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首页
第27次课 授课时间 年 月 教案完成时间: 年 月
课程名称
方剂学
年 级
专业、层次
日校、中医学本科专业
教 师
专业技术职 务
授课方式(大、小班)
学时
3学时
授课题目(章、节)
各论 第十二章 理血剂 第二节 止血(小蓟饮子、槐花散、黄土汤)
第十四章 治燥剂 第一节 轻宣外燥(杏苏散、桑杏汤、清燥救肺汤),
第二节 滋阴润燥(增液汤、麦门冬汤、益胃汤、养阴清肺汤、百合固金汤)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方剂学》(新世纪规划教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邓中甲主编)
2.《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医门法律》
3.《中医方剂精要及趣味记忆》(海南出版社 秦竹主编)
4.《方剂学》(中医药高级参考丛书 人民卫生出版社 李飞主编)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黄土汤、杏苏散、桑杏汤、清燥救肺汤、麦门冬汤、百合固金汤
熟悉:治燥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小蓟饮子、槐花散、增液汤
了解:益胃汤、养阴清肺汤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小蓟饮子的组成(2分钟);功用、主治(3分钟);方解(5分钟);运用(2分钟)
槐花散的组成(1分钟);功用、主治(3分钟);方解(3分钟);运用(1分钟)
黄土汤的组成(2分钟);功用、主治(5分钟);方解(5分钟);黄土汤与归脾汤、理中丸的比较(5分钟);运用(3分钟)
治燥剂的概述(5分钟);
轻宣外燥的概述(5分钟);
杏苏散的组成(1分钟);功用、主治(3分钟);方解(5分钟);运用(1分钟)
桑杏汤的组成(1分钟);功用、主治(3分钟);方解(3分钟);桑杏汤与杏苏散、桑菊饮的比较(2分钟);运用(1分钟)
清燥救肺汤的组成(1分钟);功用、主治(3分钟);方解(3分钟);清燥救肺汤与桑杏汤的比较(2分钟);运用(1分钟)
滋阴润燥的概述(5分钟);
10、增液汤的组成(1分钟);功用、主治(1分钟);方解(2分钟);运用(1分钟)
11、麦门冬汤的组成(2分钟);功用、主治(5分钟);方解(8分钟);运用(2分钟)
12、百合固金汤的组成(2分钟);功用、主治(3分钟);方解(5分钟);运用(3分钟)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辅以讨论式、互动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小蓟饮子、黄土汤、杏苏散、桑杏汤、清燥救肺汤、增液汤、麦门冬汤的组成、主治、功用、方解。
难点:黄土汤与归脾汤、理中丸的比较;麦门冬汤中配伍半夏的意义。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十二章 理血剂
第二节 止血
小蓟饮子
[来源] 《济生方》(录自《玉机微义》)
[组成] 小蓟、生地、蒲黄、藕节、滑石、木通、竹叶、山栀子、当归、甘草
[趣记] (小积银子)只归祖母,六一接皇帝
[对照] (小蓟饮子)栀归竹木,六一节黄地
[功用] 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主治] 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
[方解]
君——小蓟:清热凉血止血,利尿通淋
臣 生地:凉血止血,养阴清热
蒲黄、藕节:助君药凉血止血,并能消瘀
滑石、竹叶、木通:清热利水通淋
佐 栀子:清泄三焦之火,导热从下而出
当归:养血活血,引血归经,还可防止诸药寒凉滞血
使——甘草:缓急止痛,和中调药
配伍特点:止血之中寓化瘀,血止而不留瘀;清热之中寓养阴,利水而不伤正。
[运用]
1、辨证要点
小蓟饮子为治疗血淋、尿血属实热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尿中带血,小便赤涩热痛,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方中甘草应以生甘草为宜,以增强清热泻火之力;若尿道刺痛者,可加琥珀末1.5g吞服,以通淋化瘀止痛;若血淋、尿血日久气阴两者,可减木通、滑石等寒滑渗利之品,酌加太子参、黄芪、阿胶等以补气养阴。
3、现代运用
