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首 页
教师 课程名 诊断学 专业名称 临床医学 授课序次 35 授课类型 理论
班 级
授课日期
授课题目(章,节)
第四篇 实验诊断
第八章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的临床意义;AFP、CEA、CA199、CA153、CA125的临床意义。
2、熟悉自身抗体检查的意义;感染免疫检查的临床意义。
3、了解Ig、CH50、C3、IC、CRP、抗HIV、梅毒血清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教学重点:(1)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
(2)感染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检查。
难点: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自身抗体检查、免疫球蛋白、补体的测定。
复习内容:
1.空腹血糖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2.血清脂质、血清脂蛋白、血清载脂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3.高钾血症、低钾血症的常见病因。
4.常见的心肌标志物有哪些。
教 案 续 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 配
第八章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测定
免疫球蛋白存在于人体的血液、体液、分泌液及某些细胞(B淋巴细胞)的细胞膜上。应用免疫电泳和超速离心等方法,可将免疫球蛋白分为5种,即IgG、IgA 、IgM、IgD、 IgE。其中以IgG含量最多,占血液Ig的70%~80%,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IgA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血清型存在于血清中,占Ig的10%~20%,后者分布于分泌液中;IgM占血液Ig的5%~10%,是最早产生的Ig,分子量最大;IgD和IgE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极少。
【参考值】
免疫比浊法:血清IgG7.0~16.0g/L;IgA0.57~4.14g/L;IgM0.5~2.7g/L
ELISA法:IgE0.1~0.9mg/L
【临床意义】
(一)免疫球蛋白增高
1.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仅一种Ig增高,见于免疫增殖性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
2.多克隆性免疫球蛋白:机体受抗原刺激后,引起多株浆细胞过度增生而出现的多种Ig增高,见于慢性感染、自身免疫病、慢性肝病等。
3.IgE增高:与变态反应、寄生虫及皮肤疾病有关,也见于肝炎、SLE、RA等疾病。
(二)免疫球蛋白减少
见于各类先天性或后天性体液免疫缺陷病。
第二节 补体测定
一、总补体测定(CH50)
【参考值】 CH50为50~100U/ml
【临床意义】
1.CH50增高: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和某些肿瘤。
2.CH50降低:对临床诊断更有意义,见于AGS、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慢性肝病等。
二、C3含量测定
【参考值】 0.83~1.77g/L
【临床意义】
1.C3增高:见于急性炎症、传染病早期、某些恶性肿瘤和移植排斥反应。
2.C3降低:对AGS有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狼疮性肾炎判断病程转归的指标。
第三节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
(一)甲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
【参考值】 ELISA法:抗HAV-IgM为阴性;如感染过HAV,抗HAV-IgG
可终身存在。
大课:90分钟
5分钟
(讲授)
5分钟
(讲授)
30分钟
(讲授)
第 2 页
教 案 续 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 配
【临床意义】
抗HAV-IgM(阳性)为早期诊断甲肝特异性标志,说明正在感染HAV。
抗HAV-IgG(阳性)为既往感染HAV及人群免疫力流行病学调查指标。
二、HBV标志物测定:
(一)HBsAg:为HBV中Dane颗粒外层脂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因其常与HBV同时存在,故作为传染性指标之一。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1.急、慢性乙肝患者可阳性。
2.病原携带者可阳性。
3.HBsAg阴性持续6月以上,则易发展为慢性乙肝或肝硬化。
(二)HBsAb:是对HBsAg中和的特异性抗体,是机体有免疫力的标志。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1.曾感染过HBV现已恢复。
2.注射过乙肝疫苗或免疫球蛋白。
(三)HBcAb:主要测抗HBc总抗体和IgM抗体,抗HBc对机体无保护作用。
【参考值】 抗HBc总抗体:阴性;抗HBc-IgM:阴性
【临床意义】
1.抗HBc总抗体阳性:急、慢性肝炎、肝癌病人;作为献血员、血液制品安全性指标。
2.抗HBc-IgM阳性:是近期HBV感染和在体内复制指标,提示病人有传染性,见于急、慢性乙肝病人。
(四)HBeAg:是HBV核心颗粒中一种可溶性蛋白质。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HBeAg阳性表明乙肝活动期,传染性极强,可垂直传播给胎儿;HBeAg持续阳性表明肝细胞受损严重。常见于急、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病人。
