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首页
第 24次课 授课时间 年 月 教案完成时间: 年 月
课程名称
方剂学
年 级
专业、层次
日校、中医学本科专业
教 师
专业技术职 务
授课方式(大、小班)
学时
2学时
授课题目(章、节)
各论 第十一章 理气剂 第二节 降气(苏子降气汤、定喘汤、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方剂学》(新世纪规划教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邓中甲主编)
2.《伤寒论》《金匮要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中医方剂精要及趣味记忆》(海南出版社 秦竹主编)
4.《方剂学》(中医药高级参考丛书 人民卫生出版社 李飞主编)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苏子降气汤、定喘汤、旋覆代赭汤
熟悉:橘皮竹茹汤
了解: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降气的概述(3分钟)
苏子降气汤的组成(2分钟);功用、主治(5分钟);方解(5分钟);运用(5分钟)
定喘汤的组成(2分钟);功用、主治(5分钟);方解(5分钟);定喘汤与苏子降气汤、小青龙汤的比较(5分钟);运用(3分钟)
旋覆代赭汤的组成(2分钟);功用、主治(6分钟);方解(6分钟);旋覆代赭汤与半夏泻心汤的比较(5分钟);运用(6分钟)
橘皮竹茹汤的组成(2分钟);功用、主治(5分钟);方解(5分钟);运用(3分钟)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辅以讨论式、互动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苏子降气汤、定喘汤、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的组成、主治、功用、方解
难点:定喘汤与苏子降气汤、小青龙汤的比较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十一章 理气剂
第二节 降气
[概述]
一、适应证:肺胃气逆不降,以致咳喘、呕吐、嗳气、呃逆等症。
二、常用药物:针对肺气上逆之咳喘,常选用苏子、杏仁等宣肺降气药;针对胃气上逆之呕吐、嗳气、呃逆,常选用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生姜、丁香等和胃降逆药。
三、代表方剂:苏子降气汤、定喘汤、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等。
苏子降气汤
[来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苏子、半夏、当归、甘草、前胡、厚朴、肉桂、苏叶、生姜、大枣
[趣记] (苏子将去)江湖,桂嫂候盼早归
[对照] (苏子降气)姜胡,桂草厚半枣归
[功用] 降气平喘,祛痰止咳,兼顾下元
[主治] 上实下虚喘咳证。痰涎壅盛,胸膈满闷,喘咳短气,呼多吸少,或腰疼脚弱,肢体倦怠,或肢体浮肿,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滑。
[方解]
君——苏子: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
臣 厚朴:下气宽胸除满 以治上实为主
前胡:下气祛痰止咳
肉桂 温补下元,纳气平喘,以治下虚为辅
温阳化气,气化水行则肿消
佐 治咳逆上气
当归 养血补肝润燥,同肉桂以增温补下元之效
活血,防治因肺气壅滞日久而致血行不畅的病理,“气病治血”
生姜、苏叶:散寒宣肺
使——甘草、大枣:和中调药
配伍特点:(1)标本兼顾,上下并治,而以治上治标为主;(2)温燥药配温润药,全方润而不燥。
[运用]
1、辨证要点
苏子降气汤为治疗痰涎壅盛,上实下虚之喘咳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胸膈满闷,痰多稀白,苔白滑或白腻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痰涎壅盛,喘咳气逆难卧者,可加沉香以加强其降气平喘之功;兼表证者,可加麻黄、杏仁;兼气虚者,可加人参;阳虚明显者,可加附子、补骨脂。
3、现代运用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属上实下虚者。
4、使用注意
本方药性偏温燥,对于肺肾阴虚的喘咳以及肺热痰喘之证,均不宜使用。
定喘汤
[来源] 《摄生众妙方》
[组成] 麻黄、白果、苏子、款冬花、杏仁、桑白皮、黄芩、半夏、甘草
[趣记] (定喘)请甘肃麻花拌白银杏
[对照] (定喘)芩甘苏麻花半白银杏
[功用] 宣降肺气,清热化痰
[主治] 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证。咳喘痰多气急,质稠色黄,或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
君——麻黄:宣肺散邪以平喘
白果:敛肺定喘而祛痰
臣——苏子、杏仁、半夏、款冬花:降气平喘,止咳祛痰
佐——桑白皮、黄芩:清泄肺热,止咳平喘
使——甘草:清热化痰止咳,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1)散收合方,宣降协同;(2)表里同治,寒热并用。
[类方比较]
定喘汤与苏子降气汤、小青龙汤的比较
[运用]
1、辨证要点
定喘汤为降气平喘的常用方,用于素体痰多,复感风寒,致肺气壅闭之喘咳证。临床应用以哮喘咳嗽,痰多色黄,微恶风寒,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无表证者,以宣肺定喘为主,故麻黄可减量应用;痰多难咯者,可加栝楼、胆南星等以助清热化痰之功;肺热偏重这,可加石膏、鱼腥草以助清泄肺热。