急性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等属下焦瘀热,蓄聚膀胱者,
4、使用注意
方中药物多属寒凉通利之品,只宜于实热证。若血淋、尿血日久兼寒或阴虚火动或气虚不摄者,均不宜使用。
槐花散
[来源] 《普济本事方》
[组成] 槐花、侧柏叶、荆芥穗、枳壳
[趣记] (槐花上)见叶子
[对照] (槐花散)芥叶枳
[功用] 清肠止血,疏风行气
[主治] 风热湿毒,壅遏肠道,损伤血络证。便前出血,或便后出血,或粪中带血,以及痔疮出血,血色鲜红或晦暗,舌红苔黄脉数。
[方解]
君——槐花:清大肠湿热,凉血止血
臣——侧柏叶:清热止血,增强君药凉血止血之力
佐 荆芥穗:辛散疏风炒用入血分而止血
枳壳:行气宽肠
配伍特点:寓行气于止血之中,寄疏风于清肠之内,相反相成。
[运用]
1、辨证要点
槐花散为治疗肠风、脏毒下血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便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便血较多,荆芥可改用荆芥炭,并加入黄芩炭、地榆炭、棕榈炭等,以加强止血之功;若大肠热甚,可加入黄连、黄芩等以清肠泄热;若脏毒下血紫暗,可加入苍术、茯苓等以祛湿毒;便血日久血虚,可加入熟地、当归等以养血活血。
3、现代运用
痔疮、结肠炎或其他大便下血属风热或湿热邪毒,壅遏肠道,损伤脉络者。肠癌便血亦可使用。
4、使用注意
本方药性寒凉,故只可暂用,不宜久服。便血日久属气虚或阴需者,以及脾胃素虚者均不宜使用。
黄土汤
[来源] 《金匮要略》
[组成] 灶心黄土、附子、白术、阿胶、干地黄、黄芩、甘草
[趣记] (黄土)地干,父亲百浇
[对照] (黄土)地甘,附芩白胶
[功用] 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主治] 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大便下血,先便后血,以及吐血、衄血、妇人崩漏,血色黯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方解]
君——灶心黄土(伏龙肝):辛温而涩,温中止血
臣——白术、附子:温阳健脾
佐 阿胶、生地:滋阴养血止血 制约术、附过于温燥之性
黄芩:清热止血 而生地、阿胶得术、附又滋而不腻
使——甘草: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寒热共用,标本兼顾,刚柔相济。
[类方比较]
黄土汤与归脾汤、理中丸的比较
[运用]
1、辨证要点
黄土汤为治疗脾阳不足所致的便血或崩漏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血色黯淡,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出血多者,酌加三七、白芨等以止血;若气虚甚者,可加人参以益气摄血;胃纳较差者,阿胶可改为阿胶珠,以减其滋腻之性;脾胃虚寒较甚者,可加炮姜炭以温中止血。方中灶心黄土缺时,可用赤石脂代之。
3、现代运用
消化道出血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属脾阳不足者。
4、使用注意
凡热迫血妄行所致出血者忌用。
第十四章 治燥剂
[概述]
一、概念:凡以轻宣辛散或甘凉滋润的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轻宣外燥或滋阴润燥等作用,用以治疗燥证的方剂,统称治燥剂。
二、适应证:外燥与内燥。
三、分类:轻宣外燥和滋阴润燥两类。
四、使用注意:
治疗燥证,首先要分清外燥和内燥,外燥中又须分清是凉燥还是温燥。然而临床上所见燥证亦多内外相兼,上下互见,治法亦须随证而施。
燥邪最易化热,伤津耗气,故运用治燥剂,有时还须酌情配伍清热泻火或益气生津之品,但总以甘寒或咸寒者为宜。
辛香耗津、苦寒化燥之品,均非燥证所宜。
甘凉滋润药物易于助湿滞气,脾虚便溏或素体湿盛者忌用。
第一节 轻宣外燥
[概述]
一、适应证:外感凉燥或温燥之证。
二、常用方药配伍:治疗凉燥常用杏仁、苏叶等苦辛温润药物为主组方。治疗温燥常用桑叶、豆豉、杏仁、沙参等辛凉甘润药物为主组方;燥热重者,可酌配石膏、麦冬等甘寒清热润燥之品。
三、代表方:治疗凉燥的代表方为杏苏散;治疗温燥的代表方为桑杏汤、清燥救肺汤。
杏苏散
[来源] 《温病条辨》
[组成] 苏叶、半夏、茯苓、前胡、桔梗、枳壳、甘草、生姜、大枣、杏仁、橘皮
[趣记] (姓苏)二臣只借钱
[对照] (杏苏)二陈枳桔前
[功用] 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主治] 外感凉燥证。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方解]
