奋地说:,这实际上包含了高层将着力拓宽大众投资渠道、让百姓公平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政策信息。”
建造“橄榄形”结构———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虽然我们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改革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社会管理体制也尚未健全,收入分配领域当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国家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司长张东升说。
到2020年我国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令人期待。
应该承认,由于市场经济对效率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财富在不同人之间分配的不平衡,这是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缺陷。而用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弥补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缺陷,正是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不久前表示,中国的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要靠发展、改革和调节解决这个问题,要提高低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调节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建造“橄榄形”结构,培育中等收入阶层,并不是要走“均贫富”的老路。而是在承认一定程度差距的基础上,防止差距的过分拉大。
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跃进
本刊记者 郎秋红
2007年12月21日,辽宁出版传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开编辑业务上市先河。此举被视为十七大后新闻出版业及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
我国自2003年6月启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9个综合性试点地区和35家试点单位进入先行先试阶段;2006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全国新确定了89个试点地区和170个试点单位。十七大以来,全国更多地方和单位转变思路,大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加快增长,文化产业成绩喜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十七大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公共文化服务亮点频现 城乡文化鸿沟加速弥合前不久,记者在吉林省农安县哈拉海乡采访时,农民刘宝库高兴地告诉记者,乡里不仅有了文化活动站、农家书屋,还演了好几场数字电影。刘宝库追着放映队看了好几场,嘴里啧啧赞叹:“那数字电影,演下雨时跟真的一样,就是没挨浇。”
像刘宝库一样,如今无论身处城乡,人们都有一个越来越突出的感受,那就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越来越多,老百姓享受到的免费文化产品越来越丰富。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思路,就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分途发展,而文化事业又主要体现在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上。为给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投入,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年均增长22.5%。十七大以后,各级政府更是进一步贯彻这一思想,加大投入,使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
春节前夕,一则消息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根据具体实施步骤,到2009年,除文物建筑及遗址博物馆外,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为保证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央财政设立了专项资金,按照中央规定的免费开放范围,重点补助地方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所需资金。
随着各级政府投入力度的加大,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在全国快速推进。继一批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实施免费服务后,浙江省图书馆自2007年12月开始实行免费服务,这是我国第一个实行免费服务的省级图书馆。
除加大投入外,一些地方的文化部门和文化事业单位还结合实际,不断探索扩大和改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形式、新办法,进一步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如“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流动演出服务网”等模式在全国许多地方得到普及,盘活了文化资源,缓解了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匮乏的问题;湖南推出“新华汽车书店”,利用汽车书店这种崭新的形式,把书送到田间地头,目前已有50个“汽车书店”服务在三湘大地……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十七大以后,国家与地方更加重视填平城乡文化鸿沟,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大力向农村和西部倾斜。
文化部和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联合启动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国家将通过转移支付39.4亿元,带动地方配套资金约25亿元,至2010年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目标。2007年,中央共补助地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金6.2亿元;补助“送书下乡工程”专项资金2000万元,为全国300个县图书馆、3614个乡镇图书馆(室)配送图书137万册,其中为西部2500多个县、乡镇图书馆(室)配送图书达80万册;在2007年拨付1000万元启动资金的基础上,今年又拨出6亿元专项资金扶持“农家书屋”建设……
“事转企”取得突破性进展 文化产业新格局初步形成辽宁出版传媒挂牌上市之所以被认为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是因为与以往先剥离编辑业务再将经营业务上市不同,这是国家首次允许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一同打包上市。辽宁出版传媒的母公司———辽宁出版集团是东北三省出版业的龙头,也是国内最早完成企业化转制的出版机构之一。此次上市,为辽宁出版传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介绍,该公司在不断做强做大主业的同时,还将涉足跨行业、跨地区和新媒体项目。
