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xy.zjgsu.edu.cn
《食品物性学》教学大纲
( Physical Properties of Food)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034522
学 分 :2
总 课 时 :32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食品类专业
先修课程:物理学、化学
二、本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讲述食品及食品
原料在贮藏加工过程中的物理性质变化和机械性质变化,使学生了解食品的物理性质、测定
原理与方法、物性的应用与控制,为研究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货架期,从工程角度为学生
奠定理论基础。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及讨论,并实际介绍 测定设备及操作方式。部分章节的 讲解采用 Powerpoint
等手段。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 1 章 食品主要成分、结构形态与物理性质
要求掌握动物性食品和植物性食品的组织结构与物性关系;熟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
合物和水这四大组分的物理性质;了解与食品物性密切相关的各种键能,它们是决定食品质
构与物性的关键因素。
重点内容:动物性食品和植物性食品的组织结构与物性关系。
难点内容:水的物性及细胞的膨压。
第 2 章 固体食品的基本物理特征
要求掌握食品基本物理特征包括圆度、球度、体积、表面积、密度、孔隙率、曲率半径
等的概念及测量和计算方法;熟悉基本物理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了解食品的基本物理特性
在食品分选、分级、品质评价等方面的应用。
重点内容:基本物理特征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难点内容:基本物理特征的统计分析。
第 3 章 食品的流变特性
http://spxy.zjgsu.edu.cn
要求掌握食品流变性质的测定方法、基本原理及仪器使用;熟悉液态食品与固态及半固
态食品的基本流变特性;了解食品流变学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了解
描述食品粘性、弹性及粘弹性的力学模型。
重点内容:食品流变性质的测定。
难点内容:食品的基本流变性质。
第 4 章 食品的质构
要求掌握食品质构的仪器测定方法和生理学检测方法; 熟悉食品质构的感官检验的分类
和实施过程,感官检验结果与仪器测定结果的关系;了解食品质构的概念、意义、分类、研
究方法及评价术语,了解食品质构评价的应用。
重点内容:食品质构的感官检验和仪器测定。
难点内容:食品质构的仪器测定和生理学检测。
第 5 章 散粒体食品的力学特性
要求掌握散粒体食品的摩擦性、变形与抗剪强度、离析等振动特性及其流动特性;熟悉
散粒体应力分析的方法;了解散粒体力学特性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重点内容:散粒体食品的振动特性和流动特性。
难点内容:散粒体食品的抗剪强度及流动函数。
第 6 章 食品热物性
要求掌握差式扫描量热技术的原理、测量数据及分析方法;熟悉水和冰的热物理性质,
食品材料热物理性质的估算方法以及食品材料中水分的扩散系数;了解常见食品原料的热物
理数据及其变化规律。
重点内容:差式扫描量热技术的测量数据及分析方法。
难点内容:食品材料热物理性质的估算方法以及食品材料中水分的扩散系数。
第 7 章 食品电物性及其应用
要求掌握食品的介电性能,其基本概念和测定方法,掌握食品的电导特性的两个参数及
其应用,掌握食品的电物性在静电场处理、电渗透脱水、加热以及核磁共振等方面的应用;
熟悉食品的介电松弛和电磁辐射;了解电特性的概念、分类、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概况。
重点内容:食品的介电性能、电导特性及食品电物性的应用。
难点内容:食品的介电性能、电导特性。
第 8 章 食品色彩与光学性质
要求掌握食品的光学测定原理及食品色差概念和检测仪器;熟悉食品的光透过特性、反
射特性、延迟发光现象及近红外测定的原理及应用;了解光的吸收、反射、散射和色散的基
本概念和含义。
重点内容:食品色差的测定及食品光学性质的应用。
难点内容:食品光学测定原理及色差的测定。
http://spxy.zjgsu.edu.cn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章 内 容 总参考时数
1 食品主要成分、结构形态与物理性质 1
2 固体食品的基本物理特征 1
3 食品的流变特性 12
4 食品的质构 10
5 散粒体食品的力学特性 2
6 食品热物性 1
7 食品电物性及其应用 1
8 食品色彩与光学性质 4
合 计 32
七、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考核方式:闭卷
成绩评定标准: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占 30%,期末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占 70%,成绩评
定为百分制。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李云飞,殷涌光,金万镐编著,食品物性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 1
版,2005.5
参考书目:
[1]、李里特,食品物性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第 1 版,2004 年 2 月
[2]、陈克复,卢晓江,金醇哲,王幼良编译,食品流变学及其测量,北京:轻工业出
版社,第 1 版,1989.12
[3]、金万浩主编,食品物性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第 1 版,1991
执笔人:石锦芹 邓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