君 苏叶:发表散邪,宣发肺气
杏仁:宣利肺气,止咳化痰
臣 前胡:疏散风寒,降气化痰
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助杏仁以宣利肺气
半夏、陈皮:燥湿化痰、理气行滞
佐 茯苓:渗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
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使——甘草:调和诸药,合桔梗宣肺利咽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轻宣凉燥的代表方,亦是治疗风寒咳嗽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恶寒无汗,咳嗽痰稀,咽干,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若无汗,脉弦甚或紧,加羌活以解表发汗;汗后咳不止,去苏叶、羌活,加苏梗以降肺气;兼泄泻腹满者,加苍术、厚朴以化湿除满;头痛兼眉棱骨痛者,加白芷以祛风止痛;热甚者,加黄芩以清解肺热。
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证属外感凉燥(或外感风寒轻证),肺气不宣,痰湿内阻者。
使用注意
若凉燥化热则不宜使用。
桑杏汤
[来源] 《温病条辨》
[组成] 桑叶、杏仁、沙参、象贝(浙贝)、香豉、栀皮、梨皮
[趣记] 逆子逗生母(伤心)
[对照] 梨子豆参母(桑杏)
[功用] 清宣温燥,润肺化痰
[主治] 外感温燥证。身热不甚,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
[方解]
君 桑叶:清宣燥热
杏仁:宣利肺气
豆豉:辛凉,助桑叶轻宣透热
臣 浙贝母:清化热痰,助杏仁止咳化痰
沙参:润肺止咳化痰
佐 栀子皮:清泄肺热
梨皮:清热润燥,止咳化痰
[类方比较]
桑杏汤与杏苏散、桑菊饮的比较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温燥伤肺轻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热不甚,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右脉数大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若表邪闭郁较重,恶寒发热,无汗者,加薄荷,荆芥;咽干而痛者,加牛蒡子、桔梗;鼻衄,加白茅根、旱莲草;口渴甚者,加芦根、天花粉。
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咯血、百日咳等证属外感温燥,邪犯肺卫者。
清燥救肺汤
[来源] 《医门法律》
[组成] 桑叶、石膏、甘草、人参、胡麻仁、阿胶、麦门冬、杏仁、枇杷叶
[趣记] 失业人马(清早就分摊),卖芭蕉杏干
[对照] 石叶人麻(清燥救肺汤),麦杷胶杏甘
[功用] 清燥润肺,养阴益气
[主治] 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身热头痛,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心烦口渴,胸满胁痛,舌干少苔,脉虚大而数。
[方解]
君——桑叶:轻宣肺燥,透邪外出
臣 石膏:清泄肺热 宣中有清,清中有润
麦冬:养阴润肺 为清宣润肺的常用组合
胡麻仁、阿胶 养阴润肺
佐 人参:益气生津,合甘草以培士生
杏仁、枇杷叶苦降肺气
使——甘草: 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全方宣、清、润三法并用,气阴双补,且宣散不耗气,清热不伤中,滋润不腻遏。
[类方比较]
清燥救肺汤与桑杏汤的比较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温燥伤肺重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舌红少苔,脉虚大而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痰多,加川贝、瓜蒌以润燥化痰;热甚者,加羚羊角、水牛角以清热凉血。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肺炎、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属燥热犯肺,气阴两伤者。
第二节 滋阴润燥
[概述]