(五)HBeAb是针对HBeAg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不是保护性抗体。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抗HBe阳性表明大部分HBV被消除,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减低。部分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病人可检出抗-HBe。
三、HCV标志物测定:
HCV主要经过输血传播,检测抗HCV是诊断HCV感染主要依据。
【参考值】 抗HCV-IgM:阴性;抗HCV-IgG:阴性
【临床意义】1.抗HCV-IgM阳性:是诊断丙肝的早期敏感指标,也是判断病情活动性、传染性的指标。常见于急、慢性丙肝。
2.抗HCV-IgG阳性:机体既往感染过HCV标志。
第 3 页
教 案 续 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 配
四、HDV标志物测定:
【参考值】 抗HDV-IgM:阴性;抗HDV-IgG:阴性
【临床意义】
1.抗HDV-IgM阳性:用于丁型肝炎早期诊断。
2.抗HDV-IgG阳性:表明机体感染过HDV。
五、HEV标志物测定:
【参考值】 抗HEV-IgM:阴性;抗HEV-IgG:阴性
【临床意义】1.抗HEV-IgM阳性:戊肝急性期可检出。
2.抗HEV-IgG阳性:戊肝恢复期可检出。
第四节 肿瘤标志物检查
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所产生或分泌的某种蛋白质,或释放的细胞结构某种成份,与肿瘤的存在和发生发展过程密切有关,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肿瘤普查、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中有重要意义。
一、甲胎蛋白(AFP)测定
AFP是种原始蛋白,出生后便消失,正常人<25ug/L,现广泛用于PHC普查、诊断、判断疗效,其升高早于症状出现8~11月,PHC阳性率为70~90%。
【参考值】 成人定量试验<25ug/L;定性试验:阴性
【临床意义】诊断PHC需排除假阳性。AFP增高见于:
1.PHC:诊断阈值>300ug/L
2.畸胎瘤、胃癌、肝炎、肝硬化等,孕妇可增高。
二、癌胚抗原(CEA)测定:
CEA是种糖蛋白,由胎儿肠道及内胚层细胞合成,出生后检测不出,部分恶性肿瘤细胞能合成CEA。
【参考值】 <5ug/L(定量);阴性
【临床意义】CEA明显升高见于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肺癌、乳腺癌病人。另外胰腺炎、结肠炎、肝病、肺气肿等病人CEA也可轻度升高。
三、糖蛋白/糖脂类肿瘤樗物测定:
主要有CA199、CA125、CA153。CA199增高主要见于胰腺癌;CA153增高主要见于乳腺癌;CA125增高主要见于卵巢癌。
第五节 感染免疫检查
一、抗链球菌浴血素“O”试验
A组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溶血素“O”,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为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ASO在人体内可持续存在数月至半年。
【参考值】 胶乳法<400;免疫比浊法:0~200u/L
【临床意义】
1.ASO增高见于上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化脓性感染,A群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败血症等。
2.辅助诊断风湿热、风湿性心肌炎、风湿性关节量和急性肾小球肾炎。
15分钟
(讲授)
10分钟
(讲授)
第 4 页
教 案 续 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 配
二、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免疫测定:
伤寒沙门菌入侵机体后,该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肥达反应(WR)是常用的伤寒和副伤寒感染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它是利用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液为抗原,检测病人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的一种凝集试验。
【参考值】
直接凝集法:伤寒WR“H”低于1:160;“O”低于1:80
副伤寒甲、乙、丙均低于1:80
【临床意义】
1.发病一周后可出现WR反应阳性,第二周阳性率升至60%~70%,第四周阳性率高达90%以上。
2.单份血清抗体效价“O”>1:80及“H”>1:160则有诊断意义,如动态观察WR持续超过参考值或比原效价升高4倍以上更有价值。
3.接种伤寒疫苗或患过伤寒者,血清可呈阳性反应,其抗体效价比参考值高。
4.早期应用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可出现假阴性。
第六节 性传播疾病的免疫学检查
一、爱滋病抗体测定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抗-HIV阳性,特别是确证试验阳性,并有临床症状时可确诊为爱滋病;抗-HIV阳性,无任何症状者为HIV携带者,抗体可持续数年、数十年,甚至终生。
二、梅毒血清学检查
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亦可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先天性梅毒,血清学检查包含的试验很多,如VDRL、USR、RPR、TRUST、TPPA、FTA-ABS等。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1.感染梅毒螺旋体1~2周后,病人血清中反应素检出率为76%,二期梅毒阳性率为95%~100%,晚期梅毒阳性率为70%~95%,隐性病人阳性率可达70%~80%。