辽宁出版传媒只是众多成功改制的事业单位之一。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也是我们能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所在。为此,许多地方和单位都转变思路,大胆推进,探索出各具特色的改革经验,如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公司提出“从上到下,企业到底”,全省市县书店全面转制;浙江新华发行集团分别在上海、深圳、江阴等地建立了多家跨省连锁经营大型卖场……
前不久,由中国影协电影产业研究中心组织的2007贺岁档观影调研完成。调研结果显示:截至2007年12月27日,冯小刚贺岁力作《集结号》满意度高居榜首。《集结号》所取得的成绩,不仅是冯小刚个人作品的最好表现,同时也创下历年大片之最。据《集结号》出品方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估计,该片票房可达2.5亿元。《集结号》成为当之无愧的票房、口碑双赢大片。
当年加入世贸组织时,人们普遍担心中国电影难敌进口大片。几年过去了,国产电影不仅没有被来势迅猛的外国大片打垮,而且票房已经连续5年超过进口影片。中国电影成功上演“绝地反击”的秘密就在于改革创新。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增强了国有电影企业的活力和利用市场机制融资拍片的能力。现在除了进口环节没有开放之外,中国电影已经向民营资本全面开放,涌现出一批像华谊兄弟这样有一定实力和影响力的民营电影制作经营公司。
电影的发展只是我国文化产业的一个缩影。随着国家一系列鼓励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大量资本和人力资源进入文化产业,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推动我国文化产业正在进入高速发展期。
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我国出现了一批有实力的文化企业。目前已组建全国性出版物连锁总部26家、连锁网吧10家、连锁演出票务公司6家,区域性出版物连锁总部49家、连锁网吧近百家、连锁演出票务公司23家,电影院线36条。珠江三角洲、长江流域和环渤海地区初步形成若干书报刊音像出版、印刷复制、出版物物流、动漫游戏开发、影视生产等文化产业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群。
专题策划:本刊编辑部
编辑:薛凯 颜彦 秦交锋 李力 王秀真 林双川 孙爱东
中国开启“民生立法”新时代编者按:告别2007,中国在走过十年法治征途后又开始了新的征程。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法治精神、公民意识、表达权、选举平等、司法改革等,这些法律元素为领航中国未来法治发展提供了导向。培根曾经说过,“人民的幸福就是最高的法律”。 十届全国人大5年来加快立法步伐,《劳动合同法》《物权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一系列关系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陆续出台,开启了民生立法的新时代。
以人为本,民生问题成为立法“主题词”
权威人士指出:近年来,无论是全国人大、国务院还是地方立法机关通过或者正在制定的法律法规条例,绝大部分直接涉及民生问题。加大对百姓权益维护、住房拆迁、医疗健康等方面的关注力度,民生问题成为中国立法的“主题词”。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物权法,标志着迎来民生立法的新时代:在这部法律中,我国首次明确了对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给予平等保护”,内容覆盖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不动产登记到居民住宅的停车位等,凸显出对公民财产的保护。
2007年6月29日,一部旨在创造和谐劳动关系的民生法律———劳动合同法,在经历多次审议之后被表决通过。劳动合同法从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目的出发,加大了对试用期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加重了用人单位违法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让人们深刻感受到关怀民生的立法意图。
2007年以来,众多立法内容与民生息息相关。就业促进法以关怀公民就业权利为宗旨,规定了政府在促进就业方面的责任,明文禁止“乙肝歧视”、侵害孕产妇权利等就业歧视行为;反垄断法直指经济社会生活中影响民生的垄断现象,在破除行业垄断中维护百姓正当权益;个税法再次修订,将2005年修改确定的1600元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2000元,进一步减轻了中低收入者的纳税负担;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将起到积极作用;而备受关注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改,最终作出了机动车无责赔偿不超过10%的规定,更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价值取向。
有统计表明,不少地方社会立法项目在立法规划中的比例,已由以往的5%左右猛增至50%~60%。
为和谐社会提供法律保障,社会立法全面提速
法学专家认为,为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具有普遍社会意义并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法律,通常被称为“社会立法”,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弱势阶层的生存及增进社会整体的福利。
一段时间内,为尽快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框架,经济立法曾为我国立法的“主旋律”,但在构建和谐社会大背景下,我国的立法指向发生了重大转型,种种迹象表明,关怀困难群体、破解民生问题的社会立法,正呈现提速之势。
这一立法转型有其必然性。在我国过去的改革发展实践中,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失衡现象在立法领域也同样存在。规范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的社会立法长期处于相对滞后状态,从而逐渐演变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性瓶颈。
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向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报告时强调:人大立法工作要在继续完善经济领域立法的同时,着力加强社会领域立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有评论说,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立法指向变化。中国立法正在民意引领下以关注民生的视角,开始了一次向社会立法、民生立法的历史性转型。
加速社会立法已经取得显著成果。近年来,监督法、反垄断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城乡规划法、就业促进法等关乎社会发展的法律法规纷纷出台,社会领域立法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实是过去多年所不能比拟的。
2008年将是我国社会立法全面推进的重要一年。据介绍,仅由民政部牵头负责的有关社会民生的立法项目将有44项之多,其中包括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慈善事业促进法在内的法律6部,行政规章16个,部门规章22个。
行政法规“开门大清理”,维护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在加强立法的同时,国务院有关部门适时开展行政法规清理,立、改、废并重,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精神。2008年1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一批不合时宜的行政法规公开宣布失效和被废止。