一、适应证:脏腑津伤液耗所致的内燥证。
二、常用方药配伍:常用沙参、麦冬、生地、熟地、玄参等药为主组方,必要时可根据燥热程度酌配甘寒清热泻火之品;燥热耗气而证兼气虚者,酌配益气药物。
三、代表方:增液汤、麦门冬汤、益胃汤、养阴清肺汤和百合固金汤等。
增液汤
[来源] 《温病条辨》
[组成] 生地、玄参、麦冬
[趣记] (整夜)选麦地
[对照] (增液)玄麦地
[功用] 增液润燥
[主治] 阳明温病,津亏便秘证。症见大便秘结,口渴,舌干红,脉细数或沉无力。
[方解]
君——玄参:养阴生津,启肾水以滋肠燥
臣 麦冬:增液润燥
生地:养阴润燥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津亏肠燥所致大便秘结之常用方,又是治疗多种内伤阴虚液亏病证的基础方。临床以便秘,口渴,舌干红,脉细数或沉而无力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咽喉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糖尿病、皮肤干燥综合征、肛裂、慢性牙周炎等证属阴液不足者。
麦门冬汤
[来源] 《金匮要略》
[组成] 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
[趣记] (迈门动)杆,惊吓大人
[对照] (麦门冬)甘,粳夏大人
[功用] 清养肺胃,降逆下气
[主治] (1)虚热肺痿。症见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吐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2)胃阴不足证。呕吐,纳少,呃逆,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数。
[方解]
君——麦冬(重用): 养肺胃之阴,清肺胃虚热
臣——人参益气生津
佐 甘草、粳米、大枣益气养胃
半夏 降逆下气,化其痰涎,
与大剂麦冬配伍,其燥性减而降逆之用存;开胃行津以润肺;使麦门冬滋而不腻,相反相成
使——甘草:润肺利咽,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1)体现“培土生金”法;(2)于大量甘润剂中少佐辛燥之品,主从有序,润燥得宜,滋而不腻,燥不伤津。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肺胃阴虚,失和气逆所致咳嗽或呕吐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咳唾涎沫,短气喘促,或口干呕逆,舌干红少苔,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津伤甚者,可加沙参、玉竹以养阴液;若阴虚胃痛,脘腹灼热者,可加石斛、白芍以增加养阴益胃止痛之功。
3、药理研究
(1)降血糖作用:(2)镇咳作用;(3)抗过敏作用。
4、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喉炎、矽肺、肺结核等属肺胃阴虚,气火上逆者。亦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妊娠呕吐等属胃阴不足,气逆呕吐者。
益胃汤
[来源] 《温病条辨》
[组成] 沙参、麦冬、生地、玉竹、冰糖
[趣记] (一位)沙僧煮麦糖
[对照] (益胃)沙生竹麦糖
[功用] 养阴益胃
[主治] 阳明温病,胃阴损伤证。食欲不振,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方解]
君——生地、麦冬:养阴清热,生津润燥
臣——沙参、玉竹:养阴生津
佐使——冰糖:濡养肺胃,调和诸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滋养胃阴的常用方。以食欲不振,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汗多、气短,兼有气虚者,加党参、五味子(与生脉散合用)以益气敛汗;食后脘胀者,加陈皮、神曲以理气消食。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糖尿病、小儿厌食等证属胃阴亏损者。
养阴清肺汤
[来源] 《重楼玉钥》
[组成] 生地、玄参、麦冬、丹皮、白芍、贝母、薄荷、甘草
[趣记] (养鹰勤费)草皮,要伯母选麦地
[对照] (养阴清肺)草皮,药薄母玄麦地
[功用] 养阴清肺,解毒利咽
