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功能固着
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
固着 。 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 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
途的固有观念, 因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灵活地解决问
题 。 杜克的实验证实了这种影响 。 实验要求被试使
用五种熟悉的工具解决五个新的问题 。 实验组在解
决问题前对工具习惯用法进行了练习, 增加了功能
固着的倾向 。 控制组直接解决问题 。 该实验所用的
工具, 练习工作, 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实验的结果如
表表 7-4所示 。 从表中可以看出, 控制组的成绩大
大超过了实验组 。
克服功能固着需要人们灵活机智地使用已有
的工具或材料, 使之服务于解决问题的目的, 这
称之为功能变通 。 要具有这种能力, 一方面需要
有丰富的知识, 要熟悉物体的不同功能, 另一方
面也要具有思维的灵活性 。
(四 )动机
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之间的关系可用一
条倒 U形曲线来说明 。 它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解
决问题的效率, 随动机强度的增高而上升, 中等
强度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平 。 超过一定的限度,
提高动机的水平, 反而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 。
(五 )情绪
情绪对问题解决有一定的影响, 紧张, 惶恐,
烦躁, 压抑等消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解决的速度,
而乐观, 平静, 积极的情绪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
(六 )人际关系
人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 解决问题不仅受
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 也要受到人们之间相互关
系的影响 。
五、创造性
创造性是问题解决的一个领域, 但创造性活
动较一般的问题解决更为复杂 。
( 一 ) 什么是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
并能产生新的, 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
例如, 科学家发明一项新技术属于创造性活动 。
(二)创造性的心理成分及创造性的测量
1,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吉尔福特把思维分为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两
种, 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主要成分 。 他用
发散思维的流畅性, 变通性, 独特性的好坏来衡
量创造性的高低 。 流畅性是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
目的数量 。 创造性高的人, 能在短时间内想出数
量较多的项目, 亦即反应迅速而众多 。
变通性是指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 。 范围越
大, 维度越多, 变通性越强 。 吉尔福特通过, 非
常用途测验, 来测量人的变通性 。 独特性是指对
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 独特新颖的见解 。 吉尔
福特采用, 命题测验, 来测试人的思维的独特性 。
除发散思维外, 辐合思维也是创造性的一个组成
部分 。
2,远距离联想能力
远距离联想能力是在彼此相距很远的观念间
看出其关系的能力 。 它也是创造性的一种构成成分 。
远距离联想能力高的人能够根据某些标准把互不相
关的概念联系起来, 形成一种新的联想 。
梅德尼克等人采用远距离联想测验来测量创
造性的高低 。 在测验中, 给每个被试呈现由三个词
或短语组成的测验项目, 要求被试说出第四个词,
和呈现的三个词或短语联系起来 。 例如, 测验项目
的三个单词为 food( 食物 ), catcher( 捕捉器 ),
hot( 热 ) 。 被试可想出 dog(狗 )和它们联系起来,
即 dog food( 狗食 ), dog catcher( 捕狗
器 ) hot dog( 热狗 ) 。
在创造性测量方面, 近年来有人提出了一致
性评估技术 。 它是通过对创造出产品的评估, 来
评价人的创造性 。 根据这一理论, 一项产品如果
被熟虑此领域的人认为具有创造性, 那么它就具
有创造性 。
3,与创造性相关的非智力因素
创造性不仅包括以上所谈到的智力因素, 还
包括一系列的非智力因素 。 例如, 人的坚持性,
自信心, 意志力等对创造性有重要的作用 。 此外,
责任感, 勤奋, 热情, 善于想象, 兴趣广泛等非
智力因素也是创造性的重要心理成分 。
(三)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酝酿与创造性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 虽经长时间的紧张思索,
仍未找到问题解决的答案, 但是当你稍稍休息后,
突然找到了答案 。 这种情景有人称之为酝酿 。
研究表明, 酝酿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 其原因
可能是, 在问题解决时, 定势或功能固着等心理因
素在某一时刻阻碍着问题的解决, 但是当你休息一
会, 就可能消除这些因素的干扰, 或者重新形成问
题的表征, 创造性地解决这些问题
2.社会因素与创造性
人们生活环境中的社会因素也影响着创造性 。
例如, 一项研究表明, 当人们知道他人会对自己的
成果作出评估时, 人们创造性的程度会降低 。 研究
还发现, 人们在工作时, 如果有他人在观看;或者
创造者是为了竞争某种奖励;或者在创造过程中,
他人限制了人们的创造性, 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
上会影响创造性的水平 。
小结,本节主要讲述了问题解决的概念, 策
略, 专家与新手在问题解决上的区别以及影响问
题的其他心理因素;还讲述了创造性的概念和影
响创造性的因素 。
小问题,专家与新手在问题解决上的区别主
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一, 简述思维的含义及其特征 。
二, 为什么说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
三, 什么是表象? 它在思维中有什么作用?
四, 简述想象的含义及其功能 。
五, 什么是有意想象? 它有哪些种类和特点 。
六, 有关概念结构的理论有哪些? 简述这些
理论的主要观点 。
思考题
七, 人工概念形成的途径有哪两种? 概念形成过
程中可采用哪些策略?
八, 为什么人们在推理过程中, 总会出现一些推
理错误?