据了解,从2007年3月底开始的这次行政法规清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5次清理,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清理,涉及655件现行行政法规、3031件国务院部门规章和9664件地方政府规章,共计1.3万多件。废止和宣布失效的行政法规共92件,占清理总数655件的14%。
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说:“这次行政法规清理的原则非常明确:行政法规的主要内容已经被新的法律、行政法规代替的,要明令废止;行政法规适用期已过或者调整对象已经消失,实际上已经失效的,要宣布失效。”其中,《铁路留用土地办法》、《城镇个人建造住宅管理办法》等49件行政法规予以废止;公众意见很大的《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筵席税暂行条例》等43件行政法规宣布失效。
此次清理,不仅注重与立法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相一致,还重视与物权法的衔接。1983年公布的《城镇个人建造住宅管理办法》和《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因“私有房屋”的提法以及所有权登记、买卖、租赁等内容,与物权法等现行法律不相符,已在本次清理中被废止。《革命烈士褒扬条例》、《殡葬管理条例》等近20件行政法规正在修改中。工伤保险条例等近20件拟在国务院2008年立法计划中安排。而“彩票立法”、“考试立法”也在进行之中。目前彩票条例已进入国务院立法程序,彩票业诞生20年没有配套的法律法规状况有望改变;教育部起草的考试法在作最后的完善后将提交国务院法制部门研究;社会救助法和慈善事业促进法都已列入立法规划……
国务院法制办协调司副司长江凌表示:“应及时调整不适应实际需要的法规,要把对原有法规的修改、废止纳入常规的工作范畴,边制定边清理,保持法规的活力与生命力。”
一些法律专家表示,这次全面的法规“大体检”,大大提高了现行法规的实施力,有利于维护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朝法治政府又迈进了一步。 (记者 林双川)
政协提案助力民生进步
,十届全国政协以来,广大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积极运用提案形式建言献策,在23081件提案中,相当一部分反映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告诉记者,“5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对政协提案及有关提案工作的批示达百余人次。”
2005年2月1日至2月7日火车票价开始上浮,票价上浮幅度硬座为
15%,其他席别为20%。此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叶文玲、敬一丹等委员在调研基础上,提出了“春运火车票价不应上浮”的提案。指出春运期间提高票价损害了广大农民工等群体的利益。国家发改委会同铁道部认真办理提案,赴广东调研、征求农民工等方面意见,形成政策建议。次年铁路春运实现了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临客硬座票价不上浮。
来自农林水利系统的全国政协委员王萍,5年来共提交提案140多件,许多调研报告得到省部级领导的批示,促进了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2006年10月,我提出了一个解决北京远郊老百姓进城难的提案,不到40天,北京市政府就开通了一条公交路线,解决了南郊10多万居民进城难的问题。”王萍说。
2003年,高校学生扩招后的首届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有212.2万人,毕业生总数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2%。九三学社中央就此提出“关于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提案,教育部十分重视,教育部党组为此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吸纳委员们的建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采取一系列措施,截至当年9月初,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0%,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达到91%,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2007年初,农工党中央就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提出建议,教育部就该提案进行了长达6页的书面答复,提出了进一步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7项具体对策,有力地促进了这一问题的解决。
社会治安稳定与平安社区建设,事关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全国政协提案不少涉及治安问题。据公安部部长助理孙永波介绍,公安部认真研究政协委员关于“加强城市灾害应急管理处置能力建设”的提案,决定从2004年开始,用3年时间对公安机关110、119、120三个报警台进行整合,实现集中接警、统一指挥、信息共享、快速反应。
对许多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提案,公安部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06年会同教育部、民政部等13个部门进行了户籍管理工作综合调研,形成了《公安部关于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的意见》。最新消息显示,该意见目前正在“进一步修改,力争尽快报请国务院批转”。
近年来,广大政协委员对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发出强烈呼声。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披露:他们认真研究政协提案,按照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自2003年起连续开展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到2005年春节累计清偿了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337亿元;2005年到2007年7月底,又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96.2亿元,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民进中央等近年提出不少关于食品安全的提案。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在办理政协提案时,协调质检、卫生等部门,吸收采纳了提案中的合理建议。2007年,农业部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行动”为抓手,逐步建立了管理、服务、监督、处罚、应急为一体的监管工作格局;国家工商总局先后制定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从2004年到2007年,每年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几年来,全系统查处无照经营59.69万户,捣毁制假窝点2.52万个,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26.7万件。据悉,国家质检总局2007年计划修订的200余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已经完成。在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监管水平,让老百姓吃上健康营养、质量安全放心的食品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林双川)
火龙果“火”之谜在广东城郊一望无际的荔枝树中,刘敏次300亩的火龙果农庄隐藏其间。从夏至到冬至,火龙果不停的开花结果。火龙果不仅高产量,而且高效益,刘敏次形容种植火龙果“宛如一个聚宝盆”。火龙果,这样一种近些年逐渐凤行起来的水果,刘敏次是怎样种植的?