2.RPR及USR对一期梅毒敏感性不高,可出现假阴性;疟疾、SLE、血吸虫病、钩体病、支原体肺炎、结核等可呈假阳性。
3.TPPA及FTA-ABS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阳性可确诊为梅毒。
第七节 自身抗体检查
当机体免疫调节紊乱时,对自身成分产生免疫应答并生成自身抗体,会造成自身组织器官的损伤,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AID)。对自身抗体的检查是协助诊断AID的依据。
一、抗核抗体测定
5分钟
(讲授)
10分钟
(讲授)
第 5 页
教 案 续 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 配
抗核抗体(ANA)是以真核细胞核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有可溶性和不可溶性两类,主要为IgG,也可为IgA和IgM。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1.ANA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筛选试验。血清稀释度高于1:40为阳性,小于1:80为弱阳性,1:80~320为中等阳性,>1:320为强阳性。ANA阳性见于:SLE、RA、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肝炎、桥本甲状腺炎、重症肌无力、皮肌炎等。
2.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鲁卡因胺)或服用降压药如肼苯达嗪等。
二、抗脱氧核糖核酸抗体测定
抗脱氧核糖核酸抗体(anti-DNA)主要有抗双链DNA抗体(an-ds-DNA)和抗单链DNA抗体(an-ss-DNA)两种。抗ds-DNA抗体的靶抗原是细胞核中DNA的双螺旋结构。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抗ds-DNA抗体是一个对SLE高度特异性的指标,70%~
90%的SLE活动期病人可呈阳性。
三、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anti-ENA)
是由核内可提取性核抗原刺激机体所产生的一组自身抗体的总称,临床上常检测的有以下十种:抗Sm、RNP、RiB、SS-A、SS-B、JO-1、Scl-70、着丝点、PM-1、核仁等抗体,这一组抗体特异性强。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anti-ENA比ANA特异性强,对鉴别诊断有意义。
1.抗RNP抗体阳性:见于SLE、RA、系统性硬化症等。
2.抗Sm抗体阳性:SLE的特异性高可作为SLE的标志性抗体,但阳性率仅为25%~45%。抗Sm抗体阳性亦可见于胶原重叠综合症。
3.抗SS-A和SS-B抗体阳性:是干燥综合症的特异性抗体。
4.其他anti-ENA阳性:①抗Scl-70抗体是弥漫性硬皮病的标志性抗体;②抗RiB抗体主要见于SLE,并可作为狼疮活动的诊断标志;③抗JO-1抗体对皮肌炎诊断有一定价值;④抗U1-RNP抗体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的标志性抗体。
四、类风湿因子(RF)的测定
RF是一种抗变性IgG的抗体。这种抗体可以是IgG类,也可是IgM或IgA类。
【参考值】 免疫比浊法:2~12IU/L
【临床意义】 IgG类RF与RA病人的滑膜炎和关节外症状密切相关。
IgA类RF见于RA、SLE、系统性硬化症等,是RA活动性的标志。
第八节 其他免疫学检查
一、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
5分钟
(讲授)
第 6 页
教 案 续 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 配
免疫复合物(IC)指体内游离抗原与相应抗体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小分子量IC可在血液中循环,称为循环免疫复合物(CIC)。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CIC阳性可见于免疫复合物,如RA、SLE、慢性活动性肝炎、血管炎、肾小球肾炎等,也可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肿瘤和移植排斥等病人。
二、C-反应蛋白测定
C-反应蛋白(CRP)是肝脏合成的糖蛋白,可与肺炎球菌菌体C多糖起沉淀反应而得名。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具有激活补体,促进吞噬等作用。CRP测定对炎症、组织坏死、恶性肿瘤等诊断和疗效观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值】 免疫比浊法:<8mg/L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各种急性化脓性感染、菌血症、重症结核、急性风湿热、
RA、SLE、恶性肿瘤等。
2.用于风湿热的疗效观察:急性或活动期CRP可达200mg/L,静止期恢复正常。
3.CRP水平是判断组织损伤较敏感的指标:组织损伤后6~8小时内迅速增高,48~72小时达高峰,并在组织坏死持续情况下保持高水平。
4.作为肾移植疗效观察的指标:发生排斥反应时CRP增高。
第 7 页
教 案 末 页
小 结
1.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
2.感染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检查。
复习思考题,
作业题
1.名词解释:AFP HbeAg ASO RF
2.如何对5种HBV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3.AFP检测的临床意义?
下次教学预习要点
1.X线成像、CT、MRI的基本原理
2.X线、CT、MRI图像的特点
3.X线、CT、MRI图像的分析和诊断
实施情况及
分析
第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