九, 问题解决过程中可采用哪些策略?
十, 试分析日常生活中, 有哪些心理因素影响着
问题的解决?
十一, 什么是创造性? 它包括哪些心理成分?
第八章 语言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语言的生理机制
第三节 语言的理解
第四节 语言的产生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念
一, 语言的概念及其特征
二, 语言的结构
三, 语言的种类
四, 语言的表征和加工过程
五, 研究语言的意义
教学目标,掌握语言的概念及其特征, 语言
的表征和加工过程的含义, 了解语言的结构和语
言的种类 。
重点与难点,重点为语言的概念与特征, 语
言的表征和加工过程的含义 。 难点为语言的表征
和加工过程的含义 。
一, 语言的概念及其特征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
化的声音组合, 或通过书写符号, 手势等构成的一
种符号系统, 同时又是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
想的一种行为 。 语言具有下列一些特征:
( 一 ) 创造性
语言的创造性表现在, 人们使用有限数量的
词语和合并这些词语的规则, 便能产生或理解无限
数量的语句, 这些语句是他以前从未说过或听到过
的 。
( 二 ) 结构性
任何语言符号都不是离散, 孤立地存在的,
而是作为一个有结构的整体而存在的 。
( 三 ) 意义性
语言中的一个词或一句话, 都有一定的含
义, 这种意义性使得人们能够相互理解, 相互
交流 。 不能传达任何意义的语言都不是正常的
语言 。
( 四 ) 指代性
语言的各种成分都是指称一定的事物或者
抽象的概念 。 例如, 它可以指代一种客观存在的
东西, 一个动作, 一种性质或者一种抽象的概念 。
( 五 ) 社会性与个体性
语言是个体运用语言符号进行的交际活动,
人只能使用社会上已经形成的语言, 用词来表达
意义也只能是约定俗成的 。 另外, 语言交流时,
一个人说话的内容, 常常要受到别人的影响 。 这
说明语言具有社会性 。 语言又是一种个体的行为,
它和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具体条件分不开, 具有个
体的特点 。
二, 语言的结构
语言是按层次结构组织起来的 。 语言表达的
基本形式是句子 。 在句子的下面可分为短语, 单词,
语素和音位等不同层次 。 每个层次又都包含一定的
语言成分和将这些成分组织起来的语言规则 。 如语
音规则, 缀词法规则, 句法规则等 。 人们按照这些
规则可以将音位组成语素, 然后由词素组成单词,
再由单词组成短语和句子 。
( 一 ) 音位
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 一
般来讲, 音位和字母相对应, 但是时常也有这种
情况存在, 即一个字母在不同的单词中, 可代表
不同的音位 。 另外, 几个字母合并也可代表一个
音位 。
( 二 ) 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 是词的
组成要素 。 语素的种类较多 。 例如, 既可以独立
成词, 也可以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的语素称为自
由语素 。 还有一种语素称为粘着语素 。
( 三 ) 词
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 在口
语中, 词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 同时它还传递
构词法与句法的信息 。 在书面语中, 词还具有图
形信息 。 因此, 词是图形, 语音, 语义, 构词法
与句法五种信息的复合体 。
( 四 ) 句子
句子是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
位 。 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任何一
个语句都包含两个层次的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
结构 。
表层结构指人们听到或看到的语句形式, 或说
话时所发出的声音以及书写时所采用的书面形式;
而深层结构是指说话者试图表达的句子的意思 。 表
层结构决定句子的形式, 深层结构决定句子的意义 。
同一个深层结构可以用不同的表层结构来体现,
即表达同一意义时, 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一
个表层结构也可包含两个或更多的深层结构 。 在这
种情况下, 语句就出现歧义 。 例如,, They are
flying planes”既可理解为, 他们正在驾驶飞
机,, 也可理解为, 它们是正在飞行的飞机, 。
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 要通过一定
的规则来实现 。 这些规则包括短语结构规则和转换
规则等 。 按照短语结构规则, 一个句子 (S)可以转
换为名词短语 (NP)+动词短语 (VP)(规则 1);然后,
一个名词短语又可转换成冠词 (Art)+名词 (N)(规则
2);一个动词短语可转换成动词 (V)+名词短语
(NP)(规则 3)?? 。 按照这些规则, 可以将句子
,Theboy will hit the ball”构成一个树形
图, 如图 8- 2所示 。
运用短语结构规则可以把某些表面结构相同
而深层结构不同的句子区别开来 。 如歧义句
,They are cooking apples”, 可 以 用
不同的树形图来表示 。 一种分析法是,cooking
是一个分词, 它和系词 are联系在一起, 因而整
句的意思是, 他们正在烹调苹果, 。 另一种分析
法是,cooking是形容词, 它修饰后面的名词,
因此整句的意思是, 它们是正在烹调中的苹果, 。
转换规则是说明句子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转
换关系的规则 。 例如, 我们可以把句子, The boy
hit the ball”转换成, The ball was hit
by the boy”。 这种转换关系可用被动的转换规
则来描写,NP1+V+NP2→NP 2+Was+V+by+NP1。 通过
转换, 相同的深层结构就可用不同的表层结构表达
出来了 。
乔姆斯基的理论不仅推动了语言学的发展, 而
且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