,情有独钟”火龙果广东省从化市以盛产荔枝闻名远近,但刘敏次却偏不从众,1997年,祖籍台湾的刘敏次在从化市郊承包了300亩地,独辟跷径,选择了种植火龙果。
火龙果营养价值高,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促进眼睛保健、降低血糖、预防便秘等功效。火龙果属于仙人掌科植物,抗旱、抗病虫害。无需喷洒农药,也无需经常灌溉。
每年的6月到12月。是火龙果开花结果的季节。大朵的黄色、白色花朵开过后,果树长长的枝条上,便会结满鲜红的果实。“一般的果树一年产一次果.而火龙果一年开花不下20次,平均每10天可结一次果.产量惊人。与附近农家种植的荔枝相比,产量是其10倍:如果卖得好.价格也可以达到荔枝的10倍。”刘敏次这样描述火龙果的高效益。 火龙果一年每亩的产值是3万.5万元,相比之下,荔枝、香蕉、砂糖橘等水果只能达到亩产
3000~5000元。“我从十几岁开始在台湾走进种水果.种了几十年没赚到钱,惟独火龙果让我尝到了甜头。”刘敏次说。
巧方法创高效益清风徐徐。坐在农庄的石凳上,刘敏次谈起火龙果的种植来,头头是道。从种苗培植到生产管理.每一个细节刘敏次都经过了艰苦的摸索。
他最早在1997年接触火龙果.那时市面上的火龙果大多是进口的,果肉为白色,味道寡淡。“我当时就想,能否利用我所学的农学知识.研制出一种新品种。”刘敏次查阅了
大量文献,根本找不到可供借鉴的材料。他意
识到这是一个空白.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研究空间。
从1997年到2001年.刘敏次花了5年时间来培育新品种——“大丘”火龙果。这种果的果肉是红色的,甜度远远高于市面上普通的火龙果。具体的改良做法是:选择一个从国外带回的甜而小的果实和一个个头大但不甜的果实作为“亲本”进行配种,将杂交结出的果实种子种下,再在结出的二代果实中选取“个大又甜”的最优“后代”进行规模栽培。
“回忆那段在地里尝火龙果的日子.非常痛苦。几千斤的果实,要一个一个尝,尝一口就扔掉,直到找到最好的那个。当时我的所有工人一提到‘尝果’,个个苦着脸。”刘敏次笑着说。
刘敏次种植火龙果.逐步探索出一套独特的心得和方法。为保持行距和株距,用水泥柱支撑枝条,让火龙果有序生长,不太高,也不太密。授粉也很讲究,火龙果一般在晚上9点左右开花,花期很短,只有一晚上的时间,每次都是在这个时候抓紧进行授粉。
眼前这片肥沃的土地,在1997年刘敏次刚来时,还是一片“瘦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非常低。为了改良土地.让火龙果更好吃,刘敏次从附近的中药厂买来熬完中药剩下的药渣来施肥。“药渣便宜,有机质含量很高。经有机肥改良的土壤种出的火龙果,口味好,对人体健康也有益。”刘敏次说。
酒香不怕巷子深
有意思的是.刘敏次年产量几十万斤的火龙果农庄地处偏僻的城郊,没有设立营销部门,也没有刻意去做广告,但他的火龙果却时时供不应求。
刚种植火龙果时。刘敏次根本没有考虑销路的问题。由于他的农场是开放的,免收门票,近处的客人不时来观光,刘敏次便把火龙果切给他们品尝,很多人当场就接受了这种新口味的水果,买了带回家。一传十,十传百,客人从四面八方涌来,还有人电话预订:一购就是几百箱。刘敏次计算了一下,农庄的客流量是每年10万人次。
“我目前的想法是.有计划地在一些重点城市推广我的‘大丘’火龙果品种.将来有一天我希望这种水果能和苹果、橘子一样成为市场的主流。这也是我经营农庄的终极目标。”刘敏次神采奕奕地说。
十七大后 新一轮政府改革发力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改革永无止境。“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十七大之后,无论是政治、经济领域,还是社会、文化领域都推出了一大批改革举措。
大部制改革蓄势待发、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新方案即将“出炉”……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的征程中,信心更加坚定,步履更加铿锵。
“大部制”改革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南方雨雪灾害推动政府应急机制不断改善,上海、深圳等地在提高行政效率、透明度以及法治水平方面推出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大之后,政府改革整体呈现再度加速的趋势。
新一轮政府改革对于中国未来发展十分重要。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方栓喜认为:“党的十七大所部署的全面改革能走多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自身建设与改革的步伐,取决于新一轮机构改革的步伐。”
“大部门体制”呼之欲出
2007年12月底,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透露,根据十七大的要求,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组建“大部门”,这将成为2008年行政管理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所谓大部门体制,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十七大提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为我国新时期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汪玉凯教授认为,过去我们部门过多,主要是因为我国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走过来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重要标志就是条块管理。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政府不能过多干预微观经济,反映在政府体制上就必须走“大部制”管理的道路。汪玉凯认为,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无论是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还是从外部环境来看,实行“大部制”的条件已经比较成熟。
目前,大部制改革方案尽管尚未出台,但已经在国家部委产生强烈反响,各省市区政府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并持积极态度。2008年初,在吉林、天津等省市的“两会”上,政府主官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优化政府机构设置,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服务型”政府建设再度提速
2008年初,经历了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2003年“非典”疫情考验的中国人,又一次面临一场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