3、现代运用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属痰热壅肺者。
旋覆代赭汤
[来源] 《伤寒论》
[组成] 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炙甘草
[趣记] (贤妇带着人)下江找草
[对照] (旋覆代赭人)夏姜枣草
[功用] 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主治]胃虚痰阻气逆证。胃脘痞闷或胀满,按之不痛,频频嗳气,或见纳差、呃逆、恶心,甚或呕吐,舌苔白腻,脉缓或滑。
[方解]
君——旋覆花:下气消痰,降逆止嗳
代赭石:重镇降逆
半夏:祛痰散结,降逆和胃
臣 和胃降逆以增止呕之效
生姜 宣散水气以助祛痰之功
制约代赭石的寒凉之性,使其镇降气逆而不伐胃
佐使——人参、大枣、炙甘草:益脾胃,补气虚,扶助已伤中气,并可防止金石药碍胃
[类方比较]
旋覆代赭汤与半夏泻心汤的比较
[运用]
1、辨证要点
旋覆代赭汤为治疗胃虚痰阻气逆证之常用方,又为和胃降逆之代表方。临床应用以心下痞硬,嗳气频作,或呕吐,呃逆,苔白腻,脉缓或滑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胃气虚,挟痰者可用本方加陈皮、茯苓;兼热,可加竹茹;偏寒,可加丁香、柿蒂或合理中丸;兼阴虚者,可加山药、石斛、麦冬。以上情况均可减轻代赭石用量或不用。
若胃气不虚,可去人参、大枣,痰湿甚,苔厚逆者,可合用平胃散;挟食积,嗳气臭腐,可加山楂、神曲、麦芽等消食药;若兼肝郁、胁痛,可合用四逆散;兼热,吞酸吐苦,可合用左金丸。
眩晕者,可加天麻、白术。
3、现代运用
胃肠神经官能症、胃扩张、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幽门不完全性梗阻、神经性呃逆、膈肌痉挛等属胃虚痰阻者。
橘皮竹茹汤
[来源] 《金匮要略》
[组成] 橘皮、竹茹、生姜、人参、大枣、炙甘草
[趣记] (鸡皮煮乳汤),找人炒姜
[对照] (橘皮竹茹汤),枣人草姜
[功用] 降逆止呃,益气清热
[主治] 胃虚有热证。呃逆或干呕,虚烦少气,口干,舌红嫩,脉虚数。
胃失和降——呃逆或干呕
胃虚有热 胃虚——虚烦少气,纳差
有热——口干,舌红嫩,脉虚数
[方解]
君——橘皮:行气和胃以止呃
竹茹:清热安胃以止呕
臣 人参:益气补虚,与橘皮合用,行中有补
生姜:和胃止呕,与竹茹合用,清中有温
佐使——甘草、大枣:人参益气补中以治胃虚,并调药性
配伍特点为:补而不滞,清而不寒。
[运用]
辨证要点
橘皮竹茹汤为治疗胃虚有热呕逆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呃逆或呕吐,舌红嫩,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若胃热呕逆兼气阴两伤者,可加麦冬、茯苓、半夏、枇杷叶以养阴和胃;兼胃阴不足者,可假麦冬、石斛等养胃阴;胃热呃逆,气不虚者,可去人参、甘草、大枣,加柿蒂降逆止呃。
现代运用
妊娠呕吐、幽门不完全性梗阻、膈肌痉挛及术后呃逆不止等属胃虚有热者。
板书:1分钟
时间分配为:
[适应证]:1分钟
[常用药物] [代表方剂]:2分钟
板书:5分钟
时间分配为:
[来源] [组成] [对照]:2分钟
[功用] [主治]:5分钟
[方解]:5分钟
[运用]:5分钟
板书:5分钟
时间分配为:
[来源] [组成] [对照]:2分钟
[功用] [主治]:5分钟
[方解]:5分钟
[类方比较]:5分钟
[运用]:3分钟
板书:5分钟
时间分配为:
[来源] [组成] [对照]:2分钟
[功用] [主治]:6分钟
[方解]:6分钟
[类方比较]:5分钟
[运用]:6分钟
板书:3分钟
时间分配为:
[来源] [组成] [对照]:2分钟
[功用] [主治]:5分钟
[方解]:5分钟
[运用]:3分钟
(教案末页)
小 结
苏子降气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苏子、半夏、当归、甘草、前胡、厚朴、肉桂、苏叶、生姜、大枣组成,具有降气平喘,祛痰止咳,兼顾下元的功用,主治上实下虚喘咳证。为治疗痰涎壅盛,上实下虚之喘咳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胸膈满闷,痰多稀白,苔白滑或白腻为辨证要点。
定喘汤出自《摄生众妙方》,由麻黄、白果、苏子、款冬花、杏仁、桑白皮、黄芩、半夏、甘草组成,具有宣降肺气,清热化痰的功用,主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证。为降气平喘的常用方,用于素体痰多,复感风寒,致肺气壅闭之喘咳证。临床应用以哮喘咳嗽,痰多色黄,微恶风寒,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由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炙甘草组成,具有降逆化痰,益气和胃的功用,主治胃虚痰阻气逆证。为治疗胃虚痰阻气逆证之常用方,又为和胃降逆之代表方。临床应用以心下痞硬,嗳气频作,或呕吐,呃逆,苔白腻,脉缓或滑为辨证要点。
橘皮竹茹汤出自《金匮要略》,由橘皮、竹茹、生姜、人参、大枣、炙甘草组成,具有降逆止呃,益气清热的功用,主治胃虚有热证。为治疗胃虚有热呕逆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呃逆或呕吐,舌红嫩,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试述苏子降气汤的配伍特点。当归在方中有何配伍意义?
定喘汤的君药是什么?其在方中有何配伍意义?
试比较定喘汤、苏子降气汤、小青龙汤主治病证、功用、主要药物配伍有何异同。
试比较旋覆代赭汤与半夏泻心汤主治病证、功用、主要药物配伍有何异同。
实施情况及分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