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程 论
辅导课程二十一
主讲教师:兰英
(一)课程价值观的新取向
? ( 1)课程研究中的科学主义价值取向(泰勒原理)
向多元价值倾向的转变。(以彼得斯为代表的
“内在价值论”,以威尔逊为代表的“兴趣价值
论”,以怀特为代表的“主观价值论”,以巴罗
为代表的“功用主义价值论”
? ( 2)课程内容价值取向的从知识本位到学习经验
本位的转变。(从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讨论转
为对什么活动最有价值的讨论)
? ( 3)课程价值的工具性与内在性的兼顾。
人们以习惯于把课程视为达到某种目标的工
具,但事实上课程活动本身却内含着其固有的价
值。
? ( 4)课程价值取向的主体性问题。课程理论必
须考虑课程应对谁最有价值的问题;在由社会、
教师和家长对学校课程抉择时如何考虑学生的主
体地位问题。
? 后现代课程观:
后现代主义的总体特征:
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
所谓基础主义,是指一切认为人类知识和文
化都必有某种可靠的理论基础的学说。学术研究
的目的就是发现这个基础。从认识和方法论上说,
基础主义往往表现为把现象与本质、外在和内在
分裂或对立起来的本质主义。后现代对此持批判
的态度。
? 不确定性, 内在性
在对待一切事物时采取一种模糊的态度和多
元的看法。反对任何“惟一中心”,“绝对基
础”“纯粹理性”所谓内在性,则不带任何宗教
的色彩,指的是一种心灵的能力 ——在符号中概
括自身,越来越多地参与自然,并通过它自身的
抽象概括而作用于自身的能力。 对科学理性的
质疑
告别整体性和统一性
? 后现代教育思想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
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
去掉本质和必然。否定绝对真理的合法性。
教育目标是培养符合学生自己的特质和他生
活的个性化的人;造就具有批判能力的公民;
建立一种文化和社会环境相融的文化背景;建
立一种与自然相融的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生
态意识、个人的道德意识。
( 二 ) 课程编制模式的新趋势
? 课程编制面临的问题:选择什么内容以达到理
想的目标;教育内容如何作到既不超载又能增
殖;
? 1,人文与自然学科并重的课程内容选择趋势 。
人文科学教育传统深厚的国家强调加强理
科课程内容, 如英国;科学技术教育长期受到
重视的国家强调人文科学的重要性, 如日本 。
? 2,有针对性地加强有关基础性和世界性问题
的课程 。 如:数学, 语文, 外语, 道德教育,
环境教育, 人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等 。
? 3、课程编制原则的综合化趋势。
理由:现代科学发展的综合性、交叉性渗透性
依存性等特点;知识体系本身的整体性特点;
学生学习的整体化过程;综合化的课程有助于
避免知识的重复、可节省时间、增加学习中的
迁移;被认为是解决目前教学内容增多所带来
的压力的重要途径。
? 4、课程编制中更多地考虑学习者的兴趣
和需要。
不管采取何种课程模式,教育内容与学
习者知识能力和身体的需要相一致越来
越被认可为课程编制的重要原则。
? 5、教材编写原则的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直线式与螺旋式原则的有机结合
? (三 ) 课程设置的新变化
? 1、平衡性原则
? 为达到多方面的教育培养目标平衡性已成为
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具体有不同发展目标的
平衡(德、智、体、美、劳之间的平衡);不
同学科间的平衡
? 2、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并存
? 由于两类课程各具特色,无法替代,都是学
生发展的两种重要的形式,因此,普遍采用两
种类型的课程共存于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作法。
? 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并行
? 4、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并举
? 5、课程内容强调信息技术和个体知识的增加;
? 6、课程结构由内容本位转向内容与能力的多
样化结合;
? 7、小学和中学诸学科的连续性加强
? (四)课程政策的新变化
? 1,体现社会协同、经济振兴和个人发
展方面的目标;
? 2,体现国际、国内变化,以及日益增
多的地方需要;
? 3,课程框架既确保核心内容的学习,
又为选修学科提供更多机会;
? 4,强调整体主义的课程设计倾向和儿童
中心的、活动本位的教学方式的重要性;
? 5,课程实施的决策制定倾向于下移到地
方和学校一级。
? 6,课程决策的权利分配走向均权化
? 7、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协同
? (五)我国课程改革的动向及趋势:
? 1,课程行政管理体制上开始打破“集权制”
的绝对支配地位;
? 2,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大
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 3,不足:理论知识薄弱;课程价值观有待与
国际接轨;把课程改革视为教材改革
趋势:
? 4,提升课程改革的理念水平和理论品位;
? 5,在课程政策上, 实现国家, 地方, 校本课程
的整合;
? 6,在课程内容上, 要实现学科知识与个人知识
的内在整合;
? 7,在课程结构上, 要更新课程种类,
恰当处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 努力
实现课程的综合化;
? 8,在课程实施上, 要超越忠实取向,
走向相互取向和课程创新取向;
? 9,在课程评价上, 要超越目标取向的评
价, 走向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