面对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及时部署,各地各部门紧急应变、迅速行动,打响了一场抗灾救灾的攻坚战。人们注意到,应急机制在这场抗灾救灾斗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国家总体预案到专项预案,从国家部门预案到地方预案,一个个应急预案共同筑成一道道坚固的屏障,有力地保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场抗灾斗争是对我国初步建立的应急预案体系的一次实战检验,也是对近年来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次全面检查。当然,也应该看到,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上,我们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加强和完善。
十七大前后,在“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的另一个重大进展是,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2007年9月,国务院决定再次取消和调整186项行政审批项目。从2001年到2007年初,国务院已经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1806项。与此同时,各地还通过“行政审批大厅”、“一站式服务”、“网上审批”等新载体,提高服务效率。在贵阳,市民进入市政务服务中心,就可“一站式”办理包括港澳通行证在内的741项行政审批事项。在南京,37个政府部门合开的社会求助服务台深受群众欢迎,市民只要拨打122就可享受“一站式”服务……
深圳市法制研究所所长周成新认为:“这是政府一次深刻的自我革命,大量的行政审批项目被削减,实际上是政府从原有的行政管理色彩中淡出,走向服务型政府的开端。”
政府治理走向“科学、民主、依法”
2007年12月13日和14日,两场“海沧南部地区规划环评公众参与座谈会”在福建厦门举行,107名通过公开抽号产生的市民代表参加了座谈,表达他们对PX化工项目的看法,这些意见将成为该市政府最终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厦门PX项目尽管只是一个地方性项目,但在强调科学发展、生态文明的今天,当地政府如何处理这一个案依然具有标本意义。可喜的是,面对市民和专家的质疑,当地政府能够遵从民意,首先宣布缓建,然后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广泛听取公众意见。福建省及厦门市的做法,可谓是对民意诉求的一种正面回应,展示出执政为民的理念和负责任政府的良好形象。
近年来,国务院多次约请专家学者商讨重大规划,把基层群众代表请进中南海听取意见,同时不断削减行政审批项目,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开通“中国政府网”,及时向社会公布各种信息……这一切,实际上是将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贯穿到了政府工作的全过程之中。2007年末,国务院向全国广泛征求对新休假制度的意见,受到群众热烈欢迎。一位市民说出了大家的心声:“直接关系我们利益的事情,直接来问我们的想法———这一点,是让老百姓最感欣慰的。”
十七大以来,我国法治政府的建设力度也进一步加大。国务院2004年提出的“用10年时间建设成为法治政府”的目标正在有步骤地实现。2007年7月,国务院第一次就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工作召开全国性会议。2007年末,深圳市宣布出台《深圳市建设法治政府总指标体系》(建议稿),将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量化,这是我国第一个法治政府的量化指标体系。
将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之下
2008年1月,上海市宣布,将通过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全面清理行政性收费项目等严格措施,力争“使上海成为全国行政效率和透明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资源在市场中配置,资金在网络上监管”,这一政府改革指导方针已经在上海的部分区县和政府职能部门得到推行。作为改革试点之一的浦东新区,已经正式开通了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电子系统,从此浦东的党务、政务、事务等都可在网上接受群众和相关部门的适时监督。
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于我国的“透明政府”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周汉华指出,专门为政府信息公开立法,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中也是一件具有开创性的事件。老百姓期待,通过这个法规,各级政府和官员的行政方式乃至思维方式,都能发生一个显著的变化,逐步走向开放和透明。(记者周伟)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关大部门体制(简称大部制)改革的思路,引起各方的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大部制,中国为什么要进行大部制改革,大部制改革有可能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推进大部制改革,阻力来自哪里?大地杂志社记者就此专访了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
回首2007年,中国从新的起点出发,延续、深化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主旋律,回应全体公民共建、共享的强烈愿望,在各项改革上进一步深化。对于深化改革的重点,十七大报告已经明确指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第一条,是“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缘此可以说,明年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已经跃然纸上。
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有报道称,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已经列入中央重要议事日程,“大部门制”构想也被普遍认为是下一轮政府改革的新起点、新突破口。但是,政府改革的关键并不在于部委是大是小,而是政府职能是大。
“增量民主”渐进中突破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高声宣告,“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份重要纲领性文献用相当的篇幅论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一词在报告中出现了60余次。不少海外媒体评价,这是中国的执政党推进民主进程的新尝试。
中国特色的民主道路,是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对于中国民主政治的这条独特发展道路,权威专家将之称为“增量民主”。专家认为,十七大后,中国式的“增量民主”将进一步深入,并出现新的突破。
人民民主:在渐进中突破
