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董仲舒
The Philosophy of Dongzhongshu
? 汉初的儒家与道家
? 大一统
? 德与刑
? 天人感应
? 名论
? 性与情
一, 汉初的儒家与道家
? 汉初黄老思想
? 陆贾
? 贾谊
1,汉初黄老思想
? 汉代初年,一度选取了道家学说作
为统治思想。汉初几十年间,黄老
之学受到当时朝廷的尊崇。
? 黄老之学的经典是, 黄帝书, 和
,老子, 。
? 汉初黄老学派的主要代表有盖公和
曹参。
? 汉文帝、窦后以及汉景帝,都尊
崇黄老之术。
黄帝
2,陆贾
? 陆贾(约公元前 240年 — 约公元
前 170年)是汉初著名的著作家,
思想家,著有, 楚汉春秋, 和
,新语, 。
?, 新语, 的主要内容是总结秦
亡汉兴以及历史上兴亡成败的
经验,为汉代统治提供一个治
国方针。他所提供的治国方针
以儒家的“仁义”为主,而以
道家的“无为”为最高理想。
3,贾谊
? 贾谊是汉初著名的政论家,文
学家,思想家,洛阳人,生于
公元前 200年(汉高帝七年),
死于公元前 168年(汉文帝十二
年)。
? 他的著作,后人编为, 贾谊新
书,
二, 大一统
1,王道通三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
随天。”(, 汉书 · 董仲舒, )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 ?? 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
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 王道通三, )
2,独尊儒术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
今之通谊也。”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
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 汉书 · 董仲舒传, )
汉武帝
三, 德与刑
?,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
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虚
空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 汉书 · 董
仲舒传, )
董仲舒把阴阳看成是“天”的两种基本因素,德、仁
爱、生育等等都是“天”的阳这一方面的表现;刑、杀等
则是“天”的阴这一方面的表现。“天意”欲生不欲杀,
以示“天”之仁爱之心。君主上法于天,政当以“德化为
本”,故应“任德不任刑”。
Have A Break!
四, 天人感应
? 以类相感
? 人副天数
? 谴告
1,以类相感
?,琴瑟报弹其宫,他宫自鸣而应之,此 物之以类动者也 。 ?? 周将兴
之时,有大赤乌衔谷之种而集王屋之上者。武王喜,诸大夫皆喜。周
公曰,茂哉 !茂哉 !天之见此以劝之也。”(, 同类相动, )
?,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 ;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同上)。
2,人副天数
?,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为人者天, )
? 从形体说,人有骨节,天有时数,,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
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 ;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 人副天数, )
人有五脏,天有五行 ;人有四肢,天有四时 ;人有视(醒)瞑(睡眠),
天有昼夜。
? 从人的感情意识来说,人有好恶,天有暖晴 ;人有喜怒,天有寒暑。
? 至于人的道德品质,更是“天意”、“天志”的体现。因为人和天具
有相同的生理的和道德的本质,这就证明了天与人是合一的,天与人
可以交感。
3,谴告
?,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
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
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
也。”(, 汉书 · 董仲舒传, )
五, 名论
? 深察名号
? 正名
1.深察名号
? 名是决定是非的标准,是非应该由“名”来决定,他说,,名之审于
是非也,犹绳之审于曲直也”(, 深察名号, )。
?, 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同上),事由名决定,名由“天”
决定,“名”就是圣人代表“天意”给事物起的名称,,鸣而施命,
谓之名。”(同上)
2,正名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如父,
事天以孝道也。号为诸侯者,宜谨视所侯奉之天子也。号
为大夫者,宜厚其忠信,敦其礼义,使善大于匹夫之义,
足以化也。士者,事也。民者,暝也。”(, 深察名号, )
六, 性与情
? 性仁情贪
? 性三品说
? 性善论
1,性仁情贪
? 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阴阳也。言人之质而无其情,犹言天之阳而
无其阴也。(, 深察名号, )
? 人之诚有贪有仁。仁贪之气,两在于身。身之名取诸天。天两有阴阳
之施,身亦有贪仁之性。(同上)
2,性三品说
? 董仲舒在人性论问题上,提出了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上、中、下
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圣人之性是天生的善,斗
筲之性是天生的恶,都是不可改变的,因此,也可以不叫做性。只有
中民之性,可以经过教化成为善性,可以叫做性。
3,性善论
? 他认为人性虽包含了善的素质,但不经过教化还不能成为善,他
说,,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
(, 实性, )
? 要达到性善,必须经过圣王的教育,他说,,卵待覆而为雏,茧待缫
而为丝,性待教而为善。”而担当教育者的责任的就是封建统治者,
他说,,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圣王的任务是“继天成
性”,即奉天命教化百姓,使百姓成为善良的人。
七, 思考
? 谈谈董仲舒德天人感应思想?
? 谈谈董仲舒的刑德理论?
? 论述董仲舒的性情论?
? 谈谈董仲舒在儒学中的地位。
Next Time,汉代的经学
? 提前阅读重点文献
? 阅读参考书目的相关部分
The End