[主治] 白喉,阴虚燥热证。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拭去,并逐渐扩展,病变甚速,咽喉肿痛,初起或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声,似喘非喘,脉数无力或细数。
[方解]
君——生地:养阴清热
臣 玄参:养阴生津,泻火解毒,善利咽喉
麦冬:养阴清肺
丹皮:清热凉血,散瘀消肿
佐 白芍:益阴养血
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散结
薄荷(少量):辛凉而散,疏表利咽
使——生甘草:清热,解毒利咽,并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邪正兼顾,养肺肾之阴以扶其正;消肿散结,疏表利咽以祛其邪。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阴虚白喉的常用方。以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拭去,咽喉肿痛,鼻干唇燥,脉数无力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若阴虚甚者,加熟地滋阴补肾;热毒甚者,加银花、连翘以清热解毒;燥热甚者,加天冬、鲜石斛以养阴润燥。并可配合应用《重楼玉钥》之吹药方:青果炭二钱(6g) 黄柏一钱(3g) 川贝母一钱(3g) 冰片五分(1.5g) 儿茶一钱(3g) 薄荷一钱(3g) 凤凰衣五分(1.5g) 各研细未,再入乳钵内和匀,加冰片研细,瓶装备用。
药理研究:
(1)抑制白喉杆菌;(2)中和毒素作用;(3)抗炎作用;(4)提高免疫力。
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白喉、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咽喉炎、慢性咽喉炎、鼻咽癌、口腔炎、唇炎、声带息肉、声带出血等证属阴虚燥热者。
使用注意
白喉忌表,尤忌辛温发汗,据原方后记载;“如有内热及发热,不必投表药,照方服去,其热自除。”
百合固金汤
[来源] 《慎斋遗书》
[组成] 熟地、生地、当归身、白芍、甘草、桔梗、玄参、贝母、麦冬、百合
[趣记] 贤二弟卖草药,(白鹤股金)俱归母
[对照] 玄二地麦草药,(百合固金)俱归母
[功用] 滋养肺肾,止咳化痰
[主治] 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头晕目眩,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解]
君 百合: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生地、熟地:滋阴养血,清热凉血
臣 麦冬: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玄参:滋阴壮水,以清虚火,兼利咽喉
当归:治咳逆上气,养血润燥
佐 白芍:养血和血
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使 桔梗:宣肺利咽,化痰散结,并载药上行
生甘草:清热泻火,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1)滋肾保肺,金水并调,以润肺止咳为主;(2)滋养中兼以凉血止血,宣肺化痰,标本兼顾以治本为主。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而致咳嗽痰血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咳嗽气喘,咽喉燥痛,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痰多而色黄者,加胆南星、黄芩、瓜蒌皮以清肺化痰;若咳喘甚者,可加杏仁、五味子、款冬花以止咳平喘;若咳血重者,可去桔梗之升提,加白及、白茅根、仙鹤草以止血,并可加牛膝以引血下行。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咯血、慢性咽喉炎、自发性气胸等属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者。
板书:3分钟
时间分配为:
[来源] [组成] [对照]:2分钟
[功用] [主治]:3分钟
[方解]:5分钟
[运用]:2分钟
板书:1分钟
时间分配为:
[来源] [组成] [对照]:1分钟
[功用] [主治]:3分钟
[方解]:3分钟
[运用]:1分钟
板书:3分钟
时间分配为:
[来源] [组成] [对照]:2分钟
[功用] [主治]:5分钟
[方解]:5分钟
[类方比较]:5分钟
[运用]:3分钟
板书:1分钟