2007年10月,《北京日报》在迎接十七大特稿专栏中,整版刊出了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的万言文章《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和他在此前发表的《民主是个好东西》一样,这篇新作引发海内外广泛关注,而“增量民主”则是此文最受推崇之论。
俞可平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在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政治模式。“这种政治模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通过增量改革来逐渐推进中国的民主治理,扩大公民的政治权益,因此,我把它称为‘增量民主’。”
,增量民主”正在实践
中不断向前发展。2008年元月,我国31个省区市成功召开“两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权威人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介绍,这次换届中,中共中央批准的候选人全部当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人选的产生经过了反复沟通酝酿,广泛听取了各方面意见,提名人选不仅素质高,而且群众接受程度高。这正是在干部考察工作中不断扩大民主结出的硕果。据介绍,在推荐环节,增加了省级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常委和市级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参加大会推荐;在考察环节,公示范围扩大到省级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而对换届人选考察对象进行民意调查的参加人数则达到近4.8万人。
,中国的民主政治将在渐进发展中有所突破”,这是俞可平关于“增量民主”的另一论断。去年以来,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领域出现的诸多重大“突破”就很能说明问题,
  2007年4月、6月,致公党副主席万钢、无党派人士陈竺分别被任命为科技部部长、卫生部部长。这是国务院35年来首次出现“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部长,赢得海内外高度赞誉。
2007年11月15日《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发表。这是我国首次就政党制度发布白皮书,也是我国就民主政治建设问题发表的第二部白皮书。
  2007年底,中国8个民主党派中央陆续展开新一轮换届工作。突破常规的是,这次代表中共中央出席8个民主党派换届会议的领导均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原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说:“这是用实际行动表达中共中央在推进、深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的诚意和决心。” 
与政党制度一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在渐进中突破。2007年11月,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在人大换届选举中,率先取消了城乡差别,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被有关部门评为“2007年十大宪法事例”之一。
党内民主:在创新中增强
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现实路径。
,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一系列旨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十七大报告中出现,不仅大大增强了党的活力、凝聚力,也将广泛而深远地推动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进程。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主任毕美家,就是在经历了票决之后走上目前的工作岗位的。他在竞聘现任职位时,要在60多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面前发表演讲,然后由委员投票决定,而在座的委员他基本上都不认识。他说:“经历了这次洗礼,我在工作中不敢有丝毫懈怠。”
与票决制一样,党务公开制度也在全党得到迅速推进。2007年,上海市闵行区委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党务公开网”,在这个网上区委决策的预告、内容、纪要和决议等都一览无余;广东省博罗县则在全省率先实行“村党务发言人制度”和“党务点题公开制度”,努力做到党员群众想知道什么就公开什么。
与此同时,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使得党内民主呈现稳步推进之势。一组数字最能说明问题:在十七大代表选举中,省级党的代表大会代表选举的差额比例已达到26.4%,比上一届提高了2.7个百分点。十七大代表选举的差额比例一般都超过了15%,比十六大时提高了5个百分点。
扩大党内基层民主,也在更深更广的层次上得以落实。中组部副部长欧阳淞介绍说,十六大以来,全国共有300多个乡镇开展了乡镇领导班子的直选试点,公推方式产生候选人的做法在乡镇党委换届中得到普遍推广,下一步还将改革党内的选举制度,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
基层民主:在实践中深化
2007年10月18日,家住安徽省合肥市杏花镇的农村妇女姜广元,从安徽省法制办主任张武扬手中接过安徽省政府立法建议奖证书和奖金,她关于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立法建议被列入安徽省地方性法规立法计划。55岁的姜广元以务农为生,但是,她的建议和其他公民一样,只要有价值就会受到政府的重视。
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曾在中央政治局第36次集体学习时就相关话题进行讲解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赵树凯研究员认为,与近20年前中国刚刚试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时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当前中国基层民主建设正处于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如果说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处理好各方面权利关系是一个重大的迫切任务,那么,建设基层民主政治也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任务。
全新的历史条件、重大的迫切任务,这就要求基层民主建设必须因时、因势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创新。2008年1月,安徽省决定在部分县、乡试点“一票海选”村民委员会。这意味着村民一次投票就将选出村委会主任,而不再实行先推选候选人、再实行差额选举制度,这被一些媒体评价为“基层选举改革的历史性进步”。
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新近完成的2005~2007年全国村委会选举工作进展调查报告认为,中国的村委会选举已经走向“常态化”,进入“平稳期”。选举模式,也正经历从“有候选人选举”到“无候选人选举”的变革。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认为,“民主”从未像今天这样贴近中国人的生活。无论是在山村还是城市,村民自治和社区自治已成为中国人“自己管理自己”的生动写照。(记者 周立民)
国际社会对科索沃宣布独立反应不一潘占林
2月17日,科索沃议会举行特别会议,单方面宣布科索沃独立。这是自1999年美国北约空袭南联盟以来,科索沃这个地处南欧的弹丸之地,再次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围绕科索沃的纷争由来已久。科索沃是原南斯拉夫塞尔维亚的一个自治省,一万多平方公里的面积,200多万人口,其中,阿尔巴尼亚族占90%,其余有塞尔维亚族、黑山族和土耳其族等。阿族的祖先伊利里亚人是这块土地上古老的民族。
公元7世纪,斯拉夫人迁居此地,并在这里建都,科索沃逐渐成为塞尔维亚的政治、文化中心。自公元13世纪起,奥斯曼帝国占领了这片土地,统治了包括科索沃在内的塞尔维亚500余年。土耳其人带来了伊斯兰教,鼓励当地居民皈依该教。这就使当地本来和平相处的居民发生了分化。皈依伊斯兰教的阿族协助土耳其人统治信仰东正教的塞族,从此塞阿两族结下仇怨。不愿受压迫的塞族纷纷逃离科索沃,造成阿族人数的优势地位。
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西方大国为阻止塞尔维亚取得出海口,决定成立一个独立的阿尔巴尼亚。在划定阿尔巴尼亚和塞尔维亚疆界时,科索沃作为塞尔维亚的一部分并入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史称南斯拉夫王国。
二战期间,意大利占领了科索沃,并把它的一部分并入阿尔巴尼亚。二战后,科索沃回归南斯拉夫。1968年,科索沃的阿族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要求在南联邦框架内成立科索沃共和国。当时的铁托总统决定在塞尔维亚共和国内设立科索沃自治省。1971年,科索沃自治省开始享有和共和国一样的权力,后又通过修宪的方式将此固定下来。于是,科索沃成为国中之国,在南联邦内与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波黑等共和国平起平坐。
1980年铁托逝世后,塞尔维亚当局开始对阿族采取强硬政策。1988年底和1989年初,科索沃再度发生大规模群众示威,当时的塞尔维亚领导人将阿族闹事定性为“反革命事件”,宣布科索沃处于“紧急状态”,收回科索沃自治省的外交、国防、内务、司法、立法、刑事保护、计划七方面的权力。1990年7月,科索沃议会的阿族议员发表《宪法宣言》,宣布科索沃独立,塞尔维亚随后解散了科索沃议会和政府。1992年5月,科索沃阿族秘密选举科索沃民主联盟主席鲁戈瓦为“科索沃共和国总统”,并于次年组织政府。塞尔维亚共和国宣布科索沃阿族的一系列举措为非法。自此,科索沃阿族同塞尔维亚当局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冲突频发,引起美国、欧盟等外部势力的干预。
到1999年,由于南联盟坚决拒绝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了为期78天的空中打击,最终,南联盟政府被迫妥协。当年6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的1244号决议,科索沃由联合国托管,实际上在美国和北约维和部队的控制之下。
如今,在西方大国的支持和怂恿下,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这实际上是北约发动的科索沃战争的继续和发展,是美国试图建立其操控下的世界秩序的重大举措。美国和北约肢解了南联盟,如今又支持科索沃从塞尔维亚分离出去,意在进一步扩大美国对欧洲事务的影响和决策权,为北约和欧盟双东扩扫清道路。
其次,科索沃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褐煤储量达83亿吨,此外,还有沥青,以及金、银、铜、铝、锌、铬等矿藏,是发展有色冶金业的理想场所。一些大国在这里的博弈,恐怕也不乏经济和资源方面的考虑。
再者,正如欧洲议会议员助理盖林所指出的那样:“目前美、欧对科索沃特别重视,仍然脱离不了‘冷战思维’的影响,总体上仍然出于遏制俄罗斯新能源战略的目的。”西方在把塞尔维亚国内冲突“民族化”的掩盖下,打击这一地区的亲俄势力,意在进一步削弱俄罗斯在巴尔干地区的影响。
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科索沃先例”为本来不平静的巴尔干地区又平添了新的动荡因素,将为波黑的种族对立,马其顿、克罗地亚等国的民族问题引风吹火,推波助澜;在巴尔干以外,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争吵不休的纳卡地区,也都存在类似争议,科索沃宣布独立给这些地区增添了新的不确定因素。
就是在西方大国本身,也存在类似问题,如加拿大的魁北克、英国的苏格兰、西班牙的巴斯克,在美国的阿拉斯加、得克萨斯和南部诸州也有人鼓吹独立,“科索沃先例”无疑为他们打了一针强心剂。不少分析家认为,美国和西方一些国家支持科索沃独立,无疑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会给当今世界造成许多新的“麻烦”和问题,值得引起人们极大的警惕。
编辑:赵利根
延伸阅读:
科索沃“独立”
分裂世界
在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后,国际社会分歧严重。27个欧盟成员国外长激辩一整天,最终因无法找到“共同立场”,不得不宣布让成员国自行决定与科索沃的关系。在辩论中,英、法、意主张支持科索沃独立,长期受分离主义困扰的西班牙、罗马尼亚以及塞浦路斯则认为,科索沃独立有悖于国际法,反对承认科索沃。欧盟其他国家,如丹麦、瑞典和荷兰则反应谨慎,表示要在仔细研究之后再作决定。
与此同时,同在欧洲的俄罗斯和塞尔维亚持续表示反对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塞尔维亚总理科什图尼察和总统塔迪奇分别发表讲话和声明,宣布科索沃独立无效。俄罗斯总统普京认为,科索沃独立将严重损害整个国际法体系,给巴尔干地区乃至全世界带来消极后果。
美国在2月18日即宣布正式承认科索沃为独立自主的国家。除美国外,阿富汗、澳大利亚、日本等一些国家也承认了科索沃独立。加拿大、巴西、印度等国表示将就科索沃宣布独立这一行为是否符合国际法展开研究。越南、菲律宾等国则主张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1244号决议,通过政治途径解决科索沃危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塞、科双方通过谈判达成一项彼此均可接受的方案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新的决议之前,任何解决问题的努力和行动均应符合联合国第1244号决议的有关规定。
潘占林曾三次在中国驻苏联使馆工作。历任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南斯拉夫联盟和以色列大使。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半月谈2008年第4期国内外半月大事