时间分配为:
[概念]:1分钟
[适应证] [分类]2分钟
[使用注意]2分钟
板书:1分钟
时间分配为:
[适应证]:2分钟
[常用方药配伍] :2分钟
[代表方剂]:1分钟
板书:1分钟
时间分配为:
[来源] [组成] [对照]:1分钟
[功用] [主治]:3分钟
[方解]:5分钟
[运用]:1分钟
板书:1分钟
时间分配为:
[来源] [组成] [对照]:1分钟
[功用] [主治]:3分钟
[方解]:3分钟
[类方比较]:2分钟
[运用]:1分钟
板书:1分钟
时间分配为:
[来源] [组成] [对照]:1分钟
[功用] [主治]:3分钟
[方解]:3分钟
[类方比较]:2分钟
[运用]:1分钟
板书:1分钟
时间分配为:
[适应证]:2分钟
[常用方药配伍] :2分钟
[代表方剂]:1分钟
板书:1分钟
时间分配为:
[来源] [组成] [对照]:1分钟
[功用] [主治]:1分钟
[方解]:2分钟
[运用]:1分钟
板书:3分钟
时间分配为:
[来源] [组成] [对照]:2分钟
[功用] [主治]:5分钟
[方解]:8分钟
[运用]:2分钟
自学
自学
板书:2分钟
时间分配为:
[来源] [组成] [对照]:2分钟
[功用] [主治]:3分钟
[方解]:5分钟
[运用]:3分钟
(教案末页)
小 结
小蓟饮子出自《济生方》(录自《玉机微义》),由小蓟、生地、蒲黄、藕节、滑石、木通、竹叶、山栀子、当归、甘草组成,具有凉血止血,利水通淋的功用,主治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为治疗血淋、尿血属实热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尿中带血,小便赤涩热痛,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槐花散出自《普济本事方》,由槐花、侧柏叶、荆芥穗、枳壳组成,具有清肠止血,疏风行气的功用,主治风热湿毒,壅遏肠道,损伤血络证。为治疗肠风、脏毒下血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便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黄土汤出自《金匮要略》,由灶心黄土、附子、白术、阿胶、干地黄、黄芩、甘草组成,具有温阳健脾,养血止血的功用,主治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为治疗脾阳不足所致的便血或崩漏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血色黯淡,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为辨证要点。
治燥剂分为轻宣外燥和滋阴润燥两类。
轻宣外燥剂适用于外燥证。其中杏苏散轻宣凉燥,理肺化痰,适用于外感凉燥,亦可用于风寒伤肺咳嗽。桑杏汤与清燥救肺汤均治温燥,但桑杏汤清宣温燥,用于温燥外袭,肺津受灼之轻证,以身热不甚,干咳少痰,右脉数大为辨证要点;清燥救肺汤清燥润肺,养阴益气,用于燥热伤肺,气阴两伤之重证,以身热干咳,气逆而喘,脉虚大而数为辨证要点。
滋阴润燥剂适用于内燥证。其中增液汤增液润燥,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主治阳明温病,耗伤津液,液涸肠燥所致的大便秘结,由于本方功擅养阴增液,故又多用治内伤阴虚液亏诸证。麦门冬汤清养肺胃,降逆下气,主治虚热肺痿证,同时也可治疗胃阴不足证。百合固金汤滋养肺肾,止咳化痰,多用于肺肾阴亏,虚火上炎所致的咳嗽痰血证。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试比较黄土汤、归脾汤、理中丸在组成、配伍、功用、主治方面的异同。
2、何方体现了“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的理论?
3、杏苏散主治外感凉燥证,为什么要配伍温燥之品?
4、桑杏汤的用法如何?方中为何用梨皮和栀子皮?
5、试比较桑杏汤与桑菊饮、清燥救肺汤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有何异同?
6、清燥救肺汤方中石膏、麦冬用量少于桑叶?
7、麦门冬汤主治虚热肺痿,方中为何配伍甘温的人参以及温燥的半夏?本方有何配伍特点?
8、益胃汤的君药是什么?
9、百合固金汤的君药是什么?
10、增液汤重用何药为君?迄今为止,我们学过的哪些方中含有增液汤这一基础方?
11、迄今为止,我们学过哪些体现“培土生金”的方剂?
实施情况及分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