胡锦涛总书记春节期间 在广西看望各族干部群众
春节期间,正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先后到南宁、百色等地,看望慰问坚守岗位的基层干部职工和武警官兵,同广西各旅干部群众一起过年。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祝愿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安康。
美国国会通过总额 168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2月7日通过了约168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布什已于2月13日签署该方案,以刺激消费,避免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中央军委对部队支援灾区 恢复重建工作作出部署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月10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部队在前一段积极投身抢险救灾斗争的基础上,继续支持受灾地区搞好恢复重建,为夺取抗灾救灾全面胜利作出更大贡献。
3月1日起手机漫游费 上限标准执行新方案
信息产业部、国家发改委2月13日公布,3月1日起实行手机漫游费上限标准新方案,即主叫上限标准降为每分钟0.6元.被叫上限标准降为每分钟0.4元。占用国内长途电路不再另行加收国内长途通话费。
罗格表示不应由 国际奥委会来解决全球问题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2月15日表示,国际奥委会是体育组织,不是政治组织,不应由它来扮演政治角色解决全球问题。他还表示,运动员如果利用奥运会作为政治舞台,将受到惩戒。针对国外一些人别有用心地要求把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与奥运会挂钩,甚至鼓动抵制北京奥运会.美国总统布什表示,他将按原计划出席北京奥运会。
科索沃宣布独立国际社会反应不一
科索沃议会2月17日举行特别会议,通过了一项独立宣言,宣布科索沃脱离塞尔维亚成为一个“独立主权同家”。塞尔维亚总统塔迪奇当天针对科索沃宣布独立发表声明说.塞尔维亚将永远不会承认科索沃独立。俄罗斯、罗马尼亚等国立即表示反对,美同、德国等国家则表示支持。巾同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中国对科索沃单方面宜布独立表示严重关切。中方认为,塞、科双方通过谈判达成一项彼此均可接受的方案是解决科索沃问题的最佳途径。
巴基斯坦举行议会选举
巴基斯坦全国和省级议会选举于2月18日举行。据最新投票统计显示,人民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最多席位已成定局,但由于未赢得议会半数以上席位,将不能独立组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中方对巴基斯坦大选顺利完成感到高兴。巴基斯坦是中同的友好邻邦,我们希望新政府成立后,巴基斯坦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民主和谐。
胡锦涛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月18日上午在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代表座谈时强调,能不能始终带领人民走在时代前列,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对党的最根本的考验。
一月份PPI、CPI均创新高
据国家统计局2月18日公布的最新统计,2008年1月份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较上年同期增长6.1%,增速创下3年来新高,显示未来消费物价的上涨压力也将相应增加。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超过1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8.9%。2月19日,同家统汁局公布数据显示,受春节和雪灾等因素影响,今年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7.1%.创1997年以来月度新高。
菲德尔·卡斯特罗辞职劳尔·卡斯特罗当选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
在术后康复中的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2月19日宣布,他将“不寻求也不接受”国务委员会主席和革命武装部队总司令这两个职务。
2月24日,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议会)选举产生了新的国务委员会和部长会议,劳尔·卡斯特罗担任主席,
从而正式接替菲德尔·卡斯特罗的位置。
国务院召开会议部署农业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
国务院2月19日在京召开全国农业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工作会议,部署灾后恢复农业生产、春耕备耕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会上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灾减灾和雪灾后重建的决策部署,全而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尽早开展春耕备耕,坚决打好农业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这场硬仗,力争夏季粮油和全年农业丰收。
国务院通知要求做好促进就业工作中国政府网2月19日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促进就业任务十分繁重,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做好促进就业工作。
半月谈2008年第4期小测验
4.小测验:
1.科索沃议会2月17日举行特别会议,通过了一项独立宣言,宣布科索沃脱离 成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
A.罗马尼亚 B.克罗地亚
C.阿尔巴尼亚 D.塞尔维亚
2.2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受春节和雪灾等因素影响,今年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 %,创1997年以来月度新高。
A.7.3 B.7.1 C.7.8 D.7.9 1
3.信息产业部、国家发改委2月13日公布,3月1日起实行 标准新方案,即主叫上限标准降为每分钟0.6元,被叫上限标准降为每分钟0.4元。
A.手机漫游费上限 B.手机长话费上限
c.手机月租费上限 D.手机双向收费上限?
本期小测验答案
1.D? 2.B? 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